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蝈蝈与蛐蛐》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蝈蝈与蛐蛐》的教学设计 篇1
【知识目标】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写景诗的特点。
【能力目标】
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教育目标】
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
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
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三、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四、整体把握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五、问题研究
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六、课后练习一
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七、知识概述
八、重点知识介绍
《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歌颂大自然美如诗歌,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
这首诗构思巧妙,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来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揭示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规律,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理解与赏析】
诗人以精细的观察,抒写了夏日郊外的蝈蝈和冬夜炉边的蟋蟀交替歌唱的情景。但开头疲于暑热的鸟儿,其实是春天的歌手,而蛐蛐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刻正是秋季(可参看济兹的《秋颂》),况且,春秋两季正是百鸟争鸣,千虫欢唱的黄金时节。这样,实际上诗人是揭示了一年四季大自然歌声不绝的规律,从而赞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美。这种美是永恒的,“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点出了这首诗的.主题。
这首小诗很富于田园诗的情趣。着墨不多,冬夏两幅小景宛然在目。夏日的草地、篱笆和浓阴,冬夜令人昏昏欲睡的温暖的炉边,把人自然引入静谧安详的境界。这时传来的蝈蝈和蟋蟀的声音,更衬托出环境的幽静,真可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收到以动衬静的效果,能唤起人一种亲切的回忆。为了适于表达主题,诗人采用了冬夏对比的手法,然而,由于夏冬两种境界之情调十分相似,加上诗人明写冬夏,暗示春秋,末尾又添上由蟋蟀到蝈蝈的巧妙联想,使全诗浑然一体,毫无割裂之感。
《蝈蝈与蛐蛐》的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感受体验我国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京剧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用风趣、幽默、诙谐的情绪表演《蝈蝈和蛐蛐》。
3、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风趣、幽默、诙谐的情绪表演《蝈蝈和蛐蛐》。
教学难点:
歌曲的第三乐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表演《蝈蝈和蛐蛐》
1、导入
师:在我们国家,曲艺和戏曲是两种很受欢迎的艺术种类,其中曲艺和戏曲又包括很多表现形式。谁知道曲艺包括那些表现形式?
生:相声、快书、快板,大鼓等。
师:那戏曲又包括那些剧种呢?
生:京剧、粤剧、秦腔、河北梆子、豫剧、评剧、越剧、川剧、黄梅戏等。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歌,这首歌的曲调汲取于北方戏曲和说唱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是一首非常有趣的一首歌,大家一起来欣赏这首《蝈蝈和蛐蛐》。(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直接以曲艺及戏曲的形式导入,简单明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教师范唱
师: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讲述了爱吹牛的蝈蝈和蛐蛐,它们俩互相比说大话,到头来都成了大公鸡的'盘中餐。以此来告诫人们,要踏踏实实做事,不能浮夸,做一个诚实的人。
(设计意图:德育渗透。)
3、自主听唱
(1)学唱第一乐段
师:歌曲分为三个部分,我们称三个乐段,跟老师分乐段来学习。
生:(随琴跟唱一乐段)
师:“吹牛皮”的旋律555上面的音乐符号大家还记得吗?
生:记得,是跳音。
师:有跳音的地方怎样演唱?
生:试唱
(2)学唱第二乐段
师:别着急的后面有一个什么符号?
生:二分休止符,休止两拍。(教师指导演唱,注意休止部分)
师:这一乐段主要表现的是它们俩个相互说大话,很风趣,要唱出它们的得意劲。
生:(边表演边唱,注意说唱部分的狂妄语气。)
师:老师也想表演一下这一乐段可以吗?
生:可以
师:(可以稍夸张表演)
生:(边唱边表演)
(3)学唱第三乐段
(师弹琴生跟着唱一遍)
师:没想到走来一只大公鸡前面恰当运用了一个八分休止符,弱拍起唱,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大公鸡来的突然,要把半拍休止出来。
生:(重点唱这一句)
师:下面听老师唱一遍第三乐段,听一听老师唱的与大家唱的有什么不同。(范唱第三乐段)
(设计意图:这一乐段比较难唱,节奏型较难掌握,通过老师的范唱让学生感受听辩并找出自己唱错的地方,这样学生的印象较深,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听辩能力,同时轻松解决教学难点。)
生:“一口一个把小哥俩”这一句不同。
师:老师是怎么唱的?谁听会了?
