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12 08:23:4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必修三第十三章《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把电与磁彻底的联系在一起。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电磁感应在电磁学中的地位,正是由于电磁感受现象的发现,把人类社会带入了电气化时代,体现了“划时代的发现”。另外本课的实验部分是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和思考来主动地获得知识。教科书所呈现的实验既为本节研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提供了实验情景,又成为后续楞次定律教学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闭合电路的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能产生电流,在初中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但在空间想象能力、问题本质的分析方面还较为薄弱。因此,在教学中国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通过学生自己的自主学习、探究实验、产生问题等学习方法,解决问题得出产生感应丁柳德条件的结论。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设计

  物理观念:知道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及相应实验方法;知道用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去判断回路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

  科学思维: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体会电磁相互转化的思想。

  科学探究:通过学生实验,进行实验观察、归纳分类,达到能够判断回路中磁通量如何变化和因为什么而变化的目的。

  科学态度与责任:领会科学家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探究,以科学不怕困难、勇于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激励自己。体会物理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难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实验法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二)划时代的发现

  1.奥斯特:电生磁

  (动图展示奥斯特实验)

  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的磁效应,震动了整个科学界,它证实电现象与磁现象是有联系的。

  电能生磁,根据对称性,为什么不能用磁来生电呢?

  法拉第他就坚信磁也能生电。

  2.法拉第:磁生电

  于是从1822年开始进行了将近十年的实验。直到1830年8月他发现给一个线圈通电和断电的瞬间,另一个线圈中出现了电流。

  于是,他又设计并动手做了几十个实验,发现了各种深藏不露的各种"磁生电"的现象。从实验现象中领悟到:“磁生电”是在一种变化、运动的过程中才能出现的效应。总结起来是这么五类:

  ①变化的电流

  ②变化的.磁场

  ③运动的恒定电流

  ④运动的磁铁

  ⑤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

  并且他把这些现象命名为电磁感应。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小结:

  法拉第的这一伟大发现完善了电与磁的内在联系,所以便有电磁学这一门学科的诞生。

  (三)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那么具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呢?

  1、实验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导体切割磁感线,会在闭合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2、实验验证

  (1)ab静止的时候,电路中没有感应电流;

  (2)ab沿着磁感线运动的时候,电路中没有感应电流;

  (3)仅有ab切割磁感线的时候,才会产生感应电流。

  ·分析:ab切割磁感线时,磁场的大小和方向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有电路abcd的面积。

  那么,与磁场相关的哪个物理量发生了变化呢

  我们学过磁通量的的表达式是φ=BS,闭合电路abcd的面积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穿过电路abcd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

  那么,感应电流的产生是否与磁通量的变化有关呢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3、实验探究1:

  磁铁插入、抽出

  实验操作:指针偏转情况

  磁铁插入——指针偏转

  磁铁静止在线圈中——指针静止

  磁铁拔出——指针偏转

  或停在线圈中时,电流表指针如何动作?

  如图,线圈A通过变阻器和开关连接到电源上,线圈B的两端连接到电流表上,把线圈A装在线圈B的里面。观察下面几种情况下线圈 B中是否有电流产生。通过动图依次观察实验。

  开关和变阻器的状态——指针偏转情况

  开关闭合瞬间——指针偏转

  开关断开瞬间——指针偏转

  开关闭合时,滑动变阻器不动——指针静止

  开关闭合时,迅速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指针偏转

  4、归纳总结

  请你根据实验现象总结,什么情况下闭合导体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动图展示线圈A中的磁感线条数变化的过程)

  磁场强弱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磁感线的条数来观察,观察动图可以看到闭合开关穿过B的磁感线从无到有;滑动滑片,穿过B的磁感线的条数不断的变化;断开开关,穿过B的磁感线从有到无。这种情况下,根据公式φ=BS,B的面积没有改变,但是磁场感应强度B变化了,所以说穿过线圈 B的磁通量也发生了变化,线圈B中有感应电流。

  5、得出结论

  以上实验及其他事实表明∶

  当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导体回路中就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四)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

  ·发电机

  1831年圣诞节前夕的一次科学报告会上,向大众展示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发电机——法拉第圆盘发电机,开辟了人类社会的电气化时代。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磁通量的定义,公式的适用条件,会用这一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

  3、理解“不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4、知道能量守恒定律依然适用于电磁感应现象.

