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29 16:32:0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古今中外探险家的故事,学习探险家勇于探究、挑战自然与自我的精神,以及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坚毅品质。

  2.了解在探险过程中应掌握的生存知识和基本技能。

  3.进行口语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难点:如何正确理解探险精神。

  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搜集并整理古今中外探险家的典型故事及有关人类探险活动的图片、光盘、录像资料、与探险活动有关的知识。(地理、气象、人文发展等。)

  2.师生共同设计活动计划。

  3.民主推选,成立由学生组成的最佳活动成果评议委员会。(5人组成。)

  教学设计思路

  1.这次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活动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乐于进取的精神。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和语言素养。准备活动用三课时。

  2.新课标要求“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因此,本活动的方式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条件,让学生自主组成小组,在三项活动中选择一项,相互合作去上网或去书店,查阅相关材料,然后在教师指导下策划设计本活动方案,并实施活动。

  下面提供的是“辩论会”的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生俱来。从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大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探险过程中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能阻挡人类前进的脚步。

  二、组织辩论。

  根据课前准备,同意“探险利大于弊”这一观点的学生就作为正方,坐在左边,认为“探险弊大于利”这一观点的学生就作为反方,坐在右边。

  学生推荐一位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当主持人,组织正、反方展开辩论。正、反方结合搜集到的资料,分别陈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在活动前要指导帮助辩论双方做好充足准备。在辩论过程中,教师不应“披挂上阵”,只有当出现共性问题不能解决时,才应适当调控。

  三、辩论小结。

  探险的是是非非,同学们已经说了很多,屈原曾说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类从参天大树的雨林地带走进摩天大楼的.商业时代,正是因为具有了这种开拓创新的探险精神。我们需要的也正是这种精神,奋斗的信心。

  (这个辩论会,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辩证的观点和综合思维的能力。特别是在综合性方面,它要求学生从探险的成败得失、光荣与灾难、功绩与损害中提炼出足以说服对方的观点。辩论会还培养了学生整合资料的能力,也让他们经历了积极进取的探险精神的洗礼,丰富了他们的语言素养,同时,辩论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新课标的理念在这个环节得到充分体现,教学难点得到解决。)

  四、布置作业(这一内容可在第二课时完成,也可在课外完成)

  辩论会后,写一篇文章《探险活动之我见》,字数600左右,要求能就探险活动鲜明地阐述自己的看法,有条理地写出依据。

  (俗话说“趁热打铁”,写作训练就是对口语表述能力的迁移巩固,再次训练,是对学生的信息资料整合提炼能力的检验。)

  五、作文讲评(在第三课时完成)

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2

  活动目的:

  1.通过编诗集,培养学生编辑、合作能力,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魅力。

  2.通过诗歌知识竞赛,增强对诗歌的兴趣,加强诗歌的积累和理解。

  第一课时

  一、合作编本小诗集

  1.咱们已经收集了许多诗作,欣赏了著名诗人的佳作,还自己动手写了诗当了小诗人了!这么多我们喜欢的诗犹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就让我们来编本诗集,把这些珍珠串成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吧!

  2.小组合作编辑

  1)准备好选入诗集的诗,可以编入搜集到的诗或故事,也可以编入自己写的诗,还可以是同学写的诗。小诗集中还可以适当穿插诗歌故事或相关资料。还可以配上插图,或者辅以书法。(注意引导学生要将搜集的诗歌、自己创作的诗歌、搜集的诗歌故事、诗歌资料等要分类编排、有序组合。)

  2)可以请父母、老师或同学写序。

  3)注意封面设计的精美,诗集名字的'引人注目,编排好目录。

  3.成果展示

  1)诗集编好了,我们来欣赏吧!小组把诗集放在展示台上,并派代表介绍。

  2)同学们评一评,可从书写、编排、美化等方面评。

  3)选出优秀的诗集交流,可在学校里展示,开展班与班之间的交流,还可以请家长参观和评议。

  第二课时

  诗歌知识竞赛

  一、赛前准备

  1.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几组。

  2.搜集竞赛题目:可以是诗句接龙、诗歌常识、诗句释义等。

  3.出题方式:学生出一半的题,教师出一半的题。

  二、知识竞赛

  1.必答题.每组5道题,每题10分。

  2.抢答题。共20道题,每题10分。答对得10分,答错扣10分。

  3.风险题。每组2题,分成10分、20分、30分三个分值档,答错扣相应分值。

  4.评出优胜组。

  三、小结

  通过这次诗歌竞赛,我们无论是对诗句的积累、理解,还是在诗歌知识的积累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希望我们能继续积累更多的诗歌。

  【评:这项活动受一定的场地限制,最好能够有抢答器之类的工具,并布置好场地,同时可邀请家长朋友参与,帮助顺利完成这次活动】

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3

  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我爱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九曲;我爱那“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但我更爱文学,因为我从中学到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学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学到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体味到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如果你也是文学爱好者,就让我们一起启程,踏上快乐的文学之旅吧。

  学习目标

  1、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2、掌握写读后感的方法。

  3、培养学生改编文学的兴趣、爱好。

  课前准备

  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或阅览室,选择文学书刊,广泛阅读,筛选确定具体篇目,或者从过去自己曾经阅读并喜爱的文学作品中挑选最精彩的一篇。作品确定后,再根据作品和阅读的感受,将相关课文改编成表演剧本;或搜集与该篇章有关的材料,设计成手抄报。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的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知识,也能丰富情感,为表达对文学的热爱之情,我们开展这次“我爱文学”主题活动。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交流

  (一)文学之旅第一站——诵读优秀诗文

  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文并配乐朗诵。

  (二)文学之旅第二站——读名著写感想

  文学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使我们的思想自由自在地在广阔的世界里遨游。请说说自己读过的文学著作并写出你的读后感。

  【参考例文】

  替天行道,英雄之信念也

  ——读《水浒传》有感

  古人曾云:“大丈夫生天地间,应以天下为己任,终生不移。”梁山英雄们举起“替天行道”的大旗,杀富济贫,乃真英雄也!

  梁山好汉个个集正义和公理于一身,他们嫉恶如仇、除暴安良,其所为人们无不拍手称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的是解救金氏父女;晁盖、吴用、阮氏兄弟等人义劫生辰纲,为的是接济贫困。

  一部《水浒》写出了英雄之信念:替天行道。

  【小结】读后感一般由“引议联结”四部分组成。引——简要引述原文内容,尤其是要对材料中自己感触最深的内容做简要介绍。议——就原文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或写作特点等谈感受,要集中力量谈自己感触最深,能有话可说的'某个方面来写。联——联系自身和社会实际做深入的议论,避免就事论事,泛泛而谈,更宜避免牵强附会。结——总结全文。以上四部分中,“议”和“联”是重点,是核心。

  (三)文学之旅第三站——童话剧表演

  童话剧表演《皇帝的新装》

  【小结】今天的读书交流活动,令大家受益匪浅。同时充分展示了我班同学的才华:声情并茂的朗诵让我们享受到文学的魅力;佳作欣赏让我班的小作家们尝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喜悦;发自内心的读后感让我们感受到读者与作者的思想共鸣;童话剧,虽然比不上专业水准,但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学生蓬勃的朝气与创新意识。今天的活动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

  (四)文学之旅第四站——制作手抄报

  班级开展了一次以“我爱文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现在你所在小组要出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1、请你为文学社的刊物的文学专栏命名。

  【交流点拨】小说天地;文苑撷英。

  2、请你仿照示例,用简练的语言介绍巴金和冰心。

  示例:施耐庵,是我国元末明初小说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水浒传》。

  【交流点拨】巴金,我国现代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家》《春》《秋》等。

  冰心:现当代诗人、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有《寄小读者》等。

  3、你心目中的文学是什么?请仿照下面的句子,再续写一句。

  文学,是一座充满了智慧的知识宝库:孤独的时候,文学是你最忠实的朋友,让你有了精神的伙伴;。

  【交流点拨】悲伤的时候,文学是一种无言的慰藉,让你忘却了所有的忧愁;苦闷的时候,文学便是最好的释怀,让你的心情天空布满了霞光。

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4

  众所周知,语文是门百科全书式的学科,语文也是非常生活化的课程,日常会话,报纸杂志,通知告示,竞聘演讲等方方面面都与语文息息相关,因而丰富多彩的生活,为语文学习打开了一扇清新自然、色彩斑斓的窗子。