生:(试着唱一唱,并完整演唱本乐段)
(4)带着演唱情绪完整演唱全曲
4、伴奏
师:现在拿起你们手中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你认为在哪里加伴奏合适你就在哪里加,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生:边唱边为歌曲伴奏。(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节奏感)
师:(对表现有创意的同学进行鼓励,对个别同学进行评价)
5、分角色设计表演
师:以同桌为小组,分角色为歌曲设计表演。
生:(小组设计并表演)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装饰品,蝈蝈和蛐蛐,哪一组想到前面来展示自己?
生:(台前展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给学生展示的平台。)
三、拓展延伸
欣赏两个音乐作品
1、西皮流水唱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师:咱们来欣赏一段京剧唱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京剧中有两大腔,西皮和二黄,统称皮黄腔。这个唱段是京剧里典型的西皮流水唱腔,边听边做动作。
生:边欣赏边随教师做动作
(设计意图:感受体验我国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京剧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京韵大鼓唱段《剑阁闻铃》
师:第二个作品叫《剑阁闻铃》,是说唱艺术中的京韵大鼓。听到自己喜欢的乐句跟着唱一唱。
生:欣赏,可随音乐哼唱
四、评价总结及作业
1、学生自评
师:你觉得自己本节课表现的怎样?哪个环节表现的好?好在那里?如果不好,哪里不好?以后怎样表现?
生:进行自评(设计意图: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找出自身不足及改进的方法。)
师:老师也想评价一下自己(教师自评)
2、教师总结留作业
师:本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蝈蝈和蛐蛐》,也学习到了好多中国的文化知识,回家后学习一小段地方戏下节课唱给同学听。
《蝈蝈与蛐蛐》的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3、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
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再向大家介绍一篇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板书)创作的十四行诗《蛔蝈与蛐蛐》(板书)。
二、教读新课
1、指名朗读这首诗。正音。
2、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补充。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3、学生朗读,整体把握诗歌的基调,注意处理朗读语调,注意音步和轻重音的正确掌握。
4、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盛夏──蝈蝈的乐音
大地的诗歌充满生机
严冬──蛐蛐的歌儿
5、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6、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点出起伏不停,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三、布置作业
1、熟读成诵:
在理解诗的思路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
2、课后练习:
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蝈蝈与蛐蛐》的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初步掌握儿歌,念出“儿化”音。
2.体验和表现出蝈蝈和蛐蛐吹牛皮的行腔特点和得意神情。
3.懂得不能随便说大话的道理。
二、教学准备:
1.蝈蝈、蛐蛐图片各一张。
2.电脑、电视机、转换仪。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初步掌握儿歌,念出“儿化”音。
难点:体验和表现出蝈蝈和蛐蛐吹牛皮的行腔特点和得意神情。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情景演示法、直观感受法、设问导答法。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出示蝈蝈、蛐蛐图片,激发兴趣。
1.出示蝈蝈和蛐蛐图片,认识蝈蝈和蛐蛐
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2只小虫吗?刚才我们认识了蝈蝈,现在来看看这是谁呢?
2.师:今天蝈蝈和蛐蛐都来到了我们班,它们两个还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1)观察蝈蝈和蛐蛐的图片,认识蝈蝈和蛐蛐。
2)理解教师小结,产生倾听儿歌的愿望。
出示直观的图片,引出主题,使幼儿更仔细地观察蛐蛐和蝈蝈,认识蝈蝈和蛐蛐,初步感知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
二、幼儿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组织幼儿倾听老师念儿歌。
2.提问:
(1)刚才你听到了什么?你觉得这首儿歌有趣吗?哪个地方有趣?
(2)蝈蝈和蛐蛐儿是怎样吹牛皮的?听我再来说一说。
(3)你听“蝈蝈”和“蝈蝈儿”有什么不同?我念“蛐蛐”的.时候跟儿歌中的“蛐蛐儿”有什么不同?
