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24 17:37:1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汇编(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单元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汇编(15篇)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1

  16、跟踪台风的卫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台风的语言。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课文,感受台风的狂暴、气势汹汹、疯狂、骄傲自大。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课文,感受台风的狂暴、气势汹汹、疯狂、骄傲自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激趣。

  1、板书:跟踪,指名正音。这个词什么意思?你在电视或电影中看过“跟踪”的情形吗?

  想怎么读这个词?为什么要这样读?

  2、知道我们今天要读谁跟踪谁的故事吗?板书:台风卫星

  3、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台风是什么样子的?怎样跟踪?为什么要跟踪?)同学们真爱动脑筋,学完了课文这些问题我们都能找到答案。

  二、初读感知课文内容,学好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A.读准生字新词。B.把课文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C.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

  (1)出示词语,指名读。

  盯住、监视、跟踪、嘲笑、自豪

  舒展、大声嚷、狂怒、怒吼、狂暴、暴跳如雷、疯狂、泄气、懒洋洋

  堤坝、撑牢、谈笑风生、不慌张

  A、指名读。这些生字中有那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B、这些词语的排列有规律吗?

  三、再读课文,找出含有这些词语描写卫星、台风、人们生活的.句子,读一读,相机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四、精读课文,感悟台风的语言描写。

  (一)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认识一下今天的一个主人公——台风。

  这个台风可不一般,它会说话呢,请找一找台风说话的句子,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二)读一读描写台风语言、行为的句子,感悟台风的特点。

  1、出示句子:他刚刚舒展开巨大的身子,猛然望见天空中有颗小星星不停地朝他眨着眼睛,便大声嚷道:“你是谁?竟敢盯着我!”

  (1)台风为什么要“大声嚷道”?抓住“大声嚷道”来读好句子。

  (2)相机板书台风的特点。

  2、出示句子:“小东西!”台风狂怒地嚷道,“你可知道我的厉害?鱼儿见我钻入深水,船儿见我避进港湾,树儿见我把腰弯。嘿嘿……”

  (1)提醒学生注意“狂怒地嚷道”这个提示语的位置。相机板书台风的特点。

  (2)老师这里有段视频,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台风的威力。

  (3)有感情地读句子。

  3、出示句子:“哼,我要把你甩掉!”台风呼呼呼地朝大海的深处奔去。

  相机板书台风的特点。

  4、课文除了描写台风的语言,还描写了台风的神态、动作,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出示句子:

  台风狂暴地跳起来,对准气象卫星猛扑过去。

  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

  台风泄气了,只好懒洋洋地朝海洋的另一个方向奔。

  5、配合音效来帮助学生读好描写台风行为的句子。

  6、另一个主人公又有什么表现?下节课学习。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

  2、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为社会造福的志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台风和卫星的对话、神态及动作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台风为什么会“大声嚷”、“狂暴地跳起来”、“暴跳如雷”?这都跟卫星的“跟踪”有关。

  二、品读气象卫星跟踪台风的句子,了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

  (一)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气象卫星跟踪台风的句子,再读一读。

  (二)同桌讨论交流,来概括卫气象卫星的特点。

  (三)检查交流:找出句子,指名读。

  1、出示句子:“哈,”小星星笑了笑说,“我是第三代气象卫星,人们叫我时刻跟踪你,监视你,直到你消失为止。”

  (1)抓住“时刻”,品读句子。

  (2)“时刻”说明了什么?

  2、出示句子:“可我偏偏爱跟着你走……”

  (1)这个“你”是谁?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回顾板书)

  (2)这么厉害的台风,卫星却偏偏爱跟着他,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呢?

  (3)生读。

  (4)过渡:台风会善罢甘休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我们一起读。

  (5)师生接读:台风狂暴地跳起来,对准气象卫星猛扑过去。可他哪里知道,气象卫星站设在离地面三百公里的高空,他再蹦跳也不管用。这句写出了台风的狂暴,请你再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

  3、出示句子:他感到有点累,正想歇歇脚,无意中发现气象卫星仍然紧紧地跟踪着自己。

  (1)老师也是找到的这一部分,我也想读给大家听听。

  师读漏掉“无意中”、“紧紧地”,行吗?

  (2)体会台风满以为把卫星甩掉了,但卫星却不放松地紧跟它。

  4、读好对话。

  出示对话:

  “哼,我要把你甩掉!”

  “想甩掉我?没门儿!”气象卫星用嘲笑的口气对他说。

  5、过渡:最后台风甩掉卫星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句子::“哈!这里的人们早就知道你快要来了。”气象卫星自豪地说,“每隔二十五分钟,我就向他们报告一次你的行踪。”

  (1)抓“自豪”。气象卫星为什么会“自豪”?

  (2)人们早就知道台风会来了,可是他们仍然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谈笑风生)

  (3)理解“谈笑风生”并用这个词造句。

  (4)指导朗读“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可是他很快发现,堤坝筑高了,树木撑牢了,人们谈笑风生,一点也不惊慌。”

  6、出示句子:气象卫星迅速地转过身,有紧紧地跟踪者,监视着……

  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7、看来,气象卫星确实应该自豪,因为他的工作帮助人们战胜了台风,我们再也不怕台风带来的灾难了。气象卫星为我们为类做出了这样大的贡献,有什么话对它说吗?你有什么话要对制造它的科学家说吗?

  三、分角色朗读,角色表演。

  四、知识拓展,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第五题:你还想知道哪些人造卫星?选择一个做点研究,再把结果跟同学们交流交流。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2

  教材简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劝说”,这里有规劝的意思,劝说别人改掉不良的习惯。安排这次口语交际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本次习作是写常用应用文──发言稿。发言稿是参加会议者为了在会议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

  安排此次习作的目的,

  一是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是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

  3、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具体情景、具体需要写发言稿。学情分析: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而习作教学应注意学生创作热情的激发,把习作与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本课设计力求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巧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入角色,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参与习作,切实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课时安排:

  三课时。

  课前准备:

  1、《吸烟害处知多少》补充资料。

  2、学生代表发言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了解意义,揭示课题

  1、讲述晏子劝说齐景公不杀养鸟人的故事。2、教师小结:

  成功的劝说能帮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劝说”,但也可能失败。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劝说别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劝说”。(板书课题)

  二、观看小品,探究方法

  1、颖的爷爷特别爱抽烟,你看,刚刚吃完饭,他就抽上了。(学生表演)

  爷:(坐在椅子上,抽出一支烟点着)饭后一支烟,胜过活神仙!(吸了一口,咳嗽。)

  颖:爷爷,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爷:什么日子?

  颖: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这一天,全世界的人都不能吸烟。

  爷:谁规定的?谁能管了全世界?

  颖:联合国规定的。

  爷:联合国能管了咱们中国?

  颖:爷爷,抽烟的害处很大,我求您别抽了!

  爷:没事!我抽了几十年了,身体不照样好好的?咳,咳??就是有点小咳嗽。

  颖:反正抽烟没一点好处。

  爷:颖颖,天不早了,你该上学了;我呢,到公园溜达溜达。2、小组讨论,交流:为什么颖没有说服爷爷? 3、集体交流:我们来帮帮颖,说说怎样才能劝服爷爷不抽烟?

  (以理服人,列举出抽烟的害处,让爷爷从内心里真切地感受到抽烟有害无益;以情感人,注意说话要情真意切,让爷爷感到你是真心为他好。还要注意劝说的对象和方式,乐意接受你的劝说。)

  4、师总结:

  劝说也是一门艺术,得讲究方法,以大话套话压人、说软话求人都不大可能奏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对方心服口服。另外,劝说还要注意对象、场合、方式方法。

  三、创设情境,尝试实践

  1、模拟角色劝爷爷:假如你是颖,你怎么来劝爷爷?

  ⑴ 老师给大家提供吸烟害处的资料,阅读了解吸烟的害处。

  ⑵ 在小组内模拟劝说,评选出最佳劝说者。

  ⑶ 全班交流,比比哪个小组的劝说更容易奏效,体会劝说的艺术。

  (可由老师扮演爷爷这个角色。)

  2、联系实际,实践劝说:

  ⑴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也会碰到很多类似的问题,说说在哪些情况下都需要进行劝说?