  以前,我们总习惯于将学习语文的视野封闭于狭小的课堂,长此以往,学生逐渐远离自然和社会生活,习惯于用程式化的词句去诠释生活,久而久之,便讨厌语文,憎恶将生活贴上标签的课本。

  在二期课改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为走出语文教学的误区,我试图实行开放式教学,把学生引导到社会的大课堂,鼓励他们走进生活的阅览室,用课堂内学到的知识、方法去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去学语文,用语文。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注重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根据不同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由学生自愿组合,分组收集家庭、校园、社会生活中的言语资料,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并从中发现语文在生活中丰富多采的表现形式,增强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动力和信心,也增强认真学语文,规范用语文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其次强调合作精神:学会合作、共处,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整个活动过程即是一个组内合作,组外协同的过程;再次重视研究性学习,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每个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都会有独特感受与体验,对学好语文,用好语文有不同程度理解与体会,使其探索精神与研究能力得到了锻炼;最后充分利用了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多渠道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感受到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生活处处有语文。

  由于这是一个单元主题学习,所以学习时间安排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阶段,而不是一堂独立的课。它是关于一个专题研究性学习,所以在教学组织上,采用课内课外结合方法,而课堂集中学习主要是解决学生学习中的指导、交流讨论、评论等问题。

  教学总目标

  一、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搜集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3.在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二、认知目标:

  1.通过此次活动,沟通课堂内外,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使学生充分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此次活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三、操作技能:

  1.上网游览、查询、筛选资料

  2.应用Word、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

  3.应用BBS发帖子

  教学总过程

  学习环节一收集言语材料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材料收集,培养学生听、读能力

  2.操作技能:1)应用BBS发帖子2)上网游览、查询、资料

  二、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出示题目:《漫游语文世界》

  2.通过一个有趣的广告阐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有这样一则奶粉广告:“没有加进什么,不过提出水分。”

  这则广告从反面入手,从具体的制作过程入手,用形象的语言来表示,在一句“没有加入什么”表现了产品之纯,后一句用“不过”急转,进一步表现出产品纯还不够,还必须没有水分,突出了“粉”的特性,语言简练,12个字中有转折,有波澜,文字浅显但具体形象,初看语不惊人,细品则回味无穷.

  (二)、提出学习要求:

  1.分组: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由学生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分成八个小组,并指定(或由学生推选)小组长.

  广告集锦;校园风(校园流行语);口语荟萃(主要方言)

  街头巷尾(将店名、招牌、标语的用语分类)

  网络语言;网上妙语(短消息)

  对联;歇后语

  2.收集:学生利用放假、双休日时间,走向社会,在读书看报,上网与人聊天,访谈,看电视,逛商场时收集材料。(各组学生以收集本组材料为主,兼顾其他)

  (三)、大量收集,收发帖子:

  1.学生可及时在"习客"讨论区中提出自己在收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求得别人帮助.

  2.将收集材料以发帖子的.形式互相交流

  3.教师引导、小结

  学习环节二筛选整理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精神

  2)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2.认知目标:1)通过大量查阅,提高学生选择相关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制作电子读书卡片的能力

  3.操作技能:1)进一步提高上网游览、查阅、筛选资料能力

  2)进一步学习应用Word制作读书卡片

  二、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提出要求

  1.将收集的材料筛选整理

  2.制成电子读书卡

  (二).筛选整理,制成卡片

  1.学生分组自行筛选、整理所收集的材料

  2.按本组专题将筛选后的材料制成电子读书卡

  3.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读书卡,评评议议

  1.小组交流自己读书卡

  2.同学评评议议

  (四).查阅资料

  通过网络、图书馆各种途径查阅有关资料,为分析研究所收集的材料作准备(也可从资料中选用一些有关的作为本组材料的补充)

  学习环节三分析研究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精神

  2)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2.认知目标:1)提高学生围绕主题选择合适信息能力

  2)能结合研究专题,用不同方式阐明自己观点

  3.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上网游览、查询资料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提出要求

  (二).分析研究

  由组长组织组内同学讨论,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

  a.广告集锦:信心型、功用型、对比易记型、超常搭配型等

  b.校园风:精选校园流行语对此现象的观点

  c.口语荟萃:选取有代表意义的方言整理分类,与普通话对比并寻找规律

  d.街头巷尾:将店名、招牌、标语的用语分类,阐明自己观点

  e. 网络语言:7456、886、青蛙、大虾等

  根据语言形式分成四类:文字、数字、英文字母、符号

  阐述网络语言的迅猛发展对母语冲击,初步思考其优缺点

  f.网上妙语:(短消息)按语句含义、语法修辞、句式结构等方式细分

  g.歇后语:来历种类(谐音式、摹状式、拟人式、讽喻式)

  h.对联:起源种类(正对反对串对)修辞(比喻法双关法叠字法等)书写时注意事项尝试创作

  (三).各组学生根据讨论意见,形成书面材料,并推荐发言代表

  学习环节四协作作业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精神

  2)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2.认知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围绕主题选择合适信息能力

  3.操作技能:进一步学习应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

  二、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提出要求

  (二).小组协作,完成作品

  小组同学每人负责完成一个环节,根据本组筛选后的材料,分析研究成果相互协作制成演示文稿,有自己独立见解和表达方式

  (三).教师指导

  学习环节五展示成果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

  2.认识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写作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关切体验。

  二、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提出要求

  (二).展示作品

  课堂上,由各组代表作主要发言,其他同学作简要补充,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各组介绍本组成果(形式多样)

  (三).小组评议

  (四).教师总结

  1.充分肯定同学们的实践,对于同学的思考给予高度赞誉

  2.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初步掌握了查找资料的方法,搜集了家庭、校园、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沟通了课堂内外,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3.布置随笔: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会

  学习环节六活动延续

  课后发动各小组学生进一步充实收集研究的内容,并自行题字、插图、设计封面编辑成册,作为成果在班上展览,并以此次活动为主题出一期墙报。

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5

  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教学对象分析

  中学生,正处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用人类美好的、高尚的、无私的思想和感情去熏陶,母爱就是这众多感情中最真实、最纯洁的感情。然而,因家长文化程度的差异,很多家庭的家教方式粗暴简单,不能让学生理解母爱和亲情。因而,特别需要从描写母爱的艺术品中唤醒学生心中的感激母爱之心,然后才能去发现母爱,回报母爱。

  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活动以母爱为中心,“母爱”是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中不朽的主题,有文学的、影视的、歌曲的、绘画的等,表现形式千姿百态。然而母爱有时又是狭隘的、短视的,造成了一些溺爱,本项活动特意安排了理性地看待母爱,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客观的评价自己的母亲,客观的认识母爱;为了巩固活动成果,教材安排了实践性环节,让学生以实际行动回报母爱;为了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安排了口语交际:采访自己的母亲;作文:记母亲对自己无尽关怀的小事;为顾及特殊家庭的学生,特别是单亲学生和留守学生,又设计了亲情的主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活动,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向母亲(或亲人)表达感情,学会理智的思考母爱以及“爱”的内涵。

  2.过程与方法: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口语交流和书面表达)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多侧面地认识母亲(或亲人)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和亲人的情感。

  教学策略

  1.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音像制品烘托母爱氛围。

  2.展览投影学生收集的文字、绘画作品,多角度感知母爱。

  3.学生口头交流与书面表达相结合。

  4.鼓励学生将感恩之心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媒体

  1.教材

  2.电脑和多媒体投影设备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一)调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1.教师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和兴趣特长,为划分学习小组作准备。了解学生可借助以下几种途径。

  ① 查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

  ② 问卷调查学生,如:姓名、年龄、住址、家长姓名、职业、家庭成员姓名及职业、个人兴趣特长等;

  ③找部分学生了解,或深入个别家庭走访。

  2.在调查中要特别关注那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如:单亲家庭、留守孩子等,尽量把他们分在一组。

  (二)明确活动任务之一:道不尽的母爱。(分组活动)

  1.师引导:“母爱”的主题在各种艺术作品中都有表现,我们生活中不乏有这样的作品资料,了解这些作品,我们将发现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感情世界。

  2.学生结合教材“活动一:道不尽的母爱”明确任务:

  ①搜集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格言、新闻报道等文字作品。

  ②搜集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电影、广告等音像制品。

  ③搜集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或有关亲情的作品。

  3.依据学生家庭背景及兴趣特长,按自主结合的'原则分成三个组,其中一组是特殊家庭学生。

  4.各组选出小组长,负责本组的成员联系,及时检查、登记搜集资料的情况。

  5.组织小组内讨论交流:搜集资料的方法及计划。

  6.教师作总结性归纳与指导:

  ①可以在家找;

  ②可以到亲戚朋友家去找;

  ③可以在网上查,然后打印或下载;

  ④星期天进城到书店去找,然后复印下来;

  ⑤几个同学可联合起来找。

  (三)明确活动任务之二:剪不断的脐带。(人人参与)

  1.师引导,我们的母亲(或亲人),与我们长期相处,然而我们了解他们吗?找个时间与母亲(或亲人)聊聊天,采访他们,进一步了解母爱(亲情),体会母爱(亲情)你会有更新的发现。

  2.学生讨论:采访中你准备谈那些内容,采用什么形式?

