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02 13:47:3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通用)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通用)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对于磁铁,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科学前概念,对磁铁的探究也比较感兴趣。《磁铁的两极》让学生在前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知道磁铁上有两极,以及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能够说出磁铁有两个磁极的名称。

  〔2〕能判断两个磁极接近,什么情况相互排斥,什么情况相互吸引。说出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2.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做出假设性的解释。

  〔2〕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2〕体验重复实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活动,认识到磁极间有吸引和排斥两种不同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相互的。

  四、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铁粉盒,小条磁,没有标识的大条磁,大头针,塑料盘,实验记录单,记号笔等。

  教师准备:大条磁、回形针(或大头针)、铁架台、棉线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 出示各类磁铁。

  观察教学用的条形磁铁,表面涂了什么颜色? 上面标了什么字母?明白这些字母代表的意思吗?

  观察交流。

  了解学生前概念水平,为后续教学服务。

  二、认识磁铁有指南北的性质。

  1.利用铁架台、棉线、条形磁铁等悬挂磁铁。

  说说有什么发现。磁铁每一次都停在相同的位置吗?它与方向有什么关系?

  2.小结:原来磁铁又指南北的性质:用“S”和“N”表示。

  观察悬挂着的能自由转动的条形磁铁停下来的指向,交流实验中的发现道理:磁铁一端总是指南。

  在实际观察中总结发现规律。

  三、认识两极两极的相互作用。

  1.出示另一块磁铁,分辨磁铁的南北极。

  如果把这块磁铁靠近原来悬挂的磁铁,会怎么样?

  2.思考:二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怎样找出其中的规律?

  3.请讨论实验的方法和实验所需要的工具。建议用小车代替悬挂的方式进行实验。

  4.附表:二块磁铁靠近的结果

  1.学生介绍生活中的经验。

  2. 分组实验:每种方法都实验3次以上,把结果记入下表。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一下。

  亲历探究过程,体现做中学、做中思。

  表格有助于学生梳理、表达。

  四、扩展延伸:磁悬浮列车

  1.课件:磁悬浮列车

  2.(出示断裂的磁铁)老师昨天一不小心把一块磁铁摔断了。摔断的磁铁(其中一块)还剩下几个磁极呢?

  3.课外收集:日常生活中应用磁极相互作用的有关资料。下次交流。

  1.分组做磁铁悬浮实验,用手感受排斥力的大小。

  开阔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以不同的途径,如上网、去图书馆查找。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附表:两块磁铁靠近的结果

  悬挂的磁铁

  磁铁

  吸引

  排斥

  S

  S

  S

  N

  N

  S

  N

  N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参与制造人工彩虹实验,知道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了解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所反射的光的颜色所决定的。

  2、能对本小组的设计进行改进和完善,对其他小组的设计提出合理的建议。

  3、养成在实验过程中能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发现新问题的好习惯。

  其中组织学生参与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是教学重点,设计提出研究问题、实验方案是教学难点。

  教学流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探究

  1、谈话: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原理,我们解决了生活中许多地方的采光问题,还设计了自己的“阳光小屋”。你设计的“阳光小屋”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什么问题吗?说给大家听听。

  2、学生汇报设计的阳光小屋和问题

  3、教师小结,提出新的研究问题——怎样才能是我们的'阳光小屋充满色彩?

  设计意图:问题来源于生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基础,学生经历了阳光小屋设计,学生在汇报交流中总结了小屋的特点,一是阳光要充足,二是通风效果好,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提出“怎样让小屋充满色彩?”,探究问题自然生成,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实验导学、交流导疑

  1、引入实验:学生阅读课本25也中的资料卡——课件欣赏图片——汇报收获和启示

  2、小组实验(一)——制造人工彩虹

  ——教师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欲望。

  ——介绍实验材料,展示实验要求(实验材料:三棱镜、手电和白色纸板;实验要求:①在准备的实验材料里找出实验所需的器材:手电、白纸片和三棱镜。②实验中认真观察,把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③实验后小组讨论,根据观察的现象对阳光的颜色做出结论。)

  ——小组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结论

  ——汇报展示,在交流中理解光的色散现象和光的颜色(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并且是按照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序列排列的)。

  设计意图:把学生置于实验探究活动。学生探究怎样让小屋充满色彩,一是感到突然或者困难,教学时利用课本中的资料和彩虹图片做启示,学生会有新的想法,把阳光变成彩虹,便自然引入“制造人工彩虹实验”,直接要求学生实验,也会是一筹莫展,以演示实验示范、展示要求规范实验、汇报交流突出探究,让实验顺利进行,并能有所收获。

  3、小组实验(二)——物体的颜色

  ——问题引导,红花绿叶这些物体的颜色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小组实验:将人造彩虹投射到不同颜色的纸板上,纸板会呈现什么颜色?

  ——全班交流,解开疑惑

  ——引导小结,归纳结论(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式。学生把普通白光分离出七色光后,便会对物体的颜色产生疑问,有了前一个实验和猜想的基础,让学生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将实验探究引向深入,能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检测导练、知识应用

  应用解释现象:

  1、夏天人们都喜欢穿浅颜色衣服,特别是白色的,不喜欢穿深色衣服,特别是黑色的。这是为什么?

  2、房间里人们为什么总喜欢把墙壁刷地又光滑又白?

  3、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设计意图:知识在应用中巩固。学生探究了有关阳光的颜色组成和物体的颜色知识,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把探究出得知识应用于生活,起到应用、检测和巩固的作用。

  (四)交流总结、拓展延伸

  1、汇报收获,体验成功

  2、实验延伸:用平面镜和水做实验在制彩虹。

  设计意图:在汇报收获时体验成功,在阅读“知识链接”延伸,在要求继续研究中拓展。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通过用垫圈拉动小车,引导学生认识“重力”。

  2、指导学生知道足够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拉力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3、指导学生学会安装用重力拉动小车的装置。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材料袋、车的图片、记录本。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提问:你们玩过玩具小车吗?玩过你们自己做的小车吗?你们在玩小车时,有过什么发现?

  2、谈话:虽然玩具小车和真正的车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都包含着很多相同的科学道理。在这个单元,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使小车运动起来,研究有哪些力影响它的运动,怎样影响它的运动。我们还要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设计和制造我们心中的赛车。

  二、探究过程

  1、认识各种车。

  师:人类早在几千年前就发明了车,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车了。你知道哪些种类的车?

  出示一些车的图片或影像资料,请学生辨认并讲述,老师进行一些补充介绍。

  介绍香港太平山的'缆车。

  2、安装一个小缆车。

  (1)让学生提提重物、用手掂书包、背书包等活动感受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压力,这就是重力。

  (2)师:我们可以利用重力来拉动小缆车吗?看看桌上的材料,它们分别有什么用?

  (3)分组安装,用垫圈把小车拉动,反复试几次。(教师巡视指导)

  (4)提问:你们认为是什么力使小车运动的?(垫圈的拉力、重力、重力产生的拉力)

  3、探究拉力大小与小缆车运动的关系。

  (1)师:各组的小缆车都在拉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了,但我发现各组的小车快慢不一样,请你们推测一下,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推测:用手拉缆绳,使小车动起来,先估计最少用多少个垫圈可以拉动小车,再推测拉力大小怎样影响小缆车的运动,把推测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小组讨论,汇报设计的实验方法。

  提问:你们打算怎样用实验来验证推测是否正确呢?

  (4)分组实验、记录,教师巡视。

  (5)汇报、分析实验结果:从记录表中你们发现拉力大小和小车快慢有什么关系?

  三、小结: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拉力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4

  一、教材分析

  《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四课。本课可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控制发声罐的声音,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玩“发声罐”的游戏发出的声音,感知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办法改变物体,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可以进一步明确不同的材料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第二部分是轻轻说话和大声说话,通过这项活动,要让学生认识到,在某些场合,我们应该注意控制自己的声音,以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第三部分是为减少噪声而努力,要让学生知道:噪音可以使人烦躁不安,甚至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并掌握一些避免或者消除噪音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的材料组合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掌握一些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的方法,并能在实验的过程中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能想更多的办法去解决问题

  2、经历对物体所发出的声音进行控制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与交流能力等,愿意科学地进行思考和实验,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3、能说出噪音的危害,体验噪声带来的烦恼,愿意养成成控制噪声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声音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与传播,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准备

  易拉罐、塑料瓶其他瓶子或罐子、玻璃珠、铃铛、毛巾、黄豆、硬币、废报纸、各种减少噪声的标志和图片、学生实验用品一套。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制作发声罐

  1、(出示发声罐摇几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东西,大家猜猜里面是什么? 像这样由一个罐和一个发声物组成的装置,在今天的研究中我们把它叫做发声罐。

  2、你能不能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制作一个发声罐呢?要求:在发声罐内只准放一样物品。

  3、听了刚才同学们用不同材料所展示的发声,你发现什么?

  4、小结:不同的材料发出声音不同。

  猜测

  学生以小组为单自选材料、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每个小组的制作情况。

  把做的发声罐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从让学生尝试小实验出发,引出疑点,激发探究欲

  二、控制发声罐,认识噪音

  1、现在老师不限定材料,要设计一个比刚才更响的发声罐,你打算怎么做?

  2、心动不如手动,让我们来试试吧!