  ⑵ 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先说说你打算针对什么事进行劝说,再商量一下怎样劝说会更有效。

  ⑶ 模拟表演:请若干小组上讲台进行模拟表演。

  ⑷ 全班评议:让学生评一评谁的劝说效果好,为什么好?

  评议应根据劝说的要求“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来评议。

  四、小结

  生活处处有语文,现在我们在课堂上劝说,走出课堂,我们将劝说引向生活,希望同学们能学以致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和谐。〖板书设计〗

  劝说

  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

  态度诚恳 注意对象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3

  写作目标:

  1、总结传记的特点,并能够根据自己要记述的对象设计适宜的写作方式。

  2、会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通过记言述行,展现人物风貌。

  3、在真实的基础上合理发挥想象,适当描写,增强传记的生动性。

  4、学生能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思考人生经历,提升人生境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评讲上周《学写传记》的作文。请看写作目标:

  二、出示目标:

  1、总结传记的特点,并能够根据自己要记述的对象设计适宜的写作方式。

  2、会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通过记言述行,展现人物风貌。

  3、在真实的基础上合理发挥想象,适当描写,增强传记的生动性。

  4、学生能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思考人生经历,提升人生境界。

  过渡语:我们以是否符合写作要求为评判标准来评选优秀、合格、不合格的作文,请看批改结果:

  三、出示批改记录

  (1)出示优秀作文x人,合格作文x人,不合格作文x人(显示名单)教师对于作文写得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对于写得不好的学生,予以批评。

  (2)还可以出示其他,比如:题目好、选材好、结构安排好、立意好、语言生动、细节描写好等的学生名单予以表扬。

  过渡语:现在我们来欣赏优秀作文(2—4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完就来点评。

  四、第一次“先学后教”:赏析优秀习作

  (1)出示:

  自学指导

  出示学生的优秀习作,作者登台朗读,其他同学准备登台评析:先评中心思想是不是正确,再评是否达到写作要求。

  (2)后教:

  ①学生先登台口头评析或谈体会(评段落、句子之间的语句是否连贯,评是否达到写作要求),比谁评析或讲得最出色。

  ②教师表扬作文语言连贯,能够达到写作要求的学生。鼓励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过渡语:现在我们来看看不合格的作文,一起帮他指出问题。

  五、第二次“先学后教”:找不达标作文的问题

  (1)出示:

  自学指导

  出示学生的不达标作文,让作者登台朗读,其他同学准备指出问题:段落、句子之间的语句是否连贯,哪里没有达到写作要求。

  (2)后教:

  ①学生先登台口头评析或谈体会,指出问题:段落、句子之间的语句是否连贯,哪里没有达到写作要求。比谁评析或讲得最出色。

  ②教师小结,拓展:白板出示或口头概述在批改中还出现的一些其他问题,希望同学们避免。

  六、作后练习:复作或写同类型作文

  (1)作文未达标的学生,按照评讲课上受到的启发,结合老师的评语,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复作;作文写得好的,就写《写作实践》中的同类型作文;

  (2)将复作或写的同类型作文誊上作文本上,教师复改、复批,比谁的作文大有进步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1、利用网络资源对大熊猫的相关知识作更为全面的了解。

  2、增强保护大熊猫的意识,号召社会一起关注野生动物。

  网络教学环境的设计:

  1、供一人一机的网络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2、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网站和新浪、百度搜索引擎。

  第一块:网上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讲解操作注意事项,提供网址和搜索引擎让学生查找有关“大熊猫”的生存现状、环境等知识。明确任务要点。

  2、巡视、指导上网搜索、下载、

  3、组织交流资料汇报查找的内容随机交流自己的收获

  第二块:回归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对课文做补充交流

  第三块:网上创作活动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查找我国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联系课文,用简要的文字写下建立保护区的意义。在word文档中完成。

  2、组织学生资源共享资源共享,交流文章

  3、学习评价:谈谈对本堂课学习的感受。谈谈感受

  课后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写一份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倡议书。

  2、根据资料,仿照生物书体系,编写一篇生物课文:介绍大熊猫的知识。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这篇文章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抽出、欣赏、浓雾、献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人参、又肥又厚、松鼠、飞舞、宝库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2. 学习作者抓景物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自学指导法,讨论交流法

  四、教学媒体

  网络课件

  五、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预习课文,学会自学;

  2、初步理解,总体把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曾爬过黄山的天都峰,欣赏过它的秀丽与险峻;我们曾游览过河北的赵州桥,惊叹过它的坚固和美观。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的小兴安岭,领略一下它的美丽与富饶吧!

  1、看地图,介绍小兴安岭;

  2、读题,抓重点词“美丽”。

  二、指导预习

  1、出示“一读二画三想四讨论”,指导自学。

  2、思考:(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的?

  (2)课文哪些自然段总写?哪些自然段是分写?

  3、预习反馈:

  (1)分段抽读课文,说说这段主要说什么?

  (2)认读识记生字词。重点分析“膝”、“临”等。

  (3)问题反馈,质疑问难。

  三、学习1、6自然段

  1、抽读首段;“你觉得小兴安岭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词句看出?”

  (1)“数不清”、“几百里”、“绿色的海洋”(树多、树绿)

  (2)导读。(夸张、惊喜)

  2、抽读、默读第6自然段:

  (1)“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景色 诱人”、“大花园”、“巨大宝库”等)

  (2)导读。(赞美、热爱)自读,抽读,赛读。

  四、课堂作业

  1、完成生字词语的书写:

  “献”字的左边的“南”字里边是两个短横,不要少一笔。

  比较记忆:“刮”——“乱” “挡” ——“档”

  2、熟练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通过假想旅行,我们曾到过美丽的日月潭,到过富饶的西沙群岛,我们感受到祖国南方的风光美如画。那祖国的北方又是怎么样呢?在祖国的东北有许多高大的群山,其中有一座山,名字叫“小兴安岭”,那里可美了,像个大花园。课本上称它是:“美丽的小兴安岭”。(点击打开课件主页)。

  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乘坐飞机,到东北去,继续我的假想旅行。好吗?

  要想坐上飞往小兴安岭的飞机,同学们必须先会读这些词语才能获得飞机票,你们有信心吗?

  二、整体感知课文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乘坐我们这飞往小兴安岭的航班。你们到小兴安岭去旅行,心情一定很愉快吧!那你们是在明媚的春天去,还是枝叶繁茂的夏天去?是在在金黄的秋天去,还是在白雪皑皑的冬天去呢?看!小兴安岭已经张开她美丽的怀抱,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播放小兴安岭的风景图片。)

  1、欣赏了小兴安岭美丽的四季,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①小兴安岭非常美丽,动人;②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③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 诱人;④小兴安岭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⑤小兴安岭像一座巨大的宝库……)

  2、小兴安岭确实景色优美、特产丰富,那么在课文中作者是怎样描述的呢?作者是通过抓住什么景物的描写来展现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的呢?让我们赶快到课文中看看吧!

  三、抓住重点句段,品读体会。

  (一)、学习“春天”一段。

  1、指名读。

  2、谁来说说作者春天来到小兴安岭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3、作者又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呢?你觉得哪一句写得最好?

  过渡:刚才,我们抓住重点词语读懂了这一自然段的每一句话。谁来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景色。)

  4.小结读书方法:一读二画三想四讨论

  5、怎样通过朗读来体现这种生机勃勃的美呢?(边读边想象画面)大家在朗读时就要注意突出描写景物特点的词语。

  (1)、自己体会语气来读一读。

  (2)、指名试读。

  小结过渡:听着大家的朗读,可以看出,大家好像还沉浸在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里。小兴安岭的'其它季节也同样的美丽迷人!请同学们按照刚才“一读二画三想四讨论”的方法分组学习“夏、秋、冬”三个自然段

  (二)按上述方法,学生分组自学“夏、秋、冬”三自然段。随时进入讨论区把自己的学习收获与大家交流。

  1、学生按上述学习方法,阅读理解课文“夏天”一段。

  2、检查自学

  (1)、这一段有几句话?

