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透过对人和事的描写,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
(自主研读,合作交流)
2、培养学生学习中国文学的兴趣。(美读熏陶)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透过对梁启超成功演讲的研读探究,揣摩先生的言行、心理,体察先生的个性、情操。
难点:把握演讲过程中先生流露的情感倾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解题入文,导入新课,初识人格。
板书课题——《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1、齐读标题一遍,观察学生发音;再给“任”加着重号,让学生大声重读课题,标音任“rén”公。
2、看注释,解释“任公”出处。
梁启超早年起号“任公”,典出《庄子·外物》。任国公子为大钩巨缁,以五十条牛为饵,蹲在会稽山上,旦旦而钓,一年之后,终于钓到了一条令海水震荡、激白波如山的大鱼。任公子将这条大鱼肢解多块,大半个中国,都饱食此鱼。
激趣:梁启超取“任公”这样一个有气势的号,含勇于战斗,有远大抱负之意。
导入新课:第三单元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梁实秋先生通过记写多年以前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来表现恩师的学识和人品的。既然记写的是一次演讲,那么,请大家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些段落是集中笔墨正式写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过程?(4-8)
二、研读文本,领略大师风范。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具体描写演讲过程的4到8自然段。领略任公先生演讲时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大师风范。
激趣:可以说,到清华大学这所名校讲演做报告的人数不胜数,但他们却没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任公先生的第一次讲演就能获得巨大成功,他的学识和人品就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究的问题。
分解问题:1、任公先生演讲的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大家想想看,这个题目在青年学生当中想要演讲得很成功,需要演讲者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
预设:演讲者对中国韵文要有深刻的研究,、独到的见解,也就是要有丰富的学识,这也是演讲成功的基本条件。要贴近青年学生的实际生活,要能激起这个年龄段人群的共鸣,要有感染力、影响力。当然,还有一种对演讲家来说必不可少的能力,那就是卓越的语言表现力。这里的语言既指口表语言,又指肢体语言。
分解问题:2、在梁实秋的心中,任公先生具备我们归纳出来的这些素质和能力吗?请大家把目光聚焦在4-8自然段,找一找描写任公先生演讲时最令人震撼的相关语句,读一读。
预设:
(1)有学问。(牢固的记忆力)
①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唱处,污染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了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
(2)感染力。
①这四十六个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
②我在二十年后依旧能激起的共鸣。
③当年听课同学的感同身受。他记起来时,我们也跟着欢喜;先生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
(3)超凡的表现力(有文采)
口语表现力:①他的声音沉着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个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而要差些。
②这四十六个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
肢体语言表现力:(热心肠)
④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了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
⑤讲到《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4)强烈的责任感。(热心肠)
预设:①选材对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选材:《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兵收蓟南蓟北》。
第一首是说的是做人的本质,当为理想而蹈死不顾;后两首说的是要将自己的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兴亡绾结在一起,少年强则国强!
(这里是难点,可能孩子答不出。)可依此过渡到下一环节。
三、合作探究,领悟大师情怀。
其实,我也经常听演讲,电视里的百家讲坛啊,立波一周秀啊,等等。但是,我总觉得他们没法和任公先生相提并论。任公解读诗文,①朗诵、解释《箜篌引》——活画出一出悲剧,②讲他最喜爱的《桃花扇》——痛哭流涕不能自己,③讲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在我们今天看来也是很难见到的。扪心自问,我们今天读这些诗文还会感动吗?
请同学读一读三首诗曲文。
篇一:《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篇二:(小生起,搓手跳哭介)
我的圣上呀!我的崇祯主子呀!我的大行皇帝呀!孤臣左良玉,远在边方,不能一旅勤王,罪该万死了。
【胜如花】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伤心煞煤山私幸,独殉了社稷苍生,独殉了社稷苍生!
摘录自《桃花扇》第十三出《哭主》
篇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很难读出来吧。我们看看梁任公先生是怎么做到的?
