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经典【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
②生字卡片。
③一曲节奏舒缓的乐曲。
④学生预习课文,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标好每一自然段的序号,读读课文。
第一课时
形象揭题,了解特点
①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陶罐和铁罐,让学生了解他们质地、特点。
②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指名读题。
朗读感悟,初识生字
①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a.学生汇报自己预习的情况:读了几遍书。
b.鼓励学生大胆读书。请愿意读的同学开火车读课文。
c.学生评议读书情况,把容易读错的生字带大家多读几遍。教师相机小结:读书首先要把每个字音读准。
②再读课文。
a.激励学生积极读书:觉得能读得比刚才几位同学还要好的举手!请2位同学分别读课文1至9自然段和10至17自然段。
b.其他同学继续做评委,听后评议。教师相机小结:读书要正确、流利,不多字,不少字,不回读,不错读。
③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a.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比比谁知道得多。
b.学生交流。教师注意激励学生,刚读课文,就知道这些内容,好!
④品读课文,体验情感。
a.课件显示课文第一自然段,请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教师操作课件,将这一段中的“骄傲”、“奚落”2个词语点红。
b.课件显示铁罐傲慢无礼的样子,教师点拨理解;“奚落”是什么意思呢?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呢?请你把下面铁罐的话连起来读读体会体会。然后同座互相配合读一读,看能不能学到铁罐的神态、动作读出“奚落”的语气。
c.教师启发:面对铁罐和奚落,陶罐是怎样的呢?课件显示陶罐笑眯眯的样子。请你把下面陶罐的话连起来读读体会体会。然后同座互相配合读一读,看能不能学到陶罐的神态、动作读出他的谦虚克制。
d.请3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1至9自然段。评议后,同座再练习分角朗读。
复习巩固
①认读课文1至9自然段里出现的生字。
②交流记忆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教师小结:可以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可以利用熟字来记。
③练习用这些生字扩展组词。
指导写字
①出示1至9自然段里要求会写的生字,开火车认读并说出课文中的'词语。
②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并分组,说出分组的依据。
③引导分组观察:“陶、谦、嘴、恼、吵”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怒、感”都是上下结构、上长下短的字。“虚”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第三笔是“ ”。
④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做好写字准备。
⑤学生提出需要教师指导书写的字。
教师范写学生提出的字。
⑥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进行辅导。
⑦展示学生写的字,互相评议。
第二课时
感悟寓意,拓展延伸
①分角色朗读课文1至9自然段。
②教师小结过渡:傲慢无礼的铁罐和谦虚克制的陶罐有什么样的结局呢?
③教师与合作学习课文10至17自然段。
a.课件显示第10自然段,点红“流逝”,学生利用近议词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句子来理解“时间在流逝。
b.许多年代过去后,陶罐和铁罐怎么样了呢?引导学生抓住“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影子也没见到”等词语朗读理解。
c.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查找资料,了解铁罐为什么连影子都不见了。
④分角色朗读全文。
⑤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呢?
复习生字,练习写字、抄写词语
①认读课文10至17自然段里出现的生字。
②交流记忆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教师小结:可以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可以利用熟字来记。
③练习用这些生字扩展组词。
④出示课文10至17自然段里要求书写的字,开火车认读并说出课文中的词语。
⑤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并分组,说出分组的依据。
“捧、值”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朴”是左右结构、左右相等的字。“荒、素”都是上下结构、上短下长的字。“受”是上中下结构的字,可联系古文字感受字形:一只手拿着一个像盘子样的东西交给另外一只手。
⑥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做好写字准备。
⑦学生写字,写完与范字对照,学会自我纠正。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⑧展示学生写的字,互相评议。
⑨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拓展练习
①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还可以抄写课文中其他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
②和同学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妒忌、神机妙算”等重点生字词,了解故事情节以及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圈点勾画的方法,提高对文本的解读和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阅读中感受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和神机妙算,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难点】感受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和神机妙算,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三、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
(一)动画播放,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动画,请同学们欣赏,并提问:动画中讲的是什么故事。
2.教师引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草船借箭的大概情况,知道这个故事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诸葛亮。今天,我们要深入学习课文,弄清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了解诸葛亮成功的原因。
(二)初读课文,掌握顺序
1.默读课文,并且回想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
明确: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第一部分:周瑜让诸葛亮造箭;
第二部分:写诸葛亮准备造箭;
第三部分:写诸葛亮借箭;
第四部分:写诸葛亮借箭成功。
2.诸葛亮为什么能够借箭成功呢?用一个词概括。
明确:神机妙算。
(三)合作学习,分析原因
1.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并从中体会后再小组交流。
明确:
①“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冲刺准确。正因为大雾漫天,什么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动只叫人射箭,诸葛亮借箭的妙计才得以实施。(识天气)
②“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把船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儿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挡,使受箭面积大。
③“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军士擂鼓呐喊,既造声势,又提示射箭方向。
④“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诸葛亮是笑着说的。说明他胸有成竹,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敢轻易出动,只叫人朝他们射箭。
2.诸葛亮算得准不准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找出文中相关语句。
明确: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五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人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射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射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知人心)
3.什么时候曹操才知道上当了呢?默读课文,找出答案。
明确: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可以看出诸葛亮早已经算准了借箭的地理位置。(懂地理)
4.同学们概括一下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呢?同桌交流。
明确:精通天文、气象;利用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对地理位置十分熟悉。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题目是“借箭”,为什么不用“骗箭”或“取箭”呢?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诸葛亮的故事,课下积累,与同学分享。
五、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神机妙算
识天气、知人心、懂地理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细致观察,把事物写具体、生动的。
2、知道常见动物“家”的称谓。
3、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4、积累有关秋天的谚语。
【过程与方法】
熟读成诵,辨析领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常见动物“家”的称谓,理解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积累有关秋天的谚语。
难点:培养如何通过细致观察把事物写具体、生动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秋天的谚语。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
2、分角色进行对话朗读,发现作者描写的细腻之处。
3、思考: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蟋蟀以及它的住址写得这么细致、具体?
4、读文中旁批的话。
5、在此基础上要求联系自己的.习作情况,想想有什么好的经验。
二、词句段运用
(一)连一连,为下面的动物找到家。
1、出示文中上下两组字,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厩”的字音。
2、读完后告诉学生动物的家的称谓,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3、生自己连一连。
4、教师订正。
(二)读下面两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词语,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1、教师出示例句,学生自由读。
2、分角色进行对话朗读
3、比较一下每组里前后两句都有什么变化,体会加点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不同。
4、师生交流,体会不同。
5、小结:这二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意思基本相同,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准确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6、请学生说说类似的例子。
三、日积月累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中的语句,要求读正确。
2、指名学生读语句,纠正字音。
3、你发现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4、交流自己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立了秋,把扇丢:指立秋后,气温降低,炎热的天气就会逐渐凉下来。
二八月,乱穿衣:形容初春和初秋时人们乱穿衣服的情况。
夏雨少,秋霜早:指夏季降水少的话,秋天打霜会到的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到了农历八月,大雁就要开始南飞迁徙,大雁一旦南飞,就要下霜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到了秋天,每下一次雨就要注意保暖,加衣服,直到冬天穿上棉袄。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指北方一些地区,农历八、九月很暖和,十月里还像春天一样温暖。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4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并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难点:
分角色朗读,理解人物对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引导看图,谈话导入
(1)老师请小朋友欣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小朋友,看看图画上面都画了些什么?你最喜欢什么?。相机板书“小河、青草”。
(2)教学“青”
“青”这个字读时要注意什么呀?(后鼻音)谁会读?(指名读,评议)你们还知道哪些词语中有“青”字?
