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30 12:10:4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并鉴赏课文所营造的深沉而隽永的意境。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3、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缘情叙景、以景述情的意境创造。

  2、难点:悲凉的意境与颂秋的情感的和谐统一。

  三、教学课型

  导读课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谈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六、教学突破口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七、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预习要求:熟读课文,利用《学生学习用书》获得初步理解;回忆古诗中有关“秋”的诗句,为鉴赏课文所营造的意境作准备。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思路:由眼前朝气蓬勃、满怀希望的春天联想到意蕴丰厚、令人感怀的秋天,并指出,“秋思”是中国文人创作常常涉及的题材,是中国文人典型的文化心理。

  (二)朗读课文

  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意境;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景画?请为每幅风景画命一个恰当的题目,并说说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为什么?

  (三)学生听朗读录音、思考

  (四)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1、引导要点:

  (1)描写了哪些秋景?

  (2)怎样描写秋景的?

  (3)描写出了秋景的什么特点?

  2、教师对问题结果的预设:

  1)秋晨小院图。从色彩(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声音(驯鸽的飞声)、形态(破、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写出了清、静、悲凉。

  2)秋槐落蕊图。从视觉(铺得满地、一条条的丝纹)、听觉(声音也没有)、嗅觉(气味也没有)、触觉(极细微极柔软)写出了清、静、悲凉。

  3)秋蝉残鸣图。从状态(衰弱)、范围(无论什么地方、家家户户)写出了清、静、悲凉,也写出了内心的喜爱。

  4)秋雨话凉图。从听觉(息列索落、缓慢悠长)写出了清、静、悲凉。

  5)秋日佳果图。从形态(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色彩(淡绿微黄)写出了内心的赞美。

  3、提出突破口: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4、联系五幅风景画、抓住关键句(文眼),把握意境内涵:清、静、悲凉。

  5、归纳本文营造意境的方法:缘情叙景、以景述情。

  (五)深入探讨

  1、设问:有人说本文是作者对秋的“悲歌”,有人说本文是作者对秋的“颂歌”,你怎么认为?为什么?

  2、学生思考、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归纳:

  引导:

  (1)从作品入手(标题目、关键语句、所写景物)。

  (2)从作者经历、思想入手。

  (3)从社会背景入手。

  归纳:本文应是作者“悲凉的颂歌”。归纳时可联系作者在《北平的四季》中的有关语句以加深理解。

  (六)拓展体验

  引导学生回忆、交流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秋景的情景交融的诗句,深化学生的体验。

  (七)布置课外作业

  学习本文缘情叙景、以景述情的写法,以“家乡的春”为题,写一篇散文。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2

  [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句子,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故都的秋》是现代作家郁达夫的一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散文典范,作者借状写故都的秋景来表达深沉的家国之思。教学本文要引导学生领会散文形与神的高度统一的关系、立足文本,品味语言,体验意境、领悟情与景的关系,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理解围绕中心选材,领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品析语言、品味意境,鉴赏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连类钩沉,迁移导入

  1 、课前布置大家回忆、查找、搜索描写秋的名句,请大家交流各自的成果。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阳当楼。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曹雪芹)

  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倪瓒)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

  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

  2 、师:是啊,秋天是多姿多彩的!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感到的是悲凉。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品到的是凄苦。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是,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便“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于是,便产生“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许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少散文正是因此达到了极致而广为流传。今天,我们来赏析一篇这样一篇美文――《故都的秋》,看看现代作家郁达夫之于秋,品味到的又是什么呢?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它要求学生在意义建构过程中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大量信息和资料;需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连类钩沉,迁移导入,这一设计正是基于从学生主动建构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回忆、到图书馆查资料、网上搜索等方法在新旧知识之间假设桥梁,通过交流汇总使学生丰富对秋的文化认识,从而顺利进入新层次的意义建构。)

  二、提纲挈领,整体感知

  1 、破题感知

  “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生前与自己友情深厚的已去世的朋友称“故友”。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因此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2 、分析选材视点,感知营构艺术

  集体朗读第一段,思考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注意划出文中关键性的句子。

  秋味: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两个“赶”字表现了他想饱尝故都的“秋味”的迫切心情。

  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具体品味这个秋味的呢?

  作者具体描写了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地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

  他的安排是有道理的。他是从秋味这个角度来写故都的秋的,而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更能表现秋味,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

  作者想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

  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就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的说了。

  回到了故乡,会感到一草一木都是亲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渗透着秋味。

  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而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吵闹的、拥挤的。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清、静、悲凉”的基调不一致,不吻合。

  师: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的,作者就点到为止。再加上同学们刚才说的那些原因,所以虽然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样写就叫不蔓不枝。

  这篇玩赏故都的秋的文章有没有不是写故都的秋的景物的段落呢?如果有,是不是有画蛇添足之嫌呢?四人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正数第二段,倒数第二、三段。

  正数第二段写的是南国之秋,以南国之秋的慢、润、淡来对比衬托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突出故都的秋的“秋味”的十足。

  南国的景色虽然很美,但这些在作者的眼中却是“看不饱,赏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而且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在倒数第二段作者用四个比喻把江南的秋与北国的秋作了形象的比较,“黄酒之于白干”(味更浓),“稀饭之于馍馍”(尝得饱),“鲈鱼之于大蟹”(品得透),“黄犬之于骆驼”(品得足)。四个比喻就是从味上来说,对比、衬托出故都之秋的秋味之浓烈、深透与久长。

  倒数第三段,在表达手法上是议论。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为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这样写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段议论,使整篇文章的情、景、理相互交融,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又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师:作者严格遵守围绕中心选材的原则,又艺术地宕开一笔,用了对比和衬托,又把精微的描写和深刻的议论结合起来,使表达的主题更加突出、集中、精彩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同学们在自己的写作也中要去借鉴这种方法。

  (德国美学家谢林指出:“真正的艺术作品中个别的美是没有的——唯有整体才是美的。因此,凡是未曾提高整体性观念的人,便完全没有能力阅读和评判任何一件艺术品。阅读活动实践证明“艺术的整体是美的第一要素”。阅读活动只有把握这个“艺术美的第一要素”,致力于文章的整化分析,才能跨越肢解化知性解析的偏颇和缺陷,对文章进行艺术的深层性解析,揭示文章构造的艺术真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遵循“完形律”的艺术法则,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有机整体出发,目有全牛,立足于对文章的整体观照,从宏观审视文章的整体结构入手,把握文章的各种构成因素,从内实与外形的结合上来把握文章的整体意蕴。这部分的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使学生理解作者独特的写作视角与艺术个性。这种体式观照能使学生在自我探究与合作探讨中明确文本的选材特色,进一步明确材料与中心的关系。为他们读写正向迁移作铺垫。)

  三、品析语言,品味意境

  自读审视,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广泛交流

  本文的基调是清、静、悲凉,但作者写起来是有所偏重的,那些具体描写的景物各偏重于什么呢?

