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六年级下册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21-11-26 11:48:22 六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六年级下册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及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下册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及反思

  六年级下册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1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紧紧围绕小女孩的悲惨命运,研读与朗读相结合,探讨长文短讲的规律,并遵循阅读教学的规律即学生同文本或文中人物对话的理念,走入小女孩的生活,走入小女孩的内心世界,进而同小女孩产生情感共鸣。

  2、感受作品的构思之巧,语言之妙。

  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关注人物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效果。

  2、理解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安排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查阅课文相关的历史资料。

  2、制作关于课文重点句段和配乐朗读的音乐等方面的课件。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联系生活,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过年的时候在干什么呢?(生自由回答,如:放鞭炮、玩游戏、吃美食等)对,同学们,过年应该是你们最开心、快乐的时候。但是,就在大年夜,就在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快快乐乐的吃年夜饭,放鞭炮的时候,有一个小女孩却光着头赤着脚,走在又黑又冷的大街上卖火柴。她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由19世纪丹麦著名的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安徒生所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当中的主人公。

  板题:卖火柴的小女孩

  2、这篇文章,是以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为背景写作的。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安徒生,来走进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世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运用对比,激起兴趣。]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多媒体播放小提琴独奏曲《沉思》,教师激情配乐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三、理清思路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分段,并以小标题概括段意。

  有人说真正会读书的人能把长长的文章读成几个字,相信同学们也是会读书的人,试试能不能以小标题的方式概括出每段大意?

  [设计意图:《语文课标》第三年段阅读目标中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训练学生用小标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四、感受现实的悲惨

  1、请快速默读1~4自然段,画出直接描写小女孩可怜的句子。

  2、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3、探讨可怜的原因

  (1)、小女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惨生活?再读课文,描写小女孩生活悲惨的句子,读中体会。

  (2)、一百年前的丹麦是个怎样的国家呢?(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3)、小结:同学们,这比天更冷的是人情啊!街上走着形形色色的人,却没有一个人留意过这个小女孩,她只能孤单地走着,痛苦地活着。

  五、学习幻象,体会悲惨

  通过填表,整体把握。

  1、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分别看到什么幻象?说明什么?她渴望什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根据课文填表。

  次数

  幻象

  说明什么

  渴望什么

  第一次

  大火炉

  冷

  温暖

  第二次

  烤鹅

  饥饿

  食物

  第三次

  圣诞树

  孤独

  欢乐

  第四次

  奶奶

  痛苦

  痛爱

  第五次

  同奶奶飞走

  死了

  幸福

  2、让我们一次次走进那美丽的幻象,感受小女孩内心的幸福吧!

  (1)、课件出示描写美好幻象的有关句子。

  (2)、指导朗读,读出幻象的美好和小女孩的幸福。

  (3)、现在我们就把这种美好幻象,放回到冷酷的现实生活中去,请你默读5~8自然段,你对这个幸福有个怎样的理解。(抓住关键词“刚”、“这时候”去体会)

  (4)、小结:美好的幻象虽然满足了她对幸福的渴求,但这终就是幻象,这幻象终就是短暂的。

  安徒生正是用这美好的幻想衬托小女孩现实中的可怜与无助。

  (5)、配乐朗读练习体会人物命运的悲惨。

  [设计意图:读中感受美好的幻想,对比现实,抓住重点词句,深化幻想美好却短暂的理解,培养语文阅读能力。]

  六、体会幸福,引发思考

  多媒体出示课文最后两段

  1、课文学到这里,我想每个同学对这两句话都会有深刻的理解,就请你选择一句,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重点理解两个幸福。

  3、安徒生曾说:“拥有生命才是幸福的”,小女孩的生命被夺去了,她还能得到自己的幸福吗?那么当安徒生创作了童话的结尾,当他提笔写下了这个结尾时,他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悲痛、愤慨、谴责、无奈、祝福、心酸)

  4、感情朗读,自读、指名读、配乐读,读出作者各种复杂的心情。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交流改为每个学生书写自己的理解,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发展,也夯实了教学的重难点,也为课后的检测提供了依据,一举多得,省时高效]

