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通用】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注意积累,赏析好词好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和想像,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同学们,每当春姑娘到来的时候,她的使者--燕子(板书课题)就会从南方赶来,你见过吗?在你的眼中,燕子像什么呢?
2、我们再来看一看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眼中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听了课文之后,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什么?
你想不想看到更多的东西?请读课文。
2、自读课文。
3、小组合作学习。
展示自读要求:
(1)读课文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每个生字;
(2)画出生词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小组讨论,说说它们的意思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用;
(3)组员轮读课文(每人一节),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方面?
(4)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读给小组成员听。读后其他组员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4、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情况。
三、小组研读
1、这是一篇经典散文,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非常美,美在以下四个方面。
(1)展示:外形美春之美飞行美歇息美
(2)你们小组最想研读那一方面的美?(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2、展示研读方法:
(1)自读课文,找出哪些词句最能反映这方面的美;
(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
(3)小组交流补充;
(4)讨论怎样读好这一节?练读。
3、学生研读,教师巡视并参与研读。
四,汇报交流
(一)汇报交流“外形关”
1、研究外形美的小组汇报。
(1)燕子的外形美在哪儿?
(2)你们从哪些词句读出了这种美?
(3)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4)推荐一名成员朗读这一节,其他成员评价。
2、练习。
展示:一身()的羽毛,一对()翅膀,加上()的尾巴,凑成了()的小燕子。
(二)汇报交流“春之关”
1、研究“春之美”的小组汇报。
(1)这一节通过哪些景物来展示春之美?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2)你们认为哪些词句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3)最后一句写小燕子对表现“春之美”有什么作用?
(4)这一节的四句话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5)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6)推荐一名成员朗读这一节,其他组成员评价。
2、练习。
展示:这一节描写了……等景物来表现春天……的特点。
(三)汇报交流“飞行美”
1、研究“飞行美”的小组汇报。
(1)燕子飞行时美在哪儿?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2)你们认为这一节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的?
(3)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4)推荐一名成员读本节。学生、老师共同评价。
2、练习。
展示:在()中,在()中,燕子()在天空里(),唧唧地叫着,有的(),()飞到了();有的(),尾尖( )水面,就看到波纹()荡漾开去。
(四)汇报交流“歇息关”
1、研究“歇息美”的小组汇报。
(1)你们觉得这一节中哪些词句写得特别美,为什么?
(2)作者打了哪些比方,把什么比做什么?
(3)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4)推荐一名成员读,评价。
2、练习。
说话:燕子会谱出一支怎样的歌?请你把歌词写出来。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2
布卢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今天,学习了李怀源老师和蒋军晶老师关于“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哪些因素”的谈话,触动很大。
回顾自己的教学,翻看自己的教学设计,确实发现了这样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太多。目标太多,不知道该完成那个,结果想面面俱到却造成面面俱不到。
时间就那么多,只得蜻蜓点水,于是大呼“时间都去哪了”。目标要舍得,有舍才有得。确实,目标太多反而容易打乱教学,教师就会忽略学生,会不由自主的`控制学生,因为一旦放手,就会完不成预设的目标。但实际上,课堂貌似很流畅,实际上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和提高。反之,两到三个精心选择的目标很容易达成,也就形成了高效。
二、表述不清,把握不清晰。
教学目标的主语应当是学生,即学生在这节课要达到什么,感受什么,体会到什么等等。反观自己设计的教学目标,很多却不是很清晰。例如这是我设计的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的一个教学目标“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和拟人写法。”在这里,前半句话是学生要达到的目标,后半句话却变成了教师要干什么。如果改成“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比喻和拟人的写作方法。”就好多了。
三、阶段性不强。
语文课都会有字词、朗读但年级不同,要求也不同。比如朗读,在低年级会是教学目标,“如学习有感情朗读课文”但是到高年级就是一种手段,而不能还把感情朗读还作为一个目标,不能一直学下去。
有很多老师尤其是一些经典课文,好像如果不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写进目标里,就是缺了什么一样,感情朗读成了通用的教学目标。但是不同的阶段,目标是不能一样的,我们不能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都做为目标去完成。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会认“罩、屹、鼎、沸、贯、崩、恢”等7个生字词,会写“潮、称、盐、笼、罩、蒙、薄、雾”等13个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钱塘江大潮潮来前后不同的景观,感受“奇观”的奇特之处,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4、学习本文作者有顺序、找特点的写作手法,并加以应用。
教学重点:
通过文章学习,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和潮来后的不同景观,用心感受不同时刻的画面带给人们不同的感觉,并大致能说说“潮来时”的整个经过。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有顺序、找特点的写作手法,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
一、 激趣导入,感知自然美(4分钟)
同学们,平时大家都去过哪些地方玩呢?把你觉得最好玩的地方和我们同学介绍一些,并说说你为什么觉得这个地方好玩。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结合生活中“你去玩过的地方”,并进行相应的介绍,与同学之间有交流,并对此文学习产生兴趣)
二、 初读课文,构建文体美(9分钟)
1、自由朗读课文,疏通字词障碍。
2、读了这篇课文,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3、你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读本文后的感受吗?
预设一:海宁市的'盐官镇真是一个观潮的好地方哪!
预设二: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景象好壮观啊!
预设三:浪潮就像千万匹白马齐头并进,真是浩荡啊!
教师进而引导:你可以用书本上的一句话来说说吗?
引出课文第一段: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设计意图:在初读感知后,让学生谈谈读完课文后的体会,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进行教学,进行引导第一段的学习。)
4、天下奇观的“观”和文章的题目观潮的“观”一样吗?
让学生进行思考,同一个字却是不同的意思,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引导,并结合相应的组词,让学生学以致用。
三、 研读课文,赏析语句美(22分钟)
1.快速默读课文,找出钱塘江大潮“奇”的地方。
过渡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那么,它“奇”在哪里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找出映象最深的地方,也就是本文将要学习的三大版块,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预设一:潮来前。
(课件出示)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去雾中若隐若现。
①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在你的想象中,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在生活中看到过这样的景象吗?
②这句话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塔、亭、台和山,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该怎么读这句话呢?指导朗读。
预设二:潮来时。
(课件出示)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过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①谁能将这句话来读一读?
②在你的想象中,“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是怎么样的?你在电视的画面中有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吗?(重点指导“浩浩荡荡”“飞奔”“山崩地裂”“ 颤动”等词在这句话中的作用)
③观看课件实录,感受现场气氛。
④带着这种气势凶猛的语气,自由读,全班齐读。
⑤示范读,读出语气。
⑥不看书本,你可以将潮来进的壮观景象说一说吗?
