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敲》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敲》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知道故事内容,理解“推敲”的含义。
4、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教学本篇课文,我重点组织、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自得,在自读中发现问题,并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因此,学生在自读中初步了解课文后,我又让他们在自读中找出重点语句,然后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促使他们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加深感悟,最终有效地达成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教材简析
《推敲》这篇课文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不仅能感受到故事的动人有趣,而且能从中获取诸多有益的启示,比如:成功来之不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创作态度要认真严肃等等。
教学重难点
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贾岛斟酌用字时的如痴如醉,体会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方法
1、以读促悟法。2、表演体验法。3、谈话启发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简练地说出课文主要讲什么内容。
4、初步感知贾岛斟酌诗句用字的认真严肃。
教学重点能读通课文,大概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贾岛斟酌诗句用字的认真严肃。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贾岛斟酌诗句用字的认真严肃。
教学方法教具准备
生字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的汉字在表情达意上可真有趣!比如,“矛”和“盾”,分别是古代的一种兵器,连举合成一个词——“矛盾”,就不是矛和盾的意思了,而是比喻语言或行为前后抵触。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推”是什么?(板书:推)大家比划比划。“敲”是什么?(板书:敲)大家也比划比划。这两个字合成“推敲”,这个词不再是那两个动作了,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它有什么由来呢?让我们从第9课《推敲》这篇课文里寻找答案(板书:9)……
[设计意图:由趣例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1)提出要求:
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自学生字词,将不懂的字词圈出来向同学请教,大家合作互助;读顺课文。
(2)学生自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
2、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词。
出示词语,指名读,其他学生或教师纠正字音
(2)指导书写生字。
(3)学生接龙朗读课文。
学生互评,教师点拨,注意指导长句的停顿。
(4)学生把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大家互助把词语弄懂(教师随机点拨)。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情,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说自己的初步感受。
4、理清课文脉络。
留诗——斟酌——冲撞——改诗
(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读,说说读后知道了些什么。
2、简介贾岛。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贾岛的'一些情况有所了解,以便在下一步精读课文时深刻理解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
四、作业
1、听写生字词。
2、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贾岛斟酌用字时的专注,能说出“推敲”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能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贾岛斟酌用字时的专注,理解“推敲”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我们能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什么?
2、随机导入。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读悟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再说说自己从文中知道了些什么,理由是什么;有什么疑惑就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学生汇报。
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疑问进行梳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交流、探究。
(由“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看出李凝居住的地方偏僻;由“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知道李凝居住的地方特别幽静;由“拜访”“找了好久”等知道贾岛与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读自悟,体会贾岛创作《题李凝幽居》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探究能力。]
(二)读悟第三、四自然段。
1、(课件出示课文题目左侧的插图)仔细观察,说说图上表现的事情。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默读,小声读,都行),边读边想,找出描写贾岛斟酌用字时如痴如醉的词句。
(1)学生汇报自己画出的词句,说说自己画的理由,并试着读出自己体会到的感情,大家评价。
(2)教师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语句,引导学生透过关键词语体会感情、意境。
注意品味以下句子:
①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②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a.抓住“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比比划划”“竟然”等词语体会贾岛斟酌诗句用字时的入迷;指导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
b.演一演以上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情节。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准确抓住关键词语品味课文的能力;以读促悟,以演促悟,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加深领悟,在角色表演中深刻体验。]
3、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体会贾岛斟酌字眼儿的入迷。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侧面描写中体会贾岛斟酌字眼儿的入迷,感受“烘云托月”写法的妙处。]
(三)读悟第五、六、七自然段。
1、指名分角色朗读贾岛和韩愈的对话,注意读出感情。其他同学评一评,说说自己的见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体会贾岛的真诚态度,从他的真诚中侧面体会他闯进仪仗队是因为斟酌字眼儿太入迷了。]
2、朗读第七自然段,想一想,说一说:贾岛说明原委、诚心请求宽恕后,韩愈和他会有些什么对话?
[设计意图:从学生关于贾岛和韩愈对话的想象中,检查他们是否领悟到韩愈不但原谅了贾岛而且还和贾岛一起斟酌;培养学生的想想能力和说话能力。]
3、说说韩愈建议用“敲”字的理由。
(四)读悟第八自然段。
1、朗读,在说说自己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推敲”就是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
(五)说说自己学习课文后有什么感受。
三、拓展延伸。
1、出示古诗《泊船瓜洲》,学生读后说说“春风又()江南岸”中的括号里可以填上那些字,用哪个字最好。
2、课后搜集名人写文章“推敲”的故事,并和同学交流、分享搜集成果。
[设计意图:拓展学习空间,用《泊船瓜洲》作者斟酌用字的事例作补充教学,让学生课后搜集关于写文章“推敲”的故事,使学生多次感受推敲的好处,强化学生写文章反复斟酌用字的意识。]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讲讲《推敲》的故事。
2、能斟酌“拜访”与“访问”、“即兴”与“即时”、“宁静”与“安静”的用法,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3、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推敲》的故事;能斟酌“拜访”与“访问”、“即兴”与“即时”、“宁静”与“安静”的用法,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导学。
(一)讲讲故事。
1、朗读课文,再次感受故事内容。
2、试着按“留诗——斟酌——冲撞——改诗”的思路把故事讲给同桌听。
3、指名讲故事,大家评议。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讲,如有困难,教师用课件出示提纲给予帮助。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讲故事中培养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在评议中培养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二)推敲词语。
1、课件出示:
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能换成括号里的词语吗?为什么?
