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21 10:58:0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推荐】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推荐】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积存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熟悉山市的形成及山市的“变”“奇”“美”.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育学生的想象力量及口头表达力量.

  【过程与方法】

  1、顺畅诵读,培育文言语感。

  2、熟识文中的描写用语,培育学生的再造想象力量。

  3、反复诵读,用简练的语句概括写景的内容和层次。

  4、学习本文按时间挨次写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并培育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体会山市这一自然现象的奇妙并再现山市.

  教学难点

  培育学生的合作探究力量及想象力和口头表达力量.

  教学方法

  诵读法(采纳多种方式朗读)

  争论法

  情境设置法(充分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播放海市蜃楼的图片激起学生的奇怪心与求知欲; 进展字﹑词﹑句解释大竞赛; 小记者采访的形式体会山市之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④ 集体有感情朗读.

  3.译读(字﹑词﹑句解释竞赛)

  4.品读

  (1) 体会山市之“变”.

  ① 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时间很短暂,看来山市瞬息万“变”。

  ② 随着时间推移,山市呈现怎样的景象? (学生熟识文中的描写用语,用自己的话描述)

  ③ 山市变化的全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请简练概括。

  (2) 想象山市之“奇”.

  ①分组争论所看到的山市奇观.同学们都是山市的目击者,派小记者下组采访.

  参照采访提纲:你看到怎样的风光?

  它有变化吗?怎样变化的'呢?

  你觉得这些美吗?美在哪里?

  教师以记者采访的方式与小记者交谈,总结小记者所了解到的山市奇景.

  (3) 品尝山市之“美”。

  ① 集体朗读一段课文,有感情的描绘这局部风光,共同品位山市奇观.(多媒体出示图片观赏)

  ② 师生评说山市风光之美,探究由哪些词语﹑句子表达出来。

  (高插青冥、碧瓦飞甍、高垣睥睨、直接霄汉、暗然缥缈)

  三. 争论讨论

  为什么那时的人把山市称作鬼市?山市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思索、谈论、自由发表个人见解。引导明确:古代的人无法解释这种现象,所以才归结为鬼在作怪。实际上我们现代科学已经完全能够解释这一现象了。自由组成研讨小组。搜集相应资料或故事,争论、探究其中科学道理。

  四.课堂练笔

  学生观赏烟花绽放情景的图片,然后用笔有挨次、抓特征、运用美的语言去描绘。

  五. 作业设计

  1. 用自己的话向家长描述漂亮奇妙的山市.

  2. 给蒲松龄先生写信说明山市形成的缘由。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2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综合能力。其中“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高考作文60分的分值在所有的高考学科中是最具分量的,众多的同行削尖了脑袋,希望能够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以期帮助学生在高考考场上写出有质量的文章。

  然而现实是许多太想将自己的创作感悟加诸学生身上,却没有意识写作是一件很自由化的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观察、思维、想象角度也不一样。因此,每人的风格、特色也就不尽相同,更不存在什么标准规律、标准套路可言。只要能准确自如地表达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象到的内容或事情,就是好习作。伟大的作家巴金曾说过:“写作的最高技巧为无技巧。”他特别强调自然抒写,无拘无束,不包含任何虚伪、矫揉和造作的'成分。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也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你的方法对你很实用,但把它强加在学生身上,也许就会弄巧成拙。写作要呼唤个性,要自由表达,作文才能够独具一格,放射出自由的光芒,才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我认为作文教学的最佳方法就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写作的自由和快乐还给学生。要能从作文中体会到乐

  趣与快感,前提是我要写,而不是要我写。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作文更多的是遵命写作,是一项任务,是训练系列中的一个环节。教师为了应试有很强硬的理由,学生则有太多的无奈。他们没有选择余地,不能自主,写作也不是一种内在需要。因此交还学生作文的自主权,让他们真正喜欢作文,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是我们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自由写作体现在写作时间和作文形式的自由。限时限量的作文训练会使每个人感到畏惧,因为每个人的写作冲动不是恒定不变的,有些东西稍纵即逝,是在特定情景中的自然流露。要教会学生捕捉这些不期而遇的真实感受,那么随笔、日记、读书笔记等应是学生练习的常用形式,或洋洋洒洒,或三言两语,兴之所至,挥洒即就。的确高考作文是有规定时间的,甚至有时连文体也有限制。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这应该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而不是我们多做几次定时训练就能完成的。

  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接触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深入到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生活作文思想。强调观察、体味、思考,反对被动、机械地模仿和重复,对现实做出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惟有如此,学生才能体会到一种自由和快乐,凭借自己的天性挖掘生活,感受周围的事物。信心十足地传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颂扬。

  语文教师不用将分数常挂心中,现行的高考作文评价标准正愈来愈倾向于对学生心灵的解放。只要我们的学生真正拥有了写作的自由和快乐,一切自会水到渠成。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话剧有关知识

  2、通过鉴赏语言,熟悉剧情,揣摩主要人物周、鲁的内心情感,感知、评价“相逢”部分的戏剧冲突。

  3、理解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立足剧本,鉴赏语言;走近人物,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把握作品的时代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在激烈的的戏剧冲突中认识了一个善良美丽而又不屈的灵魂,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部20世纪30年代名噪一时的话剧名作《雷雨》,这部戏是戏剧大师曹禺的成名之作,为世界文学长廊留下一位不朽的人物形象——周朴园,这又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雷雨》。

  二、作者简介源: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湖北潜江人。他从小爱好戏剧,1929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193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经巴金、靳以的推荐,这个剧本在1934年出版的《文学季刊》上发表。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剧作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1942年,曹禺把巴金的《家》改编成话剧,解放后,写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

  三、戏剧知识再介绍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西方戏剧即指话剧。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世界各民族的戏剧都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的基础上,由古代的歌舞、伎艺演变而来。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舞台艺术。按结构规模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语言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按题材和年代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现代剧、历史剧等。

  四、《雷雨》故事情节

  雷雨反映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周朴园是个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其妻繁漪不堪他的专横,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怯懦、自私的周萍又勾引了婢女鲁四凤。出于嫉妒,繁漪通知鲁四凤的母亲鲁侍萍把她领走。鲁侍萍正是三十年前被周朴园引诱,而后又被遗弃的侍女,她是周萍的生身母亲,而被她带走的儿子鲁大海又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做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他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这些矛盾酝酿、激化,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四凤知道他们之间原来是同母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鲁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鲁四凤不幸也送命,周萍也开枪自杀……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崩溃了。

  五、互动探究

  1、把握戏剧冲突

  解说:戏剧冲突主要指剧中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它是戏剧的'灵魂,那么,课文节选部分,周朴园的矛盾冲突主要来自哪些人?矛盾的实质是什么?

  明确:周鲁两家的冲突

  第一场: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冲突

  第一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的经过(相遇述旧怨)

  第二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的态度(相认生新恨)

  第二场:周朴园同鲁大海的冲突

  2、学生表演

  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几位同学对课文节选部分中的第一场的表演吧,有请他们(掌声响起)

  明确:对学生的表演作出评价,鼓励并指正。

  六、作业布置

  用自己的话来分析周朴园的人物形象。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试讲,我觉得本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课堂环节比较紧凑,有效地抓住了教学目标,通过动作与朗读、表演、想象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雷雨》中矛盾冲突。本堂课也存在不足:

  1、对学生的关注力不够,未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教学环节虽完整,却不能够与学生更好的联系在一起;

  3、学生讨论的环节较少,思考的时间相对来说留的时间也比较少。

  通过本次授课,我也认识到自己在教学方面的许多不足,在今后一定踏实钻研教学内容,同时也提升自身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

  2、积累字词

  3、把握《氓》的情节和主题,理解人物形象,分析悲剧原因。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

  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2、多为四言诗。

  3、原名《诗》或《诗三百》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即被奉为经典,从此称为《诗经》。被列为“五经”之一。

  4、儒家奉为经典的有“四书”(《大学》《中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

  中的大学和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论语》《孟子)“五经”(《诗》

  《书》《礼》《易》《春秋》,本有六经,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乐经〉从此失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

  5、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和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

  6、《诗经》的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

  解释赋比兴。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的意思。“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比:类比,比喻,“以此物比彼物也。

  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杏花村里开杏花,儿女正当好年华。

  注:比和兴常常连用,故称比兴手法。

  二、初读课文,正音。

  三、师生逐段就字词疏通提问。尽量结合注解和以前积累的文言文知识疏通文意。

  四、共同梳理文章脉络:

  1、抽生讲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女子被一个青年男子氓所追求,后来两人结为夫妻。婚后,尽管妻子甘心贫困,日夜操劳,多年如一日。但是最终还是被丈夫遗弃的故事。

  2、全文结构

  一段:定情。(赋)

  1、表现女子温柔体贴、善解人意而有主见。氓急躁而任性。

  2、婚姻方式:自由恋爱,自主婚姻。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二段:恋爱。表现热恋女子的痴情。终于答应结婚。(赋)

  三段:懊悔。叙事中断,劝告所有女性,暗示婚后生活并不幸福。(比、

  兴)

  四段:被弃。简述婚后的辛苦生活和氓的无情。两人关系破裂的原因在“氓”。女子年老色衰,男子二三其德,喜新厌旧,感情不专一。(色衰爱弛)(比、兴)

  五段:劳苦。具体叙述婚后的悲苦生活。表现女子的善良和勤劳。(赋)

  六段:决绝。表现女子的清醒和坚强。(赋、比、兴)

  结论:全诗结构为

  一部分:相恋(一、二章)

  1、基调:热情,幸福

  2、手法:赋——直接铺陈叙述,追忆当年恋爱结婚的经过。

  二部分:婚变(第三、四、五章)

  1、基调:怨恨、沉痛

  2、手法:比兴和抒情。以追悔的口吻,发出悲伤的感叹。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兴:先说桑树,继而讲述和氓的故事。

  比:同时又是比,以桑树的枝繁叶茂,比喻女子正值青春芳华;

  男子的钟情;恋爱及新婚的甜美。以桑树的.枝叶枯落,比喻女子红颜已

  老,青春不再;男子的始乱终弃;爱情的消逝。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比:桑葚甜美,吃多了会上火,斑鸠贪吃,以致昏醉;甜蜜的爱情就像桑葚,沉湎其中难免神伤。以斑鸠贪食桑葚比喻女子沉溺爱情。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比:用河水和洼地有岸和边,反比氓在感情的歧途上越走越远,不知道回头。

  本文三处提到淇水,其用意是什么?