⑦想一想,这句话用的是怎样的描写方法?(比喻、夸张)
⑧小练笔: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让学生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进而拓展,想象画面,从而对潮来时的气势进行深入的理解感悟)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设计浓墨彩的部分,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潮来时”的壮观影像,结合课件实录,身临其境般感受并进行朗读体验,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的写作手法,并加以应用。
预设三:潮来后。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入,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①“才”字,你发现了什么?
②“两丈来高”是多少高?让学生用手向上延伸,试着比画。
③指导朗读。
2.结合课文内容特点,学习字词。
过渡:文章仅仅就讲了“潮”吗?还讲了什么?(人)人怎么样?(多)
请你在文中出关与描写“人多”的词语,用“———”画出来,用“……”画出关于写“潮”的词语。(课件出示两组词语)
人山人海 闷雷滚动
人声鼎沸 沸腾
昂首东望 横贯江面
踮脚 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
风号浪吼
3.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如:①观潮为什么要定在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呢?
②为什么说海宁市的盐官镇是观潮最好的好地方?结合地图,给学生做简要分析,并培养其爱思考的好习惯。
四、 回顾感知,拓展延伸(5分钟)
1、再次朗读课文,整体回归感知。并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
2、找找相关资料,浙江还有哪些有名的“奇观”,说说它“奇”在何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习潮来前、潮来时和潮来前后等相应段落后,再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加深巩固。并进行相应拓展,让学生在课后找找资料,培养对家乡,对祖国美好景色的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根据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将变化清楚地呈现在黑板上,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城市之肺”的作用以及怎样更好地发挥它的功能,从而认识减少污染的重要性;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抓关键词句体会“城市之肺”的作用知道怎样更好地发挥它的功能。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树木抗污能力强弱的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回顾曾学过的说明文以及此类文章的特点
一、开门见山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说明文,板书:城市之肺注意“肺”字的书写。
2.齐读课题,质疑,预设:“城市之肺”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⑴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⑵“城市之肺”是什么?能不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明。
2.交流反馈:
⑴指名分段朗读,随机正音;
⑵指名回答。
三、深入研读
(一)“城市之肺”的作用
1.课件出示句子一:
郁郁葱葱的树木花草是城市的“绿色卫士”,人们把它们比作“城市之肺”,是十分形象和确切的。
⑴指名读,质疑,预设:为什么把花草树木比作“绿色卫士”,为什么把它们比作“城市之肺”?
⑵花草树木如何充当“绿色卫士”这个角色的?找出文中的句子(课件出示句二)。
树林能抗击风沙的侵袭。分布合理的树林和灌木丛,能大大减弱噪音,有显著地隔音效果,“绿色卫士”还有助于保护土壤和建筑物,使它们免受阳光暴晒。在炎热的夏天,小花园或树阴下的气温要比空旷处的气温低。
指名读,联系实际和二年级学过的《绿色卫兵》谈谈。
⑶为什么把它们比作“城市之肺”呢?这是我们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请同学们默读2、3、4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
2.交流重点句
预设:
课件出示句三:
因为这些“绿色卫士”,不仅能吸收空气中过剩的二氧化碳,调节城市空气,而且能降低灰尘污染——叶子表面的容貌和黏液能吸附飘尘,阻止灰尘微粒蔓延。
⑴指名读;
⑵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能吸收二氧化碳,能降低灰尘污染)
⑶这就是“绿色卫士”的作用,它和我们人类身体器官——肺的作用一样,
难怪作者把它们比作“城市之肺”。
⑷指导朗读(抓住“因为……不仅……而且……”)。
课件出示句四:
幸运的是,有这些可爱的“绿色卫士”在保护着人们;它们本身还会产生多种消灭细菌的物质,如痢疾病菌接触杨树叶后会死亡。
⑴指名读。
⑵补充课外资料:了解杨树是怎样消灭痢疾病菌的。
⑶像这样能消灭细菌的树木仅仅只有杨树吗?(不是的)课文中只介绍了一种,像这种方法在说明文中叫——(举例子)。
⑷谈感受(欣喜地,骄傲的),带着你的感受读这句话。
(二)怎样更好地发挥“城市之肺”的功能
过渡:是啊,“城市之肺”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如此的重要,它给人类带来了欢乐和健康,它付出了如此之多却又得到了什么?
1.指名回答(未老先衰、加速死亡)
找出具体语句,课件出示句五:
一棵榆树,生长在森林中可以活三百年,而生长在城市里,它的寿命却可能只有四五十年。一棵椴树,在森林中能活四百年,在城市里只能活五十至七十年。而且,污染了的空气会使树木的生长速度降低一半
2.找出具体语句,课件出示
⑴配乐,师生动情诵读。
⑵读者读者,你想到了什么?(树木的无私奉献,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3.从环保的话题引入我们人类该怎么做?我们不但要保护环境,更要改善环境,所以我们在绿化城市时——课件出示句六:
所以,我们在绿化城市到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各种树木所具有的特性,使它们在城市中更好地发挥“肺”的功能。
⑴能从文中找到有利的依据吗?
⑵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抗污能力强或其它方面的花草树木”的资料。
四、升化主题,拓展练笔
过渡: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花草树木不仅仅是美化环境这么简单,它们还有着更深层意义上的作用,接下来请同学们就以你搜集到得一棵树的身份来写写
1.课件出示:
我是一棵×树,人们把我比作“城市之肺”,
在这里,我想对人们说
(至少用上两种说明方法)
【板书设计】
城市之肺
作用 因为……不仅……而且……
不同的特性 → 更好地发挥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5
上课三周下来,觉得不听课的大有人在,“埋头苦干”的、动摇西晃的、吵吵闹闹的,学生不按老师的路子来,很多人根本没把老师放在眼里,也不知道有学习这回事,为什么存在这样的现象,我认为、常规训练时没有在孩子的心中树立威信,第一周没有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所以以后加强常规训练,小事简单的事能马上训练好的就得立即弄好,比如:拿书、拿笔、拿本子等事情必须做到快又静,课前准备必须把书放在左上角,笔放在笔槽里,上课后立即进教室做好静习等等,如果在课前和平常的训练中不抓严落实在课堂的纪律是可想而知的`,这点我深刻体会到了。其次,对孩子的要求不够具体明确,比如:坐好的孩子才是最认真的孩子,一个好字在孩子的脑中是没有概念的,我必须说只有背打直,双手端正放桌上,双脚并拢,眼睛看着黑板的孩子才是老师喜欢的孩子。翻语文书本的时候说明多少页,必须指着书上按怎样的方式读,比如:书上12页,请自己指着书,每个音节拼读两遍,老师还要做好示范,每个细节必须老师强调指导,只有不断在孩子的头脑中强化这些要求概念才能逐渐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老师才能在课堂才会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教学任务上而不是像我这样的捉襟见肘,顾此失彼。
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适应加应变课堂的学习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只希望每天有进步,在不断思考中成长自己成长孩子。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6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
2、给课文编写提纲。
3、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4、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要写出它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爱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1、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2、学习课文写法,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引入本课
谁养过花?请举手,说说你的感受。
老舍先生养花有什么感受呢?(乐趣)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读讲课文
1、请你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养花的乐趣的?(学生列提纲,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随机解决。)请同学按提纲上的内容读一读相关的段落。
2、请你再默读课文,举例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自读——批注——讨论——交流)
点拨:
(1)为什么只养好种易活,自己能奋斗的花?什么叫“奇花异草”?