  (2)、这四句话都像我们介绍了那些景物?

  (3)、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3、概括本段段意。(谁来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

  4、朗读训练:这么美的景物,我们来读读好吗?喜欢哪一句的就来读哪一句。

  5、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指名发表的见解。

  过渡:春天的芬芳、夏天的葱绿、秋天的金黄、冬天的洁白,构成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多么美丽的一幅图画啊!

  难怪作者欣赏完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大声感慨——

  全班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过渡:刚才一组有声有色的镜头,已经在我们的头脑的“银幕”上放映出来,那么,怎样通过朗读来体现小兴安岭的美呢?

  朗读提示:春天,语调要轻而缓,读出“春天”给小兴安岭带来的勃勃生机,读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美丽春天的赞美之情。夏天,描写树木部分要读得热烈;描写晨雾部分要读得深沉有力;后两句要读出美的快感。秋天是收获季节,对小兴安岭的“献出”更应该读出赞赏的激情。冬天应该注意作者句中拟人化的描写,因此应读得生动,富有情趣。

  6、学生有选择地朗读课文。

  7、指名朗读。

  四、说话训练

  小兴安岭真美啊!同学们,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

  五、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这篇文章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作者按“总—分—总”的写作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第1自然段先概括写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的特点,然后第2至5自然段分别具体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最后总写小兴安岭像“大花园”、“宝库”,浓笔重彩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贴切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感染力。

  六、小练笔:写一写家乡的一处景物

  板书设计:

  总 “绿色的海洋”

  春: 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夏: 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

  秋: 白桦、栎树、松柏、落叶、山葡 榛子

  冬: 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 富饶

  总 “大花园”、“宝库”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到了二年级下册,孩子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比较多的识字方法,能够独立认识一些新字。新课程倡导在生活中识字的理念也已经渗透到孩子的骨子里,他们无意或有意间识字能力不断提高,课外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因此,开展小组交流识字,相互评价能够提高孩子的识字兴趣。这篇课文写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得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生活就是这样,只要善于思考,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妨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一下玲玲的情感的变化——满意、着急和战胜困难后的喜悦;品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并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后又走出文本,寻找同类题材的文章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对文章的感悟。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8个生字和带生字的新词,会写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2、把握玲玲的情感变化,体会爸爸含有深意的那句话。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①生字教学及课文片断的课件,生字、生词的卡片。

  ②准备一些铃兰花、野蔷薇花的图片

  课前自学

  1、自学方法

  1)读。读课文3-5次;拼读生字栏里的生字1-3次,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记。在课文中,给本课生字注音;划出带生字的新词,读一读,记一记。

  3)问。问一问自己,读懂了什么;并在不懂得地方打上“?”号。

  2、自学作业

  1)我会填上合适的词

  地哭地看地笑

  地说地想地摸

  2)背一背,写一写

  好多事民表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读本课生字,会写:玲、狗、糟、楼。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门打开课本116页,板书课题《玲玲的画》

  2、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

  二、自主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1)同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3)全班交流。

  4、自学检测

  多种形式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理解词义,选自己喜欢的两个词说一句话。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1)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3、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设疑: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的奥妙是什么呢?我们第二节课学习。

  四、观察发现,指导书写

  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玲、狗、糟、楼”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书写“玲、狗、糟、楼”。引导学生发现: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玲”字右边是“令”,不是“今”。反犬旁的第二笔不容易写好,指导写“狗”字时要注意示范。“糟”字右边的“曹”字学生没写过,是难点,需作细致的指导,特别是笔顺,引导学生认真书空、反复临写。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同样是“米”,在“糟”字中捺变成了点,在“楼”字中捺却没变。

  3、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五、板书设计

  玲玲的画

  坏事变好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脑、筋、肯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一、游戏激趣,复习字词

  游戏“大转盘”(转盘上写着生字新词,教师转动转盘,学生开火车读。)

  二、自主学习,朗读感悟

  1、自学提示:玲玲弄脏的画怎么会得一等奖?学生自由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有关句子。

  2、交流并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1)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在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快来和大家交流吧!

  2)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而不是其它东西?

  “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些什么?(原来空空荡荡的楼梯,现在增加了活生生的小生命,变得那样有生气,玲玲能不满意吗?)

  3)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肯动脑筋)

  (指导目标: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在朗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满意、着急和战胜困难后的喜悦。)

  3、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金嗓子?然后学生进行评议: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

  4、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三、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在同学们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

  四、观察发现,指导书写

  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脑、筋、肯”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书写“脑、筋、肯”。同样是“月”,在“脑”字中瘦而长,在“筋”字中要写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变成了竖。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五、课后自学

  A、日积月累:把课后练习“读读抄抄”中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B、阅读课外书中“动脑筋,坏事变好事”的事,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如:《花的学校》中的《爱动脑筋的岳柱》

  六、板书设计

  25玲玲的画

  坏事变好事

  肯动脑筋

  26、蜜蜂引路

  教材分析:

  本文是以“找”字为线索,讲了列宁利用蜜蜂做向导,找到养蜂人的故事,表现了列宁有非凡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2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的原因。第3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无数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看似纷乱的蜂群,在列宁的眼中却有清晰的规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养蜂人的所在。只要肯动脑筋,许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办成。第4自然段讲了列宁找到了养蜂人。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懂得遇到问题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思考事物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

  2.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初步懂得遇到疑难的事情只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前预习

  1、自学方法

  1)读。读课文3-5次;拼读生字栏里的生字1-3次,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记。在课文中,给本课生字注音;划出带生字的新词,读一读,记一记。

  3)问。问一问自己,读懂了什么;并在不懂得地方打上“?”号。

  2、自学作业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小山—()房子一()火车一()草地

  —()园子一()蜜蜂一()飞机一()绢

  2)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里有许多()。他仔细(),

  只见那些()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个()里,()旁边有一所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感知全文,学习第一到三自然段。

  2、认读本课生字,会写:“蜂、引”等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一、谈话激趣,设疑导课

  1、板书:蜜蜂。范写蜂字,你还知道什么蜂?

  2、板书:引路。引路什么意思?引是生字,范写。给“引”找朋友。

  3、设疑:蜜蜂给谁引路?蜜蜂真的会给人们引路吗?

  二、自主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自学检测:

  认读:常常、往常、惊讶、谈天、附近、敲门、列宁

  注意:字音难点是“斯、谈”。

  组词:给“谈、列”找朋友。

  指名分节读课文。重点读好第一节。

  3、蜜蜂给谁带路呢?

  出示列宁的雕塑。介绍列宁的身份及当时的时代背景。

  列宁是伟大的领袖,出生在俄国。他是个精力充沛的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甚至一天工作二十几个小时,由于革命工作的艰苦、繁忙,他的病情非常严重。1922年,在医生的强烈要求下,列宁到莫斯科郊外的小村去疗养。病中的列宁仍然坚持读书看报的习惯,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这篇课文就是写他在疗养期间找养蜂人谈天,向养蜂人学习的事情。

  三、学习课文重点段第三段。

  1、自学提示:蜜蜂是怎样引路的?默读第三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1)小组交流,完成贴画。指名交流,在黑板上贴画。

  2)看图连起来说说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2、怎样找到养蜂人?