  七、拓展延伸

  写想象作文《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身边》

  在当时那种残酷的社会里,一个和我们同龄的小女孩就这样悲惨地死去。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你会怎样对待她,把你想对小女孩说的话写下来。

  [设计意图: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写作能力,又拓展了对课文的理解,一举多得]

  八、总结全文

  在我们今天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我相信同学们都明白了“幸福”的真正含义,我也相信,在今后同学们一定不会吝啬把自己的幸福传递给生活中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的人们,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悲惨生活

  幸福幻象、对穷苦人民悲惨生活的无限同情

  冻死街头

  教学反思:

  回首本课,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创设情境,运用对比,激起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导入新课时,通过让学生与卖火柴的小女孩对比大年夜的不同经历、感受,很自然地激起学生的幸福感的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同情,学生迫切走进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世界去了解她,学习兴趣犹然而生。

  2、填表设计,长文短讲。

  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让学生把握全文,经过深入考虑,通过填表,使学生很容易体会到了小女孩当时寒冷、孤独、痛苦的悲惨处境,避免了逐段逐句的烦琐分析。

  3、配乐朗读,情感共鸣

  《语文课标》中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良好的朗读素质,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无疑是一支良好的助推剂。课堂上,我用小提琴独奏曲《沉思》进行配乐朗读时,教室里静极了,同学们听得非常投入,有的眼圈都红了。我知道了我动情的朗读感染了学生,他们已经进入了课文描述的情境,和作品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其次,老师的范读也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能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大致了解和感知。学生听完教师范读课文后,对文中生字的读音就迎刃而解了,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有一个大概的理解,接下来再去理解课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就容易多了。

  4、以情动人

  通览全文,字里行间无不充满着大作家安徒生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黑暗社会的血泪控诉。所以在教学时,无论是导入,还是配乐朗读,我都是用最动情的语言去感染学生。以情动人,贯穿全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给我的启发就是教学设计要因课而异,要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赢得学生,赢得主动,赢得课堂,我们的教与学的活动才能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六年级下册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2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遭遇,深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深刻含义的句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课件播出卖火柴的小女孩图导入。

  二、播放课件,简介作者。

  三、学习生字词

  课件播出,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请学生读生字词。

  四、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快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课文主要说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按故事情节的变化把课文分成三段,概括每段主要内容。

  五、讲解第一段(1—4自然段)

  请四个同学有感情地朗读1—4自然段。读了这一段,你都知道了些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在万家团圆的大年夜,小女孩却要在街上卖火柴,忍受着寒冷与饥饿的煎熬,你们觉得她可怜吗?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女孩非常可怜?把这些句子用“——”划出来。再把这些句子分成四类,填入表格。看看哪些句子分别说明小女孩的寒冷、饥饿、贫穷、没人疼爱?

  寒冷

  饥饿

  贫穷

  没人疼爱

  3、指导感情朗读1—4自然段,体会小女孩的不幸。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深深体会到了卖火柴小女孩的不幸。接下来,还有什么事情将会发生在我们可怜的小女孩身上呢?

  七、作业设置

  预习第二、三段,找出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都出现了什么的幻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回忆巩固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大段,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二、深入品读,反思幸福,感悟不幸

  (一)体会幸福

  浏览课文第二段,找出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都出现了什么幻象?

  展示多媒体图片和描写小女孩幸福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的幸福感受。

  (二)领悟不幸

  这些幻象是不是很美好?暖烘烘的火炉、香喷喷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都是真实的吗?

  小组讨论,为什么幻象中会出现“大火炉”、“烤鹅”、“圣诞树”、“疼爱她的奶奶”而不出现其他事物呢?作者的这些想象合理吗?这些事物的出现说明了小女孩怎样的渴望?

  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第一次大火炉温暖

  第二次烤鹅渴望食物

  幸福?第三次圣诞树欢乐不幸!

  第四次奶奶疼爱

  第五次和奶奶一起飞走幸福

  (三)解读重点句子,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课文第五自然段中“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一句说明了什么?表现了小女孩怎样的心情?