教师:这与老舍的性格有关,对花草提出了一个内在的标准,不追求外形大小,色香,要自己奋斗。老舍的一生就是勤勉奋斗的一生。
有感情地朗读。养花的乐趣是什么?(人生启迪:勤勉奋斗。)
(2)“多么有意思”指什么?(在养花实践中摸到门道,花养得很好。)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用一句话归纳作者在养花中得到了什么?为什么养花能得到知识?
(花种类不同,习性不同,对自然环境与管理要求不同)养花的乐趣在哪里?(增长知识)
(3)作者的收获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只有按规律办事,花才能养活,只有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摸到门道,增长知识。)
(4)“这多么有意思呀!”指什么?养花的乐趣在哪里?
(养花须付出劳动,但有益身心,有所收获。)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板书:付出劳动,有益身心。
(5)那么养花的乐趣是什么?(板书:有喜有忧)
“喜悦”是乐趣,那么“忧”也算乐趣吗?
(养花有喜有忧,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败,这样才是有趣的人生,无忧只有喜,生活平淡无味。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奋斗。)
(6)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与前面几段有什么关系?(分、总),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照应)养花的乐趣是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3、自己背诵喜欢的段落。
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养花的乐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中心句。(第7自然段)
2、从《养花》中,你对老舍有什么了解?(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探求知识,积极奋斗。)
3、投影出示本课的提纲:
文章中心: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材料安排:
1、把养花当作乐趣。
2、分述养花的乐趣:
①养自己能奋斗的花——人生启迪
②养花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7
一、导入
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九色鹿》。其实朗读这篇课文就是在看一部精彩的动画片。我们一边读一边想,故事中的人物都在我们的头脑中活了起来,我们不仅看到了他们的神态,还听到了他们的声音。这样的感受,我相信你们也有。
二、齐读,想象画面
1、感情朗读,在头脑中放动画片
师:请你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九色鹿》这篇课文,在自己的头脑中放一部小小的动画片。然后说说哪些镜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开始吧
生:(自由朗读,想象画面)
2、说说印象深刻的镜头
师:哪些镜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你看到这个镜头时,你的心情怎样?能告诉大家吗?(幻灯映示:当我看到这个镜头时,我的心情是。
生:(根据提供的句式说话)
师:(小结并过渡)
三、交流读书的感受
(一)救调达奋不顾身
1、过渡:(出示陛下笑话吗?)在调达快要淹死时,九色鹿是怎样救他的?调达又是怎样感谢和发誓的呢?请三位同学分角色读16自然段,然后谈一谈他们读书时的体会。
2、汇报读书体会。
(1)提示与要求:我们读书的`时候都会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通过语言文字读懂了什么?读书时产生了怎样的心情?(画线部分幻灯映示)我想请这几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共同分享。
(2)学生谈感受,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板书:美丽善良、不图回报
A、领悟九色鹿的勇敢、果断、奋不顾身等;
B、图文结合领悟并读出调达感激的心情;
C、领悟九色鹿的不图回报。
D、想象调达是怎样郑重起誓的。
出示句式:调达郑重起誓:。
(二)看皇榜进宫告密
1、过渡并指读:
九色鹿在景色秀丽的山林中愉快地生活着,它不图回报,只求平安。可是,天有不测之风云。有一天王妃的梦境中出现了它美丽的身影。王妃突然间产生了奇妙的想法(出示突发其想,齐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想法呢?请一位同学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2、发问:在你心中这是一位什么样的王妃呢?
3、引导想象皇榜内容
王妃缠着国王捕捉九色鹿,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什么叫重金悬赏?你能说说皇榜上写着什么吗?
4、引导想象调达见到皇榜时的心理
九色鹿的住处只有调达一个人知道呀!调达见了皇榜会怎么想呢?(指名生说说)
5、小结:
此时,调达早已把自己曾经的发誓忘到了九霄云外,面对金钱的诱惑,他已经是两眼放光,哪里还管什么救命恩人九色鹿的死活!这就是后面说的见利忘义(板书并引导理解这个词)。
(三)见调达气愤痛斥
1、过渡并引导想象:
同学们当你读到国王听了进发了,你此时是什么心情?(生说)
2、想象自己会怎样做:
一场灾难即将降临到九色鹿的头上,然而九色鹿却全然不知,还在明媚的春光中做着香甜的梦。此时,你要是九色鹿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做呢?
3、指导读好乌鸦的话:
让我们和乌鸦一起唤醒九色鹿吧(引读:九色鹿,九色鹿来了!)
评价:我听出来了,你们和乌鸦一样心情是急切的,你们都想保护可爱的九色鹿。
4、引导理解九色鹿见到调达时的心理:
(1)当九色鹿从梦中惊醒的时候,它已经无法脱身了。当它看到调达正站在国王身边时,它一切都明白了。此时,如果你就是九色鹿,你的心情如何呢?你会想些什么呢?
(2)让我们也怀着气愤的心情,跟九色鹿一起来理直气壮地痛斥见利忘义的调达,一起来唤醒国王的良知吧!(出示并齐读这句话)
(3)理解见利忘义、滥杀无辜。
(4)谈谈你读了这句话后的感受。
(四)背信弃义受惩罚
1、国王听了九色鹿的话表现怎样,他是怎么做呢?齐读最后一段话。
2、当你读到这里的时候,你的心情又怎样呢?你想说些什么呢?
四、总结
1、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美丽可爱的九色鹿得到了保护,我们怎能不为之高兴呢!诚信无价啊!
2、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都产生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并能把自己感受勇敢地说出来与大家、与老师一起分享,我真的很佩服大家!
