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灯光 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

时间:2024-11-08 16:45:4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灯光 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灯光 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灯光 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

灯光 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1

  一、 整体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请大家迅速浏览全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回答:

  (作者在天安门看到灯光,听到赞叹,回忆起1947年,在沙土集围歼战中,郝副营长为了战斗的胜利牺牲了自己的事。)

  二、 研读课文

  (一)提出问题,学生自读感悟。

  同学们,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呢?

  出示课件(1) 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以“灯光”为题?课文在开头、结尾都写到天安门前的灯,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划出重点语句,并做简单的批注。

  (2)小组交流。

  (二) 明确线索,初步感悟天安门前的灯光。

  1.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

  (因为文章是以“灯光”为线索的。)

  2. 课文是怎样以“灯光”为线索来记叙的呢?按顺序谈一谈你的感悟。

  3. 指名读第1自然段。

  出示课件(2):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雄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抓住“光明”、“温暖”,从这两个词语中我感受到的舒适与宁静。抓住“千万盏灯”从这个词语中我感受到壮观与自豪。学生抓住“静静地照耀”,从中体会到舒适与宁静。)

  师板书:千万盏灯

  (三) 感悟郝副营长看灯光时的沉思。

  1.过渡:作者也喜爱天安门广场上的灯光,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于是,作者沉入了深深的回忆。这句话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你有什么感悟?

  2.师出示课件(3):

  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一手夹着自制的烟卷,拿着火柴盒,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抓住 “注视”从中我体会到郝副营长看得认真、投入。)

  师板书:吊着的电灯

  3.“沉思”是什么意思?

  (深思的意思)

  4.他在沉思什么呢?

  出示课件(4):

  郝副营长在沉思___________________

  (他在沉思当时穷苦人民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只有战胜了敌人才能换来和平,才能……

  他在沉思让人民用上电灯。)

  指名读。

  (四)感悟郝副营长对灯光的憧憬。

  1.过渡:此时郝副营长注视着图上的吊灯,他想的是中国的孩子们也用上电灯该“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地说。沉思过后,突然,他凑到作者的耳边轻轻地问:“记者同志,你见过电灯吗?”作者是怎么说的?郝副营长又说了什么?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2.请一位同学来读第6、7自然段。

  师出示课件(5):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体会到来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3.“该多好啊!”是说什么好?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是说有灯光好)

  师板书:憧憬中的电灯

  4.“憧憬”是什么意思?

  (向往)

  5.他还会憧憬什么?

  出示课件(6):

  郝副营长憧憬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穷苦人过上幸福生活,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6.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两段。

  7.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感悟郝副营长在战斗中的英雄行为。

  1.过渡:郝副营长注视着图上的吊灯,沉思的是只有打败敌人,才能能让孩子们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于是他由衷地发出了赞叹:“多好啊!”郝副营长这样憧憬是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那么,郝副营长为了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又是怎么做的呢?你从中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读书描写战斗的自然段。

  师出示课件(7):

  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抓住“一星火光”从中体会火光的作用大)

  师板书:一星火光

  出示课件(8):

  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

  2.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

  生接读: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

  3.这一段作者在描写郝副营长的动作时,是怎样写的?

  (这一段运用了划、点、举三个动词描写了郝副营长的动作。这样描写使句子更生动形象。这样描写使郝副营长的动作更连贯,再现了当时的情境。)

  4.齐读这句。

  5.引读: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为了使突击连的战友不至全军覆没郝副营长毅然

  (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

  为了让这场围歼战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郝副营长毅然

  (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

  郝副营长为了赶明儿胜利了,让孩子们都在明亮的灯光底下学习宁愿失去自己宝贵的生命,他毅然

  (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

  6.同学们看书,文中写郝副营长的行为是第10自然段的,如果我们把文章改动一下,看看哪种写法好,为什么?