  牵牛花偏重于“清”,槐蕊偏重于“静”,秋雨偏重于“悲凉”,秋蝉、秋枣偏重于悲凉(从秋蝉的叫声中,秋枣的生存环境中可以看到)。

  鉴赏画面一:“静对牵牛花的蓝朵”

  大家自己来读一读关于牵牛花的描写。注意思考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又是怎样突出“清”这一特点的?

  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我认为牵牛花以兰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紫黑色”不是清淡的颜色,色彩太凝重,基调也太浓了,太低沉、太压抑、太过于冰凉了。“淡红”属于暖色,所以作者说它“最下”。兰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因为兰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作者还用环境衬托,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

  师:每次我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大家一块读一读。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师: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的久吗?透出的是什么?

  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师:是的。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

  鉴赏画面二:秋槐落蕊

  写静的方法有很多种。作者是怎么来写着这清秋的寂静呢?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秋槐落蕊这一部分,其他同学注意看,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出了静?可以自由发言。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没有声音,静!

  不仅声音没有,连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微细和柔软的触觉已经难以感觉了,而作者却能感触得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还有心境的宁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铺得满地说明花落的多且时间长,但整整一夜,没有人发觉,早上起来才惊奇的看到,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也突出了一个“静”字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说明没有人走过——环境静,能注意到这些丝纹,说明心静。

  师:作者说,这些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看,这无法感觉到的、无法言传的触觉,正强烈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和心境的落寞。而“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些”指哪些?文中有没有现成的词?“这些”指的是细腻、清闲、落寞。而能感受到丝纹,说明他细腻,但这份细腻是因为他的清闲,而正是这种清闲让他感到万分的落寞。所以深沉也正在于此。

  师:是的,如果不是万籁俱静,就不会有如此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更不会有这样精致的触觉。正像陶渊明所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而尔?心远地自偏。心远——清闲——落寞。心在起作用。不知大家还记不记晏殊的那首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从槐树落一蕊而知秋,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所以深沉正在这些地方。也正是这寥寥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清秋的“静”味。

  鉴赏画面三:秋蝉残声

  请一位同学朗读秋蝉残声一部分,大家探讨:作者是怎样通过秋蝉来状写“悲凉”的呢?

  作者以声衬静,写秋蝉残声正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同工之处。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让人柔肠寸断,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秋蝉衰弱的残声。文章所渲染的那种清冷,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时此地此景,其寂寞悲凉又怎一个“静”字了得,引发的是更加深沉的“悲凉”之感。

  鉴赏画面四:秋雨话凉

  感悟人生之秋最好的当数对秋雨的描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秋雨这一段的描写。

  师: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哪些句子表现出了“悲凉”?看看有没有“悲凉”的标志——字、词、句?

  “灰沉沉”、“淅沥雨声”、“着黑色皮袄的都市闲人”

  今天早上起来,天气灰沉沉的,我们是感到有点凉,但有悲意吗?

  “淅沥雨声”能感到凉,但能感到悲吗?穿的厚就悲凉了吗?

  师:其实,在这里让大家寻找“悲凉”的标志性的字词句,真的难为了大家。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觉得被悲凉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了一种悲凉,是什么触动了人们凄凉沧桑的感情呢?

  师:是秋雨触动了人们心头的悲伤和忧愁,触发了他们的苍凉无奈之情。是啊,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沧桑、凄凉、无奈,都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但作者写时并未刻意去写,没有悲凉的标志,但有悲凉始终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高手“不着一字,尽显风流”。正应了辛弃疾的那句话: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历尽沧桑之后,调子是悲凉的,但写来却是不经意的笔墨,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好文章的极致。

  知人论世。对秋味,作者通过清、静、悲凉三个方面来品味,借助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这些景。我们重点赏析了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关于秋枣大家可以用我们穴道的鉴赏方法课后去品读,去赏读。

  境由心生。一切景语皆情语,为什么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是如此的清、静、悲凉呢?这悲凉中的况味又有怎样的思想背景呢?

  (教师屏幕展示有关资料)

  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呢?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象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由于心情使然,此时在作者看来,这种清、静、悲凉就是一种美,尽管是朦胧的,甚至基调有些灰暗,但正是这种清、静、悲凉让他难割难舍,这正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也正是他几十年人生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味。所以说秋味就是生命之味。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郁达夫也是如此,这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表现的是深沉、真挚的心上之秋,家国之思、故都情结;俗语说,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爱国,不是光会爱她的强大、繁荣,也爱她在磨难中的坚强。郁达夫爱故都之秋爱得如此深切,愿意以寿折秋。那正是因为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这才品出了深蕴其中的为人所不能言的妙味,才有了这篇秋味十足的至美之文.

  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放声诵读最后一段,再次体味作者的真情挚意。

  师:从写作上来看,故都表达的是自己对故都的依恋——故都情结,作者把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的自然景物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的家国之思。这也就是我们在写作上经常说的:以情驭景,用景显情,情景交融。

  产生《故都的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即使在那样的艰难的处境中,作者也并非真正沉沦,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由此,我们联想到,即便硬骨头鲁迅先生,在医学救国的理想受挫、弃医从文又陷入低谷之时,也曾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写古碑,暂时用种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即使是有骨气,宁肯饿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来表现自己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彷徨。但是,他们都不愧为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中华民族的脊梁,苦闷彷徨之后,他们依然昂起高贵的头颅,血沃中华,不仅以优美的文笔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烂的篇章,更以滚滚热血,为后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从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里,我们能汲取多少做人与作文的营养啊!

  (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对于散文的分析,往往多从其“题材广泛、手法灵活”,“形散而神不散、不拘成法”等文体特征着眼,很少从创作主体的个性与人格的视角,从作家艺术思维的活动特点上去做深层次性的探究。这种忽视创作主体的阅读方法,导致了对散文这种文体营构特征及其审美特质及品格探讨的表层化、肤浅化,而不能深入散文文体内部构筑的深层地带和核心领域,揭示其艺术营构的本质规律。本设计从语言入手,到对意境的体悟,到对作家创作思想背景与个性气质特征等方面逐层深入地探究,这种以具体的、历史的、特定的眼光进行分析与理解,有助于使同学们在主动探究、多向对话交流中,正确把握文章的基本精神和意蕴内核,有利于鉴赏水平的本质性提高。)

  四、融通读写,迁移应用

  1 、创设情景:用多媒体播放刘欢的《弯弯的月亮》。“我的心充满忧伤,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