  三处写淇水,是为了给我们提示女主人公的思绪轨迹。淇水是女子这段不幸婚姻的见证。当初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见证我对你的温柔和痴情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见证我对你的忠贞和专一。虽然婚后生活是贫困的,但当初我冒此深水渐车之难而来,对你是多么的专一,可是你却如此无情。(郑笺《毛诗正义》)因此,淇水是女主人公那段以欢乐始,以悲伤终的生活的见证人。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见证了这桩不幸的婚姻。用河水和洼地有岸和边,反比氓在感情的歧途上越走越远,不知道回头。在这里,淇水就是这位负心汉的见证。

  女子婚后表现:境遇悲惨,生活艰辛,但勤劳持家。——任劳任怨,专情柔弱。

  男子婚后表现:朝三暮四,甚至动用暴力。——专横暴躁,三心二意。

  三部分:决绝(第六章)女子清醒坚定地分手。

  1、基调:清醒、刚烈

  2、内容:女主人公在无法排解的悲伤中表示了自己决绝的态度。

  3、手法:比。抒情。

  四、艺术手法分析

  1、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2、对比手法

  女主人公婚前生活生活幸福,性格痴情、温顺、体贴。婚后受尽屈辱,性格刚烈,认识清醒。

  氓婚前:“氓之蚩蚩”、“信誓旦旦”。婚后:“二三其德”、“至于暴矣”

  五、人物形象分析

  女主人公是一个被遗弃的劳动妇女形象,勤劳、温柔、坚强.婚前,纯真热情,婚后辛苦而蒙受耻辱.她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可见其清醒刚烈的特点.

  六、合作探究:(略)

  (1)女子答应嫁给氓,是不是太草率?

  答:不。①青梅竹马。②婚前通过氓进行了占卜。

  (2)女子被遗弃,责任在氓还是在女子?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女子甘心贫困,辛苦操劳,多年如一日。但

  是最终还是被丈夫遗弃。

  (3)氓为什么要遗弃女子?(色衰爱弛)

  (4)女主人公从这场失败的爱情中总结出了什么经验?

  “于嗟鸠兮……不可说也”:作为女子,千万能沉溺于男女的情爱之中。常言道:“痴心女子负心汉”。男子沉溺于情爱,还可以自我解脱,然而女子一旦沉溺其中,就总是不能自拔。因为女子的感情是专一不二的,而男子却往往朝三暮四。本诗写出了男子的用情不专和女子的痴情专一。

  (5)女子最终做出了怎样的抉择?从诗中哪里可以看出?

  清醒果断的决绝。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6)从全诗看,女子内心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恋爱时的温柔痴情——婚变中的怨恨沉痛——觉醒后的清醒刚烈。

  (7)女子的痛苦是不是仅仅来自变心的丈夫?

  不是。这一婚姻悲剧又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生活天地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他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再者,娘家的人的不理解,更能反映出那个时代人的爱情观、婚姻观和女子在爱情中和社会中的弱势地位,更能反映出这场婚姻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5

  三维目标:

  1、整体掌握思路层次,深入透析文章内容;

  2、重复朗读,层层设疑指导启迪;

  3、理解“拿来主义”的涵养,成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教育要点:

  掌握由“整体感知”思路构造到“深入透析”文本内容的赏析序列。

  教育难点:

  总结由“整体感知”到“深入透析”鉴赏序列的常有标记与形式。教育假想:

  1、设疑指导法;

  2、合作研究法。

  教育过程:

  〔教育开始,能够先告诉学生传统看法认为散文“形散神聚”,散文无论它的“形”有多“散”,都会有特定的行文思路和构造。而谈论说理类散文对比写景抒怀类、写人叙事类散文,其构造和思路更具精密的逻辑性。因此学习本单位开始要弄清楚每篇文章的基本思路和构造。更要逐渐总结出鉴赏谈论说理类散文的赏析序列和步骤。此后以人物在思想文化史的职位自然引出第一课《拿来主义》〕。

  可以下导课:

  看作中国现代思想革命的先觉者和建设者,以“敢于直面暗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作乱精神建筑了现代思想文化大厦,为中国现代思想和文学贡献了最难得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质量的人是谁?学生自然答出“鲁迅”,即时引出鲁迅思想最有力的载体是杂文,也属于谈论性说理文。自然引出对于“杂文、鲁迅杂文集及特点、本文写作背景的介绍”。

  要点介绍写作背景:针对文化遗产,那时社会上流行全盘肩负和全盘否定论,也有人“不敢接触”不“敢择取”,而清醒的鲁迅先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精当而形象的正确做法“拿来主义”。

  接下来要修业生把预习中的字词阻碍对面打扫并重申,就进入“整体感知”的'主环节了。

  一、整体感知文章的思路构造〔要从设置简单清楚又紧扣要害的问题入手,启迪学生思虑文章思路层次〕。

  1、课文第5段在全文构造中起什么作用?〔过渡〕

  2、结尾“总之”在构造上表示什么?〔总结〕

  学生依据这两个问题,连忙阅读全文就能理清大层次——三层:谈送去主义/谈拿来主义/总结

  此后接着设问:标题是“拿来主义”,却从“闭关主义”送“去主义”说起并否定排挤,后才给出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拿来主义”。那么,几到几段主若是批评“送去主义”,几到几段主若是申明“拿来主义”。

  〔要修业生再读课文答复以下问题,总结文章思路构造,教师评论鼓舞并适当更正〕

  重申:这类先“批”后“给”的写法就是先“破”后“立”的驳论文,板书展现——先“破”后“立”〔驳论文〕

  〔1—4〕批评“送去主义”的“实质”危“害”

  〔5—9〕申明“拿来主义”的基本看法

  〔10〕实行“拿来主义”的素质及目标〔改革〕

  一方面,教师设置问题启迪学生思虑,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在解答问题中总结阅读鉴赏形式:谈论说理类散文“整体感知”的形式就是:

  〔一〕从标题下手掌握写作要点和写作目标,由此下手找到主题段,再从主题段发散找寻、猜想其余段落与主题段的关系;

  〔二〕注意从拥有明显“构造标记”的段落或词句下手掌握大层次,比如起“过渡”作用的段落,表“总结”性的词语等等。这样的形式重复实验,不停增强,就会使学生逐渐获得“鉴赏经验”,最终产生谈论说理类散文鉴赏整体感知的知识、形式系统和心理系统。

  二、深入透析文章的思想内容。

  〔在指导学生学会整体感知大层次、大思路、大构造的基础上,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进一步指导学生深入透析文章内容、内在逻辑及论证形式〕

  问题一:就全文看,作者提到了几个“主义”?学生阅读就会发现:

  四个主义——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送来主义

  拿来主义

  问题二:本文作者是如何先破后立,最后申明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拿来主义”的?

  学生联合课文内容就会找到:

  先辩驳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抛给〕,再成立“拿来主义”。

  〔这个问题立马引起出新的思虑题〕

  问题三:分析“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的实质、做法、结果以及作者所持态度。这样指导学生缭绕“实质、做法、结果、态度”连忙挑选信息,归纳归纳:

  问题四:第7段说“因此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目光,自己来拿!”,这里用“因此”表示结果,那么前面1——6段是什么?学生很也许答出是“因为”,追问:“因为——因此”属于什么论证思路?学生就能答出“因果论证”。

  问题五:分析“拿来主义”

  ——“大宅子”比喻什么?〔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

  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和形式,文章摆出了那几样?与“拿来主义”者的态度、形式有什么不一样?

  〔主要经过设问,指导学生说,教师同步板书〕

  问题六:本段摆出“三种人”后说,“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那么,“拿来主义”是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学生轻易挑选出“据有,优选”。接问:如何优选?