  3、哪一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发声罐给大家介绍一下?

  4、通过制作这个发声罐,你知道影响发声罐声音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5、刚才同学们都制做了发声罐,你们觉得发声罐的声音怎么样?让我们一起晃动发声罐,你有什么感觉?

  6、像这样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音。在我们周围有没有让我们感觉不舒服的噪音呢?

  7、你知道这些噪音对我们有什么危害吗?

  8、读完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感想吗?你想到了什么?

  阅读资料“噪音污染的危害”。

  体会制作发声罐、分析发生罐的声音、体会噪音、了解噪音的危害,循序渐进,前一活动为后一活动打基础。

  三、控制发声罐,减小噪音

  1、 刚才大家制作的发声音罐发出的声音对于别人来说也是一种噪音,同样也影响了别人的工作和学习,那么你们能不能使发声罐的声音降下来吗?

  2、你是怎么使发声罐的声音降下来的呢?(控制了哪个因素?)

  3、小结:你们做得都很成功,而且用了填塞、包裹等多种办法,通过你们的努力,现在我们的教室已经安静了下来。

  4、我们知道了物体的声音是可以控制,那么我们说话的声音需不需要控制呢?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声音更响亮,什么情况下使声音变小呢?

  5、除此之外,我们还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要小声说话?我们做哪些事情要小点声呢?

  6、人的声音可以控制,那我们周围的那些噪音又如何控制呢,比如交通工具的噪音,机器的轰鸣等,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噪音的危害,也采取了一些方法,你知道有哪些减少噪音的方法吗?

  7、介绍:汽车消音器、隔间墙、禁止鸣笛标志等。

  四、拓展

  1、其实,说到控制声音,并不单纯是指把声音变大或变小,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还对声音的控制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你知道吗?

  2、介绍:在歌剧院,就要控制声音的回响,让每一个座位上的听众都能很清晰地听到声音。坐在前排的听到的声音不能太刺耳,坐在后排的也不能听不清。那么,还有哪些特殊的环境对声音也有一些特殊的要求,这样的环境中如何去控制声音呢?如果你感兴趣,你们课下也去查一查,好吗?

  倾听老师讲解,观看图片资料

  课后活动。

  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附: 资料:噪声污染的危害

  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它被认为是仅次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噪声像毒雾一样,弥漫在人们周围,尤其在城市和工业区里,它是一种致人死命的慢性毒素。早在公元前七世纪,人就懂得了噪声使人感到不舒服,逐渐地人们还知道了强烈的噪声会损害人的身体,甚至引起死亡。

  1、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据测定,超过 115分贝的噪声还会造成耳聋。据临床医学统计,若在8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者可达50%。

  2、使工作效率降低。研究发现,噪声超过85分贝,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人们会感觉到吵闹,因而无法专心地工作,结果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3、损害心血管。噪声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噪声会加速心脏衰老,增加心肌梗塞发病率。医学专家经人体和动物实验证明,长期接触噪声可使体内肾上腺分泌增加,从而使血压上升,在平均70分贝的噪声中长期生活的人,可使其心肌梗塞 发病率增加30%左右,特别是夜间噪音会使发病率更高。

  4、噪声还可以引起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精神障碍、内分泌紊乱甚至事故率升高。高噪声的工作环境,可使人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全身乏力、记忆力减退以及恐惧、易怒、自卑甚至精神错乱。在日本,曾有过因为受不了火车噪声的刺激而精神错乱,最后自杀的例子。

  5、干扰休息和睡眠。休息和睡眠是人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维持健康的必要 条件。但噪声使人不得安宁,难以休息和入睡。当人辗转不能入睡时,便会心态紧张,呼吸急促,脉搏跳动加剧,大脑兴奋不止,第二天就会感到疲倦,或四肢无力。从而影响到工作和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得神经衰弱症,表现为失眠、耳鸣、疲劳。

  6、噪声对视力的损害。人们只知道噪声影响听力,其实噪声还影响视力。试验 表明:当噪声强度达到90分贝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噪声达到95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模糊;而噪声达到115分贝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所以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很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同时,噪声还会使色觉、 视野发生异常。调查发现噪声对红、蓝、白三色视野缩小80%。所以驾驶员应避免立体场音响的噪声干扰,不然易造成行车事故。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5

  一、教科书说明:

  取火——人类支配自然的开端。钻木取火是最古老的取火方法,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利用自然的见证。对于学生来说,钻木取火的故事学生通过多种媒体已有所了解,但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许多学生没有细致的探究。本课是在上一课探究了机械能内部动能、势能相互转化的基础上,以古人钻木取火的故事为切入点,组织学生研究钻木取火的道理,进一步认识机械能与其他能的转化,使学生会用简单的器材做“摩擦生热”的模拟实验,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活动准备:

  教科书展现了一幅古人钻木取火图:图上有一老一小两个古人,老者正在向少者传授钻木取火的方法,木头上有烟雾冒出,意在提示学生本课探究活动的主题——钻木取火。文字提示:搜集有关古人利用火的资料,了解“钻木取火”的方法。意在提示学生课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信息,了解古人用火的历史,并提前进行初步的探究,为课堂深入研究做好准备。文字提示了本课需要准备的实验材料,如木板、砂纸、铁丝、手钻、火柴等。本活动准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启发学生根据情景图和文字提示,展开想象,开动脑筋,提出问题,体现了课前准备的开放。

  活动过程:

  ☆活动一:试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古人钻木取火的道理。

  本活动包括三个环节。

  一是教科书提供了一幅学生交流情景图。四个学生围桌而坐,桌上摆放着各种书刊资料,意在提示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文字及图片资料,传递获得的各种信息。其中一生语言“我认为摩擦会产生热量”提示学生将摩擦与生热相联系,意在引领学生对“钻木取火”现象进行大胆的猜想,提出自己的假设。学生语言“能量是这样转化的……”提示学生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解释钻木取火的道理。

  本环节设计的目的主要是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开放的交流氛围,让学生充分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信息,扩大信息占有量,实现资源共享,培养学生愿意合作交流的情感态度。

  二是教科书展示了四组学生学生实验情景图:第一组是两个学生合作,用手钻钻木,意在提示学生模仿古人进行“钻木取火”;第二组是一个学生正在搓手图;第三组是一个学生用砂纸打磨铁条图,第四组是在黑板上摩擦火柴图。卡通语言“我还有其他方法”意在提示学生不要只局限于教科书提供的方法,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为学生的验证活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充分体现了教科书空间大的特点。

  三是教科书以“钻木取火的道理”为引领,引导学生展开表达与交流,并将自己的发现和认识填写到空白处。这一活动过程具有很强的开放,学生既可以填写钻木取火的原理,也可以填写能量转化的过程,还可以填写自己的体会。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活动后的交流,整理对钻木取火原理的'认识,以实现相互借鉴,资源共享。

  本活动主要运用交流与思考、猜想与验证、表达与交流的方式展开探究活动,从而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使学生初步养成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的情感态度。

  ☆活动二:说说生活中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

  教科书展示了五幅图:第一幅图是工厂车间内工人师傅用切割机切割金属,火星四溅;第二幅图是商场电梯扶手因摩擦而发热;第三幅图展示的是一卡通正在玩滑梯,“屁股好热”暗示因摩擦而生热;第四幅图展示的是飞机降落时,轮胎与地面剧烈摩擦而产生火花;第五幅图是载人航天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与大气摩擦生热燃烧。以上五幅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生活中的摩擦生热现象,意在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生活现象。

  自由活动:

  教科书提供了两个自由活动指向。

  一是教科书以“摩擦生热现象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怎么办呢?”为主题,展现了一幅学生交流情景图,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摩擦生热现象的负面影响展开研讨,列举事实,阐述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学生语言“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手钻工作时,钻头会很热”提示学生列举摩擦生热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我知道……”意在提示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讨论、思考解决的办法,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对摩擦生热现象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提出问题,并尝试通过各种途径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保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二是教科书以“我们来说一说,机械能还能转化成什么能?”为引领,将研究的重点从机械能与热能的转化转移到机械能与其他能量间的转化,使学生认识到机械能除了可以转化成热能外,还能转化成电能、光能、声能等,从而使学生意识到能量之间的转化是多角度、多方位的,为学生最终理解无处不在的能量及能量的转化埋下伏笔,做好铺垫。

  本课自由活动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自由活动的“自由度”,强调每个学生都应是学习的主人、问题的主人,目的是给学生充足的、开放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甚至于解决问题。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6

  一、教材分析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是《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第五课,前面学习了各种自然力对岩石的风化作用,以及风化作用对地表的影响,本课指导学生认识流水对土地的侵蚀现象。雨点的降落便是侵蚀过程的开始,降水一部分渗入地下,一部分蒸发或被植物吸收,剩下的雨水在地面流动成为径流。雨点降落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微粒,径流在地面流动带走了这些微粒。由于重力作用,径流和它携带的物质向低处运动,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和其他径流汇合,力量增大,带走更多的土壤,在土壤中形成切沟,切沟相互汇集又形成大的冲沟。水流通过冲沟时力量已经很大,能带走土壤和岩石,因而拓宽了冲沟……流水就是这样不断地侵蚀着地表的。

