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汇编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北师大教材一年级(上)P8—9。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在预习活动中理解和体验“0”表示的意义,
学会写“0”。在认识“0”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
活的联系。
2、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
预习策略分析:
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0的含义和0的书写。通过预习,让学生理解从有到无的变化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直观形象的`体会到“没有”可以用0表示,从而提升学生对0的认识。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同时,进行0的书写。
预习设计:
1、 孩子跟家长玩“摘苹果的游戏”。家长说苹果数让孩
子取,从而让孩子体验0的意义。
2、 通过找资料,了解“0”的发展史。
3、 让孩子在生活中找什么地方用到0,让孩子感受0不仅
表示一个数,还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线等不同的含义。
4、 统计数量,让孩子自己尝试书写0。
教学预案:
一、 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几个数了,下面老师出示卡片,请看卡片上是几就拍几下手掌。
二、探究新知,发现问题。
1、 初步感知“0”的含义。
师:昨天跟父母玩摘苹果游戏时,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怎么表示呢?请你自己想一个表示的方法,然后小组交流。 生:(鼓励多种表示方法,各抒己见。)
师:我请字体最漂亮的孩子展示你的统计图表,汇报你统计 的结果。
生:
师:在数学上,一个也没有我们用“0”这个数字来表示。
2、 丰富“0”的含义。
师: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你在生活中还找到哪些地方遇见过0。
生:温度计上遇到了0。
师:0在温度计上表示什么?
生:气温是0度。
师:还有那些同学想汇报?
生:尺子上看到0刻度。
师:0表示开始,是起点。(了解0在直尺上的作用)
3、 0的书写。
师:0有这么多用处,我们应该学好0,写好0。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这个“0”的形状像什么?
生:像鸡蛋......
师:《写0儿歌》
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要想把它写得好,封口之处是关键。
4、 “0”的发展史。
师:谁愿意分享你找的关于“0”的发展史?
生:
三、联系实际,运用新知。
1、填一填。
出示课本“小猫钓鱼”主题图,依次填写每只猫钓了几条鱼?用数字几来表示?
2、一笔画。(从0出发。)
3、游戏:排一排。
(1)拿出0——5的数字卡片,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
(2)小组汇报排名结果。
4、练习拓展。
做P9“练一练”。
四、总结课堂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
2、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及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词语盘点
1、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组织一分钟记忆竞赛、一分钟抄写竞赛。
二、交流平台
1、温故而知新。学完一单元后,我们应当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小结,看看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如:喜欢本组的哪篇课文?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习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有没有提高?围绕本专题,在课外又阅读了哪些文章或书籍?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你对读书带来的乐趣是否有了更深的体会?你是否学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我们可以围绕某一方面的`收获展开讨论,也可以多方面交流各自的体会。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赏析佳句。
⑵
赏读美文。
⑶
研讨读书方法。
⑷
交流收获、体会。
三、日积月累
1、激情导入: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以乐学好读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做个热爱读书的人。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⑴
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
⑵
尝试理解:
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⑶
学生质疑,组织解疑。
3、背诵名言。
4、出示课外有关读书的名言,
拓展积累。请同学们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⑴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⑵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高尔基
⑶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
⑷
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⑸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
潮
5、请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6、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最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回顾·拓展一,回顾·拓展一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复习音序查字法;能正确拼读音节,根据音节写出汉字。
2能根据意思写出学过的词语。
3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能用“谁、在什么情况下、总是怎么样”的句式写句子;能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4学会按指定的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建议
1教学第一题。
参考答案:钢铁铸成;查“
2教学第2题。
先让学生拼读音节,读准字音,读得不准的',让学学生自己纠正,填写后,师生共同订正。答案;恢复、健康、烈士、抚摸、乡亲、新奇。
3教学第3题
答案;(1)挽词;(2)将信将疑;;930如释重负;940安然无恙。
4教学第4题。
指导步骤:(1)从本单元的课文中分别找出题目所列的3个句子。
(2)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修饰词语。
(3)让学生说说加与不加修饰词语在意思的表达上有什么不一样。
5教学第5题。
该题训练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句子是完整的句子,并能把句子补充完整。指导步骤:
1)教给学生判断一句话是否完整的基本方法。一般说完整的句子至少至少包括两个部分:“谁”、“干什么”(或“怎么样”)“什么”、“怎么样”;“什么”、“是什么”。如果一句中缺其中的某一部分,就是不完整的,意思也就无法表达清楚。
2)用上述方法去检验练习中的句子,就能发现,第2句是完整的句子,它将了“谁”“怎么样”
3)用同样的方法把地(1)、(3)句补充完整。
6教学第6题
指导步骤:
1)明确题意,让学生知道写句子的要求是什么;
2)让学生充分思考后指名试说,并评议订正;
3)笔答时,注意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并加上标点符号。
7教学第7题
本题是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
先让学生评评读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然后让学生轻自由朗读,边朗读边体会短文的思想感情,并进行简单的交流;
接着指名试读,评议订正;
最后全班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短文,注意把小刚“焦急---高兴---失望----快乐”的感情变化读出来。
三课时安排
第1课时:教学第1~4题
第2课时:教学第5~7题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学生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美好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从文章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里感受;激发学生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同学们,当老师表扬你时,心情怎样?