  第9段列举了几种正确做法?运用了什么论证形式?〔提示:鱼翅、鸦片、烟具、姨太太辩解比喻什么?〕学生在提示下便能答出“比喻论证”,关键是老师指导分析这些“喻体”对应的“本体”——

  鱼翅——精华

  鸦片——精华与糟粕并存

  烟具——旧形式

  姨太太——糟粕

  问题七:第9段“总之”表示是总结,从那几个方面总结?详细问题能够分析为——

  怎么办?——我们要拿来

  怎么拿来——或使用,或寄存,或覆灭

  “拿来”意义——主人、宅子都“新”

  “拿来主义”条件——庄重,勇猛,有辩解,不自私

  “拿来”最后目标——成立“新人”新“文艺”〔改革〕

  就这样,经过环环相扣的问题启迪,把学生一步一步引入散文鉴赏的更深层次——“深入透析抓精华”的文本鉴赏。

  三、回首“整体感知、深入透析”的过程,指导学生总结谈论说理类散文的鉴赏序列与形式。

  1、先从标题下手掌握作者写作企图与写作要点,此后找到和标题内容对应的要点段;

  2、弄清其余段落与要点段的关系,特别注意抓住“过渡段”逻“辑关系词”总“结性”的标记词语,从而掌握行文思路与构造;

  3、最后从论证手法、论证构造下手,分析作者的主要看法和态度,达到“透析”文章内容的鉴赏层面。

  四、讲堂小结。

  五、同步测试。

  思虑课后练习题,并联合课文内容做分析解答。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的道理。

  2、体会本文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

  3、掌握“偻”等实词、归纳“虽”、“因”、“且”几个重点虚词的用法。

  【教学重难点】:

  1、本文寓意的理解。

  2、重点实词与虚词的掌握。

  3、文言基础知识用本文寓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学过的柳宗元诗歌导入,提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推荐作品里有一首七律叫《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请问作者是谁?明确:柳宗元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明确:政治失意,仕途不达的愁苦之情。

  我们学习这首诗是说过“愁”是此诗的情感基调,作者的愁完全缘于自身的政治遭遇,从这一点可看出作者是一个关心政治的人,在这里他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他的情感,大家还可以思考一下,既然作者对政治比较敏感,那么他还能不能用其他的作品体裁去发表自己的政治远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散文《种树郭橐驼传》。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柳宗元:(1)生卒:公元773年—公元819年,享年47岁,中唐时期文学家。

  (2)字号、称呼:字子厚。河东(山西永济)人,故有“柳河东”之称。唐代古文运动领袖,古文成就与韩愈齐名,世称“韩柳”。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 “唐宋八大家” 。819年病卒于任所柳州,故有“柳柳州”之称。

  (3)生平概括:柳宗元的一生可用16个来概括:早立远志,少有英才,关心政治、数遭贬谪。早立远志少年时代曾立下“颇慕古之大有为者”的志向。少有英才公元793年,21岁的柳宗元就中了进士,几年后又官至礼部员外郎。关心政治参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运动数遭贬谪805年,政治改革运动失败后,由礼部员外郎被贬为邵阳(湖南邵阳)刺史。被贬途中,又被贬为永州(湖南零陵)司马。

  2、背景简介、解题

  (1)社会背景:简单介绍了柳宗元的一生,这样一来大家对作者的印象便有了较为形象、深刻的了解,接着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柳宗元处于中唐时期,当时的社会现象可用四句话来概括: “富者兼地数万重,贫者无容足之活”官吏繁政扰民,百姓苦不堪言。总结起来,便是四个字:繁政扰民。写作时间。当时柳宗元在长安任职,因不满当时的社会现象,便作此文。

  (2)解题:课文的题目我们可以获得那些信息?

  明确:文体是一篇传记,主人公是一位橐驼,他的职业是种树。

  【引】一位底层的种树者能值得士大夫阶层的柳宗元作传,肯定有他与众不同的特点,文中的郭橐驼有哪些方面的特点?(启发;写人当从哪些方面入手写?)

  3、感知课文内容

  请学生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段大意:

  (1)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

  (2)转入正题,道出郭橐驼是一个种树的行家。

  (3)郭橐驼谈种树经验。

  (4)在问答中将话题“移植”到政事上来。

  (5)问者的意外收获及作传目的。

  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郭橐驼名号由来以及性格特征。

  第二部分(第2段—第3段)记叙郭橐驼种树技艺高超。

  第三部分(第4段—第5段)郭橐驼感悟为官治民之道。

  三、赏析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姓名由来:隆然伏行,病偻

  性格特征:豁达——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1、为何郭橐驼要自称“驼”?

  明确:表现了郭橐驼的豁达、身残而自信。

  【简评】“甚善,名我固当”:指其病而为号,并不雅,但显得很亲切。驼竟以为起得很恰当,放弃自己原来的名字,这样自称起来。作者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豁达的性格,令人猜想在这豁达的背后,一定存在着某种自信,这也就增强了阅读的兴趣。作品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的描写,使一个不同一般的“驼者”形象跃然纸上了。

  第一自然段紧扣了题目中“郭橐驼”三个字,介绍主人公名字由来、形象特征。写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2、为什么这位驼者有着豁达的个性?驼自信什么?

  (二)第二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写主人公的籍贯、职业、身份和技艺,紧扣题目“种树”两字,然后分三方面写他精于种树。

  1、侧面烘托:“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从欢迎他的人看,作者举了两种有代表性的人物。一是搞观赏游玩的(精神方面),一是种树卖果的(物质方面)。这说明他种树从欢迎他的人看,可知驼种树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观赏游玩),又能满足物质需要(种树卖果),这两种需求所种之树是大不相同的,因而暗示出橐驼技术的全面。

  2、正面描叙主人公精于种树:“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藩。” 前半句强调种树或移栽树没有不成活的,隐含一个“寿”字;后半句强调种的树高大茂盛,且果实结得早、多,隐含一个“孳”。这句直叙主人公种树技艺之高明。又说明了“争迎取养”的原因。

  技艺高超: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整体而言

  具体而言:且硕茂,早实以蕃

  树:树冠——大 树叶——多

  果:不但成熟早而且多。

  3、以对比手段来反衬郭橐驼精于种树:“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以种树技艺进行对比:

  郭橐驼——————(对比)——————“他植者”

  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 窥伺效慕,且硕茂,早实以藩 莫能如

  2.这里写橐驼种树本领全面高超---“技高”,是种树行家,用了什么方法?

  明确:从两方面——人、树(侧面、正面),侧重于侧面描写。

  【述评】乡在京畿,名曰丰乐,颇有些传说色彩。作者先说橐驼种树为他带来的“际遇”──“争迎取养”,再说他身手不凡。说欢迎他的人,举了两种有代表性的。谈到了两种不同的需求,写出橐驼技术全面。说他技艺高超,也点出了两个方面。一是他种的树不怕“移徙”,有“树挪活”的神奇;二是他种的树具有全优的品质,枝繁叶茂,早熟多果。最后,用“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点染一笔,更增加了玄妙气氛。

  段意:转入正题,道出郭橐驼是一个种树的行家。

  第二自然段结尾设置了一个悬念,即“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使读者急于想知道郭橐驼到底有什么诀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赏析课文

  (一)第三自然段

  1、分析。从郭橐驼与“他植者”种树的态度方法的对比中,阐述种树之道在于顺天致性。紧承上文,采用对话、对比形式展开。

  先是总结概括我的植树方法: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种树时: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种树后: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他人种树方法

  种树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种树后: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2、梳理、归纳。(板书)以种树态度和方法进行对比:

  郭橐驼——————(对比)——————“他植者”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木之性日以离”

  “舒”、“平”、“故”、“密” “拳”、“易”、“过”、“不及”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3、总结:

  通过这层层对比,阐述了郭橐驼的种树经验,突出“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重要性。主人公种树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从而得到使木“寿且孳”的结果,与下段中写到的官吏“好烦其令”,从而造成使人民“病且怠”的恶果,这两者也是对比。因此这段的对比也为下文进行种树与治民的类比作了充分的铺垫。

  4、这样写其他种树人对表现橐驼有什么作用?(即“用了什么方法表现橐驼?”)

  明确:对比、映衬。(通过上下文内容或语意上的遥相呼应来强化表达效果的写法叫映衬。)

  【述评】郭橐驼说的这一番话语,既是平凡朴素、毫不矫情的实情自谦,又是深远的哲理,类似老子的“道”。

  5、理清作者写作意图。

  我们再看看下文是否还是在写种树。(点明:下文已不是写种树。)

  6、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什么?

  明确:作者为他立传的目的并非只是为“驼”作传,而是另有深意。

  段意:橐驼谈种树经验。

  (二)第四自然段

  读完第四段,就会明白第三段写植树是为说官理服务,是一种衬托手法。

  1、 课文为什么设计出“有问之”“问者曰”这样的问话者?

  明确:这样造成一问一答的形式,自然地引出郭橐驼的话,也就是引出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

  2、“问者”问“养树”后,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明确: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3、这一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过渡。转移话题,由谈种树转到谈政事上来。

  4、郭橐驼眼里的社会现象:

  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5、感悟: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第四自然段以问者的口吻写出“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然后,通过郭橐驼的答语,由养树术推出养人术。他植者“种树”与为官者“治民”如出一辙。

  要求学生从三、四两段中找出他植者的“种树”与为官者的“治民”相类比的语句。

  6、梳理、归纳。(板书)以他植者的“种树”与为官者的“治民”进行类比:

  他植者——————(类比)——————为官者

  种树马马虎虎 不关心老百姓痛痒

  “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长人者好烦其令”:

  “旦视而暮抚”“爪其肤”“摇其本”。 “旦暮吏来而呼”“鸣鼓”“击木”。

  “木之性日以离” 百姓在烦琐政令下“病且怠”

  同样,我们可以通过类比联想从郭橐驼的养树术推出为官者应采用的养人术。

  7、要求学生根据三段中郭橐驼的养树术,参考四段为官者的“治民”推出做官者应采用的养人术。教师帮助梳理、归纳。

  (板书)从郭橐驼的养树术推出为官者应采用的养人术:

  养树术—————— (类比)——————养人术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

  “其莳也若子” 要爱护老百姓

  “其置也若弃” 治国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勤虑害树 繁政扰民

  8、这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观点?

