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苏教版七年级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教版七年级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苏教版七年级第六单元教学设计1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在第六单元 诗词拔萃 的学习中,喜欢诗词作品,在课后学习中能主动阅读自己喜爱的诗人、词人的其他作品。
2、能熟练地使用古汉语词典,掌握古诗词中的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能在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合作中,探究诗词中的形象与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关系。
4、能在对诗词的学习欣赏、品味中,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5、展开联想和想象,展示个性与才智,进行自由作文创作。
6、积极参加赛诗会,编手抄报、壁报等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热爱诗词,提高文学素养和品位。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计15学时
单元整体学习 1学时
《毛泽东词二首》 2学时
《古代诗词三首》 3学时
《现代诗三首》 2学时
《歌词三首》 2学时
写作:自由作文 3学时
综合实践活动 1学时
单元小结 1学时
三、单元的阅读教学设想:
本单元的主题是:诗词拔萃 有传统诗词五首,现代诗三首,歌词三首。其中,歌词应把它看作现代诗一样进行教学。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对中学生来说,学好诗词,懂些诗词尤为重要。我觉得,诗词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吟诵中感受诗词的音乐美
初中生对诗词的学习应定位于诵读这个根本。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再借助视听等媒体将学生带入所创设的艺术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浅吟低诵,品味诗词的韵律、节奏,也就自然感悟了诗词所蕴涵的感情基调。在学习诗词时,教师借助音乐、电视等中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吟诵,加强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2、炼字品句感知诗词图画美
许多优美的诗词都是意味隽永的画幅。尤其是其间的佳词丽句,更是诗词作者的匠心独运,颇见功夫。更能激发学生想象的欲望,开启学生的想象、联想的创造之门。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对诗词的理解描述心中所想象的画面,通过对诗词中所展现的意境意象的描述,获得新知。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重点句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致,为学生开启通向创造美的通道,使学生亲历由艺术直觉到艺术体验的过程,将艺术美转化成自然美,再加工又转化成新的艺术形式。
3、简介背景来理解诗情
不同时代的诗人、词人,同一时代各个诗人、词人之间,同一诗人、词人身处于各种不同遭遇之时,便会创造出不同的诗境。要进一步了解作者当时赋诗的真情实感,光从字里行间去了解显然是不够的,应该把诗词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去进一步考察和探讨。这样我们就能从诗词的字里行间跳出来,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去寻找诗词感情的突破口,领略诗人、词人独特的艺术境界和艺术风格。
4、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是诗词鉴赏教学的阶梯
诗词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凝炼性,所以越是成功的诗词作品,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就越大。
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就不能要求每个学生对同一首诗词形成整齐划一的鉴赏结果,反而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积极地研究,甚至敢于质疑,才能有透彻的理解和深刻的领悟,才能透过纸面看到纸背。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学生提高了鉴赏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品质,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5、鼓励学生自主研习,是诗词鉴赏教学的核心
学生能借助工具书完成诗歌的表层理解。他们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来完成有一定难度的深层理解。然后由教师给学生提供鉴赏的范例(名家的、同学的),他们自行解剖、把握、模仿,这样一个研究——分析——模仿——总结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自主研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实现了学会鉴赏的过程。这样习得的能力比教师传授的更令学生终生难忘,也更“货真价实”;这样的学会学习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将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
教学过程:
第1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学习目标:
1、了解单元大概内容;
2、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3、制定单元专题探究活动方案。
课前学习:翻看本单元课文,选出最感兴趣的一篇。
第一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导入:谈谈自己对曾经阅读过的诗词作品的感受。畅谈
2、布置活动:让学生阅读单元提示阅读、做好批注。
第二块:制定单元专题探究活动方案。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选择感兴趣的问题确立单元探究专题,制定探究活动方案。(参考选题:中国传统诗词中梅的形象的探究;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的探究;寻找常州历代文人诗词作品;等)巡视,参与讨论。学生自由组合,讨论制定方案。
第2课时:《沁园春.雪》
学习目标:
1、积累《沁园春. 雪》中重点字词
2、抓住关键词语,领会诗歌宏阔的意境,感受毛泽东的博大精神和革命壮志。
课前学习:
1、查工具书,初步理解这首词的大意。
2、 以“我所了解的毛泽东”为题,收集资料,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课堂学习:
第一块:诵读欣赏,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明确要求,播放《沁园春.雪》的朗诵看课文,听朗读
2谈听后的体会,把握这首词的感情基调。交流体会
3组织朗读。请2-3位同学进行朗读交流
4、组织评价学生评价
5初步理解大意,准备质疑。看页下注释,理解大意,记录疑问。
6组织交流、评价;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总结。交流,互评
7组织朗读。全班齐读
第二块:小组合作探究,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我所了解的毛泽东”交流、补充
2、问题情境:这首词问世之初,就备受推崇,人们盛赞这首词“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它的'发表也使蒋介石集团惊恐万分,蒋介石立即唆使其御用文人进行反扑。 学生听讲
3、小组合作探究:这首词为何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要求从词的内容、主题及其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探究)参与到各小组中进行指导。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
4、小组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5、组织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学习其他小组的长处
6、对小组发言进行补充并板书。听讲、记笔记
第三块:语文活动:学唱歌曲《沁园春.雪》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播放歌曲《沁园春. 雪》听歌曲学唱
课后学习:
收集描写雪的诗词、散文,选择其中一篇与《沁园春.雪》中的雪景比较、分析,写200字左右的心得。
第3课时:《卜算子. 咏梅》
学习目标:抓住《卜算子. 咏梅》中梅的形象,感悟词的意境
