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18 13:18:2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热】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热】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道俄国著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从小就是个热爱学习,爱动脑筋,遇事沉着勇敢的好孩子,懂得应该向他学习。

  2、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不顾一切”等词语的意思。

  3、能按照“单元提示”读懂课后以及作业本上指定句子的意思;能用“更想要”造句。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反问句的语气。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不顾一切”等重点词语,体会罗蒙诺索夫在危急关头的沉着和勇敢以及从小热爱学习的好品质。

  教学难点:

  课文第3段中父亲那个带反问语气的问话和称赞罗蒙诺索夫的那句话。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目标:初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学习字词。

  过程:

  一、揭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讨论。

  1、课题中的我指谁?

  2、父亲为什么要奖赏罗蒙诺索夫鹿皮上衣?他为什么不要上衣,而要一本书?

  三、二读课文

  1、轻声朗读,注意读准注拼音的生字。把课文读通。

  2、用——?文中标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内容。

  四、读后反馈检查。

  五、三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觉得罗蒙诺索夫是个怎样的`人?

  六、集体讨论,释疑。

  七、学习第三段。

  1、快速默读思考:这一段着重写了罗蒙诺索夫的什么好品质?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讨论:一件皮衣值钱,还是一本书值钱?罗蒙诺索夫为什么要一本书,而不要皮上衣?

  3、理解:黎明、浪潮

  八、作业练习。

  第二课时

  目标:巩固字词,细读2、3自然段,落实句子理解的训练,完成相关的作业

  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这段一共有几句话?仔细读这句话,说说:从这两句话里你知道了关于罗蒙诺索夫的哪几点情况?

  二、第3自然段人物角色朗读训练。

  1、练习分角色读。

  2、理解“惊奇”的意思。思考:父亲听了罗蒙诺索夫说“我要一本书”之后,为什么感到惊奇?

  3、讨论:为什么罗蒙诺索夫是个有出息的孩子?

  三、照样子说词语练习

  “狂风巨浪”对“风平浪静”“颠簸”对()

  “黑夜”对()“惩罚”对()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并讨论:如果老师要奖赏你一本书,你想要一本怎样的书?

  五、作业练习。

  第三课时

  目标:

  回顾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感兴趣的句段,完成作业。

  过程:

  一、复习。

  二、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段。

  四、读全文,思考:

  1、罗蒙诺索夫的什么品格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说说你自己表现很勇敢的一件事情。

  五、完成作业。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认识太阳的远、大、热,知道太阳与人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研究天体的热情。

  2、培养学生初步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及兴趣。

  课前准备:

  适逢有日环食,先带领学生观察,或放太阳的幻灯。

  教学过程:

  一、 导语(结合儿童的生活,引起学习新课的兴趣)。

  出示“日”字的象形字,导入课题,板书:太阳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一开始先说了什么?为什么先写后羿射日的传说?

  板书:传说——引人入胜

  出示句子: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美丽可爱的世界。

  1. 这句话中哪个词语起总结作用?

  2. 能够在句子中起到总结作用的,除去“一句话”这三个字,还有什么词?(总之,综上所述……)

  3. 学生发言,把这些词语带到句子中,大声朗读。

  (这个环节是通过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体会汉语的丰富多彩。)

  三、 精读课文,理清顺序。

  1. 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并画下来: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 学生汇报,并把自己的成果各自书写在黑板上,老师相机指导,并和学生一起介绍收集来的'有关太阳的科学知识。

  3. 理清顺序,把黑板上大家写的这些凌乱的句子,按照课本的叙述顺序排列整齐。

  学生排列后如下:

  1、太阳离地球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2、步行去太阳要三千五百年

  3、坐飞机要二十几年

  4、130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

  5、太阳是个大火球

  6、太阳表面温度有六千度

  7、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两千五百倍

  8、关系密切

  9、形成生态环境

  10、产生气象变化

  11、杀菌,防治疾病

  12、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美丽可爱的世界。

  4. 找这些句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明白结构,如下图。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弄清材料和顺序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到以后的写作中去。)

  四、 学习方法,读写结合。

  1、 读课文,文中是怎样说明太阳的远,大,热这些特点的?找出来,大声朗读,强调数字。

  板书:列举数字。

  2、 出示月亮的图片和相关资料,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关于月亮的说明文。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难点

  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入,揭题解题。

  1、师:这一单元我们已轻轻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走进它,我们已经认识了一座了不起的古代建筑。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幅名扬中外的古画。(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什么叫名扬中外?

  2、(课件欣赏)说说自己的感受。

  3、这幅画叫什么名字?你对他有多少了解?(生自由交流与习资料)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师:课文将怎样向我们介绍这幅古画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自由地读课文,指名交流。

  2、指名分段读文,重点正音三个多音字作溜乘。

  3、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怎样划分段落?

  三、精读课文。

  1、现在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让我们一起再欣赏一下这幅画吧。

  2、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这幅图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读懂了课文,你一定会更喜欢它。想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课文呢?引导学生读读课前的阅读提示,明白学这一课可以用图文对照法。

  3、自由读文,对照图画,看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那些内容?简单地标注在文字旁边。

  4、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1)读第2小节时,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人?通过读句子,并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来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体会张择端花了很大工夫,画出来的画了不起。

  (2)读第3小节,重点也是看图、读文、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理解形态各异,引导朗读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从而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

  (3)读第4小节,先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体会画的生动、精彩。老师再生动地朗读这段文字,请学生闭目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5、朗读课文第5小节。引导学生:欣赏了这样一幅画技精湛的神奇的画,读懂了这么有趣生动的课文,现在你想说什么?

  四、单元总结,延伸课外。

  1、师: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幅名扬中外的'画,记住这幅名扬中外的画。(课件)

  2、师:本单元的其它几篇课文也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了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老子,领略了巨人盘古开天辟地神话的魅力,还欣赏了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结晶──赵州桥。读了这些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畅谈感受,体会到民族文化的灿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等。

  3、师: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同学们一定已经收集和阅读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请继续准备,下次我们将作专题交流和展示。

  板书设计: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清明上河图》

  人物

  街市

  情景

  课后反思:

  本课文章较长,让学生完整的反复读文不太现实,我采用分段朗读理解的方式,对于描写具体的句子充分练读,效果较好。学生欣赏了《清明上河图》,感叹颇多,对于课文的学习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分段仍然是学生比较轻松解决的问题,对于个别不同意见,孩子们积极踊跃的帮助其纠正。课后还须加强读文练习。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4

  【设计理念】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使他们能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在实践中感受,积累语言;在实践体验、丰富情感,形成良好的语感。

  【设计特色】

  从语言入手,体验情感,又熏导语言艺术;超越文本,提升语言,感悟语言的无穷魅力。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麻烦、提心吊胆、面如土色、闹”等词义。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借助文本,多角度地理解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的巧妙所在。

  4、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读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正确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懂得邺地人烟稀少、田地荒芜的.原因和西门豹认真调查,分析原因的经过。

  教学过程

  一、围绕人物,理清思路

  1、读题质疑:

  围绕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自读课文:

  课文围绕人物,重点写了什么?(自读课文要到位,要求能把课文读正确。)

  3、理清思路:

  课文哪一部分写惩治恶人?哪一部分是起因?哪一部分是结果?