3.小结:儿歌中念的时候有“儿化音”,因为这是北京人说话的京味儿。
4.指导幼儿份角色念儿歌。
(提醒幼儿表现出蝈蝈和蛐蛐吹牛皮的行腔特点和得意神情)
5.组织幼儿完整念儿歌。
1)集体安静倾听教师朗诵儿歌内容。
2)根据教师提问,理解儿歌内容。
3)倾听教师小结,感知儿化音,了解儿歌中哪些部分是带“儿化音”的。
4)与教师分角色念儿歌,掌握儿歌内容。
5)集体念儿歌,完整记忆儿歌内容。
幼儿欣赏儿歌后,通过教师提问发现用儿化音念的不同,感知这首儿歌的京味儿,使幼儿了解北京话的特点。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欣赏、分角色念儿歌、集体念儿歌的过程中,使幼儿掌握儿歌内容。
三、游戏中提升经验,懂得不能随便说大话。
1.教师扮演大公鸡,幼儿扮演蝈蝈和蛐蛐,进行游戏。
2.讨论:吹牛皮有什么不好?
3.小结:我们以后都不能做吹牛皮的人不能说大话,要做一个事实求是的人。
1)分角色与教师进行游戏。
2)说说吹牛皮有什么不好。
3)理解老师的小结,知道不能做吹牛皮的人。
这一环节主要是结合儿歌内容,让孩子们理解吹牛皮是不好的,要做个实事求是的人。
《蝈蝈与蛐蛐》的教学设计 篇5
教材简析:
《蝈蝈和蛐蛐》是一首叙述性的诙谐歌曲。歌曲以拟人化的手法,讽刺爱“吹牛”的“蝈蝈”和“蛐蛐”,它俩相互吹捧、相互比说大话,“越吹越得意”“越侃越入迷”,到头来都成了大公鸡的盘中餐。以此来告诫人们,要踏踏实实、千万不能浮浮夸夸,要做一个诚实的人。歌曲的曲调汲取于北方戏曲(如京剧)、说唱(如快板书)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歌曲以趣味性与理论性为一体,学生在演唱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表现这“小哥俩”的丑态,边唱边表演去体验音乐的诙谐性。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五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一个独立的思想个体,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五年级学生刚好处于青春期的转折阶段,害羞、被动,而且对京剧有着固有的观念:乏味、无趣。只有把握学生的心理,由浅入手,运用大量的音频、视频、示范及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听觉、视觉刺激,提高他们的兴趣,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加强他们的参与感,才能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摒弃固有观念,不再害怕,不再厌烦,轻松学习京剧。
教学方法:点拔、示范、引导、游戏、评价、激励、创作法等
教学目标:
1、感受体验我国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京剧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用风趣、幽默、诙谐的情绪表演《蝈蝈和蛐蛐》。
3、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简单的了解京剧,同时学会演唱京韵儿歌。
教学重点:用风趣、幽默、诙谐的情绪表演《蝈蝈和蛐蛐》准确把握歌曲中的音乐形象,唱出京韵。
教学难点:在实践中感受、体验京剧的韵味,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要求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渠道(互联网、教材、报刊等)搜集相关资料、多媒体教学平台、课件、道具、音乐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用京剧方式问好
教师用京剧的唱腔问:同学们好哇!(初步感受、体验京剧的韵味)
导入1.导入新课
师:老师刚才是用什么样的腔调和大家问好的呢?
生:京剧。(可能不会直接打出来,需要老师的引导)
师:对了。我们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那么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呢?我想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有关京剧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京剧。
生:踊跃举手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资料。
师:等学生念完资料后,点击课件将同学们说的知识罗列下来,给学生梳理知识线条。(课件出示)当学生回答到相关的主题时教师马上加以详细的说明介绍。讲到动作时,教师抓住机会介绍京剧动作中的虚拟性,并请生一起模仿喝酒、开门、关门、骑马、摇船等
讲到脸谱时,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曲艺(说唱音乐)聆听《故乡是北京》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融合了戏曲中的京剧和曲艺中的快板书和大鼓的一首京韵儿歌。
师:现在我们来辨别一下我带来的两幅图片。(课件出示两幅图片)谁知道这两只小昆虫分别是什么?