(3)揭示课题
小草郁郁葱葱,清澈的河水在它身边流过,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个故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知道了。《小河与青草》。(板书:与)
教学“与”:这个字的音节(yu)是什么音节?(整体认读音节)
齐读课题
(4)小河与小草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
xiao he qing cao bao zhu shui fen gan ku
小 河 青 草 抱 住 水 分 干 枯
(同桌读、开火车读、齐读)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三、精读训练,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一看
看,课文中讲到的小河是一条怎样的小河?("弯弯的小河",是从小河的形状上来说的;“清清的小河”;是从河水方面来说的)。小草呢?
2、读一读
同学们说得真好,课文中也是这样写的,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齐读)
3、填一填
同学们读得真棒,谁愿意来填一填这两个空呢?
()()的小河()()的小草
4、指导朗读
小河弯弯的,小草青青的,多美呀!这句话该怎么读?
①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试着读
②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5、有一天,太阳刚刚升起,小河与青草说起了悄悄话,它们说得可高兴了,你们想知道它们说的什么吗?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学习二、三自然段
1、我们先来听小草对小河说了什么?
(1)多媒体出示: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2)小草觉得小河怎样?板书“清”。现在你们就是河岸上的小草。你能把这句话说好吗?[指名]
2、老师听出来了,小草是在夸小河呢,怎么夸他的呢?(学生回答)是呀,不是一般的清,是真清呀!清到什么程度?(能一眼看到底)你们看到水底的什么啦?(小鱼、石子、泥、水草……)[课件出示]
3、这么清的河水谁再来夸夸? ——我们一起来夸夸他。
4、听了你们的夸奖,小草有没有骄傲呢?(没有)
是呀,小草不但没有骄傲,还很谦虚呢!它说了什么?(指名回答)
5、你知道感谢是什么意思?小河为什么要感谢小草呢?
6、现在老师是河岸上的小草,你们就是河岸上的泥土,我来紧紧抱住泥土,是这样吗?(老师演示)
7、小草为什么要紧紧抱住泥土呢?[指名](为了小河的清澈)动画演示:岸边的小草被拔光了,小河渐渐变成浑浊的泥水。为了小河的`清澈,小草用细小的根须紧紧地抱住河岸的泥土。
8、你们想对小草说些什么?
9、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看来小河的确应该谢谢小草,谁学着小河来谢谢小草呢?(指导学生用真诚、感谢的语气朗读第三自然段。)
10、分角色朗读(佩带头饰)
(三)学习四、五自然段
小河和小草还说了些什么呢?我们接着听。
1、录音播放四、五自然段。
2、朗读理解第四自然段
(1)比较句子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你长得碧绿,让人喜爱!
①自由地读读两个句子。
②如果你是小草你喜欢听哪一句?为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对小草由衷的喜爱、赞美之情。
(3)听到小河的赞美,小草骄傲了吗?小草怎么说?
3、朗读,理解第五自然段。
⑴指名朗读
⑵为什么小草又要感谢小河呢?
⑶动画演示:小河的水流光了,小草没有了充足的水分,渐渐干枯了。
⑷指导朗读:小河的功劳也真不小啊,没有小河也就没有小草,如果你是小草,你该怎样读这句话呢?(指名读)
⑸愿意做小草的站起来读,坐着的读小河的话,我们一起来读他们的第二次对话。(分角色朗读)
4、让我们把两次对话连起来读一读。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1、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这么绿?现在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2、动画演示小河欢快的流淌,小草快乐的生长。
3、假如小河是骄傲的小河,小草也是骄傲的小草,那会是什么样子呢?
正是因为它们谁也不骄傲,互相感谢、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所以,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也长得更绿了。齐读第六自然段。
(五)拓展训练(表演)
小河淙淙地向前流,流过树林,流过田野,流古山岭,小河与大树,小河与庄稼,小河与鲜花,小河与麦穗会说些什么呢?两人小组任选两个角色进行说话练习。指名上台表演。
(六)小结
1、我们小朋友也要向它们一样谦虚,要学会互相感谢、互相帮助,与同学和睦相处。你在生活中肯定遇到过这样的事,请你也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句话:
()感谢(),是因为()。
2、让我们拿好手中的课本,一起来美美的读一遍课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5
一、计划与备课
(一)教学计划
1、制订计划前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所教年级的教学要求;认真通读教材和教师用书,依次把握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学年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使之形成体系并融会贯通;确定所使用的图片、录音、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资源,并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2、每学期初,教师在上述目标体系的正确导向下,认真制订出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一般包括对学生语文学习现状的分析、教材内容体系分析(含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综合性学习等)、本学期教学目标、采取的教学措施、教学进度和课时安排、重要的教学活动及语文课外活动等内容。(附表一:教学进度安排表) (二)备课
1、树立单元备课教学的思想,先通读单元全部教材,了解单元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把单元教学目标具体落实到每篇课文的教学之中,要充分发挥单元内每篇课文、练习、习作等的整合作用。
2、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在单元教学基础上确定课文教学目标(全课目标和和课时目标)。目标要体现三维多元,内容明确、具体、恰当,重点突出,难点抓准,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本课教学要求。
3、根据教学目标与课时内容,精心设计有弹性的教学方案。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校、班级实际,选用或制作合适的教学辅助器材、资料;教学流程层次清晰,衔接自然,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手段恰当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选准教学的切入点,安排好难易适宜、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合理安排课内外作业。
4、要认真书写教学方案,教龄五年内教师必须写详案。教学方案不论详简,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课题;②课型(如:阅读教学、口语交际课、习作课、写字课、班级读书会、活动课等);③教学目标;④教学重、难点;⑤课时;⑥教学准备;⑦教学过程;⑧作业或活动设计;⑨板书设计。(附表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格式1、格式2、格式3)口语交际课、习作课、语文园地课、综合性学习等也应按照上述几个方面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教案。 格式1:见附表二 格式2:见附表二 格式3:贴页式
所谓“贴页式”课本教案,就是教师先准备好贴页用的备课纸(将备课纸进行裁剪,长度与课本一样长、宽度可稍窄),然后在课本每页的'右边都贴上一页。用的时候展开,不用时就往里折。
具体的使用方法是:第一,在封二粘贴本学期的日课表。第二,目录的贴页处制定教学计划(如果贴页纸不够用,课本目录一页课粘贴多页),教学目标安排直接标在课本目录里。第三,备课时,教师首先用自己熟悉的符号进行圈、点、勾、划、批,对文本进行解读。然后分课时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板书设计及反思等写在贴也上。第四,生字表的贴页处可以制订学期复习计划。
