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16 13:03:0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通用【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通用【15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为了更好地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作用,更好地使用好光盘,吸取优秀教师的宝贵经验,借鉴他们的教学设计,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实现电视中的主讲老师、现场老师及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文中的生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句子表达的深刻含义。会用“竟然”造句。

  3、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知恩图报,做人要诚实守信。

  教学重点:理解句子表达的含义,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思考,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电视机、dvd及优质教育资源光盘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九色鹿》这篇课文。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九色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指名说。

  二、新课教学

  1、学习课文2——5小节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5小节,然后简单地说一说:九色鹿和调达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说。

  (2)演一演九色鹿救调达的故事。

  ①自由读课文,读完后同座位练习表演。

  ②指名表演,其余同学边看边想,他们有没有把下列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奋力挣扎立即纵身跳进

  连连叩头打断

  郑重起誓千恩万谢

  ③指名评价

  (3)读一读课文2——5小节。

  同学们,要想读好这部分内容,就要读好关键词,老师相信你能读好。

  2、学习6——9小节。

  (1)小组合作,读课文6——9小节,说一说,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①分组读课文,读完后在小组中说一说。

  ②指名说。

  (2)学习九色鹿的话。

  ①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九色鹿非常气愤?

  ②交流“竟然”说明了什么?

  ③联系调达的'具体表现,说一说调达见什么“利”?忘什么“义”?九色鹿为什么说调达“灵魂肮脏”?

  (3)读一读九色鹿的话。(要读出气愤的心情)

  ①自由练读。

  ②主讲教师范读。

  ③再次练读。

  ④与老师比赛读。

  (4)学习最后一段。

  ①边读边想,听了九色鹿义愤填膺的话语,国王会说些什么?

  ②小练笔:如果你就是国王,面对九色鹿和调达,以及你的军队,会怎么说呢?

  三、拓展延伸。

  在《九色鹿》这个民间故事中,不仅写了九色鹿、调达,还写了王妃和国王,能发表一下你对他们的看法吗?

  ①指名说。

  ②主讲老师总结。

  四、总结全文。

  课文学完了,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后,小组内合作讲故事。

  板书设计:

  救

  九色鹿调达

  出卖

  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主讲老师总结与学生和现场老师的总结容易重复,也就是现场老师在操作的时候容易忘记主讲老师的总结;

  2、内容多,任务多,现场老师不容易完成课时任务,特别是在某些细节上,现场老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或交流的时候,往往会耽误时间,因而就显得课堂时间不够用;

  3、不易选取其中的好的片断进行组织教学,dvd快进时时间不容易掌握,显得麻烦。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2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激趣导入:欣赏《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的几幅精彩的图画,学生畅谈感想。

  2、探求新知:切入课文。

  3、明确文题。介绍作者。介绍珍珠鸟。

  4、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课文要点。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珍珠鸟长什么样儿?珍珠鸟的习性。)

  二、自解课文,探究学习。

  1、小组讨论。请你探究:

  ①找出文中写珍珠鸟的活动变化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说说为什么珍珠鸟的活动会有这些变化?

  ②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请你找出你觉得好的地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再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③谈谈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

  2、全班交流。学习活动:请你交流自己对上述问题的.学习体会,你可以只就其中的某一方面来作交流。

  3、查缺补疑。文章中,还有不能理解的语句吗?

  三、自赏课文,归纳积累。通过学习课文,现在你了解了什么?

  四、从读学写,自练运用。

  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你看了这幅图片后的感想。并把它整理在自己的随笔本上。

  《珍珠鸟》一课的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这一要求呢?现以京教版第十二册《珍珠鸟》为例,谈谈我的认识。

  《珍珠鸟》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文写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从以下四点入手设计和组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爷爷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多少个节气吗?会背二十四节气歌吗?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其中的一个节气有关,哪个节气?(冬至)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通过预习课文,你对冬至这个节气有哪些了解吗?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次走进课文,去细细品味,去感受冬至的梦的美好。

  二、品读感悟

  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29课,快速默读课文,冬至的梦是怎样的梦?勾划出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在书中的空白处写上你的体会。

  2、全班交流

  预设一:第二自然段

  (1)冬至的天气是怎样的?(图片)冬天还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最冷的节气是哪个节气?(大寒)冬至离一年中最冷的大寒还有一个月的时间,那离温暖的春天就更远了,但是就在冬至和春天漫长而寒冷的时间里,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做着自己温暖的梦、希望的梦。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一句话——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再看这段话,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吗?

  (2)都有哪些事物在做着温暖的梦、希望的梦?

  同学们想象一下,还有哪些事物也做着温暖的梦、希望的.梦?一个省略号让我们产生了无尽的遐想。这些事物在寒冷的冬天,看上去是那么冷清,但他们背后隐藏着的是什么呢?是生命的涌动,是迎春的力量,我们不禁为这种强大的生命力而震撼,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感受生命的血液在涌动。(感受到作者对生命力的讴歌。)

  (3)在这样寒冷的冬天,如果让你去寻找春天的足迹,你觉得容易吗?那要怎样找啊?作者是怎样找的?(动作:拨开、扒开,仔细)

  作者多善于观察啊,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同学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这样对你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经过作者一番仔细寻找,他找到春天的足迹了吗?他的心情怎么样?你能带着欣喜的感受读一读这段话吗?