2是啊,受到表扬,我们的心情是高兴的、快乐的,但是有一种快乐,不但表现在脸上,还表现在心里,这种快乐便是给予。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第24课《给予是快乐的》。 板书课题,理解“给予”意思,理解课题意思。(课题就是助人为乐的意思。)
齐读课题。
二、预习探究,理清思路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3页,自由朗读这篇文章,边读边想:文中写了谁给予谁快乐?
3、同桌交流:看看谁找到的答案最多。
4、全班汇报:生说,教师副板书
( )给予( )快乐
保罗 男孩和弟弟
男孩 弟弟
保罗哥哥 保罗
教师小结,表扬同学们会读书并问:在这些答案中,你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谁给予谁快乐?(男孩给予弟弟)
三、品读文本,感悟男孩美好品质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5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哪句话中读出男孩想把快乐给予弟
弟?并把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画下来。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
汇报:你从哪句话中读出男孩想把快乐给予弟弟?
学生读画的句子,教师重点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1)指一生读这段话,谈体会。
(2)男孩和保罗的`想法一样吗,你能说说他们的不同吗?
(3)生说,教师填充表格,请同学们观察表格:这两个人的想法仅有一字之差,你能
找到吗?(学生找到“有”和“当”)
这两个字分别意味着什么?生说,教师总结:“有”意味着拥有、索取,“当”意味着奉献、给予,板书:奉献
(4)你能读出他们的不同吗?找两位同学读,读出不同。师生分角色读,男女生合作
读。
小结:男孩虽然小小年纪,但是当他看到这样一辆又大又漂亮的车时,他想到的不是自己拥有,而是想到要奉献给他的弟弟;当他听说保罗有一个给予弟弟新车的哥哥时,男孩想到的不是想有一个这样的哥哥,而是想当这样的哥哥。听了男孩的这句话,保罗大吃一惊,可是,更令他吃惊的还在后头呢。
2、品读第11自然段,体会男孩美好心灵
(1)出示11段内容,指一生读。
(2)大家都来读读这段话,老师相信会读书的你一定能读出自己的体会。
(3)指生读,谈体会。引导学生从男孩的心情以及对弟弟的关爱方面谈。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男孩的快乐心情以及对弟弟的关爱。
“讲”字,你读出了什么?男孩平时除了对弟弟讲圣诞礼物,还对弟弟讲什么? 师小结:多好的哥哥啊!始终想的都是弟弟,平时给他讲好看的圣诞礼物,今天想到的还是弟弟,你能把这种对弟弟的爱读出来吗?
3、在这之前,当男孩请求保罗把车开到家门口时,保罗怎样想?
现在,听了男孩的话后,保罗明白了什么?
小结:保罗明白了,男孩不是想在小朋友面前炫耀汽车,而是想让他那腿有残疾的弟弟亲眼看看汽车啊!听了男孩的话,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为什么?
师:是啊,他从没见过这样的孩子,一心想到不是自己,而是他的弟弟,所以保罗下了车——
生接读课文“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坐了进去。” 师:三个人一起走向了圣诞前夜,(出示圣诞夜景)瞧,圣诞节的夜晚流光溢彩,圣诞树在璀璨的灯光下显的更美丽了,上面挂满了一份份美好的祝愿,欢声笑语溢满整条街道,望着这美好的一切,从没出过门的小弟弟很快乐,他第一次坐上了漂亮的汽车,第一次到过了他从没到过的地方,第一次看到了他从没看到的景物,所以今晚的他一定很难忘。
男孩和保罗为什么难忘?
小结:男孩因为帮助弟弟,让弟弟坐上汽车,看到弟弟快乐,男孩也很快乐,所以今晚的他也很难忘。
保罗呢,被男孩的品质感动、感染,帮助兄弟俩坐上汽车,看到兄弟俩快乐,他也懂得了帮助别人是快乐的,最重要的是,他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
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四、拓展延伸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不能说说现在理解的“给予”的内涵。
2、自古至今,人们都把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当作美好的品德,有许多人,也在像文
中的男孩一样,像保罗以及保罗的哥哥一样,默默奉献着爱心。
出示名人名言,指生读。
3、生活中,书籍中都有许多关于奉献,关于给予的故事,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发
给你的阅读材料《爱心树》,然后思考,大树为什么很快乐?
学生读后,交流问题。
4、总结:大树因为给予男孩帮助而感到快乐,他的爱心同样让我们感动,希望同学
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多给予别人一份帮助,多给予别人一丝关怀,自己也收获一份真正的快乐。
5、推荐阅读:
《给,永远比拿愉快》
《爱的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了解标点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在搭配词语、读“节气歌”中巩固识字,积累词语,并了解二十四个节气。
3、感知动物的奇妙,能把自己了解的动物讲给同学听,并能把说的内容写出来。
4、通过课内外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细心观察、了解自然的习惯。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让三个同学扮演句号、感叹号、问号,介绍三种标点符号的形状特点,再各说一句话,表示自己扮演的标点应表达的语气。
感叹号:同学们,我是感叹号。(手指头饰)这就是我的形状,小棒槌下加个点儿。我的感情最强烈,文章里谁也没有我重要!
