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17 11:48:0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

  一、设计思路:

  以学生为主体,顺着学生的思路去思考,尽量让学生去说,去做,老师在关键处启发诱导,直观教具的使用,提高学生感官上的效果,激发兴趣,提高对数学的认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材分析

  1、授课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课本第38~39页。

  2、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三角形有初步的表象,对生活中的角有一定的感受,对初步认识角有表象基础。

  四、教法、学法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 (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五、课前准备

  一张长方形的纸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数学王国图形家族成员中的`几个成员,大家还认识它们吗?(学生回答)今天我们来认识图形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角,引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2、贴图片。图片中有红线勾画出的角。

  (二)、联系实际,引导探究

  1、师:同学们对角一定都非常熟悉,那么请你找找教室里、想想生活中曾注意到那些物体上有角?比一比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学生一一回答)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角。

  3、师:那么,这几个物体上有角吗?(出示实物,请学生来指一指。)

  4、(预设:学生可能指对,直接进入环节5。亦可能指错进入本环节)

  师:刚才有同学指的是这样一个图形(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点),这是什么?(生答)对,这是一个点。想一想怎样才能将你看到的角完整地指出来。(学生重新指角)

  5、师:这一次,大家指角的时候,不单指出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的图形(师示范画出来)。

  6、师:它们就是我们数学王国图形家族中的角成员。刚才大家指的这个点与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身体的各个部位,它们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想知道吗?(教师边说边板书,一起口述一遍)

  7、仔细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组成?(生答)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我们在表示角的时候,不能就这么点一下。看老师是怎么表示角的。(教师动作演示:一个顶点,两条边,再用手画弧)拿起你的小手,我们一起来指一指。(学生书空)现在,谁用这种方法来指一指这把尺上的角?(还有其他的角吗?)

  8、(练习)师:我们这里来了一些小客人,都说自己是角,请同学们打开书(42页第1题)先仔细观察一下,哪些是角。

  9、折角。

  师:刚才大家已经认识了角,下面能否用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纸折个角呢?小组合作。

  (交流展示,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各在哪里?)

  10、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自己也动手折了角,现在我们要把角的样子画下来,想一想看,角可以怎么画?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先画一个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成了一个角。请同学们照这个方法画一个,试试。把你画的角的顶点与边指给同桌看。(一生板演,反馈时指出顶点和边即可。)

  11、师:再画一个和刚才大小不一样的角。请你为自己画的角打分。

  (三)、巩固拓展,课外延伸

  1、师:刚才画了一个角,老师在这里再添一条线,现在这里有几个角了?(学生指,教师画弧。)

  2、师:我这里还有一个长方形的图形,如果剪去一个角,请你猜猜还剩几个角?

  3、师:你能告诉同伴们,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吗?

  七、板书

  顶点 边 边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2

  1、通过观察,操作,表达等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

  2、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角是有大小的。能够区分角的大小。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同时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概念。

  课件、圆形纸片、三角板、活动角。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露出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

  师语:老师带来了一些礼物,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我露出这些图形的一部分,你们来猜一猜。(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五角星贴在黑板上。)。

  师问:这些图形里藏着一个新的图形,谁知道?(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找角。

  谁能将这些藏着的角找出来?(让学生上黑板找到角,适当引导正确指角。)。

  三、抽象出数学中的角。

  1、抽象出角的图形。

  出示ppt,数学书、三角板和闹钟的图片。

  角啊,不仅在黑板上的这些图形中,你能在老师出示的这些物体的表现上也找到角吗?

  让学生指出角,隐去实物图片,留下3个角的图形,并出示文字(这些图形都是角)。

  2、感受角的特点。

  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拿出你身边的三角尺其中一个角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

  生:有尖尖的。(尖尖的在数学中,我们叫做角的顶点)。

  生:有两条边。(我们叫做角的边)。

  师:一边用手比划出角的符号,一边说:由1个顶点和2条边组成的这样的一个图形就叫角。我们用这个弧形表示这一个角。

  3、判断题。

  因为边弯弯的,引导出,角的`边是直的。

  四、创造角。

  在桌子上,老师提供了几种工具,请你用这些工具创造一个角。

  教师巡视:

  1、展示画的角。

  2、展示折的角。

  3、展示活动角。

  找两位做的不一样大的角,问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你怎么知道的?

  用重叠法验证,讲角的顶点和一边重叠,看另一边。

  引导出:角的两边开口越大,角越大;角的两边开口越小,角越小。

  4、红蓝角之争;有两个角啊,他们吵起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为什么吵架。

  引导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5、习题: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6、习题:数角的个数。

  五、课堂总结。

  1、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认识了角有1个顶点和2条直的边,会数角的个数,角有大小,角两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角两边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2、回到黑板上:五角星中,有几个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3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初步学会比较角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观察比较能力。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和形式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从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

  引导学生掌握面角的方法,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实物投影仪、活动角、三角板等。

  图形纸、正方形纸、三角板等。

  媒体出示主题图,教师:同学们,这就是咱们学校美丽的校园,你们看,我们学校不仅有漂亮的教学楼而且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有做韵律操,有踢足球等等。咱们学校里还有许多角,你能找到吗?(学生找角。)。

  教师总结:大家说得很好,像老师手上的三角板、老爷爷修剪树木用的剪刀、球门、角球线,以及伸开两臂正在做操的小朋友等等这些物体的表面都有角。

  (一)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联系生活实际: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教室里,就有很多物体表面有角,你们能找到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找找看吧!(学生找角。)2、新授:

  师:角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请小朋友看大屏幕,这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吗?这些角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同座位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屏幕上的角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它们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都有两条直直的线。)。

  角的顶部有一点,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顶点。(演示)。

  这两条直直的.线又叫什么?(这是角的两条边。)。

  角有两部分组成,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练习题:(课件显示)。

  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角?

  (二)折角。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认识了角,大家观察得都很认真。接下来,老师想请你们拿出一张纸折角,看谁折角的速度最快。

  学生动手折角,教师将部分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教师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

  教师:大家看一看这几个角的大小一样大吗?(不一样大。)。

  这能够说明什么?(这说明角是有大有小的。)。

  (三)演示活动角。

  通过刚才折角的活动,同学们知道角是有大有小的。

  这两条边又怎样了?角又怎样了?(两条边又张大了,角比原来大了。)。

  这能够说明什么?(同桌讨论)。

  角的大小跟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板书)。

  师把纸条剪短,现在这个角的大小变了吗?

  从这里你们能发现什么?(板书: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四)画角。

  1、通过刚才的多种活动,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角,如果要把角画下来,该怎样画呢?学生动手尝试。

  有不少小朋友已经学会画角了,谁能教教老师。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画一个角。

  教师一边画一边讲解:先画一点作为角的顶点,用尺子从这个点向一个方向画一条线,再向另一个方向画一条线,就组成了一个角。

  2、巩固: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一个角。(请几个学生上台画角)。

  你们的表现都很好,教师奖励你们做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折一折,猜一猜,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正方形的纸,现在请小朋友猜一猜如果一个正方形去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再折一折、试一试,看看会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集体反馈。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4

  角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本课通过让学生看、找、画、折、摆等形式,知道角的组成和画法。

  教学过程中,用情景引入,创设漂亮的小房子,让孩子们找找这座漂亮的小房子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学生一下子就觉得感兴趣,仔细观察,回答,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吸引过来,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

  1、找角。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找身边的角与自己身体上的角,找到以后让学生用手摸,感觉角的特点。

  2、认识图形。抽象图形从直观到抽象,学生更容易接受掌握,认识角的各个部分的名称,正确辨别角。从而引出直角,认识直角。

  3、折角。让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体验数学知识,摸摸自己的角,对角的形状有直观的感知,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4、制作活动角。

  这是一个难点,要让学生明白角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靠教师抽象的讲是行不通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深深明白角的大小是与边的长短无关的,只是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5、拓展练习。一个长方形经过剪裁后,这时还剩几个角?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整节课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思路,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寓教于乐。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3、加强小组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画角。

  多媒体课件、三角尺等。

  两根硬纸条、图钉、圆形白纸等。

  课件:出示小房子。

  师:同学们,看这座小房子漂亮吗?那谁知道这座漂亮的小房子是哪些图形拼成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大家看在这些图形中还藏着另一种新的图形。(课件抽象出角)你们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图形吗?(学生发挥想象)。

  师: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非常棒。这个同学所说的名称很接近数学家给它起的名称。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角。

  导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一)导出角的特点。

  师:同学们,在这座小房子里藏了这么多的角,那你们能不能从我们身边找到角藏在哪里呢?找到角时并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组长带领,在教室里找角。指生汇报找角,摸角的.感受)。

  生1:角很尖,有些扎人。

  生2∶角两边直直的。

  课件:画角。

  师:你们能给这个部分起个名字吗?(指顶点)这个同学起的名字跟数学家起的名字很接近,我们把这部分叫做角的顶点。这个部分你们能给它起个什么名字(指两条边)这个同学起的名字跟数学家的一样,这部分我们就叫角的边。

  师:同学们给角的这几部分起了名字,真了不起。那你们观察这个角有什么特点?