  3.教师作指导性归纳总结:

  内容:

  ①母亲(或亲人)的生活经历,喜怒哀乐,对事业和生活的梦想和追求;

  ②母亲十月怀胎和一朝分娩的甘苦;

  ③母亲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④母亲(或亲人)对孩子的希望和要求;

  ⑤母亲(或亲人)现在的身体状况和工作情况。

  形式:

  ①找一个空闲时间,对方比较愉快的时刻来谈;

  ②可以找一找母亲(或亲人)往日的照片,结合照片讲一讲照片背后的故事;

  ③以聊天的形式来采访,先在心中把要谈的话题排好条理,不要过于庄严,营照一个和谐轻松的气氛,更有利于了解母亲;

  ④访谈结束后,迅速整理好采访记录,为写作做准备。

  4.学生采访结束后,将记录交给家长做评语,评价学生采访的方式是否恰当,是否容易让人接受,记录整理是否全面,真实,通顺。

  (四)、明确活动任务之三:多角度看母亲。(人人参与)

  1.师引导:母爱(亲情)犹如阳光和空气,我们沐浴其中而常常不知不觉,回首往事,我们才幡然醒悟,母亲(或亲人)那寻常小事却富含着深爱,我们应用心去深入地体察母爱(或亲情)。

  2.以书面形式从生活中举出几件倾注母亲(或亲人)无尽关怀的寻常小事,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二、教师印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说明本次活动的内容以及程序、目的,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三、一周后开展活动。

  (一)教师整理学生搜集的材料,制订活动步骤。

  1.学生在小组内汇报展示搜集的材料,组长作好分类,整理与登记以上报老师。

  2.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评价搜集成果:

  ①该同学的参与态度,合作意识与能力;

  ②在搜集资料,编辑整理方面的水平与交流的效果。

  3.根据各组整理记录后的材料,教师制订详实可行的活动步骤。

  4.设计活动计划表,印发学生,以便在活动中作好记录。

  (二)开展活动一:“道不尽的母爱”

  1.师展播有关“母爱(或亲情)”的音像制品。

  ①VCD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母亲》《白发亲娘》《父亲》等。引导学生结合歌词、画面在音乐旋律中感知对母爱的颂歌,即及时记录下感人的歌词。

  ②电影片段展播《妈妈再爱我一次》。

  ③投影绘画作品:油画《父亲》、《大地――妈妈》引导学生从人物外貌感知人物包经风霜的经历,一世的辛劳。

  2.师展播学生搜集的有关“母爱”的文字作品。

  ①格言:“儿行千里母担忧”“天地宽大,父母恩大”等。

  ②故事《鹿跳峡》。

  ③诗歌《献给母亲的歌》。

  采用朗读、齐读、读后说感受等形式开展,同时用笔记下自己最感动的部分。

  3.师总结:尽管时代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但母亲那真挚温柔的感情却是一致的。接下来,让我们去感受属于自己的那份母爱、亲情吧。

  (三)开展活动二:“剪不断的脐带。”

  1.多媒体投影显示活动项目:了解我们的母亲(或亲人)

  2.按5~8人一组,(特殊家庭学生一组),分小组交流采访结果,采访形式,采访感受,感受千姿百态的母爱(或亲情)。要求边听别人说,边用笔记,记下千姿百态的爱。

  3.学生评出采访内容丰富、形式创新的同学,交流经验。

  4.师总结:母亲对孩子的爱虽都是一样的深挚,但他的表现方式却有多种多样,下面,看看狐狸母亲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的?

  (四)开展活动三:“多角度看母亲”

  1.多媒体投影显示狐狸母亲的故事:狐狸母亲在自己孩子长大后会把它赶出巢穴,强迫它开始独立生活。(配以动画、声音)

  2.学生观看,思考后发言:你怎样看待狐狸母亲的这种行为?

  ①太残忍,小狐狸太可怜了;

  ②严厉的爱,有利于小狐狸的成长。

  3.师小结:母爱是伟大的,忘我的,但有时却是狭隘的,短视的,溺爱便是如此,对孩子是有害的。爱就是对成长负责,对未来负责,我们应防止溺爱对意志的侵蚀。

  四、巩固活动成果,开展活动四:“抱得三春晖”

  1.根据活动感受及记录,结合自己整理的材料,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注意抓住典型事件,借助细节描写,表达中心。

  2.在小组中间交流: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你已经做了些什么,以后打算怎么做?选出说的好的同学发言。

  3.星期天回家将孝心化为行动,家长为学生的行动打分,下评语,上交评比。

  教学评估与反思

  本次“综合性学习 写作 口语交际”活动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工具性的特点。学生以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搜集信息,整理资料,实地采访,进行思考与探究,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培养了语文交际能力。同时,通过生动丰富的资料,使学生更深刻、更理性的认识了母爱,并以实际行动回报母爱。

  然而,活动中也反映了一些问题。一是单亲孩子和留守孩子问题。他们缺少对人间温情的深刻体验,因而在活动中不是太积极,虽将他们特意分成一组,但效果还是不太好。教师在生活中学习中应多给他们以关怀与鼓励。二是农村学生能接触到的文化资源贫乏,搜集资料工作难度大。一些学生家庭条件较好,父母有一定文化、一定修养还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支持;而据学生反映,大多数家长文化条件有限,对提供一些文化方面的资料无能为力,对于学生的采访也表现的不够热心。然而,许多学生还是克服了困难,基本上完成了小组分给的任务。虽然艰难,但锻炼了学生,增长了才干。针对这一类情况,我们应该多开展这种学校家庭 社区三结合的实践活动,从而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的学习打下基础。

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6

  活动目标

  一、领略我国丰富的桥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二、培养学生借助网络和图书查找资料的习惯,并提高从众多的信息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培养自主探索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言语表达能力。

  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活动重点

  展示所搜集到的资料。

  活动准备

  1.将学生分成科学、文学、乡土和艺术四大活动兴趣组,每大组根据需要又分成若干个活动小组。利用课外时间查找有关桥的基础知识,桥的文学,桥的故事,世界名桥的资料,并设计未来的桥。在每组中选出主持人和组长,负责汇总资料。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搜集,整理资料。

  2.组织学生到学校电脑室上网查找有关“桥”的资料。主要浏览的网站:专题学习网站《桥》、“桥”学科网站。

  3.各活动小组在组内交流资料后,选择有代表性的资料准备在班上交流。

  4.教师指导和协助各小组把有代表性的资料进行整合并制作成课件。

  活动课型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活动步骤

  一、激情引趣

  宋范与求诗云:“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阳一抹红。”

  唐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每首诗中都提到了一座古桥,一处景致,一个动人的故事。岁月流逝,世事变迁,不变的是那些桥的风姿,向我们真情诉说……在这两个星期中,同学们通过上网,查找书籍,询问家长等途径对桥和桥文化进行了学习和探究。今天就让我们步入“桥’’的世界,一起来感受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桥”文化。(屏幕投影课题:桥文化之旅)

  二、展开活动

  科学组

  1.介绍桥梁知识。

  2.介绍桥梁之最。

  3.介绍桥名由来。

  4.介绍中外名桥。

  文学组

  1.相声表演《桥话》。

  2.介绍与桥有关的诗歌、对联等。

  3.介绍与桥有关的故事、传说等。

  4.配乐诗朗诵《扬州曼》[淮左名都]

  乡土组

  1.我与“街口大桥”的故事。

  2.我与“彩虹大桥”的故事。

  3.我与“碧水大桥”的故事。

  艺术组

  1.介绍自我设计的桥梁。

  2.欣赏画家笔下的桥。

  3.欣赏邮票中的桥。

  4.欣赏有关桥的影视、歌曲。

  电影:《卢沟桥事变》片断。

  动画:《开关桥》(时间允许时播放)

  歌曲:《一条桥》(时间允许时播放)

