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时间:2024-11-02 12:59:3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精品]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美术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5篇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创设情境走进春天,了解春天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知道春天的常用色彩及春天的活动,利用各种方法表现春天。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感知、欣赏春天的美,提高色彩感受能力和对色彩的识别能力,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的景色及人和动物的活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大胆表现、乐于交流、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观察春天的色彩变化和各种人与动物的活动,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

  【难点】

  感受春天的色彩、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你可以跟着音乐唱起来也可以动起来。你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吗?(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

  冬去春来,鸟语花香,春趣盎然。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春姑娘一起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春天的景色吧!顺势导入新课《走进春天》

  环节二:感受春天,尝试发现

  (一)感受春天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春天的美景,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春天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你从哪些地方感觉到春天来了?

  学生思考回答:看到了树木、田野、花草、放风筝的人、农民在耕地、踏青的人等;从春天的色彩、春天里人的`活动等感觉到春天来了。

  (二)尝试发现

  1.学生出示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春天景色的图片,小组内成员互相展示描述并讨论:你发现春天都有哪些色彩,主要是以什么颜色为主?

  学生派代表汇报小组讨论、探究的结果,教师小结:有粉红色、黄色、绿色、湖蓝色等,主要以绿色为主。

  2.除了用色彩表现春天,还可以通过什么表现春天?你知道哪些?

  学生描述如:添画小燕子、蜜蜂、蝴蝶等表现春天。

  3.谁来说一下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表看法。这么美的春天,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它留住呢?你能把它画出来吗?

  环节三:实践练习,展示评价

  (一)实践练习

  布置作业:今天我们就以春天为主题,用春天的色彩把春天里的所见所闻画出来。

  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教师巡视指导。

  (二)展示评价

  1.学生自愿展示作品,并告诉大家是怎样想的,怎样表现的。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比一比,哪幅画面最美丽?你认为哪里最有意思,为什么?

  环节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一)课堂小结

  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可以到大自然里尽情感受春天的美,还要做个护花使者,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

  (二)拓展延伸

  用绘有春天颜色的纸,剪成漂亮的拉花,装扮教室。

  四、板书设计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博古架的历史渊源、独特的文化品味、美学价值和使用价值;

  2、学校“多宝格”的成型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设计制作一个结果别致的博古架。

  教学重点

  学习(纸制)博古架的几何图形组合造型设计的制作方法,设计制作一个别致的.博古架。

  难点

  用纸袋刻制、插接成型的技法的掌握与运用。

  教具准备

  用纸袋刻制成型的、插接成型的、组合成型的博古架作品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评述。

  欣赏中国不同年代博古架作品,了解博古架艺术发展历程,感受中国博古架独特的文化品位、美学价值和使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造型美。博古架的造型美体现在哪里?有什么特色?

  2、实用美。它们有什么作用?

  3、装饰美。找一找架格是怎样排列与装饰的(高低、大小、方圆之间错落间隔)?有什么图形(方形、圆形)?美在哪里(造型、色泽、漆工)?

  4、审美价值与文化传承:教师总结。

  二、感受与启发。

  1、教师出示博古架纸立体作品,让学生摸一摸,感受纸作品的艺术魅力。

  2、启发学生思考:

  A、这些博古架作品都是由哪些形状组合而成的呢?

  B、想一想,它们都是用审美材料制作的呢?

  C、它们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组合成型法、接插成型发、纸袋刻制成型法)?

  D、你能想出更好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吗?

  三、学习与尝试。

  1、教师示范用纸材制作博古架模型的步骤与方法,并引导学生学习思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制作方法的学习与尝试。

  3、交流学习体会,探索新的制作方法,

  四、表现与创新。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利用纸材,设计制作一件博古架模型。

  2、教师鼓励学生创新,引导他们进行个性化表现。

  五、欣赏与评价。

  1、展示各小组的博古架模型,全班同学互相欣赏作品。

  2、开展评价:

  A、介绍自己的作品。

  B、评一评,谁的作品做得好,为什么?

  C、能为别人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吗?

  课后反思

  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文化传承的兴趣,同时在设计制作仲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习生活中人物变化的形象。

  2、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善于与他人交流,从多个角度观察体会人物相貌特征。

  3、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在体验中感受美术学科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掌握喜怒哀乐表情背后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难点:把握理解喜怒哀乐的表情特征,进行想象表现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师:今天在上课之前,我和同学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听好我的要求,我来说你们跟着做表情,准备好了吗?请听好:

  师:“几个好朋友约好一起去玩,一起做游戏,很开心很快乐,你们应该做个什么样的表情呢?”

  生:“有的拍手唱歌,有的很开心。”

  师:“假期如果你们吃了各种的瓜果,又去喝冷饮,肚子疼很痛苦,又是什么样的表情呢?”

