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练习六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05 13:14:5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练习六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练习六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练习六教学设计

练习六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区别并正确读出前后鼻韵母,能给多音字“冲、宁、担、背”按读音组词;能写出“盼头、精心”的近义词;能区别“建”与“键”的'字形、字义和用法。

  2、能仿照例子把句子写具体;能给课文有关人物说的话加上冒号和引号。

  3、能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指导学生比较上下两行注音的字,在读音上有什么异同。

  2、让学生先上下行对应一组一组地练习拼读,体会前后鼻音的不同读法,再分上下行归类拼读,强化前后鼻韵母的不同。

  3、把词语打乱,让学生独立辨析,正确读出。

  二、教学第二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

  三、教学第三题

  参考答案:奔头、希望用心、细心

  四、教学第四题

  1、读一读。

  2、抄一抄。

  3、另行组词、造句。

  五、教学第五题

  1、复习有关冒号、引号的知识,知道它们的使用方法。

  2、独立完成。

  3、校对纠正。

  六、教学第六题

  1、学习例句,说说第一、二句有什么不同。

  2、学习后两句,说说可以在哪些地方加上修饰语。

  3、练习。

  七、教学第七题

  1、读一读各句。

  2、想一想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

  3、排一排。

  4、再次读一读。

  5、交流、反馈。

  八、完成作业

练习六教学设计2

  训练目标:

  1、用钢笔写字。

  2、读词语,注意声调变化。

  3、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4、改正句中用错的词语。

  5、熟记12条成语。

  6、讲《水浒》故事。

  7、学写毛笔字。

  训练时间:3课时

  训练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用钢笔写字。

  2、读词语,注意声调变化。

  二、教学目标: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认读描红内容。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笔画多的字的结构:如:艇,舟字旁较瘦长,左右两边要靠紧。“赢”、“豪”上中下结构竖向要紧凑。提醒学生要把这些字写得入体、美观。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巡回指导。

  4、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己读词语。

  (2)学生说读词语的感受。

  (3)教师结合本题词语告诉学生变调的规律:两个第三声相连,前一个第三声字改读第二声;三个第三声字相连。前两个第三字都改成读第二声。

  3、练习。

  (1)教师范读。

  (2)学生“开火车”读。教师纠正读音。

  4、反馈。

  (1)学生说变调规律。

  (2)学生齐读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2、改正句中用错的'词语。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例句。

  (2)给“大得很”换词,使学生明白仅凭这类词,还不足以使句子具体。

  (3)引导学生明白“一眼望不到边”,具体、生动地写出了“大”到什么程度。

  (4)学生讨论:该句还可能怎么填?

  (5)教师归纳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要紧紧抓住句中的中心词来写,使中心词的意思表达更具体、生动、准确。

  3、练习。

  (1)学生尝试填句子。

  (2)学生“开火车”读自己所填的句子。

  (3)学生说“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

  (4)老师设计巩固练习。

  夫子庙的灯真多啊,————————————。

  小东非常聪明,——————————————。

  4、反馈。

  逐题讨论,教师注意纠正。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病句。

  (2)三位学生上黑板练习,其余学生自行修改病句。

  (3)讨论板演的作业。

  (4)教师归纳改这类病句的步骤:先计句子,找出用错的词语,然后选择意思较为接近的合适的词语来替换,最后读一读,看换上的词语是否恰当。

  3、反馈。

  (1)教师设计巩固练习。

  为了提高读书效率,我们可以订一个读书策划。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亲切。

  (2)逐题讨论巩固练习,确定正确答案。教师及时矫正。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记成语。

  2、讲《水浒》故事。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

  3、练习。

  (1)学生大声自由练读。

  (2)同座位的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4、反馈。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二)教学第六题。

  1、课前准备。

  (1)教师提前一个月安排学生阅读《水浒》。

  (2)选择《水浒》中一个精彩的或者说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作为重点阅读,并练习有表情地讲故事。

  2、审题。

  (1)教师简介《水浒》,导出《水浒》故事。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3)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练习的步骤:先分小组讲故事,然后每级派代表上台讲故事,其余学生评议。

  3、练习。

  (1)每四人一小组,在小组内讲《水浒》故事。

  (2)每组派代表在讲台讲故事,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并要有表情。

  (3)全班同学评议:故事哪些地方讲得精彩?哪些地方讲得不够好?有没有讲错的地方?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讲的故事进行评议。

  (3)鼓励学生回家后给家人讲《水浒》的故事。

  (三)练写毛笔字(略)

  1、分析写法。

  2、练写。

练习六教学设计3

  之一

  佚名

  [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对照简化字,认读括号里的繁体字。

  3.读一读,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是不是相同。

  4.修改病句,并说明修改的理由。

  5.熟记12条成语。

  6.朗读并背诵两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7.听教师介绍简易洒水壶的发明,抓住要点转述给同学们听。

  8.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指名朗读这句话。

  (2)要求学生观察字的行款、间距。

  (3)这些字你认为哪些书写时应引起注意的?

