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10 17:03:4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5篇[经典]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5篇[经典]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2.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

  2.难点:诗歌的主题。

  作品简介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悲剧,因与“安史之乱”紧相联系,有着相当严肃的政治色彩,而其情事本身之离奇、曲折,又极富传奇色彩,因而倍受历代文士的关注。自唐至清,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昇《长生殿》等。自居易的《长恨歌》则是其中翘楚。

  杨玉环是蜀州司户杨玄瑛的女儿,随叔父杨玄琰入长安,及笄,嫁与玄宗第十四个儿子寿王李瑶为妃。后为李隆基看中。李欲将杨占为己有,又碍于名分,于是,让她出宫做女道士,而后再迎归宫中,掩耳盗铃。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得杨玉环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杨玉环则不仅自己得宠专房,身封贵妃,“声焰震天下”,而且满门亲族也跟着沾光,堂兄杨国忠位居宰相,杨銛官鸿胪卿,杨镕官侍御史,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如《长恨歌》所说是“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天宝后期,朝廷内部本已矛盾重重,李隆基对杨家的偏幸,更促进了矛盾的激化。天宝十四载(755),手握重兵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着讨伐杨氏、以清君侧的幌子,发动了叛乱,兵临长安。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至陕西马嵬驿,扈从禁军发难,求诛杨氏兄妹以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如请,“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李肇《国史补》)

  问题设计

  1.应该怎样看待始终的主人公形象?

  提示:抛开政治因素,仅仅把此诗当作一首爱情诗来看。汉皇不是一个荒淫误国的昏君,而是一个痴心的男子;杨女也不是祸国殃民的红颜,而是对爱情忠贞的痴心女。

  2.应该怎样理解《长恨歌》的主题?

  此诗的前半部分中,对李、杨荒淫无度、废弃国事诚然有所讽刺和不满,但这不是主旨。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两人的爱情遭遇,歌颂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诗中所写的李、杨爱情,实际上已超越了历史事实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者通过这一爱情悲剧,歌颂了人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专一,反映出人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尽管李、杨身为帝王贵妃但他们的这种爱情与人民的生活、与人民的感情是一致的。

  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必须注意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长恨歌》是一首叙事诗,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在叙述李、杨爱情始末的过程中,作者融进了自己的感情,表现了他对这一悲剧的是非评判。对李、杨之娱乐误国,作者显然是意在批评而语含讥讽的,这从“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等语句中可明显看出。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悲剧的发生,作者对李、杨的态度也由批评讽刺转向怜悯同情。这从“君王掩面救不得”、“宛转蛾眉马前死”、“蜀江水碧蜀山清,圣主朝朝暮暮情”、“到此踌躇不能去”、“不见玉颜空死处”、“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等大量饱含感情的描述中,可以获得非常明显而强烈的感受。

  3.诗人是如何表现长恨的?

  提示:皇之长恨——

  (1)“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景色来烘托人物的悲思。

  (2)“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景色愈丽,心情愈哀,使感情又深入一层。

  (3)“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还都路上,“天旋地转”,本来是高兴的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泪下。叙事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于快乐中写悲情,愈见情悲。

  (4)“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回长安后,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泪下,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了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这种苦苦的思恋,“春风桃李花开日”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也是这样。及至看到当年的“梨园弟子”、“阿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勾引起对往日欢娱的思念,自是黯然神伤。一景一物皆能勾起往日的回忆。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风来了,雨过了,花开了,雨落了,点点滴滴,丝丝缕缕,都是丽人的影子。桃花依旧笑春风,人面不知何处去。梨园弟子,阿监青娥,如果杨女尚在,又是如何面貌呢?

  杨女之长恨——

  (1)“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以“揽衣推枕起徘徊”三个连贯而为的动作,描摹她得悉李隆基派来使者后的震惊、激动和惶惑。

  (2)“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这段描写,把杨贵妃不忘旧情,感恩报德,忠于爱情,矢志不渝的心情刻划得淋漓尽致,使这一形象平添光彩。

  教师总结: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诗歌主题: 《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历来聚讼纷纭。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意见:

  (1)讽喻说。就是只把唐玄宗当作皇帝写。认为此诗是借李、杨之情事,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蹈覆辙。至于诗歌后半部分对绵绵长恨的描绘,也不是对李、杨表示同情,更不是歌颂,而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晦而曲折地讽刺他荒淫误国而终于苦果自尝。说明作为一个皇帝,爱美人首先要爱江山,失去江山,美人也会失去。爱美人更要爱江山。

  (2)爱情说。把唐玄宗当作凡人写。(白居易说过这是人间罕事)认为此诗的前半部分中,对李、杨荒淫无度、废弃国事诚然有所讽刺和不满,但这不是主旨。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两人的爱情遭遇,歌颂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论者还认为,诗中所写的李、杨爱情,实际上已超越了历史事实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者通过这一爱情悲剧,歌颂了人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专一,反映出人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尽管李、杨身为帝王贵妃,但他们的这种爱情与人民的生活、与人民的感情是一致的。

  (3)双重主题说。是皇帝也是普通人。认为这首诗一方面对李、杨荒淫无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一方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焉相思赋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身兼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冲突的体现者主要是两个人物本身,而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人物的长恨。

  三种说法中,你怎么看?为什么?提示: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思想,首先必须注意:这是一首叙事诗,叙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李、杨早先的逸乐和后来的长恨,都是这个故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这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早先的逸乐是导致后来贵妃丧生、彼此长恨的显着原因,而长恨则是李、杨荒淫误国、终于殃及自身的必然结果。所以,任意突出或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将损害故事的完整性,将割断前后情节的内在逻辑和因果联系而使这一故事失去它本有的特殊意义,其评论当然也就难以符合作品实际和作者原意。

  其次还应注意:这是一出经作者艺术处理过了的爱情悲剧,作为悲剧中的两个主人公,李、杨具有特殊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俩的荒淫逸乐引发了安史之乱,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悲剧的制造者;另一方面,安史之乱的发生使他们死生异处,相见无期,自食其果,因而又是这一悲剧的承受者。评论《长恨歌》的主旨,必须顾及这一点,因为它是我们分析、理解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的必要前提。再次,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必须注意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长恨歌》是一首叙事诗,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在叙述李、杨爱情始末的过程中,作者融进了自己的感情,通过感情的媒介,表现了他对这一悲剧的是非评判。对李、杨之娱乐误国,作者显然是意在批评而语含讥讽的,这从“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等语句中可明显看出。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悲剧的发生,作者对李、杨的态度也由批评讽刺转向怜悯同情。这从“君王掩面救不得”、“宛转蛾眉马前死”、“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到此踌躇不能去”、“不见玉颜空死处”、“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等等等等大量饱含感情的描述中,可以获得非常明显而强烈的感受。诚然,作为悲剧的承受者,作者对李、杨深抱同情;作为悲剧的制造者,作者对李、杨又有所谴责。但是,作者的谴责自有其立足点,那就是李、杨的任意纵情,不仅贻误国事、危害社稷,也给他们自身带来了巨大的不幸,自食苦果,并非为了揭露批判统治者的荒淫腐朽(尽管诗歌在客观上有此认识作用)。否则,作者何必花费那么多的笔墨着意铺写渲染李、杨两人的绵绵长恨?即使按“讽喻说”论者的说法,这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曲地讽刺”,那么,至少第四部分的整段描写就大可不必;而作者亦无须在字里行间倾注如此明显而又深切的同情了!