5、允许对备课进行改革和试验,手写、电子教案均可。 6、备周前课,但上课前要进一步熟悉教案。
7、健全集体备课制度,每月至少集体备课2次。集体备课采取集体讨论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方式,但应以个人思考为基础。集体备课通常运用于单元备课、研究课备课之中。
教学进度安排表(一年级下册)
格式1: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参考格式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 星期 第节课
格式2: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参考格式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 星期 第节课
二、上课与反思
1、坚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围绕目标开展教学过程。教学重点的落实应分步到位,过程清晰,教学难点的突破应设置坡度、做好铺垫,以便分步实施,逐步达成目标。
2、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3、创造性的实施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根据收集的学生的信息反馈,充分的运用教师的教学机智,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节奏和教学设计,做到以学定教。
4、教学方法要符合教学原则和课型特点,不同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突出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有较为充裕的读书时间、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积极讨论、质疑问难。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重视读写结合,加强综合,突出重点,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并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6、规范教学行为。教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上课,不随意离岗,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不嘲讽、训斥学生,不责令学生退出课堂,严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教态自然,仪表大方,精神饱满,富有情感;坚持讲普通话,语言准确、生动,板书合理,书写规范,能根据实际操作常见的媒体。
7、教学后提倡写教学反思和教学后记。客观总结教学得失,分析原因,并对教学中存在问题提出诊治措施;或结合教学实例,阐述自己的教学见解,以便总结提高。教学反思可以写在教案之后,也可以写在专门的本子上。
三、作业与辅导
1、要紧扣课标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课内外作业。布置课堂作业应尽量放在课堂教学内进行,课内作业力争在课堂完成,家庭作业量必须按照规定严格控制。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四年级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45分钟。
2、作业要讲究实效,有典型性、思考性、针对性,突出语文实践性,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分量和难度适中,每学期大作文不少于7篇,一般在课内完成,课外练笔一般一周一次。要安排一定的口与训练和课外阅读,还可以安排一些动口动手的实践作业,如:调查、观察等。不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的抄写作业,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布置难度不同的作业。 (二)作业批改
1、指导学生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对学生作业的书写应有明确要求,字体端正,字迹清楚,书写格式、步骤符合规范要求。对不认真完成作业或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应及时了解情况,分别给以教育帮助和指导。
2、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使用的符号和语言文字要规范,书写要工整。作文批改要有批有改,可采取精批、略批、面批、学生互批等多种方法,做好批改记录。提倡采用激励性评语。提倡教师收集整理学生作业中的优秀个案,并给予展示和分析,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教师有针对性地弥补缺漏,做好讲评。
3、作业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低年级所有作业全批全改,中高年级重点作业精批细改,其他作业抽该讲评结合;平时的小练笔的评改要圈出错别字,有修改符号画出好词佳句,简单点评;单元作文可采用合作评改方式,老师要点评突出方面,有批改记录。作业批改要有等级评定和评语及批改日期,日期一律用小写数字。
4、要注意培养学生书写整洁、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并及时检查订正的好习惯,作业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表演及朗读课文。
2、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欣赏课文、高山、海景、课文最后一幅插图)
投影片三张(鹰、两段话)头饰(青蛙、苍鹰、松鼠)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看动画度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都知道,青蛙生活在?有一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想去看大海,它能看到吗?我们来看一个动画片好吗?
二、欣赏课文课件
三、进入情境,倾情朗读
1、引导品读第1——3自然段。
(1)、过渡:青蛙一开始很想去看大海时,可是看大海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青蛙可遇到困难了。
(2)、自读1——3自然段,看看青蛙遇到了什么困难呀?
(3)、指名回答,出示相关句子。
A、青蛙遇到困难了,别担心,有了,它的好朋友谁来了?苍鹰怎么告诉青蛙的?
“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反复读。点名读,指导(“喏”要轻,加上动作,注意语气),生练读,再点名读。边读边表演做动作。
B、过渡:对于苍鹰来说,登上山顶太容易了,简直是小菜一碟,可是青蛙却认为这山简直是——(太高了)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天哪,这么高的山!”)
·*指导看高山插图。
*指导学生模仿青蛙的口吻,惊叹山的高,感受任务的艰巨。
假如你是这只青蛙,看了这么高的山,你怎么说?引导把课文的句子读出来.
C、过渡:说着,青蛙还——
“青蛙吸了口凉气……”
*指名表演“吸了口凉气”,说说青蛙为什么要吸一口凉气?
(4)导读第三自然段:苍鹰是怎么回答青蛙的?
(5)学生先独自扮演不同角色读第1——3自然段,再在小组里进行分角色朗读练习,相互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小组派代表在班上带头饰分角色朗读,读后评一评苍鹰、青蛙说话的语气是否到位。
2、品读第4——12自然段
(1)过渡:青蛙没有良好的自身条件,可是苍鹰告诉它,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怎么办呢?
(2)自读第4——11节,思考:青蛙是怎么看到大海的呢?
(3)谁帮助了它?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加深对青蛙言语的体会。见过青蛙跳吗?见过青蛙登山吗?试着做青蛙跳台阶的样子,跳一跳。
(4)分角色赛读松鼠与青蛙的对话。小组练读、戴头饰读
说话:你说松鼠凭什么说青蛙一定能看到大海?
(5)青蛙是怎样跳到山顶的?画出句子,读一读。
“就这样……”
*你认为小青蛙怎样?
*试一试怎样读才能让人知道青蛙登山的艰难,再把句子读给同学听。
(6)经过这么艰辛的过程,最后他们终于——?课文怎么说的?
*读:啊!大海就展现在他们面前!
四、感悟内涵,表现美感
1、伴着动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出示启发说话:青蛙和松鼠在山顶上将会看到什么?
·说话:它们又会说些什么?指名表演,集体评议。
说话:如果苍鹰看到了,它会说什么?