  (4)教师重点指导带有连笔的字“履”、“用”的写法,并复习“生”字改变笔顺的写法。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及时了解书写情况)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教师口述: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看港台影视片时,或在阅读一些书籍时,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繁体字,如同学们都挺熟悉的电(雹)、国(圃)、龙(能)。(出示幻灯片)

  (2)学生说出带有繁体字的句子考教师。

  (3)指名读每组前面的简化字。

  (4)简化字与繁体字比较。(出示幻灯片)

  该(孩)书(害)

  纸(纸)烂(煳)

  让学生比较以上两组简化字与繁体字,特别注意繁、简字形体变化较大的汉字,让学生去观察、思考,发现题中还有哪些简化字与繁体字形体变化较大的,怎么去认读出这些繁体字。

  3.练习。

  (1)(出示幻灯片)指名认读,能读出几个就读几个。(可以多让学生站起来认读,待大多数同学读熟繁体字后,再齐读繁体字组合的词语)

  (2)同桌把简化字那边掩盖好,互相检查认读繁体字的情况。

  4.反馈。

  (1)读幻灯片上的两句含有繁体字的话。

  ①读害使王明榷寅韶巍到自己知巍的不足,今后虑骸多读害。

  ②颈鬟已白的寅,舱室王爷爷,热爱晕召、i里劲。每天圃害馆闭门,他就逛去看辗纸,看到地上有纸眼他就主动捡起,酸现室内光线暗,就主勤去阂雹烃。

  (2)指名读。

  (3)齐读。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请学生讲清楚题目要求。

  2.指导。(1)出示幻灯片:演讲——讲演雪白——白雪

  (2)让学生读,比较前后词义一样不一样,有什么不同。教学中通过读,比较说明理由,让学生体会到组成词语的字相同,但因为字序不同,有的词义相同,有的词义不同。要注意,学生说每组词义,主要是领会,不要求机械记忆。

  3.练习。

  (1)默读、思考:这题中还有四组词语,比较看哪几组前后词义相同,哪几组前后词义不同? ·

  (2)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参考答案:第一排的三组意思都相同,第二排的三组意思都不同。

  4.反馈。

  哪位同学还能举出一组词义相同和一组词义不同的?(可同桌合作思考、讨论,再交流)

  编选——选编人名——名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指名读第(1)句话。

  (2)这道题毛病出在哪儿?怎么改?

  (学生独立修改后,交流,说明修改的理由)

  参考答案:

  改为:“张开泰和汤小泉是好朋友,张开泰经常帮助汤小泉复习功课。”因为原句两个“他”指代不清楚。(3)总结学法:修改病句,一般地先读懂原句所要说的意思,然后通过语感发现病因,接着对症下药修改病句,(注意有·的要求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改,有的是把修改后的句子抄在下一行)最后读修改后的句子并与原句比较,注意修

  改病句一定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3.练习。

  (1)学生试着修改第(2)、(3)句。

  (2)教师巡视。

  (3)同桌交流再汇报。

  参考答案:

  (2)改为:“我断定她今天生病了了。”因为原句中“断定”和“可能”矛盾。或:“她今天可能生病”

  (3)改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或:“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因为“人口”和“国家”不能搭配。

  4.反馈。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他喊他去他家玩,他答应了。

  (2)这次期末考试我们班几乎根本没有不及格的同学。

  (3)我们要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司,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学生可查词典,或教师适当给予讲解。

  参考注释:

  首战告捷:第一次作战就取得了胜利。

  旗开得胜:军队的旗刚一展开就打了胜仗。比喻事情一开始就取得了好成绩。

  再接再厉:比喻一次又一次继续努力,越来越振奋、勇猛。

  直捣黄龙: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后泛指敌巢,意思是直冲向敌人的巢穴。

  人多势众:人多势力大。

  气贯长虹:形容气势盛旺,简直可以贯穿长虹。

  背水一战:汉将韩信领兵攻赵,命士卒背水列阵,汉军前临大敌,后无退路,拼死作战,结果大败赵军,后以“背水一战”谓决一死战。

  一决雌雄:决定胜负、高低。

  胜券在握:有胜利的把握。

  马到成功:战马一到就胜利。形容迅速地取得胜利。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听见风声、鹤声都惧怕,看见一草一木都像是追兵。形容极端恐惧,或妄自惊扰。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桌练习背诵。

  (3)指名读。

  4.反馈。

  (1)集体背。

  (2)指名背。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教师说清题目的要求。(一是朗读,二是背诵)

  2.指导。

  (1)查字典,把不会读的字注音,并写出它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字词解释出来。

  (2)自由读这两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3)老师简介老子和孙子。

  (4)指导学生通过读,弄明白两句名言的意思。

  第一句名言的意思是:祸患啊,幸福正依附在它的身上;幸福啊,祸患正隐伏在它的内部。教育学生要正确看待幸福与祸患,知道辩证地看待问题,即祸患有可能转变为幸福,幸福也有可能转变成祸患。

  第二句名言的意思是:知道他方(指敌人方面)又知道我方的长处和短处,不管打多少次仗都不会失败;不知道他方的情况而只知道我方的情况,就只有一半取胜的希望,而另一半则是失败;不知道他方又不知道自己一方,那每一次打仗就必然都失败。

  3.练习。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练习背诵。

  (4)指名背诵。

  4.反馈。

  (1)检查朗读。

  (2)检查背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明白口语交际的要求:一是要抓住重点;二是做速记;三是转述时要把史律同学发明简易洒水壶的经过说清楚,说完整。

  2.指导

  (1)什么是转述?转述有什么要求?结合例子,让学生明白。

  (2)听这一遍介绍,要求全班同学认真地听教师介绍。

  (3)教师再次介绍史律同学发明简易洒水壶。

  (3)讨论所记录的要点,组织同桌或四人一小组练习转述。

  3.练习

  (1)小组选代表转述给全班同学听。

  师提示同学们听时从经过是杏完整清楚,人称交代是否明白要点提示:首先,他在雪碧瓶盖上戳了些小眼,结果水不能自动地洒出来,接着,他发现了医院挂水用的盐水瓶,受到了启发,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白了原因,最后终于发明了简易洒水壶。

  二.教学第八题。(略)

练习六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能够正确地判断正、反比例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3.生产总时间一定,生产一个零件所用时间和零件总数。

  4.中国儿童报的订数和钱数。

  二引导练习

  这节课我们要通过比较弄清成正、反比例的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课题:正、反比例的比较

  出示表格。

  表一:

  路程/千米4080160200320

  时间/时12458

  表二

  速度/每时行多少千米12090604030

  时间/时346912

  1.说一说。

  提问:从表1中,你怎样发现速度是一定的?根据什么判断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从表2中,你怎样发现路程是一定的?根据什么判断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2.想一想:路程、速度和时间这三个量中每两个量之间有什么样的比例关系?

  师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师:当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

  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

  当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关系?

  3.比较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

  通过前面的例子,比较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你能写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学生同桌或前后桌讨论,教师提问并板书如下:

  相同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不同点:正比例: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关系式XY=K(一定)

  4.小结;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判断两种量是否比例,成什么比例的,方法是什么?

练习六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

  2、百以内加减法的竖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对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作一个简单的回顾:

  1、在小兔请客一节里学习了算式30+20=50和50-10=40,还知道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在采松果一节里,我们能看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我们用到了算式25+4=29和25-4=21。

  3、在青蛙吃害虫一节里,我们会用计算器演示计算过程,在计算56+30=?和56-30=?时,我们知道十位和十位相加减,个位和个位相加减。

  4、在拔萝卜一节里,学了用竖式计算百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

  5、这一单元我们学得很有趣,小兔、松鼠、青蛙成了我们的好朋友。

  二、做练习

  第1题,直接写出得数,对于口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用竖式算。

  第2题,提醒学生注意数位对齐,教师可以再多出一些类似的练习。

  第3题,(1)从家到学校,再到少年宫:

  42+35=77(m)

  (2)从家到学校比从家到少年宫少走12米:

  54-42=12(m)

  如果小明从家经过学校到少年宫,那么从家到学校比从家到少年宫少走35米。

  第4题,把算式和结果68连线,其中52+12是多余信息。

  第5题,

  (1)空格处画苹果;

