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20 13:47:0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汇编【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汇编【15篇】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板书:动手做做看)

  上课之前,老师想讲一个故事给小朋友们听,看谁听得最专心。

  故事内容:

  法国有一个科学家,他的名字叫郎志万,有一天,他对几个小朋友说: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但是,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有的小朋友说: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郎志万都摇摇头说:不对!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

  1、聚精会神地听故事。

  2、学生七嘴八舌谈自己的见解。通过故事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以便于在课文的`探究与朗读中体会文章涵意。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吗?那就快来读读新课文吧!

  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以便随时给以帮助。

  1、检查自学情况。你知道问题的答案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读读有关的句子。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

  2、指导朗读第5和最后一自然段。(重点读好人物的语言)

  3、课件出示这两段中出现的8个生字词:

  伊 琳 娜 志

  漫 哎 哄 骗

  你能用哄骗说一句话吗?

  小结: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的自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任务完成的又快又好。

  1、学生用手指着字,自己朗读课文,寻求问题的答案。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是:金鱼放进去,杯里的水也会漫出来,从第5自然段中看出来的。 郎志万是故意骗小朋友的,从最后一段话中看出来的。

  2、学生同桌在一起练读。指名朗读,评价。

  3、认读出示的生字。师生合作读、同位读、小组读、男女赛读、开火车读。

  指名3~4人说句子。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独立识字的能力。使学生在自己创设的较为熟悉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符合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教学原则。

  三、再读课文,体会理解哄骗别人本来是一件不好的行为,科学家郎志万为什么要哄骗大家呢?让我们再来认认真真地读一遍课文,体会一下他的用意。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对其他学生提出听的要求。

  相机认识剩下的3个生字。

  课件出示生气和微笑两张头像,朗读屏幕上出示的句子,谈出对伊琳娜的看法。

  1、读指定段的课文,重点读好文中对话。认真听,听后认真评议。

  读后谈见解:

  科学家是想让小朋友们明白:不能盲目相信别人的话,要动手做做看。

  2、师生合作读,范读,小组分角色读,全班齐读。小组交流。

  读评结合,可以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朗读过程中,对课文的朗读体现多元化。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反思,丰富内心感受。

  四、写字指导重点指导4个上下结构的字志、智、获、慧。

  提示:

  志要写得上下匀称;

  智要写得上宽下窄;

  获要写得上小下大;

  慧要写得上中下各占三分之一。

  认真观察、练写生字。 五、语文实践伊琳娜听了郎志万的话,可能会说

  小组交流,选代表班上交流,然后写下来。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2

  重点难点:

  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中当你遇到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时,你会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动手做做看》,看看文中的伊琳娜是怎么对待不理解的问题的,对你可能有启发。齐读课题。

  (二)回忆读懂一篇课文的一般步骤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知道大概内容。

  2、读阅读提示,做到心中有数。

  3、带着问题读,逐一解答。

  (三)学习新课

  1、投影出示思考题,学生自学。

  (1)是什么原因促使伊琳娜动手做实验?

  (2)伊琳娜做实验的结果怎样?看到这样的结果她又是怎么做的?

  (3)科学家朗志万明明知道一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可他为什么说如放进一条金鱼,水就不会漫出来呢?

  (4)你是否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并说出理由。

  (5)从伊琳娜动手做实验这件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2、共同讨论。

  (1)阅读课文,订正读音,“哄”是多音字。

  (2)指名朗读课文,评读。

  (3)理解词语。

  奇怪:奇异,不平常。

  哄骗:说假话骗人。

  3、讨论交流思考题。

  (1)是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一个奇怪的.问题,让伊琳娜产生疑问,而妈妈的话又促使伊琳娜自己动手做实验。

  (2)伊琳娜做实验的结果与科学家朗志万说法不一样。看到这实验结果伊琳娜很生气,第二天一早就去问朗志万。

  追问:伊琳娜为什么生气?(认为朗志万是在哄骗小孩)

  (3)科学家朗志万明明知道一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可他却说如果放进一条金鱼,水就不会漫出来。朗志万这么说的目的是想让伊琳娜等小学生,遇事要动脑筋,不要广听别人的,要动手做一做,从实践中得出结论,而不是要哄骗伊琳娜等小学生。

  (4)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理由是:实践出真知。科学家也是人,而不是神。

  (5)学生甲:遇事不要慌张,要动脑筋。

  学生乙:遇事不能光听别人的,还要自己亲自实践。

  投影出示:(用幻灯片出示)

  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

  追问:为什么朗志万哈哈大笑地说?伊琳娜听了高兴地笑了?

  (一方面朗志万的做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另一方面伊琳娜理解了朗志万的做法,因此他们都笑了。)

  (四)总结

  1、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伊琳娜动手做了把金鱼放进盛满水的杯子里,水照样溢出来这个实验)

  2、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投影仪、卡片、图片、古筝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趣

  1、直接揭题。

  2、设疑:

  ⑴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谁?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板书:朗志万和伊琳娜

  他们之间的不同学生可能会说年龄大小,引导学生说出身份的不同。

  ⑵什么样的人才能叫科学家?

  有学问的科学家跟伊琳娜会发生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画生字新词。

  2、找出小朗志万说的话,做上记号。

  三、学习生字

  1、自学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生字和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⑴说说你帮同桌纠正了哪个音。

  板书这些生字,学生齐读生字。

  ⑵识字游戏:

  ①师说生字偏旁,学生猜字;学生说偏旁学生猜字。

  ②小兔开门游戏。

  ⑶认读生字词语。

  4、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朗、喝、骗”字。

  5、初步感知课文:

  ⑴课文讲了朗志万和伊琳娜的一件什么事?

  ⑵出示朗志万的话:一个杯子装满……这是为什么?

  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可做以下引导:别的东西指什么?但是放什么水不会漫出来?

  用句式“除了装满水的杯子放进其他东西,水都会”。

  ⑶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疑问吗?

  四、生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认读词语。

  2、板画“杯子”和“金鱼”,板书:水漫出来了。

  二、朗读感悟

  1、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2、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学生读有关句子,从他们的话里你知道这几个小朋友同意朗志万的观点吗?

  板书:同意

  3、你对他们的回答有什么看法?

  4、伊琳娜是怎样想的?

  读句子: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

  “他们”指的是谁?带进去读一读。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伊琳娜同意朗志万的观点吗?

  板书:不同意

  假如你就是伊琳娜你会有什么想法?

  从伊琳娜不像其他小朋友人云亦云,可以看出她有什么样的品质?

  (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轻信盲从)

  5、遇到问题,你是怎么做的?伊琳娜是怎么做的.?

  如:查资料、请教等等都是学习的好方法。

  读妈妈的话:不能光想,自己动手做做看!

  理解“光”字。

  6、伊琳娜在动手做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出示杯子和金鱼,让学生上台做实验。

  读句子: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

  7、互动:

  此时此刻的伊琳娜会怎么想、老师当记者来采访。

  8、朗读伊琳娜说的话:

  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理解“哄骗”,多种形式读。

  9、朗志万真的是哄骗吗?说说自己的理由。

  为什么他会笑?你从他的话里知道了什么道理?