生:(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
师:这两只小昆虫十分相像,就像一对小兄弟。绿色的这只叫蝈蝈,褐色的这只学名蟋蟀,我们北方人叫它蛐蛐。它们栖息在房间地头,吃庄稼的根、茎、果实,是危害农作物的害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京韵儿歌《蝈蝈和蛐蛐》。(课件出示课题)
学唱歌曲
1.读歌词(解决歌曲中的节奏,进一步感受京剧咬字的特点,做到字正腔圆)
师:我是蝈蝈。生:我是蛐蛐。
师:我是蝈蝈儿。生:我是蛐蛐儿。(与上句对比,强调儿话音)
师:蝈蝈和蛐蛐吹牛字正腔圆。
师:我是蝈蝈。(加音高唱,钢琴单手旋律)生:我是蛐蛐。(跟琴唱)
师:我是哥哥。(加音高唱,钢琴单手旋律)生:我是弟弟。(跟琴唱)
师:哥哥吹牛真高调,弟弟就比较低调。(强调后句音高不同)
生:我是弟弟。(跟琴唱)
师生交替,字正腔圆地按节奏读歌词
2.轻声跟唱(再次跟唱歌曲,熟悉歌曲,巩固学习方法的运用,进一步分清间奏)
师:老弟们真聪明!在演唱过程中用到了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例举学生所用的方法),还注意到可以用拍腿来表示歌曲的前奏和间奏,带上这些方法来检查下自己学会了没有!
(播放范唱音乐)
3.跟钢琴唱(进一步解决歌曲中音准、节奏等问题)
师:学会了吗?让我们跟钢琴来演唱。
师弹单旋律,生视谱轻声唱歌词,间奏时拍腿。
4.跟伴奏唱(再次感受音乐,检查学生歌曲学习的情况)
师:唱得不错,加上音乐伴奏会更好听!来!
师放伴奏,跟唱
生视谱跟伴奏唱,间奏时拍腿
5.师范唱(通过教师的表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感受歌曲的京韵)
师:你们不仅学会了,而且有些地方还唱出了京剧的味儿,比如:(抓学生唱的好地方点评并在此体验)。你们唱得很好,我想来PK下你们,愿意给我这个机会吗?
(播放伴奏)
6.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总结歌曲中的京剧特点)
师: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好!(预设)
师:为什么觉得好呢?
生:唱得有京剧的韵味儿(预设)
师:小组一起讨论下,看看歌曲哪些地方有京剧的特点?
生分组讨论,师巡视
7.师生交流、分段处理歌曲(通过交流及演唱,进一步感受、掌握京剧中装饰音、儿话音、念白、拖腔、数板方面的特点,并分段处理歌曲,实现从会唱到演唱的提升)
(1)师: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京剧的特点?
生:有动作。(预设)
教学生简单的京剧动作
学生随音乐模仿教师的动作(播放伴奏)
(2)师:除了动作,还有哪些地方能感受出京剧的特点呢?
①根据学生找出的乐句总结属于京剧中哪种特点并贴出图片(装饰音、儿话音、念白、拖腔、数板)
②每总结出一京剧特点,引导学生按京剧的韵演唱该段,并加入小鼓、快板为适合的乐段伴奏
师:你们太能干啦!正是刚才你们找到的这几大特色让我们这首歌曲更有韵味儿!
没想到走来一只大公鸡前面恰当运用了一个八分休止符,弱拍起唱,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大公鸡来的突然,要把半拍休止出来。
生:(重点唱这一句)师:下面听老师唱一遍第三乐段,听一听老师唱的与大家唱的有什么不同。(范唱第三乐段)
教师小结
1、师:本堂课你有哪些收获?生:认识了蝈蝈和蛐蛐还知道了做人的道理;简单了解了京剧;学会了一首京韵儿歌。
2、总结:谈收获及知识回顾师:京剧艺术作为国粹已经登上了国际舞台。在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京剧短短几分钟的表演撼动了全世界。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更有责任把这种文化传承、发扬下去。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有许多优秀的音乐人将京剧元素、现代音乐元素融合,创作出了具有时代性的优秀作品。希望我们同学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京剧这门古老的艺术发扬光大。
[设计意图]回顾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内容,强化学生记忆,为日后学生的继续深入和学习打好基础。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并以中华民族文化为荣,继而发展之,最后自然过渡延伸到地方戏曲文化的学习。
3、唱出京剧的韵味,为我们《京韵》这课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蝈蝈与蛐蛐》的教学设计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模仿儿化发音及角色的音调,尝试用不同动作来表现儿歌内容。
2.在听、说、看、演、玩中感受体验京韵儿歌幽默诙谐的独特韵味。
【活动准备】
PPT课件录音头饰道具若干蛙鸣筒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了解儿歌中角色的称呼。
1.听蝈蝈和蛐蛐叫声,引起幼儿的关注。
2.看国画风格的图片,认识蝈蝈和蛐蛐小哥俩儿。
二、在看看、找找、说说中学习儿歌前半部分,发现并体验儿歌的独特韵味。
1.教师在节奏鼓点中,表演儿歌前半段,引发幼儿学习愿望。
2.共同寻找儿歌的特点,模仿儿歌里有趣的发音、动作。
发现带儿化音词眼,模仿体验北方人说话的特点。
②发现角色发音不同,尝试发出有粗细轻重区别的音色。
③发现动作夸张有趣,表现对应角色的`典型动作。
3.用儿化音、动作、不同音色表演第一段儿歌,在说说做做中感受京韵儿歌的趣味性。
三、在听听、玩玩、演演中学习儿歌的后半部分,大胆表现哥俩吹牛的语言和动作,体验儿歌幽默诙谐的风格。
