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秋天》教学设计
一、课文特点
《秋天》是著名作家何其芳写的。诗不长,仅三节。为我们编织了三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它们具有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及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要突出词句理解、文意把握、内容探究等方面的教学。为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和技能:
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
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思想感情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在读中感知诗歌的内容,读中领悟诗歌的意境,在读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反复吟诵,体味诗歌意境美
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是;揣摩诗歌的清丽的意象和质朴晓畅、情景交融的特色。
难点突破方法:内联(已知的同类作品),外延(课后“研讨与练习”中他人的作品)然后,以此指导对个体的解读,强化朗读训练,以读代讲,以读促悟。
四、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根据课文文质兼美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诵读法:教会学生如何读诗,在读中如何感受语言美;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感情。激发兴趣法: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讨论质疑法:在合作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2、学习方法:
古人主张:“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语文教学的终级目标正如叶圣陶所言:不待老师讲解,学生自能读文;不老师评点,学生自能作文。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将朗读训练贯彻到课堂始终,让学生掌握学习现代诗歌的方法:把握韵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发挥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情,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3、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依据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多种感觉,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材料。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可以增强直观性,提高课堂效率。
五、教学程序设计:
为完成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环节:引秋(2分钟)
1、图片展示,你看了有什么印象?
2、你是否记得写秋的名句?
3、那诗人笔下的秋是怎样的.?
(轻松的心情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进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环节:诵秋(8分钟)
本环节以读为主,使学生对文中所描绘的“秋”有个总体印象。
1、初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
2、正音
(积累字词,丰富语言材料)
3、读“课前提示”,想一想,我们该以一种怎样的语气和情感读?
“深情絮语”说明节奏不宜强,速度不宜快,做到轻松柔和舒缓,怀着对求的热爱赞美之情
(使学生朗读找到依据,明确诗歌的朗读要根据诗歌内容来确定)
4、教师范读,学生划出朗读节奏、分辨朗读语气、语调。
5、学生自读与赛读,并在学生中互评,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
(这样就能使学生入景、入情的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在初步掌握朗读技巧,培养语感的同时,还能够掌握精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注重了对学生智力素养中注意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非智力素质中的兴趣与情感得以提升,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二年级上册《秋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教学设计12-07
语文二年级上册《秋天》教学设计12-05
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12-01
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12-20
人教版《秋天的图画》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2-12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秋天》教学设计10-24
二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06-27
初一上册《秋天》教学设计12-07
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谁有?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