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图书,体会课外读书的乐趣。
2、学会分享有趣的故事,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书。
教学重难点:
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并能在生活中广泛有效地阅读。
教学课时:
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个人物形象——弗朗兹)同学们知道这是谁吗?同学们想知道关于他的小故事吗?老师截取课外书中的一段故事,讲给学生听。
2、简单介绍这本书的作者:奥地利作家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
3、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像他这样的小男孩吗?(指名说一说)
4、(出示书本目录这一页图片)这个标题读什么?(目录)目录上有些什么内容?请你仔细观察图片,然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目录上有小标题,有页码。目录告诉我们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容在那一页。翻看目录可以更快的找到我们想要找的内容。
5、介绍目录的用法。先找到要读的内容,然后看到相对应的页码,翻到这一页,就是我们想找的.内容。同学们,你学会了吗?
二、班级故事会
1、以小组为单元,轮流把自己读过的故事分享给其他同学。
2、每个组请一位代表把他的故事给全班同学分享一下。老师对讲的精彩的同学提出表扬,给小组加上一颗星,星星最多的小组最后获得“故事大王”的称号。
3、每个组推荐一本故事书,简单的介绍这本书中的故事情节。推荐书目:《绿野仙踪》《小猪变形记》《说说我有多爱你》等。
三、课堂小结
书中有各种各样的朋友等着我们去认识,书中有精彩绝伦的故事等着我们去欣赏,书中还有很多神秘的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我们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读过的故事,也一定能收获更大的快乐和更多的朋友。
板书设计:
有趣的儿童故事《弗朗兹的故事》目录的使用分享我的故事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于是在教学中,我注重将图片观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类型。既关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引导。通过分享故事的形式,促进学生的读书热情,能与人分享自己读的故事,从而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复述文本内容的能力,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技能,得到全方位的进步和提高。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3.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课前准备
让学生排练一个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垃圾,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例如:别人有事情找你父母,父母不在家;班上的一个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的同学在校园里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事情呢?
1.刚才几位同学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样的话想说?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揭示“以诚待人”的交际主题)
2.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情,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讨论交流
1.个人准备后,在小组内交流。
先由一名学生举一具体的事例,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一做法作评价。接着,其余学生轮流发言。
2.各小组选派一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
3.班级交流: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提建议
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成几条明确简要的建议,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做归纳整理,再在条文前加上几句关于以诚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建议书。课后抄录并张贴在教室里面。
第二、三课时习作我的发现
学习“我的发现”
1.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经验。
2.归纳过渡:习作除了留心观察周围,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情,或者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启发思路
1.阅读习作提示。让学生明确:写的是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要真实,不说假话。
2.思考表达的内容。先要想好,最想对谁说自己的心里话,再考虑要说的话,可以是欢心的事情,也可以是烦恼的事情、难受的事情……
3.学生酝酿交流、师生个别谈话:
根据习作要求,学生自行酝酿,指名个别交流,启发学生的习作思路。教师随机与个别学生轻声交谈。
4.学生动笔。
5.相互交流,修改。
第四课时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
2.同桌互查。
3.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4.记记写写。
日积月累
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是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2.逐句自读。
3.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师释疑。
5.熟读、背诵。
趣味语文
1.联系本单元《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自读。
3.师生共同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
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语的意思,写一个事例。
10、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我会读:
1、出示一棵“苹果树”,苹果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苹果”上写了“我会读”中的词语)。
2、小组学习:四人小组轮流读“我会读”中的生字,互相纠正读音。
3、各小组采用轮读的方式,看哪一组摘的“苹果”多。
读读背背
1、小组学习。
A、四人小组一起读诗《鞋》,互相纠正读音。
B、说一说这首诗说了什么意思。
C、表情朗读这首诗。
2、小组派代表朗读《鞋》,同学评议。
3、自由背诵《鞋》。
4、全班配乐背诵。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
学习目标
1、能完整地讲述做家务事的经过。
2、愿意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学会关心体贴长辈。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在家做过家务事吗?(让没做过家务事的学生说说为什么。)
播放录音,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一
A、录音:星期一,爸爸出差了,家里只剩妈妈和小明,妈妈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小明,还要做许多家务事,小明就想帮妈妈做一些家务事,可妈妈说小明还小,不会做。小朋友们,他该怎么办?诠来帮他出出主意?
B、讨论交流。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妈妈为什么不让小明做家务?
怎样才能劝说小明的妈妈,让他做家务呢?
我们能做哪些家务事?我们之前学过的课文中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小组内表演。
小组内的几个同学分别扮演妈妈、孩子、同学等角色,表演劝说的过程。说服“妈妈”后,请“妈妈”谈谈,为什么接受了“孩子”的要求。
C、上台表演。
◆小组自告奋勇上台表演。
◆评一评“最佳口才奖”。
看看哪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好的方法说服“妈妈”。
2、创设情境二
刚刚有几位同学都说做过家务事,那谁来给大家说说为什么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你是怎么做的?
A、说说你为什么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
B、个别说说做家务事的经过。
C、全班交流。
其他同学补充认为你说得不完整的地方,在同一件家务事上,他们的做法又是怎样做的?
3、创设情境三
通过刚才的交流,教师发现同学们个个都是能干的孩子,那你们想不想把自己能干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看呢?那我们就来一个“小能手”争夺赛吧!
A、分成几个小队,如苹果队、橘子队等,每队都做不一样的家务(如叠衣服、抹桌子、整理书桌等),全班学生分别到各个小队去做家务(自己想去哪个队就去哪个队)。
B、每个大组挑选一名代表上台争夺“小能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书桌上的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
C、在队中进行做家务比赛,做得好的评为“小能手”并奖一朵小红花。(边做家务边放音乐)
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大家有些什么想说的?(学生交流)
刚刚同学都说了这么多,这说明大家是孝敬长辈、爱劳动的好孩子,那我们以后天天都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好吗?
大家一起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老师和同学一起唱)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
3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的编排是结合了自然、社会、童话、历史、人文、美食、诗词经典等的内容穿插图片展示在孩子们面前,很适合孩子们的阅读学习。
尤其是识字部分更是让学生开阔眼界,《神州谣》是让学生了解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山川秀美、地大物博从而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爱国热情;《传统节日》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庆祝方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贝”的故事》介绍“贝”字的形成到甲骨文和现在使用的贝字的演变,了解中国汉字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中国美食》是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是各有特色让学生学到了许多东西,也了解了中国的各种文化,内容处处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此,我就学校校本教研的机会给学生讲述了《中国美食》,我把这课的教学设计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也是对自己的历练。
教学设计:
中国美食
【知识技能】
1.正确认读“菠、煎、腐、炖、酱”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烧、烤、蒸”等8个字。
2.正确认读“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等词语;正确读写“红烧茄子、小鸡炖蘑菇”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中国美食,并能说出制作哪种食物运用那种烹调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国美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了解中国美食的烹调方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课题
师:孩子们,你们去饭店吃过饭吗?(吃过)那你们到了饭店首先要做什么(点菜)你会点什么菜?认识菜谱吗?