1.用自己的理解和表述来解释吹牛的含义,为后半部分儿歌内容作铺垫。
2.听录音,感知儿歌的句式结构。
3.看图帮助了解对白含义,借助动作提示儿歌内容,表现相互吹牛皮的得意和自大模样。
4.分角色练习对话,在呼应表演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儿歌的内容和动作。
四、语言、声音、节奏、动作、头饰配合完整表演儿歌,体会并大胆表现京韵儿歌的趣味性。
1.戴头饰两两结对表演儿歌,拍手打节奏欣赏同伴的表演。
2.教师以京韵大鼓的唱腔揭示儿歌的结局,体会幽默结局中蕴含的道理。
活动反思:
一首叙述性的诙谐歌曲。歌曲以拟人化的手法,讽刺爱“吹牛”的“蝈蝈”和“蛐蛐”相互吹捧、相互比说大话,他俩“越吹越得意”“越侃越入迷”,到头来都成了大公鸡的盘中餐。以此来告诫幼儿,要踏踏实实、千万不能浮浮夸夸,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蝈蝈与蛐蛐》的教学设计 篇7
知识目标: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写景诗的特点
能力目标: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教育目标: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
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三、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四、整体把握;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五、问题研究:
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六、课后练习一:
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首:《夜》
一、作者简介: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二、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三、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
1、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2、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四、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
五、当堂做完《目标检测》
教学课后记:
这首诗意境非常美,对学生而言较难理解,教学中应当注意激发学生的感情,从中体会诗歌的美,并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去试验着写一首小诗。如《月光下的校园》、《静静的公园》等。
《蝈蝈与蛐蛐》的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的:
1、领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了解诗歌用语同散文的区别。
教学要点:
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了解诗歌联想的特点。
教学进程:
一、引入新课
1、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诗歌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区别。今天我们要学习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感受一下外国作家笔下的大自然的美好。
2、朗读课文。(根据前面学过的读诗的方法,请同学们在读诗之前先给诗歌划上节奏和重音,然后自由朗读,注意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
二、解题
1、请一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诗人济慈。
2、请说一说你对“蝈蝈与蛐蛐”这个题目的理解。
3、诗人写这两种小动物是为了给我们介绍它们的生活习性吗?(回忆《绿色蝈蝈》)
明确面对大自然,诗人有唱不完的歌。济慈敏锐地捕捉到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
三、体会诗人的情感
1、朗读全诗。划出的重音处要强调一下。
2、将你认为最能体现出诗人情感的地方作上记号,并且在旁边写上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3、抽学生来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4、小结:诗人在诗歌中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喜悦之情,在朗读时要读出高兴的语气和赞叹
四、分析诗歌构图的特点
1、提问诗人是怎样描写盛夏的蝈蝈和冬天的蛐蛐的'?又是怎样把二者联系起来的?如何理解“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这句诗的含义?
分析这道思考题意在引导学生注意在朗读中体会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了解作者的夜
叶赛宁(俄罗斯)
教学要点:
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认识诗人的写景技巧、比较两首诗写作手法上的异同。
教学进程:
一、引入新课
1、朗读诗歌。回忆以前学过的写夜的诗歌。提问人们对夜的认识是怎样的?