  他们已经等不及了,谁等不及了?他们会说话吗?到底是谁等不及了?你觉得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板书:向往春天、热爱生活)

  冬至过后,人们就开始期盼天气转暖、大地解冻、小河流水、枝条吐绿,一切事物在呼唤春天中焕发出勃勃生机。所以说,冬至的梦里充满了——温暖、蕴藏着——希望,下面就让我们在读中品味这份温暖,在读中感悟这份希望。(配乐读)

  (读得真好,老师相信你的心中也一定涌动这对春的向往与热爱)

  这样优美的文字,让我们能把它记在心里,经常重温这份温暖与感动,谁能试着背诵几句。

  还有哪些段落或句子你感受特别深,我们接着交流。

  预设二:第三自然段

  (1)为什么要经过难熬的八十一天?从冬至开始数九,看大屏幕,《数九歌》。冬至的梦要历经九九八十一天才会迎来明朗温暖的春天。

  (2)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了我和“爷爷”对春天的期盼?

  我们在读的时候就要突出这些词,谁想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个自然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我”和爷爷对春天的期盼。

  第五自然段

  (1)文中除了第三自然段提到了梅花图,还有一个自然段也提到了梅花图,哪个自然段?从这个自然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2)齐读对联。你觉得爷爷是怎样的人?

  文中两次提到梅花图,饱含了“我”和爷爷向往春天、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让我们再读对联,体会“我”和爷爷对春天的向往、热爱之情。

  生活是多么美好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作者和爷爷那样心怀希望,热爱生活。文中还有那些文字写得特别美,让你感受最深?

  第四自然段

  “哦,……!”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在冬夜里等待春天的过程是美好的,因为它让我们始终心怀希望,心怀向往,下面就让我们沉浸在这个梦里,去感受它的温暖、漫长,而又充满希望。(配乐朗读)

  冬至的梦是多么美好,你能不能模仿文中的写法,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你心中冬至的梦。

  那是的梦,是的梦,是……

  三、课外拓展

  课下请同学们搜集有关冬至的诗歌、谚语,摘抄在采蜜集上,并背诵文中的第二自然段。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峦、翡翠”等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小组讨论,圈点勾画等,分析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桂林美景。

  3、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桂林美景。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圈点勾画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法导入:同学们,在我们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有着数不清的美景胜地,水平如镜的西湖,直插蓝天的雪峰,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真是江山如画。想必同学们也在假期的时候游览过一些胜地。那今天老师想让大家来认识一个新的地方。看,老师手里有一张二十元人民币,老师想问问同学们这张人民币上的风景是哪里呢?(桂林)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走进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去领略桂林山水的美景。(板书:桂林山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圈点勾画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

  (明确:翡翠、峰峦)

  2、齐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说说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明确:先总写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又分写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特点,最后总结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是总分总。)

  (三)品析语句,合作交流

  1、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以语文兴趣小组为单位,给同学们五分钟的时间思考并讨论漓江水的特点以及这一段中用到的修辞手法。要求结合文章中具体的语句。

  明确:

  第一部分: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板书:静)

  第二部分: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砂石。(板书:清)

  第三部分: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板书:绿)

  作者在描写漓江的水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漓江比作翡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的绿的特点。同时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这种又静又清又绿的气势写出来了,给我们很深的印象。

  2、我们感受到漓江的水这么美,这么独特,同学们应该怎么读呢?这样读你听了之后有什么感觉?

  明确:

  “静”念轻声,拖长声音,然后把声音压平。“清”先向上扬一点,再轻轻拖一下,要念出清得见底的意思来。“绿”是很美,念时要念出美的意思来。这么读更能带入情感,深刻地体会漓江水的美。

  3、接下来同学们自学“山”这一部分,先自由朗读画出描写山的特点的句子,体会桂林山的特点。思考: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明确:

  特点之一“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桂林的山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形态万千,目不暇接。(板书:奇)

  特点之二“秀”。课文用了两个比喻句“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这里把山比作了屏障和竹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桂林山“秀”的特点。(板书:秀)

  特点之三“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板书:险)

  4、默读文章,用波浪线画出来文章中能够体现作者感受的句子。

  明确: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5、播放音频,学生边听边思考:通过欣赏桂林的山和水的美,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为桂林山水所陶醉,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与赞美的思想感情。(板书:喜爱、赞美)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相信同学们也都游览过许多美景胜地,请大家来分享一下你所游览过的旅游胜地。(学生自主回答)

  2、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祖国山河是多么的壮丽。感叹之余,我们不由赞叹陈淼先生的文笔之美。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次朗读这篇课文。

  3、作业:背诵课文中优美的句子;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自己曾游览过的景点。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具体情境,采用礼貌诚恳的语气,尝试说服别人支持我。

  2、能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

  3、能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看,我班的范珂欣,她最近遇到了什么问题?

  1、课件:

  我想办一份《作文报》,把同学们写的优秀作文刊登在报纸上。一期一个主题,再打印出来,分发给每个同学。大家就能读到身边同学的优秀作文。这样既能鼓励作文被发表的同学,又能激发调动其他同学的写作兴趣,积极投稿。但是要办一份《作文报》,需要:采稿、版面设计、插图、排版打印等程序,主要是采稿,需要从老师这儿获取。老师会帮助支持我吗?

  2、提出问题:她最近遇到了什么问题?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口语交际课——《请你支持我》。在这节课上,我们要学会一样本领——学会说服别人支持你!

  二、互动讨论,感知说服

  1、想一想:她该怎么给老师交流,才能说服老师支持她呢?

