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韩太尉书教案设计(精选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枢密韩太尉书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枢密韩太尉书教案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读这首民歌。
2.通过咀嚼民歌的语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掌握“汉乐府”常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汉乐府”常识的了解和语言文字的品味,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2.通过对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一定的想象能力。
3.通过诗歌的诵读,培养提高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赞美我国古代劳动妇女对封建官吏的卑劣可耻行为的憎恨。
2.通过领会诗歌的语言,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感情。
二、学法引导
诵读品味、点拨引导。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通过反复吟咏,领会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美韵律和意境,并做到通畅地背诵诗歌,为加深体会诗歌感情内容提供可靠的基础。
四、课时安排
l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反复朗读,从朗读中欣赏罗敷的美,憎恨官吏的丑。
2.学生自学.老师质疑点拨。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学生掌握一定的汉乐府的常识。
2.反复诵读,课堂上能够背诵。
(二)整体感知
这首民歌刻画了秦罗敷这一形象,她美丽、善于劳动,言辞锋利,对于不轨之徒敢于斗
争,且善于斗争,人民通过她的口说出了他们的愿望和要求。
(三)教学过程
1.介绍“汉乐府”的文学常识
“汉乐府”原来是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这个官署相当庞大,成帝时“女乐近千人”。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
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正音。
出示投影片。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东南隅yú 倭堕髻wō duò 襦rú 下担捊髭须lǚ zi 脱帽著峭头zhuó qiào
踟蹰chí chú 谁家姝shū 骊驹lí 缃绮qǐ 鬑lián
3.学生对照注释,弄懂课文意思。
4.分析课文。
全诗在内容上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段:交代故事所发生的地点、季节以及女主人公的姓名、年龄、服饰等等,并通过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瞩目显示女主人公秦罗敷的美,为下文使君求同载作了导引。
第二段:写使君为罗敷的美貌所惊,不怀好意地询问她的姓名、年龄,最后图穷匕首见,露出狰狞面目,罗敷义正辞严地给予斥责拒绝。
第三段:则通过罗敷的夸夫,使使君相形见绌,自感形秽。
5.讨论书后练习题。
(1)作品是怎样表现罗敷美貌的?
讨论后,老师点拨,在表现罗敷的美丽时作者不从正面写罗敷的容貌,却写了许多为她的美貌所倾倒的群众,从侧面写罗敷的美。
(2)罗敷为什么那么夸张地夸她的丈夫?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这样使使君相形见细,自感形秽。反映了罗敷善于斗争。
(四)总结、扩展
这首民歌通过美丽的采桑女子罗敷拒绝使君所邀的故事,歌颂了劳动妇女坚贞不阿的品质和勇敢机智的性格,揭露了封建官吏的卑劣可耻的行为。
八、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十、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在这首民歌中称太守为“使君”,这种称谓始见于《后汉书·寇恂传》,是东汉时的习惯,据此可以推断这首民歌大概产生于东汉时代。
1.汉乐府民歌有什么艺术特色?
两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是:
(1)叙事性强,出现了第三者叙述的故事,出现了有性格的人物和比较完整的情节。
(2)能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描写人物,如个性化的对话,人物行动和细节描写等。
(3)形式多样,有四言、五言、杂言、少数承继四言,大多数采用杂言和五言。杂言体句式自由,长短不拘;五言则更是乐府民歌的创新。
(4)不少作品有丰富奇特的幻想,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2.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一方面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憎,是从民间或受民间文学影响而产生的艺术硕果,以它灿烂的花朵和浓郁的芳香装点了荒芜的汉朝诗坛,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三。另一方面,它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继承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发展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它的成就,沾溉了中国后代诗坛,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的成长。
枢密韩太尉书教案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作文顺养气的观点,学习作者少年立志和他的批判精神。
2、体会文章跨越时空的联想,体会作者关于把联想交织于议论、抒怀中的思维和写作方法。
3、积累文言实词“形、致、称、溢、广、冠、志、壮”等,掌握虚词“以,而”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文者气之所形”中“文”、“气”及其两者的关系;学习作者步步推进的议论方法,学习议论和抒怀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作者此文为干谒处处自荐,既要表现出自己对巨公硕卿的景仰,又要不卑不亢、袒露自己的胸襟、豪气,其分寸进退的把握确实是非常不易的,讲解讨论时顺注意于此。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
苏澈(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人。苏洵之子,苏轼之弟,人称“小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公元1056年,苏轼、苏辙兄弟随父亲去京师,在京城得到了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第二年,苏轼、苏辙兄弟高中进士,“三苏”之名遂享誉天下。苏辙在高中进士后给当时的枢密使韩琦写了一封信,这就是《上枢密韩太尉书》。
枢密韩太尉指韩琦。韩琦(1006—1075),字稚圭,相州安阳人。宝元三年1040任陕西安抚使与范仲淹共御西夏有功,被任为枢密副使。后自请为扬州、并州等知州。喜祐年间重入政府,擢升为枢密使、宰相,主持全国军政,历任三朝。他反对王安石变法,与司马光等同为保守派道首领。封魏国公,蓍有《安阳集》。
二、教读新课:
1、解决重点词句
2、课文内容理解
(1)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提出的观点是什么,如何证明他的观点?
讨论并归纳:
作者提出观点是“文不能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不培养自己的气质、修养,单去学习写文章,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而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又是靠学习、培养而获得的。之后,先引用孟子的话为道理论据来证明,然后举孟子,司马迁二人的事例为论据来证明。孟子通过内修养,司马迁通过外在阅历,殊途同归,都取得很高成就。文中的气,可以理解为人的胸襟气度,学问阅历,见识情趣等。苏辙认为死守经卷,刻意学习写作技法,绝对写不出好文章,道德道德养气。
(2)第二段作者为什么“决然舍去”?
讨论并归纳:
所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
所见者:不过数百里之间,不足以自广。
所读者:百氏之书,古人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3)作者“决然舍去”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
“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厂大。以养其浩然之气。”
(4)作者“决然舍去”看到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
于地:见秦汉故都、京师卞梁。于人:见欧阳修。(未见太尉)
(5)提问:最后一段作者“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作者所乐的是什么‘Z
讨论并归纳:
所乐的是“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6)提问:第二段写“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
赞颂太尉,表达自己对大尉的瞻仰敬慕之情,希望得到太尉的接见;另一方面,也使太尉高兴,对自己有好感,使自己的目的得以实现。
三、深入理解,点拨课文内容:
1、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了自己的写作观点。
第二部分(第2段):写自己的游历过程。
第三部分(第3、4段):点明了求见韩琦的目的。
2、通读全文,讨论:作者认为写文章最重要的是什么?
