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时间:2024-06-08 13:35:01 丽华 高一上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荷塘月色》教学实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1

  [课前准备]

  在早自修时让学生先自学印发的背景材料、作者简介。准备一个录音机,录好《平湖秋月》的民乐曲。再准备三首乐曲的片段:

  1.《出水莲》

  2.《三六》

  3.《楚歌》,以备课中音乐比较的环节所用。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师板书:《荷塘月色》朱自清) ’

  师:我们都知道,古往今来有许多优秀的散文家,他们用自己饱蘸深情的笔,写下了许多诗情画意的篇章,在名家们的笔下一草一木都含有深情,富有灵性,光写荷花的就有许多优美诗句,如描写荷花色彩和形状的有“接天莲叶无穷碧”,下一句——

  生1: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还有描写荷花动态的有“小荷才露尖尖角”,下面一句是什么?

  学生回答: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还有一句描写荷花品格的?

  学生回答: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

  师: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看看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请大家跟着老师的配音朗读一起走人朱自清为我们描绘的意境中。

  (老师配音朗读,所配音乐为《出水莲》和《平湖秋月》两首乐曲的组合。)

  师:好!欣赏完了,我们先来回答老师一个问题,课文哪两个自然小节是直接写荷塘月色的?找一找。

  (学生们找)

  师:我们一起读一下,看看英雄所见是否相同。

  (学生一起朗读4、5两个自然段)

  (师板书:处、曲、脉)

  注音:独处、曲折、脉脉的流水

  师:这几个字有没有别的读音?

  学生回答:有。

  师:好,哪个同学回答?

  生2:还可以读:处处、歌曲、脉搏

  师:接下来我们品读这两段直接写景的段落,看看朱自清是用什么方法把我们带入这意境中去的。一般来说写景抒情的散文,分析的时候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写了什么,第二个是怎么写,第三个勾勒了怎样的意境。

  (师板书:什么、怎么、怎样)

  师:好,我们先一起来学第四小节,这一小节中同学们找一下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学生齐声回答: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师板书: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师:那么这些荷塘的景物在作者笔下的形态是如何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荷叶,作者说它像什么?

  学生回答: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师板书:像裙)

  师:那么这个“裙”本身说明了荷叶的什么特点?亭亭舞女的裙,大家都看过芭蕾舞女演员舞裙旋转起来的样子吗?那么整个荷塘里面的叶子像舞女转起来的样子,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大而又高。

  师:说明高的还有“亭亭”。另外荷叶还有什么特色?弥望的是什么?

  生齐回答:“田田的叶子”。

  师:那么“弥望’’说明什么?“田田的叶子”又抓住了叶子的什么特征?

  生齐回答:多而且相连。

  师:一片一片很多。我们再来看荷花像什么?

  生齐回答:像明珠、像星星。

  师:用了两个比喻句,两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

  生3:明亮。

  师:为什么会是明亮?

  生3:因为在月光下。

  师:好。那么我们再比较两个比喻有什么不同?刚才我们说相同点是“明亮”。不同点,前面一个比喻是单一的比喻,后面的比喻有几个?

  学生回答:有两个比喻。

  师:哪两个比喻?“碧天”和“星星”,请同学们找一下本体。

  生齐回答:荷叶和荷花。

  师:所以这两个比喻把荷花在荷叶的衬托下的那种洁白、明净、光亮的特色描写了出来。那么老师觉得作者在写荷叶、荷花的时候,有些词语可以写得直接一点,比如:“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老师把它改一下:“零星地开着一些白花,有已经开着的,有刚刚含苞的”:同学们比较一下,作者的用词和老师的用词意思一样吗?

  学生回答:一样。

  师:但是有区别吗?作者的用词有什么特点?

  生4:生动一些。

  师:生动体现在哪一个词语上?

  生4:“有袅娜地开着”、“点缀”。

  师:“点缀”与“出现”的区别在哪里?

  生4:“出现”就是整个地出来,“点缀”说明花很少。

  师:“袅娜”跟“已经开着”有什么区别?

  生4:它的形态要美一些。

  (师板书:形态美。)

  师:因此作者给我们描绘的是一种形态美。那么,他又是如何来写花香的呢?林黛玉在《游海棠》中有一句好诗“见得梅花一缕魂”,可见花的魂在于一缕香,荷香该怎么描绘呢?“香喷喷的”、“很香”,这样行吗?