课前学习:查资料,了解两首《卜算子. 咏梅》的写作背景
课堂学习:
第一块:学习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交流两首《卜算子. 咏梅》的写作背景学生交流
2、从词中找出关键字词,确定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找关键字词,思考问题
3、组织交流交流
4、组织朗读,评价请几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评价。全班齐读。
5、找出词中描写梅生长环境的句子,请以“这是一株__的梅”为题,归纳出梅的特点。四人小组合作完成找出句子,思考
6、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7、面对这样一株梅,你想对它说些什么?组织语言
8、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第二块:小组合作,比较阅读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从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的学习中,总结学习方法总结学习方法
2、运用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陆游的词《卜算子.咏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质疑小组合作学习准备质疑
3、交流,解决疑难。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4、比较两首《卜算子. 咏梅》中梅的生长环境、形象的异同点,结合两首词的写作背景,分析象征意义。比较阅读,小组讨论
5、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第三块:语文活动:欣赏戏曲《卜算子.咏梅》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播放戏曲《卜算子. 咏梅》欣赏
课后学习:
第4课时:《木兰诗》
学习目标:
1、积累《木兰诗》中重点字词
2、赏析诗中的木兰形象
课前学习:选择诗的片段,与同伴进行课本剧表演
课堂学习:
第一块:积累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导入:播放电影《花木兰》片断观看
2、组织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评价;全班齐读。个别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齐读。
3、看页下注释,理解大意,准备质疑。阅读、思考、讨论
4、组织交流、评价(强调古今有差异的词语)交流、互评
第二块:设计情境,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问题情境: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国古代的女子似乎是足不出户的。而木兰却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你认为这可信吗?为什么?阅读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3、电影中拍了很多战争的场面,而诗中只是精练的三句。你觉得在这首诗中战争的场面应该详写还是略写,为什么?(提示分析这首诗中花木兰的形象) 小组合作讨论
4、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第三块:语文活动:课本剧《木兰诗》片段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小组合作,选取《木兰诗》片段,分角色表演。按小组的顺序,分别到讲台前表演。
2、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课后学习:
同伴竞赛:看谁背诵《木兰诗》又准确又迅速。
第5课时:《破阵子》
学习目标:
学习《破阵子》,体会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名、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课前学习:
1、查工具书,读准字音,练习朗读。
2、查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导入:组织看插图,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看插图,交流作者及写作背景的资料。
2、组织朗读及评价(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朗读、互评、齐读
3、情景再现:假如你就是词中的将军,请你用第一人称描绘驰骋沙场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小组合作讨论派代表发言
4、组织交流、评价组织交流、评价
5、问题情境:《木兰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巾帼英雄;《破阵子》的作者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请你找出两者行为、品质的共同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定义“英雄”小组合作讨论派代表发言
6、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7、语文活动:畅所欲言在和平时期,什么样的人是英雄?你准备成为哪方面的英雄。思考
8、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课后学习:
1、背诵并默写《破阵子》。
2、仔细品味课本中《木兰诗》和《破阵子》中的插图,你喜欢这两幅插图吗?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3、
第6课时:《观刈麦》
学习目标:学习《观刈麦》,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
课前学习:
1、查工具书,读准字音,练习朗读。
2、查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由《锄禾》一诗导入:《锄禾》描绘了农民耕作的艰辛,那么农民们在秋季收获时,又是怎样一幅景象呢?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观刈麦》背诵《锄禾》
2、读一读:组织朗读,评价。(从字音、节奏、感情等方面)朗读互评全班齐读
3、品一品:这首诗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句?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理由。思考讨论
4、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5、背一背:组织背诵。背诵交流
6、写一写:诗中提到“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请根据这几句诗,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想象写片断
7、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课后学习:
收集白居易的其他诗作,选择你喜欢的几首熟读背诵。
第7课时:《树》《信念》
学习目标:
1、理解诗中意象的含义
2、能结合写作背景,把握诗的主旨。
课前学习:查资料,了解这两首诗的写作背景。
课堂学习:
第一块:诵读欣赏,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导入:看见一棵树,生物学家可能马上会想到它是属于哪一科,它的叶、果实有什么特点;数学家可能会准备测量它的周长、高度,以计算它的表面积;如果是一位诗人看见一棵树,那你就很难猜测他会想些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现代诗《树》和《信念》。听讲
2、教师配乐范读两首诗看课文听朗诵
3 、组织评价,确定两首诗的感情基调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评价
4 、组织朗读、评价朗读交流;互评
第二块:学会质疑,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组织交流写作背景资料资料交流
2、根据写作背景资料和两首诗的内容,用水彩笔绘出两棵树的形象。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3、组织交流、评价展示绘画作品;互评。
4、组织学生质疑四人小组合作,提出疑问。
5、组织交流、评价、解疑。四人小组派代表发言。
第三块:语文活动:“我作小诗人”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请以你家门口、校园中或其他地方的一棵树为描写对象,学写一首小诗。10行左右,要求写出真情实感。思考,打腹稿
课后学习:
完成语文活动:“我作小诗人”的诗歌创作。
第8课时:《中国的土地》
学习目标:
1、解诗中意象的含义
2、能结合写作背景,把握诗的主旨。
3、与舒婷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进行比较阅读。
课前学习:查资料,了解《中国的土地》的写作背景。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组织交流“我最喜爱的国内旅游景点”导入。讲述