  二、创设情景,自读研究

  1、创情景:

  老师扮西门豹,你们就是我的谋士,咱们就要分头调查。

  2、定组名:

  讨论调查小组的名称。

  3、明要求:

  ⑴ 你们想调查什么?交流,提示。

  ⑵ 阅读课文第2~9自然段,讨论并填表。

  ⑶ 小组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

  调查结果:

  三、汇报交流,点拨展开

  1、帮助释疑:

  你们在调查和写报告过程中碰到了什么困难?

  重点理解:

  闹: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

  他们每闹一次都要收几百万。

  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2、交流报告:

  (重点交流调查结果)

  四、小结提升,设悬延伸

  1、通过调查,你们有什么想法?

  2、大家说,“我”下一步该怎么办?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5

  【教材简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学生独立识字13个。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复述片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第四自然段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

  2、文中“我”的情感变化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都见过草地吧,都是什么色的?有一位同学看到的却是一片金色的草地,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金色的草地。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检查生字:

  ⑴预习时大家已经养成了独立识字的习惯,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检查生字。

  2、指名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老师帮助学生梳理问题。

  三、理解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跟着课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看看这片金色的草地。(出示课件)

  2、指名读,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文中的小朋友有什么感受?

  3、大家是怎么赞美这片草地的,注意这句话后面的标点符号是(叹号)。

  4、看来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片草地,请大家齐读。

  学习第四自然:

  1、指名读:

  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颜色:板书:

  绿、金、绿⑴这个发现你是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你来读一读。

  ⑵你注意了颜色的变化跟什么有关?

  ⑶按时间的顺序说说草地颜色的变化?

  2、我还有什么新发现?

  形状:板书(合拢、张开。)

  ⑴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你来读一读。

  ⑵瓣到底是怎么动的,你想亲眼去看一看吗?

  出示课件,音乐渐起,教师范读:“原来,傍晚时蒲公英的花瓣都合拢了。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手掌张开时它是黄颜色的,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了。第二天,太阳升上来,蒲公英张开了自己的手掌,草地又变成了金色。”

  ⑶花瓣是怎么动的,我们再来默读这几句话,把表示花瓣动的词语画下来。

  ⑷(出示课件)指名说一说画的词语。

  ⑸谁能看着这几句话加上动作来读一读,请同学们注意他的动作。

  ⑹我们伸出手来,加上动作再来一起读读这几句话。

  一棵小小的蒲公英在草地上有许许多多,不引人注目,可是今天我们却有了这样一个奇妙的发现,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1、指导朗读:同学们请你们就带着这种感情来练习朗读,先自己练着读一读。

  2、指名读。

  学习二、五自然段:

  有了这个新发现,“我们”有了什么变化?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1、指名说我们有了什么变化?(板书:寻开心)

  2、“寻开心”是什么意思?谁在预习中查过辞典?

  3、联系课文说一说我们是怎么寻开心的?

  4、现在呢?最喜爱(板书)。

  5、发散:你会怎么爱?(会说点什么?会做点什么?)

  6、指名读、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看副板书,全班交流黑板上

  2、发散:

  其实自然界还有许多花草也有这个特点,有没有发现的,谁来说说你知道的?

  总结:同学们,大自然就是那么神奇美妙,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时时处处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课下请观察你喜欢的花草,下节课说说你的新发现,好吗?

  【板书设计】

  绿金绿

  发现金色的草地合拢张开

  寻开心──最喜爱

  【点评】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揭示课题,给学生造成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发现问题,教师将抓住这些重点问题,以学定教。

  3、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出示课件,画面上蓝色的天空下,大片金黄色的蒲公英,色彩鲜艳,给学生以美的震撼,激发起学生对课文内容了解的欲望。

  4、第四自然段是本篇的重点段,在学习时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聆听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触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入情入境。

  5、引导学生通过看课件、动作表演将语言文字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扎扎实实的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理解和运用、深处的思维和情感、表层的肢体活动”都得以多元协调的发展。

  6、引导学生通过看课件、动作表演将语言文字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扎扎实实的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理解和运用、深处的思维和情感、表层的肢体活动”都得以多元协调的发展。

  7、通过阅读,学生对课前所提出的问题已完全掌握,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非最终目的,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实践精神的范例,因此设计了实践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到自然中去留心观察他们所喜爱的花草,练习说说他们的新发现,享受发现的乐趣。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形成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坐姿,提高书写能力,能够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重点)

  2.积累形容不同季节的词语;积累描写秋天的成语。(重点)

  3.能使用钢笔把字写规范。(重点)

  4.能够联系上下文,灵活采用多种方法来理解词语。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字典;搜集有关于四季的词语、诗句。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在读书的时候,我们会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样做呢?有哪些好方法呢?把你的想法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及时记录在书上的发散图中。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归纳。

  预设:查字典、寻找近义词、反义词否定法、联系上下文、结合做动作、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课文插图、创设情境朗读体验……

  4.小结:在理解词语时,我们要注意联系上下文,灵活选取理解词语的方法。

  二、词句段运用

  1.谈话:你最喜欢哪个季节?每个季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播放音乐,出示四季的图片。

  3.师: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呢?先自己在书上写一写,然后把自己写下来的词语与同学交流交流。

  4.同桌互相交流。

  5.汇报展示。

  春:暖和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春色满园姹紫嫣红

  夏:炎热骄阳似火烈日当空酷暑难耐挥汗成雨

  秋:凉爽秋高气爽五谷丰登天高云淡秋色宜人

  冬:寒冷冰天雪地鹅毛大雪风雪交加千里冰封

  6.理解词语的意思。

  (1)自由读一读两个句子,试着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憧憬着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

  ②小明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害怕爸爸妈妈会责备他。

  (2)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的?