  生:“有的捂着肚子,有的面部狰狞,嘴里发出呻吟声”

  师:“2008年汶川地震,天崩地裂的一瞬间,教室消失了,家园不见了,数以万计的孩子失去了亲人,你们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生:“非常难过很伤心。”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棒,反应机敏,表情到位。通过这个游戏,我们知道在生活中心情可以引起表情的变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喜怒哀乐》板书

  师:“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表情歌》请大家仔细看认真读。”

  画人喜眉开眼弯嘴上起,画人哀,眉呈八字嘴下歪,画人怒,双眼睁大眉倒竖,画人乐,嘴巴张大眼眯着。

  (二)尝试探趣、创作表现

  通过这首表情歌,我们学习了解了人物各种表情五官的不同变化,才能在以后的绘画中使人物更加形象逼真。

  师:“今天能与同学们一同分享这快乐时刻我内心感到非常高兴,我想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下面请看怒:“首先画出头部的大体轮廓,画面构图要饱满,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第二步勾画五官的形态,注意线条的疏密、流畅;最后略加整理完成作品。”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优秀学生作品吧!欣赏完后,教师布置学生绘画

  (三)尝试探趣,创作作品

  通过课件展示,欣赏了人物的脸型,发饰,眼、眉、鼻、嘴、耳的各种不同表现方法,再利用“技法点击”掌握作画步骤,提醒学生运用知识同时鼓励创新,适当夸张,以及用线的粗细,疏密、深浅和虚实。作业要求:

  1、大胆自由的画一种表情。

  2、运用夸张、想象、变形的艺术形式来表现表情中眉毛、眼睛、嘴巴的特征。温馨提醒:

  1、构图大胆,饱满。

  2、根据画面需要适当的添加背景,让画面更加充实,生动!快快拿起你手中的画笔试试看吧!

  (四)作品欣赏:

  1、让学生自评,给自己写上评语或评分。

  2、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欣赏,比较,了解五官的微妙变化能产生不同的表情。

  《喜怒哀乐》修改方案及教学反思

  《喜怒哀乐》一课是小学美术的一节造型表现课,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欣赏、观察、体验等环节来学习人物喜怒哀乐不同表情,它侧重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体验表情的作用及乐趣,并试着拿起笔用富有感情的线条来表现喜怒哀乐。线条是一种神奇的符号,它随着孩子涂鸦式开始,便陪伴着他们成长,成了许多孩子表达内心的手段。五年级的学生属于小学高年级,心理上渐渐成熟,他们的语言能力较强,对生活细节感受较深刻,对绘画则更显谨慎,常常感想而不敢画,而这一课恰好接近他们的生活与情感。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夸张去绘画。

  本课运用已学知识结合表情特真,大胆夸张创作出独具个性的肖像画。这一课学习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人物表情的特征和不同表达方式,学习头像写生,通过抓住表情及特征,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教学时,我首先通过游戏激趣导入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各个表情时五官的形状,学生在观察时一般都能找出其显著特征。然后学习我国古代画诀,欣赏书本作品:他们分别是什么表情?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人物表情的特征。学习不同表情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了解基本作画步骤以及三停五眼的比例关系。作业时要求学生在构图时,不要画得太大也不要太小,理解喜、怒、哀、乐的表情特征,进行大胆想象表现。学生作业时构图较为大胆,但表现的表情还不够丰富。教学时我还及时的引导学生去互评一下,找一找同学画的好的方面和不足,促进学生的互相交流。进行作品展出引导学生欣赏,比较,了解五官的微妙变化能产生不同的表情。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4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继续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美术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多操作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共22课,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与需要。教材以人文主题为显线,突出美术学习的艺术价值。

  以学科知识技能为隐线,学段更注重感性的积累和体验;采用点式的、跳跃的、随机的、积累的方式,服从、渗透于人文主题。

  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注重艺术能力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程。在课程设计中充分挖掘单元主题的人文精神内涵。

  从和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人文主题,并注意单元主题的延伸与拓展。教材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认知的训练,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但在绘画,动手过程中还缺乏大胆想象创造,这些方面有待提高。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和简单工具制作。

  3、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等能力。

  五、教学措施

  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制作教具。

  3、运用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绘画兴趣。

  4、充分展示图片,作品等教学手段,教师加以示范。

  六、教学内容安排

  周次 内容

  第一周《大脚丫》

  第二周《剪刀添画》

  第三周《小老虎》、《动物聚会》

  第四周《左邻右舍》

  第五周《六面怪脸》

  第六周《快乐地舞蹈》

  第七周《彩点点》、《动漫亮相》

  第八周《民间玩具》、《小蜗牛慢慢爬》

  第九周《打扮相框》

  第十周《杂技高手》

  第十一周《男生女生》

  第十二周《四格画》

  第十三周《信封娃娃》

  第十四周《影子大王》《听听画画》

  第十五周《蹦蹦跳跳》

  第十六周《小泥人》

  第十七周《猴子上树》、《剪纸动物》

  第十八周测评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小瓶罐的透视规律,学会运用合适的纹样对小瓶罐进行美化装饰,进行一组瓶罐装饰设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认识圆面透视的规律,并结合实物探究在圆面小瓶罐上装饰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装饰纹样的美感,感受设计的乐趣,感悟美术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圆面透视的规律,掌握小瓶罐的装饰方法。