五、引导复述
幻灯出示:美丽善良九色鹿救调达奋不顾身看皇榜进宫告密见调达气愤痛斥背信弃义受惩罚
六、课外作业
1、拓展阅读民间故事
2、练习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8
本课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及其意义;第二部分,小学作文构思教学设计解析,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
本课程重点在于,重点介绍小学记叙文写作构思教学设计的方法。课程分两个问题对小学作文构思教学设计进行了介绍:
1、作文构思教学设计在作文教学设计中的位置,
2、小学作文构思教学设计的要点。要点中又分为“入门设计”、“升级设计”两部分,对构思“入点句”、“配合句”、“归纳句”的设计,对“基础题型”、“变易题型”的构思设计方法,均提出了强劲支持的教学建议。
1、学习目标
⑴了解小学作文教学设计的意义及其基本类型。
⑵掌握小学作文构思教学设计的入门方法。
⑶掌握小学作文构思教学设计的升级方法。
2、具体要求
⑴阅读本网络培训课程的文字稿,用以了解本网络培训课程内容全貌。
⑵观看本网络培训课程视频讲座,从理论层面,寻找本网络培训课程的重点、难点。
⑶观看本网络培训课程互动讨论视频、课例,从实践层面,寻找本网络培训课程的`重点、难点。
⑷浏览、查阅本网络培训课程参考资料与文献目录,加深对本网络培训课程内容理解。
⑸进入作业及互动讨论反思,检测自己的学习状况、与同行交流学习心得。
3、特别建议
⑴在学习本网络培训课程之前,学员应该留下自己的一个足迹。可以先尝试完成一个小学作文构思的教学设计。这样做的好处是,未来知道自己进步到底多大。
⑵在学习本网络培训课程之中,善于动脑、动笔、动嘴。动脑指要善于动脑筋,要精于思考。动笔指笔记、札记之类,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儿。动嘴指与同学交流,要把想到的说出来,要把不明白的问出来。
⑶在学习本网络培训课程之后,学员应该把自己的学习收获用于自己的小学作文构思教学设计、及其研究之中。使用“小学作文构思教学的方法”进行练习,以巩固学习成果。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9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小朋友,小红邀请我们到她家做客,原来是想让我们帮她一个大忙,你们愿意吗?那就是教她读读家里的这些电器和物品的名称(课件出示词语、
过渡:真是谢谢你们。你们知道吗?小红在家里不仅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她还会在家里干什么?
二、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请大家打开你们的语文书,先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短文,然后同桌对读,互相纠正读音。如果两个人都有问题可以把这个字画个圈,等一会老师读时,记住它。
2、自主探究,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大家看课文里的这些汉字变成了红色,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应该掌握的生字,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把它们读好,先自己练练吧。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
2、没有拼音的帮助,你们还有信心攻下这道难关,把生字读准吗?。
我们来进行计时比赛,看那一小组是我们这节课的识字大王?
3、扩展活动:游戏摘生字果。
大家的生字学得好,如果你能读准生字,老师就把红红的苹果送给你!谁来尝尝苹果的`味道?
4、小朋友们已经会读汉字了,但要和这些汉字成为真正的朋友,还必须记住它们的样子。现在我们重点来看看下面的字怎么记?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看哪个组的方法最好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如晚=日+免,送=走之底-关。
读短文,明意思
1、指导朗读短文:按照标点停顿,并读好句中的自然停顿。
2、小组讨论:你觉得小红在家里是个什么样子的孩子?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3、集体讨论交流:为什么爸爸、妈妈和我都笑了?
想象说话,小红给爸爸妈妈水果时,爸爸妈妈会说什么?小红又会说什么?
4、你平时在家里和小红一样吗?你做了哪些事情?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听听,共同交流一下。(结合课后第二题说一说、
写字
上节课已经写了两个字了,这节课写“上、下”两个字,观察田字格中的位置,你说说有什么发现,你想在这两个字的写法上提醒别人什么?
这节课的重点是写好点,师板书“下”:指导点的写法:起笔轻,收笔重,有头有肚,不要像根棍子。
拓展性学习
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制定家务劳动计划,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把你对劳动的想法在以后的品德与生活课堂上和大家交流一下。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学生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美好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从文章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里感受;激发学生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同学们,当老师表扬你时,心情怎样?
2是啊,受到表扬,我们的心情是高兴的、快乐的,但是有一种快乐,不但表现在脸上,还表现在心里,这种快乐便是给予。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第24课《给予是快乐的》。 板书课题,理解“给予”意思,理解课题意思。(课题就是助人为乐的意思。)
齐读课题。
二、预习探究,理清思路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3页,自由朗读这篇文章,边读边想:文中写了谁给予谁快乐?
3、同桌交流:看看谁找到的答案最多。
4、全班汇报:生说,教师副板书
( )给予( )快乐
保罗 男孩和弟弟
男孩 弟弟
保罗哥哥 保罗
教师小结,表扬同学们会读书并问:在这些答案中,你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谁给予谁快乐?(男孩给予弟弟)
三、品读文本,感悟男孩美好品质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5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哪句话中读出男孩想把快乐给予弟
弟?并把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画下来。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
汇报:你从哪句话中读出男孩想把快乐给予弟弟?
学生读画的句子,教师重点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1)指一生读这段话,谈体会。
(2)男孩和保罗的想法一样吗,你能说说他们的不同吗?
(3)生说,教师填充表格,请同学们观察表格:这两个人的想法仅有一字之差,你能
找到吗?(学生找到“有”和“当”)
这两个字分别意味着什么?生说,教师总结:“有”意味着拥有、索取,“当”意味着奉献、给予,板书:奉献
(4)你能读出他们的不同吗?找两位同学读,读出不同。师生分角色读,男女生合作
读。
小结:男孩虽然小小年纪,但是当他看到这样一辆又大又漂亮的车时,他想到的不是自己拥有,而是想到要奉献给他的弟弟;当他听说保罗有一个给予弟弟新车的哥哥时,男孩想到的不是想有一个这样的哥哥,而是想当这样的哥哥。听了男孩的这句话,保罗大吃一惊,可是,更令他吃惊的还在后头呢。
2、品读第11自然段,体会男孩美好心灵
(1)出示11段内容,指一生读。
(2)大家都来读读这段话,老师相信会读书的你一定能读出自己的体会。
(3)指生读,谈体会。引导学生从男孩的心情以及对弟弟的关爱方面谈。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男孩的快乐心情以及对弟弟的关爱。
“讲”字,你读出了什么?男孩平时除了对弟弟讲圣诞礼物,还对弟弟讲什么? 师小结:多好的哥哥啊!始终想的都是弟弟,平时给他讲好看的圣诞礼物,今天想到的还是弟弟,你能把这种对弟弟的爱读出来吗?
3、在这之前,当男孩请求保罗把车开到家门口时,保罗怎样想?
现在,听了男孩的话后,保罗明白了什么?
