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课文人物解读
人物分析:
夏洛克的全面逆袭,解读反差很大,夏洛克要被看作是民族英雄了?文章还从夏洛克的性格入手解读他消极的,积极的性格以及悲剧的根源。
我的解读就是围绕着三个问题展开,然后谈谈我的思考:
1.夏洛克究竟向谁复仇?
2.夏洛克的信仰是什么?
3.基督精神是否能拯救夏洛克?
(一)夏洛克究竟该向谁复仇?
“……我只能说我喜欢这样。……除了因为我对于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的反感,所以才会向他进行着一场对于我自己并没有好处的诉讼。”
“什么!你愿意被毒蛇咬两次吗?“”
把夏洛克关键语言提取才出来,就会看到这些刺眼的字眼,不禁好奇。这是多么大的仇恨啊?要这么处心积虑的“复仇”,这么刻骨铭心的仇恨的源起到底是什么?在剧本的第一幕第三场,巴萨尼奥带着安东尼奥在威尼斯广场找夏洛克借钱。
“……好多次您在交易所立骂我,说我盘剥取利,我总是忍气吞声,耸耸肩膀,没有和您争辩,忍受迫害本来是我们民族的特色……唾沫吐在我犹太长袍上……”(屈辱感源自这些词语)
“只因为我用自己的钱博取几个利息……”(不这么做,我怎么生存?)
啊!原来如此!只因为象一个顽皮的男孩子的对夏洛克谩骂,吐唾沫了,也许,事后,安东尼奥自己都忘了,可是夏洛夏洛克克却久久无法释怀,恨得咬牙切齿。究竟是什么放大了他的疼痛,让他觉得如此屈辱,不杀不快!
把安东尼奥和夏洛克放在时代背景下,宗教的背景下,价值观的背景下,民族的背景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矛盾由来已久,两个人都不自觉得被打上了烙印,贴上了标签。所以夏洛克象一个塞满火药的火药桶,擦着火星就要引爆。
细读文本,不难发现。以安东尼奥、巴萨尼奥为首的威尼斯商人包括公爵在内,都称夏洛克为异族人、异教徒轻蔑之情溢于言表,而夏洛克也是奋起“反击”。
夏洛克:“这些便是相信基督教的丈夫!我有一个女儿,我宁愿她嫁给强盗的子孙,不愿她嫁给一个基督徒。别再浪费光阴了;请快些宣判吧。”(民族的冲突,宗教信仰的冲突多么尖锐!更是一个弱势民族对于自己尊严的捍卫!)
从夏洛克的回应中,不难看出其也有自尊的一面,潜台词:你们看不起我,我还看不起你们呢!他对尊严越是捍卫,疼痛感和屈辱感就越强烈。
夏洛克:“忍受迫害本来是我们民族的特色……唾沫吐在我的犹太长袍上……只因为我用我自己的钱博取几个利息……”(我也要生存啊!)
安东尼奥:“哪有朋友之间通融几个钱,也要斤斤计较的计算利息的道理……”(一磅肉又算得了什么?)
安东尼奥和夏洛克牟利是方式不同的、金钱观价值观截然不同。在夏洛克眼中,放高利贷很正常啊,搏取利息怎么了啊!赚钱嘛,为生存啊!(当时犹太人是没有土地的,没有身份的,只能经商,不然无以生存啊。)可是安东尼奥不同,作为新兴的商业资产阶级,他以海外贸易为主要的经营手段,不屑于用高利贷方式获利。借钱不能定义为是商业行为的,只是朋友间帮忙,怎么能要利息呢?这样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安东尼奥宁愿冒着割一磅肉的风险也要帮巴萨尼奥借钱了。朋友之间互相帮助啊,得两肋插刀啊!一磅肉又算得了什么?所以这两个人一个人在以商人的眼光看问题,一个人以“侠士”的眼光看问题,总是对不上頻道。
而且安东尼奥身边聚集的朋友多,为他求情的人越多。越加激起夏洛克的嫉妒和仇恨。越加激起夏洛克的复仇的欲望,对于“一磅肉”就更执著。
在第三幕第一场里有一段关于夏洛克的话,想内心独白一般由于时间的关系就不给大家读了。但是夏洛克所背负的民族自卑心理,背负着宗教信仰的歧视,使他复仇情绪一点点被放大,“久积的仇恨”“深刻的反感”“给毒蛇咬”,不仅仅是莎士比亚在情节处理上的夸张手法,应该看作夏洛克真实心态的写照,是犹太商人们在哪个时代真实心态的缩影。
是时代在夏洛克的心理种下了仇恨,是借安东之口种下了仇恨。让夏洛克举起了刀子,想要刺向安东尼奥,要复仇。但是夏洛克不知道这只是徒劳的,安东尼奥背后的时代是他无法撼动的,这复仇的对象选错了,方式也选错了。
(二)夏洛克究竟信仰什么?