生:我会点自己常吃的几道菜,有时看图点菜问服务员就知道是叫什么菜名了。
师:你真聪明,今天老师就要教大家认识一些菜名中的字,你们可要认真听讲哦!不会点菜或不认识字该多失望啊!
二、创设情境,随文识字
师:现在老师要给你们呈上一份菜单,你们一起看看有什么特色菜。
1.出示课件菜单本,学生试着说出菜名
2.那你们不认识这些字该怎么向服务员报菜呢?想想怎么做才能认识这些字。
3.生:查字典,边说边拿出字典,动手查字自己解决问题。
4.师:菜单上不认识的字解决了,那课文中的字你们认识吗?
5.合作学习:
(1)指名让学生来试着读课文,学生帮助纠正字音,师作指导认读生字。
(2)自由认读生字词语。
(3)同桌间相互检查。
6.学习生字,积累新词(出示课件)
(1)指名让学生认读生字
(2)说说你认读记忆生字的方法
(3)给生字归类识记
按部首分可以分出:
提示:火字旁与四点底的关系都与火有关
按结构分可以分出:
按音节分可以分出:
(4)学习词语:(出示课件)
(5)去掉拼音让学生认读生字新词
7.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观察田字格的安排,师示范生书空。
三、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1.让学生读课文,你有什么发现?
生:有的菜有图,有的菜没图。
师: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位置有限容不下那么多图(笑声)
生:有图的那些都是菜,没图的是饭。
师:不错,七幅图是菜肴,四种是主食。
2.小结,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师:板书“食”识字并分析字义(人+良)人把好的东西用来食,比如让学生组词(粮食、食物、美食等)板书“美”提醒学生注意美字的书写。近期播放的《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全球,让我们食欲大增,今天我们也一起走进课文来学习几道美食。
师:民以食为天,我们中国的美食遍布全国各地,先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助读中国八大菜系,播放视频(八大菜系的讲述)。
师:这么多的菜我们难以启齿,先学几样再去品尝其他的美食,那我们一起来看课文中的几道美食。
二、了解中国美食的特点
1.师: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菜名。
2.出示课件,提问你们认识这是什么菜?
(1)边播放美食图边让学生读出菜名,并说出每道菜的制作材料。
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烤鸭
水煮鱼葱爆羊肉小鸡炖豆腐蒸饺
炸酱面蛋炒饭小米粥(熬)
(2)随图识字,认识生字词语,重点强调腐(一般是读三声如腐烂、腐败,与豆组合读轻声)、菇(应读一声,与蘑组合是读轻声)、炸(多音字,本课读二声如炸糕、炸鸡腿,另一个音读四声如炸弹、爆炸)的读音。
3.此时的你多想饱餐一顿,那就用你的读来表现你此时的心情。
(生读)师适当点评
师:(过渡)这么美味可口的菜是怎样做成的呢?
二、了解中国美食的烹饪方式
1.出示课件,指名让学生来读,边读边找出这些菜的制作方法。
2.出示课件,让学生选择菜来说说自己的制作方法。
生:我选鸡蛋,它可以用蒸、煮、炒、冲的方式来吃。
生:我选肉,可以用炒、炖、爆、烤的方式来吃。
3.出示课件,看看它们喜欢吃什么?
师:过渡提问:你喜欢的菜肴又是什么?你知道还有哪些家乡菜?
三、了解家乡菜的制作方法
1.出示课件,几道家乡的菜肴图,让学生说出菜名,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和你制作的过程
生:蛋炒饭,制作的材料……制作的方法……
2.师:这位同学的课前预习做的非常好,他把自己喜欢的'一道菜的制作过程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也回去动手试着做一做。
3.拓展延伸: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出示课件)让学生齐读。
注意饮食习惯
四、总结
师:中国美食也是一种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不只要了解它的特点、烹饪方式也要学会如何去做,它解决了我们的温饱问题的同时也是对我们的一种生活享受。为此,老师也要借此送给大家几道“美食”(出示课件):
阅读伴成长语文煎一生时间熬习惯态度煮成绩性格炖命运命运烤自己
希望各位同学把几道菜好好品味,咀嚼,愿你们创作出更好的美食!
美食大餐
五、课后作业
出示课件:抢收蔬菜,选择自己喜欢的蔬菜回去动手做一道菜,可以让父母指导帮忙,把你制作烹饪的过程记录下来拍照留念,我们要办一期美食展,评选出美食厨师。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这一课,我也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知道了烹饪的方式有许多种,有些菜不只是一种制作方法,让我也懂得了要做好许多菜的方法。对于学生他们更是如饥似渴,读着读着就直流口水,从中也学会了到饭店如何点菜,如何向别人介绍菜名。
整堂课的教学环节比较完整,课堂气氛也活跃,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优中差学生都已有收获,不管是从字到词还是菜肴的烹饪方法他们都能读出指明,不愧是他们自己选择的一节公开课,预习和听讲都很用心。
不足的是开头的视频由于网络原因播放很不顺畅,结尾我的总结板书没有写出来,使得整节课失头掉尾就很不完美。这也是我值得注意的环节,本来的预想是让学生写出特点与烹饪方式,我只是做个总结,可在讲述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环节。这就是对教学过程的不熟练,备课不充分,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学习多锻炼多钻研多探索,寻求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4
揠苗助长
教学目标1、认识“寓”、“焦”、“喘”、“截”等字,学写“焦”、“费”、“望”、“算”等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积累本课词语,能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意思,能独立复述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能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里。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板书课题)。同学们认识这几个字吗?谁能试着读一读?(指名读一读;齐读)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揠”是什么意思?
生:“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
……
同学们很爱动脑筋,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等我们学完这篇课文就会弄明白的。
二、读文识字
1、随机学习“揠”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加强记忆这个字?
2、读课文,认识字词。(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指导)
生:“揠”的意思就是“拔”;“揠苗助长”就是“拔苗助长”。
生:“转”是一个多音字,它在本课中的读音是zhuàn,组词:转动、旋转、转圈等;另一个读音是zhuǎn,组词:转身、转告等。
师:注意区分“费”和“废”;“拔”和“拨”。
三、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种田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板书:起因)从哪些词语中看得出他很焦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同时画出有关词语。(“巴望”、“焦急”)
齐读第一自然段。
2、农夫究竟想到了什么好办法呢?带问题边读边想,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经过)
生:农夫把禾苗拔高了。(教师相机板书:拔高禾苗)
生:农夫干了一天,筋疲力尽。(板书:筋疲力尽)
生:我们又从“终于”、“急忙”词语中可以看出农夫急切、兴奋的心情。
生:想着禾苗马上要长高了,心里特别高兴。
师:同学们说得真棒!那,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心情来读一读罢,看看谁读得好。
3、农夫又有哪些表现呢?有感情的读第三自然段。
学生朗读课文(喘气、很累的样子)
师:奥,干了一天的'活,很累了;但是又很高兴。那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又累、又高兴的心情读读这段吧!
