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
通过多层次地诵读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领悟祖国古诗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学习古诗,运用学生已有的画画认识基础和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身同感受地心领神会进入诗中的意境中去。
教学目标:
1、认识“蚕、昼、耘”3个生字,读准“蚕、桑、了、昼、供、傍、耘”7个字的字音,会写“蚕、昼、桑、耘”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并能默写。
3、借助注释、插图自主学习,正确理解诗意。在诵读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优美的田园风光,体验繁忙、紧张的乡村生活,激发学生对乡村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4、激发学生对祖国古诗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诗意在诵读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优美的田园风光,体验繁忙紧张的乡村生活,激发学生对乡村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画好乡村田园风景画,学生收集诗人介绍的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赏画入诗,轻叩诗门。
师导语:那乡间的小路,那瓜果的飘香,那青蛙的歌唱,那牛羊的成群,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吸引我们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你们都画好了自己眼中的乡村风光画吗?展示出来和我们一起交流分享一下你的大作吧!
生汇报自己的画,师作适当评价。(预设:多么优美,多么自然啊,真想到你的画中去生活)
老师也带来了两幅乡村生活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课件一(《乡村四月》插图画和《四时田园杂兴》插图画)
同学们自由说说自己所看到的,师指名几位说一说。
师:是啊,多么清新自然的乡村生活画,宋代有两位诗人分别看到这样的画,诗兴大发,各自写下一首诗来赞美乡村生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两首古诗。
板书两首诗题目,齐读课题。
师:比较这两首诗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这两首诗都是写乡村的诗,,“乡村”与“田园”的意思差不多。
生:我发现“四月”和“四时”有区别,“四月”是农历四月,“四时”是四季。
师:你真聪明,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我从课外资料中找到的。
师:从课外资料中学习是个好办法。我们要向你学习。
二、初读古诗,走进诗屋。
1、自由读这两首诗一遍,要求读准读通。
2、指名读,指明“了(liao)、蚕(can)、桑(sang)、昼(zhou)、耘(yun)、供(gong)、傍(bang)”的正确读音。“昼”字写法:太阳升出一尺,白昼开始了。
3、男女生相互读二诗,相互评价。
4、齐读两首古诗。
三、学习古诗,撞击诗心。
a、叩响古诗《乡村四月》
1、乡村四月是一副怎样的画面?人们在做什么呢?请全班女生来读一读。
2、读得多好啊!同桌之间借助注释,插图合作弄清诗意。
3、交流汇报。
师:读着诗句,看着插图,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原野的水面映着天空的光辉。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看到注释再看插图就明白了。
师相机多媒体展示课件二(“白满川“的乡村画)
师:我们来看一看这一副画,天空的光辉是——
生:白白的、亮亮的。
师:原野水面的颜色是——
生:白亮亮的。
师:用诗中的词回答,真是——
生:“白满川”。
生:我仿佛看到了绿的山陵、绿的原野。
师:是啊,还绿了什么呢?(相机出示课件三“绿遍山原”乡村画)
生:绿了树木。
生:绿了小草。
生:绿了竹叶。
师:绿了这么多,真是——
生:绿遍山原。
师:我们来齐读这一句诗吧!再指名读。
师:我发现你“绿、遍、白、满”四字读得特别有味,为什么啊?
生:我觉得这四个字写出了景物的特点。
师:你真聪明,我们跟她样读出韵味来。
(生读诗句)
师:好,还听到了什么,继续交流汇报。
生:我仿佛听到了杜鹃鸟在叫。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注释上写了子规就是杜鹃鸟,“子规声里”就是杜鹃鸟在叫。
师:你真会读诗!
生:我看到了雨下得像烟一样。
师:那是什么样的雨?
生:蒙蒙细雨。
师:说得多好啊!我们再来看一看图画吧!(相机出示课件四:乡村四月风光图)学生看图。
师:谁能用诗中两句诗来赞美这幅画?
生: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师:带着赞美的感情读这两句。(练读)
师:这么美的画面里乡村人们在干什么呢?我们来读读三四句。
(生诵读)
师:你读完后感受到什么呢?
生:我们感受到他们好忙。
师:对,你从哪些词读出来的?
生:才……又,“闲人少”。
师:好,来展示读一读。
(生读诗句)
师:读到这,我们的诗心也唤醒了,也来作两句诗吧!下课了,同学们会在操场上玩什么游戏呢?
(生自由回答)
师:好,可以作诗了,我说上一句,你来接下一句。
师:校园课间同学乐,
生:才了爬杆又跳绳。
生:才了跑步又打球。
……
师:我们都诗兴大发了,我们课间是忙着出去玩,而诗中的.人们忙着是为了什么呢?
生:为了得到丰收。
生:为了吃、穿、用。
生:为了幸福生活。
师:是的,他们的心情怎样?
生:是快乐的。
师:是的,尽管累但是快乐的,勤劳的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得到了自己的收获,得到了自己的快乐,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来诵读全诗吧!
(生诵读)
师:多么好的一首诗啊,诗人是谁啊?谁来为我们介绍。
(生介绍)
师:把快乐送进诗里,告诉诗人翁卷,我们配乐再诵读一遍。
(生配乐诵读一遍)
师:太美了!我都陶醉了,让我再美美地陶醉一回吧!
(生再配乐诵读一遍)
4、过渡:《乡村四月》村民在优美的乡村画卷中,忙着劳动,得到自己的快乐。《四时田园杂兴》诗中又有哪几种人物,他们又在忙些什么呢?我们来学习下一首古诗。
b、叩响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1、齐读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2、谁来帮我们来介绍一下诗人?
(生介绍诗人范成大)
3、学生合作探究诗中写了哪几种人物,他们在干什么?
4、交流汇报。(师相机出示课件五《四时杂兴》插图画)
生:我读懂了写了村庄儿女和童孙。
生:我读懂了村庄儿女白天耕田,晚上织麻。
生:我读懂了童孙学种瓜。
师:真了不起!读懂了这么多,我们再来读一遍诗,读出意思来。
师:谁能告诉老师三、四句诗的意思。
(生回答,生补充)
5、拓展
师:村庄儿女还做了哪些农活?
生:养猪。
生:种菜。
……
师:真是应了题目中的哪个字?
生:杂。
师:再读题及全诗,要读出情趣来。
6、悟诗情
师:诗中写的是夏日农忙时节农户一家繁忙的景象,也是一位老祖父眼中的农忙景象,你从哪些词可以读出来。
生:我知道了,难怪叫那么大的人为儿女、管小孩叫童孙。
师:你真机灵!诗人晚年隐居故乡石湖,以老农自居,以老祖父的眼光爱怜地看忙碌的农户,有播种就有收获,让他对农事活动饶有兴致。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
(生自由读)
(诵读一、二句)
师:和种瓜的孩子说什么呢?(师扮老人,学生扮童孙)
情景再现
师:孩子,你还不懂怎样耕织啊!
生:老爷爷,我可以在桑树旁学习种瓜啊!
师:多懂事的孩子,多聪明的孩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师:我们来以老爷爷的口吻来诵读这首诗。
(生练习表情诵读)
师:多么纯朴的劳动人民,多么朴素的田园生活,忙忙碌碌却开开心心,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热爱之情来。
(生练习感情诵读)(配乐)
四、巩固延伸,触摸诗情。
1、比较两首诗,发现共同点。
2、生自由汇报。
3、齐诵两首诗。
4、延伸。
从古到今,多少文人墨客,陶醉在远离尘世,民风朴实的乡村迷人世界,用心灵触摸田园风光,用情浓意切的诗笔勾勒农村景象的清新朴实。课后把这两首古诗默写在自己的田园风景画上,积累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白居易的《池上》。
同学们,我们祖国的古诗文灿若星辰,用我们的心灵叩开古诗文大门,你会感悟到许多许多。最后,我送一句诗给大家,“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设计意图: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的诗”,我设计让学生从自己的画中入手,再到诗中画,切入诗句学习,让学生学习中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在诵读中自然进入诗境中,用幼小的心灵感受诗句的清新朴实。在学习任务设计上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欲望,要知道学生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如:说出景物特点,用“才……又”来作诗,读懂了什么?发现称图中那么大的人为儿女等。通过多层次地诵读让学生的心与诗心撞击情与诗情融合。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2
【设计理念】
《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描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勾勒出乡村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写人,突出了“乡村四月” 劳动的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本设计体现了单元主题与文本细读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古诗的体裁特点,采用诵读、想像、描绘、吟咏等方式,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感知、领略和欣赏诗中之画、诗中之乐、诗中之味道、诗中之人,感悟诗文中所蕴涵的画面之美、音乐之美、味道之美、生活之美,引导学生真正走进田园、热爱乡村。
【教学目标】
1.会认写生字。
2.通过诵读、想像、描绘、吟咏等方式理解诗意,感受诗歌意境,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品悟乡村风光、田园生活之美,激发对乡村风光、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意象铺展,走近田园
1.诵读词语
山清水秀 鸟语花香 杨柳依依 清风徐徐
鸡鸣犬吠 袅袅炊烟 瓜果飘香 牛羊成群
2.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在辽阔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诗人笔下的乡村又是怎样的?我们跟随着宋代诗人翁卷一起领略江南的乡村四月。(板书)齐读课题。
3.出示诗人简介:翁卷,字灵舒,永嘉人(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与徐照、徐玑、赵师秀四人合称 “永嘉四灵”。
二、读通诗句,勾勒田园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师: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自由地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字音,相机纠正。
3.学习生字:蚕、桑;了解多音字“了”。
指导“蚕”的书写;(蚕,天虫也。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
4.再读诗句,读准节奏。
三、感悟赏析,走进田园
画面之秀美
师:人们常说诗中有画。读着读着,你眼前会出现画面。
(一)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1.读到“绿遍山原”这个词,你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绿”的颜色只有一种吗?(嫩绿的、深绿的、淡绿的……)
2.这样的绿在哪里可以见到?边想像边读诗。
教师引导:村庄的周围,满是树……;村子前面,是一口池塘,那池水……水上有一群白鹅……;池塘旁边,有一大片草地……;极目远望,映入眼帘的是连绵的山……
3.师: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一个“遍”就把四月乡村那绿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把这美的画面通过你的诵读表达出来吧。
4.除了满世界的绿,你还看到了什么?(白满川)
5.(出示图片)师:现在的稻田是白亮亮的,插上稻秧呢,到了秋天呢?
