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美术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18 11:20:5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美术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教学设计精选(15篇)

美术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习构图,能画面满,并在画面上表现花朵的大小、高低排列。

  2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在音乐中表现各种形状的花朵。

  3、在美术活动中获得愉悦。

  活动准备:

  油画棒、8开白纸、水粉色、各种花的图片、示范画 活动流程:

  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示范构图比较——幼儿作画、教师指导——作品展示。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活动。

  小朋友,你们都见过花吧?那好,说说看你见过什么样的花呢? 老师也见过很多的花,有一种特别大,有一种又特别小,像小米粒。

  二、出示各种花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1、让幼儿感受花的姿态美。

  看,老师今天就带来了各种各样花的图片,漂亮吗?漂亮在哪里?引导幼儿观察花朵有的开了有的还是花苞,花是有各种形状的,有大有小,姿态也是各种各样,有高有低,还有各种形状的叶子。 教师:请问小朋友你看到的花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小朋友们喜

  欢哪一朵?

  幼儿:………

  2、教师出示花的图画,让幼儿观察。

  教师:观察花是什么颜色?有几朵花?(一朵)

  幼儿:………

  三、教师示范构图,让幼儿在比较中学习。

  (老师画一朵花)你们觉得怎么样?

  (教师再画一幅画:各种姿态、高低错落、大小不一的花。让幼儿比较。)

  现在你们看看哪一幅漂亮?为什么?(因为第二幅画面满、多。)

  (教师画第三幅画:花排列的.整整齐齐的。再让现在那一幅漂亮?为什么?(第三幅象排队,第二幅高高低低的。)

  注意:教师的引导重点让幼儿明白画面满、排列高低错落、姿态各异的画是美的。

  四、 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针对目标指导。

  五、作品展示、结束活动。

美术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掌握制作手拉手的动物的设计和制作技能,设计出新颖可爱的立体造型作品。

  2.通过设计和制作,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掌握设计、描绘、剪裁、插接等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动物形象设计和插口设计。

  教具准备:

  多种手拉手的动物、幻灯片

  卡纸、剪刀、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排用具。

  二.引入新课

  1.出示范作。欣赏,体会结构的新奇巧妙

  揭示课题——手拉手的动物

  2.手拉手的动物,是一组形象重复的立体造型,由三只形象相同的动物经立式

  插接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整体造型作品。

  三.新课教学

  1.各种动物都可以制作成手拉手的动物。

  2.仔细观察单个动物的造型,特别要看清插口的设计、插口的形状、开口的方向、插口的.深度、插接方法。

  3.制作方法

  (1)取三张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卡纸。

  (2)设计动物形象,如:企鹅、熊猫等。

  (3)设计立式插口。

  在双翅与身体之间画一个垂直的十字形,在双翅的每边设计一个垂直插口,

  开口的方向相反,一个向上,一个向下,插口画到十字垂直线的横线上,

  这样左右插口的高度保持相同,插接后形体不会歪斜。

  (4)剪裁。

  将三张卡纸重叠在一起,一次剪出企鹅的形象,同时也剪开插合。

  (5)分别描绘企鹅的形象,同时话上眼、嘴、翅。

  (6)按顺序插合。

  四.作业

  1.用卡纸制作一个手拉手的动物。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业讲评

  学生作品展示,互相讲评。

  课后反思:

  了解到动物的群居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爱护大自然。

美术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一)指导幼儿初步学会安排主题画面。

  (二)体验作品及创作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油画棒、白纸、备用纸、教师示范用A3纸;小猪头饰一只。

  活动过程

  歌曲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画一种动物,这种动物藏在一首歌里,我们一起先来听一听,猜猜有哪个小动物藏在歌里。

  (歌词:小猪吃得饱饱,闭着眼睛睡觉,大耳朵在扇扇,小尾巴在摇摇,呼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噜,小尾巴在摇。)

  (幼儿答对后,教师出示小猪头饰)哪个小朋友能边唱边表演这首歌呢?

  师幼示范绘画

  (示范画一)

  [师]这首歌里的小猪正在做什么事情呢?(睡觉)老师来给大家画一只正在睡觉的小猪,小猪的耳朵、嘴巴和脚看上去像什么图形呢?(耳朵大大的;嘴巴是三角形的;脚是椭圆形的。)睡着时的小猪是怎样的呢?(眼睛闭着;身体趴着;有的小猪头朝这边,有的`小猪头朝那边。)最后围上栅栏,小猪就有家了。

  (示范画二)

  [师]除了睡觉,小猪还会做些什么事情呢?(走路、散步)现在老师来画画正在散步的小猪。

  [师](教师边画边引导幼儿说说小猪身体的各种特征。)小朋友们想想看,小猪会在哪里散步呢?(在鹅卵石路上)鹅卵石怎么画呀?哪个小朋友来试试看?(幼儿一作画)

  [师]小猪散步的时候天气如何?(有太阳)画纸上还有很多空白的地方,你们觉得太阳应该画在什么位置比较好?谁来试试看?(幼儿二作画)

  [师]这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咳,你好!”小猪回头一看:“哎呀,原来是好朋友也来散步了。”你们说说,小猪的好朋友可以画在什么位置才合适呢?(师根据幼儿回答示范作画。)

  小结:画面上有两只小猪,它们的个子都差不多,既不特别大,也不那么小,它们没有站在画纸的最上面或者最下面,也没有躲在画纸的哪一个角落里,画纸上空白的地方也不多,整个画面看上去感觉就比较舒服。

