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反比例》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11 14:11:1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反比例》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反比例》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反比例》教学设计

《反比例》教学设计1

  [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0页例6用反比例解决问题。

  [教学对象]

  小学六年级学生

  [教材分析]

  这类问题学生在前面实际上已经接触过,只是用归总的方法来解答,这里主要学习用反比例知识来解答。前一个例题是用正比例解决问题,学生已基本掌握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用正、反比例知识解答正、反比例的问题的关键是使学生能够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成哪种比例,然后根据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所以在教学前可以先给出一些数量关系,让学生判断成什么比例,依据什么判断的。本节课还要注意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对比。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简易方程的认识,也为中学数学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做较好的准备。

  [学情分析]

  这类问题学生在以前学过,都会用归总的方法解答。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也学会了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哪种比例,前一个例题中也学习了用正比例解决问题。但学生对于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主要是部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比较弱。当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同时出现时就会有的学生不理解,容易混淆。有的学生也会受比例的知识的影响列出多种比例的式子从而对这部分知识理解得有点乱。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旧引新,运用知识迁移,利用学生归总方法的知识掌握得较好的优势来学习用反例解决问题的知识,相信会有较好的效果。

  [课类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能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

  2.经历用比例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

  [学习重点]能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

  [学习难点]能正确利用反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学习过程]

  一、自学。

  (一)忆一忆。(约3分钟)

  1.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成什么比例。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 )比例。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 )比例。

  (3)总价一定,买水果的数量和总单价成( )比例。

  (4)运货的总量一定,汽车的载重量和运的次数成( )比例。

  2.在横线上补充问题,再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批书每包20本,捆了18包。 ?

  ① 题目已知哪两个相关联的量?这两个相关的量有什么数量关系?

  成什么比例关系?已知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

  ② (用算术法)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找两个相关联的量及判断这两个量成哪种比例关系,分析已知条件的数量关系,用归总的方法解决问题,为本节学习用反比例解决问题作铺垫作用。引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一学。(课中约3分钟)

  1.课前预习:看书P60例6。

  例6

  张叔叔 李阿姨

  (1)题中已知 , 求 。

  (2)试一试: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解决问题:

  (3)这样的问题还可以用比例的方法解决:

  ① 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 这两种量之间存在什么数量关系?

  ③ 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答:因为( )一定,所以题中的( )和( )成( )比例,也就是说,( )和( )的( )相等。

  ④ 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⑤ 试一试用比例解决问题:(温馨提示:注意格式)

  ⑥ 怎样检验?

  2.课中自学(3分钟)

  (1)看书P60例6。

  (2)想一想: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有什么相等关系?根

  据这种比例的意义列出怎样的方程?

  (3)把你做的方法与书上例题比一比,你的解答和格式对吗?

  (三)归一归:

  1.比一比例5和例6: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归一归: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生

  数学的重要方式”。以学案导学,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回顾旧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再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相关联的量及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以前一个例题学过的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经验自主探究,寻求用反比例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自教。

  (一)小组交流:(约3分钟)

  交流课前预习部分,小组长注意了解同学们的主要疑问是什么?有错的同学错在哪?

  (二)全班展示:(约10分钟)

  1.展示例6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的思路。

  学生点评、质疑,教师评价小结:已知每份数和份数可以用乘法求出总数,两种包装方法的总数不变,先用乘法求出总数再用除法求出另一种包装方法的包数。

  2.展示用比例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生点评、质疑,教师小结:每份数和份数存在的数量关系是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不变,即积一定,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小结:解题的关键是什么?答:找出两个相关联的量,判断是什么比例,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3.对比例5和例6找出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与异同。(5分钟) 追问:用正比例解决问题与用反比例解决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三)同步检测:(用比例方法解答)(约2分钟)

  学校小商店有两种圆珠笔。小明带的钱刚好可以买4枝单价是1.5元的,如果他想都买单价是2元的,可以买多少枝?

  小结方法:找出两个相关联的量,判断什么比例列出方程。

  [设计意图: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

  学生数学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经历“尝试——理解——总结——应用”的过程,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掌握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为学生形成有序的思考方式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已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去发现、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加以抽象、概括,建立数学模型,探求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渗透了数学建模思想。

  通过展示交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学、表达能力,以追问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渗透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与策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自编:(5分钟)

  编两组对应的成反比例的量,再进行互评、互改。

  [设计意图:开展一对一帮扶学习,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以“兵教兵”的方式关注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目的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准确判断成反比例的量。]

  四、自演。(约10分钟)

  1.判断下列各题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1)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一定,每小时所走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

  (2)全班的总人数一定,列队时每行的人数和行数。 ( )

  (3)铺地的面积一定,每块砖的面积和块数。 ( )

  2.有一堆煤,每天用15吨,可以用40天,如果这堆煤要用60天,每天只用多少吨?(用比例方法和算术法两种方法解答)

  3.比一比: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一个客厅,用9cm2的方砖铺地,需要112块,如果改用16cm2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2)给一间房子铺地,如果用边长6dm的方砖,需要80块。如果改用8dm的方

  砖需要多少块?

  4.拓展练习:

  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可以到达。实际前2小时行100千米,照这样计算,行完全程共需多少小时?(用正反比例两种方法解答)

  [设计意图:设计判断题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成哪种比例关系的能力;设计解决问题要求用两种方法解决与对比练习目的是检测学生是否能正确地用反比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能否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形成知识系统。设计拓展练习的目的是检测学生能否掌握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联系与区别,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五、反思总结。(约3分钟)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用比例解决问题的解题关键是什么?解题的步骤是什么?用反比例解决问题与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全课总结: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题中的两( )的量,并判断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 )比例关系,然后根据( )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反思每节课的收获,整理一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起总结提升的作用。]

  六、达标检测。(约2分钟)

  一间房子,用边长5dm的方砖铺地,要108块。如果改用边长6dm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本节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起当堂反馈的作用。]

  七、板书设计:用反比例解决问题 反比例

  每包20本,要捆18包。 (总量一定)

  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

  相等关系:每包30本×包数=每包20本×18包 算术法:

  解:设要捆χ包。 20×18÷30

  30χ=20×18 =360÷30

  χ=12 =12(包)