(1)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访问)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2)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即时)写成的那首小诗……
(3)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安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2、逐句斟酌。
(1)反复换词朗读,在朗读中比较,在朗读比较中领悟。
(2)学生说说自己的见解。教师随机梳理、引导。
3、小结:推敲,能使我们在写作文时用词更准确,所以,平时写作文我们也要像刚才那样反复推敲用词。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比较式朗读中有所感悟,提高品词析句的能力,培养推敲词句的习惯。]
《推敲》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读好句子,读通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准备]
幻灯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出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出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指导读准字音。
卡片出示:唐朝贾岛
二、边读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
四、指导讲故事。
1、师:要想讲好这个,先得反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学生练读课文。
2、结合板书提示讲述顺序。
3、学生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小组练讲。
(3)各组推派代表讲。
(4)评选“故事大王”。
第二课时
一、看图取意:
1、出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画出有关的句子)
3、学生交流。
4、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5、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6、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一字斟酌反复推敲
二、作业:
熟读课文,准备复述。
板书设计:推敲
发生——夜深访友留诗相赠
发展——一字斟酌反复推敲
结局——韩愈表态贾岛赞同
《推敲》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 14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难点 :
指导用“即使……也……”造句。
媒体设计:投影片、录音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读好句子,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出示诗句,导入 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5、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2)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皎洁 幽居 即兴 妥帖 吟哦 簇拥 斟酌 宽恕 莽撞 推敲 犹豫不决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和尚 恰当 差人 李凝
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映示):
皎洁 妥帖 朝愈 簇拥 宽恕 门闩 莽撞
避让 响亮 沉睡 推敲 家境贫寒 夜深人静
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听写下列词语:皎洁 推敲 斟酌 妥帖
2、填空:
( )有个诗人叫( ),早年因( ),出家当了和尚。
二、导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 ”画出来。
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
(1)学生展开想象,再看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2)指导朗读。
7、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8、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发生 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
第三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 ”画出有关的句子)
3、学生交流。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 适宜 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5、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第四至六自然段
1、默读思考: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4、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
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映示: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 1)指名读。
( 2)给“思索”找近义词。
(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6、映示韩愈说的话。
(1)指名朗读。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映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板书: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第八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2、齐读第八自然段。
《推敲》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 在阅读环境中理解词的意思。
2、 讲完故事,自己概括。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推,指名做一做“推”的动作。
2、板书:敲,指名做一做“敲”的动作。
3、师:这两个字都表示一个动作,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词后表示什么意思呢?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32课《推敲》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媒体出示预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吟哦、斟酌、饶有兴致”等词语的意思。
(2)从文中找出能解释课题意思的句子,用“ ”画下来。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后齐读:
拜访 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 即兴
推敲 吟哦 斟酌 饶有兴致 思索
(2)指名说一说“吟哦、斟酌、饶有兴致”等词语的意思。
(3)交流所划句子。
媒体出示:后来,人们就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推敲”。
指名读、齐读后板书:斟酌文字
(4)指名选用几个词语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随机板书:贾岛 韩愈
(5)媒体出示:
贾岛,字阆仙。贾岛出生于平民家庭,门第寒微,曾栖身佛门为僧,取法名无本。后来韩愈读了他的诗,劝他还了俗。他淡于名利,酷爱吟诗,常常为构思佳句而忘乎所以,因此被视为唐代苦吟诗人的典型。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文学上和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传统,并有创新和发展。主要作品有《师说》、《进学解》等。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第二节
1、过渡:原来“推敲”一词还有这么一段来历呢!轻声读第二节,在脑海中想像那情景,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吗?
2、媒体出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指名读,女生齐读。
3、小结:贾岛月夜访好友,可是没有见着。美好的情境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即兴写了一首诗《题李凝幽居》,并把它留了下来。板书:即兴写诗
4、出示《题李凝幽居》并范读。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二)学习课文3—7节。
1、过渡:贾岛在返回长安的路上仍然在思索着昨夜诗中的用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
(媒体出示:点击后诗中其余三句变灰,“推”字变红后出示“敲”字。)
2、媒体出示:默读课文第三-七小节,思考: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贾岛思考诗中用字是很认真、很投入的?
交流,媒体逐句出示:
(1)他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从这句话体会到贾岛思考时非常投入,他不但在想,而且还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动作。“不知不觉”说明贾岛思考问题很专心,他连进城也没有发觉。)
(2)大街上的行人看到他那个样子,都感到可笑。
(说明贾岛只顾思考,全然不知自己已经在大街上失态了。)
(3)这时,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仗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行人、车辆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
(当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贾岛毫无察觉,仍然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并闯进韩愈的仪仗队。这足以说明贾岛思考得多么入神啊!)
3、师小结过渡:是啊,像贾岛这种对文字锲而不舍地斟酌研究就叫——推敲。贾岛推敲得很投入,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竟然连——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也不知道。
4、师述: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饶有兴致地听完贾岛的讲述,也思索起来。
(1)媒体出示:过了一会儿,他说:“还是用‘敲’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便人家没有闩门,也不能莽撞推门;再则,用‘敲’字更能衬托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更响亮些。”
(2)指名读韩愈说的话,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出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动了树上沉睡着的小鸟。”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4)同桌合作朗读对话。
5、师述:贾岛听了韩愈的话,心中的疑问解决了。(板书:解疑定稿)后来,这首诗中的“推”就改成了“敲”。(媒体出示诗文后齐读)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四、总结复习
1、小结: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他字字斟酌,句句推敲,正因为这样,人们称他为“苦吟诗人”。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2、同学们,古人写诗、作文时推敲文字的故事还有很多。
(1)媒体出示: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2)点击“绿”字呈现绿色,同时旁边出现“到、过、入、满”这几个字。
王安石在用“绿”这个字之前,曾用过“到、过、入、满”这些字,经他再三推敲,决定用“绿”,你们认为它好在哪里呢?