  [师](启发幼儿讨论)如果小猪在草地上散步,画面上还可以画些什么?(小草、花朵)小朋友们还可以想想看,小猪和好朋友之间还可能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你能把它们画出来吗?(幼儿互相交流)

  幼儿作画

  活动延伸:布置幼儿绘画作品的展示活动。

美术教学设计4

  活动目标:

  1、感知分辨上下等方位,有控制地进行横竖线的涂鸦;

  2、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爱吃的食物,愿意为小猫送去它爱吃的鱼。

  活动准备:

  电子资源:《网鱼》PPT课件、纸具打印(空白的“渔网”若干、鱼若干)

  物质准备:蓝色彩笔、空白的`“渔网”若干(可设置不同形状、不同大小)

  活动过程:

  1,播放音频,引出小猫过生日的话题

  ——听一听,这是谁的声音?

  ——今天是小猫的生日。小动物们会送小猫好吃的作为生日礼物。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猜测礼物,引出小猫想捕鱼

  ——小动物们送什么好吃的给小猫?

  ——你觉得小猫最想吃什么?

  ——那我们一起帮小猫捕鱼吧。

  3,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讨论织渔网、捕鱼的办法

  ——用什么工具可以捕到鱼?

  ——没错,就是渔网。看看这两张渔网有什么不同?

  ——这张渔网能捕到鱼吗?为什么?改进后的渔网能网到鱼吗?

  4,出示纸具空白渔网和鱼,教师示范“编”渔网

  ——小朋友,老师捕到几只鱼?

  ——你觉得老师的鱼会逃走吗?一起来检查一下吧。

  ——鱼网编的紧密吗?渔网的边缘有封好吗?

  5,分发纸具,请幼儿自己编渔网捕鱼

  6,播放课件,引导幼儿陪小猫一起过生日

  一起把小鱼当做生日礼物送给小猫吧。

  一起唱生日歌,给小猫过生日。

美术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了解人类眼睛的形状、特征、色彩、构造等一些知识。

  2.技能目标,学会刻画大眼睛的形状、色彩、特征及神态。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音乐、观看图片、讨论交流感受眼睛所表达出的人的精神内涵和保护眼睛的意义。

  教学重点:人的大眼睛的形状、色彩、特征和神态的刻画。

  教学难点:大眼睛的不同的表达方式,眼睛情感意义的表达。

  教学准备:常规绘画工具,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激趣与导入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最喜欢猜谜语,所以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个谜语。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个黑葡萄。(PPT)

  学生猜,老师板书课题(大眼睛)

  二、探究与学习

  1、 认知眼睛形状和结构

  a.观察课件中不同年龄,不同形态的眼睛,学生讨论并说说自己看到不同眼睛后的感受。

  b.认真观察同桌的眼睛,告诉自己的同桌,他的眼睛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指名交流眼睛的组成,老师总结眼睛的结构:眼皮、眼睫毛、瞳孔(展示PPT)。

  c.老师指导,学生根据眼睛的组成,在纸上画个大眼睛。

  2、 启发观察

  我们一起来看几只小昆虫,看看你们都看到了哪些颜色,你们是用什么看见的?(PPT)

  我们用眼睛不仅能看到各种色彩,还可以看清身边的事物和美丽的`景色,你们都看到了什么?(PPT生活中的图片及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色)

  3、 示范与创作

  a.你们能用自己的一双手把你们看到了的美景画在大眼睛里吗?

  b.教师边示范边讲述绘画步骤: 先用深色彩笔画一只大眼睛

  再把你心中的美景用笔画在大眼睛里

  然后用彩笔涂上美丽的颜色

  最后把大眼睛的睫毛打扮得更漂亮。

  c.欣赏作品大眼睛(PPT)

  三、创作与指导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要求:1.把你看到的美丽世界巧妙的画在眼睛里。

  2.比一比,谁是最美的大眼睛。

  四、展示与点评:

  请几位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请同学们评出最美大眼睛?谁画的大眼睛美景最多哪里最吸引你的眼球,你觉得还有哪里不足?说说你的理由。(自评、互评、师评)

  五、知识延伸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平时同学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这样才能观察并发现我们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

美术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颜色的基本特性-冷暖色性。掌握运用冷暖色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授新课

  1、看书中图片,导入本课。冬天,你呆在一间屋子里,你希望身边的家具、墙壁以及周围的事物是什么颜色的,请你说一说你用什么颜色。夏天,什么颜色会让你觉得清凉?

  由回答的结果来引出课题,色彩有其冷暖特性。(板书课题)我们把红、黄、橙等能给人温暖感觉的颜色称为暖色。那么,这类颜色除了能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之外,还能给人其它的感觉呢?或者能使人联想到些什么?可举生活实例说明。兴奋、喜庆、欢快……

  冷色能使人感觉清爽、安静、冷的感觉等。

  教师出示色环,分别表示出冷、暖色的划分区域。

  2、进一步认识色彩冷暖特性的相对性

  书中图片有一枝花,花瓣是紫色的,这个紫色是冷色、还是暖色呢?