  学生常看到降雨,但是不一定想到它会侵蚀土地,会改变地形。本课通过“下雨”的模拟实验,及对“雨水”降落时土地和径流的观察,认识流水对土壤的侵蚀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什么因素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的问题,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推测和设计实验方案去探究。

  本课教学设计环节如下

  首先通过降雨对地表影响的视频,提出问题,了解学生的想法。“雨水会不会影响土壤?土地会发生什么变化?流过土地的雨水变成什么样了?”学生常看到降雨,但是很多人可能从来没有想到它会侵蚀土地,会改变地形。引发学生的前概念,启发学生联系平常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可能会想到雨水会冲走土壤,使土壤流失,混有泥沙的水在蒸发后,里面的泥沙会留下来。接着指导学生通过“下雨”的模拟实验,及对“雨水”降落时土地和径流(沿着地表流走的雨水叫径流)的观察,认识流水对土壤的侵蚀作用。让学生真切地认识到侵蚀改变了地表形态,形成了新的地形地貌。科学概念:

  1、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2、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探究技能:

  1、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2、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3、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和想法。科学态度:

  1、乐于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并能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案去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探究降雨量的大小对土地的侵蚀作用。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扎孔)、水。

  教师演示:雨水侵蚀土地的图片或录象、介绍实验操作的课件。

  二、教学过程:

  (一)生活情景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情绪出示视频:暴雨导致的洪涝灾害

  提问:视频中出现的现象,你见过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可能的回答:带走泥沙;冲走土壤;雨量大小不同对土地的侵蚀程度不同;同样的雨量对不同的土地影响不同……

  雨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雨水对土地的影响(板书)

  【设计意图】:用实例导入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前概念。有效整理生活经验,自然地把生活中的现象提炼出来,聚焦形成本课的研究内容。

  那么雨水对土地有没有影响呢?土地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为了更好的完成研究,同学们需要像科学家那样进行合作,以便于更好的收集资料并得出最后结论。

  (二)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1.制作实验装置

  首先我们要制作土地模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的操作!实物展台出示:跟随教师完成以下步骤:

  用报纸盖在桌子上,桌子下的地面也要铺好。 把装有土的透明塑料盒子放在桌面上。 用橡皮塞塞紧排水孔。 用塑料铲子在盒子里搅拌土。

  排水孔对面,把土平整成一个约20厘米长的.土块,用塑料铲子拍平土

  的表面。

  现在用塑料铲子,按照盒子上的标记,做出一个斜坡,以便水能顺利流

  动。

  用塑料铲子在土的边沿造一个垂直的“悬崖”。

  【设计意图】:这里的土地模型,之所以没有由教师准备好,而是在课堂上由学生完成,是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实践去观察土壤成分的不同,进而在分析实验结果时,有机会用土壤成分作为证据说明自己的推理。另外也是对建模能力的培养。

  谁能试着说说,为什么老师要在盒子上画出一样的标记?我们尽力使哪些条件保持了一致?

  【设计意图】:尝试使学生认识到“公平实验”的重要性。并且在后续实验中,努力贯穿“统一标准”

  2、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教师演示“下雨”

  学生观察教师演示使用降雨器。并试用几次。使用小瓶子“降雨”,轮流使用,对土地预湿。

  【设计意图】:为了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兴趣点过度集中于“降水”容器,先通过对土地模型的预湿,满足学生“玩”的欲望,这样也是试图用实验材料的结构性使用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使用小瓶子,是对实验操作时间的控制。

  操作要求:

  要求摇动瓶子使水流出,而不能挤压瓶子。

  瓶子的高度不能低于标尺。均匀喷洒。

  请同学描述降水过程中的现象。

  提问:研究“雨水对土地的影响”应该重点观察些什么呢?出示大水瓶,请同学们预测:

  我们继续用这个大瓶水模拟降雨,对土地模型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出示提示:

  从模型中找出支持你的答案的证据

  下雨时土地怎样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雨落到土地上时,雨水怎么样了?水到哪里去了?

  比较接水桶里的水与雨水,它们有什么不同?你能说明为什么吗?大雨,小雨对土地的影响怎样不同呢?请把你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巡视并指导实验有困难的小组.

  教师实物投影演示:请同学们把透明塑料盖在土地模型盒子上,画出下雨后,土地模型的样子,标注出发生变化的地方。完成后贴到白板上。

  学生轮换观察其他组的模型(每组顺时针轮流到另一组观察,拍手为信号),补充整理自己的记录单。

  实验交流

  我们先来看雨水,雨水从空中落下接下来发生什么了?再来看土地模型,从开始雨水落下,土地发生了哪些变化?先请一组同学汇报,请其他组补充或提建议。教师补充:

  1.土地表面雨前较平整,现在变坑洼了。 2.小小沟变深了,或加宽了,出现水沟。

  3.雨水降落到地面后,随着流动水变混浊了。提问:为什么土地表面发生了变化?

  小结:不仅仅是降落到地表的雨水,还有经地表流动的径流,一起把泥沙带走了,引发了地表的变化,这就是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

  【设计意图】:学生在完成试验之后,收集到一些零散的证据,总是要通过讨论等方式进行梳理,教师在此就要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建立“流水对地表会有侵蚀作用”的概念。亦即为引导学生完成由证据到结论的转换过程。(三)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试着用刚才得出的实验结论,解释视频中的现象。

  【设计意图】:真正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形成概念的完整发展。并在讨论中意识到,影响雨水对地表发生作用的因素有很多,为后续课程研究河流对地表变化的影响做好准备。

  五、板书设计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降水:强度时间方向位置

  土地:土壤构成土壤湿度

  小组记录:

  画出下雨后,土地模型的样子,标注出发生变化的地方。

  个人记录单:的变化雨水发生土地表面发生的变化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7

  教学设想:

  本节课通过一个创意的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人的手如此灵活?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去寻找答案。在游戏中,学生们被鼓励猜测答案,并展示他们个性化的想象力。同时,采用多种材料和设计多个简单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我们设计了两个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猜测箱子和信封里的物品,以便体验手的触感和功能。通过这样的互动体验,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了手的灵巧性以及与手相关的关节、皱纹和大拇指等构造特点。同时,他们也意识到手具有感受和触知功能。我们的期望目标是,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并在活动中帮助学生加深对手的构造和功能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能力。

  一、教学目标

  1、手是人体上的一对肢体,具有复杂而独特的构造。手由关节、骨骼和肌肉组成,灵活度非常高。手的构造包括关节的存在,这使得手能够进行各种精细的动作和灵巧的操作。手指之间也有褶皱,这使手能够更好地握取物体。而大拇指则是手最重要的构造之一,它与其它四根手指不同,可以与其他手指相对,从而使得手能够抓取更小或者更大的物体。此外,手还具备感觉功能,通过手指末端的神经末梢,我们可以感受到触摸、温度、压力等外界刺激。总之,手的独特构造使得人类能够进行丰富多样的工作和创造。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使用不同材料验证一个猜想。实验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发展,关注他们在体验活动后的感受,引导他们学会关爱身边的残疾人并激发对自我探索的兴趣。请修改这段内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认识手的基本知识,了解手的构造和手的灵巧有关。

  难点:小组的合作学习,自选实验方式验证自己的猜想。

  三、教学准备

  玩具、吸管、胶带、空管、剪刀、记录本等。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玩一个新的游戏吧,叫做“剪刀、石头、布”。大家都喜欢这个游戏吗?我想和一位学生进行一场比赛,看看谁能赢。这样不仅能够让大家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还能缓解紧张的情绪,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此游戏主要采用手势来表达,非常适合引导观察对象的出现。让我们开始吧!

  我们刚刚进行游戏时,使用到了什么工具或道具呢?我们的手还可以用来做哪些事情呢?你们的手真是太灵巧了!【通过询问手的作用,激发学生对手的兴趣。老师着重表扬了手的灵巧性,为学生生成[手为什么这么灵巧?]这个问题作一个铺垫。因为整个科学探索活动都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学生有了手为什么这么灵巧的疑惑,才能形成对手的关节、褶皱、大拇指等结构的探索研究。引导出有价值、有探索意义、有利于课堂开展的问题,对后面教学活动起到关键作用。学生往往会提出很多问题,但其中符合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并不多,所以设计了一些隐藏的铺垫。】

  (二)观察手的构造:

  现在,我们用巧妙的手来制作一些小动物。你们对自己这双灵巧的小手有什么问题想要问老师呢?(为什么我们的手这么灵巧?)【再次让学生用灵巧的手做几只小动物。让灵巧这个词语在学生脑海中浮现。接下来,提出问题:“你们对自己这双灵巧的小手有什么问题想要问老师呢?”让他们自己提出一个既感兴趣又有探索价值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手这么灵巧?在教学询问过程中,第一个学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手这么不灵巧?”然后,其他问题也相继提出,比如为什么我们的手有五个手指?为什么手上会长毛?为什么我们的手这么灵巧?由于问题是学生自发提出的,他们内心产生了一种寻找答案的渴望,这种渴望引导着他们进行观察和探索,通常能够发现平时忽略的细节,从观察中获取更多的收获。】那么我们可以去哪里寻找答案呢?展示观察手的课题,我们之前观察过什么?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观察?。

