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九年级语文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15 12:18:19 九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设计(精选9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设计(精选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设计(精选9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的文言字词。

  2、 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

  3、 学习唐睢作为小国之臣却敢于斗争,勇于斗争的精神。

  4、 探讨唐睢不畏强权,为国赴难精神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评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前准备:

  了解战国时期历史背景,了解《战国策》。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宋代大文豪苏轼有段名言:“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不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 ,此不足为勇也。天下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大诗人李白也有诗云:“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样的一位英雄豪杰——唐睢。

  二、 整体感知 :

  1、 生齐读课文,教师听音。

  2、 正音,范读。检查预习。再读。

  3、 请同学结合注释默读课文,弄懂文意。请至少两至三位同学说一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指导学生翻译课文按三步走:

  1、不看注释根据自己文言积累翻译课文,不懂地方做上记号。

  2、结合书底下注释再译课文。

  3、借助参考书规范译文

  4、学生概括,归纳。师进而点出全文故事情节。

  指导学生围绕中心事件抓标志性词语理清故事情节。

  文章写了秦王赢政向安陵君挑衅。以换地为名企图挑起战争。安陵君的大臣唐睢出使秦国,表示愿意牺牲自己来刺杀秦王赢政,终于使秦王赢政屈服的事。

  故事情节:开端(第一段)秦王设下骗局,唐睢临危出使。

  发展(第二段)秦王严厉指责,炫耀实力;唐睢重申立场,断然拒绝。沉着应对。

  高潮(第三段)秦王威吓,唐睢反击。针锋相对。

  结局(第四段)秦王长跪而谢,唐睢不辱使命。前倨后恭。

  三、 分段再读课文。串解文意。注意重点字词。

  对于重点字词要指导学生归纳积累。

  穿插写作的背景,《战国策》。简明扼要。书中的专诸、要离、聂政资料,可加以引用一点,以提高兴趣。

  四、问题探讨。

  根据课后习题一,全面理解内容。并会用原文回答。

  五、 品读。注意语气。

  根据课后习题二,人物对话离不开语气的'表达,要把握住。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战国策》论证说理周密严谨,笔锋犀利。《唐雎不辱使命》以短小的篇幅,写了一个结构完整的故事,情节曲折,人物有鲜明的个性,使人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今天我们就来体会一下。

  二、 分角色朗读课文。

  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人物性格。

  三、 根据课文内容的理解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

  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吞并安陵。而在当时这是不可抗拒的。唐雎奉命出使,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面对蛮横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敢于斗争,不被威势压服,最后使亲王放弃了易安陵的打算。唐雎维护了本国的尊严,出色的完成了使命。

  2、 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见得?

  秦王兵分真心易地,意在吞并。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以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B、“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C、秦王不悦,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得心理。

  3、 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实际上是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为什么还要说出“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的话呢?

  安陵君虽然对秦王的野心洞若观火,无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争取周旋的余地,没有当场揭穿秦王的骗局。

  4、 文中怎样体现秦的强大和安陵的弱小?

  5、 说说“秦王不悦“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秦王不悦”引起故事的开端,贯穿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对情节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6、 秦王曰“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言外之意是我亲王如果不“以君为长者”,“ 错”起“意”来,就会让你和韩魏一样灭亡。

  7、 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自己的生命保卫安陵。

  8、 文中亲王、唐雎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秦王:骄横、狂妄、狡诈、色厉内荏。唐雎:沉着、镇定、坚强无畏、有胆有识、正气凛然。

  四、拓展延伸。

  唐睢的不畏强权的精神,和敢于为国牺牲的精神,在我们的现代社会,还有没有现实意义?联系实际谈谈。

  九年级语文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设计 2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时代背景,理解本文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2.把握本文对话体的特征,理解人物语言形象化个性化的特点。

  3.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诵读课文,注意表现不同人物的语气和神情。

  教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作者作品简介

  1.我们以前接触过许多成语,其中的“南辕北辙/惊弓之鸟/亡羊补牢/狐假虎威/悬梁刺股”等形象生动的成语,都出自一本书——《战国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出自《战国策》的文章。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战国策》和它的编者刘向。

  《战国策》

  刘向(有专家认为,在西汉末期,如果说还有真正的学者的话,那么非刘向刘歆父子莫属)

  刘向(前77年~前6年),原名刘更生,字子政,沛郡丰邑(今江苏省徐州市)人。汉朝宗室大臣、文学家,经学家刘歆的父亲,中国目录学鼻祖,治《谷梁传》。

  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列仙传》《五经通义》。编订《楚辞》,联合儿子刘歆共同编订《山海经》。

  西汉刘向在校理皇家书库时,对所见的六种记载战国纵横家说辞的作品,包括《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语》《修书》,进行了编撰。因书所记载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提出的政治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名称沿用至今。

  全书共三十三卷,分“东周”“周”“秦”“楚”“齐”“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的“策”论。记录了战国时纵横家游说各国的活动及其权谋智变斗争故事,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全书现存497篇。早在宋代就已有不少缺失,由曾巩奉旨“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得以校补。后又经多次修订。现今所见《战国策》已远非东汉时期版本,其中有不少章节与其说是历史,不如说是虚构的文学故事。

  2.今天我们来学习的是《战国策·魏策四》的最后一篇,《唐雎不辱使命》,题目是后人加的。

  释题。

  “雎”与“睢”辨形

  “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仰目怒貌也。“

  恣睢:任意胡为。

  二、疏通释义

  齐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文意。

  学生借助课下注释疏通翻译全文,分四段四组,组长主持,其他同学补充质疑,分别翻译各段。

  教师强调重难点词意。

  归纳本课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疏通了本文的字词句,我们了解了这个故事讲了什么,请同学用一句话概括出主要内容。

  内容概括:人物:秦王 安陵君 唐雎

  时间:战国末期,灭韩亡魏之后

  地点:秦国

  事件:“易地”风波

  核心问题——“易地”,围绕此展开了激烈的对抗。

  而这一激烈的对抗,是通过简单的“对话体”来完成的。

  三、情节梳理

  秦王 唐雎

  以大易小 以大易小 受地于先王

  易地

  灭韩亡魏 ,以君为长者 不易 受地于先王,弗敢易

  怒

  天子之怒 布衣之怒

  围绕“易地”和“怒”这两个核心问题,唐雎和秦王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最终战胜了秦王,那么从这一轮轮的交锋中,我们可以看出,秦王和唐雎是什么样的人?