  答:要捆12包。

  [教学反思]

  1.导学案的设计能发挥导学的作用。

  以学案导学,设计具体的学习内容与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独立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建立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知识体系,能有效地发挥导学的作用。

  2.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全班大展示的过程中,自始自终让学生参与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注意引导学生围绕解决问题的核心进行探索、思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根据教师设问与引导开展深入思考与讨论,很快掌握了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

  3. 相信学生,让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小课堂的作用。

  “相信学生,利用学生,放手发动学生,发展学生,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这些都是杜郎口中学提倡的学生观。我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自学、自教的环节处理中,我指导小组长进行互教与辅导,引导小组长充当小老师,把每个小组看作一个小课堂,而组长就是这个小课堂中的老师,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在互动中发展,如班上逐渐显示出一些优秀的小组和优秀的小组长,他们能引导本组同学去思考、去学习,指导方法,发现组员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辅导,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真参与、投入学习,在这些小组中,整个小组的同学能忘我地投入学习,做到了全程参与。

  4.在解决问题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旨在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经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再到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实现其质的变化,要让学生沿着“抽象”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渗透,将已学的思想方法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牢固的认知结构,并能在不断的归属同化中得以发展,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已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去发现、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加以抽象、概括,建立数学模型,探求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不足之处:

  在实际的教学中,让学生讲述理由、叙述解题思路的机会还不够,面不够广,从而造成部分学生只是模仿例题列比例解答,但解答的依据却说不清,也有部分学生对题中如何寻找相关联的量和正确判断是哪种比例关系不熟练。在今后的解决问题教学中仍要加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的渗透,还要加强训练学生表述解题思路与方法的能力。

《反比例》教学设计2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P42

  教学目的:

  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的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2、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分析合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

  3、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总结出成反比例的量,是相关的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积一定,进而抽象概括出成反比例的关系式。

  教学难点:

  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下面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

  购买练习本的价钱0。80元,1本;1。60元,2本;3。20元,4本;4。80元6本。

  2、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常见的数量关系中的另一种特征——成反比例的量。

  2、教学P42例3。

  (1)引导学生观察上表内数据,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A、表中有哪两种量?这两种量相关联吗?为什么?

  B、水的高度是否随着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怎样变化的?

  C、表中两个相对应的数的比值各是多少?一定吗?两个相对应的数的积各是多少?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

  D、这个积表示什么?写出表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这与复习题相比有什么不同?

  A、学生讨论交流。

  B、引导学生回答:

  (3)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因为水的体积一定,所以水的高度随着底面积的变化面变化。底面积增加,高度反而降低,底面积减少,高度反而升高,而且高度和底面积的乘积一定,我们就说高度和底面积成反比例关系,高度和底面积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4)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式子表示?板书:x×y=k(一定)

  三、巩固练习

  1、想一想:成反比例的量应具备什么条件?

  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2)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走的速度和所需时间。

  (3)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和高。

  (4)小林做10道数学题,已做的题和没有做的题。

  (5)小明拿一些钱买铅笔,单价和购买的数量。

  (6)你能举一个反比例的例子吗?

  四、全课小节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成反比例的量,知道了什么样的两个量是成反比例的两个量,也学会了怎样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五、课堂练习

  P45~46练习七第6~11题。

《反比例》教学设计3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二册第42~43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一)经历探索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过程,发现规律,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二)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三)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南昌吗?你知道萍乡到南昌需要多长时间吗?(媒体显示:几年前,我乘坐由萍乡开往南昌的k8727次列车需要4小时到达,现在改乘d117次列车,只需2小时5分钟,这是为什么呢?)

  2.学生对上述问题发表意见。

  3.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类型的'问题。

  [设计意图:选取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同时为新知的学习埋下伏笔,营造了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二)探索新知

《反比例》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64页到第65的“认识成反比例的量”。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以及成正比例的量,认识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两种数量保持积一定的变化,理解反比例关系,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过去学过的数量关系的认识,同时这部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认识成反比例的量,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成反比例的量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的不同数学模型,提升思维水平;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养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有条理地思考、判断成反比例的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正比例,怎样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呢?

  (结合回答板书:相关联、比值一定、y/x=k<一定>)

  2、判断下表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

  表1:成正比例。买的数量扩大,总价也随之扩大,总价和买的数量的比值一定。

  表2:成正比例。飞行时间缩小,航程也随之缩小,航程和买的飞行时间的比值一定。

  表3:不成正比例。数量和单价的比值不是一定的。

  二、自主合作,探究发现

  1、设疑引入(购买笔记本问题)

  (1)(出示表格)谈话:除了观察到这两个量的比值不是一定,这两个量还存在其他关系吗?咋们不妨一起来研究研究。

  (2)四人小组合作研究:

  1、观察表格中的'两个量有什么变化?

  2、这种变化有什么规律?

  3、这种规律与成正比例的量的规律有什么不同?

  (3)全班交流。

  1、观察表格中的两个量有什么变化?

  单价变化(扩大),数量也随之变化(缩小)

  2、这种变化有什么规律?

  这两个量的乘积总是一定的。

  板书:单价×数量=总价(一定)

  指出:都是用60元购买笔记本

  3、这种规律与成正比例的量的规律有什么不同?

  ①成正比例的量,一个量扩大,另一个量也随之扩大,表3中,单价扩大,数量反而随之缩小。

  ②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比值一定,表3中,单价和数量的乘积一定。

  (4)谈话:刚才,咋们研究了数量和单价的变化规律,猜一猜,单价和数量是什么关系呢?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5页,自学“试一试”上面的一段话,可以轻声读一读,圈圈重要的词字。

  (5)交流:学生结合投影说说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2到3人)

  单价和数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单价变化,数量也随着变化。当单价和对应数量的积总是一定(也就是总价一定)时,我们就说笔记本的单价和购买的数量成反比例,笔记本的单价和购买的数量是成反比例的量。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成反比例的量。(揭示课题)

  2、试一试

  师:我们继续来学习反比例,请看大屏幕:

  (1)(出示表格)学生读一读题目,交流:表格中有哪两种量,他们相关联吗?根据已知条件把表格填完整。

  然后指名口答,全班校对。

  (2)同桌合作讨论(出示要求)

  算一算: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各是多少?

