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24年周国平的语录摘录83条
盖棺论定也许适用于二、三流的思想家,可是对于天才并不适用。天才犹如自然,本身包含着巨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为世世代代的争论留下了广阔的余地。有哪一个独创性的思想家,不是在生前死后戏剧性地经历着被误解、被"发现"、又被误解、又被重新"发现"的过程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周国平的语录83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在上帝眼里,伟大的失败也是成功,渺小的成功也是失败。
2、在较量中,情绪激动的一方必居于劣势。种种强烈的情绪,愤怒或痛苦的姿态,如果没有观众在场,其中有多少能坚持下去。
3、情当然有真假之别。但是,真情也可能变化。懂得感情的人珍惜以往一切爱的经历。
4、在舞曲和欢笑声中,我思索人生。在沉思和独处中,我享受人生。
5、适世是出世者的入世法,怀着大化的超脱心境享受人生。
6、心中有完美,同时又把不完美作为人的命运承受下来,这就是哲人。
7、繁忙中清静的片刻是一种享受,而闲散中紧张创作的片刻则简直是一种幸福了。
8、世上事了犹未了,又何必了。这种心境,完全不是看破红尘式的超脱,而更像是一种对人生悲欢的和解和包容。
9、我们平时斤斤计较于事情的对错,道理的多寡,感情的厚薄,在一位天神的眼里,这种认真必定十分可笑。
10、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
11、第一种梦,它的内容是实际的,譬如说,梦想升官发财,梦想娶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梦想得诺贝尔奖金,等等。对于这些梦,弗洛伊德的定义是适用的:梦是未实现的愿望的替代。未实现不等于不可能实现,世上的确有人升了官发了财,娶了美人,得了诺贝尔奖金。这种梦的价值取决于是否变成现实,如果不能,我们就说它是不切实际的梦想。
12、这种梦不能实现也不需要实现,它的价值在其自身,做这样的梦本身就是享受,而记载了这类梦的《桃花源记》、《好的故事》、《神曲》本身便成了人类的精神财富。
13、其实,对于人性的这个特点,人们已经谈论得很多,而且往往把它看做弱点。的确,人这样地重难轻易、舍近求远,是不是太傻了?如果人更珍惜现在已经拥有的东西,更专注于眼下的享受,岂不能够生活得更加平静而快乐?
14、快乐不算什么吗?整日跳跑不算什么吗?如果满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
15、从小学到大学,是人的生长的最重要时期。生长得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而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实际上构成了最重要的环境。许多人,包括许多伟人,在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脑中往往会凸现一个老师的形象。一个优秀的教师会影响许多人的人生道路,所以才使人终身不忘。
16、杜威把教师比喻为上帝的代言人、天国的引路人。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影响是在精神上,因此他自己必须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现在人们在讨论大学改革,依我看,大学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有一批心灵高贵、头脑活跃的学者,而体制优劣的标准就在于能否吸引这样的学者。有了这样一批学者,自然能够熏陶和培育出优秀人才。什么是好学校?很简单,就是有一批好教师的学校。
17、外在的眼睛不使用,就会退化,常练习,就能敏锐。内在的眼睛也是如此。对于我来说,写作便是一种训练内在视力的方法,它促使我经常睁着内在的眼睛,去发现和捕捉生活中那些显示了意义的场景和瞬间。只要我保持着写作状态,这样的场景和瞬间就会源源不断。相反,一旦被日常生活之流裹挟,长久中断了写作,我便会觉得生活成了一堆无意义的碎片。事实上它的确成了碎片,因为我的内在眼睛是关闭着的,我的灵魂是昏睡着的,而惟有灵魂的君临才能把一个人的生活形成为整体。所以,我之需要写作,是因为惟有保持着写作状态,我才真正在生活。
18、必须知道自己要什么。一是应该要什么,人生中什么重要、真正值得争取。这是正确的价值观。二是能够要什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哪里,做什么事最适合自己。这是准确的自我认识。有这两条,内心就会宁静。相反,不知道要什么,东抓西抓,到头来仍不满意,因为根本不知道什么能让自己满意。
19、必须说假话的场合是极其稀少的。
20、决定一种活动是否创造的关键在于有无灵魂的真正参与。一个画匠画了一幅毫无灵感的画,一个学究写了一本人云亦云的书,他们都不是在创造。相反,如果你真正陶醉于一片风景、一首诗、一段乐曲的美,如果你对某个问题形成了你的独特的见解,那么你就是在创造。
21、苏格拉底的雕塑手艺能考几级,康德是不是教授,歌德在魏玛公国做多大的官……如今有谁会关心这些!关心这些的人是多么可笑!对于历史上的伟人,你是不会在乎他们的职务和职称的。那么,对于你自己,你就非在乎不可吗?你不是伟人,但你因此就宁愿有一颗渺小的心吗?