  四、人物形象分析,结合文中具体语句。

  秦王:盛气凌人,虚情假意,强悍残暴,狡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随机应变,阿谀奉承

  唐雎:忠君爱国,有胆有识,有勇有谋,不畏强暴,从容镇定,临危不惧,善于激变,大义凛然。

  安陵君:不卑不亢,不畏强暴,善于用人

  这篇文章情节一波三折,这么鲜明生动的人物个性,作者是怎么塑造出来的——对话,在唐雎力战秦王中,唐雎十分讲究说话技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巧在言辞委婉,言之有“节”;

  巧在针锋相对,言之有“据”;

  巧在以行证言,言之有“力”;

  科学辩论,不同于诡辩。

  五、写法赏析

  除了大量对话的使用,我们看看这篇文章还有什么特色

  对比 布衣之怒天子之怒

  问句的'使用: “公亦闻天子之怒乎”“布衣之怒乎”

  不是有疑而问,而是故意设问,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地设问方式,使文章显得宛转曲折有韵味,同时也引起人的注意,达到了“不言己怒而怒自深”效果。

  “乎”的用法,

  文言助词,用在句末,表疑问(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或反诘(是亦不可以已乎),用在句中,表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介词“于”,合乎规定/出乎意料

  渲染与烘托,借人物语言,渲染气势,烘托气氛,增强故事的现场感

  细节描写,个性化的语言

  六、史家文字和小说笔法

  这些多用于“小说”写作手法的使用,把人物放在充满矛盾、紧张激烈的斗争场面来刻画,情节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人物个性鲜明,具备了后世小说的主要元素。这也和我们平常读到的史书上的文字不太一样。这也体现了《战国策》记事,已经摆脱了史料的束缚,增加了虚构的成分。你能找出本文虚构的地方吗?

  “拔剑而起“

  《史记·刺客列传》“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秦国的律法)(两年前,荆轲刺秦王)/(专诸刺王僚,鱼腹藏短刀)

  唐雎

  在文中出现多次,此时年龄应该120多岁,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段史家文字,虽然大的框架是历史事实,但也只能当作“小说”来读。这也是本文的史家文字和小说笔法相结合的特点。

  在小说笔法的描写下,唐雎成功的挫败了秦王的阴谋,那他的这种“士”的行为有没有改变历史的车轮呢?

  否。

  公元前221年,大一统的秦帝国建立了。

  《史记·魏氏家》记载,安陵君与信陵国,宁陵国一样都是魏国贵族的封国,在魏亡后,先后被“迁为家人”(换地当官,收编为小县)。

  这说明无论你外交辞令多么好,辩才多么无敌,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家做背景,依然很难改变被欺压被吞并的事实,

  “完璧归赵”的例子。

  所以说,“弱国无外交”, “我辈当自强”,少年强则国强,国家强了我们才能保护自己的各项权益,不被人欺负。让“火烧圆明园”的惨剧不再上演。

  那么,有的同学说是不是弱者就应该束手待毙,任人宰割?否。

  虽然从历史上看,这种外交胜利是短暂的、有限的,但唐雎大义凛然的气概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却永彪 青史,令人感佩。

  七、诵读领悟

  下边就让我们再次诵读这篇文章,体会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

  分角色诵读

  诵读并不是一成不变地读,而是有能力层级的。

  诵读的基本要求是读准字音、停顿、语气。

  较高要求是传达出作品的情感和神韵。

  更高要求是在诵读中表现出对文本的充分理解,达成深度解读。

  学生分角色朗读展示。

  通过两位同学的绘声绘色的朗读,我们更加深了对这篇非常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的理解。

  八、尾声

  同为劝谏君王,唐雎劝谏秦王采用的是义正严辞、针锋相对的方式,那么,第6单元21课《战国策》中的另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又采用的是哪一种劝谏方式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九年级语文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进一步积累文言字词,培养文言语感。

  2.学习课文“记言”的史家笔法和简洁传神的人物刻画方法。

  3.理解和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握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2.欣赏精彩工整的叙述语言,用词的讲究,骈散结合的句式等。

  3.学习仁人志士的品格,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听歌曲《历史的天空》,营造气氛。

  2.师:同学们,在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中,英雄辈出,各领风骚,他们正如夜空中闪烁的群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他们一定也如燃烧的火把点亮过你心灵的明灯。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一位历史人物,并根据自己搜集的材料谈谈理由。

  3、学生交流自己喜爱的历史人物,并说明理由。

  本活动旨在让学生对历史人物有自己的理解和评价,并学会利用资料。语言表述清晰流畅,言之有理即可。

  4.老师小结,导入新课。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有这样一类英雄,他们大都出身卑微,但有胆有识,不畏强暴,充满了凛然的正气,我们今天就要向大家介绍其中的一位,他就是——唐雎。(板书)

  二、在反复朗读中把握内容

  1.同学们学了不少文言文,也积累了不少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请介绍一下你常用的学习方法。

  2.同学们交流学习方法。

  本环节主要目的是温故知新,交流总结,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同学们可能会说到的方法有:

  (1)反复朗读,加强语感。

  (2)借助写作背景了解文章内容,把握中心。

  (3)借助课文下面的注解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

  (4)积累经典名句,引发个性思考。

  (5)正确断句,理清文章脉络。

  3.老师小结,引出文言文“五读”法。

  同学们归纳得不错,说明很多同学在做有心人,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今天,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那就是“五读俱全”——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中质疑,读出意味,读后思辨。