2、组织朗诵、评价朗诵交流互评
3、品读诗句,展开想象,描绘你所想象的画面。品读想象
4、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5、发课外资料:舒婷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教师范读。看材料听朗诵
6、组织比较《中国的土地》与《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异同点。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7、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补充
8、赠诗艾青《我爱这土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听讲齐读
课后学习:
收集艾青、罗洛、刘湛秋的其他诗作,选择其中1-2首熟读背诵。
附: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课后学习推荐资源
文本资源《艾青诗集》 《新诗鉴赏辞典》《罗洛文集》
网络资源/cnread1/sgsw/a/aiqing/poem/h
第9课时:《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
学习目标:
1、体会歌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唱两首歌。
课前学习:朗读歌词《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
课堂学习:
第一块:学习《我的中国心》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导入听歌曲
2、教师示范朗读听朗读
3、组织评价评价
4、全班齐读齐读
5、问题情境:《我的中国心》是香港回归前,香港歌手张明敏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一经演唱,立即广为流传。它打动了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的心。请你从歌词的内容和形式等几个方面分析它的感人之处。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6、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7、学唱《我的中国心》跟唱
第二块:学习《在希望的田野上》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导入听歌曲
2、教师示范朗读听朗读
3、组织评价评价
4、全班齐读齐读
5、仔细阅读歌词《在希望的田野上》,根据歌词对家乡、理想、未来的描写,选择其中一项,以“___的家乡(理想、未来)”为题,展开想象,说一段话。阅读构思
6、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7、学唱《在希望的田野上》跟唱
课后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家乡、理想、未来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歌词《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有些内容已不符合我们现在的形势。请你对歌词进行改写,创作现代版的《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10课时:《黄河颂》
学习目标:
1、会歌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唱歌曲。
课前学习:
1、朗读歌词《黄河颂》
2、选择自己喜欢的爱国歌曲磁带,准备演唱。
课堂学习:
第一块:课文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播放歌曲《黄河颂》导入听歌曲
2、教师示范朗读听朗读
3、组织评价评价
4、全班齐读齐读
5、思考:歌词《黄河颂》从哪几个方面讴歌黄河的伟大精神?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6、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7、你最喜欢歌词《黄河颂》中的哪几句,为什么?思考
8、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9、学唱《黄河颂》跟唱
第二块:语文活动:爱国歌曲演唱会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组织演唱爱国歌曲演唱
课后学习:
学唱其他的演唱爱国歌曲
课后学习推荐资源
网络资源
第11-13课时:写作
学习目标:写出真情实感,进行自由作文创作
第11课时: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组织学生自学。学生自学《写作 自由作文》
2、明确“自由”的含义。全班交流
3、回顾本学期的作文专题,了解写作上需要遵守的必要规范。阅读作文专题
第12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明确本次自由作文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
2、组织学生自改自己修改
课后学习:自改作文,也可相互修改。
第13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组内交流,互改
2、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3、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第14课时:综合实践活动(略)
第15课时:单元总结
课前学习:回顾这一单元的学习,记下你的收获或还存在的疑难问题。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组织学生交流收获或疑难问题。交流。
2、你准备用哪一种形式来展示你学习了这一单元内容的成果。思考,讨论
总结方面获得收益存在问题
课堂发言的情况。
完成作业的情况。
参与活动的情况。
学习兴趣的增强。
学习能力的提高。
情感态度的升华。
对老师建议、评价
苏教版七年级第六单元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表达思念的常用意象;
2、通过朗诵理解诗意----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师导入:
1、《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在泪别小姑时有这样一句话:“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注释说古代女子在农历七月七日晚向织女乞巧。何谓乞巧?
明确: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天上牛郎织女相会,妇女于当晚陈列瓜果于庭中,在月下穿针,向织女乞求智巧。
2、疏通字句(略)。
二、诗歌分析:
1、师:讲到牛郎织女,我们就会想起在奶奶怀里听过的他们的爱情故事。
(请一生讲述故事(略)。另一生找出课文和故事相应的诗句。)
2、师:本文除了“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二句外,其余的诗句都能从故事中得到验证。但这首诗并不是对牛郎织女故事的复述。如果只是简单地复述故事,它就当不起“天衣无缝,一字千金”的美誉。那么这首诗在牛郎织女故事的背后,想告诉我们什么?
3、师:明代文艺理论家钟惺《古诗归》说:“乐府之妙,在能使人惊;古诗之妙,在能使人思。”面对这首古诗,你能思到什么?(学生讨论)
(提示:解读这首诗的关键应该是“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两句。为什么整天织布却织不成布,还哭成泪人儿呢?这两句诗和《诗经.周南.卷耳》中:“采采卷耳,不盈顷筐。”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在下文:“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原来是“怀人”。那“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的原因也是怀人,思念远方的人儿。)
4、讨论:作者为什么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而不讲女娲补天或者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明确:原因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念。作者借织女思念牛郎,牛郎织女相隔遥远不能见面来表达自己思念爱人,两人不能见面的哀怨的感情。这种手法叫做托物言志。
5、师问:叙述者是男是女?从何可知?
生答:女。从“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可知。
6、讲解:一个女子思念远方的人的诗,有个特定的名称:思(sì)妇诗。《古诗十九首》中有不少思妇诗,比如《青青河畔草》也是。这首诗影响了唐代王昌龄的《闺怨》,课外大家可以分析这两首诗的关系。
和思妇诗相对的.是游子诗,这也是古诗一个主题,比如《涉江采芙蓉》,表达游子思念故乡和亲人。
所以《古诗十九首》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表现生离死别,羁旅情怀,表达思念。
7、我们再引申出去,表达思念,古代诗文中除了课文所用的牛郎织女这一意象外,还有哪些常用意象?