  (3)全班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

  ①“憧憬”可以通过查字典来理解,也可以抓住句子中的“即将到来”和“期待”两个关键词来理解。“憧憬”就是“对即将到来的这一天充满了期待与向往”。

  ②“忐忑不安”可以结合句子内容来理解。小明把花瓶打碎了,他的心里一定很害怕。同时,抓住“不安”这个关键词,可以体会到“忐忑不安”是用来形容小明心里紧张不安。

  三、实践练习

  1.找一找本单元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试着理解词语的意思。

  2.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用了什么方法。还有哪些词语不懂?

  3.全班汇报:哪些词语理解起来有难度?教师依据实际情况,相机进行点拨。

  第二课时

  一、书写提示

  1.出示本节课要用钢笔写的字,观察结构。

  狂排铺票盖寒臂假

  2.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些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狂:注意“犭”的写法,第二笔是弯钩。

  排:注意横短竖长,不要多写横。

  铺:不要忘写最后一笔点。

  票:上边第四笔、第五笔都是竖,下边“示”的竖钩不要穿过“二”。

  盖:注意上边的竖不出头。

  寒:注意笔顺,撇、捺不要和上边的竖连成一笔。

  臂:上宽下窄,下边“月”的撇变竖。

  假:左中两部写在竖中线右侧,右部写在竖中线右侧。

  4.出示执笔姿势和坐姿口诀,学生拍手读一读。

  写字姿势要注意,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书本一尺。

  头摆正,肩放平,两腿并排脚放平,看谁姿势最端正。

  5.小结:我们在书写时,横画要写得平稳,竖画要写得端正。横平竖直,字就平稳端正。使用钢笔,注意执笔姿势,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6.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7.投影展示,师生进行评议。

  二、日积月累

  1.自由读一读日积月累中的词语,读准字音。

  2.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强调“爽”“染”是翘舌音,“累”在这里读léi。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

  一叶知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

  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春华秋实

  3.想一想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第一行是描写秋天天气的词语,第二行是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第三行是描写秋天丰收景象的词语。)

  4.选择一个词语说一说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5.把这些词语摘抄在积累本上。

  三、拓展练习

  1.复习本单元学过的与“秋天”有关的古诗。

  2.背一背自己喜欢的诗句。

  3.展示搜集到的有关于四季的诗句、词语。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向别人请教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通过练说、讨论、角色体验、评价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3、引导学生在通过请教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带来的愉悦,体会交际的意义。

  教学准备:

  与所讲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出“请教”

  1、师:同学们,今年寒假我准备去扬州旅游,我女儿让我回来时给她带点礼物。老师是大人,对小孩感兴趣的东西没有你们了解,现在想请教大家:我带件什么礼物比较合适?

  2、学生为老师解答疑惑。

  3、师:非常感谢大家!你们说的我都记住了,看来,请教他人的好处大着呢!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同学们也一定会像老师这样,遇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自己实在不能解决的,就得像老师这样,学会向他人请教。(板书课题:请教)

  二、示例引路,明白“请教”——举一也

  1、师:请教别人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做的事,别看它很简单,其实大有学问。

  2、播放录像:星期天,一学生骑着车去朋友家,半路上向一位老大爷问路。他没下车,径直骑到老大爷身边大声问:“去李富林家怎么走?”老大爷装着没听见,继续在路边干活。

  3、师:同学们,录象看完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4、学生交流,老师归纳板书:

  用语礼貌 表示诚意 找准时机

  5、师:同学们,看来平时在请教别人方面都挺在行的。下面教师和你们来个现场表演,看看你们的表现如何。

  课件出示:陈小莉家里近来发现了蟑螂,她不知道该怎样消灭它们,就去请教教科学的魏老师。

  师:现在,我就是魏老师,你们就是陈小莉,快把你的问题向我请教吧,我一定会帮助你的。

  6、师生表演“向魏老师请教”的片段。

  7、同学们,看了燕莉莉向魏老师请教的经过,你们觉得在请教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什么吗?

  8、生交流后,老师相机板书。

  说清问题 注意场合

  三、模拟情境,学习“请教”——反三之一也

  1、师:看来请教别人还真是一门学问!生活中、学习上,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小问题,比如数学题不会做,心爱的飞机模型装不起来了,经常忘记带东西,邻居小朋友借东西不还……

  课件出示:

  (1)我经常丢三落四,上课了才发现忘带作业本,出去春游又忘记带水……我向班里记性特别好的小林同学请教怎样才能不丢三落四。

  (2)邻居家的小朋友借东西不及时归还。前些天他把我的足球借走了,一直没有还。提醒他吧,怕显得小气;不提醒的话,又担心他一直不还……我准备向班里的“智多星”李小奇请教。

  2、师:同桌合作,选择一个进行表演。

  3、学生上台表演。

  4、师生结合请教的注意点进行评议。

  四、联系实际,实践“请教”——反三之二也

  1、师:在生活、学习中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我们就应该主动去向别人请教。下面就请大家把你自己遇到的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向你的好朋友们请教,看看他们能不能帮你解决?

  2、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沟通、请教(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3、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向全班寻求解决(如还未解决,可课后向他人请教)。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反三之三也

  1、师: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向人请教的方法和注意点,还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真是收获不少!真诚地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别忘了请教别人;同时,更别忘了真诚地帮助向我们请教的人。

  2、师:在今天这节课上如果你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回家后,可以向家长或邻居以及社会上的一些专业人士请教,相信你的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的。【2】口语交际:请教

  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努力,学会有礼貌、有条理地请教问题。

  2、学会大方真诚地对待别人,培养谦虚,诚恳的品质。

  3、发展学生认真倾听,与人共处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练习大方有礼,条理清楚地请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会向人请教。

  课前准备:

  生想想: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什么问题不懂,有必要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到时候在活动时提出来。

  师:交际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话题。

  1、讲有关请教的故事。

  2、学生评议故事中请教的人与回答者。

  (板书课题:请教)。

  二、联系生活,明白如何“请教”

  1、播放视频一:课间,教室里,学生赵友兰遇到了一道不会做的数学题目,她大声地对班长郭巧玲说:“喂!郭巧玲,这道题怎么做啊?” 班长郭巧玲抬头看了赵友兰一眼,没有理她继续埋头做题。

  2、同学们,视频看完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学生谈谈视频中那位同学在请教时做的不够好的地方。

  师板书:注意礼貌时间(地点)合适

  4、假如你是赵友兰同学,她应怎样向班长请教呢?(师生互演)

  生:她用了很多方法还是没有想出来,于是向班长请教:“你好!班长。我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你可以帮我吗?”