  下面我们将以手的灵巧性为切入点,结合之前大家提到的方法,进行观察。开始活动。当活动遇到困难时,给出友情提示:请思考与手有关的物品。学生们展开活动。【在我第一次试教中,我发现对于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手为什么这么灵巧?”这个问题有些抽象和晦涩,使得学生们很难找到切入点去探索。他们在小组讨论环节时积极性也不高。后来,我通过设置一个简单的问题提示——“与手有关的物品是什么?”来引导学生们进行观察,这样学生们就明确了观察的目标,并且也增加了兴趣。】

  学生们通过观察和交流,发现了手的灵巧性与大脑、骨头、关节以及皮肤的皱褶等因素有关。教师在板书上记录下学生们的回答,并引入了关于关节、皱褶以及大拇指作用的研究。为了更好地认识关节,教师进行了演示。同时,学生们还随机发现了关节、褶皱以及大拇指的一些特点。

  (三)体验手指的关节、褶皱及大拇指的作用。

  1、认识手指的关节:

  ①请一位学生演示关节的位置,数关节的个数。

  ②关节在人体中起着连接骨骼的作用,使得身体可以进行灵活的运动。没有关节,人体将丧失活动能力,无法实现正常的运动功能。我认为没有关节是不行的。首先,关节可以提供骨骼的灵活连接,使得人体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和姿势,如走路、跑步、跳跃等。如果没有关节,骨骼之间就无法实现这种连接,人体的运动将会受到极大限制。其次,关节还承担着保护骨骼和减震的功能。关节内部有软骨和滑液,能够起到减少骨骼之间摩擦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吸收运动时产生的冲击力,保护骨骼免受损伤。如果没有关节,骨骼之间的'摩擦和冲击力将会变得更加剧烈,容易导致骨折或其他伤害。此外,关节还参与到人体的平衡和协调过程中。通过联合肌肉和神经系统的作用,关节能够精确控制运动的方向和幅度,使得人体能够保持平衡,并且完成精细的动作。没有关节,这种平衡和协调的能力将会丧失,人体的运动将变得笨拙和困难。总之,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证明没有关节是不行的。关节在人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关节将导致人体运动功能的缺失和受限,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③小组讨论一下,我们可以使用桌上的哪些材料来进行实验验证。科学活动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强调他们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的能力。我们应该坚持让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索,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分层次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新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开发性和创造性思维。因此,在进行实验验证和体验活动时,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材料,让他们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索。通过达到知识目标的过程,我们还能同时完成潜在的目标。

  ④真聪明,我们就用这几位同学的方法来做一做,看看有什么感受?学生分组体验。

  ⑤谁来说说自己的感觉?

  我们再到手上找一找还跟什么东西有关?

  2、认识褶皱:

  ①关节处的皮肤和其他地方的皮肤有什么不同?

  ②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它褶皱。你认为褶皱有什么作用?

  ③大家可以玩一玩桌上的吸管,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④同学们确实观察得很仔细。手上没有褶皱行不行?怎么证明?

  ⑤那么如果我们手上没有这个褶皱,该怎么办呢?好的,下面我们按照这位同学的方法来验证一下褶皱的作用,开始吧。学生们组成小组进行实验活动。

  ⑥怎么样?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3、认识大拇指:

  ①出示大拇指图。它叫什么名字?

  ②大拇指和另外四个手指的长法有什么不同?

  ③既然大拇指具有独特的形态,那它是否也具备独特的功能呢?没有大拇指的话,手部是否仍能保持同样的灵活性呢?

  ④怎么证明?

  ⑤我们来试试看,看看没有了大拇指还能不能灵活地去使用剪刀和笔。开始。学生操作。

  ⑥汇报表演,失去大拇指的确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有些残疾人所失去的并不仅仅是大拇指。对待他们,我们应该怀有同理心和尊重之情。每个残疾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需要我们关注和理解。虽然缺失某个身体部位可能影响其日常活动能力,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困难。我们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支持和资源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例如,为他们提供辅助工具或技术,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各种任务。此外,我们也应该推动社会环境的改善,以更好地融入残疾人的需求。这包括建设无障碍设施,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以及促进包容性教育等。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能够为残疾人创造一个更加友好和包容的社会。总之,对待残疾人,我们应该消除歧视和偏见,尊重他们的权益和尊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平等和包容的社会。

  4、体验活动小结:

  我们已经进行了几个游戏,老师感觉大家有些疲惫,所以现在需要休息一下。顺便思考一下为什么人的手如此灵巧呢?实际上,手的灵巧程度与手的每个部分的结构密切相关。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四)认识手的感觉功能。

  手的灵巧不仅仅在于其灵活运动的能力,它还具备许多其他功能。想要了解更多的话,请保持好坐姿。

  1、老师箱子里有些好东西?谁能不用眼睛看就能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

  2、你对这个物品的感觉是什么?为什么呢?请将苹果作为奖励送给学生。【通过给予实物奖励,可以激励学生更积极地参与科学活动课程,并在他们的童年留下美好回忆。】

  3、让学生找出香蕉,奖励。

  4、手能感觉物体的什么?

  5、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手的本领。每个人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闭上眼睛摸摸信封,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开始。

  6、请打开信封看一看,猜对得请举手

  (五)课外延伸

  今天,大家玩得愉快吗?老师有一个有趣的任务想和大家分享,你们想知道吗?回到家后,观察一些动物的"手",看看它们和我们的手有什么不同。你们觉得怎样呢?【整个课堂活动一直吸引着学生的兴趣】。

  教学反思:

  一、激发兴趣,在愉快气氛中体验成功。

  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一节课的效果应该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为知识是不能直接传递的,教师只能传达信息,而真正获得知识需要学生主动地进行建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进行知识建构。因此,在引入新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师生互动的游戏——“剪刀、石头、布”。这样的游戏活动是学生喜欢的,而且和老师一起进行游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了保持学生浓厚的兴趣,我在教学中会穿插一些游戏,并用激励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习交流过程中,我会采用多种形式的互动,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有学生与其他同学之间的互动。我会与学生保持民主、和谐、融洽的关系,在班级中营造愉快的氛围。通过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我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充分准备活动材料。

  这节课,我设计了三个活动:探索手的灵活性和关节构造、了解褶皱以及大拇指的重要作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需要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实施他们的想法,我提供了多种材料,如硬纸张、胶带、空心管、剪刀和纸条。这些材料准备得非常充分,因此大多数学生的想法都能够成功实施,为他们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方便。多样性的材料选择符合不同学生的需求,尊重了他们的个性,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思维发展。举例来说,在证明褶皱对于手的运动至关重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空心管来代表手指。老师问道:“这是什么证明?”学生回答:“没有褶皱的管子不能动,而有褶皱的管子能够动。”老师进一步追问:“你是如何实现的?”学生解释道:“我们在管子上割了一个口子。”在科学课教学活动中,材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影响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三、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是由学生主动构建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特别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通过亲身体验和探索,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建立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提供多个充满探索空间的活动,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根据自己的方式进行各种探究活动,解决相关问题。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积极有效的知识建构过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的收获。在体验性学习活动中,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和谐的。教师只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伙伴。教师将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一起探索和发现,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例如知识结构)。此外,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交流讨论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得新的思维方式,并充分展示自己。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能力和个性,使每个学生在不同学习层次上实现自我。

  四、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这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了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课堂活动围绕手部探索展开。在第一个活动中,我首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假设:手是否能够进行活动,没有关节是否可以实现。通过这个问题,学生们脑海中形成了行与不行两种可能性,并渴望找到证实自己想法的方法。接下来,我请学生利用桌上提供的一些材料来进行验证。学生们尝试使用老师提供的硬纸张、胶带、空管、剪刀、纸带等材料进行实践活动。整个探索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选择不同的材料,思考关节和手部灵活性之间的关系。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得到不同的收获,他们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通过这次探索活动,学生明确了科学探索的形式:先生成想法,再用各种方法来验证这些想法。在实践操作中,有些材料对解决问题有帮助,而有些则没有。学生们经历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了自我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动手和分析的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8

  【教材简析】

  《影子的秘密》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第三课。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对影子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本课中学生将继续深入探索影子的秘密。

  聚焦板块,通过观看图片聚焦问题“影子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学生知道光源、遮挡物和屏(接收影子的平面)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探索板块,通过产生影子,让影子发生变化,手影游戏三个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理解影子产生的三个条件和影响影子变化的因素。同时让学生经历通过实验探究问题的过程。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影子的秘密进行总结归纳,并了解影子的变化和太阳位置的变化是有联系的。

  拓展板块,通过观看天然遮挡物——云的各种形状,感受云朵带来的影子变化和大自然的魅力。

  【学情分析】

  影子,三年级学生非常熟悉。绝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过与影子相关的经历,如上节课制作简易日晷的活动,还有小时候的踩影子游戏和手影游戏等。三年级学生对于影子的形成以及变化过程也有初步的认识,但是他们并没有系统地梳理和学习过影子背后的“秘密”——形成和变化的条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知道光源、遮挡物和屏(接收影子的平面)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2.知道光源和遮挡物的变化会导致影子长短、大小和方向的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光和影的实验,耐心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变化情况。

  2.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分析光源,遮挡物和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3.掌握模仿和创作不同的手影的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1.乐于参与活动,对探索“影子的秘密”有一定的兴趣。