  学生回答:不行。

  师:作者是怎样写的呢?

  生齐回答:“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师:这是一个特殊的比喻

  生齐回答:通感。

  师:很好。那么是哪两种感觉互通呢?

  生齐回答:嗅觉和听觉。

  师:噢,是嗅觉和听觉。同学们考虑一下,一缕缕清香,远处高楼上传过来的歌声,那么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生齐回答:淡淡的、隐约的、微弱的、断断续续的。

  师:好。词语用得非常好。而且是一阵一阵地过来的。接下来他又写了荷叶,这时荷叶与前面的荷叶有什么不同吗?“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有一丝的'颤动。

  学生回答:动态。

  (师板书:如星、如歌,动态美)

  师:荷叶如星,荷香如歌,然后他再一次写荷叶的时候抓住了它的动态美。接下来写荷波、流水又是抓住它的什么特色来写的呢?“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在古诗十九首里有这样的好诗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我们常用一个词语叫“脉脉含情”或“含情脉脉”,所以流水是含情,荷波是凝碧,又是怎样的美?

  生5:静态美。

  (师板书:凝碧、含情,静态美)

  师:这时流水是“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又是怎样的一种表现手法?

  生6:衬托。

  师:很好。让我们请一位女同学来朗读这一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体会这三种美。

  (生朗读)

  师:接下来写月光这一段,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方法来学,那么,学这一段要回答几个问题?

  生齐回答:三个问题:什么、怎么、怎样。

  师:大家先互相讨论,然后请同学来分析。

  (学生讨论)

  师:好,我们先请位同学来回答这里写了什么?

  生7:首先写了月光。

  (师板书:月光)

  师:还有呢?

  生7:荷叶、荷花,然后是青雾。

  (师板书:青雾)

  师:还有呢?

  生7:倩影。

  师:什么的倩影?

  生7:杨柳的倩影。

  师:也就是说树影,树影前面还有吗?

  生7:花叶。

  (师板书:花叶、树影)

  师:最后还有什么影吗?

  生7:光和影。

  (师板书:光影)

  师:第一个问题解决了,关键是怎么写的问题,谁来分析一下?

  生8:月光像流水,动态的描写。

  (师板书:如水)

  生8:“泻”写得好。

  师:好在哪里?

  生8:把月光照耀的那种从上而下的态势写了出来。

  师:还有吗?

  生8:“浮”也写得很好。

  师:她找得很准。“浮”有什么好呢?

  生8:形态,把轻盈、飘渺的感觉写出来了。

  师:还有什么好的写法?

  (学生们也在找)

  生9:“洗”字好。水灵灵的感觉,很干净、清新。

  师:你讲得非常好,在修辞格上还有什么特点吗?

  生10:最后一句是通感。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互换呢?

  生10:视觉和听觉,光与影原来是视觉,看见的,现在把它比喻成名曲是听见的,他把这种抽象朦胧的感觉具体化了。

  师:很好,刚才几位同学分析都很好,那么修辞上除了通感外还有什么特殊的比喻吗?

  生11:“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师:就是树影如画。

  (师板书:如画)

  师:青雾似什么?似纱。

  (师板书:似纱)

  生11:还有“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酣眠”是月光朗照,“小睡”不是朗照。

  师:哪是什么“照”?用作者的话是什么?

  生12:淡淡的。

  师: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好,我们再深入一点,老师又发现,比如说“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后面有一个句号,那么前后两部分在写法上是不是一样?这一节主要写月光,对不对?前面的月光是怎样写的?后面只有第一字提到月光似乎以后就没有了?

  生回答:有。

  师:肯定吗?那么这个月光在哪里?

  生1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师:这也是月,是不是?还有月的感觉吗7

  生13:“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豹稀疏的倩影。”

  师:回答得很好。前面是直接写月光的,这里是间接写月光的,如果前面是正面的,那么这里是侧面的。方法上又是一个对比。我们请一位同学把这一段朗读一下。

  (生朗读:月光如流水一般……)

  师:老师有三段音乐想要给这两节朗读配音,你们能不能选出其中一段最合适的?因为我们说艺术是相通的,作者可以用通感,我们不妨也用一下,同学们判断这三段音乐,哪一段适合配我们的

  课文,并说明理由,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

  (放第一段音乐)

  师:听清楚了没有?感觉像不像?