  课件:(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象这样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图形叫做角。

  (二)引出直角。

  生:老师指的这个角边是直直的。

  (三)折角。

  找一个锐角:你为什么认为你折的这个是角?(因为它有个顶点两条边)大家同意吗?谁折的角跟他的一样?生举起手中的角。

  找一个钝角:谁折的角跟他的一样?生举起手中的角。你们为什么认为这个是角吗?(因为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你说说你折的这个角跟前一个一样吗?比一比。

  找出三种角,贴黑板,师:大家看,这几种不同的角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答)。

  (四)、巩固练习。

  1、课件:判断是不是角。

  2、找出下面的直角,并用直角符号表示出来。

  3、思考题:一个长方形经过剪裁后,这时还剩几个角。

  回家与家长用两根硬纸条和图钉做一个活动角,下节课要用到。

  这节课,我们通过找角,折角,做活动的角,发现我们身边藏着各种各样的角。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

  边

  顶点。

  边

  锐角。

  直角钝角。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5

  人教实验版第七册课本第41页例2例3及相应的练习。

  使学生认识平角、周角;掌握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认识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课件、三角板、量角器等。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

  (1)什么叫做角?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分辨不同类型的的角,研究平角和周角的形成过程。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平角和周角。

  师:我们已经知道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就能形成不同的角。(同时演示),同学们用活动角代替扇子也把活动角旋转,看看形成的角。(1)认识平角(学生分组讨论)。

  电脑展示,全班同学观察讨论:这种情况是角吗?为什么?它有多少度?这样的角叫什么角?(平角)它的边有什么特点?找一找身边的平角。

  (2)认识周角(教法同上)引导学生分别说出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

  (设计意图:有意识的让学生在旋转活动角的过程中出现的两个特殊角自己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了质疑的空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把这几种角进行分类课件展示:

  问:看着这么多的角,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三)认识五种角的内在联系。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根据度数,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将这五类角排列顺序。

  三、应用拓展,发展思维。

  1、随堂练习(略)。

  2、巩固练习(略)。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略)。

  本节课是人教版第七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角的分类》是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角的`知识,有了度量角的简单基础。直角、锐角、钝角是学生经常见到的角,关于它们的定义应通过学生在分类后进行比较、想象、推理后正确的叙述出来。在学生对角已经认识的基础上,呈现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等图形。在分类思想的指导下,三个特殊角同时出现,形成一个问题的模块,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时间和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天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很多数学规律、数学思想方法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原型,学生善于捕捉生活素材,教师尽量提供学习空间,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获得主动探究数学的快乐!通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第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

  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说”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第三、适时组织小组讨论。

  不足之处,在教学周角时,没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周角的形成过程,及这个360度怎么得出的,没有和学生好好探讨。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6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会判断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难点:感知角,会判断角,并会画角。

  师放多媒体,生猜图形,揭示课题。

  1.第38页主题图。

  生观看主题图从图中说出物体上的角,初步感知角。

  2.生从自带的三角板上找角。

  生生相互找角,指角。

  3.生从生活中找角。

  生举手汇报。

  1.生折角。

  生从自己折的角中探索出角的顶点和边。

  2.电脑抽象出折纸的角,生认识角的组成部分。

  3.出示活动角让生感知角是有大小的,且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1)师变魔术引出活动角。

  (2)生动手操作活动角。

  (3)生说发现。

  1.生探索画角的过程。

  2.生说画角过程。

  3.观看多媒体画角过程。

  4.生再次画角。

  1.判断。

  2.数角。

  3.比角的大小。

  用角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在情景中找角,摸角、制作角,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

  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感知生活中处处有角。

  教学重点:

  认识角及正确画角。

  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8页。

  a、同学们知道这是在哪里吗?(美丽的校园)。

  b、谁来说说图中画了哪些景物?

  c、图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呢?同桌间huxia指一指,说一说。

  2、教学例1。

  (1)找角。

  a、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剪刀钟面三角尺。

  b、让学生找实物中的角。

  c、师:这三个物品都有角,闭上眼睛想想角是什么样子的。

  生:都是尖尖的。

  生: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2)认识角。

  a、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师:尖尖的地方是角的顶点。(板书)。

  师:这是角的两条边,都是直直的,这个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一个角。(也就是角有1个顶点,两条边)。

  b、学生齐说角的名称。

  c、判断角,学生判断再说理由。

  (3)判断角的大小。

  师: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

  a、教师画线,提问,角有什么变化吗?

  b、剪刀演示。

  c、教师小结:角的`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4)画角。

  师:先确定一个顶点。

  师:从顶点出发画两条直直的线,这就组成了一个角。

  师:学生练习画角,教师纠正。

  师:展示画得较好的同学。

  最后要求学生把角的名称写上去。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8

  1.使学生经理“找一找,比一比”等活动,直观地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生活情景,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做角、比角等活动,知道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明确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

  能直观地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明确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教师准备:活动角、三角板、红领巾。

  学生准备:

  做角材料、彩笔、三角板、正方形纸片、剪刀。

  一、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首先,老师给大家变一个魔术,想看吗?

  生:想!(多媒体动画演示由四根小棒摆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这是什么图形?

  生:平行四边形。

  师:现在我让它变(边说边用动画演示拿掉一根小棒变成三角形。)变成什么了?

  生:三角形。

  师:再变一次(动画演示再拿走一根小棒),又变成了什么?

  生:角。

  师:对,说得没错,像这样的图形就是角。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角的世界认识这位新朋友。(板书:认识角)。

  二、探究新知。

  1、找一找。

  师:(课件创设情景:路标指示牌)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各种角,小朋友们请看大屏幕,这些物体的表面有没有角吗?角在哪里?赶快找出来。

  生:七嘴八舌的指角。

  师:巡回查看,正确指导学生指角。看到大家这么有兴趣,老师也找到了一个角,看我是怎么指给你们看的(师示范指角)。

  2、摸一摸。

  师:看完这些角,你们愿不愿意用手去摸一摸,去感受一下呢?

  生:拿出三角板摸。

  师:拿出三角板领学生摸角。让学生说感受。

  生:尖尖的、扎手。

  师:(在多媒体里出示角的顶点)对,尖尖的地方我们叫它“顶点”。

  师:(再让学生摸一摸角的两条边)有什么感觉?

  生:平平的、直直的。

  师:(在多媒体里出示角的边)直直的,我们叫它“边”。那么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板书: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画一画。

  师:我们画角的时候要先画一个点,在沿着这个点画一条线,这条线是怎样的?

  生:直的。

  师:然后再沿着这个点画一条直直的线,这两条线都是怎样的?

  生:直直的。

  师:下面请学生自己动手画角,并将自己所画角的顶点和两条边指给同桌看一看。师巡回查看,有错及时纠正。

  师:我们对角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但只知道角的.顶点和边是不够的,还需要知道如何表示角。其实呀,两条边所夹的部分就是角。(课件用圆弧表示角)请同学们用刚才学习的标记角的方法标出你所画的角,用水彩笔标出。

  4、做一做。

  师:师出示活动角,谁上来玩一玩,看看角有什么变化?

  生:可以变大,也可以变小。

  师:这说明角是有大小的,那么怎样可以把角变大变小呢?引导学生说出把两边往外拉就会变大,往里合就会变小,也就是两边开口大角就大,开口小角就小。

  5、比一比。

  师:你们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再做一个比它小的角,可以吗?

  师:你们能做出一个和它一样大的角吗?教师取一名学生做的角来比较大小。

  师: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角是不是一样大呢?

  生:自由回答。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到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师:小结:把顶点和一条边对齐来比较。

  师:我们玩得这么高兴,有两个小伙伴却不知什么原因争吵了起来,瞧,是谁呀?小黄和小蓝各自画出了一个角。(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是边长不一样的角)。在比的过程中都认为自己的角大,现在请你们试着判断一下这两个角的大小,并说明理由,产生分歧,组内研究交流。(动画演示比较大小)。

  师:小朋友们,你们太棒了。帮助他们解决了问题,非常感谢你们!

  师:刚才我们比一比角的大小,有的角可以用眼睛就可以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但是有的时候不能一眼看出,我们就用重叠法来比较了。

  6、小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没有关系,只与角的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

  三、儿歌渗透。

  我是一个小小角。

  一个顶点两条边。

  想要知道我大小。

  只看张口不看边。

  四、评价反思。

  五、拓展新知。

  1、用身体的某些部位比划出一个角。

  2、找一找我们身边的角。

  六、总结回顾。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如果你是角,你打算如何介绍自己?