  2、小女孩一共擦燃了五次火柴,她从一开始不敢擦一根火柴到一根又一根地擦燃,最后竟一下子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3、课文第六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你是怎样理解”厚”和“冷”这两个字的?

  4、第8自然中小女孩说:“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这句话预示着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5、如何理解:“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五)揭示主题,情感升华

  (一)揭示主题

  小女孩死了,她还没能看到新年的太阳就死了。第二天当人们发现小女孩的尸体时,他们的反应是怎样?面对如此惨剧,为什么人们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呢?

  小女孩死了,但是她的表情怎样?课文最后一句话:“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中的两个“幸福”含义一样吗?它们分别指代什么?

  2、理解思想内涵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及对统治者的不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二)情感升华

  全班齐读最后两段,读出对小女孩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的控诉的强烈感情。

  课件播放《火柴天堂》音乐,使学生在凄美动人的音乐中产生共鸣。

  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学习本课后的体会。

  2、思维拓展:假如小女孩来到了我们面前,你最想跟她说些什么?

  3、知识延伸:走近安徒生,介绍安徒生作品及影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六、作业设置

  1、把你想跟小女孩说的话写下来。

  2、你还看过安徒生的哪些童话?把你看过的一个童话的主要内容讲给同学或家长听。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师生教与学的共振效应,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紧扣“由怜生爱,由爱生愤“的情感脉络,不断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升华情感。从大年夜小女孩冻死街头还会面带微笑凄美的画面,感悟小女孩生不如死的痛苦,体会沙皇统治下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安徒生给予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联系实际,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心存感恩,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

  在读悟的过程中,我抓住文小女孩五次擦然火柴出现的幻景和章最后一句话:“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让学生联系上文对句中的两个“幸福”谈谈自己的理解,再从整篇文章想开去,小女孩一次次点燃火柴,其实是在点燃心中的希望,点燃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卖火柴的小女孩和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透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体会她面对寒冷、饥饿、痛苦时,还要让学生想想小女孩心里是怎么想的?从而明白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的。我们更应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要有一颗爱心,关心和同情一些贫困者与弱势群体等。

《六年级下册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在线咨询

六年级下册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及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下册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及反思

  六年级下册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1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紧紧围绕小女孩的悲惨命运,研读与朗读相结合,探讨长文短讲的规律,并遵循阅读教学的规律即学生同文本或文中人物对话的理念,走入小女孩的生活,走入小女孩的内心世界,进而同小女孩产生情感共鸣。

  2、感受作品的构思之巧,语言之妙。

  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关注人物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效果。

  2、理解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安排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查阅课文相关的历史资料。

  2、制作关于课文重点句段和配乐朗读的音乐等方面的课件。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联系生活,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过年的时候在干什么呢?(生自由回答,如:放鞭炮、玩游戏、吃美食等)对,同学们,过年应该是你们最开心、快乐的时候。但是,就在大年夜,就在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快快乐乐的吃年夜饭,放鞭炮的时候,有一个小女孩却光着头赤着脚,走在又黑又冷的大街上卖火柴。她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由19世纪丹麦著名的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安徒生所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当中的主人公。

  板题:卖火柴的小女孩

  2、这篇文章,是以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为背景写作的。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安徒生,来走进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世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运用对比,激起兴趣。]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多媒体播放小提琴独奏曲《沉思》,教师激情配乐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三、理清思路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分段,并以小标题概括段意。

  有人说真正会读书的人能把长长的文章读成几个字,相信同学们也是会读书的人,试试能不能以小标题的方式概括出每段大意?

  [设计意图:《语文课标》第三年段阅读目标中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训练学生用小标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四、感受现实的悲惨

  1、请快速默读1~4自然段,画出直接描写小女孩可怜的句子。

  2、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3、探讨可怜的原因

  (1)、小女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惨生活?再读课文,描写小女孩生活悲惨的句子,读中体会。

  (2)、一百年前的丹麦是个怎样的国家呢?(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3)、小结:同学们,这比天更冷的是人情啊!街上走着形形色色的人,却没有一个人留意过这个小女孩,她只能孤单地走着,痛苦地活着。

  五、学习幻象,体会悲惨

  通过填表,整体把握。

  1、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分别看到什么幻象?说明什么?她渴望什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根据课文填表。

  次数

  幻象

  说明什么

  渴望什么

  第一次

  大火炉

  冷

  温暖

  第二次

  烤鹅

  饥饿

  食物

  第三次

  圣诞树

  孤独

  欢乐

  第四次

  奶奶

  痛苦

  痛爱

  第五次

  同奶奶飞走

  死了

  幸福

  2、让我们一次次走进那美丽的幻象,感受小女孩内心的幸福吧!