  4.写作特点

  全诗始终贯穿着叙事、抒情、写景熔于一炉的特色,又富有变化,时而叙事、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或者以叙事与抒情结合,或者以抒情与写景结合,或者以写景与叙事结合,三者变换灵活自由,转接自然和谐。如以第三部分为例:首两句含情叙事,由“信马归”引“归来池苑皆依旧”的感叹;又由“池苑皆依旧”自然转人对“太液芙蓉未央柳”的描写,再由景物联想到人——“芙蓉如面柳如眉”,由景而及情,引发出“对此如何不泪垂”的伤叹哀悼。

  总之,作者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情感变化的需要,充分发挥叙事、抒情、写景三者的长处,使它们既各尽其责,又互相配合协调,共同为表现主旨、刻划人物而服务。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2

  一、教材简析:

  1.整体课文分析

  《赶海》是苏教版三年级的一篇课文,文章以倒叙的方式为我们回忆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趣”事。

  2.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具体语言,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学重点及难点:借助具体的语句体会赶海的乐趣,积累运用语气词,动词。

  二、设计思路及理念:

  《赶海》一文虽然文字轻松、语言活泼,但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融入到课文描绘的情境中去,就成了我们最值得研讨的地方。因此,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我紧扣“趣”字,设计问题:这么多有趣的事,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件?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另外,通过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图片展示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的`海星、海螺,拉近学生与大海的距离,让学生很快的融入到课文中。整节课的实施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们去读趣、找趣、品趣、说趣、演趣、写趣,使课堂气氛和谐,充满了生命活力,教师鼓励下的学生敢说、敢评、敢演、敢问,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课堂灵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板书:追浪花)

  1.课前播放<大海啊,故乡>.闭眼边欣赏边想象画面.

  2.你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学生发挥想象)

  3.美妙的歌声仿佛又把我们带到蔚蓝的海边.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跟着小作者一起去赶海.(板书课题,齐读)

  [设计理念]情境导入。鼓励孩子插上了翅膀在优美的旋律中想象大海的画面,唤起了学生对大海的向往,自然地引入课题“赶海”,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思维,又为学习课文作了铺垫,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找“趣”

  过渡:潮退了,告别了可爱的浪花,小作者又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1.打开课文,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总结,相机板书:抓海星 捉螃蟹 捏大虾)

  2.默读你最感兴趣的事情,画出让你觉得有趣的字词,句子甚至是标点符号!然后再大声地读一读最喜欢的片段。

  三、品读课文,体验“趣”

  (一)、抓海星

  1.引导学生读好“摸呀摸呀”。

  以读代讲:你为什么把“摸呀摸呀”读那么慢啊?

  这样摸会把小海星吓跑的.

  2.想看看可爱的小海星吗?(出示图片)

  3.指导感情读出喜爱之情。

  鼓励性的评价: 你笑着读这个”嘿”这句话,读得真棒

  4.让我们学学他,边笑着读边加上你的动作,一起来感受下摸海星的乐趣!齐读

  小结:这短短的一句话,我们从一个动作”摸呀摸呀”、一个语气词“嘿”、甚至一个不起眼的小感叹号都感受到了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我们文中像这么有趣的画面还有很多呢,你还觉得哪件事特别有趣呢?

  (二)、捉螃蟹

  1.指名读觉得有趣的句子.

  质疑:那个低着头的小伙伴在寻找什么? ---捉螃蟹

  2.同学们,螃蟹好捉吗?

  从文中哪儿看出来这家伙一点儿都不好对付? ---东逃西窜

  3.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表演东逃西窜.

  4.为什么要东逃西窜呢? ----不愿意乖乖地被人捉住。

  顺势理解“不甘束手就擒”的意思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庄子及庄子的思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习其精华,学会在现代社会乐观地生活。

  教学方法:

  重视诵读和背诵,并讲练结合。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了解庄子、《庄子》及庄子思想,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步骤:

  1、说出你知道的几位先秦著名的思想家的名字、原名和代表作及思想派别。

  儒家:孔子(孔丘)——————《论语》

  孟子(孟轲)——————《孟子》

  荀子(荀况)——————《荀子》

  道家:老子(李聃)——————《老子》(《道德经》)

  庄子(庄周)——————《庄子》(〈南华经〉)

  法家:韩非子(韩非)—————〈韩非子〉

  兵家:孙子(孙武)——————〈孙子兵法〉

  2、为何以“子”称之?(“子”是古代对有道德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

  3、按思想的不同划分之。(124/35/6————儒—道———法)

  4、道家思想又叫什么?(老庄哲学)

  5、核心思想是什么?(崇尚自然,主张相对论,认为万物一体,主张清净无为,无为而治。)

  6、同是道家,庄子与老子有何区别?

  老子以箴言表达凭直觉感受微笑待人说给心听教人

  庄子以散文描述靠聪慧领悟狂笑处世直指心灵嘲人

  “思之无涯,言之滑稽,心灵无羁绊”

  —————————————————————林语堂《中国古代哲人的智慧》

  7、《庄子》有何特点?

  “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

  想象丰富,构思奇妙,善用寓言和比喻。今存33篇,分为内篇(7)外篇(15)杂篇(11))

  8、导入课文:“开宗不了《逍遥游》,空读《南华》三十篇。”

  9、解题: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逍遥游————悠然自得,适心任性地在大自然中活动。

  10、范读课文后让学生试读一遍并在文中找出文眼,明白何谓“逍遥游”。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无所待(凭借)。

  “此则与造化者游而逍遥之极致者。通篇主意,至此方点出,为全书之纲。”(陆树芝《庄子雪》)

  11、目的何在?

  ————————做无己无功无名的至人神人圣人。

  12、文旨一言即可譬之,那么,此前写了什么?

  ——————有所待(凭借)者。

  13、具体写了什么?它们各有什么凭借?

  鹏:海运扶摇羊角六月息风

  雾,尘埃:息相吹

  大舟:水

  适莽苍,百里千里者:三餐粮

  宋荣子:内外之分,荣辱之境

  列子:御风而行

  14、文中运用最多的手法是什么?

  ————对比。

  15、具体怎样对比的?

  鲲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大知)

  蜩与学鸠: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笑——小知)

  结论——————————————————“小知不及大知”

  朝菌:不知晦朔(小年)

  蟪蛄:不知春秋(小年)

  冥灵:以五百岁为春,以五百岁为秋(大年)

  大椿: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大年)

  彭祖:以久特闻(大年)

  众人:(七十古来稀——悲)(小年)

  结论———————“小年不及大年”

  鲲鹏: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大志)

  斥: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小志)

  结论——————————(—小志不如大志。)

  16、再三对比说明了什么?

  ————暗示人们要抛弃小知小志,图大知大志,追求人生更高远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逍遥游”。

  17、本文的`思路是什么?

  先反后正,先破后立。

  18、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1)意随笔至,随文挥洒。

  “篇中忽而叙事,忽而议论,以为断而未断,以为续而非续,以为复而非复,只见云气空朦,往返纸上,顷刻之间,顿成奇观。”(清林云铭)

  这种意随笔至随文挥洒的笔法,是庄子绝对自由精神的外化形式,与诸子散文大相径庭。

  (2)借用寓言说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庄子能突破时间和空间、自然和社会、神话和现实的种种界限,以上天入地的气魄和千姿百态的形象,奇幻莫测的构思和汪洋恣肆的语言,形成一种独特的个性化的叙述风格。

  庄子的寓言“皆无端崖之辞”,差不多完全是主观臆想的产物,其目的,不过是将自己独特的理念塞进寓言的躯壳中。

  19、再读课文

  20、布置作业:利用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了解庄子,写篇介绍庄子的文章。

  附板书设计

  先秦诸子:

  儒家:孔子(孔丘)——————《论语》

  孟子(孟轲)——————《孟子》

  荀子(荀况)——————《荀子》

  道家:老子(李聃)——————《老子》(《道德经》)

  庄子(庄周)——————《庄子》(〈南华经〉)

  法家:韩非子(韩非)—————〈韩非子〉

  兵家:孙子(孙武)——————〈孙子兵法〉

  老子以箴言表达凭直觉感受微笑待人说给心听教人

  庄子以散文描述靠聪慧领悟狂笑处世直指心灵嘲人

  “思之无涯,言之滑稽,心灵无羁绊”(林语堂)