  给花衬上红色背景,花瓣是冷色的;而衬上蓝色背景时则为暖色的

  有时候色彩有冷暖特性是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不是固定的。如黄色、紫色、绿色等等。

  3、学生作业、老师辅导:

  请学生用冷色或暖色画一幅画

  三、课后小结

  色彩有冷暖的特性,所以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冷色和暖色来进行生活布置和艺术创作。

美术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认识水墨画的特点;

  2、认识几位水墨画大师及其作品特点;

  3、尝试树石的画法;

  教学重点:

  认识水墨画、尝试水墨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出示图片)请看张老师左手拿着的是什么?(红墨水)右手拿着的是什么?(蓝墨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什么?(墨水)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我手里拿的确实是墨水,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不是墨水,而是叫做水墨的一种东西。(出示图片“水墨”?)谁来猜猜“水墨”是一种什么东西呢?

  出示图片文字描述【齐读】:(水墨一般是指水墨画,它是中国传统的绘画表现形式,它一般利用清水和墨汁来作画。相对外国画种而言,水墨画也叫做“中国画”。)

  2、欣赏水墨效果视频

  提问:你都看到了些什么?(鱼、鸟龙等)这些东西有什么特点?(若隐若现、变换莫测)教师小结:我们中国画里面有一种绘画表现形式叫做“写意”,它就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力求笔情墨趣,以追求画面的“神似”谋求意境)(图片出示完整叙述)

  二、学习新课

  师:水墨画在绘画过程中不要求太细致的刻画,要追求神似,大胆概括,大胆表现,下面我们来认识几位水墨画大师以及他们的作品

  1、欣赏黄宾虹大师、陈子庄大师、张朋和李可染大师等的水墨画作品(图片出示相关大师的简介和代表作品)

  观察提问:这副景物中近景是什么?中景是什么?远景又是什么?(教师板书:近景、中景、远景)

  2、提问:你最喜欢哪一位大师的作品呢?为什么?

  师:同学们,现在我跟大家介绍另一位国画大师,他的名字叫戴畅,请看他的简介。(出示图片和简介)

  设问:看完他的简介,你最想问张老师什么问题?

  3、展示认识“一平方尺”大小的宣纸。

  设问:即通过看、画、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只是完成一幅作品。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分析生活中的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我国古代建筑及民间工艺品中的色彩运用,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难点: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语言组织教学,互动游戏《正反义词》。

  同学们,在课前我们先来做个小互动,《正反义词》大家都会吧?那我们就来看一看那位同学反应最快。长——、高——、胖——、黑——、

  同学们表现的很棒,都能快速的答出它们的反义词,那我们现在上课。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刚才考察了大家的反应能力,现在在考察一下大家的观察力。老师请两位学生到讲台上来,提问;他们有什么不同?是怎么看出来的?生:高矮、胖瘦、肤色黑白,嘴巴大小······

  2、下面我们在观察两组图片,列举生活中的对比现象。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视觉感受呢?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对比现象,一起来了解对比概念: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品放在一起,相互影响显示出差别的现象叫对比。

  3、那在我们的美术中会有怎样的对比效果呢?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色彩的对比》。

  三、讲授新课

  教师: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生存环境又是怎样的呢?请学生用形容词还形容一下。

  学生: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等教师说明我们的世界充满了色彩,色彩无处不在,色彩是我们的生活更有生机,活力。

  教师:但如果世界上没有了色彩又会怎样?

  学生:暗淡无光,没有生机,死气沉沉

  教师:著名的色彩大师伊顿曾这样说过:“色彩就是生命,因为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象死的`一般!”那就让我们舞动自己的生命,让它变得色彩斑斓。

  1、下面我们来一起回顾三原色,三间色。同时阅读教材小资料,分析9页教材。

  2、师出示色卡请两位学生上台采用色卡拼组、色卡连线的方式选出正确的对比色,再出示色相环请学生指出对比色。

  3、总结对比色规律。(在色相环中呈120—180度的为强烈对比,90—30度之内的为柔和对比。)接着进行细致分析不同类别的色彩对比:

  A:同类色对比:同一色相的颜色对比。特点:色相相同,个性差异小,对比效果极弱。画面比较柔和,不刺眼。

  B:邻近色对比:在色环0———40度的颜色。特点:统一,色彩富于变化、柔和、过渡自然。

  C:对比色对比:在色环上0———180度的颜色对比。特点:对比效果极为强烈,给人强烈的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4、欣赏图片,寻找生活中的对比色。

  师:清洁工的衣服为什么是橘红色的?学生一起答:醒目,突出,防止别人撞他。师引导提醒:这种色与周围环境。学生一起说:对比强(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比较的观察)师:动手术的医生为什么穿绿色的?学生议论纷纷。师:色彩对比除了前面我们说得给人们影响,强烈的互补色还可以缓解人的疲劳,因为血是红色的,与绿色的衣服是互补色,这样穿医生可以更好的做手术。

  分析教材画家作品中如何运用对比色,及民间艺术品中对比色的作用。

  四、艺术实践

  1、作业布置:运通色彩的对比进行《凤鸟》色彩填涂。(发给学生老师准备好的凤鸟黑白稿)

  2、展示范作,分析如何运用对比色填涂。记得我们在四年级的时候就学过对称方式,在这次挂虎填色的作业中,一定要将你的对比色填的对称,这样会让它更具美感。

  3、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五、展示评价

  1、学生自我展示作业。(让学生毛遂自荐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将自己认为运用对比色最好的地方说出来。)

  2、小组间互相评价。(老师讲教师后方的黑板划分为4个区域,让每组挑出6副最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粘贴,小组间走动浏览,每组派代表进行谈论感受)

  3、教师点评总结。

  六、课后拓展

  出示部分民间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实践,可以设计一些民间物件的形象进行填色或用对比色画一幅画。

  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看、画、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小组评议作