  明确:种树人有“勤虑害树”的错误,做官者也有“烦令扰民”之过。

  【引】“长人者好烦其令”就如勤虑害树一样,繁政扰民,从而将旦暮而来的官吏打入“他植者”行列。文章从种树之理谈到做官之理,其实谈种树是为了谈做官,这里同样是运用了映衬的'手法。(通过上下文内容或语意上的遥相呼应来强化表达效果的写法叫映衬)这一点也反映作者写作思路上的严谨。

  【述评】结合中唐时期时代背景理解。

  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竟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盘剥,民不聊生。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里关于繁政扰民有生动的表述:“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总评】 如果说在上一段中,问者的身份还比较隐晦,酷似一个求艺的人,那么在这一段中,他就渐而露出了作者的身影,表现出“别有用心”,以一种咨询的语气,根本扭转了话题。在这种默契的问答中,橐驼仍谦逊如故,明确表示“理,非吾业也”,然后以“外行”的身份试探着用他的种树理论衡量官吏的所作所为,比照之下,自然得出繁政扰民犹如勤虑害树的结论,从而将旦暮而来的官吏打入“他植者”的行列。这样,前面批评种树人的话,如“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等,自然也可以“移植”到这些扰民的官吏身上,而又尽在不言中。悍吏来乡,闹得鸡犬不宁,橐驼对这一场景的描绘细致入微,也不妨说他是一个以种树为掩护的政治观察家。

  段意:在问答中将话题“移植”到政事上来。

  (三)第五自然段

  1、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何在?

  明确:传其事以为官戒。

  【述评】如果将这一段比作一出戏的尾声,那么,郭橐驼完成了使命,从旁门下场了。作者在形式上仍保留了问者的独立身份,写出了他“问养树,得养人术”的欣喜。由此可知,作者真正意图并不在谈种树,而在谈“养人”,借这种方式抨击了官吏繁政扰民的社会现象。文章最后一句(结语)“传其事以为官戒”,实际上表明了作传的真正意图是警示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让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承平之世。

  通过问者之口,说写本文的目的在于使当官者作为鉴戒。

  文章体现了柳宗元进步的“养民”的治国思想。

  三、人物形象、写作目的

  1、读完课文后,你认为郭橐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郭橐驼是一个豁达,技高,睿智的驼背种树者。

  豁达在别人给他起外号,他从不在意。技高在种树技艺无人能及。睿智在通过种树能悟出为官治民之道。

  2、探讨本文的写作目的

  归纳主题:顺民之性以养民的治道。

  治民之道,养人之术万不可,好烦其令,繁政扰民,一定要使百姓修生养息,顺其自然。

  本文主旨是讲顺民之性以养民的治道,但文章却不是直接进行理论上的论证,而是巧妙地通过给郭橐驼立传,介绍橐驼养树的经验,再把养树之道“移之官理”,巧妙地把“种树”与“治民”联系起来,委婉含蓄的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揭露并讽刺了统治者的苛政繁令对百姓的骚扰侵害,提出宽简为政,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

  四、写作特点

  1、简洁而生动

  在一篇文章中,简洁和生动是不容易共存的。这篇寓言式的人物传记,就写得既简洁又生动。简洁体现了史传的特点,生动则蕴含了文学的情趣。如第一段介绍人物,仅用“隆然伏行”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又用“甚善。名我固当”几个字,写出了人物的性格。这样,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的描写,一个不同凡响的“驼者”形象,便跃然纸上了。在短短几句话中,这种史笔和文辞的完美结合,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2、对比与映衬

  以“种树”喻“治民”是这篇传记写作的出发点,对比和映衬的写法也是这种寓言风格的需要。

  对比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显现事物的差别,加强说理的力度,甚至收到不言自明的功效。本文中的对比,有叙事性的,如两种种树方法的对比;有论述性的,如郭橐驼对自己种树方法的归纳和对“他植者”的批评。

  映衬就是互相照应的写法,通过上下文内容或语意的遥相呼应,来强化表达效果。本文先谈“养树”,后论“养人”,这本身就是运用了映衬的写法。这样写,有关树和人的话题合而为一,互相补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在语意上相互映衬的例子,如郭橐驼谈“养树”一段,开头说“橐非能使木寿且孳也”,最后则以“吾又何能为哉”回应,在自谦之中,起到了强化观点的作用;论“养人”一段的首尾也是这样呼应的。

  3、婉约而多讽

  本文结尾一句道出了写作意图,那就是“传其事以为官戒”。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是中国古代文人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做法,它有着委婉含蓄的特点,也间杂着幽默的成分。柳宗元这篇人物传记,也是通过故事进行劝诫的,这决定了它“婉约而多讽”的风格。这种风格基本上是通过所传人物的话语表现出来的,如第四段,一个“知种树而已”的驼者,欲止又言,在朴实的简单类比中,揭示出了吏治的弊端,颇具讽刺意味。其中的一些话语,如“理,非吾业也”,“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婉转而幽默,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五、板书设计

  种树郭橐驼传

  郭橐驼对自己种树方法的归纳

  对比

  对“他植者”的批评

  种树

  映衬

  养人

  附:文言语法现象举例

  (一)通假

  1、蚤缫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而”通“尔”,你们的)

  2、根拳而土易(“拳”通“蜷”,蜷曲)

  (二)古今异义

  ⑴故乡人号之“驼”(故,所以;乡,乡里)

  ⑵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它们;实,果实)

  ⑶其实害之(其,那;实,实际上)

  ⑷见长人者好烦其令(长,管理;人,百姓)

  ⑸字而幼孩(字,抚育;而,你,你们)

  ⑹得养人术(养,治理;人,百姓)

  (三)一词多义

  ⑴虽:他植者虽窥伺效慕(即使,连词)

  虽曰爱之(虽然,连词)

  ⑵故:其土欲故(旧,形容词)

  故不我若也(所以,连词)

  ⑶实:早实以蕃(结果实,动词)

  不抑耗其实而已(果实,名词)

  其实害之(实际上,副词)

  ⑷若:其置也若弃(像,动词)

  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连词)

  故不我若也(如,连词)

  ⑸然:隆然伏行(……的样子,助词)

  既然已(这样,副词)

  然吾居乡(然而,连词)

  ⑹病:病偻(害了……病,动词)

  故病且怠(困苦,形容词)

  ⑺者:有类橐驼者(的样子,助词)

  他植者则不然(的人,助词)

  则与吾业者(的职业,名词)

  ⑻以:以致其性焉尔(来,连词)

  早实以蕃(不译,连词)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把,介词)

  ⑼而:鸣鼓而聚之(表承接,连词)

  字而幼孩(你,代词)

  旦视而暮抚(表并列,连词)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表转折,连词)

  ⑽且:无不活,且硕茂(而且,连词)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尚且、还,连词)

  故病且怠(既……又,表示并列关系,连词)

  ⑾业:驼业种树(以……为职业、从事于,动词)

  理,非吾业也(职业,名词)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⑴不知始何名(叫)

  ⑵病偻(生……病)

  ⑶名我固当(命名)

  ⑷蚤实以蕃(结果实)

  ⑸橐驼非不能使木寿且孳也(活得长久)

  ⑹其莳也,若子(抚育子女)

  ⑺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用手指甲抓)

  ⑻传其事(记载)(《知识》H版归入“为动用法”,为……写传)

  ⑼其筑欲密(用杵捣)

  ⑽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飧,吃晚饭;饔,吃早饭)

  ⑾故乡人号之“驼”(给……起诨名)

  2.动词作名词

  ⑴凡长安豪家富人为观游及买果者(观赏游览的园林)

  ⑵或移徙(移栽的树)

  3.名词作状语

  ⑴旦视而暮抚(旦,在早上;暮,在晚上)

  ⑵而木之性日以离矣(一天天)

  4.使动用法

  ⑴非有能硕茂之也(硕,使……高大;茂,使……茂盛)

  ⑵非有能蚤而蕃之也(蚤,通“早”,使早;蕃,使……多结果)

  ⑶见长人者好烦其令(使……繁多)

  ⑷而卒以祸(使……遭祸)

  ⑸遂而鸡豚(使……顺利地成长)

  ⑹鸣鼓而聚之(鸣,使……鸣响;聚,使……聚集)

  ⑺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多;安,使……安定)

  5,意动用法 驼业种树(以……为职业)

  6.为动用法

  ⑴其培之也(为……培土)

  ⑵忧之太勤(为……担忧)

  (五)句式

  1.判断句

  “……也”式理,非吾业也

  2.倒装句

  宾语前置

  ⑴故不我若也(“我若”,若我,如我)

  ⑵不知始何名(“何名”,名何,叫什么)

  ⑶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何以”,以何,用什么)

  ⑷吾又何能为哉(“何能为”,为何能,有什么本领)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7

  一、内容与解析

  (一)内容

  探究中国古典诗歌中“木叶”意象的艺术特征,进而把握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二)解析

  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学习本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教育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领会本文深入浅出的说理议论方法。

  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发挥联想力,使学生对古诗词艺术的精微之处有更深的体察。

  2、引导学生借鉴课文分析诗歌的方法,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体会到祖国的诗歌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二)解析

  学习本文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言暗示性这一特质的方法——归纳法,使学生能够依据既有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问题诊断分析

  本文内容主要是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进而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这个理论问题的。而学生,学过几首诗,但只是局限于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要他们单凭自己的知识、能力积淀就能把握作品的精髓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应担任引导者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思索、探究,通过比较的方法,协作学习,反馈交流,才能很好地突破本课的难点,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借助多媒体,大量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使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领会本文深入浅出的说理议论方法。

  3、引导学生借鉴课文分析诗歌的方法,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李白的诗: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学生讨论。

  【明确】“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教师点拨:是的。“折柳”确实寓有惜别怀远意。这是有原因的,“杨柳”在古曲诗词中多用于写离别的情景,表达离愁别绪。其原因:一是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习俗;二是“柳”与“留”谐音;三是古有歌唱离别之情的《折杨柳》曲。这些暗示性的如“杨柳”这样的概念,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感染着人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庚的《说“木叶”》,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来分析“木叶”的暗示意思的。

  2、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林庚,著名的学者、诗人,有《唐诗综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了极为细致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三、阅读全文,理清整体思路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点拨】如果我们用“→”表示“过渡到”、用“”表示“推出结论”,那么,本文整体写作思路可以作如下图示:

  古人常以“木”入诗而不用或少用“树”入诗→为什么古人常以“木”入诗而不用或少用“树”入诗→因为“木”含有“落叶”、“枯黄”两大特征,而“树”无此特征→以“木”入诗便于写秋景并以秋景抒→(所以古人常以“木”入诗而不用或少用“树”入诗)由此看来,“木”与“树”在概念上相去无几,但就艺术形象而言,其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第二部分(4—6段):说明“木叶”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三部分(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于是一字千里。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问题一:按字义分析,“木”、“树”含义差不多,可是古人写诗为什么多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呢?