  (1)、课件出示描写美好幻象的有关句子。

  (2)、指导朗读,读出幻象的美好和小女孩的幸福。

  (3)、现在我们就把这种美好幻象,放回到冷酷的现实生活中去,请你默读5~8自然段,你对这个幸福有个怎样的理解。(抓住关键词“刚”、“这时候”去体会)

  (4)、小结:美好的幻象虽然满足了她对幸福的渴求,但这终就是幻象,这幻象终就是短暂的。

  安徒生正是用这美好的幻想衬托小女孩现实中的可怜与无助。

  (5)、配乐朗读练习体会人物命运的悲惨。

  [设计意图:读中感受美好的幻想,对比现实,抓住重点词句,深化幻想美好却短暂的理解,培养语文阅读能力。]

  六、体会幸福,引发思考

  多媒体出示课文最后两段

  1、课文学到这里,我想每个同学对这两句话都会有深刻的理解,就请你选择一句,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重点理解两个幸福。

  3、安徒生曾说:“拥有生命才是幸福的”,小女孩的生命被夺去了,她还能得到自己的幸福吗?那么当安徒生创作了童话的结尾,当他提笔写下了这个结尾时,他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悲痛、愤慨、谴责、无奈、祝福、心酸)

  4、感情朗读,自读、指名读、配乐读,读出作者各种复杂的心情。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交流改为每个学生书写自己的理解,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发展,也夯实了教学的重难点,也为课后的检测提供了依据,一举多得,省时高效]

  七、拓展延伸

  写想象作文《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身边》

  在当时那种残酷的社会里,一个和我们同龄的小女孩就这样悲惨地死去。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你会怎样对待她,把你想对小女孩说的话写下来。

  [设计意图: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写作能力,又拓展了对课文的理解,一举多得]

  八、总结全文

  在我们今天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我相信同学们都明白了“幸福”的真正含义,我也相信,在今后同学们一定不会吝啬把自己的幸福传递给生活中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的人们,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悲惨生活

  幸福幻象、对穷苦人民悲惨生活的无限同情

  冻死街头

  教学反思:

  回首本课,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创设情境,运用对比,激起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导入新课时,通过让学生与卖火柴的小女孩对比大年夜的不同经历、感受,很自然地激起学生的幸福感的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同情,学生迫切走进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世界去了解她,学习兴趣犹然而生。

  2、填表设计,长文短讲。

  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让学生把握全文,经过深入考虑,通过填表,使学生很容易体会到了小女孩当时寒冷、孤独、痛苦的悲惨处境,避免了逐段逐句的烦琐分析。

  3、配乐朗读,情感共鸣

  《语文课标》中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良好的朗读素质,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无疑是一支良好的助推剂。课堂上,我用小提琴独奏曲《沉思》进行配乐朗读时,教室里静极了,同学们听得非常投入,有的眼圈都红了。我知道了我动情的朗读感染了学生,他们已经进入了课文描述的情境,和作品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其次,老师的范读也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能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大致了解和感知。学生听完教师范读课文后,对文中生字的读音就迎刃而解了,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有一个大概的理解,接下来再去理解课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就容易多了。

  4、以情动人

  通览全文,字里行间无不充满着大作家安徒生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黑暗社会的血泪控诉。所以在教学时,无论是导入,还是配乐朗读,我都是用最动情的语言去感染学生。以情动人,贯穿全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给我的启发就是教学设计要因课而异,要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赢得学生,赢得主动,赢得课堂,我们的教与学的活动才能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六年级下册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2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遭遇,深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深刻含义的句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课件播出卖火柴的小女孩图导入。