22、在大海边,在高山上,在大自然之中,远离人寰,方知一切世俗功利的渺小,包括"文章千秋事"和千秋的名声。
23、浮生若梦,何妨就当它是梦,尽兴地梦它一场?世事如云,何妨就当它是云,从容地观它千变?
24、执著是惑,悲观何尝不是惑?因为看破红尘而绝望、厌世乃至轻生,骨子里还是太执著,看不破,把红尘看得太重。这就好像一个热恋者急忙逃离不爱他的心上人一样。真正的悟者则能够从看破红尘获得一种眼光和睿智,使他身在红尘也不被红尘所惑,入世仍保持着超脱的心境。假定他是那个热恋者,那么现在他已经从热恋中解脱出来,对于不爱他的心上人既非苦苦纠缠,亦非远远躲避,而是可以平静地和她见面了。
25、在无穷岁月中,王朝更替只是过眼烟云,千秋功业只是断碑残铭。此种认识,既可开阔胸怀,造就豪杰,也可消沉意志,培育弱者。看破红尘的后果是因人而异的。
26、人是很难真正改变的,内核的东西早已形成,只是在不同的场景中呈现不同的形态,场景的变化反而证明了内核的坚固。
27、人都是崇高一瞬间,平庸一辈子。
28、有邂逅才有人生魅力。有时候,不必更多,不知来自何方的脉脉含情的一瞥,就足以驱散岁月的阴云,重新唤起我们对幸福的信心。
29、对于少数人来说,人生始终是一个问题。对于多数人来说,一生中有的时候会觉得人生是一个问题。对于另一些少数人来说,人生从来不是一个问题。
30、在具体的人生中,每一个人对于意义问题的真实答案很可能不是来自他的理论思考,而是来自他的生活实践,具有事实的单纯性。
31、大损失在人生中的教化作用:使人对小损失不再计较。
32、人生似乎有两个大忌。一是突遭变故,不得不从零开始,重建生活或事业。二是壮年身死,撇下未完成的生活或事业,含恨撒手人寰。
33、所以,人应该具备两个觉悟:一是勇于从零开始,二是坦然于未完成。
34、他们到了四十岁,于是学着孔夫子的口吻谈论起"不惑"之年来。可是,他们连惑也不曾有过,又如何能不惑呢?
35、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反璞归真的平凡。
36、精神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土地和天空,土地贡献了来源和质料,天空则指示了目标和形式。比较起来,土地应该是第一位的。人来自泥土而归于泥土,其实也是土地上的作物。土地是家,天空只是辽远的风景。我甚至相信,古往今来哲人们对天空的沉思,那所谓形而上的关切,也只有在向土地的回归之中,在一种万物一体的亲密感之中,方能获得不言的解决。
37、唉,人的心,进化的最高产物,世上最复杂的东西,在这小小的绿芽面前,才恢复了片刻的纯净。
38、在灯红酒绿的都市里,觅得一粒柳芽,一朵野花,一刻清静,人会由衷地快乐。在杳无人烟的荒野上,发现一星灯火,一缕炊烟,一点人迹,人也会由衷地快乐。自然和文明,人皆需要,二者不可缺一。
39、智慧有点儿像是谦虚,不过这是站在很高的高度才具备的一种谦虚。打个比方说,智慧的人就好像站在神的地位上来看人类包括他自己,看到了人类的局限性。他一方面也是一个具有这种局限性的普通人,另一方面却又能够居高临下地俯视这局限性,也就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它。
40、意识形态和人生智慧是两回事,前者属于头脑,后者属于心灵。人与人之间能否默契,并不取决于意识形态的认同,而是取决于人生智慧的相通。
41、社会愈文明,意识形态愈淡化,人生智慧的作用就愈突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愈真实、自然。
42、我们捧着一本书,如果心不静,再好的书也读不进去,更不用说领会其中妙处了。读生活这本书也是如此。只有安静下来,人的心灵和感官才是真正开放的,从而变得敏锐,与对象处在一种最佳关系之中。但是,心静又是强求不来的,它是一种境界,是世界观导致的结果。一个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的人,必定总是处在心猿意马的状态。
43、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44、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
45、我承认认识自己也许是徒劳之举,但同时我也相信,一个人倘若从来不想认识自己,从来不肯从事一切无望的精神追求,那么,工作决不会使他成为完人,而只会使他成为庸人。
46、一个人赚得了整个世界,却丧失了自我,又有何益,真正的救世主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便是那个清明宁静的自我。
47、健康的全部价值是使我们愉快地享受人生,其最主要的享受方式就是做我们真正喜欢做的事。唯一的大事是把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做好,顺应自己的天性。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
48、丑角也许比英雄更知人生的辛酸。
49、昨天我们越是感觉心心相印,今天的裂痕就越是使我们疼痛,我们的隔膜感就越是尖锐鲜明。
50、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51、活着的往事——这是灵魂之所以具有孕育力和创造力的秘密所在。