  “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

  “开宗不了《逍遥游》,空读《南华》三十篇。”

  逍遥游————悠然自得,适心任性地在大自然中活动。

  “逍遥游”——————“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无所待。

  有所待者:

  鹏:海运扶摇羊角六月息风

  雾:

  尘埃:息相吹

  大舟:水

  适莽苍或百里千里者:三餐粮

  宋荣子:犹有未树

  列子:御风而行

  对比说明其大小之辩(“辨”):

  鲲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大知)

  蜩与学鸠: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小知)

  ————————小知不及大知

  朝菌:不知晦朔(小年)

  蟪蛄:不知春秋

  冥灵:以五百岁为春,以五百岁为秋

  大椿: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大年)

  彭祖:以久特闻(大年)

  众人:(七十古来稀)(小年)

  —————小年不及大年

  鲲鹏: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大志)

  斥鼹: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小志)

  ———————(小志不如大志。)

  暗示:人们要抛弃小知小志,图大知大志,追求人生更高远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逍遥游”。

  本文的思路————先反后正,先破后立

  写作特点:

  (1)意随笔至,随文挥洒。

  (2)借用寓言对比说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掌握字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方法:

  以练习为主

  教学内容和步骤:

  1、诵读课文

  2、从课文中找出通假字

  冥——溟反——返知——智而——耐辩——辨有——又辩——变

  3、单音节词

  怒志抟也胶培决枪控适久穷绝劝恶焉

  3、双音节词并进行古今意义对比(见书上):

  生物——与今义同。

  野马——借喻,代“游动的雾气”

  果然——饱满的样子;食饱之状。

  众人——一般人

  羊角——借喻,代“盘旋而上的旋风”

  然后——这样以后。

  不过——不超过

  虽然——即使这样

  3、特殊句式

  《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

  覆杯水于坳塘之上———状语后置或介宾短语作补语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之二虫又何知?——疑问句中宾语前置

  奚以知其然也————疑问句中宾语前置

  彼且恶乎待哉——疑问句中宾语前置

  4、虚词用法:

  其:不知其几千里也——句中语气助词,舒缓语气。

  其翼若垂天之云——代词,代“”鲲“译做“它”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在选择句中用以加强揣测语气的语气副词。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代“水”,译做“它”

  其广数千里——代词,代“鱼”,译做“它”

  彼其于世——代词,代“宋荣子”,译做“他”

  奚以知其然也——代词,代“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观点。

  而:化而为鸟——表顺承关系的连词

  怒而飞——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与被修饰的连词。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表顺承关系的连词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因而”

  水浅而舟大也——表并列关系的连词

  而后乃今将图南——表顺承关系的连词

  我决起而飞——表顺承关系的连词

  我腾跃而上——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与被修饰的连词。

  而彼且奚适也——表并列关系的连词

  而征一国者——通假字,通“耐”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夫列子御风而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与被修饰的连词。

  而御六气之辩——表递进关系的连词“并且”

  之: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鹏之徙于南冥也——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水之积也不厚——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结构助词“的”

  则芥为之舟——代词,代“水”

  而莫之夭阏者——代词,代“鹏”

  蜩与学鸠笑之曰——代词,代“鹏”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往”

  之二虫又何知——指示代词,“此”“这”

  众人匹之——代词,代“彭祖”

  汤之问棘也是已——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穷发之北——结构助词,“的”

  翼若垂天之云——结构助词,“的”

  翱翔蓬蒿之间——结构助词,“的”

  此大小之辩——结构助词,“的”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代词,代“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沮——代词,代“宋荣子”

  辩乎荣辱之境——结构助词,“的”。

  5、布置作业:将本文译成现代文并背诵文中第一段。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1.了解与《大学》这本书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

  2.积累“明、静、安、虑、得、格物、壹是”等词语含义。

  3.解读文本的核心思想“三纲”“八目”的内容。

  4.探究“诚意,正心”的内涵,初步掌握修身的内容。

  【重点难点】

  1.解读“三纲”“八目”的内容。

  2.探究“诚意、正心”的内涵,初步掌握修身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做为《四书》之一的《大学》这本书,受到孙中山先生的称赞。孙中山先生称之为:“中国政治哲学,谓其为最有系统之学,无论国外任何政治哲学家都未见到,都未说出,为中国独有之宝贝”。其“三纲”“八目”,对人生之目的以及达到此目的之步骤与方法,条理分明,阐述无疑。下面,开始我们本节课的学习。

  二、学习任务分析

  (一)知识要点

  1.文化常识:古代学制

  古代学制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在两个阶段分别学习不同的东西。小学阶段主要教授学生“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礼节和文化基础知识,大学阶段则教学生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即学习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参与国家政治。

  2.作品《大学》简介

  《大学》相传是孔子门生曾参于春秋末年战国时期所作。它与《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文章,唐代韩愈、李翱等把它看作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

  “三纲“八目”是大学的核心思想。“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承担的单元任务

  《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35页学习提示:

  《大学之道》强调“修身为本”,提纲挈领地论说“三纲”“八目”的体系。“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习时要结合《大学》中的相关论述,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三、学习活动

  (一)朗读文本,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根据课下注解,翻译全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注解:

  1.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

  2.明明德:彰明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彰明。明德:美好的品德。

  3.亲民:亲近爱抚民众。一说“亲”当作“新”,“新民”即使天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

  4.止于至善: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止,达到。至善:善的最高境界。

  翻译: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完美的德行,在于使人民受到教化,成为新人,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注解:

  1.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2.静:心不妄动。3.安:性情安和。4.虑:思虑精详。5.得:处事合宜。

  翻译:

  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而后才能有确定的目标,目标确定后,内心就会宁静;内心宁静,遇事就可以坦然自安,遇事安和,就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然后才能有所收获,达到至善的境界。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翻译:天下万物都有根本有枝叶,世间万事皆有开始有结束,知道什么该先做,什么该后做,那么就接近于道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注解:

  1.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

  2.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3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翻译:

  古代想要把完美的德行昭示,阐明于天下的人,就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国家,就要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想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性;想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想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自己的心意诚实;想要心意诚实,就要先获得知识。而要获得知识,关键在于研究万事万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注解:

  1.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2.壹是:一概,一律。

  翻译:

  研究了万事万物,推究事物的原理,然后就会拥有知识;拥有了知识,心意就会诚实;心意诚实了,内心自然就会端正;内心端正了,才能修养品性;自身修养好了,家庭就会得到整治;家庭整治好了,国家也就能够获得治理;国家治理好了,就能使天下太平。从天子开始,一直到普通百姓,一律都要把搞好自身的修养作为根本。

  过渡语:在了解了选文的字面意思以后,我们进入本节课的探究环节。要解读这篇文章,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纲”和“目”的含义。因为“三纲””八目”是《大学》这本书的核心思想。也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究的重点。

  “纲”的本意是提网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是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二者的关系是纲比目大,目从属于纲。

  在理解了这个概念以后,我们开始解读本文的思想。

  (二)解读文本,探究思想

  问题一:请同学们勾画有关“三纲”和“八目”的语句,进行朗读,并说说你的理解。

  1.朗读“三纲”语句,解读内容。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理解:所谓“明明德”,意指不断地彰明人内在的光明的德行,培养高尚的道德。这是求知和修身。所谓“亲民”,是指求知和修身达到的方法。怎样才能达到“明明德”,那么就要亲民。前面两条都做到了,就会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2.朗读“八目”语句,解读内容: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理解:古代的那些有大德的人,都以彰显人内心原有的光辉品德为主。彰显品德就必须先把国家治理好,想要把国家治理好,那就要处理好家庭和家族的关系,而家庭由个体组成,能否使家庭和谐有序,个体成员的修养非常重要。一个有修养的人,首先心要正,即不偏不倚,这就要求我们排除私心杂念,去除妄想,做到“意诚”,“意诚”而后“心正”。要想使意念诚实不欺,就只有获得更多的知识,而知识的获得,源于推究事物的原理。

  问题二:哪些句子体现了“八目”的顺序,反复朗读,思考为什么这样排列顺序?