  【点拨】古人常借深秋季节写离人游子的愁绪,所以他们对“秋”有特殊的敏感。写“秋”,莫过于写叶子凋零的树木。尽管“木”与“树”含义差不多,但人们由“木”和“树”这两个字所产生的联想却很不相同。我们把由这两个字所产生的联想和结果图示如下:其中,→表示“由此想到”,表示“以此寄托”,表示“不能以此寄托”。

  ①“木”→木头、木料、木板→树干→落叶→秋天离人游子的愁绪。

  ②“树”→满树的叶子→浓阴→不是秋天离人游子的愁绪。

  综上所述,古人为了借秋景写愁绪,在诗中常用“木”(木叶)而不用“树”(树叶)。

  问题二: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师生共同筛选、归纳:

  繁茂的枝叶

  树

  枝叶绿色,树干褐绿色

  特征

  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

  木

  黄色、干燥的质感

  树:饱满

  意味

  木:疏朗

  树: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

  场合

  木:秋风叶落

  问题三:说说“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的区别。

  讨论后明确。

  【明确】“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是不一致的。

  “落木”与“落叶”的不同: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而“落木”比“木叶”还进一层,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问题四:“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是什么?

  学习研读第二部分,并加以归纳。

  【明确】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

  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木叶”中“叶”带有绵密的意思,“落木”则连“叶”这个宇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问题五:“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的“木叶”有什么独特的意味?课文怎样说明“木叶”的意味的?

  分析说明:“木叶”是寒牢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这是由“木”的艺术特征决定的:“木”不但暗示着落叶,而且使人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比较说明:曹植诗中的“落叶”是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是碧绿柔软的叶子;屈原诗中的“木叶”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二者的颜色、质感、密度、动感均有差别。司空曙诗中的“黄叶”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飘零之意,而且颜色湿黄而非枯黄。“木叶”是风中寒牢飘零的枯叶,属于风而不属于雨,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是典型的清秋性格。

  (说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通过比较,体味“木叶”的形象色彩。)

  问题六:杜甫突破了“木叶”的传统,写出了“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名句,“落木”与“木叶”的意味、意境有何不同?

  【明确】“木”有疏朗之意,“叶”有绵密之意。屈原的“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衬托了湘夫人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性格形象。杜甫的“落木”以“木”代“叶”,洗净了“叶”字的绵密之意,意境更显空阔,生动地描绘了三峡萧索的秋色,有力地烘托了悲秋之感。

  问题七:课文中有一个难于理解的句子:“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解读这个句子有利于理解全文的思想内容。为什么读者看到古诗中的“此景”,就会知道古人的“此情”呢?

  【点拨】“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这是典型的深秋景象。实际上,本文所引用舍有“木叶”、“落木”的诗句,其意象没有离开一个“秋”字。我们知道,时令一到秋天,一年就快完了;古人由此产生联想并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到了中年,一生也就快完了。所以古代的文人进入中年(或暮年)时,或因壮志未酬、抱负未伸,或因仕途失意、功名难就,或因身处逆境、穷途末路,或因羁留异地、倍感思乡,或因宦游在外,思念家人,他们面对肃杀、萧索、冷落的秋景,一种凄然悲凉之情就会随之而生(即触秋景生悲情),而我们读者看到“木叶”、“落木”之类的字眼,就会想到诗中主人公的颓然之貌、悲怆之情。

  3、谈谈本文的艺术特色。

  【明确】

  (1)选题小、论理深。文章旨在阐释文艺学原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若从纯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比较艰深的学术论文;作者没有摆出学者的面孔吓唬读者,而选取了古诗中的木叶形象作为论题,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这样,言近而旨远,深入而浅出。

  (2)逐层剥笋探究。古诗人为什么用“木叶”而不用“树叶”,作者不急于“兜底”,而是以探寻的目光层层分析。先排除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由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发现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读者的阅读心理。

  (3)颇富文化内涵。这是一篇诗论,作者不仅深谙诗歌妙道,而且在诗的海洋里游弋自如,在行文中许多有关“木叶”的古诗信手拈来,这样不仅使析理有凭有据,而且使文章平添了文化内涵,令人读之赏心悦目,受到美的熏陶。

  四、总结扩展

  本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联想力,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使我们对古诗词艺术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借鉴。

  五、目标检测:课后“研讨和练习”

  六、配餐练习:见“优化设计”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8

  【教学分析】

  1、单元分析:

  本单元为戏剧单元,《窦娥冤》为第一课,所以教师应在第一课时简介戏剧常识:1戏剧的定义。2剧本构成。3戏剧冲突的重要性。

  2、教材分析:《窦娥冤》属于元杂剧,有其不同于一般戏剧的特点,故也应在进入文本之前简介元杂剧的特点:本、折、宫调等。

  3、文本分析:

  ⑴ 《窦娥冤》是中国古代戏剧中著名的悲剧,有着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故教学重点之一应放在引导学生体会本剧的悲剧性及其悲剧效果的`形成,力求通过本剧的学习,使学生对悲剧作品有初步的鉴赏常识和能力。

  ⑵ 《窦娥冤》塑造了窦娥这一光彩的人物形象,作为剧本解读,分析她的性格应为本文学习的又一重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1、由回顾初中所学戏剧导入。

  2、简介戏剧、元杂剧常识,简介关汉卿及“元曲四大家”。

  3、学生(教师)复述情节,概括大意。

  板书情节:

  楔子(序幕):交待背景,写出窦娥的悲苦身世。

  第一折(开端):赛卢医为躲债欲杀蔡婆,蔡婆为谢恩引狼入室。

  第二折(发展):张驴儿为逼婚误杀亲父,窦娥在公堂屈打成招。

  第三折(高潮):赴法场窦娥指斥天地,明冤屈发下三桩誓愿。

  4、突破两个教学重点:

  教师关键两问

  ⑴窦娥身上哪一点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结合文本回答。

  例:反抗性、刚强、善良、孝顺等。重点引导体会其反抗性,师生可共同划出本剧的矛盾冲突示意图,看清窦娥这一弱女子对抗的对象──地痞流氓和昏官,体会窦娥在冲突中没有丝毫犹豫、退缩和畏惧。尤其是临死前发下的三桩誓愿,更让我们类比想到了另一人物:桑迪亚歌。窦娥就像这位老人一样,她可以被消灭,但恶势力却不能将她打败。(这一解读较成功,学生对窦娥形象的光彩开始有所领悟)

  ⑵ 《窦娥冤》这出悲剧位列世界十大悲剧之中,你认为哪些因素造就了本剧的悲剧效果?

  问题分解为:

  ①什么是悲剧?

  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②本剧中最有价值的是什么?紧扣“美的、有价值的”这一核心,学生联系窦娥这一人物的光彩就较易理解了。

  附加提示:窦娥这一人物的不幸身世,更加重了人物的悲剧性。

  5、拓展阅读、对比研讨:

  对照程砚秋改编的京剧《六月雪》的剧情,进一步体会《窦娥冤》的悲剧效果的来源。

  6、求异思维,培养质疑精神。

  你敢挑《窦娥冤》的错吗?你认为《窦娥冤》中又没有缺憾之处?