2、关于叶赛宁。
二、体会诗人的情感
1、问题:诗人在《夜》中主要想表达一些什么思想呢?(学生讨论后回答,老师补充。)
明确《夜》是一首优美的小夜曲,全诗着力展示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全诗虽是纯然写景,但诗人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入自然,时时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渗透出了丰富的生命底蕴。
2、让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划出节奏,标明重音。仔细体会诗句中传达出的情感。
《蝈蝈与蛐蛐》的教学设计 篇9
学习目标
1.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构思
3.通过朗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
4.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
学习方法
1.诵读法:感悟诗歌,把握诗歌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意蕴。
2.感悟法:感悟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语言特点等。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掌握下列字词。
虔(qián)信颤(chàn)抖镶嵌(qiàn)深邃(suì)晨曦(xī)河畔(pàn)瞰(kàn)望黝(yǒu)黑
2.自查资料或网上搜索关于济慈、叶塞宁的资料。
约翰·济慈(John·Keats,1795年—1821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糼喜爱文学。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和蛐蛐》,从此崭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夜莺颂》《秋颂》《忧郁颂》《白天逝去了》等。他的诗想像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和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大的影响。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叶塞宁(1895~1925)原苏联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他五岁开始阅读,八九岁就能写诗。1904~1912年读小学和教会师范学校。1912年赴莫斯科,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兼修一所平民大学的课程,积极参与文学活动。他的诗早期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十月革命后的部分诗作试图反应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恋革命前农村的田园生活。他的抒情情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的景色。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又因思想的极度矛盾,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之中,最后在精神忧郁中自杀。
3.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
4.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下来,相互交流。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起赏过了雪,听过了雨,看过了星星,今天让我们来一个垄上行,到田园中去走一走。(复习田园诗的知识: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提示学生背诵《过故人庄》《归园田居》《饮酒》等田园诗。
(二)研读赏析《蝈蝈与蛐蛐》。
1.请一生介绍作者。
2.范读。其余学生听读,在课文里标记节奏、重音与情感。交流朗读体验并进行片断范读。
3.齐读。
4.提问,如果让你给诗歌添加一个副标题,你会怎么加?为什么?
(借此问,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5.激发想象,感受画面。
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像,从这首诗歌里,你看到了怎样画面?用散文性的语言描述出业。
6.大自然的歌声还有哪些?(鼓励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感受大自然的生机。)
如:蝉的叫声,蛙的叫声、树林的鸟叫声、风穿过树叶的声音、冰雪覆盖下的流水声
7.学生模仿课方吟诵一节诗: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三)指导自读《夜》。
小组合作学习法。
1.小组合作配乐朗读。(先自由练习,再配乐范读。把握语调:轻柔舒缓,体会意境,静谧美丽。)
2.小组合作完成以下练习。
(1)诗歌抓住了夜的什么特点来写?
明确:诗歌写出了夜静谧美丽的特点。
(2)诗歌传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明确:诗人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入自然。在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3)比较本课两首诗在内容和手法上的异同。
明确:内容上,两首诗都在描写大自然,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第一首重在表现大自然的生机,第二首重在表现大自然的静谧和美丽。
表现手法上,两首诗都运用了反复吟诵的表现形式形成回环复沓的旋律美。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不同的是第一首是以静衬动,后一首是以动衬静。
三、学生小结学习感受。
《蝈蝈与蛐蛐》的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设想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对本诗歌的教学我旨在探索用诗歌的方式解读诗歌。所以,在反复阅读诗歌的基础上抓以下五个点来构建课堂教学:
1、从“蝈蝈的乐音”与“蛐蛐的歌儿”入手,把握诗歌语言的诗意特点,并由此引出诗歌的主旨:大自然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2、阅读诗歌中“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两个句子变化,把握诗歌行文的特点。
3、抓住夏天“蝈蝈乐音”中的“喜悦”与冬天“蛐蛐歌儿”中的“温暖”体会诗歌词语的凝练和诗意的美。
4、从诗歌的形式出发,溯源“十四行”格律诗,了解英国“十四行”格律诗的特点。
5、回归内容,提问由“蝈蝈”与“蛐蛐”你联想到什么?体会:诗歌,是诗人的隐喻;诗歌,会留下诗人的影子。“蝈蝈”与“蛐蛐”就是诗人的化身。
二、教学目的
(一)通过诗歌的词语、意象、诗句解密诗歌。
(二)重点把握“蝈蝈”与“蛐蛐”两个意象,从中体会诗人的“喜悦”与“温暖”。
(三)通过阅读与观察,发现“十四行”诗的结构特点。
(四)通过联想,理解“蝈蝈”与“蛐蛐”就是诗人的化身。
三、教学过程
(一)热课。
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调试话筒,播放音乐。)
导入:同学们刚才听到的音乐是瑞士著名的音乐团队班得瑞的《森林狂想曲》,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老师从刚才的音乐中抽出了一种声音,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下?