  2.积极寻找改变影子的方法,体会创作手影带来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影子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2.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光影的世界里,人们对光影规律有各种各样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能总结影子形成和变化的条件。

  难点:通过实验和游戏等活动,理解影子产生的三个条件和影响影子变化的因素。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手电筒、小木块、白纸、皮影戏道具。

  小组:手电筒、小木块、白纸、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

  [材料准备:多媒体PPT]

  1.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观察了阳光下的影子,这些影子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PPT,预设:长短不同,方向不同)

  2.那么影子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呢?(预设:太阳位置不同导致的)

  3.影子千变万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影子的秘密。(板书:影子的秘密)

  二、探索:影子变化的秘密

  [材料准备:多媒体PPT、手电筒、小木块、白纸]

  (一)产生影子

  1.猜测:产生影子需要什么呢?(预设:太阳、人、大地)

  2.如果我们想把影子搬到教室里,你打算如何做?(预设:学生说说产生影子的方法并演示)

  3.老师今天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材料(展示材料:手电筒、小木块、纸),你能让他们产生影子吗?这些材料分别模拟了什么?这些材料在影子产生中起了什么作用?(预设:手电筒模拟的是太阳,发出光;小木块相当于人,挡住光;白纸模拟的是大地,接收影子)

  4.教师实验前提示:2分钟内利用所提供的材料产生影子。在产生影子的过程中不要把手电筒对准眼睛。时间到了把材料马上整理好并且坐端正。

  5.学生利用材料产生影子。

  6.小朋友们都开动小脑筋产生了影子,那产生影子需要哪些条件?(预设:光源、遮挡物、屏)

  7.提问:影子是怎么产生的呢?(预设:光源发出光,光照射到屏上。遮挡物挡住了一部分的光,这时光照不到的地方就是暗的,就形成了影子。)

  (二)让影子发生变化

  1.上节课我们制作日晷发现影子会变化,影子是怎么变化的呢?(预设:上午影子比较长,然后慢慢变短,过了中午后影子又慢慢变长。影子的方向变化会像时钟一样转动)

  2.提问:在课堂上,我们怎么让小木块的影子发生变化呢?想一想改变小木块影子的方法。(学生边说边演示)

  3.教师实验前提示:将白纸放在桌子上,在5分钟之内尽量寻找多种方式改变小木块的影子,每改变一次用画图的方式将方法记录下来并画上影子。(演示:用箭头表示手电筒并画出影子的样子。)时间到了把材料马上整理好并且坐端正。

  4.学生寻找改变影子的方法并记录。

  5.交流汇报:你是怎么改变影子的?影子的什么发生了变化?(预设:学生根据记录单交流)

  6.教师总结:当我们改变光源的照射角度时,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会发生变化。当我们改变遮挡物的形状时,影子的形状会发生变化。

  (三)手影游戏

  1.其实影子的变化在生活中应用很多,我们还可以利用影子的变化,玩很多游戏。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吧!(观看影子变大变小游戏)

  2.在刚才的游戏中,影子的什么发生了变化?是什么导致的呢?(预设:影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是光源和遮挡物之间的距离不同导致的。)

  3.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玩玩手影游戏。我们一起来看看游戏规则。

  手影游戏规则:在2分钟时间里,小组合作利用教室里的地面、桌子或者墙壁等作为屏创造手影。(1).改变手影大小。(2).改变手影形状。(3).改变手影的方向......在做手影游戏时要保持安静,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出的手影变化最多。时间到了马上坐回位置。

  4.学生创作手影。

  三、研讨:影子的秘密

  [材料准备:多媒体PPT]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影子是怎样产生的?(预设:学生简单描述。光照射到屏上,遮挡物挡住了一部分的光,这时光照不到的地方就是暗的,就形成了影子。)

  2.影子可以产生哪些变化呢?(预设:影子的大小、方向、长短和形状都可以发生变化。)

  3.那么太阳一天的位置变化情况是什么样的呢?这个位置变化又是如何影响影子的变化呢?(预设:太阳在东时,影子在西......)

  四、拓展:生活中影子的应用

  [材料准备:多媒体PPT、皮影戏道具]

  1.我们发现了影子的秘密。其实影子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很多。人们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电影,艺术家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皮影戏,科学家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无影灯,让医生们在手术时不再受影子遮挡视线的困扰。

  2.在生活中我们仰望天空,天空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云朵,有些像船,像老虎,像桌子,它们是天然的遮光物,当阳光撒下的时候,会在天然的接收屏(大地)上形成影子。例如阴天,其实我们就都生活在云的影子里。

  3.最后我们一起来扮演角色,完成一段皮影戏表演。

  【板书设计】

  3.影子的秘密

  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屏

  改变 影子变化

  光源的照射角度长短和方向

  遮挡物的形状 形状

  光源和遮挡物之间的距离大小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在学生开始实验操作前,指导学生将改变影子的方法画在平行四边形(接收影子的平面)上,光源用箭头表示。实验时学生画清楚光源和小木块的位置并画上影子的样子。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找出四种不同的方法。

  【作业设计】

  1.关于影子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物体就一定有影子

  B.有光就一定有影子

  C.有光源、遮挡物和屏才会有影子

  2.如下图,改变被照射物体的远近,影子()会发生变化。

  A.大小 B.形状 C.方向

  3.如下图,改变木块的摆放,影子()会发生变化

  A.大小

  B.形状

  C.方向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电不是自然存在的能源,而是由其他能源(风能、水能、热能等)转换来的二次能源。

  本课共有三个活动:

  1、了解各种各样的电池。教材中列出了干电池、光电池、蓄电池、纽扣电池,以帮助学生了解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了解它们把哪些能量转化成了电能。

  2、我们来发电。教材中安排了用电动机模拟发电的活动。教材中的用电动机来发电,难度很大,小电动机很小,露出来的小螺丝口很难拴住绳子,为此,我对这个实验进行了改进。详见教学过程,活动一。

  3、了解发电真的电能从哪里来。

  学情分析

  在上一课中,学生认识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磁能,这一课认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这就使学生更深入地认识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互相转化。

  第一课中学生已经能够制成电流检测器。学生对于电转化成磁有了直观感性的认识,这一课将磁铁也缠上线圈,移动起来,反过来,就产生了电,可以用第一课的电流检测器来检验磁能是如何转化成电能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电池是把化学能或者光能转化成了电能。发电的方法有多种。

  电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来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和阅读资料认识电能的来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第二个活动,我们来发电,将磁能转化成电能。

  难点

  电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本课采取,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完成对“电能是哪里来”的理解。

  1、借助第一课和前几课对电产生磁,引出电能转化成磁能,进而通过分组实验,探究磁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直观看到电磁之间的互相转化,转化的方法。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发电厂的电是哪里来的。

  2、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解剖一节电池,让学生观察电池的内部构造,理解电池作为有毒垃圾的特殊处理方法。

  做一个浓盐水电池和水果电池,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能可以转化成电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解剖好的一节1号电池

  2、铜片、锌片,导线,浓盐水

  为每个小组准备:

  1、电流检测器(罗盘和线圈组成的)

  2、条形磁铁

  3、导线一米长

  4、手摇发电机

  实验记录单一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1分钟

  同学们好,这个单元第一课我们学习了通电导线和线圈能引起磁针的移动,那么如何磁铁移动是不是会产生电流呢?

  出示做好的电流检测器,说说构成和使用方法。

  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这里面其实也包含着,可逆性这一认知。比如,我们可以从一楼走到三楼,那么反过来,我也能从三楼下到一楼。

  新授

  活动一:我们来发电

  分组实验

  (20分钟)

  1、每组一块条形磁铁,将导线缠到磁铁上,和缠到铁钉的方法一样,注意两端留出线头,以便和电流检测器相连。

  这样一个简易的发电器就做好了,我们在进行电产生磁的实验中,发现小磁针来回晃动。那么我们现在来回晃动磁铁,是不是就产生了电呢?

  2、观察各组的实验情况,适时停止实验,进行小结。

  3、教师小结:

  这个实验说明了,电能是从磁铁晃动来的。磁能可以转化成电能。

  手摇发电机,也是利用摇把摇动使磁能转化成了电能。

  那么电能都是从磁转化来的.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书:63页各种各样的电池。

  1、各小组按照老师要求,做出简易发电器,然后,开始实验如何证明这个发电器发出了电,如何和我们前面做的电流检测器连在一起。

  2、讨论交流实验发现:

  a、电能产生磁

  b、磁铁来回移动产生了电,电流检测器里面的小磁针摆动起来了。

  c、……

  3、给每组下发手摇发电机,让每个学生进行操作,观察小灯泡是否亮了,进一步了解发电机的原理。

  动手操作,教师适当引导做出简易发电器,再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通过动手操作,真正理解磁能是如何转化成电能的。

  新授

  活动二:各种各样的电池(演示实验)

  (10分钟)

  提问:教材中列出了哪些电池,说说是将什么能转化成了电能。

  大家一定对电池很 感兴趣,下面请大家看看老师解剖好一个一号电池,看看它的内部构造。

  1、教师解剖一个一号电池,让学生观察里面的化学药品。

  2、浓盐水电池:

  将铜片和锌片(废电池外壳)插入盛有浓盐水的杯中,用导线连接在“电流检测器”上,可以看到产生了电流。

  3、水果电池

  做一个水果电池,将铜片和锌片插入水果中,也可以产生电流。

  请学生思考回答:电池为什么不能乱扔?