  业的方式,使学生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并且能够客观真实的评价,有助于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

美术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中国画的启蒙课,在以前学生了解了笔墨纸砚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体验与探究墨、色、水在宣纸上的有趣变化。让学生运用这种变化规律来表达学生内心深处的美好世界,形成色彩斑斓、韵味无穷、童趣横生的写意画面。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彩墨变化的趣味,了解彩墨变化的规律,并用这种规律写意地表现物象,形成画面。

  2、通过学生对彩墨变化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规律、形成知识并运用知识的探究能力。

  3、通过激发学生想像和表现,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墨色变化的体验。

  教学难点

  水分的控制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水分在绘画过程中比较难掌握,水分少了,显得没有韵味;水分多了又很难控制,影响画面效果。

  学具准备

  毛笔、墨、国画颜料、水、毡,每人一套,宣纸数张。

  教具准备

  国画用具和宣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喜欢做游戏么?喜欢做什么游戏?说一说。

  2、平时,老师喜欢用墨和颜色做游戏,老师觉得非常有意思,同学们想知道么?好,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八课彩墨游戏 。

  板书课题

  8彩墨游戏

  二、探究

  1、墨色尝试一

  交流:我们班里谁的胆量最大?(让同学们推选两名学生)选出后,继续鼓励:同学们都说你俩的胆量大,老师看看你俩的胆量是否真大,你愿意接受老师的检验么?

  让他俩各拿一支大毛笔蘸浓焦墨横着分别把两张生宣纸涂满,但笔触不能重复,这样由于焦墨干笔在生宣上的作用,就会形成斑斑驳驳的效果。

  然后再找两个学生(可以交流一下:胆量大的还有谁,欢迎他上来!)用底纹笔分别蘸红、蓝两种颜色把两张纸刷满。让学生观察。

  问:看到画面后,你想到了什么?(学生马上会说大海、水,朝霞、晚霞等)接着再问:彩和墨的.变化神奇吗,有意思吗?

  2、墨色尝试二

  那么,彩墨还可以做哪些游戏呢?再找一部分同学并用大笔蘸浅墨,蘸颜色竖着涂,看谁涂的大胆,然后再让学生观察联想到什么(远山等)

  问:还能联想到什么?

  教师用小笔蘸浓墨再在其中一张学生的色块上画上几个方格,再让学生联想。学生会马上脱口而出(高楼大厦)。

  3、墨色尝试三

  找一个学生,把宣纸放在投影仪上,拿毛笔蘸清墨在宣纸上点点,让学生大胆多点,然后再让用小笔蘸浓墨,在原来点的基础上再点。这样,浓淡墨相互同化的过程就会通过投影仪在大屏幕上慢慢展现,让学生再一次体验水墨的神起变化。

  教师适时点上几笔,使原来的点形成鸟,树木等形象,形成一幅写意画形象,让学生切身体验水墨画的制作过程。

  三、布置作业

  1、谈话交流激发想象:同学们,我们都到过很多的地方,见过好多的明山大川、田园风光。自然界中好多优美的景致,在你心中一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请说一说。

  2、当学生说得兴致非常浓厚时,师话锋一转:同学们,在我们心灵深处,都隐藏了一个美妙无比的世界,如果我们用彩墨游戏的方式把它们表现出来,是不是非常有意思。好,今天我们就看谁画得痛快、饱满,谁表现得强烈。

  四、学生创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为了让学生在作画时,保持长久的创作激情,我用一段充满激情的音乐不停播放,这样,会让学生在激情饱满的状态下创作。

  五、作业讲评。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验成功的快乐,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把学生的作品集中展示在黑板及黑板两侧的墙上进行讲评。

  1、自评:找一找自己的作品,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画的是什么,怎么画的,怎么表现的,心情怎么样?

  2、互评:说一说你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喜欢,那里打动了你?

  3、师评;点评笔墨大胆、构图饱满、想法独特、富有童趣的作品,以利于学生以后创作,促进学生以后发展。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彩墨游戏,玩的痛快吗?我们体会到了水、墨、颜色在宣纸上的神奇变化,并运用这些神奇变化,创作出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用笔墨语言把我们内心深处的美好愿望,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这节课上的快乐吗?今后,我们要继续运用神奇的彩墨,不断创造出美好神奇的作品,来表现我们的世界,美化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成为传递美的使者。

美术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通过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添画、剪纸的欣赏方法、创作制作方法。

  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激发对美术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

  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欣赏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造型表现的方法,运用想想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

  教学难点:

  作品创作。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撕剪纸作品等图片。

  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纸材,并准备好尖刀、胶水、油画棒、彩色笔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

  师:上课之前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一个魔术(拿出几张手工纸),看看这几张普通无奇的手工纸能变化出什么来?(撕贴出美丽的夜晚小鸟在森林里气息的画面)。漂亮吗?

  生:漂亮。

  师:这幅画面与我们平时的画面哪不一样?

  生:平时的画面是画的,这幅画是用纸贴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今天我们用撕的方法来制作一幅非常好看的画面。

  (二)出示板书:《剪剪撕撕贴贴画画》

  (三)讲解新课

  师:撕纸这种方法并不难,有人体会出撕纸的乐趣后,用心钻研,居然成为了一名有名的撕纸艺术家,真了不起!我们一起去拜访一下他,一起去了解撕纸艺术吧!(欣赏马蒂斯的作品)

  师:我想问问大家,这幅作品使用什么方法作的?你喜欢它哪些地方?

