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29 10:15:13 赛赛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通用1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圆的周长》是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的,同时它又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因而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关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半径,直径的关系并且会画圆,能测量出圆的直径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前面的知识为这节课的学习活动做好了铺垫。因为六年级学生正在经历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所以在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自主探究、猜测验证、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从而使学生理解公式中的固定值“π”是如何得来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初步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的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在动物王国里,两只小蚂蚁正在进行赛跑,甲乙连只蚂蚁分别沿着正方形和圆形跑一圈,谁跑的路程长?为什么?

  甲蚂蚁跑的路程:4×2=8(厘米)

  要求乙蚂蚁跑的路程,就要求出圆的周长。

  从图上可以看出:圆的周长就是圆一周曲线的长度。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的周长。

  二、实践操作 探究新知

  1、测量圆的周长

  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呢?

  方法一 绳测法:用绳子绕圆一周,测出绳子的长度。

  方法二 滚测法:把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做上记号,量出圆的'周长。

  利用课件展示两种测量方法。

  小结;无论是滚动法还是绳绕法,大家都是把我们没学过的圆的周长转化为一条线段,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曲为直。

  2、探究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猜想: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

  (2)测量圆的周长与直径,并填表

  周长

  直径

  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

  1号圆片

  2号圆片

  3号圆片

  (3)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4)介绍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通常我们称之为“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来表示,“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我们只取它的近似数π≈3.14。(板书:圆周率,π≈3.14)

  (5)渗透数学文化

  师:孩子们,不仅我们发现了圆周率,古人们同样用自己的智慧得出了圆周率的值是多少。【介绍《周髀算经》中与圆的周长相关的内容以及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的故事。】

  3、推倒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圆的周长始终是直径的π倍,而且知道了圆周率是个常量,如果已知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呢?

  生: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用字母表示圆的周长为; C=π或 C=2πr

  三、实际应用 解决问题

  乙蚂蚁爬过的路程为:3.14 ×2=6.28(cm)

  8cm﹥6.28

  甲蚂蚁爬过的路程长。

  四、回顾全课 归纳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化曲为直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π≈3.14

  C=πd或C=2πr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数学》(苏教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第98-102页,例4,例5和例6及练一练和练习十八。圆的周长,周长计算公式。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圆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首先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借助观察、比较进行猜想,再具体描述圆的周长的含义,并让学生通过进一步的思考,认识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最后引导学生根据对测量圆周长活动过程的理解,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然后让学生应用刚刚掌握的公式计算圆的周长,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巩固对公式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周长。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圆、绳子、直尺、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生成问题

  1、出示一个正方形花坛和一个圆

  问:这是什么图形?围着花坛跑一圈,哪个长哪个短呢?

  预设一:看哪个跑得步子多。

  预设二:计算它们的周长,进行比较更为简便。

  2、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预设一:C=(a+b)×2

  预设二:C=2a+2b

  3、什么是圆的周长?

  让学生上前比划,圆的`周长在那?那一部分是圆的周长?

  得出定义: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圆周长的公式推导。

  1、探索学习。

  (1)你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一个圆的周长是多少?

  (2)学生各抒己见,分别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法:

  预设一:用一根线,绕圆一周,减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长度,即可得出圆的周长。

  预设二: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量出圆的周长。

  那么用一条线的一端栓上小球在空中旋转。这样你能知道空中出现的圆的周长吗?

  用滚动,绳测的方法可测量出圆的周长,但是有局限性。今天我们来探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普遍规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借助观察、比较进行猜想:到底怎样测圆的周长。进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圆的周长是如何求出来的兴趣。

  2、动手实践。

  (1)4人小组,分别测量学具圆,报出自己量得的直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2)引生看表,问你们看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关系?

  预设:都是3倍多,不到4倍。

  (3)你有办法验证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吗?

  (4)阅读课本P102,介绍圆周率,及介绍祖冲之。

  ∏=3.1415926535…… 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3、得出计算公式。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C = ∏d或 C = 2∏r

  设计意图:教材通过示意图对这两种方法做了清楚的说明,这有利于学生学会具体的测量圆周长的方法,又能使学生从中体验“化曲为直”的策略。

  (二)、解决新问题。

  1、解决情境题中的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订正。

  2、教学例1 : 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m,绕花坛一周车约转动多少周?

  小组内想出解决的办法,并在全班交流。

  预设一: 已知 d = 20米 求:C = ?

  根据 C =πd 20×3.14=62.8(m)

  预设二: 已知: 小自行车d = 50cm

  先求小自行车C = ? c=πd

  50cm=0.5m 0.5×3.14=1.57(m)

  再求绕花坛一周车约转动多少周?

  62.8 ÷1.57=40(周)

  答:它的周长是62.8米。绕花坛一周车约转动40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列式解答。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简单的实际问题,巩固对公式的理解的能力。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求下列各题的周长。

  书本102页练习十八的第1、2题

  2、判断正误。

  (1)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 )

  (2)在同圆,圆的周长是半径的6.28倍。( )

  (3)C =2πr =πd 。 ( )

  (4)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 )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小题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呢?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3

  一、教材分析

  “圆的周长”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圆面积及圆柱、圆锥等几何知识的基础。

  教材从生活情境入手,先让学生思考自行车绕圆形花坛骑一圈大约有多少米,从而引出圆的周长的概念。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在实践中逐渐体会到有些圆不能测量出周长,怎么办?在此基础上,探索圆周率,并归纳总结计算公式、运用公式解题。为了有效内化计算公式,教材安排了相应的变式应用练习。

  笔者以为,本教材有以下特点:一是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逻辑性较强;二是特别重视实验操作,突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和发现规律的能力;四是通过圆周率的介绍,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熟练掌握了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材直观的情境导入,让学生理解圆周长的概念会很容易。学生已具备测量圆周长的基本技能,关键是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有什么样关系学生难以想到;或者容易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影响,以为圆周长与直(半)径也一定成整数倍关系。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引导、点拨,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测量、计算、比较分析等探究活动,找出规律,总结特征。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其中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复习圆的认识。

  2.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及几个不规则图形,让学生指一指它们的周长,明确其计算结果用的是长度单位。

  以上两步同时进行,为理解圆周长的含义做好铺垫。

  (二)教学新知

  1.在情境中内化概念

  (1)具体感知圆周长的概念。

  出示情境图(小蚂蚁在正方形和圆形路口爬行),谁能说说小蚂蚁走哪条路近一些?

  说明,小蚂蚁走过的路程实际上就是圆的的周长。

  师生共同小结: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

  (2)板书课题。

  2.在探究中理解公式

  (1)设疑激思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测量圆的周长。

  用绳测和滚动测量法,测量自己的学具圆获圆形实物的周长。

  学生测量了这些圆的周长以后,教师进一步提问:“要是有一个很大的圆,怎么测量它的周长呢?如学校的圆形花坛。”如果学生说用卷尺绕花坛一周进行测量,教师可以举出更多的圆的例子,如空中划出的圆形,引导学生寻求更为一般化的方法。

  学生猜想圆的周长是否也有计算公式时?

  激思: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与直径到底有什么关系?