  2 、布置作文:课后仔细观察家乡的自然风物,深入思考,选好角度,以《故乡的________》为题,借鉴《故都的秋》的写法,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学以致用,以上设计的意图在于融通读写,迁移应用。既可以从仿写中锻炼观察与思考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又能够陶冶情操,增强对故乡的自然风物的热爱之情,加强其对自然的人文关怀,增强其人文素养,进而使学生实现精神意义的崭新建构。)

  [ 评析]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1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法意识。新课程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结合,鉴赏的过程也应该是方法的掌握过程。教学过程就应该是“授之以渔”过程,是学生方法的习得过程。只有这样才能逐步“会学习”,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文各有体,体各有法,不同体式的文章所用的句法、章法和表现技法是不尽相同的。刘勰主张写文章一定要“循体而成势,随变而立功”。同样,分析文章也应该如此,即要依据文章的不同体式特点来进行分析。本教学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对散文文法的探求,将外形与内实,将言语与意境,将景物与情思紧密结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法意识”,便于学生快捷掌握鉴赏方法,提升鉴赏能力。

  2 、注意突出学生主体性。从本质上说,阅读教学只有主体能动参与,阅读学习才会有意义。但这种能动参与行为,不是对文章“原意”的追索或还原,而是对主体的理解、解释和建构过程,是阅读主体以自己的感性血肉之躯的各种感官去触摸、去品味、去探究,是调动全部生命力和融注全部人格的“整体震颤”。在这里,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具体与抽象、形象与思想、有限与无限达到一种“整合”状态,消解了其间的对峙与鸿沟,是一种所有心理因素都完全激活、参与其中的总体生命投入活动。本教学设计中,让学生收集名句,反复吟味体悟意境,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学生在对话中思维被激活,情感被激发,在深化理解与共鸣体验中获得审美享受,因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和谐发展,学生整体人格境界得到提升。

  3 、注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本教学设计注意引导学生对自身原由学识资源的钩沉,对校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的利用,对文本资源的充分开掘,对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资源的交叉融通,对家乡自然风物资源的探询……增强了学生大语文观念,培养了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了解《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

  3.诵读,积累语言材料。

  二、过程与方法

  1.强化诵读,训练语感。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2.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3.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重点、难点

  《故都的秋》也是中国现代散文名篇,它充分显示了作者的个性气质和独特的生活感受、兴趣爱好、文化品位。作者到底描写了故都的哪些风物?抓住了这些风物的哪些特点来描写?从这些故都风物中折射了作者什么样的内心世界?这些都是鉴赏这篇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学生活动

  诵读、鉴赏

  思考、讨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文章描写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物。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是如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体会文章情景交融、以情驭景的艺术风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可选取传统教材中峻青《秋色赋》若干段进行朗读。读后问:这段秋景有什么特点?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丰收,色彩绚丽,喜悦热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同样描写秋天景物的`文章,我们看了郁达夫所描写的故都秋景与峻青笔下的秋景有何不同?

  二、简介作者及其艺术风格、本文的写作背景。(根据文意的需要来夹带介绍)

  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阳人,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家庭的变故、国家的现状,激起了作者无限愤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战争。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游记。

  三、范读、感知

  播放课文朗读,学生看书默读,感知课文。

  四、诵读、感悟

  (选择重点章节学生和老师比较阅读,为什么老师和学生读的有差别?因为对课文的感情把握深浅有区别。)

  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部分时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要注意课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再让学生诵读、感悟。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五、理清结构,把握思路。

  让学生发言,讨论。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总起

  ①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受与向往

  ②江南之秋不能让人满足

  ①清晨所见、牵牛花

  ②槐树落蕊故记叙

  ③秋蝉残声前都2.分写

  ④秋雨话秋凉后的

  ⑤枣树奇景呼秋议论:凡是有情趣的人,对于秋应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觉

  3.总写

  ①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六、布置作业

  诵读课文,深切感悟。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4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我们来看几例:(出示咏秋名句)那么,现代作家郁达夫眼中的秋又是怎样的一番风味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欣赏他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出示课题)

  二、简介作者郁达夫

  (出示作者介绍)

  三、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大家听课文录音,之后请大家来谈谈你对这篇文章的整体感受。

  (听课文朗读)

  2、请学生谈感受。

  四、学生活动

  将你最喜欢的文段朗读出来并说说你喜欢它的原因。

  五、出示题目,集中解决。

  1、文题“故都的秋”包含了哪些信息?

  2、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3、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几幅图画来描绘“故都的秋”的?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些秋景来表现秋味的?

  4、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5、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6、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7、纵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是颂秋还是悲秋?为什么?

  8、作者运用了散文的抒情手法,请问“形”与“神”在文中各指什么,两者的结合点是什么?

  9、划分文章的结构。

  逐一解决:

  1、文题“故都的秋”包含了哪些信息?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2、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明确:“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3、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几幅图画来描绘“故都的秋”的`?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些秋景来表现秋味的?

  明确:秋景图——秋院静观:槐树落蕊:秋蝉残鸣:闲话秋雨:秋日胜果:

  景物的安排顺序是按照清、静、悲凉来排列的。非常对应。牵牛花突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静,秋蝉、秋雨、秋枣突出的是悲凉。

  4、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找出本段的中心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5、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明确:(1)作者是从秋味这个角度来写故都的秋的,而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更能表现秋味,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作者想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2)作者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而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吵闹的、拥挤的。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本文的基调——清、静、悲凉就不一致、不和谐了。

  (3)那么,郁达夫为什么独衷情于清、静、悲凉呢?这当然与他的生活背景、个人情趣有关,我们来看一下郁达夫。

  (教师屏幕展示有关资料)

  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象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由于心情使然,此时在作者看来,这种清、静、悲凉就是一种美,尽管是朦胧的,甚至基调有些灰暗,但正是这种清、静、悲凉让他难割难舍,这正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也正是他几十年人生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味。所以说秋味就是生命之味。

  6、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明确:北国秋——清、静、悲凉

  南国秋——慢、润、淡

  多次提南国之秋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秋的特点,点出北国之秋味的醇厚、浓郁。

  (师补充:作者在这里不经意的用了对比和衬托,这样一来,使表达的主题更加突出、集中、精彩,大家在自己的写作中也要借鉴这种方法。)

  7、纵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是颂秋还是悲秋?为什么?