  1)读第三段,想列宁所想,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2)交流。可以从列宁的观察和思考上做进一步的引导。如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他想:跟着蜜蜂一定能找到养蜂人。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心里想:蜜蜂飞进园子,房子一定就在这园子附近。当他发现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心里想:房子里住的一定是养蜂的人。

  3、列宁的观察和思考的对不对呢?读句子证明。哪个词语说明列宁想的和看到的是完全一样的?(果然)给果然换个词语?(果真、真的)

  4、朗读背诵这段话,练习排列句子的顺序。

  5、讨论:你觉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善于发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

  6、过渡:养蜂人和列宁的会面又是怎样一个有趣的场景呢?下节课再学。

  四、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蜂、敲、派”。特别是“敲、派”的右边写法。

  “谈”强调一个字中不能有两个捺笔。

  五、板书:

  蜜蜂引路(板画、贴图)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听写:蜜蜂、引路、派人、谈天、附近、敲门、惊讶、列宁2、学习课文第四段,总结全文。

  3、想象说话训练。

  一、复习导入

  1、选词填空:常常往常

  列宁()请养蜂的人来谈天。

  ()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去找。

  2、给这两个词语分别找一个近义词,代进去读读看。(经常、平常)

  3、你能用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4、列宁又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齐读第三段。

  二、学习第四段

  过渡:在蜜蜂的指引下,列宁找到了养蜂的人。

  1、养蜂的人看见列宁会怎么想?指名读第四段。

  2、图文结合,说说图上谁是列宁,谁是养蜂的人?从表情看,养蜂人怎么想?

  3、那他们会怎么说呢?用浪线划出他们的对话语言。

  同桌互读对话——指名表演读——评读:养蜂人为什么感到惊讶?(伟大领袖来看普通养蜂人;不知道他的家也来了)——师生分角色读。

  4、结合理解“向导”,蜜蜂真的能当向导吗?列宁靠什么找到养蜂人的?

  5、总结:对了,列宁是靠动脑筋,想办法,仔细观察,利用蜜蜂采蜜后要飞回蜂窝的特点,找到养蜂人的家。这就告诉我们小朋友要是碰到困难,只要开动脑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6、养蜂人听了列宁的话后,会怎么说怎么做?续编故事。

  三、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带着对列宁的敬畏齐读全文。

  2、齐读全文。总结全文。

  从疗养并没有使病情转好。1924年,在病魔无情地折磨下,列宁离开了他深爱的土地和人民。但是,他的精神却在人民心中永存。他的名言却在人民口中传诵。

  3、交流列宁的名言。深情地朗读。

  四、课后自学

  1、摘录列宁的名言数条进行积累

  2、把续编的故事写下来。

  五、板书:

  蜜蜂引路

  常常(经常)

  往常(平常)

  续编故事:怎么说?怎么做?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复韵母aieiui和它们的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能够认读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会拼读本课的复韵母音节,会读拼音词。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会3个复韵母aieiui和它们的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能够认读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会拼读本课的复韵母音节,会读拼音词。

  难点:能够认读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会拼读本课的复韵母音节,会读拼音词。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挂图 拼音小黑板 拼音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学会3个复韵母aieiui和它们的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课时重难点:准确读出复韵母aieiui和它们的四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把两个单韵母放在一起的拼音字母吗?这样的字母叫复韵母。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复韵母。

  板书:aieiui

  问:这里的复韵母都是由几个字母合成的?

  讲:像这样由两个或三个字母组成的韵母就叫复韵母。

  二、看图学习语境歌,引出aieiui

  1、图上画的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教学语境歌:扎篱笆,围树苗,一棵矮来一棵高。éiéiéi,小羊羔,快快过来吃青草。

  2、这两棵小树苗怎样?引出高矮的“矮”。

  小女孩在干什么?引出围篱笆的“围”。

  小男孩在干什么呢?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引出“éi”。

  3、只要把高矮的“矮”,嘴里会发出的声音“éi”,围篱笆的“围”,都读成第一声就是我们要学的aieiui。

  三、看图学习字母ai

  讲:图上的两棵树苗一棵高,一棵矮,“矮”就是字母ai的音,ai要先发a的音,开口度大,声音响亮,然后迅速向i滑动,i的发音轻短,合起来一口气读成ai。

  教师范读:ai。

  学生学读ai。

  ai有四个声调:āiáiǎiài。

  (集体读字母和四声,个人读,分行读)

  记忆āi的形。

  四、看图学习字母ei

  1.图上的小孩子在喂羊羔,他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讲:ei发音的方法和ai一样,要先发e的音,e读重一点,i读轻短一点,模糊一点,就成了ei的音

  教师范读:ei。

  学生学读:ei。

  ei有四个声调:ēiéiěièi。

  (运用多种方法练习读。)

  2.怎样记字母的形呢?

  可以根据发音来记形。

  五、看图学习字母ui

  问:1.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

  讲:围篱笆的“围”发第一声就是ui的音,要先发u的音迅速向i滑动就是ui的音。

  学生练习读准ui的音。

  板书四声进行练习。

  2.怎样来记ui的形呢?

  六、巩固练习

  看板书采用多种形式读准音

  课中休息:

  儿歌:复韵母,真有趣,两个字母在一起,

  口形变化要注意,合成一音要牢记。

  七、讲标调方法

  aieiui都是由两个单韵母合成的,那么标调的时候应当写在谁的头上呢?

  老师教你们一首儿歌,这首儿歌就告诉我们怎样标调。

  儿歌:有a不放过,没a找oe,

  iu并列在一起,注意标在后一个。

  八、指导书写:

  两个字母靠的近一些,占格的方法和以前学的一样。

  九、作业

  练读aieiui的四声。

  连写aieiui。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快速认读声母aieiui组成的音节,会准确拼读本课的复韵母音节词。

  2、会发现我们身边有许多藏着aieiui的音节。

  3、试着用拼音词讲故事。

  课时重难点:

  能正确快速认读声母aieiui组成的音节,会准确拼读本课的复韵母音节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作好铺垫。

  1、师:小朋友,我们拼音王国里呀又多了3个复韵母朋友,你看他们来了:多媒体出示aieiui,谁能叫出他们的名字?

  生:aieiui

  2、师:已经认识他们了!那他们的兄弟姐妹认识吗?你看他们也来了:多媒体出示:aiaiaiaieieieiei uiuiuiui

  师:谁来读ai的兄姐妹

  生:āi ái ǎi ài

  师:ei的兄弟姐妹呢?

  生:ēi éi ěi èi

  师:ui的兄姐妹也想让你们喊喊,谁来?

  生:uīuí uǐ uì

  师:齐读:

  3、师:如果他们的队伍排乱了,你们能认出他们来吗?

  出示打乱的aieiui的四声谁能认出他们来呢?

  师:那我们来开火车!

  师:我们一起来叫叫他们的名字!

  师小结:小朋友,你们真是了不起,不按顺序也可以认出他们来!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要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想听吗? 那就脚放平――腰挺直!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探究新知。

  ㈠听一听

  师:有一天呀,乌龟和白兔碰到了一起,小白兔嫌乌龟爬得慢,乌龟不服气,于是他们之间进行了一次比赛。你们看,他们正在比赛呢?多媒体出示:龟兔赛跑图,小朋友们,他们各自都在干什么呀!

  ㈡说一说:

  生:乌龟在拼命地爬 小白兔在睡觉

  师:哦,乌龟在爬,白兔在睡觉。

  多媒体相应出示:wū guīpá báitùshuì

  ㈢找一找

  师:小朋友们,你们找找看,我们学过的复韵母藏在什么地方?看谁的火眼金睛能把他们找出来。

  生:藏在乌龟的guī中 生:白兔的bái中 师:还有呢? 生:睡觉的shuì中

  师:对,就藏在这儿。(边说边操作,红色闪烁u??iu?)

  ㈣拼一拼

  1、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找出来了!是呀,我们平常说的每一句话,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由我们学的拼音字母组成的! 拼音王国里多了这3个复韵母,声母们都来欢迎他们,都想和他交朋友。

  你们看:ai找到了朋友。出示:bpkh ai

  2、师:ai找到了哪几个好朋友,谁来说说他们的名字

  生:bpkh

  3、师:声母b和ai交朋友,拼读的时候怎么拼呢?先听老师拼?b-aibaibai 谁告诉我,老师是怎样拼的?