  师:说得不错,很有礼貌。

  生:班长笑着说:“可以。我们来一起解决这道题。”

  生:赵友兰说:“我用了这几种方法都解不出来,你看… …”

  生:班长想了一会儿,笑着告诉了解决办法。

  生:赵友兰高兴的说:“你真了不起,谢谢你!”

  师:你说的话很清楚、很有礼貌,演得也很像,好像这两个人就在我面前。很好!

  生:我觉得他说的话很符合学生的口气,很注意礼貌用语。

  师:请教别人在不同场合要用不同的语气、不同的礼貌用语。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场合该怎样。我想每个同学都有向他人请教的经历。但是大家可别以为请教他人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哦,不信你瞧:

  6、播放视频二:华运昌和赵东杰在一起春游,华运昌忘记带本了,就和赵东杰同学请教。

  7、学生根据刚才老师的表演进行互动,亲自实践“请教”。

  三、指导请教方法。

  1、学生讨论:应该怎样请教才能做到最好?

  2、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总结出请教方法:

  注意礼貌语言清楚认真倾听诚恳道谢

  四、结合实际生活问题,学生再练习如何“请教”别人。

  1、学生分组进行沟通、请教,老师巡视,有重点地记下小组中学生提出的未能解决的问题。

  2、请个别学生提出问题,向全班同学请教。让他们明白,有些科学性的、专业性的问题还得请教专业人士。

  五、总结延伸

  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明白了请教别人也大有学问,让我们学会了怎样请教别人,也尝试请教了别人。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可以请教别人,也别忘记了请教别人,要把请教的问题说清楚,说话要有礼貌,要得体。更别忘了我们同时也要真诚地帮助向我们请教的人。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请教

  礼貌大方 语言清楚 认真倾听 诚恳道谢

  教学反思:

  课本上设计的2个情境都是生活中会出现的,口语交际就是要提供背景,让学生在环境背景下进行对话。我先让孩子们说说请教别人要注意什么,孩子们也能说出来:①有礼貌。②把问题说清楚。然后我让孩子们同桌进行请教训练并进行了表演。孩子们理论上知道应该怎么做,但是在实际的训练中出现了两种问题:一是没有礼貌,二是没有把问题说清楚。所以,我想:口语交际的内容还是要创设情境,在情境背景下让孩子们多练习,效果会更好。而且学生的礼貌等行为习惯养成还要落实到日常行为规范中,才能把礼貌变成一种习惯。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能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及自己对此的想法。

  2.能主动用书面的方式与别人交流想法。

  【教学重点】

  能从积极的方面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

  把自己的发现和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教学策略】

  仿照例文,领悟关于为某件事情而提出“想法”的一般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轻松导入。

  教师叙述: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如果我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方法,就能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预设1:我看到校园里有些同学有乱扔纸屑的'行为,我要提出杜绝这种行为的建议。:预设2:有的小商小贩卖伪劣商品。

  预设3:星期天,我看见许多少先队员在社区清理墙上的小广告。

  预设4:我在上学路上发现有些老人闯红灯,这种行为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小组学生自由交流,指名班上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评价: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因为你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这节习作课我们就在作文中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教师板书课题:(我有一个想法)学生齐读题目。

  (设计意图:直击主题,简单明了地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内容。)

  二、围绕主题,交流讨论。

  1.教师指导:下面让我们来读一读题目,看看里面隐含了哪些要求。

  2.教师点拨: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教师引导:我们可以写哪些现象呢?预设1:生活中要留心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事例必须是真实的。预设2: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或不文明的现象。

  教师板书:(生活中的现象)3.教师点拨:现象要写得清楚明白,有条理。怎样做到这一点呢?教师小结:要写清楚发现的现象是什么?怎么发现的?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教师过渡: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下面我们一起来演练一下。

  同桌讨论发现的问题,班上汇报。教师相机板书:(怎么发现的,存在的问题)4.教师提问:通过生活现象发现了问题,那么怎么表达想法呢?教师小结:要写清楚这个问题会造成什么影响,建议是什么。

  教师点拨:这就是写好“想法”的小技巧。

  三、探究写法,小试身手。

  1.教师引导:下面就是具体内容的写作了。我们要注意点什么呢?就让这篇范文来给我们引路吧!2.学生阅读范文交流,打开思路。

  3.教师小结方法。

  (1)生活中的现象。

  (2)改进的建议。板书:(改进的建议)(设计意图:出示例文,总结习作的内容,让学生有本可依,自由习作打下基础。)教师引导:

  你想好自己习作的内容了吗?不要急于下笔,先好好构思,编写好写作提纲。

  4.教师引导:现在我们看看这几位小朋友是怎么编写写作提纲的吧!5.教师鼓励:有了他们的帮忙,我们就觉得写起来容易多了。快快写起来吧!四、习作练习,学以致用。

  学生习作。

  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谈话: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这节课我们进行作文评改。

  二、探究方法。

  教师点拨:请看例文评析。学生学习评改方法。

  学生借鉴例文优点。

  教师引导:下面请和同位交换作文,根据“评分标准”相互批改要使用作文评改符号,最后得出总分,并写出评价。

  三、进行评改。

  生对照评价标准先小组互评,再推荐展示。

  四、总结技巧。

  五、展示交流。

  1.小组内把全组同学的作文展示出来,指出不足,共同修改。

  2.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设计意图:旨在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同时也侧面告诉学生对作文的一个评判标准。)【板书设计】我有一个想法【课后反思】课堂上,我指导学生围绕题目要求放开思路,大胆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多见多识,纵向延伸,开阔眼界,积累习作原料,树立敢写的信心。然后,教师又横向拓宽,放低要求,让学生撇开心理负担,自由选材,引导他们在丰富的习作源泉里对号入座,产生生动直观的形象。有纵有横,扫除学生怕作文的阴影,使学生放开手脚敢写。

  但是这节课需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发言、交流和倾听的礼貌教育。要培养学生清晰、连贯地讲话;文明有序地交流;认真、专注地倾听的良好习惯,以保证小组学习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会认课文生字,能联系句子了解词语意思。

  2、通过朗读有关句子,明白文中小男孩喜欢汽车但不买汽车的原因,使学生对小男孩“关心妈妈、为妈妈着想妈妈”的品德有深刻印象和感染,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体会小兵是个懂事的孩子

  教学难点:

  在自读自悟中受到关心家人、为别人着想的思想教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创设情境,出示玩具

  2、(由玩具导入)在各式玩具中,你最喜欢什么?