(二)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6.这乡村四月真是绝美的山水画。从翁卷的诗中,你除了看到山水风光,还能看到什么?
师:来到村后的桑树园,你会看到采桑的人们……;村子前面是一望无际的水田,你看,农民伯伯在田间是多么忙碌……。
7.是啊,这乡村四月既是绝美的山水画,又是勤劳的农忙图!走进这四月的乡村,就如同走进了一幅连续不断的画卷。读全诗。
音乐之优美
师:诗中有画,诗中还有什么?(音乐)(一)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1.“子规声里雨如烟”,读了这一句,你仿佛听见了什么?
绿油油的山原,白茫茫的水田,都笼罩在无边的烟雨之中。闭上眼,你能感受到清风细雨在抚摸你的脸颊,软绵绵的,凉丝丝的`。侧耳听,天空中传来了布谷鸟那熟悉的歌声……,歌声是那样清脆响亮,是那样悦耳动听,在无垠的田野上久久回荡……
2.你还听到了哪些声音?
出示: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宋·杨万里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 宋·赵师秀
斜光照墟(xū)落,穷巷牛羊归。《渭川田家》 唐·王维
(二)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3.师:风景如画的桑树园里,男女老少正忙着采桑,你听……;无垠的田野上,插秧苗的农民们正忙得热火朝天,你听……
4.多么美妙的音符,共同汇成了江南四月的乡村歌谣。
5.吟诵全诗。
师:这,就是乡村四月——(吟整首诗)
味道之醇美
1.师:诗中有画,诗中有乐,诗中还有什么?(味:花朵的芬芳;泥土的清新;农家饭菜的清香……)
2.读全诗。
生活之甜美
1.师:同学们,江南乡村的景色如此迷人,此时,我们仿佛已经置身其中,清晨,烟雨蒙蒙,我们从桑树上采下一片片绿色的希望;中午,布谷声声,我们在稻田里插下一排排美丽的诗行;傍晚,清风徐徐,我们向天空中放飞天真的梦想;入夜,繁星点点,我们在睡梦中伴随着青蛙无眠的歌唱。如果能过上这样的田园生活,你最想说什么?
2.读全诗。
……
四、拓展延伸,丰富田园
1.出示: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鼎
2.师:这是这是一幅幅绝妙田园山水画!翁卷一首《乡村四月》,更是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为我们铺开了一幅江南乡村的画卷。背诵全诗。
五、情感抒发,热爱田园
读了这些诗句,请把自己对乡村、对田园的感受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认识“昼、耘”两个生字,并会正确书写。
2、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背诵古诗。
4、拓展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之二,从比较阅读中体会诗人采用不同的写法再现乡村夏季忙碌、和谐的意境,激发学生积累更多田园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诗
1.我们刚学了一首古诗,题目叫《乡村四月》,谁来背背?一起来吧!(学生背诗)(板书课题)
2. 读诗题,解题意。
请同学来读课题。(“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他指:兴致;“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3、了解诗人。(出示诗人简介)
这首诗是由南宋诗人范成大所写,请大家读读资料,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自由读,交流)
《四时田园杂兴》组诗共有六十首,今天咱们所要学的只是这其中的一首。
二、初读感知——原境之读
1.师:请大家先自由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
2、生自由读,指名读,(季节:从哪个词读到的?理解“桑阴”师:桑就是桑树,桑阴就是——桑树成阴了,当桑树成阴时,那就是——夏天)
齐读(正音,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3、解意
师: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先要了解诗的大概意思,平时遇到一首新的古诗你是怎么学的?(交流学习方法)
师:是的,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方法。接下来,咱们就先借助诗句下面的注释,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含义,再把每行诗的意思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啦!
4、学生自学
5、大概说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同桌说)
教师随机点拨语言表述上的流畅。
三、精读领悟——意境之读
1、(过渡)师:“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大家再自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读着读着,你的脑海里,除了刚才读懂的画面,还出现了哪些画面?
(生自由读诗,想象)
2、品读第一句
交流:(劳动的辛劳、繁忙及劳动所带来的快乐)
那好,请你来读一、二两行诗。(指名读)刚才你在读的时候,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这画面比刚才读懂诗意时的画面要更丰富了)谁再来读?你的感受呢?
3、师归纳总结
4、升华
师:村庄儿女日夜劳作虽然繁忙、辛劳,但,是快乐的,孩子虽然不懂耕织,却爱学做农活,也是快乐的。这样和谐、恬适的劳动场面感染了诗人,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勤劳朴实的人们,更爱上了这温馨美好的田园生活。(读)
5、我们把这首诗牢牢地记在心里。(背诵)
四、拓展品读——心境之读
1.拓展《四时田园杂兴》之二
2、比较两首诗
五、积累古诗,激发兴趣
师:是啊!乡村是那么恬美、秀丽,字字都洋溢着一种平和、宁静的气氛。历来许多诗人就以描写乡村生活、田园风光为主,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这样的诗,就叫——田园诗。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搜集、品读更多诗人所创作的田园诗。
现在我们赶紧把第一首抄写下来。看看哪个字比较难写,需要老师帮忙的?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4
一、教材分析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本诗是田园诗,描写了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反映了农村生活中一个恬静闲适的生活画面。全诗语言平实,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2.结合注释和插图,说说诗文大意,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体会诗人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3.感受体验田园劳动生活的美,热爱乡村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等方法,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田园风光,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爱之情。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感悟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插图等。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田园生活吗?说说你的理由。(生自由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2页。
2.解题:“四时”指什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兴”是什么意思?(兴致;“杂兴”就是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那么“四时田园杂兴”呢?(四季的田园景物的兴致和见闻。)
3.简介诗人范成大(多媒体出示):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宋朝诗人。他勤奋、好学,精通经史,工于词翰,尤为长于诗。诗的风格温润典雅,多有清新脱俗之境。词作为“中兴四大家”之一(还有辛弃疾、陆游、杨万里),数量不多,而颇具风致。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等。作为南宋“中兴四诗人”之一的范成大,他一直向往乡村田园生活,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通过以上资料我们知道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首诗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看看通过学习你能读懂什么。
(二)初读课文,理解诗意。
1.自由读诗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多媒体出示生字词)
(1)指名读生字。正音。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指导“篱”字的写法,让学生练习书写。同时纠正读音错误,强化记忆。
(2)这些词语你能理解吗?(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重点指导以下词语的意思:
日长:白天时间长。
蛱蝶:蝴蝶的一种。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巡视课堂,对学生的朗读进行个别指导。
(4)学生结合注释再次朗读课文,并尝试说说诗句的大意。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5)教师指名学生逐句讲述诗句的`意思,并给予指导和纠正。重点讲解“日长篱落无人过”中的“无人过”的含义,让学生想象农村的宁静和安详。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中的色彩描写和景物特点。
(6)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基调。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感受和理解。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和总结,强调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三)细读课文,想象情景。
1.同学们,初读古诗我们了解了诗句的意思,那么诗人范成大在田园中又看到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并发挥你的想象力,把你看到的景象描绘出来。
2.学生自由发言,描述自己想象的田园景象。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进行总结和完善。
3.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讨论:诗人眼中的田园风光是怎样的?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
4.师生共同完善板书: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问,惟有蜻蜓蛱蝶飞。
5.你认为诗中最精妙的四字词是哪个?试说说自己的看法。
6.结合“日长篱落无人问,惟有蜻蜓蛱蝶飞。”说一说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7.指导朗读,读出田园的静中有动、情趣横生的感觉。
(四)感情朗读,体会意境。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出情感。通过想象情景和感悟情感来体会诗中的意境。
2.分组展示朗读,每组选一个代表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做评价。
3.引导学生再次回到诗句中,探究诗人所写的景物与他的生活经历有何关联,感悟诗句蕴含的意境。学生交流看法。
4.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爱之情。讨论:诗人为什么向往和喜爱田园生活呢?请结合诗句和学生实际发表你的看法。
5.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读出诗人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作业布置
1.拓展阅读:课后收集范成大的其他田园诗篇,读一读,感受其田园诗歌的特色。
2.试着写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歌。
3.背诵并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六、教学总结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情景、感悟情感和探究诗句内涵的方式来深入理解《四时田园杂兴》的意境和情感。在诵读中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韵味和美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阅读能力。通过拓展阅读和写诗的练习,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会读“杂”字,会写“杂、稀、蜻、蜓”4个生字。正确读写“杂兴”“菜花稀”“蜻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借助注释插图,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内容,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农村风光。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插图,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内容,感受古诗中描绘的农村风光,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四、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师生提前预习,搜集了解古诗以及诗人的相关资料,自读古诗,把不懂得知识圈画出来。
五、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导入,初读感知
1.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检查复习。
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的《宿新市徐公店》,谁能背诵一下?