  生:声母要轻一点。 生:韵母要响一点,拼得时候要快一点。

  师:是呀,声母轻短 生:韵母响, 师:两音相连 生:猛一撞。

  师:说的好!我们一起来拼一下: 生:baibaibai

  4、师:那其余几个怎么拼呢?自己先试试。 师:谁先来: 生:paipaipai

  5、师:跟声母kh交朋友,谁来拼? 生:kaipaipai 生:haihaihai 师:好,谁来领大家一起读:(一位学生领大家一起读)

  6、师:ai交了朋友,ei也想要交朋友呀!他的`朋友谁来喊。

  出示:mw ei

  7、师:怎么读好他们呢?我们男女生来比赛好吗?先自己试一试。 师:这个谁来读:男生来,派一个代表先来读! 生:meimeimei 师:男生齐读。 师:这个女生来读,也先派一名代表! 生:weiweiwei 师:女生齐读! 师:不分胜负:那交换后再读!(女生先读,再男生读)。

  8、师:aiei都有了朋友,ui当然也要有朋友啊!谁能来读好它?

  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学生练读) 师:呆会儿我们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开得顺,要不要准备一下。(学生积极的准备) 师:准备的怎么样了?再请同学互相读给同桌听,同桌之间也要交好朋友。(同桌互读) 师:火车哪儿开? 师:哪两列火车并列一起来开!

  三、联系生活,拼读音节,自主探索。

  1、师:小朋友们,老师又要带大家出发了,去认识三样新事物,想去吗?那就(师:一二三生:坐端正)

  2、师:你们认识他们吗?多媒体出示:白菜梅花书柜 生:一棵白菜,一枝梅花,一个木柜(注意学生用的量词)

  师:这是我们常吃的白菜出示:白菜báicài bái是由什么组成的呀? 生:bái是由声母b和韵母ái组成的。 师:谁来把它拼出来:生:báibáibái师:一起来拼? 师:cài是由什么组成的? 师:谁来拼?生:càicài 师:谁能把这个音节连起来拼一下: 生:báicài师:说的真好,奖给你一个大拇哥! 师:我们一齐读!

  3、师:那这两个音节词谁来拼读,先自己试一试。 师:谁来读第一个? 生:shuguì师:第二个谁来读? 生:méihuā 师:huā是三拼音,读时要注意:声轻介快,韵母响。 师:齐读。 师:男同学读梅花,女同学读书柜。 师:调过来读

  四、回归生活,给物标音。

  1、师:小朋友真聪明,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跟大家来做个游戏!猜一猜,谁能猜出我做的是什么动作?(师做“飞”、“拍”、“睡”的动作)

  2、师:老师在干什么?(老师做飞的动作) 生:老师在飞。 师:对,这就是小鸟飞的音节,谁来拼?你能带大家读一读吗? 生:feifeifei 师:你带领大家读得真好,老师把这个好看的图片送给你,课间游戏时你带同学一边飞一边拼读,好吗? 生:好的。(学生非常高兴地坐下了)

  3、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周围也有好多藏着aieiui这3个音节的词语,我们来找一找好吗? 生:好的。 师:(老师指着黑板问)这是什么? 生:黑板。 师:黑板是什么颜色的? 生:黑色的。 师:开动小脑筋,想想这里藏着谁? 生:“黑”里藏着ei。 师:真聪明,谁来读这个音节! 生:heihei 师:我们把它贴在黑板上标出来。

  师:墙壁是什么颜色的?这里藏着什么? 生:“bái”里藏着ái。 师:这是我们小朋友用的水杯,这里藏着什么? 生:这里藏着ēi。 师:还有吗? 生:这里还藏着?i。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音节,然后把他们贴上去。生拼读音节)

  4、师:小朋友们,其实生活中还有好多地方可以用我们学的音节去标出来,请小朋友在课后找出来告诉老师,看谁找得最多。

  五、运用音节,自主讲话

  1、师:小朋友们,刚才老师讲了龟兔赛跑的故事,但是,龟兔赛跑结果怎样呢?要请小朋友自己来讲!你们行吗? 那在讲故事之前,先要把这些音节读熟。出示:龟兔赛跑图 谁来读。 生:wuguipabaitushui师:读得真棒,这里有个整体认读音节wu都读好了,应直接读,不能拼,我们一起读。(生齐读)

  2、师:那谁来根据汉语拼音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先自己试试。 生:有一天,乌龟…… 师:讲得真好!如果把故事中的白兔和乌龟的话讲的更生动些,故事肯定会更好听。请小朋友们回去作充分的准备,下节课我们进行故事比赛。

  3、老师这里还有一句关于龟兔赛跑句子呢,能读出来吗?

  小白兔,白又白,要和乌龟来比赛,你猜猜,谁厉害?

  六、总结

  今天我们读了声母与aieiui相拼的音节,小朋友们学的很认真,大家要好好学拼音,学好了拼音我们就能说好普通话,能自己读懂故事书了。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其诗歌的基本特征。

  2、学习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点]

  1、领悟诗人憎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自由的思想倾向。

  2、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学习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式、讨论式、启发式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的大多数文人都怀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踏入仕途,但是当他们进入仕途后,往往会发现仕途并不能实现他们的理想,失望之余,有许多人就退隐山林,归隐田园,这些人之中,陶渊明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今天,我们来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起走入陶渊明的田园世界。

  二、知人论世

  1、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的陶渊明的有关知识。

  2、教师补充说明

  3、学生诵读以前学过的陶渊明的两首诗

  三、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

  注意字音、朗读的节奏和词语意思。

  2、欣赏名家朗读

  注意朗读节奏及诗歌情感

  四、重点赏析

  (一)眉目传情

  思考: “归园田居”的意思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它的题眼是什么?

  明确:归

  (二)整体感知

  在“归”这个明示信息下还潜藏着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朗读课文,用原文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讨论:

  1.从何而归?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明确:“尘网”、“樊笼”。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明确:官场生活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

  2.为何而归?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追问: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明确:“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

  追问: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明确:

  (1)“羁鸟”是关在笼中的鸟;“池鱼”是禁在池中的鱼。

  (2)特点: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场就如同“羁鸟”、“池鱼”一般,失去自由。(“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

  (3)运用比喻说明作者身在官场,而心系田园的心情,对自由的向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表明自己的性格与世俗官场生活不适应。“适俗”就是适应仕途中繁缛礼节的限制和尔虞我诈的权势之争,诗人说自己缺乏应酬官场的气质和情操,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第二句写自己流连山水喜爱田园,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

  3.归向何处?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 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思考:

  (1)找出描写田园景色的句子?

  并指出描写了哪些具体的意象。

  (2)诗人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把农村中最常见的事物,描绘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方宅草屋近

  静榆柳桃李远近结合动静结合村庄炊烟远

  动鸡鸣狗吠以声衬静视听结合

  白描: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

  意境:优美宁静、恬淡自然、闲适自由

  情感: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4、归去何感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思考:归去后最能表现诗人归隐田园的心情的`词语:

  明确:无尘染/有余闲/久/复——自由、安逸、喜悦。

  提问: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主旨:厌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五、拓展延伸

  讨论:有人认为陶渊明的归隐是消极避世,不敢直面现实,不思进取的表现。有人认为他的归隐是对自我本性的皈依,他在感受自然万物和艰难的躬耕生活中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了新的意义。你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田园呢?(可从社会责任感、个人追求、当时的社会环境等角度思考)

  结束全文:

  陶渊明就是因为舍弃了功名,淡泊了名利,才成就他美丽自然的诗篇,才坚守了人格精神的自由与独立。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9

  教材简析:

  《打电话》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选编这段相声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和幽默,了解相声这种特殊的语言表演艺术。在读中感悟到,打电话与人交流要言简意赅,这样不仅节省时间,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

  教学重点: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教学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特点。学情分析:

  对于相声学生并不陌生。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积累,调动起学生读相声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阅读,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人无语言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收集《打电话》相声段子的录音或录像。

  2、收集其他经典的相声段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学习由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郭启儒合说的相声《打电话》,领略相声这门艺术独特的语言魅力。(板书课题)

  二、浏览课文,初步感知

  1、浏览全文,想想这则相声说的是件什么事?