问号:(一副沉思状)我的形状像只小耳朵,大家叫我小问号。当你写了一个小小的问题,我马上跟在句子的尾巴上。要是没有我来发问,怎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句号:我是小圆圈--句号。当你写完一句话,就得把我放在句子末尾的右下角。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没有了我,话就是说个没完没了。
2、自读句子,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
3、组内读句子,比比谁读得好。
4、说出发现。说说每组两个句子的意思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5、游戏强化。每组派两个人参加比赛,俩人背对背,师指句子,一人读,另一个人写出标点,大家用掌声鼓励获胜小组。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a.轻声读读8组形近字和生字带出的词语。
b.小组交流识记10个生字的`方法。
c.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介绍识字方法。
d.变序抽取字卡,以竞赛的形式认读、扩词。
2、我会连。
a.明确。
b.动手连一连。
c.同桌交换,互相订正。补充练习:
追赶 羽毛
搅拌 羊群
抖动 水泥
晴朗的 馒头
香甜的 财富
宝贵的 天空
3、读读背背。
a.看课件或文字补充材料,了解二十四个节气。
b.读节气歌和二十四个节气。
c.借助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节气歌”的意思。
d.背诵“节气歌”。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6
教师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生字词,理解诗句意思。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体会两首古诗的异同。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陶冶爱美情操,激发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唤起记忆,营造氛围。
谈话: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你瞧,微风轻拂,万树摇绿,百花绽放,到处生机盎然,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理想,新的希望!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对春天充满深情,歌颂赞美它!今天就让我们尽情地享受春天、赞美春天,享受生活、热爱生活吧!
1、齐背《春日》。
2、“万紫千红”主要指的是什么?(花)我们今天再来学和花有关的两首古诗。首先学习《游园不值》这一首。板书题目。解释“值”的意思。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了解诗意,质疑解疑
1、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指名读,纠正字音及不恰当的停顿。
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并且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4、在小组内交流。
(1)、在小组内说一说古诗的大体意思。
(2)、交流不理解的字词。(注意“屐”“印”的意思)
5、全班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三、入境品读,体味诗情。
1、学生再次走进古诗,读古诗,谈自己的感受。
2、抓住重点诗句领会诗情。
(1)谈对“小扣柴扉久不开”的理解。如果没有联系到上句,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前两句。
(2)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
(3)指导朗读: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吗?
(4)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得慢一些。
(5)就在作者失望扫兴的时候,事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出后两句。学生齐读后两句。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
(6)由作者高兴的心情引出“满园春色”。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把满园春色拍成电视片段,每一个同学都会有一个不同的版本。展示老师的版本:
牡丹高贵地昂着头,/ 玉兰花谦虚地含着笑。/ 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黄鹂在枝头上歌唱。
(7)学生准备版本,然后指名说。
(8)指导朗读,把作者欣慰的感情读出来。
3、赏读全诗,诵读全诗。
(1)范读古诗。把作者由扫兴变为欣慰的感情读出来。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3)全班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四、学习第二首古诗。
导语:刚才很多同学都写出了属于自己版本的“满园春色”,我国唐朝大诗人杜甫也早已写出了杜甫版的“满园春色”,想看吗?现在来看《江畔独步寻花》。
1、总结学习第一首诗的方法。自读――借助工具书了解大体意思――小组交流――感悟诗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自主、合作学习这首古诗。
3、师生互动。学生大体说说古诗的意思。谈自己的体会。教师补充当时的时代背景。
4、感情诵读全诗。
五、比较两首诗的异同,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默读两首古诗,想想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3、在全班交流。教师着重指导学生领悟语言表达方面的直白与含蓄。
六、自学本课生字。
七、课堂小练笔。
同学们,属于你自己版本的“满园春色”是什么样子?能写一写吗?
