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及反思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迪”等11个生字,会写“油”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识字和写字
2、在朗读中感悟,并积累词句,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查阅爱迪生的相关资料。
2.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生词卡片。
3.学生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简介人物
1、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电灯是谁发明的吗?(板书:爱迪生)指导识记“迪”字。
2、 人物简介。 你还知道爱迪生有哪些发明?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 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一) 初读感知
想不想马上读读这个故事?自己试着读读课文,请拼音帮忙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读后标出自然段。
(二) 学习生字
1、学生识字
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警察抓特务”,“警察”就是你们,藏在课文中你不认识的生字就是“特务”,下面你们就逐段的找“特务”,找到后用你喜欢的符号把它标出来,然后一个一个的消灭特务——把这些生字学会,说说你都有什么好办法学会生字?(学生自由说)(1)自主识字 (2)小组合作识字。
2、检查识字情况
(1) 卡片检查生词的掌握情况。
(2) 课件检查生字。
三、 感悟课文,指导朗读
(一) 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 学习课文2、3自然段。在“妈妈怎么了?”这个问题的引领下,引导学生体会妈妈当时处境的危险,指导读出当时情况的紧急。
(三) 学习课文第4、5自然段。此时此刻,妈妈危在旦夕,医生和爸爸都束手无策,爱迪生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读第四自然段,体会爸爸的又急又气和爱迪生的委屈,指导分角色读好爸爸和爱迪生的对话,并让学生明了:爱迪生的办法为什么能让屋子变亮?这个时候,爸爸是恍然大悟,会说什么呢?医生又是怎么夸爱迪生的?学习第五自然段,指导用夸奖的语气读好医生夸奖爱迪生的语句。
四、 拓展延伸
爱迪生为什么这么聪明呢?引导学生要学习爱迪生的善于动脑、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优秀品质。
五、 指导写字
夸:大字头的撇和捺写在横中线的下方,盖住下面的“亏”。
奖:大字底的撇和捺要写的舒展些,能托住上半部分。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蕴含科学知识的文章。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生命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妈妈病情十分严重,切除阑尾炎手术必须马上进行,可是昏暗的灯光急坏了爸爸和医生,多亏小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办法,把昏暗的灯光聚集在一起,救了妈妈的命。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课文内容的生动性,自然激发学生读书愿望。通过学习本课引导学生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培养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能否在新课导入环节激发学习兴趣,将关系到他们能否及时投入到学习情境中来。学生大都喜欢看央视李咏主持的“幸运52”,对这一游戏并不陌生,现在拿到课堂上来玩,肯定特别兴奋。同时,由于课前学生都经过预习或查阅资料,这个游戏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自然地引出了课题,还不露痕迹地介绍了爱迪生的生平。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指导学生充分读书,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使学生在主动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因此,本教学设计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以读为本,诱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人物的特点,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注意积累词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边体会课文情境,进而深刻感悟爱迪生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从读中受到感染和影响。本设计还安排了拓展练习的教学环节,有效地实现了课内外的有效衔接,拓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知识,促进了学生的积累,提高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文章: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06-05
语文《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04-22
语文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04-22
《爱迪生救妈妈》语文教学反思01-21
语文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反思范文04-22
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06-02
《爱迪生救妈妈》练习题设计06-05
读《爱迪生救妈妈》有感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