  1.体现了“八目”顺序的语句: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八目”的顺序: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齐天下

  3.理由:

  结合“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话:

  在八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关键。

  修身的方法——“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的目的——“齐家”“治国”“平天下”。

  问题三:请同学思考“三纲”和“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课文开头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可以说是本文的三个“纲”,第二段讲到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八个“目”。

  八目之中,“修身”以上都属于“明明德”之事,“平天下”以上属于“亲民”之事。“止于至善”是“明明德”“亲民”的最高阶段。

  问题四:怎样实现“三纲”“八目”的目标?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这些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实现“三纲”“八目”的目标的语句: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理解:

  在这句话中,“知、止、定、静、安、虑、得”,是实现“三纲”、“八目”的七个步骤。

  “知止”通过学习了解“至善之所在”,“止”指只应当处的位置,即至善的境地。了解了至善之所在,思想就有了定准,即所谓定。止与定是因果关系,“止”是“定”的因,“定”是“止”的果。只有“知止”才能做到“定”,“定”则能心不妄动,即做到所谓“静”心静则能专一,即所谓“安”,身心俱安,则能思虑精密周详,即所谓“虑”,“虑”则能得其所止。

  (三)拓展延伸,思考讨论

  下面的材料是《大学》一书中关于论述“诚意”“正心”的文字,反复朗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谈谈怎样才能做到“诚意”和“正心”?

  诚意

  “所谓诚其意者,毋(wú)自欺也,如恶(wù)恶(è)臭(xiù),如好(hào)好(hǎo)色,此之谓自谦(qiè)。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yǎn)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1.恶恶臭:厌恶腐臭的'气味。臭,气味。2..好好色:好,喜好;好色,美色。3.谦:通“慊”(qiè),满足。4.厌然: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的样子。

  详细讲解:

  “所谓诚其意者,毋(wú)自欺也。”

  诚:使动,译成“使……真诚”,“毋自欺也”,倒装句,理解成“毋欺自也”。

  翻译:所说的使自己的心意诚实,指的是要做到不欺骗自己。

  “如恶(wù)恶(è)臭(xiù),如好(hào)好(hǎo)色,此之谓自慊(qiè)。”

  “如恶(wù)恶(è)臭(xiù)”的“恶(wù)”和“如好(hào)好(hǎo)色”的“好(hào)”,它们都为动词,表意相反,“恶(wù)”理解成“厌恶”“憎恶”,“好(hào)”理解成“喜好”。

  “恶(è)臭(xiù)”的“恶(è)”和“好(hǎo)色”的“好(hǎo)”是形容词,“恶(è)”理解为“污秽的”“腐臭的”,“好(hǎo)”理解为“美好的”。

  “臭(xiù)”和“色”都是名词,“臭(xiù)”是气味,“色”可以理解为“容貌”,也可以指“一切美好的事物”。

  此之谓自慊(qiè):慊(qiè),满足。

  翻译:就像厌恶臭气,喜爱美丽的容貌(一样自然真实),这叫自我满足。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翻译: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也要使自己的行为谨慎,一丝不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yǎn)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小人:道德品德低下的人。闲居:独处、独居。为:动词,做。善:形成词作名词,好的事情。

  无所不至:凡能做的都做了,指坏事;也可以说成“没有什么坏事不做的”。

  见君子而后厌(yǎn)然:厌然,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的样子。

  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著,动词,显明。

  翻译:小人在独处时,没有什么坏事做不出来,一见到君子,便会躲躲闪闪,掩藏自己的不善,而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翻译:其实人家看我们,就像是洞察我们的五脏六腑一样,掩饰的做法又有什么益处呢?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谓:叫作,称作。

  翻译: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总是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翻译:所以君子必定要谨慎对待独处的情况。

  全段的译文:

  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东西一样,这样发乎本性的诚实不欺,才称得上是自我满足。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一定要戒慎不欺。品德低下的人在独处无所事事时,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彰显自己的好处。殊不知,别人看他们,就像能看见他们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这样做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所想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曾子说:众多的眼睛都在看着,众多的手都在指着,难道还不够畏惧吗?富贵的人将房屋内外装潢舒适以安身;有德君子常德不离以道为家而光泽生命。内心坦荡自在,身体自然安和舒泰。内在生命真诚,外在行为态度也就真诚;这就叫以生命对生命,以真诚对真诚。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正心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fèn)懥(zhì),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hào)乐(yào),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1.身有所忿懥:身,程颐认为应为“心”,内心。忿懥:愤怒。

  2.好乐:爱好,喜爱。

  【译文】

  我们所说的修养自身,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这是因为内心有什么愤懑,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有什么恐惧,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有什么喜好,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有什么忧虑,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如果不在正位,那么虽然在看,却看不见东西;虽然在听,却听不到声音;虽然在吃食物,却辨不出滋味,这就是说修身的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

  怎样做到诚意?

  1.保持内心的诚实不欺。

  结合“所谓诚其意者,毋(wú)自欺也。“一句理解,这句话直接点出了观点:所说的使自己的心意诚实,就是不要欺骗自己。

  2.内心所想与外在表现一致。

  结合“诚于中,形于外”一句,即内心的真实,总是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的。

  3.慎独。

  独自一人时也谨慎不苟。“慎”就是小心谨慎,“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的自觉的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慎独”是一种修为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

  怎样做到正心?

  正,即端正调整至合适的角度。结合文本,自身有所忿怒,心就不能端正,有所恐惧,心就不能端正,有所偏好,心就不能端正;有所忧虑,心就不能端正。要想做到端正内心,就必须摒除这些私心杂念,摒除患得患失的心态,不受情绪制约,保持心态端正。

  总结: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这两段文字的内容,了解到“诚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同时,也教会我们,在独处的时候,要保持内心的谨慎,我们不要像文中的“小人”那样,在独处的时候无恶不作,还在别人面前掩饰自己的错误。我们要做到,让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与外在表现的一致,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修养。面对生活中多种情绪,不因喜爱而偏好,不因愤怒而憎恨,保持自己内心的端正,这样才能达到修身的目的。

  四、反馈与评价

  1.下列选项中画线的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动词,彰明

  B.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本:根本

  C.在止于至善止:达到

  D.致知在格物格:风格

  答案参考:D(推究)

  2.下列选项中,理解正确的一项()

  A.《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

  B.“八目”之中,“修身”的目的是管好自己的家。

  C.“八目”之中,“格物”是推究事物的原理。

  D.“安而后能虑”是说思虑精详以后才能性情安和。

  答案参考:C(A.B.不全面,D.顺序相反)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大学》的前两段,它讲述了《大学》的核心思想“三纲”“八目”的内涵,也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明确了“修身”是实现人生目标的基础,让我们除旧迎新,不断雕琢自己的品德。

  六、课后作业

  1.总结本课的重点词语和文学、文化常识,背诵课文。

  2.借助工具书,试着阅读《大学》全文。

  3.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原文,谈谈你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写一段文字,不少于500字。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理清写作思路,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

  2.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了解其抒情脉络。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

  难点:理清诗歌的抒情脉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

  有人说过这样的话:“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个人是谁?他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也是一位言行一致、执着救国、无私无畏的民主战士。他就是闻一多。

  二、介绍作者,了解背景

  1.学生介绍作者的相关知识。

  作家作品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学者,新月派代表诗人。艺术上,闻一多提出新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理论,倡导新诗格律化。在新诗理论建设方面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作品:诗集《红烛》《死水》,诗论《诗的格律》。

  2.教师补充相关内容。

  背景资料

  这首诗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部分知识,然后由教师补充诗人的经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三、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3.学生谈初读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学生对诗歌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让学生自谈朗读感受,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诗歌情感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具体感知,重点赏析

