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一年级小括号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13 15:48:1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年级小括号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小括号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小括号教学设计

一年级小括号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小括号,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小括号的重要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难点:

  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学情分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74页例3。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基础上学习的,并且学生具有一定计算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小括号的出现也可以改变式题的运算顺序,提高学生的做题兴趣,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教学方法情境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4+3+3=

  3+4+9=

  9-3-4=

  10+5-2=

  师: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找这四道题的运算规律。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导入

  采用直观操作的形式,在白板上先出示10个五角星,先拿走2个,再拿走3个,让学生观察,积累经验。

  (二)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师:你能根据刚才的情境提出一道题吗?

  生: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了2个,又剪掉了3个。还剩几个五角星?

  【设计意图:用富有童趣的剪纸导入,从连续剪五角星的情景引入,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

  (三)动手操作,确定解题思路

  师:10个五角星先剪掉2个,又减掉3个?还剩几个呢?你能用手中的小棒代替五角星摆一摆吗?

  交流学生的作品,巩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师:要求“还剩多少个五角星”,你打算怎样解决呢?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思路?

  思路1:先算出减去2个后还剩多少,再算从还剩的里面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

  思路2:也可以先算两次一共剪掉几个,再算最后还剩几个。

  【设计意图:从主题图出发,提出问题,让学生列式计算。学生呈现出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一种是学生熟悉的连减的方法,列出算式并标出计算过程,算出得数;另一种是先加后减的思路,想要先算加法,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这时候就为自然的引出小括号做足了准备。】

  (四)感受小括号的必要性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吗?

  教师巡视,寻找两种思路的学生。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说说计算顺序。

  思路1:师随学生的发言板书:10-2-3=5,然后讲解。

  思路2: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怎么可以先算2+3,然后再进一步计算。

  1.“创造”小括号,理解意义

  师:你能在算式“10-2+3”中添加适当的符号,用这个符号表示先算加法吗?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引入小括号

  教师引入小括号,认识小括号,感受数学符号的统一性与简洁性。

  3.使用小括号,明确运算顺序

  含有小括号的的算式,要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

  4.小结一个算式中含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为了表达自己的的想法,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虽然小括号的写法是一种规定,但是让学生创造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渗透小括号的作用的过程,在不断的重复先算“2+3”的时候,也就是需要一个符号的产生,让这个符号保证优先计算“2+3”。从而小括号的产生就有必要,含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就呼之欲出了。】

  三、巩固练习

  (一)说一说下面各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13-4+5=7+7-6=

  13-(4+5)=7+(7-6)=

  师:仔细观察上、下两个算式,找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计算加减两步式题,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二)连一连

  师:小动物应该在哪节车厢上,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七1.2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教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整堂课下来我发现有不足之处:

  1.我在提问时,提问的针对性不强。一些学生并不明白我提的问题的意思。我应该在设计的时候更多得去考虑怎样的语言才是适合学生的,怎样的问法学生能够马上就理解的。

  2.在讲课整个过程中,白板与PPT切换不自如,比较浪费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加练习对白板的使用,以及白板和PPT两者之间的切换应用。

  3.在整堂课中,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在白板上练习的比较少,导致孩子们的印象不深,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校提供优秀的教学条件,我们应该多加应用,不能白白浪费资源。

  4.我上课的亲和力还不够,肢体语言也不够亲和。以后应当多加注意。

一年级小括号教学设计2

  一、旧知识复习

  1.口算

  9+3= 4+3= 7+5= 12-7= 14-5=

  2.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说出答案

  3+5+7= 5+4-3= 10-2+5=

  问:“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

  1.教学引例

  “以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认识了很多朋友,如100以内的数、加号、减号等,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小括号”2.认识小括号及作用

  “有一天小兔和小狗到小熊家去做客,它俩刚一进门,小熊就高兴地说:“你们来得真好!快帮我算算盘里一共有多少块糖?”小熊指着盘里的糖说:“这里有黄色的2块,绿色的3块,红色的7块,你们想想该怎样算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块糖?”

  请帮小熊算算好吗?猜猜小兔和小狗是怎样算的?

  (2+3)+7=122+(3+7)=12

  说说这两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想一想,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以后,先算的.部分在前面,括号就可以省略,例如(2+3)+7=12的括号就可以省略。

  3.带小括号两步式题的计算过程

  以后看到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怎样计算呢?请看这道题15-(6+2)=?①请同学读题,想想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等于几?教师追问为什么这样算?以后看到算式里有小括号应该怎样算?

  ②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一个算式里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③做下面各题,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2-5+4=14-9-3=

  12-(5+4)= 14-(9-3)=

  三、应用新知

  1.对比练习

  13-4+5=7+7-6=

  13-(4+5)= 7+(7-6)=

  让学生仔细观察上、下两个算式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结论:计算加减两步式题,要认真看清算式里有没有括号,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没有括号,就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下面3个题目中,哪题先算“4+6”?为什么?