3、自由组合,分角色美读课文。
五、作业
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课后反思;
1 以边读边表演感受情境。教学中,在充分理解和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师生带着头饰表演课文描叙的情景:松鼠(老师)带着青蛙(学生)来到了山脚下,不畏辛苦地一级一级地登上山顶,最后终于看到了大海。这就促使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带着小青蛙的真切感受理解课文,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的加深了内心体验。学生的兴趣很浓,思维很活跃,表演和朗读都挺到位。表演是在熟读了课文后进行的,属巩固性的实践活动。表演后,伴随着热烈的情绪,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记忆,也体会出登上山顶要靠不懈地努力,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去走,表演方面我觉得师生都做的不错。激发了他们的表演欲。
2、画面再现情境。根据教材和学科的`特点,这节课,我运用了挂图辅助教学,精美的画面和恰当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山的高大雄伟和海的壮阔美丽,当时学生看的时候眼睛睁大了,还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声赞叹,看完后让他们谈一谈感觉,学生不仅有强烈的表达欲望,还争相说出了自己不同的感受。由此看来,低年级学生,不仅眼里有语言文字,还有相对应的形象画面,“符号”对应了“形象”,“形象”又激起了“情感”。
在导读方面还要继续努力,我认为自己指导得还不够到位,还望各位多提点建议。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7
教材简析:
《彩色的非洲》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最后一课。课文向我们讲述了非洲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述了非洲的骄阳蓝天、花草树木、动物世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艺术风采,从多方面展示了非洲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突出表现了作者的真切感受——“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这篇课文在篇章布局、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十分鲜明。结构上采用了先概述再分述最后又概括总结全文的方法。开头“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和结尾“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既首尾照应,呼应课题,又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非洲风情文化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能够快速浏览课文
2.通过看彩色非洲教学视频和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非洲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和语言美,使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搜集与非洲相关的图文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1、聊聊非洲。 (学生交流对非洲的了解。)
2、在人们的印象里,非洲和贫穷、落后、灾难、疾病往往联系在一起。那是非洲政治、经济落后所导致。今天,老师却要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非洲(师板书:彩色)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3.、这节课就让我们随作者彭仁一起走进彩色的非洲,去感受非洲那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
二、创设情境,整体感受非洲的风情文化。
1.播放课件:非洲风光视频
2.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表达作者对非洲真切感受的两个句子。课件出示这两个句子。读句子,说说自己的发现。
3.默读课文,思考:“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文中又用了哪些精美的词句来具体描绘非洲的色彩斑斓。可以做一下摘记,读后同桌之间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出文章在结构上采用了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三.合作品读,充分感悟“非洲的色彩”
1、 色彩斑斓的非洲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分组学习,读悟交流:非洲的哪一处地方最让你心动,读一读,品一品。
2、全班交流,汇报学习。
彩色的.植物世界:
1.你从哪里看出这片蓝天之下的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呢?
2.交流自己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好在何处,并感情朗读。
3.教师小结:是的,作者抓住了非洲“许多树也开花”这一特点,写出了非洲植物世界的色彩斑斓。
彩色的动物世界:
1.导语: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
2.在非洲彩色的动物世界这一部分内容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为什么?
4.资料交流:说说你所知道的非洲彩色的动物世界。
5.引语:人们曾说:非洲是上帝创造的伊甸园,这里是植物的乐园,也是动物的天堂。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园,就在非洲!
6.课件展示非洲的野生动物。
7.小结:非洲的动物多种多样,作者无法面面俱到地描述,所以抓住了自己印象最深的蝴蝶来写,详略得当,写出了非洲动物世界的色彩斑斓。
彩色的日常生活:
1.导语: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
2.学生交流读书方法,如:(1)抓关键词理解;(2)找出写得最美的句子进行体会;(3)给自己提问题而后找答案等。
3.相机引导:作者通过花花绿绿的衣服、五光十色的食物、绿树红花掩映的住房和五颜六色的宾馆,来体现非洲人彩色的日常生活。
引语:炽热的赤道骄阳孕育了这一方皮肤油黑发亮的非洲人,他们以自己的热情奔放营造了七彩的生活.
6.课件展示:非洲的日常生活。(普通三轮车夫艳丽的衣着及市场人群多、食物多样化,突出其五彩缤纷)
彩色的艺术:
1.导语:非洲人彩色的日常生活造就了彩色的非洲艺术。
2.学生交流最令自己感兴趣的句子,并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从彩色的绘画、彩色的工艺品、彩色的音乐、舞蹈,来体现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
3.资料交流: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非洲的工艺品吗?能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非洲舞蹈吗?
4.引语:人们常说,非洲舞蹈是非洲艺术的灵魂,非洲的舞蹈质朴、清纯、火热。请同学们朗读这句话,一起来感受非洲舞蹈的魅力。
5.学生朗读:“如果你有幸参加他们的篝火晚会,那熊熊燃烧的火焰旁那穿着花衣裙欢跳的人群,不,那是流动的、五彩的旋律,你就会更深地领悟非洲彩色的美,非洲彩色的涌动与无限的活力。”
6.这就是激情似火的非洲舞蹈:课件展示非洲舞蹈的录像片断。
7.这就是非洲舞蹈的魅力,它让人激情洋溢,热情似火。请同学们再读这句话,共同传递这份豪爽,这份激情!
四、总结全文:
1.导语:这激情洋溢的舞蹈,来自舞者的心灵。它诉说着非洲的原始与神秘,诉说非洲的热烈与奔放。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2.学生朗读这两个感叹句:“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3.教师点题:是啊!说非洲是彩色的在于它的色彩斑斓,更在于它的多姿多彩!让我们再一次赞叹这彩色的非洲吧!
学生再次感情朗读这两个感叹句。
五、推荐阅读:《非洲地理杂志》、《非洲之旅》等。
教学反思:
对于这样一篇美文,要让学生感受它写作的技巧,体会非洲的色彩斑斓,感悟作者的情感,教师的恰到好处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开课时的出人意料:在《梦想的力量》一文中,非洲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再出示绚丽多彩的非洲图片,让大家感到惊讶、震憾。而在学文中,我 分三步走:初读知大意,再读抓重点,三读谈感受。我充分创设情景,播放非洲风光视频,激起学生对非洲的神往,再引领学生将全文进行梳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本文的表达特色。而后和学生一起走非洲,感受非洲的多姿多彩。再“读悟结合,感受非洲的自然景观”,让学生走进非洲彩色的植物世界和动物世界,从文字中细细品味,用作批注的方法,让学生与文本进行亲密接触,感情朗读加深体会,全体交流尽情畅谈感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学其余部分的内容。课堂上,我注重精读与略读相融合,采用列提纲的方式来梳理本文的文脉,了解本文表达特色,给学生充分的言语实践时间和空间,体现着略读教学略教而不略学理念。再就是感悟与积累并重。采用作批注、激情朗读等方式让学生感悟非洲的色彩斑斓并内化积累。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8
一、谜语导入课题
1、师: 同学们,这里有一首小诗,缺少一个题目,谁能帮它起个名字呢?
风云雾里行,缕缕丝晶莹。悄悄润物生,滴滴言吾情。
无弦堪称曲,未有指尖声。无字却在歌,江海心悦明。
2、同学们自由朗读,有的会说就叫“雨”吧。
3、师:大家读明白了,这是一首描写雨的小诗。把雨声比作优雅的小曲,无字的歌谣。我们似乎听到了雨声的美妙与神奇。雨后的景色一定更美。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山雨》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4、生:山雨的声音是怎样的?山雨过后的景色怎样?
