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七年级下《竹影》评课稿

时间:2021-08-06 09:13:34 七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竹影》评课稿

  《竹影》评课稿1:

  《竹影》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艺术大师丰子恺先生散文作品中一篇内涵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全文叙述几个小伙伴,借着月光,在自家的“水门汀”上游戏,描画映着的竹影,你一笔,我一画,竟然有几分中国画的意味。孩子的游戏,在成年人眼里也许不屑一颐,但在丰子恺的眼里就有了非比寻常的意义。也许,艺术和美就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今天听了胡洁琼老师的一堂展示课,感觉获益匪浅。胡洁琼老师是一位非常年轻且很有个性的教师,在课堂上她能够比较轻松自如地组织教学,教态自然,语言流畅,展示出比较成稳,扎实的教学素养。令人佩服。也使这节课在整体上获得了成功。其中我认为最值得肯定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导入贴近学生生活,感知独特富有创意

  在开始上课之前,胡老师首先与自己将要教授的学生进行了交谈,风趣幽默的言谈让学生体会到老师不是那么严肃,还挺平易近人的,这样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同时也为接下来的课顺利开展创造了一个轻松自由的氛围。

  开始上课,她的导入让我吃了一惊,同时也是眼前一亮,很有创意,因为现在的很多孩子曾经在小的时候都是玩过搭积木,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导入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都可以联系自己幼小时的生活体验,学生的兴趣调动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不少同学都纷纷站起来讲讲述小暲暲是怎么样一个人?,这时,老师又用诗意的语言进一步点燃同学们思维火花。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紧紧围绕“童真童趣”。把学生领进课文教学中来。

  进入整体感知,胡老师继续延续搭积木的教学方法,在多媒体上出示了四个“看”字、三个“竹影”、“天、画、评、人影”各一个,让学生运用搭积木的方法用这些字和词语来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玩中感知了课文,很独特也很有创意。

  第二,文本细读透彻,教学方法多样

  在教学中,胡老师把品味语言,体会童真童趣作为主要目标进行教学,尽管在突破这一难点的过程存在一些缺憾如:学生讲述不到点上,教师引导的比较辛苦。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出,李欣老师仍然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她精心设计思考题让学生思考:(1)“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画竹影评竹影,你看出了“有趣”吗?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找看,找出有趣的句子。(分析并辅以朗读)积极引导学生从课文1-3自然段中找关键的词句。黄老师在这里运用了很多方法如运用换词法、标点符号、修辞语、拟声词、修辞方式等等方法,充分地让学生体会生动形象的描写以及用词的凝练。同时黄老师也很注重朗读,采用了多种朗读方法如纠正朗读、换词朗读、提问题式朗读等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文中的童趣。

  第三,思路清晰合理,教学流程顺畅

  整节课由导入,整体感知,深入体会“童趣”,变无趣为有趣等四大板块组成,前三个板块是重点,让学生体会字里行间中的童真童趣,最后一个板块借助多媒体展示四张图初步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从而明白艺术并非高不可攀,它往往就存在与日常生活中的道理。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流程顺畅,课堂结构合理。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成功的课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这堂课在处理一些细节问题上还有一处显得不足。那就是在深入体会“童趣”这个环节,黄老师是想通过分析字词和朗读让学生来体会文章中所透露出来的童趣,可惜,在这个环节黄老师好像并没有很好的落实到让学生体会文中的童趣,却是讲着讲着讲到了华明的性格特征和他父亲的性格特征,让人以为这个环节好像是让学生体会华明和父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而不是从文中的字词来感受童趣。总的来说,我认为这节课是成功的。

  这个是我个人听课后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如有不妥之处还请谅解。

  《竹影》评课稿2:

  《竹影》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有童趣且又富有艺术性,要如何把握童心,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很难拿捏。金玲老师在课堂中很巧妙地进行融合、过渡,使整节课整体性很强。佩服金老师上课的姿态:沉稳而又灵动、大气又近人。

  一、教学构思巧妙。

  金老师先在黑板上用湿抹布写上“竹影”二字,再请一位描字高手进行描摹,黑板上的字立马生动形象起来。然后,她问学生,黑板上的艺术字是谁写的?学生展开激烈的辩驳,有些同学认为是金老师写的,有些同学认为字那同学写的。金老师接此话题,她问,书本中水门汀上有衣服画是谁画的?有些同学说是作者、弟弟、爸爸画的,有些同学说是月亮画的,大家争得面红耳炽,金老师只是淡淡一笑。

  二、文本细读精彩。

  金老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在水门汀上的竹子图,是谁的作品?

  2、在地上照着影子描画的柱子,是否就算是画了竹子的中国画呢?

  3、为什么在画中国画中,用黑笔和朱砂画竹子呢?

  根据以上三个主问题,金老师带领学生细细评读文本。金老师刚进教室时,着装朴素,妆容淡雅,下面还有个别教师在嘀咕:这就是所谓杭州来的高级教师啊?但当金老师开始细读文本时,咱们听课老师就都无不叹服了。金老师教会学生如何读文章,她个人的文本解读能力和对美术艺术与文学艺术以及教学艺术相结合的本领,实在非凡。最后,通过她的解读,她告诉大家:其实无论是画还是字,都是她们共同完成的。字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画是作者、伙伴、爸爸和月亮一起共同完成的。

  三、拓展认知深刻。

  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丰富的课堂,不仅仅教授课内知识,更是让学生透过课堂明白语文天地的绚丽。一位老师的成长,离不开读书。一位语文老师的成长,更不能过多注重课堂技巧,而要每天记点读书笔记。金老师,教授这篇文章,引入了许多课外内容,想必很了解丰子恺先生。比如丰子恺作品——中国画、西洋画。还有丰子恺的话“人间最富有灵气的是孩子。”她还指出:其实,书本中的丰子恺的爸爸其实就是丰子恺本人。观点新颖、独到但却论据充足,让人信服。

  四、方法运用多样。

  金老师运用了诵读法、换词比较法、改编法,激励宣告法,使得课堂教学多样化而有生气。尤其是最后一句“希望我们大家也可以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找到智慧的起源,艺术的起源,能吗?”,学生的回答刚开始是很轻的,老师一激励,学生的回答就非常的响亮,自信心就大大增强了。

  总之:我认为这是一堂高效的语文观摩课,它有太多地方值得我学习。这堂《竹影》,展现了语文课的语文味,展现了语文老师的教学魅力,实在令人叹服。

【七年级下《竹影》评课稿】相关文章:

《竹影》说课08-05

人教版七年级下《口技》评课稿05-18

初一语文下《竹影》说课稿05-06

《竹影》短评10-10

人教版七年级下《竹影》教案设计04-07

人教版七年级下《竹影》课堂实录05-06

《竹影》说课稿06-30

七年级语文下《伟大的悲剧》评课稿05-25

七下《竹影》公开课教案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