  (2)操作填表

  同桌两人一组,正确测量学具圆(实物)的周长和直径。并逐一汇总填表。

  再次操作:修正自己的测量结果。

  (3)比较发现

  分别引导学生竖向和横向看表格,比较找规律,计算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最后比较、分析、归纳出圆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

  (4)归纳总结

  介绍圆周率和祖冲之的故事。

  推导公式:圆周率=圆周长/直径;推出圆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长=2×圆周率×半径。

  几下字母公式。

  3.在运用中强化公式

  教学例1独立解题。

  练习:口头列式并讲算理,巩固公式。

  (三)巩固练习(图略)

  基本练习。判断题,直接求周长。

  变式练习。在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内化画一个最大的圆,再求周长。

  综合练习。求阴影部分的周长。

  五教学反思

  1课前预设的学生活动太少,数学上没有从活动中探究新知;

  2课前对学生原有任职的单位太简单,没有具体到学生。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进行简单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 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准备

  一元硬币、圆形纸片等实物以及直尺,测量结果记录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猜想:

  (一)激发兴趣

  小黄狗和小灰狗比赛跑,小黄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小灰狗沿着圆形路线跑,结果小灰狗获胜。小黄狗看到小灰得了第一名,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二)认识圆的周长

  1.回忆正方形周长:

  小黄狗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

  2.认识圆的周长:

  那小灰狗所跑的路程呢?圆的周长又指的是什么意思?

  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元硬币,互相指一指这些圆的周长。

  (三)讨论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

  1.我们要想对这两个路程的长度进行比较,实际上需要知道什么?

  2. 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 那也就是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哪部分有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几倍?

  (四)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1.讨论方法: 刚才我们已经解决了正方形周长的问题,而圆的周长呢?

  如果我们用直尺直接测量圆的周长,你觉得可行吗?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手里的圆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们的周长?

  2.反馈:(基本情况)

  (1)“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

  (2)“缠绕”——用绸带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

  (3)初步明确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小结各种测量方法:(板书)

  化曲为直

  4.创设冲突,体会测量的局限性

  刚才大屏幕上小灰狗跑的路线也是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还能进行实际测量吗?如果不能那怎么办呢?

  5.明确课题: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

  (五)合理猜想,强化主体:

  1.请同学们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关系,而且总是边长的4倍,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我们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长那样找到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小组讨论并回答

  2.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你认为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

  向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再看这幅图,猜猜看,圆的周长应该是直径的几倍?(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相等,直接观察可发现,圆周长小于直径的四倍,因为圆形套在正方形里;而且由于两点间线段最短,所以半圆周长大于直径,即圆周长大于直径的两倍)

  4.小结并继续设疑:

  通过观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4倍之间,究竟是几倍呢你还能想出办法来找到这个准确的倍数吗

  <二>、实际动手,发现规律:

  (一)分组合作测算

  1.明确要求:

  圆的直径我们已经会测量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确定好测量对象,实际测量出圆的周长、直径,并利用计算器帮助我们找出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填入表格里。

  提一个小小的建议,为了更好的利用时间,提高效率,请你们在动手测算之前考虑好怎样合理的分配任务。

  测量对象 圆的周长(厘米) 圆的直径(厘米) 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2.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

  3.集体反馈数据(选取3~4组实验结果,黑板板书展示)

  (二)发现规律,初步认识圆周率

  1.看了几组同学的测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2.虽然倍数不大一样,但周长大多是直径的几倍?

  板书: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三)介绍祖冲之,认识圆周率

  1.这个倍数通常被人们叫做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表示。

  2.早在1500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曾对这个倍数进行过精密的测算,他最早发现这个倍数确实是固定不变的,知道他叫什么吗?

  3.这个倍数究竟是多少呢?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方法,把圆的周长分成若干份。分的份数越多,正方形的周长就越接近圆的周长。最终通过计算正多边形的周长来计算圆周率。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不但在当时是最精密的圆周率,而且保持世界记录九百多年……)

  4.理解误差

  看完这段资料,同学们都在为我们国家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数学家而感到骄傲,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的测算结果都不够精确呢?

  5.解答开始的问题

  现在你能准确的判断出小黄狗和小灰狗谁跑的路程长了吗

  (四)总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1. 如果知道圆的直径,你能计算圆的周长吗?

  板书:圆的周长 = 直径× 圆周率

  C =πd

  2. 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又该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

  板书:C =2πr

  追问:那也就是说,圆的周长总是半径的多少倍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判断并说明理由:π = 3.14 ( )

  2.选择正确的答案:

  大圆的直径是1米,小圆的直径是1厘米.那么,下列说法正确是:()

  a.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b.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

  c.大圆的圆周率等于小圆的圆周率。

  3.实际问题:老师家里有一块圆形的桌布,直径为1米。为了美观,准备在桌布边缘镶上一圈花边。请问,老师至少需要准备多长的花边?

  <四>、课外引申,拓展思维

  如果小黄狗沿着大圆跑,小灰狗沿着两个小圆

  绕8字跑,谁跑的路程近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5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细绳、圆片、学生准备生活中的圆形物品等。

  教学过程:

  一、 认识圆的周长

  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看过《米老鼠和唐老鸭》吗?

  师:今天钱老师把这两位“巨星”请到了我们的课堂,咱们鼓掌欢迎它们的到来好不好?

  (生齐鼓掌!)

  师:看,米老鼠和唐老鸭在跑步,唐老鸭沿着正方形路线跑,米老鼠沿着圆形路线跑。到底谁跑得路程长呢?(屏幕动画显示)

  2.迁移类推

  师:(让学生自由发言后说明)究竟它们谁跑得路程长?如果给你有关数据你能裁定谁跑得路程长吗?

  (1)师:谁来说说要求唐老鸭所跑的路程,就是求什么?(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长。)

  (2)师:谁再来说说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长?你会求正方形的周长吗?

  (围成正方形四条边长的总和叫做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4。)

  师:知道边长×4的含义吗?(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系,周长是边长的4倍。)指名说。

  (3师: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呢?(圆的周长)

  师:很好!那什么叫圆的周长,又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愿意吗?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4)师:我们已经知道,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这条曲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

  师:谁能概括一下,什么叫做圆的周长呢?小组讨论后指名答。

  (完成板书: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师:(出示一教具圆片)谁来说说这个圆的周长就是指哪一部分的长?指名学生边演示边说。谁再来说说。

  3.实际感知

  师:请同学们拿起圆形纸片,小组之间互相指一指、说一说圆片的周长。

  二、测量圆的周长

  1.师: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很容易尺量计算,大家猜猜圆的周长用尺量计算方便吗?(不方便)

  师:(出示教具圆片)那有什么办法呢?在小组内讨论一下。量出一号圆的周长,并把数据填写在实验报告单相应的表格中。听明白了吗,开始。(小组活动)

  2.小组汇报:(预设)

  (1)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

  方法一:用线绕

  师:谁来与老师配合绕给同学们看看?

  (师生合作用绕线的方法去测量圆周长)

  师:这样绕了以后,怎么就知道了圆的周长呢?(生说明)

  师:(课件补充说明)用线绕圆一周以后,捏紧这两个正好连接的端点,把线拉直,这两点之间线的长就是什么……?(圆的周长)

  (2)师:除此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方法二: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

  师:(课件演示)请看大屏幕,在圆上取一点作个记号,并对准直尺的零刻度线,然后把圆沿着直尺滚动,直到这一点又对准了直尺的另一刻度线,这时候圆就正好滚动一周。圆滚动一周的长就是什么……?(圆的周长)

  (3)师:现在老师给你一个圆,你会测量它的周长呢?(会。)

  师:真的吗?谁敢来试试。

  指名一生上台测量黑板上的圆。可能用线绕。

  师:有什么感觉?(不方便!)