  明确:颂秋。(师补充:结合文章结尾的一段话。秋色是这样的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虽然全文的基调是忧伤、悲凉的,但是作者通过对这些普通的花草和普通景象的信手勾勒,传达出作者心目中最美好的秋味,正如一曲悲凉的颂歌。如此写秋,看似平淡,实则秋味更足,意境更深。(师补充:学习了本文,同学们要把这种技巧活用到做文章中。)

  8、作者运用了散文的抒情手法,请问“形”与“神”在文中各指什么,两者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师补充:从写作上来看,作者表达的是自己对故都的依恋——故都情结,作者把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的自然景物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的家国之思。这也就是我们在写作上经常说的:以情驭景,用景显情,情景交融。那么在情景交融中谁是主要的?(生:情。)师:是的。也就是说,情和景的结合要以情为主,要选择适合情的景。秋天那么多的景物他没有选,单单按照清、静、悲凉来选择紫色的牵牛花,落地的槐蕊,哀愁的秋雨、秋蝉、秋枣。这些写作的技巧我们要慢慢的去领悟、实践、掌握。

  9、划分文章的结构

  一(1-2):总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二(3-1 1):分写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部分描写古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三(1 2-1 3):总括全文,强调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

  六、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记叙、描写:(形)

  清1、秋院静观

  静2、槐树落蕊眷恋

  悲3、秋蝉残鸣向往

  凉4、闲话秋凉之情

  5、秋日胜果(神)

  议论:足见有……感触来的

  七、结语设计

  这是一篇很优美的散文,让我们大声朗读课文,再来感受这“一曲悲凉的颂歌”吧!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5

  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教学目的:

  1.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以及两者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学会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

  2.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自读-----讨论------评讲

  教学构思:以作者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教学重点:散文的“形”与“神”

  教学难点:散文的景与情

  教学媒体:计算机或幻灯机和录音机

  教学时数:一课时(40分钟)

  教学步骤及内容:

  导语设计

  师:历代名家对秋都特别的钟爱,描写秋的佳作数不胜数,同学们能说一说吗?

  生:“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师:对。这是王维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那,还有别的吗?

  生:(沉默)

  师:那我们看看名家对秋的评价是如何的?

  (从计机中调出已准备的材料。如下:)

  佳句: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棗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棗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棗杜甫《登高》

  None

  名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暝》

  None

  师:这些佳作中既有颂秋又有悲秋,既有描写萧瑟凄凉,又有刻画絢丽多彩。那

  么,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今天,我们

  就来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请翻开课本P250。

  师:上课之前,老师已经把自读题给出,让同学们作了充分准备。下面,以自读

  题为依据,欣赏分析课文。

  (弹出自读题,如下:)

  完成课后练习2,并根据练习思考下列题目:

  1.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个方面写故都的秋?请用一字概括。

  2.在课文的第1、2自然段,作者分别用了哪些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征以及感觉。

  3.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的.秋景图,请同学们根据想象力分别把景色画出来。然后,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些秋景来表现秋味的?

  4.故都的秋景多种多样,作者为何只选取上述秋景描绘呢?试从主客观分析。

  5.课文的最后,作者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意图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6.纵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是颂秋还是悲秋?为什么?

  7.作者运用了散文的抒情手法,请问“形”与“神”在文中各指什么,两者的结合点是什么?

  检查预习,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理解课文。

  第一部分

  师:翻开课后练习2,请一位同学结合练习2来完成第一部分“总起”。

  生:①处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受和向往;②处写南国之秋不能让人满足。北国之

  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作者“想饱尝一尝”;而南国之秋的特点是

  “慢”、“润”、“淡”,作者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作者运

  用对比映衬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的秋的依恋。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正确。从这,同学们能回答练习1吗?

  生(齐答):“味”,即“清”、“静”、“悲凉”。

  师(点头表示满意)(弹出板书,如下)

  ①北国之秋感受:“清”、“静”、“悲凉”

  总起向往:“想饱尝一尝”

  ②南国之秋感受:“慢”、“润”、“淡”

  向往:“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第二部分

  师:写到秋味,作者是如何描绘表达的?要是同学们写秋,会如何描绘呢?现在,分

  析课文的第二部分。下面请五位同学尽情发挥画艺

  (五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图)

  师:五幅故都的秋景图是什么?

  生:清晨作者在院子所见的景象;槐树的落蕊及其有关情况;秋蝉的残声;秋雨及雨

  后话秋凉的场面;枣树在秋天里的奇景。

  师:说对了。

  五位同学都画好了。请每位同学结合练习3来介绍秋景图。

  生甲:这是清晨作者在院子所见的景象图,有破屋、碧空、鸽子、槐树、牵牛花和秋草。这些景物都给人清凉疏朗的感觉,尤其是蓝色的牵牛花更增添了萧瑟的秋意,营造出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氛围。

  师(投以赞赏的目光)

  生乙:这是槐树的落蕊图。作者借助“槐蕊”写出秋的“寂静”。无声无息的槐蕊夜里悄然而落,“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给人静寂的感觉;“扫地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突出了秋的清,给人清静悠闲的感觉;作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生丙:这是秋蝉的残声图,作者从广阔的角度写出悲切的蝉叫声,每刻都引发人的思绪,叩击人的心扉。萧瑟的气氛笼罩着故都,让人顿生“悲凉”之感。

  生丁:这是秋雨及后话秋凉的场面图,作者精心细描了一幅秋雨图,“灰沉沉的天底下”,“息列索落”,“忽来一阵冷风”。而且着重表现秋雨过后,都市闲人的着装举止、言谈神情,听到悠长悠长、平平仄仄京调,一缕乡愁,一缕寂寞的悲凉,油然而生。

  生戊:这是枣树在秋天里的奇景图。虽然只是平常的枣子,作者却给以了另一种含意,把枣子的生长过程看作是秋由始至终的过程,赞枣子的同时也是赞秋。

  师:这五位同学都画得很好,基本上把作者描绘的景象都表达出来。作者分别从色、

  形、声、味、实来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清”、“静”、“悲凉”,而这又是散文的

  特点的体现。

  生(齐答):形散而神不散。

  师:那么,同学们能回答练习7吗?

  生(参差不齐回答):“形”是五幅故都的秋景图,“神”是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

  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两者的结合点是

  “清”、“静”、“悲凉”。

  师:同学们把知识掌握得很好。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把握散文的情与景的呢?哪个同

  学能结合练习4说一下?

  生:作者通过“清”、“静”、“悲凉”这共同点来处理,景是故都固有的自然景象,情

  是作者的内心世界,跟他的处境有关。这样,就决定了作者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

  什么样的情。

  师:很好。同学们可结合“预习提示”来体会。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在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因此,题目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的眷恋?作者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秋景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二、课文诵读

  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课文分析

  (一)明确思考题:

  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绿》中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 槐树落蕊 秋蝉嘶叫 闲话秋凉 秋果奇景

  (二)分析课文

  1.从五幅画面入手,分析

  (1)的特点。

  (2)“反衬”手法的运用。

  (3)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五幅画面来写。

  (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经历来分析)

  2.分析第2、13两个自然段,将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相对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4.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有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5.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明确:秋色是这样的美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四、课外作业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成片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7

  教学目的

  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课文的“形”,并领悟蕴含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领会并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领略声、秋色、秋味。

  2、理解作者为何回避暖色闹景?为何写北国之外的南国之秋?