师: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以下读音:
水淋淋(linlin)
啼啭(zhuan)
倾吐(tu)
读后师生评议
3、师:谈谈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三、感悟探究解疑
1、自读感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A、感悟雨声的美妙、神奇。
(1) “沙啦啦,沙啦啦……”这是实实在在的雨声。
(2)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和“一首首优雅的小曲”这是由雨声而产生的联想,给人以美的感受。说说比喻句的好处。
(3)“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这句写出了山雨的声音神奇、美妙,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4)播放雨声的录音,让学生寻找文中作者的感觉,或自己独特的奇思妙想。
B、感悟雨色的明丽、迷人。
(1)“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是实写雨雾中的色彩,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
(2)“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中流动,流进我的眼里,流进我的心胸”。排比句的妙用。这是作者的想象,因为作者发自内心的喜爱这绿色,所以说“流进我的心胸”。
点击课件,通过屏幕展示山林美景,感受雨中的绿色之美,同时印证文中作者的感受。
(3)“记忆宛若一张干燥的宣纸,这绿,随着丝丝缕缕的微雨,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这句突出雨中的绿非同一般,给作者的印象格外深,从而使记忆变得鲜活,而具有灵性。
C、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自读体会。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2、 组内朗读。
3、各组派代表在班上读,师生评议。
四、总结感悟延伸
1、配乐朗读课文。
2 、谈谈学了课文后的感觉。引导学生品味出文中的意境美和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3、 画一幅《山雨》的彩色图画,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篇赞美自然景物的习作,表达真情实感。还可以做一期手抄报,美图配美文。任选其一。
板书设计:
山雨
雨前: 山风云雾
雨中: 听声
雨后: 见色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9
一、小故事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安徒生的语言怎么样?是的,安徒生有智慧的语言很有魅力,驳得那人哑口无言。
1、小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语言:交流要运用口头语言、思考要依靠思维语言、写作要驾驭书面语言……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言的魅力》这一课,去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2、回顾课文内容。(课件)
二、浏览阅读,初步感知文中最就有魅力的语言。
1、默读课文1—5自然段,你认为,在这篇文章中哪句话最有魅力,请你把它画下来。同桌互相讨论、交流。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语言要简练)
3、汇报交流情况。哪句话最有魅力?开始牌子上写的是什么?比较两个句子。(板书)
三、理解重点语句,感悟语言的魅力。
1、品味句子1:我什么也看不见!(课件出示段落)
(1)谁来读一读?
(2)通过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这是一位失明老人……)
(3)指导朗读。(用痛苦、悲伤、无奈……的语气读)
(4)面对这位可怜的老人,路上的行人们看到木牌时态度是怎样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抓住“无动于衷”、“淡淡一笑”、“姗姗而去”等词体会行人的冷漠、无情,并指导朗读。(生答,相机填表)
板书:无动于衷
教师导语:同学们,老人一上午什么也没有得到,这是多么令人同情呀!难到在偌大个繁华的巴黎街头就没有人肯在盲老人面前停步吗?是谁使事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呢?他是怎样帮助老人的?(1、给钱;2、添几个字)结果怎样呀?(生答,相机填表)板书:解囊相助
2、品味句子2:春天到了,可是……
(1)指导朗读,师生对话(愉快、热烈、亲切、美好)
教师相机引导:是啊,“春天到了”多么美好的字眼,多么令人富于想象,让我们大声喊:春天到了!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百花齐放,柳枝飘动……)
这诗一般的语言让路上的行人和同学们一样产生了美好的联想。请仔细阅读第6段,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①课件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②播放春景课件,随景朗读。
③教师导语;春天的美景又何止是这些呢?
仿说句子:是啊,春天到了,……那……那……那……那……,怎么不叫人陶醉呢?
同学们,路上的行人们,当你们正沉浸在这美好的春景想象之中时,请大家再往木牌上看看,可是怎样?(屏幕全黑)
(2)朗读对话: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老人家,你看不见什么?……)
面对双目失明的老人,路上的先生、女士、夫人,此时你们有什么感受?
这位小姐,你说……你会给钱吗?
这位先生,你此时什么感受?给他钱了吗?
这位夫人,您上午路过这里了吗?此时你给钱了吗?为什么?
(3)指导朗读最后两句。(课件)
(4)质疑:学习到这,让我们比较上午、下午的情况……是什么使老人乞讨的结果发生巨大变化?(看表格)同学们,“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句话之所以能够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诗人把人间最美好的景色和人间最悲惨的现实放在了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打动了每个善良人的心,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板书:语言的魅力)
(5)、看来同学们的心已经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请把你的这种感动送到字里行间,自己读一读。(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
(6)、诗人运用了有魅力的语言帮助了老人,他的这种相助是用金钱不能衡量的,他仅仅帮助了老人吗?(不,他不仅仅帮助了老人,还帮助了那些盲心的人,帮助了这个世界,唤醒了人们的善良之心,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3、小结过渡:法国大文学家雨果曾有一句名言:“语言就是力量!”。
四、拓展延伸。
1、在我们生活中就随处可以看见能够打动人心的有魅力的语言。谁能把课前搜集到的能打动人心的'话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2、观看老师搜集的资料。
师:能唤起人们同情心的语言才是有魅力的吗?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那些能带给人们力量,信念,激发人们向上,给人以安慰、鼓励帮助的话都是有魅力的!下面给大家看个小故事。
师:能改变你一生的语言,这不仅仅只是具有魅力了,还教会了你如何做人!
3、你能给下面的几幅画配上有魅力的语言吗?
五、小结提升: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也说过:“只有智慧的语言才有魅力。让我们在语言中学习智慧,用智慧打造亮丽的语言。这样我们的语言才富有魅力!”
六、板书设计
我什么也看不见!
无动于衷
春天到了,可是……解囊相助语言的魅力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古诗《题西林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进行编排,这一组课选择的文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题西林壁》是诗人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从中揭示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他的哲理用原文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也就是俗语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题西林壁》是这组课文的第一课,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让学生在“读、想、悟、背”的综合阅读活动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积极的探究,解读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蕴,品味古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设计特色】
充分自主读悟,有效地互动合作,积极地探究。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提升情感,并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合理的想象,景、情一体解读。以“读→想→悟→背”学法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滚动推进学生自主探究和感悟。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欣赏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幅幅图文并茂的画卷、相关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大体如下:
一、课前谈话。
针对本班实际情况,为学生加油、鼓劲,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二、引旧入新。
1、谈话激发学生背诵已学过的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⑴背诵古诗《望庐山瀑布》。
⑵说说此诗是谁写的,是抓住哪一个词来写的?(高)
⑶你认为李白写的诗有什么特点?(想象丰富,气魄雄伟)。
2、过渡引入:今天,我们再一次来领略一下另一位诗人的写作风格。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一首写景诗《题西林壁》。(板书课题)出示课件。
3、读课题。辨别“”题与“提”。
4、出示作者简介,学生对作者的进一步了解。
5、回忆、讨论学习古诗的步骤及方法。
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你准备怎样学习这首诗呢?