  (生齐回答:不像。)

  (放第二段音乐)

  师:是不是?

  生齐回答:不是。

  (放第三段音乐)

  师:是不是?

  生齐回答:是。

  师:好,同学们的乐感都很好,一下子就能听出来,我们来试试看,请推荐一位同学来配音朗读。

  (学生推荐)

  (生配音朗读)

  师:很不错,音色好,而且普通话又标准。为什么刚才你们觉得第一段、第二段音乐不行,而第三段行呢?

  生14:第一段比较欢快、激昂;第二段有点凄凉的感觉。而第三段比较柔美。

  师:噢,给你的感觉是柔美的,还有没有其他意见?这两段之所以不行,一段太欢快,一段又太凄凉,而第三段正好跟我们课文的意境相同:既不大喜也不大悲,那位同学说是“柔美”,请同学们再补充一点。

  生15:和谐。

  师:多了一个和谐,还有什么?

  生16:充满了诗情画意。

  师:诗情画意全概括进去了,作者在欣赏这些形态美、动态美,如水的月光、如纱的青雾的时候心情该是怎么样的?能体会得出来吗?

  (学生回答:是一种平静的淡淡的喜悦、朦胧的感觉。)

  师:好,略带一点淡淡的喜悦感觉。那么我们再一起走进这意境中去,想像自己也在观察这月色,老师也给你们配音,同学们一起来朗读。

  (配音朗读)

  师:读得非常好,似乎走进这种朦胧美的意境中了,那么刚才我们是通过音乐来感受的,如果这种朦胧美要你在课文中找词语,你找哪些词语?

  (学生回答:羞涩、渺茫、脉脉、轻纱的梦、淡淡的云。)

  师:所以我们说艺术的语言是相通的。好,这节课我们先相通到这里,待会儿我们来解决“情”的问题。

  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月光下的荷塘,我们知道朱自清给我们勾勒一种朦胧美的意境,主要是表现自己淡淡的喜悦之情。

  (师板书:淡淡喜悦)

  师:这是作者在观荷塘时的情感。接下来我们看朱自清在这篇文章中另外还有什么样的情感。首先我们请女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男同学接着读第六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考虑一下,有哪一句话是一样的。

  (女同学朗读:沿着荷塘……)

  (男同学朗读:荷塘的四面……)

  师:女同学读得清脆悦耳,男同学读得稳健深沉。哪一句话是一样的?

  学生回答:荷塘四面。

  师:只不过,第六段多了一个“的”。于是老师得出了一个结论,朱自清在这篇文章里有一个败笔。也就是说,他在观荷塘前也写了四面,在观荷塘后也写了,是多余的,有没有同学反驳我,比如在观

  荷塘前写了树,在观荷塘后也写了树,而且提到了杨柳,树的情形也差不多。

  (师板书:前、后)

  师:一个是“阴森森的”,一个是“树色一例是阴阴的”。重复了.我把它改掉不要,同意吗?

  生齐回答:不同意。

  师:不同意,关键是要找出理由。为什么?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生17:我认为,这样写也可以说是一种前后照应。

  师:可以,这也是一家之说。还有没有?

  生18:前面他为自己独处的环境作了铺垫。后面是直接描写的,要具体些。

  师:后面比前面具体在哪童呢?

  生18:树色、树的形态。

  师:另外还有什么?

  生18:树梢、树缝。

  师:也就是说他写的景物的宽度增大了。好,这两位同学发现了两点,一是意境不一样,前面是奠定观荷塘静静的环境,后面写得更详细,即有树的姿态的描写,有树梢上,还有树缝里,也就是说,景物又有一个怎样的对比?

  学生回答:详与略的对比,远与近的对比。

  师: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19:跟作者的心情有关系!

  师:好,那么这两段中作者的心情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19:前者他有一种郁闷的心情,后者比前者更加深一层。

  师:如何深,能具体点吗?