(2)师指名背诵;全班齐诵。
(3)师导入新课: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生机勃勃的暮春田园风光!今天我们又将走进范成大向我们展示的充满自然美的田园生活。
(4)课件出示诗题《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认识“杂”字。
师指名读诗题,相机指导:“杂”读平舌音,“兴”读第四声。
指导书写。
师范写“杂”字,生边看边书空。师提醒生注意“杂”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下面部分不要写成“木”。
了解题意。
师引导:“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儿表示一年四季,那么整个诗题的意思是什么?
预设: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生齐读诗题。
2.简介诗人。
(1)师引导:这首诗的作者是范成大。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
(2)师指名回答。(师相机出示课件)
(3)生自由读简介。
3.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引导: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
(2)生自由读诗,边读边圈出诗中的生字。(出示课件)
4.检查自学,指导识记,读通、读顺本诗。
(1)生自主认读要求会写的字。(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稀x 蜻qn 蜓tín
(2)师指名认读,相机引导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形声字识记示例:“蜻蜓”是一种昆虫,所以都是虫字旁,右边的“青、廷”分别是这两个字的读音。
(3)师重点指导“蜓”字的书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强调右边不要写成了“延”。
(4)检查课文预习。
课件出示全诗。
师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引导生初步感知古诗内容。
师引导:小声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你是从哪些地方知道的?读完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小声读课文,小组内讨论交流;师指名交流。
师小结:金黄的梅子、又肥又大的杏子、雪白的麦花,还有结了油菜籽的稀稀疏疏的菜花……范成大给我们营造的意境多美呀!联系生活实际来读诗,能带我们快速进入诗的意境。
5.指导读出节奏。
(1)师引导: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2)师指名读,相机指导:“二二三”是七言诗中常规的划分节奏的方法,但是为了保持词语意思的完整,有时可以分为“四三”或者其他节奏。
(3)师生合作朗读。
(师)“梅子金黄”——(生)“杏子肥”。
(师)“梅子金黄杏子肥”——(生)“麦花雪白菜花稀”。【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课前查找资料的习惯。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思。
板块二 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自主读诗,感受诗中的“景美”。
(1)师引导: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流利,也很有节奏,读出了诗歌特有的韵味。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诗歌,通过了解诗歌大意来感受诗人的情感。
(2)生通过分小组读诗、想象画面、看注释等方法交流学习。
(3)指名交流。
师引导:通过刚才的交流学习,你读懂了什么,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示例1:我仿佛看到金黄的梅子、果肉肥厚的杏子挂满枝头。(相机出示梅子、杏子挂满枝头的图片)
示例2:读着“麦花雪白菜花稀”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春天田野中金灿灿的菜花已经落去,只剩下稀稀疏疏的残朵;一眼望去,全是雪白的麦花。(相机出示麦花、菜花图片)
(4)理解“菜花稀”。
师引导:油菜花在每年三四月间开放,花开时,漫山遍野都是金灿灿的油菜花,形成金黄色的花海,一望无际,令人叹为观止。到了四五月间,油菜花败落了,结出许多油菜籽,菜花就变得稀稀疏疏的。这就是诗句中的“菜花稀”。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1)师引导:诗人范成大在初夏的乡村,看见了金黄的梅子、果肉肥厚的杏子、雪白的麦花和因结了油菜籽而变得稀疏的油菜花,顿时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出口成诗。(出示课件)
(2)师指名读。
(3)创设情境引导朗读。
师引读: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跨越时空来到诗人范成大所在的这个美丽的乡村,当我们置身于这迷人的风景当中,情不自禁地大声吟诵的诗句是哪两句?
生: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引导想象画面朗读。
师引导: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大胆想象,自由交流。
师小结:这简简单单的14个字,描绘了一幅美若仙境的'画卷,我们仿佛置身于美妙的田园,这就是古诗的魅力。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一起品读这两句诗。(板书:景美)
配乐齐朗读。
3.想象画面,品读诗中的“人忙”。
(1)师引导:我们和诗人范成大一同游览的哪里是乡村,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啊!生活在那里的人一定无比幸福,此时他们又在干些什么呢?
(2)预设:农民在地里干活。
(3)引导理解“无人过”。
师引导:作者在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人们繁忙的劳动场面,你是怎么知道他们在干活的呢?
示例:我是根据诗句“日长篱落无人过”中的“无人过”推断出来的。初夏的时候白日渐长,正是农忙的时候。村子里没有行人,勤劳的农民们一定是下地干农活去了。
(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师继续引导想象:联系前面的诗句和图片,想一想,农民们在地里忙着干什么呢?(板书:人忙)
示例:初夏的时候,农民们要把成熟的梅子、杏子摘下来,去麦地除草,去油菜地施肥。他们早出晚归,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师质疑:诗人为什么不直接写农民们在田地里热火朝天地干农活,却要写“无人过”呢?
示例:侧面描写。
师小结:诗人只用了3个字就让我们想象到农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到果园里摘金黄的梅子、果肉肥厚的杏子,不辞劳苦地去麦地除草,去油菜地施肥的情景,婉转含蓄,化繁为简。这就是诗的魅力啊!
(4)引导体会乡村的“宁静”。
师引导:篱笆前没有人经过,显得那么安静。诗人在篱笆边看到了什么呢?
课件出示蜻蜓、蝴蝶飞舞的图片。
师引导:作者为什么要写蜻蜓和蝴蝶呢?
示例:衬托村中的安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5)师生合作朗读。
师引导:白昼渐渐变长,篱笆外没有人来往。诗人看到了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满怀喜悦之情,出口成诗“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板书:热爱)
师生合作朗读。
(6)引导想象画面。
师引导:此时此刻,诵读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自由交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图片、注释等自主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是为了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板块三 反复吟诵,品悟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1)创设情境,带着想象朗读。
师引导:如果你就是诗人,此刻正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展现在你眼前的是美若仙境的田园风光,你陶醉其中,诗意正浓,于是作了一首《四时田园杂兴》。现在请你大声地吟诵这首诗。(生齐读)
(2)引导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
师引导:多么美丽的田园风光,多么勤劳忙碌的人们,多么富有生活气息的画卷啊!你舍得离开这里吗?想把它带走吗?美美地再读读吧,把它记在心里。(生齐读)(板书:赞美)
(3)指导背诵。
师引导:经过反反复复地吟诵,相信范成大的这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已牢牢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了。谁能背给大家听听?
师指名背诵。
2.课堂总结,激发兴趣。
师:诗人范成大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通过诗歌传递给了世人。我国古代的田园诗人留下了很多描写田园生活的脍炙人口的诗篇,同学们在课后也可以读读,增强自身的文学底蕴。【设计意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加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情。
六、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七、板书设计:【2】一、以古诗导入:看到田园二字,你想到什么?谁来说说?
谁来回顾学过的有关农村的古诗?《村居》《游山西村》
好,我们今天到范成大的家乡去旅游一下,简介作者范成大及其家乡。
自由读。
1、初读、评价注意生字、多音字。注意节奏、平常仄短熟读、字正腔圆、朗朗上口、有板有眼。
2、再读,理解诗意。感情读。进入画面,想象放电影“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本诗以老爷爷的口气写的。你怎么知道?找出有关句子来说明。自豪、赞美、勤劳。
到底作者描绘了什么样的农村场景?请你读,想象。(别忘注释)
交流。透过文字与画面你还能看到什么场景?请同学尽情说,结合日常体会(农家忙)
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指名充分地说(联想)。读出喜欢与赞扬并评价。(检查对诗意的理解。)
情境设置: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咱们去旅游吧。
乘时光列车回到800多年前的宋朝,来到苏州石湖旅游。范成大接待我们。
(目的:增加趣味性,检查朗读与对诗意的理解。蕴涵德育“爱劳动”: 你干活累不累呀?看图 感受快乐 。 当我干各种农活时,喝杯茶时,我感到幸福,快乐,舒服。不劳无获,劳动最光荣。体会农家乐。
在美丽的田园里,农民辛勤快乐地劳动着,你喜欢,向往这种生活吗?齐读本诗。
其实历代文人都喜欢田园风光的美丽和农村生活的恬适,他们写下大量的田园诗篇。再看南宋翁的诗:《乡村四月》忙,乐。
翻到园地六中的“日积月累”,读一读,记一句。
二、古代诗歌是配乐吟颂的。咱们也用你喜爱的歌来配唱下。《虹彩妹妹》《蜗牛与黄鹂鸟》《天仙配》等。(加深背诵)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南宋 范成大
农家忙
农家乐【3】一、以古诗导入:看到田园二字,你想到什么?谁来说说?