  10、伊琳娜为什么听了他的话高兴地笑了?她会对朗志万说些什么?

  教学名言:实践出真理!

  三、朗志万的话,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1、我们要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式。

  2、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三、总结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伊琳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伊琳娜说些什么?

  四、实践活动

  收集名人名言。

  【板书设计】

  金鱼图其他小朋友(同意)

  朗志万水杯图

  水不会漫出来伊琳娜(不同意)水漫出来了

  科学家的话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课后反思】

  小孩子的思维最容易被牵引,人云亦云的。比如我们老师上课提一些导向性的问题:“这张图美吗?”学生肯定会迎合你回答:“美──”!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以及提倡学生质疑问难。选入这样的文章无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见,敢于质疑的好素材。如果我们教师只停留在“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这个科学素养的培养定位上,显然过于肤浅。所以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设计了“朗志万和伊琳娜有什么区别”,旨在让学生明白“朗志万是科学家,他可以说是知识的权威。”然后紧紧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对待“朗志万”提出的问题的不同态度,来引导学生感悟“伊琳娜”身上所发光的品质──那就是敢于向权威质疑,不轻信不盲从。让学生感悟这道理就是要让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这也是动手做做看的前提,发明创造的关键!也是现在小孩所缺少的品质啊!我们天天喊着“尊重学生”,我们可以潇洒地把课堂对学生拱手相让,可以允许学生自选作业……然而,你可曾想到,往往是我们老师对教材没有深层的处理,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一次提升素养的机会啊!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4

  设计理念:

  阅读的过程是学生置身课文情境的体验过程,语文教学理应创设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学习情境,以促进学生对文中事件的感觉,并催生出学生自己的独特感悟。在阅读对话活动中,提供必要的语言依托和补充材料,给学生搭建起自主阅读的脚手架,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多层解读文本,完成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获得语言的发展和精神成长的营养。

  设计特色与价值:

  1、自主、开放、有情趣地解读课文。

  2、在体验与理解这个故事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与语言的共同发展。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的含义。

  3、能动手实践,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疑问,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乐于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敢于大胆质疑,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杯子 金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1、师:孩子们,你们相信老师的话吗?(相信),谢谢你们对老师的信任,为了感谢你们的信任,我带来了一个神奇的杯子,给你们看一看。(出示装满水的杯子)瞧,你们一定会说它很普通,没什么特别的,那可就错了,它可神奇了。在杯子里放东西,水会流出来。可是放进一条金鱼,水却不会流出来。这是为什么呢?

  生1:金鱼身上有鳞。

  生2: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师:谁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自己说对了呢?

  2、师:对,我们应该动手做做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后质疑:看到这个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呢?

  生1:谁动手做做看?

  生2:为什么动手做做看?

  生3:动手做什么?

  生4:这是谁说的呢?

  二、理顺思路,实验释疑

  1、、师:孩子们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下面就请你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想,并在旁边作好记号。

  2、师:哪个小朋友愿意把你的读书所得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生1:我知道朗志万提了一个怎样的问题。(指生朗读这一句话)

  师:不仅找得正确,而且读得流利,声音也响亮,真不错!这是一个怎样的问题?(奇怪)为什么说它奇怪呢?

  生1:装满水的杯子放进东西水会漫出来,放金鱼却不是这样。

  师:你真了不起,这么难的问题能回答出来!“漫出来”是什么意思?

  生2:我知道,“漫出来”就是说水装得很满,流出来了。

  师:还可以说什么漫出来?

  生3:牛奶漫出来。

  生4:妈妈烧的汤从锅里漫出来了。

  师:孩子们真会联想,你们能说说“这样”指的是怎样?(大屏幕出示句子:如果放进一条金鱼, 。)

  师:课文中有两个小朋友是怎样回答的呢?(同桌互读)

  师:一个小朋友毫不犹豫地说──

  女生:“一定是金鱼身上有鳞。”

  师:另一个小朋友肯定地说──

  男生:“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师:伊琳娜觉得他们说得都不对,于是回去问妈妈,妈妈鼓励她说──

  生:“你不能光想,要动手做做看”(在课题后面加一个感叹号)

  师:你也能说一个这样的句子吗?[大屏幕出示句子:( )光( ),要( )。]

  师:孩子们真会说,那我们做做实验来看看结果,怎么样?

  生:(齐答)好!

  师:(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当场装满水)让一名学生把鱼缸里的金鱼轻轻放入杯中,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结果。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结果是——

  生:(兴奋地齐答)水溢出来了!

  师:做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很高兴,因为通过实验我知道了科学家朗志万说的话是不对的。

  生2:我知道了当一个问题不能确定结果的时候,就要做实验。

  三、回归课文,感情朗读

  1、师:伊琳娜和我们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同学们找到她做完实验后对朗志万说的话,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

  生:(找到伊琳娜对朗志万说的话)小声自读,并陆续举手。

  2、师: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并读给大家听?

  生1:我觉得应该用生气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因为大科学家肯定知道水会漫出来,用错误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伊琳娜觉得自己受了骗。

  师:你说的真好!用上书上的一个词就是(哄骗)。

  生2:我觉得应该用质问的语气来读。

  生3:我觉得应该读出急匆匆的感觉,因为伊琳娜一定是跑着去找朗志万的,她想知道朗志万为什么骗他们。

  ……(师表扬他们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3、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对郎志万说呢?

  生:您不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顺利过渡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变。生对比读后,知道反问句语气更强烈,陈述句语气更平淡,文中应该用反问句更适合表达伊琳娜的心情。)

  4、师引读:一个大科学家竟然用错误的`问题来考我们小朋友,伊琳娜生气地问:(生用生气的语气并配上动作读伊琳娜说的话)

  师引读:难道因为我们小就可以哄骗我们了吗?伊琳娜大声地问:(生的声音又更愤怒)

  师引读:伊琳娜越想越生气,气冲冲地问:(生已感同身受)

  5、师: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说——

  生:“我不是……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四、质疑过渡,深化认识

  1、师:现在,你们赞同“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师板书)

  生1:我同意这句话的说法,因为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

  生2:我也同意这句话,科学家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可能出错!

  五、拓展实践,深入探究

  1、师:科学家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那其他名人说的话是否都是对的呢?

  (向生出示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两个铁球,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两个铁球同时从空中落下,十磅重的一定先着地。”)

  生自由发表对论断的看法(气氛十分热烈)

  师:看来,对这个论断,大家都有疑问,用什么方法解决现在的疑问呢?

  生:做实验!

  师:意大利的数学家伽俐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这个实验,你们想知道实验结果吗?

  生:(迫不及待地)想!(师出示题目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短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

  2、师:用波浪线勾出实验结果,横线勾出人们从伽俐略做实验这件事中明白的道理。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短文,并勾画答案。

  (生完成后,师让生汇报)

  六、联系生活,以知导行

  1、师:在生活中,有许多人都会对我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这时候,你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呢?

  生组内交流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

  2、师: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谈自己的收获……

  3、师:(总结)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听到别人表达自己意见时,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判断,敢于大胆质疑,遇到有疑问的地方,要动手做做看。把心中的问号变成经过实践解决后的大大的感叹号!(完成板书)

  师: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课文中朗志万对伊琳娜说的话,相信你一定有了新的感受!