  七、作业。

  写一段话:说说你所知道的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3、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在直观认识角的活动中,形成关于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内容: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校园吗?谁来夸夸自己的校园?

  2、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走进一个美丽的校园(呈现教材主题图)。

  仔细观察,你在校园里看到了什么?

  你能在校园里找到我们在数学课本上学过的图形吗?

  其实校园里还藏着一种图形,你们瞧(在主题图上的钟面上、剪刀上、红旗上呈现红色线,标示出角)。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人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名字吗?

  这些图形叫作角,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一起来看今天的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二、目标1的教学。

  1、老师这里有一些物品(剪刀、三角尺、钟表)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上有角吗?谁来指一指。(在学生指角的过程中,注意告诉学生正确的指角方法。)。

  2、大家手里都有三角尺,请拿出来,然后给你的同桌指一指角。

  4、你们真棒!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名字,那么角娃娃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字,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边,丙条边相交的地方叫做顶点。

  5、课件演示:认角各部分的名称。

  6、指认角各部分的名称。

  7、同学们学得这么带劲,为了奖励大家,老师为大家变个魔术。(两根硬纸条变成角,并让这个角随意变大变小,让学生自己用两支铅笔来模仿老师变魔术,在变魔术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

  8、你能判断下面两个角的大小吗?

  (首先让学生自己判断然后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看出两个角一样大,并知道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9、同学们拿出小圆片,这个小圆片有角吗?你能用手中的.小圆片折一个角吗?

  10、同学们对目标1的学习效果怎么样呢?下面都来检测一下。

  (1)、判断:下面这些图形是不是角?

  (2)、请写出下面角各部分的名称。

  三、目标2的教学。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把它画出来?

  2、边示范画角边说明:先点一个点火,再从这个点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3、课件出示: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4、自己试着画一个角,然后全班交流展示。

  5、检测目标2的学习:自己画一个角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四、课堂检测。

  1、请标出下面角各部分的名称。

  2、自己画一个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明白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经历折一折、画一画等过程,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透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潜力、初步的动手操作潜力及合作意识。

  4.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用心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对生活中的角已有初步的感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知角,从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步认识角、学会用尺子画角,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学生每人2条硬纸条和一个按钮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课件呈现主题图“美丽的校园”

  1.仔细观察你在“美丽的校园”里看到了什么?

  2.你能找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吗?

  (二)揭示课题。

  大家都善于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校园,其实,那里面还藏着很多的“角”,这天我们就一齐来认识角。(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指一指,初步感知角。

  1.学生小组合作,在主题图中指出角。

  2.汇报交流时课件呈现有色线标示出角。

  (二)描一描,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从主题图中提取教学素材,课件出示例1(先不出示红线):

  2.让学生仔细观察,分别找出角并在图上描画出来。

  3.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4.比较观察:这些角有什么相同之处?

  5.交流归纳: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图文结合板书)。

  (三)折一折,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1.动手操作:用圆形纸片折角。

  2.同桌合作:比一比谁折的角大?你是怎样比的?(重叠)。

  (四)做一做,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动手做一个活动角。

  2.用活动角做“变大变小”游戏。

  3.引导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张开的大小程度有关。

  (五)画一画(例2),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1.小组合作,尝试画角。

  2.师生交流,完善画法。

  3.教师范画,小结画法。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一)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2题。

  1.课件出示: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学生独立决定,师生交流时强调决定的依据。

  3.在图上标上角各部分的名称。

  (二)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3题。

  课件出示题目,决定这些平面图形中有多少个角。

  (三)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1题。

  1.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

  2.把你找到的角画出来。

  (四)用角组成自己喜欢的图案。

  四、课堂小结。

  (一)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二)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重点:

  直角的认识及角的大小的比较。

  难点:

  直角的认识及角的大小的比较。

  教学过程:

  3、让学生用这个方法比一比自己折出的角是不是直角。

  4、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比一比自己周围的一些角是不是直角。

  5、用三角板画直角。

  师:你们能不能用三角板画一个直角?下面自己动手试一试。学生画时,教师巡视并指正画的方法。

  三、练习。

  1、练习八的4—6题。

  2、第7、8题。

  3、生活中的数学。

  4、回家以后找一些角,并用三角板量一量是不是直角。

  3、让学生用这个方法比一比自己折出的.角是不是直角。

  4、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比一比自己周围的一些角是不是直角。

  5、用三角板画直角。

  师:你们能不能用三角板画一个直角?下面自己动手试一试。学生画时,教师巡视并指正画的方法。

  三、练习。

  1、练习八的4—6题。2、第7、8题。

  3、生活中的数学。

  4、(布置作业)回家以后找一些角,并用三角板量一量是不是直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2

  在实践中充分感知角,让学生尽量放开手脚,思维真正“展翅高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孩子的智慧来自于指尖。孩子们动手实践,操作参与这一教学设计适应了儿童好动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符合着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让学生充分感知角的内涵,并利用语言描述出角的特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从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以疑激趣,以趣解疑”用有疑问的尝试题可以鼓励他们找出规律和办法,使学生在尝试学习中感觉到知识的力量,拥有学习的快乐。

  这一组尝试题目既是对前面学习知识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有关角的表象知识的巩固。尝试教学中“学生讨论”这一步,动员大家积极发言,说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讨论中“悟”出道理,发现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从争论中筛选信息,辨别真伪,分析对错。既培养了学生数学的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既发展了学生思维,也发挥了学生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尝试题,同时对“什么是角”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体,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学生在获得了从感性材料向理性知识的飞跃过程。在各抒己见的发言中,知识得到更深的理解。

  (二)第三次尝试练习:

  1.数数每个图形中有几个角:

  2.动手利用小棒(2根)摆图形,数数你摆的图形中角的个数:

  3.发展题:一张正方形的纸,用剪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小组讨论,每个人试着剪一剪:

  动手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第一题是一个铺垫,第二题让学生利用摆一摆,数一数的实践活动,既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又在动手操作中,创新精神得到了展现。

  发展题的设计,体现了教学的全部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内容梯度,呈现了阶梯性,是一道很好的延伸题。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到了提高。在剪一剪,拼一拼,数一数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交流、切磋中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

  课堂小结:这节课开始时,你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还有其他的问题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答,教师总结)。

  (三)教学效果评价。

  1.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直角和画直角的.方法。

  (三)教学活动。

  活动内容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含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分配。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活动角)这是什么图形?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演示转动成直角,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角吗?

  这种角就是直角。通过旧知的复习引发学生认识直角的兴趣。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1、探索新知。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学生小组交流发现。

  汇报发现。

  (2)、教师板书画一个直角。学生观察教师画的角。

  (3)、你能制作一个直角吗?想一想你准备怎样制作,做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认识你制作的直角。

  学生思考制作直角的方法并制作,在小组内交流认识直角。

  (4)、教师指名汇报制作直角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汇报决定是否介绍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

  (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在我们的三角板上有一个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现在请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学生观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3)、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

  学生分别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3、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然后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一个直角。画好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回忆画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画法再画出直角,交流画直角的方法。

  (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

  画直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

  通过对学生生活中的物品的观察,以及制作直角等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直角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直角的理解。让学生判断直角、画直角等小组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直角,会正确判断直角。并通过复习角的画法引发学生思考直角的画法及得出画法、正确画直角。

  三、学习效果测评1、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题。

  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找到并验证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分小组寻找直角并交流。

  2、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2题。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

  学生独立画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画的。并汇报说明画法。

  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直角以及画直角等练习,让学生体会到直角就在我们的身边。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3

  1、初步认识直角。

  2、会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渗透“数学从生活中来,数学服务于生活”的观点。

  教学重点:采用多种方法(折纸,用直角尺量,用眼观察)引导学生们初步认识直角,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测量直角和画直角的方法。

  1节

  (一)引出新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作一个角?

  学生展示角,并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2、教师出示一张彩纸和一个练习本,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提问:

  (1)彩纸的表面是什么图形?它上面有几个角?

  (2)练习本封面是什么形状?它上面有几个角?

  3、指名一个学生从几个折的角里挑出和练习本封面一样的角

  (4)教师用学生们折出的直角,与图形中的`所有角比一下。生说这些角的有什么特点。

  (5)师:像这样的角,就叫做直角。

  教师用三角板在黑板上在画出一个大的直角。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直角。

  板书课题:直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索新知

  1、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直角,请你找一找,小组交流。

  2、判断老师找的是不是直角。(课件出示)

  3、折直角

  (1)让学生们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折出一个直角。

  (2)用学生折出来的直角与黑板上画的直角比一比,再让学生用折出来的直角跟自己数学书上的角比一比。

  4、观察三角板上的角

  (1)同桌比较三角板三个角的大小。

  (2)指出三角板的哪个角是直角。

  (3)用直角三角板上的直角和自己刚才折出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它们的大小是否相等。

  5、画直角

  (1)学生试画,师巡视指导

  (2)全班展示交流如何画直角。

  第一步:先画一个点,再从这点出发,画一条直直的线;

  第二步:把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对齐图上的点,把三角板上的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直直的线。

  第三步:沿另一条直角边,从这点出发,向上画出这个直角的另一条边。

  (3)学生画,可以边说边画

  (三)知识运用

  【基础练习】1、完成课本第41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

  2、做第42、43页的第4、5、6题。

  【提高练习】数一数,每个图形有多少个角?多少个直角?