  【难点】

  对瓶子不同部分的椭圆形宽窄变化的处理以及设计的纹样能够符合圆面透视规律。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课堂开始,教师举行猜谜语活动,出示谜面:“长长脖子小小口,喝饱清水坐高楼,家中数它爱打扮,红红绿绿插满头。”学生争相回答,得出谜底:花瓶。进而导入本课的课题《装饰小瓶罐》。

  活动二:描述分析

  1、瓶罐组成部分

  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发放各种花瓶、陶罐,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花瓶,并提问:

  (1)瓶罐有什么造型?(高瘦、矮胖、细颈、大肚、有耳、无耳、敞口、收口……)

  (2)不同造型的瓶罐有哪些共同组成部分?(瓶口、瓶颈、瓶身、瓶底)

  2、瓶口、瓶底透视规律

  (1)老师带来的这些瓶罐的瓶口、瓶底有什么共同点?(圆口、圆底)

  (2)分别从瓶罐上方、侧面观察,说说瓶口的形状变化与观察角度有什么关系?(俯视瓶口时是圆形,平视瓶口时是椭圆。)

  (3)一个瓶子不同部分的椭圆形宽窄有变化吗?有什么规律?

  教师总结:观察角度越大,看到的瓶口形面积也就越大,越接近圆形。观察角度越小,看到的瓶口面积越小。这就是曲线透视规律,距视平线越近,圆形透视弧度越小,反之越大。

  (4)3分钟瓶罐透视小练习,画瓶罐的`瓶口、瓶颈、瓶底的三个椭圆形透视图,掌握透视规律。

  3、瓶罐纹样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欣赏瓶罐,提问:

  (1)除了造型之外,瓶罐还有哪里地方吸引人?(装饰图案)

  (2)瓶罐上的装饰都用了哪些纹样?(动物纹、植物纹、水波纹、几何纹……)

  (3)不同部位的纹样是一样的吗?(不一样)

  (4)纹样具有什么特点?(瓶身纹样较大,可以是独立的图案,瓶颈与瓶底往往采用连续纹样。)

  4、纹样透视规律

  引导学生从正面观察花瓶,看看花瓶中间纹样与将要转过去的部分即两侧的纹样有何不同?(花瓶中间纹样舒展适当,两边纹样变窄,花纹线条符合圆面透视规律。)

  活动三:示范讲解

  教师示范装饰花瓶的步骤:

  1、设计瓶罐造型;

  2、画瓶罐透视;

  3、设计适合的纹样。

  活动四:实践展评

  1、实践练习

  教师布置课堂作业:画一组瓶罐,并为其设计纹样进行装饰。

  学生开始动手练习,教师课堂内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瓶罐的透视变化和装饰纹样与瓶身透视的贴合。

  2、展示评价

  教师鼓励学生自愿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作品的装饰纹样和透视规律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活动五:小结作业

  课后请学生搜集查阅资料,了解其它透视规律并尝试创作。

  四、板书设计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使同学掌握概括基本形的方法。

  2、运用学习的方法并添加特征练习画刺猬。

  3、培养同学发明性思维,添加适当的背景。

  教学重点:折线的节奏

  教学难点:添加背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有一种小动物,它长得很奇怪,浑身是刺,胆子却很小,你一靠近它,它就团成一团,人们确很喜欢它,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对了它就是可爱的小刺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小刺猬(板书课题:画刺猬)。

  二、步骤方法

  1、刺猬的身体可以概括成半圆形。

  2、它身上的.刺可用折线来概括。

  3、在图画纸上确定位置。

  4、先画半原形。

  5、然后画折线,注意折线的节奏。(可做单独的画线训练)

  6、涂色并添加背静(注意与主体的和谐)。

  三、实践操作

  在同学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为同学提供图片资料,巡回指导,因材施教,注意发挥同学的个性,多鼓励多褒扬,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四、课堂小结

  谈收获、谈体会,总结经验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7

  本期我有的放矢的进行了形式多样的绘画教学,根据教材要求。着力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贯彻加强基础知识,开发智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原则,重视审美教育和加强工艺设计教育,力图把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美感。

  兴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通过让学生欣赏一些中外儿童题材的优秀美术作品,让学生联系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他门的表现欲望。

  二、培养正确的绘画姿势,认识构图美。

  作画,必须有良好的姿势(包括坐姿、站姿和握笔的姿势)。在教学中,我时刻提醒、纠正学生的姿势。

  一幅画从整体看上去美不美,构图的处理是关键。如:一个物体摆放在画面中,画得太大就显得拥挤;画的太小就显得小气;画得偏上或偏下、偏左或偏右都会使画面不美观。如何恰当的处理好物体在画纸中的关系呢?构图很重要。我用直观的正误图例让学生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构图饱满。

  三、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运用。

  五彩缤纷的世界吸引着我们用手中的`画笔去描绘。我根据儿童对新鲜事物的浓厚兴趣,和当地的实际条件,提倡学生使用铅笔、彩色铅笔、水彩色笔或蜡笔,运用形与色的知识,进行临摹、写生、记忆画、想象画的练习。