  3、导入:今天还有个小男孩也被这些玩具吸引住了,一直站在柜台前,就让我们一起去和他交个朋友吧——齐读课题《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

  让我们打开书本去认识这个新朋友!要求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我们的新朋友是个怎样的孩子?

  1、课文读完了,我们来认识一下这课的词语宝宝吧,你会读吗?

  玩具柜台售货员药品

  光芒兴奋目不转睛

  咱们富裕抢着说

  2、(1)小朋友们读的真好!

  那么现在你们能说一说:我们的新朋友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交流:懂事、孝敬父母)

  (2)课文中也有一句夸奖孩子的,你能找到吗?

  板书:多懂事的孩子呀!一起来夸一下吧(生读)

  三、默读课文,学习探讨

  过渡:为什么说他是懂事的孩子呢?

  预设:小男孩他很喜欢小汽车却不让妈妈给他买。

  师:你从哪里看出孩子很喜欢小汽车呢?请你默读课文划出句子

  感悟(喜欢)句子

  出示:1、柜台前有一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

  (1)我听出来了,小男孩很喜欢小汽车,而且不是一般的喜欢,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读一读这句话。(齐读)

  (2)想想句子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喜欢小汽车的孩子。

  A: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教师引读

  小男孩看到一个叔叔带着儿子来买小汽车,他就();看到一位阿姨领着女儿来买小汽车,他就();可见,他是多么()。

  板书:多么喜欢小汽车

  请小朋友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自由读)

  B: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目不转睛”是怎么样的神情?(做一个目不转睛的动作)

  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你们什么时候会目不转睛的看一样东西?

  是呀,小男孩就是这样,眼睛盯着小汽车一动也不动,被小汽车所吸引,可见,他是多么()师指着板书生读。

  哪个小朋友能带着自己的感受在来读读(指名读)

  C: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

  是呀,柜台前的小男孩这时候看着心爱的小汽车,他的目光里就有一种兴奋的光,可见,他是多么()。

  师指着板书生读

  D:现在看来,小男孩的心思你们都懂了,那么你能把他的这种心思读出来吗?(1)齐读(2)指名读

  2、男孩点点头,又专心地看起小汽车来。

  你从哪里感受到呢?(专心)是呀,那么专心的看小汽车让我们感受到了小男孩非常的喜爱小汽车,那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小男孩对小汽车的喜欢之情,好吗?(齐读)

  感悟:(回绝)句子

  1、师:小男孩那么喜欢小汽车,应该让妈妈买小汽车呀?但小男孩却怎么做?

  (生交流)板书:只看看,不买

  2、出示句子:“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1)小朋友说

  你来说一说,你来说一说,小男孩是怎么说的?(抢着说)你来说一说

  请小朋友们带着这种语气自己说一说。

  (2)小男孩为什么要抢着说?

  预设一:

  (为了不让妈妈为难)

  从这里我们看出了小兵是个懂事的孩子。(齐读)

  为什么不让妈妈买?

  预设二:

  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他心疼妈妈…

  是呀,(出示句子……)妈妈说的这句话我们知道小兵为什么要抢着说,此时我们也明白了小兵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

  感悟中心句:

  出示句子: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1、我们都来读读这个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家里不富裕,不富裕就是()

  (2)贫困的原因是:(爸爸生病、常年)

  理解“常年”常年指一天吗?是的常年就是指长期

  爸爸常年病着,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压在妈妈一个人肩上,小男孩心疼妈妈呀,什么也不让妈妈买

  期末考试,小兵考了100分,妈妈想奖励他(),他不让妈妈买。

  小兵的8岁生日到了,妈妈想给他买(),他不让妈妈买。

  (),妈妈想给他买(),他不让妈妈买。

  小兵不要的东西太多太多……多懂事的孩子呀!此时此刻,妈妈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预设:难过的请你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妈妈说的话指名读

  欣慰的请你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妈妈说的话指名读

  伤心的请你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妈妈说的话指名读

  骄傲的请你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妈妈说的话指名读

  看来,小朋友们此时此刻已经理解妈妈的心情,那么请你们带着你的理解(自由读一读)

  (齐读)

  (既难过又欣慰,既伤心又骄傲,为不能满足儿子要求的无奈和有这样儿子的骄傲)

  2、感动吗?售货员阿姨和她的女儿也被深深地感动了,小男孩要了吗?他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不,谢谢,我不要。”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走出了商场。)

  过渡:男孩拉着妈妈的手离开了,离开时他的心里是这么说的

  3、读小诗:课件出示。

  不,我不要!

  爸爸,还在病床上。

  不,我不要!

  妈妈,还在劳累劳累的工作。

  因为

  我不要妈妈再劳累奔波,

  因为

  我爱我的爸爸、妈妈

  让我们一起把小兵的心里话说一说

  四、拓展

  1、是的,原来他心里是这么想的。面对这样一个懂事的小男孩,我相信我们全班的小朋友都有很多话想对他说,那么请你拿起手中的笔,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五、小结

  希望小朋友们能向小兵一样做个懂事的孩子!

  板书: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多懂事的孩子呀!

  喜欢小汽车不买

  送不要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0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七色花》。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她就是小姑娘珍妮。谁来说一说在她身上发生了哪些神奇的事情?【指名复述第一~五自然段】

  二、过渡

  七色花这么神奇,大家想不想知道珍妮用剩下的花瓣都做了什么事情呢?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89页,先自己默读课文,再与你的同桌合作完成学习卡。【同桌合作学习】

  三、研读七件事

  这真是一朵神奇的七色花,每撕一片花瓣,就能实现一个愿望。你觉得哪个情节最有趣,你就选那一段读一读。边读边思考大屏幕上的问题。

  【出示思考题】

  【花瓶】指名读,找关键词,分析珍妮当时的心情。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北极】指名读,评读。师:你觉得珍妮的愿望实现后高兴吗?你从哪里知道的?师:珍妮穿着夏天的衣服到了寒冷的北极,她冷不冷啊?