  (2)空格处画

  (3)空格处画

  第6题,给出了结果,请学生写出算式,如:

  27+10=37

  49-12=37等。

  教学时可以多出几个得数请学生做。

  第7题,引导学生有条理思考。如:

  先取4,看53元的裤子能和哪件上衣搭配,只要3;再取5,看41元的裤子能和哪件上衣搭配,有2和3。这样可以做到不重不漏。

练习六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音节,准确写出词语;能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近义词填空。

  2、能写出不同语序的句子的不同意思;能改正缺少成分、主谓部分的不搭配、重复多余的病句;能填写表示转折、条件、目的关系的后半句。

  3、能正确地给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教学过程

  1、指导完成第1题。

  先由学生拼读填词,发现共同性问题再作指点。如(1)“run”韵母“un”是“un”的省写式。而与“ru”的韵母“u”不一样。(2)“bianzi”中的“zi”是轻声。让学生直接作业本上完成作业。

  2、指导并完成第2题。

  先理解两组近义词的意思(见“知识背景”第1点),再读句子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最后在作业本上选词填空。

  3、指导完成第3题。

  先让学生朗读每组两个句子,理解表达的意思,再比较两个句子中某一个词语不同位置,最后在作业本上写出每组两个句子的不同意思。提示学生:第(1)组两句,可用“谁”“喜欢的不同写出不同意思;第(2)组用“谁”“高兴”的.不同写出不同意思。最后归纳小结:词语排列的顺序不同,所表达的意思就不同。

  4、指导完成第4题。

  先读句子,让学生从读中发觉句子的错误,并在课本上作修改。再讨论病因所在:(1)句子不完整;(2)“内容”与“通顺”不搭配;(3)“惊奇的目光”与“奇怪地”重复。最后让学生修正后在作业本上抄出。

  5、指导完成第5题。

  先学生默读理解前半句的意思,再通过“虽然”“无论”“为了”思考推测后半句的内容,并写下来,最后反馈矫正并抄到作业本上。在指导过程中,学生如有困难,可提示下列词语:(1)但是、可是、却、还、还是;(2)都是、总是;(3)要、总、从等。

  6、指导完成第6题。

  先让学生自行加标点符号,再反馈矫正。对几个较难或有不同加法的地方要加以指点:(1)“呜啊“的后面如理解成声音延长,可用横线,如理解成声音反复,则可加省略号;(2)“好像……”“又像……”“还像……”之间关系并列,以用逗号为宜。

  一、教学目标:

  1、能给要查字典的字,确定音序和部首;能用组词的方法,辨析形近字。

  2、能熟练地拼读音节,写出词语。

  3、能照样子,改写句子(前置表示时间、地点和词语)。

  4、能独立阅读短文,用归并意思相近的自然段的方法给短文分段。

  二、教学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能给要查字典的字,确定音序和部首;能用组词的方法,辨析形近字。

  2、能熟练地拼读音节,写出词语。

  教学过程:

  1、用两种方法查字典。

  2、比一比,再组词。

  (1)逐组比较字的音、形、义。

  (2)找规律:形声字,不能读“半边字”。

  (3)完成。

  3、读拼音,写汉字。

  4、比较句子。

  (1)各自找出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2)计论“总爱”加在“坐”字前的作用,“不时”加在“发出”和“阵阵”加在“喝彩声”前的作用。

  (3)对比朗读。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能照样子,改写句子(前置表示时间、地点和词语)。

  2、能独立阅读短文,用归并意思相近的自然段的方法给短文分段。

  教学过程:

  1、改写句子。

  (1)试做。

  (2)校对,将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前置,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2、照样子写句子。

  (1)读懂例句的意思。

  带点词的前面讲什么,后面讲什么,整个句子是怎样构成的。

  谁用什么赞美什么。

  谁一面干什么,一面干什么。

  (2)分别用两个句式口头造句。

  (3)完成书面作业。

  3、短文阅读。

  (1)通读全文,说说“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张帆提醒大家要节约用水的故事。

  (2)将6个自然段归并成两段。

  短文写了张帆在“节约用水”上做了哪两件事?

  按自然段归并的方法分段。

练习六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练习六

  教学目标:

  复习长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

  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表面积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

  1、长正方体的特征是什么?

  2、什么是长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表面积?