小结:保罗明白了,男孩不是想在小朋友面前炫耀汽车,而是想让他那腿有残疾的弟弟亲眼看看汽车啊!听了男孩的话,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为什么?
师:是啊,他从没见过这样的孩子,一心想到不是自己,而是他的弟弟,所以保罗下了车——
生接读课文“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坐了进去。” 师:三个人一起走向了圣诞前夜,(出示圣诞夜景)瞧,圣诞节的夜晚流光溢彩,圣诞树在璀璨的灯光下显的更美丽了,上面挂满了一份份美好的祝愿,欢声笑语溢满整条街道,望着这美好的一切,从没出过门的小弟弟很快乐,他第一次坐上了漂亮的汽车,第一次到过了他从没到过的地方,第一次看到了他从没看到的景物,所以今晚的他一定很难忘。
男孩和保罗为什么难忘?
小结:男孩因为帮助弟弟,让弟弟坐上汽车,看到弟弟快乐,男孩也很快乐,所以今晚的他也很难忘。
保罗呢,被男孩的品质感动、感染,帮助兄弟俩坐上汽车,看到兄弟俩快乐,他也懂得了帮助别人是快乐的,最重要的是,他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
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四、拓展延伸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不能说说现在理解的“给予”的内涵。
2、自古至今,人们都把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当作美好的品德,有许多人,也在像文
中的男孩一样,像保罗以及保罗的哥哥一样,默默奉献着爱心。
出示名人名言,指生读。
3、生活中,书籍中都有许多关于奉献,关于给予的故事,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发
给你的阅读材料《爱心树》,然后思考,大树为什么很快乐?
学生读后,交流问题。
4、总结:大树因为给予男孩帮助而感到快乐,他的爱心同样让我们感动,希望同学
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多给予别人一份帮助,多给予别人一丝关怀,自己也收获一份真正的快乐。
5、推荐阅读:
《给,永远比拿愉快》
《爱的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1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优美的文笔描写了港岛高低错落、闪烁飘浮的景色和港湾里灯光流淌、色彩变幻、形态多样的迷人景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香港夜色的特点。
2、感受香港夜色的美丽,体会作者对香港夜色的赞美。
教学重点:
了解香港夜色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香港夜色的美丽,体会作者对香港夜色的赞美。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景导入
1.教师放《东方之珠》的歌曲,让学生从歌词、画面中感知香港的美,用优美的旋律调动学生的情感。
2.启发谈话:把你搜集到的有关香港的文字或图片展示给大家,让大家交流搜集到的信息。(香港的过去及现在、地理位置、民俗、景点等)学生发言后,引出课题:香港夜色。读题,你想了解哪些问师:同学们,多么迷人的景色呀!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欣赏的美景:香港夜色(师板书题目)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课件出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借助工具书解决。
2、师检查自学情况。
读准字音:印象辉煌拐弯错落有致摩天大厦海滨穿梭的确指导:摩、厦、维、罩
理解词语:难以忘怀流连五光十色摩天大厦林立如笋,熟读课文,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三、熟读课文
1、熟读课文,把自己喜爱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找出你印象深刻的句子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设疑自探
1、生听写词语。印象辉煌拐弯错落有致摩天大厦海滨穿梭的确维护笼罩
2、读了课文,你的脑海中产生了哪些问题?生自主质疑,师梳理出本节课所要探究的重点问题
(1)在这灯火辉煌的夜晚,作者欣赏了香港哪些地方的景色?
(2)香港夜色为什么使人流连和难以忘怀?香港夜色有什么特点?
(3)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1)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可以借助课文右边的.批注,把自己的感受用铅笔随时批在课文右边的空白处,并用“——”画出相关句子。
(2)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
二、解疑合探
同桌交流与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要互相倾听、纠正和补充。
班级汇报
1、交流问题
(1)作者欣赏了港岛和港湾的迷人夜色。(生评价)
2、合探问题
师:作者为什么对香港的夜色如此痴迷呢?自己读课文,看看作者所介绍的港岛夜色怎样呢?
师:你能说说你看到的港岛的夜色怎样吗?把文中描写港岛夜色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出示句子:随着山道地势的升高,我的眼光透过车窗,看见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灯光:远处的像无数的星星闪闪烁烁,而近处的则是五光十色、壮观辉煌。
A、从这些描写港岛夜色的句子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港岛夜景的美丽、壮观。)
B、自由读句子,注意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边读边想象港岛高低错落、闪烁飘浮的灯光所呈现的情景。
C、句子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好在哪儿?(高高低低、错落有致、闪闪烁烁、五光十色、壮观辉煌,写出了灯光的高低错落、闪烁飘浮的情景。)
D、出示港岛、港湾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说说图中展现了文中哪些内容,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图中的内容。这样图文结合,让学生从优美的文字和形象的图片中欣赏香港夜色的美。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段落。
2)感受港湾的夜色美
师:港岛高低错落、壮观辉煌的灯光让人留恋,港湾里的景象更是让人难以忘怀。选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感受港湾里的美丽景象。
生读句子,出示第四自然段
啊!灯火里的维多利亚湾,飘洒着金辉银光。白天一片蓝悠悠的海滨,此刻融下了两岸万千广厦映照的灯光。那缓缓行驶的万吨巨轮和来回穿梭的渡轮,那游艇上挂着的横的灯串、直的灯柱,红红绿绿,黄黄白白,相映成趣,把夜的港湾装点得如同白昼。掠过那片灯火的海港,仍是一望无际的灯火,只见大地上灯光连着光环,光环罩着灯光,近的在眼前,远的在天边。灯火与天上的星星连在一起,天宇与大地连在一起,辽阔大地,万里海天,就像撒满了珍珠。
A、读一读,想想句子中所描写的情景,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港湾里灯火随波流淌、色彩变化、形态多样、海天相连的情景。)
B、画横线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体会到海天相连的情景。)
C、指名读,生评再读。
(3)师指导朗读。
(4)欣赏到维多利亚湾夜色的美,勾画描写维多利亚湾夜色的句子。朗读、想象港湾里灯火随波流淌,色彩变化,形态也多样的迷人景色;欣赏远处的灯火,朗读、想象海天相接,灯火与星星相连的景色。
(5)小结
师:多么美丽、壮观的灯火呀!(师相机板书:美丽、壮观。)可真是让人流连和难以忘怀。同学们喜欢吗?让我们怀着喜爱、赞美的语气来读一读吧!(师板书:喜爱、赞美)
三、质疑再探
课文学完了,自探提示中的问题,你弄明白了吗?你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请提出来。预设;
1、“四大夜景”指的是哪四大夜景?