  生19:树将荷塘重重围住,漏着几段空隙,使得荷塘的景色更幽暗、朦胧。

  师:好,这位男同学补充前一位同学的话,也就是第二段写荷塘的四面,勾勒作者观荷塘的一个环境。而这第六段写荷塘是为了增添刚才观过荷塘的一种朦胧美。而写景的角度也不同,有远与近的对比,详与略的对比。那么到底观荷塘的心情怎样呢?看看第三小节观荷塘的四面勾勒的感情与第六小节引起的感情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三段,请一个声音比较深沉一点的男同学来读一读朱自清在当时幽静的环境中的内心独白。

  (生1朗读第三段)

  (掌声)

  师:很不错,不仅音色美,而且把朱自清当时的情感把握得相当好。好,那么请同学回答老师一个问题,朱自清在这段独自中告诉我们他今天是如何的,平日里又是如何的,先概括平日里是如何的。

  生20:平日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师:什么都爱,同意吗?

  学生回答:不同意。

  师:好像不过关。请另外同学回答。

  生21:平日工作繁忙,很劳累,思想很复杂。

  师:自己也搞不清自己爱什么了?

  生22:平时受到一定的制约。

  师:你在哪里可以看到平时是受到制约的?

  生23:便是自由人,现在一个人便是自由人了,那么平常便不是自由人了。

  师:平时不自由还体现在哪两个一样的词语上?

  生23: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

  师:你就固定在两个一样的词语上。

  生齐回答:一定要。

  师:很好,这说明他对当时处的现实不满,既然对现实不满,我现在出来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暂时逃避现实。

  师:“暂时逃避”,这个同学说得好。那么同学们看一下,“暂时逃避”体现在哪一个字上?

  学生回答:且。

  师:对了。“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也就是说,他出来的目的在于心灵充满了一种希望。

  (师板书:希望)

  师:希望暂时的怎么样?

  学生回答:自由。

  师:再确切点,希望什么?

  学生回答:暂时逃避一下。

  师:那么接下来观过荷塘以后,作者有没有逃避呢?

  学生回答:没有。

  师:有没有暂时超脱?

  学生回答:没有。

  师:那么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24: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师:观荷塘前的希望,到观荷塘后的失望。

  (师板书:失望)

  师:失望以后引起的情感是怎样的呢?老师来读七、八两节,同学们看看哪几个字老师读错了。

  (师朗读)

  师:哪个字读错了?

  生齐回答:记和惦。

  师:“记”和“惦”,我换一下为什么不可以?

  生25:记是记忆,而惦是一种感情上的怀念。师:好,我现在再换一下,“这令我想起江南了”。

  生25:“惦”有一种思念,“想”是一般的回忆。

  师:作者为什么要思念江南?除了作者自己在江南生活过,早上老师发的背景资料里面告诉了什么?江南当时还是革命的策源地,作者写文章时在1927年,1927年发生了什么?

  学生回答:蒋介石背叛革命。

  师:不仅仅是这些,还有作者自身“性格与时代的矛盾”,这里面作者对友人的思念、牵挂,对时局无奈心情怎一个“想”字了得,所以用一个“惦”字体现了作者那种深切的挂念之情。为什么写江南?因为对作者的身份我们可以加一个定语,是一个怎样的学者?

  有学生回答:江南才子。

  (学生哄堂大笑)

  师:“江南才子”,从他的诗句中来的,还有什么?

  有学生回答:爱国。

  师:为什么要用采莲的诗句,采莲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他说“采莲是江南的旧俗”,那么我们是江南人有没有看到过?

  (学生说法不一)

  师:你想一想,采莲的情景是怎么样的?

  学生回答:欢快的。

  师:欢快的!大家高高兴兴地荡着轻舟去,年轻女子驾着轻舟去,唱着歌去的,采莲的时候突然又想起自己的心上人,充满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采莲场景跟我们荷塘上朦胧美的场景区别是不是很明显?

  学生回答:一个是现实,一个是幻想。

  师:超脱了没有?

  学生回答:没有。

  师:什么声音把他拉回到现实中来的?我现在看到的荷塘毕竟是夜晚月色下的荷塘,现实的蝉声和蛙声时时提醒我这毕竟是黑暗的现实,于是,我一腔美好的情感通过惦念江南得以寄托。还有一个问题,出门前和进门后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一起把第二段和最后“这样想着……”朗读一下。

  (生朗读)

  师:内容上差不多吧?只不过出门前的心情是“颇不宁静”。

  (师板书:颇不宁静)

  师:颇不宁静因此要找宁静,那么找到了宁静,又回到了现实,最后到家里宁静了没有?