4、农夫这样心急,结果怎么样呢?(板书:结果)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
小组交流学习
5、感悟寓意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我明白了禾苗的生长要靠自己的力量。如果让它生长得快些,应该采取合理施肥、浇水、除草、灭虫等方法。
生:如果硬是把禾苗拔高,损伤了禾苗的根,禾苗自然会枯死。这是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
生:我知道了做事情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
五、练习复述课文
六、作业设计
1、回家把《揠苗助长》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多搜集寓言故事,准备参加班级讲故事比赛。
板
书
设
计揠苗助长
(起因)——(经过)——(结果)
巴望拔高禾苗禾苗枯死
焦急筋疲力尽白费力气
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5
一、教材简说
这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阿切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见一个人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那邮票便很容易、很整齐地被撕开。“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他想把那个人的动作变成机器的动作,让所有的邮票都好撕开。通过不断研究,他的想法终于变成了现实。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它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当学生默读课文后,一定会有所感悟,而每个人感悟到的又不尽相同,要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数量多,但其中好多字在生活中接触过,比如,“刀、酒、便”。要通过自主识字展示的.方式,把所要求认识的生字分类,然后有侧重地识字。
1.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让学生看看哪些字已经认识了,讲讲是怎么认识的。把它挑出来,摆到一边,并读给别的小朋友听。
2.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
3.借助汉字特点识字。
(1)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
(2)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
4.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1)“我说你找”。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另一个同学在文中找出来。
(2)“我指你认”。一个同学指生字,另一个同学快速读出来,再说出课文中的词语或用字组词。
(3)“找一找”。在生活中找一找本课的生字。
5.写字指导。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字(刀、仍、便)是新认的字。“刀”字可以放手让学生临写,“仍、便”二字可以与“使”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好单立人。单立人的写法学生已经多次接触,应该比较熟悉,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书写。但三个带单立人的字的右半边应该细致地指导一下。“仍”字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便、使”右边十分相似,可以在找到差别的基础上指导写美观。指导的重点如下:上横宜短,“口、曰”要扁,撇应先“竖”,捺须伸展。“英”字第七笔撇上边要出头。“式”字的第四笔是提,不是横,斜钩要写美观。
(二)朗读感悟
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情节简单,语言平实,可放手让学生自读,读的方式要多样,允许学生自主选择。由于课文较长更适宜默读,教师可以倡导。这个故事能给孩子很大的启发,小小的齿孔中闪耀着智慧的火花,使孩子们懂得发明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要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引导学生感悟一些重点词句,读要有所侧重,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读感悟的重点,要多读。
可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主选择读书方式。
2.合作学习,读给小伙伴听,相互检查、订正。
3.抓重点语句悟读、品读。
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学生的看法可以不同,只要能讲出道理就可以。有的学生可能喜欢那位不知名的先生,因为他遇事能动脑想办法,说话彬彬有礼;有的学生可能喜欢阿切尔,因为他能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并且能把自己的想法付之行动,发明了邮票打孔机,给更多的人带来方便。随着学生的思路,相机引导读好各部分课文。
以下的引导方法可供参考。
(1)用礼貌的语气读一读他们的对话。
(2)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此时教师可示范读,也可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读。
(3)“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看插图你能想象出当时阿切尔的动作神情吗?学一学他的样子,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
(4)“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中“立即”一词可以换成什么词?通过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
(5)“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从“仍然”一词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后两句。
(三)积累运用
1.课文中表示数量的词语有哪些,找出来读一读,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如,一大张邮票一枚别针一台机器一家小酒馆一位先生)还可以说“一枚”、“一家”什么呢?在生活中找找看。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填填”。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和小朋友交流一下,再记到小本子上,或者用这个词仿照书上的句子说一句话。
可引导积累以下词语:求助、举动、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
(四)实践活动
1.读课后“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邮票的一些常识。响应学习伙伴的提议,去收集一些邮票。
2.故事会。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知:认识本课生字12个,积累词语10个,认真描写5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心思、络绎不绝、审视、笑容可掬”等词语的意思。
2、能力:正确、流畅地朗读全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尝试读出语气。联系课文的前后内容,合理想象医生给女病人处理伤口的经过。
3、情感: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医生惜时如金、节约时间多为病人看病的高尚医德。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想象医生给女病人处理伤口的经过。
2、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医生惜时如金,节约时间多为病人看病的高尚医德。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新课
1、揭题,学生质疑。
2、问题
(1)医生有什么心思?
(2)为什么医生会有这样的心思?
二、整体阅读,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学一学,并把带有生字的词语划出来。
2、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课件,认读生字。 “德”字右半部“心”上有一横。(十四个人一条心) 指导“叙”和“仅”的书写,注意右半部分的位置和大小。
(2)出示多媒体课件,认读词语。 “德国”、“络绎不绝”、“甚至”、“浪费”、“情况”、“描述”、“一言不发”、“审视”“笑容可掬”、“叙述”
(3)联系上下文理解“络绎不绝、描述”
4、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医生的心思是什么。
三、深入课文、理解课文
1、默读第一节。
(1)格里辛格是个怎样的医生? 高明——高超 完成填空:因为格里辛格是个 的医生,所以 。
(2)结合课文第一节的内容,用“因为 ,所以 。”练习说话。
(3)在文中用“——”划出有关医生的心思的语句。交流:威廉·格里辛格医生的心思是什么?
①出示句子:他极不愿意浪费他人的宝贵时间,看病时只想知道那些最重要的情况。
②指名读、齐读
③重点抓住“极”“只”“最重要”这几个词的理解。进行朗读指导
④想象说话:在医生眼里“最重要的情况”是什么?
(4)出示句子:可是有许多病人不能体会医生的心思,他们总是反反复复地描述自己的病情。 指导朗读:理解“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就是——一遍又一遍、不停地、)指导读好“总是” “反反复复”
2、学习课文2―14小节。
(1)自由读2―14小节。思考:这里有几次对话?
(2)能区分这里面谁说的话吗?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读通、读熟。
(3)质疑: “读完最后一节,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这令人高兴的事是什么?为什么看病不用付费呢?医生为什么还要谢谢 病人
(4)学习医生和女病人的对话
①出示有提示语的对话朗读。
②去掉提示语再读。
③想象一下,医生和病人说话时的神情。
④同桌合作表演,想象:威廉·格里辛格医生给女病人处理伤口的经过。
⑤再读课文2-14小节。思考:这是怎样的医生?这是怎么样的病人?