  通过这些绘画活动,使学生懂得了本学期的美术基础知识,掌握造型技能,也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情趣、爱国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真正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与学总得来说取得了以下的成效:

  1.教学过程中,能不断注重学科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中贯穿德育教育。

  2.学生对美术活动兴趣浓厚,表现大胆积极。

  3.在教学过程中能与学生建立平等、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一定的创造能力。

  4.教学过程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和大胆的创造能力。

  存在问题:

  1、教材内容增多,部分内容一课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或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部分教学内容较为分散和繁琐。

  3、学习内容的多样性给学习材料准备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部分学生作业迟交和拖拉现象比较严重。

  改进措施:

  1、加强教育,改进评价方法增强部分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与责任感。

  2、适当调整单元内教学内容。

  3、学生课前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难准备的材料由学校统一准备,课前提前布置学习用具和材料。

  对以上工作总结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转载给你身边的好友!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8

  1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有关录象,白纸,彩色水笔,毛线,胶水,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 春节过得愉快吗?过春节时你最开心的事是什么?(学生回答)

  2、过春节时哪些同学放烟花了?(学生举手)哪些同学看见别人放烟花了?(学生举手)哪些同学看见电视里放烟花了?

  三、讲授新课:

  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

  1、你放(见)的烟花美吗?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一一回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简要评说烟花的美感并简笔画出烟花形状。)

  2、欣赏录象中放烟花场景,激发学生兴趣,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

  3、烟花的表现方法

  1)、教师示范集中不同形状的烟花的表现方法。

  2)、总结烟花的表现方法。(用大小不同的彩点直接点出烟花的形状,由内而外依次点出。一个烟花可以用同一种颜色表现,也可以用多种颜色表现 。

  3)找学生讲讲打算用什么工具来表现美丽的烟花。

  四、作业要求

  1、用彩色笔直接作画,不必用黑色勾线。

  2、可以表现自己见过的烟花形状,也可以自己设计烟花的形状。

  3、可以多画几个烟花使画面饱满。

  4、构图时可以以一种烟花为主,稍加几个其它形状的烟花,做到主次分明。

  5、适当添画人物或场景,使画面充实有情节。

  五、作业评析

  1、作业展示,学生选优并说一说为什么?

  2、教师评析。评析标准:构图饱满,色彩鲜艳,烟花的形状优美多姿。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习民间玩具的造型与质朴装饰用色表现手法;

  ②懂得制作摇鼓的传动装置。

  2.过程与方法:

  ①在合作创作中.探索打鼓鸟的整体设计方案;

  ②在欣赏活动中,学习民间玩具质朴造型与装饰色彩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爱护鸟类.保持生态平衡;

  ②感受小组合作的愉快。

  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懂得运用能量互换原理,利用传动装置制作出会打鼓的小鸟。

  2.教学准点:合作探究,学会看图制作,有效提高创作水平。

  3.兴趣点:制作出会发出声音的小鸟。

  4.观察点:关注发声玩具的鼓面与鼓架的组合成型特点。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制作出一只会打鼓的小鸟玩具。

  2.较高要求:能制作出一只既美观又能打鼓的小鸟玩具:

  3.个性探究:能制作出鼓声清脆、转动顾畅、造型独特的.小鸟作品。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分享、讨沦:

  (1)看一看:欣赏课本中提供的摇鼓图片。哪个摇鼓最有趣?为什么?哪个摇鼓最美?为什么?

  (2)说一说:你了解的民间玩具——摇鼓有汁么特点和历史?

  活动二:尝试、探索:

  (1)看一看、议一议:观看制作打鼓鸟的步骤,书上介绍的方法能看懂吗?不懂的地方与同学探讨一下。

  (2)说一说:哪些部分比较难解决?你想到用什么方法解决吗?

  活动三:创作、表现:

  (1)小组讨沦:准备用什么材料,如何设计鸟的造型?

  (2)做一做;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动手制作打鼓鸟。围绕打鼓鸟的装饰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教师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

  (3)说一说: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活动四:展示、评价。

  比一比:进行作品展示交流,比一比谁的打鼓鸟发出的声音最响亮清脆,谁的打鼓鸟转动得最畅顺,谁的打鼓鸟造型最简练美观。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

  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方法。

  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欣赏导入:

  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课件展示)。

  (1)生活中常见的黑与白:足球、太极、连续纹样、水墨画等;

  (2)心理学上产生错觉的黑白图片:人与杯子、房间、会亮的灯;

  (3)美学上渐变的黑白图片:埃舍尔的一组鱼鸟渐变图。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探究新知:

  1.学生按照《人像与杯》的制作过程,尝试制作人像与杯的黑白正负形。

  (1)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人像与杯》的制作过程。

  (2)练习制作人像与杯图。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课本中的插图。小组讨论:这些作品可以分为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3.归纳总结黑白图形的表现方法(出示课件):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如变化的脸、一家三口等。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如人像与杯、皇后与卫士、女人与狗等。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如象与羊、埃舍尔的变换等。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如中国汉代装饰纹样等。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图案、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二方连续图案的一些知识。