  师:那你可以把它搬下来滚动呀!

  这就说明用绕或滚这两种方法测量圆的周长,有时还很不方便。这就需要我们探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普遍方法。

  三、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1.猜测

  师: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周长是边长的4倍,圆的周长是否也与圆内某线段长有关系呢?(半径、直径)

  2.验证

  师:谁知道圆的大小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吗?(半径或直径)

  师:圆的周长是不是和直径有关呢,请同学们来观察几个圆。(媒体演示)

  师:哪个圆的直径最长?哪个圆的周长最长?哪个圆的直径最短?哪个圆的周长最短?

  师:你感觉到了吗?

  (圆的直径越长,周长越长;圆的直径越短,周长越短。)

  师:这就说明圆的周长肯定与圆的什么有关系?

  (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系。)

  师:圆的周长与直径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要同学们自己去发现。现在请小组内相互分工一下,每位同学测量一个圆片的直径,并计算出你那个圆片的周长除以直径所得的商,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并把数据填写在相应的表格中。

  (生实际测量、计算、填表)

  3.展示汇报

  师:哪一个小组愿意来汇报你们的数据。

  师:从他们汇报的数据看,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吗?(商都是三点一几)

  师:也就是每个圆的周长大约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其他小组的也是这样吗?

  4.揭示规律

  师:这就说明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肯定是有规律的。在我们所测量的这些圆中,每一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屏幕出示图3:

  师:在这三个圆中,不管是大圆还是小圆,每一个圆的周长也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如果再换成其它的圆来度量或者计算的话,同学们还会发现,它们每一个圆的周长仍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谁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圆的周长与它直径的关系?

  (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师:这就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这个表示3倍多一些的数,其实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圆周率用字母"π" (读pài)表示。

  5.介绍小知识。

  师:讲到圆周率,我们不得不提到祖冲之。(媒体介绍祖冲之及圆周率的有关知识,增强了感染力,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五、揭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师: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想要知道这个圆的周长,其实我们只要测量出什么就可以了?

  (测量出它的直径)

  师:那么已知这个圆的直径该怎样求它的周长呢?(用直径去乘圆周率)

  师:说得不错!(课件演示并教学用字母表示公式C=πd的过程)

  (板书:C=πd)

  师:如果已知圆的半径r,可以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你是怎样计算它的周长呢?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C=2πr)

  练习:(屏幕显示)现在你能裁定米老鼠和唐老鸭谁跑的路程长了吗?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唐老鸭跑的路程更远。

  六、应用圆周长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 教学例题: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课件出示)

  (1)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弄清列式的依据。

  (2)小结:已知直径求周长可直接套用公式。

  2.通过媒体演示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作业。

  饭店的门口竖着一个大钟,它的分针长30厘米。这根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多少?

  小结:已知半径求周长只要先用半径乘以2求出直径,再乘以圆周率,写成公式是:C=2πr.

  七、总结,质疑,看书内化。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谈谈这节课的体会与感受。

  八、巩固练习。

  1.判断。

  (1)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2)π=3.14。

  (3)半径的长短决定圆周长的大小。

  (4)同圆中,周长是直径的π倍。

  2.一个圆形牛栏的半径是12米。要用多长的铁条才能把牛栏围上3圈(接头处忽略不计)?

  3.杂技演员表演独轮车走钢丝,车轮的直径为40厘米,要骑过31.4米长的钢丝,车轮要转动多少周?

  4.求半圆的周长:d=6厘米(图略)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测量,讨论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圆的周长公式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会用字母表示,能运用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圆周率的发展史,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探索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准备:

  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我所准备的教具有直尺、圆形硬纸板、绳子、剪刀、圆周长演示器。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的学具有直尺、圆形硬纸板(大中小各一个)、绳子、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了解图中的事情,提出谁的车轮转动一周走的远,为什么?

  师:那车轮转动一周,谁的车走得远呢?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3、揭示车轮周长概念。

  4、讨论:车轮的周长和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师引入并板书课题:圆的周长。下面我们继续研究,看看圆的周长和直径还有什么关系?

  二、自主探索

  (一)测量硬币

  1、让学生用准备好的材料测量1元硬币和直径和周长。

  师:同桌合作,利用手中的'材料测量出1元硬币的周长和直径。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

  2、交流测量结果和方法,注意测量的过程要交流清楚。

  3、计算并观察测量的数据,推测硬币的周长与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我估的硬币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倍。

  大胆推算硬币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二)测量圆片

  1、提出做一做的要求,让学生用教师准备好的圆片测量并计算。

  2、交流各组测量和计算结果,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三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三)总结圆的周长公式

  1、教师介绍圆周率的发展历程,然后交流感受和启发,进行思想教育。

  师:看来,任何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其实这个倍数是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作圆周率。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师:由于我们在测量时有误差,所以得不到一个固定值。

  师:圆周率可用字母π来表示。板书:π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并在桌子上试着写一写。

  师:我们今天课上研究的圆周率,早在几千年前,我们古人就开始研究了。

  板书:π3.14

  2、引导学生根据周长÷直径=圆周率,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师:根据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如何求圆的周长呢?

  生:直径×圆周率=圆的周长

  师:如果周长用字母“c”表示,直径用“d”表示,谁来总结求圆周长的公式?

  生:c=πd师:板书

  师:那如果把直径d换成半径r呢?

  生:c=2πr师板书

  三、简单应用

  让学生试着用公式求圆的周长

  课件出示(书中例题和镜子实物图。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看着实物镜子,去理解金属条的长就是镜子的周长。)

  学生自己完成,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四、交流收获

  五、布置作业:83页第一题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π≈3.14)

  C=πd或c=2πr

  3.14×40=125.6(厘米)

  答:这根金属条的长至少是125.6厘米。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7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圆》62-6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初步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的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通过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圆的周长》是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62至64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的,同时它又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因而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情分析:

  因为六年级学生正在经历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自主探究、猜测验证、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从而使学生理解公式中的固定值“π”是如何得来的。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准备:

  一套多媒体课件、若干大小不同的圆片、一把直尺、一根绳子、一个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20xx年是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一年,因为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为之骄傲和自豪。虽然世博会已经于10月31日完美落幕,但是,这场规模空前的盛会却创造了7308万人次参观的新纪录。其中,中国馆是众多展馆中的一朵奇葩,深受游客们的喜爱,它的外观好像古代的一顶帽子,因此又被称为“东方之冠”。此外,城市地球馆也得到了中小学生的青睐。同学们,瞧,这是地球馆中的地球模型,它叫“蓝色星球”。如果杨老师绕着它的最大横截面走一圈,大约走多少米呢?(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上海世博会这个情境的创设是为了突破教材,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充满了热情和渴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

  (1)熟悉圆的周长的概念。

  师:既然求大圆的周长没有好办法,那么我们就把小圆片作为研究对象。同学们,你能自己先摸一摸圆的周长吗?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

  (找个别学生示范)

  生: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

  (2)测量圆的周长。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有几种方法,再尝试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去测量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合作交流

  在四人小组内交流方法。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旨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此过程中,通过不断的交流、质疑,实现思想的碰撞与思维方式的互补,也使学生逐渐养成学会倾听的好习惯,并在聆听的过程中学会“取”和“舍”,即学会分析。】

  3、汇报展示

  学生汇报展示滚动法和绳绕法,点评:同学们,刚才有的同学用绳子绕圆片一周,这种方法属于绳绕法。还有的学生把圆片沿直尺滚动一周,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滚动法。无论是滚动法还是绳绕法,大家都是把我们没学过的圆的周长转化为一条线段,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曲为直。(板书:化曲为直)同学们展示的方法里面一定有你最欣赏的,那么就请大家用你们最欣赏最喜欢的方法同桌合作测量圆的周长,并把测得的数据直接写到圆上。

  【设计意图:通过个别学生的展示,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师质疑:这些小圆我们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测量圆的周长,那么“蓝色星球”最大横截面的周长,再比如赤道的长度,还能用以上这些方法吗?