2、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间有什么关系?
四、运用拓展
1、请你根据这篇课文的内容设计一两道作业题,测试自己或同学。(自编题建议:希望同学们可以从语言积累、写法运用、字词巩固等方面设计自测题)
2、教师对有价值的题进行梳理归纳,在班级交流、测试。
教师补充题:把香港夜色的美景讲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
港岛五光十色壮观辉煌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与父亲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情况:生字生词,朗读情况。
重点理解“乞求、不容争辩、*、告诫、抉择”等词语。
通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意。
揭题质疑
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教师归纳:“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初读理解
“启示”的`意思是什么?
再读课文,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画出有关语句.(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3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认识3个新偏旁。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激发学生观察、了解自然的兴趣。
4.通过理解课文的语言和吟诵课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的欲望,用“雨点落进 ,在 。”仿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激发学生观察、了解自然的兴趣。
3.通过理解课文的语言和吟诵课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的欲望,用“雨点落进 ,在 。”仿写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看、听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
2. 看拼音读词,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课文中的词语,你还认识吗?谁来读读第一行……
3.小朋友们回忆一下课文内容,如果能用上这边的词语就更棒了。
4.现在让我们走进文本,看看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词语,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二、细细体会,美读欣赏。
1.分句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雨点从天空落下来,落进了不同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雨点一起去游玩,好吗?多媒体放映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动画。
2.师述:天空中聚集起片片乌云,不一会儿,雨点就落下来了,有的落进了池塘,池塘里多平静啊,一点波纹都没有,雨点像躺在舒适的大床上睡着了;有的雨点不小心来到了小溪里,伴随着缓缓流淌的溪水悠闲地散起步来;另外一些……“雨点从天空落下来,落进了不同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雨点一起去游玩,好吗?”
雨点可爱吗?你想跟着去哪里游玩,就把那句话仔细地读读。
出示第一句,指名读。
师: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①在池塘里睡觉。出示池塘图片,想象池塘像什么?雨点躺在池塘这张舒适的大床上睡着了,多舒服。指导朗读。
指导读第二句。
②在小溪里散步。动画演示小溪缓缓流淌的画面,雨点好像在小溪里干什么?为什么?小雨点跟着溪水正悠闲自在地散步呢。指导朗读。
指导读第三句。
③在江河里奔跑。联系学校运动会上长跑比赛理解“奔跑”,多媒体演示江河水后浪推前浪,奔腾向前的情景。小雨点欢笑着要赶上前面那朵浪花。指导朗读。
指导读第四句。
④在海洋里跳跃。多媒体演示雨点在海洋里的情景,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看小雨点的表情猜猜他的心情,指导朗读。
让我们拿起书,加上动作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看图背诵课文。
(1)雨点落进了那些地方?
A.生答师出示图片:池塘、小溪、江河、海洋。要求学生说话要完整。(图片随意摆放)
B.谁能用一句话来回答:雨点落进_____、_____、_____和_____里。
C.看看这几幅画可以怎么排列?
学生上来排列,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排?(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等)
D.师小结:书上作者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因为雨点落进池塘里,池塘里的'水要流进小溪里,小溪里的水要流进江河里,最后所有的水都要流进海洋里。
E.谁能读出他们不同的气势来?指名读再齐读: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2)雨点落进这些地方在干什么呢?
A.生答师出示雨点各种姿态的图片与相应的词语:睡觉、散步、奔跑、跳跃、
B.想一想,课文该怎么读呢?学生自由练习。
C.指名读,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D.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它的姿态也就各不相同,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加上动作把它表演出来?找个好朋友一起练一练。
E.指名上台表演朗诵课文。
F.配乐朗诵课文:叫几对好朋友上台表演,其他在下面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将画面描绘的事物与词语联系起来,美读韵文,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三、拓展延伸,积累语言。---悟
1.快速看课文,这首诗歌共有4句话,每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你能用这样的句试也说一举句诗吗?“雨点落进______。”
3.这阵子绵绵的春雨给世界万物带来了春的生机,老师让小朋友去找春天,相信小朋友都有许多收获。你们注意观察过吗?雨点还会落到哪些地方,给大自然带来哪些变化呢?
用句式“雨点落进 ,在 ”口头填空:“雨点落在果园里,点红了 ;雨点洒在树梢上,染绿了;雨点落在田野里,滋润了;雨点落在池塘里,唤醒了。”
4.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学着书上的写诗方法,写一首《春雨》的小诗。
师生共同编儿歌,如:
雨点落在雨伞上,在雨伞上跳舞;
雨点落在树梢上,在树梢上欢笑。
雨点落在屋檐上,在屋檐上蹦跳。
雨点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唱歌。
……
编好后一起拍手念一念,有条件的还可以谱成曲子唱一唱。
(设计意图:仿写课文。这样的训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综合应用的能力。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四、指导写字,迁移学习。---写
1.认读生字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谁能边读边给它找个朋友?
2.书写剩下的生字
说说怎么记住它(师范写)
3.学生练写(音乐)
(设计意图:给优秀作业加圈圈,对老师来说是举手之劳,但对孩子的激励作用很大,这一设计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要。)
板书设计:
2.雨点(图片)
↙ ↓ ↓ ↘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 池塘 小溪 江河 海洋
△△△ 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跃
教学后记:
整节课,我非常注意引领孩子们带着问题进课堂,又带问题出教室,把学习延伸到课外,不正是我们所极力推崇的吗?苏教版常务编委高林生教授说:“情趣是学生内在的阅读动力。”这节课,情趣伴随着教学的全过程,孩子们通过与课文的对话,历经感悟、积累、迁移等心理过程正在形成朗读能力。孩子们通过与课文的对话,历经感悟、积累、迁移等心理过程正在形成朗读能力。并让孩子们学会认真书写每一个汉字,为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作准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4
指导思想:
先说后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交际能力,又可以为写作文做好铺垫,是习作教学的前奏。
教学目标
1、根据图片报道,进行合理想象,然后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有独立完成习作的意识,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3、以生动的事实告诉学生,动物不仅有浓浓的亲情,也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动物的了解与热爱,深化对单元主题的认识。
相关资料:看图作文写作指导
教学流程
一、初步感受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图片。同学们请看。(课件出示教材插图:鸭妈妈领着自己的一队孩子,摇摇摆摆,不慌不忙地穿过马路。)
2、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你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通过图片你还想到了什么?
3、指名全班交流。
预设评价:
(1)对,人们对小鸭子是多么照顾、多么重视啊!