  例:第二折中桃杌审案太过仓促,既不合人物性格,有不合于常理。

  7、作业:

  ⑴积累重点词语

  ⑵背诵《滚绣球》曲词。

  推荐观赏:电影《黑暗中的舞者》(一部简约而又震撼人心的悲剧)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

  2、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设想】

  1、要引导学生从别里科夫这个可笑怪诞的外表逐步深入认识其可憎的内心,透过可笑的行为举止认识人物所代表的保守腐朽思想。从“笑──思──悟”的过程来引导。切不可停留在表面肤浅的笑上。

  2、本文语言浅易,情节简单,人物关系单纯,学生一拿到新教材就浏览了一遍,作为新授课再学时,已觉得兴味索然,但对于小说的内容及主题,却并不能准确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因此,教学时,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为目的,尝试打破常规,力求创新,激发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的兴趣。

  【教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老掌柜”难舍芭蕉扇》:

  要我换电扇,且慢复且慢。

  不怕花钱多,就怕担风险:

  雨天怕打雷,晴天怕触电;

  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

  重则削脑袋,轻则上医院。

  还是稳妥点,仍用芭蕉扇。

  只要拼命摇,照旧能解汗。

  点拨:

  这位难舍芭蕉扇,惧怕电风扇的老掌柜,仅是一位老实本分的小市民,他文化低,眼光窄,接受新事物迟钝。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与他相似。诗人“幽他一默”,希望这些人思想解放一点,别老捧着那本老皇历不放。诗人对老掌柜的典型心态的形象揭示,尤其是“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一语,简直叫人拍案叫绝。从这位老掌柜害怕新事物这点上,我们想起嘴边总挂着“一带不如一代”的九斤老太(鲁迅《风波》),想起只要镇上有点什么动静就忧心忡忡地担心“不别出什么事啊”的奥楚蔑洛夫(契诃夫《变色龙》)。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契诃夫的另一篇小说,领略一下他笔下的另一个典型得让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形象。

  二、自主、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1]作者简介

  请同学简要介绍一下作者。

  点拨: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俄国19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他的作品揭露了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讽刺庸俗腐朽的市侩习气,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他八十年代开始创作,九十年代是他创作的

  盛期。他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带阁楼的房子》《装在套子里的人》(又译为《套中人》)剧本《樱桃园》等。

  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

  [互动设计2]阅读课文

  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互动设计3]总体把握

  第一部分:介绍别里科夫的特征

  第二部分:介绍别里科夫的婚事

  开端:准备结婚

  发展:漫画事件、骑车事件

  高潮:交锋

  结局:婚事告吹

  第三部分:介绍别里科夫的死

  [互动设计4]分析人物形象

  1、套子

  学生默读,划出关键语句,并加上简批。思考:别里科夫身上有哪些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思想性格特点?

  点拨:其身上有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

  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即衣、住、行方面写有形的(具体见课文)。作者是用“形”显示“神”,用“可笑”的外表反映其丑恶的思想,让读者在笑声中看清别里科夫丑陋的灵魂。所谓无形的,是指起思想上的,他有套子式的思想,套子式的论调(具体见课文),其爱情的过程,最集中、画龙点睛、突出了他“套子式的论调”的愚昧和反动。例如:“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这荒唐的别里科夫的逻辑说明了他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再如,他从楼上跌下来的时候,“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这种奇特的心理状态正反映出他自欺欺人的特点。

  2、思考两个“怕”

  (1)别人“怕”别里科夫

  提问:别里科夫是个中学的希腊文教员,为什么“全城都受着他的辖制”?

  点拨: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课文第4段的原句用了八个“不敢”,“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让学生咀嚼体味)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2)别里科夫“怕”别人

  提问: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请找出文中对别里科夫脸色的多处描绘,说说其意义。别里科夫结婚的喜剧转眼间变成死亡的悲剧说明了什么?

  点拨: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

  对别里科夫的'脸色有多处描绘。静态的肖像描写中,有“他的脸也”“戴黑眼镜”;惩罚学生情节中有“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眼镜”;晚上通宵做噩梦,早晨到学校的时候“没精打采,脸色苍白”;看到促狭贵画的漫画“他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看到华连卡骑自行车。

  这脸色的变化,正说明他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也说明他的外强中干,不堪一击。

  在结婚这个问题上,课文深刻揭露了别里科夫从未透露过活人感情的灵魂。这个满脑袋是“套子”思想,满口是“套子式论调”,处处是“套子式”举动的角色,教师们怕,校长怕,城里许多人都怕的别里科夫,却怕结婚,这正说明别里科夫是伪善的、腐朽的、脆弱的,实际上是个丢失了生活权利的人,同时,也说明别里科夫固然可憎,但他毕竟还是专制制度的牺牲品。

  (附带)提问:从这一部分中可以看出华连卡姐弟是怎样的人?从人物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点拨:在小说中,华连卡姐弟是有新思想敢说敢为的年轻人,代表了一种新生的进步的力量。柯尼连科和别里科夫的冲突,展示了新旧两种思想的矛盾斗争,而且淋漓尽致地鞭笞和讽刺了别里科夫腐朽反动的本质。尽管别里科夫的死并不等于反动腐朽势力的灭亡,但华连卡姐弟的出现,却使人看到新思想的力量。

  [互动设计5]别里科夫的意义(主题)

  学生个别朗读最后两段,学生画下关键语句,并思考其含义。

  提问:别里科夫死后,大家有什么反应?

  点拨:“大快人心”,从心里感到自由。

  提问:可是我们却为什么“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谦虚”是什么意思?可是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点拨:只要沙皇专制度没有推翻,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作者启迪人们,沙皇专制统治不推翻,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沙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这就揭示了别里科夫的社会时代的典型意义。

  三、小结

  十九世纪末期,在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小说里的别里科夫正反映了这些人的灵魂。现在,别里科夫已成为顽固守旧,害怕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最后让我们看看他的尊容吧(读苏联著名画家库克雷尼克斯的插图)。

  四、作业布置

  准备写好《“别里科夫之死”专案组调查报告》系列文章:调查一:案发背景;调查二:现场勘查;调查三:本人档案资料;调查四:有关人士采访。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语言浅易,情节简单,人物关系单纯,大家对小说的内容及主题已经有了认识,却未必深刻。这节课,我打算以促进大家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为目的,尝试打破常规,力求创新,激发大家深入研读课文的兴趣,搞个“别里科夫之死”专案调查报告会。

  自杀?他杀?

  ——“别里科夫之死”专案组调查报告

  二、导入报告会情境

  1898年夏季的一天,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在一所中学的男性职工宿舍里,发现一具中年男尸。据查,死者为该校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死因一直未明。一个世纪以后,20xx年新春时节,东平明湖中学高一(21)班学生特组成专案组,对这一事件进行立案调查。

  三、具体操作过程

  调查涉及的几个方面:调查一:案发背景;调查二:现场勘查;调查三:本人档案资料;调查四:有关人士采访。

  要求:四人一组,讨论决定该组选题。然后小组讨论,一人执笔,共同写出该项调查报告。15分钟后,确定组内一人宣读。

  (学生认真研读课文,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同时适当生发联想想象,互相激发,共同探讨。)

  (课堂进程至此,教师再顺势推向一个高潮)思考:写出本案“结案报告”。5分钟完成。

  本案引发的思考:创新求活,守旧必死。

  示例:各项调查报告

  一、案发背景

  1898年。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由于受欧洲进步文明的影响,俄国人民要求自由民主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沙皇政府为巩固其统治,却采取一切手段进行镇压,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全国警探遍布,告密者横行,人们生活在沉闷乏味和忧惧之中。

  这年夏季的一天,人们在一所中学的男教工宿舍里,发现了一具死尸,死者为男性,中年,属非正常死亡,死亡原因疑点很多。死者生前为该校希腊文教师,平时行为古怪,谨小慎微,但又刻板古旧,以他的思想辖制着全城。在这年的五月初突然病倒,大约一月后死亡。死前正处于恋爱中,甚至于打算结婚。

  二、现场勘查

  死者僵直仰躺在床上,被子蒙头,头发蓬乱,脸色苍白,眼球突出,一脸恐惧,似乎生前正遭受某种恐吓或痛苦。耳内塞有棉花球。身穿羊毛衫,床头堆放有黑眼镜、棉大衣,床边放有雨鞋、雨衣、雨伞。房间里没有任何打斗的迹象。一张女士照片扔在地下,一张漫画揉成一团。最令人奇怪的是,房间的大箱子里几乎存有政府多年所有的公告和文件,并标注着具体发布日期。

  三、本人档案资料

  姓名:别里科夫

  性别:男

  出生日期:年月日

  生前职务:某中学希腊文教师

  住所:校男教工宿舍

  婚配情况:未婚

  口头禅:千万别出什么乱子

  特征:晴朗的日子也穿雨衣、雨鞋、带雨伞,穿棉大衣,竖起衣领,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团堵着耳朵眼儿。

  人际关系:无密友,但却辖制全城,曾与女友密哈益?沙维奇?华连卡之弟柯瓦连科有过冲突,于死前一个月被其推下楼梯,但彼此没造成大的伤害。

  死前状况:郁郁寡欢,闭门不出达一月之久。

  死亡日期:1898年6月底或7月初。

  四、有关人士采访

  采访对象1、华连卡

  问:请问您与别里科夫关系如何?

  答:由于校长太太的竭力撮合,我们差一点结了婚。

  问:差一点儿?为什么最终没结成呢?

  答:他生病前的一天到我家,从楼梯上滚了下来,那实在是太可笑了。(忍不住想笑)问:那他怎么会从楼梯上滚下来呢?

  答:这个我不太清楚,您还是去问我弟弟吧。

  采访对象2、柯瓦连科

  答:那天晚上他来我家,乱七八糟地说了一些奇怪的话,令我非常气愤,于是就让他走,他却威胁我,说要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我一气之下,就推了他一把,没想到他居然滚下去了。

  问:那么他说了什么让您如此生气呢?

  答:他总是有那么多奇怪的想法干扰我的私生活,什么不许骑自行车,不能在大街上拿着书走,甚至不能穿绣花衬衫,简直荒谬透顶。我本来就不喜欢这个人,这一来更讨厌他了。

  问:那么这件事会不会成为他死亡的原因呢?

  答:噢不,这绝对不可能。因为他当时安然无恙地爬了起来,离去时步伐也很稳健。但他当时看到我姐姐,好像十分尴尬。

  采访对象3、“我“(布尔金)

  问:您觉得别里科夫是个怎样的人呢?