  师出示课件(9):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围墙。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原来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

  (自己读,感悟区别。)

  7.指名两个同学来对比读一读。

  一个学生读文章的第9、10两个自然段,一个学生读改过的出示课件(9)。

  (书上保持了叙事的完整性。

  当时大家不知道是谁点的。

  设置了悬念,使文章情节更加生动,引发人想象。)

  8.引读:这一仗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战斗结束后,我们把郝副营长埋在茂密的沙柳丛里。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9.师出示课件(10):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10.自由读读

  11.引读:

  郝副营长仅仅22岁,但(女生接读: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郝副营长最大的愿望就是见一见电灯,但(男生接读: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郝副营长是著名的战斗英雄,本来有着光明的未来,但(全班接读: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12.这位战斗英雄这样做你感受到了什么?

  (他用他的.生命换来灯光。)

  13.是啊,是英雄的牺牲换来了今天天安门前的璀璨华灯。

  指名读最后一段。

  师出示课件(11):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师板书:璀璨的华灯

  14.你们从中感受了什么?。

  (体会是千千万万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

  15.这璀璨的灯光又象征着什么?

  (这灯光象征着他们的革命精神,幸福生活。)

  6、感悟首尾呼应、以灯光为线索的写作方法。

  1.课文在开头、结尾都写到天安门前的灯,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师出示课件(12):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雄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2.请两个学生读两句。

  (体会开头结尾相呼应的写法,象征着幸福的生活是无数英雄的牺牲换来的,这幸福来之不易。)

  3.师总结归纳完成板书:本文以天安门前千万盏灯引出回忆,通过描写郝副营长注视图上的吊灯陷入沉思,他想只有打败敌人,穷苦人的孩子才能够见到他憧憬的灯光。他在战斗中点燃了一星火光,这火光虽然微弱,但却为部队指明了胜利的方向。而他也像无数革命先辈一样,最终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文章是以这样的线索来结构全篇的,线索清晰,结构严谨。我们同学们要记住这种写作方法,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

  三、作业

  仿照这篇文章的写法,写一篇记事文章。

  板书:

灯光 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2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

  体会郝副营长生前所说的话,从而感受今天生活来之不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在哪见过灯光?在灯光下你有何感受?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题为“灯光”的课文(板书课题)相信你读后一定会对灯光有新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2.指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3.默读课文,思考:

  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②“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动笔画一画有关语句,可在相关地方做简单批注。

  三、同学交流,读写结合

  1.围绕自学内容,同学间交流自己读文章感受。(可从内容上交流,也可从表达方法交流)读好郝副营长的话。

  2.课件出示:郝副营长和我的对话,同学自读、指读,体会此时对“多好啊!”这句话理解。

  3.教师依据学生汇报,重点引导学生,注意课堂动态生成。“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三次,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画一画读一读有关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4.读完此文,我和同学们一样深深被郝副营长那种为了让孩子们能在灯光下学习而英雄献身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此时此刻你想对郝副营长或同学们说点什么呢?赶快拿起笔把它记录在课文插图旁。

  四、领悟表达,课外拓展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好书推荐:我们课下可阅读王愿坚短篇小说《七根火柴》《粮食的故事》。

  板书设计

  灯光

  多好啊

  一点灯光一段憧憬

  一星火光一个壮举

  一位英雄一生怀念

  六年级下册《灯光》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战地、围歼”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课文的表达顺序。

  3、从郝副营长的神情、谈话和行动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无私奉献精神。4、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课文的表达顺序。

  教学难点

  从郝副营长的神情、谈话和行动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无私奉献精神。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

  2、搜集作者王愿坚的有关资料。

  3、查词典理解“千钧一发”。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出示作者王愿坚,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例: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师相机补充: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就是王愿坚与陆柱国合写的。今天我们将学习他写的另一个感人的.故事《灯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通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2、我为什么会由一声赞叹想起往事?(因为郝副营长看到插图上的灯光、憧憬未来发出了同样的赞叹“多好啊!”)

  3、这些赞叹全是因灯光而引起,请划出文中描写灯光的句子。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4、读读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思路:

  (1)“我”为什么看到天安门广场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郝副营长注视着那幅图,在默默地沉思什么?

  (3)郝副营长在憧憬什么?