谁来回顾学过的有关农村的古诗?《村居》《游山西村》
好,我们今天到范成大的家乡去旅游一下,简介作者范成大及其家乡。
自由读。
1、初读、评价注意生字、多音字。注意节奏、平常仄短熟读、字正腔圆、朗朗上口、有板有眼。
2、再读,理解诗意。感情读。进入画面,想象放电影“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本诗以老爷爷的口气写的。你怎么知道?找出有关句子来说明。自豪、赞美、勤劳。
到底作者描绘了什么样的农村场景?请你读,想象。(别忘注释)
交流。透过文字与画面你还能看到什么场景?请同学尽情说,结合日常体会(农家忙)
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指名充分地说(联想)。读出喜欢与赞扬并评价。(检查对诗意的理解。)
情境设置: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咱们去旅游吧。
乘时光列车回到800多年前的宋朝,来到苏州石湖旅游。范成大接待我们。
(目的:增加趣味性,检查朗读与对诗意的理解。蕴涵德育“爱劳动”: 你干活累不累呀?看图 感受快乐 。 当我干各种农活时,喝杯茶时,我感到幸福,快乐,舒服。不劳无获,劳动最光荣。体会农家乐。
在美丽的田园里,农民辛勤快乐地劳动着,你喜欢,向往这种生活吗?齐读本诗。
其实历代文人都喜欢田园风光的美丽和农村生活的恬适,他们写下大量的田园诗篇。再看南宋翁的诗:《乡村四月》忙,乐。
翻到园地六中的“日积月累”,读一读,记一句。
二、古代诗歌是配乐吟颂的。咱们也用你喜爱的歌来配唱下。《虹彩妹妹》《蜗牛与黄鹂鸟》《天仙配》等。(加深背诵)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南宋 范成大
农家忙
农家乐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6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揭题。一年之中有哪几个季节?你能用一首诗来告诉同学们你喜欢哪个季节吗?【出示课件20】
(学生交流)是呀!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习了有关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板书课题:《四时田园杂兴》注意“杂”字,下面的部分,不是“木”。
2.读诗题,解题意。
请同学来读诗题。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出示课件21】( “四时田园杂兴”的“兴”,四声。“即兴”意思是: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这里的“兴”,兴致,兴趣,“四时田园杂兴”,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
“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师:你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带着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读读题目。
《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今天咱们所要学的只是这其中的一首。
2. 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22】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认识生字:【出示课件23】杂、稀、蜻、蜓。
注意读准平舌音“杂”,后鼻音“蜻、蜓”。
2.指导书写【出示课件24】
“蜻、蜓、稀”都是左右结构,且左窄右宽,特别是“蜓”字,右边不要写成“延”。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小组讨论。
4.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25】
(1)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2)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3)蛱(jiá)蝶:蝴蝶的一种。
三、初读古诗,感知内容
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个人自由朗读。
(2)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地说说诗歌写的什么情景吗?
3.小声自读,边想画: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他们分别怎么样?【出示课件26】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
初夏江南景色: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
齐读(正音,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四、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交流学法
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先要了解诗的'大概意思,平时遇到一首新的古诗你是怎么学的?(交流学习方法)
预设:可以借助课文注释理解。
预设:可以查字典,查资料理解。
预设:还可以问老师。
是的,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方法。接下来,咱们就先借助诗句下面的注释,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含义,再把每行诗的意思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啦!
2.学生自学
3.大概说说诗句的意思。(同桌说,指名说)
(1)刚才,你读懂了哪句?
(指点“惟有、日长”等重点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惟有:只有;日长:天长了。)
(2)知道了这些词在古诗中的意思,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再来说说?
(3)教师随机点拨,注意语言表述上的流畅。
照刚才他的说法,你觉得还缺少些什么?
(借助注释,能把意思说完整了;借助工具书,读懂诗意,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说的时候我们还要有自己的想法)【出示课件27】
4.质疑: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赏析“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出示课件28】
(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2)交流: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2.赏析“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出示课件29】
(1)诗歌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2)交流:(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3)读诗思考:【出示课件30】
诗人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五、再读古诗,交流探究
1.整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出示课件31】
宁静。第三句“日长篱落无人过”写正午时分的幽静的景象。第四句中写“蜻蜓蛱蝶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以动写静。(板书:宁静 以动写静)
总结:这首诗在写法上运用了动静相衬的写作手法。
4.指导朗读:用轻柔、舒缓的语气朗读这首诗,体会意境。
5.尝试背诵:自由背——同桌背——全班背
六、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安静闲适的田园生活。(板书:清新、田园、安逸闲适)
拓展《四时田园杂兴》之一【出示课件32】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过渡)师:刚才我们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除了借助注释、插图外,还通过发挥想象,(板书)读懂了、读好了这首诗。请大家再读读范成大的另一首《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又是在写什么呢?现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读这首诗,说说大意,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你可以仿照刚才学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想象画面,来读懂整首诗的意思。
2.学生交流,再全班交流。
(1)指名读,
(2)说诗句的意思,说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风光?
3.比较两首诗
(1)这两首诗都是写田园风光,前一首呢,诗人重点在写什么呢?(写景),后一首,诗人着重描写了村庄里男女劳动时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乡村生活的和谐,这么一种兴致。是呀,同样是写田园诗,但诗人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写作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有写劳动场面的,有写景物的。看来,这乡村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还有那各种各样的人,在诗人眼中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捕捉到如此有生机和活力的场景。诗人范成大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让我们把这种情感带进诗中来读读吧!(读)
(2)看着这样喜人的景象,让我们不仅想起了村庄男女劳动时的场面“昼出……”
(3)虽然只字不提劳动场面,但景物的描写同样让人感受到了那农村的勃勃生机,劳动的喜悦。来,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两首诗吧!
七、总结交流,拓展阅读【出示课件33】
1.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乐趣?
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让我们从中体会到田园之美,自然之趣,劳动之乐。
2.搜集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其他诗篇,阅读欣赏。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方面: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掌握生字词,能够读通课文,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对整首诗歌有个整体感知,初步体会田园生活的美好。
二、研读品味,理解诗情。
这一教学环节是这节课的主体,通过理解词语,初步感知古诗内容,探究诗意,了解诗情,步步深入,层层理解,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作者及诗题,然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品读、感悟。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梳理诗中的重点词句,抓住文中的字眼,理解整首诗的诗意。通过自学、小组交流、全班反馈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在此基础上,想象诗歌的意境,体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三、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本课选取了《四时田园杂兴》“春日”组和本课的“夏日组”对比阅读,通过对比阅读,既容易让学生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又拓展了学生的类文阅读,可谓一举两得,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不错。
不足之处: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如下:
古诗的朗读力度还远远不够。今后应该在古诗朗读的节奏、韵律上下功夫。可以配乐朗读,教师范读带动,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入情入境地读,真正喜欢古诗,喜欢朗读。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7
一、教材分析
《古诗词三首》该组教材是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四时田园杂兴》是由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诗人抓住村庄男女的劳动场面描写,男的外出劳作,女的在家忙碌,就连那小孩也深受父母勤劳品质的影响,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真实地再现夏日乡村农忙时的质朴生活,那生活充满辛劳,也充满恬适,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扬。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是陶冶情操的好教材。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古诗学习的基本步骤,如解诗题—知作者—读古诗—明诗意等,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对古诗理解能力较强,能够较快的理解古诗含义。但是在明诗意、悟诗情环节还不是很到位,需要老师的引导与讲解、需要更明了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借助注释、看插图、想意境等方法并抓住古诗中地点、人物以及人物活动掌握古诗内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 运用多种形式吟诵、积累古诗,体会乡村生活的快乐,感受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喜爱赞美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古诗中地点、人物以及人物活动理解古诗。
教学难点:情感吟诵、背诵古诗,会乡村生活的快乐,感受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喜爱赞美之情。
五、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歌曲《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2.出示课题:伴随着悠扬的旋律,欣赏着唯美的画面,感受着乡间泥土的芬芳,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十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去看看诗人又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田园生活画面呢?
二、解诗题
1.知道“四时田园杂兴”是一组诗的题目。
2.理解“四时”“杂兴”等重点词语。
3.解答诗题含义
三、知作者
出示作者简介,学生了解作者相关知识。
范成大,字致能 ,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南宋名臣、文学家。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著有《石湖集》、《吴船录》等。
四、学习古诗
(一)读诗文
1.学生自由读(教师提醒读准确)(重点指导读准“昼、耘、供”。指导书写会写字“昼、耘”,学习多音字“供”。) 2.根据教师指导,有节奏地读。
3.齐读古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细细品味,练习有感情地诵读,不但让学生领悟诗句的表层意思,还要领悟诗句的深层意思,体会诗句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诗人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内涵。)
(二)明诗意(借助注释)
1.读完了古诗你知道这首古诗请你借助原有的学习古诗的方法想一想:谁在什么时候做什么 ?