  生:这是一幅用剪贴的方法制成的画。它的`颜色很漂亮,玫瑰红色和黑色的底色突出了白色的马车。

  师:你说得真好!那剪纸与撕纸又有什么区别呢?

  生:用剪刀剪的比较直,用手撕的弯弯曲曲。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撕纸艺术家真了不起。我相信你也可以的。你看,我手里有一张纸,老师现在要动手撕纸了,你想不想也试试?

  生:想。

  师:请你从桌面拿出一张你最喜欢的彩纸,跟我一起撕。

  生:如果撕坏了怎么办?

  师:没关系,动动脑筋,因为大自然什么都会有的。(边撕边说)手离的远些撕行不行?

  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容易撕坏。

  师:(随意撕)你们看我撕的是什么?

  生1:飞机。

  生2: 鲨鱼。

  师:(添画出直升飞机的形象)我们可以用彩笔添画使它更像你心目中的形象。现在我有几个问题,谁回答对了,我就送给他一张特别好看的撕纸作品。想不想试试?

  生:想。

  师:一张撕纸作品分几步?哪几步?

  生:撕纸分3步,第一步随便撕一块纸,看它像什么。第二步把它贴在一张能使它更好看的彩纸上。第三步用彩笔添加上细节使它更真实,更能让大家看懂。

  师:撕的画面太小好不好?为什么?

  生:撕的彩纸不能太小,画面不好看。

  师:撕碎的纸怎么办?随便扔吗?你有什么好主意?

  生:撕碎的彩纸放到桌面的盒子中,下次还可以再用。

  师:那好,同学们都知道怎样进行撕纸了,现在你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和别人合作,撕一幅最有创意的画儿,然后把它贴在我们的精品屋中。

  (四)学生作业,师放音乐。

  (五)点评总结

  师:同学们,你们做得真好,我们开个小画展好吗?现在每一个同学都是一个小评委,把你手中的红花奖给最美的画儿。请你说说自己的看法,你觉得哪幅画儿好看,哪儿好,说一说画面哪里最吸引你,哪儿还不足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使画面更好。

  生:我认为……

  师:同学们,多美的画啊!大家做得特别好,你们真棒!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制作出更美的画来。

美术教学设计10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了解家居和家具的造型美。

  2、引导学生利用各自准备的材料来设计制作家居模型。

  教学重难点

  设计家居模型、制作家具。如何根据收集的材料设计制作家具。

  教具学具

  小纸盒、彩纸、绒布、剪刀、胶、家居图片、家具照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让学生欣赏各种家居室内布置、欣赏各种家具的.造型美。

  2、发展阶段:

  (1)引导学生议一议玩娃娃家,里面要有什么家具?如何摆放家具?

  (2)小组讨论,谁来设计房间的家居布置?谁来制作什么家具?用什么材料

  (3)老师示范如何运用大纸盒做大衣橱

  (4)启发引导学生根据家具的特征来选择材料,进行设计加工要求同学既分工又合作,大胆地创新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家具和家居安排,又要把家设计温馨可爱,让家人喜欢聚在家里。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小结

  表扬优秀作业

美术教学设计11

  活动目标

  1、乐于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故事中水面倒影的优美景象。

  2、运用蜡笔印染的方法表现模糊的倒影。

  3、了解蜡笔不同的使用方式,能呈现出不同的作品形式。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运用蜡笔印染的方法表现模糊的倒影。

  活动难点:根据自己的意愿画出”土坑”和倒影的物体,掌握刷水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拓印和绘画的基础。

  2、物质准备:PPT故事,素描纸,油画棒,小刷子,淡蓝色的水、颜料盒、毛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以“小土坑”的故事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提问:雨停了小土坑里面出现了什么?小动物们都发现了什么?大家都认为有动物掉进土坑里,究竟是怎么回事?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续编故事,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你看见的影子是什么样的?水中的倒影和岸上的图有什么不同? 2、引导幼儿续编故事情节:这两天又下了一场雨,雨停了,又有谁来了?请幼儿发挥想象力进行故事续编,说说里面可能出现的动物、人物或植物。

  3、介绍蜡笔拓印的方法。

  (1)对折纸张,结合幼儿已有画线的经验,请个别幼儿画出地与水面的分界线。

  (2)根据幼儿故事续编的情节,请个别幼儿在纸上画出自己想象的物体,用笔刷蘸上水,刷在“土坑”里,沿着纸对折,能拓印出图案的影子了。

  (2)巩固方法,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重点提醒幼儿在刷水时刷均匀,把画面画的更丰富一些。

  (3)交流分享:将幼儿作品进行展示,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作品表达的意思,鼓励幼儿富有个性地表达。

  (三)结束部分——小朋友们真棒,原来小土坑里还有这么多精彩的故事,我们把它放图书区,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吧。

  延伸活动:

  1、将画面装订成图画书,讲述故事。

  2、和幼儿继续讨论:还有那些方法可以画出影子,把材料投放在美工区供幼儿创作。

  活动总结

  一、目标达成情况:

  根据活动内容我设置了三个目标:

  1、乐于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故事中水面倒影的优美景象。

  2、运用蜡笔印染的方法表现模糊的倒影。

  3、了解蜡笔不同的使用方式,能呈现出不同的作品形式。

  我以故事的方式引入,引导幼儿以绘画的形式创编进行绘画自己的故事,幼儿能大胆想象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绘画,此次活动加入了新颖的美术形式——蜡笔拓印,幼儿感兴趣参与性强,掌握了其方法并达成了目标。