明确:是“气”,而这种“气”必须通过修养才能得到。也只有通过“养气”,内在充实,发为文辞,才可以达到文章的最高境界。
3、提问: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养气?
明确:作者提出了孟子和司马迁两个例子,指明了要养气,一要注意内在修养,二要注意外在阅历。
4、提问:作者在第2段中大写特写自己的游历过程,目的何在?
明确:目的在于强调外在阅历对于“养气”的重要作用,强调山川形胜、奇闻壮观的激发和人物交游的影响对作文的意义。
5、提问:这是一篇干谒文章,而作者却在文中说:“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他这样说,是否说明他这个人口是心非,非常虚伪?
明确:教师首先补充,苏辙此时已经进士及第,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还须参加吏部的考试,考中后才能授官。
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强求答案的一致,允许学生畅所欲言。但要注意,作者这篇干谒文章与一般的干谒不同,没有这类文章常见的俗套,通篇无一句求仕进之语。这并不能说他就是口是心非,非常虚伪。
6、你认为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你对其中的哪一段内容或哪些内容最感兴趣?请说说你感兴趣的理由。
四、小结:
作者在给韩太尉的信中发表了自己对作文章的看法,以及离开家乡壮游天下的所见,并希望见到韩太尉,得到他的指教。这封信写得汪
洋恣肆,才情横溢,不亢不卑,不媚不谗,不愧为大家手笔。
五、翻译:
太尉执事:辙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厚宏博,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游,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单靠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就能到此地步的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
辙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里时,所交往的,不过是邻居同乡这一类人。所看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景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然而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不能激发自己的志气。我担心就此而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我经过秦朝、汉朝的故都,尽情观览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向北眺望黄河奔腾的急流,深有感慨地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到了京城,抬头看到天子宫殿的壮丽,以及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而且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广阔富丽。见到翰林学土欧阳公,聆听了他宏大雄辩的议论,看到了他秀美奇伟的容貌,同他的学生贤士大夫交游,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汇聚在这里。太尉以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四方各少数民族惧怕您而不敢侵犯,在朝廷之内像周公、召公一样辅君有方,领兵出征像方叔、召虎一样御侮立功。可是我至今还未见到您呢。
况且一个人的学习,不是有志于大的方面,即使学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辙这次来,对于山,看到了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对于水,看到了黄河的深广;对于人,看到了欧阳公;可是仍以没有谒见您而为一件憾事。所以希望能够一睹贤人的丰采,就是听到您的一句话也足以使自己心雄志壮,这样就算看遍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再有什么遗憾了。
辙年纪很轻,还没能够通晓做官的事情。先前来京应试,并不是为了谋取微薄的俸禄,偶然得到了它,也不是自己所喜欢的。然而有幸得到恩赐还乡,等待吏部的选用,使我能够有几年空闲的时间,将用来更好地研习文章,并且学习从政之道。太尉假如认为我还可以教诲而屈尊教导我的话,那我就更感到幸运了。
枢密韩太尉书教案设计 篇3
教学假想
这是一篇干谒文章。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写文章的独到见解,特别有启发作用。既要注意字词的学习,积存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与意义,又要注意多朗读,把握文章中的思想情感,特别注意作者所表达的写作观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从下面这首朱庆余的干谒诗说起:
闺意献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是一篇著名的干谒诗,然而也没有显著干谒的痕迹,特别有些独到之处。由此,引出本文的教学。
二、作者介绍、释题
1.介绍作者:
要求学生迅速阅读课文注释①,接着教师补充:
苏辙:宋仁宗嘉枯时进士,累官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王安石变法初期,曾被任命为制置三司条例司的“检详文字”官,参与草拟新法。因与吕惠卿不合,对“均输法”也有意见,被免官。他的作品特别多,文集名《栾城集》。他在散文方面的成就不及其父兄,但也有自个儿的特点,也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释题。
这篇文章是一篇干谒文字,写在嘉祐(1057),作者考中了进士以后,时年19岁。这篇文章当中尽管也有些浮夸和奉承的习气,但作者把“百氏之书”看作是“古人之陈迹”,不甘“汩没”,而“求天下奇闻壮观”,则表现出了一些少年锐气。论文感觉“气之所形”,而气则得之于游览名山大川和交游豪俊之士,也有一定的道理。
三、教师范读课文,或者听朗读带
教师范读后,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枢密汩没慨然恣观仓廪苑囿宫阙恃以无忧
四、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接着齐读全文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时,注意把字音和节奏读准。
五、学习第1段
1.听朗读带,初步感知第一段的内容。
2.教师讲解其中的重点字词。
执事:供使令的人。不直接称呼对方,而指对方左右管事的人,表示尊敬。
浩气:博大刚正之气。
太史公:指司马迁。
燕赵间豪俊:按照近人高步瀛注说,当指田仁、董仲舒、徐乐等人。
疏荡:指文章的作风疏畅而又跌宕有势。
其气充乎……而不自知:这是因为他们的浩气充满在他们的胸中而流露在他们的形貌之外,体现如今他们的言语间而表现如今他们的文章中,而他们自个儿却并没有意识到。
3.考虑:在这一段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啥观点?
明确:提出了“养气为文”的观点,感觉文章是气的自然表现;只有通过“养气”,内在充实,发为文辞,才能够达到文章的最高境地。
4.考虑:文章引用了孟子的话,并举了太史公的事例,是要解释啥问题?
学生讨论后明确:以孟子和司马迁作为养气为文的范例,指出怎么样“养气”的两个方面,即内在修养和外在阅历。
5.学生自行朗读第1段,要求读得流畅。
六、安排作业
预习第2、3、4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学习第2段
1.男生齐读第2段。
2.学生结合注释自行翻译第2段。
3.采用师生互问的方法,解决疑难字词。
要求注意以下重点字词:
十有九年:即十九岁,“有”通“又”。
乡党:泛指乡里。相传周朝的制度以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
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自广,指开阔自个儿的胸襟;全句意为:没有高山旷野可供登临观览以开阔自个儿的胸襟。
恐遂汩没:估测因此埋没了自个儿。
过秦汉之故都:通过了秦、汉的故都。
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尽情观赏了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
北顾黄河之奔流:北望黄河的奔跑巨流。
四夷:指四方各少数民族。
而辙也未之见焉: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然而我苏辙至今还未曾见到您。
4.考虑:这一段主要叙述了自个儿的生平经历,请简要复述作者的这一段经历。
5.考虑:作者叙述这一段经历,目标是要解释啥?