  13-4+6 = 13-(4+6)=4+6-5 =

  3.找朋友

  15+4-212+(11-9)

  8+(4+6)25-(15-7)7

  4.在适当的位置添上小括号使等式成立 14-9-3=2 79-8+1=70

  5.

  算一算,比一比

  10-3+4= (10-3)+ 4=

  9+(10-1)+(3+4)

  算后思考: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吗?

  还有使用小括号的必要吗?

  在什么情况下才使用小括号?

  要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使用小括号。

  四、课后练习

  1.比一比,算一算

  8+4+7=13—6+3=

  8+(4+7)= 13—(6+3)=

  2.专项练习

  12—(3+5)= 5+(2+4)=6+

  15—(10—6)=20—(5+5)=7+

  3.拓展提升

  自己写出两道含有小括号的算式,并说说先算什么。

  (9—3)=(1+9)=

  4.连连看

  5

  6

  7

  8 9 10

  5.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问题吗?

  (1)、一根彩带长58米,第一次用去了8米,第二次用去了2米,?

  (2)、妈妈买回7个苹果和9个梨,吃掉了3个梨。现在苹果和梨共有多少个?

  6、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或“=”

一年级小括号教学设计3

  【教材与教学目标】

  1、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4页例3及相关内容。

  2、教材简析:小括号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编排的。

  同时,小括号的出现也可以增加试题的变化,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4、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5、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学生分析】

  在算式10—2+3上学生可能不知道怎样才能先算加法,这时通过让学生思考在算式中添加适当的符号,表示要先算加法,让学生亲身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教法和学法】

  关于教法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认知冲突感受学习小括号的必要性。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创造”

  小括号的过程。

  关于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本节课的主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预习旧知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利用课件动态展示例3的情境图:出示10个五角星,先减去2个,再剪去3个。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你能根据刚才的情境提出一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回答:还剩几个五角星?

  (设计意图:通过两次剪五角星的直观操作为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

  3、通过动手操作或画图,确定解题思路。先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代替五角星摆一摆或画一画,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小组讨论交流,确定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第一种:先减去两个五角星,再减去三个五角星,最后还剩几个五角星?第二种:先算出一共减去多少个,再计算还剩多少个?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与画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4、通过认知冲突感受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

  首先请学生列出第一种算式:10—2—3=5,其次提出要先算“一共剪去几个”,再算“还剩几个”应怎样列式?学生回答:10—2+3

  学生思考讨论,这样列式可以吗?这样能先算2+3吗?

  (设计意图:围绕“10—2+3”能先算加法吗?进行讨论,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感受引入新的符号的`必要性。)

  5、认识小括号,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1)“创造”小括号,理解意义

  提问:你能在算式“10—2+3”中添加适当的符号,用这个符号表示要先算加法吗?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如—○□()等。

  (2)认识小括号,感受数学符号的统一性和简洁性。

  教师肯定学生的想法,提出()这个数学符号,并板书:小括号

  (3)使用小括号掌握运算顺序

  教师将小括号添上,提问:你能说说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学生回答

  (4)总结提升:

  明确一个算式中含有小括号的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并通过交流比较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按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三)达标测评,巩固提高1、完成“做一做”2、完成练习十七第3题3、专项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从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盘点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一年级小括号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小括号的意义,认识它的作用,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运算顺序,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2、通过观察、比较,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准备:

  每人发给2张有10个星星的纸条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师:请你口算9+3+6。

  生:18。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先算9+3=12,再算12+6=18。

  师:(板书“先……再……”)像这样先算……再算……在数学上叫做运算顺序。

  师出示:9-3-6,9-3+6。生口算。

  师:请你观察这几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先算前面再算后面的。

  师:是的,这叫做“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板书(从左往右)

  二、操作体验

  1、出示主题图,在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2、第一种方法。

  师:这道题该怎么解答呢?请你拿出一张纸条,数一数,有几颗星星?

  生:10。

  师:请你第一次撕下2个星星。第二次撕下3个星星。(生操作)

  师:还剩几个?怎么列出算式?

  生:10-2-3。

  师:怎么算呢?生:先算10-2=8,再算8-3=5。

  师:对,这道题就是从左往右运算的。

  师:我们再来看看算式表示的意义。10是什么?2是什么?10-2表示什么?再减3表示什么?

  3、第二种方法。

  师:很好,这是一种方法,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种求还剩几个星星的方法。

  师:先来回忆一下刚才撕的过程,用手把撕下的纸条还原,第一次撕下2个,第二次撕下3个,把两次撕的拿在同一只手上。(生操作)

  师(指着拿撕下来的两段纸):这是什么?师:两次一共撕了多少格?