  2、指名回答:

  a、礼貌诚恳的'说明来意。(板书:礼貌诚恳说来意)

  b、把办报纸的设想讲清楚,尤其是办报的目的,以及可能给同学带来的好处。(想法理由讲清楚)

  c、设想老师可能的担心,想办法打消老师的疑虑。(设想担心恰应对)

  3、小组分角色扮演,模拟与老师的交流过程。(师参与到一个小组)

  4、指名两组上台展示。根据每个同学的表现,说说老师最有可能支持谁?为什么?(指导学生围绕目标要点来点评)

  三、实践尝试,巩固要点。

  1、课件:从下面的任务中选择一个,试着说服别人支持你。

  a、说服妈妈,让她同意你在家里养一只小狗。

  b、说服同学,在班里成立“生物角”

  c、说服校长,在学校组织一次义卖活动。

  2、选择一个,组内分角色演练。

  3、指名三组分别上台展示,并围绕目标要点来点评。

  四、总结交流

  在生活中,面对不同的人,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什么?

  1、礼貌诚恳的说明来意。

  2、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

  3、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这样的事情,希望大家试着运用这些方法,才有可能得到别人的最大支持!下课!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 通过品读,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3、鼓励学生大胆模仿并创作诗歌。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课文中蕴涵的深深母爱。

  教学难点:1、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2、引导学生创作诗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思

  1、师述: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东西,大家看这是什么?(生回答:斗笠)

  2、师介绍:斗笠,用毛竹等材料手工编织而成。在乡下,是非常实用的遮阳挡雨工具。每到雨天,村道上,田野里,随处可见乡亲们头戴斗笠,往来耕作。它为乡亲们遮住了大自然的风风雨雨,在故乡,每一顶斗笠就是一个故事;每一顶斗笠就是一段历史。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的这顶斗笠,是一顶特殊的斗笠,它寄托了一个母亲对远游在外孩子的思念与关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血融于水的亲情世界。(课件出示斗笠图,教师随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述:这是一首现代诗,感情丰富,老师想读一读,你们愿意听吗?(生回答:愿意)谢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

  1、师配乐朗读全诗。

  2、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点什么?

  3、指名学生谈感受。

  4、师小结: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知道你们刚才认真听了。是呀,“听”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今天这节课很多地方我们会用到这一方法。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讲解第一小节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小节,不要求整齐,但要求读出声音。(学生自由读诗)

  (2)这一小节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浓浓的母爱?(走到哪里,你都是故乡的一朵蘑菇,娘在梦里也能看见你挺直的身影。)

  (3)从这句诗中你体会到了母亲怎样的心愿?(希望孩子在外能身体健康,堂堂正正做人)

  (4)你能将自己的感受朗读出来吗?(指名朗读)

  (5)师评价

  (6)朗读技巧指导: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它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还能提高艺术鉴赏力。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只要用心体会作者情感,把心放到文章中去,就能读出作者的感情。

  (7)用以上方法齐读第一小节。

  2、出示自学提纲,小组合作学习

  (1)自由读诗,不要求整齐,但要求读出声音。

  (2)找出小节中最能体现母爱的句子。

  (3)你体会到了母亲怎样的心愿?

  (4)将你的.感受通过声音的变化朗读出来。

  3、分小组学习自己喜欢的小节。(2——5小节)

  4、分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5、小节全诗:这是一顶特殊的斗笠。戴上它,孩子在异乡能听到故乡的声音,感到故乡的温暖,闻到故乡的芬芳,望见故乡的明月,其实这都是母亲来自故乡的爱。

  6、你们想把母亲的爱读出来吗?(想)那就请你们一起读吧!(配乐朗读)

  7、评价。

  四、即兴创作,表达感情

  1、教师出示自己写的诗,学生读。

  2、引导学生说说从生活中哪些事物体会到了母爱。

  3、学生创作诗歌。

  4、展示作品

  五、总结全文,深化情感。

  师述: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斗笠》这首诗,这是一顶特殊的斗笠,它是临别的依依不舍;是牵肠挂肚的思念;是圣洁无私的母爱。让我们唱起《我爱妈妈的眼睛》,来感谢母亲的爱吧!

  六、课堂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搜集有关母爱的诗歌。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7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认识3个新偏旁。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激发学生观察、了解自然的兴趣。

  4.通过理解课文的语言和吟诵课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的欲望,用“雨点落进 ,在 。”仿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激发学生观察、了解自然的兴趣。

  3.通过理解课文的语言和吟诵课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的欲望,用“雨点落进 ,在 。”仿写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看、听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

  2. 看拼音读词,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课文中的词语,你还认识吗?谁来读读第一行……

  3.小朋友们回忆一下课文内容,如果能用上这边的词语就更棒了。

  4.现在让我们走进文本,看看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词语,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二、细细体会,美读欣赏。

  1.分句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雨点从天空落下来,落进了不同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雨点一起去游玩,好吗?多媒体放映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动画。

  2.师述:天空中聚集起片片乌云,不一会儿,雨点就落下来了,有的落进了池塘,池塘里多平静啊,一点波纹都没有,雨点像躺在舒适的大床上睡着了;有的雨点不小心来到了小溪里,伴随着缓缓流淌的溪水悠闲地散起步来;另外一些……“雨点从天空落下来,落进了不同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雨点一起去游玩,好吗?”