(2)是的。正是因为人们的善良,鸭子们才能够在大小车辆川流不息的马路上“招摇过市”;
(3)人、鸭和谐相处,美好的画面。
二、深层发掘
1、师:小鸭子的出现,让我们感到欣喜和惊奇。不是吗,在我们印象中,小鸭子一般是生活在……(农舍、田野里)即便散步也应该是在田间小路上、小河边,他们怎么会出现在街头?他们有过怎样的经历?这可能是很多同学心中的疑问。现在我们来看一段文字。相信同学们读了这段文字就明白了,也许让你感动的不仅仅是人们没有伤害小鸭子。
2、师:来,谁愿意把这段话朗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课件出示内容:据古巴《起义青年报》9月29日报道,一群憨态可掬的小鸭子正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突然,几只小鸭失足跌入了路旁的下水道。危急时刻,鸭妈妈沉着冷静,向巡警求助,并带领他们赶到“出事地点”。巡警从下水道中捞出了将要被冲走的小鸭子,目送它们摇摇摆摆地上路了。
3、师: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这则报道中有几个名称老师怕同学们不太熟悉,这里作一下说明。(课件:《参考消息》是我国发行量最大,主要刊登外电外报和台港澳媒体信息的独一无二的报纸。古巴是北美洲的一个国家。温哥华是加拿大的一座港口城市。)
4、师:看了这则报道,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或是想问的吗?
(学生发言,随机点评)
是啊,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啊!小鸭子跌入下水道,鸭妈妈请来巡警来帮忙,最后成功救出小鸭子,真是有点不可思议啊!乍一看有点像天方夜谭里的故事,但这却是一则真实的报道。(你们说这事儿是真的吗)?真实性是这则报道的基本特点。
5、师:新闻报道这种体裁还决定了这段文字简明扼要,内容不多,倒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现在让我们根据图片报道,合理想象,来写一写这个故事。(板书:看报道写故事)
6、师:我们想象的基点就是这则真实的报道。来,我们一起来仔细地读一读,加深对这件事的了解,看看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展开想象。(学生齐读报道)
7、学生反馈,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怎样求助为什么会来到街头怎样捞感谢过街……)
8、师:不错,大家都很会思考。我们可以把同学们想到的几点归纳成这几个问题:(课件)
a鸭妈妈是怎样向巡警求助的?(求助)
b巡警是怎样奋力搭救小鸭子的?(搭救)
c小鸭子被救出后,鸭妈妈会有怎样的表现?(过街)
三、由说到写
1、师:尽管我们没有亲眼见到报道所叙述的场面,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可以通过丰富而合理的想象来再现6年前这动人的一幕。请同学们在这三大方面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片段进行具体想象。(统计人数)为了待会儿交流时你的发言更有条理,老师建议你不妨在自我准备时边说边写下几个关键词。
2、推选学生发言,师生评价。
(提醒要将鸭妈妈和巡警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环境写具体)
3、师: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精彩。写作文也是一样,我们来看一个细节。(课件:鸭妈妈带着剩下的`几只小鸭子赶紧跑去找正在街头执勤的巡警。两只小鸭子使劲啄着巡警的脚,鸭妈妈在巡警面前拍打着翅膀,还不停发出“嘎嘎”的尖叫。)谁来读?谁来评?我们也当场来选一个细节写写好吗?(学生写作交流评议)
4、师:可不可以想象成童话呢?(基点是报道,要真实)。
四、提炼主题
1、现在我们已经把这个故事说得很生动了,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画面和文字,看书,想一想:这则报道要表达的是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板书:动物间浓浓的亲情,随机应变的能力(智商)以及人类对动物的爱护、和动物和谐相处。)
2、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那你觉得通过这幅图片,你最能感受到的是哪一点呢?待会儿在写作中你可以选择你最想表达的感情把这部分内容作详写,也就是说我们要抓住最能表现情感的地方去扩展。)
3、对了,我们还得确定这次作文的题目。常言道,题目为文之眼,是文章的窗户。一个好题目能吸引人的阅读兴趣,是成功的一半。那么,你想给你的作文拟一个什么样的题目呢?
生发言(师问:你怎么会想到这个题目?)
4、写作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起题目,既可以从事情、人物、地点角度命题,也可以从关键词、主题出发来命题。老师备课的时候也进行了一番思考,同学们请看:
(课件出示:
选题参考:
机智的鸭妈妈
鸭妈妈与巡警
街头趣事(一幕)
小鸭子历险(落水)记
爱在延伸……)
学生读,师随机问:你看出这些题目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命题的吗?
5、我们再来确定写作的人称和顺序。一般的看图写话,我们都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写。这里你觉得还可以用其他人称吗?(还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巡警,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去写,一定会很有趣。)你打算按照怎样的顺序?(事情发展结果置前)
6、好的,现在我们来对照一下本次习作的要求,相信同学们都能朝这个要求去努力。
(1)书面整洁,用词准确,语句通顺。
(2)想象合乎情理,叙述具体,感情真实。
(3)适当的细节描写(环境心理语言行动神态)
7、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现在可以动笔写作了。
五、学生习作
教师巡视指导,下课。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描写阮恒鲜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堂实录: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师:同学们提起朋友这个称呼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因为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总会有一些小伙伴陪伴在我们的身边,那么今天老师也要请咱班的同学谈谈朋友之间的事。
交流话题:你的朋友是谁?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朋友?
生:我最好的朋友是王思文,我会好好对待她,不和她吵架。
生:我最好的朋友是张天浩,我有好的东西会和他一起分享。
生:我最好的朋友是张强,我会把玩具送给他玩。
师:那么朋友遇到困难时,你会怎么做?
生齐答:共同分担。
(反思:通过交流朋友之间的事能勾起美好的回忆和对友情那种温馨的内心体验,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学习课文埋下了伏笔。但是如果在深入问:当年你的朋友生病了,需要输血,你会怎么办?这样学生就更能容易地进入课文的情景之中。)
2、师:那么今天我们也要共同探讨一篇和朋友有关的课文,《她是我的朋友》。
我们齐读课题。
师:谁是我的朋友?用朗读告诉我
生:她是我的朋友(重读“她”字)
师:她是谁的朋友?
生:她是我的朋友。(重读“我”字)
师:她是我的什么?
生:她是我的朋友。(重读“朋友”)
(反思: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课后都艳老师说,如果老师走下去和单个学生随机交流,效果会更好,我感觉她说的挺有道理的。)
师:她是指谁?我是指谁?讲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生:“她”是一个受重伤的小姑娘,“我”是阮恒,讲了小姑娘受了重伤,急需输血,阮恒为他鲜血。
二、自主合作,以读悟情,探知课文
1、师:那么小男孩为什么要为小女孩献血呢?谁能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
生:迫在眉睫
师:迫在眉睫
生:形容非常紧急,十万火急
师:很好!这个同学说了一个成语来解释迫在眉睫,真有学问!那么课文中怎么说这件事迫在眉睫?