明确:常用的还有:红豆,枫叶,鸿雁,青丝,青草等等(例句略)。还有最常用的就是月亮。比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一轮明月,照两地相思。”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布置作业:
1、古人常用月圆月缺表达人间的悲欢离合,但很少有人用到月亮里的嫦娥,为什么?结合课文思考。
2、背诵课文。
苏教版七年级第六单元教学设计3
单元学习目标:
1.欣赏课文中生动的描写和故事情节,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2.初步了解联想和想像的作用,能运用联想和想像扩展文章内容,丰富课文内涵。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和看法。
4.体味和推敲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学会婉转拒绝。
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天上的街市》2课时
《七颗钻石》1课时
语文活动:讲故事比赛1课时
《蔚蓝的王国》1课时
《皇帝的新装》2课时
写作:想像3课时
口语交际:婉转拒绝1课时
单元小结1课时
教材分析:想像,是指对已知的事物形象经过思维加工,而创造出新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奇妙的想像能给人类心灵世界以自由,让思维的触觉上天入地,涉古历今,从而求新立异,为人类创造出新形象、新思想、新启迪的翅膀。本单元主题词激发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材料,驰骋想像的热情,4篇名家手笔既是植根于现实生活,又视通八极,心游万仞,并且把深刻的哲理告诉给大家。《天上的街市》是一首成熟的现代格律诗。诗作写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诗人郭沫若感到极大愤怒。他在五四时期对祖国的憧憬归于破灭,一度的兴奋激动陷入苦闷徬徨,但他依然不倦地探索和追求,诗人在对生命的沉思中调动起丰富的审美想象力,以新的灵感的方式改变视觉感应中的秩序。不仅用眼睛眺望,而且以心灵感受星空,从地上的街灯到天上的街市,由街市上的物品到街市上的人,虚实交错,展示心目中的天国乐园,特别是牛郎织女的幸福美满、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情调,更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劳动人民命运的同情的进步思想。诗歌清朗仪隽美的立意想像及和谐悠扬的音律,使人在神异的幻景中感受到悠远的真情。《七颗钻石》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关心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童话。作者观察自然界在北天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而让出了如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升腾到空中,幻化成普照大地的钻石般夺目的星座,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蔚蓝的`王国》是“欧洲俄罗斯的第一位小说家”屠格涅夫的一首散文诗。作者以真挚的爱心饱蘸激情地描写了“梦中”的平静、安详、美丽的大海和快乐、幸福、年轻的人们,在自由、活泼、清新的行文中赞美青春,歌颂爱情,追求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表达岁月已逝的人生慨叹,用梦幻手段把作者充满爱的内心世界在充满神奇、美丽、爱情的蔚蓝王国里展示出来。从而激励读者在行云流水中去感受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美情怀,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想象的魅力。《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力作之一。作者从纯洁的童心出发,用大胆的夸张和想象来反映生活,用带有强烈动作的语言来展开情节,叙写了一个愚蠢的皇帝被骗子愚弄,穿上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身裸体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激露了皇帝及大小官员的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启示人们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说真话。使学生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设计:第1学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制定学习目标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组织教学反思1明确任务。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以及发展性评价手册。2浏览目录、课文等。巡视,指导。3讨论,交流。讨论:本单元的课文有哪些异同之处?课文与课文之间又有哪些互相联系的地方?4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布置任务:根据单元内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第二块:制定活动方案,组建活动小组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组织教学反思:1谈感受(自己最感性趣的内容,印象最深的内容)。问题情境: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请同学们随便谈谈。2自由交流,确定自己的专题。自由组合专题研究小组。针对这些你感兴趣的内容,确定自己的单元活动方案。同和你有相同志趣的同学组成自己的专题研究小组。3制定活动计划、方案。巡视指导,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
苏教版七年级第六单元教学设计4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在第六单元 诗词拔萃 的学习中,喜欢诗词作品,在课后学习中能主动阅读自己喜爱的诗人、词人的其他作品。
2、能熟练地使用古汉语词典,掌握古诗词中的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能在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合作中,探究诗词中的形象与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关系。
4、能在对诗词的学习欣赏、品味中,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5、展开联想和想象,展示个性与才智,进行自由作文创作。
6、积极参加赛诗会,编手抄报、壁报等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热爱诗词,提高文学素养和品位。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计15学时
单元整体学习 1学时
《毛泽东词二首》 2学时
《古代诗词三首》 3学时
《现代诗三首》 2学时
《歌词三首》 2学时
写作:自由作文 3学时
综合实践活动 1学时
单元小结 1学时
三、单元的阅读教学设想:
本单元的主题是:诗词拔萃 有传统诗词五首,现代诗三首,歌词三首。其中,歌词应把它看作现代诗一样进行教学。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对中学生来说,学好诗词,懂些诗词尤为重要。我觉得,诗词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吟诵中感受诗词的音乐美
初中生对诗词的学习应定位于诵读这个根本。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再借助视听等媒体将学生带入所创设的艺术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浅吟低诵,品味诗词的韵律、节奏,也就自然感悟了诗词所蕴涵的感情基调。在学习诗词时,教师借助音乐、电视等中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吟诵,加强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2、炼字品句感知诗词图画美
许多优美的诗词都是意味隽永的画幅。尤其是其间的佳词丽句,更是诗词作者的匠心独运,颇见功夫。更能激发学生想象的欲望,开启学生的想象、联想的创造之门。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对诗词的理解描述心中所想象的画面,通过对诗词中所展现的意境意象的描述,获得新知。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重点句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致,为学生开启通向创造美的通道,使学生亲历由艺术直觉到艺术体验的过程,将艺术美转化成自然美,再加工又转化成新的艺术形式。