  雨点可爱吗?你想跟着去哪里游玩,就把那句话仔细地读读。

  出示第一句,指名读。

  师: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①在池塘里睡觉。出示池塘图片,想象池塘像什么?雨点躺在池塘这张舒适的大床上睡着了,多舒服。指导朗读。

  指导读第二句。

  ②在小溪里散步。动画演示小溪缓缓流淌的画面,雨点好像在小溪里干什么?为什么?小雨点跟着溪水正悠闲自在地散步呢。指导朗读。

  指导读第三句。

  ③在江河里奔跑。联系学校运动会上长跑比赛理解“奔跑”,多媒体演示江河水后浪推前浪,奔腾向前的情景。小雨点欢笑着要赶上前面那朵浪花。指导朗读。

  指导读第四句。

  ④在海洋里跳跃。多媒体演示雨点在海洋里的情景,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看小雨点的表情猜猜他的心情,指导朗读。

  让我们拿起书,加上动作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看图背诵课文。

  (1)雨点落进了那些地方?

  A.生答师出示图片:池塘、小溪、江河、海洋。要求学生说话要完整。(图片随意摆放)

  B.谁能用一句话来回答:雨点落进_____、_____、_____和_____里。

  C.看看这几幅画可以怎么排列?

  学生上来排列,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排?(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等)

  D.师小结:书上作者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因为雨点落进池塘里,池塘里的水要流进小溪里,小溪里的水要流进江河里,最后所有的水都要流进海洋里。

  E.谁能读出他们不同的气势来?指名读再齐读: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2)雨点落进这些地方在干什么呢?

  A.生答师出示雨点各种姿态的图片与相应的词语:睡觉、散步、奔跑、跳跃、

  B.想一想,课文该怎么读呢?学生自由练习。

  C.指名读,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D.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它的姿态也就各不相同,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加上动作把它表演出来?找个好朋友一起练一练。

  E.指名上台表演朗诵课文。

  F.配乐朗诵课文:叫几对好朋友上台表演,其他在下面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将画面描绘的事物与词语联系起来,美读韵文,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三、拓展延伸,积累语言。---悟

  1.快速看课文,这首诗歌共有4句话,每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你能用这样的.句试也说一举句诗吗?“雨点落进______。”

  3.这阵子绵绵的春雨给世界万物带来了春的生机,老师让小朋友去找春天,相信小朋友都有许多收获。你们注意观察过吗?雨点还会落到哪些地方,给大自然带来哪些变化呢?

  用句式“雨点落进 ,在 ”口头填空:“雨点落在果园里,点红了 ;雨点洒在树梢上,染绿了;雨点落在田野里,滋润了;雨点落在池塘里,唤醒了。”

  4.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学着书上的写诗方法,写一首《春雨》的小诗。

  师生共同编儿歌,如:

  雨点落在雨伞上,在雨伞上跳舞;

  雨点落在树梢上,在树梢上欢笑。

  雨点落在屋檐上,在屋檐上蹦跳。

  雨点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唱歌。

  ……

  编好后一起拍手念一念,有条件的还可以谱成曲子唱一唱。

  (设计意图:仿写课文。这样的训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综合应用的能力。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四、指导写字,迁移学习。---写

  1.认读生字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谁能边读边给它找个朋友?

  2.书写剩下的生字

  说说怎么记住它(师范写)

  3.学生练写(音乐)

  (设计意图:给优秀作业加圈圈,对老师来说是举手之劳,但对孩子的激励作用很大,这一设计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要。)

  板书设计:

  2.雨点(图片)

  ↙ ↓ ↓ ↘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 池塘 小溪 江河 海洋

  △△△ 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跃

  教学后记:

  整节课,我非常注意引领孩子们带着问题进课堂,又带问题出教室,把学习延伸到课外,不正是我们所极力推崇的吗?苏教版常务编委高林生教授说:“情趣是学生内在的阅读动力。”这节课,情趣伴随着教学的全过程,孩子们通过与课文的对话,历经感悟、积累、迁移等心理过程正在形成朗读能力。孩子们通过与课文的对话,历经感悟、积累、迁移等心理过程正在形成朗读能力。并让孩子们学会认真书写每一个汉字,为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作准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与父亲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情况:生字生词,朗读情况。

  重点理解“乞求、不容争辩、*、告诫、抉择”等词语。

  通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意。

  揭题质疑

  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教师归纳:“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初读理解

  “启示”的'意思是什么?

  再读课文,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画出有关语句.(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9

  《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阅读”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是阅读教学的总目标。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在理念上有较大的变化,确立现代阅读教学目标,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转变。

  一、现代阅读教学目标的形成

  现代阅读观认为,一般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也应该如此。阅读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双向、互动和对话与交流,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正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所以读者绝对不是消极被动的,是积极活动的主体。

  现代对话理论与阅读理念已被许多国家的教育家认同,并吸收到政府制定的母语教育有关文件中。例如,英国的英语课程大纲关于阅读的表述是:“应鼓励学生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应指导学生具体深入地思考读物的质量和深度,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的情节、人物、思想、词汇和结构作出反应。”加拿大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应该着重强调活动并非仅仅为了获取信息、汲取知识。编排周祥的阅读课程,旨在为了愉悦、为了自我发现、自我充实的阅读机会。”因此,在设定《语文课程标准》目标的时候,也充分顾及了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

  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端正阅读教学思想,转变阅读教学观念,是当前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担负着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基础的重要任务。小学阅读教学应为学生智力的发展打好基础,为学生语文学习打好基础,为学习其他学科打好基础,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打好基础,为培养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打好基础。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二、三维目标在阅读教学中的实现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目标必须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应秉承这一理念,将三维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