  想一想:这个乘积表示的是什么?你能用式子表示它与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之间的关系吗?

  说一说: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3)全班交流。

  算一算: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各是多少?

  (乘积都是72)

  想一想:这个乘积表示的是什么?你能用式子表示它与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之间的关系吗?

  (这个乘积表示一共运的水泥吨数,每天运的吨数×天数=总吨数(一定)板书)

  说一说: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略)

  3、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两个反比例的例子,想一想,怎样的两个量是反比例关系?(板书:相关联、乘积一定)

  4、用字母式子表示反比例的意义。

  教师:根据上面两个例子,你也能像学习正比例的意义时那样用一个字母式子来表示反比例的意义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x×y=k(一定)

  三、巩固应用,深化发展

  1、完成“练一练”

  让学生判断每袋糖果的粒数和装的袋数是否成反比例。

  (1)出示题目和要求

  (2)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3)再全班交流、评议。

  2、根据情况选择完成练习十三第6题

  出示题目,学生独立思考后依次交流3个问题

  3、根据情况选择完成练习十三第7题

  (1)出示题目

  (2)学生独立思考

  (3)全班交流、评议。

  4、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哪些成反比例?

  (1)用同样多的钱购买不同的笔记本的单价和数量。

  (2)一个人的年龄与体重。

  (3)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方形的长与宽。

  (4)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方形的长与宽。

  (5)X和Y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机动)

  X×Y=5 5×X=Y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生活中有许多成反比例的量,只要注意观察,用心思考,我们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用我们的聪明和智慧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反比例》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

  3.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

  认识反比例关系的意义,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教学难点:能够比较有条理的叙述判断过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正比例关系,现在谁能说一说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指名说

  师:咱们一块做几道题判断一下。出示:

  1、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

  2、单产量一定,总产量和面积

  3、加数一定,和和另一个加数

  4、每张纸厚度一定,总厚度和纸的张数指名说并说请判断依据

  师:看来大家对正比例知识理解掌握得不错,学完正比例接下来我们该学习什么了?(生答)是啊,有正就有反,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反比例的有关知识(板书:反比例)

  二、学习

  师:既然正与反意义是相反的,大家猜想一下,成反比例的两个量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生猜想)

  师:到底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要用事实来验证。独立填写研究单,然后在组内交流

  学生自己填,在小组活动,师巡视学生台前展示交流

  师:这两个情境中的两个量有什么共同点?这和之前我们推测的一样吗?你能根据我们这两道题总结一下什么是反比例关系吗?指名说,出示大屏幕定义,齐读

  师:对于这句话大家有什么不理解的吗?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的要点是什么?

  指名说,(大屏幕出示红色字)

  师: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成反比例的`关系的例子吗?指名举例,追问:相关联的量是哪两种?不变的量是什么?

  师强调:要想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除了要相关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这两个量乘积一定。

  今天我们学习了反比例关系,大家想想它和我们之前研究的正比例关系有什么相同和区别?指名说出示表格,明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异同点。

  师:还记得正比例关系图象是什么样的吗?反比例关系也可以用图象来表示,(出示研究单中的两幅图),它和正比例关系图象有什么不同?对,它们是一条

  光滑的曲线。拿第二道题举例,你能看出杯子的底面积分别是40平方厘米,50平方厘米时,水的高度分别是多少吗?指名说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反比例关系,对于今天学过的内容,大家还有疑问吗?

  三、练习

  1、书上51页8、9、10题,独立写,集体交流。

  2、书上51页11题,指名交流,说理。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指名说

  师: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运用学过的知识学习了新的内容,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并且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相信我们会在数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反比例》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过程,体会反比例函数来源于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化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体验学习的快乐与成就感。

  教学重点

  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难点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1:(课件展示)

  体育课上测试了百米赛跑成绩,那么时间t与平均速度v的关系是怎样的?你能用含有t的代数式表示v吗?

  问题2:(课件展示)

  我们知道,矩形的面积s与长a宽b之间的关系为S=ab,那么,当S=245时,长a宽b可用怎样的函数关系式表示?

  问题3:(课件展示)

  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关系式表示?

  (1)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某次列车的平均速度v(单位:km/h)随此次列车的全程运行时间t(单位:h)的变化而变化。

  (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000㎡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y(单位m)随宽x(单位m)的变化而变化。

  (3)已知某市的总面积为1.68×10平方千米,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s(单位:平方千米/人)会随全市人口n(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

  二、观察思考,明晰概念

  1、这些关系式都体现了函数关系,它们是我们曾学习过的正比例函数或一次函数吗?

  2、这些函数关系式与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有何不同?

  3、这些函数关系式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4、各关系式中两变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5、你能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吗?

  通过回答以上问题,师生共同总结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三、小组讨论,领悟概念

  1、反比例函数关系式中有几个变量?

  2、变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3、反比例函数还有其他形式吗?若有请指出。

  4、反比例函数中,变量x、y和常数k有什么具体要求?为什么?

  四、内化新知,拓展应用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请指出反比例函数中的k值。

  2、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且当x=2时,y=6。

  (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求当x=4时,y的值。

  3、当x为何值时函数y=x—2a—4是反比例函数?

  4、已知函数y= y1+y2,与x成正比例,y2与x成反比例,且当x=1时,y=4;当x=2时,y=5。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当x=—2时,求函数y的值。

  五、课堂练习

  师生共同完成教课书第40页的练习题。

  六、课堂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反比例函数有怎样的认识?

  2、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有哪些?

  七、作业布置

  教材中本节习题17.1第1、2、4题。

《反比例》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数下83-84页“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1-6题。

  教材分析:教材第83页的“整理与反思”主要是复习比的意义和性质,以及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教材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例子回忆并整理比的意义、基本性质以及比的应用,再用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要求说说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这样的比较有利于学生体会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规律内在的一致性,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比与分数、除法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理解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内在一致性;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3.能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丰富解决问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难点: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设计意图

  一、比的知识:

  1.举例说说什么是比?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

  2.说一说用比的知识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3.完成教科书第83页“练习与实践”。

  (1)完成第一题:学生独立数出班上男女生人数,再完成此题。

  (2)完成第二题:两人一组,互相量一量,算一算合作完成后,全班交流结果,让学生比较后回答有什么发现。

  二、比和分数、除法的联系

  出示:a∶b=()÷()=(b≠0)

  1.先填空,再说说这样填的根据是什么?

