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春》教学设计

时间:2021-02-27 18:19:51 七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人教版《春》教学设计

  《春》是朱自清先生散文中的名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该课文教学设计,一起看看吧!

人教版《春》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在总目标中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而在“附录”中又提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其中提出现当代和外国诗文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基于此认识,本课时笔者用平时收集的反映“春”这一主题的四首现代儿童诗(《春天来了》、《春雨》、《春风》、《春天在哪儿呀》),引导小学高年级学生融阅读赏析与诗歌创作于一体,开展个性化的阅读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对“春”的“厚积薄发”。

  教学目标

  1.学习关于“春”的儿童诗四首,认识春天永远充满活力,春天是无处不在的。

  2.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并在反复诵读、感悟、记忆及尝试创作等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初步领悟学习儿童诗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学习儿童诗的兴趣,初步感受儿童诗的艺术美。

  教学过程:

  一、识春

  1.谈话激趣:

  师:春天是个花红柳绿的季节。曾记得王安石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闻名大江南北,而朱熹又以“万紫千红总是春”一语道出春的真谛。而朱自清更以其艺术家特有的气息感受到“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2.读议《春天到了》

  (1)范读:

  《春天到了》

  小弟弟的门牙掉了/最近才长出来/他很高兴地说/妈!春天到了/花呀,虫呀/小草们都长出来了/连我的牙齿也长出来了!

  (2)自由说说读读:你最爱读哪一句或哪几句?

  (3)全班重点赏读:连我的牙齿也长出来了!

  二、赏春

  师: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看,春雨来了,水花、伞花、心花都开了;春风来了,蝴蝶、蜜蜂、人们都在忙碌着。

  1. 出示:《春雨》

  谁来了?/使湖上的水花/一朵朵开得响亮亮的。

  谁来了?/使路上的伞花/一朵朵开得哈哈笑的。

  谁来了?/使老农夫们的心花/一朵朵开得甜蜜蜜的。

  出示:《春风》

  悄悄地流过来/柔柔地流过去/是一条蜜也似的河/

  小草真贪嘴/远远的就伸手要/扶桑花更馋嘴/把舌头舔得长又长。

  轻轻地流过来/甜甜地流过去/是一条酒也似的河/

  蝴蝶尝一口/醉得整天翩翩起舞/蜜蜂喝一口/乐得终日不停地哼歌。

  春风/是用明媚阳光酿成的蜜/是用花香鸟语酿成的'酒,/来吧,大家快来饮一杯!

  2.小组学习

  (1)四人小组内合议选择一首诗歌学习。

  (2)说说可以如何学懂诗歌?

  讨论后归纳:读出特色、悟出真情、画出春色、比出春意。

  3、全班读议

  三、赞春

  师:沐浴着和风细雨,可仍有几个小弟弟东奔西跑,忙忙碌碌地找春天。你能告诉他们春天究竟在哪儿安家落户呀?

  1.出示:《春天在哪儿呀?》

  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呀?

  小弟弟想了半天也搞不清/顶着南风放长了线,/就请风筝去打听。

  海鸥说:春天坐着船在海上旅行/难道你还没有听见水手们迎接春天的歌声?

  燕子说:/

  麻雀说:/

  太阳说:/

  ……

  2.续写:自由选择一个或几个角色续写(如麻雀、青蛙等),绘画的同学可给自己的画题上诗句。

  3.学生创作,教师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

  4.成果展示。

  结语: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腿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同学们,让我们闻着春天的气息,带着心中浓浓的春意,奏响人生的春之歌吧!

  课后反思:

  一、创设诗化情境,诱发“春之灵感”

  本课的四首现代儿童诗,语言通俗易懂,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来赏心悦目。执教这一节课,锤炼自身的语言,创设一个如诗如画的学习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显得尤其重要。在运用课件播放各种春光图的同时,笔者引用朱自清的散文《春》中结尾的三个比喻句为本课的导语,意在引导学生观其色,闻其声,进而能启其情,入其境,从而促使学生在这一派春意中迸发春的灵感。另外,笔者借助一些实质性的课堂评价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二月春风,吹出了鲜花朵朵,引来了彩蝶翩翩,剪出了杨柳依依,又酿制了杯杯美酒。让我们边读边品味,痛饮一杯春天的美酒。”而在学生独立创作时,笔者又特意为学生播放名曲《春江花月夜》,乐声如行云流水,又如跳珠入盘,此情此景,学生文思泉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加强阅读实践,实现“厚积薄发”

  语文积累是一种持续的学习行为。这种持续的行为并不是简单的量的相加,而是通过阅读主体的大量反复地阅读实践,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和信息,从而达到新的认知结构的积极重建。

  基于此认识,笔者想到现行的高年级教材中(春季)编入了大量的描写春光的诗文,而学生也已在平时背诵了大量的有关“春”这一主题的诗作。很显然,学生对于“春”的阅读可以算是有一定的积累的。但如何能做到有效积累,进而能“厚积薄发”呢?为实现这一质的飞跃,在执教这节课前,笔者先引导学生在阅读数量上作一定的充实与补充;而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把积累与各种个性化的阅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诵、悟、画、比、写等多种形式,使记忆与理解、感悟、鉴赏、表达紧密结合起来。课堂上,除保证必要的诵读和感悟外,又特意推荐给学生“比”的阅读方式,即:读了眼前的诗句,让你联想到了哪些与之有关的诗文,把两者对比着读读背背,也许会有更深的体会。这一阅读方式无疑架起了旧知与新知的桥梁,学生记忆与理解的反复实践过程,实现了真正的有效积累。

  在此基础上,顺势引导学生自由创作,这一环节真正使“厚积”得以“薄发”。看,有学生展示:“燕子说:春天正在与我叙旧,难道你还没听见我们清脆的话语吗?”听,有学生朗诵:“麻雀说:春天正在孵化小鸟,难道你还没看见一只只小鸟正迎着春风破壳而出吗?”……此情此景,每一句字符都含春,每一个音符都是诗!

【《春》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春》 教学设计03-20

《春望》教学设计04-05

语文《春》教学设计03-21

关于《春》的教学设计04-17

《春的消息》教学设计04-17

散文春的教学设计04-13

朱自清《春》教学设计03-19

《武陵春》教学设计03-15

《春望》教学设计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