  二、基本练习:

  1、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 )分米,表面积是( )。

  2、一个长方体长2米,宽4分米,高4厘米,这个长方体棱长之和是( )分米,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的纸包装箱,长30厘米,宽和高都是20厘米。做10个这样的包装箱,需要纸板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4、有一个长方体的铁罩,长6分米,宽4.5分米,高4分米。做一个这样的铁罩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

  三、解决实际问题:(注意审题和方法的多样性)

  1、一座办公楼的门厅有4跟同样的长方体的水泥柱,长和宽都是4分米,柱高4米。在每根柱子的`四壁刷上油漆,刷油漆的面积一共有多少平方分米?(计算出四个面的总面积)

  2、一个长方体的大衣柜,长0.9米,宽0.5米,高1.8米,在它的正面和左右两面刷油漆,刷油漆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米?(三个面的面积)

  3、一个长方体罐头盒,长12厘米,宽8厘米,高6厘米。在它的四周贴上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有多少平方厘米?

  4、一个游泳池,长50米,宽40米,平均深1.5米.在池底和四壁抹上一层水泥, 抹水泥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用水泥4.5千克,共需要水泥多少千克?(先求五个面的面积和,再求水泥的重量。)

  5、装修一间居室,长和宽都是3.6米,高是2.5米,门窗面积10平方米。在居室四壁和顶棚都贴壁布,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居室是什么形状?求几个面的总面积?)

  四、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收获吗?

练习六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自学内容】见预习作业

  【教学预设】

  一、自学反馈

  小组代表展示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整理成果,小组内成员可以互相补充完善。

  (可能出现文字整理和用具体例子并画图整理的情况。)

  【设计意图: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首先让小组内后进生先说,有优生补充。给每类学生展示的舞台。】

  二、智慧大冲关

  师:下面我们进行智慧大冲关,这里为同学们准备了几关练习题,看你能冲到哪一关。

  【设计意图:课堂上我不再把学生划分为几类,而是准备了几关练习题,让学生们各尽其能,让每一个人都能尝到冲关的胜利和喜悦。】

  第一关:我学会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下面是不是比例,为什么?

  15:3 20:4 0.3:0.4=3:4 a:b=1:2

  2、下面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3.6∶1.8和0.5∶0.25 40∶80和1/2∶1/4

  18:12和30:20

  有A类学生读答案,C类学生补充释疑。

  生1:3.6∶1.8的比值是2,而且0.5∶0.25得比值也是2,所以他们能组成比例。

  生2:3.6∶1.8=0.5∶0.25因为他们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

  生3:我们要区分好比和比例。比例是一个等式,比不是。

  师小结:我们可以根据两个相等的比叫做比例和比例的内项积等于外项积两种方法来判断是否能组成比例。

  【设计意图: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本课最基本的知识,让学生在练习中理解巩固提高。所以我把这一知识点设计成第一关。A类学生只要求他们掌握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B C类学生要求他们能掌握多种方法。】

  第二关:解比例,请独立做,比比看谁最认真。

  X∶6.5=6∶4 5∶8= X∶16

  由A类学生说答案,出现错题时给他一定的时间改错。

  C类学生总结解比例需要注意的事项。

  师小结:用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来解比例。

  【设计意图:解比例是相对较为容易的练习题,设在第二关,是为了让后进生也能冲过此关,享受冲关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

  第三关:请独立思考,有疑难点小组内讨论解决。

  1、请大家用1,2,4,8这四个数组成一些比例

  学生展示组成的比例并解释理由。

  生1:我的比例是1:2=4:8因为比1:2的前后项同时乘4等于4:8

  生2:我的比例也是1:2=4:8,因为比例的内项积和外项积都是8

  生3:我的比例也是1:2=4:8,因为1:2= ,4:8=

  师总结: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基本性质的三种方法:①比例的意义;②比例的基本性质;③比的基本性质。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判断方法。

  生继续展示其他的比例。

  师:前面我们利用4个数可以组成8个不同的比例,并且从中发现了比例的基本性质。

  2、a∶b=c∶d,如果把a扩大到原来的10倍,要使比例成立,则( )

  ① b缩小到原来的 ②c扩大到原来的10倍

  ③d扩大到原来的10倍 ④c缩小到原来的'

  【设计意图:稍微进行知识拓展,适当增加难度,为较有能力的同学设计。让他们翘翘脚才能获取知识的果实。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刺激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同时这里提供的四个数,每两个数之间,都存在着倍数关系,有意地降低了一些难度,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尽可能多写一些,尝到成功的快乐】

  第四关:请自由组合,共同探讨,共同解决。

  1、根据4×6 = 3×8写出比例,你能写出几个?