  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学生认识“从个性中发现共性,再从共性中理解个性,从现象认识本质以及事物有普遍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建议

  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分析

  1.电磁感应现象

  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①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

  ②当磁体相对静止的闭合电路运动时,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

  ③当磁体和闭合电路都保持静止,而使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改变时,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

  其实上述①、②两种情况均可归结为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改变,所以,不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3.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守恒

  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或者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或者是电能在不同电路中的转移,电磁感应现象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教法建议

  1、课本中得出结论后的思考与讨论,是一个进一步启发学生手脑并用、独立思考,全面认识电磁感应现象的题目,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本节课文的最后分析了两种情况下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转化,这不但能从能量的观点让学生对电磁感应有明确的.认识,而且进一步强化了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意义.有条件的,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分析,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是本节的教学重点,而正确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是本节教学的难点.由于学生在初中时已经接触过相关的电磁感应现象,因此在讲解电流的产生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现象的认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计来引导实验的进行,例如:对实验数据表格的设计以及相关问题的探讨,让学生明白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正确理解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发现过程,体会科学探究中的科学精神。

  2.经历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分析、论证能力。

  3.进一步认识磁通量的概念,能结合实例对磁通量的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教学重难点

  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相互联系和转化产生了诸多思考。他们观察到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这启发了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的研究。通过实验证明,电流产生了磁效应,并揭示了电与磁的关联。科学家们对于这种电磁效应的发现引起了对称性的思考: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是否也能生电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最终发现了电磁感应的现象。

  二、推进新课

  1.电磁感应现象

  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他进行了三次集中的实验研究,但都以失败告终。然而,法拉第并没有放弃他的想法,而是继续坚持进行研究。经过多次失败后,他最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之前的失败主要是因为他使用的磁场都是由恒定电流产生的稳恒磁场,而电磁感应是一种在变化、运动的'过程中才会出现的效应。当法拉第发现这个特点后,对于电磁感应的理解就豁然开朗了。法拉第在这个过程中展现了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懈精神,这值得我们学习。电磁感应的发现使人们对电与磁内在联系的认识更加完善,宣告了电磁学作为一门统一学科的诞生。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那具体怎样的情况下可以产生感应电流呢?初中的学习中我们简单地认识了电磁感应现象。我们知道,当闭合导体回路的一部分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闭合导体回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演示实验一:

  设问:是不是只要闭合导体回路切割了磁感线就一定能够产生感应电流呢?(演示整个闭合线框在匀强磁场中垂直切割磁感线。)由此强调“部分”二字的深层理解。

  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以下两个电磁感应现象,并思考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

  演示实验二:

  操作:磁铁插入、抽出或停在线圈中时,电流表的指针如何动作?

  现象:当磁铁相对于线圈运动时,闭合回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当磁体相对于线圈静止时,闭合回路中没有感应电流产生。

  思考:磁铁和线圈的相互靠近和远离会引起闭合回路中的感应电流。当磁铁接近线圈时,磁场线会穿过线圈导致磁通量的变化,从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反之,当磁铁远离线圈时,磁场线的穿过减少,磁通量的变化仍然会导致感应电流的产生。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磁通量的变化。当磁通量通过一个闭合回路发生变化时,回路内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个变化可以是由于磁场强度的变化、磁场方向的改变或者是磁场线的运动等引起的。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回路中的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演示实验三:

  操作:通、断开关,滑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指针如何动作?

  现象:当开关打开或关闭时,或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正在滑动时,闭合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当开关完全打开或关闭,或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停止滑动时,闭合电路中将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思考:开关闭合会使线圈A通电,产生一个恒定的磁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会改变线圈A的电阻值,进而改变通过线圈A的电流大小,导致线圈A产生的磁场强度发生变化。线圈B位于线圈A的磁场中,当线圈A的磁场发生变化时,将会在线圈B中产生感应电流。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1. 线圈B与线圈A的磁场有相对运动;2. 线圈B与线圈A之间存在导电连接。

  归纳结论:只要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导体回路中就有感应电流。

  强调:磁通量的变化可能是由磁感应强度变化引起,也可能是由闭合回路面积变化引起。

  练习:常见磁场中线圈内磁通量的变化。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知道磁通量的定义,知道磁通量的国际单位,知道公式的适用条件,会用公式计算。

  2、启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中分析归纳通过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

  3、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教学仪器:电池组,电键,导线,大磁针,矩形线圈,碲形磁铁,条形磁铁,原副线圈,演示用电流表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在磁可否生电这个问题上,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坚信,电与磁决不孤立,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他做了许多实验,把导线放在各种磁场中想得到电流需要一定的条件,他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历时XX年,终于找到了这个条件,从而开辟了物理学又一崭新天地。

  电磁感应现象:

  二、教学内容

  1、磁通量()