(春天是绿色的。“绿”字写出了春天的特点,使人联想到碧绿美好、生机勃勃的景象。“绿”字把春风写活了,说它能吹绿长江两岸。)
3、希望大家课后把这两个千古流传的故事讲给家长或者朋友听,并在以后的作文中注意细细推敲词句。
五、拓展作业
1、拓展练习。
推敲文字,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
春风吹绿了树梢,吹( )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2、作业:
(1)背诵《题李凝幽居》一诗。
(2)演一演《推敲》的故事。
[板书设计]
*32、推敲
贾岛(即兴写诗) 斟酌文字 韩愈(解疑定稿)
《推敲》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诵读、讲授、谈话、想象、演示、创造性作业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推敲”的含义。复述故事。
三、教学准备:
PPT课件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首古诗(课件出示:《泊船瓜洲》)还记得这首诗吗?这首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家喻户晓,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指名读)大家知道这首诗中的哪一个字是王安石反复斟酌后才决定的吗?对,就是绿字,一个绿字使“春风又绿江南岸”成为文学史上的名句,王安石千锤百炼炼字炼意,也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请同学们有感情的再把这首千古名诗一起读一遍吧!(课件播放齐读录音)
2、看图画,猜诗句
接下来老师再请大家欣赏一幅图画,这幅画也和一首诗有关。请大家看图画,猜诗句。(课件出示图画。)师描述:请看,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寂,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是哪句诗所描绘的情景呢?对,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课件出示诗句)
请大家读读这句诗,注意读准字音。那你们知道这首诗出自哪首古诗中吗?对,这句诗出自唐代的贾岛的《题李凝幽居》。
贾岛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呢?请丁丁给我们介绍一下吧。(课件播放)老师搜集到了贾岛的一些著作。接下来请大家欣赏,首先来欣赏他的代表作《寻隐者不遇》,接下来欣赏《赴长江道中》,还有他的《剑客》《口号》。
在贾岛众多出色的作品中,这首《题李凝幽居》最具有代表性。请大家一起再来欣赏这首古诗
(课件出示古诗朗诵)
古诗的意境多美啊。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古诗时说过学好一首古诗必须要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你们知道这首古诗是贾岛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来的吗?请大家看下面一段资料来了解吧!
(课件出示文字和朗读读音)
原来这首千古名诗是这样得来的。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准每一句诗。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这首诗是贾岛最有名的代表作吗?让老师来告诉大家吧,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敲”字,至今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哩!想不想知道当时都发生了什么呢,一起来欣赏视频吧。
(课件播放故事视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文章的题目就是“推敲”。
(课件出示板书:推敲)让我们来看看文中是怎么描写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自学生字。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该怎么办呢?对,我们可以采取联系上下文、查找工具书、向别人请教等方法自学,现在请大家开始自由朗读课文吧。
(课件播放自由朗读录音)
大家读好了吗?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自学效果。
(课件出示生词)请大家读一读这些词语,看谁读的又快又准!请你们和同桌再来互相读一读这几个词语吧,大家读得可真认真,请冬冬带着大家齐读一遍这些词语。(课件播放冬冬读词)你们读的真棒啊!请你们来理解一下这几个词语的含义。(课件出示词语,边出示词语边出示含义)
2、了解作者
文章中还出现了一个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就是韩愈。请冬冬给我们把她搜集到的韩愈的资料介绍给大家。(课件出示,简介韩愈)老师还搜集到了一些韩愈的名言和古诗、著作,请大家欣赏。(课件播放)看了这些,我想同学们对韩愈这位大文学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通过刚才的检查和学习,我相信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又有所提高了。
(三)再读课文,了解过程
现在我请我们的学习伙伴冬冬丁丁合作给我们把这篇课文读一遍,大家要认真听啊!边听边思考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那么这篇文章讲了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呢?(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课文第一自然段就告诉我们了发生在唐朝。那么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2至9自然段,完成下边的填空。(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图画)
请大家看,图上是谁?在干什么呢?请你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有的同学说了贾岛骑着毛驴,一副思考的样子,请大家再想一想: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看看文章中哪些语句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课件出示第二段)。那么这一段中都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贾岛在认真专注的思索呢?
(课件播放学生录音)。同学们说的真好,这一段从神态、语言、动作上对贾岛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把一个鲜活的人物展现在我们眼前,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描写人物的习作中也能学会抓住动作、神态、语言等各方面来描写,这样就会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现在请大家带着自己的体会抓住重点词语来朗读这一段吧。(课件播放读书录音)听了大家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骑着毛驴认真思索的贾岛。那么,这一段告诉我们这时候贾岛当时正在反复斟酌。(课件出示板书)
就在他冥思苦想、反复斟酌的时候,韩愈的队伍“迎面而来”,路上行人纷纷避让,而贾岛却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完全沉浸在创作之中,对韩愈的到来浑然不知,不觉闯进了队伍里。这时候的大名鼎鼎的韩愈有什么反应,他和贾岛分别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自由朗读课文3至8自然段,想想事情的经过,并体会他们说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
有的同学说了韩愈的话用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用诚恳的、请求原谅的语气读。和老师一起分角色来朗读他们的对话吧。老师读韩愈的话,你们读贾岛的话。(课件出示3——8段,分角色朗读录音)
读的真不错,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韩愈最后决定用“敲”字。那你们知道韩愈为什么最后决定要用“敲”这个字,而不是“推”呢?请同学们讨论讨论,可能会有那些理由。
(课件播放理由)说得真不错,你们想不想知道韩愈当时是怎么说的呢,老师找到了韩愈的一番解释,让我们来看一看。课件出示(韩愈原话)
那么我们刚才学习的这一部分讲的就是(课件出示板书—韩愈解疑)
那么贾岛听了韩愈的解释,有什么反应呢?文章最后一段向我们讲述了故事的结局。(课件出示最后一段。并相机出示板书—确定用“敲”)请大家齐读一遍。
让我们再来欣赏这首《题李凝幽居》,体会韩愈的用词巧妙吧。欣赏了这首诗,请大家再来齐读一遍。
同学们,读完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课件出示词语含义)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你对文章中的两个主人公有什么看法呢?他们都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大家和同桌讨论讨论吧。我请一位同学说说。(课件播放录音)是啊,他们俩都是善于思考,认真求学的大文学家,希望同学们要多学习他们的精神。
下边,让我们也当一次小诗人,来对下边的一些文字进行推敲一番。(课件出示句子)
(四)总结全文,扩展延伸
《推敲》教学设计6
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因而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运用已经成了大家的共识,我们应在更高的视角、更广的层面去理解和实施阅读教学,唤醒学生的语用能力,让学生真正获得语文素养的提高。