  生:齐读

  作业布置

  1、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留心观察,有礼貌地指出来。

  2、请你动手做一做:

  准备一个小瓶子,里面装满水,用一张扎了许多小孔的薄薄的纸片将瓶口盖住,再倒过来,放开手,小纸片会掉下来吗?瓶子里的水会倒出来吗?

  板书设计:

  朗志万 伊琳娜

  提问

  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 动手做做看! ! !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板书:动手做做看)

  上课之前,老师想讲一个故事给小朋友们听,看谁听得最专心。

  故事内容:

  法国有一个科学家,他的名字叫郎志万,有一天,他对几个小朋友说:“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但是,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有的小朋友说:“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郎志万都摇摇头说:“不对!”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

  1、聚精会神地听故事。

  2、学生七嘴八舌谈自己的见解。 通过故事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以便于在课文的探究与朗读中体会文章涵意。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吗?那就快来读读新课文吧!

  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以便随时给以帮助。

  1、检查自学情况。你知道问题的答案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读读有关的句子。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

  2、指导朗读第5和最后一自然段。(重点读好人物的语言)

  3、课件出示这两段中出现的8个生字词:

  伊 琳 娜 志

  漫 哎 哄 骗

  你能用“哄骗”说一句话吗?

  小结: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的.自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任务完成的又快又好。

  1、学生用手指着字,自己朗读课文,寻求问题的答案。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是:金鱼放进去,杯里的水也会漫出来,从第5自然段中看出来的。 郎志万是故意骗小朋友的,从最后一段话中看出来的。

  2、学生同桌在一起练读。指名朗读,评价。

  3、认读出示的生字。师生合作读、同位读、小组读、男女赛读、开火车读。

  指名3~4人说句子。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独立识字的能力。使学生在自己创设的较为熟悉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符合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教学原则。三、再读课文,体会理解 哄骗别人本来是一件不好的行为,科学家郎志万为什么要哄骗大家呢?让我们再来认认真真地读一遍课文,体会一下他的用意。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对其他学生提出听的要求。

  相机认识剩下的3个生字。

  课件出示生气和微笑两张头像,朗读屏幕上出示的句子,谈出对伊琳娜的看法。

  1、读指定段的课文,重点读好文中对话。认真听,听后认真评议。

  读后谈见解:

  科学家是想让小朋友们明白:不能盲目相信别人的话,要动手做做看。

  2、师生合作读,范读,小组分角色读,全班齐读。小组交流。

  读评结合,可以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朗读过程中,对课文的朗读体现多元化。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反思,丰富内心感受。

  四、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4个上下结构的字“志、智、获、慧”。

  提示:

  “志”要写得上下匀称;

  “智”要写得上宽下窄;

  “获”要写得上小下大;

  “慧”要写得上中下各占三分之一。

  认真观察、练写生字。

  五、语文实践 伊琳娜听了郎志万的话,可能会说……

  小组交流,选代表班上交流,然后写下来。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6

  一、创设情境,儿歌引入

  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动手不动脑,事情办不好;动脑不动手,啥也办不到。动手又动脑,才会有创造。

  设计意图:这是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上已学的一首儿歌。采用孩子们喜爱又熟悉的儿歌导入,实现新旧知识迁移,给学生创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情境,引起孩子对课堂学习的浓厚兴趣,而且对所要学习的新课也兴趣大增,会有主动学习的愿望。(新课标指出——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愿望,这样能更好地实现学生学习主体角色转换)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小朋友分段朗读课文,尽量读正确;其余同学认真听,听出读的同学是否读正确,听完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讲了谁的什么事。(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无论是让学生的读还是听,都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同时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是要自己能读懂课文,还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2、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读完之后划出你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无论在课堂中有什么样的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使学习对他们来说成为一种乐趣。同时关注学生的差异,让他们自己找不认识的字,这样的学习就有了一定的目的性。

  3、老师用多媒体把生字朋友请到了大屏幕上,开火车读、齐读生字,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边识字边巩固识字方法,采用各种方式识记生字,说说你是用什么好的方法记住他们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检查学生的认字、识字情况,充分肯定每个学生识字的方法,给他们鼓励和自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悟

  课文的小主人公是谁?她遇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1、在课文中找一找,奇怪的问题是什么?奇怪在哪里?“满”与“漫”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按他所说,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样”指的是什么?那么结果是什么?这个问题是谁提出来的?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科学家?朗读科学家的话,前两句读出肯定的语气,第三句读出提问的语气。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联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抓住重点的字词理解科学家的话,从整体上让学生知道这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奇怪”。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技能。

  2、当科学家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小朋友们各有什么反映?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接受知识主要是以直接的感受和经验为主,这一环节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当时小朋友的反映,这样更为生动形象一些。

  3、前两个小朋友相信了吗?他们为什么相信?(崇拜科学家)你认为他们说的对吗?伊琳娜是怎样想的?(她认为不对)但是却想不出什么道理,有了疑惑。生活中当你对遇到问题的时候是做的?看看课文中的伊琳娜又是怎么做的?

  设计意图:新课程改革中强调知识的学习和对问题的理解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让他们从把课文中的事例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当自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会是怎么来处理的?把自己的行为与课文中的主人公进行比较。

  4、对,她去问了妈妈。想想说说: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伊琳娜,会怎么向妈妈那请教?她的妈妈是怎么告诉她的?把妈妈的话多读几遍,想想:“光想”是什么意思?“光”能换成别的什么词呢?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听了妈妈的话,伊琳娜是怎么做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转换,让学生将文中情景置于生活中,进行思维和语言表达训练。朗读并理解妈妈的话,体现语文教学的基本主体。

  四、现场实验,验证说法

  1、孩子们,你们相信她的实验吗?那你想怎么办?

  设计意图:结合本文所学的内容让学生也亲自动手实验一下,检验文中的小姑娘做的实验是否是对。让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实践的科学意识。新课改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仅有想法,更要有行动。

  2、(做实验)你看到了什么?想说点什么?科学家一开始在我们的心目中是那样的伟大,小朋友是那么的崇拜他,但是他却告诉小朋友们一个错误的答案,伊琳娜越想越生气。那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她生气了?设计意图:将课文中的实验在课堂上重现,让学生通过自己所看到的实验和自己的仔细观察看到的结果,来用事实证明科学家的话是不对的,从而让学生有一种成功感。

  五、总结课文,加深理解

  1、伊琳娜的实验结果和科学家说的一样吗?这时她心里怎么样?生气了的表情是怎样的?说话的语气会是怎样的?她生气的时候的表情会是怎样的.?会怎么说?朗读课文中伊琳娜生气了说的话,读出生气、质问的语气。

  2、科学家真的是在骗我们小朋友吗?(不是)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的目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科学家当时为什么要“欺骗”小朋友,从而让他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不管什么事,只要是自己有怀疑就要亲自动手做做看。

  3、听了他的话,伊琳娜还会生气吗?为什么笑了?可能会说什么?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指出,让学生充分的体验,让他们有体验的过程。在这里就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角色转换,如果自己是科学家、是伊琳娜当时会说些什么呢?