  5、重点讨论:“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联系生活实际)

  6、有感情地朗读回忆往事的内容。

  四、总结。

  你觉得题目“灯光”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感受以郝副营长为代表的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板书设计

  11灯光

  郝副营长看图憧憬

  燃书献身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文章

灯光 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3

  【学生视角

  灯光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在生活里非常普遍,课文为什么以“灯光”来命题?“灯光”究竟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难点】

  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想象“灯光”的重要含义,进而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教师思考】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是本组教材的略读课文,表达了革命先烈对未来新生活的美好憧憬,歌颂了他们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说明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课文内容通俗易懂,以作者回忆为主线展开叙述,以“灯光”贯穿全文,饱含深情,催人深思,是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教育的优秀教材。

  【重点】

  抓住人物的表现,体会人物的精神世界。

  【设计特色】

  仔细品读,体会感情,联系实际,交流感悟。

  【信息资料

  查阅作者王愿坚的相关资料。

  【教学要求】

  1、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1、教师以抒情性的语言导入新课,引出课题,奠定学文的情感基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2、介绍交流收集的作者相关资料。

  3、渗透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以情引入,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急于读书的欲望,学习目标的渗透,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努力的.方向,利于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二、自读课文,质疑讨论

  1、正确流利的地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组内互检互助。

  2、动笔勾画,圈点批注,寻找问题,大胆质疑。

  3、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梳理问题。

  (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共同梳理提出的问题,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三、组内合作,讨论交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小组讨论在读书过程中发现并提出的问题。

  2、全班合作探究。

  ⑴ “多好啊”一词三次出现,有什么不同的含义?

  ⑵你对“灯光”的怎样理解?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体验,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是学生表达独特见解,感受的时机,彼此的交流,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既鼓励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收到了教学活动的良好效益。)

  四、感情朗读,联系实际,交流感悟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实际,畅谈学文后的感受。

  五、实践活动

  收集阅读王愿坚的其他作品。

  【板书设计】

  引起回忆

  灯光“多好啊”憧憬未来

灯光 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4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先写在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借着火柴微弱的亮光在看一本书的插图,图上画着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这幅插图使郝副营长陷入对未来的憧憬之中;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结果暴露了自己。战斗胜利了,郝副营长却牺牲了。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首尾照应,结构紧凑,文脉相通,含义深刻。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对往事的回忆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调详写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而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作者却用白描的手法“略写”,两相对比中,突出了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突出了革命英雄执着的理想。

  本课的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多好啊”在文中多次出现,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感悟郝副营长的美好心灵,学习他不怕牺牲的精神,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回报祖国。

  四、美育渗透点

  让学生体会生活之美、生命之美,提高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辨别美的能力。

  【学法引导】

  学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⑴ 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⑵ 从部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

  2、难点:

  理解作者由具体的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3、解决办法: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时理解和感悟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回报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揭题,练说。

  1、板书课题。

  2、练说。教师提问:

  ① 你见过什么灯?它们的形状是怎样的?分别用在什么地方?

  ② 这些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些灯,生活会是怎样的?有了这些灯生活又变得怎样?

  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然而,我们今天要学的《灯光》一课,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本文作者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

  二、理文,练说。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口述作者回忆的往事。

  3、找出文中你最受感动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

  4、读课文,弄清人物间的关系:

  (“我”与郝副营长,虽然工作性质不同,但目的是一个,即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

  5、读课文,弄清火光与灯光的关系:

  (这里教师可设计几个填空,辅助学生弄清这一问题。)

  ⑴ 战斗间隙,郝副营长划着______,借着______看一本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______。他充满了对未来的______。

  ⑵ 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______,突击连马上______,后续部队在黑暗里______,在这______的时刻,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______,______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⑶ 战斗胜利了,现在孩子们能够在______学习,可他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______。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叙述顺序,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1、快速读文,想想课文哪些段落是写现在的事,哪些段落是回忆往事?(课文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写现在的事,其余部分是作者回忆往事。)

  2、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灯光的句子,画下来,并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自己画的句子,并谈体会。(略)

  4、拓展延伸。

  (1)同学们所知道的“郝副营长”有哪些?