  【拓展练习】下面圆钟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直角吗?你还能说说哪个时刻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直角,请在方形钟上画一画。

  (四)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画一画

  (1)画一个直角

  (2)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3)画一个比直角大的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4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老师带大家见见我们的老朋友,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课件演示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师:“你能摆出一个三角形吗?动动手,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摆三角形。

  师:请你任意拿走一根小棒。你认识现在这个图形吗?

  生:这是一个角。

  揭示课题:初步认识角。

  【评析:引入简洁、巧妙自然。】

  二、引导探究、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多媒体演示:美丽校园的主题图。突出:门窗上的角、钟面上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师:这是那里啊?(校园)在这美丽的校园里你发现哪儿有角?

  生1:我发现了门上有一些角,操场上也有角

  师:还有什么地方有角?你能上来指一指吗?

  生2:正方形上有角。(边说边到投影上指)

  生3:剪刀张开的地方有角。(边说边指)

  生4:钟面上有角。(边说边指)

  师:角就藏在我们的身边,请小朋友试着找一找在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

  组织交流,并让学生指出课桌、数学书等物体面的角。

  【评析: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在找角、指角的活动中感知角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平面图形,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

  2、抽象图形,形成概念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样身边的物品,你能把角找出来吗?”(多媒体出示图:剪刀、饮料吸管和水管实物图片。)

  请学生找出各种物体的角。

  师:“这些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它有什么特点?”

  生:“角的前面尖尖的,旁边直直的。……”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请同学们用角尖尖的地方在手心扎一下,看看手心上留下了什么?(一个小圆点)

  师:(指着课件屏幕上的点)这点是角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数学家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顶点”。角还有什么呢?(两条直直的线)

  师:(画出两条边)这两条直直的线,数学家也给它们取了名字,叫做“边”。

  请个别小朋友上台指出其它两个角的顶点和边。(全班展示)

  师:(师拿出三角板,指着其中的一个角)这是三角尺上的一个角,你能分别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指名指一指三角尺上角的顶点,摸一摸角的两条边,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板书黑板)

  【评析:“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结论,教师没有让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而是以讲解的方式告诉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随后的指一指、摸一摸等活动,既巩固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又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加深了对角的认识。】

  3、观察找角、合作交流

  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表面也藏有角,你能找到吗?请在小组内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小组成员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学习)

  师:“谁愿意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看?”

  集体交流,总结指角的方法:先指顶点,再从顶点延伸到两条边。

  师:“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你就能发现生活中更多的数学知识。”

  【评析:培养学生联系生活观察发现数学问题的习惯。】

  4、体验感悟,动手画角

  师:你知道怎样画角吗?请小朋友来说一说。

  教师指导画角:请学生翻开书本39页,齐读画角的方法。

  教师示范:先画一个点,从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标出顶点、边。

  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角,投影展示,集体交流。

  三、强化知识,练习巩固

  师:“角”非常想和大家做朋友,不过,它要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那我们就开始“闯关大行动”吧!

  第一关:辨认角。

  师:下面的图形中是角的画“√”,不是角的画“×”。(课件出示下面题目)

  生1:第一个图形是角。

  师: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

  学生到屏幕前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生2:第二个图形不是角

  师:为什么呢?

  生2:因为有一条边是弯的。

  继续完成后面三个图形的判断,并说明理由。

  第二关:数角。

  师:(课件出示题目)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有几个角。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

  师:各是什么图形?有几个角?

  生1:三角形有3个角。

  生2:五边形有5个角。

  生3:第三个图形只有1个角。

  师:为什么这个图形只有一个角?

  请学生上来指一指,并说一说理由。

  生4:圆有0个角。

  【评析:练习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重点,既巩固了对角的认识,又增强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四、深入课堂,比较角的大小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唱谜语歌《这是什么》(边唱边表演动作。)

  师:你们能猜出是什么吗?

  生:闹钟

  师:你们真聪明!(课件演示3个不同时刻的闹钟。)

  师:闹钟上有角吗?

  生:有。

  师:钟面角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生: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角。

  师:小熊、白兔、青蛙争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小朋友来评评理。

  小组讨论:比较角的大小。

  请3名同学拿着小熊、白兔、青蛙的号码牌站在屏幕前。

  集体交流并说出选择的理由。

  生:这个角的边张开的大,这个角的边张开的小。……

  师小结: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板书黑板)

  【评析:运用谜语歌,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掌握了运用观察法比较角的大小。】

  五、动手操作,做活动角

  师:下面咱们自己动手摆一个角,请小朋友们拿出两根吸管在桌面上摆出一个角,教师示范用吸管做成一个角。

  学生动手摆角。

  指名演示,并说一说角的组成。

  师:请大家做一个比老师做的大的角;再做一个比老师做的小的角。

  同桌互相交流学习。

  【评析:学生用两根纸条“做”出了一个角,是教学过程中自动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敏锐地捕捉了这一资源,通过转动角的一条边使角变大或变小,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角的大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六、引起质疑,突破难点

  师:比一比,哪个角大?(课件演示两个边不同长短的角)

  小组讨论。

  生5:第二个角的边长,所以第二个角大。

  生6:两个角一样大。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6说出想法。

  师演示动画:第一个角两边同时延长,第二个角平移到第一个角的位置,刚好重叠。

  师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板书黑板)

  【评析:借助多媒体动画,直观生动,有效突破了难点;从通过观察可以确定两个角的大小,到通过观察不能确定两个角的大小,引起了学生认知结构的不平衡,促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反复实践,找到比较角的'大小的新方法,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了数学思考能力。】

  七、巧摆小棒,提升思维

  操作要求:小朋友只能任意用两根小棒,摆出有角的图形,看看有几种摆法?

  学生演示:

  八、归纳总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大家学得高兴吗?有什么收获呢?

  生:高兴。

  生1:我认识了角,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2:我还知道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生3:我还知道了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边张开的越大,角越大;边张开的越小,角越小。

  师:好,同学们今天的收获真多啊!有关“角”的组成、特点以及如何辨认角的大小都学会了,真了不起!

  【总评】

  第一,贴近学生的生活,把生活中的原型抽象成数学概念,在通过对教的认识寻找周围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让学生经历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将数学知识植根于生活的沃土。

  第二,从直观形象的事物入手,重视让学生亲自感知。教的概念比较抽象,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根本无从解释、概括,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王老师多处让学生亲自感受、体会。例如新授前先让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抽象出角的图形后,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角,通过这样不同层次的感知,初步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

  第三,注重学习过程的动手操作,王老师多次让学生动手操作,做角、玩角、比角,这些活动不仅仅围绕学习内容,让学生在玩中学,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四,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教学过程层次清晰。由认识角的形状,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开始,接着做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并探索出多种角的大小和比较方法。这样层层递进,螺旋上升,把学生的学习状态有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在玩中学,在做中学。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5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6~58页《角的初步认识》。

  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直观认识角的过程,知道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学会画大小不同的角。

  3、能在长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或生活物品中找到角,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

  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大三角板、圆形纸、活动角。

  学生准备:学具袋(内有小棒若干根、吸管、圆形纸、20厘米长的线绳一条)。

  一、师生谈话,激趣导入。

  (课的引入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活动一:猜图形,揭示角。

  1、课件出示四个图形,每个图形都被遮住一部分,只露出他们的角,猜猜他们是什么图形。

  2、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角,课件演示将角剪下来。

  活动二:观察角,认识角。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个角的样子,概括出角都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出示几个典型的图形,让学生判断是不是角。

  (从学生熟悉的四个图形中引入角,通过三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逐渐渗透了“角是由一点出发,引出的两条线”这一知识,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注意了知识的渗透,为学生继续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

  活动三:联系实际,找角。

  1、在生活中找角。

  2、在图形中找角。

  课件出示。

  (让学生从身边找角,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在图形中找角,使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活动四:动手操作,做角。

  学生每四人为一组,组长拿出学具袋,小组内每人任选一样物品做角。

  活动五:玩活动角。

  1、学生操作:让其中一条边不变,转动另一条边,有什么发现?