  4.运用“五读”法,把握内容。

  (1)读准字音。自由大声朗读课文,特别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

  唐雎怫然徒跣抢地韩傀缟素色挠

  另外还要注意一些通假字:“错”通“措”;“直”通“只”;“仓”通“苍”。

  (2)读出节奏。小组进行朗读交流,互助,正确断句,读出节奏,使朗读顺畅通达。

  如: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3)读中质疑。

  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注解和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大意,可从多方面提出自己的疑问,分小组进行讨论,还有疑难可全班进行讨论交流。

  同学们提出的疑问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

  ★文章字词方面的:

  如多义字: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第一个“使”是派遣的意思,第二个“使”是出使的意思)。如古今异义字: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义:交换;今义:容易)。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古义:即使这样;今义: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等等。

  ★文章内容方面的:

  背景方面:战国最后十年,秦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安陵是魏国的附属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骗局进行吞并,因此就有了这场两国之间的外交斗争。

  内容方面:故事性强,可从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来理清文章脉络。

  可能产生的疑问有:

  秦王“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骗取安陵君的土地。

  秦王当时势力强大,为什么不直接攻打安陵呢?

  秦王认为安陵是一个小国,不需要兴师动众地进行攻打,只要吓唬吓唬就会屈服投降的。

  安陵君与唐雎拒绝秦王的态度一样吗?

  一样,只是在语气上有所不同,安陵君语气委婉,表现不卑不亢;唐雎语气坚决,正气凛然。

  秦王的“天子之怒”指什么?唐雎的“布衣之怒”为什么能战胜它?

  秦王的“天子之怒”指的是“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天子之怒表现了秦王的残暴和以势压人的气焰。唐雎的“布衣之怒”指的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因为它依靠的是有志之士对国家的忠贞和不畏强权,针锋相对,视死如归的精神。

  唐雎引用专诸、聂政、要离三人的事迹有何目的?

  说明“布衣之怒”的力量,以达到针锋相对的作用。

  秦王先对安陵君说“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是因为“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后又对唐雎说“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是因为“徒以有先生也”,这不是矛盾吗?

  这正好说明秦王的虚伪狡诈,先说的话表明他的假仁假意,后说的话则表现了他的欺软怕硬。

  三、老师小结,再读体会

  第二课时

  一、在反复朗读中把握内容

  在上节课基础上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通过最后“两读”深入理解课文。

  1.读出意味。

  要读出意味,就要读出人物,读出感情,读出语言的精妙。

  (1)读出人物。

  本文人物刻画特别生动传神,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讨论,看看唐雎和秦王分别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不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并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说说理由。

  同学们勾画批注,讨论归纳;然后交流发言,相互补充。

  唐雎:机智勇敢,慷慨赴命,正气凛然,不畏强权,视死如归,面对威逼利诱应对自如,面对假仁假义义正辞严。(可结合课文第2、3段中的语句体会)

  秦王:野心勃勃,道貌岸然,假仁假义,仗势欺人,阴险狡诈,凶狠残暴,欺软怕硬。(可结合课文第2、3段中的语句体会)

  (2)读出感情。

  同学们对这两个人物的性格把握得比较准确,那么应在朗读中如何把握人物的性格,读出正确的语气和人物的情感。

  请同学来试着表演唐雎和秦王的对话一段,其他同学评价讨论,共同把握人物形象。

  讨论中要注意的语气和情感,如: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与”字可拖长,要读出威胁的语气)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要读出轻蔑的语气)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可提高音量,读出秦王的霸气和威胁的语气)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之怒”应强调,表现唐雎的毫不畏惧和针锋相对)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应突出唐雎的凛然正气和视死如归的决心)

  先生坐!何至于此!(语速不能太快,要读出秦王的胆怯和心虚)

  可结合课后练习二进一步体会语句的语气和人物情感。

  (3)读出语言的精妙。

  人物性格鲜明传神,主要通过语言来表现:

  ★以记言为主,突出了人物的语气,表现了人物情感和性格。(例略)

  ★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人物。如“挺剑而起”、“秦王色挠”等。

  ★通过对比的方法刻画人物。如唐雎“挺剑而起”的视死如归和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贪生怕死形成鲜明对比。再如安陵君与唐雎的对比等。

  ★语言的文采飞扬,骈散结合,气势磅礴,扣人心弦,值得学习与借鉴。

  2.读后思辨。

  (1)本文塑造的唐雎这个形象表现出的'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之一,其实像这样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的“士”还有很多,能举出现几个吗?

  同学们讨论发言,体现同学们的文学积累和延伸能力。如蔺相如,荆轲,文天祥,林则徐等等,同学们还可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他们的故事。

  (2)唐雎敢于为国家挺身而出和面对强权毫不畏惧的精神在我们当代有什么现实意义呢?请结合生活体验来谈谈。

  目的是调动学生的阅读经历和生活体验来感受中华美德的现实意义,鼓励同学们在现在的生活中仍然要学习和发扬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

  (3)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更充分体会中华民族精神在古代和现当代的具体表现和典范的故事。还可读一些如《战国策》、《史记》中的经典篇目,更多地体会文言文语言的精妙。

  二、在理解体会后背诵课文

  有了以上的理解体会,相信同学们对文章内容和结构层次有了更好的把握,这么精彩的文章如果能把它背下来一定不是难事,同学们大声背诵课文,看谁能更快背诵下来。在同学们大声的背诵中结束课堂。

  板书:

  唐雎不辱使命

  (故事开端)秦王不悦(生气了)——唐雎使秦之因(受命)

  (故事发展)秦王施压(冒火了)——唐雎坚定回绝(力争)

  (故事高潮)天子之怒(愤怒了)——唐雎布衣之怒(拼命)

  (故事结局)秦王色挠(道歉了)——唐雎不辱使命(不辱)

  教学反思: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出自《战国策》,文章以记言为主,言辞颇有深意,耐人寻味,值得细细品味。虽然有些文字有一定难度。但是由于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尖锐,人物个性鲜明,再加上学生有一定的文言文的积累,所以教学设计时,在疏通文意这个环节上我采取了让学生自学为主的方法。现在看来这个方法还是比较得当的,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是趣味盎然的。

  新课程改革以来,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教师的一个目标性的提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学习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我自认为对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还是比较值得一提的。

  首先,我由历史谈起,情景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下来的“读——译”均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加以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关于文章分析由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先提出问题,加以整理,然后班级进行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1、虽然我们知道“秦王以五百地易安陵”不是出于好心,但是我们不理解这中间究竟有什么样的背景?