  生:2+3=5。

  师:那还剩下多少?怎么写算式?生:10-2+3=5。

  生:不是的,先算10-2=8,再算8+3=11,不是5,该先算“2+3”。

  师:那你能不能创造一种记号,来改变运算顺序。请你在草稿纸上试一试。

  (生尝试)交流生:我分两个算式来写:2+3=5,然后算10-5=5。

  师:你很会动脑筋,这叫分步计算,但是我们是要求在10-2+3=5这个算式上创造一种新的符号,谁来试试?

  生:10师:你用了……这个符号,用上它,就表示先算2+3的和。你的想法很好,还有更简单的记号吗。

  (师在算式里增加了小括号)10-(2+3)=5。

  师:这叫“小括号”。

  生齐说:小括号。

  师:加上小括号后,小括号里面的算式就要先算,你能读一读这个算式吗?

  生:10减小括号2小括号等于5。

  师:现在的运算顺序发生改变了吗?生:改变了,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师:请你在刚才的算式中也加上小括号。(生给算式加小括号)

  三、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师:请你拿出第二张纸条,第一次撕下3格,第二次撕下4格,还剩下几格?

  生操作后写出算式。

  师:请同桌分享一下。生1:10-3-4=3。

  生2:10-(3+4)=3。

  师:请读一读第二个算式。

  生齐读:10减去3的和等于3。

  四、反馈巩固

  师:简单的纸条帮助我们认识了新的朋友,小括号,它能改变我们的运算顺序。老师考考你掌握了没有。

  1、师出示:18-(5+3)、18-(5-3)生在草稿纸上自己计算,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顺序。师:谁来说一说第一题的计算过程。

  2、师:很好,看来大家已经和小括号交上朋友了,再来看看这两题。师出示:8+4+7,8+(4+7)。请学生在草稿纸上计算。生交流计算顺序后,师:你在计算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题是从左往右计算的,第二题是先算小括号里的。

  生:我还发现了这两题的得数是一样的',里面的符号都是加号。

  师:看来,运算符号一样,数字一样,加上小括号和不加小括号的得数都是一样的。真的是这样的吗?来看看这几题:

  3、师出示:14-9-314-(9-3)14-(9+3)。生计算后交流。

  师:得数都一样吗?

  生:有两题是一样的。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一二两题虽然数字和运算符号都一样,但加上小括号后得数却不一样。

  师:你真会观察,看来运算符号一样,数字一样,加上小括号和不加小括号的得数有时候还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我们仔细观察,仔细计算。

  生:我发现了第一题和第三题得数是一样的,就好像我们刚才撕纸条的那个游戏一样。

  师:你真是个小数学家。14连续减去9和3,也就是14减去了9以这两题的得数是一样的,因为它们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

  五、课堂小结

  师:小括号可以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在以后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将学习更多的关于小括号的知识。

一年级小括号教学设计5

  法不同的思路讲解小括号的作用及运算顺序。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具体的算式法不同的思路讲解小括号的作用及运算顺序。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具体的算式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3.让学生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

  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研究的素材

  1.动态呈现,积累感性经验

  教师利用课件动态展示教材第74页例3的情境图(如图1);或采用直观操作的形式,先出示10个五角星,让学生先剪掉2个,再剪掉3个(如图2)。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教师:你能根据刚才的情境提出一个问题吗?

  教师:哪位同学能将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学生: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了2个,又剪掉了3个。还剩几个五角星?设计意图:学生对运算顺序的认识和理解离不开情境的支撑。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的学习,通过两次剪五角星的直观操作,为学习新知提供

  研究的素材,为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

  二、通过动手操作或画图再现问题情境,确定解题思路

  教师:请你们用手中的学具代替五角星摆一摆,或者用笔画一画,并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交流学生的`作品,巩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具体如下图。

  摆一摆:画一画:

  教师:要求“还剩多少个五角星”,你打算怎样计算呢?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确定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一种思路:先算减去2个后剩多少,再算又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

  第二种思路: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与画图,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又将现实情境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结合情境先确定运算顺序,为用算式表示解题过程作好充分的准备。

  三、通过认知冲突感受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

  教师:你能用算式表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吗?

  教师:请你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随学生发言板书如下。

  教师:按照“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的思路,应该怎样列算式7

  教师组织学生思

  考并讨论:10-2+3这样列式可以吗?这样列式能先计算2+3吗?

  教师小结:看来,要想先算加法,就要在2+3这里添上个符号,说明你要表达的意思。

【一年级小括号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括号教学设计08-10

一年级教学设计05-30

一年级《e》教学设计05-28

语文一年级教学设计03-29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06-08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学设计02-26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03-01

一年级语文备课教学设计02-20

一年级语文《江南》教学设计02-23

一年级语文项链教学设计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