  2、师拿出两个一样大的角,但边一长一短,让学生比较角的大小。从而体会到教的大小与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通过做角,玩角,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组成和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些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活动六:体验感悟,画角。

  课件演示画角过程,学生在本上画角。

  三、总结提升,自我建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共同编一首儿歌做总结。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6-08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6-24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5篇06-18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11-13

认识角教学设计11-15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6-24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6-11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6-16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6-06

【通用】《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5-30

在线咨询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

  一、设计思路:

  以学生为主体,顺着学生的思路去思考,尽量让学生去说,去做,老师在关键处启发诱导,直观教具的使用,提高学生感官上的效果,激发兴趣,提高对数学的认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材分析

  1、授课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课本第38~39页。

  2、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三角形有初步的表象,对生活中的角有一定的感受,对初步认识角有表象基础。

  四、教法、学法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 (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五、课前准备

  一张长方形的纸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数学王国图形家族成员中的`几个成员,大家还认识它们吗?(学生回答)今天我们来认识图形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角,引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2、贴图片。图片中有红线勾画出的角。

  (二)、联系实际,引导探究

  1、师:同学们对角一定都非常熟悉,那么请你找找教室里、想想生活中曾注意到那些物体上有角?比一比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学生一一回答)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角。

  3、师:那么,这几个物体上有角吗?(出示实物,请学生来指一指。)

  4、(预设:学生可能指对,直接进入环节5。亦可能指错进入本环节)

  师:刚才有同学指的是这样一个图形(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点),这是什么?(生答)对,这是一个点。想一想怎样才能将你看到的角完整地指出来。(学生重新指角)

  5、师:这一次,大家指角的时候,不单指出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的图形(师示范画出来)。

  6、师:它们就是我们数学王国图形家族中的角成员。刚才大家指的这个点与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身体的各个部位,它们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想知道吗?(教师边说边板书,一起口述一遍)

  7、仔细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组成?(生答)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我们在表示角的时候,不能就这么点一下。看老师是怎么表示角的。(教师动作演示:一个顶点,两条边,再用手画弧)拿起你的小手,我们一起来指一指。(学生书空)现在,谁用这种方法来指一指这把尺上的角?(还有其他的角吗?)

  8、(练习)师:我们这里来了一些小客人,都说自己是角,请同学们打开书(42页第1题)先仔细观察一下,哪些是角。

  9、折角。

  师:刚才大家已经认识了角,下面能否用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纸折个角呢?小组合作。

  (交流展示,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各在哪里?)

  10、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自己也动手折了角,现在我们要把角的样子画下来,想一想看,角可以怎么画?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先画一个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成了一个角。请同学们照这个方法画一个,试试。把你画的角的顶点与边指给同桌看。(一生板演,反馈时指出顶点和边即可。)

  11、师:再画一个和刚才大小不一样的角。请你为自己画的角打分。

  (三)、巩固拓展,课外延伸

  1、师:刚才画了一个角,老师在这里再添一条线,现在这里有几个角了?(学生指,教师画弧。)

  2、师:我这里还有一个长方形的图形,如果剪去一个角,请你猜猜还剩几个角?

  3、师:你能告诉同伴们,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吗?

  七、板书

  顶点 边 边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2

  1、通过观察,操作,表达等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

  2、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角是有大小的。能够区分角的大小。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同时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概念。

  课件、圆形纸片、三角板、活动角。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露出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

  师语:老师带来了一些礼物,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我露出这些图形的一部分,你们来猜一猜。(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五角星贴在黑板上。)。

  师问:这些图形里藏着一个新的图形,谁知道?(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找角。

  谁能将这些藏着的角找出来?(让学生上黑板找到角,适当引导正确指角。)。

  三、抽象出数学中的角。

  1、抽象出角的图形。

  出示ppt,数学书、三角板和闹钟的图片。

  角啊,不仅在黑板上的这些图形中,你能在老师出示的这些物体的表现上也找到角吗?

  让学生指出角,隐去实物图片,留下3个角的图形,并出示文字(这些图形都是角)。

  2、感受角的特点。

  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拿出你身边的三角尺其中一个角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

  生:有尖尖的。(尖尖的在数学中,我们叫做角的顶点)。

  生:有两条边。(我们叫做角的边)。

  师:一边用手比划出角的符号,一边说:由1个顶点和2条边组成的这样的一个图形就叫角。我们用这个弧形表示这一个角。

  3、判断题。

  因为边弯弯的,引导出,角的`边是直的。

  四、创造角。

  在桌子上,老师提供了几种工具,请你用这些工具创造一个角。

  教师巡视:

  1、展示画的角。

  2、展示折的角。

  3、展示活动角。

  找两位做的不一样大的角,问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你怎么知道的?

  用重叠法验证,讲角的顶点和一边重叠,看另一边。

  引导出:角的两边开口越大,角越大;角的两边开口越小,角越小。

  4、红蓝角之争;有两个角啊,他们吵起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为什么吵架。

  引导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5、习题: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6、习题:数角的个数。

  五、课堂总结。

  1、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认识了角有1个顶点和2条直的边,会数角的个数,角有大小,角两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角两边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2、回到黑板上:五角星中,有几个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3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初步学会比较角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观察比较能力。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和形式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从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

  引导学生掌握面角的方法,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实物投影仪、活动角、三角板等。

  图形纸、正方形纸、三角板等。

  媒体出示主题图,教师:同学们,这就是咱们学校美丽的校园,你们看,我们学校不仅有漂亮的教学楼而且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有做韵律操,有踢足球等等。咱们学校里还有许多角,你能找到吗?(学生找角。)。

  教师总结:大家说得很好,像老师手上的三角板、老爷爷修剪树木用的剪刀、球门、角球线,以及伸开两臂正在做操的小朋友等等这些物体的表面都有角。

  (一)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联系生活实际: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教室里,就有很多物体表面有角,你们能找到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找找看吧!(学生找角。)2、新授:

  师:角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请小朋友看大屏幕,这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吗?这些角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同座位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屏幕上的角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它们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都有两条直直的线。)。

  角的顶部有一点,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顶点。(演示)。

  这两条直直的.线又叫什么?(这是角的两条边。)。

  角有两部分组成,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练习题:(课件显示)。

  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角?

  (二)折角。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认识了角,大家观察得都很认真。接下来,老师想请你们拿出一张纸折角,看谁折角的速度最快。

  学生动手折角,教师将部分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教师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

  教师:大家看一看这几个角的大小一样大吗?(不一样大。)。

  这能够说明什么?(这说明角是有大有小的。)。

  (三)演示活动角。

  通过刚才折角的活动,同学们知道角是有大有小的。

  这两条边又怎样了?角又怎样了?(两条边又张大了,角比原来大了。)。

  这能够说明什么?(同桌讨论)。

  角的大小跟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板书)。

  师把纸条剪短,现在这个角的大小变了吗?

  从这里你们能发现什么?(板书: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四)画角。

  1、通过刚才的多种活动,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角,如果要把角画下来,该怎样画呢?学生动手尝试。

  有不少小朋友已经学会画角了,谁能教教老师。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画一个角。

  教师一边画一边讲解:先画一点作为角的顶点,用尺子从这个点向一个方向画一条线,再向另一个方向画一条线,就组成了一个角。

  2、巩固: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一个角。(请几个学生上台画角)。

  你们的表现都很好,教师奖励你们做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折一折,猜一猜,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正方形的纸,现在请小朋友猜一猜如果一个正方形去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再折一折、试一试,看看会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集体反馈。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4

  角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本课通过让学生看、找、画、折、摆等形式,知道角的组成和画法。

  教学过程中,用情景引入,创设漂亮的小房子,让孩子们找找这座漂亮的小房子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学生一下子就觉得感兴趣,仔细观察,回答,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吸引过来,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

  1、找角。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找身边的角与自己身体上的角,找到以后让学生用手摸,感觉角的特点。

  2、认识图形。抽象图形从直观到抽象,学生更容易接受掌握,认识角的各个部分的名称,正确辨别角。从而引出直角,认识直角。

  3、折角。让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体验数学知识,摸摸自己的角,对角的形状有直观的感知,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4、制作活动角。

  这是一个难点,要让学生明白角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靠教师抽象的讲是行不通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深深明白角的大小是与边的长短无关的,只是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5、拓展练习。一个长方形经过剪裁后,这时还剩几个角?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整节课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思路,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寓教于乐。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3、加强小组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画角。

  多媒体课件、三角尺等。

  两根硬纸条、图钉、圆形白纸等。

  课件:出示小房子。

  师:同学们,看这座小房子漂亮吗?那谁知道这座漂亮的小房子是哪些图形拼成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大家看在这些图形中还藏着另一种新的图形。(课件抽象出角)你们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图形吗?(学生发挥想象)。

  师: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非常棒。这个同学所说的名称很接近数学家给它起的名称。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角。

  导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一)导出角的特点。

  师:同学们,在这座小房子里藏了这么多的角,那你们能不能从我们身边找到角藏在哪里呢?找到角时并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组长带领,在教室里找角。指生汇报找角,摸角的.感受)。

  生1:角很尖,有些扎人。

  生2∶角两边直直的。

  课件:画角。

  师:你们能给这个部分起个名字吗?(指顶点)这个同学起的名字跟数学家起的名字很接近,我们把这部分叫做角的顶点。这个部分你们能给它起个什么名字(指两条边)这个同学起的名字跟数学家的一样,这部分我们就叫角的边。

  师:同学们给角的这几部分起了名字,真了不起。那你们观察这个角有什么特点?