  《小土坑》的故事并没有结束,由此可以生发出更多的活动,如果借由美术活动让孩子们在感知、体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表现,孩子们一定会喜欢。

  于是,我设计组织了美术活动“奇妙的小土坑”。我根据故事内容,结合中班幼儿对于正面直立造型的经验,使用炫彩蜡笔(具有遇水溶化的特性)、素描纸(具有较强的吸附特性)等美术材料的经验,运用蜡笔拓印等美术表现形式的经验,确定了相应的目标。

  二、幼儿表现:

  以幼儿故事开展活动,喜欢的参与性强,兴趣点高,积极回答问题,能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活动,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大胆讲述:雨停了,小猫、小狗、狮子老虎来了,太阳公公、云朵,小花、大树也来了,他们都看见了自己的倒影。幼儿与教师的互动性强,在教师的引导下,并利用原有经验,讲述自己画过的各种线,用自己的想法绘画出自己喜欢的人物、动物等。在创作环节,幼儿自主操作,按照自己的想法画出自己的小土坑的故事。

  三、教师组织策略:

  活动以“小土坑”的故事为主线,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活动开展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从讲故事到创编故事,活动环节紧紧相扣,形成了一个整体。第一环节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教师以启发性的语言启发幼儿,为下面创编故事做好了铺垫。

  第二个环节,教师续编故事,引发幼儿思考:倒影是什么样子的,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第三环节,师幼互动,请幼儿创编的故事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自己创作的方法,引导幼儿掌握蜡笔拓印的方法。

  第四环节,幼儿创作,教师指导,对能力弱的幼儿进行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展示环节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创编自己的故事。

  四、材料投放:

  使用一般美术材料表现倒影,必须表现两个相反的图像,这对四五岁的幼儿是有相当困难的。为降低作画的难度,我利用炫彩油画棒遇水溶化的'特性,采用了素描纸、炫彩棒、小刷子和清水等工具材料相结合的方法。

  其中,又在素描上为幼儿设定小土坑的范围,当幼儿用小刷子在小土坑中轻轻涂抹清水以后,只要将画纸对折轻轻一按,动物的身影立刻显现出来。这种方法不但大大降低了作画的难度,而且画面倒影的奇特效果也惊现其中。在孩子们的创作中,不仅看到了动物在小土坑里的倒影,也发现了添加在周围的植物倒影。

  于是,幼儿爱上了添加,活动材料有素描纸,油画棒,小刷子,淡蓝色的水、颜料盒、毛笔,活动材料丰富多样,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淡蓝色的水符合水的情景,为小土坑添加添瓦。

  五、教师表现:

  教师设置活动巧妙,将小土坑的故事与各个环节融合在一体,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用启发性语言引导幼儿回答问题,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力续编故事,鼓励幼儿成为活动中的主人,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引导幼儿自主创编故事情节和人物设置,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形式绘画出来。

  不足之处: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在拓印的环节中拓印不上,效果不明显,教师在指导环节中应该详细地指导幼儿多刷水,刷均匀,并快速拓印,以免水分干了而印不上去。在绘画环节,应充分地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充分创编小土坑的故事,为创作打下基础,幼儿画面表达有点单一,教师应引导幼儿把画面画的更丰富一些。

美术教学设计1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线条画的手法表现美丽的鸟,并突出鸟的不同特征。

  2、通过欣赏各种鸟,教师的示范讲解,尝试运用各种简单的线条和图案装饰鸟。3、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发展幼儿的初步的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范画,勾线笔,白纸。

  2、幼儿已认识过各种各样的鸟。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主题。

  1、复习已经认识的鸟。提问:你认识那些鸟?为什么?这些鸟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教师小结:这些鸟都有共同的特征,都有尖尖的嘴巴,翅膀和尾巴,猫头鹰的眼睛大大的,老鹰的翅膀大大的,鹦鹉的嘴巴尖尖的,还会说话哩,真有趣。

  2、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小客人。(出示范画)这是一只鸟妈妈,它的.鸟宝宝不见了,我们来帮帮它,好不好?那我们来看看它和以前我们见过的、画过的小鸟有什么不同?

  二、学习鸟的画法。

  1、引导幼儿观察范画,认识各种点、线、面。

  教师:鸟妈妈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花纹。点(线、面)还可以怎样画?让幼儿在黑板上画出来。

  2、尝试用线条来装饰鸟。

  引导幼儿讨论,你准备画一条什么样的鸟?用什么线条来装饰?

  3、 教师提绘画要求。

  教师:现在该轮到小朋友大显身手了,我们一起来画鸟宝宝。我们画小鸟的时候啊,先画小鸟的头(圆圆的脑袋)再画小鸟的嘴巴,小鸟的身体可以画半圆型,也可以画椭圆型。然后我们再画小鸟的翅膀和尾巴,最后,我们用各种线条和图案来装饰。注意:装饰的时候:头、嘴巴、身体、翅膀和尾巴都要装饰到。

  4、 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花纹装饰鸟,安静作画,不影响别人,注意坐姿。

  三、展示幼儿的作品,观赏评析作品。

  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帮助鸟妈妈找回了鸟宝宝,并且鸟宝宝身上的花纹都非常漂亮,鸟妈妈谢谢你们了,现在我来当鸟妈妈,小朋友来当鸟宝宝,我们一起飞出去做游戏吧。

美术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设计的概念,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熟知设计形态、功能等相关基本知识,并利用所学掌握设计的技能。