在设计《推敲》一课时,我想让学生在一个兴趣盎然的环境中学习语用,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故而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以独特的“角度”,巧妙设计教学突破口。本文可供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地方不少,但由于课堂容量的有限,我必须大“气度”地舍弃部分内容,注重关键语言训练点。我努力寻找教材中的“出路”,让学生基于文本进行语言运用,积累语言经验,落实文本后能由此及彼地横拓“广度”,帮助学生触类旁通。
一、角度――研读教材。巧设教学突破口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精心备课是高效课堂生成的前提,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引起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从小处着手而前往“别有洞天”的大境界。
《推敲》一文的故事起因于一个“夜深人静,月光皎洁的夜晚”,如此幽静之景也是贾岛所创作的《题李凝幽居》一诗的环境背景,而韩愈主张用“敲”比“推”的理由之一也是“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由此可见,文中的环境描写大有文章。那么如何将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引出供学生品读赏析呢?我将目光聚焦在了贾岛的诗――《题李凝幽居》上,从诗中寻找文本教学的“突破口”。既然课文中出现了贾岛的诗篇,那便是一种教学资源,我首先让学生去读这首诗,在诗中感受李凝居住的环境之幽静,找到诗眼“幽”字后伺机追问:读一读第2小节,哪些句子围绕了这个“幽”字来描写李凝居住的环境?学生找到体现环境幽静的句子,发现“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这句可看出李凝居住之幽深。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既在字面上反复推敲字义,又能紧扣文本内容仔细揣摩词语内涵,在学习《推敲》的过程中体验“推敲”,玩味“推敲”。
二、气度――取舍内容,探寻语言训练点
语文新课标将语文学科定位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以教材为例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姓“语”,这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性,教W应遵循语文学科的特性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取舍。因此,我们应该在解读教材、剖析文本、设计教学时,有一种懂得“取舍”的气度,在简单扎实的语文课堂中追求“一课一得”。“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饮”便是这“取舍”之道。
(一)词句品析
语言文字中承载着深刻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阅读教学中,紧紧围绕文本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揣摩、理解、品味,从特定的情景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领悟言语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在感悟文章遣词造句巧妙的同时,不断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
贾岛反复思考,斟酌诗中的一个字眼,“不知不觉”就进入了长安城,“闯”进了仪仗队。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理解“吟哦”的意思,并“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在动作中感受贾岛斟酌字眼时的专注,顺理成章地体会到“不知不觉”和“闯”背后的人物形象,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贾岛对于文学创作严谨认真的态度。
(二)表达训练
语言表达是学生用语言反映思维成果的一种行为活动,也是一个学习运用,再创作的过程。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搭建语言表达实践的平台,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推敲”一词有一段来历。它既是一个千古传诵的文坛佳话,也是一个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作者在编写本课时也是根据故事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行文的。故事学完后,我为学生提供了文章的脉络及故事的关键点,让学生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丰富内容,以达到故事情节的清晰、生动。
出示:
(起因)夜深人静月光皎洁拜访沉睡
(经过)吟哦推门敲门比划闯进
(结果)宽恕思索礼貌宁静响亮斟酌推敲
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在创造性的思辨与交流中,将原本静态的语言生动化,焕发出生命力,既巩固了“推敲”的含义,也体会着表达的魅力。
(三)写法指导
教学中要把目光从内容的锁定聚焦在方法的引领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授之以鱼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新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推敲》一文中,其环境和推敲的过程描写都用了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比如,从文中的“夜深人静”和“月光皎洁”两个词中可以直接感受到环境的幽静,而“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则以动衬静,从侧面衬托出环境之静,两者结合,使静更静。在此基础上,再去让学生揣摩“为什么作者描写贾岛认真推敲字句的过程还要花费笔墨描述行人、车辆的反应?”便迎刃而解。
《推敲》教学设计7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难点:
指导用"即使……也……"造句。
教具学具:
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
课时分配: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卡片出示:唐朝贾岛
指导读准字音。
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2)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布置预习):
皎洁幽居即兴妥帖吟哦簇拥斟酌宽恕莽撞推敲犹豫不决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和尚恰当差人李凝
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映示):
皎洁妥帖朝愈簇拥宽恕门闩莽撞
避让响亮沉睡推敲家境贫寒夜深人静
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五、指导书写生字。
皎、骑、僧:左窄右宽;
斟、酌:左右基本等宽,"斟"左高右低。
尚、妥:上小下大。
贾:上宽下窄。
愈:上大下小。
唐:第三笔要有足够的伸展。
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推敲
皎斟尚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3、用"即使……也……"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下列词语:皎洁推敲斟酌妥帖
2、填空:
()有个诗人叫(),早年因(),出家当了和尚。
二、导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月光皎洁
(1)学生展开想象,再看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2)指导朗读。
7、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8、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发生深夜访友以诗相赠
第三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画出有关的'句子)
3、学生交流。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适宜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5、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一字斟酌反复推敲
第四至六自然段
1、默读思考: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4、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
板书:高潮冲闯仪仗请求宽恕
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映示: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6、映示韩愈说的话。
(1)指名朗读。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映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板书:结局韩愈表态贾岛赞同