  课件:(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象这样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图形叫做角。

  (二)引出直角。

  生:老师指的这个角边是直直的。

  (三)折角。

  找一个锐角:你为什么认为你折的这个是角?(因为它有个顶点两条边)大家同意吗?谁折的角跟他的一样?生举起手中的角。

  找一个钝角:谁折的角跟他的一样?生举起手中的角。你们为什么认为这个是角吗?(因为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你说说你折的这个角跟前一个一样吗?比一比。

  找出三种角,贴黑板,师:大家看,这几种不同的角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答)。

  (四)、巩固练习。

  1、课件:判断是不是角。

  2、找出下面的直角,并用直角符号表示出来。

  3、思考题:一个长方形经过剪裁后,这时还剩几个角。

  回家与家长用两根硬纸条和图钉做一个活动角,下节课要用到。

  这节课,我们通过找角,折角,做活动的角,发现我们身边藏着各种各样的角。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

  边

  顶点。

  边

  锐角。

  直角钝角。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5

  人教实验版第七册课本第41页例2例3及相应的练习。

  使学生认识平角、周角;掌握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认识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课件、三角板、量角器等。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

  (1)什么叫做角?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分辨不同类型的的角,研究平角和周角的形成过程。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平角和周角。

  师:我们已经知道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就能形成不同的角。(同时演示),同学们用活动角代替扇子也把活动角旋转,看看形成的角。(1)认识平角(学生分组讨论)。

  电脑展示,全班同学观察讨论:这种情况是角吗?为什么?它有多少度?这样的角叫什么角?(平角)它的边有什么特点?找一找身边的平角。

  (2)认识周角(教法同上)引导学生分别说出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

  (设计意图:有意识的让学生在旋转活动角的过程中出现的两个特殊角自己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了质疑的空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把这几种角进行分类课件展示:

  问:看着这么多的角,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三)认识五种角的内在联系。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根据度数,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将这五类角排列顺序。

  三、应用拓展,发展思维。

  1、随堂练习(略)。

  2、巩固练习(略)。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略)。

  本节课是人教版第七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角的分类》是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角的`知识,有了度量角的简单基础。直角、锐角、钝角是学生经常见到的角,关于它们的定义应通过学生在分类后进行比较、想象、推理后正确的叙述出来。在学生对角已经认识的基础上,呈现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等图形。在分类思想的指导下,三个特殊角同时出现,形成一个问题的模块,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时间和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天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很多数学规律、数学思想方法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原型,学生善于捕捉生活素材,教师尽量提供学习空间,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获得主动探究数学的快乐!通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第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

  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说”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第三、适时组织小组讨论。

  不足之处,在教学周角时,没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周角的形成过程,及这个360度怎么得出的,没有和学生好好探讨。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6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会判断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难点:感知角,会判断角,并会画角。

  师放多媒体,生猜图形,揭示课题。

  1.第38页主题图。

  生观看主题图从图中说出物体上的角,初步感知角。

  2.生从自带的三角板上找角。

  生生相互找角,指角。

  3.生从生活中找角。

  生举手汇报。

  1.生折角。

  生从自己折的角中探索出角的顶点和边。

  2.电脑抽象出折纸的角,生认识角的组成部分。

  3.出示活动角让生感知角是有大小的,且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1)师变魔术引出活动角。

  (2)生动手操作活动角。

  (3)生说发现。

  1.生探索画角的过程。

  2.生说画角过程。

  3.观看多媒体画角过程。

  4.生再次画角。

  1.判断。

  2.数角。

  3.比角的大小。

  用角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在情景中找角,摸角、制作角,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

  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感知生活中处处有角。

  教学重点:

  认识角及正确画角。

  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8页。

  a、同学们知道这是在哪里吗?(美丽的校园)。

  b、谁来说说图中画了哪些景物?

  c、图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呢?同桌间huxia指一指,说一说。

  2、教学例1。

  (1)找角。

  a、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剪刀钟面三角尺。

  b、让学生找实物中的角。

  c、师:这三个物品都有角,闭上眼睛想想角是什么样子的。

  生:都是尖尖的。

  生: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2)认识角。

  a、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师:尖尖的地方是角的顶点。(板书)。

  师:这是角的两条边,都是直直的,这个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一个角。(也就是角有1个顶点,两条边)。

  b、学生齐说角的名称。

  c、判断角,学生判断再说理由。

  (3)判断角的大小。

  师: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

  a、教师画线,提问,角有什么变化吗?

  b、剪刀演示。

  c、教师小结:角的`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4)画角。

  师:先确定一个顶点。

  师:从顶点出发画两条直直的线,这就组成了一个角。

  师:学生练习画角,教师纠正。

  师:展示画得较好的同学。

  最后要求学生把角的名称写上去。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8

  1.使学生经理“找一找,比一比”等活动,直观地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生活情景,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做角、比角等活动,知道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明确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

  能直观地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明确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教师准备:活动角、三角板、红领巾。

  学生准备:

  做角材料、彩笔、三角板、正方形纸片、剪刀。

  一、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首先,老师给大家变一个魔术,想看吗?

  生:想!(多媒体动画演示由四根小棒摆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这是什么图形?

  生:平行四边形。

  师:现在我让它变(边说边用动画演示拿掉一根小棒变成三角形。)变成什么了?

  生:三角形。

  师:再变一次(动画演示再拿走一根小棒),又变成了什么?

  生:角。

  师:对,说得没错,像这样的图形就是角。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角的世界认识这位新朋友。(板书:认识角)。

  二、探究新知。

  1、找一找。

  师:(课件创设情景:路标指示牌)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各种角,小朋友们请看大屏幕,这些物体的表面有没有角吗?角在哪里?赶快找出来。

  生:七嘴八舌的指角。

  师:巡回查看,正确指导学生指角。看到大家这么有兴趣,老师也找到了一个角,看我是怎么指给你们看的(师示范指角)。

  2、摸一摸。

  师:看完这些角,你们愿不愿意用手去摸一摸,去感受一下呢?

  生:拿出三角板摸。

  师:拿出三角板领学生摸角。让学生说感受。

  生:尖尖的、扎手。

  师:(在多媒体里出示角的顶点)对,尖尖的地方我们叫它“顶点”。

  师:(再让学生摸一摸角的两条边)有什么感觉?

  生:平平的、直直的。

  师:(在多媒体里出示角的边)直直的,我们叫它“边”。那么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板书: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画一画。

  师:我们画角的时候要先画一个点,在沿着这个点画一条线,这条线是怎样的?

  生:直的。

  师:然后再沿着这个点画一条直直的线,这两条线都是怎样的?

  生:直直的。

  师:下面请学生自己动手画角,并将自己所画角的顶点和两条边指给同桌看一看。师巡回查看,有错及时纠正。

  师:我们对角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但只知道角的.顶点和边是不够的,还需要知道如何表示角。其实呀,两条边所夹的部分就是角。(课件用圆弧表示角)请同学们用刚才学习的标记角的方法标出你所画的角,用水彩笔标出。

  4、做一做。

  师:师出示活动角,谁上来玩一玩,看看角有什么变化?

  生:可以变大,也可以变小。

  师:这说明角是有大小的,那么怎样可以把角变大变小呢?引导学生说出把两边往外拉就会变大,往里合就会变小,也就是两边开口大角就大,开口小角就小。

  5、比一比。

  师:你们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再做一个比它小的角,可以吗?

  师:你们能做出一个和它一样大的角吗?教师取一名学生做的角来比较大小。

  师: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角是不是一样大呢?

  生:自由回答。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到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师:小结:把顶点和一条边对齐来比较。

  师:我们玩得这么高兴,有两个小伙伴却不知什么原因争吵了起来,瞧,是谁呀?小黄和小蓝各自画出了一个角。(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是边长不一样的角)。在比的过程中都认为自己的角大,现在请你们试着判断一下这两个角的大小,并说明理由,产生分歧,组内研究交流。(动画演示比较大小)。

  师:小朋友们,你们太棒了。帮助他们解决了问题,非常感谢你们!

  师:刚才我们比一比角的大小,有的角可以用眼睛就可以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但是有的时候不能一眼看出,我们就用重叠法来比较了。

  6、小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没有关系,只与角的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

  三、儿歌渗透。

  我是一个小小角。

  一个顶点两条边。

  想要知道我大小。

  只看张口不看边。

  四、评价反思。

  五、拓展新知。

  1、用身体的某些部位比划出一个角。

  2、找一找我们身边的角。

  六、总结回顾。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如果你是角,你打算如何介绍自己?