⑴学生回忆讨论。
⑵教师帮助梳理归纳,板书“读、想、悟、背”。
三、学生自由读诗。
按同学们讨论的方法步骤,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诗歌。
1、学生读诗(可以自由读、同桌一起读、互换读、对读)。教师巡视点拨。
2、教师出示课件范读。
3、指导朗读,师生同读。
四、抓重点词句想一想,悟一悟。
1、自主探究释疑。
借助注释、字典和相关资料自主释疑。
2、合作探究。
⑴、小组内讨论交流,相互解疑。
①说说哪些词句你读懂了。
②提出不明白的地方,讨论解决。
③感受诗的意境,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⑵、全班交流。
①质疑问难。提出在小组内还没弄明白的地方,大家来帮助解决。
②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让学生结合诗文画面说。
④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总结全文。(略。边总结边板书)
4、鼓励学生用“啊,……真……”的句式来表达庐山美景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5、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苏轼说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
五、背诵诗。
1、指导感情背诵。
2、自由试背。
3、师生齐背诵这首诗。(回味诗意,整体感悟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看着画面有感情地背诵。)
我们生活在庐山脚下,请尽情地抒发自己对庐山的感情吧。(齐背诵)
六、延伸拓展。
同学们,学了这首诗,你们一定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体会到了诗句中的精妙所在,品味到了词句的精美,也感受到了诗人用睿智的目光审查庐山,写出令人深思的诗句,这一切源于他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源于他对生活透彻的认识,以后我们也应该全面的客观的去认识生活。
【教学反思】
教学以来,自己很少听到关于古诗教学的公开课,因此就借本次机会,对自己在古诗教学上进行一次磨练。
此次教学经历了七次修改,在不断的修改当中,教案的主线越来越明晰,因此,本次的教学的'重点在于教给学生更多理解诗句的方法,而非理解诗中隐藏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在修改与试教的过程中,不少同行不吝赐教,给了我许多真诚的建议和意见,让我进一步地明白到自己在古诗词教学上的不足。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增、补、调、换四种诗句理解的方法,我特意借古诗的题目为模板,小结出这四种方法。增,即在诗中原有文字的基础上通过加字来解释;补,即补充诗中没有体现的内容;调,即调换诗句的前后顺序来解释;换,即换一种意思去解释原有的文字。古诗题目的理解是直接告诉孩子这四种方法,第一二句是扶着学生走,第三四句则是放手让学生运用方法去说,去理解。在教学中,学生基本能说到自己利用的方法,但是如果更加明确地指导孩子说出具体是怎么样一步步理解出来的则更好。
在入情入境地理解庐山的千变万化上,我还是欠功夫,没有很多地带动孩子体会庐山的面貌多样,日后要更加注意完善自己的设计,在入情入境的设计上多想,多实践。
此外,我的教态、语言的语速与简练还有待改善,日后必更加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的严谨与简练。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1
【教材分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为我们讲述了“我”在德国读书时,发现德国家家户户都把花养在邻街窗户外,他们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多年后,“我”又回到德国,发现变化很大的德国,“美丽”依旧没有改变。在奇特的风景里,抒发了内心真实的感受:“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崇高境界。
教材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语言优美且内容丰富,是一篇供学生细品的好文章。这篇课文篇幅较短,语言亲切自然,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还带给孩子美好的情感体验,更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设计理念】
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以中心句切入教学,以此贯穿教学。教学时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通过不同层面、不同方式的“读”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并提升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努力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及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语。
2、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品评重点词句,感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并从中体会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朗读与推敲中读懂含义深刻的词句,积累优美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受到启发与教育。
教学准备:
通过多种途径(书籍、网络等)了解关于德国风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对德国和作者有所了解。
利用课件媒体的辅助功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课文内容,为品味课文内涵而服务。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读题激趣:
同学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板书:花)看到这个字,你会想起哪些带“花”的成语?(预设:百花争艳、花红柳绿、春暖花开、花好月圆、繁花似锦……)
一提起“花”,我们总是把它和美丽芬芳联系在一起,而在季羡林先生的眼中,它更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崇高的精神境界。让我们跟随季老,一起走进这爱花的国度,这奇特的民族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2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能主动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2、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感受汉字的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受到美好情操的陶冶,乐于去关爱他人。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时间:
本课学习用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通过玩游戏导入新课
师:上新课前,我们先来玩一玩对反义词的游戏,我说一个字或词,你们就对出它的反义词,看看谁的反应最灵敏,请小朋友们注意听
师:你们想认识更多的反义词吗?在《识字6》这首对子歌里,就藏着一些反义词,请小朋友们赶快把书翻到《识字6》,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识字6》。
二、学文识字
1、“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文,并画出生字,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争取把字音读准,及时表扬读得认真的学生。
2、课件出示生字宝宝,让学生自由认读一遍生字,提问学生有哪些字是在课外认识的,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3、学习生字,认读正音。
师:请小朋友再看看这些生字宝宝,你觉得哪些字的音最难读准,就提醒同学们注意,好吗?
A指导学生读准前鼻音生字:恨、忱、炭、贫,后鼻音生字:奉、永,翘舌音生字:忱,平舌音生字:索。
(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小老师教读、小组赛读、玩摘星星的游戏全体学生齐读)
B以玩送笑脸的游戏读准不带拼音的生字。(自由读、指名读)
4、交流识字经验,发现识字方法,同时理解一些字义。
A学生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师:小朋友们能把生字的音读得这么准,老师真是佩服你们这些识字大王。我相信,你们肯定有好办法记忆生字的。现在,请同学们互相交流,把你最巧妙的记字方法介绍给自己的同桌。
B指名汇报识字方法,对识字方法较好的小组给予奖励。
C教师在归纳学生的识字方法的同时,授与学生识字方法,同时解释字义。
a用编顺口溜的方法记忆“恨”:良心没一点,心中生怨恨。
师:想不想听听老师是怎样记住“恨”的。同学们先跟老师读读这句顺口溜:良心没一点,心中生怨恨。(课件出示“良”字)这个字怎么念?对,是良心的良,良心没一点,心边生怨恨,所以加个什么旁就成了“恨”字?