在《中国韵文里所表现的感情》梁启超说:“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掌住了。艺术的权威,是把那霎时间便过去的情感,捉住他令他随时可以再现;是把艺术家自己‘个性’的情感,打进别人的‘情感’里头,在若干期内占领了‘他心’的位置”。
同样,演讲者只有把自己的“个性”的情感,打进别人的“情感”里头,才能长时期地占领听讲者心灵的位置,从而对听讲者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接下来,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选择这三篇中的任一篇,结合梁任公先生的生平经历,仔细探究探究如下问题:
问题一:“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人物,有情感。”结合补充材料,你能读出悲剧的起承转合,悟出深蕴其中的情感吗?
失去心智的男人,极力阻止的女人,悲挽呜咽的箜篌曲。不加任何修饰,通过妇人之口,用十六字描述出来。使人看过以后有一种无名的伤感,久久不能散去。
起句,劝诫。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不能渡,不能渡,渡河就是死亡,所有的人甚至渡河者自己,都清楚地知道这一点;承句,感慨。您还是义无反顾地渡河。既然一切的理由皆告知渡河的荒诞,为什么最终还是去了?到底是什么超越了死之恐惧的力量,令他毅然而行?三句,结局。渡河而死这个悲剧,本是可以避免的,只要他服从任何一个不渡河的理由。但是一千个不渡河的理由也不能战胜一个渡河的冲动,悲剧是注定要发生的。末句,追思。悲剧发生了,后来者哭泣呼喊,也无力遮挽。
为什么渡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一个人急急奔赴死亡?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强大的疯狂的理想的力量、战斗的力量、爱情的力量、人格的力量、信仰的力量。
师:联系先生的经历,对义无反顾者的悲叹,对无可挽回局面的痛心,是肝胆赤诚者深刻的悲怆。 可见:悲怆最难遣“箜篌”。
问题二:先生的讲演,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为什么会如此失控?
预设回答:“梁任公先生想到得是‘救世主’光绪帝,先生悲的是光绪帝被软禁,悲的是维新变法的失败,悲在他空有一腔爱国情怀却无法实现。”因为梁启超完全沉浸在了他演讲的氛围中,为自己所喜爱的诗篇感伤,为自己理想的陨落而痛哭流涕;这份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真性情同时也感染了他的听众。
师:崇祯和光绪帝都努力而遭失败,中华民族失去图强振兴的机会。 可见:先生伤心岂独为“桃花”?
问题三:先生讲到此诗时“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一定是与杜甫有了默契,(引导)先生所处的时代与杜甫所处的时代有何相似之处?先生与杜甫之心又有何相通之处呢?
预设回答:“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战乱将息捷报来得太突然,真如春雷乍响,黎元疾苦,都将得到疗救,这位视百姓苦难如己的忧国忧民的诗圣怎能不喜!“泪”是杜甫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的逼真表现。“杜甫年迈时国家叛军四起,后战乱平定,梁任公演讲时国家军阀混战、动荡不安,这是时代的相似。”
预设回答:“是国家动荡让先生涕泗交流,是战乱平定让先生张口大笑,他和杜甫一样是忧国忧民的,希望国家国富民强,从他的一涕一笑中我们看出任公先生崇高的爱国情怀。”
师:品读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看到老杜和先生的共同点:心忧国事,希望国家从动乱中获得安定。 可见:老杜之心即任公之心
先生在演讲过程中,最令我们震撼的是他融进了自己的真性情。他感动了自己,感动了梁实秋,也感动了一个世纪之后的我们。
四、高山仰止,秉承大师精神。
今年是辛亥革命胜利一百年,文化批评家解玺璋先生撰文这样评论:如果说,孙中山们希望用炮弹和烈士的鲜血惊醒国人,完成其民族革命,实现共和,建立民国的话,那么梁启超们则是通过思想启蒙使中国人觉悟,从而实现政治革命。他们走了两条不同的路线,但殊途同归。这天我们上这篇课文应该有着特别的意义,作为教师要秉承梁启超大师的爱国精神,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来教育、激励广大的青年学子。
五、作业:阅读《少年中国说》。
金兄:帮我想想办法。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人教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03-19
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03-20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实录03-1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设计03-16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5篇)05-27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说课稿03-18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03-20
《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说课稿06-29
人教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设计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