扩大阅读范围,布置作业。
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读一读。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7
成尚荣先生在《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一书中指出,语文课应为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语言”是指词汇按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的符号系统;“精神”是指人在特定情境中思维、想象、情绪与兴趣等因素相互交融的反映。“同构共生”是指共同建构、生成、发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吴忠豪教授指出:所谓“有新鲜感词句”,是指那些学生感到陌生的、口头书面语言中从来不用的词语或句子。小学生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期,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时积累那些陌生、有新鲜感的词句,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意识,将言语实践能力的提升与精神世界的丰盈结合起来。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第二学段的起始段,本篇课文是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学生正处于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的过渡时期,学生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语文的学习内容也由词语向篇章过渡。因此要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让学生初步养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语文积累,通过精读、品读重点句段,引导学生逐步体会理解课文的方法,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积累,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艳”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通过边读边展开想象,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独特美。
3.学习并尝试运用拟人化的表达,体会作者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喜爱之情。4.关注并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坝、汉、艳”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初步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快乐学习生活。
3.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初步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快乐学习生活。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标注出新鲜感的词句。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经过两个月短暂而又漫长的暑假生活,你们又长高了,更懂事了。今天来学校时,你们细心观察过我们熟悉的校园了吗?(二)请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久别的校园如今给你的感受怎样?谁来夸一夸我们的校园?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8
教材简说。
我们熟悉的歌曲《快乐的节日》,歌词生动活泼,韵律欢快优美,充满了喜庆的节日气氛。唱一唱,读一读,眼前仿佛看见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在尽情地歌唱、尽情地欢跳。他们像春天的花朵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花儿、小溪、向他们点头、祝贺、歌唱,他们在祖国的培养下快乐成长。课文插图更增添了课文的蓬勃生机,使人欢笑、让人陶醉,幸福生活跃然纸上。
学习目标。
1.认识“吹、祝”等14个生字,会写“吹、地”等6个字。
2.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
3.能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并有实现未来理想的愿望。
教学建议。
(一)认字写字。
1.课前预习自我探索识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识记这些字的。
2.老师指导归纳识字方法:
按偏旁归类识字:祝、祖、福都用“礻”旁,与祭祀有关。
分解部件识字:贺(加+贝)、国(口+玉)、羽(习+习)、理(王+里)。
形近字比较识字:度―席。
在积累词语中识字:希望、培养、幸福、勇敢。
3.难音字:祝(翘舌音)、祖(平舌音)、幸(后鼻音)。
(1)指导写字巩固识字:范写,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个别指导;出示字卡,书空临写;听读默写,自查练写。如:“朵”(“几”字当头去掉钩)。
(2)巩固生字:给课后生字注上拼音;读字卡猜词语游戏(读生字卡让学生想词语看看和字卡后的词语是否一样)。
4.写字。
本课要写的字有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吹、地、快、师”,四个字都应该写得左窄右宽。要注意的是“吹”字的口字旁要写得高而小,“地”字右边的“也”字要接见第十五课“她、他”的写法,“师”字的第二笔是竖撇。“乐”字一共五笔写成,第二笔是竖折,应该提醒学生注意。
教学方式: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找找写好这个字的关键笔画,再看老师范写,最后独立描红临写。
(二)朗读感悟。
1.读读课题,想想有哪些节日让你感到快乐?
2.细读前三节,感悟“红领巾”为什么快乐?
第一节:为做这项有意义的活动而快乐。因为老师带领他们到花园里、到草地上。
轻读:“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啊抚摩着我们”。
第二节:为听到动听的话语而快乐。因为花儿小溪向他们点头歌唱,说他们是祖国的希望。
第三节: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为未来的理想而快乐。
3.看图朗读想象,感悟“红领巾”的快乐表现在何处?
4.自由朗读感受“红领巾”的欢乐与幸福。
5.读单元提示语,体验自己生活的快乐,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引导背诵课文。
方式:
(1)老师提示关键词背诵。
第一节:小鸟……风……我们……。
第二节:花儿……小溪……它们……。
第三节:感谢……我们……像……等……就……。
第四节:唱呀,跳呀……。
(2)看图背诵。
(3)随歌曲背诵。
(三)实践活动。
1.读一读,继续往下说词语(课后习题),小组开火车比赛,看看哪组接的.词语多而快。
演唱的形式:可独唱、领唱、齐唱的形式,也可让学生讨论处理每段的演唱形式。
3.会唱以后,可带领学生到野外表演唱,也让他们体验书中“红领巾”的快乐和幸福。
教学设计举例。
(一)设置情境,看图入手,导入新课。
1.板书“节日”,你知道一年有哪些节日?
3.出示课文插图,说说图中小朋友为什么那么高兴?他们在过什么节日?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分节朗读全文,师生共同正音。
3.出示词语,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提醒大家。
祝贺祖国培养幸福勇敢。
理想度过希望羽毛。
4.合作,交流记字方法。
5.再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熟读通句子。
(三)图文结合,感悟课文。
1.看图,听老师范读,听出课文里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快乐,让学生说一说。
2.分小组学习讨论:
(1)分节朗读,想想,“红领巾”为什么快乐?他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
(2)你能通过读,表达“红领巾”快乐的心情吗?
3.小组比赛朗读,看看哪组读得好?
评价标准:读正确;读得流利;读得有情(快乐)。
(四)歌曲欣赏,想象说话。
1.播放歌曲,学生跟唱。
2.听曲子,想象自己快乐节日的情形,并说一说。
3.听曲子,读课文,表演唱。
(五)朗读全文,指导背诵。
1.学完全文,让我们感到生活是多么甜蜜,我们是多么幸福。这次,让我们一起把课文从头到尾朗读一遍。
2.按提示语背诵课文。自由练背―两两互背―自愿背―齐背。
(六)巩固生字,指导写字(田字格中的字)。
1、认读字卡。
2、分析结构,说偏旁。
3、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提示:做窄右宽的字:吹、地、快、师;对准竖中线写的字:乐、老。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
教学重点:
在指导学生自渎课文的基础上,采用交流读与评价读相结合的方式,结合读课文正音、记形,学习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让学生说说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什么,谈谈自己的想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交流法、探究法、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卡片、录音带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培养朗读能力;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小朋友们,咱们今天学习一篇新课文,谁来为大家响亮的读一读课题?【出示课题:我选我】。
读的真响亮,我们一起读一读。读的很整齐,同学们,一看这个题目,老师就很好奇,我选我是什么意思啊,为什么这位小朋友要选自己呢?我想在座的各位小朋友一定有跟我一样的疑问,现在请打开课本。
二、初读课文,感知领悟
1、课前,小朋友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我再给大家一点时间,请小朋友们自由响亮地读一遍,谁读完了,就马上端正地坐好,老师要看看,谁读的又快又好,坐的又正又直。好,拿起你的课本,开始吧。
2、小朋友们刚才读的非常认真,那谁来告诉老师,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既然有四个自然段,老师现在就要找四个同学分别来读一下。
没有被点到的同学不要失望,等一下还有很多机会可以朗读,现在快竖起你的小耳朵,听听老师要说些什么:读课文的小朋友,要注意朗读时要做到正确、响亮;没有起来读课文的小朋友要认真听,看看谁读得最好,谁读的有错误,听明白了吗?拿起你的课本,现在朗读开始了。
三、指导生字
1、课文大家能读准,老师再来检查一下生字你们认识多少。【课件出示:带音节生字】谁来为大家读一下生字?