b “贫”字拆成分和贝,字形意思就是把贝(钱)分了,所以钱少了。(通过课件把“贫”分成“分”和“贝”)
师:贫的下面是“贝”字,古人是拿贝壳来当作货币的,古时候的“贝”字就是表示钱财,把贝分了,贝就少了,也就是说钱财少了,钱财少了,就变穷了,所以“贫”的意思就是穷的意思。
c讲解“富”的字形的同时解释字义。(“
”,表示房子,古时候,一口人既有房子住又有田地耕种,已经算是富有的了,所以“富”字就是这样写的。)
d运用字理记忆奉字并释字义,同时理解“奉献”的意思。(课件出示一幅图:一个小姑娘双手举起一块木板,木板上放着一块玉。图的右边是“奉”的金文。)
师:“
”这是一个汉字,我们仔细看一看,比一比,这个字与这幅画有什么相相似的地方?这个古汉字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奉”字,请小朋友们联系这幅,说说“奉献”的意思。(奉献:指双手捧着或举起东西送给人家,表示心甘情愿地把东西送给别人。)
D 小结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分组法、组合法、字理识字、猜谜语、编顺口溜等等。)
E指导书写
a指导书写容易写错的字:暖。同时提醒学生“饥、饱、温、暖”要写得左窄右宽。
b提醒学生按照笔顺规则书写“丑”。
c让学生在书中田字格里书写“暖、丑”。
三、学习第一节对子歌,多种形式理解第一节对子歌中“美、丑、真诚、虚假、冷漠、热忱、雪中送炭”的意思。
1、把生字放到第一节对子歌里边,让学生念读对子歌。
(自由读、拍手齐读)
2、把第一节对子歌里的反义词画出来。
A指名汇报画出了哪些反义词。
B学生分组对读反义词。
3、学生通过看课件出示的《乐于助人》的图片理解哪些行为是美的,看《乱摘花朵》的图片理解哪些行为是丑的.;同时让学生说身边有关美和丑行为的事例,教育学生要关爱他人。
4、师生合作说话,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真诚和虚假。句子: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很(真诚)。
我们看到一些坏人在骗人时,总爱对你说些好话,他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说的漂亮话,我们说这是(虚假)的话。
5、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冷漠、热忱”。
6、看“雪中送炭”的情景图,理解“雪中送炭”。
师:我们又来欣赏一幅雪景图,想想看,把第一节对子歌的哪个词送给这幅图合适?(雪中送炭)。
师:谁能根据这幅图来说说“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图意:天下着大雪,一个小男孩站在雪地上,冷得直打颤,一个小女孩给他送来一盆燃烧着的炭。)
四、小结:
“雪中送炭”指的就是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从现在开始,老师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小朋友一起行动起来,献出爱心,关爱他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宜、层”等11个生字,会写“宜、实”等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秋天景色的特点,喜欢秋天。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4、通过学习,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2、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识字1》,讲的是跟秋天有关的美景,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3、提出学习目标。
①、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不认识的字词画一画,并借助“树叶”里的拼音,或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把字音读正确,并用自制生字卡片互相检查。
②、抓住你喜欢的词语,体会秋天的美。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④、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进行个性创作。
(二)展示学习成果
1、要求:
(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2、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这节课,我会读了宜人、叠翠等词语。
(2)我会用天高云淡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3)我知道大雁南飞翔这个词语的意思。
(4)我会流利的朗读课文。
(5)我会读课后的“我会读”。
(6)我们会用加一加,换一换,减一减等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3、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
(1)师范读,读出秋天的美,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学生模仿练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3)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学生展示朗读能力,并进行鼓励指导。
4、学生书写展示
(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3)我会读这些生字。
(4)我能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5)我知道这些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6)我会写。(师适时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7、学生练习。
5、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朗读课文的一段话。
(2)小组展示自己仿写的一段话。
(3)小组通过表演来表现个性。(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四、知识拓展延伸
1、收集有关秋天的成语。
(1)“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2)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收立秋、中秋佳节
2、画一画秋天。
作业设计:
(1)填一填。
()秋()节景色()()山河()()
()谷()登秋高()()春华()()
(2)写出与秋天有关的成语或诗句。
(3)画一幅秋天的图画。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宁”等10个生字,规范书写“郊”等13个字。
2、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的方法,梳理文章内容,了解大意。
3、抓住关键句阅读,感受列宁和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
教学重点
正确识记生字,规范书写。
教学难点
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的方法,通过抓住关键句体会人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介绍作者。
1、出示图片,引入新课。
师:瞧,树林里的三只灰雀多可爱呀,,粉红的、深红的,真漂亮。它们在树上婉转地唱着歌,欢快极了!你喜欢它们吗?
2、出示作者,简要介绍。
列宁是苏联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政治家,是一位著名的伟人,也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认识生字,示范跟读。
师:现在,请跟着老师一起读读词语,一边读,要一边留意生字的读音。
列宁、胸脯、惹人喜爱、仰望、面包渣、或者、可惜、诚实。
2、重点生字,指导理解。
(1)后鼻音:宁、胸、仰、望、诚
(2)形声字:胸、脯
师:大家看,“胸脯”这两个字的偏旁都是“月”字旁,说明是和身体部位相关的字,因此“月”字旁是这两个字的形旁,右边的“匈”和“甫”则是作为声旁,因此这两个字属于形声字。请大家跟老师读——胸脯。你还想到哪些带有“月”字旁的形声字呢?
(3)形近字:仰
师:刚才有同学说,不理解“仰望”这个词语的意思。哪位同学能帮帮他?
师:这位同学读书非常仔细,还会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很有学习方法。
师:请大家看,这里有一些表示“看”的词语,你能把它们正确地填入语境中吗?试一试吧。
(4)词语辨析:仰望、凝视、环顾
课件出示: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抬头仰望,只见朵朵白云点缀在瓦蓝的天空上,就像纯洁的棉花那般柔软。环顾四周,风吹草动,不远处有一群牛羊在低头吃草,多么自在!我静静地凝视着前方的额尔古纳河——这条孕育着两岸草木的河流,心中充满了敬意。
3、学写汉字,规范书写。
(1)指导书写:郊、养、或
师:先看到“郊”这个字,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偏旁是“右耳旁”。在书写的时候,左边“交”字的“捺”要变为“点”,笔顺是:点、横、撇、点、撇、点、横撇弯钩、竖。请你在本子上练习写两个。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养”这个字。在书写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羊字头的3个横长短有变化,间距要均匀。请你先看一遍书写提示,再练习写两个。
师:最后,请同学们看“或”这个字。这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第一笔横写短,稍稍向上斜,斜钩要写得舒展,最后一笔是右上角的点。现在请同学们练习写两个。
(2)学生提示:粉、粒、冰、冻
师:除了老师讲解的这三个字,你还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字的书写呢?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回顾内容,梳理文章大意。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你知道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课件出示图示:灰雀不见了、列宁找灰雀、男孩放回灰雀)
师:灰雀被男孩拿走了,说明男孩和列宁一样,都很喜欢灰雀。
2、带着问题默读,找关键句。
师:现在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你从哪里看出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在课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3、交流汇报。
(1)灰雀外形
句子①: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师:粉红的、深红的灰雀,来回跳动着,唱着婉转动听的歌。这句话描写了灰雀的颜色和动作,表现了灰雀的漂亮和活泼,真让人喜欢。请你自己再读一读,读出灰雀的可爱。
(2)列宁行为
师:你还从哪里感受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呢?