  3、理解掌握对比映衬手法。

  教学过程

  导入 语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展示幻灯)

  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板书课题、作者)

  课文的分析

  (一)、揣摩题旨

  点拨:从语法上分析,“秋”是中心词,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是写秋景;“故都”是修饰语,限定了描写的地点是北京,即暗示了所写之景是故都所特有。

  (二)、了解作者和背景(阅读解释①和自读提示)

  (三)、分析文章的结构(展示幻灯)

  说明:这篇抒情散文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通过对故都之秋的着意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图示显示了总起、分写、总结三个部分的内容,反映了本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特色。

  (四)、分析本文集中写景的段落(3-11段)

  1、(磁带录音诵读)大家顺着诵读的导引,神往故都,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并解决两个问题:

  (1)、圈起呈现色彩的词语。

  (2)、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2、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点拨: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这在“自渎提示”第三段前半部分也有点到“是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这就点名了“时椙闂景”三者的关系,感时生情 ?/FONT>以情驭景 ?/FONT>以景显情。写自然之秋,抒内心之愁,便是这篇散文突出的特色。

  3、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点拨:因为“红”的暗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

  点拨: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4、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点拨: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5、作者为何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

  点拨:为了对比,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6、思考第12自然段的议论有无必要?(试从议论的落脚点上考虑)

  点拨: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7、作者在文中展开联想,体现在哪里?其作用是什么?

  点拨:作者由写到江南的秋,由故都秋中的槐树、蝉声、果树写到南国秋中的“二十四桥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由现实中作者对的感受,写到外国著名诗人、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对秋的描写。

  作用:在对比、映衬中,突出了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在这一时期作者的苦闷、忧愁的思想感情。

  8、大家这堂课心情怎样?

  学生答: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心里感到压抑。

  点拨:就要这个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你才真的读进去了,品尝到了味。但又必须走出这种感觉,因为的“清、静、悲凉”是那个特定时代的写照,今日的北京、今日的中国早已进入改革振兴时期,崭新的时代,激发我们的当是壮志豪情。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8

  学习目标:

  品味语言 体味情景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引用古语“女伤春,士悲秋”和毛泽东、杜甫、马致远的诗句说明中国文人有悲秋情结。 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心里的情感有别,“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一、 整体感知:

  1、 齐读首段,抓文眼句——通过学生比较阅读把握句子的重音位置在该在“特别”,所以故都秋的主要特点是“特别的清、静、悲凉”,而非“清、静、悲凉”。

  2、 选一学生读2、13段,总结南国秋的主要特点

  二、局部研读(3—11)

  1、同学们,文中具体描写北国之秋的段落是哪些?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①注意观其色、闻其声,品其味。

  ②从声音、色彩描写看,你认为哪幅图最出色。

  3、故都秋景图: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3、 从声色描写角度出发赏景

  ⑴秋雨话凉图(6-10):

  ① 找出文中作者评价北国秋雨整体特点的句子:

  北国秋雨“奇、有味、更象样”在何处?

  ③ “话凉”

  ④想象整个画面,体会作者在画面中传达出的情绪。

  ⑵、小院清晨图:

  ①作者认为牵牛花的颜色“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

  ②冷色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联系生活感受,体会色彩所蕴含的感情)

  三、延伸联想

  同学们可选取书中五幅画里的景物,也可联想故都的'秋天里别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句。看谁找得新!看谁找得多!看谁说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

  它在浓浓的香茶里

  它在……

  它在……

  四、深入探讨

  1、在与南国秋的比较中,侧重表现北国的秋程度深。作者详写平常之景而不是风景名胜,意在说明北国的秋范围广,这正是故都秋的特别之处!

  2、从这些景物描写中你们能体会到郁达夫此时的心境吗?

  3、那郁达夫为什么这么“寂寞、孤独、忧伤”啊?

  4、总结“情景交融”在本文的体现。

  ●结尾

  从这些描写看,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达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我们一起来品读文章最后一段!要读出那浓浓的秋味、读出绵绵的愁思、读出那深深的眷恋!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教学重点:

  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教学方法:

  1、美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组织讨论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情景交融的flash朗读课件,制作powerpoint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于“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徐志摩先生轻吟慢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而秋天则是多姿多彩的,毛主席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感受到的是秋天的壮丽。杜甫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凉秋景。柳永在秋中辞别、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他笔下的秋是凄苦的。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融入了郁达夫深厚感情的《故都的秋》。(板书题目)

  我们主要通过1、美美地听;2、美美地读;3、美美地品;4、美美地练四个环节来品味《故都的秋》的美。

  二、美美地听:

  听读配乐朗诵,思考: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描写了哪几幅秋景图?

  (播放情景交融的flash朗读课件)

  明确: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清晨秋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桥头秋雨、

  庭院秋果。(依次出示幻灯片)

  三、美美地读、美美地品:

  1、全班齐读思秋、恋秋两部分。

  2、学生找出最喜欢的片段,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语言,体会情景交融的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

  A、找出关键词语。B、比较不同句式。C、体会深层含义。D、诵读精彩片段。

  四、归纳总结,布置预习:

  今天我们通过美美地听,美美地读和美美地品感受到了《故都的秋》之美并总结了品味语言的四种方法。品味语言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呢?请大家回去继续品味本文的语言并归纳其方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主要品味了《故都的秋》精到细腻的语言并总结了四种品味语言的方法,还有没有其它品味语言的方法呢?(学生回答)对了,品味语言还要体会作者的感情。《故都的秋》饱含着郁达夫深厚的感情,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现在我们进入第四个环节美美地练。

  二、美美地练:

  1、思考讨论:

  (1)故都的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用几个词概括。

  (2)为什么北国之秋给作者以悲凉之感?(提示:结合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

  (3)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

  明确:(1)清,静,悲凉。

  (2)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3)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之情和对故都的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全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从课文中的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以看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赞颂之情。

  2、单选题:

  (1)作者在谈到牵牛花时说:“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对此理由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因为蓝色和白色都是冷色,最能体现秋的“清”。

  B、表现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

  C、像喇叭的颜色,与花名贴切。

  D、能使人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2)作者写对故都的秋的怀念时,重点写了住在最平凡的“皇城人海”中的“一椽破屋”时的所见所感,而对于“陶然亭”等名胜只是一笔带过。这样写的原因是(D)

  A、作者想尝试那种宁静的`平凡生活。

  B、“陶然亭的芦花”等景物不能体现故都的秋的特点,没有秋味。

  C、作者没有去过陶然亭,所以不知道那儿的景色如何。

  D、选择这样的地方写更能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3、根据课后练习题二的要求,用十分钟的时间仿写一个景物片段,把你或喜或悲的感受融入其中。

  (学生仿写,写好后展示并做评点)

  三、归纳总结,布置预习:

