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鲁迅的《雪》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16 07:09:3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鲁迅的《雪》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鲁迅的《雪》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鲁迅的《雪》的教学设计

鲁迅的《雪》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人们对鲁迅的怀念以及鲁迅同情关心劳动人民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鲁迅” 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介绍一下鲁迅。

  师课件出示以作小结。

  2、补上“先生”,然后齐读,说说你怎么理解“先生”。

  4、补全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从这个课题中你可以了解到什么?(“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先生”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之既是具对亲属怀念,又是对鲁迅崇敬的感情。)

  5、介绍作者。

  周晔,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晚年的几件事。

  二、逐段阅读课文,讲讲每段的段意,并加小标题。

  “深切的怀念” 第一段: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沉痛地悼念他。

  “谈论《水浒传》” 第二段:鲁迅先生教育“我”认真读书。

  “笑谈“碰壁”” 第三段:鲁迅先生以“碰壁”为比喻抨击旧社会。

  “救助车夫” 第四段: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车夫。

  “关心女佣” 第五段: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

  三、读第一段,思考并讨论。

  从课文的哪一部分可以看出人们对鲁迅先生的尊敬?(课文的'第一部分)

  1、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参加追悼念的人多;②送来的花圈挽联多;③送花圈挽联的有各种各样的人。)

  2、区分理解“追悼”和“吊唁”、 “爱戴”和“爱抚”

  3、指导朗读。

  4、什么事使“我”惊异?

  (出示:那时侯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爱戴?)

  “那时侯”指什么时候?那么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作者还有这个疑问吗?你可以从课文的哪一句话中看出来,并把它划下来。

  (出示: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这个“别人”联系一下课文,你觉得可能会是哪些人?(亲友、佣人、陌生的穷苦劳动人民……)

  5、看着这么多人为伯父送行,想到自己再也见不到伯父了,作者的眼泪就一滴一滴地掉了下来。齐读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

  四、学习第三段

  1、 默读这一段

  1)、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3)、从这件事中你体会出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伯父?

  2、交流讨论:

  出示图片,这是“我”回忆的哪件事?(救护车夫)。

  b)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伯父是个怎样的人?(同情人民)

  c)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伯父是一位同情关心劳动人民的人?

  重点学习: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① 老师请一位同学把它读一遍。

  ② 想想这段话是从哪方面来进行描写的?(动作)

  ③ 请大家在书本上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④ 我们一起把这段话朗读一遍,体会这一连串动词的用法。

  ⑤ 从这里我们知道了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品质。

  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同情、关心劳苦大众的人?

  1、 学习“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课件出示)

  2、伯父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神情?

  3、我当时问了一个怎样的问题?

  4、当时作者觉得伯父回答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那你想象一下伯父可能会说些什么话呢?

  这一段话是从哪方面来进行描写的?从这里我们知道了可以通过人物神情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神情)

  4、当我再次问他时候,伯父为什么不回答我了,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然后深深叹了一口气,从这个动作和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什么?

  5、这一段中还有许多环境的描写,找出来读一读。这些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6、解决词句疑问。

  7、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四、总结回读

  师:(小结)这样一位关心、同情劳动人民的伯父去世了,我再也见不到他的面了,请同学们回到第一部分,再来读一读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生齐读)。

鲁迅的《雪》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领会课文内容及主旨。

  2.联想想象,品析文中的雪景描写,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

  3.感受鲁迅为理想而奋斗的激情,激发学生领悟对待生活的意义。

  教学重点:

  品析文中的雪景描写,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体会文章的深邃寓意。

  教学难点:

  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体会文章的深邃寓意。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设计:

  说读课

  预习要求:

  1、读通课文,正音、释义。

  2、联想、想象文中描绘的各个精美画面,准备说一段描述性的话。

  3、《雪》精美,美在何处,美点寻踪,选一二点说明。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1、课前热身——激活记忆,积累古诗词文句。

  上课之前,先热一热身,回忆一下,曾经学过或读过的描写雪的古今诗词文句。

  (明确:“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犁花开”。“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等。)

  2、新课导读——作品简介,写作背景。

  (PPT1)本文选自鲁迅散文诗集《野草》。本集收入鲁迅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以象征手法曲折幽晦的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

  (老师介绍):1924年12月30日,北京下了一场大雪,鲁迅先生在他当天的日记里写下了一句颇富诗情的文字——“大风吹雪盈空际”,并由此萌发了创作冲动,从眼前的飞雪联想到江南的雪景,思绪在联想与现实中不断变幻……18天之后,一篇题为“雪”的精美散文诗便诞生了。今天,我们在先生情思凝结的美文中,一起去赏雪景,悟雪情。(板书文题、作者)