  语文教学大纲比较重视阅读知识的传授,如:标点符号、语法修辞、表达方式、文体知识等等。《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知识的要求和表述方面有较大的变化,指导思想是: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运用,应该促使知识向能力方面的转化。在传统阅读教学中将标点符号、语法修辞作为了知识训练,新课标则将其当做分析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一种手段。对于标点符号,第一学段“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第二学段“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第三学段“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对于语法修辞,在第四学段提出一条总概性的目标:“了解基本的语法常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主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强调:“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在“评价建议”中规定:“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并在附录中给出了“语法修辞知识要点”的适当范围。

  在阅读的过程和方法方面,《语文课程标准》尤其重视朗读,同时贯穿于各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即要求“用普

  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阅读方法不只是朗读,但是加强对朗读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突出阅读教学的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及整体把握,而不是纯理性的、机械的分析,或抄写背诵老师概括出来的结果。

  在阅读目标方面,首要关注的问题是阅读中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使德育目标、智育目标和美育目标能够得到综合的'体现。对阅读的情感态度,一要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有阅读的自主性;二要阅读的形式多样化,比如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使阅读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三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和看待每一个学生,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当然就会喜欢阅读。新课标不仅注重阅读兴趣和习惯的主观因素,更加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渗透到阅读的内容和方法中,因为三维目标的结合,是对过去大纲的进一步具体化,是课程改革所要努力追求的和尽量体现的阅读教学目标。

  比如,一位实验教师执教《爬山虎的脚》一课,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爬山虎的叶子与脚的特点,知道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2)在阅读过程中,能对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并主动探究解决;

  (3)继续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体会和再现课文所描绘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了解作者是运用哪些生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的,学习并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又注意了对教学过程的整合,使这三个方面的目标在同一过程中实现。比如,检查预习时,当学生说出自己已经知道了什么,并提出不懂的问题时,老师就这样提示学生:下面我们来深入地学习课文,看一看对于预习中你已读懂的内容,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对于读不懂的问题能不能自己读书解决。这一方面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又是在引导学生学会经历学习过程:对于已经读懂的内容不要满足,对于没读懂的内容要力求通过自己读书探究解决。再如,在学生通过读书想象,了解到爬山虎叶子的美丽与可爱后,老师就进一步总结鼓励:我们就应该这样一边读一边想,不但读懂了课文,而且还获得了美的体验。这既是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读书,就应该边读边想;而情感的熏陶,需要潜移默化地体验和感悟,等等。

  三、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的建议

  1、应避免的目标设计倾向教学设计

  要把教学作为一个系统来看,教学又离不开信息的传播,教学又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阅读教学的设计也是如此。因此,一般系统论、传播学、学习论和教学理论作为教学设计的基础。传统阅读教学目标设计混淆了不同阶段学习之间的界限,将阅读教学目标

  设计策略推及到不同的教学阶段,使教学过于简单化。应该避免三种主要的倾向:一是将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从复杂的背景中隔离出来进行教学设计;二是将本来连续的阅读过程简单地、人为地作为一个个的阶段处理;三是将整体分成互不联系的各个部分。

  2、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的新要求

  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目标设计提出了三方面的新要求:阅读目标设计主体的多元化;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结合的阅读教学过程设计;针对不同的阅读学习设计不同的阅读教学目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贯穿阅读教学全过程。

  3、三维目标的阅读教学设计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运动技能三个领域,体现了教育目标的多样性。《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含义作了进一步阐释。将三维目标有机的融会贯通于阅读教学的目标、内容、设计、过程中,既不能把三者孤立起来或简单相加,又不能分层别类排列主次。在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通过巧妙地层层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训练、求知、陶情、冶性,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4、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思

  我们总是习惯于把阅读教学设计的方法的诀窍热心地向教师推销,把阅读教学与改革的关键看做是否有一套好方法、好理念、好技巧,然后传授给教师,让他们掌握。阅读教学设计是不可能有精确的规范,会遇到许多没有标准的情况,需要我们不断的总结经验和反思研究。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思是“对行动的反思”,即使是自己在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中形成的思想、观念、知识与理论,也毫无疑问地要经受反思的检验。通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思,真正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能力与水平,更加顺利、有效的开展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0

  一、复习内容,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听写词语,订正。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所得)

  师小结:本文介绍了松鼠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和段落。

  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松鼠“漂亮”

  生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默读,找一找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画出来。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呢?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的?边读边思考,边画出相关语句。

  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

  3.朗读练习:无论是玲珑的小面孔,还是帽缨形的尾巴,都让我们感受到小松鼠的漂亮与可爱,能不能通过朗读让别人也体会到小松鼠的漂亮可爱呢?谁来试试?

  (二)松鼠“习性”

  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和同桌说一说这部分介绍了松鼠的哪方面特征。

  生总结,汇报

  板书:性格特征---胆小(活动范围活动时间)

  2.读第三部分,看看这部分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松鼠的特点?