  2.在欣赏、分析、讨论中熟知相关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设计的形态、功能和原则。

  3.体验美术活动乐趣的过程中,提高对设计艺术的关注度,感受设计为生活服务的精神,培养创新意识,进而提高对世界多元化的认知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熟知设计形态、功能等相关基本知识,并掌握设计步骤。

  【难点】

  分析设计在形态与功能上的特点,独立完成创新型设计作品。

  三、教学用具

  形式各样的铅笔、设计家作品图片、多媒体演示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播放各种造型各异的椅子组成的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看并提出问题:这些椅子和我们平时坐的椅子有什么不同?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设计感强、造型新奇、制作材料各式各样、能满足不同人的需要。设计充满着我们生活,每天享受着设计提供给我们的舒适便捷、优美愉悦的生活,今天让我们一起变身设计师,踏上设计的旅程吧!引出课题《设计与生活》。

  活动二:直观感知

  1.教师展示丹麦设计师克里斯汀﹒维德尔作品图片《可调节儿童椅》,引导学生观看并提问:什么是设计?这个儿童椅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设计是人类创造性的活动,是把某种计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图片中可调节儿童椅构造简单,符合人体结构特点,半圆形椅身的'两侧有五个缝隙可以调节高度;这样设计可以避免对幼儿的磕碰,而且节省材料,体现出“经济、简单、实用”的设计理念。

  活动三:具体分析

  1.教师播放一组形态各异的铅笔图片,提问:相信大家都用过这些铅笔,谁能试着分析铅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圆形——出棱——加橡皮——自动——笔头扁平——橡胶铅笔;可以看出铅笔在发展过程中,从形态、功能、材料、色彩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2.教师继续以铅笔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铅笔为什么要发生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铅笔的棱面可以防止手握时打滑;铅笔头添加橡皮,方便涂改;自动笔的特点是方便,还能避免铅芯折断;扁平的笔头方便考试时填涂机读卡;橡胶铅笔中装有软笔芯,可以卷折,非常时尚有趣。铅笔的发展给使用者带来了更多的方便。

  3.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大屏幕中这款旅行用品组合套装,是怎么解决旅行中携带洗漱用品问题的?这样的设计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在造型和结构设计上,将分装不同洗漱用品的小瓶组装成一个圆柱体,这样的设计方便携带,同时还节省了空间;这个是来自我们生活随处可见的设计,恰好反映出设计是通过设计功能来满足人们需求的。这样的设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方便实用、美观大方、操作简单。

  4.教师讲解:通过学习,我们发现设计就来源于生活,人们为了生存与生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需求是设计的源泉,设计正是通过设计功能来满足人们的需求。接着提出问题:那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一个好的设计,它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生活服务,为人服务的,人类通过设计活动创造或改变事物,实现为其所用的价值和目标。

  一个好的设计主要从两方面判断: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只有将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高度统一,才能成就好的设计作品。

  活动四:拓展阶段

  1.课堂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书包发展历程的视频及设计步骤,并提出要求:以“灯”为主题,进行设计创作。

  2.展示讲评

  交流想法,师生共同评述赏析作品的优缺点,总结出存在的共性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与教师总结评价为主,评价标准以下列为准:

  ①是否运用课上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②设计上是否兼顾实用性和美观性

  ③形式是否多样、美观大方、新颖独特。

  3.布置课后作业:

  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生活设计作品图片,并附上简要的创意说明。

  五、板书设计

美术教学设计14

  一、设计思路

  以世界各地著名的塔的形象导入新课,充分发挥直观教学的作用,体会美术的视觉艺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图片资料,通过感受真实的物体,让学生接触身边的建筑艺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构思,引导学生绘画前先构思,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教材分析:

  《雄伟的塔》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本课包括3张图片及6张学生作业。在3张图片的选择上,我们可以看出,首先是我国传统的塔造型应县木塔。是学生常见到的,和法国的埃菲尔铁塔风格、造型、材料上形成强烈对比,北京北海公园白塔则是中国受外来文化影响而建造的带有异国情调的建筑。3座塔代表不同文化背景。学生作品有的是根据记忆完成,有想象力。有写生,画出了铁塔高耸入云的气势,体现出线条交错之美。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天真、好动、活泼可爱,思维独特、个性鲜明。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塔,学生也比较熟悉,在身边也能找到造型各异的塔,以师生介绍知识了解塔的特点,多启发,发挥学生创造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学习,能够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并且能够设计塔的外形,进行简单的装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探究塔的结构及特征,研究表现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创造能力,了解塔的知识,培养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

  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设计新颖,有新意的塔。

  五、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塔的某些特点、彩色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师:图片、优秀的学生作品数幅、课件等等。

  六、教学过程

  (一)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拼图游戏:(请四位同学进行拼图)有四张塔的'图片,请4位同学们进行拼图游戏。(塔)

  那这幅塔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高大,雄伟)

  (三)探究式学习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知道或者见过哪些塔?谁来为我们介绍下。

  2、课件展示塔的资料

  ①三座塔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 ②在色彩上运用了哪些颜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③三座塔外形上有什么不同?

  3、课件分析塔的结构

  塔是有那几部分组成的?

  塔的组成:地宫、塔基、塔身和塔刹4.动手试一试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拼一个完整的塔。

  5.课件展示各种奇特的塔,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象力

  (四)教师示范

  看了这么多有意思的塔,老师也想动手来画一个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因为老师一直有个愿望,希望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也能吃到蛋糕,所以我决定设计一座蛋糕塔。谁愿意和老师一起合作完成?我们应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首先我们要画出塔的外形,这是一个蛋糕的形状。怎样让塔更美观?接着我们要给它添加上一些塔的装饰。如何让塔看的高大雄伟呢?

