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九年级语文《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26 10:02:0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九年级语文《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语文《水调歌头》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语文《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诵读诗词的习惯。

  3、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诵读诗词的习惯。

  2、通过感悟本词情景交融的意境,理解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时安排:1教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明月图片〕师:古往今来,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大家想一想,你能举出你学过的古诗词中含有“月〞的诗句吗?

  〔出示李白、杜甫、张九龄等人的关于明月的诗句〕〔请学生齐读〕

  引发问题:见到明月就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那么中秋的明月又代表着什么呢?

  引导学生探讨交流——“月圆人团圆〞

  引发问题:如果在中秋团圆时节,你和亲人不能相聚,你会如何呢?——引导学生理解“离人〞情怀。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的苏轼的《水调歌头》,看看它将围绕月亮向我们诉说什么。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xx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世族地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7岁知书,十多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三、词的特点

  四、朗读体会

  1.字词梳理,展示朗读要求,自由读后抽人个别读。〔教师评价、指导〕

  2.课文录音朗读,学生认真听。注意字音、停顿。

  3.全班齐读。

  4.感悟词的内容。〔结合课文注释,尝试翻译全文〕

  丙辰年的中秋夜,孤身在密州的苏轼一边饮酒,一边赏月。他端起酒杯,遥问青天: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于是,只好在月下慢慢起舞,虽然只有清影随人,但也令我陶醉,清冷的月宫怎么比得上人间! 夜色渐渐的深了,月亮还是那般明亮,他回到了房里准备休息。只见那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又慢慢贴近雕花的窗户,却照得我无法入眠!他想:那可人的月亮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别离的时候又圆又亮?哎!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乐,月亮也会阴天隐藏、晴天出来,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永久圆全。既然如此,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吧!

  五、解读小序,了解背景

  解读小序:明确“中秋〞“达旦〞“大醉〞“子由〞词语的意思。

  问题:小序局部有什么作用?

  ——小序交代了写作时间、原因——思念弟弟子由。

  〔PPT展示写作背景〕

  苏轼和弟弟苏辙情谊深厚。写此词之时,他宦途失意,贬官密州,心情抑郁。这时苏辙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两已有七年多没见面了。这年中秋赏月,作者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之中写下这首词。

  六、品味探究

  1、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什么?两者有何联系?

  2、品味词句,体会诗情。

  1〕诵读全词:女生读上半阕,男生读下半阕。〔要读出情景交融的意味〕

  2〕找出你认为最富有表现力、最能够说明作者情感的词句,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并尝试分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点拨。

  3、师生共同完成对词文重点语句的理解。

  〔1〕读词的上阕:怎样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点拨:“我欲乘风归去〞,明白的说出了他的这种矛盾的意念。他梦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可是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未能望情于现实。在这时,天上和人间,梦想和现实,出世〔消极避世、超然世外〕和入世〔积极努力、建功立业〕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极度的矛盾之中。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月下慢慢起舞,虽然只有清影随人,但也令词人陶醉。这境遇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何似在人间〞是词人“起舞弄清影〞的感受。这时作者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也显示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

  〔2〕读词的下阕:

  ①思考:“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提示:这句话是在责问月亮:你对人不应该有怨恨呀,但你为什么偏偏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又亮又圆呢?词人借此来表达对弟弟子由的深切思念。

  ②体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教师点拨长久与婵娟

  引发:好的作品能让我们更好更多地读出自己所思所悟的东西。

  明确:人生的聚散离合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并非人力所能左右,这是人生无法摆脱的遗憾,既然如此就不必伤悲,在这里作者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一种普遍而深刻的道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同时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乐观精神,以及美好的祝愿——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

  4、主题明确:上阕:望月-思归 下阕:责月-怀人

  七、归纳小结

  《水调歌头》这首词的上阕把酒颂月,抒写了由梦想超尘到复归现实的思想过程;下阕对月怀人,阐发月有阴晴圆缺,人有 悲欢离合的人生哲理。全词意境清远,笔调深婉,表现出作者不为失意、离别所苦的豁达胸襟。

  八、作业布置

  九、音乐欣赏

  播放歌曲《明月几时有》,在优美的乐声中再次体会词文所表达的情怀。

  十、结束语

  优秀的作品优秀的人值得我们一生用心去读。苏轼的这首词,从千年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去……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能再一次与它相遇,我们都能从心底生发出一个真诚的声音:“永远的明月,永远的苏轼!〞

【九年级语文《水调歌头》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05-25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经典15篇05-25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精选19篇)07-07

语文的教学设计12-06

优质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精选11篇)09-18

语文优秀教学设计09-28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02-26

有关语文的教学设计02-26

语文知识的教学设计03-30

语文综合教学设计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