  2、相声里打电话的年轻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说话啰唆、废话连篇)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悟

  1、正像同学们所说的,课文中打电话的这个人说话啰唆,废话连篇,你从哪儿感受到他的啰唆?请先浏览课文找找依据,说说你的理由。2、学生自主学习。3、集体交流:

  (这样的例子课文中比比皆是,只要学生能找到并说明理由均可。)例如:

  ⑴ 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

  是耗子呀。??

  ⑵ 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乙:是够啰嗦的。

  甲: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乙:废话,可不是女的嘛。

  ⑶ 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乙:废话。

  甲:讨论吗?不讨论。

  乙:人家没事。

  甲:太好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票都买好了。长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

  乙:他在这报账呢!

  ⑷ 长安大戏院,从你家出来,坐六路公共汽车,往前坐三站,车上有座你就坐着,人多你就站着。

  ??

  小结: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把一个啰嗦者说话啰唆、废话连篇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把他取名为啰唆,真是名副其实,让人不由得发笑。

  4、想像:

  听电话的小王会有什么感觉?假如你是旁边准备打电话的`人,你会怎么样?

  师小结:所以到最后不但浪费了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耽误了事情。

  5、通过学习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

  (说话太啰唆不但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会耽误事情,我们平时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得体,还要说得简练才行。)

  四、了解特点,学习表演

  1、学了这个相声,你现在觉得相声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通俗易懂、贴近生活、风趣幽默、极其夸张,有很浓的讽刺意味。)

  2、小结:

  是的,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它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表演中说、学、逗、唱是它的主要形式,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引人发笑,让观众们在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中,在阵阵笑声中得到启迪。3、学习表演:

  ⑴ 观看录像(或听录音)《打电话》。

  ⑵ 同桌合作或自已找伙伴分角色读相声《打电话》。

  (因为语言比较通俗,讽刺意味比较浓,所以朗读的重点是读出人物语言的生活化,读出讽刺意味。)

  ⑶ 找学生上台试着说一说这个相声。

  4、小结:

  相声不仅是说,还是唱,相声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相声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相声是笑的艺术,又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可以让人们在笑声中得到启迪??

  五、作业

  1、课余与父母共同看相声、演相声。

  2、创作一个短小的相声段子。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10

  一、本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以“自然奇观”为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以具体、形象的语言分别描写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南国风光“鸟的天堂”,以及绚丽的火烧云。除了4篇课文以外,还安排了很多与专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整组教材中安排的各种语文活动,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积累语言:

  1、认识本组的27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读写“宽阔、笼罩、薄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奔腾、依旧、恢复、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要求准确听写)

  3.能正确读出“闷、号、切、数、泊、干、模”等字在课文中的读音。

  4.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段。重点背诵《观潮》3、4自然段;《鸟的天堂》第七、八、十二、十三自然段,其它部分熟读;《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有关自然景观的四副对联。(背诵要求不丢字、落字,流利有感情。)

  学习读书:

  1、学习并实践“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2、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词句的含义。

  3、学习课文,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地描写。

  练习写作:

  基本了解写景文章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尝试按一定顺序,从几方面来写一处景物。

  三、各课教学目标分解:

  1、《观潮》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笼罩、屹立、人声鼎沸、薄雾、横贯、山崩地裂、恢复”等词语。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围绕“奇观”找出相应的句子并能从声音、形态等方面体会大潮的壮丽与雄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4、能按一定顺序,运用比喻等方法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2、《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

  1、能从数字对比中看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从千姿百态的水、如神来之笔的山、多样分布的生物等几方面体会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2、能熟练朗读课文,正确认读课文中注音的生字及新词。

  3、学会查阅收集资料,并且能进行整理展示。

  3、《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本课八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应接不暇”等词语;掌握“数、泊、干”等多音字在本课的正确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描写榕树部分的惊奇与描写众鸟纷飞部分的惊喜。背诵七、八、十二、十三自然段,其它部分熟读。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

  4、表达对“那翠绿的颜色......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的理解。

  5、讨论了解最后一句中的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不加引号。

  6、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4、《火烧云》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找出并熟读文中ABB结构的词语及描写颜色的词。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火烧云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练习修改习作。

  2、培养有顺序抓特点说景观的能力,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进行发言、倾听、提问、补充、讨论的练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读背园地中的五则对联,发现这几则对联的特点,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主动去积累优美的诗句、对联。交流发现的一些有趣的语文材料。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11

  【教材分析

  《江雪》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两首》之一。此诗为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所作。诗人借描写风雪之中垂钓的渔翁,来衬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其中那位“独钓寒江雪”的渔翁,正是诗人不屈不挠和孤独情怀的人格化身。

  【学情分析

  古诗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领域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文质兼美,已得到人们的重视。四年级的学生对读古诗、赏诗境、悟诗情已有一定的'基础,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古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讨论,体会古诗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

  品读重点词句,理解词句意思,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了解诗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故事的教学,感悟古诗选词精炼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教学时,从文字表面挖掘开来,用朗读、吟诵、议论等形式,深入感受诗歌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渗透科学自然观和美的教育,是本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教法、学法

  教法:

  1、情境创设:让学生观看视频,充分感受老翁寒江独钓的画面。

  2、引导示范:在学习古诗时,充分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来学习古诗,理解诗意。

  学法:

  1、朗读感悟: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熟读的基础上感悟古诗。

  2、小组合作学习:在老师的引导示范之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5—8分钟)

  1、在大雪纷飞,寒分啸啸的时候,人们都已回家避寒,江面上却有一位老翁在垂钓,他就是柳宗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江雪》(板书课题)。

  2、齐读诗题,总结题目意思。(江上的雪景)

  3、观看视频,说说你感受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了解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5—7分钟)

  1、用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懂?(指名交流汇报)

  3、学习生字,扫除拦路虎

  孤蓑翁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10—15分钟)

  1、同学们,《江雪》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寓意深刻的“寒江独钓图”,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2、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句:

  千山鸟飞绝。(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

  绝:尽,没有

  这一句的意思就是“所有高山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一片洁白,一只飞鸟也没有”。

  3、小组合作学习

  用学习第一句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剩余的诗句。

  要求:

  (1)、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2)、重点抓“灭、孤、独”这几个关键词进行理解

  (3)、根据关键词,把整句诗的意思翻译出来,并读一读。

  4、交流汇报

  第二句:万径人踪灭。

  径:小路灭:消失

  此句解释为:所有的道路上都没有行人,一片沉寂。

  第三句:孤舟蓑笠翁。

  孤:指江面上只有一条船

  蓑:指蓑衣 笠:指斗笠

  此句解释为: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有一叶孤舟,一位老人披着蓑衣,戴着斗笠。

  第四句:独钓寒江雪。

  独:独自一个人

  此句解释为:独自一个人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5、理解整首诗的意思,把诗意连起来读一读。

  所有高山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一片洁白,一只飞鸟也没有,所有的道路上都没有行人,一片沉寂。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有一叶孤舟,一位老人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6、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让同学们想一想,议一议)

  7、此情此景,诗人为什么还在独钓呢?

  8、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升华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8—10分钟)

  1、简要说说古诗的大致意思。

  2、古人说“诗中有画”。你能将《江雪》想象成一副画吗?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3、课后搜集柳宗元的诗读一读。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12

  一、教材简析

  这个语文园地共有四项内容,分别是:数笔画填空、看图读词语、读字涂色和读背儿歌。第一课时完成前两部分:“我会填”和“看看读读”。通过我会填中的数笔画练习,让学生巩固以前学过的部分汉字。“看看读读”中专门针对量词进行的训练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既可以帮助学生识字,又能让学生逐步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习惯。

  二、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辨别。

  3.课堂设计摆脱旧的教学模式,把游戏带进课堂,通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力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学过字的笔画数,并按笔画数填写。

  2.复习巩固学过的字,逐渐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语言习惯。

  四、课前准备

  挂图、字卡、纸做花瓶及红花。

  五、教学流程

  1.谈话激趣

  春天到了,草地上开着各种鲜艳的野花,真美啊!今天老师要带着你们漫游语文园地。在那里花仙子姐姐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漂亮的花瓶,哪个小组的小朋友肯动脑筋,会学习,他们小组的花瓶上就会开出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2.我会填

  ①.出示题目。(出示“花瓶”图,花瓶上写出“三画,四画,五画”),你们知道这些花瓶里都插些什么花吗?