  生总结、汇报

  师:你们瞧,作者把松鼠搭窝的过程写得多具体呀!你能不能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画出来?(先……再……然后……)

  师生对读这一句,感悟言之有序。

  4.读第四部分,看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

  生总结、汇报(生育、毛发、爱干净)

  小结:本文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生活习性,突出了它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学习了本文后,我们也对松鼠产生了喜爱的感情。

  三、拓展提升,布置作业

  师:学习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生充分讨论)

  学会观察;抓住动物的特点;语言准确、生动;融入自己的感情。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第3题;

  2.继续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仿照《松鼠》的写作方法,接着写一写它的生活习性。(简写一段,字数100字左右)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1

  设计理念:

  强化语言实践,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他们在读中体验,受到熏陶感染,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设计特色:

  抓主线,带副线,读中感悟,读中激情。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课文插图)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发生在英国的爱丁堡。有一天,天气寒冷,“我”和一位同事站在旅馆门前谈话,这时走过来一个小男孩,再三请求“我”买他的火柴。他名叫“小珊迪”。故事便从这里开始。(板书:小珊迪)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初步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要求:

  (1)简介故事大概内容。

  (2)小珊迪是个怎样的孩子?

  2、读后反馈检查:

  (1)同桌互查对方的朗读情况。

  (2)指名简介故事的大概内容。(板书:卖火柴——受重伤——死)

  (3)初读课文后,你觉得小珊迪是个怎样的小男孩?(可怜、诚实、善良)

  三、研读感悟“他”这一主线,感受品质。

  1、读“卖火柴”,体会困苦。

  (1)找出一对近义词:“请求——乞求”,比较异同。

  (2)出示四次请求的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心情。

  “先生,请买盒火柴吧!”(一般请求)

  “买一盒火柴只要一个便士呀!”(劝降请求)

  “我可以一便士卖给你们两盒。”(降价请求)

  “啊!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小男孩乞求说:“我可以给你们去换零钱。”(乞求)

  (四个句子通过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体会小珊迪十分急切的心情。)

  (3)联系上下文,感悟可怜。

  小珊迪为什么非要“我”买他的火柴不可,心情为什么如此急切,找到有关语句,读读并谈谈感受。

  可以从“身上只穿……,瘦瘦的小脸……一双赤脚……”、“……我饿极了”、“他俩是孤儿,……”、“破衣服”、“破床”等词句中感受到小珊迪的可怜:家境贫穷,饥寒交迫,靠卖火柴养家糊口。

  2、读“受重伤”,体会诚实。

  (1)读一读小珊迪弟弟的一段话。

  (2)演一演“小珊迪拿了一先令转身就跑了……”以后发生的故事,启发学生想像表演“珊迪嘱咐弟弟还零钱”等情节。

  (3)算一算:1先令=12便士。由“七便士不知哪儿去了”、“这是您那个先令找回来的四便士”,进一步体会珊迪诚实的品质。

  3、有感情地读读小珊迪临死前说的一段话与写他死时的一段话,了解小珊迪临死前最挂念的事是谁来照顾小利比,体会小珊迪的善良。

  4、整体把握“我”这一副线,激发情感,产生共鸣。

  (1)找到有关写“我”对珊迪态度变化的语句读读,体会“我”对珊迪情感上、认识上的变化。

  A、抓住“纠缠”、“猜想”、“断定”等写“我”的心理活动的.词语进行品味、体会。

  B、比较句子:

  我会照顾小利比。

  我会永远照顾小利比的。

  比较朗读,读出两句话的不同语气(第2句强调“永远”“的”),想想“我”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C、从最后一段话的细致描写中进一步体会“我”对小珊迪的同情。

  (2)再次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段。

  小珊迪死了,从他的死你想到了什么?心里有什么话要说?(让学生写上几句抒发此时此刻的感受,使情感升华,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本案亮点评价]

  语文教学,“读”占鳌头,应当十分重视“读”的实践。本设计在这方面是一个范例。“抓主线、带副线”,“‘三读’体会”,而读中又有“说”有“演”,有“比”有“算”,可谓变得多姿多彩、情溢意浓,知能和情意的培养,过程和方法的感悟,则全在其中了。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学习“桅杆、海鸥、龇牙咧嘴”等10个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八册《跳水》教学设计。

  2、学习课文,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体会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习船长遇事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品质。

  3、理清叙述顺序,学习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变化叙述的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梳理文章,明确表达顺序,学习表达方法。

  2、从“险”入手,体会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习船长遇事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品质。

  第一课时

  导读质疑:“三读”课文,梳理文脉,质疑,梳理疑问。

  第二课时

  学前复习(3分钟)

  出示“笑得很开心、哭笑不得、气得脸都红了、气极了”,用上这四个词语说说“遇险”前发生了什么。

  一、立体探究(22分钟)

  1、探“险”

  导入: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我们知道,孩子的处境非常危险,课文哪些内容表现了孩子的危险呢?用虚线画出来,认真读一读,看看究竟危险到什么程度。

  预设(选择最有体会的一两句来说)

  (1)“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是啊,前无去路,后无退路,稍一不甚,付出的将是生命的代价。(读出关联词,感受到不管怎么样,都很危险。)

  (2)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桅杆那么高,横木那么窄,孩子居然走上去了,还摇晃起来,真是千钧一发啊。读。(把摇摇晃晃、千钧一发的感觉读出来。)

  (3)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水手的叫声无异于火上添油,孩子腿发抖了,危险增高了,这是迫在眉睫啊!。读出迫在眉睫的感觉。

  (4)肯定还有没写出来的危险,你能用“此时正是万分危急的时刻,……”的句式把险情说具体吗?用一个词概括险情。——面对真实的生死边缘,所有语言的描述都是那么空洞无力,让我们静下来,想象孩子危险的画面,用心去感受这种危险。齐读。

  (5)小结:迫在眉睫、命悬一线、千钧一发、万分火急,关乎生命的危险,几秒钟内的危险,眼看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就要掉下来了,一个如花的灿烂的生命顷刻间就要粉身碎骨了。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救救他啊?