  1.学生分组朗读并讨论赏析每节诗的主要内容。

  2.小组展示成果。

  明确:第1节,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这样的红烛面前,闻一多问诗人们,你们的心可有这样的赤诚和热情,你们可有勇气吐出真心和这红烛相比。一个“吐”字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余。

  第2、3节,是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地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诗人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作灵魂,躯体和灵魂当然应该是互相依存的,这样就发生了一个问题:“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起初觉得这是大惑不解的,认为红烛自己“一误再误”,诗人认为这真“矛盾”,自相冲突,不可理解。但是,诗人终于彻悟了,对先前的认识来了一个彻底的自我否定,并非“一误再误”,“红烛啊!不误,不误!”诗人理解了红烛,由衷地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

  第4节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既制了,便烧着”,便要燃烧不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人生的价值也在于奉献,活着就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智慧和才能放出灿烂的火光。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当时,民众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犹如身陷囹圄受着禁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第5~7节是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首先揭示了一种很矛盾的现象:“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诗人的注意力转到烛泪上面,矛盾的现象已经包含着疑问。这一节开头的呼唤,是同情的呼唤,是惊疑的呼唤。诗人沿用这种拟人手法,驰骋想象,亲切地问红烛:“何苦伤心流泪?”诗人同情、惊疑、思索。这里抒发的正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漩涡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诗人经过一番求索,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他寻求到的答案,是还有“残风”的存在。红烛“心火发光”,自身“烧蜡成灰”,世人并非都像诗人自己那样怀着敬意,那种邪恶的势力不但对此毫无敬意,相反却“来侵你的光芒”。红烛流泪,是为烧得不稳而急得流泪。红烛不怕牺牲自己,相反,他要充分地牺牲自己,为世人创造光明,他“急”的只是不能给世人带来更多的光明。但是,红烛的泪不会白流。诗人劝慰道:“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的泪便是对世人的又一种贡献。诗人托物言志,他既已抱定献身祖国的心愿,也就不怕不幸的遭遇,那些带泪的诗行,可以“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第8、9两节是对红烛的劝导。“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只有做不屈的奉献。诗人劝勉红烛,也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人们通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中,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有着极其伟大崇高的奉献精神。

  3.总结思路

  第1节:诗人怀着敬慕的心赞颂荧荧的红烛。 第2~3节: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

  第4节: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自励。

  第5~7节: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

  第8~9节:对红烛精神的总结。

  五、理清抒情脉络

  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字上面,突显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身,“物”与“我”就完全交融起来。最后一节归结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样一个境界,也就是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哲学。这首诗将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

  六、品味语言,挖掘诗美

  讨论:赏析诗歌的形式特点。

  明确:这首诗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致,如: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和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等等。诗人所倡导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的主张在这首诗中有一定的体现。

  (设计意图:这首诗歌的成功之处一是语言,二是形式。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赏析,体悟诗歌的美。)

  七、课堂小结

  本诗抒发的奉献精神,具有震撼人们灵魂的力量。红烛烧蜡成灰,为创造光明而彻底地自我牺牲;红烛伤心落泪,为创造光明而忍受被摧残的痛苦,红烛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宗旨,唯愿为世人创造光明。红烛的形象是诗人光辉人格的写照。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课外阅读闻一多的《死水》等诗,写一段赏析性文字。(字左右)(设计意图:阅读《死水》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闻一多的诗歌风格。)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的“三美”原则;

  2。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并理解意象“红烛”的作用;

  3。感受诗歌蕴含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意象解构”的方式进行对比,帮助学生领悟“蜡炬”和“红烛”两个意象在象征内涵与所寄情感上的不同以及诗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不同。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从“意象”这个概念的解析入手,帮助学生领悟同一个物象被不同的情感包裹,也会形成不同意象的原理,尝试用举例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蜡烛”这个物象在李商隐和闻一多的诗中,所形成的意象有着怎样的不同,也就是“蜡炬”和“红烛”的不同。

  2、写作背景

  《红烛》这首诗写于1923年,当时诗人闻一多正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他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3、作者介绍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幼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绘画、文学。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1928年出版第1二部诗集《红烛》。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艺术上,闻一多的诗歌想象奇特,结构整饬,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4、题目解说

  红烛:

  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寿星像前,洞房内。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墓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原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5、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对红烛的赞叹

  第二部分:(2—7)对红烛奉献精神的讴歌

  第三部分:(8—9)对红烛精神的总结

  6、全文分析

  1、什么是红烛?

  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寿星像前,洞房内。

  2、从诗歌题材的特点来看,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这种诗有什么特点?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3、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全诗的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自焚”与“流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

  4、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展开抒情,一共有几处问?问什么?

  三处问:

  第1节为第一问:红烛为什么这样红?

  第2节为第二间:红烛为什么要自焚?

  第6节为第三问:红烛为什么要流泪?

  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

  5、小结:本诗共九节,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字上面,凸现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身,“物”与“我就完全交融起来。最后一节归结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样一个哲理,也就是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哲学,也就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宗旨。全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全诗以诗人对“红烛”心迹的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的宗旨求索的过程和结果。

  7、写作特点

  《红烛》比喻、拟人、象征手法运用巧妙。抒情的感叹词“红烛啊"多次出现,把红烛当人来写,诗人问它的身躯从何处来,问它的灵魂从何处来。“风”比喻恶势力,“监狱”比喻禁锢人的封建制度。红烛要燃烧,烧破世人的空想,烧掉残酷的监狱,靠自己的燃烧救出一个个活着但不自由的灵魂。文中的红烛象征满怀赤诚和热情,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牺牲也在所不惜的青年。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分析项羽的性格特征,欣赏本文的写人艺术。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项羽的性格特征,提高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于历史人物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

  【难点】欣赏本文的写人艺术。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圈点勾画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影片(给学生们播放电影《鸿门宴》的视频片段),看完影片之后大家觉得过不过瘾,老师注意到大家在看影片的时候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看得是相当地认真啊!这部影片叫《鸿门宴》,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段影片讲述的是什么时候的故事,对,讲的就是楚汉争雄时刘邦与项羽的一个故事,相信大家刚才已经注意到电影中刘邦和项羽的人物形象了,那么真实历史中的项羽和刘邦又是什么样的?今天咱们就一起学习课文《鸿门宴》。【板书标题】

  (二)学习新课

  分析项羽形象

  1、生默读全文,勾画出描写项羽的句子,自主思考项羽的性格特征。【板书:项羽】

  明确:

  (1)政治上幼稚:曹无伤告密,立即决定进攻;项伯游说,便放弃进攻。脱口出卖曹无伤,经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捧,便放弃进攻,对武士樊哙的态度更是如此。【板书:政治上无知】

  (2)自大轻敌:谋士范增献计,先纳计后食言。宴会上范增举玦,项王不应。【板书:自大轻敌】

  (3)不善用人。对项伯不辨亲疏,对范增置若罔闻。【板书:不善用人】

  2、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历代名人对项羽的评价,并适当补充课外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评价语。

  陈平: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

  刘邦: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朱元璋:项羽南面称孤,仁义不施,而自矜功伐。高祖知其然,承以柔逊,济以宽仁,卒以胜之。

  相信大家看完了历代名人对项羽的评价之后,对项羽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全面了。

  (三)深入研读

  分析写人手法。

  1、《鸿门宴》这篇课文选自司马迁的《史记》,而《史记》更被鲁迅先生评价为“无韵之离骚”,说明它在文学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成就,在了解项羽的人物形象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司马迁又是如何塑造项羽的人物形象的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在塑造项羽形象时,手法上有何高妙之处?生默读全文,自主思考,之后进行小组讨论。

  明确:

  (1)抓住典型细节对人物进行刻画,如曹无伤告密后,项羽的表现是“大怒”,表现了项羽的暴躁易怒。

  (2)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文章在“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的矛盾中展开情节,尖锐的冲突中,项羽、刘邦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2、联系自己看过的.小说和电影,思考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有何好处?学生独立思考作答,老师可以给予适当提示。

  明确: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个性特征表现得最为鲜明。面对美味佳肴时,大家的表现是一致的,但在面对危险时,则表现迥异。有人惊慌失措,有人沉着冷静;有人损人利己,有人舍己为人。可见,在矛盾冲突面前,人的表现也各不相同。

  (四)巩固提高

  学完了本篇课文,相信大家对项羽的人物形象有了更为深刻理解,我们都知道项羽最后败给了刘邦,那么同学们如果当初在鸿门宴上项羽没有放走刘邦,情况又会不会有所不同呢?老师想请同学以项羽失败的原因为主题进行一个辩论,看看项羽究竟是因为放走刘邦导致了自己失败,还是因为自身性格的原因导致了失败?