  ②.小组学习。

  1.小组的伙伴商量一下,你们要插哪个花瓶的花?

  2.请在题目中找出你要插的花,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得又对又快。

  ③.集体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板书。

  ④.口头组词:一朵花上只有一个字,他多孤单呀,我们给他们找些好朋友吧!

  ⑤.扩展练习:老师再给你们两个花瓶,你能在花瓶里插花吗?(老师在花瓶上贴“二画,六画”)

  1.小组合作学习。

  2.集体交流,给说得好的小组贴上一朵大红花。

  3.小朋友,你们继续跟着老师往前走,闭上眼睛,踏着音乐,走呀,走呀……快睁开眼睛看呀,(出示课件或挂图,不出现文字)我们来到了哪里?(田野、郊外)看到那里有些什么?

  ①.观察图画,说说图意或编一个小故事。(学生自由发言)

  ②.读词。(根据学生发言,随机出现文字:白云、小船、小河、小狗、鸭子、野花)。

  1.齐读。

  2.自读:一只小狗,一条小河,一朵白云,两只鸭子,一条木船,几朵野花)。

  ③.小组讨论:把图中的事物连起来说一说,比一比哪组说得好。

  1.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如:蓝蓝的`天上飘着一朵白云,一条弯弯的小河上停着一条小木船,两只鸭子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草地上盛开着几朵野花,一只可爱的小狗在草地上欢蹦乱跳,高兴地汪汪直叫,多美丽的一副图啊!

  ④.游戏。(对口令巩固数量词)

  1.老师说数量词,同学说事物名称。

  如,一张()几朵()一片()几座()

  一条()一堆()一棵()两只()

  2.同学甲说数量词,同学乙说事物名称。

  ⑤.比一比,抢答。

  1.找一找教室里的东西,比比谁量词用得准确。

  2.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比一比谁量词用得准确。

  六、小结

  今天同学们真能干,老师没有告诉你们答案,你们通过自己和小组里的伙伴协作就把问题解决了,知道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量词。有兴趣的话回家跟爸妈对口令,比一比,好吗?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机械、装置、紧迫、挺身而出、标准化”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熟练朗读读课文,理解文中的惠特尼发明的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3、认识分号对掌握要点的作用,初步掌握分号的用法。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的惠特尼发明的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分号的用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机械、装置、紧迫、挺身而出、标准化”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教学重点:

  会认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机械、装置、紧迫、挺身而出、标准化”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划分段落。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你知道哪些发明家?他们都发明了哪些事物?(学生结合搜集的有关资料介绍发明家的各项发明。)

  2、过渡:有一个人发明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到底发明了什么东西呢?(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扫清障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介绍的主要人物是谁?他到底发明了什么东西呢?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标出来。(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不明白的地方)

  2、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指名读----分组读-----齐读(注意一些容易读错的字音)。重点指导学生写“傅、惠、械”。

  3、选词填空捍卫保卫

  (1)()自己的尊严是每个人的本能。

  (2)解放军战士部不畏严寒酷暑,在边疆()祖国。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2、学生读文后质疑。(预计出现的问题:什么是标准化?标准化有什么特点?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原来制作毛瑟枪的方法和标准化制作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等。)

  3、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想想这篇说明文主要主要讲了什么?可以分为几部分?

  4、学生交流,同时梳理出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列举了发明家的几项发明,引出了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发明。第二部分(2-9)具体地描写了惠特尼获得生产合同的过程。第三部分(10-11)主要介绍了惠特尼的发明及作用。第四部分(12)讲惠特尼的.给人们的启示。

  四、展示疑惑,相互解疑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那些疑问?(学生大胆质疑)

  2、相互质疑,教师梳理归纳。

  (1)什么是标准化?标准化有什么特点?

  (2)这篇说明文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3、朗读解疑。

  五、课堂检测

  1、关联词语填空。

  ()标准化的产品,()能大量快速地生产。

  这个规格的螺栓()可以用在你的自行车上,()可以用在你家的缝纫机上,()可以用在搅拌机、洗衣机上,()全世界通用。

  2、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

  2、熟练朗读读课文,理解文中的惠特尼发明的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3、知道分号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的惠特尼发明的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反复朗读句子,体会分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复习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分组分段朗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质疑探究

  探究一:什么是标准化?原来制作步枪的方法和标准化做法有什么不同?

  1、出示自学要求:边读边画出有关的语句、(1)什么是标准化?标准化有什么特点?

  (2)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3)原来制作毛瑟枪的方法和标准化做法有什么不同?

  2、画句子,读句子,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从制造、生产、修理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区别。

  4、指名读句子,体会分号的用法、作用和好处。(学生自己总结)谁能运用分号说一句话?(学生练习运用分号)

  5、经过刚才的比较,你们知道“标准化”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做法吗?(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也可以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回答。)

  6、这种方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请联系生活谈谈。

  7、教师小结“标准化”的意义:只有标准化的产品,才能快速大量生产,广泛使用。探究二::惠特尼的发明与爱迪生、贝尔、莱特兄弟等人的发明有什么不同?你从他的发明中获得什么启示?

  1、出示学习提示:

  (1)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片段。

  (2)从课文中找出带有分号的语句读一读,体会分号的作用。

  2、指名学生回答。

  3、指导朗读相关片段。

  三、拓展提升,总结升华。

  讨论:你认为导致他与众不同的成功发明是哪些因素?(学生自己总结:认真观察、钻研、不怕挫折等等)对你有什么启发?

  教师小结:惠特尼的发明多奇妙呀!它启发我们,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

  五、当堂检测,巩固知识。

  1、填空。《他发明了什么》中,他指的是()他发明了(),你要学习惠特尼()的精神,他的发明启发我们()。

  2、指导学生做《练习册》

  3、拓展阅读:自由朗读《“看”的学问》。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14

  一、单元整体解读

  统编教材六上第二单元以“重温革命岁月”为主题,编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五篇课文。

  《七律·长征》是革命家毛泽东创作的一首革命诗歌,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恢弘的诗作。《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八路军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连队主力及群众的撤退转移,将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棋盘陀继续痛击敌人,最后壮烈跳崖,英勇牺牲的故事。《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灯光》讲述了“我”由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联想起了解放前“我”当战地记者时结识郝副营长的故事。《我的战友邱少云》记叙了抗美援朝时期,“我”的战友邱少云为了不被敌人发现,任凭烈火烧身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有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

  本单元以革命文化内容为主题,以老一辈无产积极革命家和革命英雄人物的生平传记、故事等作品为载体,反映了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斗争和英勇无畏等革命传统,是典型的革命传统教育,价值取向鲜明。如何将革命传统教育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这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其次,革命传统题材文章呈现的历史画面定格在革命战争年代,无论是英雄人物、革命时间,还是时代环境、革命精神,对当下的小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遥远的。如何让文章内容真正触及学生心灵,让他们产生近乎感同身受的情感,这也是一个问题。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景的”,习作训练要素是“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是典型的读写结合单元。其中,阅读训练要素旨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在写场面时,是如何做到既注重整体面貌勾勒,又注意局部细节刻画的,领悟二者是如何有机结合的,如,《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自然段描写狼牙山上的激烈战斗场面时,作者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再如,《开国大典》写阅兵式部分,作者既写了整体阅兵式庄严、隆重的氛围,又突显了各个队伍的特色,在此基础上,写作要素旨在,引导学生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既关注整个场景,又注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

  二、大单元设计构想

  从这个单元的选文来看,课程内容上属于20xx版课程标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这个任务群在第三学段提出的“学习内容”要求包括:“阅读、欣赏革命领袖、革命先烈创作的文学作品,以及表现他们事迹的诗歌、小说、影视作品等,感受革命领袖、革命先烈伟大的精神世界和人格力量,认识生命的价值;运用讲述、评析等方式,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学提示”中提到:“可以根据学段学习要求,围绕学习主题创设阅读情境,在主题情境中,开展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活动。”

  基于上述单元整体解读与课标分析,本单元需要学生持续理解的两个大概念分别是,大概念一:重温革命岁月,可以培养爱国情怀。

  大概念二: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可以更好的表现场面的特点。

  大概念一聚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重温革命岁月?