2、同学读的不错,现在如果摘掉拼音小帽子,你们还能读好吗?【课件出示:去掉音节的生字】哪个小老师愿意领大家读?
3、现在老师要大家只读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谁还能读正确?【课件出示:我会认】我们来开火车读,只排两个小队,老办法,读对的字,大家就跟读一遍,读错的,大家来纠正他,好不好?来,开始吧。
四、再读课文
1、字词会读了,相信再读课文,你们一定能读得更棒。有信心吗?下面咱们男女生比赛读。仔细听,第一、三自然段女生读,二、四自然段男生读,听清楚了吗?我要看看是男生读得好,还是女生读得好?
2、谁能告诉老师,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五、教授生字
小朋友看,田字格里的都是本节课的需要学会写的生字,仔细观察,哪些字是上下结构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位聪明的小朋友能把他们送回它们的家? 【课件出示:上下结构,左右结构】
现在生字小宝宝都回家了,我们一起给他们找找朋友好不好啊?【课件出示:找朋友】来,我们排火车,找朋友啦。
教生字时注意:切、室、委。
六、作业: 背诵课文
很喜欢这种风格。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懂得尊敬老师是一种美好的品德。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簇拥、深情、白发苍苍、亲吻”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地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6、能仿照课文最后一段设问句的写法,学写几句话。
重点:
理解句子的'重点词语,读懂句子;按事情发展顺序排句成段。
准备:课文录音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学习字词,细读课文第1段。
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谁是她的小学老师呢?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听录音后,讨论思考题,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三、学习生字词。
四、初读课文。
要求读通句子,完成作业本第一题。编好自然段序号。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2、结合“著名”一词,简介居里夫人。
六、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目标:
巩固字词,细读2—4段,落实句子理解的训练,完成相关作业。
过程:
一、提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二、指导学生学习“学习提示”第一二句话。
三、学校课文第2段。
1、自读课文。看看这一段共几句话?
2、齐读第2句。讨论: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比较难以理解?“簇拥”“献上”分别是什么意思?
3、说说这句话我们是怎样读懂的。
4、用学习第2句话的方法,来学习第4句。
四、学习课文第3段
1、轻声朗读。
2、完成课后练习第1题。
3、居里夫人推着老师走向主席台是为了什么?
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3段。
五、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居里夫人是怎样介绍这位老妇人的?人们有什么反应?
2、理解第2句。“深情”是什么意思?“深情地说”我们应怎样读呢?
3、读懂最后一句话。着重理解“肃然起敬”“站起来”“久久鼓掌”。
4、读《学习提示》的后半部分。
六、通读全文。思考:会场上久久不息的掌声表达了人们什么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
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巩固字词,训练按事情发展顺序排句成段。
进一步体味居里夫人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培养尊师重教的思想感情。
过程:
一、复习词语。
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四、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整理句子。(作业本第六题)
五、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学会什么学习方法?懂得什么道理?
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练习学写设问句,完成作业。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1
活动主题:我的家乡
活动目的:在观察、介绍自己家乡的活动中,加强对课文的学习和运用,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
活动年级:一年级
活动动员:美丽的小山村让我们向往,船多、桥多、歌多的水乡让我们迷恋,我们的家乡哪里美?我们的家乡什么多?让我们走出校园,仔细观察,认真搜集,也来展示一下我们的美好家园吧。“我们的家乡哪里美?我们的家乡什么多?”是从教材中提出来的问题,学习《小山村》、《水乡》后,将问题引到“我的家乡”。通过综合学习活动,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园。情境设置有由此及彼的过渡特点,是吹响以课内向课外延伸的号角。
活动安排:
1、当个小画家:家乡的天蓝吗?地绿吗?……细心观察,把你最想画的画出来。
2、谁的故事多:家乡人多故事自然也多,身边发生的;听别人讲的,你能多搜集几个吗?
3、学做小诗人:《水乡歌》中,诗人笔下的水乡令人神往,你也当个小诗人,认真去观察,仿照《水乡歌》遍一首小诗,把我们的家乡描绘出来吧!