  2.说说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的联系。

  3.练一练:

  (1)判断: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都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填空:

  =()÷()=()∶()

  (填好后展示学生不同的结果。)

  三、比例的知识

  1.什么是比例?

  2.比和比例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后交流)

  3.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4.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怎样解比例?

  5.练一练:完成教材第83页的“练习与实践”。

  (1)完成第3题:在做第二小题时先让学生估计,再说估计的理由。

  估计后再算一算,来验证估计。

  (2)完成第3题:解比例,做好后选两题验算一下。

  四、完成教材第84页“练习与实践”。

  (1)完成第4题:先学生独立做最后交流,第二小题应弄清东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3%,可理解为东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换句话说把全国耕地面积看作100份,东部占93份,西部占7份。使学生加深对比与百分数关系的理解。

  (2)完成第5题:

  第一小题让学生独立得出:深色与浅色地砖铺地面积的

  比是20∶40,化简得1∶2。

  第二小题这两种地砖铺地面积,让学生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计算。

  (3)完成第6题。

  五、评价小结:

  学了本课你对所学知识有什么新认识?还有什么问题?

  通过让学生回忆比和比的基本性质,从而自然进入复习序列,从比到比例。

  沟通比、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为接下来比较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商不变的规律奠定基础。

  对比和比例进行比较,强化理解,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

  复习解比例。

  应用比例分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反比例》教学设计8

  一、教学内容:

  反比例。(教材第47页例2)。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

  2、让学生经历反比例意义的探究过程,体验观察比较、推理、归纳的学习方法。

  三、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出成反比例的量的特点,进而抽象概括出反比例的关系式。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四、教学准备:

  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让学生说说什么是正比例,然后用投影出示下面的题。下面各题中哪两种量成正比例?为什么?

  (1)每公顷产量一定,总产量和公顷数。

  (2)一袋大米的重量一定,吃了的和剩下的。

  (3)修房屋时,粉刷的面积和所需涂料的数量。

  2、说出每小时加工零件数、加工零件总数和加工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什么条件下,其中两种量成正比例?

  教师:如果加工零件总数一定,每小时加工数和加工时间会成什么变化?关系怎样?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目标解读:

  1、学生认真度学习目标。

  2、理解目标。

  (三)自主预习:

  理解:哪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什么是反比例关系?请举例说明。

  (四)检查预习。

  (五)合作探究

  活动一:

  1、学习例2: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高度会怎样变化?出示教材第47页例2的情境图和表格。

  请学生认真观察表中数据的变化情况,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

  (1)水的高度和底面积变化有关系吗?

  (2)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底面积变化的?

  (3)水的高度和底面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2、发现规律:(底面积越大,水的高度越低;底面积越小,水的高度越高,而且高度和底面积的乘积(水的体积)一定。)即:30×10=20×15=15×20=?=300

  3、高度和底面积有这样的变化关系,我们就说高度和底面积成反比例的关系,高度和底面积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活动二:

  1、归纳反比例的意义。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2、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的式子怎么表示?学生探讨后得出结果。x×y=k(一定)

  3、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学生举例说明。如:

  (1)大米的质量一定,每袋质量和袋数成反比例。

  (2)教室地板面积一定,每块地砖的面积和块数成反比例。

  (3)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

  活动三:

  1、组织学生将例1与例2进行比较,小组内讨论:正比例与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

  学生交流、汇报后,引导学生归纳:

  相同点:都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且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不同点:正比例关系中比值一定,反比例关系中乘积一定。

  2、你还有什么疑问?如果学生提出表示反比例关系的图像有什么特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48页“你知道吗?”中的图像。

  反比例关系也可以用图像来表示,表示两个量的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点所连接起来的图像是一条曲线,图像特征不要求掌握。课堂作业

  1、教材第48页的'“做一做”。

  2、教材第51页第9、10题。课堂小结

  说一说成反比例关系的量的变化特征。

  (六)当堂检测:

  1、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2、教材51~52页第8、14题。

  (七)总结归纳:

  反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

  变化

  xy=k(一定)

  积一定

  学习例2: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高度会怎样变化?出示教材第47页例2的情境图和表格。

  请学生认真观察表中数据的变化情况,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

  (1)水的高度和底面积变化有关系吗?

  (2)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底面积变化的?

  (3)水的高度和底面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发现规律:(底面积越大,水的高度越低;底面积越小,水的高度越高,而且高度和底面积的乘积(水的体积)一定。)

  教师板书配合说明这一规律: 30×10=20×15=15×20=?=300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说明:高度和底面积有这样的变化关系,我们就说高度和底面积成反比例的关系,高度和底面积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2、归纳反比例的意义。

  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反比例的意义是什么?学生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

  教师总结: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3、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的式子怎么表示?学生探讨后得出结果。x×y=k(一定)

  4、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举例说明。如:

  (1)大米的质量一定,每袋质量和袋数成反比例。

  (2)教室地板面积一定,每块地砖的面积和块数成反比例。

  (3)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

  5、组织学生将例1与例2进行比较,小组内讨论:正比例与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学生交流、汇报后,引导学生归纳:

  相同点:都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且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不同点:正比例关系中比值一定,反比例关系中乘积一定。

6、你还有什么疑问?如果学生提出表示反比例关系的图像有什么特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48页“你知道吗?”中的图像。

  反比例关系也可以用图像来表示,表示两个量的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点所连接起来的图像是一条曲线,图像特征不要求掌握。

课堂作业

  1、教材第48页的“做一做”。

  2、教材第51页第9、10题。

  课堂小结

  说一说成反比例关系的量的变化特征。

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2、教材51~52页第8、14题。

  反比例教学反思

(六年级)今天用《反比例的意义》作为校内的研究课,这节课是上周六临时决定的,本来是要用复习单元《量的计量》来上的,但是担心毕业班后面的时间会很紧,所以临时决定提前。不过,我想不管什么的课,只要教师的素质高,一样能上出精彩,不能因为内容好上而选来作为公开课,相反,越是难上的课就越要拿出来研究研究,因为研究课就是供大家来讨论研究的,这样,以后上到同样的内容时就不会不知所措了,再者,越是难上才越能体现功底,并且这样的课上过之后,其他内容的课就会显得不是很难了,因为在信心上占有了优势。