第八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2、齐读第八自然段。
三、指导讲故事。
1、师:要想讲好这个,先得反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2、结合板书提示讲述顺序。
3、学生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小小组练讲。
(3)各组推派代表讲。
(4)评选"故事大王"。
四、指导造句。
1、映示原句。
2、学生练读,说说上半句讲了什么,下半句又讲了什么。
3、练习:
把句子补充完整:
即使明天下雨,你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也能自觉遵守纪律。
这次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应该骄傲。
4、学生交流口头造句,师生评点。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3、写出近义词。
妥帖()推敲()或许()吟哦()
4、用"即使……也……"造句。
板书设计:9推敲
发生夜深访友留诗相赠
发展一字斟酌反复推敲
高潮冲撞仪仗请求宽恕
结局韩愈表态贾岛赞同
《推敲》教学设计8
第二课时
要求:
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会用“即使……也……”造句。
3.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课文。
2、读后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导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看书中的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发生深夜访友以诗相赠
三、精读课文3—6节。
1、自由朗读课文3—6自然段,想象这一部分写什么?(这一部分主要写贾岛在返回长安路上仍然在思索着昨夜诗中的用字,由于投入,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
2、引导学生再细读课文这一部分,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贾岛思考诗中用字是很认真、很投入的?(a、从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推门、敲门的动作。这句话体会到贾岛思考时非常投入的,他不但在想,而且还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动作。b、“不知不觉”说明贾岛思考问题很专心,他连进城也没有发觉。c、从大街上人们的.反应体会到的,“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说明贾岛只顾思考,全然不知自己已经在大街上失态了。”d、从课文第四节中知道的,“当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街上的行人、车辆纷纷避让,贾岛毫无察觉,仍然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并闯进韩愈的仪仗队。”这足以说明贾岛思考得多么入神啊!)
3、师总结:同学们读书理解得真细致,是啊!像贾岛这种对文字的锲而不舍地斟酌研究就叫——推敲。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发现你们也从贾岛身上学到了对文章中词句进行推敲的本领。现在老师考考你;
春风吹绿了树梢,吹()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绿”,理由是:春天来了,树梢发出了绿芽,小草也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刚说完,学生b就站起来也说是填“绿”。理由是:冬天小草是枯黄的,春风一吹,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而绿色正是植物的生命色。学生c也填字同上,但说法却又与前两位学生不同。仅仅一个”绿”字,学生就有几种不同的见解。可见,学生的思维被充分地激活了,不时地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学生d认为此处填“醒”较好;因为春天来了,熟睡了整个冬天的小草苏醒了,有了勃勃的生机。学生e显然经过了仔细的推敲,站起来高声说道:“我认为填‘俏’更妙。原句中已出现‘吹绿’‘吹皱’‘吹鼓’等词语,‘吹俏’既避免了词语上的重复,又把小草当人来写,春天里的小草犹如俏丽的姑娘,一个‘俏’字就把小草写活了。)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适宜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5、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一字斟酌反复推敲
8、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9、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
板书:高潮冲闯仪仗请求宽恕
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师述: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6、指名读韩愈说的话,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出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板书:结局韩愈表态贾岛赞同
第八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2、齐读第八自然段。
四、指导讲故事。
1、师:要想讲好这个,先得反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2、结合板书提示讲述顺序。
3、学生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小小组练讲。
(3)各组推派代表讲。
(4)评选“故事大王”。
五、指导造句。
1、映示原句。
2、学生练读,说说上半句讲了什么,下半句又讲了什么。
3、练习:
把句子补充完整:
即使明天下雨,你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也能自觉遵守纪律。
这次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应该骄傲。
4、学生交流口头造句,师生评点。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3、写出近义词。
妥帖()推敲()或许()吟哦()
4、用“即使……也……”造句。
板书设计:9、推敲
发生夜深访友留诗相赠
发展一字斟酌反复推敲
高潮冲撞仪仗请求宽恕
结局韩愈表态贾岛赞同
《推敲》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本课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课文配有两幅插图。一幅是贾岛拜访朋友,月夜下敲门声惊醒了小鸟。这情景使贾岛写下了一首诗。另一幅图描绘了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憨态可掬,栩栩如生,突出了他那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即兴、吟哦、闯进、斟酌、推敲”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3、初步了解顺叙的叙事方法,提升概括文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练习讲述故事;了解顺叙的叙事方法;提升概括文本的能力。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寻隐者不遇》,诵读。
2、介绍贾岛。
师:贾岛是唐朝的一位苦吟诗人,为了写出好的诗句,他总是不断地思考、斟酌。贾岛第一次去寻隐者创作了一首好诗,第二次去寻隐者又发生了一个故事,得到了一份友谊,成就了一段佳话,也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创造了一个新的词语——推敲。
3、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了“推敲”的故事?
2、检查词语
和尚 即兴 吟哦 斟酌 妥帖 避让
簇拥 仪仗队 思索 宽恕 礼貌 莽撞
3、读了第一行词语你想到了谁?(贾岛)同学们再看第二组词语,这次你又想到了谁?(韩愈)找到文中有关韩愈的句子,用一句话介绍,学生借助课外搜集资料增加对韩愈的了解。
4、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了“推敲”的故事?
找出对应的段落,并用几个精炼的词语概括段意,相机板书。
5、师小结作者的写作顺序。
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讲述了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事。(板书:起因、经过、结果)这是一种顺叙的写法,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使文章的层次同事情发展的过程相一致,脉络清晰,有头有尾。
三、复述故事
1、梳理故事情节。(访友不遇——题诗斟酌——冲撞推敲)
师: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个故事讲述出来?(读好课文)
2、反复朗读课文,化为已有。
3、练习讲故事。
4、指名讲故事,点评。
四、学习古诗《题李凝幽居》
师: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于是贾岛提笔写下“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1、读题。
2、李凝居住的地方有什么特点?