3、简介背景来理解诗情
不同时代的诗人、词人,同一时代各个诗人、词人之间,同一诗人、词人身处于各种不同遭遇之时,便会创造出不同的诗境。要进一步了解作者当时赋诗的真情实感,光从字里行间去了解显然是不够的,应该把诗词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去进一步考察和探讨。这样我们就能从诗词的字里行间跳出来,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去寻找诗词感情的突破口,领略诗人、词人独特的艺术境界和艺术风格。
4、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是诗词鉴赏教学的阶梯
诗词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凝炼性,所以越是成功的诗词作品,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就越大。
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就不能要求每个学生对同一首诗词形成整齐划一的鉴赏结果,反而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积极地研究,甚至敢于质疑,才能有透彻的.理解和深刻的领悟,才能透过纸面看到纸背。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学生提高了鉴赏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品质,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5、鼓励学生自主研习,是诗词鉴赏教学的核心
学生能借助工具书完成诗歌的表层理解。他们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来完成有一定难度的深层理解。然后由教师给学生提供鉴赏的范例(名家的、同学的),他们自行解剖、把握、模仿,这样一个研究——分析——模仿——总结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自主研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实现了学会鉴赏的过程。这样习得的能力比教师传授的更令学生终生难忘,也更“货真价实”;这样的学会学习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将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
教学过程:
第1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学习目标:1、了解单元大概内容;2、确定单元学习目标;3、制定单元专题探究活动方案。
课前学习:翻看本单元课文,选出最感兴趣的一篇。
第一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导入:谈谈自己对曾经阅读过的诗词作品的感受。畅谈
2布置活动:
让学生阅读单元提示阅读、做好批注。
第二块:制定单元专题探究活动方案。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选择感兴趣的问题确立单元探究专题,制定探究活动方案。(参考选题:中国传统诗词中梅的形象的探究;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的探究;寻找常州历代文人诗词作品;等)
巡视,参与讨论。学生自由组合,讨论制定方案。
第2课时:《沁园春 雪》
学习目标:
1、积累《沁园春 雪》中重点字词
2、抓住关键词语,领会诗歌宏阔的意境,感受毛泽东的博大精神和革命壮志。
课前学习:
1、查工具书,初步理解这首词的大意。
2、 以“我所了解的毛泽东”为题,收集资料,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课堂学习:
第一块:诵读欣赏,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明确要求,播放《沁园春 雪》的朗诵看课文,听朗读
2、谈听后的体会,把握这首词的感情基调。交流体会
3、组织朗读。请2-3位同学进行朗读交流
4、组织评价学生评价
5、初步理解大意,准备质疑。看页下注释,理解大意,记录疑问。
6、组织交流、评价;
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总结。交流,互评
7、组织朗读。全班齐读
第二块:小组合作探究,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我所了解的毛泽东”交流、补充
2、问题情境:这首词问世之初,就备受推崇,人们盛赞这首词“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它的发表也使蒋介石集团惊恐万分,蒋介石立即唆使其御用文人进行反扑。
学生听讲
3、小组合作探究:这首词为何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要求从词的内容、主题及其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探究)
参与到各小组中进行指导。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
4、小组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5组织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学习其他小组的长处
6、对小组发言进行补充并板书。听讲、记笔记
第三块:语文活动:学唱歌曲《沁园春 雪》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播放歌曲《沁园春 雪》听歌曲学唱
课后学习:
收集描写雪的诗词、散文,选择其中一篇与《沁园春 雪》中的雪景比较、分析,写200字左右的心得。
第3课时:《卜算子 咏梅》
学习目标:抓住《卜算子 咏梅》中梅的形象,感悟词的意境
课前学习:查资料,了解两首《卜算子 咏梅》的写作背景
课堂学习:
第一块:学习毛泽东的词《卜算子 咏梅》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交流两首《卜算子 咏梅》的写作背景学生交流
2、从词中找出关键字词,确定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找关键字词,思考问题
3、组织交流交流
4、组织朗读,评价请几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评价。
全班齐读。
5、找出词中描写梅生长环境的句子,请以“这是一株__的梅”为题,归纳出梅的特点。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找出句子,思考
6、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7、面对这样一株梅,你想对它说些什么?组织语言
8、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第二块:小组合作,比较阅读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从毛泽东的词《卜算子. 咏梅》的学习中,总结学习方法总结学习方法
2、运用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陆游的词《卜算子. 咏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质疑小组合作学习准备质疑
3、交流,解决疑难。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4、比较两首《卜算子. 咏梅》中梅的生长环境、形象的异同点,结合两首词的写作背景,分析象征意义。比较阅读,小组讨论
5、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第三块:语文活动:欣赏戏曲《卜算子. 咏梅》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播放戏曲《卜算子. 咏梅》欣赏
课后学习:
搜集毛泽东的其他词作,简评毛泽东的词风。字数100字左右。
课后学习推荐资源
文本资源《毛泽东诗词鉴赏》公木著长春出版社
网络资源毛.htm
第4课时:《木兰诗》
学习目标:
1、积累《木兰诗》中重点字词
2、赏析诗中的木兰形象
课前学习:选择诗的片段,与同伴进行课本剧表演
课堂学习:
第一块:积累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导入:播放电影《花木兰》片断观看
2、组织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评价;全班齐读。个别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齐读。
3、看页下注释,理解大意,准备质疑。阅读、思考、讨论
4、组织交流、评价(强调古今有差异的词语)交流、互评
第二块:设计情境,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问题情境: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国古代的女子似乎是足不出户的。而木兰却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你认为这可信吗?为什么?
