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28 11:25:2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

  数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限于教学时间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中只举了少数简单的事例进行说明,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材展示了古代人们如何计数、如何逐步发明各种记数符号等,直观形象地介绍了数的产生、发展的历史。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节课教学可以采用学生自学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前可以布置学生通过看书、上网等形式搜集有关数的产生的知识。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眼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6-18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教材中出示3幅图来介绍原始社会的计数方法,说明当时如何用小石子检查放牧归来的羊的只数;用结绳的方法统计猎物的个数;用在木头上刻道的方法记录捕鱼的数量等等。

  这些原始的计数方法表明人类很早就产生了一一对应的思想。

  随后简单说明了数字的产生。教材中按时间顺序列举了三种古代数字,体现了数字也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还使学生初步知道早期的数字是与具体的数目相联系的,只是到后来才逐渐发展成抽象的符号,如现在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在此基础上教材介绍了自然数概念的含义和特点。

  自然数是数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类最初认识的数就是自然数。随着生产和数学科学的发展,数系逐步扩展,产生整数、分数、小数、有理数等等。在第一学段学生学习的主要是自然数,接下来要系统学习小数和分数。因此在这里有必要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

  一方面是对以前认数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也为以后把数的范围扩展到分数、小数做好准备,同时也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数的产生,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并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2、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认识含有三级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3、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的产生过程中去。

  4、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数的产生、发展的历史,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数学课,就要和数打交道。到现在为止,你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数。那数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产生。(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单刀直入,通过谈话导入新课,不拖泥带水,能够节省教学时间。

  二、探究新知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

  师: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在课下收集有关数产生的资料,那谁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资料。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注意收集有用的信息和资料。

  2、教学数的产生

  师小结: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一共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1)出示课本主题图,介绍几种在远古时候的计数方法。

  师: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只知道“同样多”“多”或“少”。

  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

  那时是借助一些其他物品,如摆小石子、用绳打结、在木头上刻道等方法来计数。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后来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计数的符号,但各个国家和地区记数的符号是不同的。

  (2)出现各国不同的数字。

  师:在公元8世纪前后,印度发明的数字传入了阿拉伯,在公元12世纪又从阿拉伯传入了欧洲,人们就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后来称为“阿拉伯数字”。即我们现在所用的1、2、3、4、……

  (3)认识自然数

  教师明确说明:在我们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我们数的1、2、3、4、5、6、……都是自然数。

  “0”的出现比较晚,人类开始只数看得见的东西,对于看不见的东西是不数的,因此没有“0”这个数。随着生产和数字计算的发展,出现了“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也是自然数。

  提问: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

  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启发学生说出: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教学十进制计数法

  师:随着人们对数的认识逐渐增加,数认得越来越大,就产生了进位制。

  (1)了解其他进制。

  师:一般地说,进率是几,就叫做几进位制。

  例如有二进位制、八进位制、十进位制、十二进位制、六十进位制等。我们通常是用“十进位制计数法”,它的特点是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即满十进一),用数字1,2,3,4,5,6,7,8,9,0和位值原则结合起来记数。如一百三十五记作135。

  电子计算机一般是用“二进位制”表示数。进率是“2”(即满二进一),只用两个数字0和1与位值原则结合起来记数。

  例如:

  “零”记作0,“一”记作1,“二”记作10,“三”记作11,“四”记作100,“五”记作101,“六”记作110,“七”记作111,“八”记作1000,“九”记作1001,“十”记作1010,“十一”记作1011,“十二”记作1100……

  此外,还有“六十进位制”,如计量时间的单位“时”、“分”、“秒”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六十”,即1时=60分,1分=60秒。

  (2)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①板书课题:十进制计数法

  师:看到这个标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质疑: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怎么计数的。

  让生先试着说一说。

  师讲解:要想了解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先要从计数单位开始,我们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了什么是计数单位,那你都认识了哪些计数单位呢。(个、十、百、千、万……亿。)