  七、作业。

  写一段话:说说你所知道的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3、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在直观认识角的活动中,形成关于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内容: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校园吗?谁来夸夸自己的校园?

  2、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走进一个美丽的校园(呈现教材主题图)。

  仔细观察,你在校园里看到了什么?

  你能在校园里找到我们在数学课本上学过的图形吗?

  其实校园里还藏着一种图形,你们瞧(在主题图上的钟面上、剪刀上、红旗上呈现红色线,标示出角)。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人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名字吗?

  这些图形叫作角,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一起来看今天的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二、目标1的教学。

  1、老师这里有一些物品(剪刀、三角尺、钟表)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上有角吗?谁来指一指。(在学生指角的过程中,注意告诉学生正确的指角方法。)。

  2、大家手里都有三角尺,请拿出来,然后给你的同桌指一指角。

  4、你们真棒!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名字,那么角娃娃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字,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边,丙条边相交的地方叫做顶点。

  5、课件演示:认角各部分的名称。

  6、指认角各部分的名称。

  7、同学们学得这么带劲,为了奖励大家,老师为大家变个魔术。(两根硬纸条变成角,并让这个角随意变大变小,让学生自己用两支铅笔来模仿老师变魔术,在变魔术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

  8、你能判断下面两个角的大小吗?

  (首先让学生自己判断然后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看出两个角一样大,并知道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9、同学们拿出小圆片,这个小圆片有角吗?你能用手中的.小圆片折一个角吗?

  10、同学们对目标1的学习效果怎么样呢?下面都来检测一下。

  (1)、判断:下面这些图形是不是角?

  (2)、请写出下面角各部分的名称。

  三、目标2的教学。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把它画出来?

  2、边示范画角边说明:先点一个点火,再从这个点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3、课件出示: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4、自己试着画一个角,然后全班交流展示。

  5、检测目标2的学习:自己画一个角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四、课堂检测。

  1、请标出下面角各部分的名称。

  2、自己画一个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明白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经历折一折、画一画等过程,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透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潜力、初步的动手操作潜力及合作意识。

  4.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用心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对生活中的角已有初步的感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知角,从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步认识角、学会用尺子画角,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学生每人2条硬纸条和一个按钮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课件呈现主题图“美丽的校园”

  1.仔细观察你在“美丽的校园”里看到了什么?

  2.你能找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吗?

  (二)揭示课题。

  大家都善于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校园,其实,那里面还藏着很多的“角”,这天我们就一齐来认识角。(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指一指,初步感知角。

  1.学生小组合作,在主题图中指出角。

  2.汇报交流时课件呈现有色线标示出角。

  (二)描一描,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从主题图中提取教学素材,课件出示例1(先不出示红线):

  2.让学生仔细观察,分别找出角并在图上描画出来。

  3.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4.比较观察:这些角有什么相同之处?

  5.交流归纳: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图文结合板书)。

  (三)折一折,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1.动手操作:用圆形纸片折角。

  2.同桌合作:比一比谁折的角大?你是怎样比的?(重叠)。

  (四)做一做,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动手做一个活动角。

  2.用活动角做“变大变小”游戏。

  3.引导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张开的大小程度有关。

  (五)画一画(例2),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1.小组合作,尝试画角。

  2.师生交流,完善画法。

  3.教师范画,小结画法。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一)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2题。

  1.课件出示: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学生独立决定,师生交流时强调决定的依据。

  3.在图上标上角各部分的名称。

  (二)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3题。

  课件出示题目,决定这些平面图形中有多少个角。

  (三)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1题。

  1.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

  2.把你找到的角画出来。

  (四)用角组成自己喜欢的图案。

  四、课堂小结。

  (一)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二)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重点:

  直角的认识及角的大小的比较。

  难点:

  直角的认识及角的大小的比较。

  教学过程:

  3、让学生用这个方法比一比自己折出的角是不是直角。

  4、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比一比自己周围的一些角是不是直角。

  5、用三角板画直角。

  师:你们能不能用三角板画一个直角?下面自己动手试一试。学生画时,教师巡视并指正画的方法。

  三、练习。

  1、练习八的4—6题。

  2、第7、8题。

  3、生活中的数学。

  4、回家以后找一些角,并用三角板量一量是不是直角。

  3、让学生用这个方法比一比自己折出的.角是不是直角。

  4、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比一比自己周围的一些角是不是直角。

  5、用三角板画直角。

  师:你们能不能用三角板画一个直角?下面自己动手试一试。学生画时,教师巡视并指正画的方法。

  三、练习。

  1、练习八的4—6题。2、第7、8题。

  3、生活中的数学。

  4、(布置作业)回家以后找一些角,并用三角板量一量是不是直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2

  在实践中充分感知角,让学生尽量放开手脚,思维真正“展翅高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孩子的智慧来自于指尖。孩子们动手实践,操作参与这一教学设计适应了儿童好动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符合着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让学生充分感知角的内涵,并利用语言描述出角的特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从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以疑激趣,以趣解疑”用有疑问的尝试题可以鼓励他们找出规律和办法,使学生在尝试学习中感觉到知识的力量,拥有学习的快乐。

  这一组尝试题目既是对前面学习知识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有关角的表象知识的巩固。尝试教学中“学生讨论”这一步,动员大家积极发言,说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讨论中“悟”出道理,发现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从争论中筛选信息,辨别真伪,分析对错。既培养了学生数学的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既发展了学生思维,也发挥了学生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尝试题,同时对“什么是角”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体,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学生在获得了从感性材料向理性知识的飞跃过程。在各抒己见的发言中,知识得到更深的理解。

  (二)第三次尝试练习:

  1.数数每个图形中有几个角:

  2.动手利用小棒(2根)摆图形,数数你摆的图形中角的个数:

  3.发展题:一张正方形的纸,用剪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小组讨论,每个人试着剪一剪:

  动手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第一题是一个铺垫,第二题让学生利用摆一摆,数一数的实践活动,既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又在动手操作中,创新精神得到了展现。

  发展题的设计,体现了教学的全部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内容梯度,呈现了阶梯性,是一道很好的延伸题。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到了提高。在剪一剪,拼一拼,数一数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交流、切磋中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

  课堂小结:这节课开始时,你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还有其他的问题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答,教师总结)。

  (三)教学效果评价。

  1.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直角和画直角的.方法。

  (三)教学活动。

  活动内容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含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分配。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活动角)这是什么图形?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演示转动成直角,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角吗?

  这种角就是直角。通过旧知的复习引发学生认识直角的兴趣。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1、探索新知。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学生小组交流发现。

  汇报发现。

  (2)、教师板书画一个直角。学生观察教师画的角。

  (3)、你能制作一个直角吗?想一想你准备怎样制作,做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认识你制作的直角。

  学生思考制作直角的方法并制作,在小组内交流认识直角。

  (4)、教师指名汇报制作直角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汇报决定是否介绍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

  (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在我们的三角板上有一个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现在请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学生观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3)、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

  学生分别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3、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然后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一个直角。画好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回忆画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画法再画出直角,交流画直角的方法。

  (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

  画直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

  通过对学生生活中的物品的观察,以及制作直角等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直角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直角的理解。让学生判断直角、画直角等小组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直角,会正确判断直角。并通过复习角的画法引发学生思考直角的画法及得出画法、正确画直角。

  三、学习效果测评1、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题。

  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找到并验证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分小组寻找直角并交流。

  2、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2题。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

  学生独立画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画的。并汇报说明画法。

  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直角以及画直角等练习,让学生体会到直角就在我们的身边。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3

  1、初步认识直角。

  2、会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渗透“数学从生活中来,数学服务于生活”的观点。

  教学重点:采用多种方法(折纸,用直角尺量,用眼观察)引导学生们初步认识直角,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测量直角和画直角的方法。

  1节

  (一)引出新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作一个角?

  学生展示角,并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2、教师出示一张彩纸和一个练习本,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提问:

  (1)彩纸的表面是什么图形?它上面有几个角?

  (2)练习本封面是什么形状?它上面有几个角?

  3、指名一个学生从几个折的角里挑出和练习本封面一样的角

  (4)教师用学生们折出的直角,与图形中的`所有角比一下。生说这些角的有什么特点。

  (5)师:像这样的角,就叫做直角。

  教师用三角板在黑板上在画出一个大的直角。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直角。

  板书课题:直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索新知

  1、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直角,请你找一找,小组交流。

  2、判断老师找的是不是直角。(课件出示)

  3、折直角

  (1)让学生们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折出一个直角。

  (2)用学生折出来的直角与黑板上画的直角比一比,再让学生用折出来的直角跟自己数学书上的角比一比。

  4、观察三角板上的角

  (1)同桌比较三角板三个角的大小。

  (2)指出三角板的哪个角是直角。

  (3)用直角三角板上的直角和自己刚才折出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它们的大小是否相等。

  5、画直角

  (1)学生试画,师巡视指导

  (2)全班展示交流如何画直角。

  第一步:先画一个点,再从这点出发,画一条直直的线;

  第二步:把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对齐图上的点,把三角板上的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直直的线。

  第三步:沿另一条直角边,从这点出发,向上画出这个直角的另一条边。

  (3)学生画,可以边说边画

  (三)知识运用

  【基础练习】1、完成课本第41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

  2、做第42、43页的第4、5、6题。

  【提高练习】数一数,每个图形有多少个角?多少个直角?