  2、安陵君和唐雎都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分别是如何反驳的?表现出了二人有什么不同?

  3、秦王在文中分别有什么行动和语言?表现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唐雎既然想刺杀秦王,为什么不直接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却绕圈子说了三个刺客的事?学生在感悟、赏析词句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的理解。

  再有,本节课在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故事复述、分角色朗读课文、为人物设计神态、动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对话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学生在感悟唐雎这种刚正不阿的精神的同时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即唐雎在文中所提到的“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以及与秦王同归于尽的想法是否值得提倡。由此学生又展开了一场小小的辩论会,各抒己见,在讨论中恰到好处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课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生学会学习。唯一遗憾的是,时间分配欠合理化,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小练笔: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一个你熟悉的人物。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同时,更要加强课堂程序、时间分配等方面的学习,使课堂教学更富有生机。

  九年级语文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义,把握故事情节。

  2.通过对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剖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准确理解隐藏着的“潜台词”。

  4.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剖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2.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准确理解隐藏着的“潜台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荆轲在易水河畔辞别燕太子丹时,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他不畏强暴,视死如归,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要讲的则是另一个故事: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下出使秦国,能够毫不畏惧,敢于同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最终理直气壮地折服秦王,不辱使命,这种勇气是难能可贵的。这里的唐雎,是《战国策》里塑造的又一个游侠勇士的形象。

  二、了解作者,感知背景

  1.了解作者及作品。

  2.写作背景。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难读的字和难以理解的词句。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分类积累,读懂文义

  1.自主学习。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将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标出。

  2.教师点拨本文重点词语。

  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五、把握情节,理清脉络

  1、理清文章的思路,即把握故事情节。

  分析下列句子,说说它们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3)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4)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5)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6)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7)与臣而将四矣。

  (8)徒以有先生也。

  2、此次出使秦国,唐雎作为一个使臣可谓是不辱使命。外交使节的才能和个性往往体现在他们出色的外交辞令中,文中唐雎的哪一处辞令最让你折服,为什么?

  3、假如你是使臣唐雎,说说双方谈判交锋时秦王嬴政留给你的印象。假如你是秦王嬴政,经过这次事件后,你会如何评价安陵国的使臣唐雎?

  六、课堂小结。

  九年级语文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设计 5

  一、对比阅读的意义

  《唐雎不辱使命》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共同在部编版九下语文出现,前者出自“传统名篇”的第三单元,后者是出自“军事政治”的第六单元。两篇课文都来源于《战国策》。要提到《战国策》,其实在八年级的名著导读中,我们就曾在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接触过。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作为史传散文的《战国策》,记载了约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奴隶制迅速崩溃,新型地主阶级临空产生,各诸侯国实力日益增强,逐步形成齐、楚、韩、燕、秦、赵、魏七国并立的局面。各诸侯明争暗斗,故事跌宕起伏,由此为我们带来了一批谋臣策士——“纵横家”。

  在信息时代的当今,如果我们能够把历史典故和语文课堂相互融合,将可以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关注历史,以史为鉴,在文史融合的课堂中有新的感悟和收获。“

  二、教学目标

  1、单元目标

  感受古人智慧,体会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激励学生在人生途径中学会选择和坚守,并尝试用历史的眼光审视作品的当代意义。

  2、本节目标

  ①了解《战国策》的文学常识,翻译重点句子,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

  ②对比分析唐雎、邹忌等人物形象,细品人物的说话艺术。

  ③学习古人临危受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勇于担责的爱国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品味语言,对比人物形象。

  2、难点:学习古人敢于斗争,勇于担当的爱国精神,用历史的眼光审视作品的当代意义。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构建情境——征集令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在朱自清的《经典常谈》中学习了《战国策第八》,今天我们一起来对比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的出自《战国策》的两篇课文——《唐雎不辱使命》PK《邹忌讽齐王纳谏》。让我们一起深度探究两者的异和同吧!

  征集令: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寻找异同大侦探之旅!

  (二)、激发驱动力——题目对比

  1、品析《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战国末期人,安陵国的使者。——人名

  不辱:没有辱没。——结果

  使命:出使任务。——起因

  【明确】:本文记叙了强大秦国和弱小的安陵国之间的土地外交斗争。秦王提出以五百里地吞并安陵,安陵君派使者唐雎出使泰国,最终没有辱没出使的任务,维护了自己国家安陵国的利益和尊严。

  2、品析《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战国时齐国人。——人名

  讽:讽刺,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起因

  齐王:齐国国君,指齐威王,名因齐。——人名

  纳谏:采纳规劝国君、尊长等改正错误。——结果

  【明确】: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身为例,面对家人的赞美和客人的奉承,邹忌没有过分骄傲,而是理性地以此为例子,由“家”及“国”,成功说服齐威王采纳他的谏言,让齐威王学会采纳言路,改良政治的明君形象。

  3、侦探放大镜——寻找“标题”的异同

  相同点:

  ①结果都是如愿以偿,完美收场。

  ②主人公都在标题中出现,分别是唐雎和邹忌。

  ③都是下级运用巧妙的语言和战术去说服上级。

  不同点:

  《唐雎不辱使命》是跳出国外,属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国内变化,属于大臣与国君的内部关系。