  三、活动小结

  1.请同学们谈谈进行了这次综合性学习后的心得和感受(课后把它写在作文本上)。

  2.合唱电影《魂断蓝桥》主题歌:《友谊地久天长》。

  四、教师总结:

  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的谈说桥:“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历经2500多年,那些凝聚智慧和汗水、林林总总的“板凳”,仍让人叹为观止。同时它们也孕育了丰富多彩、其乐无穷的“桥”文化。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桥的风采,思考了桥的内涵,而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拓展了思路,学会了探索,懂得了思考,掌握了不少新的学习方法。十几年后,或许我们同学设计的桥梁,将入围世界名桥画廊。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跨越各种障碍,去构架属于自己的时代桥梁吧。

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能多渠道收集喜欢的诗歌并摘抄,通过阶段性交流,进一步丰富现代诗收集的渠道和类型,加深对诗歌的感受和体验。

  2.结合本单元学习,尝试通过续写、仿写等方式写一写诗,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和同学交流。

  3.能对自己收集的诗歌进行整理,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与同学合作编小诗集。

  4.举办班级诗歌朗诵会,能用合适的语气朗读,表情、体态自然大方。

  教学过程

  1.产生积累诗歌的兴趣,能多渠道收集喜欢的诗歌并摘抄。

  出示一些诗集封面,明确活动任务:把喜欢的诗摘抄下来,尝试做一本属于自己的诗集。

  提供范例时,首先要在诗歌内容上多动脑筋,精心选取选材多样、内容有趣、形式活泼的诗作激起学生收集、摘抄现代诗的浓厚兴趣。

  1.出示教师的诗歌摘抄本,一页页展示给学生看,并相机作如下提示: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硬卡纸,按要求摘抄《短诗三首》中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短诗。

  (2)学生摘抄作品全班展示,按以下内容对同学的摘抄进行评价,满分为五颗星:

  通过诗歌摘抄本的阶段性交流,进一步丰富现代诗收集的渠道和类型,加深对诗歌的感受和体验。

  1.本单元已经学习了四篇课文:《短诗三首》《绿》《白桦》《在天晴了的时候》,这些现代诗,或展现了画面,或饱含着情感,让人忍不住一读再读。许多同学收集并摘抄了自己喜欢的诗歌,和我们分享最打动你的一首现代诗吧。

  2.组织学生用朗读的方式分享自己摘抄的诗歌,并说一说自己喜欢这首诗的理由。

  交流分享中,要真实呈现学生的摘抄本,主要分享方式是朗读,重点帮助学生通过交流,进一步丰富收集现代诗的渠道和摘抄的类型。教学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交流《白桦》课后练习的“选做”内容,从“量”和“质”两个方面保证后续编写小诗集的素材累积。

  1.学生上台呈现并朗读摘抄的诗歌。教师相机点评,重点关注:

  (1)摘抄态度是否认真,是否做到字迹工整,行款整齐。

  (3)诗歌收集的渠道是否多样化,类型及角度选择是否丰富。

  2.除学生自己举手要求展示以外,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挑选展示者:

  个人朗读;和小伙伴一起朗读;用事先准备的音乐配乐朗读。

  预设1:为使摘抄格式更加美观,诗行居一页的正中间处,并且要左对齐。

  预设2:并非每一行诗句都有标点,要仔细看并认真摘抄。

  预设3:可以借助书店、图书馆、书报亭、网络等渠道收集现代诗。

  预设4:收集、摘抄诗歌的类型及角度尽量丰富一些。可以是抒情诗,也可以是叙事诗。可以是一位诗人不同题材的.作品,可以是同一题材不同诗人的作品,也可以是不同题材不同诗人的作品。最好既有中国诗人的作品,又有外国诗人的作品。

  结合本单元学习,尝试写一写诗,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和同学交流。

  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几首现代诗歌,并且也已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诗歌摘抄,但无论是仿写、续写,还是独立写一写现代诗,对于学生来说,依然是一个难点。因此,在指导中,首先要从思想上帮助学生降低写诗的难度,帮助学生一步步克服写诗的障碍,激发他们写诗的兴趣。

  “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这是冰心永不漫灭的回忆,或许你也有难忘的记忆……艾青写《绿》,或许你也曾经看见过大自然许多奇特的画面……叶赛宁写《白桦》,或许你也会想写些其他的植物……在天晴了的时候,你曾经到哪里去走过?看到过怎样的雨后天晴的景象……诗,是我们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此刻,就让我们静静地回想……或许你会想起某个事物,某个人,或是某段经历,某种情感——打开你记忆的闸门,尝试着写一写诗,人人都可以是诗人……

  (2)如果觉得困难,可以在摘抄的诗中选择一首,续写一两句,或者仿写一两段;也可以仿照“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中的两首短诗,用罗列事物的方式写写诗。

  2.教师发给每位同学三个“大拇指”贴纸,学生自主阅读交流墙上的诗歌,在自己为之一笑、为之心动、为之感怀的诗歌作品上贴上一个“大拇指”。

  随机采访一位贴“大拇指”的同学:喜欢这首诗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有什么独到之处吗?

  采访诗歌作者:你觉得同学们喜欢你的诗歌的原因是什么?

  提问:你给自己的诗歌贴“大拇指”的原因是什么?你能读一读自己的诗歌吗?

  提问:有没有哪位同学的诗你很喜欢,特别想摘抄在自己的摘抄本上的?

  1.能对自己收集的诗歌进行整理,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2.与同学交流自己收集或创作的小诗,合作编小诗集。

  1.能对自己收集的诗歌进行整理,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2.与同学交流自己收集或创作的小诗,合作编小诗集。

  1.梳理回顾前期的学习活动:学习了《繁星》《绿》《白桦》等现代诗歌,摘抄了很多诗歌,进行了交流活动,还尝试了写现代诗。

  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布置任务:拿出自己收集或创作的诗歌,在小组内读给同学听。

  有感情地读:朗读自己收集或创作的诗歌。(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不超过三首)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评,表扬资料收集角度、类型丰富的学生。

  3.出示部分诗歌题目并提问:你能给下面的这些诗歌分分类吗?

  按按钮([美]谢尔·希尔弗斯坦)猫([英]艾莉娜·法琼)

  按读后感受分:读了觉得开心的、读了觉得悲伤的、读了获得启发的;

  1.出示诗歌分类导图,布置任务:想一想,如果要合作编一本小诗集,如何给自己收集的诗歌分类。

  预设:还可以按诗人的国籍分类、按诗歌类型(叙事、抒情)分类、按自己读后感受分……

  3.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布置任务:小组合作分类整理。

  整理标示:根据分类整理摘抄的诗歌,选出要收录进诗集的。

  (1)提问:小诗集的内容除了我们前期摘抄的诗歌和自己写的诗之外,还可以有什么?

  (2)提问:有了内容,编一本小诗集,我们还需要考虑些什么?

  预设1:诗集的名字。教师可以随机组织学生交流一下知道哪些诗集的名字,然后小组内商量一下合作编写的诗集名字,如果一时商量不好,可以课后接着讨论。

  预设2:封面设计。教师点拨:封面的画面和用色等要与诗集的名字相匹配。

  (3)提问:我们知道了可以编什么内容,知道了如何设计版式,关于合作编小诗集,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呢?

  预设2:最后如何装订?(组织学生讨论:可以用订书机装订,还可以用夹子固定。)

  5.出示小组分工表,组织各小组讨论填写,如果时间不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继续讨论。

  1.组织各小组依次上台汇报合作编小诗集的任务分工,在此过程中有没有突发问题,如何解决的。

  可以让各小组先交流一下,选定汇报人,然后班级交流。

  2.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简单小结,告知学生今天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各小组编写的小诗集。

  1.组织各小组讨论如何介绍本组编写小诗集的名字、收录的内容、最大的特色或者亮点,选定一名发言人(刚刚代表小组进行汇报的人不再发言)。

  2.组织各小组发言人依次上台汇报,然后将本组的小诗集放置在教师指定的展示区域。

  3.组织各小组到展示区域翻阅大家编写的小诗集。为了确保活动的有序,教师可以提前给各小组编号,然后让各组按照序号顺序,翻阅其他组编写的小诗集。

  1.教师宣布有关奖项:“最佳编排奖”“最佳作品奖”“最佳诗集名”“最佳封面奖”“最佳插图奖”“最佳装帧奖”等。

  2.给每一小组下发若干即时贴,告知评价规则:小组共同讨论如何投票,不能给自己小组的诗集投票,每一个奖项最多可以给三个小组投票,在即时贴上写上所投小组的编号,贴到相应的奖项下方。