明确:这是承第1段进一步论述自个儿的观点。在内在修养和外在阅历之间,作者更重视外在阅历的作用,强调了山川形胜、奇闻壮观的激发和人物交游的阻碍对作文的意义。这为后文写自个儿想求见韩琦打下基础。
6.学生自由朗读这一段。
二、学习第3、4段
1.男生齐声朗读第3、4自然段。
2.采用同学互相发问、师生相互提问的方法,引导注意以下重点字词:
且老婆之学也,不志其大:且夫,句首发语词,能够懂得为“况且”;志,有志于。
虽:即使。
光耀:指人的风采。
接着能够尽天下之大观:这样就能够说是饱览了天下的壮观。
向之来:指先前来京城应试。向,往常。
斗升之禄:指特别菲薄的俸禄。
待选:等候朝廷提拔。作者当时差不多进士及第,取得做官的资历,还须参加吏部测验,
考中后才能授官。
优游:安闲。
治:研究。
辱教:屈尊指教。辱,谦词,承蒙的意思。
幸:荣幸。
3.考虑:请概括这两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这两段点明了自个儿求见韩琦的目标。
4.考虑:这本是一篇干谒的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解释自个儿求见韩琦的目标的?
明确:在这个地点,作者点明自个儿求见的目标,与他出仕一样,是想丰富自个儿的阅历,“益治为文,且学为政”。这样说,就巧妙地解释了自个儿干谒的目标,又不致于落人俗套。
5.学生熟读第3、4自然段。
三、整体把握,深入懂得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2.考虑:在文中,作者提出的最主要的观点是啥?对这个观点你有过啥体会吗?
明确:提出了“养气为文”的观点,并通篇围绕这个观点行文,既列举了孟子和司马迁这两个例子,又有自个儿的亲身经历为证,使文章观点得到了充分的支持。
3.考虑:这篇干谒的文章,脱离了一般的习俗之气,请认真体会,作者在写法上有啥巧妙之处?
明确:作者特别巧妙地从自个儿作文下笔,在论文中表现出自个儿的识见,以博得对方的称赏。全文从论文开始,又在论文中结束,一以贯之,纡徐波折。在提出了“养气为文”的观点后,作者顺势而下,点明“养气”的方法,这样,后文的求见自然也成为了“养气”的一个目标所在了,幸免了直接求官的为难。
四、体会文章语言
1.学生决定自个儿最感兴趣的段落朗读,读中感受:这篇文章的语言有啥特点?
2.指名学生谈谈自个儿的体会。
教师提示:这篇文章语言铺张扬厉,笔势纵横,体现了苏辙青年时代的朝气和锐气。
注意苏辙写此文时年仅19岁,却已显示出过人的文学才干。
3.学生自由朗读背诵自个儿最感兴趣的段落。
五、安排作业。
枢密韩太尉书教案设计 篇4
学习目标:
一、熟读成诵,体会文章气势。
二、理解苏辙“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的观点。
导入:今天,咱们共同探讨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众所周知,苏辙有一个才华冠世、绝世无双的兄长苏轼,两人共为唐宋八大家的成员。试想,如果这两人当中的一个站在我们面前,我们也就只有诚惶诚恐的份了。如果两人来个珠联璧合,一左一右立于我们面前,那架势,那气象,要多吓人有多吓人。有例为证:一天,苏轼带着年少的弟弟苏辙游巫山。山上一位老道听说神童苏轼光临,便想当面考考他。老道出了个异字同音对:“无山得似巫山好。”苏轼不假思索,立即对出下联:“何叶能如荷叶圆?”老道连连称好。谁知,苏辙也不甘示弱,在一旁说:“我也有一联。何水能如河水清?”苏辙话语一落,老道惊讶得目瞪口呆,连连说道:才子,才子,世间罕见,千古难逢啊!
同学们说,谁的对子对得好?
对联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门两旁的联语。又称楹联、对子。体现中国人民生活情趣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其基本特点是对仗工整、平仄相间、节律动人、意境优美。字数多少无定规。
苏辙略高一筹。苏辙自有过人之处。苏辙不仅对子对得好,文章也写得气势磅礴,洒脱自如,别具一格。《上枢密韩太尉书》便是一例。
教学过程:
一、学生出题。
学生讨论、探究
二、老师出题。
重点实词:
1、辙生好为文。生:通“性”,生性
2、气可以养而致。致:到达
3、天下之所恃以无忧。恃:依仗,依靠
4、将以益治其文。治:研习
重点虚词:
之:
1、称其气之小大。
2、辙也未之见也。
乎:
1、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表。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
而:
1、气可以养而致。
2、而后知天下之巨丽。
虽:
1、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
2、不知其大,虽多而何为?
翻译: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翻译应考虑的问题:实词的语境义,虚词的用法,活用现象,通假字,古今意义,倒装句式。
翻译达到的效果:文通字顺,表意完整准确。
三、探究文本。
1、文中表明作者文学观点的句子是哪一句?