  (三)、观察大情境——人物对比

  1、策士们的足智多谋

  用一句“面对( )王的( ),( )(策士姓名)巧用( )化解危机,运用了

  ( )手法,体现了策士的( )精神品质”来说话,分析策士的性格特点。

  【明确】

  ①《唐雎不辱使命》

  原句:“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翻译: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在宫殿上。

  答案:面对(秦)王的(布衣之怒),(唐雎)巧用(专诸、 聂政、要离三位策士刺杀人君的事迹)化解危机,运用了(排比、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体现了策士的(勇敢无畏)精神品质。

  ②《邹忌讽齐王纳谏》

  原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翻译:我的妻子赞美我漂亮,是偏爱我;我的妾赞美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赞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于我。

  答案:面对(齐)王的(除蔽纳谏),(邹忌)(策士姓名)巧用(妻子、妾、客人三位不同人赞美他的理由)化解危机,运用了(设喻说理、以小见大)手法,体现了策士的(自省其身)精神品质。

  2、外交的叱诧风云

  同学们,观察了两位策士的足智多谋,接下来,我们一起深入《唐雎不辱使命》,进一步探索唐雎这一策士的精彩表现吧!

  要求:

  ①请快速用“———— ”找出秦王和唐雎的言行举止。

  ②对比两个人物形象。

  ③概括每一位人物形象的特征。

  秦王:愤怒、拍桌子、下命令,体现了他的狂傲语气。

  唐雎:开始语气不卑不亢,有决心、斩钉截铁;针锋相对之时,将个人生死置于度外,体现了他的不畏强暴,敢于斗争。

  (四)、分角色朗诵——入情入境

  1、请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

  ①角色包括:安陵君、唐雎、秦王、秦王使者各1人。

  ②要求: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谈话对象、说话目的等,读出人物应有的语气。在朗读时可以适当运用肢体语言,以更好地体现人物性格。

  【明确】利用重音、停顿、抑扬顿挫、配音等,对比出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

  场景一: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秦王语气嚣张,使者阿谀奉承、满面堆笑地重复这句话)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哎—】(重音),虽然,受地于先王(无奈地摇头),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不说【哼!】(转头离开)。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场景二:

  秦王(语气傲慢)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拖长速度,假装语重心长)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重音)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重音)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向秦王拱手)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语气不卑不亢)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瞪大眼睛,放大声音)

  唐雎(装傻)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眼神带着杀气)曰:“天子之怒,【哼!】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直面秦王的眼神,不卑不亢)

  秦王曰:“布衣之怒,【呵】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重音)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重音)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重音)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停1秒)而将四(重音)矣。若士必怒(加快语速),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重音)。”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紧张害怕),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哎——】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重音)也。”

  ③分角色朗诵的现场点评

  要求: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五)、总结归纳

  六、作业:穿越大时空——对话策士

  如果《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这两个勇担责任、忠君爱国的策士现身于我们面前,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以“唐雎/邹忌,我想对你说……”开头,写一段话,字数200字以内。

  九年级语文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掌握其音与义,理解作品的内容;能够流利并有感地吟诵文章。

  过程与方法:

  读悟结合,学习通过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领悟言辞的巧妙美,提高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不屈精神与正义之气。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大意,品味语言,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教学难点:

  体会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三、谈话导入

  教师提问学生:听说过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吧。引出荆轲刺秦,进而明确荆轲出自《战国策》,通过总结,引出《战国策》中另一个游勇侠士唐雎,由此引出课题《唐雎不辱使命》。

  四、初读

  1.了解《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为止,约二百三四十年时间,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状况和社会面貌,是我们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

  2.字音节奏:通过学生互读解决字词读音及节奏,重点强调“怫然”的读音和意思以及“以头抢地尔”中“抢”的用法。

  五、析读

  层次一:分析人物形象

  小组合作讨论:结合相关语句说说秦王和唐雎是分别是怎样的人,你有什么样的体会?

  (一)秦王:

  1.骄横狡诈的秦王

  (1)哪些语句令你感受到了秦王的骄横?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想想秦王是用怎样的语气说这句话呢?

  (命令式的语气)

  (3)这句话在整个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点明故事的起因)

  (4)还有哪些语句体现出了秦王的骄横狡诈?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2.色厉内荏的秦王

  (1)什么样的人叫 “色厉内荏”?

  (外表强硬,内心虚弱的人)

  (2)哪些语句说明秦王是个“色厉内荏”的'人?

  (句子: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3)秦王会怎样说这句话,请你表演读一读。

  (二)唐雎:

  1.爱国忠君的唐雎

  (1)从哪看出唐雎的爱国忠君?

  (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2)唐雎对秦王的态度是?

  (不卑不亢,不畏强权)

  (3)联系上文比较安陵君的理由和唐雎的理由有何异同?

  (相同点:都回绝了秦王的无耻妄想。不同点:地点、背景不同,使唐雎的回答较安陵君更为坚定有力。)

  2.机智勇敢的唐雎

  (1)哪些语句表现出了唐雎的机智勇敢?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3)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 表达了什么意思? (“ 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会不惜自己的生命来保卫安陵。)

  (4)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

  (视死如归,大义凛然,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

  层次二:品味语言艺术1.唐雎的说话技巧体现在哪些方面?

  (言之有“节”,言之有“据”,言之有“力”)

  六、品读

  唐雎为什么能够不辱使命?