  2、已知a和b都是自然数,3∶b=a∶8,你知道ab各是多少吗?

  下课前2分钟,师出示本题的答案,请优等生们比较讨论。不做统一的讲解。

  师:如果这道题同学有什么问题,可以课后问老师。

  【设计意图:满足优等生的学习量,让他们在课堂上不再早早学完后就无所事事。设计较难的一关,开发他们的思维,并让他们养成合作互助的学习习惯。】

  三、课堂总结:

  师:同桌俩互相说说自己在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同桌互说后,师随意挑选多个同学说出他们在这一节课的收获)

  四、分享收获 畅谈感想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听课随想

  反思与体会:

  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更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欣赏,更渴望享受成功的快乐。

  在数学练习课的设计上,我摒弃以往的通学通练的模式,而是将练习题由易到难设计成几关,前两关是基础题,后两关是能力题。如此,让优等生能攻克更多的难题,更重要的是让后进生也能体验到冲关成功的快乐,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练习题的设计层次性还要再加强一些。第三关的题要再稍微降低一些难度,让A层次的学生有时也能做出来。

练习六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2、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4、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合作交流,深化理解知识并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教学难点: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

  1、第1题。求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可以直接应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求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什么可以这样算?而求梯形的周长却不可以这样算?

  2、第2题可以让学生分别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第3题、第4题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明确求花边长就是求正方形周长。

  4、第5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明确“沿着足球场跑了2圈,跑了多少米”就是求“长方形的周长×2”。

  5、第6题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也可以让学生先剪一剪、折一折,以帮助理解题意,然后再求小正方形的周长。可以让学生在小组或班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求小正方形周长。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18+18=36(米)18×2=36(米)18÷2×4=36(米)18×4÷2=36(米)

  6、第7题可以让学生操作:“用4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体会到将周长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长度就是正方形的边长。

  7、第8题用16根小棒摆长方形,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小组中的.同学边操作、边记录、边讨论,便于总结规律。共可以摆4种,即16÷2=7(长)+1(宽)=6+2=5+3=4+4。

  8、数学故事可以让学生通过“拼一拼”的操作,再求出新拼成的长方形桌面的周长;组织小组内及组间的交流,肯定不同的方法,提倡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1)先求出正方形桌子边长,再乘拼成的长方形中拥有的边长数。

  (2)先求出正方形桌子的边长,再算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最后根据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求出周长。

  (3)先将正方形的周长乘正方形桌子的张数,再根绝每两张桌子拼一次就减少两边的规律,从积里减去减少的边的长度。

  9、第9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交流及班级集中发言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想法,用媒体直观展示图形之间的变化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四幅图的周长相等。

  10、总结:在这节课中,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

  11、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教学反思:

练习六教学设计10

  佚名

  教学要求:

  按笔顺书写、形近字组词、按课文内容填空、把句子补充完整、修改病句、熟记成语、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指名认读“胀”、“贼”、“舅”3个字。

  (2)学生自己观察每个字的笔顺,指名说说关键偏旁“长、戎、臼”并练习。

  (3)练习按笔顺书写。

  (4)反馈写字情况,表扬写得正确的同学,帮助写得错误的同学。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让学生说说着一题应这样练习。

  2、指导。

  (1)指导分别读一读这三组形近字,注意读正确。

  (2)分组引导边读边比较音、形、义的异同。

  3、练习

  (1)学生分组练习口头组词,根据组词,进一步引导区别三组字的异同,特别是“形、型”的区别。

  (2)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写在书上的括号里。

  (3)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所组的词语。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引导学生回忆两句话所在的课文,背一背有关的句段。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同座位再交流填写的情况。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边读边想象句子描绘的图景,领悟所填词的意思。

  (4)让学生谈一谈读句子时脑海中所浮现的画面。

  (5)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课堂作业

  1、用三组形近字分别组词。

  2、抄写填好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要求

  2、指导

  3、练习

  学生自己练习口述地(2)(3)(3)句的答案。

  4、反馈

  指名说说,每句话补充的内容,表扬说的正确、说的与众不同、说的有创意的同学。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说说要求。

  2、指导

  (1)读一读例句,想一想例句有什么毛病?

  (2)说一说词序混乱的毛病,应怎么样改?