板书:( )的医生 ( )的`女病人 联系上下文理解“审视”“笑容可掬”
(5)完成填空,学习最后一个小节。 师:医生的心思是( ),女病人简洁的叙述正好( ),所以( )。
(6)教师小结:罗嗦的病人缠着医生反反复复地述说病情,浪费了医生很多的时间,而对这位说话简洁的女病人的治疗只用了几分钟,这正符合医生的心思。女病人节省了时间,时间就是金钱。 板书: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珍惜时间为更多病人看病。 指名读,感受医生高尚的医德。
四、总结课文,展开想象
1、师生共同读课文。
2、展开想象:假如你是威廉医生,你还会说什么?
五、复习巩固
1、读词语。
2、选字填空 简洁 简练 简短 为了能给更多的认看病,格里辛格养成了利索、( )的习惯。 “玻璃碎片儿。”女病人( )地回答。 您( )的叙述是我今天能有时间多看几个病人。
3.交流有关“珍惜时间”的诗句或名言。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阅读剧本,了解剧情,把握其中的矛盾冲突,了解人物的性格。
2.初步了解戏剧人物的鉴赏方法。
能力目标
1.学会鉴赏戏剧,提高学生鉴赏戏剧文学作品的能力。
2.通过品味人物语言,探测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情意目标
感受作者借助浓重的戏剧氛围及富有诗意的语言所传达的悲剧意识(性格的悲剧、命运的悲剧、生存的悲剧)
【教学设想】
1.通过反复阅读和分角色朗读,品味戏剧作品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
2.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雷雨》,与课堂点拨,品读一词、一句,比较鉴赏相结合,激发学生欣赏戏剧文学的兴趣。
3.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扩大课堂容量。
4.课型:品读·鉴赏课
5.教时:一教时
【重难点简析】
1.文学作品的魅力来自语言。戏剧语言在展开冲突,显示人物性格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言为心声,品读语言应是开启人物心灵的一把钥匙。因此我确立本课教学重点为:引领学生在把握矛盾冲突的基础上,通过对周朴园语言的.品读,探究周朴园的性格、心理。
2. 作者说:“《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雷雨》“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鉴赏时为了避免用“社会问题剧”的主题模式“削足适履”地硬套剧作,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我将教学难点确定为:引领学生感受作品的悲剧意识,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1933年,一位年仅23岁的清华学子带着梦幻,带着爱恨无奈,带着对旧中国家庭和社会的无比愤懑,奋笔完成了一部他曾痛苦酝酿了五年之久的剧本。一年后,时任《文学季刊》编委的巴金在编辑部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它,并感动得为它掉下了激动的眼泪。它的发表立刻引起了中国剧坛的强烈震动。从1935年在日本东京第一次演出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剧团都竞相排演,并相继拍成电影、电视连续剧,这部经久不衰的剧本就是我国现代著名戏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雷雨》。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走近它了。
【板书】
雷雨
【投影】
名家评说《雷雨》
《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读的作品。——巴金
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 ——李健吾
说到《雷雨》,我应当告白,亏了他,我才相信中国确乎有了近代剧。——黎烈文
……真正吸引他的,不仅是情节本身的曲折性,而是在这曲折背后所隐藏着的“人”的生命形态,或者说,他是自觉地把自己的生命体验与认识注入多少有些现成的“情节”中的。 ——钱理群
《雷雨》的创作标志着曹禺是以一个具有自己创作个性的剧作家出现在剧坛上的;他写出了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并成功地进行了一次话剧民族化、群众化的初步的尝试。 ——田本相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8
【教材简析】
《找春天》是九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课。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本文的课题呼唤着我们──找春天去吧!我们到校园里找一找,也许能在操场边发现刚探出头的小草;我们到野外去找一找,也许能在天空中发现飘飘摇摇的风筝;打开课本,我们还会在课文插图中发现春天的影子;读着课文,我们会感觉到自己就是那几个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的孩子,体会到寻找春天的急切心情,感受到发现春天的欣喜。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小姑娘,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丽,有着嫩绿的秀眉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活泼,娴熟地弹奏着动人的音符,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学习重点】
1、识记生字,感情朗读学习难点。
2、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教学思路】
1、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后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读课文之前会给自己提什么要求,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这些要求展开自学,教师只是进行适当引导,从而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2、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唤起学生的想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领学生进行多形式读课文,如自由读,选择难读的句子读,选喜欢的.句子读,小组内读,男女生读,齐读,将课文串成一首诗来读、背等。
3、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让学生领会其中的情与趣。
4、创设情境,进行拓展延伸。学生通过欣赏一系列春天的美景进而用各种方式来赞美春天。这个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画画、写话、表演等才能,同时又能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读通课文,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学习课文1、2、3段,初步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喜悦。
一、激趣导入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板书:春天)春姑娘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迎接她的到来吧!(让学生说说平时积累的有关春天的词句。)
师:是的。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里呢?让我们一块去找春天吧!
(板书:找)
二、感知课文
师:春天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同学们,平常读课文,都有哪些要求呢?
1、一读课文,过生字关:
⑴ 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宝宝。
⑵ 组内读一读,读得好的夸奖他,读得不好的帮助他。
⑶ 课件出示生字宝宝,多形式认读,力求人人参与人人过关。
⑷ 小组交流识记生字宝宝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注意积累。
2、二读课文,过读通关:
⑴ 要求:把课文读流利,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读后让学生提出难读的句子,课件随机出示并指导读流利。如:
①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②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③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④ 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⑤ 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⑵ 放声朗读课文。
3、三读课文,感悟积累:
⑴ 课件出示春景图: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鸟报信的时候可高兴了。
你们呢?(高兴)让我们和小鸟一起高兴地向大家报个信吧!指导朗读。
⑵ 师:听了你们的话,我们几个孩子可高兴了,急忙──(出示句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此时,课件显示课文情景。
齐读第二段,指导:还能再急切些吗?
⑶ 师:老师听出来了,孩子们可急了。可是春天却──
出示句子: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① 自由读句子。
② 指名读。
③ 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④ 再读句子,读出自己不同的体会。
⑷ 齐读1~3段课文。
⑸ 留下悬念:
我们找到春天了吗?下节课,让我们再跟着他们欢快的脚步,走进春天,去领悟春天那充满生机的美。
三、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有关生字,左窄右宽的字有哪几个?书写时,该注意什么?