  (说话技巧高超,面对秦王的无理要求能够有礼有节拒绝,意志特别坚定,不畏强权、敢于斗争)

  七、小结作业

  教师小结,布置作业:写一写对唐雎精神感悟的理解。

  八、板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把握本文对话体的特征,理解人物语言形象化、个性化的特点。

  2.理解本文使用对比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1.把握本文对话体的特征,理解人物语言形象化、个性化的特点。

  2.理解本文使用对比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使用对比手法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解读文意《唐雎不辱使命》了解了唐雎凭借一己之力在强大的秦国手中保全了仅有方圆五十里的安陵国,面对力争到底的唐雎,秦王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唐雎力挽狂澜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这节课让我们深入故事背后,去解读这两个人物。

  设计意图:勾连旧知,明确本课学习目标,进入新课学习。

  二、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熟读课文,找出描写秦王情绪变化的词语,说说秦王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2.探究方法

  (1)诵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描写秦王情绪的词语。

  (2)借助描写情绪的词语梳理秦王情绪的变化。

  (3)结合上下文分析秦王情绪变化的原因。

  3.成果展示

  预设:

  本文描写秦王情绪变化的词语有“不说”“怫然怒”“色挠”三处,这些词语,如同一条暗线,串连起秦王情绪的变化。

  当安陵君委婉地拒绝了秦王使者易地的欲求后,秦王“不说”,表现出极为失落不满的情绪;当唐雎重申安陵君的立场,坚决表示不易地时,语带讥讽,让秦王侵吞安陵国的野心再一次受到打击,所以秦王“怫然怒”;当唐雎的“布衣之怒”战胜了秦王的“天子之怒”时,“秦王色挠”,神情沮丧,完全失去了唯我独尊的威严,秦王情绪的变化,是对安陵国君臣坚强不屈、英勇斗争行为的反应,他从“不说”到“怒”,最后到沮丧(色挠),从自以为是、不可一世到赔礼道歉,情绪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颇富戏剧性。

  4.活动小结

  秦王虽然高傲不可一世,但是唐雎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勇气,他强势地捍卫了安陵国的国土,秦王的心情因此经历了“不说”——“怫然怒”——“色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描写人物情绪的词语,通过人物情绪的变化,理解人物性格。

  过渡:除了内心经历波折的秦王,文中其他人物也令人印象深刻。

  (二)合作探究一

  1.探究任务

  文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你能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一下他的性格特征吗?

  2.过程安排

  (1)小组成员分别自主诵读课文,在文中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出与秦王、唐雎、安陵君相关的描写或事件。

  (2)小组成员分别自主思考、批注: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他是个怎样的人。

  (3)组内交流讨论,共同梳理秦王、唐雎、安陵君的.形象特点。

  (4)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分享探究成果。

  3.成果展示

  预设1:

  秦王欺世盗名,性格欺软怕硬、前倨后恭。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秦王明明想要强占安陵国方圆五十里的土地,还想博得好名声,假意说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借此逼迫安陵君,实在是欺世盗名!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刚开始秦王表现得非常强势,以天子一怒流血千里来威胁唐雎,但当他听完唐雎口中的“布衣之怒”后又害怕得马上改变了态度,欺软怕硬、前倨后恭的性格特点显露无疑。

  预设2:

  唐雎外交能力超群,不畏强暴、不惧威胁,拼死力争、不辱使命。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面对秦王的傲慢自大和咄础逼人,唐雎沉着应对。先重复安陵君已经说过的理由“受地于先王”不肯易地是要守先人之土;进而以“虽…….岂.……”的措辞,强化了“守土不易地”的立场,同时揭露秦王以空言索人国土的蛮横无理。不过,作为外交辞令,唐雎的话只说己方态度,并未直斥暴秦,义正辞严,有理有节。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唐雎先是回避回答秦王的“天子之怒”削减了秦王的傲气,然后借问秦王“布衣之怒”表达了自己对“士之怒”的理解,他们不畏强暴,愿意以身犯险来平息更大的灾祸,唐雎所说的内容足够令秦王动容,加之他利用排比句式气势如虹地讲述了三刺客成功的案例,成功折服了秦王,令秦王胆怯,保全了安陵国的国土,没有辱没自己的使命。

  预设3:

  安陵君擅长外交辞令,擅长用人。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明言易地,暗为巧取豪夺,安陵君当然明白其中的诈伪。但他却不作正面驳斥和申辩,而是顺着秦王的“好意”说下去。他首先肯定这是秦王的恩意,是非常好的事;然后,语意陡转,表明坚守先王土地,定不可移、誓不可夺的决心。这样的外交辞令,言辞虽卑,意志不衰。既没有过分激怒秦王,也表明了自己守土不易的严正立场,可谓敏于应对、善于言谈。

  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安陵君并没有自乱阵脚而是派出了能力卓然的唐雎,化解了危机,转危为安,可见他擅长用人。

  4.活动小结

  通过探究活动,我们对文中的三个人物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作者借助对话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人物语言、相关事件等体会人物形象的特点。

  过渡:在分析秦王和唐雎形象特点的时候我们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着诸多比较,那是因为作者为了突出人物特点采用了对比手法。

  (三)合作探究二

  1.探究任务

  本文多处进行对比,找出并分析文中对比手法的作用。

  2.过程安排

  (1)小组成员自主阅读原文,在书中标记出形成对比之处。

  (2)交流讨论:分析文中采用对比手法突出了什么,有什么其他作用。

  (3)汇报展示:小组派一位代表进行分析。

  3.成果展示

  预设1:

  第1段中秦王想易地安陵君坚守不易

  第2段中秦王与唐雎的对话

  第3段中的“布衣之怒”与“天子之怒”

  第4段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表现与先前情态

  以上四处均形成了形成鲜明对比。

  预设2:

  文章通过对比手法,让唐睢和秦王的形象互为衬托,突出了唐雎维护国土的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形象。