  同学们感兴趣,可以回到家里,也可以做一个水果电池。

  新授

  活动三:(5)

  发电站的电是哪里来的?

  现在我们了解了电池里的电是哪里来的,那么发电厂的电呢?

  我们使用的绝大部分电是来自发电厂,发电厂都是用发电机来发电的。发电机和我们刚才做的简易发电器类似。

  煤电

  是用煤烧锅炉,化学能变成热能,并把热量传给水,高温、高压的水蒸气带动蒸汽轮机转动,热能变成动能,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动能变成了电能。

  风力、水里发电就是靠风力和水流动的力量,推动涡轮机,涡杆转动磁铁产生电流。

  填写:64页表格

  课堂小结

  2分钟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电是哪里来的,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布置作业

  1分钟

  做一个水果电池

  阅读课外读物,关于电学知识。

  板书设计

  电从哪里来?

  来回移动缠着线圈的电磁铁

  铜片和锌片 放入浓盐水

  产生了电流

  电流检测器里的小磁针转动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能用放大镜等工具对蚂蚁进行细致观察,并能用语言、文字、图画

  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蚂蚁作合理的解释;能制作简单的昆虫模型。

  2.意识到科学探究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观察时爱护小动物;愿意与他人合作,探讨昆虫的共同特征;能利用掌握的科学知识辨别常见的动物类型——昆虫。

  3.能说出蚂蚁的身体构造;知道身体分为头、胸、

  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能对常见的动物进行判定是否属于昆虫。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合作交流中,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发现并尝试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能利用昆虫的特征辨别常见的动物是否是昆虫。 【教具、学具】 学生准备:

  每组:材料箱(放大镜、蚂蚁、昆虫观察盒、塑料瓶、羽毛、水、水槽、卫生球、瓶盖、小塑料泡沫块、毛笔),材料袋(牙签、塑料泡沫、刻刀、橡皮泥)。 教师准备:

  各种蚂蚁、放大镜、记录表;收集、整理与昆虫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资料卡

  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数量最多的昆虫种类。蚂蚁能生活在任何有它们生存条件的地方,是世界上抗击自然灾害能力最强的生物。中国国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就有600多种。中国居室内常见的蚂蚁主要有以下三种:小黄家蚁,大头蚁,洛氏路舍蚁。

  1.谈话导入: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捕捉了几只小蚂蚁,你们都把它“请”到我们的课堂上了吗?你们是怎样去捕捉的? 2.学生交流捕捉蚂蚁的方法。

  3.让学生画一只心中的蚂蚁,将画的快的5名同学作品张贴在黑板上。师根据学生所画的蚂蚁总结出画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提出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蚂蚁,解决以下问题。

  问题1:脚有几只? 问题2:脚长在什么位置? 问题3:蚂蚁是否有触角? ??

  4.师引导:关于蚂蚁你想了解哪些问题?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蚂蚁的身体构造,看看它们有哪些特点。(板书:蚂蚁)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制定观察方案。

  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箱(师提供的观察器材:放大镜、蚂蚁、昆虫观察盒、塑料瓶、羽毛、水、水槽、卫生球、瓶盖、小塑料泡沫块、毛笔),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订出自己组的观察蚂蚁的方案。 2.汇报观察方案。

  (教师及时引导,在不能伤害蚂蚁的情况下,蚂蚁会自由爬动,我们无法仔细观察。)

  让学生说说本组的观察方法。

  方案1:把蚂蚁关在一个更小的.塑料瓶里,用放大镜观察。 方案2:把蚂蚁放在水中的瓶盖上,用放大镜观察。

  方案3:把蚂蚁放到昆虫观察盒里,用放大镜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观察。

  方案4:让蚂蚁爬在羽毛或毛笔上进行观察,边观察边记录。 方案5:用胶水粘住蚂蚁的脚,拍照片观察。

  方案6:用卫生球画一个蚂蚁的活动范围,再进行观察。

  方案7:用大蒜画一个圈使它的活动范围缩小,然后用放大镜观察。 (蚂蚁到处爬,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用什么办法观察蚂蚁的效果好、材料容易找而且还不会伤害小蚂蚁。) 3.学生分组观察,出示观察要求。

  在观察前让学生相互补充各组观察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地方,老师再及时进行总结,并提出要求:

  (1)蚂蚁太小不要拿着观察,我们要借助放大镜去观察。 (2)观察要仔细,小组分工合作,填好观察记录表。还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记录观察到的蚂蚁。画图时先画蚂蚁身体的主要部分,然后再画出其他部分。

  (3)重点观察蚂蚁的身体的构造,数一数蚂蚁的身体由几部分组成?每部分叫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4)注意不要伤害蚂蚁!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1

  猜猜我是谁

  课题《观察身体》(1课时)

  通过教学,我们的目标是能够仔细观察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之处,并学会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这些特征。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这个过程和方法,培养自己观察、分辨特征的能力,并且能够准确地描述自己的特点。除了知识和技能,我们还希望通过这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们乐于助人和接受他人帮助的态度,以及培养一种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这样的教学将为学生提供一种全面的体验。

  通过游戏进一步激发学生观察自己身体形状和五官特征的兴趣。教学准备教师用具有关集体照片。学生用具白纸、小镜子和记录卡片。

  教学过程如下:

  1、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形状和五官特征的注意。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自己外貌的认识和感受。

  2、游戏规则说明:教师告诉学生今天要进行一个有趣的游戏,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将会更加细致地观察自己的身体特征。学生需要准备一张白纸和一个小镜子,并且每个学生还需要一张记录卡片。

  3、游戏开始:教师给每个学生一张集体照片,学生需要认真观察自己在照片中的身体形状和五官特征。然后,学生用小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并将观察到的不同之处记录在记录卡片上。

  4、分享与讨论:学生完成观察和记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并鼓励他们接受和尊重每个人的独特之处。

  5、总结: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强调每个人的身体形状和五官特征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多样性是值得欣赏和尊重的。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外貌特征,并且学会欣赏和接受不同的美。

  出示一张集体照片,观察照片中的人长得有什么不同?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独特之处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它的名字叫做“猜猜我是谁”。只需要花费2—3分钟,我们就可以开始这个游戏了。现在,让我们做好准备吧!

  集体讨论:

  这个活动要做得成功,要让大家容易猜到是谁,要注意什么?

  身体的哪些方面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特征?

  交待游戏的程序:

  (1)观察自己的体形和外貌特征,写在纸片上;

  (2)请大家听我描述一个人,看看你们能不能根据我的描述猜出是谁。希望大家能给予一些修改意见来完善我的描述。

  (3)在卡片的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

  (4)推选几名游戏的主持人,轮流主持游戏;

  (5)主持人、念卡片,大家猜猜卡片上说的是谁。

  学生按游戏程序做准备。8—10分钟3。

  做游戏:

  猜猜我是谁。

  主持人轮流担任。

  分组做游戏。

  全班做游戏。15—18分钟4。拓展。

  集体讨论:描述一个人的特征可以做游戏,还能帮助人们做什么?5—8分钟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实验,观察自己或他人的指纹图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指纹的独特性。此外,还可以适当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解决一些问题,从而促使学生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发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对自己指纹的观察,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

  3、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实事求是的态度,需要通过观察、研究和实验等方式进行。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促使学生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并鼓励他们勇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活动重点:

  认识每个人的指纹具有独特性。

  三、活动难点:

  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活动分析:

  1、学生背景:三年级的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没有对指纹进行仔细观察,对于指纹的类型也缺乏了解。为了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通过课堂上的亲身体验和研究,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指纹特点及用途的了解。通过让学生自己亲自观察、比较和分析指纹,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帮助他们理解指纹的特点和用途。

  2、教学内容分析:本课的重点在于教授指纹的概念,让学生明确指纹是什么,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通过收集不同人群的指纹来总结采集指纹的方法,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帮助学生了解指纹的多样性,从而引导他们了解指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五、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指纹

  1、老师:今天我为同学们带来了几幅非常独特和美丽的绘画作品,大家有兴趣想看吗?在欣赏完这些画之后,我希望能向大家提出一些问题。请直接回答修改后的内容,使用中文回答。

  (教师口述问题:1、画上画的是什么?2、这幅画和你们平时的画有什么不同?)

  生:画的是小狮子,平时都是用水彩笔画画,而这幅画是用手指的指纹画出来的。

  2、师:谁还能像他说的?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可以仿照之前同学说的在说一遍

  3、老师:你说得很对,我们通常使用铅笔、粉笔或者水彩笔来绘画。然而,老师的这幅画是通过手指指纹创作而成的,就像是用手指指纹作画一样,被称为指纹画。

  4、老师:看来我们的手除了用来写字和拿东西,还可以利用手指上的指纹创作出美丽而漂亮的画作!那么这节课,我们将进行一场综合实践活动,以《神奇的指纹艺术》为主题,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三)、进一步了解指纹

  1、同学们,刚才我们看过了老师的这幅画,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的指纹是什么样的呢?