  3、练习

  (1)让学生用读、想、调的'方法练习修改第(1)(2)(3)句。

  (2)教师进行针对性辅导。

  4、反馈

  (1)逐题汇报修改的情况,并将修改后的句子与原句做一个对比,体会改后的句子的正确,反复朗读修改后的句子。

  (2)同座位互相修改。

  (3)将正确的句子在本子上抄写一遍。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镀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习自由读。

  (4)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难理解的成语,教师给于讲解。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练习六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位置,让学生学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发展数学思维,培养空间观念。

  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旧知,拓展新知

  教具准备:

  课件:有关位置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请同学们看题,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出示:体育课上,同学们站成方队,小文站在正中间,她的位置可用数对(3,3)表示,请你算一算,这个方队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请同学们自己解答。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一共有25位同学。这个同学站在第3列,说明一共有5列。她站在第3行,说明一共有5行。所以是5乘5等于25人。

  师:你说得太好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练习有关位置的知识。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想一想,填一填。

  A、小军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3,4)表示,小红坐在第1列第6行,用(,)来表示,用(5,2)表示的同学坐在第()列第()行。

  B、刘强和王兵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点(4,1)和点(2,7)表示,

  (4,1)中的4表示第4列,则1表示(),(2,7)表明王兵坐在第()列第()行。

  2、做练习一的第3题。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理解重要地名的索引,看懂地名的具体位置,明确左边是16页的A、B两列,右边是17页的`A、B两列,

  (1)让学生在图上指出天文馆、少年宫、五爱城所在的区域。(2)你能像“地名索引”中那样表示出游泳馆、邮电大厦、医院、红星剧场和火车站所在的位置吗?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汇报。

  3、做练习一的第4题

  (1)照样子写出下图中字母的位置。

  A(5,8)B(,)C(,)D(,)

  (2)描出下列各点并依次连成封闭图形,看看是什么图形。A(5,9)B(2,1)C(9,6)D(1,6)E(8,1)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提示第6题的(1)题:平移后需要画出几个图形?注意是“分别”平移,不是连续平移。

  提示第7题:一个格子的长和宽各表示100米。学校以东300米在什么地方?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说一说你的收获?

  到生活中走一走,把生活中有关用数对表示位置的问题,写成数学周记的形式。

  教学反思:

  学生能够正确地表示出物体的位置,也有个别同学因粗心而失误,应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练习六教学设计12

  训练目标:

  1.用钢笔写字。

  2.读词语,注意声调变化。

  3.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4.改正句中用错的词语。

  5.熟记12条成语。

  6.讲《水浒》故事。

  7.学写毛笔字。

  训练时间:3课时

  训练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用钢笔写字。

  2.读词语,注意声调变化。

  二.教学目标 :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认读描红内容。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笔画多的字的结构:如:艇,舟字旁较瘦长,左右两边要靠紧。“赢”、“豪”上中下结构竖向要紧凑。提醒学生要把这些字写得入体、美观。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巡回指导。

  4.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己读词语。

  (2)学生说读词语的感受。

  (3)教师结合本题词语告诉学生变调的规律:两个第三声相连,前一个第三声字改读第二声;三个第三声字相连。前两个第三字都改成读第二声。

  3.练习。

  (1)教师范读。

  (2)学生“开火车”读。教师纠正读音。

  4.反馈。

  (1)学生说变调规律。

  (2)学生齐读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2.改正句中用错的词语。

  二.教学过程 :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例句。

  (2)给“大得很”换词,使学生明白仅凭这类词,还不足以使句子具体。

  (3)引导学生明白“一眼望不到边”,具体、生动地写出了“大”到什么程度。

  (4)学生讨论:该句还可能怎么填?

  (5)教师归纳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要紧紧抓住句中的中心词来写,使中心词的意思表达更具体、生动、准确。

  3.练习。

  (1)学生尝试填句子。

  (2)学生“开火车”读自己所填的句子。

  (3)学生说“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

  (4)老师设计巩固练习。

  夫子庙的灯真多啊,————————————。

  小东非常聪明,——————————————。

  4.反馈。

  逐题讨论,教师注意纠正。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病句。

  (2)三位学生上黑板练习,其余学生自行修改病句。

  (3)讨论板演的作业 。

  (4)教师归纳改这类病句的步骤:先计句子,找出用错的词语,然后选择意思较为接近的合适的'词语来替换,最后读一读,看换上的词语是否恰当。

  3.反馈。

  (1)教师设计巩固练习。

  为了提高读书效率,我们可以订一个读书策划。()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亲切。()