  由于文章始终是在人物对话中展开的,人物语言和行为遵循“刺激——反应”模式平行而下,自然形成了对比,造成了映衬互见的效果。如围绕易地问题,就有秦王的欲求与安陵君的坚守,有秦王的无理狡辩与唐雎的据理抗争;在意志较量方面,则有“天子之怒”与“布衣之怒”的对垒。秦王所说的“天子之怒”,唐雎的“未尝闻”;唐雎所说的“布衣之怒”,秦王归之于“免冠徒跣,以头抢地”。一个拒绝回答,非常傲慢;一个丑化描述,极为轻蔑。这样,人物形象对比鲜明,相互衬托,将一场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真实而生动地展现出来。作者为了追求夸张、强化的效果,多借助人物语言渲染气势、烘托气氛,增强故事的“现场感”。如秦王说“灭韩亡魏”,目的是从气势上压倒对手;唐雎罗列刺客的壮举,也表明了血拼到底的气概。秦王先说“灭韩亡魏”,气势夺人;后说“韩、魏灭亡”,辞格已卑。这些生动的描写,极大地凸显了人物性格。

  4.活动小结

  作者通过对比把双方人物放在“放大镜”下呈现给读者,你来我往的交谈不仅增加了文章的现场感,而且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今后的写作中同学们不妨多多借鉴。

  设计意图:分析文章的对比手法。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深入分析了文中的人物的形象,理解了这则故事的寓意。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把愚公身上不怕困难、坚持斗争、目光长远、坚忍不拔的精神发扬光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五、拓展延伸

  医扁鹊见秦武王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而君一举而亡国矣。”

  翻译:

  医生扁鹊去见秦武王,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了扁鹊,扁鹊请求让自己来医治,可是国君的近臣说:“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将反而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很生气,扔掉他手中的石针,说:“君王与同懂得医道的人商量这件事,与不懂得医道的人商量会破坏了这件事。凭这一点就可以了解秦国的内政,则是君王的一个举动随时都会导致亡国。”

  六、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秦国国力强盛,你怎么看待秦王易地而非直接强取的行为?

  2.课后作业

  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他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果时光倒流,你是安陵国的一位普通公民,知道唐雎的事迹后,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请你给他写一封信,说说你的心里话。

  设计意图:借助多样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在练习中进行情感渗透。

  【板书设计】

  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外交能力超群、不畏强暴、不惧威胁、拼死力争

  秦王:欺世盗名、欺软怕硬、前倨后恭

  安陵君:擅长外交辞令、擅长用人

  九年级语文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及古文知识积累,初步体会课文大意;反复诵读,读准多音字。

  2.体会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

  3.体会文章选材善于突出重点、突出中心的写法。

  4.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思想品质。

  5.课外拓展有关《战国策》的知识。

  教学重点:

  1.积累古文词语:谓、易、其(作语气词)、虽然、虽、休、寝、错、仓等及出自《战国策》的常见成语。

  2.文章对“士” 的作用的强调;选材的突出重点。

  教学设想

  朗读(多种形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也许听说过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吧。荆轲在易水上辞别燕太子丹时,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要讲的则是另一个故事: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下出使秦国,能够毫不畏惧,敢于同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最终理直气壮地折服秦王,不辱使命。这种勇气是难能可贵的。这里的唐雎,是《战国策》里塑造的又一个游侠勇士的形象。

  二、整体感知

  1.作者、背景简介。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写的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史书,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为止,约二百三四十年时间,是我们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叙事长于铺陈,多加渲染夸张,写得有声有色;语言生动流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比较鲜明丰满;在论辩中往往采用故事或寓言作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文学色彩。所以它对后代的散文著作有很大影响。

  这篇文章记叙了战国末期的一段故事:公元前230年和公元前225年,秦先后灭亡了韩魏两国;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想用诈骗手段并吞安陵。安陵君拒绝秦王的要求,在秦王不悦的情况下派遣唐雎出使秦国,目的就在于保全国土,解除与秦国之间的矛盾。

  2.全班齐读,然后正音正字。

  弗fú雎jū 怫fú 跣xin 抢qiāng 傀guī 祲jìn 缟go 挠náo 谕yù

  3.同学反复朗读,可按照每行为一组的顺序举行朗读比赛,以此激发学习读书的乐趣。

  4.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自行疏通文意,同桌之间可以讨论。

  5、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全文共四段,可以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叙述唐雎出使秦国的缘由。

  第二部分(2-3)写唐雎和秦王面对面的斗争。

  第三部分(4)写秦王被唐雎的浩然正气所折服。

  (四)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唐雎面对暴秦展开斗争直至折服秦王的记述,赞扬了唐雎坚持正义、勇敢无畏的爱国精神。全文短小精悍,全部用人物对话来叙写和展开情节。

  (五)总结、扩展

  本课注重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疏通了文意,使大家对《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有了整体的感知。在战国时期有很多“士”,这个特殊的阶层流传下来许多故事,如毛遂、蔺相如、晏子等,课下可搜集一些。

  (五)布置作业

  认真阅读,逐句翻译,以小组为单位编写剧本,突出唐雎和秦王的舌战。

  第二课时

  一、分各色朗读课文。

  二、根据课文内容的理解,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

  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并吞安陵。而在当时这是不可抗拒的。唐雎奉命出使,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面对横蛮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被威势压服,最后使秦王放弃了易安陵的打算。唐睢维护了本国的尊严,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2、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见得?

  秦王并非真心易地,意在吞并。

  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

  B.“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

  C.秦王不说,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

  3、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实际上是一眼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为什么还要说“大王加惠,以大易小,至善”的话呢?

  安陵君虽然对秦王的野心洞若观火,无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争取周旋的余地,没有当场揭穿秦王的骗局。

  4、本中怎样体现秦的强大和安陵的弱小?

  5、说说“秦王不悦”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秦王不悦”引起故事的开端,贯穿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对情节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6、秦王说,“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盲外之意是什么?

  言外之意是我秦王若不“以君为长者”,“错”起“意”来,就会把你和韩魏一样灭亡。

  7、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自己的生命保卫安陵。

  8、文中秦王、唐雎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秦王:骄横、狂暴、狡诈、阴险落架。

  唐雎:有胆有识,正气凛然、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士” 的形象,意图是强调“士” 对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能“扶危持倾”,能使一个国家“转危为安,运亡为存”。

  三、文章写法特点

  1.根据课文情节,发挥想像,看课文中可以加上哪些人物和情节?(学生说,老师评点;老师说,学生评点)

  明确:本文这种写法的好处,简洁明快,突出重点,突出中心。

  2.思考唐雎反驳秦王关于“布衣之怒” 的特点。

  (1)举哪几个人的例子,事前有哪些 征兆?