  2、技能目标:掌握二方连续纹样的描绘技能,能描绘出有装饰效果、色彩美丽的二方连续图案。

  3、情感目标:在二方连续图案的构思、组合、创意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认真细心的态度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二方连续图案的基本特点,在秩序中体会整体美,学习色彩的分布,提高认识与动手能力。初步形成平面构成的概念,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动脑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二方连续图案的描绘技能,描绘出美观大方的图案,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二方连续图案创作的特点与规律,尝试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完成二方连续图案。

  三、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有关房间摆设的图片(包括手工制作图片和实物欣赏图片)若干,制作范例数个;卡纸、双面胶等。活动流程图:

  1.激发兴趣。

  教师用刷上颜色的树叶在黑板的白纸上重复压印,激起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

  2.初步尝试。

  让学生将彩纸反复折叠几次,然后剪出一个简单的形状,打开后看看有什么特点。用所带的工具材料在桌子上摆一摆,感受排排队的乐趣。

  3.展开活动。

  思考这样的排队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可以看到,这样的排队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和学生一起走进校园或走上街头(也可以看自制录象片段),亲身接触和体验一下二方连续图案。

  4.分享活动。

  自主构思(活动的中心环节)。用各种材料边做边想,边想边做,选定自己的尝试目标,大胆进行尝试活动,体验活动乐趣,并进行合作活动,相互交流,共同研究和探讨,在愉悦和欢快的氛围中构建和创新。

  5.延伸活动。

  评价、展览。说说自己的作品和创意,欣赏和体会别人的表达和构想。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2

  一、教材分析

  (一)编辑指导思想

  《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一课旨在通过欣赏各种艺术作品中的动物,让学生认识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学习艺术家们对动物形象的艺术处理方法,使学生体会到艺术作品的魅力,并通过欣赏这些艺术作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以动物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中寄托了人类(艺术家)的美好愿望与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了解民俗文化、热爱自然的情感。

  本课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探究性学习,把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集中对比欣赏,让学生自己获得艺术表现形式、材料等方面的知识。但由于孩子年龄尚小,对于一些知识性较强的东西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认识、了解。

  (二)教材版面分析

  教材中,首先以东汉青铜器《铜奔马》导入。这是一尊形象写实的工艺品,它抓住了奔马瞬间的姿态,给人以勃勃生机之感。这件作品使学生回忆起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形象,展现了艺术作品中写实的一面。右边一尊泥塑民间玩具《坐虎》与《铜奔马》在造型、色彩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民间玩具《坐虎》将动物的耳、眼、嘴、尾等进行了变形夸张,并以装饰性的纹样、色彩将《坐虎》装扮得可爱、喜庆,充分体现了人们对虎的喜爱及理解,将学生从对动物的具象认识,逐渐引导至抽象变形的情境中。而此页下方李可染的《浅塘渡牛图》则展现了李可染以其高度概括的笔墨,抓住水牛的形象特征及神态,借助中国画特有的晕染效果,将水牛以平面化方式展现得活灵活现,让学生体会中国写意画的感染力。

  在本课第二页上,主要为学生分析了绘画作品在造型、色彩上的巧妙运用。张仃的作品《鸡》以其概括、几何化的造型,丰富夸张的色彩,简洁有力的笔触,将雄鸡的特征、特别是精气神儿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旁边的两幅学生作品,一张《狮子大王》,主要体现了艳丽夸张的色彩,通过色彩让人感受到狮子勇猛的气势。第二张《母与子》主要学习了画家在造型上的夸张,以及中国画笔黑的运用。两张学生作品使用工具不同,表现的侧重点不同,展示了学生欣赏画家作品后经过理解、学习,加以自身的认识,进行创作的效果。在本页右下边有一北京故宫太和门前的铜狮。这是对本课知识的拓展,铜狮的塑造在封建社会是有等级之分的。此铜狮造型威猛,极具震撼力,寓意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动物造型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去发现、去欣赏。

  本课的作业提示主要是从表现方法、材质上引导学生欣赏。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故加以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动物不同特征,为今后创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能够认识辨别青铜、雕塑、泥塑、中国画、儿童画等艺术表现形式的基本特征,知道很多艺术作品中的动物是艺术家在色彩、造型上进行了变形、夸张,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展现动物的特征,以及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

  应会:学习描述不同形式的作品,能抓住作品在色彩、造型、材质上的特征,正确表达自己喜欢作品的原因。

  2.隐性内容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艺术的丰富性,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通过对民间文化的接触,培养学生珍视民间文化艺术的情感,同时对学生进行热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育。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认识各种美术表现形式,能从色彩、造型、材质、呈现方式方面进行描述。

  (2)了解艺术作品中经常运用的夸张、变形手法。

  (3)初步了解动物在民间艺术中的寓意。

  难点:体会不同艺术形式给我们带来的不同美感,并将此感受加以描述。

  (五)学习材料

  有关动物的图片,以动物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上节课的动物头饰作业。

  二、教学设计参考

  (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1. 设计情境

  看录像:马、牛、狮子、虎四种动物的生活片断。

  2.欣赏书中作品

  小结

  3.欣赏课外著名艺术品

  出示课件:

  “今天我从动物园请来了四位好朋友,你们想和它们做朋友吗?”