  4、分角色演读课文,师生共同再现课文情景。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指出,让学生充分的体验,让他们有体验的过程。在学完了课文之后,在这里就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形象再现课文内容,再一次从整体上让学生来把握课文所讲述的内容,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感受和反馈的过程。

  六、课外拓展,升华主题

  1、教师表情讲述《小马过河》的故事,让孩子们再次感受亲自实践的重要性。

  2、说一说:学了课文,听了故事,你明白了些什么?

  设计理念:通过说一说,让学生充分表达,并引导学生表达完整,一方面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对文章内容和思想的概括、理解能力,从说中更加深对文章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感悟,以完成本课知识技能训练目标,并为进入三年级学习篇的训练打些基础;完成课堂情感目标——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思想: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勤于实践。

  3、在教师的赠语声中结束课堂教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勤动手和脑,才会有创造;

  勤动手和脑,成功就近了;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字,会写12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重点难点:

  1、 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 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朗读、体会、感悟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一)检查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试读。

  2.学习小组组长检查成员认字情况,并交流识字方法。

  3.全班汇报交流识字情况和识字方法

  小组汇报为主,全班补充评价

  4. 开火车读生字。

  5.课件出示词语,多种形式读词语(齐读、小老师领读、指名读等)

  (二)检查课文

  1.课件或录音机范读。

  2.自由模仿读课文

  3.组内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4.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5.男女生赛读。

  (三)游戏,巩固字形

  出示课件:一棵高大的苹果树上挂满了红彤的.苹果,点击他们会出示自己的生字。

  师:你们想和苹果交朋友吗?想和苹果交朋友有个条件,就要得读有关苹果身上的生字,并给生字组个词语

  三、教学写字。(课件出示生字)

  1.我会读,读出生字。

  2.我会记,记住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了。

  3.我会写,指导书写。

  四、指导自学

  1、学生自学课文,围绕“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这一问题进行标、画、记

  2、小组内交流自学收获,教师随机点拨指导。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字词,课文朗读

  二、教师适时点拨提升

  1.快速读文,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重点抓住“哄骗”等引发争辩)

  2.读课文结尾郎志万的话,说说应该怎样理解?

  教师相机出示:哄骗 要动手做做

  3.出示生气和微笑两张头像,带着“伊琳娜为什么生气”和“为什么又笑了”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三、补充拓展训练

  1、科学家的话,我们尽量去试一试。

  2、我们不能完全相信科学家的话。

  3、当自己怀疑时,一定动手试一试。

  4、我们要学习科学家的态度和思维

  四、推荐阅读

  读《小马过河》,说说自己的感受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具准备】

  鱼缸、金鱼、课件。

  【课前预习问题】

  1、课文讲了谁的事?

  2、课文说的是什么事?

  3、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过程】

  一、初读设疑,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学习第13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13、动手做做看

  2、检查预习:

  ① 课文讲了谁的事?板书(朗志万和伊琳娜)随机教学生字。

  师追问:“你能通过自己的学习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人物吗?”

  ② 师: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喜欢给小朋友提一些有趣的问题,今天他的问题又会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他提的问题,并读一读。(指名学生学着科学家朗志万的样子来问一问。)

  3、有没有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呢?

  二、动手实验,解决疑问

  1、师:看来同学们的看法不一,同学们说得好,百说不如一做,我们做做实验来看看结果,怎么样?

  师做实验:(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当场装满水)让一名学生把鱼缸里的金鱼轻轻放入杯中,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结果。

  2、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结果是──

  3、师:做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受?

  三、回归课文,感情朗读

  1、伊琳娜和我们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同学们找到她做完实验后对朗志万说的话,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并读给大家听?(生气的语气、质问的语气、急匆匆的感觉)

  师:他们的体会各不相同,也读出了自己心中的独特感受,让我们像他们一样,读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体会。

  2、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加入你们的行列,和你们合作读好这篇课文,你们愿意吗?(师生合作读课文)

  师: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有一天给小朋友们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师:一个小朋友毫不犹豫地说──

  师:另一个小朋友肯定的说──

  师:伊琳娜觉得他们说得都不对,于是回去问妈妈,妈妈鼓励她说──

  师:伊琳娜做了实验,觉得朗志万说的不对,她找到朗志万,大声质问他说──

  师: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说──

  四、质疑过渡,深化认识

  1、师:伊琳娜原来不是很生气的吗,为什么听了朗志万的话,又高兴的笑了?(引导学生练读科学家说的话,了解他这样做的用意,懂得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善于质疑,注重实践,不要迷信权威。)(师板书: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2、想一想,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以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五、联系生活,以知导行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人(板书)都会对我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这时候,你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呢?(生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

  师:(总结)看来,其他人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听到别人表达自己意见时,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判断,敢于大胆质疑,遇到有疑问的地方,要动手做做看。把心中的问号变成经过实践解决后的大大的感叹号!(完成板书)

  师: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课文中朗志万对伊琳娜说的话,相信你一定有了新的感受。

  六、静思名言,深化认识

  师:在本节课将结束的时候,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名言:“实践出真知。”(师出示名言)希望你们永远记住它,让它指引你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齐读。

  七、延伸课外,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师: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可我们实践活动却永远不会结束。老师这里有两个论断,如果你们心中有疑问,希望你们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任选其一去探究。相信你们都会成功! 师出示两个论断:

  1、鸟多的是,是不会灭绝的。

  2、鱼靠尾巴在水里游动。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为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可谓煞费苦心。他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在这些孩子中,伊琳娜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她不盲从,不懂就问。伊琳娜的妈妈也很会教育孩子,她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亲自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正确答案。朗志万和伊琳娜的妈妈都非常重视孩子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环境,是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中科学家以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同时这篇课文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尤其是文中的实验更是充满了神秘,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对于生字,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本课的生字就放手让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让学生懂得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凡事要动手做做看。

  设计理念:

  1、课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会感悟,因此在学习本课的全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2、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将课文中的实验在课堂上重现,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体会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3、注重他们学习的过程,关注他们识字的方式的多样性。

  4、落实字、词、句理解,注重读、说、悟语文基本技能训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且让学生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读、说、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培养正确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儿歌引入

  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动手不动脑,事情办不好;动脑不动手,啥也办不到。动手又动脑,才会有创造。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小朋友分段朗读课文,尽量读正确;其余同学认真听,听出读的同学是否读正确,

  听完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讲了谁的什么事。(学生交流)

  2、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读完之后划出你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3、老师用多媒体把生字朋友请到了大屏幕上,开火车读、齐读生字,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边识字边巩固识字方法,采用各种方式识记生字,说说你是用什么好的方法记住他们的。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悟

  课文的小主人公是谁?她遇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1、在课文中找一找,奇怪的问题是什么?奇怪在哪里?满与漫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按他所说,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样指的是什么?那么结果是什么?这个问题是谁提出来的?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科学家?朗读科学家的话,前两句读出肯定的语气,第三句读出提问的语气。

  2、当科学家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小朋友们各有什么反映?(图文结合理解)

  3、前两个小朋友相信了吗?他们为什么相信?(崇拜科学家)你认为他们说的对吗?伊琳娜是怎样想的?(她认为不对)但是却想不出什么道理,有了疑惑。生活中当你对遇到问题的时候是做的?看看课文中的伊琳娜又是怎么做的?

