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时间:2022-09-08 19:20:38 高一下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7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名篇名句默写(8分)

2017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1、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琵琶行》)

  2、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一去紫台连朔漠, 。(杜甫《咏怀古迹》)

  4、丛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6、剑阁峥嵘而崔嵬, , 。(李白《蜀道难》)

  7、子曰:“ ,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二、诗歌鉴赏(12分)

  8、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元】白朴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那刎颈交,却有几个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白朴,一生悠游不仕。

  (1)诗人通过对渔夫形象的刻画,寄寓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

  (2)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答: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该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 首联、颔联主要借助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概括。(3分)

  答:

  (2) 颈联主要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答:

  三、文学名著(10分)

  10、填空。(5分)

  (1)第五回,写贾宝玉神游 ,与全书第一回中出现的有关“石头”和“灵河岸边”的神话联系起来,并通过贾宝玉看到的“判词”,听到的“仙曲”,预示了《红楼梦》中众多女性的命运,即所谓“千红一窟(哭)”“ (悲)”。

  (2)从第六回开始,以 一进荣国府为契机,全面展开了《红楼梦》的故事。主要内容是 之死和 省亲。这两大事件,都发生在全书开卷不久,以惊人的豪华排场来表现当时的贾府正处于“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兴盛时期。

  11、简答题(5分,任选一题)

  (1)请简述木石前盟的故事。

  (2)请简述王熙凤的初次出场。

  选择第( )题:

  答:

  四、文化经典(6分)

  12、阅读下面两个文段,按要求答题。(6分)

  一

  楚狂接舆①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②?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③。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④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第十八》)

  注:①接舆——当时的隐士,接孔子舆的称“接舆”。②何德之衰——古代人认为,天下有道时凤凰才出现,天下无道时就隐去。接舆以凤凰喻孔子,讽刺他在天下无道时却不隐去,是一种德行衰败的表现。③犹可追——还来得及的意思。④辟——同“避”。

  二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齐宣王)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孟子·梁惠王下》)

  (1)面对乱世,孔子和接舆的态度和做法相同吗?请你根据文段(一)简要分析。(3分)

  答:

  (2)文段(二)是孟子和齐宣王之间的问答,你认为它表现孟子什么样的思想?请简析。(3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15分)

  人,又少了一个

  聂华苓

  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

  她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花棉袄,和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她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

  “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她没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我也是大学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来,“这上面都写着的,这是我以前的照片!”

  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鬈,整整齐齐地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还盘着一个蝴蝶花扣。

  我端详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饱一天,饿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孩子们饿得抱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她撩起衣角来拭眼泪。

  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道:“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

  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我打那儿经过。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经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讨乞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只听得门内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喝:“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

  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还价的? 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

  呯地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

  13、下列对这篇小说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刻画女人形象,多角度地运用了纵向对比,写出人物的人格由自尊的顽劣,行为由知羞到寡廉耻,心理由希望到麻木,外貌由富态到干瘪,令人憎恨,也唤起同情。

  B、对女人的性格扭曲的社会根源,作者的思想倾向是鲜明的,但未曾表明,只是在人物刻画和情节的发展中,让其自然流露出来。

  C、作品的语言十分细腻、流畅,尤其是人物语言及富于个性化,三年后女人乞讨的几段话,尽管有点夸张,但活画出女人蜕变后的丑恶的灵魂。

  D、作者对生活是忠实的,但不拘泥于生活的真实,经过艺术提炼、加工,使现实中女人行乞的故事更加典型,显示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批判力量。

  14、小说突出描写了女人行乞时的四次“笑”,请认真阅读小说,简析每次“笑”所显示的内容。(每次限十字内)(6分)

  (1)第一次笑:

  (2)第二次笑:

  (3)第三次笑:

  (4)第四次笑:

  15、怎样理解小说标题“人,又少了一个”的深刻含义?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6——18题。(15分)

  买房记

  马老末是个五十多岁的驼背的人,烟黄脸,肿眼泡,看人时目光犹豫,主意却很稳。当他看出我真心喜欢这院子时,便耗着时间把价格一提再提。后来靠了老秦的努力,马老末答应一万二卖给我。

  吃过早饭,马老末还无踪影。过了中午,过了下午,晚饭前,马老末终于露面了。他麻耷着肿眼泡坐在老秦的床边说,那院子,眼下已经有人出到了一万五……接着他就不往下说了。老秦一边冲我使眼色,一边把马老末叫到院里。两人嘀咕了半天,又一块儿回到屋里,老秦向我宣布了一个新数目——那当然是马老末和我都能接受的一个新数目:一万三千块。一万三千块,我买下了马老末的院子。老秦拟定房契,我们三方分别在房契上签字盖章。我收起房契,马老末点清我付给他的钱。当他把钱装进一只粗布小面口袋时,他说还有个事儿,他说他的大姑眼下还在那院里住着。不过老太太七十好几,一直病着,已经活不了多大工夫了,她一死,我立刻就能搬进去。

  这是我闻所未闻的一件事,老秦也表示了他的惊异。他对马老末说当初可没谈过这一条,当初他提到那院里好像住着个病老太太时,马老末分明答应只要房一卖,他会立刻把他的病大姑接下山去。马老末没有正面否认他答应过老秦,不过他又说,也 许老太太明天就死了呢,也许就在今儿晚上,“今儿早起我家里给她去送饭,见头天的饭菜她一口也没吃。”我对马老末说,钱我付了,那院子就已经归我,无论如何你们得立刻把老太太接走。马老末苦笑着说,不是他不接大姑,是大姑她不离开那院子。