(放蝈蝈的鸣叫。)
请你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夏日里蝈蝈的叫声。
用“叫声”不好,换一个优美的词语?
“歌唱”。“听到夏日里蝈蝈在歌唱。”
其实,我们在七年级上册学过一篇有关蝈蝈的文章,大家还有印象吗?法布尔的《绿色蝈蝈》,我们来看看法布尔是怎么描写蝈蝈的叫声:
“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
法布尔把蝈蝈的叫声比作“歌声和乐段”,那么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在诗歌中把蝈蝈与蛐蛐的叫声描写成什么?
“蝈蝈的乐音”、“蛐蛐的歌儿”请大家从诗歌中划出来。
请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这首诗歌。其他同学思考:你从“蝈蝈的乐音”和“蛐蛐的歌儿”中听出了什么?
诗人无限的'喜悦、无限的生机、生命即使短暂也要唱出最嘹亮的高音、温暖------
其实,1816年12月30日夜晚,21岁的济慈与朋友亨特、克拉克共坐一室,听炉边蟋蟀高鸣。亨特建议,他和济慈即兴以蝈蝈与蛐蛐为题材各写一首诗歌,由克拉克计时。济慈同意。结果济慈先交卷,就是这首诗。诗人借助炎炎夏日的蝈蝈乐音与寒冷冬日蛐蛐的歌儿,赞颂
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与活力。(6分钟)
(二)梳理关键句。
我们也回到那个奇妙的夜晚,感受蝈蝈的乐音与蛐蛐的歌儿,感受大自然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这种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体现在诗歌中一个反复出现的诗句,请大家一齐朗读并划出来?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这两句诗歌,其他同学来点评一下?
后面诗句感情更加强烈。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后面句子中的“呀”。
那我们看看诗歌原文:“The poetry of earth is never dead.”“The poetry of earth is ceasing never.”
观察一下,译文与原文有什么区别?
第2个句子是没有“呀”,这个“呀”是译者加上去的,有什么目的?
情感上的递进。一是便于抒情,二是行文需变化。
那么,我们可以把“呀”,放到第一个句子吗?
不行。开篇铿锵有力表明自己立场,为后面抒情铺垫;诗歌讲究含蓄的美,一般不在开头抒情。
请大家再观察这两个诗句,还有什么发现吗?
诗句后面用了冒号。这个标点符号有什么作用?
引出下面的诗句,起到自然分段的作用。也就是说前面写得是蝈蝈的乐音;后面写得是蛐蛐的歌儿。(4分钟)
(三)解读意象。
(1)、解读“蝈蝈”意象。
诗人在诗歌的前半部分借助“蝈蝈的乐音”表达什么情感?请用一个词语概括。(齐读课文蝈蝈部分的诗句)
“喜悦”(板书)
你这种感觉走进了蝈蝈的心灵,也走进了诗人的心灵。请同学把这几句诗歌中带有“喜悦”情感的词语圈出来,并加以细细评点?(可以结合鸟的意象,比较蝈蝈旺盛的精力)
“沉醉”:入迷,因为喜悦。
“盛夏的豪华”:交响乐,气势宏大,蝈蝈的狂欢。
“新割的草地”:用嗅觉感受大自然的清新。
“唱得疲劳”:喜悦之极,一直歌唱。
“舒适地栖息”:生活的惬意,内心的满足。
“可喜的草丛”:草丛也充满了喜悦。
“飘荡”:喜悦之情油然而生。(8分钟)
(2)、解读“蛐蛐”意象。
蝈蝈在盛夏唱起了嘹亮的歌儿,那么到了冬季,万物沉睡,大自然中的声音消亡了吗?