2、重点指导:探 躲:
课件出示“探 躲”两字,请学生说说这两字该注意的地方,课件上突出该部分,教师再进行示范,学生练习。
3、师范写学生提出的难写字
4、找找说说(课件出示课后习题及配音)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4到8段,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
一、复习检查
师:燕子姐姐从南方回来了,她听说咱们班小朋友特别聪明,一节课就和许多生字词语交上朋友。她想,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出了一些题目来考考大家。如果大家顺利通过考试,她就会送我们大家一份礼物。谁来打开考题?
课件显示词语:
害羞 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嫩芽 音符 喜鹊 杜鹃
二、朗读感悟
(一)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让我们跟随燕子姐姐一起去找春天吧!
⑴ 学生自由读课文4到8段,找找春天都藏在哪里?
⑵ 学生交流学习成果,随机出示句子: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这几句话中选一句最喜欢的句子进行合作学习,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或你还想说些什么?并把你的体会用朗读告诉大家。
⑷ 汇报学习成果:
学生交流学习成果,教师随机点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如: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学生读句子,说说感受到的,想到的,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再抓住问号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又如;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请学生说说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或还想说些什么?并把你的体会用朗读告诉大家。
再如: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师引读: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生接读: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师:春天只在这些地方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课件中的“……”变红色)
学生说说春天还在哪些地方?
2、齐读4~8段课文:
⑴ 春天这么美,有位诗人把这几句话改成了一首诗(出示课件,配乐朗读)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
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
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
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
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们看到她,我们听到她,
我们闻到她,我们触到她。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
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
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
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⑵ 师:春天这么美,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你们真棒!
燕子姐姐也被你们的智慧征服了,她想带咱们去春游呢!
(课件显示小燕子一路飞过春天各个地方,与此同时,优美的旋律在耳边激荡。)
三、拓展延伸
1、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触到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
2、你眼中的春天美吗?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赞美春天呢?
生1:画春天。
生2:说写几句话来赞美春天。
3、自主组合,赞美春天:
画画组:展示画。
写话组:把写的话串成一首诗。
4、展示成果。
四、作业自助餐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积累文中词句。
2、到郊外去找春天。
3、收集有关春天的诗句。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汉字,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能正确、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语气。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不同角度看问题的结果不同。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汉字,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能正确、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语气。
2、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不同角度看问题的结果不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画画》(出示课件)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你们喜欢画画吗?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3、杨桃是南方常见的水果,这样小小的水果却在我们的图画课上引起了一场关于杨桃的“长相”的风波呢!
4、(齐读课题):画杨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把课文中的事情理出一个思路来,看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2、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4、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5、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
靠、而、班、哈、倒、审、视、页、肃、晌、抢、嘻、悦、诲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班、晌、诲、肃、抢。
(1)比较认识“晌”和“抢”: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由偏旁加上学过的旧字组成的,比较容易识记。(配合猜谜语和图片认知进行)
(2)“诲”字注意读音。“huì”读四声,不读三声。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左右占格,把字写好看。
(3)“肃”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占格要均匀,把字写好看。(配合图片进行学习)
(4)“班”也比较熟悉,是左中右结构的字,按照汉字书写的要求,书写时候注意衔接,配合猜谜语进行识记。
5、猜谜语。
两个王分了家——班
太阳的方向——晌
每日必说话——诲
6、开火车读准字音。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杨桃是南方常见的水果,这样小小的水果却在我们的图画课上引起了一场关于杨桃的“长相”的风波呢!一起来认真学习《画杨桃》。
1、有一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要同学们画。我的座位在前排靠(kào)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ér)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shí)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这一段很长,我们要认真地读,不要丢字落字,要读通顺哦!)
2、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班(bān)里几个同学看见了,哈(hā)哈大笑起来。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dào)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小伙伴们都在嘲笑我呢!比一比谁读得语气好!)
3、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shěn)视(shì)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桌前,举起我的那页(yè)画纸,问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师的态度如何?小伙伴的态度又如何?)
4、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sù)了。半晌(shǎnɡ),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吗?”
“好——笑!”有几个同学抢(qiǎnɡ)着答道,同时发出嘻(xī)嘻的笑声。(老师的语调要严肃,小伙伴得意洋洋,自以为是呢!比一比谁读得正确!)
5、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比一比谁读得流利!)
6、“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个。”(语气要读出同学们的心中所想啊!)
7、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yuè)色地说:“大家发现了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读出老师的语气:和颜悦色。)
8、老师的教诲(huì)让我终生难忘。
(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注意“教诲”的读音,注意读得有真情实感!)
五、课堂展示
1、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1)杨桃是这个样子吗?
(2)好——笑!
(3)像……五……五角星。
(4)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2、试着分角色读一读这个故事。
六、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流利。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出示生字:图、课、摆、座、交、哈、页、抢、嘻。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课、交、哈、抢”的注意要点。(预设:“课”注意左窄右宽;“交”注意上窄下宽。“哈”注意“口”小而偏上;“抢”想一想其它“扌”的字。)
4、学生临写生字。
七、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画杨桃》”,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出示词语练读。
2、给生字组多个词,出示词语,多种方法训练读词语。
3、出示词语,大家抢读,美读,大声读,体会语言的美好。
4、复习生字,出示形近字组词,大家进行开火车。
5、出示多音字进行训练与积累。
6、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关于“杨桃”的故事?
二、课文赏析与交流
(一)品读第1自然段。
有一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要同学们画。我的座位在前排靠(kào)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ér)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shí)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出示课件)
1、看谁读得好,读出了哪些信息呢?
2、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到的呢?
3、“根本”是什么意思?4、你可以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5、开头点明文题——画杨桃,引起下文。
6、哪些词语能看出我的认真啊?(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二)交流分享。
想一想:我画的杨桃为什么跟别的同学画的不一样?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与分享吧!
(三)品读第2—11自然段。
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班(bān)里几个同学看见了,哈(hā)哈大笑起来。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dào)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shěn)视(shì)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桌前,举起我的那页(yè)画纸,问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sù)了。半晌(shǎnɡ),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吗?”
“好——笑!”有几个同学抢(qiǎnɡ)着答道,同时发出嘻(xī)嘻的笑声。1、“哈哈大笑”也是在嘲笑!
2、你体会到什么?
3、思考:还有哪些句子有这样的表达?
4、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反问句)
5、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感叹句)
6、你从这些句子说读出了什么?大家都在嘲笑我。
7、思考:同学们为什么嘲笑我?
8、审视:仔细看。写出了老师的严肃、认真。
9、半晌:好长一会儿;半天,半日。
这个词语说明老师在思考该怎样改变同学们的看法。
10、“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
破折号的'作用:
(1)表示转折;
(2)表示解释说明;
(3)表示声音的延长。
(四)课堂展示。
想一想,讨论一下:老师和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五)品读第12—18自然段。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比一比谁读得流利!)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个。”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yuè)色地说:“大家发现了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老师的教诲(huì)让我终生难忘。
1、注意引号的书写。
2、注意“教诲”的读音。
3、省略号的作用:表示说话断断续续。表明同学们意识到自己的看法错了。
4、讨论一下:省略号还有其他的作用吗?