4、家乡集锦:我们的家乡是个小山村,与水乡不同,不同在哪里呢?有什么特色?留心观察,把不一样的,如果是特产可以挑选出来,如果是景物可以画下来,如果是图片可以收集起来,合作搞个家乡集锦
活动过程:
学生利用双休日和课余时间,走进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有的画画,有的作诗,有的打听家乡故事,有的搜集家乡的特产图片。或悉心观察,或耐心打听,或到处收集,或三五成群,或独自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加深情感体验,只有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真实体验,学生的情感才得以升华,由喜欢“小山村”、“水乡”到热爱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得法于课内,用之于课外的能力,只有使学生学以致用,课内外的衔接才能落实,如一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融入了对家乡的情感,遍出了如下的《家乡歌》
家乡歌
家乡什么多?
房子多,
这一座,那一座,
座座房子排排坐。
家乡什么多?
南果多
东一片,西一片
片片南果压枝弯。
家乡什么多?
车多,
农用车,公交车,
来来往往如穿梭。
家乡什么多?
人多,
这儿有,那儿有,
大家都是好朋友。
活动交流:
1、学生将描绘的画贴在黑板上,用手中的笔描绘出了心中的家乡。
2、学生讲家乡的故事,有的是听来的,有的是从书上读来的,都是对家乡的认识和看法。
3、展示诗作:有些喜欢写诗的学生,用自己稚嫩的语言,编写了属于自己的歌。
4、家乡集锦:有的学生搞了小小图片展,并用彩笔做了点缀,这是出自他们灵巧的小手,有的学生拿来了家乡的特产:花生、甘薯、玉米粒、南果梨……这是他们精心合作的结果。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女娲的献身精神。学会几种复述课文的方法。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感受女娲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学会复述课文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复习词语,连词复述:
导语:上节课我深入学习女娲补天的原因,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谁能读出这些词语?
1、指名读出下列词语
欢歌笑语轰隆隆黑黑的大窟窿道道深沟熊熊大火围困挣扎零零星星冶炼
2、连词复述。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呢?谁能讲一讲这个故事,最好能用上这里面的词语。
二、品词析句,解读文章
1、女娲看到人类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她难过极了。她要救人类,那么她为人类做了什么呢?到书中找*。
生读书后汇报
2、女娲就是人类的恩人。人类现在暂时脱离了危险,但是洪水还会再来,大火还会再燃烧。女娲深知这一点,所以,她又为人类做了什么?我们找出关于女娲如何补天的词句,看看哪些地方让感动就划出来,作上标注。
3、品句:她忙了“几天几夜”换成“好几天”。
4、说话训练。女娲不辞辛苦为人作了这么多。你现在想对女娲说点什么?带着对女娲的'敬佩,朗读这一段。
5、听了你的朗读我好象看到了女娲正不怕辛苦的找五彩石。找五彩石辛苦,冶炼五彩石补天更不易。读课文第四段看看哪些词句表现出女娲这些品质。
6、找炼石补天的动词。
7、加关联词准备复述课文。
经过千难万险女娲终于把天补上了,她是什么心情?咱们就带着这种心情一起读第四段。如果在这段文字中加上一组关联词。“先……然后……最后……”请你试试应该加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用关联词梳理层次,为学生复述课文提供了一个抓手。)
学生试填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8、小拓展。这个神话故事流传了两千多年,说法不一样,除了书中的这个结局之外,你还知道别的说法吗?
三、体悟主旨、深化理解
1、写作方法指导。“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这段话,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到文中找一找象这样的句子。学生读找到的句子。
四、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五、板书设计:
31女娲补天
起因天塌了一大块
经过找五彩石、炼五彩石、补天
结果天补好了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3
〔解题〕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大约写于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这年7月,白居易自中书舍人除杭州刺史。10月1日到杭州。
《暮江吟》通过对黄昏时分江面特有的瑰丽风光的描写,从侧面反映诗人离开昏暗的朝廷以后轻松愉快的心情。
〔结构分析〕
诗人是选取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时段中的两组景物进行了描写。
第一组景物(前两句),夕阳落照中的江水。江面呈现的两种颜色,细波粼粼、光色凝重。
第二组(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通过对“露”和“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了一种和谐、宁静的意境。
〔语意理解〕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残阳”快要落山的太阳。“铺”阳光贴着江面,平展延伸。“瑟瑟”,形容江水背阴处有如青绿的玉。这两句的意思是:夕阳沿地平线平铺江水中,江水一半鲜明,一半阴暗,一半红光闪耀,金波粼粼,一半呈现碧绿,有如青玉。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怜”,可爱。“九月初三夜”,即夏历初三新月如钩。“真珠”,即珍珠。“弓”,弯弓。这两句的意思是:可爱的九月初三的夜晚,江边的草地上挂满晶莹的露珠,多么像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抬头看,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绿的天幕上悬挂一张精巧的'弓。
〔写作特点〕
1.抓一时一物,表浓重情思。
白居易擅长寄情于物,常常在诗中通过一时一物,在一笑一吟中自然、率直地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思。写本诗时,作者正因不满朝廷的昏暗与各派斗争而舍朝官求外任,心绪本来愁愤交织,但见到暮江美景又将愁愤一扫而光,涌起喜悦与热爱。于是,诗人将新的情思寄托于暮江美景与月夜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轻松愉快。
2.工致入画的技巧。
明人杨慎评《暮江吟》说:“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致入画。”盛赞白居易在本诗中写景的功力。比如,本是残阳照江面,不说“照”,却说“铺”,是因为残阳而近地平线,是贴着地面照过来的,确像“铺”在江上,多么形象!用“铺”显得平缓,写出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亲切、安闲之感。面对九月初三夜晚之景,巧设比喻:把新月比作小巧的弯弓;把岸上凝露,比为闪闪发光的珍珠。再加上暮江、月夜等景色,巧妙地营造了一种恬静、秀美的氛围。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3.认识课后两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借写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1课时。
〔操作要点〕
1.读书指导。
本课阅读要以感情朗读和欣赏为主。
⑴要引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教师要结合时代背景,借助多媒体课件和生动的语言,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之中,反复地读,在读中感悟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⑵教师适当抓住重点诗句进行引导,使学生通过佳句体会诗人的情感。