没有。还有谁在嘹亮地歌唱?
蛐蛐。
我们先认识一下蛐蛐(投影蛐蛐的图片)。蛐蛐其实就是我们说的“蟋蟀”。那题目能不能改成“蝈蝈与蟋蟀”?
不行。叠词产生节奏音韵的美。
再来听听“蛐蛐的歌儿”(播放蛐蛐的叫声)。结合诗句你从“蛐蛐的歌儿“中听出了什么?用一个词语概括。
“温
暖”(板书)
说说诗歌中哪些词语或者句子烘托了蛐蛐的“温暖”?
“弹起”。能否改成“唱起”“发出”。辨析。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说:“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动静结合)
“升高的暖气”感受到冬日的温暖。
“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受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从冬日的蛐蛐联想到盛夏的蝈蝈,体会到蛐蛐在寒冷的冬日带给我们盛夏的温暖。
(小结:)为什么在诗歌的结尾要从“蛐蛐”重新写到“蝈蝈”呢?除了前面感受到温暖外,还有什么用意呢?(讨论)
诗人旨在表达“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大地的诗歌呀,从来不会停息”,大自然的歌唱是从夏天一直延续到冬天,一年四季,大地歌声不断。(6分钟)
(四)诗歌拓展。
(1)余音。
至此,我们完成对诗歌的解读:诗人借助炎炎夏日蝈蝈的乐音和寒冷冬日蛐蛐的歌儿,赞扬了大自然地无限生机与活力。但是,老师的脑海中总存在几个疑问?
1、这么浅显的文章有必要放到初三的课本里吗?
2、诗歌中写蝈蝈的内容明显多于蛐蛐的内容,这是头重脚轻,有悖于中国传统文学结构?所以,题目是否可以改成“蛐蛐与蝈蝈”?
于是老师多次阅读、反复观察这首诗歌,结果发现了一个“秘密”。老师先卖一个关子,请大家来观察这首诗歌的结构,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打出诗歌完整的体例,让学生发表看法。)
《蝈蝈与蛐蛐》的教学设计 篇11
蝈蝈与蛐蛐活动教案已经为大家准备好啦,老师们,大家可以参考以下教学设计模板,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调幽默诙谐,具有北方戏曲的演唱风格。整首作品以蝈蝈和蛐蛐吹牛皮这一事件为主线,以幽默的故事情节引起幼儿演唱欲望。幼儿通过活动,不但能了解北方戏曲的演唱风格,还能获得表现力、创造力和社会交往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由于这首歌的歌词较长,演唱风格又是孩子们不常接触的戏曲类型,因此要分三个课时来进行,我本次执教的是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体验和表现出蝈蝈和蛐蛐吹牛皮的行腔特点和得意神情。
2、了解北方戏曲拖长腔、回环的特点,并能初步分角色演唱歌曲。
3、懂得不能随便说大话的道理。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学会与教师分角色朗诵歌词
2、歌曲原声带和伴奏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朗诵歌词导入
教师与幼儿一起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二、欣赏歌曲,了解歌曲的风格
完整听音乐一遍,提问:这首歌有趣吗?
哪个地方有趣?[拖长腔、儿化音]
跟我们以前学的歌有什么不一样?[听起来像唱戏]
三、学唱歌曲
1、提问:这首歌是不是从头到尾一直都在唱呢?[教师范唱,幼儿找出并学唱歌曲中说白的两句话]
2、提问:蝈蝈和蛐蛐在介绍自己时是怎么唱的?[幼儿学唱前四句,并总结出前三句旋律一样,第四句的音低下去]之后分角色演唱第一段。
3、提问:吹牛皮是什么样子?[幼儿模仿吹牛皮时得意的样子]之后换角色演唱。
4、提问:蝈蝈和蛐蛐吹牛皮的时候谁来了?大公鸡是怎么把他们吃下去的?[幼儿学唱最后一段]
四、不同形式演唱歌曲
1、小结学唱歌曲部分。
2、完整演唱一遍,要求要把歌词唱清楚。
3、自己选择角色演唱一遍,要求表现出得意神情。
五、游戏中提升经验
1、教师扮演大公鸡,幼儿扮演蝈蝈和蛐蛐,进行游戏。
2、讨论:吹牛皮有什么不好。
3、小结:以后都不做吹牛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