生:课文说如果不输血小女孩就会因为失血过多而死去。
生:好,谁能读出迫在眉睫的味道?
生读:输血迫在眉睫。
师:有一点紧急的味道,谁能读得更紧急一些?
生读
师:这样读就更紧急了,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反思: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有效地理解了“迫在眉睫”这个成语,通过多次朗读,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的紧急情况。一到四自然段不是文章的重点,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一代而过,同时培养学生抓住文章的主次。)
2、师:在这紧急时刻,我们看看阮恒是怎么做的,有哪些表情、动作?
课件出示:
自读提示: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11自然段,画出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
2、和同桌一起,选择一句或几句体会阮恒,当时是怎么想的。(可以抓住重点词体会;可以联系上下文体会;可以质疑体会;可以联系生活体验去体会……)
3、学生默读课文,画重点句,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反思:因为这个班级,很少运用这样的自读提示让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所以学习效果不太好,我们应该时刻牢记从学生实际出发。)
4、交流
师:我们集体交流一下,在输血之前,有个句子,谁找到了?
生: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师:当时她在想什么?
生沉默不语。
师:老师这里根据这句话提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颤抖”?为什么“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我们想想怎么回答。
生:“颤抖”是因为害怕。
生:“忽然又放下去”是因为,他在犹豫,他害怕。
生:“然后又举起来”是因为他不想让朋友死去。
师:这时他已经下了决心。你们看这句写得多好,小男孩开始时是害怕,后来因为害怕有些犹豫,后来终于下定决心了。那么我们该怎么读这句话?同学们先练习一下。
学生联系读书
师:好,谁愿意来读?
生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同桌评价一下
生:差不多。
师:评价太简单,我们应该从语气、语调、感情、流利程度、停顿等方面来评价。接下来老师来读一下。
(反思:让学生互相评价朗读情况很重要,这个能力我们应逐渐培养学生。)
师范读。
师:老师读得怎么样?来评价一下
生:有感情,读出了小男孩的感情变化。
师:好,我们来齐读一下。
生齐读。
师:那么在输血过程中,小男孩有哪些表现?
生: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师:那么当时他是怎么想的?
无人举手。
师:我们可以学着老师提问几个问题。
生:为什么“啜泣”,“颤抖”“捂脸”呢?
师:问得真好!那谁能回答呀?
生:“啜泣”,“颤抖”是因为太害怕,捂脸是想掩盖痛苦,不让医生知道。
师:为什么不想让医生知道?
生:因为怕医生不让他抽血,不抽血就救不了他的朋友了。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男孩?
生:勇敢,善良,坚强
师:你真会动脑子!让我们读出这个勇敢坚强的孩子。
指名读。
师:你“迅速”这个词读的真到位,我感觉到了小男孩的勇敢,如果把“啜泣”,“颤抖”强调一下,就会更好地读出小男孩的表现。
生再读。
师:真是一次比一次好,真是熟能生巧呀!让我们向他那样来读一读。
齐声感情朗读。
师:还有那些句子?
生: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师:走进人物内心的最好办法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抓住重点词。谁能问几个为什么?
生:他为什么“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他眼睛紧闭着”,为什么“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
生:“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他眼睛紧闭着”是因为太害怕,以为自己就要死了。“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是因为想竭力制止抽泣。
师:我们再来评价小男孩。
生:很勇敢,为了朋友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重视友情。
师:让我们来读一读,读出对男孩的感觉。
指名读。
师:读的很有味道,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齐读。
(反思: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丰富内心体验,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师:那男孩后来为什么不哭泣?我们来读后面的几个段落。
生:因为医生来安慰他了。
师:那么,医生是怎么安慰他的?我们来找两个同学表演一下。
生1(扮医生):阮恒,你为什么哭泣呀?是因为针刺疼你了吗?
生2(扮阮恒):因为我的血快抽完了,我快要死了。
生1:阮恒,不是这样的,我们只是抽你少量的血,不会危及你的生命,你休息一下就好了。
生2:哦,原来这样,真是虚惊一场,我放心了。
师:表演的真棒!
(反思:这个表演是我校教学文娱特色的体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学生在表演中轻松理解课文。当然时间有限,表演没有展开,有些遗憾。)
师:男孩为什么愿意把所有的血献给小女孩呢?
生:因为她是我的朋友!
师:是啊,这才是真正的朋友。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朋友有了更深的理解。请看这几句有关朋友的名言,自己读一读。
课件出示:
(1)坎坷的道路上可以看出毛驴的耐力,患难的生活中可以看出友谊的忠诚。
--米南德
(2)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丽,更会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
--西塞罗
(3)一个好朋友,当看到对方的错误时,会真诚的指出,当朋友遇到好事时,会真心地感到高兴,当朋友遭受痛苦的时候,会守在朋友的身边,鼓励他,支持他。
--佛经
师: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朋友的含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下去之后请同学们创作一句有关朋友的名言,写上未来的 家
写。好吗?
生:好的!
师:好了,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反思:语文是课内和课外的延伸,如果只把学生的思维盯在课堂,那么学生学到的不是语文,只是一些枯燥的实用性不大的知识,而我注意引导学生读书,引导学生创作,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潜质,丰富学生想象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
整体反思:
1、语文老师要学会铺路子。对于和学生生活联系的不太紧密的的文章,要做好铺垫。如导入部分再深入问:当年你的朋友生病了,需要输血,你会怎么办?这样学生就更能容易地进入课文的情景之中。
2、语文老师要注重拓展。语文课就是个例子,我们要学会依托文本,让学生学会写作。如依托“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这句话,让学生运用“举——放——举”这个动作描写,仿写一个动作来反映人物内心。让学生根据有关朋友的名言来写有关朋友的名言,也是这个初衷。
3、语文老师要经常培养学生语感。语感有了,语文学习就简单多了。所以每节课中都要设计一些重点词品味训练,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体会人物情感,读出人物情感来。
4、语文老师要让学生学会表演。很多课后题都设计有“分角色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让学生绘声绘色演一演,演出课文的精彩来,长此以往,学生的理解能力何愁不能提高?
总之,语文课要让学生书声琅琅,议论纷纷,读读写写,读读演演,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02-27
小学语文《绝句》教学设计02-10
关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10-12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0-12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教学设计12-22
小学语文《白杨》教学设计12-12
小学语文《观潮》教学设计03-17
小学语文《雷雨》教学设计03-17
小学语文《琥珀》教学设计03-20
小学语文《白杨》教学设计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