  【拓展练习】下面圆钟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直角吗?你还能说说哪个时刻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直角,请在方形钟上画一画。

  (四)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画一画

  (1)画一个直角

  (2)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3)画一个比直角大的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4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老师带大家见见我们的老朋友,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课件演示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师:“你能摆出一个三角形吗?动动手,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摆三角形。

  师:请你任意拿走一根小棒。你认识现在这个图形吗?

  生:这是一个角。

  揭示课题:初步认识角。

  【评析:引入简洁、巧妙自然。】

  二、引导探究、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多媒体演示:美丽校园的主题图。突出:门窗上的角、钟面上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师:这是那里啊?(校园)在这美丽的校园里你发现哪儿有角?

  生1:我发现了门上有一些角,操场上也有角

  师:还有什么地方有角?你能上来指一指吗?

  生2:正方形上有角。(边说边到投影上指)

  生3:剪刀张开的地方有角。(边说边指)

  生4:钟面上有角。(边说边指)

  师:角就藏在我们的身边,请小朋友试着找一找在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

  组织交流,并让学生指出课桌、数学书等物体面的角。

  【评析: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在找角、指角的活动中感知角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平面图形,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

  2、抽象图形,形成概念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样身边的物品,你能把角找出来吗?”(多媒体出示图:剪刀、饮料吸管和水管实物图片。)

  请学生找出各种物体的角。

  师:“这些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它有什么特点?”

  生:“角的前面尖尖的,旁边直直的。……”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请同学们用角尖尖的地方在手心扎一下,看看手心上留下了什么?(一个小圆点)

  师:(指着课件屏幕上的点)这点是角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数学家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顶点”。角还有什么呢?(两条直直的线)

  师:(画出两条边)这两条直直的线,数学家也给它们取了名字,叫做“边”。

  请个别小朋友上台指出其它两个角的顶点和边。(全班展示)

  师:(师拿出三角板,指着其中的一个角)这是三角尺上的一个角,你能分别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指名指一指三角尺上角的顶点,摸一摸角的两条边,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板书黑板)

  【评析:“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结论,教师没有让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而是以讲解的方式告诉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随后的指一指、摸一摸等活动,既巩固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又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加深了对角的认识。】

  3、观察找角、合作交流

  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表面也藏有角,你能找到吗?请在小组内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小组成员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学习)

  师:“谁愿意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看?”

  集体交流,总结指角的方法:先指顶点,再从顶点延伸到两条边。

  师:“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你就能发现生活中更多的数学知识。”

  【评析:培养学生联系生活观察发现数学问题的习惯。】

  4、体验感悟,动手画角

  师:你知道怎样画角吗?请小朋友来说一说。

  教师指导画角:请学生翻开书本39页,齐读画角的方法。

  教师示范:先画一个点,从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标出顶点、边。

  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角,投影展示,集体交流。

  三、强化知识,练习巩固

  师:“角”非常想和大家做朋友,不过,它要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那我们就开始“闯关大行动”吧!

  第一关:辨认角。

  师:下面的图形中是角的画“√”,不是角的画“×”。(课件出示下面题目)

  生1:第一个图形是角。

  师: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

  学生到屏幕前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生2:第二个图形不是角

  师:为什么呢?

  生2:因为有一条边是弯的。

  继续完成后面三个图形的判断,并说明理由。

  第二关:数角。

  师:(课件出示题目)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有几个角。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

  师:各是什么图形?有几个角?

  生1:三角形有3个角。

  生2:五边形有5个角。

  生3:第三个图形只有1个角。

  师:为什么这个图形只有一个角?

  请学生上来指一指,并说一说理由。

  生4:圆有0个角。

  【评析:练习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重点,既巩固了对角的认识,又增强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四、深入课堂,比较角的大小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唱谜语歌《这是什么》(边唱边表演动作。)

  师:你们能猜出是什么吗?

  生:闹钟

  师:你们真聪明!(课件演示3个不同时刻的闹钟。)

  师:闹钟上有角吗?

  生:有。

  师:钟面角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生: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角。

  师:小熊、白兔、青蛙争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小朋友来评评理。

  小组讨论:比较角的大小。

  请3名同学拿着小熊、白兔、青蛙的号码牌站在屏幕前。

  集体交流并说出选择的理由。

  生:这个角的边张开的大,这个角的边张开的小。……

  师小结: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板书黑板)

  【评析:运用谜语歌,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掌握了运用观察法比较角的大小。】

  五、动手操作,做活动角

  师:下面咱们自己动手摆一个角,请小朋友们拿出两根吸管在桌面上摆出一个角,教师示范用吸管做成一个角。

  学生动手摆角。

  指名演示,并说一说角的组成。

  师:请大家做一个比老师做的大的角;再做一个比老师做的小的角。

  同桌互相交流学习。

  【评析:学生用两根纸条“做”出了一个角,是教学过程中自动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敏锐地捕捉了这一资源,通过转动角的一条边使角变大或变小,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角的大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六、引起质疑,突破难点

  师:比一比,哪个角大?(课件演示两个边不同长短的角)

  小组讨论。

  生5:第二个角的边长,所以第二个角大。

  生6:两个角一样大。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6说出想法。

  师演示动画:第一个角两边同时延长,第二个角平移到第一个角的位置,刚好重叠。

  师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板书黑板)

  【评析:借助多媒体动画,直观生动,有效突破了难点;从通过观察可以确定两个角的大小,到通过观察不能确定两个角的大小,引起了学生认知结构的不平衡,促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反复实践,找到比较角的'大小的新方法,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了数学思考能力。】

  七、巧摆小棒,提升思维

  操作要求:小朋友只能任意用两根小棒,摆出有角的图形,看看有几种摆法?

  学生演示:

  八、归纳总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大家学得高兴吗?有什么收获呢?

  生:高兴。

  生1:我认识了角,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2:我还知道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生3:我还知道了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边张开的越大,角越大;边张开的越小,角越小。

  师:好,同学们今天的收获真多啊!有关“角”的组成、特点以及如何辨认角的大小都学会了,真了不起!

  【总评】

  第一,贴近学生的生活,把生活中的原型抽象成数学概念,在通过对教的认识寻找周围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让学生经历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将数学知识植根于生活的沃土。

  第二,从直观形象的事物入手,重视让学生亲自感知。教的概念比较抽象,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根本无从解释、概括,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王老师多处让学生亲自感受、体会。例如新授前先让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抽象出角的图形后,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角,通过这样不同层次的感知,初步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

  第三,注重学习过程的动手操作,王老师多次让学生动手操作,做角、玩角、比角,这些活动不仅仅围绕学习内容,让学生在玩中学,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四,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教学过程层次清晰。由认识角的形状,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开始,接着做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并探索出多种角的大小和比较方法。这样层层递进,螺旋上升,把学生的学习状态有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在玩中学,在做中学。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5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6~58页《角的初步认识》。

  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直观认识角的过程,知道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学会画大小不同的角。

  3、能在长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或生活物品中找到角,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

  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大三角板、圆形纸、活动角。

  学生准备:学具袋(内有小棒若干根、吸管、圆形纸、20厘米长的线绳一条)。

  一、师生谈话,激趣导入。

  (课的引入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活动一:猜图形,揭示角。

  1、课件出示四个图形,每个图形都被遮住一部分,只露出他们的角,猜猜他们是什么图形。

  2、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角,课件演示将角剪下来。

  活动二:观察角,认识角。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个角的样子,概括出角都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出示几个典型的图形,让学生判断是不是角。

  (从学生熟悉的四个图形中引入角,通过三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逐渐渗透了“角是由一点出发,引出的两条线”这一知识,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注意了知识的渗透,为学生继续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

  活动三:联系实际,找角。

  1、在生活中找角。

  2、在图形中找角。

  课件出示。

  (让学生从身边找角,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在图形中找角,使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活动四:动手操作,做角。

  学生每四人为一组,组长拿出学具袋,小组内每人任选一样物品做角。

  活动五:玩活动角。

  1、学生操作:让其中一条边不变,转动另一条边,有什么发现?

  2、师拿出两个一样大的角,但边一长一短,让学生比较角的大小。从而体会到教的大小与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通过做角,玩角,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组成和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些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活动六:体验感悟,画角。

  课件演示画角过程,学生在本上画角。

  三、总结提升,自我建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共同编一首儿歌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