阅读
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3、电影中拍了很多战争的场面,而诗中只是精练的三句。你觉得在这首诗中战争的场面应该详写还是略写,为什么?(提示分析这首诗中花木兰的形象)
小组合作
讨论
4、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第三块:语文活动:课本剧《木兰诗》片段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小组合作,选取《木兰诗》片段,分角色表演。按小组的顺序,分别到讲台前表演。
2、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课后学习:
同伴竞赛:看谁背诵《木兰诗》又准确又迅速。
第5课时:《破阵子》
学习目标:
学习《破阵子》,体会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名、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课前学习:
1、查工具书,读准字音,练习朗读。
2、查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导入:组织看插图,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看插图,交流作者及写作背景的资料。
2、组织朗读及评价(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朗读、互评、齐读
3、情景再现:
假如你就是词中的将军,请你用第一人称描绘驰骋沙场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小组合作
讨论
派代表发言
4、组织交流、评价组织交流、评价
5、问题情境:《木兰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巾帼英雄;《破阵子》的作者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请你找出两者行为、品质的共同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定义“英雄”
小组合作
讨论
派代表发言
6、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7、语文活动:畅所欲言
在和平时期,什么样的人是英雄?你准备成为哪方面的英雄。
思考
8、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课后学习:
1、背诵并默写《破阵子》。
2、仔细品味课本中《木兰诗》和《破阵子》中的插图,你喜欢这两幅插图吗?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3、
第6课时:《观刈麦》
学习目标:学习《观刈麦》,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
课前学习:
1、查工具书,读准字音,练习朗读。
2、查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由《锄禾》一诗导入:《锄禾》描绘了农民耕作的艰辛,那么农民们在秋季收获时,又是怎样一幅景象呢?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观刈麦》
背诵《锄禾》
2、读一读:
组织朗读,评价。(从字音、节奏、感情等方面)朗读
互评
全班齐读
3、品一品:
这首诗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句?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理由。
思考
讨论
4、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5、背一背:
组织背诵。背诵交流
6、写一写:
诗中提到“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请根据这几句诗,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想象
写片断
7、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课后学习:
收集白居易的其他诗作,选择你喜欢的几首熟读背诵。
课后学习推荐资源
文本资源《唐诗鉴赏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宋诗鉴赏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全宋词鉴赏词典》贺新辉主编
网络资源
第7课时:《树》《信念》
学习目标:
1、理解诗中意象的含义
2、能结合写作背景,把握诗的主旨。
课前学习:查资料,了解这两首诗的写作背景。
课堂学习:
第一块:诵读欣赏,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导入:看见一棵树,生物学家可能马上会想到它是属于哪一科,它的叶、果实有什么特点;数学家可能会准备测量它的周长、高度,以计算它的表面积;如果是一位诗人看见一棵树,那你就很难猜测他会想些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现代诗《树》和《信念》。
听讲
2、教师配乐范读两首诗看课文
听朗诵
3、 组织评价,确定两首诗的感情基调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评价
4 、组织朗读、评价朗读交流;
互评
第二块:学会质疑,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组织交流写作背景资料资料交流
2、根据写作背景资料和两首诗的内容,用水彩笔绘出两棵树的形象。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3 、组织交流、评价展示绘画作品;
互评。
4、组织学生质疑四人小组合作,提出疑问。
5、组织交流、评价、解疑。四人小组派代表发言。
第三块:语文活动:“我作小诗人”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请以你家门口、校园中或其他地方的一棵树为描写对象,学写一首小诗。10行左右,要求写出真情实感。思考,打腹稿
课后学习:
完成语文活动:“我作小诗人”的诗歌创作。
第8课时:《中国的土地》
学习目标:
1、解诗中意象的含义
2、能结合写作背景,把握诗的主旨。
3、与舒婷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进行比较阅读。
课前学习:查资料,了解《中国的土地》的写作背景。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组织交流“我最喜爱的国内旅游景点”导入。讲述
2、组织朗诵、评价朗诵交流
互评
3、品读诗句,展开想象,描绘你所想象的画面。品读
想象
4、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5、发课外资料:舒婷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教师范读。看材料
听朗诵
6、组织比较《中国的土地》与《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异同点。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7、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补充
8、赠诗艾青《我爱这土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听讲
齐读
课后学习:
收集艾青、罗洛、刘湛秋的其他诗作,选择其中1-2首熟读背诵。
附: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课后学习推荐资源
文本资源《艾青诗集》 《新诗鉴赏辞典》
《罗洛文集》
网络资源
第9课时:《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
学习目标:
1、体会歌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唱两首歌。
课前学习:朗读歌词《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
课堂学习:
第一块:学习《我的中国心》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导入听歌曲
2、教师示范朗读听朗读
3、组织评价评价
4、全班齐读齐读
5、问题情境:《我的中国心》是香港回归前,香港歌手张明敏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一经演唱,立即广为流传。它打动了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的心。
请你从歌词的内容和形式等几个方面分析它的感人之处。
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6、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7、学唱《我的中国心》跟唱
第二块:学习《在希望的田野上》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导入听歌曲
