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教学反思
祝福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小说,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祝福》教学反思,希望能帮到大家!
《祝福》教学反思1
《祝福》解读,关于学情和小说读法,在这节课后有一些新的认识,这里做一些片断式的记录。
鲁迅先生在作品一开始就让祥林嫂死去,这样就使作品全篇带有逼问祥林嫂死因的意义,因此,我在上课伊始就抛出了这个问题,作为同学们探讨这篇作品的线索。第一节课有四、五个学生谈了谈应对祥林嫂人生悲剧负责任的几个人物,鲁四老爷、四婶、柳妈甚至“我”。但同学们缺乏后续性的表达、思考,小组讨论热烈,全班范围内的个人表达则冷场,这不知为何?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喜欢发言,总保持沉默。在第二课时中,则普遍沉默,学生的不喜表达这种状况,值得教师深思。
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即同学们动不动就用封建礼敬、封建思想、封建制度来概括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我认为他们的解读脱离小说文本,缺乏阅读体验,空泛、抽象、无意议。我告诉同学们,小说解读应以文本为据,从人物开始。
《祝福》分三课时,在前两课时中,教师与同学们一道分析了小说中的人物,同学们或认为这个或认为那个人物有责任,但在讨论中,教师提出自己的看法,鲁四、柳妈、卫老婆子、婆婆及鲁镇的其他人未必对林嫂的人生悲剧负直接责任,如果让某一个人负责,让我们回到文体,这样的认识让人不踏实,缺乏说服力。
在第三课时,再一次细读文体,最后认识到不是这些具体人物,而是这些人物身上所承载的东西伤害了祥林嫂。正是鲁镇人的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信仰、风俗和文化笼罩着每一个人,从而造成一种扼杀无辜生命的合力。这是一种关于鲁迅小说的文化解读法。
祥林嫂在小说中不是一个卑弱的人,她热爱生活,勇于反抗,极度勤劳、能干,她是那么得富有活力,其实她最有理由过幸福的日子。肯定是一种特别强大而又不易为人觉察的力量摧毁了她。这种力量漠视人的尊严,轻视人的生存价值,它的重重、种种风俗、信仰和禁忌在不自觉当中成为杀人的凶器。
进一步挖掘一下文本:
1、说封建礼教是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不完全,此外还有巫鬼文化的因素,小说似乎暗示了儒、释、道文化的杂合是造成伤害无辜生命的背景。
2、一些示范课教师着力探讨的祥林嫂是自杀还是饥寒而死,教学价值有限,意义不大。
3、应该细读文体,纠正同学们在过去小说解读中存在的好人、坏人,善恶伦理判断的线性解读法。
4、《祝福》可以看作是一个寓言式的故事,鲁镇可看作一个袖珍中国。
《祝福》教学反思2
随着作品的不断阅读和不同教学形式的了解,我感到很多人都教学设计往往停留在通常的思维角度和层面上。有的这样一篇小说当成侦探小说来分析,来处理;有的改变一下讲讲祥林嫂的故事。更有甚者,分析一下小说的故事背景,笼而统之地分析一下作品大家都熟知的主题。我想如果我们重视起文中的“我”,并以之作为进入作品内部世界的一个入口,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来?“我”又要到哪里去?
1、“我”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接受了新思想的新人,在外部的世界里,自己的思想已经跟上来时代的步伐。
2、“我”从新的世界中来,带来了清新的风。
3、“我”来到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因素:首先这里是我的故乡,我的“家”,虽然“我”走了很远,但自己并没有把“家”忘却;其次给故乡带来一些凉爽而清新的思想之风。“我”抱着这样的.思念和渴望而来,但“家”的现实比自己想象的落后的多,还保持在原地,困难也大得多。在“家”中,“我”感受到的不是温馨和,而是冰冷、孤独和无力,回到“家”中,但自己已经不再属于这里,“我”是一个多余人,所以“我”会很快被“剩在书房里”,这里没有同道,朋友也属旧友,谁能理解此时的“我”的心,没有,完全没有。更为值得关注的是“我”的无力,不要说改变这个“家”,就连祥林嫂这样一个乞丐的问题都无法解决。这种无力的挫折感让“我”真正领略到这个令自己无限挂念的“家”是如何的难以改变。这种挫折,这种困惑是一个启蒙者面临的难题。
4、“我”能够回到哪里去?只有城市。在这里,走向城市是接受新的思想,让自己减少痛苦。但一定程度上说,这是一种退却。一个启蒙主义者在巨大困惑时的无奈选择,他知道自己最终还要走向农村,自己的“家”,但现在只能选择逃避。
“我”回故乡不仅仅是一种探访,更是一种与“家”的碰撞。这样的碰撞让“我”知道什么是无力回天,什么是“铁屋子”里清醒的几个人。
总之,我认为,《祝福》的写作目的绝不是为了告诉大家一个祥林嫂的故事,更可以说是一个自己回“家”的故事,虽然是一次失望的旅途,但给读者带来思考。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
【《祝福》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祝福》教学反思汇总06-02
高二语文上《祝福》教学反思06-29
高一语文《祝福》教学反思精选06-26
对教学的教学反思03-20
语文单元复习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2-14
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祝福》教学反思12-06
《骑牛反思》教学反思03-26
语文《填写读书卡》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2-14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