  (PPT2)“《野草》从头到尾,一直到今天,还被学术界、批评界认为是鲁迅创作中最美的一部作品。……没有一个人说《野草》是一部差的作品。……《野草》大家公认是一部非常富有美的.魅力的,而且又难以破解的,就是难以读懂的这样一部作品。”(孙玉石)《雪》是《野草》集里最美的一篇文字。

  (PPT3)鲁迅的《雪》写于北伐革命的前夜,国共两党结成了统一战线,南方革命形势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鲁迅当时生活的北京仍在北洋军阀段祺瑞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猖獗。鲁迅用象征手法,通过对江南和朔方雪景的精细描绘,赞美了飞雪追求自由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含蓄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看法。

  3、检查预习情况。

  教学过程:

  板块之一:读顺文句。

  1、老师播放朗读录音,或者范读。学生听读。

  2、学生自由朗读,老师指导,要求读准字音。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起来,人人要动口。

  3、学生齐读,要求读出节奏,读得字正腔圆。

  教师指出文中一些重点字词,需要认读、掌握。

  处子:指年轻女子。确乎:确实。

  灼灼:(书)形容明亮。消释:(书)消融;融化。

  褪:掉颜色。

  板块之二: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既要动口,又要动心。自选角度,谈谈你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指导:

  可以从内容、结构、写作手法、描写角度、景物特点、修辞手法、选词练字、主旨思想、表达情感等方面进行概括。力求自己有独到的发现,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3、同学们发言,进行合作的学习。

  可从以下进行引导:

  从内容看——描写了江南之雪和朔方之雪。

  从结构看——文章首尾照应。从雨写起,从雨收束。

  从写作手法看——文中的形象江南之雪和朔方之雪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采用了象征和对比的手法。

  从描写角度看——分别抓住了景物的不同特点来进行细致描写。主要是写景物,人物是次要的,是借景抒情。写江南之雪主要通过间接描写来进行,朔方之雪主要是直接描写。

  从景物特点看——江南之雪“滋润美艳之至”;朔方之雪“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蓬勃地奋飞”。

  从修辞看——运用比喻修辞法。“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是两个富含生命力的比喻句。

  从选词练字看——准确、精炼、生动、形象。如写江南之雪——雪野中洁白的背景下,宝珠山茶的血红,单瓣梅花的白中隐青,磬口蜡梅花的深黄,杂草的冷绿以及雪罗汉的“洁白”“明艳”“闪闪生光”。写塑雪罗汉时的词语准确、生动、简节。选用“呵”、“偷”、“访问”、“拍手”、“点头”、“嘻笑”这些充满活力的词。

  从感情思想和主旨看——作者比较倾向于朔方之雪的斗争精神,对南方之雪的美景是充满欢喜和期盼的。

  学生先小组进行交流,再当堂发言,进行全班合作交流。

  板块之三:揣摩美点。

  1、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出内容的轻重抑扬缓急,能够表达自己和作者的感情,在文本中产生作者与读者的共鸣。

  2、教师指导: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可以从语句、修辞、结构、层次、写作方法、描写角度、景物特点、选词造句、作者的情感、思想等等方面去发现美点,进行品析。请同学们自选内容,自选角度,进行课文美点品析。句式:课文美就美在——……(PPT)

  3、学生进行细致阅读,圈点勾画:

  4、小组交流、讨论。然后课堂合作、交流。

  可以从以下几处进行揣摩、交流:

  (1)美在写出了雪的不同特点的美: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北国的雪“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蓬勃地奋飞”。江南之雪静、秀、柔、充满生机和活力,北国之雪动感、壮美、孤独、个性张扬,充满斗争精神。

  (2)美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两个富含生命力的比喻,一虚一实,令人产生无限遐思。

  (3)美在练字选词形象、准确、生动、细致。如写出了江南的雪色彩斑斓,明艳秀丽——雪野中洁白的背景下,宝珠山茶的血红,单瓣梅花的白中隐青,磬口蜡梅花的深黄,杂草的冷绿以及雪罗汉的“洁白”“明艳”“闪闪地生光”。

  (4)美在写塑雪罗汉时的词语准确、生动、简节。通过“呵”、“偷”、“访问”、“拍手”、“点头”、“嘻笑”这些充满动感的词,刻画了儿童特有的动作与神情,反映了他们天真活泼、纯洁的心灵,真切、热闹、有趣。对塑罗汉的的生动描写渗透了作者脉脉的温情,形象的词语既融进了作者对于南方冬天的美好回忆,也是在通过孩子们的眼睛去描绘令人欣喜的场景。

鲁迅的《雪》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凛冽”“磬口”“粘结”等生字词,了解鲁迅生平和代表作。

  2.品味两幅不同的雪景,理解其中所蕴涵的深意和作者寄寓的情感。

  3.深入体会作者作为思想斗士的品格,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品味两幅不同的雪景,理解作者寄寓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作思想斗士的品格,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