  答:一个怪人。您要是见过他一面,就决不会忘记他。因为即使在暖和的天气里,他也裹着棉大衣。还有,他总是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问:您认为华连卡的笑对他有什么影响吗?

  答:噢,他一定想不开的,要知道,他这种人最害怕出乱子了,眼下就要跟华连卡结婚,却自己闹出这么个乱子,他心里一定受不了的。

  问:有什么人和他结过怨吗?

  答:没有。但实际上每个人都讨厌他,不会有人会为他的死亡悲伤。但也决没人会冒着危险去杀他,全校甚至全城的人都受着他的辖制,什么事都怕呢。

  五、结案报告

  本小组通过对别里科夫一案的调查与分析,得出结论:

  别里科夫之死既属于他杀的范畴,又属于自杀的范畴。一方面,从别里科夫日常穿着与习惯,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思想是极为保守的,仅仅是看到华连卡兄妹骑自行车,他便无法接受,而华连卡并无恶意的笑就足以让他想不开,以至郁郁而死,因此,本小组裁定,思想的保守和顽固,是促使别里科夫自杀的原因之一,或者说,正是这种极端保守顽固的思想杀死了他。另一方面,别里科夫的死亦属他杀。华连卡的一笑是别里科夫致死的直接原因,但从根本上说,原因却是沙皇统治者采取的高压政策,可悲的是,别里科夫本人甘当统治者的鹰犬,心灵僵化死亡,这才是杀害别里科夫的罪魁祸首。综上所述,本小组做出最终裁定:可怜的沙俄人民应当奋起推翻沙皇的残酷统治,从根本上解除人们思想保守之源,而保守的人更应该张开开放之眼,明眼看世,摒弃一切腐朽的旧制度,让思想重现生机。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0

  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者的共识,因为素质教育是使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普遍发展的教育和主动发展的教育,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胆子大了,他们敢于表现自己;学生的思想活了,他们乐于回答问答,善于解决问题。在这种背景之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设计问题,善于设计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而且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催化剂。而语文课堂教学其实就是问题的教学"教师通过新巧问题的设计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课堂波澜起伏,抑扬有致,起到良好的课堂教学。

  要想将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提问很好地结合,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提问的方法要灵活得当,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要客观而委婉,对于提不出问题的学生要进行导问,激发其提问题的欲望;学生要积极的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积极提问,积极思考,积极回答,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回答提问的过程也是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过程,教师通过不同层次接受能力学生的提问和回答,就可以判断群体对知识的接受情况,教师根据这一情况又可以对课堂教学随时做出相应调整。有经验的教师设计问题时会兼顾一堂课不同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切实使所提问题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起到开发其智力,提高语文素养的作用。

  1、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分层设计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设计出真正的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才算问的成功。学生的差异是很大,不同群体之间有年级差异、班级差异、小组差异,还有城乡差异;不同个体之间又有。性别、年龄、兴趣、爱好等多重差异。尽管我们不可能针对每个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但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设将学生分类别、分层次,然后设计出符合各层次学生能力范围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做到全班学生共同发展,不会出现“好学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而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问题,也正好遵循了传统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点。

  2、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首先语文教学内容存在体裁的差异,就中学语文而言,就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诗歌、戏剧等多种体裁,每一种体裁都有自身主导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记叙文有记叙的要素、记叙的顺序和表达方式;说明文有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说明的语言;议论文有议论的论点、论据和议论语言等。各种体裁的文章教学内容相去甚远,教学问题的设计要依此为依据。其次就单篇课文而言,不同段落之间,教学重点、难点亦有变化。教学时要慎重对待,不可一视同仁。

  3、要根据课堂的不同“情节”设计问题。每一堂课都有初期、发展、高潮和结尾等环节。提问时应遵循每一环节的特点。一般说来,初期时,提问应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恰如一开始便给学生亮出一个“红苹果”,让他们闻到香,产生食欲;发展时,提问开始分化为不同层次,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想要的一个“大小适中,口味相宜”的“红苹果”;高潮时,提问向文章的重难点展开,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摘苹果”大潮中,享受一个又一个摘取“红苹果”的欢乐,同时还不断地竞争谁的“苹果”多,谁的“苹果”大;结局时,要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探索新的问题,产生还想吃一个“红苹果”愿望。好的课堂一定是问题层出不穷、错落有致的课堂,一面保证一定量的识记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字,丰富知识;另一方面要用一些高水平的问题来引领学生,发展其思维。从教学上看,设计问题应属于备课阶段工作,要想让深入研究精心设计的问题真实发挥作用,还要注意在讲课中的认真落实。那么,如何使精心设计的问题得到很好落实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启发好问题,在问题提出之前,要引导好,使学生有准备。在遇到学生回答不出时’教师要对问题加以诠释,加以过渡,从而打开思路。其次要总结好问题。对重要问题,应该在得出答案后,进行简短有效的总结。总结的内容一是答案本身,二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善于从平时的教学中总结和归纳,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4、紧扣教学大纲和学习目标设计难度适中、面向全体学生的第三层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探索,从中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应用,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归纳出一般结论。对于第三层问题的处理重引导学生去变更问题,学会提出问题,培养其创新的能力。这主要是指应用类(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和鉴赏评价类(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的内容。通过这种自主创新的训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总之,分层导学教学方法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的改革,重在强化思维训练,突出能力培养,让每一个学生能全面发展,进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必须努力钻研教材,既要考虑问题的深浅程度,又要考虑学生的自身水平,设计好课堂提问的序,使一个个问题由浅入深依次逐个解决,犹如长江大河,一浪推一浪,解决前一个问题为解决后一个问题打下基础,后一个问题的解决又是前一个问题解决的必然结果。搞好提问设计的顺序为课堂教学成功进行达到良好的效果作了一个有效的准备。教师提问设计的大体方向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的,到了具体课堂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要能够随机应变。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 学生理解材料,学会选题立意方法。

  2.赏析范文,积累事例和优美语句。

  教学重点:赏析范文,积累事例和优美语句。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材料,学会选题立意方法。

  疑难预设:选题立意方法。

  模式与方法: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神情忧郁的男子坐在咖啡厅角落里的一张桌子旁,一个人闷闷地喝着咖啡。在他不远处坐着一位老人,老人一直在关注着这个人。

  终于,老人走上前去,对这个人说:“你一定遇上什么难题,如果你愿意告诉我,我希望我可以帮助你。”

  这个人看老人一眼,冷冷地说:“你帮不了我,我的问题太多了。”

  老人掏出名片,递给他,接着说道:“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

  这个人没有拒绝,随老人坐车来到了郊外。下车后,老人指着一排排的墓碑说:“你看见了吗,只有躺在这里的人,才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人紧皱着的眉头松开了。

  读了上面的故事,引起了你怎么一些感想,请把你的感想写下来。

  要求:自立文意,自选文体,自拟文题,全文不少于800字。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立意:

  ①没有问题的人生是没有的你有追求,要奋斗,想在自己短暂而漫长的一生中有所建树,获得辉煌,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②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的遇到问题、困难、挫折、打击、磨难,甚至灾难的并且一定要战胜它们的过程。

  ③“问题”是上帝馈赠给我们的一笔厚礼,我们珍视它,用好它,就一定会迎接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④从老人把一个几乎被所谓的“问题”压垮了的青年,通过故事中巧妙的方法,“使他紧皱着的眉头松开了”的角度,我们还可以把观点确立在:总有一种方法是最好的。

  开头

  1 运用类比切题的方法开头的示例:

  小草要茁壮成长,那坚硬的地皮,便是她必须要面对也必须要战胜的`“问题”;小溪要流向远方,一路上的沟沟坎坎、悬崖峭壁,便是它必须接受也必须战胜的“问题”……人,“志当存高远”,心事“当拿云”,请记住:鲜花永远不是用来铺路的,而是用来肯定你的勇气,你的付出,点缀辉煌的。

  2 “亲爱的(或朋友)”式的开头示例:

  亲爱的,请别那样忧郁,别那样眉头紧锁,别那样心事重重……我知道,你正走在“充满荆棘”的人生之路上,迎着“问题”,迎着数不清的困难,迎着甚至足以摧垮一个人的信心意志的磨难,但请听我说,赶快乐观起来吧,因为你也正在走向喷薄的太阳。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文章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对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品位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到今日,也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赞誉。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引导学生谈谈“尊师重道”的例子呢?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2.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思考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众人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习的重要。在第三段中,又运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3.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明确: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弟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三)深入研读

  1.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段落,并说明原因。

  明确: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2.阅读“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可怪也欤!”一段文字,讨论下列问题:

  (1)本段有哪几个对比?每个对比中,正确的态度与错误的态度各是什么?由于采取错误态度,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明确:本段有三个对比,第一个是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对比,致使“圣益圣,愚益愚”;第二个是“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则耻师焉”的对比,致使“小学而大遗”,“未见其明”;第三个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对从师者“群聚而笑之”的对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

  (2)几个对比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在段落中的先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明确:几个对比之间有纵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实相比、横比的关系,先后顺序不能调换,因为本段段首句是“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三个对比的顺序与之相应。

  (3)每个对比之后,作者都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有关句子的语调相同吗?有什么意义?