3、品读。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推敲”的故事被千古传诵着,古往今来,人们念念不忘,茶余饭后,人们津津乐道。下节课我们再去细细品读这个故事,去学习诗人那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六、布置作业:
1、把《推敲》的故事将给同学们听,比比谁讲得更精彩。
2、背诵《题李凝幽居》。
《推敲》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请同学们看屏幕,这个字念——推——请同学们做一做推的动作。
再看,这是一个生字,看看拼音,知道它念什么吗?一起把这个字念两遍——敲——也来做一做敲的动作。你们觉得,“推”和“敲”这两个动作有什么不同吗?
那么,“推”和“敲”合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关于“推敲”这个词语由来的典故。关于“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到底有着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呢?齐读课题——“推敲”,关于这个故事你想知道什么?
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课文放声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指明回答)
二、精读课文
这个故事发生在唐朝,距今天有一千多年了。我们知道,唐朝是诗歌最旺盛的时期,出了好多诗人,那么,你还知道哪些唐朝的诗人呢?贾岛虽然没有李白杜甫那么有名气,但他也是唐朝一位很出色的诗人,也写了不少很有名的诗。我们在第一单元中就学习了他写的《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我们一起背一背。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一些资料,谁来读一读?从这段资料上看,你觉得贾岛是一个怎样的诗人?(认真、一丝不苟······)而《题李凝幽居》这首诗的创作过程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
(出示该诗)宁静的夜,明亮的月亮,贾岛轻轻叩响了友人家的门,多美的夜色啊!描写了诗中的景象?(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我们就来读读这段话,注意周围的环境是宁静的。
除了感受到夜色的宁静那,你还能从第二小节中感受到什么?
①贾岛尊重他的朋友。··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不遇,但却留下了一首优美的小诗,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小诗,边读边想向当时的情景。(板书:访友不遇,即兴成诗)同学们,访友不遇即兴成诗这是故事的发生,下面我们来看看故事是怎样发展的。
先看小组学习单(课件出示1、自读课文3—6小节,想一想,贾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并勾画出相关的语句。2、自学完毕后,在小组内按序交流自己的`观点)谁先来用一个词来形容贾岛?(严谨、认真)
②小组交流A:“贾岛骑着毛驴······长安城”谁来学一学贾岛当时的样子?真是惟妙惟肖,此时的加到完全沉浸在诗的意境中了,简直是如痴如醉,因而进了长安城都不知不觉,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边读边体会贾岛推敲诗句如痴如醉的状态。
B:“大街上······好笑。”旁人的反应反衬了贾岛的沉醉,想象一下,上安街上的人会怎么想怎么说?
C: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竟然”闯入的是韩愈的仪仗队,当时汉语就在京城做官,同学们有没有在电视上看过古代官员的仪仗队,谁来说说?正如文中所提到的,谁来读读?韩愈在京城做官,他的出行是何等的威风,难怪行人车辆纷纷避让,而贾岛并非有意作对而是——沉迷于诗,忘乎一切。同学们,尽管人们在笑话贾岛,可是他毫不在意,旁若无人,依然如痴如醉地推敲着,此时此刻,他在“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中斟酌,在“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中苦吟着,只有这样他才会在“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中快乐着,这就是苦吟诗人贾岛推敲诗句的情景,我们一起有感情朗读这一段。读完这一段,你有什么想说的?贾岛为了一个字,在痴心斟酌,这就是故事的发展。
③同学们,贾岛在不知不觉中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韩愈宽恕,故事就此进入了XX。(出示:冲闯仪仗,请求宽恕(XX))
那么,韩愈宽恕贾岛了吗?谁来朗读第7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吗?那韩愈主张用“敲”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读韩愈说的话。(出示)
韩愈真不愧是一位的诗人!他从两个方面帮助贾岛分析用“敲”字更好些,其中的第二条理由是“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那么,韩愈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我们先来看“推”和“敲”这两个字的音节,它们都读第一声,为什么读“敲”要响亮些呢?其实,古人是很讲究音韵的,“推”的韵母是“ui”,“敲”的韵母是“ɑo”,当然后者读起来要响亮些了。月夜的“宁静”是无声的,而“敲”字读得响亮,用有声衬托无声,这叫反衬,更加显现出环境的安静。下面我们读读韩愈说的那番话,再读读这两句诗,来细细地推敲用“推”和“敲”的不同效果。
同学们,韩愈经过思索认为用“敲”字好,贾岛听了连连点头,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出示:韩愈表态,贾岛点头(结局))读到这儿,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了吧。那么,什么叫做“推敲”呢?请大家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同学们,“推敲”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请现场的老师组织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来讨论交流这个问题。
四、讲述故事
同学们,“推敲”这个故事耐人寻味,给人启迪,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会讲这个故事。下面我们就来练习讲这个故事,看谁能把这个讲得很精彩。那么,怎样才能讲好这个故事呢?是的,要想讲好这个故事,先得要把课文读熟,使贾岛和韩愈的形象在我们的脑子里鲜活起来。下面就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课文读熟了吗?读熟了课文,就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提纲来试着讲这个故事,在讲的过程要注意有顺序、有重点,尽量用上文中的语句。夜深访友,留诗相赠(发生)
为了一字痴心斟酌(发展),冲撞仪仗,请求宽恕(XX),韩愈表态,贾岛点头(结局)
下面我们来听一个同学来讲这个故事,请大家注意听,看她讲得怎么样?这位同学的故事讲得十分精彩,希望同学们课后再练一练,然后把它讲给别人听。
五、巩固延伸
同学们在贾岛推敲诗句的故事中,我们知道了做事要一丝不苟坚持不懈。下面我们也来学者贾岛推敲一下词语的使用。
“访问”与“拜访”:“访问”是有目的地去探望并跟他谈话。
“拜访”也是访问,但对被访问者包含了敬意,是礼节性的访问。用“拜访”说明贾岛对李凝充满敬意,并非一般性的“访问”。
“即时”与“即兴”。
“即时”是立刻的意思。“即兴”是指对眼前情景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用“即兴”说明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一诗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的。
“宁静”与“安静”。
“宁静”指环境很安静,表示静的程度较深。
“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用“宁静”能准确地描写出月夜特定环境的特点。
《推敲》教学设计1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难点:
指导用“即使……也……”造句。
媒体设计:投影片、录音
教学时间:三课时