  周六决定了这节课后,我便整理了一份草案请师傅过目,在和师傅及其他几位老师研究过后,大家的意见是: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要上好不容易,以往上到这个内容时是最麻烦的,因为这个内容十分抽象,所以,这节课的容量不宜太大。我虽然没有教过六年级,但是看过教材之后,也觉得这部分内容容量比较大,其实也不能说是容量大,就是比较抽象,如果学生学不好、说不出来其中的道理,就比较麻烦,就会影响到这节课能否上完。所以,在修改教案时,我十分注意容量问题,能精简的精简,尽量不在碎小的地方拌足。下面是我设计的思路。

  首先简单回顾正比例的概念知识,然后给出单价、总价、数量,问:怎样组合才能符合正比例的要求?接着小结:“既然有正比例,那就有…”(学生说:反比例)引出课题《反比例》,引出课题后,我让学生先根据正比例的意义猜一猜什么是反比例,或者说,你认为什么是反比例。通过猜想,先初步的感知反比例,不管学生猜的对与错,最起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质疑心理,为后面的学习先奠定一定的基础。因为,后面我们要通过学习来验证猜想的对不对,通过验证后,之前猜对的学生在情感体验上就会得到满足,同时也培养了估计的能力,这也符合《课程标准》培养估计能力和推理的要求。在初步的猜想之后,用了一段小动画来直观的经历、感受反比例的建构过程(这个动画我做错了,后来经大家的提醒,我把这个动画作了修改),这个动画是这样的:有一堆黄沙,先用载重量大一些的货车运,然后换成载重量小一些的货车运,接着再换一辆载重量还要小的货车运,并提问:从动画中能想到什么?让学生知道,每次运的越少,运的次数就越多,每次运的越多,运的次数就越少,初步经历、感受反比例的建构过程。有了这样的一个基础,接下来出示例4和例5并按要求回答,然后把例4和例5放在一起比较,寻找这两道例题的共同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都是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两种量里对应数值的乘积一定。找出共同点之后,分步出示反比例的意义,然后用反比例的意义在回去解释例4,接着要求学生用这一知识解释例5,然后学会用字母x、y和k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接着实际运用,做练一练第1题和练习八的第4题,到这里我都是教要用一句话来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接下来出示例6,跟学生说明,我们也可以列数量关系式来判断,如果要列数量关系式判断的话,它们的乘积就要一定。至此,课的内容已经基本上完,后面就做了两组相关的练习,一组是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其中有一题不成比例,有一题成正比例,有两题成反比例,另外一组题目是先把数量关系式填写完整,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式回答问题。

最后总结本课内容,总结时,学生提到了和正比例的区别的联系,这是我备课时所没有想到的,而正好时间又多(因为担心不能上完,所以一直赶着上的),我就顺着学生的思路,要大家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由于前面学的比较好,学生很清楚地找出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其中有个学生说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时是这样说的:它们相同点都是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如果要讲具体怎么变化的就有区别了。为学生的精彩回答而感到高兴,看来他们今天学的比较好。同时,我也暗自为自己庆幸,不是庆幸上的好,而是庆幸课的内容按预计的上完了,也改掉了一直伴随我的老毛病——课堂上罗罗嗦嗦。下午教研活动时大家发表了意见,其中那个动画大家讲的最多,我也知道动画做错了,所以已经做了修改,另外大家提的比较多的是后面的总结,大家认为这节课没有必要进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这节课的内容就是理解反比例的意义,但是我却不这样想,首先这部分内容不是我的预设生成,而是非预设生成,学生能想到为什么不趁热打铁比较一下呢?虽然这部分内容是下节课要专门讲的,在这里为什么不可提一提?学生能掌握不是更好吗?所以,在修改教案时,我决定把这个环节添上去。另外大家还认为这节课光练习说了,没有什么写的练习,光会说,那作业怎么写?没有经历写的练习,学生会吗?我想,这的确是有必要的,所以,在修改教案时也增添了进去。这样一来,这节课的内容满满当当,不多不少了。

《反比例》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反比例。(教材第47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

  2.让学生经历反比例意义的探究过程,体验观察比较、推理、归纳的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出成反比例的量的特点,进而抽象概括出反比例的关系式。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准备】

  投影仪。

  【复习导入】

  1.让学生说说什么是正比例,然后用投影出示下面的题。

  下面各题中哪两种量成正比例?为什么?

  (1)每公顷产量一定,总产量和公顷数。

  (2)一袋大米的重量一定,吃了的和剩下的。

  (3)修房屋时,粉刷的面积和所需涂料的数量。

  2.说出每小时加工零件数、加工零件总数和加工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什么条件下,其中两种量成正比例?

  教师:如果加工零件总数一定,每小时加工数和加工时间会成什么变化?关系怎样?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新课讲授】

  1.教学例2。

  创设情境。

  教师: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高度会怎样变化?

  出示教材第47页例2的情境图和表格。

  请学生认真观察表中数据的变化情况,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

  (1)水的高度和底面积变化有关系吗?

  (2)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底面积变化的?

  (3)水的高度和底面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学生不难发现:底面积越大,水的高度越低;底面积越小,水的高度越高,而且高度和底面积的乘积(水的体积)一定。

  教师板书配合说明这一规律:

  30×10=20×15=15×20=……=300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说明:高度和底面积有这样的变化关系,我们就说高度和底面积成反比例的关系,高度和底面积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2.归纳反比例的意义。

  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反比例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

  教师总结: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3.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的式子怎么表示?