随着戏剧冲突逐渐深入,渐渐走向高潮。随着“正义”一方的.步步紧逼,胜利在望;夏洛克节节后退,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夏洛克退守时的语言。
“那么,我愿意接受还款;照约上的数目三倍还我,放了那基督徒。”(不忘重利)
“把我的本钱还我,放我去吧。”(不忘本钱)
“难道我单单拿回我的本钱都不行吗?”(不甘心啊)
“好,那么魔鬼保佑他去想用吧!我不打这场官司了。”(不忘诅咒)
夏洛克的信仰是什么?金钱。确切的说是属于自己的金钱。所以后面公爵判决:他必须要信仰基督教。但是可以预见,他是不会皈依基督教的。因为他在节节败退时,唯一不舍得放手的就是手中的钱袋子。我们能看到他用手捂紧钱袋时的恐惧的眼神。
“不,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去吧,我不要你们的宽恕。你们拿掉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们夺去了我养家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金钱就是生命)
金钱支撑起他全部的自尊心、自信心,是他全部的存在感和存在的价值。是他的柱子、脊梁、根本。作为一个在威尼斯经商的犹太人、异族人、异教徒的身份让他无法自信起来,自卑隐忍是一种常态、一种习惯。在第一幕第三场里,安东和巴萨找他借钱时,他的话是最能反映他的心态。
“好,看来现在是您来向我求助了;您跑来见我,您说,‘夏洛克,我们要几个钱,’您这样对我说。您把唾沫吐在我的胡子上,用您的脚踢我,我应该怎样对您说呢?我要不要这样说,‘一条狗会有钱吗?一条恶狗能够借人三千块钱吗?’或者我应不应该弯下身子,像一个奴才似的低声下气,恭恭敬敬地说:‘好先生,你在星期三用唾沫吐在我身上;有一天您用脚踢我,还有一天您在骂我狗;为了报答您这许多恩典,所以我应该借给您这么多钱吗?’”
即使成了债主,也无法使夏洛克自信起来,不安全感如影随行。始终让他觉得自己像个奴才,像狗。需要对安东、巴萨毕恭毕敬,试想如果他变成了穷光蛋了,丢了信仰。他该有多害怕呀!那时安东尼奥、巴萨尼奥要对他进行怎样的羞辱啊!
再来看一看借钱人的态度
安东尼奥:“我恨不得再这样骂你,唾你,踢你。要是你愿意把这钱借给我,不要把它当做借给你的朋友……你就当做借给你的仇人吧;倘使我失了信用,你尽管照约处罚就是了。”(你真的有本事取走我的一磅肉吗?)
安东尼奥的潜台词是:小样儿,你别得瑟,虽然我找你借钱,你在我眼里依然是异族人、异教徒,我依然看不起你。我压根就不相信你有这样的本事,能取走我的一磅肉。
所以欠钱的人自信满满,而债主却哆哆嗦嗦,多么强烈的反差呀。在第三幕第一场里,夏洛克与同乡杜伯尔的对话也反映了他的心理。
哎呀!糟糕!糟糕!糟糕!我在法兰克福出两千块钱买来的那可金刚钻也丢啦!……那一颗金刚钻就是两千块钱,还有别的贵重贵重的珠宝……
我希望我女儿死在我的脚下,那些珠宝都挂在她的耳朵上,我希望她就在我的脚下入土安葬,那些银钱都放在她的棺材里!……
女儿拿走了他的珠宝、金银是贼,最好死掉,但是钱要留下来。
当夏洛克得知杰西卡在热内亚花去了八十块钱。
你把一把刀戳进我心里!我再也瞧不见我的银子啦!一下子就八十块钱!八十块钱!
当夏洛克得知杰西卡用指环换猴子。
该死该死!……真叫我心里难过……即使是一大群猴子来向我交换,我也不愿意把它给人。
这些损失,真的让夏洛克肉疼啊!又无计可施,叹息又叹息,捶胸又顿足。当他听说安东也很倒霉,货船失事了。
什么?什么?什么?他也倒霉了吗?他也倒霉了吗?(激动啊,是真的吗?)