  明确:语调不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这是疑问语调:“……小学而大疑,吾未见其明也。”这是陈述语调:“……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是感叹语调,语调富于变化,不仅文气很顺,而且也增强了文章论辩的逻辑力量

  (四)拓展延伸

  文中提到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可由学生讨论)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五)小结作业

  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3

  三维目标

  1.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2.梳理课文内容,了解四子的志向。

  3.理解孔子的评价;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孔子“与点”的原因,体会孔子的思想。

  课堂教学检测要求

  1、能准确翻译内容;

  2、能解释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3、能复述四子的性格和志向;

  4、能理解孔子“礼仁治国”的思想。

  重点掌握文中常用实词和虚词,深入理解儒家传统思想精髓。

  难点通过曾皙的理想来理解孔子的思想

  准备内容:

  1、预习字词,读通课文

  2、课文介绍

  《论语》中一篇最具文学色彩的文章,它反映了孔子在杏坛开课授徒

  的场景。据资料记载当时子路是51岁,冉有是31岁,公西华是18岁,曾皙是39岁。“侍坐”应解释为陪侍长者闲坐。长者就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研讨指导:

一、师生扮演角色朗读课文,感知当时的场景,熟悉人物

  二、分析课文

  1、孔子和弟子聊了一个什么话题?(志)

  2、文章一共有四个人述了自己的志向,他们分别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现在我们按照答志的顺序来自读课文并填写表格

  学生志向(用原文)性格评价

  子路(仲由)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轻率、自信、

  自负哂之

  冉有(求)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谦虚,说话很有分寸叹之

  公西华(赤)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谦恭有礼,娴于辞令惜之

  曾皙(点)“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从容不迫、

  洒脱放达与之

  3、让生交流

  (1)、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

  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

  (2)概括孔子对四子的不同评价,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孔子评子路:哂之(轻率、自信、自负)

  孔子评冉有:叹之(谦虚,说话很有分寸)

  孔子评公西华:惜之(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孔子评曾皙:与之(从容不迫、洒脱放达。)

  (3)从孔子对弟子的评价领略孔子的教育艺术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民主平等、平易近人、诲人不倦

  3、孔子赞同曾皙的志向,由此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

  (1)曾皙的志向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图画?

  在明媚的春天,同一些青少年朋友,到郊外去游泳吹风,快乐歌唱,是一幅完全溶于自然的春日郊游图。

  (2)看出孔子怎样的.政治思想?

  曾皙讲的这个境界实际是孔子“礼乐治国”的思想在文中的最好体现。

  孔子把以礼治国达到太平盛世当做最大的人生快乐,即“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曾皙的这一幅图画就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就是孔子的自由民主—— 一个大同世界的理想。

  反馈练习:

  1、给下列加点词注释,并给划线词注音

  (1)侍坐()

  (2)率尔()

  (3)会同()

  (4)饥馑()()

  (5)俟()()

  (6)宗庙之事()

  (7)撰()()

  (8)夫子哂之()()

  (9)冠者()()

  (10)摄()()

  (11)舞雩()()

  2、解释下列词类活用

  (1)端章甫:

  (2)风乎舞雩:

  (3)曾皙后:

  (4)赤也为之小,谁能为之大:

  3、指明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①毋吾以也:

  ②不吾知也:

  ③则何以哉:

  ④可使有勇:

  ⑤异乎三子者之撰: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作业巩固

  1、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以

  以吾一日长乎尔()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毋吾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不宜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尔

  以吾一日长乎尔()

  问君何能尔。()

  子路率尔而对曰()

  鼓瑟希,铿尔()

  乎

  以吾一日长乎尔()

  摄乎大国之间()

  异乎三子者之撰()

  浴乎沂,风乎舞雩()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方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方六七十里()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如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方六七十里,如五六十里()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权将如吴()

  不动如山()

  夫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夫战,勇气也()

  夫子何哂由也()

  则

  《论语》六则()

  居则曰“不吾知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唯求则非邦也与些()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徐而察之,则上皆石穴罅说()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而

  蟹六跪而二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余知而无罪也()

  与

  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

  唯求则非邦也与()

  失其所与,不知()

  遂与外人隔绝()

  生三人,公与之母()

  2、课外摘抄孔子名言,你该如何用批判和继承的眼光对待儒家思想?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4

  一、教学内容

  语文人教版第十八课《雷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初步感受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感受雷雨的情景

  三、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感知,有感情地朗读雷雨前的描写。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事天气预报出现的各种符号。(同学们,如果我们想知道第二天的天气,我们经常会看天气预报,那这些符号表示什么呢?)最后一张是雷雨。

  2、你们知道雷雨有哪些特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乎雷雨的课文。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记不认识的生字。读完后和同桌讨论,课文写了雷雨那些时候的景象。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别是哪些自然段。(老师参与讨论)

  2、指名学生回答。

  雷雨前(1-3)雷雨中(4-6)雷雨后(7-8)

  三、精读课文

  (一)雷雨前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雷雨前会有怎样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老师进行引导,如:雷公公打起了乌云宝宝的屁股,乌云宝宝吓得跑起来了。)

  2、指名个别学生说。

  3、老师这里有一副画,看看画上面都有些什么呢?他么有些什么样的变化?学生观察图(乌云、蜘蛛、蝉等等,)

  4、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叔叔写了雷雨前什么样的景象?

  ①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a.画记“黑沉沉”和“压”,结合图和表演压来体会云层很厚很低。

  b.比较句子“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和“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强调没有一丝风,天气很闷热。

  ②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a.找出这段话中的`动词。(请所有小朋友都站起来,现在你们都是操场上的大叔,忽然刮过来一阵大风。)

  b.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画面。你觉得哪个字用得特别好。为什么?结合图进行讲解。

  ③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两个“越来越”写出了闪电、雷声在不断加剧。我们还可以说“越来越()”

  5、打雷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渗透安全知识)

  总结:雷雨前描写了哪些景象?用两个字形容雷雨前你的感受

  天气闷热得没有一丝风,到最后电闪雷鸣,你能读出这种变化吗?

  (二)雷雨中

  1、默读4-6自然段,想象一下雷雨时的情景。

  2、观察黑板上的图,你看到了什么?

  3、找出这些自然段描写雷雨变化的句子。

  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渐渐变小。

  4、品读句子

  ①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从哗哗哗你体会到了什么?(雨下得很大很急。)

  ②从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说明雨下得非常大)

  ③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乐,雨声也小乐。

  为什么要用两个渐渐地?你能读出这种变化吗?

  (三)雷雨中

  1、看老师黑板上的这幅挂图,雷雨后,你看到了哪些景象?(彩虹、蜘蛛、青蛙等等)请用有没的语句说一说。

  2、品读句子。

  ①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仔细思考,作者叔叔为什么要用“挂”这个字来买描述彩虹。

  ②蜘蛛又坐在网上。

  从坐字体会蜘蛛在雷雨后悠闲的心情。

  3、雷雨后,写了哪些景象?请你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这幅画里的小男孩,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带着这种心情来读一读课文。

  (四)思维拓展

  1、游戏一,大家来找茬,观察这三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通过他们景象的不同雷雨的特点之一:变化快)

  2、说一说,这三幅图,你最喜欢哪一副,为什么?(不仅增强学生对课文的认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五、作业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画、写作文)描述出雷雨前或雷雨中或雷雨后的景象,下节课跟同学们一起分享。

  五、教学板书

  18雷雨

  雷雨前(1-3)闷热

  雷雨中(4-6)恐惧

  雷雨后(7-8)愉快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5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的“三美”原则;

  2。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并理解意象“红烛”的作用;

  3。感受诗歌蕴含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意象解构”的方式进行对比,帮助学生领悟“蜡炬”和“红烛”两个意象在象征内涵与所寄情感上的不同以及诗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不同。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从“意象”这个概念的解析入手,帮助学生领悟同一个物象被不同的情感包裹,也会形成不同意象的原理,尝试用举例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蜡烛”这个物象在李商隐和闻一多的诗中,所形成的意象有着怎样的不同,也就是“蜡炬”和“红烛”的不同。

  2、写作背景

  《红烛》这首诗写于1923年,当时诗人闻一多正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他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3、作者介绍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幼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绘画、文学。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1928年出版第1二部诗集《红烛》。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艺术上,闻一多的诗歌想象奇特,结构整饬,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4、题目解说

  红烛:

  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寿星像前,洞房内。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墓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原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5、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对红烛的赞叹

  第二部分:(2—7)对红烛奉献精神的讴歌

  第三部分:(8—9)对红烛精神的总结

  6、全文分析

  1、什么是红烛?

  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寿星像前,洞房内。

  2、从诗歌题材的特点来看,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这种诗有什么特点?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3、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全诗的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自焚”与“流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

  4、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展开抒情,一共有几处问?问什么?

  三处问:

  第1节为第一问:红烛为什么这样红?

  第2节为第二间:红烛为什么要自焚?

  第6节为第三问:红烛为什么要流泪?

  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

  5、小结:本诗共九节,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字上面,凸现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身,“物”与“我就完全交融起来。最后一节归结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样一个哲理,也就是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哲学,也就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宗旨。全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全诗以诗人对“红烛”心迹的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的宗旨求索的过程和结果。

  7、写作特点

  《红烛》比喻、拟人、象征手法运用巧妙。抒情的感叹词“红烛啊"多次出现,把红烛当人来写,诗人问它的身躯从何处来,问它的灵魂从何处来。“风”比喻恶势力,“监狱”比喻禁锢人的封建制度。红烛要燃烧,烧破世人的空想,烧掉残酷的监狱,靠自己的燃烧救出一个个活着但不自由的灵魂。文中的红烛象征满怀赤诚和热情,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牺牲也在所不惜的青年。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03-01

高中语文《登高》教学设计12-29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设计01-25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05-17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02-18

高中语文《师说》教学设计03-04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热门】04-25

(热)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2-25

人教版高中语文《雷雨》教学设计01-03

新版高中语文教学设计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