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27 17:38:0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

  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

  过程与方法

  调查统计家庭一天的垃圾数量和成分。

  态度、情感、价值观

  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会产生破坏。

  培养关注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调查统计一天的垃圾数量和成分。

  教学难点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会产生破坏,培养关注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学生提前收集家中一天的垃圾;

  2、收集垃圾堆、垃圾 场、垃圾污染河道的图片;

  3、教师准备大型垃圾场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品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的垃圾。

  我家一天会有多少垃圾?垃圾里都有些什么?让我们不妨一起来研究一下。

  (揭示课题:一天的垃圾)

  二、尝试给垃圾分类

  师:同学带来的垃圾中如果要进行分类的话,你打算按什么标准分呢?

  1、讨论分类的标准

  A、按是否有毒分

  B、按材料分

  C、按是否有毒分……

  2、讨论如何统计

  师:我们在统计时如果无法测出垃圾的重量怎么办?

  给垃圾分类时该注意什么啊?

  3、学生分组统计。

  4、反馈统计结果

  三、关于垃圾的讨论

  1、说一说这些垃圾的`来源。

  2、统计全班所有家庭垃圾的总重量。

  3、算一算每人每天平均产生垃圾的大致重量。

  4、分组统计。

  5、算一算全校学生家庭一天产生垃圾的大致重量。

  6、组织讨论

  师:想一想,这么多垃圾被丢弃后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我们家里的垃圾最后到哪里去了?谈谈你家平时是怎么处理垃圾的?

  7、多媒体出示本溪市产生的垃圾统计数据及人们如何处理垃圾的

  四、课堂拓展

  1、谈谈今天所学的体会。

  2、对校园内同学们产生的垃圾进行统计,写一封倡议书。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有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有些物质变化后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准备:

  每组:易拉罐、冰块、火柴、铁钉、生锈的铁钉、铁丝、温水、冷水

  白纸、蜡烛、烧杯3个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2分钟)

  1、谈话:同学们,今天让我们继续踏上科学探究之旅。首先请同学们看看我们教室里有哪些物体?(学生观察汇报)

  大家刚才说出了这么多的物体,实际上这些物体都是物质。那么什么是物质呢?关于物质,我们要研究些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我们身边的物质》这一课。(板书:我们身边的物质)

  2、揭示课题,齐读目标。

  二、合作交流,点拨引导(18分钟)

  (一)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3分钟)

  1、阅读课文,说一说:

  (1)我们身边有哪些物质?

  (2)什么叫做物质?

  2、讨论:空气、电、火、声音也是物质吗?为什么?

  4、小结: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板书)

  (二)活动一:物质在变化(10分钟)

  1、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那么,物质会发生变化吗?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2、阅读课文,思考:

  (1)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你还能说出一些物质变化的例子吗?

  3、分组实验:

  (1)把易拉罐或饮料瓶压扁,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是不是改变了物体的材料?

  (2)水结冰或冰融化成水,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否变成了其他物质?

  (3)以上两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4)点燃火柴,观察火柴的.燃烧,它发生了哪些变化?燃烧后的火柴梗还是火柴吗?

  (5)观察铁钉和铁钉上的锈,铁和铁锈有什么不同?铁锈还是不是铁?

  (6)以上两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7)岩石、房屋、马路,也在变化吗?为什么?你认为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吗?

  (三)活动二:让物质发生变化(5分钟)

  1、分组实验:观察和体验物质的变化

  (1)一根铁丝的变化

  (2)一杯热水的变化

  (3)一张纸的变化

  (4)一支蜡烛的变化

  2、讨论:以上几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致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大气污染的定义、白色污染的定义,通过观察有关图片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严峻形势。

  通过小组讨论,认识保护身边环境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1、明确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的含义

  2、认识大气污染、白色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3、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造成大量动植物的数量急剧减少或濒临灭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当今世界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认识到保护环境应该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

  【教学准备】配合教学用的图片及其他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除了垃圾和水污染之外,人类还面临着其他一些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问题、白色污染问题,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问题。

  2、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出示课题:《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二、关于大气污染

  1、说一说平利的空气质量状况,简要说说空气质量(优、良好、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的原因。(河流较多,山上的树多、草多,工厂少……)

  2、引导学生观察大气污染状况的图片。

  3、出示大气污染的定义。(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

  4、集体学习:

  A、介绍“造成大气污染的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B、大气污染后有哪些危害?(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

  C、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关闭污染大的工厂;少开车,使用环保型的交通工具……

  5、小结:人类活动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三、关于白色污染

  1、介绍美国科学家贝克兰及他的重要发明(合成塑料)

  2、了解生活中的塑料制品,了解塑料制品有哪些优点?