板书设计 :
推 敲 发生 夜深访友 留诗相赠 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高潮 冲撞仪仗 请求宽恕 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读好句子,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卡片出示:唐朝 贾岛 指导读准字音。
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2)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布置预习): 皎洁 幽居 即兴 妥帖 吟哦 簇拥 斟酌 宽恕 莽撞 推敲 犹豫不决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和尚 恰当 差人 李凝
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映示): 皎洁 妥帖 朝愈 簇拥 宽恕 门闩 莽撞 避让 响亮 沉睡 推敲 家境贫寒 夜深人静
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五、指导书写生字。 皎、骑、僧:左窄右宽;
斟、酌:左右基本等宽,“斟”左高右低。尚、妥:上小下大。贾:上宽下窄。愈:上大下小。
唐:第三笔要有足够的伸展。
六、作业:
1、见习字册。
2、抄写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推敲》教学设计12
教学要求:
1、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2、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3、能根据课文讲演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推敲》一课。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告诉我什么叫推敲?(出示)同学们细细揣摩一下这两个字(在意思上或结构上)有什么特点?(都是动词、意思相近)你能做一下这个动作吗?那么两个表示动作的词合在一起怎么就是“斟酌文字”的意思了呢?这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穿越时空,去一千多年前的唐朝看一看吧。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图画,说说图意。
师: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树上沉睡的小鸟。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出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师范读:这儿的环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觉?(宁静、美好)你能读出这样的感觉来吗?指导朗读这句话。齐读。
这么美好的环境是谁住的?贾岛为什么要来这儿呢?轻声读第二小节。思考。
2、生: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贾岛来拜访李凝。(讲解:拜访)这里的拜访换个词怎么说?还能从哪些词看出来他俩关系非常要好?
从“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等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贾岛费了那么大的周折也要去看他,说明他们的友情非常深厚。指导感情朗读。
3、师:可是贾岛月夜访友,却没有见着。而美好的情境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即兴写了一首诗《题李凝幽居》,并把它留了下来。(指名读)
4、小结:贾岛深夜访友,留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图片:图上画了谁,正在干什么?
(贾岛骑着毛驴,一副思考的样子,只见他右手拉着缰绳,左手正做着“推”的动作,看上去很可笑)可配上动作表演。书上是怎么说的?
2、出示:“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1)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话好,好在哪里。(第2句比第1句多了“一边...一边...”和“不知不觉”,把贾岛斟酌字句时的那种认真、专注、投入的样子形象地写出来了)
贾岛如此专注,我们还能用那些词来形容?(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2)指导朗读第2句。(要把贾岛此时那样如痴如醉的样子读出来)可配上动作。如果你是长安街上的行人,看到他骑在毛驴上“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你会怎样想?怎样说?指名学生畅说。(神经病,真奇怪、疯子)
3、师:贾岛骑着毛驴到底想什么呢这么入神?请读一读描写贾岛所想的句子,可以看出贾岛的创作态度怎样?(贾岛创作态度认真严肃、锲而不舍)(讲解:即兴)文中贾岛写诗就是即景生情、由感而发的。齐读。
4、师:这一自然段主要讲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难以定夺。这是故事的发展。(板书:斟酌“推敲”,难以定夺)
四、学习四至七自然段
1、过渡: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十分投入,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以致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行人在纷纷避让,而贾岛却浑然不知,最终闯进了仪仗队。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韩愈是唐代的监察御史(相当于现代纪检部专门负责反贪污的),是个很大的官,而贾岛是个因家境贫寒而出家的和尚,身份悬殊如此之大!因此韩愈会怎样?贾岛的态度又怎样?自读课文4—6,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
2、出示对话。
(1)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韩愈的话用责问、生气的语气,贾岛的话用诚恳的、请求原谅的语气读。
(2)自由练读,分角色表演朗读。
3、师:贾岛误闯仪仗,恳请宽恕。这是故事的'XX。
4、(1)出示:接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想象练说:贾岛是怎样对韩大人说的?(生自由畅说。)韩愈也是一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的思索起来??
(2)师:同学们,韩大人正在思考呢,那我们也来帮帮贾岛,到底用哪个字好?为什么?(我们的韩大人跟你想得一样。)呵呵,你跟韩愈想得一样,看来你一点也不比我们的大诗人韩愈差啊!
(3)出示:“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讲解:宁静)
5、看到这句话,大家有没有想起前文哪句话?(齐读:“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6、“宁静“一词正好符合那样的意境!!贾岛听了韩愈的话,心中的疑问解答了。(板书:韩愈解疑)贾岛有什么反应?(贾岛点头)
7、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后来,这首诗中的“推”就改成了“敲”。(师点击“推”,改成“敲”。)当然,贾岛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创作态度也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的故事也随着“推敲”流传至今。齐读与“推敲”有关的这首诗吧!
五、指导讲故事
1、师:这篇课文也是一则有趣的故事,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XX、结局讲述了唐朝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你能将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吗?
2、学生自由练讲:
(1)可看图想象练讲。
(2)可根据板书提示练讲。
(3)可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后练讲。
3、指名讲
师:讲故事不同于复述课文,它不仅需要流利的表达,还需要有丰富的表情、夸张的动作和抑扬顿挫的语调,希望你们在这方面能朝这个方向争取进步!!