  学生探讨后得出结果。

  x×y=k(一定)

  4.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举例说明。如:

  (1)大米的质量一定,每袋质量和袋数成反比例。

  (2)教室地板面积一定,每块地砖的面积和块数成反比例。

  (3)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

  5.组织学生将例1与例2进行比较,小组内讨论:

  正比例与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

  学生交流、汇报后,引导学生归纳:

  相同点:都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且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不同点:正比例关系中比值一定,反比例关系中乘积一定。

  6.你还有什么疑问

  如果学生提出表示反比例关系的图像有什么特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48页“你知道吗?”中的图像。

  反比例关系也可以用图像来表示,表示两个量的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点所连接起来的图像是一条曲线,图像特征不要求掌握。

  【课堂作业】

  1.教材第48页的“做一做”。

  2.教材第51页第9、10题。

  答案:1.(1)每天运的吨数和所需的天数两种量,它们是相关联的量。

  (2)300×1=150×2=100×3=300(答案不唯一),积都是300。积表示货物的总量。

  (3)成反比例,因为每天运的吨数变化,需要的天数也随着变化,且它们的积一定。

  2.第9题:成反比例,因为每瓶的容量与瓶数的乘积一定。

  第10题:50 100 12

  【课堂小结】

  说一说成反比例关系的量的变化特征。

  【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2.教材51~52页第8、14题。

  答案:

  2.第8题:成反比例,因为教室的面积一定,而每块地砖的面积与所需数量的乘积都等于教室的面积54m2。

  第14题:

  (1)斑马和长颈鹿的奔跑路程和奔跑时间成正比例。

  (2)分析:可以通过图像直接估计,先在横轴上找到18分的位置,然后在两个图像中找到相应的点,再分别在竖轴上找到与这个点对应的数值;也可以通过计算找到。

  解答:从图像中可以知道斑马10min跑12km,那么1min跑1.2km,18min跑1.2×18=21.6(km)。

  从图像中可以知道长颈鹿5min跑4km,1min跑0.8km,18min跑0.8×18=14.4(km)。

  (3)斑马跑得快。

  第3课时 反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x和y成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为:x×y=k(一定)

  正比例与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且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不同点:正比例关系中比值一定,反比例关系中乘积一定。

《反比例》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69——7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能够正确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关系。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3、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弄清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

  找生活中成正、反比例量的实例

  设计理念:

  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回忆正、反比例意义,从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观察、比较、分析,从而在生活中寻找、发现成正、反比例量的实例,弄清正比例、反比例量的意义及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

  回顾整理1、师: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这节课,我们练习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2、回忆正、反比例意义。

  提问:什么叫做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的式子怎样表示正、反比例的关系?

  学生口答,相互补充

  二、比较分析

  区分特征1、出示练习十三第9题

  观察两张表格并思考回答书中第69页的问题。(表略)

  2、全班交流

  3、引导比较、总结正、反比例的特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讨论: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正比例或者反比例关系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观察、思考

  小组讨论、交流

  相互补充与完善

  讨论、交流

  三、巩固练习

  感知应用

  1、出示练习十三第11题

  先填一填、想一想,再组织讨论和交流。

  要求学生完整地说出判断的思考过程。

  2、练习十三第10题

  看图填表。

  根据题中的图像,你能说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吗?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在这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12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你是怎样想的?

  3、练习十三第12题

  先独立判断,再交流判断理由

  4、A、B、C三种量的关系是:A×B=C。

  如果A一定,那么B和C成()比例

  如果B一定,那么A和C成()比例

  如果C一定,那么A和B成()比例

  5、判断

  (1)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成正比例就成反比例。

  ()

  (2)在一定的距离内,车轮周长和它转动的圈数成反比例。

  ()

  (3)X和Y表示两种变化的相关联的量,同时5X-7Y=0,X和Y不成比例。

  ()

  6、练习十三第13题

  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的实例,用表格表示出来。

  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说说是怎样想的?

  7、思考:如果X和Y成正比例,当X=16时,Y=0.8,,如果X=10时,Y是多少?

  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填一填,议一议

  判断、讨论

  独立思考

  大组交流

  判断并说明理由

  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四、总结评价

  质疑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你能在生活中找到一些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的实例,介绍给爸爸、妈妈吗?

《反比例》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1)通过回顾与交流,鼓励学生自己独立整理知识,形成系统。

  (2)(2)通过具体问题的认识进一步认识正比例、反比例的量。

  (3)(3)通过复习与整理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并运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以后学习函数打下基础。

  (二)、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善于与人合作、和人分享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一步认识正、反比例的意义,并能运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积累活动经验,体会重要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机

  教学过程:

  一、自主整理知识

  二、交流与分享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分享

  (3)形成知识系统

  变化的量———正比例(意义、图象、应用)——反比例(意义、图象、应用)———形的放缩———比例尺

  三、解决问题:

  1、一辆汽车在高速路上行驶,速度保持在100千米/时,说一说汽车行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用多种方式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1)学生独立思考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a、自然语言b、列表c、画图d 、关系式

  2、举出生活中正、反比例的例子

  3、判断并说明理由

  (1)出油率一定,香油的质量与芝麻的`质量。

  (2)一捆100米长的电线,用去的长度与剩下的长度。

  (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4)一个数与它的倒数。

  三、总结与反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教学中不但关注知识的传授,更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注重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材解读:正比例和反比例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两个重要的模型,是小学阶段学习的两个重要的“关系”(既函数)。对它们的学习也为以后学习函数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和经验。由于这两个内容是本期才学习的,因此回顾与反思时,鼓励学生自己独立整理,在此基础上和同伴交流与分享。教材创设了寻找实例、列表、画图等丰富的活动,帮助学生再次体会两个变量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加深对正、反比例关系的认识。学情分析:通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生活中的一些变量,理解了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并能运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本节课为复习课,由于学生已是高年级,应该能够自主对知识进行整理,让其形成系统,因此我在整理与回顾时尽量放手,让学生在独立整理的基础上小组交流和全班分享。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自主梳理知识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方法之间的密切联系。并注重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回顾、整理、巩固、应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再次经历重要概念和方法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不断积累活动经验,体会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

《反比例》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2、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训练其观察能力及概括能力;

  3、利用多媒体动画的演示,让学生体验到反比例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感受反比例的变化,概括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准备:

  20支铅笔、一个笔筒;相关课件;学生分小组(每组各一份观察记录单及讨论表格)

  讨论填表 观察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揭示内容

  1、课前谈话:同学们,有谁去过北京?你知道南昌到北京需要多长时间吗?我们来看一组信息:(媒体显示:1、火车图片及火车启动的声音,2、文字信息是:两年前,小红乘坐由南昌开往北京西的T168次列车,需要花19时11分到达,现在火车提速了,小红再次乘坐这趟列车,还需这么多时间吗?为什么?)