  提问: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组的这位动物朋友?(提示:除了它的样子外你还了解到了什么?)

  “我也带来了有关这四种动物的艺术品,看一看艺术家是怎样表现它们的。”出示课件展示:铜奔马(马踏飞燕)

  浅塘渡牛图、铜狮

  提出要求:

  以组为单位回答本组中出现的问题,同学之间可互相帮助。

  提问:谁能介绍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给大家认识?

  提问:艺术家虽然采用不同的物质材料,选择不同的表现技法,但作品中都抓住了动物的什么特点?

  出示课件:

  (1)李苦禅的《鹰》

  (2)吴作人的《熊猫》

  (3)原始壁画《受伤的狮子》

  提问:你喜爱哪幅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分四大组,每组选择一种喜爱的动物观察,可以给动物配音,如奔跑声、鸣叫声等。

  学生回答出动物的体态特点及性情、简单生活习性等特征,如马:体态矫健,善于奔跑且奔跑时动感强烈;牛:身体强壮,善于劳作,性情温顺等。

  学生按照刚才的四组选择相对应的艺术品欣赏并回答课件中相应的问题。如对选择艺术品《铜奔马》的组提出问题:

  (1)这件圆雕作品表现的是马在什么时候的一瞬间动作?

  (2)从哪儿看出它正在奔跑?

  (3)为什么这匹马踏在了一只燕子身上,艺术家想表现什么?

  对选择《浅塘渡牛图》的组提问:(1)这幅画使用什么绘画工具?(2)从画中你能听到什么声音吗?(3)画中的牛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每组选一名代表给大家介绍。

  感受到艺术家抓住了动物形、神的特点,表现出了自己对动物的主观感受。

  进一步感受艺术家对动物形、神的出色表现。

  学生谈对作品的感受。

  本课通过给学生创设与动物交朋友的情境,使学生了解一些动物的体态、神态特点及简单的生活习性,为下一步欣赏艺术作品中的动物进行铺垫。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艺术作品中的神韵在于艺术家对于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从而激发他们向艺术家学习,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表现生活。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了以组为单位互助答疑的方法,目的在于教会他们分析、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欣赏、评述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4. 学生表现

  5.展评与小结

  提问: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你打算用什么方式去表现它?(泥塑、绘画、布贴等方式。)

  在抓住动物体态、神态的基础上表现出自己对动物独特的感受。

  学生之间互相讨论。

  学生选择不同材料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物。

  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3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了解自然界昆虫的种类和特点,如:它们的形态、特征,体会它们的飞行快乐。知道表现主题的方法,认识昆虫的对称特征。

  2、技能目标:用绘画的方法表现想象中自己与昆虫一起玩耍的情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模仿能力与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昆虫的形象、飞行并表现出来。大胆创作“我和昆虫”的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抓住昆虫美丽的身躯和翅膀,发挥自己的想象表现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

  油画棒、彩色笔、昆虫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展示昆虫图片, 观察会飞的昆虫,观察它们的身躯和翅膀,观察它们飞行。

  一、激趣导入 。

  1、根据所欣赏的图片,或曾经见过的昆虫,选出你认为美丽的而且会飞的昆虫。(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并说出自己喜欢的昆虫,和为什么喜欢。)

  2、教师在黑板上作好记录:蝴蝶、蜻蜓、蝗虫、螳螂、蝉、蜜蜂、飞蛾等。(学生喜欢的昆虫)

  课堂活跃,学生已投入课堂。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强烈的好奇心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授课前已吸引了学生、激发兴趣。

  二、探究练习。

  1、通过大图片来了解昆虫。昆虫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长有触角和六条腿;它们生活在空中、陆地和水中。

  2、介绍常见的昆虫

  蝴蝶:有美丽的大翅膀,翅膀的'形状各不相同,花纹更是有条纹、点等,色彩斑斓,真是“飞舞的花朵”。

  蜻蜓:大眼睛、长尾巴、透明轻薄的两对翅膀,动作轻盈、灵敏,象一架小飞机。

  蝗虫:有着强劲有力的后腿。

  螳螂:三角形的头、瘦长的身体、较大的腹部、细长的腿、还有带齿的大刀。……

  3、问:你们知道它们生活的环境吗?

  (学生回答:草丛、树林、荷塘…… )

  4、谁能学学自己喜欢或观察的昆虫飞行? (引导学生模仿昆虫飞行或爬行的特征)

  三、创作表现。

  1、问:想不想和漂亮的昆虫自由自在玩?(学生兴奋回答喜欢)

  2、问:你们想用什么样的表现方法?