  (方便、轻巧、便于存放)

  3、出示一些白色污染严重地区的图片。

  讨论,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不讲卫生,乱丢乱放,塑料袋需要一两百年才会腐烂……)

  4、白色污染的定义:塑料制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叫白色污染。

  5、介绍白色污染的直接危害和潜在危害。(用ppt介绍危害,并说明人类活动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6、人们想出了什么应对措施?(教师通过ppt介绍可降解塑料制品及其优点:风吹日晒雨淋之后,在较短的时间就能腐烂掉。)

  四、关于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1、由于大气污染、白色污染,造成了生态环境慢慢恶化,一些动植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亡。

  2、介绍已经灭亡的.动物以及濒临灭亡的动植物图片。

  3、人类现在采取了什么措施?建自然保护区。

  教师介绍我国几个自然保护区的情况。(四川卧龙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

  五、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

  1、出示平利的美景图。(琵琶岛、翠茗园、观赏桥……我们生活在这样美的环境里是多么幸福!)

  2、小组讨论:

  从身边的哪些小事做起,就能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

  六、课堂小结

  1、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正、反两方面影响。

  2、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3、保护环境应该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

  板书设计: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大气污染 (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生态环境被破坏

  白色污染 (人类活动造成的)

  物种灭绝速度加快保护环境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了解放大镜广泛应用在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知道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正确使用放大镜,能够仔细观察物体。

  (2)通过使用放大镜之后,来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不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放大镜的正确使用,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并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

  理解放大镜的特点。

  【教学难点】

  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教学方法】

  推理探究法

  【课前准备】

  放大镜、平面镜、玻璃片、电视机、计算机、照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谜语:故古变成方,一人无处藏。金意心儿换,又见能力强。(打一工具)谜底:放大镜。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放大镜》。

  二、新课学习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放大镜是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工作中有很多的应用。

  下面展示放大镜的用途:

  农业科技人员:观察植物的花或种子;观察病虫害;

  精密仪器修理工;

  公安人员:拆除危险物品;观察现场找到的纤维和指纹等;

  仪器镜头;

  查看地图比例;

  用于考古研究;

  取火……

  课件上展示相关图片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知道了放大镜的用途。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怎样正确地使用放大镜?

  观察方法一:

  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观察方法二:

  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动画展示观察方法。

  2.用放大镜观察图片

  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印刷物上的照片

  通过观察发现:印刷物上的照片是由点组成的。因为印刷上采用的是网点技术。

  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电视机屏幕和计算机屏幕

  通过观察发现:用肉眼观察电视机和计算机的屏幕,会看到很多很小的荧光点,用放大镜就能看到它是由红、绿、蓝三色组成的。

  结论:在放大镜下不仅图像放大了,而且还会发现到物体的许多细节。

  (三)放大镜的特点

  放大镜为什么能放大物体的图像呢?注意到了它的特点吗?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比较大呢?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放大镜的特点,让我们一起去比较放大镜、玻璃片、平面镜的特点。

  比较后发现

  镜片名称特点

  平面镜表面平滑,镜面不透明

  玻璃片表面平滑,镜面透明

  放大镜透明、中间厚边缘薄,即中间凸起

  不同凸度的放大镜,出示图片。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用不同凸度的放大镜观察苍蝇的图片。

  结论:放大镜的镜片中央凸起程度越厉害,放大倍数越高。

  下面的器具有没有放大功能?出示广口瓶、水珠、玻璃杯、塑料袋、烧杯、烧瓶图片。

  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珠都具有放大功能。

  小资料:

  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放大物体的影像,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的。在13世纪,因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三、拓展延伸

  放大镜: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小得多的会聚透镜。物体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正比于物对眼所张的角。

  眼镜也可算放大镜的一种。1260年,马可波罗曾描述过中国老人看字时,戴着眼镜来放大字体。

  四、课堂总结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五、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可以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