  “哎哟,太冷了!”她大哭起来,不够冷啊!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玩具】

  指名读,相信所有同学都会有这样的梦想,拥有所有的玩具。说说如果是你,你想要哪些玩具?那会是什么心情?读句子“让世界上所有的玩具都归我吧!”(高兴、惊喜若狂、得意)然而,这个愿望实现了,珍妮真的高兴吗?为什么?省略号是什么意思?读句子,这时她怎么想?前后对比读。

  【健康】

  现在神奇的花瓣只剩最后一片了,珍妮在大街上遇见了一个小男孩。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呢?请你们把这组对话找出来,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小组合作学习】师:珍妮想让小男孩跟她一起玩捉迷藏。可是小男孩却说:“不行,我的腿有毛病,不能跑着玩。”想象一下,小男孩说这句话时是什么样的心情?他现在最渴望什么?师:珍妮是怎么应答的?生:你一定能跑!师:珍妮说的时候心里是怎样想的?

  珍妮的愿望实现了吗?书上是怎么写的?

  生:小男孩的腿马上好了,他从板凳上跳下来,同珍妮玩起了捉迷藏。师:你现在就是小男孩,可以和珍妮一起玩捉迷藏了,快乐吗?生:快乐

  师:把你的心情也送到句子中读出来。师:珍妮现在的心情怎样?生:快乐

  师:是啊!珍妮送给小男孩健康与快乐的同时,也快乐了自己。

  师:你把快乐写在脸上,请你读——

  你把快乐流淌在心里,请你读——

  师:你们此时快乐吗?让大家心里充满了快乐吧。读——四、总结

  师:这七片花瓣,哪片的使用最有意义?

  【板书: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五、拓展延伸

  如果现在老师再问你,你有什么愿望,是不是有些同学的愿望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大屏幕】(配乐):假如我有一片神奇的花瓣,我要送给(),

  让我心里充满了快乐。

  师:原来快乐是可以传递的,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的心,所有的愿望就

  能变成现实,七色花就在你的心中。老师已经把这朵美丽而又神奇的七色花送给你们了,希望你们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快乐、才会变得有意义。

  《七色花》教学反思

  《七色花》是一个传统的故事教学活动,活动围绕珍妮的这朵神气的七色花展开,让孩子在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世界里,在理解故事内容,会说故事里典型的句子之后,再去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并尝试着让孩子们去幻想自己也拥有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在出示教具“一朵七色花”,猜测了七色花的神奇魔力之后,我给孩子们完整讲述了整个故事,并运用图片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回答了七片花瓣实现了哪七个愿望?讨论哪一瓣花用得最有意义。孩子们的思维都非常活跃,说了很多种,有的说第一片花瓣最有意义,没有这一片,她根本回不来,后面的事也就不存在了。有的说倒数第二片有意义,玩具太多了,交通堵塞了,这片花瓣帮助了全城的人。老师就逐个引导分析,最后让孩子们得出统一的`结论,最后一片花瓣最有意义,因为安妮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威嘉站立起来,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快乐,这也是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之一:尝试分析故事的主题“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最快乐!”

  其实,虽然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不得不认为最后一片花瓣最有意义,但是在内心,他们不一定接受。在最后的游戏环节,“假如给你一片花瓣,你会实现什么愿望?“在游戏中孩子们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与做法,”“假如我有一片七色花瓣,我想买下全世界的玩具。”“假如我有一片七色花瓣,我想得到好多好多的糖果。”“假如我有一片七色花瓣,我想有很多很多钱。”这些是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你能否定他不应该有这样的愿望,应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吗?

  关心他人确实是美德,是应该引导幼儿去感受,但是我们不能过于强调语文的教化作用,把我们的体验强加给孩子。这样做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呢?

  长期的、模式化的思想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了说假话,空话的习惯,童真、童趣在慢慢消失。很难听到孩子们真实的声音,你们要听什么,爱听什么,我就说什么。这是多么悲哀的现象。语言教学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悲哀,让课堂呈现她特有的生机和活力,真正焕发生命的色彩。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写会本课9个生字。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3.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通过搜集材料,了解瀑布的更多知识,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材料的能力。

  5.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及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合作、认真倾听、积极表达及大胆质疑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声音,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朋友,他很调皮,想让大家听听他的声音,猜猜他是谁?愿意猜吗?(课件放瀑布的声音)猜出他是谁了吗?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72页,认真看看题目,试一试能不能和我一起把题目写到黑板上?师生共同板书:瀑布。

  二、交流资料,丰富知识储备。

  课前我们已经让大家搜集了有关瀑布的材料,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搜集卡,把你搜集到的材料介绍给大家。

  交流后小结:看,我们通过上网、查书、看报纸、看台历、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等各种途径了解了瀑布的这么多知识,想不想知道我们课文的小诗歌是怎么写瀑布的?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怎么办?(提醒学生注意(1)标出生字;(2)读书的姿势:头正、身直,手拿书,眼明、心快,口要准。)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不认识的字,并多读几遍。

  3.同桌汇报生字学习情况:用手指给你的同桌看,用嘴读给你的同桌听,提醒同桌要跟着读。

  4.找名学生做小老师,帮老师检查生字。

  5.生字挑战游戏:挑战其他同学,随便问他关于生字的情况,如:组词、小魔术、结构、写法、造句子等。

  有感情朗读课文至背诵,理解诗歌。

  1.生字大家学的这么好,再回到课文中,你还能认识他们吗?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课文,这次读,你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引导学生: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破句,还要注意读书的姿势。)

  读完后小结:刚才做到四个一的同学请举起手来,同学们做的可真棒!能够说到做到。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三名同学读诗歌)

  2.你还愿意听谁读,可以直接告诉他,并说明理由。(推选三名同学接读课文,其余同学和我一起端起书来,认真听。)

  读完后师生评价,如果有缺点,可引导学生,别人的意见你能接受吗?再读一读试一试。

  3.为了帮大家读好课文,我还从网上搜集了很多图片,愿意看吗?(多媒体课件放瀑布图片、录像材料)看完后你想说些什么?现在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看能不能比刚才读得更好?

  4.分小组读课文比赛:各小组可以选择喜欢的形式来读,如:齐读、接读、表演读等,再给大家一点时间,读一读,练一练,再来比。

  5.各小组读课文比赛开始。

  6.师配乐范读:听大家读得这么好,我也忍不住了,让我也来参加比赛好吗?

  7.尝试背诵:还愿意来读吗?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读读课文,能背过的同学可以合上课本,没背过的同学可以看着书来读。

  四、默读课文,引导学生质疑。

  1.现在让我们来默读课文,默读后回答我的三个问题,所以要认真读,读后动脑猜猜我会提出哪些问题?