5、和颜悦色:形容态度温和亲切。
5、试着用“和颜悦色”说句子。
6、老师的教诲是什么?
(六)交流分享。
老师说的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七)课堂展示。
1、同学们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什么?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你还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中心点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
同样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看到不同的样子。做事情也要动脑筋思考啊!
四、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画杨桃》”,一起来闯关吧!
五、作业布置
把这堂课的收获写到“我的小本本”上,搜集关于启示的小故事。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能用“渐渐”扩展说句。
3、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找”的书写和“喝、渴”的字形辨析;感悟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投影片,瓶子,小石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乌鸦图片。谈话导入:老师曾经给同学们讲过关于乌鸦的一个故事,你们还记得吗?
(小乌鸦爱妈妈,乌鸦反哺的故事)
2、乌鸦不仅是个孝顺的好孩子,还十分聪明可爱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另一个关于乌鸦的故事。
3、出示课题,学习“乌,鸦,喝”三个生字,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三个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明确学法:用感情朗读的方法感悟课文内容。
2、教师范读。
3、学生回答:课文写了关于乌鸦的什么事?
4、对老师的朗读做以评价,为生的自读自悟做好准备。
5、学生自读,把课文读准、读通、读顺。并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6、小组长检查本组同学的生字和课文的朗读情况,然后汇报。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学生练读课文,认为给怎样读就怎样读,并想想为什么要这么读。
2、指名读,学生评价,自己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3、通过刚才的朗读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答,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4、想办法:如果乌鸦旁边没有小石子,怎么能喝到水?
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学习三个独体字“石、可、办”注意“办”字的两个点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实践活动
1、探究活动。分小组进行,合作完成乌鸦喝水的小实验。
2、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体会“渐渐”一词的含义。
3、比一比,看谁想的办法比乌鸦的好。同时也可随学生说的进行演示。
三、识字写字
1、学生自己在课文里找到要求会认的和要求会写的字,连词勾划,再读一读。
2、指导”喝、渴“两个字的区分。它们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怎样记住?(喝水需要用口,口渴需要水,渴字是三点水旁)
3、小结:我们通过形近字比较识记生字。找一找,生字中还有哪些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字形相近?你能用这个办法学习其它生字吗?
4、学生汇报。
四、写字指导。
1、复习笔顺规则: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
2、找一找,哪几个字写的时候是从左到右?
(法、找、许)
3、这几个字的结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旁边 许多 小石子
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
教后反思:
在理解“渐渐”的`意思时,如果教师直接就告诉学生:“渐渐”就是慢慢的意思,学生对词语的感悟也许就只能停留在字表面上,不够深刻。在这一片段中,教师是逐步启发学生,先是从学生感悟中说说词的意思,也许学生并不能把心里想法说得很准,这时,老师就让他们用换词的方法来理解,用浅显易懂的词语来解释新词的意思。这种理解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上,学生容易接受。接着让学生亲自体验“渐渐放下来”,通过实践,既检验了学生掌握的情况,又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最后让学生用“渐渐”说一句话,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掌握了词语的运用。此设计符合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1
学习目标:
1、仔细观察,了解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遇到了什么情况,设想一下他会怎么办,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能让别人听明白。
2、遇到困难时,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听说能力,能听明白同学的意见,说出自己的意见。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三言两语说图意
1、指导看图
出示课件,认真观察,想一想图上小男孩遇上了什么事。
2、以评促说,说清图意。
3、揭示话题。
[意图:通过说图意,练习说话,以生生评说为途径,达到把话说清楚,让人听明白,从而以此为凭借,引出话题。]
二、各抒已见议办法
1、小组讨论小男孩该怎么办,互说互评谁说得好,谁想的办法好。
2、小组汇报交流,以评促说,评一评是否把话说清楚,说明白。
[意图:在说中,练习把话说清楚,让人听明白,通过自评,生评、师评,促进学生说话和倾听能力的发展。]
3、小组讨论:哪一种办法比较合适?为什么?说说评评。
4、学生汇报交流,各抒已见,互相评议,引发争论。
[意图:再进一步有机地引出话题,让学生互相评议,引发争论,训练说,以及随机互答的能力。]
5、小结。
[意图:通过为图上的小男孩想办法这个话题引开,让学生在小组充分地说评,在班上互相评议、争论,激发兴趣,引发参与互动交际的积极,从而达到锻炼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创设情境访话题
1、话题:假如你遇到像小男孩这样类似的情况?你该怎么办?
2、模拟记者采访。
(1)教师示范当记者采访,评价。
(2)学生轮流当记者采访,互评。
(3)学生上台模拟采访,评价。
3、小结。
[意图:通过创设“记者采访”的情境,进一步引发学生参与互动交际的趣味感,有机展开话题,让学生在采访中互动说话,互动评价,互相促进,从而进一步锻炼把意思说清楚,让人听明白及随机应答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四、拓展延伸想开去
在生活中,除了遇到类似困难外,假如你遇到比这更大的困难,你该怎么办?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想一想,跟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五、总结。
设计说明:
《我该怎么办》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四册第五组的口语交际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我们依据新课标的新理念,充分发挥我校课题实验的课堂教学评价的评价功能,设计出面向全体学生,能激发学生全员参与热情的训练方法,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是这样设计:
(一)紧扣话题,创设情境
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此,我们通过创设”记者采访”的情境,进一步引发学生参与互动交际的趣味感,紧扣话题有机展开,让学生在采访中互动说话,互动评价,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让学生逐步学会倾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学会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让人听明白,从而培养学生随机应答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
(二)借助评价,激发互动
教学中,我们借助评价,把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让评价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自发意识,促进学生互动。让学生在评价中提高,在评价中发展。从而让学生敢说,爱说,进而会说。如在“三言两语说图意”这一环节中,以生生评说为途径,如:“他把话说清楚,说完整了吗?你听明白了吗?”通过这样的评价让学生把图意说清楚,说明白。在“各抒已见议办法”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在小组里互说互评,在班上汇报交流时,师生共同评议,从而促进生生,师生的互动。在“创设情境仿记者”这一环节中,如:老师像记者吗?哪里像通过评价让学生知道怎样把话说清楚明白,再让学生模拟记者采访和互评,让学生在真实诚垦的激励的评价中树立表达的自信心,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三)构建平台,促进发展。
我努力在课堂上,构建多种渠道的互动平台,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1、多媒体手段的恰当运用,让静的画面动起来,拉近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时空距离,直观形象,让教材中的话题打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打开话匣子,实现互动。
2、学习小组里的讨论交流,记者采访中你来我往,拉近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组织学生展开心与心的碰撞,实现了不同学生生活实际之间距离的互补。
3、教师充分发挥在教学中导的作用,在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发挥媒介作用,主动地与学生融为一体,和学生说在一起,想到一块,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实现互动,在互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我会读
1、出示一棵“苹果树”,苹果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苹果”上写了“我会读”中的词语)。
2、小组学习:四人小组轮流读“我会读”中的生字,互相纠正读音。
3、各小组采用轮读的方式,看哪一组摘的“苹果”多。
读读背背
1、小组学习。
a、四人小组一起读诗《鞋》,互相纠正读音。
b、说一说这首诗说了什么意思。
c、表情朗读这首诗。
2、小组派代表朗读《鞋》,同学评议。
3、自由背诵《鞋》。
4、全班配乐背诵。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
学习目标
1、能完整地讲述做家务事的经过。
2、愿意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学会关心体贴长辈。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在家做过家务事吗?(让没做过家务事的学生说说为什么。)
播放录音,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一
a、录音:星期一,爸爸出差了,家里只剩妈妈和小明,妈妈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小明,还要做许多家务事,小明就想帮妈妈做一些家务事,可妈妈说小明还小,不会做。小朋友们,他该怎么办?诠来帮他出出主意?