  (完整地画一个单独的飞行昆虫,接着把自己也变成有翅膀飞上天空与昆虫玩耍起。)

  2、表现要点:

  抓住昆虫的形象特征;把我和昆虫在一起玩的有趣故事表现出来。注意添加适当的环境;用鲜艳的色彩表现。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但是本节课仍然以绘画表现为主。

  四、展示评价。

  1、美丽的昆虫们,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2、了解动物的危机,要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感情,更加关爱它们,保护它们。

  3、昆虫有成千上万种,你还想了解更多吗?那就更加关注我们的大自然。

  展示活动自由,增请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美术、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懂得保护动物的重要性,从而爱护身边的小动物。

  教后反思

  因为本课的题目是“我和昆虫”,所以光画昆虫是不行的。因此在分析完几种常见昆虫的特点后,我问:“谁能把它们画在黑板上?”待五位同学画完昆虫后, 我便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边迅速的在他们的画面上添加上“我”,如:我拽着蜻蜓 的尾巴飞上天和螳螂和昆虫之间可以发生这么多事情呀!”我后、遮挡等关系。经过这样的师独 境。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桌椅的组成及功能,感受创意桌椅的造型特点和巧妙构思,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小桌椅。

  过程与方法:观察不同种类的桌椅,分析桌椅的功能及组成部分,欣赏中外不同时代的桌椅作品,分析其造型、创意、用材和制作方法,绘制桌椅设计草图并用身边的废弃材料进行制作,提升动手制作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座椅的巧妙构思,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树立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桌椅的组成、功能和运用多种材料创作桌椅小模型。

  难点:设计出创意新颖、造型美观的桌椅作品。

  三、教学过程

  (一)趣味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谜语:

  ①四四方方,面上有光,长着四条腿,站着不出房。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家具吗?(桌子)

  ②四条腿,一个背,走路睡觉用不着,吃饭写字要它陪,这又是什么家具呢?(椅子)

  教师总结:桌椅看似平凡常见,但是我们留心观察会发现,这些每家每户都有的桌椅也有着千姿百态的外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桌椅的世界,感受设计的魅力!引出课题《小小桌椅设计师》。

  (二)作品图像识读

  1、桌椅的组成和用途

  教师组织学生仔细观察教室桌椅,提出问题:

  ①椅子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椅脚、椅座、椅背和扶手)

  ②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椅子它都有哪些作用呢?(休息、装饰)

  教师总结:生活中常见的椅子主要是由椅脚、椅座、椅背和扶手四个部分组成。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累了时可以坐下来休息,同时,它以美观的造型也装点着我们的生活。

  2、桌椅的造型和创意

  教师出示《明代家具》《创意餐桌》《地球椅》等多幅图片,提出问题:

  ①这些椅子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明代家具:造型简单、古朴典雅;创意餐桌:像盛开的花朵;地球椅:球体造型)

  ②这些有创意的椅子是以什么物体为原型设计出来的呢?(创意餐桌:花朵;地球椅:地球)

  教师总结:在设计桌椅的造型时,设计师加入了自己的灵感和设计理念,并借助其他物体的形状为原型进行制作,创造出了风格独特、实用美观的桌椅,它们是设计师巧妙构思和精心制造的产物。

  3、制作的材料与方法

  教师出示学生作品《手型椅》《卡纸椅》等,思考问题:

  ①这些桌椅作品使用了哪些材料?(纸杯、木棍、彩色纸、铁丝……)

  ②它们又是通过什么方法进行制作的呢?(粘贴、排列、剪裁……)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材料,通过粘贴、排列、剪裁等方式变废为宝,制作出一套造型美观、创意新颖的小桌椅。

  (三)技法表现探究

  教师示范“手套”桌椅的方法及步骤:

  1、创意构思:设计草图,选择废弃手套和棉花等材料;

  2、进行制作:将棉花填充在手套中撑起手套的.体积,再封口;

  3、固定形状:用胶水把手套固定成椅子的形状;

  4、调整细节:进行细节的调整,修剪多余的部分。

  (四)美术创意实践

  1、请学生以美术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想设计怎样的桌椅?会采用哪些材料?(章鱼椅子、贝壳椅子、八音盒桌子;玩具章鱼的头制作靠背、触角制作扶手,贝壳打开以后就像小椅子,八音盒表面光滑平整当桌子的桌面)

  2、布置活动练习:结合设计构思,以美术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套小桌椅的设计作品。提示注意剪刀的使用安全和教室卫生。

  3、教师巡视辅导,辅导要点:桌椅的创意、造型、材料和制作技法。

  (五)多元展示评价

  教师设置“家具小展览”的活动,请学生将作品放置在展示区,并从造型特点、创意构思等多方面评价作业。

  (《纸杯椅》有椅子的基本功能,使用纸杯的弧度设计椅子的靠背,富有创意同时体现了环保意识。)

  (六)小结升华作业

  1、总结桌椅的造型特点和创意构思。

  2、升华情感:生活中从不缺乏美,往往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通过今天的课程,大家感受到了桌椅的艺术魅力,设计出了优秀的桌椅作品。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要留心观察生活,发挥自己的想象,利用我们身边废弃材料进行改造,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3、课后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将你本节课设计的小桌椅改造成实用的小家具。

  四、板书设计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识美术的种类及审美标准。

  2.仔细翻阅新教材,师生共同关注新教材每一课的异同。

  3.