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2、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一段是全文的纲,下面段落就自身经历进一步对“养气”说展开论述。
3、阅读全文,理清文意
以图表的形式
4、苏辙的文气论
苏辙的文气论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有一定地位。虽然“气”看似一种无影无形、玄妙非常的东西,但在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批评中,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所说的“气”,大略是指人的胸襟气度、识见情趣、学问阅历等。作者认为“文”不过是“气”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刻意学习写作技法,决然写不出好文章来——为文之前必先养气,然而“气可以养而致”,决不是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可以通过游历名山大川、扩大见识、结交英雄豪杰、拜见大家等方式加强修养得到。这些观点阐明了文章风格与人的气质修养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后天实践的重要性,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四、作文练习。
1、这是一条通向智慧的通衢,在这条漫漫无际的大道上,总有几位灵魂的歌者被我们铭记。生命有限,精神却万古长存;是你,第一次将火把高高举起,驱散了愚昧的浓雾,照亮了前方的路。儒家学说因此成为华夏民族的血脉。
当奥运圣火传到中国,当那些被历史淘洗的话语再次响起,开明盛世又一次见证了你永恒的睿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全世界都沐浴着你博爱的雨露,欢聚一堂,谱写华美的乐章。
合上《论语》,慢慢闭上眼眸,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长戈烁日梦想丛生的年代,智者言语涛涛,沿梦而歌,一路散播,一路收获,真理入你目,仁字握手心,你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历史见证了你的伟大。
2、是你吗,朋友?自远方而来,一袭轻衣,温和儒雅。两袖清风,毅然而至。你眉头微皱,似在思索,似在追寻,以《春秋》《诗经》作为你的开场白,又在不知不觉中给予我们一部文化发展的见证------《论语》,众人欣然,我亦乐乎。
我在你身后,随你而行。见证你所见证的那段文化史。狼烟四起,烽火连天。群雄逐鹿,百姓流离。面朝你所面对的方向,我肃然,你凝然,我屈身于你的身后,从双臂之间窥探。身处乱世,独善其身,你说:“非礼勿行。”面对推崇儒学却又能力庸凡的万千之众,你毫无骄矜,亦不惶恐,而是以圣人的姿态,广播沁人的香露,让他们升华为别样的璀璨。
随你走上夕阳古道,落日的余辉映照着你仁爱的面庞,目光扫过袅袅的炊烟,面带着似有若无的微笑,你向着落阳走去,等我从刹那的恍惚中惊醒过来时,你早已随着落日下山悄然不见。
是你吗,朋友?自远方来,将人们心底的文化夯实,为人们的思想奠基,却不念一丝一毫,又像来时一样离去。你是华夏民族文化精神发展的见证者,虽然来去匆匆,留下的思想却将永远见证着你曾经的到来。
3、独自彷徨在凄楚的西楼,寂寥中看见你柔弱的身影,同我一样默默地彳亍着。
你身着一袭慵懒的素白,盘着松散的发髻,黯然神伤的样子让我诧异:这是原来的你吗?我不敢上前叫住你,只是悄然听见你“红藕香残玉簟秋”的叹息。是你,我听出了你的声音,更听出了你的哀愁。
我愀然走进,轻轻询问:你怎么这般消瘦?你低着头,浅吟着《一剪梅》的缠绵。西风乍起,吹皱你的发髻,却聚拢了你的闲愁。你哀叹: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看你憔悴的面容,我心疼地为你拭去眼睛里泛起的一抹清澈的月光。我想你一定还在思念那个远行的人吧。思念见证着永恒的爱情。
思绪飘远间,你拾级而上,远望东流的细水,空垂下两滴莹泪,喃喃啜泣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望着眼前的这个痴情女子,我终于明白了世间情为何物。你的寸寸柔肠、盈盈粉泪见证着爱情的矢志不渝,见证着爱情的不朽与长存。
五、课堂练习。
缤纷如飞的落叶,已悄悄地带走了秋的裙裾。当我站在秋天袒露无尽的心田时,我知道,今年的秋天已经变成了历史的车轮,走进了历史的记忆。但当我悄然闭上双眸,在冬的雪原上,我仍能感受到那大把大把的菊花庄重而又宁谧地开放着,我真想问一句:菊花,你不寂寞吗?五柳先生呢?我想与你做一次思想的交流。
菊花默然,脸上除了冰冷的霜雪,一览无余的,是一种本色的金黄,它静静的脸庞上,写着的还是亘古未变的悠然。
这灿漫无畏的菊花,一年一年的开放,可你又找到知音了吗?五柳先生,你一年一年地行走于心魂之路,可你曾与志同道合之人畅饮而醉,“既醉而归,曾不吝情留”,那么率性地活着吗?
请以“xxx,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作文片断。
枢密韩太尉书教案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读:学生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一、二节。
2、说:学生能结合课文下注释和教师指导翻译课文。
3、议:师生共同讨论,理解此封书信是怎样打动韩太尉的。
4、练:向你仰慕的人写一封求见信。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同学们,假如让你写一封自荐信给一位有名望的人士,你打算从何人手,打算采用什么办法打动对方,让他接纳你?当年,年仅19岁的新科进士苏辙,竟以一篇《上枢密韩太尉书》的信,让当时身居要职的枢密使韩琦为之击节称诵,从而对他刮目相看。苏辙在信中都说了些什么?怎样说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书信(板书课题、作者)。
说起书信,我想问大家一下,一封书信应由哪几部分组成?(称呼、正文、祝颂语、署名、日期。)大家迅速扫描一下课文,此封书信都有这几部分吗?
解题:此文系苏辙19岁时写给韩琦的信。枢密韩太尉即韩琦,当时任枢密使(掌管军事大权)。“太尉”,秦、汉时官名,掌兵权。枢密使相当于太尉,所以称韩琦为太尉。
二、导学:
(一)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对照注释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的音,不能通读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自读情况:
生字读音:辙生好(hao4)为文动向乎其言而见(xian4)乎其文嵩、华(hua4)之高
难读通的句子:根据学生提出的不能通读的地方,或请学生帮助读,或教师作范读指导。
3、教师范读课文。进一步帮学生为生字正音,排除不能通读的地方。
4、学生自读:要求:结合课文下的注释,读熟课文。
5、指名朗读课文。
6、学生对照注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翻译课文:
1、质疑:学生问疑不能翻译的句子,然后由学生或教师为问疑学生解疑。
2、指名分节翻译课文。
3、指导学生注意下列词语:
一词多义:
生:生性、平生。辙生好为文
出生。辙生十有九年矣
见:拜见。而辙也未之见焉
同“现”。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故决然舍去
连词,但是。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虽:虽然虽无所不读
即使虽多而何为
顾:看、望北顾黄河之奔流
回头看顾野有麦场
拜访三顾茅庐
古今词义:
党:古义:五百家为党。邻里乡党人今义:政党、集团。
向:古义:以前,先前。向之来今义:方向。
游:古义:交往。其居家所与游者今义:游览,游泳。
三、学生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语:
苏辙在1057年科举考试中以《刑赏忠厚之至论》中进士,但他写给韩琦的《上枢密韩太尉书》这封求见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却是他那篇应试文章所无法相比的。
苏辙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希望得到韩琦的接见。
苏辙当时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他是怎样向韩太尉表达希望得到他的接见这个意思的呢?这节课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品读课文。
二、品读:
(一)再次朗读课文,努力做到能背诵课文第一、二节,然后小组讨论,苏辙是怎样向韩太尉表达希望得到他接见这个意思的呢?