2.学生交流汇报
儿女:耕织 童孙:学种瓜
(三)想诗境、悟诗情
1.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心情怎么样?(看插图)
2.理解重点词语“耘田”“绩麻”“各当家”。(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虽然辛苦,但生活是快乐的。)
3.注释和图片,思考前两句诗描写了什么场面?(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板书:勤劳)指导朗读。(读出对“村庄儿女”的敬重和赞美之情,读出诗的节奏。)(板书:赞美)
过渡:在当时的农村不只是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尽其能,做着分内的事,就连那小孩也——“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学着种瓜。)(天真、勤劳、好学、可爱、爱劳动……)读出作者对他们的喜爱之情(板书:喜爱) 古诗学到这里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村庄儿女”的敬重、赞美和喜爱之情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读一遍古诗。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注释、看插图、想意境等方法并抓住古诗中地点、人物以及人物活动掌握古诗内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5.吟唱古诗
6.师生谈收获:借助注释、看插图、想意境等方法并抓住古诗中地点、人物以及人物活动掌握古诗内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古诗还可以唱出来……
(设计意思:运用多种形式吟诵、积累古诗,体会乡村生活的快乐,感受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喜爱赞美之情。)
五、拓展训练
1.运用所学新方法学习《夏时田园杂兴》
夏时田园杂兴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口香。
借与门前盘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2.背诵自己熟知的田园诗。
(设计意图: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强调学学习方法的传授、迁移,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诗歌的方法,能实现举一反三。)
3.师小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歌赋更是其中的灿烂奇葩,同学们在课后可以多收集一些田园诗的名篇佳作,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同学们可以成为象范成大、李白一样的大诗人。
六、作业布置
1.默写古诗。
2.积累更多的田园诗。
七、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儿女 童孙
勤劳 天真、懂事
赞美 喜爱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8
【文本分析】
这首诗是《九年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 下册),第六组《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田园诗。该组教材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四时田园杂兴》是一幅生动的乡村风光、田园意趣图,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是陶冶情操的很好教材。
【教学难点】
流传至今的田园诗真实地描写了乡村的质朴生活,充满恬适,也充满辛劳。要让身处水泥钢筋怀抱中的城市人体会乡村生活,有着时空的隔阂和生活经验匮乏的艰难。
【教学策略】
提起乡村,其实很多学生都有话说,每个人心目中的.乡村都不一样。通过文本的朗读,乡村生活中村民们的繁忙和小孩的意趣跃然纸上;再通过图画的补充使画面变得具象;接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讨论摆脱图画带来的局限,使乡村印象变得丰满、灵动。让学生充分的被这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所吸引,产生热爱和向往之情。
【教学设计】
一、初读诗歌。
1、写课题。
2、齐读课题,解题。
3、说说你印象中的田园生活,背诵学过的描写农村的诗。
4、自读诗。要求读正确了,读通顺了,读懂了。
二、品读诗歌。
1、结合插图说诗的意思。你读懂了哪一句?
2、你觉得诗的哪一句写得有意思?
『预设』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抓住“学”交流:小孩是真的正儿巴经的“学”吗?你们小时候有没有学着大人的样儿玩过?你们在做这些的时候心情如何?其他小孩都在“学种瓜”吗?
得出结论:原来他们自娱自乐,学着大人的样各自玩啊!
你们想不想也来学着做诗玩玩?(实践的体验)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抓住“各”交流:童孙们各自在玩,大人们则各自……?农民们都只是耘田、绩麻吗?大人们可能还当家做些什么事?你读了这两行诗之后有什么感受?
得出结论:“昼”、“夜”让人感受到农民的辛苦,但“当家”让我们感受到他们耕耘的喜悦。
把前两行诗也来改改。(实践的体验)
三、写一写。
请同学们默读整首诗,把你刚才想到、看到的情景理理顺,挑你喜欢的情景写一段话。也可以把你刚才写的片段诗整理成一首诗。
交流展示、评价学生短文。
了解作者,背诵古诗。
四、拓展。
欣赏其它几首田园诗歌,感受田园诗歌的魅力。
五、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当家 勤劳朴实
各
学(玩) 聪明伶俐 活泼可爱 自由自在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9
教学思考:古诗的本色——“以言造像,立象尽意”如何显现?也就是古诗的文字理解、诗情、诗境如何来处理呢?
教材分析:《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蚕桑又是插秧,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蚕、桑”两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借助注释、插图等资源,自主学习,发挥想象,理解诗意。
4、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乡村田园风光的美丽,感受到劳动生活的紧张繁忙,培养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5、感悟这首诗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根据诗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
2、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诗题
1、了解诗人
在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走进了乡村,领略了乡村风景的美,感受到了田园生活的乐与趣。其实很多诗人也都喜欢乡村田园生活,像南宋诗人翁卷就是其中一位。对比李白杜甫,翁卷很陌生,我们先简单地了解了解他。
翁卷 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很有才华,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一生不曾做官,喜欢田园生活,擅长作田园诗。
2、揭示诗题
3、理解诗题
看到诗题,你知道了什么?(时间:农历四月,夏初;地点:江南的乡村。)
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去感受江南乡村初夏的气息!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读到清爽、顺口了为止。
2、指名读,正音。
3、看看注释,看看插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再读读诗,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
三、品读:感受诗情
(一)景美
1、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诗中,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逐个交流
山原:读到“绿遍山原”时,你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补充:“绿”的颜色只有一种吗?这样的绿在哪里可以见到?
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一个“绿”一个“遍”就把四月乡村那绿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把这美的画面通过你的诵读表达出来吧。
白满川:那平地上白茫茫的是什么呀?(图片助解)
一道道河渠纵横交错,是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那一口口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池塘也是白茫茫的。
镶嵌在绿色的山原上,真是美极了。
雨如烟:更美的是,山原、田野都笼罩在如烟似雾的雨中,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形容一下那是怎样的雨吗?
子归声:在这如画般的美景中,使人听到的是怎样的鸟叫声啊?
3、听着布谷鸟清脆的鸣声,淋浴着袅袅的雨雾,让我们深深地吸一口气,你呼吸到了什么?你闻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觉?
4、谁愿意听着动听的鸟叫声,看着那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再读读这两句诗。
5、此时,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能用自己的语言为大家描述一番吗?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雨雾之中。不时,传来布谷鸟悦耳婉转的鸣叫声,更是让人心旷神怡。
6、感情朗读
7、小结: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
(二)人勤
1、要说前面写的是景,那这两句写的是什么?(人忙、勤)
2、你从哪里读出农民忙、勤?(蚕桑、插田、闲人少、才了 又)
3、理解:闲人少。人们可能还在忙些什么?结合拓展《清平乐 村居》、《四时田园杂兴》。
4、诗人为什么不痛痛快快地写忙人多,却要写闲人少呢?
(诗人用三个字就给人丰富的想象,婉转含蓄,化繁为简,更加妙不可言。这就是诗的魅力啊!)
5、从“才了……又……”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着诗人作诗:才了……又……夸夸人们的勤劳。
6、“才了喂鸡又放牛,才了犁田又翻土”等等诗句,诗人翁卷也是知道的,但为什么选择了“才了蚕桑又插田”呢?
7、感情朗读
四、美读,升华感情
1、补充: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引读古诗
3、熟读成诵
4、再读诗题
五、拓展,走出文本
欣赏田园风光图片说诗句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学习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查找有关田园诗的资料。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课后,学生可以将搜集到的古诗词共同分享对比了解更多的关于田园诗的信息,感受诗人创作时的意境。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昼、耘、供、稚、漪” 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正确书写会写字“昼、耘、桑、晓”;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4、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古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同学们,在学习课文和课外阅读中一定积累了很多古诗,现在老师给同学们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把你最喜欢的一首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朗诵给大家听。
2、学生自愿举手朗诵古诗。
3、教师评议。
4、 【出示课件1 】谈话揭题:我国宋代有一位诗人,叫范成大。他十分喜爱农村一年四季的生活,写了很多描写农村四季的诗歌。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一个场景的一首。(板书: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5、朗读诗题,理解题意:指名学生读课题。(引导学生理解:“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的意思是兴致;“杂兴”的意思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诗中表示的是一年四季。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6、了解诗人。【出示课件2】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 1193年10月1日),字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使学习成为他们自身迫切的需要,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前提。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出示课件3 】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重点指导读准“昼、耘、
供”。
(3)【出示课件4】指导书写会写字“昼、耘”。
①学生观察生字,交流生字的书写特点。
②老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
③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④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学生习字,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
3、理解词语。让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
4、学生熟读古诗。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
5、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6、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白天出去给田里锄草,到了夜晚回家搓麻绳,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赏析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板书: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小组交流:这两句诗写了什么内容?(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板书:辛勤劳动)
(2)想象交流:①“昼”和“夜”分别指什么?(白天和晚上。)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农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③看到此情景作者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0担。你们虽然辛苦,但生活是快乐的。)
(3)指导朗读读出对“村庄儿女”的敬重和赞美之情,读出诗的节奏。(板书:赞美)①指名读,师生评议。A读出农民的辛苦。B读出农民的忙碌,表现繁忙的劳动场面。 C读出农家生活的和谐。 ②反复读:自由读、指名读、教师读、学生再读、齐读
(4)教师小结:从短短的诗句里我们感受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和劳碌,但在当时这种男耕女织的生活却是诗人这种文人墨客所向往的忙碌了一天,晚上0一家人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这种温馨,使人们劳动的疲倦和劳累一扫而光,这种快乐与满足就是人们从劳动中得到的再次齐读课文,试着把这种满足与快乐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赏析诗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板书: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儿童会说些什么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想象到的当时的情景
(2)你们了解了这些孩子的什么特点?(天真、勤劳、好学、可爱、爱劳动......)