  1、通过对《故都的秋》的学习,我们学会了鉴赏品味一篇散文,除了要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外,还要品味文章的精彩语言,把这些精彩的语言抄到摘抄本上并进行仿写,长期以往,假以时日,相信我们也能写出像《故都的秋》这样优美的散文。

  2、用我们今天学习的鉴赏品味散文的方法预习余秋雨的《道士塔》。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品味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

  学习文本抓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

  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

  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

  四、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五、设计思路

  作者眼中,“悲凉”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带来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败、秋的死亡,其实就是一种人生的感悟,一种对生命的认识,因此在作者看来,这是一种人生享受。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本课设计紧扣“清、静、悲凉”,结合自己的感受品味写景文字的特点。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感受到的是壮丽;杜甫登高,远望“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景象,感受到的是悲凉。柳永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感受到的是凄苦。由此可见,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达夫对于“故都”的秋又寄予了怎样的情怀呢?我们一起来评赏、探究一下郁达夫写于七十年前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

  (二)、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简介:郁达夫和郁达夫优美、颓废、伤感和灰冷的文风。

  (幻灯片显示资料,老师给予介绍。)

  (三)、解题

  从标题看作者的情感倾向和文章的风格:

  “故都”二字意味着北平不再是垂拱天下的政治中心,亦非京都繁华之地,但还是拥有数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的旧都。

  “故都”与“秋”所组合的标题,既让人肃然感受到故都的苍凉和凄清,也会很自然地读出作者心中对这座历史名城的珍爱、赞叹及深情的眷恋和向往。 (出示幻灯片)

  (四)、鉴赏

  故都的秋的总体印象?

  清——静——悲凉

  给文中出现的5幅画分别起一个名字?

  小院清秋——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斜阳——清秋佳果

  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作者觉得这样仍然意犹未尽。因此在第13段,再次提到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并运用形象的比喻,以排比的句式进行鲜明的对比来体现两者的不同。

  南国的秋 本体 北国的秋

  甘甜可口 黄酒 白干 清香后劲足

  如回味不永 秋之内蕴

  食之有味 稀饭 馍馍 有味耐饥

  不浓易饿 如秋之隽永

  味美细腻 鲈鱼 大蟹 可大快朵颐

  玲珑如意 跋涉千万里

  剔刺而食 黄犬 骆驼 得秋之爽气

  逗玩邀宠 有秋之辽阔

  本文的结构:

  总——分——总

  选出你最有感触的一幅画,结合自己的体味进行鉴赏。

  第一幅图(出示幻灯片)

  天:给人明净高爽无半点纤尘之感,突出清;

  破屋、破壁:破败萧条;牵牛花:冷色调;秋草:枯萎凄凉;突出悲凉;

  听、面、对写出了清闲,同时也给人一种清净。

  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影里,作者竟可以泡一碗浓茶,细数叶缝间漏下来的光缕的数目,或静观破壁腰上的牵牛花的蓝朵。这里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惬意,一份沉醉,这是一种文化人悠静恬适的审美心理。于“皇城人海”之中,于“一椽破屋”独居,明显具有一种隐士之风,而这隐逸之中难免又有些“孤单”之感,作者能够自己细细品味这“孤单”,静对秋光、秋花,显然更是一种孤芳自赏,而“赏”到这“十分的秋意”,也不过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伤交织的情怀。

  (老师给学生作配乐范读)

  第二幅图(出示幻灯片)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多么清静啊,脚踏在落蕊之上,悲凉味自然出来了。“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会铺得满地”这是从视觉写,“声音也没有”这是从听觉写,“气味也没有”这是从嗅觉写的,“极微细极柔软”这是从触觉写的。别人写秋写“秋风扫落叶”“无边落木萧萧下”,多么壮阔的景象,而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朵、鼻子都无从把握,只能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到落蕊的存在,如果不是感觉极其精致敏锐的作家,怎么能写出“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样精致的句子呢?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思想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简洁清丽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

  2.通过诵读和讨论,理解景中蕴涵的感情,并进一步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体会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托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确理解作者的“悲凉”心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

  忧思及落寞;以及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点

  (一)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二)通过诵读和讨论,理解景中蕴涵的感情,并进一步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一)体会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托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确理解作者的“悲凉”心态。

  (二)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四、教学方法

  (一)诵读法: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眷念和落寞之情。

  (二)讨论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体会课文以情驭景、形散神聚的特点。

  (三)讲授归纳法:教师对学生讨论进行归纳小结,形成对文章整体性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可曾听过这样一位文人?他三岁丧父,中年丧子,抗战前因第三者插足与爱妻离异;抗战中,母亲被日寇炸死,兄长也死于日伪的屠刀之下;抗战后,自己在苏门答腊身死敌手,成为异域之魂。他就是著名的现当代作家郁达夫。

  (二)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和热情坦荡的风格。郁达夫的散文,带有比小说更直接、更鲜明的自叙的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1933年4月以后,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避居杭州,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解题

  “故都”表面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秋”确定描写的内容,明确而又深沉。作者在对北平秋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着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

  (四)设疑讨论,品味鉴赏

  1.将个体与集体朗读结合起来,有感情的诵读。本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诵读时宜慢不宜快,要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读完课文后,要讨论解决好两个问题——作者描绘了哪些景象?写出了故都秋怎样的.特点?

  明确:共描绘了五种景象——秋晨静观、落蕊清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写出了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3.赏析“秋晨静观”

  (1)请同学朗读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2)根据文章内容,运用联想、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秋晨图”。

  明确:碧绿辽阔的天空做了画面的背景;地面上,有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抬头望碧空,俯身拾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云之中。

  (3)学生思考:这幅画是怎样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呢?

  明确:“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了无点尘之感,写出了“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朝荣)的花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和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4)意境仿句。要求学生选取课文里的意象,依照例句造句,每人至少一句,多者不限。

  例句: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玉泉无声的冷月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西山的声声虫唱里。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抬头便见的碧天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蓝朵栖身的破壁腰上。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无声的落蕊里。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槐树叶下的丝丝日光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细草作衬的牵牛花上。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早晨起来脚踏落蕊的感觉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扫帚在灰土上留下的丝纹里。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寒蝉的衰弱的残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秋蝉随处可闻的啼唱里。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灰天下的凉风小雨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天可真凉了——”的微叹里。

  (四)总结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我们已经把握了作者笔下的故都之秋的景象、北国之秋的特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认识存留于作者内心深处的这种深沉的“悲凉”呢?