(二)交流讨论结果:只要学生能大致讲出理由即可,不要求准确、全面。(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分析问题的机会,只要能说出以下内容就说明学生已初步读懂了课文:苏辙在文章开篇即提出了“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的观点,然后谈自己养气的方法,从而很自然的把拜见韩太尉纳入谈论的话题,从而表达出了自己希望得到太尉接见的意思。)
(三)深入理解课文:
1、提问:苏辙在文章开篇即提出了“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的观点,对作者的观点说的明白些就是:文章要有“文气”,写文章的方法不是学会的,写文章的人要善于“养气”。“文气”是就作品而言,指充盈于作品中的充沛的精神力量;“养气”是就作者而言,指文章作者培养自己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修养。苏辙的观点说的再明白一些就是:文章要有充沛的精神力量,写文章的方法不是学会的,写文章的人要善于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和提高艺术修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这个问题应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主要观点:文章的语言、技巧必须通过学习才能学会,但文章中所体现出作者的思想、精神、气质则必须通过加强修养而得到,不是学会的。)
2、提问: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如何证明他的观点?
讨论并归纳:作者提出观点后,先引用孟子的话为道理论据来证明,然后举孟子、司马迁二人的事例为论据来证明。
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内在修养→养气
司马迁:行天下→丰富外在阅历→养气
二人养气的途径不同,但都使他们的文章达到了文气充沛的效果。(学生读相关内容)
作者在第一节末总结孟子、司马迁二人的文章,都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因为养气的结果。(学生读相关内容。)
3、提问:作者在第二段中为什么说“决然舍去”呢?首先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讨论并归纳:
1)所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
2)所见者:不过数百里之间,不足以自广。
3)所读者:百氏之书,古人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教师小结:因为在苏辙看来,外在阅历不足以增长见识,内在修养不足以激发志气,总之对他来说不足以养气。所以苏辙“决然舍去”。
4、提问:作者马上道明了“决然舍去”的目的,是什么呢?
讨论并归纳:“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厂大。以养其浩然之气。”
5、提问:作者“决然舍去”看到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1)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
2)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
3)于地:见秦汉故都、京师卞梁。
4)于人:见欧阳修。(未见太尉)
从这里看到苏辙认为养气的途径(养气的途径有加强内在修养和丰富外在阅历两条)哪个更重要?(丰富外在阅历)这样作者就很自然的将结识韩琦纳入丰富个人外在阅历的话题之中。
6、提问:第二段写“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赞颂太尉,表达自己对大尉的仰慕之情,希望得到太尉的接见;另一方面,也使太尉高兴,对自己有好感,使自己的目的得以实现。(教师补充:苏辙的赞颂是否言过其实。“太尉以才略冠天下”数句,并非对韩琦的溢美之辞。《宋史·韩琦传》载:“琦与范仲淹在兵间久,名重一时,人心归之,朝廷倚以为重。”当时民间还流传“军中有一韩(琦),西贼闻之心胆寒”的谚语。可见苏辙的赞颂是实事求是的。)
至此,苏辙非常曲折而委婉地将自己希望得到韩太尉接见的意思表达了出来。
7、后两节中作者进一步将希望得到韩琦接见之意明确表达了出来。请说说是哪些地方?
8、小结:作者在给韩太尉的信中发表了自己对作文章的看法,以及离开家乡壮游天下的所见,并希望见到韩太尉,得到他的指教。这封信写得汪洋恣肆,才情横溢,不亢不卑,不媚不谗,不愧为大家手笔。
(四)韩琦对这封信为什么会击节称诵,归纳写作上的特点:
1、作者的切入点好,从自己独到的见解问题写起(还可以从名人感兴趣的话题谈起);
2、对太尉的称赞是发自内心的,没有过分的吹捧之嫌;
3、作者非常尊重太尉,委婉地提出见面请求。
三、练笔:试借鉴苏辙的做法,请给自己仰慕的名人写一封信,表达希望你去拜访时能得到他的接见之意。
枢密韩太尉书教案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高远的志向和养气为文的做法。
2、学习本文新奇的立意和巧妙的构思。
3、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的“气”、“势”。
[教学重点]
1、理解养气与为文的关系。
2、领略本文“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的精妙。
3、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疏荡的文气和跌宕的文势,背诵课文第1、2段。
[教学时数]1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都非常熟悉大文学家苏轼,他的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唱出了中秋之夜对胞弟苏辙的思念,也唱出了天下所有人美好的心愿。苏轼、苏辙,还有他们的父亲苏洵,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堪称文坛佳话。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辙19岁时写下的一篇佳作——《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解题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映号颍滨遗老,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博闻强记,勤奋好学,少年时即显露出出众的`才华。嘉佑元年,苏辙与父、兄同至汴京,颇得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次年与苏轼同榜考取进士,名动京师。苏辙踏上仕途后,在对待王安石新政等事当中,表现了卓越的政治才能,但后来因其兄“乌台诗案”的牵累和忤逆了元丰诸臣等而屡遭贬谪,晚年在贬官处许州(今河南许昌)筑室定居,自号颍滨遗老。“不复与人相见。终日默坐,如是者几十年。”(《宋史·苏辙传》)有《栾城集》传世。
枢密韩太尉,即韩琦。当时掌管全国军事,相当于秦三公之一的“太尉”之职,故称之。当年,苏辙考中进士之后,未得见身居要职、诗文并擅的韩琦,就写了这封才气横溢的自荐信求见。写这封请谒书时,苏辙年方十九,涉世未深、名节未显,怎样才能说动名满天下的韩琦呢?聪敏的苏辙没有屈心抑志、奉承阿谀,而是独从作文之道人手,“更不作喁喁细语,一落笔便纯是一片奇气”(金圣叹),一路跌宕蓄势,高蹈奇崛,巧妙地把干谒求进之事纳入文学活动的范围,显得高雅拔俗,这不能不让韩琦对这位初出茅庐的后生刮目相看。文中,苏辙提出的“文气说”,强调后天实践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关于“文气”的文学理论,九百多年来,这篇佳作一直传诵不衰,深受人们喜爱。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请学生自读课文,扫除字、词等障碍。
汩没恣观宫阙仓廪苑囿翰林恃惮嵩(山)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学生讨论后明确:
第1段主要阐述自己的文学主张。作者提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明确“气”对于为文的重要性,并以孟子和司马迁为例来佐证。
第2段写实践自己文学主张的情况。说自己去乡远游,饱览了名山大川、秦汉故都、天子宫阙,顿时眼界大开,尤其提到见到欧阳修后的感慨,自然引出想见韩琦的愿望。
第3段进一步申述想见韩琦的迫切愿望。第4段回应开头,重申“生好为文”的志气,并以求教之语作结,含蓄得体。
(解说:课文的立意、构思均以奇巧见长,理清文章脉络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
2、具体研习。
(1)结合课文和自己的实际,简单谈谈对“气”的理解。明确:文中的“气”当是指胸襟气度,识见情趣,学问阅历等,“文”不过是“气”的一种表现形式,“气”因作者修养的提高、阅历的丰富而形成,正所谓“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因“善养吾浩然之气”而写出“宽厚宏博”的文章,司马迁因“行天下,周览四海”而“其文疏荡,颇有奇气”。因此,我们在乎时的写作实践中,应该大量涉猎好的作品,广泛接触社会、自然,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感悟,从“养气”人手,方是根本之道。
(解说:“文气说”是第1段的论点,也是全文立意的至高点,理解它有助于解读全篇。)
(2)作者的目的是求见韩琦,可为什么要从为文治学落笔?
