小学三年级上册《找骆驼》课文
找骆驼
从前有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他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找到,心里很着急。这时候,他看见一位老人在前面走,就赶上去问:“老人家,您看见一只骆驼了吗?”
老人说:“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是的。”
“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
“不错。”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对极了!您看见它往哪儿去了?”
老人说:“那我可不知道。”
商人忿忿地说:“别哄我了,一定是你把我的骆驼藏起来了。要不,你怎么知道得这样详细?”
老人不紧不慢地说:“干吗生气呢,听我说嘛。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我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我想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我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至于骆驼究竟往哪儿去了,应该顺着它的脚印去找。”
商人听了,照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找骆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
3、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难点:老人为什么能指点商人找骆驼。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3分钟)
1、激取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丢失过心爱的东西?当时心情怎样?(着急)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把它们找回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找东西的课文:板书:“找骆驼”齐读。
2、提出学习目标。
① 把诗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②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③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
④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我会读、写生字新词。
2、我会用某个词语说一句话。
3、我会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或全班)
(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情感,感受写法。
3、学生展示朗读能力。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来表现个性。
2、谈谈学文心得。
(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约5分钟)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商人和老人分别说什么?
(此环节有时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四、知识拓展延伸(约2分钟)
1、这段时间,你观察了什么,有哪些的发现吗?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们吗?如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它写下来,留下美好的记忆。
2、小组在一起表演课本剧。
3、回家搜集有关骆驼和沙漠的有关资料。
【小学三年级上册《找骆驼》课文】相关文章:
小学课文《找骆驼》教学设计04-11
课文《找骆驼》教学设计04-03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找骆驼》课文教案03-17
小学语文课文《找骆驼》教学反思02-05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找骆驼作文(通用7篇)04-29
三年级语文上册《找骆驼》教案04-26
找骆驼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28
三年级语文上册《找骆驼》教案11-11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找骆驼》教案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