激动啊!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啊!
谢谢上帝!谢谢上帝!是真的吗?是真的吗?
惊喜啊!可又多么不自信啊!
对了!这是真的,一点不错。去,杜伯尔,现在离开借约满期还有半个月,你先给我到衙门里走动走动,花费几个钱。要是他愆了约,我要挖出他的心来;只要威尼斯没有他,生意买卖全凭我一句话……
哦,玄机在这里啊!
夏洛克心里恐怕除了为当老大而窃喜之外,还为自己能挺直腰杆,不看脸色而激动。当复仇的机会摆在眼前时他怎能放弃,不举起刀子、露出獠牙、还等什么?所以属于自己的金钱对于他来说是唯一的、绝对的,不变的信仰。同样也面临着破产,安东尼奥是坦然的,没有了财产他还有贵族身份,还有朋友相伴,还有公爵支持。可夏洛克若身无分文,就真的一无所有了。
夏洛克作为一名高利贷的从业者,渐渐鼓起的钱包,使他产生了想要和他金钱相匹配的社会地位,所以当他发现机会出现时,他毫不犹豫痛下杀手。一言以蔽之,那就是信仰决定了他的复仇行为。
(三)基督精神真的内拯救夏洛克的灵魂吗?
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基督精神是仁慈的,无私的,可以宽恕所有的罪。能引导异教徒皈依正统,回归正路。
伯爵:让你瞧瞧我们基督徒的精神,你虽然没有向我开口,我自动饶恕了你的死罪。你的财产的一半划归安东尼奥,还有一半没入公库;要是你能够诚心悔过,也许还可以减处你一笔较轻的罚款。(死罪可免,活罪难饶,财产留下。)
安东尼奥:要是殿下和堂上愿意从宽发落,免予没收他的财产的一半,我就十分满足了;只要他能够让我接管他的另一半财产,等他死了以后,把它交给最近和他女儿私奔的那位绅士;可是,还要有两个附带条件:第一,他接受了这样的恩典,必须立刻改信基督教;第二,他必须当庭写下一张文契,声明他死了以后,他的全部财产传给他的女婿罗兰佐和他的女儿。(皈依基督教,也是有门槛费的。)
审判的结局是莎士比亚精心安排的,大有深意。这个结局是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正是因为这些局限才更证明莎士比亚的伟大。莎士比亚应该在结尾的地方意识到了,他没有办法在剧本里解决这么多的矛盾和问题:关于民族的、宗教的、经济利益的、价值观的……太多太深刻的问题,在他那个时代,他不能一一合理的解决。而喜剧又要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怎么办?大而化之吧!用基督精神宽恕夏洛克的恶行,救赎他的灵魂。
于是,在基督精神的感召下,夏洛克也成了基督徒,改邪归正;安东尼奥通过判决收获了夏洛克的一半家产,准备东山再起;巴萨尼奥和鲍西娅爱情风调雨顺,婚姻美满幸福;一起私奔闯祸的杰西卡、罗兰佐不仅免予处罚,又享受财产。
啊!基督精神的全面胜利!
每个人都是赢家——除了夏洛克;每个人都是幸福的——除了夏洛克;每个人都挺直了腰杆——除了夏洛克。
这是一场基督徒战胜异教徒的胜利;这是一场自由、友谊战胜贪婪、残忍的胜利;这人类真、善、美战胜假、恶、丑的胜利……可是为什么会觉得夏洛克的背影有点凄惶、落寞呢?
文学即人学,说到底研究的还是人,在文学作品中,因为情节的需要,因为矛盾冲突的推进,人物要分出善恶、美丑、好坏来,但是好人、坏人终究都是“人”,要当作人来分析,每一个恶人背后,可能都会有一个“不得不”,每一个好人的背后,也可能会露出一些人性的“恶”。,
恶人虽然得到了惩治,但是,好人如果是通过“打劫”“压榨”来获得利益这样的方式,真的能够拯救异教徒夏洛克的灵魂吗?
莎士比亚转过身去,渐渐远去,把长长的思考留给我们。
【《威尼斯商人》课文人物解读】相关文章:
《威尼斯商人》课文原文03-21
课文解读:《黄纱巾》04-02
《秋天的雨》课文解读03-19
秋天的雨课文解读03-20
课文《威尼斯商人》课后练习07-12
《大堰河-我的保姆》课文解读和探美05-16
三国历史人物解读:曹操10-08
《人物描写一组》课文原文06-01
《威尼斯商人》说课稿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