  学生回答:没有。

  师:怎么没有呢?轻轻的推门进去,什么声息都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很静,我说宁静了。

  有的学生回答有,有的学生回答没有。

  师:到底宁静了没有?

  生26:不宁静。

  师:为什么?

  生26:心里是不宁静,环境是宁静的。

  师: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生26:反衬。

  师:也就是说周围什么声息都没有了,内心涌动着的是思念,是茫然,自己找不到出路的那种内心彷徨、迷茫的感觉,在静静的月色下,更加显得难以消受。妻也睡着了,也就是“世人皆睡了,惟我独醒”,类似的诗句我们平常也学到过,这样的方法也用过,再比如,文章一开头“妻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也是一种以有声来衬无声的方法。由此可见,作者找到了宁静没有?

  学生回答:没有。

  师:我同意同学们的观点,仍不宁静。

  (师板书:仍不宁静)

  师:尽管那时有淡淡的喜悦,还有什么? 学生回答:淡淡的忧愁。

  (师板书:淡淡的哀愁)

  师:可是我们心里呢?这一切都是暂时,没有排遣掉,所以朱自清尽管离我们很远,但是我们通过品味他的语言,了解了他的内心深处的情感,把握了这篇文章的思想情感脉络。请一个同学来概括这篇文章的两条线索。

  生27:以情为线索。

  师:就是哪一条?

  (师指着板书:颇不宁静一希望一淡淡的喜悦一失望一仍不宁静一淡淡的哀愁)

  师:还有一条是什么?

  生28:以景为线索。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29:以观察点转换为线索。

  师:再确切一点?

  生29:以游踪为线索。

  (师指着板书:出门一观前一观荷塘时一观后一进门)

  师:我们用比较的方法搞清楚了这样两条线索,并且解决了这篇课文关键的一个问题,“情”的问题。

  (师板书:情)

  师:第一节课我们讲了“景”的问题,第二节课我们讲了“情”的问题,我要求同学们把“景”和“情”联系起来说一说这篇散文的特点是如何的?

  学生回答:情景交融。

  师:作者写淡淡的忧、淡淡的喜,没有在课文中说我是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但是你却读到了。

  学生回答:借景抒情。

  师:接下来,我们模仿作者的这种写法,来写一个“景”体现自己的“情”,老师给你们设置了两种最普遍的情,你们都曾经拥有过这两种情。期末考试考完了,考得很差,早上我走进校园,我的感情,你不能写我的心情很差,心里很不开心,这样不行,你要在景物的描绘中体现出来,这是一种。还有一种,今天学校组织秋游,我早上匆匆地到学校里来,那么,今天看到的校园很美。现在你能写一句是一句,写两句是两句,但是不能出现直接描写心情的,只能出现景。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一个写一个评,另外你写的时候,像朱自清那样注意动词运用,注意比喻,如果能用通感,那就更好。好,给大家5分钟时间写。

  (学生动笔写)

  师:今天的天气很有特色,有助于我们写作……。先请同学起来读,先不要说心情,听的同学能看得出他是什么心情,我们就说通过了。

  (生1、2、3分别朗读交流。略)

  师:刚才3位同学交流了各自或失落或愉快的心情,用了拟人的手法,反衬的手法,这些方法是朱自清给我们的灵感,让我们再一起来品味一下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一起来朗读4、5、6段,我们要带着这种感情一起朗读。

  (师与生齐声朗读)

  师:这遍读得比第一次有明显的进步,我们有几个同学还在晃动,已经进入了这意境中,一切景语皆情语。语文是最有人情味的学科,只要爱它,就会发现许多美的东西,因为名人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每一节语文课都成为发现美的旅程。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2

  师: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细腻淡雅,浑然一体,每个读过的人都有很真切的美的感受,而且这种感受都有细微的差别,请大家把自己对文章的感受写下来交流一下。

  生1:夜色撩人,荷花在作者的笔下已经浑然是一个个精灵,她们是来自神秘的世界吗?在这样动人的夜晚,在人迹罕至的池塘边偷偷沐浴。作者是误入了仙境吗?那就和她们一起共舞吧。否则她们就会像这渺茫歌声似的清香一样散去,再难寻觅她们的芳踪了。