⑶要引导学生反复读描写景物的诗句,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写法。
2.积累内化。
背诵三首古诗。
3.识字写字。
学生认识“旷、瑟”两个字。可以先在诗文中认识,然后单独拿出来,读音组词。
4.练习。
⑴迁移练习:在三首诗中任选一首讲一讲诗中描写的情境。
⑵实践活动:阅读一些描写日月的古诗阅读欣赏。
资料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朝杰出山水田园诗人,画家。后人评论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朝著名的诗人,继杜甫之后又一位现实主义诗人。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4
一、认真审视教材特性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略读课文体现了以下特性:
1、主题性。人教版实验教材,它是以专题组织单元,每个单元由四篇不同的文章组成,有精读,也有略读,这些文章体裁、内容、写作特色等都相类似,都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与要求。有些单元中的课文虽然体裁不同,但每篇课文之间都有必然的联系,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
2、自主性。相对与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内容浅显,文字通俗,更贴近学生生活,这样正好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阶梯,为他们创设了更好的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
3、拓展性。根据人教版试验教材各个单元主题及课文的不同特点,略读课文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略读课文的教学正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自主阅读,并适当地向课外拓展、延伸,最终实现完全独立阅读。
二、突显略读课文的教学功能
略读课文应根据教材特点以及编写意图,在教学中着重体现以下功能:
1、巩固与迁移。单从课文内容的学习来看,精读和略读无法区别,都要读懂,都是新知。精读课文承担着本单元教与学的主要任务,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这类文章的方法与规律,给学生以“知”;而略读课文则应该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是学生通过阅读实践,将在精读课文中习得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加以运用,是“知”向“行”转化的途径。
2、独自阅读。如果说,精读课文在教学时,必须“细嚼慢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话;那么,略读课文在教学时,教师要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学习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强调学生自读自悟。这是略读课文教材特点所决定的。
3、拓展与延伸。精读课文的阅读是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初步习得阅读方法;略读课文阅读是半独立阅读,是阅读方法的尝试运用;而课外自读阅读是独立阅读,是运用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教学时,我们应该利用好这座桥梁,适时向课外独立阅读延伸。
4、积淀语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略读课文,大多文质兼美,描写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在教学时,我们就应该充分发挥略读课文对于提高学生语言鉴赏能力、品读能力、感悟能力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诵读好词佳句,积淀语言,培养语感。同时应挖掘其自身的语言特色,读写结合,为每组单元的习作训练打下基础。
三、注意把握略读课文的教学尺度
要区分精读教学与略读教学,就是要确切把握略读课文的教学尺度,既不过细剖析,也不作随意教学,要确立略读课文教学的明确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略读教学不等同于略读。略读只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它的任务比较单一,只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如《清明上河图》一课的教学,在学生初知文章大意后,让学生动手制作资料卡,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搜索有效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明白,对于有效的信息,可以用资料卡的形式及时保存,初步懂得资料卡的内容及制作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及时积累资料的习惯。
2、粗知大意并不是浅知。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只是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虽说略读教学讲究“简略”,但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详略结合、层次鲜明,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通过初读感知、重点精彩部分赏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及语言特点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赋予了“粗知大意”比较丰富的内涵。
3、自主阅读并不等于自学。略读课上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机,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略读课上,学生学得自主、开放,教师说得少而精。有的老师就干脆退让一边,一言不发,任由学生天马行空,似乎体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特色。其实不然,略读作为一项教学活动时,教师势必更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的阅读。
4、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具有多重性。略读课文一般都排在本单元的最后,这样编排的目的除了迁移精读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与人文内涵外,还应该让略读课文发挥总结与延伸的作用。人教版实验教材每个单元以专题组织的一篇篇不同的文章,它们相对独立但又互有关联,作为一个整体存在,教学中不能彼此孤立,应该瞻前顾后,有机融合。尤其是排在本单元最后的略读课文,就应该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灵活运用教学策略
在新一轮的课改中,略读课文的教学方式更为开放,更多地尊重学生的选择,课堂力求透露人文关怀的色彩,让学生们自主学习,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由选择学习伙伴,自由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要想提高实效性,阅读方法的选用尤为重要。
1、打破常规,顺势整合。即将同一主题或同一作者的两篇及多篇文章融合在一个或几个单位时间里进行教学,加深学生的感悟。
2、捕捉重点,精略得当。如何捕捉教学重点,不妨从单元导语入手。导语像一条线索串起同一主题的一组课文,建立了学习内容与情感的关联;明确了一个主题单元的学习重点,体现了教材对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目标的重视。