  大概念二聚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表现革命岁月中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场面?

  这个单元习作主题“多彩的活动”的写作要求中,附上了三幅照片,定格了多彩活动中的精彩瞬间,这个单元大单元学习的学习情境也可以借鉴单元习作要求的启发,创设定格“精彩瞬间”的学习情境,这里的“精彩瞬间”是指,革命传统教育类文章中,描写大场面的精彩瞬间,如,《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自然段描写狼牙山上的激烈战斗的精彩瞬间;《开国大典》中既描写整体阅兵式庄严、隆重的氛围,又突显了各个队伍的特色的精彩瞬间等。

  基于此,本单元的核心任务应设计为:定格 “精彩瞬间”活动分享。

  参与定格“精彩瞬间”活动分享的要求是,1.明确自己分享的“精彩瞬间”的具体内容。2.搜集相关资料,运用点面结合的方式把“精彩瞬间”的场面描述清楚。3.与同伴分享“精彩瞬间”的具体内容,邀请他们提出修改意见。

  要完成这一核心任务并达成概念性理解,就需要将核心任务分解成几个子任务:

  子任务一:学习课文,聚焦“精彩瞬间”

  任务说明:根据单元选文特点,以及学生自身兴趣,发布单元任务:定格“精彩瞬间”活动分享,基于任务驱动,学习课文内容,聚焦课文中“精彩瞬间”的场景,如,《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自然段描写狼牙山上的激烈战斗的精彩瞬间;《开国大典》中既描写整体阅兵式庄严、隆重的氛围,又突显了各个队伍的特色的精彩瞬间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些“精彩瞬间”的场景的,根据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发现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子任务二:点面结合,讲述“精彩瞬间”

  任务说明:在了解点面结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这样写法的好处,在小组汇报过程中,提示学生可以采取抓关键字词,边读边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等多种形式,有理有据地阐述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运用点面结合写作方法描写场面的成功标准,随后,为定格“精彩瞬间”分享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师生共同商定分享会的成功标准。

  子任务三:举办定格“精彩瞬间”分享活动

  任务说明:举办定格“精彩瞬间”分享活动的准备和流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围绕成功标准推选分享者,每组将组内活动流程记录下来;每组推选出一到两名选手参加到班级“精彩瞬间”分享活动中;班级分享活动中,师生根据成功标准对参与选手进行投票,选出最佳分享者。

  三、学习评价设计

  (一)单元学习成功标准

  1.能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课文后面生字条中所有的字,并正确组词;会写方格里所有的字,做到正确美观,能正确听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自主学习课文,自行梳理课文的基本结构,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在教师的帮助下,能通过抓关键字词,边读边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等多种形式,有理有据地解释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

  5.能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述课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大场面。

  (二)定格“精彩瞬间”分享活动成功标准

  1.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

  2.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增加感染力。

  3.分享内容富有画面感。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读准“沿”字的音,掌握“观、际、答、弄”四个字的字形。教学难点:理解这个成语故事的意思。

  教学准备:

  能活动的挂图、玻璃板、投影仪或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

  训练点:

  1、读好反问句和感叹句。

  2、续写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文明理

  一、解题、导入新课。

  1、“坐井观天”,指的就是坐在井底看天。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坐井观天”的故事。(板书课题)3、读题,释题。(板画一口井)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让学生借助拼音小声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

  (二)指导读准字音。

  (三)提问:青蛙与小鸟共有几次对话?画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读一读。

  三、分段学习课文

  (一)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有几句话。

  1、青蛙坐在什么地方?

  2、小鸟从哪儿飞来?落在什么地方?

  3、什么地方是井沿?(教师指着插图中的那口井来讲解。)

  (二)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3次)

  1、学习它们的第一次对话。

  1、课文中的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那到底谁对谁错呢?(1)青蛙问小鸟什么了?(指导朗读,要读出问话的语气。)

  (2)小鸟是怎么回答的?小鸟为什么要从天上飞下来,落在井沿上?(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渴。)20xx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3)小鸟说“我飞了一百多里”说明什么?(说明天很大很大。)

  2、学习第二次对话。

  (1)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又说什么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青蛙说的话,要读出不相信的语气。)(2)青蛙说小鸟说“大话”,这“大话”指的是什么?(说小鸟的话是吹牛的话,是不符合实际的话。)(3)青蛙认为天有多大?认为天只有井口大。

  (4)“弄错”是什么意思?(是搞错的意思)。什么叫“无边无际?”(“际”是靠边的或分界的.地方,也就是边际,“无际”就是没有边际,“无边无际”在本课是形容天很大,没有边际。)

  3、学习第三次对话。

  (1)让学生小声自读六、七两个自然段。

  (2)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后是什么表情?这里的“笑了”是什么意思?(嘲笑)(3)青蛙说自己不会弄错的原因是什么?(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

  (4)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小鸟这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它是怎样劝告青蛙的?(教师指导朗读小鸟说的话,要表现出既觉得青蛙可笑,又仍然很耐心,很诚恳。)

  四、启发思维,引导总结

  1、读了“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小结。)

  说话训练:从这个故事,我知道了2、老师归纳小结寓意。

  3、明白了“坐井观天”的意思,你有什么想法?

  4、小结: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呀!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坐井观天”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续编故事,指导写字。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学生讲“坐井观天”的故事。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2、你能从字形结构上给这课的九个生字归类吗?(观、沿、别、际、抬、信这六个字是左右结构的20xx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字,答、百、弄这三个字是上下结构的。)

  3、你认为写“沿”字时,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左窄右宽,第五笔是横折弯)

  4、让学生口头组词。

  5、做猜字游戏。

  6、看拼音写词语。

  jǐnɡ yán bú xìn qīnɡ wā tái tóu()()()()

  7、在()内填上合适的词。

  一()小鸟一()水井一()朋友一()石头一()青蛙一()大树

  三、续编对话,拓展思维

  1、回忆:青蛙和小鸟谁的看法对?青蛙为什么会错?

  2、听了小朋友的话,青蛙打算跳出井口看看。想一想,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⑴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表演。

  ⑵全班交流续编的对话。

  青蛙跳出了井口一看,它看到了

  四、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际、答”两个字。

  1、“际”字的左耳旁中的“阝”要写得稍小一些,不要超过田字格中的“横中线”。

  2、“答”字上面是竹字头,不要写成草字头,写时,竹字头只占田字格上半格的二分之一。

  3、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教学反思:

  我提出疑问引起兴趣,导入新课,学生马上有序的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并画出生字,然后小组合作进行拼读;然后由我检查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这期间,我参与到具体的小组学习中,重点对个别后进生进行指导。

  二年级的孩子能从个体自学预习课文,读准字音,到小组合作认读生字,在一步步的主动自学课文,这正体现新课标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要求。低年级学生是有能力自动化地自学课文,扫除阅读的障碍的。让孩子借助已有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实践努力去认读课文,并且通过孩子之间的互相帮助,合作去读准课文,而不是按传统的教学“一步步”领着学生向前走,能让孩子在主观意志上建立“我能学”的自信,并通过主体的实践努力达到掌握一定学习策略的“我会学”。把学习的主动权更好的教给孩子,让孩子掌握学习的策略,更利于孩子明天自己去学习。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02-23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07-22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精选]01-12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优秀08-05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15篇02-23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15篇)02-23

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03-15

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03-01

语文第三单元的教学设计07-07

《语文园地七》单元教学设计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