  生2:荷花在这儿寂寞地开放,无人欣赏;我在岸边驻足,无人理会。花朵在月光中独自美丽,我在这美丽中迷失自己。这边清香也是那么缥缈,仿佛幸福和我若即若离。想走近荷花深处,又恐它们腾空而起,飞向天际。于是我静静地驻足,独自享受这份忧伤。

  生3:有人说现实中那个荷塘再普通不过,可为什么在作者的笔下竟然如此美丽?我想那个荷塘不在清华的校园里,而在作者的心里,像小李飞刀的刀一样,无人能寻。而现在也在我的心里安家了,真希望能在某个夜晚看到我心中的这片荷塘。

  看到同学们这么多精彩的语言,我很欣喜,他们的诸多感觉正是这篇文章主题多元性决定的,于是我不失时机地启发同学,同样的内容大家的感觉却不同,你们认为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呢?

  生4:作者是喜悦放松的,他笔下的荷塘多美丽啊,如果心情沉重不会有这样美丽的语言的。正是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见呢!作者能不开心吗?

  生5:作者心情很忧郁,虽说他描写的景色很美丽,但是我读的时候,在字里行间感觉到了压抑,我几乎找不到热烈激昂的词语,最关键的是我读的时候高兴不起来,反而觉得有一种酸楚,所以我认为作者当时心情肯定很忧伤。

  师:同学们的分析都很有道理,这和作者当时复杂的心情分不开,大家都是根据自己的主观理解来判断的。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朱自清复杂的心情,能根据文章内容作出判断吗?

  生6:是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因为作者反复提出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那段日子国家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

  生7:我也赞成。文章的结尾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到底”意味着作者这几天一直想着江南的事,今晚出去是为了忘却,却因为想到江南采莲,终于不能忘却。“惦着”不是“向往”,而是“挂念”“放心不下”。那么,当时的江南,有什么事让作者挂念放心不下?这不是一清二楚吗?

  生8:我在有关的`文章中读到,说是由于政治的影响。但我认为这和政治无关。朱自清不关心政治,是家庭琐事造成他心里的不宁静,作者好像是有意回避妻子,才出门寻找宁静和自由的。出门和回家妻子都没有和他心灵交流,仿佛置身事外,作者虽然没有明确写出,但“妻子和孩子早已睡着”不是作者对妻子不理解自己的埋怨吗?

  师:同学们的分析都有道理,读文章除了要根据自己的主观情感来解读外,必不可少的是对文章本身的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这样看来,课前大家的读后感,有些同学理解过于“自我”,缺乏对文章本身的解析。大家认为,哪些读后感是需要改进的呢?

  生9:其中把荷塘月色的感情诠释为思乡的,认为不妥,因为本文虽然感情复杂,但思乡的主题却是没有的,“惦着江南”也不能理解为思乡。

  ……

  师:其实大家的读后感都有可取之处,都是对文章的一种感悟,结合文章本身的内容和自己的主观经验解读文章,就会产生一篇篇新的属于自己的《荷塘月色》,毕竟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啊!

  (选自北京《中学语文教学》月刊2005年第10期,有删节)

  这个片断是学生多元解读作品的一个精彩片断。教师没有先入为主,而是在调动学生自已进行欣赏的前提下,尊重学生对作品的初始反应,珍爱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让学生们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思维活跃,情绪热烈,课堂充满了生机,实现了“生态课堂”,这种场景是新课程所希望的,也应是我们在教学中所追求的。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3

  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经常让我迷惑的是如何更好的让学生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整理了思绪后,发现就俩问题:这篇课文主要写景,那么是如何写景的?其次,“我”在哪?当给学生提出这俩问题以后,我很快把学生带入课文当中。

  开头就抓住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问学生:哪个词表现了心情呢?

  学生:不宁静。

  老师:怎样的不宁静?

  学生:颇不宁静。

  老师:哦。用这个词语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甲、乙、丙等:说明了心里确实不宁静。

  然后,直接进入课文景色描写之中,重点赏析课文第四、第五、第六段中的景色描写。

  在教学第四段时,老师引导学生阅读,仔细研究其中的写法。

  启发地问:这一段写到了什么?

  学生读来读去,说:写到荷叶,写到荷花,还写到荷香。

  老师:先看荷叶。怎么写的?用的什么词语?

  学生:弥望、田田,像舞女的裙。

  老师:很好,再看荷花呢,怎么写的?