  房契在我手中已经十天,一切却仿佛全无着落。马老末不知何时又出现了,他手中拎个包袱,摊在老秦的桌上,他指着包袱对我说,大姑的“装裹”他们都备好了。他想用这确凿的“装裹”向我证明,他决不是想收了我的钱,又赖着不腾房。

  早晨,我要老秦和我一起到我的院里去。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清凉的空气使头顶的绿树更绿,脚下的红土更红,错落在坡上的石头房子更亮。我们进院时,发现院子竟被清扫过:略微潮湿的土地上印着有规则的花纹般的扫帚印儿,使这久久无人经营的小院充溢着人气。大姑正坐在门口纳底子,她穿着月白色夹袄黑粗布裤,脑后梳着白花花的髻儿,青白的脸上竟泛起淡红的光晕。可她头也不抬,半眯着眼,只一心盯住手中的鞋底,有条不紊地使着锥子和针,从容有力地扯动着淡黄的细麻绳。一阵阵青花椒的香气从后坡上飘来,是风吹来的香气,又仿佛是被大姑的手势招引而来。

  我决定退掉大姑的院子。老秦说,你就不能再等等?我说,这不是等不等的事。老秦说,再从马老末手里找回那一万三千块钱怕不太容易。

  和马老末谈话是艰难的,不要他的院子似乎不可思议;请他把钱退给我,那更是天方夜谭。从下午到晚上,事情没有结果。老秦为了帮我退房,请马老末吃晚饭,请他喝啤酒吃香肠,还送了条云烟。马老末就是一句话:“我真闹不清你们这是为什么,那么好一个院子。”我的态度也很坚决,我坚持退房并要回我的一万三。马老末说,钱他是一分也拿不出来,给他一个远房侄子拿走投资开铁矿去了。我说那么我就要考虑诉诸法律,马老末说那你就上法院告我去吧。说完他站起来,摇摇晃晃地下山去了。

  老秦说,你还是要了那院子,你知道法律不保护咱们这种交易,你去哪儿告马老末呢。我说我决不再要大姑的院子,并且我一定要亲口告诉她。我说着拔腿就走,老秦跟了上来。

  大姑的院子里,东屋亮着昏暗的灯光。她佝偻着身子坐在炕上,还在低头纳底子。她有条不紊地使锥子使针,从容有力地扯动着细麻绳,伴着“咝咝”的抽线声,她抡动着胳膊舞蹈一般。一切都和上午一样。我站在屋门口,老秦站在我的身后。我说,嗯,您能听懂我的话吧?我说,这院子我不买了,嗯,不买了。我说,我愿意让您硬硬朗朗的。我说,您的花椒树可真好,山杏儿也好,嗯。

  至今我也没能从马老末手里追回我那一万三千块钱,听老秦说,马老末已开始背着老秦,四处物色买房的人了。

  (选自严歌苓《第十二夜》,有删改)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马老末在卖房时故意拖延时间,是因为他看准“我”真心喜欢他大姑的那个院子,但并没有真想买下来的意思。

  B、老秦在文中充当了中间人的角色,对于“我”迟迟不能得到已经付了钱的房子感到很内疚,因此在“我”退房这件事上更尽心。

  C、马老末在钱揣进兜里时,才告诉“我”他大姑还在那个院子里住着的事实。这一事实给“我”和大姑带来一系列麻烦。

  D、“我”决定退掉大姑的房子,固然是因为大姑不肯退出,还因为大姑的举动使“我”动了恻隐之心,理解了老人那种故土难离的感情。

  E、这篇小说主要通过人物的肖像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通过对话来展现小说情节的波澜起伏和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17、请概括并简要分析马老末的形象。(4分)

  答:

  18、结合文本,请从人物形象和主题两方面,谈谈你对小说结尾的理解。(6分)

  答:

  六、语言表达与运用(14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我们陷入生活最低谷的时候,有时会招致无端的(miè) ① 视;我们处在为生存苦苦挣扎的关头,有时会遭遇肆意践踏你的尊严。针锋相对的反抗是我们的本能,但往往会让那些缺知少德者更加 ② 。我们不如以理智去应对,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展示并维护我们的尊严。那时你会发现,任何邪恶在正义面前都将无法站稳脚跟。有的时候,弯下的是腰,但拾起来的,却是你无价的尊严!

  (1)(1分)在①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2)(1分)请根据语境在②处填写合适的成语:

  (3)(2分)文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答:

  20、(6分)中国的成语、俗语有很多自相矛盾的情况,比如:

  俗话说:出淤泥而不染,可俗话又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俗话说: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可俗话又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俗话说: ,可俗话又说: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俗话说: ,可俗话又说:姜还是老的辣;

  俗话说: ,可俗话又说:一失足成千古恨。

  21、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对人生的启示。(4分)

  一只狐狸想钻过墙洞去吃院子里的葡萄。墙洞很小,狐狸钻不过去,只好在洞外饿了七天,把身体瘦下来,钻过墙洞。狐狸吃够了葡萄,身体长肥了,像钻出墙洞却钻不出来,只好又饿了七天,把身体瘦下来,才钻了出来。

  从肯定的角度写(20字内)

  答:

  从否定的角度写(20字内)

  答:

  七、作文(7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艘货船卸货后返航时,突然遭遇巨大风暴,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担忧:“往舱里灌水是险上加险,这不是自找死路吗?”但还是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货轮渐渐地平稳了。船长告诉那些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风是吹不倒的。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人何尝不是呢!那些胸怀大志的人,沉重的责任感时刻压在心头,砥砺人生的坚实脚步,从岁月和历史的风雨中坚定地走了出来;而那些得过且过地空耗时光的人,像一个空水桶,往往一场人生的风雨便把他们彻底地打翻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不脱离材料,自行立意,自拟题目,不套作,不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