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10 09:08:4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经典】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扁鹊治病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经典】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1

  一、关注寓意的多元解读,让思维走向开放

  寓言教学的要想浅出,首先要做的就是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教师要正确而精准地把握教材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有的寓言故事耐人寻味,有着多元的寓意,在寓言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有发散的思维,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想,而不是单一的、一元化地理解文本。《纪昌学射》这篇寓言故事,就应该有多元的解读。我们可以从“飞卫”的角度来理解,即严师出高徒;可以从“纪昌”的角度来理解,即学习一项本领,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还可以这样理解,只有把一个个的小目标、阶段目标看大,做好,才可以更好的接近大目标,实现大目标。当然学生理解到这一层次是不容易的。可是,做教师的首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有多元解读教材的功夫和能力,这样教学的过程中才可以因势利导,顺学而为,在学生思维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助学生“一臂之力”。

  《扁鹊治病》这篇寓言也同样有多元的解读,从蔡桓公的身上,我们分析出:刚愎自用、太过固执就没有好的结果;还可以读出应该防微杜渐,把“毛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否则,它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严重。多视角、多方面、多维度地解读寓言故事,这本身就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折射。在备课的过程中不容忽视。

  二、寓意的揭示要有依托,力求做到“浅出”

  镜头一:让形象树立得更完整,不要“碎片化”

  艺术形象是寓言的躯体,道德教训是寓言的灵魂。寓言教学要想办法让学生理解它的比喻义,换句话说,就是要懂得寓意。我们在进行寓言教学时,往往会将关注点过分地聚焦在寓意本身上,而忽视了揭示寓意的过程性,忽视了“形象”树立的过程。

  《扁鹊治病》一课,有两个人物形象――扁鹊和蔡桓公。这两个形象应该树立起来,并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身上获得启迪,从而理解寓意。一位教师对名医“扁鹊”这一形象的体会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1)找出描写扁鹊的一个词。(名医)

  出示一组四字成语介绍给学生,丰富学生的理解:妙手回春救死扶伤药到病除起死回生望闻问切医德高尚

  (2)介绍扁鹊的关于“起死回生”的历史故事。

  (3)请从课文中找找能说明他是名医的句子。

  生:我从第2自然段中知道的。我从“皮肤上有点小病”连小病也能发现,从中看出他是名医的。

  生:我从第3自然段中知道的。“过了十来天,他又来拜见”看出他很高尚。

  生:我从第4自然段中知道的。这时的病已经到肠胃了,他劝蔡桓公快治病。可以看出他是名医。

  生:我从第5自然段中扁鹊的解答中知道的。他说――(生读文)

  师:是呀,不同的阶段都有方法,不愧是名医。能对症下药呀!

  反思:

  教学即便到了最后,扁鹊的形象也没有立体地树立起来,只是零零星星的印象,没有从整体上的了解和认识,给人支离破碎的感觉。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这样的教学设计,造成学生的头脑中只能留下一些“碎片”。教学设计没有遵循整体性原则,缺乏“整体性”的考虑,缺乏对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学生只是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每个学生只是从“一孔”之中“窥人”,所得不会是整体的。如何渗透给学生立足整体分析人物,认识人物,在头脑中树立起一个呼之欲出的形象?这应该是本节课改进的方向。

  如果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课文中描写扁鹊的句子集中出示: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师:从这些语句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扁鹊?

  试想,学生联前想后,通过分析扁鹊的一系列的行为、语言,人物的形象还会是“碎片式”的吗?很显然,学生就容易从“一次又一次”的拜见中――“过了十来天”“十来天后”“又过了十来天”“拜见”等词语中,体会到的对病人的高度负责的精神,这是高尚医德的体现;从“站了一会儿”“老远”“只看了几眼”以及蔡桓公果然不幸被言中等内容中,可体会到扁鹊望闻问切的功力之深厚,真不愧是――神医呀!

  虽然学生同样是从这些语句中体会扁鹊,但是,对学生的影响却不同。这个不同在于――后者给了学生一种读书的方法,要联前想后地读书,要比较着读书,从一个人的一系列的行为举止中了解一个人物,分析一个人物。更重要的是,这个人物形象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对比分析得出的,而不是教师一点一点地牵引着理解到的。

  寓言故事往往是用最朴素、平实的语言进行故事叙述,很少会“描绘”,而寓意的揭示要想水到渠成,“入木三分”,需要在树立人物形象上下功夫,需要关注学生“领悟”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注意整体性。

  镜头二:引导学生走入人物的内心,彰显其“源”,明晰寓意

  寓言故事中的形象往往是夸张的,讽刺意味十足,而寓意往往就蕴含于他的思想认识之中。因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心理想法,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扁鹊治病》一课,我们就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蔡桓公到底死于什么?由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再一次走入课文。用学习扁鹊的方法来分析蔡桓公。学生也一定会将蔡桓公的一系列的行为表现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会从中发现:蔡桓公死于自己的固执,是固执让他送命的,是刚愎自用让他送命的。从蔡桓公的'语言――“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以及他的表现――“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可设问“试想,蔡桓公没有理睬他,蔡桓公当时会是什么样的表情?他可能在想什么?”“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他又会想什么?”这样,通过推想人物的内心想法,就将蔡桓公的问题根源彰显了出来,也就直指寓意了。