(3)教师引读:在当时的农村不只是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尽其能,做着分内的事,就连那小孩也——“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出示课件7】小组交流:从“童孙” “学种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①孩子们很懂事:父母的勤劳感染了村庄的“童孙”,孩子们也喜欢上了劳动。②孩子们的快乐:他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心里也想到了丰收时收获的快乐。③孩子们的可爱:从孩子们的神情、动作感受到他们的童真童趣,俏皮可爱。
(5)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孩子们的自豪;读出孩子们的快乐;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作者对他们的喜爱之情(板书:喜爱)
3、了解写法
(1)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什么为写作题材?(农村生活)
(2)作者是怎样描写农家生活的?(作者抓住农家生活的片段,运用通俗的语言,如“耘田、绩麻、村庄、儿女、童孙、耕织、种瓜”等词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教师小结: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平白、朴实、自然的语言勾画出质朴的乡村生活的画面,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细细品味,练习有感情地诵读,不但让学生领悟诗句的表层意思,还要领悟诗句的深层意思,体会诗句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诗人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内涵。
五、课堂总结,拓展阅读。
1、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是其所创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的一首,诗人抓住村庄男女的劳动局面描写,男的外出劳作,女的在家忙碌,就连孩子们也深受家长勤劳品质的影响,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真实地再现夏日乡村农忙时的质朴生活。那生活充溢着辛劳,也充溢着恬适。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对劳动人民的(),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
2、学生自由阅读。【出示课件18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宋)范成
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3、搜集并阅读《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其他诗句。在学习完课文之后,补充《四时田园杂兴》的其他诗句,鼓励学生自读自悟,激发学生收集和阅读田园诗的兴趣。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思路: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掌握生字词,能够读通课文,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对整首诗歌有个整体感知,初步体会田园生活的美好。
二、研读品味,理解诗情。这一教学环节是这节课的主体,通过理解词语,初步感知古诗内容,探究诗意,了解诗情,步步深入,层层理解,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作者及
诗题,然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品读、感悟。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梳理诗中的重点词句,抓住文中的字眼,理解整首诗的诗意。通过自学、小组交流、全班反馈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在此基础上,想象诗歌的意境,体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不足之处: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如下:古诗的朗读力度还远远不够。今后应该在古诗朗读的节奏、韵律上下功夫。可以配乐朗读,教师范读带动,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入情入境地读,真正喜欢古诗,喜欢朗读。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2、学会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3、选择时的后两句,改写成小短文。
教学重难点
将诗句改写成小短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们看到了什么?(鸭子、桃花、芦芽……)是的,同学们看到了一幅画,老师还看到了一首诗呢,你们能看到吗?老师念给你们听。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光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正是我们学过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是啊!古人作诗很厉害,真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古诗,看看会给我们呈现怎样的美景。
2、板书课题,并强调“杂”的写法,“兴”的读音,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知道课题是什么意思吗?解释“杂兴”,学生试着说题目的意思(作者在一年四季看到了田园不同景色,而产生的的各种兴致。)
师:关于作者大家又有哪些了解呢?(分享预习资料)
生:范成大,早年号此山居士,晚年号石湖居士。
生: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2、谁想来读一读这首诗?(指名读)强调“供”读四声。老师也想读一读。(教师范读)听清楚节奏了吗?(对223式)掌握好节奏,读准字音,老师相信你一定比我读的好。
三、学习内容,想象画面。
1、请大家齐读诗的前两句。第一句中“耘田”是什么意思呢?(田间除草)你是怎么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的?(看注释),你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学习古诗,了解诗意我们还得(副板书:借助注释)。
那是什么季节在除草?请看大屏幕“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句话出自(荀子.王制)中的一句话,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农耕规律,所以从“夏耘”这个词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描写(夏季)的一首诗。用你的火眼金睛找一找,诗中还有哪些部分能看出这是描写夏季?
生:桑阴
师:桑树要想绿树成荫,必定是在夏季。
生:种瓜
师: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所以种瓜应该发生在春季。
2、师:“绩麻”是什么意思?
生:把麻搓成线。
师:你们发现了吗?“耘田、绩麻”都是在讲(农活)的事情,那人们什么时候干这些农活呢?
生:白天、晚上。
师:说明农活还真不少,所以我们读这一句的时候要慢一点。“昼出耘田夜绩麻”。(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
3、 第二句中有个词语叫做“当家”是什么意思呢?(承担家里的.各项农活。)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的?
生:查古汉语词典。
你真是个用心学习的孩子,我们学习古诗不仅要回看注释,还可以借助工具书。(副板书:工具书)
同学们,想要“当家”仅仅“耘田”和“绩麻”是远远不够的,大家想一想还会有哪些农活?(挑水、施肥、纺线、喂鸡……)看来呀,这农活还真是一点都不少,面对如此繁多的农活,怎样做才能算是真正“当家”呢?必须要(任劳任怨、勤勤恳恳、辛勤劳作……)看来这村庄儿女必须要有(板书:勤劳)的品质。“当家”这个词前面还有一个“各”这又是什么意思?
生:耘田是重活,得男的来干。
生:绩麻是心灵手巧的活,就得女的来。
所以这个“各”字我们就能想到一个成语(男耕女织)真是勤劳又智慧啊!这句诗谁来读一读?“村庄儿女各当家”。(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老师已经看到了夏季村庄儿女农忙时的画面了。
小结:同学们,刚才通过抓住“耘田、绩麻、各当家”这几个关键词语,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还通过了想象画面看到了一群勤劳的村庄儿女。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自学诗的后两句。请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待会儿我们全班交流。
四、自学古诗,想象画面。
1、 小组展示交流。
2、 “供”“傍”同学们能抓住两个关键词,并通过注释解释诗句,真是学以致用。
师:通过这两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一群还不懂事的孩子在桑树旁学着大人的模样在种瓜。
师:你会种瓜吗?(看插图)猜一猜,他种瓜的时候可能会用到哪些农具?
生:锄头、铲子、筐子。
生:可以洒瓜种。
生:还可以插瓜苗。
看来大家的课外知识真丰富,知道这么多种瓜的好方法。这些孩子如何种瓜,他们的表情、动作是什么?他们又会说些什么?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写这些孩子是如何种瓜的?