  正方观点:是因为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刘邦是当时唯一可以和项羽匹敌的人,杀掉刘邦,项羽便可一统天下。

  反方观点:是由于自身的性格原因,即便项羽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但由于自身的性格原因,也难以战胜其他各路豪强,其内部也会四分五裂。

  (五)小结作业

  本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鸿门宴》这篇课文,认识了真实历史中的项羽,大家对项羽最后为何败于刘邦也有了自己的看法,那咱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课下请同学们继续分析刘邦、樊哙的性格特征。

  五、板书设计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单韵母a o 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引导学生认识声调符号,能正确读出a o e的四声。

  3、帮助学生认识汉语拼音四线格,学习正确使用四线格。

  4、指导学生认识“爸、妈”两个生字,正确读词。

  【教学重点】a o e的发音和韵母带调读。

  【教学难点】e的发音及发a o e的第二声和第三声。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a o e小卡a o e片和四线格卡(学生每人一套)。

  3、大四线格卡片(板书用)。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预习】能正确读出单韵母a o e,试着在四线三格里写一写。]

  (一)导入新课,整体认识拼音。

  小朋友,从今天起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奇妙的`地方,那就是拼音王国。(用简笔画勾勒城堡图)拼音王国中有很多的拼音,认识他们了,你就能识字、读书,还会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想和老师一起去认识他们吗?

  拼音王国中有三大家族,他们分别是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简笔画勾勒三座房子)今天,我们来认识韵母家族中最最可爱的一群孩子,他们就是a o e.(出示带有手脚的拼音卡片)。

  (挥动卡片)嗨,小朋友们好。

  学生与拼音打招呼。

  欢迎你们来我的家做客。请把书翻到第6页。

  (二)学习单韵母a

  1)读准音

  我们的a 很害羞,躲到图中去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哦,是小姑娘在唱歌,发出了a a a音。她的嘴巴是怎样的呢?(张的大大的)

  你能模仿她吗?模仿a 的口型

  老师也学着她的样来唱一唱:1 3 ∣5 3 ∣1 -∣

  a a a a a-

  学生跟唱

  我们念a 的时候,也和唱歌一样,要张大嘴巴,口型保持不变。看我先来念:张大嘴巴 a a a.小女孩练唱a a a, a a a 阿姨的阿。医生检查口腔的时候,要我发a a a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9

  戏剧,是一种独特的舞台表演艺术,它借助文学、舞台、声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本单元选取了《窦娥冤》《哈姆莱特》《雷雨》三部戏剧,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是悲剧,有着深厚的思想、情感意蕴和高超的艺术成就,而又分别呈现出不同时代、地域的风格特点。通过阅读鉴赏剧本、编排演出等活动了解戏剧作品,欣赏戏剧设计冲突、构思情节、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深化对戏剧体裁的认识。

  【活动一】

  梳理脉络,把握冲突

  戏剧冲突,指一个剧本的戏剧性,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戏剧的情节线索。文学中的戏剧性主要是集中性、紧张性、曲折性,戏剧的冲突,即是把人物、时间、情节串联在有限的舞台的空间内,例如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以此体现剧本的戏剧性,透过戏剧冲突也可以看出其中的人物形象特点。

  请结合三部戏剧中的复杂人物关系,梳理下表中的信息。

  主要人物 人物关系 面临的主要矛盾 性格特征

  窦娥

  鲁侍萍

  哈姆莱特

  【示例】

  主要人物 人物关系 面临的主要矛盾 性格特征

  窦娥 蔡婆婆母子、张驴儿、州官桃杌、窦天章

  1.社会冲突:封建经济的剥削、封建统治势力的压迫。

  2.道德冲突:蔡婆劝嫁、张驴儿逼婚。

  3.意志冲突:不安于现状、不相信鬼神。 善良温顺、刚强不屈

  鲁侍萍 周朴园、蘩漪、鲁大海、周萍、四凤

  1.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

  2.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冲突。 自尊、善良、要强

  哈姆莱特 奥菲利娅、王后、罗森格兰兹、克劳狄斯、吉尔登斯吞 1.高贵的理想与人性堕落、良知泯灭的黑暗现实的矛盾。2.渴望复仇与隐忍犹豫的矛盾。 忧郁、多疑、机制、勇敢

  【活动二】

  排演戏剧,编排提示

  在编排与演出的过程中,可对原文进行适当加工,最好编写演出本作为排演的依据,演出本的编写需要考虑到说话方式、舞台走位、身体姿态、表情控制、细部动作等,这些可以称作为“舞台提示”,这是剧作者帮助演员演出,也有助于读者理解剧,写出演出提示的活动是在剧本原作基础上的二度创作,是个性化阅读和深度阅读的结果。(包旭东)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为下面的片段添加“舞台提示”。

  周朴园:你好像有点无锡口音。

  鲁侍萍:我自小就在无锡长大的。

  周朴园:(沉思)无锡 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侍萍: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周朴园: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侍萍: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周朴园:(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鲁侍萍: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

  周朴园: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鲁侍萍:哦,好地方。

  【示例】

  周朴园:你好像有点无锡口音。【言语动作】吃惊、疑惑的样子。

  鲁侍萍:我自小就在无锡长大的。【言语动作】表面温和、内心愤怒。

  周朴园:(沉思)无锡 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言语动作】惊讶的表情,若有所思。

  鲁侍萍: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言语动作】语气铿锵有力,目光坚定。

  周朴园: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言语动作】疑惑,眉头紧锁。

  鲁侍萍: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言语动作】“三十多年前呢”声音沉重,突出、强调。

  周朴园:(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言语动作】目光深沉、语气沉重,仿佛回到过去。

  鲁侍萍: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

  【言语动作】迫切的语气,希望引出对方的答案。

  周朴园: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言语动作】“嗯”之后,短暂停顿,“无锡是个好地方”发出感叹的语气。

  鲁侍萍:哦,好地方。

  【言语动作】肯定的语气。

  【活动三】

  体会悲剧,由读到写

  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胡家才在《新编美学概论》中说:“悲剧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功力,就表现在能否曲尽其妙地尽情展示悲剧人物斗争的价值,然后‘再毁灭给人看’”。请你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写一则300字左右的文学评论。

  【范文】

  《窦娥冤》悲剧分析

  窦娥作为悲剧人物,她身上的价值体现在孝顺与反抗。第三折中写到了窦娥在临行前揭开了屈招的缘由,她把一切的不幸都归于命运,默默地忍受命运加给她灾难,从中可以看出她的孝顺和深明大义。窦娥身上还具有反抗的精神,体现在“雪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三桩誓愿上。但作者却选择了让这美好的价值进行毁灭。毁灭不是自行的,而是在矛盾中生成的。窦娥的非正常死亡揭示了窦天章与放高利贷者的矛盾、底层人民与昏庸太守的矛盾、黑恶势力和贞洁烈妇的矛盾。窦娥的美好与社会的黑暗,折射出了一正一邪、一善一恶,这种艺术的辩证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阅读这样的悲剧作品,常常会引起我们心灵深处的悲伤、哀痛乃至愤懑,激发我们对良知的坚守、对道义的追求。