  2、品“跳”

  学生“想方设法”,师生分析合理性。(提示:联系孩子眼下的危险情况——请你盯着黑板上的8个字,你觉得你还有多少时间?)(3个左右)

  导入:看来大家的办法都有争议,那么,船长是怎么做的呢?再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船长的句子,好好读一读,体会船长的办法是否合理,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八册《跳水》教学设计》。

  (1)现在我就是孩子,我就站在最高的横木上,你向我喊:“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我站得这么高,没听明白你的话。你要让我听清楚什么,哪个字或者哪个词:快——时间紧迫,不容拖延;海里跳——只有跳水,才有生机;一!二!——有节奏的口号,让孩子在习惯的作用下跳水。——小结:看来所有的信息都很重要。(快点,就几秒钟的'时间啊,你究竟要让我听清楚什么?——营造紧张的氛围,再读父亲的话,教师续旁白,把故事补充完整:孩子心惊胆战……扑通一声……把他救上了甲板。)(板书:跳水)

  (2)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学生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忧,如“孩子肯下来吗?跳水有没有危险?能承受水的压力吗?”那么可以这样引导:对,孩子有可能不肯下来,那该怎么办呢?跳水肯定有危险,那不跳水行吗?能否承受水的压力?作为一个船长,他肯定非常清楚。“离桅杆一米多,桅杆可能会折断”,是啊,那就更不能再等了。

  (先扶后放,最后点拨: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能感觉到你们和船长、水手一样的心跳,大家都希望孩子能更安全地获救。可是,大家想想,在那种千钧一发的时刻,有时间允许我们采取别的措施吗?除了跳水,还能有别的办法吗?跳水不是绝对安全的方法,但不跳水行吗?)

  (3)小结:总之,当孩子岌岌可危的时候,当水手们都束手无策的时候,父亲却能果断采取措施救了儿子,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个了不起的父亲。如果用一个词来评价父亲,你会用什么词?(学生自由板书)

  二、拓展迁移(15分钟)

  导入:凭着冷静、机智、果断,船长在危急时刻救下了自己的儿子,这个故事对于我们有什么启示呢?下面,老师想让大家看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1.看视屏《袁媛的故事》

  有一位母亲看了袁媛的故事后,在网络留言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出示):当危险来临时,许多孩子大声哭喊、叫救命都做不到,而你却在关键时刻毫不慌乱,看到还在泄露的煤气,你关上了阀门、捅开了窗户、拨打了电话,最终挽救了父母的生命,你面对危险时的冷静和理性,是所有孩子的榜样,你是我们大家的骄傲,你是中国骄傲。

  2.谈感想。

  读了《跳水》的故事,听了袁媛的故事,同学们心中肯定有很多感想,你能用一段话、一句话,或者一个词、一个字甚至一个符号来表达你此刻的感受吗?写下来。

  3、遇到危急情况时要冷静、沉着、果断,我想这是这节课带给我们的启示,让我们记住这句话。下课。

  第三课时

  一、拓展阅读:

  《十秒钟的`故事》《当汽笛响起的时候》《“诺曼底”号遇难记》《火灾中的逃生》

  二、迁移训练:(任选其一)

  1、写读后感。2、摘抄表现人物临危不乱、冷静机智的片段。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3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阶段学生“会认”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文具的家》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文字活泼,富有童趣,并配有两幅生动有趣的插图,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本课教学设计意在从学生兴趣出发,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导入,并进行扩词训练,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感受人物的情感。教学中创设趣味的学习环境,用“闪电读词”和“闪电出字卡”的游戏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在课文阅读方面将以“朗读”训练为主,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认识生字、会读对话、了解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趣味。借助顺口溜总结整理物品的方法,通过“文具认领会”和“整理书包比赛”鼓励学生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1.谜语导入:同学们,我们猜两个跟文具有关的谜语,好吗?请你们在猜到的第一时间,高高举起你们的小手,保持安静,用眼睛告诉我你们知道,能做到吗?课件出示谜语:色彩各异像颗糖,擦去字迹不怕脏(橡皮);小小黑人长又黑,爱用木头做衣裳(铅笔)。(课件出示橡皮、铅笔图像)

  2.导学:我们刚才提到了铅笔、橡皮,它们和格尺、转笔刀等都是我们学习时的好伙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具。

  3.认识“文具”: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读课题。要求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该怎样识记“文具”的“具”。

  (2)学生回忆在哪里见过“具”。如:商城里的“家具城”,商场超市里标牌上的“玩具”“文具”,书店里的“工具书”等。教师用大屏幕出示相应的画面。

  (3)生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以谜语形式导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将学生熟悉的文字和图片相联系,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检查预习。

  (1) 教师导问: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写的是( )和( )之间发生的事。( )总丢文具,( )告诉她文具是有家的,最后( )知道了文具的家在哪里。

  (2)教师课件出示新词:

  文具、一次、丢失、仔细、检查、所有、他们、每天。

  (3)教师指名领读在书上圈画的生字、新词,教师适时正音。

  (4)游戏 “闪电读词” :同桌一齐站起来,老师点哪个词,同桌就开始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5)教师范读:同学们,解决了生字的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老师先来读,请同学们边听边注意圈画生字的字音。

  (6)学生自由读:想不想自己读读课文?我们可以用轻声自由读、同桌合作读、小组轮读等方式来读。

  (7)轮流读:哪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和勇气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识记生字