52、在现实中,爱往往扮演受难者的角色,因为受难而备受赞美。
53、灵性是心灵的理解力。有灵性的女人天生慧质,善解人意,善悟事物的真谛。她极其单纯,在单纯中却有一种惊人的深刻。
54、对死的思考推动人们走向宗教,而宗教的实际作用却是中指这种思考。从积极方面说,宗教倡导一种博爱精神,其作用也不是使人们真正相信不死,而是在博爱中淡忘自我及其死亡。
55、孤独是人的宿命,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从无中来,又要回到无中去,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的这个命运。
56、和太强的人在一起,我会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和太弱的人在一起,我会只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只有和强弱相当的在一起,我才同时感觉到两个人的存在,在两点之间展开了无限的可能性。
57、毕生探索技巧,到技巧终于圆熟之时,生命也行将结束了。这是艺术大师的悲哀。
58、天才之缺乏自知之明,恰如庸人一样,不过其性质相反。庸人不知自己之短,天才却不知自己之长。德拉克罗瓦在创作他的传世名画之时,还在考虑他是否做一个诗人更合适些。
59、一个人如果过于专注于精神世界里的探索,就会没有兴趣也没有精力去琢磨如何使自己适应社会。年龄的增长在这里是无济于事的,因为精神的探索永无止境,而且在这一条道路上走得越远的人,就越不可能回过头来补习处世的基础课程,就像我们无法让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回到小学课堂上来做一个好学生一样。
60、也许,伟大心智的超时代沟通是一个原因,这种沟通形成了高级文化的历史继承渠道。
61、对于文人来说,许多时候,读书和写作也只是一种消遣或一种事务,比起斗鸡走狗之辈,诚然有雅俗之别,但逃避自我的实质则为一。
62、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63、我们乘着疲惫的想象力,心灰意冷地盘旋在这块我们也已厌倦的大地上空,茫然四顾,无处栖身。
64、爱就是心疼。可以喜欢许多人,但真正心疼的只有一个。
65、我们平时斤斤计较于事情的对错,道理的多寡,感情的厚薄,在一位天神的眼里,这种认真必定是很可笑的。
66、如果说爱是一门艺术,那么,恰如其分的自爱便是一种素质,唯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能成为爱的艺术家。
67、自古多痴情女,薄情郎。但女人未必都是弱者,有的女人是用软弱武装起来的强者。
68、利益常借信仰之名交战。
69、夭折,平庸能长寿。爱情何尝不是如此?
70、如果某人暗中对你做了坏事,你最好佯装不知。否则,只会增添他对你的敌意。他因为揣测到你会恨他而愈恨你了。
71、由此可见,无聊生于目标与进程的分别,乃是一种对过程疏远和隔阂的心境。
72、生命惧怕枯燥甚于畏惧死亡,仅此就足以保障它不可克服了。它为了回避单调必需丰盛自己,不在乎结局是否徒劳。
73、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74、智慧不是知识,不是博学。在博学的人,他所拥有的也只是对于有限和暂时事物的知识,而智慧确是要把握无限和永恒。由于人本身的局限,这个目标永远不可能真正达到。
75、殊不知在人类历史上,以救主自居的世界征服者们造成的苦难远远超过普通的歹徒。
76、一个社会没有法治,许多国民没有信仰,这是最可怕的,什么坏事都可做,什么坏事都会出。
77、人生唯一有把握不会落空的等待是那必然到来的死亡。但是,人们都似乎忘了这一点而等着别的什么,甚至死到临头仍执迷不悟。我对这种情形感到悲哀又感到满意。
78、环境越是不自由,内在的自由就越是可贵,越能使个人脱颖而出。
79、我们最熟悉的事物,往往是我们最不了解的。
80、有一种灵悟,其来源与祖先和前任皆无关,我只能说,它直接来自神,来自世界至深的根和核心。
81、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82、浩渺宇宙间,任何一个生灵的降生都是偶然的,离去却是必然的;一个生灵与另一个生灵的相遇总是千载一瞬,分别确实万劫不复。说到底,谁和谁不同是这空空世界里的天涯沦落人?
83、互相依存的,生命本能若无精神的目标是盲目的,精神追求若无本能的发动是空洞的。它们的关系犹如土壤和阳光,一株植物惟有既扎根于肥沃的土壤,又沐浴着充足的阳光,才能茁壮地生长。
【周国平的语录摘录83条】相关文章:
精选周国平的语录摘录33句09-02
经典周国平的语录摘录54句12-07
周国平的语录摘录89条07-13
周国平的语录摘录93句11-03
周国平的语录摘录50条01-05
周国平的语录摘录52句12-19
精选周国平的语录摘录38条01-02
通用周国平的语录摘录83条09-12
有关周国平的语录摘录72条02-28
2023年经典周国平的语录摘录51句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