  二、播放课件,简介作者。

  三、学习生字词

  课件播出,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请学生读生字词。

  四、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快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课文主要说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按故事情节的变化把课文分成三段,概括每段主要内容。

  五、讲解第一段(1—4自然段)

  请四个同学有感情地朗读1—4自然段。读了这一段,你都知道了些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在万家团圆的大年夜,小女孩却要在街上卖火柴,忍受着寒冷与饥饿的煎熬,你们觉得她可怜吗?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女孩非常可怜?把这些句子用“——”划出来。再把这些句子分成四类,填入表格。看看哪些句子分别说明小女孩的寒冷、饥饿、贫穷、没人疼爱?

  寒冷

  饥饿

  贫穷

  没人疼爱

  3、指导感情朗读1—4自然段,体会小女孩的不幸。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深深体会到了卖火柴小女孩的不幸。接下来,还有什么事情将会发生在我们可怜的小女孩身上呢?

  七、作业设置

  预习第二、三段,找出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都出现了什么的幻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回忆巩固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大段,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二、深入品读,反思幸福,感悟不幸

  (一)体会幸福

  浏览课文第二段,找出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都出现了什么幻象?

  展示多媒体图片和描写小女孩幸福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的幸福感受。

  (二)领悟不幸

  这些幻象是不是很美好?暖烘烘的火炉、香喷喷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都是真实的吗?

  小组讨论,为什么幻象中会出现“大火炉”、“烤鹅”、“圣诞树”、“疼爱她的奶奶”而不出现其他事物呢?作者的这些想象合理吗?这些事物的出现说明了小女孩怎样的渴望?

  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第一次大火炉温暖

  第二次烤鹅渴望食物

  幸福?第三次圣诞树欢乐不幸!

  第四次奶奶疼爱

  第五次和奶奶一起飞走幸福

  (三)解读重点句子,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课文第五自然段中“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一句说明了什么?表现了小女孩怎样的心情?

  2、小女孩一共擦燃了五次火柴,她从一开始不敢擦一根火柴到一根又一根地擦燃,最后竟一下子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3、课文第六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你是怎样理解”厚”和“冷”这两个字的?

  4、第8自然中小女孩说:“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这句话预示着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5、如何理解:“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五)揭示主题,情感升华

  (一)揭示主题

  小女孩死了,她还没能看到新年的太阳就死了。第二天当人们发现小女孩的尸体时,他们的反应是怎样?面对如此惨剧,为什么人们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呢?

  小女孩死了,但是她的表情怎样?课文最后一句话:“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中的两个“幸福”含义一样吗?它们分别指代什么?

  2、理解思想内涵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及对统治者的不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二)情感升华

  全班齐读最后两段,读出对小女孩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的控诉的强烈感情。

  课件播放《火柴天堂》音乐,使学生在凄美动人的音乐中产生共鸣。

  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学习本课后的体会。

  2、思维拓展:假如小女孩来到了我们面前,你最想跟她说些什么?

  3、知识延伸:走近安徒生,介绍安徒生作品及影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六、作业设置

  1、把你想跟小女孩说的话写下来。

  2、你还看过安徒生的哪些童话?把你看过的一个童话的主要内容讲给同学或家长听。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师生教与学的共振效应,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紧扣“由怜生爱,由爱生愤“的情感脉络,不断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升华情感。从大年夜小女孩冻死街头还会面带微笑凄美的画面,感悟小女孩生不如死的痛苦,体会沙皇统治下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安徒生给予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联系实际,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心存感恩,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

  在读悟的过程中,我抓住文小女孩五次擦然火柴出现的幻景和章最后一句话:“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让学生联系上文对句中的两个“幸福”谈谈自己的理解,再从整篇文章想开去,小女孩一次次点燃火柴,其实是在点燃心中的希望,点燃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卖火柴的小女孩和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透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体会她面对寒冷、饥饿、痛苦时,还要让学生想想小女孩心里是怎么想的?从而明白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的。我们更应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要有一颗爱心,关心和同情一些贫困者与弱势群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