明确:为的是给求谒涂上高雅的文学色彩,让韩琦在赏识苏辙深刻见地、出众才华的同时,享受被仰慕、被盛赞的欣悦之感,并让韩琦知道,他是成全苏辙养气为文、“且学为政”的关键人物,如此,求谒之事就顺理成章。作者始终把最后的目的建立在谈气论文的基础之上,把自己和韩琦的关系严格限定在文学活动范围之内,这样非但没有丝毫的庸俗之感,反而让人觉得其请求是那样的堂堂正正、合情合理,那样难以拒绝。
(解说:这是课文的重难点,教师可在学生的自主讨论中相机点拨,由求见韩琦这一目的,
逆向推导其途径,便可打开一片天地,领略文章“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的妙处。)
(3)声情并茂地诵读全篇,体会文章“疏荡”“有奇气”的风格,并背诵第1、2段。
(解说:在诵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落实文言字词。)
3、欣赏品味。
(1)诵读第2段。
明确:第2段写作者游历的经过,“决然”一词写出他去乡远游时的果断洒脱、英气勃勃;“恣观终南、嵩、华之高”一句,只一“恣”字,便传神地写出作者徜徉于名山大川的沉醉之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中的“慨然”则生动地传达了作者追怀往古、苍凉慷慨的情怀。文中如此精妙恰当的用词比比皆是。
(解说:在诵读中涵泳品味,学生可将用得好的词挑出来品析,教师可用替换替换词语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体会。)
(2)诵读第3段。第3段怎样表达想见韩琦的强烈愿望?
明确:先顿挫一笔,仍说为学之道,说“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表面上不提求谒,实际上暗示韩琦就意味着“博大”。接着用“于山”、“于水”、“于人”之“已见”衬托“犹以为未见太尉”,至此,在前文充分蓄势的基础之上,把太尉摆在了名山大川、文坛盟主之上,真是把敬仰之情说到极致,把诚恳之态写到极致了。话说到这份上,韩琦又怎能不为之心折?
另外,“于山”、“于水”、“于人”这一组排比句,写得意气饱满,然至“犹以为未见太尉也”,趁势把想见韩琦的原委和目的和盘托出,“总是笔势疏宕之极”。(金圣叹)
(解说:通过诵读体会文章风格,学生找出相关词句品析玩味后再读,读时注意恰当运用语气、语调。)
4、课堂练习。
(1)苏辙用什么方法打动了韩琦的心?这对同学们今后踏人社会追求上进有什么指导意义?
(2)背诵第1、2段。
四、课堂小结。
本文凭借新奇的立意、巧妙的构思、流畅精练的语言、疏朗跌宕的风格而为历代文选家所钟爱。如今我们读这篇文章,在享受它不朽的美学价值的同时,结合我们的学习实践,还应该有更丰富的体验。
五、布置作业
1、查阅资料,结合苏氏父子三人的生平和作品,谈谈三人在创作上的异同。可用好的小论文出一期板报。
2、开展苏轼、苏辙诗文吟诵
枢密韩太尉书教案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作者“作文与养气”的观点,学习作者远大志向和养气为文的独到见解和做法。
2、体会文章中“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的精妙,学习作者借用事例来进行议论、抒情,论述自己观点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积累文言实词“形、致、称、溢、广、壮”等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远大志向和养气为文的独到见解和做法。
教学重点
理解“文者气之所形”中的“文”“气”及其二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作者写此文自荐,为的是能得以拜访韩太尉。作者在文中既要表现对韩太尉的敬仰之情,又要不卑不亢,表明自己的志向。其间的尺度很难把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行文思路,学习作者得体合适的语言。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自学《上枢密韩太尉书》
要求如下:
①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生字并标记读音。
②读顺文,能够准确划分句子内部的停顿,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
③读懂意,知道一些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并能够了解文章大意。
完成自学内容
一、文学常识
关于作者
二、字词的音形意
1、易错字参考(抄写并注音)
2、重点词语的理解
3、重点词句理解
三、体会主旨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熟悉大文学家苏轼,他的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唱出了天下所有人的美好心愿。同学们一定还记得这首词有一个小序,作者通过这部分内容阐述了自己写此词的缘由:“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里的“子由”指的就是他的弟弟苏辙。这一年苏轼政治上很不顺利,和弟弟已有七年没有相见,作者借此篇来抒发政事不顺的抑郁和对弟弟的思念之情。我们知道,苏辙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上也很有造诣。苏轼曾评价苏辙的文章:“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子由之文,词理精确,有不及吾;而体气高妙,吾所不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苏辙的代表性作品《上枢密韩太尉书》,来品味他文学上的才华。
二、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和韩太尉。(见教师教学用书资料)
2、解题。
公元1056年,苏轼、苏辙兄弟随父亲去京师,在京城得到了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第二年,苏轼、苏辙兄弟高中进士,“三苏”之名遂享誉天下。苏辙在高中进士后给当时的枢密使韩琦写了一封信,这就是《上枢密韩太尉书》。枢密韩太尉,指当时掌握全国军事大权的韩琦。枢密使之职等同于秦汉时的太尉,故称韩太尉。本文是苏辙写给韩琦的一封求见信。文章曲折委婉地从做好文章决定于作者的精神气质谈起,认为人的气质除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增加阅历和知识外,还要向卓越的人物求教,最后点明自己仰慕韩琦的雄才大略,为了“养气”,希望能获得一见。此封求见信写得结构严密而跌宕,内容浩荡而深邃,文气淡泊而用意显明,能使看信人顿生不能拒之门外之情,而欣然接纳。
3、教师范读,强调重点字音、断句。
称其气之小大十有九年
恐遂汩没华山
嵩(山)苑囿冠天下
天下之所恃四夷之所惮且夫
4、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朗读。
5、翻译课文,注意以下词语的含义。