  5.请获奖小组选派代表(最好为此项分工的承担者或者贡献最多者)简单发表获奖感言。

  可以利用0.5课时进行集中指导,然后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讨论、推进。

  ①朗诵篇目选择,可以是本单元学习的诗歌,可以是摘抄的诗歌,也可以是同学自己创作的诗歌;

  ②朗诵形式选择,可以是个人朗诵,也可以是小组合作朗诵,可以配上适当的音乐、PPT;

  ③朗诵表演者的选择,可以自我推荐,可以组员投票产生,也可以邀请其他小组成员。

  (2)全班交流入选节目,讨论导演组、主持人、场地布置等工作安排。分头准备,遇到困难可以请教老师。

  (1)根据各组商定的朗诵形式进行彩排,做好音乐、PPT等方面的准备。

  (2)练习朗诵时,注意书中“小贴士”的要求:用合适的语气朗读,表情、体态自然大方。

  (1)点评要点:朗读篇目选择;朗诵形式选择;朗诵要求体现。

  ①朗诵第二节时,是否能用不同的语速、语调体现绿色之多;

  ②朗诵第三、第四节时,是否能体现相同句式的语气变化;

  ③朗诵最后一节时,是否能用合适的语速和语调体现出勃勃生机;

  ④朗诵整首诗,是否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

  ⑤朗诵到诗歌中的一些动词时,如“挤”“重叠”“交叉”“指挥”“飘动”,是否能够加上合适的手势,让表演更具感染力;

  如“最佳表演奖”“优秀表演奖”“最佳配乐奖”“最佳合作奖”“突出贡献奖”等。

  (1)教师角度:可以从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热情、资料收集的质量、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等角度总结;

  (2)学生角度:可以从自己的学习收获、克服困难的过程、与同学合作的感受等角度总结。

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8

  一、教材分析

  《马的世界》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课,包括四项内容:“汉语汉字中的马、历史传说中的马、艺术作品中的马、文学作品中的马”,是关于“马”的四个层面的“文化研究”或曰“文化追踪”。由于上课的时间有限,学生的积累有限,我们主要侧重于“汉语汉字中的马、历史传说中的马”两项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其他的问题可以留给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再进行探讨。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设想

  1.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认识马与人类的亲密关系,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了解“马的世界”的精彩博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交谈、说讲、论辩)训练,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尊重别人的习惯,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①首先要教会学生“倾听”,这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第一步。

  会听:要认真听,能抓住对方说话的关键,了解别人的意图,这样才能积极应对,更好的与别人交流

  认真、耐心的听:养成尊重、关心别人的习惯,才能更好的与人交际。

  ②其次是教会学生说。

  敢说: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为了使学生饶有兴趣、主动地投入到口语交际中去,通过展示图片、教师亲切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积极主动参与交际活动。?

  会说:通过讲故事、看图说话,培养学生描述的能力,力求语言生动,感情充沛。通过辩论、互评、师生互动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到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

  ③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其基本特点是听说双向互动,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双向互动”体现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真正交流起来,在口语交际过程中互相补充、互相支持,才能使口语交际活动不断深入地进行下去。本堂课想通过小组合作看图说话、辩论、互评等形式实现课堂教学的双向互动。

  3、通过讲名马的故事,了解名马的成语,学习马勤劳、忠诚、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能与同学们一起学习,感到非常的高兴。大家不要把我当成老师,当成朋友,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天,怎么样?

  今天就拿出你平时聊天的劲头!

  1、我们聊天怎么样才能聊得好,聊得尽兴呢?

  (要有融洽的.气氛,有共同的话题,最好还要有所收益。)

  聊天尽兴了,可以沟通感情,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同的人还可以接收到不同的信息,比如说:商人能获取商机,我们同有学问的人聊天还可以学到知识,你看,聊天的作用多大!

  咱们今天聊一聊马,怎么样?

  2、我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关于马的图片。

  多精美的作品,我最喜欢“马踏飞燕”,你看它四蹄上扬,真像飞起来一样。你喜欢马吗?你看,我们又有了共同的话题。

  (二)“一马当先”——讲一讲关于“马”的故事

  1、看录像讲故事

  我感觉现在的气氛有点压抑,咱们先来讲个故事助助兴,怎么样?

  可别小看讲故事,故事讲好了不得了,我保证可以提升你在班里的人气指数。我有个提议:咱们比一比,看谁能成为咱班的故事大王,怎么样?

  咱们一起来欣赏一段《三国》中的卢马飞崖救主人的录像,看看那位同学能绘声绘色的给大家讲这个故事片断?

  ⑴介绍故事的背景

  话说刘备投奔了刘表,因为刘表两个儿子继位的问题,得罪了蔡瑁,蔡瑁设计想杀死刘备,有人将此事密告刘备,刘备着慌,急解的卢马向襄阳西门逃去。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⑵放录像

  内容:却说蔡帽设计要在襄阳谋害刘备于宴桌上,酒过三巡,伊籍伺机把蔡帽的计划密告刘备,刘备大吃一惊,急解的卢马向襄阳西门而逃。行无数里,被一条名叫檀溪的大溪拦住去路。那檀溪阔数丈,波涛甚紧(水流湍急)。刘备到溪边,见不可渡,勒马再回,遥望城西尘土飞扬,追兵即将来到。刘备着慌,纵马下溪。行不数步,马前蹄忽陷,浸湿衣袍。刘备乃加鞭大呼道:“的卢,的卢!你为何妨主!”岸上传来追兵得意的狂笑声,铺天盖地。这时,只见那的卢马忽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了西岸。追兵大惊道:“何神助此人”。刘备再往下看时,追兵人影已变得十分小,只长吁一口气,激动得趴在了马背上。

  ⑶讲故事

  多神奇的马。你能讲整个故事最好,如果感觉难度太大,可以把印象最深的片断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请大家稍作准备。

  师生交流。

  注:教师指导学生讲故事想要打动人,要做到:条理清晰+语言流畅+投入感情+抓住细节。还要指导学生做到会听,认真地听别人的讲述,并能对别人的讲述进行恰当的评价,力求准确、流畅、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2、了解其他故事中的名马

  的卢马是一匹名马,你还知道历史或传说中的哪些名马?它是谁的坐骑?最终的命运如何?

  乌骓马:在项羽乌江自刎之后,它纵身乌江,殉主了。

  赤兔马:在关羽被害之后,拒食草料,郁郁而终。

  白龙马:徒步十万八千里,历经重重磨难才修成正果。

  昭陵六骏:唐太宗李世民的六匹宝马,与李世民一起出生入死,最终都战死沙场。

  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忠诚、坚忍、豪迈的精神,是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

  3、了解其他关于“马”的故事

  当然,与马相关的历史传说故事还有很多,例如:

  伯乐相马 车水马龙 白马驼经、白马青丝、白马清流 万马齐喑、碧鸡金马、石庆数马 非驴非马、马革裹尸、马立葬滕公 马援标铜柱、马融绛帐、公孙跃马 方皋相马、立仗马、老马识途 杀马毁车、盲人瞎马、指鹿为马 避骢马、骥伏盐车 九方皋相马 千金买马骨 田忌赛马 按图索骥 秦琼卖马

  如果同学们感兴趣,课下可以到图书馆或者通过网络来查阅相关故事资料,再进行交流。

  (三)“按图索骥”——说一说关于“马”的成语

  1、看图说话

  关于马的成语是恒河沙数,我想看看同学们积累的多不多,会不会用?

  请看这张照片,他是谁?你崇拜他吧?他也是我的偶像。刘翔夺得冠军的那一晚上,我激动得一宿没睡着觉。今天我们来重温一下那个震撼人心的精彩瞬间。你能不能用一段话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画面?可不可以用上关于“马”的成语?我们比一比,看谁说得最精彩。

  前后位四人集体构思,一会儿全班交流。

  ⑴学生讨论

  ⑵师生交流

  一个小组可以找一名代言人发言,其他组请认真听。

  他说得好不好?谈谈你的感想?

  注: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发言进行及时恰当的点评,从口语交际的角度切入,指导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要连贯,用词要准确,力求语言生动。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做到会听,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并能对别人的讲述进行恰当的评价,力求准确、流畅、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2、小结部分关于“马”的成语特点

  快马加鞭 一马平川 汗马功劳 龙马精神 一马当先 马不停蹄 天马行空 单枪匹马

  同学们再看这些成语,有没有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这些成语都在赞扬人的风格、精神。人们把所崇尚的品格、精神赋予了马,足可以看出人们对马的喜爱,对马的感情。这种感情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也有充分的体现。例如唐代的文学家韩愈有一篇文章,叫《马说》,把人才比作千里马。像这样的文学作品同学们将来一定会接触到很多,到那时可以再细细的品味。

  3、了解其他关于“马”的成语

  当然,除了这些成语之外,还有很多与马相关的成语,谁能补充几个?