3、学生分享自己的小片段。
小结:同学们写的真不错,你们笔下的孩童真是天真、可爱又勤劳。其实这也是范成大笔下的田园生活。这首诗蕴含着作者对于田园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给我们展现了村庄儿女的勤劳、智慧。这正是古代大同社会的一个缩影。
五、看插图、背古诗。
请同学们将目光聚焦到大屏幕,我们看一看这幅图,尝试背诵古诗。
六、拓展《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师:同学们,我们用学过的方法(看注释、看插图、想象画面)理解这首诗。
七、作业超市:
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完善童孙种瓜画面的描写。
搜集《四时田园杂兴》分别描写“春、秋、东”的三首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用古诗学习五步法学习古诗,理解诗意,从中感受诗人描写的农村美好景物,体会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3、激发学生尊重劳动者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重难点:
教会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体现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特殊时期,我们课堂也与平时有许多不同,老师总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教给你们知识,更多的是想教会你们在家自学的能力。上节课老师用“古诗学习五步法”学习了《宿新市徐公店》,孩子们,本节课我们继续采用“查—读—明—悟—诵”这样的方法来学习,好吗?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对于古诗的学习更有方法。
二、五步法学习古诗
1、查(查资料)
孩子们,在这首诗中,你们最先想到的是查什么资料呢?对了,我们首先要通过资料书或网络对作者范成大和本诗和写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查找资料并做简单笔记: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共60首,描写了农村春四个季节的景色的农民的生活。)
2、读(读诗句)
同学们,古诗之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就在于它有着独特的节律与韵律之美,所以一首古诗我们要从三方面来把握好读的部分。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给出的方法去尝试读,你一定可以读得很好。
1)读得准确——要求清除字词障碍。
2)读出节奏——一般情况下七言诗常用的是2/2/3或4/3节奏。
3)读出韵味——可以唱读或吟唱
3、明(明诗意)
学习一首古诗我们必须弄清楚诗句的意思,老师想告诉大家的是,任何一首古诗我们都应该从整体上去感知、去理解,而不应该把古诗分解的支离破碎,破坏了古诗原有的意境之美。老师建议大家,可以在理解了部分难点词语的基础上,采用想象法去还原古诗的意思。
在《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中,大家可以整体的联想:在一个初夏的中午,诗人范成大来到一座农舍前,他看到梅子己经( )杏子也长得( ),荞麦花( )油菜花( ) ,白天更长,人们都( ),只有蜻蜓和蝴蝶( )。
孩子们,相信通过对于诗句的反复诵读,你一定能够完整的说出作者眼前的画面,而这一过程就是你对于诗句的.理解。
4、悟(悟诗情)
孩子们,作者在这初夏的中午,驻足于农家小院前,当他看到大自然这一切美好的景物时,你认为他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而这一切美好又是谁带来的呢?所以我们不难想象,这是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这对于农民劳动的赞美。我们还可以通过找出诗眼,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5、诵(诵古诗)
孩子们,中国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尤其是近几年来,《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更加让我们体验到了古诗词的魅力,也领略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真正含义。所以当我们学习完一首古诗词后,一定要背诵,让更多的积累成为你学习成长中的财富。
三、拓展延伸
孩子们,小小的荧屏不能阻挡老师对你们学习的关心,相信也阻挡不了你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在这节课刚开始时,老师就告诉大家《四时田园杂兴》共有60首,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用今天的学习方法去学习更多的古诗,老师也等待着在开学后的赛诗会上看到你们精彩的绽放。
四、作业布置
用老师提供的思维导图模版将今天的学习收获做以整理。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13
【设计理念】
1、语文课堂应该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古诗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潜心会文,虚心涵咏,熟读精思,切己体察,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
2、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强调学习方法的传授、迁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3、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只有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地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在本课中我紧紧抓住“诗象”这一中介,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情、爱、味。
【预设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乡村四月》的大意。
2、在反复诵读和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体悟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相机引导。
【教学流程】
一、课题的导入
五一长假即将来临,你想外出旅游吗?老师带你去一个地方(多媒体展示乡村田园风光),你们觉得这里怎样?(美)乡村的景色确实美,但乡村四月更美,今天我们就跟翁卷一起走进田园,走进《乡村四月》,感悟农家生活吧!板书并朗读课题
解题:四月指农历四月,即春末初夏的季节。
二、初读课文,感音韵
(过渡)在朗读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联系以前诵读古诗的'经验,说说古诗怎样读比较好?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等)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文),教师巡视指导,相机正音
(请这位同学浪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是否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同学评价,教师根据时机进行指导。(他读得真……….)(我们全班一起来朗读一遍)
3、全班齐读。
三、潜心会文──明诗意
(过渡)听,你们读得多好啊,在读的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字句吧,怎么办呢?
学生思考回答。(查工具书,看注释,联系上下文,问同学或老师)
(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字词,了解诗意,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请作上记号)
1、学生自学古诗,教师巡视指导:
(请我们同桌两位同学互相交流,先说自己读懂的句子,再向对方请教不清楚的地方)
2、同桌交流,我能自己读懂那些句子?还有那些不理解的。
(现在我们全班一起交流,我读懂的句子是,我不理解的是)
3、全班交流:
我们自己读懂的句子是我还没有理解的地方(在交流中引导归纳1、2句写景,3、4句人)
(瞧,我们的孩子多能干啊,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大意呢?)
4、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诗的大意。
(我们的同学语言组织能力真不错,下面请全班同学一起朗诵全诗,边读边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
5、全班根据对诗大意的理解,齐诵古诗并想象画面。
四、别出心裁──悟意境
1、(过渡)四月的乡村,是诗的世界,如果请你们给本诗1、2句配一副画,请你说一说你准备用上那些色彩画什么?并说出你的理由。(出示句子:我准备用(色)画,因为)
引导学生从“绿原、白川、子规烟雨”等感悟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生机勃勃,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农家生活多姿多彩。由主要的绿和白体会到乡村四月的清新明丽。随机板书:清新明丽
2、(过渡)绿原、白川、子规、烟雨,作者寥寥几笔就把江南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四月的乡村,还是童话的故乡,如果你用心听,它还是一首田园交响乐,你能听到那些呢?(出示句式:我仿佛听到的声音)
学生从诗中找对声音描述的意象来回答。
(布谷鸟的叫声、下雨的滴答声:联想到四月的播种最佳时节;采摘桑叶的唰唰声、蚕吃桑叶簌簌声,水田插秧哗哗声用“才”和“又”交织在一起,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采桑养蚕又是插秧,“乡村四月”劳动的确实紧张、繁忙,
⑴ 他们的忙的为了什么呢?
学生思考回答
⑵ 此时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呢?(高兴、喜悦)可见人民生活是怎样呢?(幸福)人民喜欢劳动,对生活充满希望可见农家人勤劳(随机板书:幸福勤劳)
⑶ 作者这样写,他此时的心情会这样呢?他主要是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五、浓缩乡村四月图,提升情感
(过渡)一幅田园画,一曲交响乐,把我们带进世外桃源,闭上你的眼睛,张开你想象的翅膀,我们再一次欣赏这乡村四月的美景吧
1、配上优美、舒缓的乐曲《望江南》,渲染气氛,(教师诵读)引领学生在想象中进一步加深体会,
2、多么秀丽的田园风光,多么和谐、幸福的农家生活,睁开你的眼睛,看眼前是什么?你能读出一份向往与感动吗?学生看画面一起朗诵(生读)
3、瞧,同学们被田园风光迷住了,此时此刻,你能看着画面,把《乡村四月》背诵出来吗?(学生看画面,背诵古诗)
六、拓展延伸
(过渡)乡村的四月是繁忙、紧张的,但是繁忙、紧张的背后隐藏着农家人民的幸福与喜悦;其实农家的生活恬静、幽雅、祥和的一面,他照样写着农家人的幸福,请看李万年先生的这幅作品,他真实的反映农家的生活恬静幽雅、祥和的一面,你能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一段话吗?如果你是一个敢于挑战的孩子,还可以一两句诗,和翁卷老先生比一比。(出示画面)
1、学生独立写,教师巡视并指导。
2、作品展示与交流。
七、总结
四月的田园是美丽的,农家的生活无论是繁忙、紧张,还是恬静幽雅的,都写满了农家儿女的幸福与追求,本课下一首的诗《四时田园杂兴》和词《渔歌子》也是与田园生活有关的,请你用今天的学习方法自学,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更深的感悟农家生活。
板书设计:
乡 景美清新明丽
村
四 (宋)翁卷
月
人忙勤劳幸福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14
教材分析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 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学习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查找有关田园诗的资料。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课后学生可以将搜集到的古诗词共同分享对比了解更多的关于田园诗的信息感受诗人创作时的意境。
教学目标
1、认识“昼、耘、桑”三个生字,并会正确书写。
2、能通过看注释、组词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古诗大意。
3、能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难点:能想象画面,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教学准备:
希沃白板5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方法:
诵读法、想象补白、讲授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引入新诗
1、回忆古诗引诗题。
师:古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凝练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而深受人们喜欢,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曾经学过的几首古诗,请看大屏幕。一起读《宿新市徐公店》、《牧童》男生读、《小儿垂钓》女生读、《村居》齐读。刚刚读的这些诗大家发现他们有什么特点了吗?谁来说?
生:都是与儿童有关的诗。
生:都是描写乡下景色的诗。
师:像这些以描写乡村景色为题材的诗,我们把它叫做田园诗。今天我们再来积累一首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请看老师写诗题。(板书课题)
2、读诗题,解题意。
师:谁能读读这诗题?(指名生读)
师:声音真洪亮,注意“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他指:兴致;“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 在这儿表示的是——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师:瞧,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看来以后在学习其他古诗文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抓住重点词突破”的方式来理解诗题。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再一起齐读题目。
二、初读感知——原境之读
1、师:诗题读准了,那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呢?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的'内容,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2、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你的声音真好听,字词也很准确。那你读出是哪个季节的风光了吗?从哪个词读到的?理解“桑阴”师:桑就是桑树,阴就是——桑树成阴了,当桑树成阴时,那就是——夏天)
师:你真了不起!找的很准确!咱们一起再读读这首诗吧。
师:字正腔圆,而且很整齐!但还不够,因为古诗讲究的是要有节奏美,所以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同桌合作读读这首诗,要求读出、读准古诗的节奏。
3、同桌合作度读、指名一组同桌读。(读出节奏)
师:我发现咱们可真有默契,划的节奏都是一样的。(PPT出示划了节奏的古诗文本)其他同学呢?都是这样的吗?看来君子所见略同呀!为了咱们的这种默契,老师想配上美美的音乐,咱们一起再读读这首诗吧!
4、全班配乐齐读。
5、解意
师: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读准、读美,还要了解诗的大意,我想问问大家,平时遇到一首新的古诗你是怎么学的?(交流学习方法,随生说,师板书:看注释、组词、联系上下文)
师:是的,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方法。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默读古诗,试着借助这些方法,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大致意思!