  ②出示已学的计数单位。

  师:不错,像个、十、百、千、万……亿这些都是用来计数的,所以叫他们计数单位,计数单位有大小之分,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比如:要计量这一行的人数,需要用什么计数单位。

  (个)要计算我们班的人数,要用什么计数单位。(百)

  师:至今为止,我们学习的最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亿)

  那还有没有比亿更大的计数单位。

  你猜猜。

  (十亿)多少个一亿是十亿。数一数,有没有比十亿更大的计数单位。

  你猜猜。(百亿)多少个十亿是一百亿。

  数一数,有没有比百亿更大的计数单位。

  你再猜猜。(千亿)多少个百亿是一千亿。数一数。

  ③出示新的计数单位。

  师:有没有比千亿更大的计数单位。

  (师肯定有,由于不常用,暂时不学。)

  提问: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进率都是十)“进率都是十”是什么意思。(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十倍的关系)

  师小结:像这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教师特别说明:最小的一位数还是1,因为根据十进制的计数原理,一个数的最高位不能是0,所以最小的一位数是1。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文字内容较多,教师教学时可以将谈话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大部分知识学生只要了解就可以了。

  三、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看书质疑

  1、让学生阅读书本有关学习内容,提出疑难之处,师生共同解决。

  2、根据课本出示的我国人口数,请学生自己尝试一下怎么读这个大数。

  设计意图:学生阅读课本后让学生自己提出自己还不懂的问题,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2

  课题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课型

  新授

  教具

  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图片、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近3年的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这些数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板书课题:数的产生

  二、探究新知

  1、数的产生  师:课前大家查找了一些资料,哪组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数是怎么产生的?生:介绍 师:补充

  2、记数符号

  师:看来数的产生来源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下面介绍一些记数符号。

  出示: 巴比伦数字:(略)中国数字:(略) 罗马数字:(略)

  问:你们知道阿拉伯数字是怎么产生的吗?

  1、 然数的认识

  师: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十进制计数法

  师:生活中还有更大的数,需要用数级更多的数位表读写。

  例如:

  学生思考

  学汇报

  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需要人数、物体个数和捕获的野兽数目等等,就产生了数。

  学生看图,古代人的.计数方法

  看图片,三种古代数字。

  介绍自然数的含义和特点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在全班交流。

  设问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兴趣。

  列举实例,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使学生知道自然数概念的含义和特点、性质

  (!)我国人口:1295330000人

  全球人口:6100000000人

  (2)20xx年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总数是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人。

  (3)1999年联合国公布世界人口已达到六十亿,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

  (4)1978年至1998年的20年中,我国城镇新建住宅四十七亿五千万平方米。

  (5)北京的密云水库可以容纳四十三亿七千五百万吨水。

  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不能知道这些数字是多少了,所以要学习比亿还大的数。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亿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拿出数位顺序表。(出表)

  1、小组合作研究:

  (1)观察数位顺序表,个级与万级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根据它们的特点,顺序填上亿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2、学生反馈

  3、小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4、做一做:1)一个五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什么位?一个九位数,一个十二位数呢?2)说出下面每个数中“3”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

  14320030000 353087030431

  三、巩固练习:

  1、按从右往左的顺序,说出千亿以内的数位

  2、回答下面各题:

  (1)个级、万级、亿级各有哪些数位?

  (2)从个位起,第几位是万位?第几位是亿位?

  (3)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什么位?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作业: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  学生试着读一读

  借助数位顺序表试一试。

  汇报交流

  学生记数位顺序表,互相提问练习。

  相同点:每级都有四位,四位的顺序是个、十、百、千。

  不同点:每级表示的数目大小不同,即计数单位不同。

  探索新的计数单位

  独立完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说数位顺序

  同桌互相回答,再全班交流。

  使学会僧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的全过程,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重点

  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

  难点

  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04-16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11-23

小数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06-16

《平均数》教学设计06-11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06-16

求近似数教学设计04-15

《有理数》教学设计04-28

《数一数》教学设计06-27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