2、教师示范朗读听朗读
3、组织评价评价
4、全班齐读齐读
5、仔细阅读歌词《在希望的田野上》,根据歌词对家乡、理想、未来的描写,选择其中一项,以“___的家乡(理想、未来)”为题,展开想象,说一段话。
阅读
构思
6、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7、学唱《在希望的田野上》跟唱
课后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家乡、理想、未来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歌词《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有些内容已不符合我们现在的形势。请你对歌词进行改写,创作现代版的《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10课时:《黄河颂》
学习目标:
1、会歌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唱歌曲。
课前学习:
1、朗读歌词《黄河颂》
2、选择自己喜欢的爱国歌曲磁带,准备演唱。
课堂学习:
第一块:课文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播放歌曲《黄河颂》导入听歌曲
2、教师示范朗读听朗读
3、组织评价评价
4、全班齐读齐读
5、思考:歌词《黄河颂》从哪几个方面讴歌黄河的伟大精神?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6、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7、你最喜欢歌词《黄河颂》中的哪几句,为什么?思考
8、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9、学唱《黄河颂》跟唱
第二块:语文活动:爱国歌曲演唱会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组织演唱爱国歌曲演唱
课后学习:
学唱其他的演唱爱国歌曲
课后学习推荐资源
网络资源
第11-13课时:写作
学习目标:写出真情实感,进行自由作文创作
第11课时: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组织学生自学。学生自学《写作 自由作文》
2、明确“自由”的含义。全班交流
3、回顾本学期的作文专题,了解写作上需要遵守的必要规范。阅读作文专题
第12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明确本次自由作文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
2、组织学生自改自己修改
课后学习:自改作文,也可相互修改。
第13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组内交流,互改
2、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3、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第14课时:综合实践活动(略)
第15课时:单元总结
课前学习:回顾这一单元的学习,记下你的收获或还存在的疑难问题。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组织学生交流收获或疑难问题。交流。
2、你准备用哪一种形式来展示你学习了这一单元内容的成果。思考,讨论
总结方面获得收益存在问题
课堂发言的情况。
完成作业的情况。
参与活动的情况。
学习兴趣的增强。
学习能力的提高。
情感态度的升华。
对老师建议、评价
苏教版七年级第六单元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理解文章对大海的艺术描写。
2、品味、感悟散文诗的优美的艺术和作者奇特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作者在文章当中寄托的美好感情。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屠格涅夫由“欧洲俄罗斯的第一位小说家”之称号。毫无疑问,在屠格涅夫的整个创作生涯中,小说创作占领这重要的地位。其实,他的散文诗的价值并不比小说逊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诗——《蔚蓝的王国》
二、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对大海的艺术描写。
2、感受作者在文章当中寄托的美好情怀。
三、教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或者范读课文。
2、你从刚才的朗读中了解到了什么?
3、你有哪些疑难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
(二)朗读课文,把握内容。
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蔚蓝的王国的?
1、朗读课文。
2、小组讨论归纳。
3、共同交流
4、再次质疑,共同解决。
总体分析:
一(1)抒发对大海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二(2—6)写“我”和其他人在大海上快乐的行为。(写海写人,以写人为主。大海是平静的,安详的美丽的。人是快乐的幸福的年轻的。写大海是简笔勾勒,写人侧重于写人的感受。)
三(7—11)写大海上见到的神仙世界(写人写海,以写海为主。文章着力描写了一个海上的神仙世界。写海岛,写鸟,写花,写“女人的声音”,写眼睛会闪出亮光,脸上会现出笑容的他,把一个充满神奇,充满美,充满爱的世界写的真正如天堂一般。我们不能不陶醉于作者笔下的大海,也不能不折服于作者的语言魅力。)
四(12)再次抒发对大海的热爱。
(三)精读课文,巩固理解:
1、“并不是风在推动它前进;驾驶他的是我们自己无忧无虑的心灵——我们心中稍一动念,想到哪里去,小船就飘到哪里去,他像是有生命的东西,完全听从我们的使唤。
驾驶小船的不是风而是心灵,这可能吗?你是怎样理解这种现象的?
明确:驾驶小船的不是风而是心灵,随着人的心意前进,人们的心灵在大海上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
2、周围的一切:天空、海洋、微微飘动的风帆,船尾潺潺的流水——所有的一切都在倾诉着爱情,倾诉着无比幸福的爱情!连续写天空、海洋、风帆、水流等没有生命的物来倾诉爱情,而且要连续倾诉两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连续写天空、海洋、风帆、潺潺流水等一些没有生命的东西在倾诉爱情,作者是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大海得可爱,充满了青春的魅力,带给人们无限的快乐和幸福,也表现了作者对大海的热爱和陶醉。
(四)小结:
从刚才的学习中,你觉得的那些地方写得比较好?为什么?(让学生在讨论回答中自我小结。)
四、作业:
1、熟读课文,想一想《蔚蓝色的王国》和《天上的街市》所想象的世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第二课时
一、学习要点:
1、奇特的想象
2、优美的语言
3、比较阅读
二、新授: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思考:
《蔚蓝色的王国》和《天上的街市》所想象的世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讨论明确:
1、相同之处:两者都描写了想象中的美好的世界,寄托了自己的感情和理想,都是把想象中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作对比。
2、不同之处:《蔚蓝色的王国》通过想象所描绘的内容是生活中的`确存在的事物;《天上的街市》通过想象所描绘的内容是生活中存在的事物,前者是以“虚”写“实”,后者是以“虚”写“虚”;《蔚蓝色的王国》所描写的想象比较具体,内容比较丰富,《天上的街市》所描写的想象世界,只是抓住一些典型的细节进行简笔勾勒,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更大。
(二)进行朗读,体味语言:
思考:
这篇课文描写蔚蓝色的王国,运用了许多形容词。把他们圈点出来,想想这些词为什么用得好?
1、运用形容词:蔚蓝、光明、青春、幸福、精美华丽、年轻、快乐、和煦、愉快、精美绝伦、五彩缤纷、甜滋滋……
2、这些词语运用得好,是因为作者运用这些词语充分描写了想象中的世界。
(三)继续朗读,理解主题。
(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1、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2、赞美美好的青春生活。
3、歌颂爱情的美好。
4、表达岁月易逝的人生感慨。
(四)比较阅读:
老人
阴暗艰难的日子来临了……
自己的疾病,亲人的痛楚,老人的凄凉与暗淡……你所珍爱、你为之献身的一切,正在一去不复返的衰败和瓦解。
生活已经走着下坡路。
怎么办呢?痛惜?悲伤?与己、与人,这都毫无用处。
在那枯萎、虬曲的树干上,树叶变小变稀了,可是依然那样翠绿。
你也收缩起来吧,走向内心,沉缅于自己的回忆之中吧——在那里,在凝神沉思的心灵深处,你往昔的、只有你一个人理解的生活,将会在你面前现出他那芳香的仍然新鲜的绿意,闪现出春之爱抚与活力!