  复习:磁感应强度的概念

  引入:教师:我们知道,磁场的强弱(即磁感应强度)可以用磁感线的疏密来表示。如果一个面积为

  的面垂直一个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场放置,则穿过这个面的磁感线的条数就是确定的。我们把与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

  (1)定义:面积为,垂直匀强磁场放置,则与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用φ表示。

  (2)公式:

  (3)单位:韦伯(wb)1wb=1t·m2

  磁通量就是表示穿过这个面的磁感线条数。

  注意强调:

  ①只要知道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和所讨论面的面积,在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条件下(不垂直可将面积做垂直磁场方向上的投影。)磁通量是表示穿过讨论面的磁感线条数的多少。在今后的应用中往往根据穿过面的净磁感线条数的多少定性判断穿过该面的磁通量的大小。如果用公式来计算磁通量,但是只适合于匀强磁场。

  ②磁通量是标量,但是有正负之分,磁感线穿过某一个平面,要注意是从哪一面穿入,哪一面穿出。

  2、电磁感应现象:

  内容引入:奥斯特实验架起了一座连通电和磁的桥梁,此后人们对电能生磁已深信不疑,但磁能否生电呢?

  在磁可否生电这个问题上,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坚信,电与磁决不孤立,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他做了许多实验,把导线放在各种磁场中想得到电流需要一定的条件,他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历时XX年,终于找到了这个条件,从而开辟了物理学又一崭新天地。

  3、实验演示

  实验1:学生实验——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的运动

  观察现象: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可见电流表指针偏转。

  学生得到初步结论:当闭合回路中的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电路中有了电流。

  现象分析:如图1导体不切割磁力线时,电路中没有电流;而切割磁力线时闭合电路中有电流。回忆磁通量定义

  (师生讨论)对闭合回路而言,所处磁场未变,仅因为ab的运动使回路在磁场中部分面积变了,使穿过回路的磁通变化,故回路中产生了电流。

  设问:那么在其它情况下磁通变化是否也会产生感应电流呢?

  实验2:演示实验——条形磁铁插入线圈

  观察提问:

  a、条形磁铁插入或取出时,可见电流表的指针偏转。

  b、磁铁与线圈相对静止时,可见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现象分析:(师生讨论)对线圈回路,当线圈与磁铁有沿轴线的相对运动时,所处磁场因磁铁的远离和靠近而变化,而未变,故穿过线圈的磁通变化,产生感应电流,而当磁铁不动时,线圈处,不变,故无感应电流。

  实验3:演示实验——关于原副线圈的实验演示

  实验观察:移动变阻器滑片(或通断开关),电流表指针偏转。当a中电流稳定时,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现象分析:对线圈,滑片移动或开关通断,引起a中电流变,则磁场变,穿过b的'磁通变,故b中产生感应电流。当a中电流稳定时,磁场不变,磁通不变,则b中无感应电流。

  教师总结:不同的实验,其共同处在于:只要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不管引起磁通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闭合电路中都有感应电流产生。

  结论:

  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就有电流产生,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转化: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3、例题讲解

  4、教师总结:

  能量守恒定律是一个普遍定律,同样适合于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或者是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或者是电能在不同电路中的转移。

  5、布置作业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1、知道磁通量的定义,知道磁通量的国际单位,知道公式 的适用条件,会用公式计算.

  2、启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中分析归纳通过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

  3、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教学仪器:

  电池组,电键,导线,大磁针,矩形线圈,碲形磁铁,条形磁铁,原副线圈,演示用电流表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在磁可否生电这个问题上,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坚信,电与磁决不孤立,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他做了许多实验,把导线放在各种磁场中想得到电流需要一定的条件,他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历时10年,终于找到了这个条件,从而开辟了物理学又一崭新天地.

  电磁感应现象:

  二、教学内容

  1、磁通量( )

  复习:磁感应强度的概念

  引入:教师:我们知道,磁场的强弱(即磁感应强度)可以用磁感线的疏密来表示.如果一个面积为 的面垂直一个磁感应强度为 的匀强磁场放置,则穿过这个面的磁感线的条数就是确定的.我们把 与 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

  (1)定义:面积为 ,垂直匀强磁场 放置,则 与 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用表示.

  (2)公式:

  (3)单位:韦伯(Wb) 1Wb=1T·2

  磁通量就是表示穿过这个面的磁感线条数.

  注意强调:

  ①只要知道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和所讨论面的面积 ,在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条件下 (不垂直可将面积做垂直磁场方向上的投影.)磁通量是表示穿过讨论面的磁感线条数的多少.在今后的应用中往往根据穿过面的净磁感线条数的多少定性判断穿过该面的磁通量的大小.如果用公式 来计算磁通量,但是只适合于匀强磁场.