  (2)假如你也参加了这次战斗,面对当时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A、学生说自己的做法?

  B、学生点评

  四、三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生自读课文,想想“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句话时,看到了什么?可能想到什么?小组讨论交流,并在书旁写上批注。

  2、小组汇报。(略)

  3、有感情朗读文中出现“多好啊!”的句子或段落。

  五、激情,练读。

  1、指导学生读回忆部分:

  (采取指读、组内读、齐读等形式。读出对战友无限崇敬之情。)

  2、指导朗读课文首尾段:

  (这部分总的基调是流畅,读出对战斗深沉的怀念。)

  3、自由感情朗读全文:

  (学生在感情朗读当中自然感受到当前生活的幸福,联想到先烈的献身精神,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四、延伸拓展。

  1、简介作者,鼓励课外阅读。

  2、写出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五、布置作业。

  1、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七根火柴》、《三人行》。

  2、练笔:仿照课文的叙述形式写篇作文,内容自选。

  【板书设计】

  引起回忆

  3、 灯光 “多好啊” 憧憬未来

  英勇献身

灯光 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5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关心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

  2、学习生字词。

  3、有感情读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郝副营长广阔的胸怀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2、理解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词,简介作者。

  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然而,我们今天要学的《灯光》一课,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本文作者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

  二、生读题,再读学习提示:看看学习这篇课文,要我们解决哪些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多好啊!”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3。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出示课件,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对以下词语的理解:挺进、豫皖苏、围歼战、突击连、

  憧憬、千钧一发、璀璨、交通沟、胸墙。

  2、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说一说。再抽生说。

  四、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引导学生悟文章写作方面的特色。(倒叙、前后照应)

  2、快读课文,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再深入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

  3、交流

  (“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三次。第一次是清明节的一天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几年又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是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

  第二次是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上读书。“多好啊”是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此时,他也许想到胜利以后,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也许触景生情,暗暗下决心,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能过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第三次是郝副营长在和 “我”交谈时说的话,“多好啊”是他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

  下学习。”)

  3、在学生理解第二、三次“多好啊”以后,要让学生再深入往下想,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怎么做,画出有关语句体会郝副营长的牺牲精神。再次深入理解课文

  五、

  1、找找文中写“灯光”的句子,想想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

  2、自由交流

  (第一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第二句: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第三句: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第四句: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第五句: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3、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句子。

  六、拓展话题,读写结合。

  (一)在这星火光中,在华灯照耀的今天,我们似乎还能看到郝副营长那张年轻的脸,还能见到李大钊那张什么的脸?(平静而慈祥的脸)还能见到谁的脸?

  (设计理念:从“火光”引伸开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所知道的革命先烈的事迹来谈)

  (二)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让我们能在电灯下学习。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以“灯光”为话题写一写,把你内心涌动的情感化为文字表现出来,可以是一首小诗,也可以是一段话……

  (三)师对照板书总结全文:今天,当我们再一次回到“灯光”,说到“多好啊!”,不会忘记今天的“灯光”中有着那么多美好的期盼,除了感动,还有着无限的“怀念”。相信现在可以擦去“灯光”后的问号了,那么就把这点点“火光”与“灯光”一起融入我们的朗读中吧,再次读课题。

  板书设计:

  灯光

  ——王愿坚

  看到:千万盏灯

  一、引起回忆 听到:多好啊

  看书、憧憬未来关心

  下一代

  灯光

  二、回忆往事

  点燃书本

  三、怀念战友

  献出宝贵生命无私奉献

灯光 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6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体会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作出的贡献,懂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练习缩写课文。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创作了许多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被列入100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闪闪的红星》,他是剧本的编者之一。)

  2、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3、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读音。

  二、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1、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

  2、怎样把课文分成三?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理清第二段的叙述顺序

  (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第二段,想一想,这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讲的: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这一段分成三层。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怎样把这一段分成三层。

  (4)请三名同学分三层朗读课文。

  四、深入理解第二段内容

  1、指导理解第一层。

  (1)指名朗读率一层。

  (2)通过杳字典理解下列词语:挺进、豫皖苏、围歼战。

  (3)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层的内容。(在围歼战开始前,“我”在交通沟里找到了突击连,来到了郝副营长身边。这是一位年轻的战斗英雄,他在激战之前心情是那样的平静,竟然借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中的插图,看得那样入神,火柴划了一根又一根。他从插图中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和情景,想到了未来,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看书,该多好啊!”)