  生:不能。

  【设计意图:再次把学生带回课堂伊始的情境中,在质疑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产生探究一般方法的迫切愿望。】

  4、猜想验证

  师: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

  生1:与直径有关。

  生2:圆的周长与半径有关。

  师:孩子们,因为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一半,与半径有关也就是与直径有关,因此这节课我们先来讨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2)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①小组合作

  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负责分配任务,两人合作测量直径与周长,一人用计算器计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第四个人把相关数据按要求填入表格中。补充完整后,看看有什么发现。

  周长直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

  1号圆片

  2号圆片

  3号圆片

  4号圆片

  ②学习“圆周率”

  师:同学们,由于各种原因,不同的圆计算出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可能不完全相同,但实际上,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通常我们称之为“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来表示,“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我们只取它的近似数π≈3.14。(板书:圆周率,π≈3.14)

  (3)渗透数学文化

  师:孩子们,不仅我们发现了圆周率,古人们同样用自己的智慧得出了圆周率的值是多少。【找学生介绍《周髀算经》中与圆的周长相关的内容以及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听完了刚才两位同学的介绍,你能谈谈自己的想法吗?

  【设计意图:数学文化的渗透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推导公式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圆的周长始终是直径的π倍,而且知道了圆周率是个常量,如果已知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呢?

  生: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吗?

  生:C=πd。(板书公式:C=πd)

  师:如果已知半径呢?

  生:C=2πr。(板书公式: C=2πr)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直径是半径的2倍。

  师:孩子们,就让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再次看看“蓝色星球”吧!已知“蓝色星球”最大的横截面的直径是32米,如果杨老师绕着它的最大横截面走一圈,大约走多少米呢?要求大家先认真审题,然后把你的过程写到练习本上。

  【设计意图:再次回到蓝色星球的情境中,运用新的知识解决问题,首尾呼应,使整节课完整而有序。】

  (三)巩固新知,解决问题

  1、世博会不仅汇聚了各具特色的展馆,还有一些纪念品也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这款金镶玉挂件,其中玉的半径是1.5厘米,如果在玉的一周镶一层金边,那么需要多长的金边?

  2、菲利斯大转盘每节车厢旋转一周大约是251.2米,那么它的直径是多少米?

  3、课件上所展示的是世博会众多花圃中的一个,如果给这个花圃加上栅栏,需要几米长的栅栏?

  【设计意图:这三道习题是从基础练到拓展练的跨越,让学生在掌握了新内容的基础上,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结束语:同学们,虽然我们没有以设计者的身份参与到世博会的建设中,但是我们可以做自己人生的设计师,去建设属于你们的美丽新世界。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化曲为直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π≈3.14

  C=πd或C=2πr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上海世博会作为一条主线,贯穿课堂的始终,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在创设情境时,我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激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其次,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合作、展示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与此同时,我向学生提出质疑,以相同的方法测量赤道的长度,在质疑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产生探究一般方法的迫切愿望。第三,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验证猜想,在理解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及圆周率的基础上,推导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第三次回到情景中,使学生在掌握新内容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最后,在巩固新知解决问题的环节中,以世博会为背景,设计了三道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这三道题实现了从基础练到拓展练的跨越,提高学生发现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8

  教学内容:

  圆的周长

  教学重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探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观看后提问:

  1.谁获胜呢?

  2.它们对自己跑的距离产生了怀疑,都说自己跑的远……

  3.拿起一个圆用手模一摸感知什么是圆的周长。

  二、新课

  (一)介绍测量方法:

  1.绳测法。

  2.滚动法。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化曲为直”的思想,知道绳测法和滚动法测量圆的周长,并让学生感知这两种方法的局限性

  (二)猜想。(三)实验。

  1.小组协作。

  周长c (厘米)

  直径d (厘米)

  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保留两位小数)

  2.汇报测量和计算结果。

  提问:通过这些实验和统计,你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有没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发现每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四)验证结论。

  (五)阅读理解有关圆周率的知识。

  三、练习

  计算方法:

  1.能说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吗?

  c=∏d c=2∏r(板书)

  2.根据条件,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d=10cm r=10cm

  3.(略)

  4.现在你明白小龟和小兔谁跑的路程长吗?谁跑得快?

  5.拓展练习。

  四、总结。

  你学会了什么?请主动用你学会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有关圆的周长的问题。

  附:教学设想

  一、选择与新知识最佳关系的生长点,巧制课件,导入新课。

  “周长”是已学过的概念,但以前讲的长、正方形的周长是指封闭折线的长度,而圆的周长是指封闭曲线的长度。一“直”一“曲”既有联系亦有区别。我抓住这一新知识的连接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课件演示与实验相结合,个别实验和小组实验相结合,讲与练相结合,计算与测量相结合,谈话与板书相结合,讲与练相结合,计算与测量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时空,并且探究的题材对学生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的角色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构建者。

  三、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数学交流能力。

  小组探索通过测、剪、量、算一系列操作认识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一定的倍数关系,巧用课件,概括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附:教后感:

  这次“三新一整合”的活动促使我重温《新教材标准》,改进自己教学观念,学习有关信息技术整合的新模式。本节课体现了我教学观念的一些改变。主要体现在:

  一、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时空。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偏重于“学”的研究(三新活动中的“新学法”)。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传授者,而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数学知识的建构者。师生角色的的变化,使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有了质的飞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这题材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也就是和学生的现有认知状态有一个适度距离(潜在距离),学生在这种状态下的探究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本节课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索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二、利用课件,激发探究兴趣、提高探究效率和培养探究能力。

  课件动感的龟兔赛跑把全体学生引入课堂,理解了课题的含义、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性,激发了探索的兴趣。课件的几次龟兔赛跑的介入,并逐级演示,再加上老师的启发引导和学生的观察思考有机结合,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圆周长的含义,明确学习目的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运用课件设计自学内容,大大节省了板书所用的时间,使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效率得以提高。正方形周长和圆周长比较,大圆周长和几个内切小圆的周长和比较。通过课件的演示,对于引导学生说理,理解疑难问题,培养学生解决新问题的探究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巧妙设计练习,照顾全体,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本节课的练习全部是要利用课堂所学的内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特别是通过小组学习形式让学生利用圆周长的知识举出能解决生活中哪些有关圆周长的知识这一开放性题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照顾了不同层面的学生。学生所举的例子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运用了探究式课堂教学。上课后,也有许多地方值得我进一步深思。例如怎样设问、问题开放到什么程度、信息技术怎样完美地和课堂整合、教学理念的进一步改变……

  探究式课堂是否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1——12页“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线绕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在测量活动中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用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能运用圆的周长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2、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1、每小组一根小绳、一个米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片、计算器。

  2、课件1:阿凡提与国王比赛A、B。

  课件2: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的关系。

  课件3:祖冲之有关资料。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阿凡提的故事。国王多次受到阿凡提的捉弄,非常恼火。有一天,他又想出了一个新招,想为难阿凡提。国王从全国精选出了一头身强力壮的小花驴要和阿凡提的小黑驴赛跑,并且规定小花驴沿着圆形路线跑,小黑驴沿着正方形路线跑。(课件出示小花驴和小黑驴赛跑)

  50米

  师:同学们看,比赛开始了——紧张的比赛结束了。今天的比赛谁获胜了?