  针对每节不同的内容,找出所需材料并做记录

  教学重点:记录每节课所需材料,为一学期开学第一课学习作准备。

  中国美术教育资源网教学难点:让学生找出不同课所需的多种不同材料。

  教师教法:诱导启发教学法

  学生学法:学生感悟理解

  课前准备:美术教材、铅笔

  教学过程:

  开学第一课给孩子们说些什么呢?

  以往的始页课总是讲述美术课的要求、看新学期的书、互相交流。总是这样的流程,连我自己都觉得好无趣啊。怎样给孩子们一个新的感受呢?

  进入班级,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孩子们看还是我来教,都很开心啊!),有了灵感哦!

  一、由“魔术”说起。

  师:同学们,不再自我介绍了,我们都是老朋友了啊!

  生:那是啊!

  师:出个问题考考大家,学了这么久的美术,你认为美术是什么?

  生:美术是一门艺术。

  美术可以是绘画、可以是手工。

  美术分为很多种,有国画、油画等等。

  美术是一种创想。

  美术是把心中想的东西画出来。

  ......

  师:很多同学很专业嘛,了解很多美术的专业知识,老师更喜欢“美术是一种创想”“是画出心中的东西”,这些回答让老师感受到的是你对美术课的热情、对未来的梦想。想知道老师心中的“美术”是什么吗?

  生:老师是怎么想的?

  师:很简单的字面理解,美术——美丽的魔术。

  (学生觉得很有趣。)

  师:去年的春晚,让一位魔术师一夜出名,大家知道是谁吗?

  生:刘谦。(异口同声啊)

  师:那大家认为,这样多的魔术师中,为什么刘谦可以脱颖而出呢?

  生:手法娴熟,别人看不出他是怎样变的?

  刘谦很帅。(哈哈,大家笑)

  刘谦和努力,从小就开始练。

  刘谦的经典语言:下面,鉴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哈哈哈,大笑)

  刘谦的魔术和别人的不一样,有自己的特色。

  ......

  师:我帮助大家小结一下,刘谦有扎实的功底,营造出神秘的氛围,更主要的是他的魔术新颖,自创的很多。与众不同,便会让你的作品精彩万分。美术其实也是魔术哦,首先有一些基本的东西,同学们这两年也学了不少,更重要的是创新,艺术贵在创新,这就是美术课的精髓。希望我们班的每个同学都能成为优秀的魔术师。

  二、由“牛头”说起。

  师:再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学生精神百倍,期待着。)大家知道毕加索吗?

  生:知道。

  师: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不仅会画画,还会“做手工”,尤其喜欢用废旧的材料拼摆成艺术品。有一次,毕加索在路上看见一个拾破烂的人,它的大口袋里有很多废铜烂铁,自行车的废旧零件,毕加索就请求拾破烂的人把这些废旧零件给他。拿回去以后灵感大发,用车把和车座拼成了一个牛头,至今这个作品还保存在国外的展览馆里。(我把大概的形状画在黑板上)

  生:太有趣了。

  师:毕加索的创作特点,就是用简洁的线、概括的形表现自己的想法,画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来。最初,他的.这些作品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大家甚至觉得很可笑,但他的坚持让他获得了成功。

  师:这些废旧的材料,放在你的面前,你可以拼摆出作品来吗?

  (有的学生说,可以;有的学生摇摇头。)

  师:摆出这样东西,并不难,难就难在你能不能想到,敢不敢想。这也是我们美术课的精髓——敢想感画敢做。

  三、由“美丽”说起。

  师:有的同学说,我画得不好看。老师不这样认为,好看是什么?美是什么?有标准答案吗?

  生:没有。(异口同声)

  师:答得很好。今天,你穿了一套衣服,你认为很美,但在我的眼里,我可能觉得很难看。(大家哈哈笑),美是什么,各人有各自的看法,不要害怕别人说你丑。你的作品也是一样,只要画出你心中的想法,你的作品就是最棒的,至少老师我喜欢。

  四、由“教材”说起。

  师:大家都很想看我们的新教材吧。

  生:想。

  师:看之前,老师提两个小要求。第一,看的时候找一找课本中有哪些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可以写下来,平时注意收集;第二,把你感到新奇的东西可以和同伴们交流一下,希望以后你也可以有更好的创意。

  (下面的时间,同学们看起书来。有了要求来看书,大家看的很投入,被书上的精彩所吸引了。)

  教学十年有余,领悟到:美术教学有自己的特色,要求、规范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兴趣、是热情、是自信、是坚持。相信我的学生,他们会做的很好。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06-16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07-12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经典08-14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经典)01-10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优秀04-23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优选]09-12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范文10-03

小学美术《光的魅力》教学设计04-22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5篇06-18

小学美术《绘画水果》教学设计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