  问题预设:

  1.部分学生可能对“凛冽”.“粘结”.“旋风”的语音不清楚。

  2.部分学可能对作者在不同雪景中所寄寓的情感不到位。 导入:

  课件出示南北方雪景图,学生欣赏比较,说说两幅雪景各自有什么特点。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的十分精彩,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在鲁迅先生眼里,江南雪和北方雪各有什么特点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

  进鲁迅《雪》的世界,去欣赏美景,感受先生那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

  揭示目标:〔课件出示,请一位学生大声读出目标〕

  1.积累“凛冽”“磬口”“粘结”等中词语,了解鲁迅生平和代表作。

  2.品味两幅不同景,理解作者所寄寓的情感。

  3.体会作者作为思想斗士的品格,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

  知识铺垫:〔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

  1.下面,我们先来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课的预习情况,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为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磬口〔 〕 凛冽〔 〕 旋风〔 〕 粘结〔 〕 消shi〔 〕朔方〔 〕 脂粉奁〔 〕 旋转〔 〕 粘连〔 〕 tui尽 〔 〕

  做完的同学认真检查一下,如果你发现黑板上这两位同学有写错的,可以帮他改正,看看谁是我们班的“汉字英雄”。

  2.作者简介: 〔请一位同学介绍,如果不完善,请其他同学补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教材解读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完后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在小组内交流后推选一位同学展示你们的答案,语言要简练,全面。

  1.大声朗读课文,简要概括文章大意。

  2.小组交流,推选一位同学展示。

  师请2-3位同学展示后小组小结。

  二、再读课文,赏析文意

  1.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江南雪和朔方雪,那么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是如何具体表现的?

  下面,请大家跳读课文,画出你所喜欢的表现江南雪和朔方雪特点的语句,大声读一读,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可从下列角度来思考:

  提示:1.抓住关键词 2.体会修辞作用

  3.关键词的运用,如:动词.色彩词.......

  4.表现手法的使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生自由发言,及时是引导、评价、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2.作者对江南雪和朔方雪分别是什么样的感情?

  生发言,师小结并板书。〔江南雪 喜爱、向往、怀念〕 〔朔方雪 赞美〕

  三、品读课文,拓展延伸

  1.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表达对雪的喜爱、赞美吗?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并回答。

  课件出示写作背景及鲁迅相关资料请2-3位同学谈认识

  背景:

  《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冻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他不仅以小说、杂文进行战斗。而且“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展示:江南雪象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朔方雪象征不屈不挠、拼搏进取的精神

  2.鲁迅对雪的描绘,引起你怎样的联想?请结合自己的性格特征,为人处世、生活经历谈一谈你更欣赏哪种雪。

  范例 (课件出示)

  我喜欢朔方的雪,因为它平凡而又伟大,从朔方雪蓬勃奋飞的姿态中,我感受到人的一生只有经历无数考验才能展现生命的真谛,生命之花也因不断地升腾、奋飞才更加绚烂,愿我们大家扬起生命的帆船乘风破浪奋勇前行吧!

  请5-8个学生展示,无论写的好坏,老师都应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 作业:积累本课中描写雪的妙语佳句

  板书设计:

  江南雪〔滋润美艳〕喜爱、向往、追求

  朔方雪〔蓬勃奋飞〕赞美

  课堂反思:

  语文课要想上出语文味,首先要注重读。本节课我设计了齐读、自主读、跳读、默读、有感情的朗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品、读中悟、读中体会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作者奇遇的感情,再度赏析这一环节,很多老师都会忽略读,让学生单一的思考、赏析这可以说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学生如果不精读,就难以体会到语言的妙处,因此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先读,再赏析,然后再次带着感情读文中的重点语句,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品读课文,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更欣赏哪个地方的雪,不仅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雪中的藴涵的深意,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做到了“我手写我心”。但在再读和品读这两个环节,如何巧妙的引领学生,做出有效的评价,还需要不断思考与探索。

鲁迅的《雪》的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我的伯父鲁先生》通过回忆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说明陆续先生是个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练习给课文各段加上小标题。

  3、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成长,热爱劳动人民,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爱戴的人。学习鲁迅先生关心他人、爱憎分明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鲁迅先生关心他人、爱憎分明的高尚品质。

  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文题目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所写。课文题目点明了作者与鲁迅的关系,这篇课文就是通过回忆记叙了伯父鲁迅先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

  请同学们听课文范读,对课文内容有大概了解。(课件播放课文范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指名学生读。

  2、朗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段意并加小标题。

  课文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几件事,以自然空行为标志,把课文分为五段。指导学生朗读课文,通过讨论,确定各段段意并加小标题。小标题是对一段内容的高度概括,他通常用词语或短句标明。

  3、讨论、了解鲁迅先生,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三、深入理解课文,学习第三、四段