  同学们积累的成语还真是不少。老师也总结了一部分,同学们请看:

  兵荒马乱 车水马龙 害群之马 老马识途 悬崖勒马 马革裹尸 马首是瞻 人仰马翻 驽马十驾 千军万马 青梅竹马 犬马之劳 蛛丝马迹 塞翁失马 戎马生涯 指鹿为马 按图索骥 金戈铁马 走马观花 招兵买马

  我们一起来大声得读一遍。

  我们一定要记住它们,课下同学们可以把你喜欢的成语积累到积累本上。

  (四)“龙马精神”——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同学们会发现这些成语中有很多和打仗作战有关,在古代,体力最强、最棒的马用于作战,这就是一匹威风凛凛的战马。体力最弱的马,则用来干农活,这就是一群在田间辛勤劳作的耕马。这二者命运截然相反。有人说:有人说:战马一生是荣耀的,与将士们出生入死,经历枪林弹雨、炮火硝烟,这样不甘于平凡的生活才有价值。另有人认为:耕马的一生如牛,注定是辛劳、默默无闻的,但是脚踏实地的生活同样有意义。你同意哪种观点?说说理由。

  大家可以互相启发,互相反驳。

  注: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发言进行及时恰当的点评,从口语交际的角度切入,指导学生力求准确、流畅、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做到发言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

  无论是哪一种马,各自有各自的精彩。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也应该像马一样,展现出属于自己的风采。

  (五)总结

  今天,和同学们聊天聊得很愉快,相信同学们也会有很多的收获。许多同学能够认真地听别人的发言,做到了会听。还有很多同学积极踊跃的发言,做到了敢说,并能准确、流畅、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了会说。只有这样,在生活中,我们才能更好的与别人交流,增长见识。

  赞颂马的成语故事、诗词歌赋、艺术作品还可搜求到无数,希望同学们在今后能努力学习,让这匹传统的人文之马继续奔驰向前。

  最后,祝同学们早日成材,如“千里马”般一跃冲天!

  (六)作业

  1、积累15个你最喜欢的与“马”相关的成语。

  2、写一篇日记,谈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七)板书设计

  听:认真 抓要点

  说:敢说 会说

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悟亲情,关心他人,培养热爱亲人和集体的感情,树立对家庭的责任感。

  2、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做到说话简洁、有条理,口齿清楚,语言流畅。

  3、学会从日常生活中,搜集整理写作素材,挖掘有价值的典型材料。

  4、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做到具体,真切,生动感人,有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

  1、口语表达的条理性和简洁性。

  2、书面表达的真切、生动、准确。

  教学难点:

  围绕一事一物写作文,说真话,诉真情。

  教学时数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进行家庭情况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境况。

  2、学生回家与父母沟通,收集家中物品。

  3、学生完成问卷调查表,收集一至两句抒写亲情的古诗句或歌曲。

  4、自由组合活动小组。

  教具: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酝酿情感:上课前播放歌曲《我爱我家》,(让师生在音乐的氛围中逐渐进入状态)歌曲声中,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抒写亲情的古诗句。

  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

  二、展开话题,层层深入: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有爱才有家。同学们,你们感受到家里浓浓的爱了吗?也许,家中一件毫不起眼的物品,一张记录瞬间的照片,甚至是家人之间的一个眼神、一句话,都可能会对你诉说难忘的一幕,传达浓浓亲情呢。今天,就让我们敞开心扉,展示你的物品,诉说你对家的深情吧。有请主持人上场!

  学生活动:由学生选出的主持人主持进行。

  (一)、老照片的故事。

  1、老师展示一张家庭黑白照片,说一件最能体现温暖亲情的小事(投影)。照片上的人是我的母亲、大嫂和我的双胞胎侄女。照片的背景是我家的老屋。每当看到它,童年的生活就将大脑占据得满满的……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各自说说来自照片的故事。要求说话时要有条理,简洁明白,每人最多不超过2分钟。然后围绕“家”字各拟一个文题,看谁取得又快又好(投影)。

  3、用6—7分钟的时间,小组推荐好的文题在班上交流,并请出题人说说自己文题中隐藏的小故事。要求口齿清楚,语言尽量简洁、流畅。学生自由点评后,教师稍加点拨。(有幻灯片的小组出示自己的制作)

  (二)、我家的一件珍品。

  1、四人小组,展示物品,诉说家中的亲情。

  2、推选代表展示物品并发言。

  3、学生互评发言:同学们诉说的家事,谁最能打动你的'心?

  4、讨论:写家中珍品的故事,可以以物品为线索安排结构,想一想,怎样安排更吸引人?

  (三)、妈妈的唠叨

  1、此话题的小组表演话剧小品。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表演人的神态,关注其语言。

  2、小组交流:他们语言、表情典型、传神吗?生活中,妈妈为什么爱唠叨?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师:以上是发生在我们个人小家里的事。我们还拥有一个共同的大家——祖国!思家念国是人类共有的情怀。下面,请大家欣赏一首诗,感受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去国怀乡的浓浓《乡愁》。(出示课件)

  1、齐读《乡愁》。

  2、同学们记忆里,还有没有以吟唱“家国”为主题的诗词文章?

  四、集思成文,心香一瓣。

  围绕家里的人或者物品,书写出你对家的关注,表达你对家的情感。

  五、总结评价,渲染气氛。

  播放音乐《我想有个家》。

  六、一周后进行佳作展示。原作展示,附学生评语、老师评语。

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10

  一、活动主题:

  通过学习《五彩池》一文,让学生了解五彩池美丽的自然景观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这些句子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

  二、活动年级

  四年级

  三、活动目的

  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活动动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五彩池》。我们学校许多教师都没去过五彩池,我想请同学们为老师设计几条宣传五彩池的广告语,为了写好广告语,我们必须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同学们有兴趣完成这个任务吗?现在老师带领大家去看看五彩池。

  五、活动过程

  1、朗读体会,观赏五彩池。

  1)、读读,画画重点词句,了解五彩池的特点。

  a、交流学习所得。

  从各种不同颜色“光辉”、“宝石”、“闪耀”等词语体会五彩池的美。

  从“漫山遍野”、“大大小小”等词语体会五彩池数量之多。

  从“大的……”、“小的……”体会水池大小、深浅不一。

  b、讨论这段话中的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

  c、小结。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我们一时说不尽,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对他的喜爱之情吧!

  2)、朗读训练。自愿读、齐读,读出赞美之情。

  2、欣赏五彩池水的美丽与神奇。

  1)、先自学,后讨论。五彩池的水为什么更令人惊奇?

  2)、想想为什么课题叫《五彩池》?

  3、探索原因,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1)、学生质疑。

  2)、小组谈论。

  3)、启发汇报。

  4)、看着版画,介绍池水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

  4、回应启发,写广告词。

  学习到这,大家一定了解可五彩池的特点,现在能写出吸引游客的广告语吗?