  2.引导学生质疑:我会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释疑。(不能解决的,引导学生课外再查资料自己解决)

  3.我的问题:你听到瀑布的声音了吗?看到瀑布的样子了吗?能把听到的和看到的说出来吗?

  五、交流收获,引导课后再搜集。

  学过这篇瀑布后,你最想说什么?学生谈。

  听了同学们的交流,我不禁想起了一首古诗:

  水帘挂在悬崖边,隆隆作响生雨烟。千万双手抓不住,可是银河落九天。

  你还能搜集到到这样的诗句吗?下课以后试一试!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2

  【教学要求】

  1.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2.学会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多识字,掌握生字新词,提升语文素养。

  3.仿照本组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仿写句子,品析排比修辞手法的妙处,并在口语交流中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

  4.了解和背诵日积月累中的知识,积累文化常识,增强审美情趣。

  5.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交流的方法,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6.通过读、写、练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中积累,在积累中锻炼。

  7.品析排比修辞手法的妙处,并在口语交流中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

  8.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2.仿照本组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仿写句子,品析排比修辞手法的妙处,并在口语交流中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难点】

  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这个模块,一起来交流学习。

  二、交流平台

  1、课文中有许多段落,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写得清楚。

  2、出示:《赵州桥》第三自然段。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为了写清楚“赵州桥非常美观”,详细介绍了桥面石栏上精美的图案,把各种姿态的龙写得活灵活现。

  3、出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三自然段。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写了各种各样的店铺,还写了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清楚地写出了“画上街市的热闹”。

  (2)抓住一个瞬间的精彩把它写具体,那么文章就如画一样,活起来了。

  4、同步练习:

  春天来了,公园里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迎春花,黄色的蓓蕾在绿叶中若隐若现;桃花,粉红的脸蛋惹人喜爱;梨花,雪白的花瓣随风起舞……

  三、识字加油站

  1、出示要求:

  生活中,你见过这些标牌吗?(出示图片)

  2、读准字音,学会书写。

  税(shuì)务局档(dàng)案馆

  咖(kā)啡(fēi)馆阅(yuè)览室

  废(fèi)品收购站农贸(mào)市场

  3、出示生字:

  shuì dàng kā fēi yuè fèi mào

  税档咖啡阅废贸

  点拨:“税”是翘舌音;“档”是后鼻音;“咖”读kā,不能读成jiā;“废品”不能写成“费品”。

  4、自由组词。

  四、词句段运用

  1、出示要求:

  对照流程图读读下面这段话,照样子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如剪纸、捏泥人、拼装玩具、编花绳。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

  2、讲述一次手工活动过程,并写出流程。

  只见泥人张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出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节选自《泥人张》)流程:伸→抠→端→瞅→摆→捏

  首先,老师把剪纸准备的材料:剪刀、彩色纸拿出来,做了剪纸的示范。老师先把粉红色的纸剪成正方形,把纸对着角折三次;再用剪刀顺着纸顶端边上剪成锯齿形,或半圆形;然后,在折叠的边上剪成波浪形,或花草,或鸟兽;最后,展开来就是一朵栩栩如生的花。剪→折→剪→展开

  3、读一读,想一想下面这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特点,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4、这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两段话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还运用了总分的写作手法,让句子有气势、生动。

  5、仿写段落:

  选定具体描绘的对象,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者相似的语句进行描写。预设:湖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湖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湖底的沙石;湖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地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

  6、小结:

  用排比修辞具体描绘一件身边的事物,可以是一件事情,可以是一个人物形象,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交流,在学习中学会运用排比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日积月累

  1、出示: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2、学生自读四组短语,读准字音,老师适当点拨并拓展。

  3、出示: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之首:浙江湖州市区的湖笔,安徽的歙县、休宁现成的徽墨,安徽泾县的宣州的宣纸,广东肇庆的端砚。

  4、出示: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弹琴(多指弹奏古琴)、弈棋(大多指中国象棋和围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骚客(包括名门闺秀)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今常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5、出示: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

  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淡泊,是为谦谦君子;

  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

  6、出示:中医四诊:望闻问切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与中医有关的成语:妙手回春、悬壶济世、药到病除、药到病除。

  7、拓展类似的词语:

  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

  生活四事:衣食住行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课后可以根据我们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在课下去搜集更多的传统节日的知识,以及补充阅读更多古诗词,积累更多字词。并在以后的习作中多加运用修辞手法,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3

  教材分析:

  《望洞庭》这篇课文是描写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诗。《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被贬为朗州司马后,赴任的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所作。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月夜图,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古诗先写“秋月”与“湖光”相映照,月光如水洒在湖面上,水平如镜,静静的月,静静的湖,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沉静、和谐、秀美的景色。“潭面无风镜未磨”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古代没有玻璃,镜子是用青铜铸的,磨光以后才能照人。未磨的镜面,朦朦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放眼远望,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如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生动形象。全诗纯然写景,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生动的比喻,诗人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设计理念: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诗语言凝练,所描绘的意象所构成的意境美,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但很多时候,古诗的教学都只是注重让学生理解诗的意思,忽视对意境的感悟。对于学生来说“诗境”难以感悟,这也是我们古诗教学的难点。

  《望洞庭》这首诗总体给人空灵、缥缈、温柔、宁静、和谐的感受,特别是诗中形象的比喻,形、色和谐,让人感到洞庭山水如设色淡雅、造型精致的艺术品,玲珑剔透。根据这首诗的特点,本节课,我力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丰富想象,感受水天一色物象的画面美,从而感悟空灵、缥缈的意境美。为了突破难点,我在设计时整首诗紧扣“和”教学,首先从“色调”方面来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其次抓形象的比喻,从形、色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进一步品味“和”。在学习后两行诗,感悟诗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别出心裁的比喻后,巧妙引出唐五代诗人雍陶的《题君山》中的名句“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两首诗都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写出了洞庭的宁静、和谐的景象。这两句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把名句拿出来让学生进行赏析,想象画面。使学生在体会巧妙的比喻同时,洞庭的山水的秀美也给他们留下深深的印象。最后是拓展6句古诗名句。

  一是让学生迁移学诗的方法。

  二是领略诗人从不同角度写洞庭的山水的美。

  三是激发诵读经典兴趣,引导学生积累绝妙佳句。本节课设想做到三抓:

  ⑴抓字眼:旨在明确诗的意思。

  ⑵抓想象:旨在领悟诗的意境。

  ⑶抓吟诵:旨在进一步升华情感,得到美的熏陶。(紧扣我校经典诗文诵读实验的课题”经典诗文名句的教学研究”设计教学)