  郁达夫年幼丧父,家境贫穷,从小就经历过得人生悲苦养成了他忧郁敏感的气质。在他的自传中他甚至把自己的降生称为“悲剧的出生”,“觉得一切都是虚幻,真真实实的只有凄切的孤单”。他似乎天性易于感受落寞、悲凉的情调。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我们的国家内则兵连祸结,生灵涂炭,再加上反动统治的政治高压和白色恐怖;外则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步步紧逼,东北沦陷,华北危急,北平的沦陷不过是迟早的事。昔日强大的泱泱大国和辉煌一时的传统文化已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本文写于1934年8月,三年后北平失守。作者于不经意间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唱了一曲凄恻的挽歌。

  “我的不远千里”赶到北平仿佛就是为了饱尝这种悲凉。秋风秋雨,落蕊寒蝉,不唯北国独占,江南也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在故都,寒蝉的残声处处可闻,槐树的落蕊满街都是,真有一种不胜浓郁的悲凉啊!作者不逢北国之秋,已近十余年了今朝相逢,该是一种怎样的欣喜啊。然而,故都与历史赋予它的文明似乎在时代风云和战争的硝烟中,朝不保夕。所以,留住过去的辉煌、过去的色彩、过去的北国的秋天,该是一种何等缠绵于既往的久久不能释怀的眷恋啊!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2

  教学目的:

  1.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散文“形”、“神”合一的艺术特色。

  2.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及主要内容:

  一. 导入 课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那么,秋天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我说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板书:读懂客观现实,体会思想感情)

  二. 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全身心投入地读这篇课文。

  三. 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总领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

  2. 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明确:主要是刻划了五种景况: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3.品味词句: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明确: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我们不妨来找一下,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4.统观整篇课文,作者除了运用细腻的描写来展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之外,开篇和结尾还用了怎样的写法?

  明确:对比。其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从而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5.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一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的。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教者认为: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饱尝一尝”;在文章的结尾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6.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现在我们再来找找,“故都的秋”到底在哪里?----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

  作者写作是这样,读者阅读文学作品也是这样,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四.熟读成诵

  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文字背出来。

  故 都 的 秋 读懂客观现实

  郁 达 夫 体会思想感情

  秋 院

  (主观、客观)----清、静 秋 槐

  秋 蝉

  (主 观)----悲 凉 秋 雨

  秋 果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3

  1、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文题“故都的秋”包含了哪些信息?

  2、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3、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几幅图画来描绘“故都的秋”的?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些秋景来表现秋味的?

  4、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5、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6、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7、纵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是颂秋还是悲秋?为什么?

  8、作者运用了散文的抒情手法,请问“形”与“神”在文中各指什么,两者的结合点是什么?

  9、划分文章的'结构。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故都的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文题“故都的秋”包含了哪些信息?

  2、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3、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几幅图画来描绘“故都的秋”的?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些秋景来表现秋味的?

  4、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5、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6、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7、纵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是颂秋还是悲秋?为什么?

  8、作者运用了散文的抒情手法,请问“形”与“神”在文中各指什么,两者的结合点是什么?

  9、划分文章的结构。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4

  一、教学设计(一)基本情况1.所属学科及领域——语文——网络环境下学生主体学习模式2.适用年级——高中二年级3.设计者——姓名:滦县六中4.教学实施者——冯颖

  (二)学习者情况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学习者是年龄处在16至18岁的高中学生。高中阶段,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知识经验日益丰富。智力和个性都获得了较好发展,相应产生了独立自主的需求。

  我设计这堂网络自主学习课的基本理念就是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课题和方向,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选择难度,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评价机制等自主性和能动性。

  2.学习者在学习本课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网络学习之前,学习者首先应对文本有基本的熟悉和把握,包括对内容,思路,思想、观点和感情,以及词句含义,语言效果,文学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等等,并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程度从各个角度对文本提出不同的见解、评价和疑问。其次,学习者应具备快速阅读文本的能力,一般要求是每分钟600—800字的浏览速度。

  再次,本课采用的是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具有严谨的纪律素养和网络文明素养,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习中要使用文明和规范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探讨和互相学习,还要能对网络信息进行评价、选择、筛选和组织。

  学习者应具有以下计算机操作技能:

  1.打字每分钟不少于40个字。

  2.具有基本的文字处理能力。

  3.熟悉http://www.google 、http://www.baidu.com等功能较强的搜索引擎,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准确的输入关键词搜索相关信息。

  4.能够下载和上传网络资源。

  (三)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基础目标(标准阶段):

  ①背景—主旨学习(主要通过考察文本创作的特定背景观照文本主旨)

  ②语言表达学习(主要是让学习者从全文角度理清文本线索思路,鉴赏其表现手法以及通过阅读文本,理解句段的含义、归纳总结语言特点)

  发展目标(创新阶段):(置疑——合作——解决)

  2.综合置疑(对文本尚存的丝毫疑问或者与本文有关的任何资料,都可提出和公布,供学习者共同讨论和交流)

  3.作品评价(允许学习者对作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讨论不求一致,只求深入理解主题及发现理解文本主题的一般性规律)

  4.素养目标:

  ①训练学习者利用公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

  ②培养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思考、质疑问难的能力。

  ③发展学习者通过合作探讨,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内容分析

  重点——理解背景对作品主题的影响,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难点——掌握本文的写作技巧,并能加以迁移应用。

  学习内容的类型——对文本作者、背景、主题、内容、思路、语言、艺术技巧等方面的探讨、质疑和评价。

  (五)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方法

  教学理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把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教学模式、方法——采用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学习过程中主要采用阅读,质疑与评价,搜集并处理信息,交流探讨,迁移写作等学习方法。

  如何组织教学——教师首先提供网络学习专区,其次说明网络自主学习的要求、步骤和每一个阶段的时间及评价标准,最后教师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提醒和指导以及阶段性的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入。

  (六)教学或活动过程设计

  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的描述

  (七)相关资源

  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

  硬件——56台学生上网电脑、教师机

  软件——不需要特别的应用软件

  设备——

  1.PPT课件

  2.上网搜集资料、相关的音乐FLASH和辑录相关视频资料

  主要访问网站—— http://xinzhilu.vicp.net/jxlt/list.asp?boardid=33 [论坛—春华秋实版块]。教材、图书、影象材料——高中语文第三册《故都的秋》,朗诵《故都的秋》(mp3)

  人力资源——具备基本信息技术素养和操作能力的高中语文教师

  (八)评价

  对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是否体现了设计者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案试图把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进行整合,以学生为中心,注意在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使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本设计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分强调,忽略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忽视了情感因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了锻炼,在以往课堂内教师“一言堂”的情况得到了改善,学生敢于提问题,并主动地去解决问题,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得到了完全的显现,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并提高了团结协作、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从课内延伸到浩瀚的网络信息资源库,学习者的视野拓宽了,知识面丰富了,对作品的各个方面也得到了更加深层次的理解。这节课最大的效果就是教会了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建构。

  二、教学实施

  教学实录

  三、教学反思和总结

  (一)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如,备课阶段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是。