  1)、学生动笔写广告语。

  2)、汇报交流广告语。师生评价。

  要求:简明、易记、贴切、有鼓动性。

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11

  [教材解读]

  “漫话探险“综合性学习,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这个单元主题是探险,节选的几篇文章,都与探险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联系到综合性学习是集口语、阅读、活动等一身,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课内外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便尝试着让学生在讲故事、辩论中感受探险、体验探险。这样既丰富学生知识,开拓视野,培养坚韧拼搏精神,又着重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写作两项语文基本功,让学生真正体验综合性学习乐趣的同时,切实提高口语交际和写作水平。

  [教学目标]

  1、 对人类探险及其意义有进一步的认识,学习探险家乐于探究进取、勇于挑战自然与自我的精神。

  2、 了解在探险过程中必备的生存认识和基本技能。

  3、 在活动中培养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4、 在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清晰明确地陈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活动设想]

  幻灯片展示几组雄伟壮观的自然风光图,激发学生对探险的兴趣,紧接着展开一个短小的探险常识竞赛,让学生对其有更直观的了解。接着请故事组讲述故事,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开拓创新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再以故事引出“七嘴八舌说探险“这一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辨证的观点和综合的思维能力。最后,由实践组组织”野外生存模拟招聘”,让学生设身处地体验探险,锻炼学生意志品质。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坚持“探险”话题,积极激发学生参与口语训练的兴趣,然后自然导入学生写作训练这一环节。学生可以把所写的文章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由小组进行评论,然后选出有代表性的几篇文章进行全班交流评论。

  [前期准备]

  1、 拟定分组类别。

  根据学生个人的喜好、不同特长,把全班分为摄影组、故事组、文化组、辩论组、招聘组。

  2、 组长制定活动计划,物色人才,组成合作小组,各组搜集、整理素材,准备展示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图片展示

  (屏幕上出现课件1————自然风光片:雅丹地貌、楼兰风光、喜玛拉雅山等)

  摄影组长:探险,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方式?自由、快乐、健康,可以让平时在城市里几乎苟延残喘的脆弱人们,在谈到这个话题时神采飞扬、滔滔不绝?是的,她有这种魅力!看——当颤抖的光线在山后面逐渐变亮,同时竭力使天空扩大时,每一座山峰、每一个山口都像梳子一样,墨一般黑黑地显露出来;金色的光束随之在山峰间闪动,斜照沉睡未醒的山谷,照得山上的雪闪闪发光。听——宁静的山间回荡着清脆、悠远的铃声,马蹄铁踏在石头上的声响沉闷而厚重。在茫无涯际的大草甸上,清脆的骡铃在肃穆冷峻的雪峰间回荡,甚至能嗅到那酥油茶的浓香味儿。登上地球之巅,潜入大海深处,钻入地底下,走进茫茫戈壁……探险,让我们寻到了简单的快乐,寻到了解脱的我行我素,寻到了随心所欲的快感。我们更是从中感悟到人类为了生存所能激发出的无畏勇气,所能付出的.难以想像的努力,和世世代代都能够激动人心的探险精神。正是这样的行走、这样的勇气、力量和精神,使得人类的生活有了价值和意义。出发吧,让我们去探险吧!

  二. 探险常识竞赛

  文化组组长展示课件。

  1、 去探险时,你认为哪些东西是必备的呢?(至少答出10个)

  2、 若探险时遭遇大型野生动物(如:熊、豹、犀牛等),该怎么办呢?

  3、 当你探险时,在体力上该注意点什么呢?

  4、 若是你已无水了,恰巧在途中的有溪瀑、江河或湖塘,那你是否可取水呢,该注意点什么呢?

  5、 下雨天,你已经浑身湿透,十分寒冷,虽然有火柴,但柴是湿的,该怎么办呢?

  6、 扎营时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7、 :当你或你的同伴出现呕吐、耳鸣、头痛、呼吸急迫、食欲不振、发烧、睡意蒙眬,甚至出现感觉迟钝、情绪不宁、精神亢奋、思考力、记忆力减退、听、视、嗅、味觉异常、产生幻觉等高山病的症状时,该怎么办呢?

  8、 关节不慎扭伤后,怎么办呢?

  9、 水,是沙漠探险中永恒的主题,在沙漠中如何饮水才是最好、最科学的呢?

  10、 防晒油在沙漠中适用吗?

  为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评出“博学多才奖”、“积极参与奖”

  三. 我心中的探险家

  故事组成员准备十分充分,深情并茂地讲述了他们心中的英雄。分别有

  下西洋的郑和

  英国盲人探险家迈尔斯·希尔顿·巴伯

  走进中国的马克·波罗

  环球旅行的佛迪南·麦哲伦

  第一个到达北极的罗伯特·皮尔瑞

  最早到达南极的罗德·阿蒙森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融入故事中,故事组还请摄影组搜集了很多相关的图片资料借用多媒体展示,许多同学都被英雄们的无畏、拼搏精神深深感动。

  四. 七嘴八舌说探险

  辩论组同学分两组:正方——推崇探险,反方——反对探险。双方就探险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光荣与灾难、功绩与损害等方面展开讨论,借此帮助学生对探险有个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五. 野外生存模拟招聘

  招聘组同学把教室布置成一个招聘现场,招聘小组设计出不同的情境:荒野大漠、荒滩孤岛、原始森林、雪原冰山,并用语言文字或图画具体描述或描绘出这一情境。这吸引了很多挑战者前来应聘,接受挑战。

  当然重点在能否被招聘,招聘组根据不同的情境设计出了不同的问题(恶劣的自然环境、意外情况的发生、面临的生存困境等)。如在荒野大漠招聘组,组员向挑战者提出了以下问题:

  1、行走沙漠是极艰辛的,东西是越带越少越好,你罗列一下,你该带哪些东西才是最好的。

  2、那么衣服,你觉得该注意点什么呢?

  3、当你行走于沙漠中时,你忽然发现你的水壶已经没有一滴水了,经过你努力寻找,你确定附近没有任何水源,这时你该怎么办呢?难道只能等死吗?

  4、行走沙漠的另一大危险来自风沙,遇到风沙时你该怎么做才最安全的呢?

  为了活跃气氛,根据挑战者在应聘过程中的表现和处理复杂困境的机智、魄力、能力等,我们还评选了“最佳挑战者”。

  六. 写作

  通过以上一些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已经充分调动起来,对探险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的甚至有独到的见解,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写完之后在小组里把自己写的作品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选出最好的一篇让全班同学一起欣赏。

  七. 小结

  师:中国自郑和以后就几乎没有产生什么推动中国历史进程的伟大的探险家,中华民族的探险精神也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而消退;当古老的东方世界昏昏欲睡之时,西方世界却开始了它的“地理大发现”,一个大探险的时代到来,世界的天平翘了起来。人类不能没有探险精神,民族不能没有探险精神,因为好奇心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探险是好奇的结果。纵观中国历史,最富于探险精神的时期,就是最富于朝气的时代!同学们,愿你们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做个勇敢的探险者!

  [教学反思]

  总结此次综合学习活动,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思维空前活跃。

  课前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了大量与探险相关的资料,有些学生还主动向语文、科学老师请教。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后能认真小结,积累知识。与以往的课堂教学相比,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学习的热情很高。

  2、成果颇丰。

  在学生的作文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如海伦的《大漠情怀》提到:“每日清晨,我们的探险者在日出的淡淡微光中背包上路,傍晚,在梭柴的噼啪声中一边嚼着干馕,一边等着太阳忽地掉到地平线下。如今,阳光在脸上留下的灼伤已经淡去,但是这种周而复始却深烙在了他们的心底: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相信探险将让我更勇敢、更成熟,和我一起走更远的路,到更多的地方,得更多的收获。”

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12

  活动目标:

  1、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

  3、关注母亲河,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活动重点

  1、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

  活动设计:

  1、这次活动分二个阶段:(一)课外阶段→(二)课内阶段

  活动

  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课时

  安排

  (一)

  课外阶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申报阶段:自由结合成小组,根据小组具体情况申报研究学习项目布置活动任务,提出活动目标,划分研究学习项目《黄河颂》第二课时后15分钟

  收集阶段:围绕下列五个主题项目收集有关资料为学生提供黄河相关资料

  星期五、六

  整理阶段:对有用材料加以整理,制成卡片或手抄报指导学生如何筛选、裁剪资料→指导学生把有用资料办成手抄报→指导小组根据申报项目整理成文字报告两个课外活动

  (二)

  课内阶段(作品展示、口头汇报)汇报阶段:小组长汇报研究学习过程所做工作主持汇报会、评价小组研究性学习工作课内一课时

  展示阶段:分组分项展示主题手抄报组织对主题手抄报评定等级一个读报时间

  竞赛阶段:选派代表组织竞赛:《黄河知识知多少》(竞赛的要求与规则: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轮流进行,每说出一条相关内容得一分,如内容不符合要求或与他人答案重复则无分,最后把分值累积起来。)课内30分钟

  感悟阶段:谈谈综合学习的收获评价综合性学习:重过程,看实效课内10分钟

  2、“黄河,母亲河”活动内容分解成五个研究学习项目:

  本次活动内容多,课时紧张,应以“探寻黄河文明”为核心,化整为零,

  宜把它分解成五个研究学习项目。

  主题项目项目内容

  黄河之貌了解黄河发源、汇入地和沿河流域概貌。

  黄河之城了解黄河流域内的重要城市。

  黄河之水关注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及对黄河之水的有效利用等内容。

  黄河之歌收集关于黄河的古今诗词、歌曲、民谣、传说故事。

  黄河之史了解黄河的历史与文化

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了解感恩的相关知识。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有条理,提高表达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会写感谢信或写一份倡议书。