  4、对,她去问了妈妈。想想说说: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伊琳娜,会怎么向妈妈那请教?她的妈妈是怎么告诉她的?把妈妈的话多读几遍,想想:光想是什么意思?光能换成别的什么词呢?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听了妈妈的话,伊琳娜是怎么做的呢?

  四、现场实验,验证说法

  1、孩子们,你们相信她的实验吗?那你想怎么办?

  2、(做实验)你看到了什么?想说点什么?科学家一开始在我们的心目中是那样的伟大,小朋友是那么的崇拜他,但是他却告诉小朋友们一个错误的答案,伊琳娜越想越生气。那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她生气了?设计意图:将课文中的实验在课堂上重现,让学生通过自己所看到的实验和自己的仔细观察看到的结果,来用事实证明科学家的话是不对的,从而让学生有一种成功感。

  五、总结课文,加深理解

  1、伊琳娜的实验结果和科学家说的一样吗?这时她心里怎么样?生气了的表情是怎样的?说话的语气会是怎样的?她生气的时候的表情会是怎样的?会怎么说?朗读课文中伊琳娜生气了说的话,读出生气、质问的语气。

  2、科学家真的是在骗我们小朋友吗?(不是)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的目的是什么?

  3、听了他的话,伊琳娜还会生气吗?为什么笑了?可能会说什么?

  4、分角色演读课文,师生共同再现课文情景。

  六、课外拓展,升华主题

  1、教师表情讲述《小马过河》的故事,让孩子们再次感受亲自实践的重要性。

  2、说一说:学了课文,听了故事,你明白了些什么?

  树立正确的科学思想: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勤于实践。

  3、在教师的赠语声中结束课堂教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勤动手和脑,才会有创造;

  勤动手和脑,成功就近了;

  附:板书设计

  13动手做做看

  动看科学家

  手读哲学家

  做想其他人

  做问不一定都是对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10

  课情分析:

  《动手做做看》主要写伊林娜在朗志万的启发和鼓励下,通过亲自动手做做看,终于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告诉我们,要敢于向权威挑战,不迷信,不盲从,勇于实践。文章情节简单,但却富于情趣;语言平实,却给人以启迪。故事紧紧围绕伊林娜的情绪变化顺势展开,我们要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读书探究的欲望,唤起学生的科学意识。

  对于这一生活细节,孩子们有过想法但没有实践经历,强烈的好奇心会趋使他们兴趣盎然的`走进文本,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反思,从而积淀成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抓住伊林娜的情绪变化的确语句,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动手实验进一步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伊林娜情绪变化的语句,探究感受故事的情趣,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课文的感情朗读、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准备:

  金鱼卡片、图片、实验器材(鱼缸、金鱼、石头)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动手实验、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疑导入,启智慧之门。

  1、揭题: 同学们,你们遇到问题是怎么办的?

  生:动脑筋想。

  生:还要动手做做看。

  对!不但要动脑,还要动手做做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动手做做看。(板书课题)

  2、学生质疑:

  (1)课文主要写了谁?

  (2)有学问的科学家跟伊琳娜会发生故事呢?

  3、解决问一:伊琳娜和朗志万(出示生字卡片,随即学生字)

  随机板书:朗志万和伊琳娜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组内交流识字收获: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

  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3、检查生字情况

  (1)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

  (2)齐读: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读三遍)。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的含义。

  3、能动手实践,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疑问。

  【过程方法】

  创设情境法、合作探究法。

  【情感态度】

  培养同学勤于考虑,大胆质疑的精神,乐于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培养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敢于大胆质疑,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具学具】

  鱼缸、金鱼。

  【课时分配】

  一课时。

  【教学过程实录与反思】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3课《动手做做看》,请大家先来动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1、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谁?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板书:朗志万和伊琳娜(出示生字卡片,随即同学字)

  他们之间的.不同同学可能会说年龄大小,引导同学说出身份的不同。

  2、什么样的人才干叫科学家?

  有学问的科学家跟伊琳娜会发生故事呢?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画生字新词。

  2、找出朗志万说的话,做上记号。读一读。

  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勾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师:(同学学完以后)谁来读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生:(一名男生站起来大声朗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师:不只找得正确,而且读得流利,声音也响亮,真不错!还有没有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呢?

  生甲:是因为鱼的重量很轻,它浮起来,水就溢出来了。

  生乙:是因为杯子很小。所以水会溢出来。

  生丙:是因为鱼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所以水溢出来了。

  生丁:要知道答案,就应该做做实验!

  ……

  二、动手实验,解决疑问

  师:看来同学们的看法不一,同学们说得好,百说不如一做,我们做做实验来看看结果,怎么样?

  生(齐答)好!

  师:(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当场装满水)让一名同学把鱼缸里的金鱼轻轻放入杯中,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结果。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12

  教学要求

  1.通读全文,正确辨析字形、掌握生字词。

  2.理解朗志万所说“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有是对的。”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3.指导学生从伊琳娜的实验中来体会动手实验的好处并适时引导学生学习好善于动脑、动手、讲求实践真理的好品质。

  重难点、关键

  1.理解科学家朗志万话中的含义。

  2.培养学生勤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课时划分:一课时。

  预习作业

  1.通读感知全文、自学生字词。

  2.收集有关实践出真理的名人事例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启发:大家还记得《小马过河》的故事吗?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A:讲了小马开始不敢过河,其后经过自己实践终于过了河。

  生B: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都要亲自试一试才知行不行。

  过渡:说得真好,小马正是在妈妈启发下才明白了这个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新课的主人公伊琳娜也正是一位爱动脑,求真知的孩子,我们就来看看好是怎么做的。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感知全文,疏通生字词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引导借助字典及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词。读准字音。

  2.生质疑,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协作完成。

  漫出:流出来,过多了。

  鳞:鱼类身体上的一块块小鳞片。用于护身游动时使用的。

  哄骗:欺骗,瞎起哄。

  3.着重指导个别易错字形。

  鳞:左右结构,右下角为“夕”与“ ”。

  漫:换部首比较“慢、蔓”。

  娜:换部首比较“哪”。

  4.师范读全文。

  5.分角色朗读全文(女生读伊琳娜语言,男生读朗志万语言)。

  三、再读课文,讨论理解

  过渡:大家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朗志万出难题考同学们。

  启发:说得真好,朗志万出了一道什么样的怪题?

  生:杯里放一条金鱼为什么水不会漫出?

  过渡:朗志万为什么要提出这道怪题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2~7自然段。

  1.出示讨论题:

  (1)朗志万提出这道题后同学们怎么做?伊琳娜又是怎么做的?

  (2)结果一样吗?从伊琳娜的言行中你们明白了什么?

  (3)朗志万的话是什么含义?