  生:国王的小花驴获得了胜利

  师:可是,对于这场比赛小黑驴觉得很委屈,阿凡提也大喊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他们的小毛驴跑的路程不是一样长。

  师:那到底他们的路程是不是一样长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判断一下呢?

  生:量一量就知道了,

  师:谁能说说正方形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生: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有关系,周长是边长的4倍,

  师:也就是说只要测出正方形的一条边长就可以知道正方形的周长,是吗?那小花驴围着圆形路线跑一圈的长度又是圆的什么呢?

  师:有的同学反映可真快,对!这就是圆的周长,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圆的周长?同桌可以交流一下。

  得出: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圆的周长。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发现测量圆的周长的不同方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准备的圆拿出来,那“圆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长”,同桌互相比画一下。

  师:好,想一想圆的周长怎样测量?(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师:把你的好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上台交流测量的方法)

  生:我们的方法是用线绕圆一周,然后量出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生:我们小组觉得直接用米尺绕圆一周就可以读出圆的周长。

  生:我们把圆沿着尺子滚动一周,这一周的距离就是圆的周长,

  生:我们小组还有不同的方法,我们是用线量出圆周长的一半在乘以

  2、就可以求出圆的周长。

  师板:线绕、滚动、拉直化曲为直

  (2)探究发现圆周率和圆的计算公式

  师:我们同学真是太棒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这么多的好方法。那我们能不能用这些方法测量出圆形跑道的周长是多少?

  生:不行,圆太大了,测量不出来!

  师:哦,太大了不容易测量。那大家看,老师画一个小圆,你能不能帮老师测量出来它的周长?

  生:有些圆的周长没办法用绕线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出来

  师:那咱们能找到一种更简便、更科学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我们知道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有关系,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呢?

  生:圆的周长和圆的直径有关系,直径越长圆越大,所以周长也就越大,

  师:有道理!那大家来猜一猜,周长和直径有怎样的关系?

  生:周长是直径的2倍,生:他们一样长,生:我觉得这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4倍)(3.5倍)

  师:大家猜得可真起劲呀!那到底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呢?怎么才能知道?

  生:动手量一量,算一算,

  师:说的真好,这可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动手做来验证一下。同学们想试试吗?每组拿出大小不同的三个圆,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测量。听好要求:

  1、小组同学作好分工,选好测量员、记录员、汇报员。

  2、记录员要及时地把测量员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里。

  3、可以用科学计算器帮忙算一算周长和直径的商。

  3、可以用科学计算器帮忙算一算周长和直径的商。

  师:好,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

  生:实物展台交流。

  师:大家仔细观察分析,看能发现什么?

  圆的周长

  (厘米)

  圆的直径

  (厘米)

  周长与直径的商

  (保留两位小数)

  生:我发现了这三个圆的.大小虽然不一样,但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商都是三点几。

  生:所有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师:看来大家的发现都一样,那我们再来看看电脑小博士是不是也发现了这样的规律?(课件直观展示三倍多一点)

  生:圆不论大小,它的周长都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师:说得真好。圆不论大小,它的周长都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是个固定不变的数!你们的这个发现和许多大数学家的发现不谋而合,

  师:人们通常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这个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师:关于圆周率,大家都知道什么?你说,

  生:我知道我国古代有个数学家较祖冲之好象和圆周率有关系,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关的资料,大家想看吗?

  看屏幕,这就是祖冲之,(课件介绍祖冲之)

  师:我们通过圆的周长除以直径得到了“π”也就是圆周率(板书:C÷d=π)你能通过圆的直径求它的周长吗?用字母表示出来。通过半径能求圆的周长吗?

  生回答、师板书:C÷d=π→C=πd→C÷π=d

  d=2r→C=2πr→C÷2π=r

  三、拓展练习,实践应用

  (1)计算跑道的周长。

  师:(课件显示比赛跑道的有关数据正方形的边长(即圆的直径)50米)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个圆形跑道的直径,请同学们利用公式快速算一算,这两个跑道的周长是多少?看看国王和阿凡提的比赛到底是不是公平?(学生开始计算,知道比赛不公平)

  (2)判断。

  (3)巩固练习:

  A、1、判断并说明理由:π=3.14()

  2、选择正确的答案:

  大圆的直径是1米,小圆的直径是1厘米。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b、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

  c、大圆的圆周率等于小圆的圆周率。

  B、做P12下面T1:填表

  T2:教师指名读题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题中要求的问题实际上是求什么?注意算式与单位。

  四、拓展练习课后延伸

  师:阿凡提看到同学们帮他解决了这个大难题,非常高兴。可是,可恶的国王阴谋没有得逞,心里很不服气,他又冥思苦想出了个新花招,设计出了新型跑道,要和阿凡提再展开一场比赛

  同学们想不想看看新跑道是什么样子

  师:(课件出示新跑道)国王看到阿凡提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心里真是乐开了花,心想,阿凡提呀,聪明人也有犯糊涂栽跟头的时候,我绕里面的小圈跑8字,不知要比你外面的大圈近多少路程,这个第一肯定是我的了。

  师:请同学们课后去研究。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10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p62----64页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其中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重点: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学生以合作实践,讨论交流的方式探究圆周率的含义。

  关键: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具的准备:

  多媒体课件,模型圆,几个直径不同的圆形,线、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出示课件(广场,找学过的平面图形)为理解圆周长的含义做好铺垫。

  (二)教学新知

  1.在情境中内化概念

  (1)由情境图,(课件出示广场图从中找学过的平面图引入新课。生,找出了圆。师,如果沿圆形喷水池走一周的长度,实际就是求圆的什么呢?生:周长。师:上节课大家对圆,有了很多的了解,今天我们继续探究有关圆的知识。)(板书:圆的周长通常用字母C)

  同学心里已经知道圆的周长指的那部分,那你们拿出自己的圆片,用手摸一摸这个圆的周长,并且指给你的同桌看一看。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

  师生共同小结: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

  既然圆的周长是曲线那能不能用直尺直接测量呢?

  2、测量圆的周长

  (1)、这条曲线的长度你有没有办法测出它的长度呢?(让学生独立思考10秒左右)

  (2)、然后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测量方法。并把结果记录下来。(滚动法、绕绳法)

  (3)、小组汇报:哪个组愿意第一个到前面来把你们的方法介绍给大家?(用滚动、绕绳的方法)。(结合学生的方法配以课件演示)

  课件演示的时候让学生观察两种测量方法的相同点是什么?(都是把圆周长这条曲线转化成了线段,然后通过测量这条线段的长度就得到了圆的周长)

  (板书:化曲为直)这种转化的方法在数学学习中很常见,同学们利用的很好。

  (4)、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圆,想请一位同学上来测量一下,谁愿意?

  (5)、演示:转动的风车,形成圆形,问:你怎么不量呢?(这个圆会动,很难测量……如果把地球近似地看成一个球,绕赤道一周的长度是多少,这一周的长度你能测量出来吗?