  2、学生对上述问题发表意见。

  3、教师揭示: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今天的学习。

  [反比例的量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联系得非常紧密,利用身边的例子引出学习内容,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也能体会到数学知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二、小组协作 概括意义

  (一) 活动一:(例4)

  1、 教师出示一个笔筒,里面装着许多笔,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记录老师每次拿笔的支数和拿的次数。

  教师操作:每次拿10支 拿了2次;

  每次拿5支, 拿了4次;

  2、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观察后,以小组为单位,填写观察记录单。

  3、 如果每次拿的支数分别是4、2、1时,你们能推算出相对应的拿的次数吗?(继续讨论填表)

  4、 学生汇报观察记录单的填写结果。并且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相对应的拿的次数?

  5、 引导观察:在填、拿的过程中,你发现什么变了?怎样变的?什么没变?

  6、 让学生说出几组相对应的乘积。

  7、 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每次拿的支数变化,拿的次数也随着变化,但每次拿的支数和拿的次数的积即总支数总是一定的。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将学生熟悉的事情或操作性强的事例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学生感觉亲切、贴近生活,易于理解,在观察中思考,在操作中体验,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在填一填、拿一拿、猜一猜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体会

  了反比例的变化规律,为抽象概括反比例的意义奠定基础。]

  (二) 活动二:(例5)

  1、 教师谈话:与五(3)班的同学合作,老师感觉棒极了。下面我们来轻松轻松,参观一下邮政路小学的操场,看看他们在干些什么?(出示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操的情景图)

  2、 师:我们学校将举行“雏鹰起飞”广播操表演,需要挑选24名同学参加,请大家讨论一下,应该怎样站队,可以使每一行站的人数同样多。

  3、 学生小组讨论,共同完成讨论表。

  4、 学生小组汇报站队情况,电脑演示站队结果。(先演示每行站的人数,再出示站的行数;同时电脑上填出相对应的表格数据。)

  5、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所填的表格,说一说,你又发现了什么?

  6、 小结:在站队的过程中,每行站的人数变化了,站的行数也随着变化,但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的积即总人数总是一定的。

  [利用信息技术这个平台,将学习内容形象再现,学生经过讨论,再通过电脑媒

  体直观地看到24人站队的具体情况,深刻感受到站队的总人数不变,每队站的人数变化了,站的行数也随着变化。]

  (三) 比较概括 巩固应用

  1、 让学生比较两张表,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使学生明确:表中的两种量都是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像这样的两种量成它为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的变化规律是: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总是一定的。

  2、 揭示反比例的意义(阅读课本,明确反比例关系)

  3、 如果用x、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积,反比例关系式怎样表示?

  4、 完成第59页的“做一做”。

  5、 表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容易看出其变化规律,如果不给出表中的数据,让你直接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你行吗?

  6、 自己解决第59页的例题6,重点地说一说: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已经播种的公顷数和剩下的公顷数是不是成反比例?为什么?

  7、 小结:虽然已经播种的公顷数和剩下的公顷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但是它们的乘积是不一定的,所以不成反比例。

  三、强化练习 发展提高

  1、 先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1

  (2

  (3

  和 的积总是一定的;

  所以, 和 是成反比例的量。

  2、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为什么?

  (1)植树的总棵数一定,每人植树的棵数与人数。 ( )

  (2)李叔叔从家到工厂,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 ( )

  (3)华荣做12道数学题,做完的题和没有做的题。 ( )

  (4)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 ( )

  (5) 小林拿一些钱买练习本,单价和购买的数量。 ( )

  3、 机动练习:

  想一想:铺地面积一定时,方砖边长与所需块数成不成反比例?为什么?

  四、全课总结

  1、你能不能结合日常生活举一些反比例的`例子。

  2、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遗憾?

  五、板书设计: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很好的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教师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将教材中的例题进行再创造,改成了学生熟悉的事例,设计精心,形式新颖,情境意识强,问题导向明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实际生活引入,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2、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教师与学生一道沉浸在数学活动中,从操作、观察、讨论、填表、比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活动里,逐步抽象出反比例的意义,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畅所欲言,主动学习。

  3、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新课的导入、活动的进行、习题的出示均由电脑显示,充分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密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本节课很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学生经历了操作、思考、讨论、比较等一系列活动,充分明确了反比例的意义,并能够正确地判断两种量是否是成反比例的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情感是积极的、向上的,每位学生都愿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能与同伴很好交流、合作,体现出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学习精神。但其中有一道题学生的争议很大,即总路程一定时,已行路程和剩下的路程。全班还有许多同学认为是成反比例的量,这些同学忽略了两种相关联的量一定要乘积一定的时候,这两种量才是成反比例的量。这也暴露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思考的过程还不够灵活和全面。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思维深刻性和全面性的培养。

《反比例》教学设计13

  一、教材分析

  反比例函数是初中阶段所要学习的三种函数中的一种,是一类比较简单但很重要的函数,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反比例函数的例子。因此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与意义的教学是基础。

  二、学情分析

  由于之前学习过函数,学生对函数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力,另外在前一章我们学习过分式的知识,因此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的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反比例函数意义;能够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解决问题: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并确定其表达式. 情感态度: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过程,体会反比例函数来源于实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难点: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确立.