  2.分小组讨论、交流。

  师相机适时巡视、指导。

  过渡:刚才大家都讲座得很认真,现在请你们自由作答,你读懂什么内容大胆讲。

  3.生自由汇报。

  生A:老师我想解答第一题,同学们都纷纷猜测是由于鱼鳞起作用或者是金鱼把水喝了才会让水不漫出。而伊琳娜却不赞成,她经过妈妈提示后亲自做了实验来证明。

  启发:说得真棒,还有谁来说。

  生B:老师,我从伊琳娜的行为中知道了如果遇到难解的问题。只要我们肯实践还是可以得到真理。

  生C:老师,我知道了无论什么事都不能盲听盲信,有疑问时要勇于实践获取真知,就像小马妈妈说的“凡事都要试试才行”。

  ……

  小结:大家都说得真好。的`确,当你有疑问或遇到疑难问题时不可偏听偏信,而应该用实践来检验。

  4.出示朗志万的话,齐读。

  启发:朗志万最后对伊琳娜所说的话是什么含义?

  生A:我从他话中明白了只有亲自实践后才能知道真相到底怎样。

  生B:我从中明白了不能因为他是某个名人而认为他们的话都对而全信,应当凭着自己的头脑,用实践来检验才会得到真理。

  小结:说出了老师的心声,真棒。这正是所谓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那你们还知道哪些名人也是这样爱实践,勤动脑的吗?

  四、延伸教育

  1.生自由讲述收集的小故事。

  2.你们从这些小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今后遇到问题你们会怎么办?

  生A:我也要像伊琳娜那样多动脑、动手。

  生B:我会亲自去做做。

  生C:如果不能亲自做,我也要找有关资料来证明。

  ……

  五、总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同学们当我们遇到难题时,不要灰心,也不要偏听偏信或听信权威,而就多动脑,动手亲自去实验下,相信真相会在你们的手中。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骗”。

  2、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动手实验初步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10个生字,感受故事的趣味,初步具有不迷信权威、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2分钟)

  1、谜语导入:两棵小树,十个树杈,写字画画,全都靠它。

  (双手)猜对了,我们的双手可能干了,有时大脑想不明白的问题,只要动手

  做做看,就能找到答案呢。

  2、板书课题:13、动手做做看

  3、质疑课题:课文的主人公都有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今天我们学习13课《动手做做看》。读了课题,我们不禁产生了些疑问,小

  朋友们有什么想知道的呢?

  二、初读课文(3分钟)

  1、带着问题读课文。

  2、回答对课题的质疑。板书:朗志万 伊琳娜

  3、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引导学生明白朗志万是大科学家,伊琳娜是小姑娘。

  三、识记生字(10分钟)

  1、从主人公身上导入生字:朗、志、伊、琳、娜

  我们可得记牢故事的主角啊,来读读他们的名字吧。这里面可藏着不少的生字呢。(课件出示五个生字)

  带拼音朗读,去拼音朗读,比比谁的识字方法巧妙易记。

  联系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

  出谜语识字:士兵的心---志

  换偏旁识字:笋---伊

  熟字加偏旁:林—琳,那---娜

  给志找找朋友:志气、志愿、同志、立志、志向、志同道合

  2、引出另外五个生字:鳞、哎、哄、骗、漫(课件出示)

  除了主人公名字里的生字朋友外,课文里还有五个生字朋友,看谁最快找到他们,在书上用铅笔画起来。

  3、刚才我们用了很多巧妙的识字方法,这五个生字的识记一定不在话下吧。下面请小朋友们在小组里,交流识字方法,再给他们找到新的朋友就更棒了。

  4、学习小组交流识字方法并给生字组词。

  5、检查交流情况。抽读生词。(课件出示)

  朗志万、伊琳娜、鱼鳞、哎呀、漫出来、哄骗

  老师看见同学们交流得可认真了,基本上全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下面我把他们藏在词语花里,不知你们能不能准确地念出来呢?

  6、从“哄骗”导入课文内容。

  我就知道光读准他们的字音是难不倒你们的,里面每个词的意思你们都明白吗?那我再考考你们。“哄骗”是什么意思?(用假话或手段骗人)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查词典)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查工具书是最快捷、准确的方法。我们都要向他学习呢。

  注意“骗”的字形。

  哎呀,骗字藏起来了,小朋友们能找到真正的骗字吗?(课件出示三个不同的哄骗,让学生分辨,从而明确正确的写法。)

  学生书写“骗”,教师巡视。

  四、朗读感悟(18分钟)

  1、再读课文,找出朗志万说的话。

  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哄骗的意思,那么在这个故事中,是谁哄骗了谁呢?朗志万是怎么哄骗伊琳娜的?他为什么这样做呢?想知道的话,赶快读课文吧。把朗志万说的话画出来。

  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他读得好吗?(读出奇怪的味道了。)

  朗志万的问题奇怪在哪里呢?

  课件出示朗志万的话。

  “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你们说这是为什么呢?还有没有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呢?

  生甲:是因为鱼的重量很轻,它浮起来,水就溢出来了。

  生乙:是因为杯子很小。所以水会溢出来。

  生丙:是因为鱼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所以水溢出来了。

  生丁:要知道答案,就应该做做实验!

  ……

  评析:给学生充分说话的空间, 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

  二、动手实验,解决疑问

  师:看来同学们的看法不一,同学们说得好,百说不如一做,我们做做实验来看看结果,怎么样?

  生(齐答)好!

  师:(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当场装满水)让一名学生把鱼缸里的金鱼轻轻放入杯中,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结果。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结果是——

  生:(兴奋地齐答)水溢出来了!

  师:做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受?

  生甲:我很高兴,知道了朗志万说的话是不对的。

  生乙:通过做实验,我知道了如果自己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就要做实验。

  评析: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形式,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没有烦琐的分析讲解,而是充分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自己在动手实验、观察中得出结论。体现了语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相结合,语文教学活动化的现代教学理念。

  三、回归课文,感情朗读。

  师:伊琳娜和我们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同学们找到她做完实验后对朗志万说的话,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

  生:(找到伊琳娜对朗志万说的话)小声自读,并陆续举手。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并读给大家听?

  生甲:我觉得应该用生气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因为伊琳娜觉得自己受了骗。(生用生气的语气读。)

  生乙:我觉得应该用质问的语气来读。(生大声用质问的语气朗读这句话)

  生丙:我觉得应该读出急匆匆的感觉,因为伊琳娜一定是跑着去找朗志万的,她想知道朗志万为什么骗他们。(生用较急促的语气读这句话)

  ……

  (师表扬他们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师:他们的体会各不相同,也读出了自己心中的独特感受,让我们像他们一样,读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体会。

  生:齐读这句话。

  师:课文中还有两个小朋友,他们是怎样说的呢?请同学们找到两个小朋友说的话,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生:同桌分角色自由练习朗读。

  师:请一组同桌分角色朗读两个小朋友的话。

  生:一组同桌起来朗读。

  评析:师让其他同学评读,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生生互动,共同提高。

  生甲:他们读得很流利,

  但我认为第二个小朋友的话应该读得肯定一点,像我这样读

  (生大声读,师表扬他的自信与对角色的理解)

  生乙:我还认为这两个小朋友的话应该读出想也不想的感觉来。

  师引导:想也不想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个词来代替?

  生答:不假思索、毫不犹豫!