  (4)激战马上就要开始了,他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想什么呢?(革命胜利以后,劳动人民将有可能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而不再为地主资本家卖命,他们的子女将有可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而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郝副营长高尚丰富的内心世界。)

  (5)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名学生把这一层再朗读一遍。

  2、指导理解第二、三层。

  (1)指名朗读。

  (2)指导理解下列词语:后续部队、千钧一发、整编师。

  (3)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层的内容。(突击连冲进守敌围墙后,后续部队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这样,突击队孤军深入,得不到增援,围歼战有可能失败,情况非常危急。人们望着黑 的围 ,万分焦急。就在这紧要关头,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高高举起,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他自己则因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牺牲了。人们怀着崇敬和悲痛的心情埋藏了他的遗体。)

  (4)课文中说“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对这句话有什么体会?(表现了先烈为了人民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

  (5)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名学生把“战斗打响后”和“战斗胜利后”这两层再朗读一遍。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第二段。

  2、预习课文的其它部分。

  板书设计5 灯光

  勾起回忆 | 战斗开始前

  | 回忆往事 | 战斗打响

  照应开头 | 战斗结束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上一堂课学的课文。

  2、作者是怎样想起这段往事的`?我们来学习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指导理解下列词语:漫步、清明节、(漫步是没有目的的悠闲地走。清明节是节气之一,在四月四、五或六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这个时候很容易想起革命先烈。)

  3、引起我回忆往事的原因是什么?(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勾起对往事的回忆。这三个字是连接现实和往事的一根链条,因为英勇牺牲的郝副营长也说过:“多好啊!”)

  4、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名学生再朗读课文的这一部分。

  三、学习结尾部分

  1、学生通过查字典,弄清“璀璨”“华灯”的意思。

  2、“我”怎么会想起郝副营长这位亲爱的战友?(一是见到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因为郝副营长生前也曾经憧憬过这美丽的灯光;二是听见游人发出的“多好啊”的赞叹,因为郝副营长生前也曾经这样赞叹过。)

  3、教师小结:这个结尾部分和开头都写的是现在,相互照应。“我”在天安门广场璀璨的华灯下回忆往事,包含着不忘不过去,应该把先烈的精神发扬光大的意思。

  四、练习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1、准备听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准备缩写第二段。

  板书设计 灯 光

  广场 灯光 一声赞叹 幸福生活

  | | | |

  | | | 多好啊 |

  | | | |

  阵地 火光 憧憬未来 生命换取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照耀 漫步 挺进 微弱 双膝 漆黑 憧憬 千钧一发 豫皖苏

  二、指导作缩写练习

  1、指导读“思考 练习”第六题,明确练习要求。

  2、默读第二段,想一想,缩写这一段,哪几点必须写清楚。

  3、讨论交流。(缩写这一段,必须写清楚五点:一是时间是非曲直947年初秋;二是那一次战斗的任务;三是战斗前郝副营长怎么做、怎么想;四是战斗中郝副营长的表现;五是郝副营长的牺牲。)

  三、学生做缩写练习,教师检查了解缩写情况。

  四、请两三个学生读自己写的内容,师生酌情评议。

  五、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月光曲》。

  板书设计 灯 火

  缩写 一写清时间 二交待战斗任务

  三战前营长怎么做 四营长的表现

  五营长牺牲

灯光 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7

  教学要求:

  1、能按课后练习中的问题和文中的重点语句,有目的地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方式。

  2、结合语言环境,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部分词句在表达意思及反映人物思想感情方面的意义。