  (6)、小结:看来象这样动态的圆或很大的圆测量其周长确实存在很大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探究出一种像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一样普遍使用的方法来解决圆周长的问题。

  3.在探究中理解公式(探究圆周长的规律)

  (1)设疑激思

  同学们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边长)哪圆的周长又与什么有关呢?(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看一个实验。)(出示课件 电脑演示:从小到大依次出示2个虚圆)看来圆的周长的确与它的半径有关,与半径有关也就与直径有关,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个问题要同学们自己去发现,请同学们用我们上面的滚动法或绳测法测量手中圆的周长,并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填如下表.)

  测量对象

  圆的周长(厘米)

  圆的直径(厘米)

  周长÷直径=

  交流实验报告单,得出结论。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填写的表汇报一下。(生报数师填表)从他们汇报的数据,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吗?

  生:直径与周长的比值是三点多。

  师: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或补充吗?

  生;虽然圆的大小不一样,但我们算得周长也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师:凡是通过测量计算发现你的圆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的同学请举手。

  师:这说明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有规律的。在我们所测量的这些圆中,每个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如果再换成其他的圆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请同学们看电脑演示。

  通过观察的确是这样,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刚才,同学们测量了大小不同的圆,但却有相同的发现。(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板书: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2)认识圆周率

  ①、实验证明:圆的周长确实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很早以前我国的'数学家就发现了这个规律,下面请同学们听有关圆周率的故事。请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把你认为重要的记在脑子里。

  ②、听了这个故事,你有哪些感受?(我自豪,我骄傲。太了不起了,)师:是啊,中国人真了不起!从古到今,一直如此,我希望同学们也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③、师说明:刚才同学们算到的结果都不是3.14,那是因为做实验时的误差所致。“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写成关系式,(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还可以说成“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

  根据这个结论,你能说出计算圆周长的公式吗?如果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直径,它的字母公式你会表示吗?(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能用字母表示吗?(板书:C=πd)还可以知道圆的什么条件求周长?(半径)知道半径怎样求呢?字母公式怎样表示?(C=2πr)

  ③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出了求圆周长的公式,要求圆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直径)

  做一做 同学们现在我们能不能解决转动的风车,形成的圆的周长的问题?如果老师告诉你风车的半径是10厘米,你能算出周长吗?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圆桌,它的直径是0.95米,你会算它的周长吗?(例1)

  做一做。一辆自行车的车轮半径是0.33米.车轮滚动一周自行车前进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圆的周长。

  d=2米 r=6分米 d=1.5厘米 r=1.5厘米

  2.判断题

  (1)π=3.14 ( )

  (2)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 )

  (3)直接是2厘米的圆的周长是 ( )

  3.14×2=6.28米

  (4)半径3米的圆的周长是

  3.14×3=9.42米

  3.知识的拓展应用

  计算广场圆形喷水池的周长。(计算两个圆的周长,环形,小圆的直径是40米,环宽5米)

  (四)评价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评价一下自己学得怎样?你有什么收获?这些知识是怎样学到的?

  师:同学们,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还有很多,希望你们善于发现,善于探索,善于总结,相信你们一定会拥有更多的智慧,收回更多的快乐!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11

  教学内容:

  义教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0-112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求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

  圆周率意义的理解和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教学设想

  新课程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着眼,提出了“参与”、“探究”、“搜集、处理、获取、分析、解决”、“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关键词。这些在本节课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其中,“参与”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而只有当“参与”成了学生主动的行为时,“参与”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因此要怎样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参与进来就成了基础的基础。这里,老师能善于打破学生思维的平衡状态,使他们产生新的不平衡,从而不断吸引学生参与到新知的探究中来。“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该如何测量?”的问题使学生思维产生最初的不平衡,当学生通过化曲为直的两种方法的局限性,从而打破学生刚刚建立的平衡,进一步吸引学生探究更加简便的求圆周长的方法。

  接着,就是要让学生参与什么,怎样参与的问题了。在引导学生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学生从猜测、分组测量计算到根据新获取的数据寻找共性的东西,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了知识新成的道。在小组活动前,老师鼓励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活动中教师参与其间,关注学生合作的情况。实验后的广泛交流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使接下来得到的结合更具可信度,也使学生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学生“兴趣点”上激疑、质疑,无疑能鼓舞学生的探知、求知精神,使学生真正理解、消化、吸收本课重点内容,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学习。]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1元硬币、直尺、卷尺、系线的小球、计算器、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一起探讨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

  媒体显示:唐老鸭与米老鼠在草地上跑步,唐老鸭沿着正方形路线跑,米老鼠沿着圆形路线跑。

  2、迁移类推。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唐老鸭、米老鼠所跑的跑线,讨论、回答问题。

  (1)要求唐老鸭所跑的路程实际就是求什么?

  (2)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突出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系)

  (3)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程实际就是求什么?(板书:圆的周长)

  3、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些什么问题。学生纷纷发言提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

  梳理筛选形成学习目标:

  ①什么叫做圆的周长?

  ②怎样测量圆的周长?

  ③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④圆的周长怎样计算?

  ⑤圆的周长计算有什么用处?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实际感知圆的周长。

  让学生拿出各自圆片学具,边摸边说圆的周长;同桌之间相互边指边说。

  2、明确圆周长的意义。

  引导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概括什么叫做圆的周长。(媒体显示一个圆,并闪动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是一条什么线?

  (2)这条曲线的长就是什么的长?

  (3)什么叫做圆的周长?

  学生讨论互补,概括出“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显示字幕)

  3、测量圆的周长。

  让学生讨论如何利用桌上的工具,探究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小组内讨论、合作测量,然后一生向全班演示测量方法。

  (1)绳测法:用卷尺绕圆一周测量。

  (2)滚动法:媒体显示滚圆的动态。

  (3)设疑激趣:师甩动手中系线的小球转成圆,让学生测量此圆的周长。

  师:这就需要探讨一种求圆的周长的科学方法。

  4、引导学生探求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让学生观察、猜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

  媒体显示:大小不同的两个圆同时的滚动一周留下的轨迹。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圆的周长与直径的长短。

  (2)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有关系。

  我们知道正方形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与直径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呢?这个问题让同学们自己去发现,请分组测量圆片,填好实验报告单。

  学生操作实验,小组分工合作,测量圆片的周长和直径,并用计算器计算出它们的比值,填好实验报告单。

  (3)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投影学生报告单,引导观察数据,发现规律:无论大圆或小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媒体验证。屏幕上两个圆的直径分别去度量它们的周长。

  (5)概括结论。任何一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即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5、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1)让学生自学课本第111页第1、2自然段。

  (2)思考讨论:任何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是一个什么数?它叫什么?用什么字母表示。

  (3)π的读写

  (4)介绍圆周率和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5)认识圆周率数字特征和它的近似值。

  6、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1)由圆周率的概念得到: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c=πd或c=2πr

  (2)解疑,再现系线小球转成圆。现在会求它的周长吗?只要已知什么?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尝试解答例1,点拔讲解规范书写格式。

  2、让学生提问,你对例1的解答有什么疑问。

  3、练习反馈,完成例1下面的做一做。

  四、实践应用,拓展创新。

  1、判断: ①π=3.14。( )

  ②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π倍。( )

  ③圆的直径越长,圆周率越大。( )

  2、求下圆的周长。

  3、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1)生试做

  (2)反馈

  (3)生完成P112做一做

  4、看平面图计算。(媒体显示课始呈现的唐老鸭与米老鼠跑步的画面):如果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与圆的直径都是5米,你能判断出谁跑的路程多吗?怎样判断?