  举了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的事例。

  在他们行刺前分别有征兆:慧星袭月,白虹贯日,仓鹰击于殿上。

  (2)为什么要这样说?

  这是一种铺陈渲染,增强对秦王心理打击力量,以达到下文有效威胁秦王的目的。

  三、问题探究

  1.唐雎的使命是什么?“唐雎不辱使命”是针对什么而言?师生互相交流看法。

  2.读文章后,有什么疑问?

  如唐雎行为的可信度如何?(最好让学生发现,培养他们敢于质疑的精神和识别事物的能力)

  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唐雎的这种不畏强权的精神,和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在我们现代社会,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三、教师小结。

  这篇记叙文,写了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四、作业。

  1、查找资料,了解外交史上那些出使他国而“不辱使命”的“士”和故事。

  2、以战国时的“士”为内容,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

  板书

  附:

  练习说明

  一、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

  2.秦王是怎样恐吓唐雎的?唐雎是如何回应秦王的?

  此题意在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

  1.秦王要求“易地”肯定是包藏祸心的,所以安陵君和唐雎君臣坚决不答应。具体答案依学生见解,不求统一。

  2.参见“课文研讨”。

  二、下列各组划线的词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表示什么语气?

  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技亦灵怪矣哉

  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与臣而将四矣

  泯然众人矣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课文的主要部分是人物对话,写人物对话,离不开语气的表达。虚词运用得恰当,能妥善表达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才能把人物的神态描绘得更形象、逼真。借此可以让学生熟悉、积累更多的文言文语气词。

  1.“也”是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这里有反问的意思;“也”是表示判断语气,现代汉语中可以不翻译出来。

  2.“哉”是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这里表示反问;“哉”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呀”。

  3.“乎”表示疑问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乎”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

  4.“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

  三、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

  3.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此题意在使学生逐字逐句理解文章的内容,帮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文言词语,疏通文言文意的方法。

  1.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易:交换。

  2.即使如此,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虽然:既便如此。

  3.那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徒:只。

  四、战国时期,“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阶层。请你请教老师,查找有关资料,说说战国时期的“士”是指哪一类人,举出几个历史上有名的“士”,在班上讲讲他们的故事。

  此题意在以本课为契机,让学生了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士”这一社会文化现象,引导他们多阅读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或人物传记,增加文化积累。

  九年级语文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设计 9

  一、设计意图: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传统课文,也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出自《战国策》。《战国策》大都是以记言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安排上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过,我个人认为,教学时也不必把文字的难度想像得太大,毕竟初中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要相信他们是有相当学习能力的,即使是古文也可以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但是,有些涉及到专门性知识如历史知识的地方,教师则必须讲解、点拨到位。其次,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仍然要让学生充分地诵读书,安排不同要求的读书,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染。

  据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二、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词汇;整体感知文意。

  2、体会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

  3、课外拓展,增加文化积累。

  三、教学重点:

  1、把握人物说话的语气。

  2、体会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

  四、课前准备:

  1、结合注释了解《战国策》。

  2、战国时期的'“士”及以养士三千著称的“战国四公子”。

  3、文中三刺客的故事及历其他刺客的故事。

  五、课时安排:

  一、导入新课:(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壮士吟》)

  同学们也许听说过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吧。荆轲在易水上辞别燕太子丹时,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要讲的则是另一个故事: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下出使秦国,能够毫不畏惧,敢于同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最终理直气壮地折服秦王,不辱使命。这种勇气是难能可贵的。这里的唐雎,是《战国策》里塑造的又一个游侠勇士的形象。

  二、检查预习:

  交流搜集来的本文、《战国策》及“士”的有关资料。

  明确:《战国策》又叫《国策》,是记载战国时期各国策士(说客,又叫纵横家)的言论、活动的史书,以记言为主,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其叙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终于六国灭亡。西汉末年,由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并定名。

  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现在江苏省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汉皇族。他在学术文化上的主要贡献是对古籍做了全面系统的分类整理工作,其作品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

  《唐雎不辱使命》出自《战国策?魏策》,说的是战国末年,在野心勃勃的秦王羸政已经消灭了韩、魏之后,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属小国,安陵国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国,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

  士:在两千年以前,战国时代,诸侯割据、群雄纷争,各个国家或者为了使自己更强大,或者为了“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争相养士,利用这些人在内政外交上出谋划策,“扶危持倾”,课文中唐雎这个人物,就可以使我们由一斑见全豹。

  三、整体感知:

  1、扫清字音障碍;教师范读课文,正音。

  唐雎(jū)怫然(fú)韩傀(guī)免冠徒跣(xi?n)缟素(g?o)

  庸夫(yōng fū)色挠(náo)以头抢地(qiāng)休祲(jìn)寡人谕矣(yù)

  2、疏通文义。要求学生参照注释,默读课文,尽量自己通读。确有疑难,做好标记以便讨论交流或请教。

  教师明确:

  重点字词讲析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以,甚善;,受地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唐雎秦。

  使:派

  谓……曰:告诉,对……说

  以:介词,用

  易:交换

  其:句中用来加强语气的助词,可译为“可要”。

  加惠:给予恩惠

  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分别指“大面积的土地”、“小面积的土地”。

  虽然:虽然这样/如此

  于:介词,从

【九年级语文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04-24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精选10篇)12-02

人教版九上《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04-24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实录(精选10篇)12-09

唐雎不辱使命的说课稿范文11-10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译文注释01-20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译文注释06-12

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课文原文12-05

九年级语文上册《唐雎不辱使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2-04

唐雎不辱使命的文言文翻译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