  最后还要给塔的周围加上一些环境,让我们的塔变的更雄伟高大。

  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就不涂色了,同学们在创作的过程中还可以给它涂上各种颜色。

  (五)欣赏学生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从颜色、造型、构图、创意、来说一说这几幅作品。

  (六)学生创作实践

  讨论:

  同座位互相说一说,如果你现在就是一个小小的设计师,你准备创作一个什么样的塔?

  布置学生的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1)作业内容和要求:

  内容:可以设计一座新颖的塔,也可画自己见过的塔。

  要求:画面饱满,造型美观大方、色彩鲜艳、设计新颖让人感觉到塔的雄伟。

  (2)教师巡视,给学生提供帮助。

  (七)学生作品展示交流。

  (八)教师总结:“我们对塔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世界上有很多塔,各有特点,我们可以接着了解塔的建造时间、材料、形状及有关塔的故事等,并讲给你的好朋友或老师听。"

  七、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方法

  1、教师课堂上对学生的想法应鼓励,尤其鼓励创新。

  2、在评价学生作业中,可分为最佳绘画,最新创意,最佳线条,最佳色彩等多项评价目标。

  3、学生互评,找出有特点的作品。

  (二)教学评价点

  1、此课讲授是否让学生对塔有了进一步了解,学生是否对古今中外的塔进行比较并能描述自己感受。

  2、学生是否能画出记忆中的塔,并画出特征。

  3、学生是否能设计出富有创意和新颖的塔。

美术教学设计15

  《剪花边》一课是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随着美术新课标的推行和实施,引发了我对小学美术课程的种.种思考、探索与实践。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学空间更灵活更广阔。教材对于教师来说只是一个媒介、一个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的桥梁。如何通过这个桥梁,来培养美术素养和相应的基本能力,才是本堂课的关键之处。这堂课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启示:

一、注重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

  美术学习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新课程改革最大的特色在于课程突出了人文性与综合性,如何凸现人文性与综合性需要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补充。如本课中的花边,它的历史可以追朔到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从古今中外各个时期,的图片中,让学生在历史文化情境中感知花边的`应用。从朴素的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到精美的清朝青花瓷碗,再到简洁的俄罗斯民间工艺,这些花边让学生发出惊叹之声,感受到了美术的价值。花边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图案,学生很容易在身边找到。我在本课中还出示了很多图片,实物,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花边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另外,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在最后,提供了很多生活中的素材,有服装、花瓶、盘子、拎包。

  但在欣赏的过程中,我始终感觉到:为了欣赏而欣赏。现在的美术课堂经常会穿插历史文化情境,但总给人感觉流于形式。其实在本课中也一样,我找到的图片中还蕴涵着很多本节课的有价值的资源。比如,可以让学生找一找,这些花边是装饰在什么部位的,可以帮助学生处理花边的位置,以及让学生了解除了直线形装饰外,还可以环形装饰。另外,还可以让学生研究一下,这些花边的单独纹样,有的是简单的几何图形,有的是花形的,还有的是动物形的,为学生在设计单独纹样的时候开拓思路。但这些有价值的资源,我在本节课中还没有充分地利用。除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外,教师还要担当引导者的重任。在对课程进行拓展、整合与补充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开发教学资源,把一切有利于教学的素材都应有效整合,突出课程的综合化。当教师有意识地去开发、挖掘、整合课程资源后,理想的课堂才能构成。

  二、注重学生探究、创新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制作课程缺乏生活体验,常常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学生没有亲身体验,创造表现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许多学生在制作作品的时候认为只要能做一张像书本上范作那样的作品就算是好作业了,他们一味模仿,创新思维受到了限制。再则,学科教学时,统一的材料,统一的作业要求,学生很难在构图、造型、色彩以及创造等方面展露自己的个性,作业成果整齐划一,缺少新意。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手工制作课不再以单纯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多种形式存在于每一堂课中。

  在本节课中,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我特意设计了“摆一摆”这一教学环节,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发给小组一份单独纹样的图片,有飞机、花朵、帆船、金鱼等,让学生自己创造出不同的花边形式。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思想,在尝试,在创造。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了同样的单独纹样也能创造出不同的效果,不同的花边。对花边的了解又更深入了。

  但这一环节与后面的制作方法联系不够紧密,怎样将这些有用的组合规律应用于具体的设计,还有待于探究。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

  当我们把目光放到形成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上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传统的技能技巧的训练。美术新课标中也提到:“技术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美术课程学生提供了技术性活动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时间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

  现在的美术课堂,人们往往比较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美术素养的提高。对于单纯的技法讲解的比较少。但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我觉得技法的传授还是必要的。要不然孩子会无从入手。在本课中为了解决花边的连接问题我采用了三张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一种画法是正确的。在课前我就预想到学生会在这一环节出错,为了让学生少走弯路,特意设计了这个教学环节。并且将三种情况都示范剪了一下,给了学生直观的感受。

  在美术课堂中,我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本节课中,我觉得学生的思维强度还不够。

【美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美术教学设计07-18

美术教学设计06-10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经典)01-10

美术教学设计优秀10-09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06-16

美术剪纸教学设计06-23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07-12

[优选]美术教学设计05-11

美术雪教学设计06-05

初中美术《设计与生活》教学设计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