  五、总结评价,体验成功。

  1、你学到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2、怎么学到的?(评价总结,指出这些方法还可以用到今后的学习中去)。

  3、还有什么问题?(回顾本课想学到的知识都学到了没有)。

  六、作业

  1、独立作业:练习二十六第4、5、6题

  2、实践作业:

  3、课后思考题:(媒体显示)米老鼠沿着外圈跑,唐老鸭沿着“∞”字形跑,谁跑的路程多一些?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12

  【微课简介】

  《圆的周长公式推导》一课是小学数学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个知识点,适用于对圆的各部分名称已有初步认识并将学习计算圆的周长公式的学生学习。在这个知识点学习中,学生应用互动软件《圆的工具》辅助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对比、分析、概括出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的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

  【教学背景】

  数学是一门需要思维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会出现囫囵吞枣的现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圆的周长公式推导是关于圆的知识学习中的一个重难点,理解圆的公式推导过程是帮助学生学习圆周长公式的关键。由于本班学生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体现出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于是将公式推导这一部分设计为学生应用互动学习软件,在预设的任务中以同桌俩俩合作和四人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这样的自主学习活动更注重于学生学习内容的获取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积极地去探究,通过“再发现”、“再创造”,建构数学模型,从而对所获得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并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而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则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高了学习效率,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

  圆的周长公式推导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个知识点。为了突破这个知识的重难点,应用学习互动软件《圆的工具》辅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用交互工具建构数学模型,应用对比、分析、概括等去解决问题,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能力发展。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是六年级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在学生的知识系统中,对于圆的各部分名称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要学生借助学习软件,在给出的任务和要求中自主探究完成实验活动,从而归纳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教学目标】

  推导并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重难点】

  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方法】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探究法。

  【学习环境与资源】

  1、学生分组,每一组至少有一台联网的计算机。

  2、探究工具软件《圆的工具》

  3、学生探究活动纸

  【教学过程】

  这一环节主要是进行实验探究,构建模型。

  一、出示实验任务,提出实验要求。

  1、把用来记录探究数据的'学生活动纸分发给学生。

  2、介绍实验软件:圆的工具

  3、出示探究活动一的任务:

  二、学生应用软件开展数学实验

  1、同桌合作,轮流进行操作和记录;

  【软件使用说明】

  2、四人小组进一步协作整理数据,发现规律;

  学生应用软件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将相关数据填入活动报告单,小组进行汇报交流,获得结论。

  当学生在完成作业纸时,根据需要可引导学生。例如,当问“圆的直径和周长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会不会随着周长的变化而变化”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归纳出圆周率是固定的一个数值,从而对圆周率有一定的认识,并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让学生讨论并归纳:“根据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如何用半径算出圆的周长?”

  这样的过程将探索圆周率的过程简单化,借助现代化技术提高了课堂效率,丰富了学生对圆的认识和理解。

  3、组间分享:通过组间的汇报,相互补充各组的发现,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圆周率。

  三、建构数学模型

  1、通过实验和交流,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能用直径或半径计算圆的周长。

  2、学会按顺利整理数据的实验方法。

  【教学总结】

  圆的周长公式推导过程在教学中一直是个难点,以往都是让学生拿着圆形物体进行直径、周长的测量,从数据中去寻找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这样的操作过程既耗时又费力,且容易出现测量误差导致计算结果出现较大的差距等情况。因此,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采用了计算机软件的模拟操作,使得整个操作过程的数据精确化,学生借助计算机操作获得的一系列数据,既能获得活动探究所需的数据,又能节约很多操作时间,从而使得整节课的重心放在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上,学生在一系列精确的数据中获得感知,从而顺利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的。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13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周长,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逐步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或半径的内在关系,以便自行找出求圆的周长的方法,加深对圆的周长的公式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动手操作、观察、概括的能力,并能用所学的知识初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发现圆周长与直径(半径)的关系。

  加深对圆的周长公式的理解。

  教学难点:

  探索、发现圆周长与直径(半径)的关系。

  教具学具:

  计算机,投影仪,学具袋。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游戏,一只可爱的小斑点狗在寻找骨头。显示脚印的地方就可能埋着骨头,你们谁想猜一猜,骨头到底埋在哪了?他的猜想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看来不是在这里,谁想再猜一猜?

  大家对这个游戏很感兴趣,其实这个游戏也告诉了大家一个道理,谁来说说看。(老师补充)很多的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之前,都经过了不只一次的猜想,反复的验证。最后才有了伟大的发现。

  我们这节课也希望大家能够勇敢的进行猜想,在通过小组合作来验证你们自己的猜想。

  一、引入

  复习长、正方形周长公式。分别揭示正方形周长与边长之间的倍

  的关系,长方形周长与长、宽和的倍的关系。

  师: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图形的周长?怎么求它们的'周长呢?

  c = 4a c = 2(a+b)

  师: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什么关系呢?长方形呢?

  生:正方形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长方形周长总是长与宽和的2

  倍。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的认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

  (出示课题)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这节课知道些什么?你想研究些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引出这节课的研究内容,例如:

  1、什么是圆的周长?

  2、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

  3、怎么求圆的周长?等等

  师:老师这有一个圆,什么是圆的周长呢?

  师:圆的周长与我们以前讲的长方形的周长相比有什么特点呢?

  生: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

  二、猜想关系,明确研究方向。

  首先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根据学生猜测的结果确定这节课的研究方向。

  接下来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之间是否像长、正方形一样也存在着倍的关系。确定本节课的研究重点。

  怎样才能知道圆的周长呢?可以通过测量,那怎么测量圆的周长呢?(介绍方法)

  师:要想通过公式计算圆的周长,需要知道些什么呢?

  师:因为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系,长方形的边长与它的长和宽的和有关系。你们认为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呢?

  师:圆的周长与直径或半径之间可能会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可以大胆的猜一猜。

  师:到底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倍关系呢?今天咱们这节课重点就解决这个问题。

  三、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发现关系。

  鼓励他们通过小组讨论,利用自己想到的各种办法,操作学具或利用身边的实物,相互配合做试验来研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的关系。

  在过程中,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可以根据自己的猜测来决定是研究圆周长和直径还是和半径的关系,并鼓励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汇报时,交流不同小组的测量圆周长的方法及各自的研究成果,表扬其中的具有创造性的做法和好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

  体会到圆周长与直径或半径之间的倍的关系。

  电脑演示,进一步让学生验证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他们发现的规律具有普遍性。

  师:到底圆的周长和直径或半径有怎样的关系呢?你们的桌上有很多老师准备的学具。一会大家可以利用这些学具,也可以用你们带来的材料或老师这里的教具都可以。总之,你们想用什么就用什么,看哪一组先找到答案。就主动把你们的研究成果讲给大家听。

  (同时板书)

  师:刚才大家通过实际的操作,发现了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之间有这样的关系。老师这里也有一个试验,这是一组有小到大不停变化的圆。点住其中一个圆,大家注意观察,和你们研究的结果一样,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你也可以任选一个和老师选的不同的圆试一试。

  四、认识圆周率,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充分利用学生对圆周率的了解,通过他们的介绍和老师的补充来了解和认识圆周率。

  充分利用有关圆周率的知识,结合祖冲之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并通过从互联网上查到的一些最新的信息,让学生了解圆周率的特点。

  让学生根据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圆周长的公式。

  师:当我们操作准确时,我们会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这个固定的3倍多一点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据,在很早以前就

  有数学家研究它了,我国的数学家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谁知道这方面的知识?给大家介绍一下。——(老师补充。同时出示图片)

  圆周率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同时又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即无穷无尽又没有规律。在计算时为了方便我们取它的近似值

  ≈ 3.14

  通常我们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直径,π表示圆周率。

  师:圆周率表示的是谁和谁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圆的周长除以直径得圆周率,又知道圆周率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值。到底有什么用呢?