  (师相机指导,让学生读出自己的这种感觉)

  生:分男女生读这两句话。

  生:齐读这两句话。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加入你们的行列,和你们合作读好这篇课文,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导读,生接读)

  师: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有一天给小朋友们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生:“一个杯子装满了水……这是为什么呢?”

  师:一个小朋友毫不犹豫地说——

  生:“一定是金鱼身上有鳞。”

  师:另一个小朋友肯定的说——

  生:“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师:伊琳娜觉得他们说得都不对,于是回去问妈妈,妈妈鼓励她说——

  生:“动手做做看”

  师:伊琳娜做了实验,觉得朗志万说的不对,她找到朗志万,大声质问他说——

  生:“你为什么要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师: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说——

  生:“我不是……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评析:教师毫不吝惜地给了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

  同样是读课文,一次次形式都不一样,而每一次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教师的激励语言无疑为学生注入了催化剂,学生读得那么投入,那样认真,真正从学习中体验到了成就感,自我价值和成功自豪感。教师领着学生一起读书,既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概括能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又凸现了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走向教材的新教学理念。

  四、质疑过渡,深化认识

  师:现在,你们赞同“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师板书)

  生甲:我同意这句话的说法,因为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

  生乙:我也同意这句话,科学家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可能出错!

  ……

  评析:没有教师的说教,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从读书、质疑、实验、探究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出正确的认识。教师合理地、科学地处理了文本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饱含哲理的话,一定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五、拓展实践,深入探究

  师:科学家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那其他名人说的话是否都是对的呢?

  六、联系生活,以知导行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人(板书)都会对我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这时候,你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呢?小组内交流。

  生:组内交流

  (生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

  生甲:我哥哥告诉我说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我不是很相信。后来,我看《探索》这个节目才知道,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的墓。(师板书:看)

  生乙:我同学说蝙蝠是一种鸟,后来我看了一篇童话故事,才知道蝙蝠是哺乳动物。(师板书:读)

  生丙:我外婆说用手指月亮,月亮就会割你的耳朵,我问老师才知道,根本不会这样。(师板书:问)

  生丁:爷爷告诉我说天上打雷是因为雷公和雷母生气了,后来我查资料才知道,雷是由于带着不同极的云相撞才形成的。(师板书:查)

  ……

  师:看来,其他人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而同学们也采用“看、读、想、问、查”等也是“动手做做看”,真不简单。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谈自己的收获……

  师:(总结)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听到别人表达自己意见时,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判断,敢于大胆质疑,遇到有疑问的地方,要动手做做看。把心中的问号变成经过实践解决后的大大的感叹号!(完成板书)

  师: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课文中朗志万对伊琳娜说的话,相信你一定有了新的感受!

  生:齐读

  七、静思名言,深化认识

  师:在本节课将结束的时候,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名言:“实践出真知。”(师出示名言)希望你们永远记住它,让它指引你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生:齐读名言,背诵名言。

  伊琳娜是怎么想的呢?她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找到有关语句,读一读。 指名读第5自然段。做金鱼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的实验。 伊琳娜怎么做的呢?她动手做了这个实验。结果怎样?指名朗读。我们也来动手做做看吧。

  做完实验。问:我来采访一下小伊琳娜,你此时的心情怎样?为什么觉得气愤?

  8、学习第6、7段。

  是啊,你一个堂堂的大科学家怎么可以说假话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太过分

  了。要不是我亲手做了这个实验,我还不相信呢。越想越气的伊琳娜第二天一早就去问朗志万了。谁来读一读伊琳娜和朗志万之间的对话?(指名分角色朗读)

  她读得好不好?把小伊琳娜的一腔委屈和气愤都读出来了。还有谁愿意来试试?请女同学读一遍。

  面对小伊琳娜的质问,朗志万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吧。这回我们请男同学来读一读。(伊琳娜的话读出生气的语气,朗志万的话读出鼓励、高兴的语气。)

  理解朗志万的话。 出示朗志万的话: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读出了朗志万的宽容和智慧,也读出了他对小伊琳娜的欣赏。小朋友们,你们读懂了些什么呢?(联系妈妈的话理解)明白: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质疑,注重实践,不要迷信权威。

  10、整体感悟。有感情分角色朗读全文。

  课文学完了。那么有趣的故事老师真想再听一遍,小朋友们讲给我听听吧。想读哪个角色就读哪个角色。全班分五组。

  五、小结全文。(8分钟)

  1、小练笔。

  小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吗?刚才还十分气愤的她会对朗志万说些什么呢?故事带给我们许多启发,尤其是伊琳娜,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请你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待会我们来交流一下。(课件出示要求)

  2、全班交流。

  3、是啊。正因为有了敢于质疑权威,肯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主见,不轻信盲从的思维方式,小伊琳娜的妈妈和朗志万才成了科学家,伊琳娜长大后也成为了大科学家呢。颜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懂得了这些道理,以后也会有了不起的成就。对吗?对!好,下课。

  板书: 13、动手做做看

  不会 金鱼图

  朗志万 →→→

  鼓 漫出 水杯图

  励

  (伊琳娜生气头像)

  (伊琳娜头像) (伊琳娜高兴头像)

  (金鱼放入杯中,水漫出图)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图片、古筝曲。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

  1、同学们,你们遇到问题是怎么办的?

  (生自由发言)板书:动手做做看

  2、就课题提问。

  伊琳娜(出示生字卡片,随即学生字)。

  教师个案:

  1、直接揭题。

  2、设疑:

  ⑴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谁?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板书:朗志万和伊琳娜

  他们之间的不同学生可能会说年龄大小,引导学生说出身份的不同。

  ⑵什么样的人才能叫科学家?

  有学问的

  科学家跟伊琳娜会发生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画生字新词。

  2、找出小朗志万说的话,做上记号。

  三、学习生字。

  1、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

  2、齐读: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读三遍)。

  3、识字游戏:

  A、将生字卡片发到守纪律的学生的手,师问:谁是xx。生答:我是x,xxx。

  B、开火车读。

  4、生互相交换识字经验。

  换偏旁识字:慢漫

  篇骗

  偏旁归类识字:哎、哄

  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

  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

  谜语:士兵的心(志)

  5、认读新词:

  伊琳娜 志气 问题 提问 提水 浪漫 朗读 哄骗 起哄 喝水 骗人 哄骗

  6、写字指导。

  喝、哄:口要写得高、小一点。

  朗:左边不是良。

  提、题:两个是的区别。

  教师个案:

  1、自学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生字和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⑴说说你帮同桌纠正了哪个音。

  板书这些生字,学生齐读生字。

  ⑵识字游戏:①师说生字偏旁,学生猜字;学生说偏旁学生猜字。

  ②小兔开门游戏。

  ⑶认读生字词语。

  4、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朗、喝、骗字。

  5、初步感知课文。

  ⑴课文讲了

  朗志万和伊琳娜的一件什么事?

  ⑵出示朗志万的话:一个杯子装满这是为什么?

  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可做以下引导:别的东西指什么?但是放什么水不会漫出来?

  用句式除了

  装满水的杯子放进其他东西,水都会

  ⑶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疑问吗?