  【写作提示】

  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如“有价值”、“毁灭”、“艺术功力”、“人物斗争”;其次要结合戏剧具体分析这些关键词,即这些关键词在戏剧中是如何体现的;最后形成写作思路,即人物价值——矛盾冲突——艺术效果。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0

  一、教材、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均为写景状物散文,《故都的秋》凭借精巧独特的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描绘秋声、秋色、秋味,抒写了自己清、静、悲凉的心境,抒发了对故都秋的深沉的眷恋之情。文字清新雅致,感情深挚动人,蕴涵了丰厚的文化底蕴。高一学生刚刚接触这类情景交融的长篇散文,他们那点不多的关于情景关系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他们解读此类文章。因此,如何结合课文,真正理解以情驭景并避免解读过程中硬贴标签的现象,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另外,新课标要求知人论世,但由于时代久远,再加上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他们的情感和阅历与文章都有较大的距离。所以,如何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新课标强调多元解读,我们可以尝试就这篇文章学习如何从文化角度分析课文,而不仅仅是“知人论世”,从而树立多元解读的观念。

  二、教学目标

  1、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分析并掌握故都秋景的特点。

  2、培养朗读感悟、品味语言的能力,领悟本文“主观情”和“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3、感悟作者热爱、眷恋故都之秋的美好情感,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眼中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四、教学工具

  幻灯片、导学案。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秋天是一个多情的季节,秋天是一个伤感的季节,秋天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自古文人,对秋天情有独钟。可是再热爱,能够愿意拿生命去换取的能有几个呢?郁达夫,就是其中一个。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笔下的秋天,看一看究竟是什么样的秋天值得作者用生命去换取?

  (二)导学案课前自学部分展示:(学生课堂展示)

  1.熟读课文,回答问题。

  (1)文章的文眼: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文章结构:课文可以分为3部分,每一部分包括哪些段落?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第一部分(1~2)总写:眷恋故都秋味。

  第二部分(3~12)分写:具体描写故都秋景。

  第三部分(13~14)总写:抒发眷恋之情。

  (3)五字概括文中的每幅秋景图:庭院清秋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秋日胜果图。

  (三)课中探究:

  1、以第一幅秋景图为例,体会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清,静,悲凉”?

  (1)请个别同学朗诵第一幅秋景图对应的文字,其他同学勾画出本段的景物,形容词,动词。

  (2)师问:为什么牵牛花的颜色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先探讨颜色)

  师问:蓝、白色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生答:宁静。

  师问: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皆是这样的色彩,会是什么心情?

  生答:凄清、悲凉。

  (3)请问:日光能数吗?为什么作者是“细数”?大家从“数”读出了什么?(再探讨动词“数”)

  生答:清闲。

  加入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第三十九回有这么一段对话,和王安石的相关诗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领会到了“落寞”“悲凉”。

  老师点拨并归纳:

  秋味之“清”——从动词:静坐、泡、细数、静对。

  从色彩:碧空、牵牛花的蓝色等。

  秋味之“静”——驯鸽的飞声。

  秋味之“悲凉”——“破屋”“破壁腰”“漏”“疏疏落落的秋草”。

  老师归纳表现手法:寓情于景,以动衬静。

  2、为什么郁达夫喜欢的秋是“清、静、悲凉”的?

  请同学们结合导学案的知识链接部分的““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来思考。

  明确: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

  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

  第二,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

  第三,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择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3、文中有一句话,准确而又精彩地对比了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找出并赏析。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赏析:请同学们分析每一种美食的特点,然后思考作者运用这组对比和比喻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课堂展示)

  黄酒:浓烈白干:温和稀饭:清淡馍馍:厚实。

  鲈鱼:鲜嫩大蟹:醇美黄犬:机巧骆驼:沉稳。

  教师明确:运用四组比喻,以具体事物来说明,生动形象,饶有趣味。在对比中凸显了故都之秋的浓烈、敦实、深长、厚重,传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之情。

  4、本文是写景抒情散文,却在描绘了五幅秋景图之后,插入了一段议论。试分析第12自然段的内容和作用。

  明确:内容:议论,论述了中国的文人学士和外国的诗人对秋的偏爱。

  作用: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暗合,同时显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行文思路。

  (四)拓展延伸:

  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明确:赞秋,但全文的基调的确有些悲凉。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文章首尾多次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作比,表达了他对北国之秋的无限眷恋。结尾的一段文字,作者愿意用生命作为代价来换得北国之秋的常在,对北国之秋的爱的情感达到了极点,对秋的讴歌与赞美之情挥洒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深沉的爱。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1

  教学目的:

  1、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

  2、了解小说刻画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教学重点:

  从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

  教学难点:

  准确地把握黛玉的性格特点。

  教具与器材: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课前布置学生写写“你之黛玉”)

  三、问题导入,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红楼梦之黛玉。

  1、黛玉之外貌与黛玉之美

  找出文本中他人眼中的黛玉形象并作分析。

  2、黛玉之性格

  文本中“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从课文中找出林黛玉的言行并作分析说明。

  3、黛玉之命运(启示和感悟)

  四、拓展延伸

  1、学生眼中的黛玉

  2、网友眼中的黛玉

  3、专家眼中的黛玉

  五、课堂小结

  老师眼中的黛玉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二、教学重难点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桐城派奠基人之一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2、写作背景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四十二岁,以养亲为名,告归故里,途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同上泰山,登日观峰之后,写下了这篇游记。

  3、作者介绍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也称惜抱先生,清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兵部主事、刑部郎中、记名御史等,参与编修《四库全书》。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地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诗文集》、《九经说》等书。他编选的《今体诗选》《古文辞类纂》,历来负有盛誉。在创作方面,姚鼐师承刘大櫆,刘大櫆师承方苞,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辞著名,世称桐城派(但后来的桐城派作家并不都是桐城人)。姚鼐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多为书序、碑传之类。他的文笔雅洁、严谨,自成一格。

  4、层次结构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一—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5、全文分析

  1、如何理解“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句话?

  这是作者初登山巅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着青山,却说青山背着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照亮了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祖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如画”“若带”使用比喻修辞。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皆若偻”使用比喻修辞,写出了西南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蜂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动。

  4、既然作者是从第2段叙述开始登山,那么文章第1段是否是多余的?

  文章开篇介绍“泰山之阳”“其阴”“古长城”“日观峰”的位置由面——线——点为下文描写登山所见营造氛围埋下伏笔;也正因为泰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景观才吸引着四方游客,吸引着作者顶风冒雪而来,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没有此段后面的内容就显得突兀而模糊。

  6、写作特点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3

  一、教材分析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著名散文。朱自清先生将对美的认识融入文字其中,同时也在细腻的描写之中展现出独特的个人心境。

  二、学情分析

  高x的学生对散文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要将文字和情感联系起来仍有一定的难度,很难体会语言蕴含的美感和情感。所以本次教学将立足在感受语言和情感的基础之上。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朱自清的生平。

  2.掌握课文脉络、基调及大意。

  3.寻找朱自清的另一个自己。

  4.跟随朱自清独特的心境,鉴赏荷塘月色之美、语言之美。

  5.培养学生对“生活之美”的向往。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朱自清眼中荷塘月色的美。

  教学难点: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下体验到的另一个自己。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提问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荷本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也“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再配上那“更深月色”,自然就是是“荷塘有月人有情,荷香月色美共赏”。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今天我要将要学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荷塘月色》。

  (二)朱自清生平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走近朱自清,在走近朱自清描绘的那片天地。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著有《朱自清全集》。代表作品:长诗《毁灭》(1923)、散文集《背影》(1928)、诗集《踪迹》(1929)等。

  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入哲学系学习。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一带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1916年12月15日,朱自清在扬州琼花观街朱宅与武钟谦女士完婚。武钟谦曾随朱自清辗转杭州、台州、温州、白马湖、北京等地,夫妻感情甚好1929年11月26日,武钟谦因肺病逝于扬州家中。朱自清有小说《笑的历史》、《别》、散文《给亡妇》和一些旧体诗词记述了他们美好而深厚的感情。