  π= c÷d c = πd d = c÷π

  师:刚才我的小组研究的是圆周长和半径之间的关系,圆的周长和半径有什么关系呢?知道半径怎么求圆的周长呢?

  C = 2πr

  估计一下某个同学手中的圆的直径或半径的长,再实际测量一下,然后估算出圆的周长的近似值。

  五、练习。

  1、利用公式解决那些通过测量不容易解决的问题。

  黑板上画的圆,钟表等

  可以让学生分小组亲自去选材料测量。

  2、判断

  (老师口述)只要知道直径或半径的长就可以求圆的周长()

  (举实物)在这两个圆中,甲的圆周长比乙圆的周长长一些。()

  甲的圆圆周率比乙圆的圆周率大一些。()

  (老师口述)π= 3.14()

  六、小结

  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学会了什么知识?增长了什么能力?得到了什么启发?)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知道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情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剪刀、绳子、圆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启发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动画故事:小白兔和兰精灵进行跑步锻炼,争论谁最先到达原来的起点。(正方形和圆形跑道,正方形边长20米,圆形直径20米、跑步的速度相同。)

  2、讨论:小白兔和兰精灵到底谁最先跑回原来的出发点?

  揭示课题。(板书:圆的周长)

  二、探究

  1、观察:看屏幕上的圆,说一说什么叫圆的周长?

  2、摸一摸:拿出一个圆形纸片,指出:拿的这个周长是指哪一部分长?

  3、比一比:拿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

  哪个圆的周长长一些?

  4、量一量:(分小组合作)

  学生用剪刀、直尺和绳子测量出手中圆形纸片的周长。

  5、信息反馈:

  ①小组汇报所测量的圆的周长是多少?

  板书:周长

  ○ 12cm多一些

  ○ 31cm多一些

  ○ 47cm多一些

  ②生说一说是怎样测出圆的周长的?(绳测法、滚动法)

  ③(课件演示)绳测法和滚动法的操作过程;

  ④讨论:能用这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

  (教师演示)拿一根栓了重物的绳子在空中抡了一圈

  如何才知道它的周长呢?

  6、①猜一猜:圆的周长和圆的什么有关系?

  ②(课件演示)三个直径不同的圆,分别滚动一周,得到三条线段的`长分别是三个圆的周长。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有关系)

  7、①再猜一猜,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有什么样的关系?

  ②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测量、计算、讨论圆和直径的关系。

  ③小组汇报测量结果。

  板书:周长直径

  12cm多一些4cm

  31cm多一些10cm ○ 47cm多一些15cm

  结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④课件出示:验证学生发现的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

  ⑤小结:无论圆的大小、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8、介绍圆周率,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①教师引出“圆周率”,介绍用字母“∏”来表示,并介绍读法。

  ②出示祖冲之画像,配音介绍祖冲之及圆周率知识(∏≈)

  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9、讨论:如果知道了一个圆的直径或半径,怎样求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C=∏D或C=2∏r)

  三、计算

  1、让学生把测量的三个圆用公式计算出三个圆的周长来。

  2、让学生把老师在空中用绳子甩一圈的圆的周长计算出来。

  (绳子的长度就是圆的半径)

  3、抢答:

  ①D=1分米,C=?

  ②r=1厘米,C=?

  ③C=米,D=?

  4、出示例

  让学生独立计算。

  5、裁定原来兰精灵和小白兔的争论。谁先到达起点?知道是为什么了吗?(课件演示跑的过程)

  四、评议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有何感受?

  2、本节课学习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

  3、本节课学习后对你生活有什么帮助?

  4、在学习中你认为自己表现如何?谁表现最好?为什么?你准备在以后学习中怎样做?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15

  教学目标:

  1.生经历圆周率的探索过程,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长的公式,能运用圆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探究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掌握圆周长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小不同的圆、线、小尺。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4。

  1.话交流:同学们,我们经常听人们说:“我买了一个28的自行车。”“我买了一个24英寸的.彩电”。这里的“28”和“24英寸”都是表示物体规格的数字。

  2.件出示例4题目及图示,全班交流:你从图中了解哪些信息?

  3.组交流:从你课前滚动大小不同的圆片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4.件演示车轮滚动,验证学生的发现。

  5.班交流:

  你觉得圆的周长和圆的什么关系?(直径越大,圆也就越大,所以周长也越长。因为直径是半径的2倍,所以说圆的周长跟半径也有关。)

  二、教学例5。

  1.件出示例5,全班交流:这样的实验你们课前做了吗?

  2.拿出课前探究圆周长与圆的直径关系实验单,小组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3.名汇报,全班交流。

  ⑴ 各小组派一名同学展示实验记录单,介绍实验过程。

  ⑵ 纵观各组的实验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生自学课本93页,了解圆周率及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研究成果。

  5.括圆周长公式。

  ⑴ 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如果圆周长用字母C表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谁来说一说π、C、d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板书:C÷d=π,C÷π=d ,C=πd)

  ⑵ 求圆的周长用哪个公式?(C=πd或C=2πr)

  三、巩固拓展

  1.成“试一试”

  ⑴ 学生独立计算。

  ⑵ 全班展示交流。

  2.成“练一练”。

  3.成练习十四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

  4.成练习十四第2题。

  ⑴ 学生独立计算。

  ⑵ 全班展示交流。

  ⑶ 学生订正。

  5.成练习十四第3题。指名口头列式,学生集体计算。

  6.成练习十四第4题。学生独立计算后再汇报交流。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16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绕线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在测量活动中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及圆周 长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能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

  1、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2、计算圆的`周长

  难点

  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教学认识圆的周长

  1、出示两个圆镜图,直径分别为5厘米和8厘米)

  师:要用不锈钢条来给两面圆形的镜子镶边框,哪面镜子的边框长呢?为什么?

  (感受圆的直径与周长有关系)

  师:揭示周长的含义,并让学生摸一摸。

  师:圆镜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呢?你有什么办法来进行测量?

  (1)小组合作,想办法测量圆的周长。

  (2)将各种方法进行展示和评议

  二、探索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师:根据大家的操作,你们发现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呢?有什么关系呢?

  师:你将怎么样研究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的关系?

  (1)小组合作,分别测量4个不同直径的圆,它们的直径与周长分别是多少,并填写入书中的表格内。

  (2)展示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3)认识圆周率

  (4)用公式表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同时推导出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5)用计算的方法求两个圆镜的周长。

  三、练习巩固

  1、做书上第12页1、2题

  2、指导做书13页第3、4、5题

  四、实践活动

  课后自由组成小组,想办法测出一棵大树树干的横截面的直径是多少。

  五、课后思考

  书上13页的“数学故事”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06-07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06-10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10-22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08-30

(荐)圆的周长教学设计05-19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推荐)09-05

荐圆的周长教学设计10-05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优选】04-19

人教版圆的周长教学设计05-25

[热门]圆的周长教学设计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