6、学生默读思考大意
7、大概说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同桌说)
(1)谁能说说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什么?(指名生说)
师:我想你一定很认真地思考过,才说得那么准确。谁还想挑战他?再说说。
(指名生说)
师:看来咱们班的同学对古诗的理解掌握得真不错,都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现在,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次齐读这首诗,注意停顿。
(生齐读)
三、精读领悟——意境之读
1、(过渡) 师:“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通过刚刚的朗读,你的脑海里,出现了哪些画面吗?再细细地读读古诗,圈一圈你是借助哪些词语想象出来的。边读边想象画面,想好的同学可以小组内进行交流。
师:老师在这里想要温馨提示大家,所谓的想象画面可不是把古诗的意思复述出来,而是要通过自己的想象,把古诗的内容串成一个小故事,可以给人物加上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来将内容丰富。
(生自由读诗,想象画面,小组交流)
2、品读第一句
师:请你来读一、二两行诗。(指名读)刚才你在读的时候,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生1:通过“昼、夜、耘田、绩麻”这些词语仿佛看到了村里的男人白天在田里除草,晚上回到家里看到自己的妻子正在搓麻的样子。村里的男男女女都在忙着干农活呢!
师:你的想象真丰富!听了你说的,我都忍不住想去这村庄看看。谁还想说?
预设生2:通过“各当家”这个词仿佛看到了白天男人们扛着锄头去地里干活,女人们在家忙家务,大家各有各的活,各个忙的不亦乐的和谐场面。
师:好一个和谐的画面,我必须要给你点个赞!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美好的画面吧!(播放视频)
师:除了刚刚两位同学想象到的画面,村庄里的男男女女们还会做些什么农活呢?
生:插秧、种豆、织布……
师:没错,看到这样的劳动场面,你感受到什么?
生:村里的人们可真勤劳!
4、品读第二句
师:是呀,他们可真勤劳!其实不光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尽所能,做着分内事,就连那小孩也没闲着。诗中是怎么说的?一起读出来。(齐读后两句)从这两句诗中,你们又看到了什么?谁来说?
预设生:通过“未解、傍桑阴、学种瓜”这些词,我们仿佛看到了村庄里的小孩子们虽然不会耕、也不会织,但并未闲着,他们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在桑树阴下种起瓜来。
师:那他们是怎么种瓜的呢?请大家展开想象说一说。别着急,老师这里有一些小贴士要送给大家,请你借助小贴士的提示把想象到的内容说得生动有趣。大家先独立思考,想好的同学可以在组内说一说。
(PPT出示小贴士)
师:哪一组的同学愿意跟大家分享?(指名生说)
预设生1:在炎热的夏天,孩子们拿着装满水的小木桶和小铁锹,来到桑树阴下,他们还不会干农活,但是也学着大人的样子,挖挖土,埋种子,有的甚至把泥土都弄到脸上、身上,可大家一点也不觉得脏,反而哈哈大笑。
师;你的想象真丰富,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童真童趣,可见想象画面(板书:想象画面)是感受古诗情感的好方法呀!谁还愿意继续说?
生2:
师:我感觉你就是这里面的孩子呀!说得太好了!此时此景,看到这样的画
面,如果能够穿越时空,来到他们的村庄,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生:如果能穿越时空,来到他们的村庄,我想对他们说: 师:是的,正如你们所言,村庄儿女日夜劳作虽然繁忙、辛劳,但是快乐的,孩子虽然不懂耕织,却爱学做农活,也是快乐的。这样和谐、恬适的劳动场面感染了诗人,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勤劳朴实的人们,更爱上了这温馨美好的田园生活。让我们牢牢地把这美好的画面记在心里吧!一起再带着自己的情感齐读这首诗。
(全班齐读)
四、拓展品读——对比之读
师:同学们,古诗到这就学完了,但诗人范成大对田园生活的记录却并且仅此而已。请大家再读读范成大的另一首《四时田园杂兴》,(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试着用我们这节课所学到的方法思考:
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风光,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反复诵读古诗,试着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说说你看到了怎么的画面?
(生自由读)
(指名生读)交流思考问题。
五、积累古诗,激发兴趣
师:是啊 ! 乡村是那么恬美、秀丽,字字都洋溢着一种平和、宁静的气氛。历来许多诗人就以描写乡村生活、田园风光为主,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搜集、品读更多诗人所创作的田园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六、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儿女(辛勤劳动) 看注释
童孙(天真可爱) 组词
联系上下文
想象画面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15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生活在繁华城市中的你们一定对质朴的乡村田园生活很陌生吧?可是,我国古代许多诗人却对田园风光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名篇佳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板书题目)
2、释题:
⑴齐读题目,读准字音“兴”(xìnɡ),读出诗题的节奏。
⑵“兴”是什么意思?“四时”又指什么?
杂兴:各种兴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四时:四季。《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
3、介绍作者:
⑴这首诗的作者范成大,我们对他比较陌生。因此老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了有关作者的资料,谁能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⑵指名学生介绍作者。
过渡:
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⑴课件展示全诗。
⑵明确诗歌的`朗读方法: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⑶个人自由朗读。
⑷听范读。
⑸练习模仿读。
⑹指名试读,评议展示读。
三、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过渡:刚才同学们已经读通了全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2、自由读文,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⑴昼:白天。
⑵耘:除草。耘田:在田里除草。泛指耕种。
⑶绩麻:把麻搓成线。在这里泛指纺线织布。
⑷儿女:男儿和女子,指成年的青年男女。『拓展:古代汉语“妻子”指妻子和子女;现代汉语“妻子”是个专有名词。』
⑸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⑹未解:不懂,不明白。
⑺供(ɡōnɡ作动词用,如:供给、供应):参加。(ɡònɡ与祭祀有关,如:供品;与案情有关,如:口供、供认)
⑻耕织:耕田织布。
⑼傍:靠近。
⑽桑阴:桑树荫下。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指名根据插图,用自己的话试着概述全诗大意。
白天在田里除草,晚上把麻搓成线,村里的男女都各自担负起家庭的责任。村里的孩子们不懂耕田织布,也学着大人的样儿,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过渡:
同学们,我们不仅读通了整首诗,而且还读懂了诗的意思。下面,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诗歌当中,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想!
齐读古诗。
想一想,你觉得诗里那一句写得最有趣味?
2、相机赏析诗句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这一句主要讲什么?
指导学生看图:孩子在干什么?从一个“学”字,你体会到什么?(天真、勤劳、好学、可爱)
⑵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通过你的读来表达你的喜爱吧!
指导学生带着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
⑶延伸:古代许多伟大的诗人和你们一样,都喜欢把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作为描写的对象,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引导学生回顾、感悟诗歌中儿童的天真烂漫的形象,归纳读诗。
⑷过渡:这三首诗中,孩子们“捕鸣蝉”、“追黄蝶”、“学垂纶”,无忧无虑。现在回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当中来,先读一读,再想一想:为什么这些孩子要学种瓜呢?又跟谁学种瓜呢?(引出上句,是由于村庄儿女的熏陶、影响)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⑴这句写了什么内容?村庄儿女是怎么“当家”的?
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会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⑵村庄儿女这么勤劳是为什么?(建设美好的家园……)
⑶过渡:正是看到这些勤劳的村民,一个个天真好学的童孙,所以诗人兴致而来,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古诗。让我们一起用心读一读吧!
3、指导学生反复读,读出敬重、赞叹和喜爱的感情,读出诗的节奏。
4、根据自己的感悟理解,为诗歌选择配乐,并诵读。
(播放两段不同风格类型的乐曲,请学生选择,并说出理由)
五、小结
这首诗描写了农家夏忙时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
六、激情朗读,指导背诵
1、简介:由于诗歌本身的韵律、节奏美,在古代就已经用来吟唱了。今天,我们即兴吟唱古诗,也便于同学们背诵古诗。
张老师也很喜欢音乐,今天我也即兴唱一曲,想听吗?来点掌声吧!
2、唱读古诗:
⑴教师示范用《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乐曲配唱诗句。
⑵提示学生用学过的歌曲(如:《蜗牛与黄鹂鸟》、《采蘑菇的小姑娘》、《茉莉花》等)来配唱诗句。
3、放声读诗,自然成诵。
最后,让我们用心来诵读,读出你的赞叹,读出你的喜爱吧!
七、知识延伸,拓展阅读
1、过渡:《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写的一组大型田园诗,描写农村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下面,老师为大家找到了另外一首,一起来读读看。
(出示课件)
四时田园杂兴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
借与门前盘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2、在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很喜欢亲近大自然,喜欢田园生活,如孟浩然、陆游、陶渊明、杨万里等。大家还记得其中的诗句吗?(课件提示)。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背诵自己熟知的田园诗。
八、总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化遗产之一,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去积累,多去阅读名篇佳作。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同学们可以成为象范成大、孟浩然一样的大诗人。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学设计07-28
《四时田园杂兴》宋词原文11-15
四时田园杂兴的作文(精选50篇)02-29
四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03-08
四时田园杂兴改写作文03-25
四年级下册语文《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04-26
四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优秀教学设计11-22
改写《田园四时杂兴》作文(通用30篇)04-13
四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4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