  3.(眼睛)是人的主要观察工具。

  (二)选择题

  1.人的眼睛最高视力能看清(A)的微小物体。

  A.五分之一毫米B.五分之一厘米C.六分之一毫米D.六分之一厘米

  2.放大镜之所以能放大,是因为放大镜片是(C)

  A.凹面镜B.平面镜C.凸透镜D.玻璃片

  六、家庭作业

  收集资料说明哪些物体具有放大功能并且说明理由。

  【板书设计】

  放大镜

  放大镜观察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放大镜的特点

  【教学反思】

  本课以“引导学生经历放大镜发明、使用的历程,理解放大镜观察的意义”为教学线索,先开始“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这一活动,这一部分用时少一些,最后把课堂时间充分留给了两个探究活动“寻找放大镜”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在活动顺序安排上,特意将“寻找放大镜”作为第一个活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经历用身边的物品尝试放大物体图像的活动,来体验前人发明放大镜的过程,在充分的探究中,理解放大镜透明、中间凸起的特点。放大镜发明之后,人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许多原来意想不到的细节和信息,从此打开了探索微小世界的大门。

  放大镜观察的意义,主要通过活动“放大镜下的新发现”来理解。教师在课堂中始终将“学生为主体,探究为核心”的理念作为授课的根本,以趣味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特意设疑引发学生兴趣。三个活动的环节紧凑,时间安排较合理,充分遵循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使课堂教学层层深入、不断推进。教师努力创设轻松、和谐和积极的探究氛围。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以及及时的点拨、指导、评价等,促使学生以饱满的学习情绪开展活动,合作学习。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在探究中对各小组的指导时间分配不够合理,不能很好的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交流停留在表面,对一些学生的想法,不能很好地应对等。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2、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合作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资料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

  1、学生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学生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研究计划表、教师搜集相关知识并制成资料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结合学生上一节课的猜想谈话导入:我们的猜想与事实相符吗?这就需要我们开展研究进行验证。

  板书:《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二、计划与组织。

  1、学生分组商议,制定研究计划并填写好“研究计划表”。

  研究主题

  研究目的

  组员分工

  研究时间

  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

  活动要求

  2、集体交流评议,修改完善我们的研究计划。

  教师强调研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重点是安全。

  三、事实与证据(课外探究)。

  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搜集证据的方法与途径。(采访、上查询、阅读书籍……)

  2、学生根据研究计划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搜集关于人类祖先生活的资料并制成资料卡。

  教师指导部分学生开展探究。

  3、学生写好。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6

  教材简析

  《科学家怎样进行探究》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在本单元中起总领作用。教材主要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为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探究的,这一部分教材提供了一位地质学家的发现所经历的科学探究故事,让学生体验科学家对一个问题所经历的一个完整探究过程;教材第二部分内容让学生通过回忆在科学课中经历过的活动,通过与故事中科学家经历的科学探究作比较,使学生意识到我们的科学课就是在从事科学探究。结合学生特点,我对本课教材作了下整合,把本课内容分为两个内容,通过直接导入学习本课地质学家的发现,让学生体验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在这部分的小结环节,我则导入学生以前学过的探究实验《测量摆的快慢》,巩固学生对科学探究历程的认识;接着提出探究主题—珠穆朗玛峰的山上为什么会有贝壳和鱼类等化石,让学生进行猜想整理,学以致用,再次经历一次科学探究过程。为了在课堂巩固环节达到想对应的效果,可以在课前提前收集学生可能的猜想并准备好相关资料。

  教学目标

  ①通过阅读分析科学家的科学探究实例,了解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②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行一次小小的科学探究;

  ③知道科学探究过程中,事实根据和理论依据的获取非常重要;

  教学难点、重点

  重点:经历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难点: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对信息的发现、获取和处理。

  学习者特征

  学生经历了4年科学课的学习,在4年的科学探究活动中获得了较多的'信息,有一定的获取、处理、传递、分享信息的能力,但对经历一个完整探究环节稍微欠缺,教师要适当引导。活动安排环环相扣,形成:观察发现—根据自身知识背景提出研究问题—利用以前的研究成果—提出可能的解释—使用方法、技术收集证据—形成自己的解释—收集新的证据—补充原有的解释—发表研究结果。

  教学策略: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信息技术

  整合方式: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提供有关资料、图片,辅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探究。

  教学评价

  方式策略:学生讨论成果汇报、反馈。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一、开门见山

  引出课题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跟随一位地质学家的脚步进行一次特别的探究并完成这位科学家给我们的任务,有信心吗?