  教学目标:

  学会《望洞庭》诗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通过品读,想象《望洞庭》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感悟意境,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怀。背诵《望洞庭》。

  拓展吟诵洞庭美景的名句,达到深化和积累的目的。

  教学重点:

  理解“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难点:

  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眼中的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苏轼笔下的水,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古到今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美诗佳句,今天我们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一处山水,板书《望洞庭》。指导书写“庭”

  二、读准古诗,整体感知

  师配乐范读古诗,提出倾听的要求。

  自学古诗,小组交流

  要求;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借助插图、注释、字典理解古诗的大意。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难理解的字、句。

  三、读好古诗,理解古诗

  指名读诗。(通过评价导向,从读准字音,字正腔圆到读出节奏)

  指名讲古诗的大意。

  四、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读到有所感觉时把你的手举起来。

  ☆美读古诗,想象画面。

  品读前两行诗,抓住“和”来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

  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和”是什么意思?

  说说你想象的画面。

  (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如:感受银色的光辉撒在湖面,朦胧的月光。)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诗句。

  如: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师生评价)

  应该怎样读?(轻轻地读、读出柔和的美)

  引读:秋月的清辉静静地洒在湖面,湖面好象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是多么的宁静!一起来读……

  洞庭湖在淡淡的月光笼罩,点点银光,此时那就像一位仙女降落人间,是那么温柔,一起读……

  小结:一个“和”字让人有多少遐想啊,“和”字就是这首诗的“眼睛”叫诗眼。

  品读后两行诗,从形、色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进一步品味“和”

  这洞庭湖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

  你能说说,到底从哪里感觉到,诗眼“和”你想象的画面怎么样?(引导感悟比喻用得形象、生动、巧妙。)

  你有这样的感受,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只要学生讲出读的理由符合诗意即可,让学生个性化朗读,或惊讶或赞叹等,让学生练习读互相听,听出什么感觉,告诉同学。)

  指名读(以评促读,引导学生读出韵味,逐步提升读的质量。)

  品味独特的比喻: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好像更清楚,这样改行吗?

  补充教材内容二,通过对比,欣赏比喻的巧妙

  谈话引出诗人“雍陶”,投影出雍陶的《题君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学生自读,感悟诗意,品味语言的形象生动。

  师读,要求同学闭上眼睛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反复引读这两个比喻句,让学生体会两种不同的比喻生动和所描绘的美。

  点点银光……翠绿的君山,诗人不由赞叹到——

  君山倒映在洞庭湖中的妩媚姿态,美如仙女,楚楚动人如——

  配乐朗读古诗一和补充材料

  体会诗人宽广、豁达的胸怀。

  背诵古诗。

  五、欣赏名句积累名句(10分钟)

  自古人称“洞庭天下水”。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像李白、杜甫、孟浩然都慕名而去,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欣赏。

  还记得我们学习〈望洞庭〉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出示6个名句,提出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句诗,多读几遍,并品味诗句好在哪里。

  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诗句读,并想诗句的意思,品味诗句。

  集体交流感受。

  交流2-3句诗,采用指名讲,讲后读,同学补充等形式,好的句子全班齐读。

  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六、总结

  七、作业

  背诵剩下的名句,默写《望洞庭》。

  板书设计:

  望洞庭

  光、色和(柔)形

  补充教材内容二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雍陶《题君山》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讲讲课文大概内容。

  师:上节课我知道了,这是谁与谁之间的争吵?

  板书:安柯利克莱谛

  为什么而引发争吵呢?板书:本子弄脏--报复

  那么结果呢?板书:生气争吵--和好

  根据板书,简单说说这篇课文的大致内容。

  二、再读课文,深入学习

  学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发生的始终。

  师:我们发现,这篇课文中还出现了哪个人物?他在文中也起了关键的作用。

  安柯利的父亲。

  师:那么,大家找一找,这位父亲说了怎样的话?

  “应该知错认错。”

  “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读一读三句话。

  三、找出争吵原因,分析安柯利心理

  安柯利错在哪里?

  理由1、他先骂了克莱谛

  2、他报复了克莱谛

  3、知道自己错了,但没有及时认错。

  安柯利的心理变化,指导朗读第1到5自然段。

  要读出争吵中两个人不同的`心理。

  克莱谛

  “我不是故意的”很友好

  “你这是故意的”生气

  “我在外边等你。”伤心失落的语气。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6、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自读9-13自然段

  ②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指读9-13自然段

  ④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⑤分角色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8、请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对同学们说一说。

  9、小练笔。写一写关于你和同学之前的一件小事。

  课后反思:

  本堂课难点重点都在于父亲的那句话,大家能体会到父亲说的自己错先认错的道理,但是不能深入理解关于“戒尺”。这把“戒尺”到底是什么呢?有的说是不敢勇于承认错误,有的说是对朋友不理解,等等。父亲的话有四方面的意思:要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做到是非分明,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第一个伸过手去,”请求对方原谅,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你错了,别人没有打你,你不应该“举起戒尺”。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5

  新课程要求我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所以对《李广射虎》一课我做了如下设计:

  一、出示《塞下曲》,读诗悟诗,质疑。

  二、读准课文,通过小组交流进一步理解古诗的意思,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

  三、听写三组词:

  神勇无比 将领 据说 边境

  月色朦胧 搜寻 拈弓搭箭 硬弓

  随从 猎物 惊呆 扎进

  从中任选一组词同桌互相复述课文内容,集体讨李广是个怎样的人?相机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四、课本剧表演。

  1、以课文为载体,找出人物的动作、神情和相应的`环境。

  2、展开合理的想象,补充人物的对话。

  3、自选伙伴合作表演。

  五、课外延伸

  出示李广射虎的“文言”: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读一读,说说其意思

  六、背诵《塞下曲》

  七、作业

  任选以下两项作业完成:

  1、找一找卢纶另外五首《塞下曲》

  2、联系课文说说《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

  3、默写《塞下曲》。

  4、练笔:用“月色朦胧、影影绰绰”说几句话。

  整个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综合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和课堂实效。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学设计12-06

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04-02

[经典]三年级语文的教学设计05-17

三年级语文的教学设计05-17

三年级语文的教学设计【精选】05-17

语文优秀教学设计09-28

语文教学设计08-03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07-20

语文《散步》的教学设计02-24

语文观潮教学设计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