  ②磁通量是标量,但是有正负之分,磁感线穿过某一个平面,要注意是从哪一面穿入,哪一面穿出.

  2、电磁感应现象:

  内容引入:奥斯特实验架起了一座连通电和磁的桥梁,此后人们对电能生磁已深信不疑,但磁能否生电呢?

  在磁可否生电这个问题上,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坚信,电与磁决不孤立,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他做了许多实验,把导线放在各种磁场中想得到电流需要一定的条件,他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历时10年,终于找到了这个条件,从而开辟了物理学又一崭新天地.

  3、实验演示

  实验1:学生实验——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的运动

  观察现象: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可见电流表指针偏转.

  学生得到初步结论:当闭合回路中的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电路中有了电流.

  现象分析:如图1导体不切割磁力线时,电路中没有电流;而切割磁力线时闭合电路中有电流.回忆磁通量定义 (师生讨论)对闭合回路而言,所处磁场 未变,仅因为AB的运动使回路在磁场中部分面积 变了,使穿过回路的磁通变化,故回路中产生了电流.

  设问:那么在其它情况下磁通变化是否也会产生感应电流呢?

  实验2:演示实验——条形磁铁插入线圈

  观察提问:

  A、条形磁铁插入或取出时,可见电流表的指针偏转.

  B、磁铁与线圈相对静止时,可见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现象分析:(师生讨论)对线圈回路,当线圈与磁铁有沿轴线的相对运动时,所处磁场 因磁铁的远离和靠近而变化,而 未变,故穿过线圈的磁通变化,产生感应电流,而当磁铁不动时,线圈处 , 不变,故无感应电流.

  实验3:演示实验——关于原副线圈的实验演示

  实验观察:移动变阻器滑片(或通断开关),电流表指针偏转.当A中电流稳定时,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现象分析:对线圈 ,滑片移动或开关通断,引起A中电流变,则磁场变,穿过B的磁通变,故B中产生感应电流.当A中电流稳定时,磁场不变,磁通不变,则B中无感应电流.

  教师总结:不同的实验,其共同处在于:只要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不管引起磁通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闭合电路中都有感应电流产生.

  结论:

  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就有电流产生,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转化: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3、例题讲解

  4、教师总结:

  能量守恒定律是一个普遍定律,同样适合于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或者是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或者是电能在不同电路中的转移.

  5、布置作业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6

  一、教材分析

  课本从4个层面介绍了电磁感应——定性了解定磁感应现象、掌握感应电动势方向的判定规则和定量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了解电磁感应的两类情况、了解电磁感应规律在自感涡流电磁阻尼电磁驱动中的应用。

  教材对感应电流产生条件、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等的处理,全部是从唯象的角度,而且全部是拿磁通量来说事;但实际上,电磁感应存在两种本质完全不同的情况,而且谈论磁通量必须有一个回路,可是一根导体棒切割磁感线却没有回路。这种处理,实际上给学生造成了许多理解和应用上的困难。

  不过,教材利用第五节做了一个补充,那么,一轮复习,笔者认为就应该纠回正常思路,先分两种情况说明,然后总结出感应电流产生条件、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规则和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的磁通量表述。

  另外,一轮复习,第一讲承担着全章知识内容的引领作用,因此本讲可以将本章所涉及的`大部分关键模型拿出来与学生见面。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自主复习了教材,并自主完成了第一讲资料前后的填空、辨析和例题、练习,对本章、本讲所涉及的内容和题型都有了较为熟悉的了解。

  但是,从练习的完成质量来看,学生对电磁感应的实质、磁通量的变化、楞次定律的综合应用都存在明显困难,这需要老师引导梳理和透彻理解本讲内容、并分类讲解楞次定律的应用思路和技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磁通量及其变化的计算方法,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深刻理解楞次定律并能够熟练、灵活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一起重新整理知识脉络,从而加深对本章本节知识内容的理解;同时,通过对练习题的归类分析,从而加深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深入学习本章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1、磁通量及其变化; 2、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3、楞次定律、右手定则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媒体

  PPT多媒体课件,《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资料

  六、教学时间

  七、教学反思

  1、本讲第一部分内容——知识串讲部分,结合PPT课件讲快一些,因为特殊原因我的课件未能用成,导致知识串讲部分没有讲完。

  2、有教师反映,感生电动势的讲解超纲——高考不考,一轮复习就不应该涉及。

  3、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一章的难点,从后续几讲练习完成情况看,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楞次定律这里。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09-23

有趣的现象07-02

流星现象07-26

雷电现象07-09

雷电现象07-08

有趣的现象06-11

怪异现象07-11

雷电现象07-09

雷电现象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