b、讨论交流。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妈妈为什么不让小明做家务?
怎样才能劝说小明的妈妈,让他做家务呢?
我们能做哪些家务事?我们之前学过的课文中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小组内表演。
小组内的几个同学分别扮演妈妈、孩子、同学等角,表演劝说的过程。说服“妈妈”后,请“妈妈”谈谈,为什么接受了“孩子”的.要求。
c、上台表演。
小组自告奋勇上台表演。
评一评“最佳口才奖”。
看看哪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好的方法说服“妈妈”。
2、创设情境二
刚刚有几位同学都说做过家务事,那谁来给大家说说为什么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你是怎么做的?
a、说说你为什么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
b、个别说说做家务事的经过。
c、全班交流。
其他同学补充认为你说得不完整的地方,在同一件家务事上,他们的做法又是怎样做的?
3、创设情境三
通过刚才的交流,教师发现同学们个个都是能干的孩子,那你们想不想把自己能干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看呢?那我们就来一个“小能手”争夺赛吧!
a、分成几个小队,如苹果队、橘子队等,每队都做不一样的家务(如叠衣服、抹桌子、整理书桌等),全班学生分别到各个小队去做家务(自己想去哪个队就去哪个队)。
b、每个大组挑选一名代表上台争夺“小能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书桌上的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
c、在队中进行做家务比赛,做得好的评为“小能手”并奖一朵小红花。(边做家务边放音乐)
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大家有些什么想说的?(学生交流)
刚刚同学都说了这么多,这说明大家是孝敬长辈、爱劳动的好孩子,那我们以后天天都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好吗?
大家一起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老师和同学一起唱)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
3、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指导书写本单元比较难写的字,如“瓦、结、脆、鹃、然、雷、需、锋、滴、洒”等10个生字。
2、能够用自主探究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记住每个四会字。
教学重点
指导书写这两课较难写的字。
教学难点
能够用自主探究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记住每个四会字。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田字格的生字卡片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评价上一次作业复习、写字姿势
二、学习难写的字
三、练习其他四会字
四、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写字姿势,有利于学生牢记并调整自己错误的写字姿势。
通过让学生之间合作学习识字方法和组词,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通过老师范写,教学生学会观察范字,并能指导自己的临写。
堂上练习的时间有限,适当布置一些习作作业,巩固学生的书写。
1、小朋友们,上课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些写得较好的作业,一起来分析一下他们哪里写得好。
2、请回顾一下我们的'写字姿势是如何的?
1、课件出示课的四会字,引导学生认读并扩词。
2、小组讨论交流记字方法,引导学生着重观察字的结构、笔顺、笔画和部首。
3、指名汇报交流情况。
4、老师范易写错的字,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重点指导:
“瓦”独体字,笔画不多,但是每个笔画都较为奇特,学生容易把第二笔竖提写成竖,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不能写成横斜钩。
“结”,左右结构,提醒“吉”的上半部分,是上横长下横短,不能混淆。
“脆”,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危”字较难写。
“鹃”容易和第一课的“鹊”混淆,需提醒。
“雷”与“需”同部首归类记忆,同时也要比较,“雷”的下半部分是“田”,“需”的下半部分是“而”,不能搞错。
“锋”,通过联想记忆“峰、蜂”,减少记忆困难。
“滴”“洒”同是三点水部首,但“滴”最后一个部分是“古”,“洒”要和“酒”区别开来。
5、要求学生描红临写生字,师巡视相机指导。
引导学生写其他比较容易写的四会字,师巡视指导并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完成未写完的字
生说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头正、身直、胸舒、臂开、足安。
握笔姿势:三指握笔留一寸。
1、开火车认读会写的字。
2、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3、被指名学生代表汇报各自的识字方法。
4、观察老师范写生字。
5、在自己的课本上描红生字,然后临写。
练写其他四会字。
板书设计:写字三
一、回顾写字姿势
二、瓦、结、脆、鹃、然、雷、需、锋、滴、洒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不同用法。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并学会书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法、学法
读一读说一说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绽美吐香的花丛中,总有几只蜜蜂在飞舞,这些看似纷乱的蜜蜂,在列宁的眼中却成了向导,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蜜蜂引路》,来了解这个故事。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相机将同学提的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写到黑板上)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
2、检查生字情况: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大家一起读一读,同位两人互相交流一下你的识字方法。
(2)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采用齐读、个别读等多种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3)利用生字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4)课件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
采用齐读、个别读等多种方式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3、解决同学们前面提到的几个问题。(比较复杂的留在后面理解课文内容时解决)
三、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1、通过刚才的读课文,你又产生了什么问题?相机出示下面的问题:
(1)列宁和养蜂人的关系怎样?是怎么看出来的?
(2)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你能画出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吗?
2、自读课文,组内讨论上面的两个问题。
3、交流讨论的结果:
(1)列宁和养蜂人的关系怎样?是怎么看出来的?
①齐读第一段,理解“常常”,给它换个词代进去读一读。
②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用“因为……所以……”或者“……是因为……”说一说。
(2)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你能画出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吗?
①找同学上黑板画出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提醒学生注意花丛,园子,小房子之间的关系。
②找同学起来说一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为什么列宁能够找到养蜂人呢?(此处相机总结出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③指导读这一段:
采用范读、齐读、个别读等形式练习有感情地读这一段。
(3)列宁找到养蜂人以后,养蜂人有什么表现?
① “惊讶”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惊讶呢?