  五、教学过程

  (1)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某次列车的平均速度v(单位:km/h)随此次列车的全程运行时间t(单位:h)的变化而变化;

  (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1000m2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y(单

  位:m)随宽x(单位:m)的变化而变化。

  请同学们写出上述函数的表达式

  14631000(2)y= tx

  k可知:形如y= (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x(1)v=

  是自变量,y是函数。

  此过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过程,体会反比例函数来源于实际. 由于是分式,当x=0时,分式无意义,所以x≠0。

  当y= 中k=0时,y=0,函数y是一个常数,通常我们把这样的函数称为常函数。此时y就不是反比例函数了。

  举例:下列属于反比例函数的是

  (1)y= (2)xy=10 (3)y=k-1x (4)y= -

  此过程的目的是通过分析与练习让学生更加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问已知y与x成反比例,y与x-1成反比例,y+1与x成反比例,y+1与x-1成反比例,将如何设其解析式(函数关系式)

  已知y与x成反比例,则可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

  k x?1

  k已知y+1与x成反比例,则可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 xkxkxkxkx2x已知y与x-1成反比例,则可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

  已知y+1与x-1成反比例,则可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 k x?1此过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为以后在求函数解析式做好铺垫。

  例:已知y与x2反比例,并且当x=3时y=4

  (1)求出y和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求当x=1.5时y的值

  解析:因为y与x2反比例,所以设y?k,只要将k求出即可得到yx2

  和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之后引导学生书写过程。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并确定其表达式最后学生练习并布置作业

  通过此环节,加深对本节课所内容的认识,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六、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现有的认识基础上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而本节课的重点在于理解反比例函数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应该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多练习巩固。

《反比例》教学设计14

  一、知识与技能

  1.从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加深对函数、函数概念的理解.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两个变量之间相依关系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辨别唯物主义观点.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化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和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领悟反比例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1

  问题: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关系式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1)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乘坐某次列车所用时间t(单位:h)随该列车平均速度v(单位:km/h)的变化而变化;

  (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000m2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为y随宽x的变化;

  (3)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68×104平方千米,人均占有土地面积S(单位:平方千米/人)随全市人口n(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

  师生行为:

  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再进行全班性的问答或交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为什么可以看着函数,了解所讨论的函数的`表达形式.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提问学生,师生互动.

  在此活动中老师应重点关注学生:

  ①能否积极主动地合作交流.

  ②能否用语言说明两个变量间的关系.

  ③能否了解所讨论的函数表达形式,形成反比例函数概念的具体形象.

  分析及解答:(1);(2);(3)

  其中v是自变量,t是v的函数;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n是自变量,s是n的函数;

  上面的函数关系式,都具有的形式,其中k是常数.

  二、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活动2

  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这样的函数式表示?

  (1)一个游泳池的容积为20xxm3,注满游泳池所用的时间随注水速度u的变化而变化;

  (2)某立方体的体积为1000cm3,立方体的高h随底面积S的变化而变化;

  (3)一个物体重100牛顿,物体对地面的压力p随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的变化而变化.

  师生行为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进行全班交流.

  教师操作课件,提出问题,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

  (1)能否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

  (2)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活动;

  (3)能否比较深刻地领会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分析及解答:(1);(2);(3)

  概念: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的形式,那么y是x的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不能为零.

  活动3

  做一做:

  一个矩形的面积为20cm2, 相邻的两条边长为xcm和ycm.那么变量y是变量x的函数吗?是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师生行为:

  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提出问题,关注学生思考.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①生能否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②学生能否顺利抽象反比例函数的模型;

  ③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合作、交流;

  活动4

  问题1:下列哪个等式中的y是x的反比例函数?

  问题2: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当x=2时,y=6

  (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求当x=4时,y的值.

  师生行为: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查看学生完成的情况,并给予及时引导.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①学生能否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②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活动.

  分析及解答:

  1.只有xy=123是反比例函数.

  2.分析:因为y是x的反比例函数,所以,再把x=2和y=6代入上式就可求出常数k的值.

  解:(1)设,因为x=2时,y=6,所以有解得k=12

  三、巩固提高

  活动5

  1.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并且当x=3时,y= ?8.

  (1)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y=2时x的值.

  2.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下表给出了x与y的一些值:

  (1)写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根据函数表达式完成上表.

  学生独立练习,而后再与同桌交流,上讲台演示,教师要重点关注“学困生”.

  四、课时小结

  反比例函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大家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知识,注意挖掘问题中变量的相依关系及变化规律,逐步加深理解.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发认识一旦建立概念,即已摆脱其原型成为数学对象.反比例函数具有丰富的数学含义,通过举例、说理、讨论等活动,感知数学眼光,审视某些实际现象.

《反比例》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教材第24页反比例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丰富的实际,认识反比例,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利用反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反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渗透数学源于生活的观点。

  重点难点

  1、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反比例的量。

  2、掌握成反比例的量得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复习

  (1)路程、时间和速度这三种量中;当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当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2)正比例关系式用字母表示为(),y随着x的矿大而(),随着的()而()。(3)、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一看();二看()

  2、揭示课题。

  师:看来大家对正比例知识理解掌握得非常好,学完正比例接下来我们就该学习什么了?(生答)是啊,有正就有反,的确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反比例的有关知识(板书:反比例)

  二、运用迁移,探索新知

  1、探究情境

  (一)让学生把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时间的表填完整。观察上表,思考下面的问题: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时间是怎样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表中那个量没有变?

  (4)写出三者的关系式

  2、探究情境

  (二)把杯数和每杯果汁量的表填完整,当杯数发生变化时,每杯果汁量怎样变化?哪一个没变?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变化关系。

  写出关系式:每杯果汁量×杯数=果汗总量(一定)以上两个情境中有什么共同点?

  3、反比例意义

  引导小结:都有两种相关联通的量,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并且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一定的。这两种量之间是反比例关系(板书)

  4、情境

  (三)认识加法表中和是12的直线及乘法表中积是12的曲线。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加法表中和是12,一个加数随另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乘法表中积是12,一个乘数随另一个乘数的变化而变化。

  三、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2)小林做10道数学题,已做的题和没有做的题。

  (3)长方形的长一定,面积和宽。

  (4)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和高。

  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能够烧的天数。

  (2)张伯伯骑自行车从家到县城,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

  (3)生产电视机的总台数一定,每天生产的台数和所用的天数。

  四、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学到了什么知识?觉得还有什么地方感到困惑的吗?

  五、作业: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成反比例。

  六、板书设计

  反比例

  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每杯的果汁量×分的杯数=果汁总量(一定)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变化时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反比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反比例函数的教学设计04-18

《反比例函数》教学设计03-20

装帧设计教学设计04-19

设计校园教学设计04-14

教学设计08-23

教学设计07-13

经典教学设计06-22

《》教学设计09-27

英语教学设计 英语教学设计09-02

学与问教学设计搭配的学问教学设计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