  1、回顾文章内容,了解“伯父”是怎样的人,并画出有关句子。

  (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2、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1)学习第四段“救助车夫”,了解鲁迅先生是怎样救护、资助车夫的。

  ①边读边想,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②从那里可以看出来?

  a、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鲁迅救助车夫的动作语句,想想这一段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

  a请同学朗读。想想这段话是从哪个方面来进行描写的。(动作)

  b请大家在书上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c(课件出示)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脚里的破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扶、洗、敷、扎”等词表现了鲁迅先生关心、爱护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的感情。)

  d请同学们再读这段话,体会这一连串动词的用法。从这里我们知道了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品质。

  b还可以从哪些从地方看出鲁迅是一个同情关心劳苦大众的人?

  a(课件出示)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悦的表情了,突然变得那么冰冷,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的话,只把那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口气。

  b你准备抓住那些重点词语来理解?说说你的理解。

  c这一段话是从那方面来进行描写的?从这里我们知道了可以通过人物神情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

  鲁迅先生在救助车夫以后,为什么脸上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什么?

  ④老师小结。这样一位关心、同情劳动人民的伯父去世了,作者再也见不到他的'面了。请同学们回到现实,一起读一读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2)学习第三段“笑谈‘碰壁’”,体会鲁迅先生为人民群众的解放进行不懈斗争的精神。

  ①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读边想:“笑谈‘碰壁’”这件事反映了鲁迅怎样的品质?你从那里看出来的?

  ②重点学习:“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再读原句,结合资料谈体会。

  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各角色的语气。

  ③老师小结。

  (3)学习第二和第五段。

  自主学习第二和第五段,同学交流。

  学习第二段“谈论《水浒传》”,了解鲁迅先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对下一代的深切关心。

  a联系上下文,说说“囫囵吞枣”和“张冠李戴”是什么意思,这说明“我”读书怎样?(态度不认真)

  b“哈哈!还是我记性好。”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我”听了伯父的话后,“羞愧”“悔恨”什么?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听受?

  c完成填空练习伯父是一个(关心下一代)的人

  d小结

  ②默读第五段“关心女佣”,体会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感情。

  a鲁迅先生是怎样关心女佣的?从鲁迅的话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什么品质?

  b默读本段,完成填空练习。

  伯父是一个(同情劳动人民)的人。

  c小结

  请大家再读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体会作者的情感。

  3、总结伯父的品质

  (三)学习第一段“深切的怀念”

  1、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一段,了解什么事使“我”惊异。

  2、指导学生从课文内容思考作者惊异什么。

  3、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讨论这个问题,从三方面来找一找原因。

  指导朗读,体会作者因“年纪还小”而产生的“惊异”。

  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鲁迅生前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因此人民爱戴他。

  (四)总结全文。

  1、出示填空

  你觉得这是一个(关爱下一代、同情劳苦大众、忧国忧民、爱憎分明、受人爱戴)

  2、说说自己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论《水浒传》 关心下一代 表现人物

  笑谈“碰壁” 爱憎分明 动作

  深切的怀念 救助车夫 忧国忧民 神态

  关心女佣 同情劳动人民 语??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鲁迅的《雪》的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能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

  通过诵读感知内容,感受本文语言的清新美和含蕴美。

  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重点】

  诵读全文,通过诵读感知内容,感受本文语言的清新美和含蕴美。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冬日里那纷飞的雪花,飘飘洒洒,无边的`天宇,凛冽的北风,满眼银装素裹,让人情思飞动,浮想联翩。正是这凝聚着春雾夏雨秋露的情愫的落雪,让鲁迅先生诗意顿生,一篇明朗的题为“雪”的优美散文诗诞生了。让我们一起走进《雪》去欣赏美景,欣赏那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

  二、预习抽测

  教师放录音范读,要求学生听了朗读之后,完成练习。

  学生听朗读,完成练习。

  三、内容感知

  学生跟读范读。

  学生小组讨论题目,黑板展示答案。

  四、仿写句子

  教师出示句子。

  学生进行仿写,口头展示。

  第二课时

  一、温故抽测

  教师出示抽测题目。

  学生完成并批改。

  二、研读探究

  教师出示题目。

  小组讨论,黑板展示。

  教师总结归纳,阐释象征手法及其运用。

  三、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问题,出示鲁迅作品,启发学生思考:雪有没有其他的象征意义。

  学生揣摩,自由发言。

  四、小结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文章的解读,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开拓思维,将来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鲁迅的《雪》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鲁迅《故乡》教学设计07-14

鲁迅《早》教学设计10-21

雪教学设计08-10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05-31

《雪孩子》教学设计06-22

《江雪》教学设计04-18

《雪孩子》教学设计08-02

《看雪》教学设计06-12

看雪教学设计05-28

美术雪教学设计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