  学生:用了比喻。

  老师:好!把一个荷花,写得像明珠,像星星,像出浴的美人。

  老师进一步讲授:这种把一个本体比作多种喻体,是一种新的修辞手法,我们叫它博喻。

  在教师讲授了博喻的概念和作用后,继续阅读理解。

  请学生思考接下来写到什么呢?

  当然,学生不会的地方,需要老师进行点拨:下来写了荷香,荷波,荷韵。

  学生对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表示了疑问。老师做及时点拨,并说明通感有怎样的作用。

  第五段作者重点写月光,教师在引导学生默读之后,让学生推想如何写好月光的?月光很不容易捕捉,作家怎么写月光的?

  老师:一开始,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怎么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学生答道:泻。

  老师:泻,是液体从上而下快速排出,这个词用的怎样?

  学生:很有动感,很精彩。

  老师:呵呵,就看重这个词语,把它圈出来。

  教师继续启发学生思考:作者着力写月光,还有什么技法可以值得学习?

  学生甲:有虚有实,虚实结合起来。

  学生乙:用了衬托的写法。

  老师:好!怎么用衬托的手法?

  学生纷纷举手。老师指向某学生回答。

  教师说明:作者摹写月光的投影,有“参差”“斑驳”的.灌木的“黑影”,也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光与影的交错,给人一种美感。

  老师:很好!大家很聪明。我们再来学习第六段,大家齐读一遍。朗读时,大家可要注意有点感情哦。当你带着感情,进入真正的荷塘之中,你就有了感情。再一个,我们都把自己当作作者,我们就是文中的“我”,好不好?

  ——我们都来当一回名人好不好?

  学生感情激昂,都说“好”。

  老师:大家读过以后,有什么感觉?这一段写了什么?

  学生: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

  老师:好。那么,这一段写景有什么特色呢?

  学生:主要写了树,有杨,有柳。

  老师:对!作者写了月下的树景,写远处写近处,有浓有淡,浓淡相间。这是一个手法,大家再仔细看看。

  老师:我发现大家越来越聪明灵透。再找一找,作者还怎么写本段的?

  学生:大量的运用了数量词。

  老师:真是无比聪明。说说看,用了哪些量词?

  学生认真地找,回答:一片荷塘,一团烟雾,一带远山,一两点路灯光,等等。

  老师:这些词语用得极好,想一想,好在哪里?

  学生互相说出运用量词的好处。

  老师:还记得初中学过的《湖心亭看雪》吗?想一想,里面用了一些量词,说说?

  学生:雾凇沆砀。……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老师适时夸赞学生的记忆力。接下来,针对第四,第五,第六段,要求默读,潜心记忆,力争背下。

  学生始终处于兴奋、有激情的状态。我适可而止,要结束讲读分析,同时,提出了令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

  老师: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学得有声有色,大家非常用功,给自己鼓掌给力吧!不过,剩下的课文老师没有讲,我想留给大家自己研读。同学们,老师课前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来了,“我”在哪里?想一想,“我”是不是在——景当中?

  “我”在荷塘,在景当中,而情感在“我”心中。同学们,作者的情感究竟在哪里?我看还是从文章后边作者选用摘引的诗词当中解读吧。

  学生兴致盎然地表示一定去解读,似乎意犹未尽。

  老师小结: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历来受人捧读,可其中的情感线索一般人都会联系到1927年的大革命背景当中,我不这么认为。为什么在后半部分就只摘引《采莲赋》和《西洲曲》?这个还得玩味一下。

  或者是不是可以这样去看,作者朱自清是否有意用充满男女情爱的两首古典诗歌,来驱除他心中的郁闷,似乎其中包含着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某种逾越。孤独?还是彷徨?还是内心的情感无处宣泄?这样想着,再去解读月色下的荷塘美景,再去梳理作者的情感思路,就显得丰满而富有情趣了。这,便是我教学《荷塘月色》之后的感受。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春联》教学实录04-12

《荷塘月色》优秀教学设计03-12

古诗《蜂》教学实录04-15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精选13篇)07-20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精选15篇)03-21

《渔父》教学实录(精选7篇)10-11

《与朱元思书》教学实录09-20

《柳树醒了》教学实录(精选6篇)09-22

《台阶》教学实录范例(精选11篇)05-18

《纪念白求恩》教学实录及点评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