  (1)游戏“闪电出字卡”。教师读第1自然段,请同学仔细听。当老师读到课文里的生字时,看哪个同学反应最快,第一个把字卡举起来。

  (2)学生举字卡“丢”。指名读准字音。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预设:生1: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的。一撇加一个“去”字,就念“丢”

  生2:我是用想一想的方法记住的。“去”字就像一个人蹲在那里。上面的“撇”就像手绢。我想象小朋友们在玩“丢”手绢。

  (4)教师读第2自然段,学生举字卡“找”。

  教师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认识“找”字。

  预设:生1: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找”字。提手旁加一个“戈”就念”找”。

  生2: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认识“找”字。“拍”字右边的“白”换成“戈”就是“找”。

  (5)关注“新”的斤字旁和“些”字左上角的“止”。

  (6)小组交流识记其他生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通过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轮流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语境中学字。“闪电出字卡”游戏旨在让学生愉快地巩固生字。

  三、写字指导

  1.教师课件出示“文”“找”“办” 3个要求会写的字,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边指导边示范,注意占格位置。

  文:注意最后一笔捺的起笔位置,不要和横相接。

  找:右边的“戈”字, 第一笔横向右上倾斜,第二笔斜钩在竖中线上起笔。

  办:教师书空示范,起笔是横折钩,不要和“为”混淆。

  3.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设计意图:抓住写字的指导重点,有的放矢,加深学生的印象,也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四、总结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1.教师导问: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本节课,你记住了哪些字?学会了几种识字方法?你认为你写得最好的字是哪一个?

  3.作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强调平实、扎实、不花哨。所以,课后总体感知内容,以及对识字方法的复习能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这样对识字教学更有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4

  教学目的:

  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工夫、置之不理、三年五载、循环、自生自灭、一来二去、门道、昙花、秉烛夜游、见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

  3、能从课文中找出点明中心的句子,并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中心的。

  教学重点:

  知道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及养花带来的乐趣,以及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中心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本课

  你喜欢养花吗?谁说说养花有什么好处?那么我们看文中老舍先生是怎么看待养花的?

  板书:13养花。

  二、介绍老舍、老舍养花

  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文创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还创作了《方珍珠》、《龙须沟》、《月牙儿》、《西望长安》、《茶馆》、《四世同堂》等剧本和小说。曾获“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关于老舍养花,是从33岁结婚组织家庭后开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兴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别爱养菊花,经常与爱养花的朋友互相交谈,致使花的`品种达到100多种。大风、暴雨来临,全家就抢救花草。到了群花盛开的时候,老舍先生总是邀请好友前来饮酒、赏花,他觉得这是非常有乐趣的事。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通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3、朗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拼读,读生字,注意纠正错误。

  记清字形,理解词义:有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时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

  秉烛夜游:部首:禾或丿。笔顺:秉,与“乘”区别。词义:秉,拿。举着灯烛在夜间游赏。

  纠正字音:乐趣、计较、虽然、适当、尽管、倾盆

  2、多音字:

  3、读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如有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如:置之不理,置,放。把它放在一边不去理睬。

  4、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的?(整体感知)

  (养花给“我”带来乐趣。)

  5、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质疑。(写养花的乐趣为什么还写忧?)

  五、练习朗读课文,读熟课文

  六、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说出段意,理清线索。

  老师板书

  1、为什么养花; 2、养什么花;

  3、养花要摸门道; 4、养花有益身心;

  5、养花使人喜悦; 6、养花使人伤心;

  7、养花的乐趣。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

  3、想想自己喜什么花草,它有什么特点和为什么喜欢,以及在养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熟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情感、态度、价值观: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难点

  感知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兼得”和“舍生取义”二词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提纲:

  作家作品: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继承孔子的仁政思想。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张。

  题目赏析: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本文就以“鱼”和“熊掌”作比喻。巧妙的回答了人在一生中的关键时刻应该如何作出正确选择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中国历,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大师,史称“亚圣”。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 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在内容上基本接近,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道德标准之一。这种思想道德在近、当代革命过程中激发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一则经典语录。(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

  指名读课文。

  结合译文理解内容。

  师生共同赏析课文,掌握关键词语。

  所:不译。

  欲:想要得到。

  也:句末加强判断的语气词,不译。

  亦:也。可:能。

  得兼:应为“兼得”的倒装,同时得到。

  舍:舍弃。

  者也:连用时,加强判断语气。

  生:生命,也可以理解为“活着”。

  义:可以理解为尚的思想、行为、道德(真理、信仰、正义等)。

  三、品读感悟。

  全文共四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一个设喻,用“鱼”和“熊掌”两种事物来假设比喻,让作者对二者做的一个取舍,结论是舍鱼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这样,自然引出“生”和“义”及对二者的取舍,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舍生取义。选择了“义”,也就是选择了真理,正义信仰,有益于大众的思想和行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

  总结文章主旨:

  本文是孟子的一段语录,以鱼和熊掌设喻,说明舍生取义的道理

  四、拓展延伸。

  欣赏几则孟子经典语录: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五、处理课后习题。

  六、背诵课文。

  附板书设计:

  孟子语录

  鱼 熊掌 舍鱼取熊掌

  二者不可得兼舍

  生 义 舍生取义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02-27

小学语文趣味教学设计02-21

小学语文板书教学设计02-18

小学语文《影子》教学设计03-05

小学语文穷人教学设计02-27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03-02

小学语文雷雨教学设计04-14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09-23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教学设计12-22

小学语文《咏柳》教学设计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