3、比较异同,拓宽思路。充分发掘已学课文的教学价值,引导学生从内容、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比较阅读,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既可以是同一内容不同作者作品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品、同一内容的不同体裁、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等比较。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好句。
(一)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一)学习作者运用对比、反语进行写作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三、教学难点
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四、准备
生字卡片
五、课时安排
二课时
六、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提问学生家里是否养过小动物,有没有留心观察过它们,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请两三位同学站起来给大家说说)。提示学生说出“鹅”,问问学生对鹅的了解有多少。
2、(过渡)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的朋友,大家想不想认识?学生打开课本63页。
3、板出课题,学生读课题,简单介绍作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检查预习情况;
2、开火车读,分组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读课文,逐段读,注意咬字清晰,读得通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边读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读完课文,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或者以前学过的词语来形容文中的白鹅。(引导学生说出“高傲、傲慢、从容、一丝不苟”等词语,随机板书)
3、课文中有哪些词语是描写白鹅高傲的?让学生找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自己读一读,随机板书。
(四)学会品次品句,领会白鹅高傲的含义
1、让学生找一找课文中描写白鹅姿态的词语和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2、学生找一找课文中描写白鹅姿态的词语和句子(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说说它们的意思。
3、抓住对比的手法进行教学
问题:狗的狂吠是怎样的?在这里写的是白鹅的叫声,为什么又写狗的狂吠呢?
学生思考:则是怎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这样用狗的叫声跟鹅的叫声作比较,更能突出鹅的叫声的高傲)
提问:通过这样的比较,你对这只白鹅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一只尽职、勇敢的白鹅)作者喜欢这只白鹅吗?(留下悬念,维持学生的兴趣,下节课再来讨论)
(五)复习、巩固生字词
1、再次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注意区分多音字和形近字
2、学生找出易读错或写错的生字,说说怎样记忆最有效。教师适当范读、范写,也可让学生范读、范写。
(六)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好词好句。
七、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学生齐读生字,教师纠正读音;
开火车读、分小组读、指名读,从多方面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
提问,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大作家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是一种极其高傲的动物,那么,课文主要是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白鹅的高傲的呢?(提问两三名学生,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姿态、叫声、步态、吃相--板书
3、继续学生课文内容
(二)学会品词品句,再识高傲(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要求:
边读边用横线划出本段描写白鹅步态高傲的词语或者句子,自己读一读。
2、请找到的同学说一说,并谈谈自己对这个词语或句子的理解。(教师适当点评,引导学生读出感情,注意把白鹅的高傲读出来)
3、抓住本段的过渡句进行教学--“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问题:这是什么句?它有什么作用?学生思考并回答。(过渡句,作用:承上启下)
4、根据前面环节找出的词语适当板书
让学生解释“局促不安、从容、大模大样、净角”等词语的意思
(局促不安:很拘谨,不自然;从容:镇定,不慌张;大模大样:大摇大摆,有模有样,满不在乎、目中无人的样子;净角:一种戏曲角色,扮演性格刚烈或者粗暴的人物)
5、把握对比的写作手法进行教学
问题:本段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它的妙处在哪里?(对比手法,更加突出白鹅步态的高傲)
(三) 再读课文,深入学习白鹅的吃相部分(课文5-7段)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鹅的吃相怎么样?它需要的'食料有哪些?
2、用横线划出描写白鹅吃相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白鹅吃相的句子。仔细品读,理解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3、深入理解课文,学生回答问题
(1)鹅的食料有哪些?(冷饭、水、泥、草)
(2)这么多食料,它是怎么吃的?(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吃一口泥和草)
请用这个关联词语造句--“先再然后”说说这组关联词语的作用(是白鹅的吃饭的一系列动作更加连贯,更加形象)
(3)“奢侈”是什么意思?(花费大量的钱财追求过分的享受)这里说这只白鹅的食料并不奢侈,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这只白鹅具有怎样的品质?(朴实)作者喜爱这只白鹅吗?
(4)课文中用了那些词语来形容白鹅的吃相?(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
解释以上词语。这些词语说明了这只白鹅的吃相怎么样?(刻板、认真、镇定)
(5)鹅的吃相好笑在哪里?请在课文中找一找。
鹅的吃相那么刻板,不会变通,在它吃饭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狗来偷食)
请学生来扮演偷食的狗和生气的鹅老爷。
抓住“鹅老爷”一词,作者为何这样称呼?(显得更加亲切,体现这只白鹅在作者家的地位很高)作者对这只白鹅有着怎样的感情?(喜爱)
(三)把握情感主线,贯通课文
把握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根据板书,回顾课文。
(四)作业设计
1、完成本课的《新学案》
2、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观察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02-27
小学语文《白杨》教学设计10-23
小学语文《早春》教学设计07-22
小学语文板书教学设计02-18
小学语文穷人教学设计02-27
小学语文《白鹅》的教学设计02-26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03-02
小学语文《猫》教学设计03-06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设计03-10
小学语文《草原》教学设计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