  3、积累课后习题中指定掌握的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6节——9节。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人物言行、神态等描写的分析,帮助学生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幸福的明天,宁愿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及课文中心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课文:

  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自学课后习题,抄写词语,家默。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师述:每当晚霞渐渐隐褪,带走最后一抹阳光时,意味着夜幕已悄然降临了。每逢此时,人们有的在灯光下欢聚一堂,叙说亲情;有的在灯光下愉快地作一次书中散步;还有的则徜徉于五彩缤纷的霓虹灯下的人流中,尽情地享受着休闲时光……灯光是人们夜色中的明珠,更是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十三课《灯光》中讲述了一个在解放战争时期,郝副营长憧憬灯光并为之献身的感人故事。

  3.出示课题,齐读

  二、检查预习朗读

  三、观察插图,理解课文2-5节

  1.请同学看插图,默读课文,找到文中描写插图的`相应内容。

  2.指名读文:

  生:大约一切准备……憧憬里去了。

  3.自由朗读,图文对照,请你谈谈你看懂了读懂了什么?

  师抓要点,有机点拨。

  (郝副营长正深情地憧憬着)

  “憧憬”是什么意思?他憧憬什么?为什么郝副营长对灯光的憧憬是深情的?

  (“憧憬”是向往的意思。他向往着未来美好的生活,希望革命胜利后,大家都能用上电灯,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电灯下学习。)

  4.文中哪些地方要读出深情的语气?自读,指名读。

  5.引读,第二节中的第1、2句向我们交代了郝副营长是——(著名……经验),他今晚的战斗任务是——(由他……道路)

  6.齐读第2-5节,注意读出深情的语气。

  四、默读训练,理解课文6-10节

  1.过渡:郝副营长美好的憧憬实现了吗?快速默读第6-10节,哪一节中直接告诉了我们?

  2.齐读第10节。

  3.师述,这位年轻的战斗英雄,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祖国下一代能拥有良好的学习条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自己却没来得及看到憧憬已久的电灯,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4.默读回答问题:

  郝副营长从深情美好的憧憬到献出22岁的年轻生命而未见成电灯,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呢?分小组自学课文

  出示:默读回答问题。

  (1)突击连的任务是什么?

  (2)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为什么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

  (3)郝副营长是怎样牺牲的?

  出示:答题的方法与步骤。

  (1)理解题意

  (2)找出内容

  (3)摘取要点

  (4)组句答题

  5.交流自学情况:

  第一题:突击连的任务就是突破守军的围墙,为大部队打开前进的道路。

  第二题:战斗打响后,因为突破口沉寂了,后续部队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而与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第三题: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郝副营长高举起用火柴点燃了的书,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敌人被歼灭,他却因暴露而牺牲。

  6.师述:是啊,我们年轻的战斗英雄的壮举令人钦佩不已。他用壮烈地牺牲换来了围歼战的胜利,自始至终没有考虑个人的安危。他认为自己为革命的胜利而牺牲是毫无遗憾的。

  7.选择文章的中心

  出示小黑板,选择文章中心,并说明理由:

  ①歌颂了他热爱生活的好品质。(舍主取次)

  ②刻画了他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为大部队燃书照明自己牺牲的感人事迹。(主要内容)

  ③歌颂了他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幸福的明天而不惜献身的崇高品质。(√)

  8.指导朗读第6-8节

  英雄可歌可泣的事迹令人敬仰,现在老师和同学们-起配合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至八节。

  (1)以记者的视角出发。

  第6节:

  半小时以后,记者刚回到——(团指挥部……打响了),他看到了——(三发……天空),又听到了——(震天……爆炸声),知道——(围墙……突破口)。正在这时,记者突然发现——(突破口沉寂了),原来是(后续……联系)。

  第7节:

  在这危急的时刻,记者和整个团指挥所有的人都——(焦急……望着),突然,记者看到——(黑暗……过去)。他又听到(突破口……喊杀声)。

  第8节:后来记者才知道——(在这……打中了)。

  (2)从郝副营长的视角出发。

  第6节:

  半个小时以后,战斗打响了,郝副营长带领部队冲出了交通沟。随着——(三发……突破口)。正在这时,郝副营长突然发现——(后续……联系)。

  第7节:

  在这危急的时刻,郝副营长所处的那片黑暗里——(腾起……喊杀声)。

  第8节:

  原来是他突然想起了口袋里的书,便——(划着……的路)。也因为这光亮,他——(暴露……打中了)。

  五、总结

  郝副营长为了心目中美好而神圣的憧憬,不惜献出了年轻而又宝贯的生命,却没来得及看到一眼他一直深情憧憬的灯光,这是多么令人遗憾啊。可他为革命胜利,不惜壮烈牺牲而又感到毫无遗憾,表现他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

  每当夜幕降临,我们都能在灯下学习生活,又怎能忘记那些诸如本文主人公那样的英雄们,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并为之发愤图强!

  六、完成课后题3,背诵6-9节

  板书设计:

  灯光

  深情地

  憧憬

  壮烈地

  牺牲

  舍生忘死

  毫无遗憾

灯光 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8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7个生字以及“憧憬、千钧一发”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愿意珍惜、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词句的品读,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学情分析:

  今天,在孩子们看来,每天享受灯光的.光明与温暖是那样的理所应当,甚至不以为然。他们很难将今天明亮的灯光与战斗中那微弱的火光相联系,也很难将今天的幸福生活与无数战士们的牺牲相对接。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情境,紧扣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深入咀嚼体味,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体会情感,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解放战争的相关资料,弄清“交通沟、胸墙”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检查预习。

  1.揭示课题。

  2.检查预习,认读词语。

  第一组:电钮 爆炸 沙柳林 凑到耳边 夹着烟卷

  第二组:焦急 憧憬 暴露 围歼战 千钧一发

  3. 师:预习了课文,词语读得不错。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用上第二组的五个词语,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战斗前:

  1、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文中描写郝副营长话语的句子。

  2、反馈交流

  (1) 解读第一个“多好啊!”课件出示:多好呀!他在自言自语。突然,他凑到我的耳朵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点灯吗?”

  教师:什么多好呀?你从这短短的三个字中读出了什么?郝副营长此时心里在想些什么?

  学法:学生齐读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2)解读第二个“多好啊!”课件出示:“赶明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教师:透过这三个字,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法:自由读文,谈谈体会。有感情的朗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3 )口语训练

  选择身份说句子:让( )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 )多好啊!

  (4 )理解词语“憧憬”

  战斗中:

  1、教师在情境中范读:半个小时以后,战斗打响了,守敌的围墙被……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2、指导理解词语“千钧一发”。

  3、继续读文,文中哪些地方深深打动了你?

  4、交流反馈。

  (1)学生读句子后出示幻灯片:后来才知道……被敌人的机枪打中。

  (2)教师指导朗读。

  (3 ) 注视着郝副营长,倾听着枪炮声,透过这微弱的火光,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交流后引导学生第二层次朗读。)

  (4)出示郝副营长的图片,直面郝副营长,改用第二人称朗读。(学生进行第三层次的朗读)

  (5)个别读,再画横线的地方,老师重复读。(师生合作朗读,进行第四层次的朗读,升华主题)

  今天:

  1、播放天安门璀璨灯光的图片,学生谈感受。

  2、出示幻灯片,分层次引读重点句: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3、教师引读,升华主题。(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当我( )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 )。

  4、感受这今天的幸福生活,你想对这位可敬可爱的战友说些什么?(音乐伴奏

  5、写完后交流。

  (三) 谈写法。

  (四)布置作业。

  板书: 灯 光

  生命之光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灯光 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灯光》教学设计08-13

《灯光》教学设计04-18

(经典)《灯光》教学设计06-06

灯光教学设计05-29

灯光教学设计优秀10-12

六年级下册课文《灯光》教学设计(通用10篇)09-30

语文《灯光》的教学设计04-28

语文《灯光》的教学设计05-17

灯光教学设计15篇(精选)08-19

语文《灯光》的教学设计优秀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