②指导读列宁和养蜂人的对话,将养蜂人的惊讶和列宁的风趣读出来。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读了课文,对你有什么启示?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通过仔细地观察和思考解决问题的事例?
2、老师总结归纳:
列宁以蜜蜂为向导,找到了养蜂人,所以这篇课文的题目叫蜜蜂引路。我们平时遇到问题,也可以像列宁这样,先仔细观察,再认真思考,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六、板书设计
26蜜蜂引路
善于观察与思考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 ,会写9个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6个生字 ,会写9个字。
教学难点
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关于列宁的图片和资料
导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找出要求会认的生字圈出来。
2、自由读课文,了解大意。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 小小虫,嗡嗡嗡。飞到东,飞到西。传花粉,采花蜜。人人夸它爱劳动。
打一动物( )
2、教师简介列宁生平
列宁(1870 —1924)前苏联人民的伟大领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人。
3、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在文中标出要认读的生字。把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好中差兼顾,开火车认读。
3、简单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一、二、四段内容。
1、从图切入,(出示课文插图)在蜜蜂向导的带领下,列宁找到了养蜂人,你看到了什么?文中哪段话介绍了这部分内容?
2、教学第四自然段,自由读第四段内容,注意他们此时的表情,交流:惊讶、笑着,引导识记“讶”什么情况下你感到惊讶?
3 、 回读1、2段,认读词语。
养蜂的人看到列宁时。为什么这样惊讶?自由读一读1、2自然段思考。(1)、这篇课文一共有六个要求会认的字,有五个生字朋友都躲在第一自然段里了,你能读通吗?先看这些词语:莫斯科、附近、派人、谈天。
认读,引导识记字形,理解意思:莫斯科(城市名),附近(谁坐在谁的附近?你家附近有哪些建筑?)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 2)、看来列宁和养蜂的人常常见面,可为什么养蜂的人见到列宁感到惊讶?指名朗读第二段。
比较句子:分辨词语:“常常”和“往常”(小黑板出示课后相关练习)
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
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去找。
①分别为这两个词语找反义词。
②这两个词语能交换吗?
(3)、指名朗读1、2自然段。
4、回读第四段。难怪养蜂的人看见列宁惊讶,引导读出惊讶的语气。
四、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派”字右边不是“瓜”。建议在范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字中四个撇的变化:两个平撇的不宜太长,竖撇勿忘先竖后撇,右边的小撇宜短。
“敲”字的右边不是“支”,应当提醒学生注意。
2、练习书写
3、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师生共同评议。
五、作业:
1、巩固新词,朗读课文。
2、搜集列宁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读词。
二、精读课文,理解体会。
1、默读这一段,思考:列宁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用 ——画出表示花丛、园子、小房子之间位置的词语。
2、小组讨论:列宁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用自己的话和本组的同学说一说,也可以试着画出列宁的路线图。
3、小组汇报并展示列宁寻找养蜂人的路线。
(1)、重点引导展开合理想象。(出示小黑板)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想到。
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想到。
(2)、他想的对不对?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哪个词语体现列宁的判断是正确的?理解“果然”。
(3)、学生上台展示列宁寻找养蜂人的路线图并练习口头表述。
(4)、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4、再次学习第四自然段。
(1)、分角色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
(2)、扩展想象:养蜂人听了列宁的话会说些什么?列宁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三、总结全文
是啊,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就要像列宁那样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作出判断、解决问题。
四、拓展交流。
学生介绍搜集到的列宁的有关资料。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5
设计理念:
新课程提倡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倡导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探究,学习语文与课外阅读乡结合,是这一节课里所要努力达到的。
教学目标:
1.学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目的1是第一课时的重点,目的2.3是二课时的重点。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上课以前,咱们做个猜谜语的游戏吧。猜到了就从你的生字卡片中找出来,举起来,看谁猜得又快又准。
1.差点称王,不能做主。(玉)
2.一只大脚。(距)
3.又打了好多水。(汉)
4.老师做仰头的动作。
5.做撒的动作。
6.一条美人鱼游到了银行里。(蘅)
课文中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就叫?(张衡)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吧。(出示张衡图片)打开书,读读课后的“我知道”,看看你能知道什么?(抽生汇报,相机出示地动仪的图片。)
张衡是位了不起的人,他在天文、地理、器械、历法、文学等多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其中天文上做出的贡献最大。他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观测天体的浑天仪,这对人类后来研究宇宙提供了很多方便;(课件出示浑天仪图片)他还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观测气象的候天仪,有了这台仪器,人们就更能准确的预测天气。
二.学习第5自然段。
一起读读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看看数星星的孩子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相机板书:刻苦钻研。
三.学习1—3自然段。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不仅仅因为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其实他从小就对天文有着浓厚的兴趣。孩子们,自由朗读1、2、3自然段,用横线勾出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
a.一颗,两颗,你体会到张衡怎样数星星?咱们也和张衡一起去数一数星星吧!(出示美丽的夜空星星图。)
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什么?(星星美,星星多。)带着这种感受,谁来美美的'读读这句话?(出示句子: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抽读,评价,从他的朗读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中的比喻及描写星星多的词语。)
星星这么美,咱们也来数一数星星吧!
你有什么感受吗?(数不清)可是张衡却一直数到了几百颗。再读这句(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张衡数星星的耐心,细致,认真。)从哪个词体会到的?谁再读读这句,读出张衡的耐心,认真?
b.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
看到张衡耐心,认真的数星星,奶奶忍不住说(生读)从奶奶的话里,张衡还怎样数星星的?(经常数星星)从哪个词体会出来的?看图,奶奶多慈祥啊,咱们一起读读这句吧!
c.张衡认为自己能数清吗?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小组讨论讨论,他认为为什么能数清?交流讨论结果,出示填空。
因为星星和星星中间(),说明星星是在(),但不是()。所以,星星就能数得清。
你看,张衡细心观察出了星星的变化规律,你想对张衡说点什么?
四.教学四自然段。
(1)张衡的观察结果,爷爷同意吗?他是怎么说的?读读这段,你从爷爷的话中知道了哪些天文知识?
a.我们的祖先把它们分成一组一组的,还给起了名字。
为什么把它们分成一组一组的?你还知道哪些星星的名字?
b.那七颗星,连起来象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
你能找出书上的北斗七星,试着把它连起来,你发现了什么?
老师也写了一个句子,你读了会怎么连?
出示句子:那七颗星,叫北斗七星。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07-02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03-14
语文下册《蜘蛛开店》教学设计05-31
语文下册《小青蛙》教学设计10-13
语文古诗下册《所见》教学设计03-27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03-14
二年级下册语文《画风》教学设计03-24
二年级语文下册 《雨后》教学设计04-07
语文二年级下册《山寨》教学设计03-26
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学设计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