生:平生,生性。气:精神,气质。宏博:广大。豪俊:豪杰。奇气:奇异的气度。中:内心。有:同“又”,表余数。与游:结交,往来。邻里乡党:当时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此处泛指乡里。慨然:感慨万端地。想见:想象。巨丽:宏伟壮丽。宏辩:雄辩。秀伟:秀美,魁梧。才略:才学谋略。冠:位居第一。恃:依赖。惮:怕。入:在朝廷。出:在边境,在朝廷外。未之见:动宾倒装句。未见之,没有见到您。且夫:句首发语词,表示下文发议论。何为:何用,有什么用处。自壮:自强,使自己得到提高。尽:穷尽,遍览。大观:丰富多彩的景象,这里包括山门名胜和贤人名流。通:通晓,熟悉。吏事:为政做官之事。有取:求取,谋取。所乐:乐意做的事。赐归:经皇帝批准回乡。
三、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写作内容。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文章结构及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阐述自己的文学见解(文气论)。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讲述自己实践文学主张。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申述欲见韩琦的愿望(主旨)。
这是一篇著名的文论,作者首先具体地说明了“养气”的新含义,强调了后天的学习和修养。然后论述了怎样“养气”的问题,篇末才点明文题。
二、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他是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作者提出观点是“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不培养自己的气质、修养,单去学习写文章,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而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又是靠学习、培养而获得的。之后,先引用孟子的话为道理论据来证明,然后举孟子、司马迁二人的事例为论据来证明。孟子通过内在修养,司马迁通过外在阅历,殊途同归,都取得很高成就。文中的“气”,可以理解为人的胸襟气度,学问阅历,见识情趣等。苏辙认为死守经卷,刻意学习写作技法,绝对写不出好文章,需要道德养气。
2、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决然舍去”?目的是什么?
因为所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者:不过数百里之间,不足以自广;所读者:百氏之书,古人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目的:“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以养其浩然之气。
3、作者“决然舍去”看到了什么?
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
于地:见秦汉故都、京师汴梁。于人:见欧阳修(未见太尉)。
4、作者在第二段的末尾处写“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目的是什么?
赞颂太尉,表达自己对太尉的瞻仰敬慕之情,希望得到太尉的接见;另一方面,也使太尉高兴,对自己有好感,使自己的目的得以实现。
5、本文的目的是求见,但是作者却从为文治学谈起,为什么?
为了展示自己深刻的见地和出众的才华,让韩琦知道,他是成全自己养气为文、“且学为政”的关键人物。同时也让韩琦享受被仰慕、被赞誉的欣悦之感。
6、在文章第三段中作者是如何表达想见韩琦的强烈愿望的?
先顿挫一笔,仍说为学之道,说“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表面上不提求见,实际上暗示韩琦就意味着“博大”。接着用“于山”“于水”“于人”之“己见”衬托“犹以为未见太尉”,至此,在前文充分蓄势的基础上,把太尉摆在了名山大川、文坛盟主之上,把诚恳之心写到极致了。
7、最后一段作者说“偶然得之,非其所乐”,那么作者所乐的是什么?
所乐的是“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8、全文以什么为线索而展开论述的?试加以分析。
全文以“气”为线索而展开。
首段(第1自然段)论述文与气的关系,说明养气为文的重要。
其次(第2自然段)论述增广阅历对养气的作用。
最后(第3、4自然段)点出求见太尉的原因,是为了扩大交游,丰富阅历以养气。
9、作者在文中赋予“养气”的新含义是什么?
苏辙在孟子“知言养气”的基础上,提出了“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的观点,强调了后天培养修养的可能性。作者认为,“气”应当是胸襟气度,见识情趣,学问阅历等。“养气”的途径有二:一是内心的修养;二是“行天下,览四海”的阅历。
10、苏辙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结合具体段落加以分析。
文章语言洒脱,气势恢宏,一气呵成。如第2自然段写作者游历的经过,“决然”一词写出他去乡远游时的果断洒脱、英气勃勃;“恣观终南、嵩、华之高”一句,只一“恣”字,便传神地写出作者徜徉于名山大川的沉醉之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中的“慨然”则生动地传达了作者追怀往古、苍凉慷慨的情怀。文中如此精妙恰当的用词比比皆是。
三、总结。
19岁的新科进士苏辙写信给掌管全国军政大权的枢密使,希望得到赏识和提拔。聪明的苏辙避开了常见的求见文字,从文学与修养入手,不但表达了对韩琦的景仰之情,求见之心,而且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四、拓展迁移。
阅读下面的两首干谒诗,引导学生阅读、欣赏,了解大意,进行比较阅读。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请求援引的诗,是诗人游历长安时赠给当时的丞相张九龄的。全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表现了诗人积极入世的思想和希望在政治上得到援引的心情。
这首诗可分为前后两部分。
前两联为前部分,描写作者所见洞庭湖的雄宏景象:水势浩渺,与天混一,雾气蒸腾,笼罩云梦,波涛鼓荡,撼动岳城。其中“混”字把水天相接的恢宏气势描摹至极;再如“蒸”字活现出雾气笼罩蒸腾的缥缈之感;再如“撼”字极写洞庭湖水澎湃动荡的力量之大,仿佛有撼山动地的伟力。
后两联为后部分,由写景转入抒情,生出求荐之意。“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起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人援引,这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类比点非常相似而又巧妙。“端居耻圣明”,本出自《论语泰伯》:“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意在表明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迹,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任求官还是心向往之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于是在“坐观垂钓者”一句中,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徒有羡鱼情”,巧妙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并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便不露痕迹地表明了自己要求援引的心情。