  四、生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教师个案:

  1、认读词语

  2、板画杯子和金鱼,板书:水漫出来了

  二、朗读感悟。

  1、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为什么要强调

  动手做做看。

  2、结合交流以上问题,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①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②反复读句子,用它随时提醒自己。

  3、围绕哄骗引发争辩

  ①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

  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你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的小朋友呢?

  A、用恰当的语气读这句话。

  B、结合上下文理解哄骗。

  C、你能否换一种语气说这句话?

  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教师个案:

  1、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2、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学生读有关句子,从他们的话里你知道这几个小朋友同意朗志万的观点吗?

  板书:同意

  3、你对他们的回答有什么看法?

  4、伊琳娜是怎样想的?

  读句子: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

  他们指的是谁?代进去读一读。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伊琳娜同意朗志万的观点吗?板书:不同意

  假如你就是伊琳娜你会有什么想法?

  从伊琳娜不像其他小朋友人云亦云,可以看出她有什么样的品质?

  (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轻信盲从)

  5、遇到问题,你是怎么做的?伊琳娜是怎么做的?

  如:查资料、请教等等都是学习的好方法。

  读妈妈的话:不能光想,自己动手做做看!

  理解光字。

  6、伊琳娜在动手做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出示杯子和金鱼,让学生上台做实验。

  读句子: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

  7、互动:

  此时此刻的伊琳娜会怎么想、老师当记者来采访。

  8、朗读伊琳娜说的话:

  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理解哄骗,多种形式读。

  9、朗志万真的是哄骗吗?说说自己的理由。

  为什么他会笑?你从他的话里知道了什么道理?

  10、伊琳娜为什么听了他的话高兴地笑了?她会对朗志万说些什么?

  教学名言:实践出真理!

  三、朗志万的话,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1、我们要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式。

  2、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教师个案:

  三、总结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伊琳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伊琳娜说些什么?

  四、实践活动。

  1、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把读后的感受告诉他人。

  2、发现他人的过失,有礼貌的指出来。

  教师个案:

  收集名人名言。

  板书设计:

  动手做做看

  为

  变?!

  教师个案:

  金鱼图 其他小朋友(同意)

  朗志万 水杯图

  水不会漫出来 伊琳娜(不同意) 水漫出来了

  科学家的话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作业布置:

  搜集科学家的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的生活与学习有何指导意义。

  课后反思:

  小孩子的思维最容易被牵引,人云亦云的。比如我们老师上课提一些导向性的问题:这张图美吗?学生肯定会迎合你回答:美!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以及提倡学生质疑问难。选入这样的文章无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见,敢于质疑的好素材。如果我们教师只停留在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这个科学素养的培养定位上,显然过于肤浅。所以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设计了朗志万和伊琳娜有什么区别,旨在让学生明白朗志万是科学家,他可以说是知识的权威。然后紧紧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对待朗志万提出的问题的不同态度,来引导学生感悟伊琳娜身上所发光的品质那就是敢于向权威质疑,不轻信不盲从。让学生感悟这道理就是要让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这也是动手做做看的前提,发明创造的关键!也是现在小孩所缺少的品质啊!我们天天喊着尊重学生,我们可以潇洒地把课堂对学生拱手相让,可以允许学生自选作业然而,你可曾想到,往往是我们老师对教材没有深层的处理,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一次提升素养的机会啊!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15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初读课文,认识10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抓住伊琳娜的情绪变化的语句,感受故事的趣味,并通过动手做实验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你知道哪些科学家?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法国科学家,他叫朗志万。教学“朗、志”,给“朗、志”组词,出示图片用“朗志万 法国 科学家”说一句话。

  3、出示伊琳娜图片,再来认识一个女孩 “伊琳娜”。教学“伊”,给“伊”组词。

  教学“琳娜”,有什么特点?(形声字,左中右结构)。指出“琳”读前鼻音。

  4、在他们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学完课文13课 《动手做做看》 你就会明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

  ①学生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好对话。

  ②标出课文的小节。

  2、检查反馈

  学生分节读课文。

  ⅰ)朗志万向伊琳娜提了哪个问题呢?请一生来读第一节。出示这个问题“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请别的小朋友也来提提这个问题。

  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个奇怪的问题。

  ⅱ)面对这个奇怪的问题,小朋友们有哪些不同反应?

  请一生读2、3节,请一生读4、5节,请一生读6、7节。

  ⅲ)点评学生朗读

  三、探究学文

  1、对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小朋友们有什么反应呢?

  学生交流,指导朗读。

  2、伊琳娜怎么想?她又是怎么做?

  学生交流。妈妈怎么说?指导读好妈妈的话。

  出示伊琳娜怎么做的句子。抽生读、齐读。

  3、让我们也来动手做做看。怎么做呢?

  第一步:杯子里装满水;第二步,把金鱼放进去。

  请学生上台做实验。要一边说,一边做。大家仔细看,水有没有漫出来呢?

  4、看到这个结果,伊琳娜非常----(惊讶),让,我们用惊讶的语气读这个句子。

  出示句子“哎呀,和郎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指导朗读

  5、拓展说话,出示句子:伊琳娜非常生气,她想:( )。

  第二天,她就去找朗志万,谁能来读一读伊琳娜的话。齐读伊琳娜的话。

  6、你觉得朗志万是不是在哄骗小孩呢?出示朗志万的话,读一读。同桌分角色读6、7节。

  7、拓展说话,出示句子: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她对朗志万说:( )。

  8、小结:现在,你们明白朗志万提这个问题的目的吗?(预设:他就是想通过这个问题告诉我们,平时要动手做做看。不轻信、不盲从科学家。)

  伊琳娜就是居里夫人的`女儿。我们小朋友也要学习伊琳娜,遇到事情都要动手做一做。

  四、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抽生读 开火车读 齐读

  2、给哄、骗组词

  五、写字

  1、哄、骗:分析字形、结构特点。

  2、师板写“骗”。

  3、学生书写。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朗读深化。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小组练习读----竞赛读。

  2、伊琳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她说什么?

  三、拓展

  1、从课外书或网上收集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2、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再把自己读后的感受说给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四、写字

  反思:上好这堂课,简单理理自己的思路,有以下几点:

  一、感觉今天同学们学习状态比较好,因为后天学校安排同学们去春游,心中不免担心,可能会有个别同学分心,会坐不住。看来,我的担心是多虑的,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比较好,不仅都静下心来,专心听讲,还积极开动脑筋,举手发言。

  二、感觉今天上课比较顺。从谈话揭题,到随文识字,到探究学文,直至完成写字教学,师生配合比较默契,达成预设教学目标。

  三、在本课中,识字教学比较扎实。能联系学生旧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识字。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文本,结合低年级学生实际,安排了几次比较有效的说话练习。

  四、在教学中还是有些遗憾。如在引导学生读、说朗志万提的问题时,忽视了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奇怪”在哪里?要是能落实“奇怪”,可能效果会更好。

  探究关注点:课堂教学高效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的探究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05-28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05-30

《动手做做看》语文教学反思10-11

《动手做做看》说课稿范例10-29

《动手做做看》语文教学反思(精选6篇)07-22

二年级下册语文《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04-07

二年级语文下册《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09-20

二年级语文下册《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一等奖11-20

《动手做一》教学设计03-04

《动手做做看》读后感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