  4、培养合作交流意识,探究创新精神,激发对他人的感恩。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整理的资料和图片。

  2、教师了解感恩的`相关知识,制作课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认真倾听,有条理清楚地表达的能力以及探究意识。

  难点: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出学习目标

  小花感谢阳光是阳光的温暖使它鲜艳,小草感谢雨露是雨露的滋润使它青翠。大自然的植物都懂得感恩,那么你呢?这节课我们要学会感恩,围绕这一题目我们开展一次语文综合性实践学习。(出示课件)

  上周末我们按兴趣小组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分工,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已经确定了汇报的形式。

  二、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一)要求:

  (1)每组分别派出代表进行展示

  (2)要充分展示本组的探究成果,表达清楚

  (3)允许其他小组进行质疑,发表不同的意见

  (4)由评委组评出优胜小组

  (二)小组推选代表上台展示成果

  (1)感恩父母组

  (2)感恩母校和老师组

  (3)感恩社会和同学组

  (4)感恩国家组

  (三)由评委组评出优胜小组

  三、学会感恩,让我们行动起来

  作业(任选一题):

  1、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常怀感恩之心,一生快乐无穷。想一想,你最感谢的人是谁?请你给他写一封感谢信。

  2、每个人拥有感恩之心,社会将会快乐和谐。那么,请你写一份倡议书来呼吁人们感谢他人。

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14

  活动目标:

  1.能多角度地认识自己的母亲,体会平凡而伟大的母爱,尊重母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感情;

  2.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情感,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及其内涵

  3.综合运用语文和其他学科知识,对问题进行研究,并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课件等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

  4.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口语表达、写作、表演、实践等)表达情感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老师要涉猎有关“母爱”的材料,以便给活动营造一种氛围或提供一些背景;

  2.教师在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和兴趣特长的基础上,给学生划分学习小组,确定组长并明确组长职责;

  3.在活动开展之前,明确任务,提出要求,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

  活动过程:

  课外部分:

  1、每位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搜集一到两则歌咏母爱的信息,内容包括: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新闻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广告等作品;与母亲有关的格言﹑俗语。

  2、请每位同学选择最能打动你的材料,并配上一段说明文字,为什么选择它,它有什么打动你的地方还是让你想到了什么。小组选择两位同学代表在主题班会上发言。

  3、小组在搜集的材料中选择一篇散文或短篇小说配乐朗读,在班会上展示。

  4、每位同学为母亲画一幅画像或者拍一些照片,并为每张照片或画像配上合适的一句简短的话;

  5、找出母亲往日的照片,然后通过采访的形式让母亲说一说照片背后的故事。根据采访日记整理你的采访过程,尤其是其中的采访记录,要求:第一、以问答的对话式描写来记录;第二、注意母亲和你的语言描写要符合各自的'身份、知识水平、阅历经验和当时采访的环境;第三、这是对采访内容的整理,注意详略安排和内容取舍。

  课内部分:

  主持人:亲爱的同学,你可曾想过?从我们呱呱落地到今天,13年来,是谁最牵挂我们的冷暖,是谁最担心我们的健康?是谁为我们的进步欣喜骄傲?又是谁为我们的缺点和毛病揪心着急?是妈妈,是爸爸,是人们的骨肉至亲。

  从嗷嗷待哺的婴儿到蹒跚学步的孩童,从无忧无虑的小学生到迈向青春期的准青年,这期间,渗透着爸爸多省语重心长的教诲,饱含着妈妈多少温柔体贴的关爱。

  同学们,我们的《献给母亲的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配背景音乐《烛光中的妈妈》)

  一、道不尽的母爱

  1、小组派两位代表展示最能打动自己的表现母爱的材料,并展示自己的文字说明。教师着重对文字说明作指导性点评。

  2、在大家搜集的众多的表现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中选取一些篇目并配乐朗诵。学生介绍自己创作的诗歌、散文。同学们针对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剪不断的“脐带”

  主持人:离开母亲的腹,离开母亲的怀,离开母亲的身,永远没有离开的,是和母亲息息相通的心。

  1、小组代表展示为母亲画的画或者排的照片,为大家介绍自己的母亲。

  2、请家长代(母亲)表讲述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小故事,并对孩子提出寄语。

  三、多角度看母爱

  小组讨论并派一位代表发言:回忆发生在母亲和我之间的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然后再简短地说说你对这件事的想法。(事情可以是你和母亲的一次分歧,要求简单说明分歧产生的原因、具体述说分歧双方的表现、简单说说分歧最终的结果,还有你对分歧的看法,比如现在和以前的想法有什么不同;也可以是母亲某一举动对你的影响,具体说说母亲是通过何种方式对你产生影响的,比如语言、行动等,这件事给你今后带来了怎样的触动等)

  四、报得三春晖

  慈母情,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灯下为子女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长的忧郁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慈母情,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最珍贵的亲情。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健康地成长,母亲有多大的功劳啊。

  1、主持人: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你已经做了什么,以后打算怎么做?请你为母亲献上一份子女之爱。

  同学们分组讨论,发表见解。各小组选两名代表发言。

  小结:我们要孝顺父母,希望同学们有这样的决心,将来要有所作为,来报答母亲,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2、播放歌曲《祝福》,请每位同学到台前说一句祝福母亲的话。

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15

  ●活动目标

  了解关爱普通人,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培养学生善于与人相处,与人共事,与人合作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写作记叙文的能力。

  ●活动重点

  学生准备过程中的合作任和个人的独立自主性。

  细心观察,用心思考。

  活动准备

  分组:课代表和班委组织同学分组, 本着自愿的原则,人数尽可能均衡,分

  为三个大组:a.关爱身边的伙伴 b.同在一片蓝天下 c.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搜集整理材料:搜集体现爱心、同情 心、互帮互助的文章、故事,以小组为单

  位,将文章或故事或打印或复印或清抄 整理成册。

  观察身边的伙伴,思考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关爱,观察街头墙角摆小摊的、捡破烂的,思考应该怎样关爱他们。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活动过程

  故事导入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地狱与天堂的区别。在地狱中众人(灵魂)围着大桌吃

  饭,他们手上都拿着长长的筷子,用这样的筷子夹到的食物无法放到自己嘴里,于是人人挨饿,个个愁眉苦脸。可是在天堂之中,众人(天使)也围着大桌子吃饭,他们手里的筷子也同样的很长很长,但是他们夹着食物就放进对方的嘴里,于是人人饱食个个开心。

  这就是天堂与地狱的差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只有在充满爱心、富有同情心

  的互帮互助中才能生活得更幸福,更美满,我们的世界也才会更加美好。

  搜集资料的交流

  O课堂交流分组为四个人一个小组,四个人尽量应分属于三个活动大组,这样在一个小组的交流中,小组同学可以分享到三个不同侧面所体现的不同主题。

  交流内容:

  a.所选资料的出处。

  b.概述所选的主要内容(内容大意)。

  c.找出文章中感人的语句或段落读一读。

  活动过程

  故事导入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推选发言人在全班交流。

  三项活动的讨论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关爱身边的伙伴”,“同在一片蓝天下”,“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三个内容,小组讨论任选一个,注意团结协作。

  老师注意指导:

  “关爱身边的伙伴”:侧重于讨论怎样针对需要关爱的伙伴的情况,给予切实的帮助?怎样使每个人都感到集体的温暖,与大家一起快乐地成长?说话要注意掌握分寸,要得体,要尊重同学的自尊心。

  “同在一片蓝天下”:交流对街头墙角那些摆小摊,捡破烂的观察,思考所得与感受。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得出的感受,甚至相反的.感受都可以交流,讨论,可以开阔思路,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

  “人人都献出一份爱”:讨论应当采取哪些行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弱者?说话要注意针对一定的关爱目标,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不要空谈,要注意引导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教师小结

  围绕同学们的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抓住他们思维的火化,闪光的语言,进行总结评述。

  布置作业

  以“博大的爱”为内容,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尽量写出自己独特的体察和感悟。

  活动小结: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把目光投向社会的弱势群体,也投向了班级里的同学,同学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得到洗涤,得到了升华,再也不是鄙夷与傲慢,代之以慈善和关心,人的那种善良的秉性回归了!

  这项活动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关心和同情心。

【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04-10

《综合性学习 这就是我》活动设计10-15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13篇04-10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总结(精选12篇)12-12

教学设计模板学习心得02-25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设计08-2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0》教学设计精品10-09

装帧设计教学设计04-19

设计校园教学设计04-14

经典教学设计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