但要警惕呀……可别朝前看,可怜的老人!
1、朗读。
2、讨论交流:这则短文与课文有何异同?
3、在讨论中加深理解,开拓创新,获得新知。
三、作业:
1、练习:一、二;
2、《训练册》
四、教后反思:
苏教版七年级第六单元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朗读;能复述故事;概括探究课文主旨;培养想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图片与投影辅助教学;
教学安排:一课时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列举有爱心的人和事,激发他们对待生活要充满爱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仰望夜空,会看见满天璀璨的星星,它们闪闪烁烁,似乎想要告诉我们无数的秘密。你知道有关一些星星的秘密或者故事吗?(学生谈)是的,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出示大熊星座的投影片)在那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闪闪发光,它指示着前方,这就是大熊星座,又叫北斗星。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这七颗晶亮的,玲珑剔透的星星是怎样来的吗?(介绍大熊星座的来历: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有个美丽的少女,叫卡力斯托。她成天跟着狩猎女神在深山密林中追逐野兽。有一天,天上最大的神宙斯从这儿经过,他爱上了她。后来,卡力斯托便怀了孕,不久,她生下了一个小男孩,取名阿卡斯。这件事被宙斯的老婆神后赫拉知道了,女人的嫉妒心使她再也按奈不住,她便来到密林,使用法力把这个美丽的少女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大狗熊,临走还抢走了她的儿子阿卡斯。过了15年,阿卡斯已长成了一个英俊的少年,神后便设法使他们母子俩在林中相会。阿卡斯来到卡力斯托所在密林中打猎,卡力斯托一眼便认出眼前的少年是自己的儿子,于是张开双臂去拥抱他,阿卡斯看到一只大狗熊向他扑来,便张弓搭箭准备一箭把她射死。危急之时,宙斯来了,为了拯救她们母子俩的性命,也使用法力把阿卡斯变成了一只小狗熊。阿卡斯一变成小狗熊,马上认出眼前的大狗熊是自己的母亲,于是扑上去,娘俩紧紧地偎依在一起。为了使其母子免受神后加害,宙斯把他们提升到了天界,并且给了他们两个荣耀的宝座,这就是大熊座和小熊座的来历。)
可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利用想象的翅膀,带给我们另一个美丽而感人的故事,他重新阐释了大熊星座的来历。一起去感受吧。
(二)整体把握:
1、学生分散朗读,四人一组,每人一节,一生读,其余三人听。再推选代表朗读。
(让学生在书上注好音;思考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读准字音:
①干涸(he)②水罐(guan)③绊(ban)倒
④舔(tian)净⑤一瞬(shun)⑥咽(yan)了
⑦唾(tuo)沫(mo)
2、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这是写一个干旱之年,一个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和母亲让水的感人故事。
(三)课文探究:
出示探究题,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
1、罐是神奇的,神奇在哪里?
2、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明确: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般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3、是什么让这个罐变得如此神奇?为什么?
明确:女孩→母亲(孝心)母亲→女孩(母爱)女孩→小狗(善心)女孩→陌生人(爱心)
4、最让你感动的情节是什么?朗读并说说理由。
提示:小姑娘为母亲找水、给小狗喝、给过路人喝。三个情节比较得出“爱心”的主题。
5、小结:大熊星座真的是这样来的吗?作者为何要这样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美好愿望?(童话)
提示:爱心像北斗七星那样普照人间,愿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四)拓展延伸:
提示:
这个罐子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周围的人都充满了爱心,是“爱”让这个罐子变得神奇起来。同学们,你身边肯定也有许多充满爱心的人,许多充满爱心的事,请把你知道的和“爱”有关的.故事讲给我们大家听,好吗?
(五)当堂作文训练:
列夫.托尔斯泰利用想象的翅膀,带给我们一个美丽而感人的爱心故事,我们不得不惊叹作家奇妙的想象本领,其实,我们大家的想象也是很丰富的,接下来,让我们也来腾飞我们的想象:
1.文中小姑娘找水曾累得睡着了,你认为这个充满爱心的小姑娘会梦到什么呢?如果你是她会梦到什么?
2.小姑娘对母亲的爱心深深的感动了我们,也一定感动了……否则,等他醒来时水罐里怎么会有水呢?这小狗和过路人都是真的?还是上帝的化身……同学们想一想,是上帝的话他又是怎么想的呢?写出上帝的心理活动。
3.课文开头是一片荒芜的旱灾景象,试想,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人们、大地……将会怎样?反映久旱逢甘露的欣喜之景。
4、试想,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会成怎样的世界?
(六)总结:
是啊,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有了爱心,我们才感到温暖,我们不但要沐浴爱心的温馨,更要懂得对别人付出爱,正如歌词唱得那样:“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愿你们都能成为充满爱心的人,相信,拥有爱心会让你充满神奇的力量。
(七)作业:
1、发挥想象,另创一个故事,讲述大熊星座的来历。
2、《训练册》
3、练习:一、二。
教后反思:
【七年级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第六单元教学反思03-24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02-23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精选]01-12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07-22
小学第六单元作文12-17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04-17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01-21
初中七年级第六单元作文(精选27篇)10-10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文《马》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