  教学内容的呈现和演示方面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是。

  (二)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学校结果评价

  学生在信息搜索过程中确实发现了许多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学习和提高的语文专业网站,如,

  三槐居http://www.hischool.net.cn/shj/等。

  (三)致谢和参考资料

  《高中生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学科教育)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5

  教学步骤:

  1.导入2了解感知3理解分析4揣摩体会(5讲解全篇)6迁移训练

  教案草稿

  教学目标: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从景物描写中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以情选景;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渗透作者的主观感情。

  教学难点: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的融合(移情作用)。

  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欣赏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在进入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前,让我们先来看一幅画,这是我根据大家学过的一篇课文中描写的景象所画的:

  画面一

  打出《天净沙秋思》(一起背诵)

  思考: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

  明确: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沦落,秋日思归,情与景在这首词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的确,读一首诗看一幅画,总之,欣赏艺术,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更深远的东西,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常常象这位同学所说的那样,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打出思维模式一

  这是大家初中掌握的方法,高中阅读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深入其中的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揣摩和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与把握作者的感情。今天,我们就要在学习这篇课文基础上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二.了解感知

  1.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自己怎样的深情?

  好。现在先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

  打出学习目标: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

  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故都的秋。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北平故都,已是历繁华的过眼烟云。题目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初读完此篇课文,仿佛看到一个青布长衫的旅人,在凄风苦雨间彷徨叹息思索。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我们先来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请大家看到课文,听我对课文主体部分(3-11)的朗诵。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播放配乐朗诵。)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明确: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绿》中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落蕊秋蝉嘶叫闲话秋凉秋果奇景

  三理解分析:

  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上。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这几幅秋景的呢?什么样的景物,会使我们读者感到这样的压抑,感到这样的凄清和孤独。

  思考:1)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秋的?

  明确:作者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

  2)为什么作者要从声色的角度来刻画秋景?

  明确:声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

  入其境。

  3)描写了那些秋声和秋色?特别注意那些间接描写的地方。(分组找,讨论)

  明确:色:碧空蓝朵黄中带白青布淡绿微黄

  提问:A:秋色的特点是什么?(颜色的格调)

  明确:冷色调。用青蓝色,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B落槐为何也是秋色呢?

  明确:它的花白里透黄,突出了秋天的特点,与文中描写的其他颜色格调一致。

  C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

  生怎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

  凄清如许。观秋色,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哟!透人肌骨。

  明确:声:帚声衰弱的蝉声风雨声人声

  A如果说,秋色的'描写是“清”;那么,秋声呢?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B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静呢?

  明确:反衬。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艺术家们往往用这种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我们在课文《荷塘月色》中已经接触过这种用法,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C举一个例来说一说:

  如看到扫帚的丝纹,为何也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细微的声音?精细的丝纹,灰土上一条条的痕迹。我们仿佛看到了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的挥动着扫帚,听到了灰土与落叶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与衰败吗?

  D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听到这微漠的声响,作者又会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更加孤独,凄冷。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这次第,怎一个‘静’字了得!”

  四揣摩体味

  1秋声寂寞,秋色冷清,作者在这样的清静的秋声秋色里会品味到一种什么样的秋味呢?我们大家已经抓住秋景的特点对景物进行了分析,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中去体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么呢?意境是内在的情趣与外在景物的融合。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情景相生。景物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作者带着某种特定的感情来看景物,那么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则对于同一景物的观感也不相同。这就是我们美学上常说的“移情作用”。

  打出意境的构成表

  下面,我们就深入作品中的意境,观景而察情。看到第三段,请全体女同学诵读,这是故都秋天的清晨,大家随着他的声音到街道上遛一遛吧!

  大家在听的时候找一找,用我们在学习《风景谈》中的方法,看客观的景(境)中的构成要素有那些?

  客观的景是什么样的呢?画面上——

  一椽破屋

  天色碧绿,驯鸽飞声景物透着破败(扣故都)

  (在)破壁腰中景物显得落寞(扣秋)

  牵牛化的蓝朵

  疏疏落落的尖细

  且长的秋草(荒草碧连天)

  画面中的人——

  早晨起来无事可做日光能细数吗?(神态动作)清闲

  静对着蓝朵干嘛?(神态)寂寞

  主观的情是——悲凉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更是美丽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里凋零,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的藏在这简淡的文字中。让我们从悲凉中读到了眼泪,从眼泪中又读到了美丽。体会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板书“以景显情”)

  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

  主观上,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逃避现实。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那么,大家也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何不写香山的红叶,为何不写颐和园的游人如织。(板书:“以情驭景”)

  大家还可以分析其他的画面

  五讲解全篇(非教学重点)

  课文的主体部分已经学习完了,学习目标已经达到。最后,问大家两个问题

  1)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是否闲笔?

  明确:全文既直接描写故都的秋景,又通过写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之秋。

  直接写从故都的秋景的声色着手,抓住特点,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静悲凉”,间接写通过二者的对比,也反衬出故都秋景的特点。

  2)用三个字来概括南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慢”“润”“淡”

  者的感觉是“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为什么呢?

  秋景看不饱,秋味尝不透,秋意赏玩不到十足。在南方的秋景中作者难以沉醉其中,那湿润的空气,那熙攘的人群难以触发作者对秋的人生况味,只能使郁达夫更深深的思念北国之秋。

  “一篇读罢头飞雪”,我们仿佛一下苍老了许多。不过这只是学习。好,现在来回忆我们的学习过程。

  四:回顾认知过程

  怎样达到的认知过程?

  掌握分析这类文章的思维程序:

  一:了解文章写的景物对象,感知景物对象的整体。

  二:分析文章怎样写的这些景物对象?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三:透过字面,揣摩体会,情景相连,挖掘作者寓于景物对象中的深情。

  五:迁移训练

  情景相生。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有时往往一字着色,一字着情。如我们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

  1.选词填空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叶树,灯下白头人。(喜外弟卢纶见寄司空曙)

  绿红黄残

  明确:黄。既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又流露了作者的心境,并且符合对偶。

  2.理解《沁园春长沙》的上半阙,从景物的描写中,把握景物的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明确:景物,充满生机,生气勃勃。人物,宽阔的心胸,昂扬的精神面貌。板书设计

  以情驭景

  画面清晨小院槐树落蕊秋蝉嘶叫闲话秋凉秋果

  秋色碧空白中带黄青布淡绿微黄清

  秋蓝朵悲

  凉

  味秋声鸽声帚声蝉声衰弱风雨声人声静

  以景显情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06-2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4篇06-2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精选11篇)10-24

高一语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08-20

必修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精选10篇)08-09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11-29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精选6篇)06-10

故都的秋作文05-26

郁达夫《故都的秋》教学实录(通用11篇)05-13

故都的秋教案(精选14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