句子②: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句子③: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师:是呀。“找遍了”,这个词语还可以读到列宁着急的心情。如果你是此时的列宁,你会想些什么?
师:是呀,喜爱的灰雀不见了,列宁该多么着急、多么难受啊!除了列宁喜欢灰雀,故事里还有谁喜欢呢?是的,一个小男孩也喜欢。你是怎么知道小男孩喜欢灰雀的?
(3)男孩行为
句子④:没……我没看见。
句子⑤: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句子⑥:“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师:是呀,列宁和小男孩都很喜爱灰雀,但是他们喜爱的表现和内心的想法却是不同的。下节课,再让我们一起走进列宁和小男孩的内心世界吧。
四、恰当留白,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生字书写练习。
2、正确、流利熟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
指导思想:
先说后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交际能力,又可以为写作文做好铺垫,是习作教学的前奏。
教学目标
1、根据图片报道,进行合理想象,然后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有独立完成习作的意识,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3、以生动的事实告诉学生,动物不仅有浓浓的亲情,也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动物的了解与热爱,深化对单元主题的认识。
相关资料:看图作文写作指导
教学流程
一、初步感受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图片。同学们请看。(课件出示教材插图:鸭妈妈领着自己的一队孩子,摇摇摆摆,不慌不忙地穿过马路。)
2、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你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通过图片你还想到了什么?
3、指名全班交流。
预设评价:
(1)对,人们对小鸭子是多么照顾、多么重视啊!
(2)是的。正是因为人们的善良,鸭子们才能够在大小车辆川流不息的马路上“招摇过市”;
(3)人、鸭和谐相处,美好的画面。
二、深层发掘
1、师:小鸭子的出现,让我们感到欣喜和惊奇。不是吗,在我们印象中,小鸭子一般是生活在……(农舍、田野里)即便散步也应该是在田间小路上、小河边,他们怎么会出现在街头?他们有过怎样的经历?这可能是很多同学心中的疑问。现在我们来看一段文字。相信同学们读了这段文字就明白了,也许让你感动的不仅仅是人们没有伤害小鸭子。
2、师:来,谁愿意把这段话朗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课件出示内容:据古巴《起义青年报》9月29日报道,一群憨态可掬的小鸭子正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突然,几只小鸭失足跌入了路旁的下水道。危急时刻,鸭妈妈沉着冷静,向巡警求助,并带领他们赶到“出事地点”。巡警从下水道中捞出了将要被冲走的小鸭子,目送它们摇摇摆摆地上路了。
3、师: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这则报道中有几个名称老师怕同学们不太熟悉,这里作一下说明。(课件:《参考消息》是我国发行量最大,主要刊登外电外报和台港澳媒体信息的独一无二的报纸。古巴是北美洲的一个国家。温哥华是加拿大的一座港口城市。)
4、师:看了这则报道,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或是想问的吗?
(学生发言,随机点评)
是啊,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啊!小鸭子跌入下水道,鸭妈妈请来巡警来帮忙,最后成功救出小鸭子,真是有点不可思议啊!乍一看有点像天方夜谭里的故事,但这却是一则真实的报道。(你们说这事儿是真的吗)?真实性是这则报道的基本特点。
5、师:新闻报道这种体裁还决定了这段文字简明扼要,内容不多,倒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现在让我们根据图片报道,合理想象,来写一写这个故事。(板书:看报道写故事)
6、师:我们想象的基点就是这则真实的报道。来,我们一起来仔细地读一读,加深对这件事的了解,看看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展开想象。(学生齐读报道)
7、学生反馈,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怎样求助为什么会来到街头怎样捞感谢过街……)
8、师:不错,大家都很会思考。我们可以把同学们想到的几点归纳成这几个问题:(课件)
a鸭妈妈是怎样向巡警求助的?(求助)
b巡警是怎样奋力搭救小鸭子的?(搭救)
c小鸭子被救出后,鸭妈妈会有怎样的表现?(过街)
三、由说到写
1、师:尽管我们没有亲眼见到报道所叙述的场面,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可以通过丰富而合理的想象来再现6年前这动人的一幕。请同学们在这三大方面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片段进行具体想象。(统计人数)为了待会儿交流时你的.发言更有条理,老师建议你不妨在自我准备时边说边写下几个关键词。
2、推选学生发言,师生评价。
(提醒要将鸭妈妈和巡警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环境写具体)
3、师: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精彩。写作文也是一样,我们来看一个细节。(课件:鸭妈妈带着剩下的几只小鸭子赶紧跑去找正在街头执勤的巡警。两只小鸭子使劲啄着巡警的脚,鸭妈妈在巡警面前拍打着翅膀,还不停发出“嘎嘎”的尖叫。)谁来读?谁来评?我们也当场来选一个细节写写好吗?(学生写作交流评议)
4、师:可不可以想象成童话呢?(基点是报道,要真实)。
四、提炼主题
1、现在我们已经把这个故事说得很生动了,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画面和文字,看书,想一想:这则报道要表达的是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板书:动物间浓浓的亲情,随机应变的能力(智商)以及人类对动物的爱护、和动物和谐相处。)
2、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那你觉得通过这幅图片,你最能感受到的是哪一点呢?待会儿在写作中你可以选择你最想表达的感情把这部分内容作详写,也就是说我们要抓住最能表现情感的地方去扩展。)
3、对了,我们还得确定这次作文的题目。常言道,题目为文之眼,是文章的窗户。一个好题目能吸引人的阅读兴趣,是成功的一半。那么,你想给你的作文拟一个什么样的题目呢?
生发言(师问:你怎么会想到这个题目?)
4、写作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起题目,既可以从事情、人物、地点角度命题,也可以从关键词、主题出发来命题。老师备课的时候也进行了一番思考,同学们请看:
(课件出示:
选题参考:
机智的鸭妈妈
鸭妈妈与巡警
街头趣事(一幕)
小鸭子历险(落水)记
爱在延伸……)
学生读,师随机问:你看出这些题目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命题的吗?
5、我们再来确定写作的人称和顺序。一般的看图写话,我们都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写。这里你觉得还可以用其他人称吗?(还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巡警,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去写,一定会很有趣。)你打算按照怎样的顺序?(事情发展结果置前)
6、好的,现在我们来对照一下本次习作的要求,相信同学们都能朝这个要求去努力。
(1)书面整洁,用词准确,语句通顺。
(2)想象合乎情理,叙述具体,感情真实。
(3)适当的细节描写(环境心理语言行动神态)
7、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现在可以动笔写作了。
五、学生习作
教师巡视指导,下课。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02-27
小学语文《画》教学设计08-09
小学语文母鸡的教学设计04-25
小学语文《燕子》教学设计04-09
小学语文《灯光》的教学设计04-27
小学语文雷雨教学设计04-14
小学语文上册教学设计04-10
小学语文趣味教学设计02-21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05-09
[精选]小学语文教学设计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