  开门见山,问题激励学生。

  二、运用探究方法:学习地质学家的发现真实事例

  1、阅读。

  2、阅读并思考,回答。

  3、思考、讨论、交流

  4、分享想法。

  1、谈话:教材上有一则地质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真实小故事,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进行阅读,想想这位地质学家是怎么样解决疑惑的。(ppt示教材后面问题。)

  2、组织阅读、思考:文中的地质学家是怎样解答疑惑的?

  3、讨论、交流:每个环节中,地质学家主要做了什么活动?

  (1)科学家发现了什么?提出了什么问题?

  (板书:提出问题:杉树林大面积死亡?)

  (2)开始,科学家是怎样考虑的?

  (板书:作出猜想:①同时死亡?②火山活动?③枯萎病?④海水?)

  (3)科学家获得了哪些重要的证据和信息?(板书:收集、分析证据)(实验法、现场考察)

  新的猜想:300年前发生地震?

  (4)在获得初步证据之后,地质学家为什么要在科学期刊上发表文章?(与人分享交流,获得更多的支持)

  (过渡:想想:科学家为了收集证据运用了哪些方法?)

  (板书:再次收集、分析证据 现场考察、记录交流)

  (5)科学家的最后的探究结论是如何得出的?(板书:得出结论。地震)

  (6)地质学家的这项研究有什么意义?

  4.小结:

  (1):谈话:还记得我们五年级做摆的实验吗?我们当时是怎么探究的?

  (2):在科学课中,我们用探究的方法学习科学,而科学家也用探究的方法解决科学问题。我们曾经经历过的科学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相比,有什么异同吗?

  (3)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有哪些?

  在讨论交流教材一系列的问题中,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探究历程。

  三、课堂巩固

  1、观察、回答。

  2、带着兴奋提出问题。

  3、畅谈看法。

  4、阅读、整理。

  5、畅谈、展示看法。

  6、归纳小结。

  1、谈话:同学们,老师前段时间看到了这么一则信息(出示图片),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珠穆朗玛峰的知识?

  2、提出问题:正因为珠穆朗玛峰是最高的山峰,有许多人想研究它,征服它。一次,几名科学考察队员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就在他们欣喜若狂的时候,一名队员发现,在山体上有大量的贝壳和鱼类化石。假如你是考察队中的一员,面对这一发现,你会怎么想?(科考队员提出一个疑问:这么高的山上怎么会有贝壳和鱼类化石这些海洋里才有的东西呢?)

  3、作出猜想:同学们,你们可以在小组间交流猜想,并谈谈为了证明你的猜想,你们准备怎样收集证据。

  (另一名科考队员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这里曾经会不会是海洋?)

  【4、收集、分析证据:同学们可以带着你们的猜测,一起阅读小资料。(带着这一猜想,科考队员们下了山。他们分头行动进行研究。有的翻阅书籍,查找关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史料记载;有的勘察地质特征,研究地壳运动。)

  5、得出结论:谈谈你的看法。(展示、评价)(终于,他们发现,其实地壳分为几个板块,每个板块都在缓慢移动。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于两个板块相互挤压垄起而形成的。经历了2000万年,这里从海洋变成了最高的山脉,而且还在缓慢地“长高”。)】

  6、小结:同学们,你们的探究发现是否也跟科考队员一样呢?(展示记录单、评价)

  学以致用,通过事例,让孩子运用课堂所学的探究方法,经历一次像科学家一样的探究历程,并在这过程中,锻炼孩子对信息的发现、获取和处理能力。

  四、课堂总结

  畅谈想法。

  谈话1:同学们,你们的发现跟这几位科考队员的发现是多么新奇啊!在发现过程中,你们都经历了哪些必要的过程呢)?(1.提出问题2.作出猜想 3.收集、分析证据4.得出结论)

  谈话2:说一说你在这节课的收获。

  引导学生课后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探究。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05-04

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05-03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08-06

《身边的科学》教学设计04-14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01-20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灯光》教学设计08-13

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学设计10-12

人教版音乐下册教学设计07-11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06-05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