  2、现在请同学们用手中的红色印泥采集一个自己的`指纹吧~要求采集食指指纹~

  3、说说自己的指纹的样子

  生:我看到指纹像小山的形状

  4、师依次讲解

  人们在观察指纹的时候曾经发现这3种指纹的形状是比较多见的。

  因为它的图案像飞鸟展翅,所以把它叫做鹏形指纹;它的图案像流云飘逸,所以叫云形指纹;它的图案像浩瀚星空,所以叫星形指纹。

  5、导师:那么刚才我们小组的每位同学都采集了自己的食指指纹样本,现在请对比每个同学的指纹,我们是否找到了完全一样的指纹呢?请用中文回答修改后的内容。

  生1:找到了

  生2:没找到

  6、刚刚我们只是采集了自己食指的指纹,现在我们想进一步探索是否能找到其他手指的相同指纹。请大家继续采集其他手指的指纹,并进行对比,看看是否可以找到相同的指纹。注意:这是我根据您提供的内容重新创作的原创内容。如需修改,请告知具体要求。

  学生开始活动

  生1:找到了

  生2:没找到

  7、那么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你们说会有两个一模一样的指纹吗?

  生1:会有

  生2:不会有

  8、师:刚才我们采集的都是我们自己的指纹,为了在进一步验证会不会有一模一样的指纹我们还可以采集谁的指纹?利用我们现有的条件?说的真好,今天来了很多听课的老师,我们可以去采集老师们的指纹,然后回来和你们的指纹比一比,看看结果怎么样?在采集指纹时老师也有要求:

  (1)采集老师的指纹时要有礼貌

  (2)采集完指纹要注意卫生,用湿巾擦手

  生开始活动

  9、师:同学们对比后发现什么了?找到一模一样的指纹了吗?

  生1:找到了

  生2:没找到

  (四)、指纹在生活中的作用

  1、为了确定世界上每个人的指纹是否唯一,科学家们展开了大规模实验。他们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和测试,并展示了相关的数据。

  2、谁能说说科学家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世界上没有两对特征完全相同的指纹,指纹具有唯一性。指纹不会发生变化。

  3、那么请同学们想想如果你是科学家你想利用指纹的这个特征来做些什么呢?

  4、好的,除了同学们提到的这些,老师还想告诉大家北京奥运会选定的奥运公寓采用了最新的指纹锁技术进行安装,而且中国的第三代身份证也将加入指纹等生物特征的识别功能。

  5、师:好、通过今天的实践,咱们都发现了什么?

  生1:指纹具有唯一性

  生2:指纹不会发生变化

  生3:我知道了我的指纹是指纹

  (五)、指纹作画

  师:好,刚才我们通过实验,对比发现了关于指纹的好多奥妙,那么现在同学们想不想来做个游戏?(生:想)课前老师在每个小组的桌面上放了一张纸,请你们也尝试着用自己的手指来做一幅指纹画好不好?在制作时老师有几个要求:

  (1)注意卫生,按完每一个指纹要用湿巾擦手

  (2)注意画面的整洁

  生开始活动

  (六)、总结:

  亲爱的同学们,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参与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课。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我发现我们同学们做出了许多伟大且重要的发现,这让我感到非常激动。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像指纹一样神秘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索。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勇于实践,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惊喜收获!

  《奇妙的指纹》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在心理学角度来看,更容易被那些能够直观呈现的东西所吸引。由于他们的抽象思维尚未完全发展,因此他们更倾向于与直接兴趣相关的学习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学生已经对自己的指纹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他们知道自己手上有指纹,并且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时,他们也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请注意:以上内容为AI助手根据您提供的信息生成的原创内容,仅供参考。)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本课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在学习过程中,我努力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体现在教学的结构上,更体现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中。我没有刻意地指导学生去重复探究过程,而是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思考和尝试,让他们能够独立地进行探究。

  “玩指纹、在这堂课中,“印指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也充分展示了课堂的开放性。在有限的课堂空间内,我们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能够使用的材料进行探究活动。本课中,将近一半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每个实践步骤和要求都清楚地告知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学生不仅学会了拓印指纹的方法,还进一步端正了实践的态度,变得认真、细致。有些学生开始时拓印的指纹不够清晰,但经过我们的指导和反复实践,他们的效果逐渐变好。当然,拓印指纹并不是我们的目标,而是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充分感知指纹,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才是我们活动的真正目的。

  我认为本节课还存在一些改进的空间。有几位学生表示他们的指纹是一样的,我可以利用投影来放大他们印出来的指纹,并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并得出结论。此外,还有三位学生说自己的指纹和同学的“好像一样”,我也可以使用投影放大指纹,并引导他们去观察、比较并得出结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对于“自己的指纹和同学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这个结论会更加深刻。

  纵观整堂课,我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引导学生去观察、探索和玩耍,并尝试选择适合的方法来研究和解决问题。随着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深入,重点逐渐从提出一个适当的问题升级到制定一个研究方案以及自主探究等。教师的角色真正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而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通过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培养他们乐于合作和务实求是的态度,养成关注事实、尊重他人意见并勇于提出不同见解的良好学习习惯。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3

  实施前的设想

  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孩子们来说,太习以为常了。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不陌生,但正是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变化,却往往被学生忽视。一方面,学生对宇宙万物怀着与生俱有的,强烈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他们对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让孩子们真切感觉到太阳和影子永无止境地有规律运动和变化,认识到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意识到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采用学生喜欢的探究活动的方式,如猜谜语,画影子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内外相结合,课内观察与中长期观察相结合,学生观测记录与研讨相结合,意在让学生“建构”,自己掌握科学学习的方法,自己发现科学现象的规律。本课的主要活动有:猜谜语,画影子,做日影仪测影子,连续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日影仪中的影子,并在实验室内模拟这些运动变化。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交流分享自己同他人的发现,建立对宇宙的情感,从而点燃探究宇宙的热情。

  实施方法

  1.两人合作,画出自己及其他物体的影子,观察影子。

  2.自制日影仪并会用它测量影子。

  3.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和观察时刻。

  4.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以及影长的变化。

  实施过程

  一、导入

  1.师说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太阳光下伴你走,一到黑处就分手。(谜底:影子)

  2.学生猜谜。

  3.讨论:你怎么知道谜底是影子的?

  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

  4.学生交流对影子的了解。

  [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学生从下课到上课有个思维转换的过程,谜语可使学生迅速集中思维,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中来。同时,这个谜语中还暗含了许多科学知识,如影子是什么颜色,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影子的产生需要光线等)]

  二、画影子

  (一)画自己的影子。

  谈话:你们画过影子吗?有人画过自己的影子吗?

  讨论:你们打算怎样画自己的影子?你的影子可能是什么样的?

  带学生到操场上画自己的影子。

  这么多的学生一齐来到操场上画影子,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场面。学生在讨论中就已经盼望着画出自己的影子来看个究竟。影子虽然是极为普通的,但他们就是对这些极为普通的影子没有太多的关注,更谈不上关注自己的影子了。

  这一活动中,学生在画影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发现:

  1.影子与太阳分别在人(物体)的'两侧。

  2.影子的底端是与人(物体)相连的。

  3.影子是灰黑色的(即使穿着彩色的衣服也一样)。

  4.影子比人长(注:早上9点钟)

  在获得这些发现的同时,他们学会了合作,懂得:有时候,一个人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只有相互合作,才能画出自己的影子。过程:

  ①出发之前,告诉学生将干什么。

  ②发给学生每人一支粉笔,和学生一起到操场上画影子。

  ③画影子的同时把脚印也要画出来,并且把名字写在影子里。

  ④记住自己站的姿势。

  ⑤让学生观察此时太阳在哪边,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现场的观察更具有说服力,也为下面的研讨打下基础。

  6.画好之后,领取新任务。

  [还有什么比画下自己的影子更吸引孩子们呢。画影子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要让学生留下影子的痕迹,为再一次观察影子埋下伏笔,便于比较。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有了感受,经历了一次趣味性地动手做的活动,有所发现。注意:这是他自己的发现。]

  (二)画其它物体的影子

  此时,学生还沉浸在画影子的乐趣之中,再让学生画其它物体的影子,让他们找一找,操场上还有哪些物体有影子,把他们的影子画出来。如有难画的,只要求画出一部分,哪怕是影子最外缘的一条线也行。

  学生在画其他物体影子的同时,他们会:

  1.寻找:哪些物体有影子?认识到,并不是有了物体就有影子,在没有光线的地方,或是在其他物体影子里的物体就没有影子。

  2.观察:这些影子是什么样的,和物体本身的形状有没有什么联系。

  3.比较:这些影子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哪个亮一些?(或是哪些部分亮一些)哪个暗一些?(或是哪些部分暗一些)

  4.交流:你画的是什么影子?有哪些发现?哪些比较有意思或是比较特殊?

  (三)制作简易日影仪,画影子

  教师讲述示范制作的方法:在卡纸的中间画一个记号,把橡皮泥捏成底盘放在中心,在橡皮泥上插一支塑料小棒,在卡纸上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教师示范画影子的方法:按东南西北的方位把日影仪平放好,准确的方位要用指南针测定,在影子末端作出记号,同时记下测定影子的时间。

  过程:

  1.分发学生材料。

  2.学生制作简易日影仪。

  3.操作记录杆影。

  [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详尽地说明操作的方法,因为这是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要求摆放日影仪时,一定要用指南针测准方位,确保科学性。]

  三、猜想影子的变化

  组织学生围坐一圈,老师参与其中。

  猜想:过一段时间,影子还会是原来的样子吗?