本首诗语言得体,委婉含蓄,分寸得当,不卑不亢,不失身份,一直为后人所称颂。
《闺意献张水部》一诗托言闺意,只是剪取了新嫁娘生活中一个小小的侧面,加以细致勾勒,深入开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起首二句,渲染特定情境:洞房交代了诗中人物所处的地点。就时间而言,有“昨夜”“待晓”四字,表明了由晚至晓整整一个通宵。“昨夜停红烛”,是说红烛从昨夜开始烧起。拜舅姑,是说拜见公婆。从“洞房昨夜停红烛”,到“待晓堂前拜舅姑”,表现了时间的转换和地点的推移,也展示了人物内心感情的变化。与之相应的语言,也显得和美流转,自然贴切。
“妆罢”二字,从上句“待”字生出。隐隐点出她已梳妆了好长时间,无疑这些都是在“待”的过程中进行的。容貌打扮得如何?公婆是否满意?自己没有把握,得先问问新郎。于是低声问道:“画眉深浅入时无?”这“低声”二字用得极其准确。因为是新嫁娘,新来乍到,对夫家的环境还不熟悉;又因为旧时女子,幼承闺训,举止不得轻浮,所以她才压低了嗓子,表现出这种拘谨、娇羞的神态。结尾“画眉”一句,是全篇命意所在,前面的环境铺叙也好,心理刻画也好,都是为了归结到这一句。这一问,增加了无穷的诗意。古典诗歌的结句有多种形式,或以景语,或以情语,或以问句。此诗以问句作结,不让夫婿作答,而让读者去想象。因此颇有言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余味。
前人对此诗评价极高,清代贺裳《载酒园诗话》说:“朱庆馀《闺意》‘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宫词》‘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真妙手比拟。”“妙手比拟”是此诗的主要特点。诗中将自己比为新嫁娘,将许为知音的张籍比为夫婿,将知贡举的官员比为舅姑,又将自己的文章比为所画之眉。所咏在此,寄意在彼,旨在言外,确很巧妙,很能引人玩味。
由于此诗的艺术性很高,因此打动了张籍。张籍曾酬答一诗云:“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朱庆馀以比拟作试探,张水部也用比拟作暗示。因为朱是越州人,所以把他比为“越女”。越地向以产美女著称,西施就出在若耶溪畔,唐人还有“越女天下白”的诗句。以越女称誉越地出生的才子,取喻恰当。不仅如此,以“明艳”对“画眉”,以“沉吟”对“低声”,一问一答,也是备极工巧。“自知”以下三句是对朱庆馀的正面回答:你的容颜已十分明艳,何必还娇羞?你的文章宛如镜湖女郎所唱的菱歌,价值万金,即使拿珍贵的齐纨,也不能酬谢于万一。这个评价是够高的了,怪不得一下子使朱庆馀的“诗名流于海内”。朱张酬唱,真可称得上珠联璧合,妙趣天成。
五、生活感悟。
1、苏辙的“为文养气”观点给你怎样的启示?
2、你如何看待苏辙对韩琦的赞誉之词?
3、苏辙用什么方法去打动韩琦?这对同学们以后踏入社会有什么指导意义?
4、假设你想去拜访某位名人,又怕不肯见你,试借鉴苏辙的做法,先写封信给他,尽可能地打动他。
枢密韩太尉书教案设计 篇8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
2、疏通文意,准确翻译课文,解决书后练习。
二、整体感知
未仁宗嘉祐二年,苏辙考取进士,他因直言时政得失,得罪当权者,不能获得理想的官
职,便写信给韩琦,希望得到赏识、提拔,但它与一般干瘪的“干谒”(求见达官贵人)文字不同,实际上是一篇内容丰富的文学论文。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具体地说明了“养气”的新涵义,还论述了怎样“养气”的问题,篇末才点明主题。
三、阅读课文
范读课文,注意正音、正字。(字词略)
学生跟读课文。
学生对照注释,运用工具书自学,对疑难词句进行质疑讨论,力求理解文章大意。
完成课后练习二。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扩展
布置学生课后进一步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l、学生理解文章养气以及“养气”的新涵义和作者写信的目的。
2、体会文章语言特色,体会苏辙作品的风格,丰富阅历以养气。
二、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著名的文论,作者首先具体地说明了“养气”的新涵义,强调了后天的学习和修养。还论述了怎样“养气”的问题,篇末才点明文题。
三、阅读分析
全文以什么为线索?为什么?
提示:全文以“气”为线索而展开。
首段论述文与气的关系,说明养气为文的重要。其次论述增广阅历对养的作用。最后
点出求见太尉的原因,是为了扩大交游,丰富阅历以养气。
文中“养气”的新涵义是什么?
提示:孟子的“知言养气”说,汉魏以来有了新的发展,苏辙在本文中提出了与之不同的观点:“认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强调了后天的学习和修养。苏辙还论述了怎样“养气”的问题,指出,一方面在于内心的修养,例如孟子善养浩然之气;另方面依靠客观的阅历,例如司马迁的“行天下,览四海”。把写作同社会和生活联系起来。
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文章步步深入,层层展开,有条不紊地阐述了作者为文的主张,篇本点明正题,说出自己求见韩琦的原因,正是为了扩大交游,丰富阅历以养气。希望得到韩琦的赏识和指引。
苏辙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提示:刚十九岁的苏辙写了这封信求见韩琦,以期得到他的赏识提拔。然而作者没有把他写成一篇“干谒文字”,故通篇之中少见为求幸进而谀颂显达,为得功名而摇尾乞怜的俗相。相反,他以“百氏之书”为“古人之陈迹”,意欲施展才具追配古人的岸然自命之气溢于言表。
文章行间茂密,无懈可击,风格纡徐澹泊、秀杰清落。
四、总结扩展
这是一封求见信,写信人是刚满19岁的新科进士,收信人却是掌管着全国军政大权的
枢密使。本文虽意在求见,却以论“浩然之气”开头,洋洋洒洒,纵横恣肆,层层深入,最后打动对方。
假设你想去拜访某位名人,又怕他不肯见你,试借鉴苏辙的做法,先写封信给他,尽可能地打动他。
五、布置作业(略)
【枢密韩太尉书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设计04-02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学设计精选04-07
上枢密韩太尉书阅读题目及译文04-29
《上枢密韩太尉书》读后感02-14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表格式)04-02
《上枢密韩太尉书》高中读后感05-20
《上枢密韩太尉书》文言文赏析03-04
选修语文《上枢密韩太尉书》导学案08-12
《上枢密韩太尉书》导学案(表格式)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