  (三)掌握课文大意、基调和脉络

  1.学生再次深入阅读x分钟,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出发地点(家门)和缘由。

  第2段:写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第4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第7、8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9、10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2.从段落大意中,理出文章线索

  提示线索:线索:事物、人物、情感、事理、空间、时间等。

  线索:空间和情感。

  空间:家-荷塘小路-荷塘-荷塘下路。

  情感:颇不宁静-寻宁静-得宁静-失宁静。

  (四)整体感知

  初步读懂文章之后,我们回到我们这节课的主体——寻找另一个自己。文中什么地方提到另一自己,换一句话说就是与平常有所差别的自己。

  第三段第二句: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也就是有一个平常的自己和一个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们在文中找找,朱自清平常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平常的自己: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2.我爱热闹;爱群居。

  3.有一定要做的事,有一定要说的话。

  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1.爱冷静;爱独处。

  2.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3.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4.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五)透过朱自清的眼睛看景物描写

  朱自清另一个自己享用的是怎样的荷香月色呢?那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哪些段落描写荷香月色。根据前面我们的段落大意,是哪些段落?第四、五、六自然段。那我们且来看看第四自然段。我们先来听一段朗读,来感受一下。听完之后,请说说你的感受。

  美、宁静、朦胧、优雅、清香、有音乐感,生机勃勃。是什么景物让你有这种感觉,朱自清先生又是如何把这种景物的特点融入文字之中的呢?

  讨论要求:

  1.找出景物以及景物给你的感受。

  2.分析作者如何描写景物。

  3.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

  讨论要点:

  1.分析如何描写景物应该从哪些方面分析。

  2.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

  (六)明确描写方法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设问、反问、用典、借代、对偶、通感等。

  2.描写手法:远近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实写虚、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渲染、白描等。

  (七)赏析关键的词

  1.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2.叠词。

  (八)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

  1.生动、形象、强调、突出、烘托、渲染等。

  2.语气(加重、减轻、表达喜爱色彩)、音乐感。

  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这种方法,也能感受到朱自清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看到的荷塘。以上,我们感受到了朱自清的另一个自己,在颇不宁静之中,走到了日日走过的荷塘,在淡淡的月光之中找到了内心宁静的自己。

  (九)简要鉴赏景物描写

  1.我们看到了如此美丽的荷塘月色,而朱自清当时也沉醉其中,感受到了宁静。但是我们在创作背景中了解到,朱自清所处的年代、所处的境况并不如意,为什么他在荷塘月色之下能够写出这么美好的景色呢?

  因为对生命本身的享受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条件。在这样的享受之中他也发现了抛开了生活中扰乱心绪的事情,然后尽情欣赏自然之美的自己。

  发现了热闹是它们(外界)的,我什么也没有。或许正是这种“没有”的简单才能拥有精神的自由——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想。

  2.那朱自清想起了什么?

  由荷花想到:江南的旧俗——采莲。

  3.采莲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热闹、风流、有趣、舒服、欢愉、天真、清新、纯净······

  4.这时候的朱自清先生又是怎样的自己?

  与不宁静的平常的自己形成对比,看见了那个未受时代污染、骚扰的完全本真的自己——享受想象中的自我娱乐。

  5.文中提到的什么地方比较符合朱自清先生寻找自我娱乐和自我享受?

  江南也就是家乡,但是最终还是回到了家,回归到了平常的自己。

  (十)总结

  生活可能会让你“不宁静”,但是你却可以在繁杂的生活之中,找到适合自己自由灵魂的自由天空,让自己摆脱苦恼的心情,享受生命本身的快乐,享受精神自由的快乐,享受自我娱乐的快乐。总之,生活的黯淡不能隐没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常识,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创作背景。

  ②、了解包身工的来源和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

  ③、理清课文思路,领会文章中心思想。

  ④、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2、过程和方法

  ①、抓住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把握课文的线索,领会文章的主旨。

  ②、反复阅读,体会本文的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时代背景,反复阅读课文,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把握作者对包身工的.同情和对黑暗制度的谴责。

  【教学重点】

  1、抓住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把握课文的线索──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情景,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为组织材料的主线,以包身工制度的发展、趋向为副线。

  2、重点关注芦柴棒、小福子人物的生活及命运。

  3、理解本文选材和结构的特点,学习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典型场面、人物描写和抒情议论片段所表达的深层意思。

  【教学设想】

  1、本文篇幅较长,表达方式多样,反映的事情和我们的时代也有些隔膜。教师必须给学生适当的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的线索,了解背景知识,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以及文章的时代意义和人文内涵。

  2、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

  3、教学课时:3课时

  【课文分析】

  本文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作为组织材料的主线,交代了包身工起床、吃早饭、上工和下工的情况,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既有对包身工居住情况、饮食情况和劳动条件所作的面的介绍,又有对“芦柴棒”等典型人物所作的点的描写,有广度又有深度。生动地展示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揭露了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的压榨和掠夺,表达了作者对包身工悲惨命运的同情,对帝国主义、资本家、带工老板的无比愤恨,主题思想十分鲜明。同时,通过文章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人的尊严和生存权利的尊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 学生理解材料,学会选题立意方法。

  2.赏析范文,积累事例和优美语句。

  教学重点:赏析范文,积累事例和优美语句。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材料,学会选题立意方法。

  疑难预设:选题立意方法。

  模式与方法: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神情忧郁的男子坐在咖啡厅角落里的一张桌子旁,一个人闷闷地喝着咖啡。在他不远处坐着一位老人,老人一直在关注着这个人。

  终于,老人走上前去,对这个人说:“你一定遇上什么难题,如果你愿意告诉我,我希望我可以帮助你。”

  这个人看老人一眼,冷冷地说:“你帮不了我,我的问题太多了。”

  老人掏出名片,递给他,接着说道:“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

  这个人没有拒绝,随老人坐车来到了郊外。下车后,老人指着一排排的墓碑说:“你看见了吗,只有躺在这里的人,才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人紧皱着的眉头松开了。

  读了上面的故事,引起了你怎么一些感想,请把你的感想写下来。

  要求:自立文意,自选文体,自拟文题,全文不少于800字。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立意:

  ①没有问题的人生是没有的你有追求,要奋斗,想在自己短暂而漫长的一生中有所建树,获得辉煌,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②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的遇到问题、困难、挫折、打击、磨难,甚至灾难的并且一定要战胜它们的过程。

  ③“问题”是上帝馈赠给我们的一笔厚礼,我们珍视它,用好它,就一定会迎接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④从老人把一个几乎被所谓的“问题”压垮了的青年,通过故事中巧妙的方法,“使他紧皱着的眉头松开了”的角度,我们还可以把观点确立在:总有一种方法是最好的。

  开头

  1 运用类比切题的方法开头的示例:

  小草要茁壮成长,那坚硬的地皮,便是她必须要面对也必须要战胜的“问题”;小溪要流向远方,一路上的'沟沟坎坎、悬崖峭壁,便是它必须接受也必须战胜的“问题”……人,“志当存高远”,心事“当拿云”,请记住:鲜花永远不是用来铺路的,而是用来肯定你的勇气,你的付出,点缀辉煌的。

  2 “亲爱的(或朋友)”式的开头示例:

  亲爱的,请别那样忧郁,别那样眉头紧锁,别那样心事重重……我知道,你正走在“充满荆棘”的人生之路上,迎着“问题”,迎着数不清的困难,迎着甚至足以摧垮一个人的信心意志的磨难,但请听我说,赶快乐观起来吧,因为你也正在走向喷薄的太阳。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03-01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设计01-25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02-18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05-17

高中语文《师说》教学设计03-04

高中语文《登高》教学设计12-29

新版高中语文教学设计01-28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精品01-28

高中语文《氓》教学设计优秀02-14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合集)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