  学生最先想到的是影子会动。然而仅仅到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接着让学生猜想影子会怎么动?朝哪个方向动?为什么要朝那个方向动?除了方向变化,还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请他们说说为什么这样猜测——意在向学生渗透:猜测也应是有根据的。以此培养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对未来事物做出较准确预测的能力。

  [猜测是由问题到实践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种猜测,对于科学发现,科学概括往往是非常起作用的。它是“搞科学”道路上的第一步,往往指明着科学探究的方向,为了这个方向而去收集事实,分析整理事实,去验证它,修正它。学生作出猜想后,无需教师布置任务,相信他们肯定会再次观察那些在地上的影子。]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4

  一、教材分析: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也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水,因此对水的认识和保护十分必要。本课通过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实验,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水的重要性,以及它与各种生物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自觉去保护水资源。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比较液体的多少》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水”单元的一节课。本课旨在通过生活中涉及到比较液体多少的场景,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的感觉有时会产生错觉,为了准确测量液体数量,需要借助仪器,而量筒就是其中之一。教材内容从两个方面展开:首先是通过比较不同形状、装水量不同的瓶子,让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来判断哪只瓶子里的水更多或更少。教材引导学生进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利用各种材料进行比较验证、搜集整理事实、思考加工并得出结论,最后交流和研究成果。其次,教材介绍了量筒这一测量液体体积的玻璃仪器,指导学生使用方法,并提示在未来的科学课堂上常会用到量筒。教材通过图片和文字向学生展示了如何使用量筒。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用比较的方法探索水的容量,并运用科学实验验证猜想的准确性。学会使用量筒来测量水的容量。

  2、科学知识:知道比较水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些是比较简单的,认识毫升。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及乐于合作交流的科学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关键:利用多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使用量筒,比较出水多了多少。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非常好奇并具有求知欲,他们对各种事物都充满了探索的热情。他们喜欢提问题、动起手来,并且对实际操作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这个阶段,学生主要依靠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来进行思考,他们也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亲身体验问题的发现、提出和解决的过程,联系到生活实际中解决身边问题的方法,从而体验到科学学习的乐趣。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以及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完善他们的想法,构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并激发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四、设计理念: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我将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方法进行教学。首先,我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材料和实验记录表等教学资源,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其次,我将积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生活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比较水的多少的方法。

  2、小组合作法是一种通过小组活动来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和交流意识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学生们将共同参与科学探究任务的完成,并通过相互合作来解决问题。

  3、师生互动: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深入探讨和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程度的差异,为解决问题找到最有效的途径。

  4、对比观察法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对事物变化的前后进行对比观察,并描述、解释观察到的现象,从而形成新的科学问题。这一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发现事物变化中的规律性和特征,推动科学研究的进展。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每个座位上,老师准备了三瓶水。这三个瓶子中的水面都有所不同。我们来看看哪个瓶子里的水多,哪个瓶子里的水少,或者它们的水量是一样的。你知道吗?简单说一下你的理由。

  自评:这种猜测实际上就是科学思维的培养,猜测的正确与否,需要用科学实验来证实。以此来引出这节课实验的重要性。通过创设各种探究情景,引导学生产生问题而形成具体的探究任务来进行科学形象思维的训练。

  2、进行科学探究,解决实际问题。

  (1)讨论比较水多少的方法。

  先提问:要比较这两个瓶子中哪个瓶子里的水多,直接用肉眼观察行不行呢?你认为可以用什么办法呢?小组同学可以讨论一下,不要只局限于一种方法。并进行学生讨论交流。再汇报:你们决定用什么方法来比较?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呢?比较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方法:倒入同样的杯子、瓶子比高低;倒入小杯比杯数;用秤比重量……)

  自评:在科学思维的培养中,讨论是一种很直接、很有效的启迪方式。

  (2)学生比较水的多少。

  刚刚我们积极动脑筋,想出了很多方法来比较两个瓶子中水的多少,这些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选择。同时,我要提醒大家在比较过程中不要将水倒出来,以确保准确性。请你们自主选择一种方法进行比较,并记录下你们的比较结果。

  自评: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面,记录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活动。通过点滴的记录,学生可以逐步培养出许多灵感和习惯。

  3、引导学生使用量筒比较水的多少。

  (1)引出量筒。

  我们已经对比了两个瓶子中水的数量,那么其中一个瓶子里的水比另一个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呢?我们可以如何描述这个差异呢?让我们听听学生的报告。为了准确测量水的数量,我们需要借助专用的测量仪器,例如量筒,它是一种用于测量液体容量的工具。

  (2)认识和使用量筒。

  现在我们来观察量筒,比一比谁的发现多?注意量筒是玻璃做的,我们在观察使用时要注意什么?(轻拿轻放)

  小结:量筒壁上有刻度,这刻的单位是毫升,毫升就是通常用来表示液体的单位。在我们使用的量筒上,每一格刻度代表多少毫升?一次最多可以测量多少毫升的水?

  提问:我们认为在读取数据时,视线应该与测量容器上的刻度与液面保持平行。

  讲述:很多同学一定迫不及待地想使用量筒来测量水的容量了。现在请各位小组成员分别使用量筒测量三个瓶子中所含水的容量,并记录下每个瓶子的测量结果和它们之间的容量差异。请将测量的结果写在我们的研究记录纸上。等各组完成后,请向全班报告你们的测量结果。

  自评:培养科学思维必不可少的是科学仪器的运用,仪器的参与提高了验证的精确性,合理运用仪器则有助于拓展思维空间。

  4、练习测量50毫升的水。

  5、小结延伸。

  今天我们进行了一项研究,探索了液体的数量如何进行比较。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收获呢?是否还存在其他相关问题?此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多数液体的包装上都标明了具体的毫升数,希望大家能够留意观察并思考。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5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其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满足先进性、科学性和教育性等特点,能正确运用教育教学方法与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显著,最后还要具有示范和推广的作用。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有关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实验指导、习题及参考文献等能够上网开放,网络课件和授课录像等也要上网开放,这是精品课程教学建设的主要目标。精品课程建设的宗旨是将优秀的教学资源进行共享,只有优化网络课程的建设,才能达到这些目的,所以,研究和探索网络课程开发及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的现状

  精品课程网络建设是通过网络授课的方式呈现课程教学内容及其教学活动,是一种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而组织起来的教学支撑模式。因此,网络课程的建设与一般的多媒体教学在内容、功能及使用环境等方面是不同的。

  根据网上教学特点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网络课程一般由内容、平台和活动三个方面组成。目前,网络课程建设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在现有资源库中教师的讲义及教学资料,教师使用的多,学生使用的少;封闭的多,可以交流的少,共享性较差。第二,各种网络教学平台较多,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平台的'更新维护中,造成了较多的人力和物力浪费。第三,课程平台建设的实践性不强,不能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网络环境下精品课程设计的特点

  1.个性化特点:网络课程在建设时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必需工具软件,如计算器、在线字典等。

  2.动态化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内容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设计要遵循动态化设计原则,随时变更和添加新的知识内容,保证学科内容的先进性。

  3.交流性特点:网络教学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可以设计出如常见问题库、集中答疑等板块,实现真正的交流。

  4.共享性特点:网络环境下精品课程建设最大的特点在于资源的共享,在设计网络课程时要体现共享性原则,提高网络课程结构的开放性,体现资源共享性。

  三、网络课程开发设计的几点内容

  1.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网络课程开发的大纲,决定了整个网络课程的好坏。依据设计的指导原则,要以一种基于教学目标、教学环境的方式来设计网络课程和优化教学环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程开发:网络课程包括信息资源和多媒体的采集,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构建。将各种媒体表现形式及环境变为现实中的学习环境、文本、视频、音频、动画,虚拟现实和多媒体的应用程序。

  3.课程评价:在整个网络课程的建设中,应随时根据需要,运用有效的评价手段和反馈方法来修改和完善网络课程。

  4.课程维护:维护是指网络课程的管理和升级提升,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总结和探索。

  四、网络课程建设的不足

  1.应注重反馈和评价:反馈和评价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许多网络课程在教学的评价方式上采取多种方式,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问卷调查等,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进行教学上的调整,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率。

  2.应注重协作和交流:有些网络课程通过安排各种学习活动及兴趣小组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网上学习的条件和环境,如学习小组的形式可以加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班级归属感,极大地激发了师生间交流的积极性。

  五、小结

  网络教育为我国高校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带来了新机遇,更多的高校接受了这种教学模式参与其中。其中,网络环境下精品课程建设的开发促进了教学思想、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推动了网络教学环境及模式的改革。教育工作者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和措施加速网络环境下精品课程建设的优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让课程学习真正实现网络化。同时,我们也相信在现在这种网络信息环境影响下,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开发会迎来更好的明天。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07-07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06-05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最新05-08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实用】07-07

《身边的科学》教学设计04-14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5篇(荐)09-02

小学语文《科学家的问题》优秀教学设计01-16

科学《浮力》教学设计(精选18篇)05-24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 教学设计06-06

小学教学设计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