  教材中《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一类的讽刺、训诫意味较浓的寓言,要使学生水到渠成地揭示寓意,也同样要挖掘人物的“思想痼疾”,展示出人物的心理,才能更好地明确寓意。

  镜头三:抓住关键词句,给概括寓意一个坡度

  多数的寓言故事,总是由一种思想或行为造成了某种不良后果。从故事的发展中,我们得出了教训,受到了教育,说明了道理。因而,抓住故事中的变化,抓住变化过程中的关键词句,也可以给学生启示,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从感性的事件上升到理性的推而广之的道德训诫的高度。完成思维的提升,实现寓意的理解。《守株待兔》一课,故事非常短小,但是要让学生理解到“种田人是存在侥幸心理,把偶然当成了必然。”这样的深刻道理还是比较难的。一位教师在教学时这样设计,取得了异想不到的效果。

  在引导学生了解了故事,进行了讲故事的练习之后,老师巧妙地抓住了“一天,每天,整天,一天一天”联系故事来思考。学生很快地理解到了――这个种田人是把“一天”的事情当成了“每天”都可能发生的事,所以,结果一无所获。寓意就在把玩几个词语之间的联系的过程中,迎刃而解了。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2

  一、案例描述

  1.回顾课文内容

  教师:通过初步的了解,我们认识了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扁鹊。既然医术这么高明,为什么他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呢?(学生回答)。

  教师:蔡桓公因为没法治了扁鹊才掉头就走,那在这之前他有没有主动要求给蔡桓公治病呢?(学生回答)。

  教师:扁鹊主动给蔡桓公看过几次病?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学生回答)。

  教师:请看第一次。(出示幻灯片第二段,全班齐读)。

  教师:扁鹊非常了不起,他创造了中医上的望、问、闻、切四大诊法。那么,从这段你可以看出扁鹊为蔡桓公治病用的是哪种方法呢?具体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回答)。

  2.体会人物心理

  教师:“望”这种方法是很难的,扁鹊一望就知道蔡桓公的病情,他的医术真高明。那么,医术高明的扁鹊是怎么劝说蔡桓公的?(学生回答)。

  教师:扁鹊这个时候心情如何?(学生回答)。

  教师:你能读出扁鹊的着急和担忧吗?(学生进行朗读)。

  教师:联系下文,我们看看,扁鹊给蔡桓公提出的`建议是怎么样的?(学生回答)。

  教师:蔡桓公有没有听从扁鹊的建议呢?他的表现如何?(学生回答)。

  教师:你认为蔡桓公此时的态度怎样?是一种什么心情?(学生回答)。

  教师:谁能用这用语气把蔡桓公所说的话读一读?(学生朗读,教师评价)。

  教师:老师根据刚才同学们的汇报,给蔡桓公建立了一个病历,方便观察他的治疗效果,请看。(课件出示病历;教师解释治疗效果环节,解释因为蔡桓公没有配合治疗,所以病情向体内发展)。

  教师:刚才,我们和扁鹊一起为蔡桓公进行了诊断,并开出了病历,下面我们也做做扁鹊,联系第3、第4自然段以及下文,为蔡桓公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诊断,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完成病历。(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进行活动)。

  教师:看大家都完成得差不多了,有哪个组的病历想向大家展示一下?(教师拿其中一M的病历,边展示边检查,分析病历中病人表现,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师:蔡桓公很不高兴,没有理睬扁鹊。他这时会怎么想?(学生汇报)。

  教师:到现在为止,蔡桓公有没有接受扁鹊的建议?(学生回答)。

  3.感悟课文寓意

  教师:作为一国之君,面对扁鹊在众目睽睽之下三番五次说自己有病,这回蔡桓公可真生气了,他会对扁鹊说什么呢?(学生回答)。

  教师:三次治病之后,蔡桓公都没有听从扁鹊的话,所以又过了十几天,他的病已经到了深入骨髓、无力医治的程度,所以扁鹊老远望见他,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教师:我们都知道,蔡桓公的病原本是有药可救的,扁鹊是这么说的。(课件出示古文并让学生读一遍,教师对顾问进行解释)。

  教师:其实,我们的课文中有一段正是这个意思,你们找到了吗?(学生汇报朗读第5自然段,教师师出示课件并指导全班齐读)。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08-13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06-27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06-06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通用】04-23

语文教学设计《扁鹊治病》04-27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精选10篇)01-27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合集5篇]10-07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15篇(热门)04-15

《扁鹊治病》优质教学设计16篇05-22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15篇(通用)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