  (2)逐题讨论巩固练习,确定正确答案。教师及时矫正。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熟记成语。

  2.讲《水浒》故事。

  二.教学过程 :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

  3.练习。

  (1)学生大声自由练读。

  (2)同座位的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4.反馈。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二)教学第六题。

  1.课前准备。

  (1)教师提前一个月安排学生阅读《水浒》。

  (2)选择《水浒》中一个精彩的或者说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作为重点阅读,并练习有表情地讲故事。

  2.审题。

  (1)教师简介《水浒》,导出《水浒》故事。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3)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练习的步骤:先分小组讲故事,然后每级派代表上台讲故事,其余学生评议。

  3.练习。

  (1)每四人一小组,在小组内讲《水浒》故事。

  (2)每组派代表在讲台讲故事,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并要有表情。

  (3)全班同学评议:故事哪些地方讲得精彩?哪些地方讲得不够好?有没有讲错的地方?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讲的故事进行评议。

  (3)鼓励学生回家后给家人讲《水浒》的故事。

  (三)练写毛笔字(略)

  1、分析写法。

  2、练写。

练习六教学设计13

  一、复习

  举例子复习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思考过程)

  二、基本练习

  指导完成第5题。

  (1)、独立完成。

  (2)、选几题说说思考过程。

  三、变式练习

  1、指导完成第1题。

  (1)、指导看懂题意。

  (2)、学生完成后交流结果。

  2、指导第2题。

  (1)、看图理解题意。

  (2)、完成后校对结果。

  3、指导第3题。

  (1)、读题,明确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

  4、指导第6题。

  (1)、填写第1竖的结果,观察4个算式与上面3个数的关系,得出规律。

  (2)、完成后2题。

  四、提高练习

  1、指导第3题。

  (1)、引导学生仔细看图,提出数学问题。

  (2)、解决提出的.数学问题。

  2、指导第7题。

  (1)、看懂图画意思,提出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

  五、开放性练习。(指导第8题)

  1、先独立解题。

  2、在小组中交流,讨论:怎样才能把算式更好地写出来?

  3、交流。

  六、总结

练习六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同重点。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方法:

  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来做一些关于除法的练习题。比一比谁做得最准确。

  二、综合练习

  1、完成68页“填一填”。

  2、完成68页第二题。

  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333÷37 328÷42 372÷45 395÷56 294÷29 765÷74

  3、完成68页第三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全班交流。

  4、她开学前能看完吗?估一估,算一算。

  三、拓展练习

  学生完成数学自主学习部分练习题。

  四、学生完成作业。

练习六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视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教学生尝试着画视图进一步巩固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尺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上节数学课

  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

  说说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板书:视图

  出示两张图

  问:你觉得这两张图有什么不同?

  指出:我们在观察一个正方体的时候,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前面、右面和上面

  图1画的就是我们平时能看到的情况,而图二是在图1的基础上添上了3条虚线,这样就使图看起来立体的效果更强,可以完整地看到正方体的六个面,像这样的图,我们可以叫它"透视图"

  我们要会观察视图,大家一起动手画一个正方体

  二、练习:

  说一说先完成书上的问题

  问:谁能像这样子也来提问考靠大家?

  随学生的提问

  其他同学解答

  注意学生在出题的时候

  要说清楚是从哪个面观察

  得到的是怎样的排列的几个正方形?

  你能用几个小正方体搭出下面的楼房模型吗?

  追问:图2看到的是3个正方体

  是不是真的就3个?

  观察这类图要注意什么问题?

  3.先数一数各有几个正方体

  再摆一摆

  (图略)提醒:图2和图3都是2层的.

  2层的视图要注意上面正方体的下面虽然看不到,但肯定是有的一定要数进去

  4.思考题:

  下面的几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连一连连完后请学生说说自己在连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

  连完后有什么发现?

  注意让学生发现相对的面

  如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在观察的时候,上面多的那一块的方向是正好相反的

  三、尝试画较为复杂的视图

  1.用4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摆成从右面看到的是

  2.用4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摆成从右面看到的是

【练习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练习7》教学设计06-21

《练习4》教学设计07-13

《练习1》教学设计04-17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10-16

《单元练习1》教学设计04-15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实用[6篇]12-14

鲁滨孙漂流记练习教学设计10-17

《祝福》练习设计练习题07-15

初商偏大调商练习课教学设计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