六、延伸拓展
1、读小故事《妙用“绿”字绘春色》,师:学习了《推敲》和这则小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吗?
2、有一位同学正在推敲自己作文中的字眼儿,让我们给他提些意见好吗?(出示:一阵风吹来,湖面(荡、漾)起了绿色的波纹)
七、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2、课后把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讲给家长或者朋友听。
3、搜集有关古人写诗、作文时推敲文字的故事。
4、小练笔:过了一段时间后,贾岛遇到了他的朋友李凝,把这次的奇遇告诉李凝。
附板书设计:
推敲发生:深夜访友,留诗相赠;发展:斟酌“推敲”,难以定夺;XX:误闯仪仗,恳请宽恕;结局:韩愈解疑,贾岛点头
《推敲》教学设计13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难点: 指导用“即使……也……”造句。
教具学具: 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 课时分配: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卡片出示:唐朝 贾岛 指导读准字音。
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2)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布置预习): 皎洁 幽居 即兴 妥帖 吟哦 簇拥 斟酌 宽恕 莽撞 推敲 犹豫不决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和尚 恰当 差人 李凝
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映示): 皎洁 妥帖 朝愈 簇拥 宽恕 门闩 莽撞 避让 响亮 沉睡 推敲 家境贫寒 夜深人静
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五、指导书写生字。 皎、骑、僧:左窄右宽; 斟、酌:左右基本等宽,“斟”左高右低。 尚、妥:上小下大。 贾:上宽下窄。 愈:上大下小。 唐:第三笔要有足够的伸展。
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推敲 皎 斟 尚 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3、用“即使……也……”造句。
《推敲》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推”学生做做推的动作;板书“敲”做做敲的动作。这两个字都是表示动作的字。
2、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词以后表示什么意思呢?
3、今天我们学习(板书11)11推敲。
4、指名。
5、朗读课题。齐读课题。初读课文。
6、自读课文一遍。
7、各小组各请一名同。
8、学读一遍课文。
9、其他同。
10、学注意听他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11、有的话等他读完后让他纠正。
12、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讲读课文第一段。
13、读第一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14、齐读第一段。
二、讲读第二段。
1、讲读第二自然段。
a、读第二自然段。
b、说说知道了什么。体会“摸”的意思。
c、看P57图理解“皎洁”。
d、指名。
e、指导朗读。
f、小结板书:深夜访友。
留诗相赠。
2、讲读第三自然段。
a、理解“吟哦”、“妥帖”。
b、自读第三自然段。
c、结合看P55图。
d、自己做做贾岛的样子。
e、指名。
f、指导朗读。
g、小结板书:反复吟哦。
推敲进城。
3、讲读第四~六自然段。
a、指读第四自然段。
b、说说课文中为什么用了竟然?
c、思考贾岛为什么不像其他的人一样避让?练习用“因为……所以……”说说。
d、分角色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e、小结板书:冲撞仪仗,请求宽恕。
4、讲读第七自然段。
a、你认为用推好还是用敲好?为什么?
b、指读第七自然段。听听韩愈的意见。
c、小结板书:韩愈决定敲字更妙。
三、齐读第三段。
四、小结板书。板书:发生、发展、结局、高潮。
五、作业:复述课文,任选一题。
1、第七自然段中“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现在请你代贾岛说一说。
2、过了一段时间贾岛遇到了他的朋友李凝,18、现在请你代贾岛把这次的奇遇告诉李凝。
附板书:11推敲
访友未遇,留诗相赠(发生)
反复吟哦,推敲进城(发展)
冲撞仪仗,请求宽恕(高潮)
韩愈决定,敲字更妙(结局)
《推敲》教学设计15
[板块说明]
这一板块包括了三篇文言文,表现的是古人严谨创作、反复推敲的学习态度。重点关注文言文的教法,带领学生读熟、读准停顿,读出韵律。在读中初步了解文言文言简意赅、语言凝练的特点;同时学习古人潜心推敲、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唐代诗人贾岛潜心推敲诗句的故事,表现出诗人反复吟咏、苦心推敲、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这篇文章的条理清楚,内容具体。开篇先讲诗人在驴上得一诗句,然而“推”“敲”二字难确定;接着写诗人因在街上比画着推门和敲门的动作而挡了韩愈的路;然后写韩愈认为用“敲”字好,并邀请贾岛一路同行论诗。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个字。
2、掌握文言文的朗读基本技巧,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借助课后注释读懂课文的意思,了解故事内容。
4、学习古人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推敲炼字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推敲》这个故事以及故事中人物——贾岛、韩愈的相关资料,预习课文。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1)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中,“僧”不能读成“zng”或“cng”,“尹”在本课是官名,要读“yn”,区别于“y”或“yng”。
(2)要求会写的字只有一个“避”字,注意与“僻”和“辟”相区别。
2、朗读指导
(1)本课是一篇文言文,与白话文比起来,在词语、句式方面的差别较大,能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读的重点。因此,教师首先要重视示范朗读,要读得流畅自如,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2)其次,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教师先领读,然后结合文言文的朗读方法,反复诵读,发现和掌握停顿的规律。
以下的.停顿仅供朗读时参考。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
3、阅读教学
因为本课是一篇文言文,所以阅读教学的难点是指导学生参考注释把句子的意思弄懂。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要逐字逐句地对译,也不要更多地讲解古汉语知识。可以这样设计本课的教学:
(1)朗读全文,做到会读。
按着“示范朗读——逐句领读——自由朗读”的顺序,教师先示范朗读课文,然后逐句带领学生读课文,最后请学生自由来读课文,做到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2)对照注释,读懂课文。
本文虽然是文言文,但是比较浅显,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来了解课文内容。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学习的结果。教师适当给予指导和帮助。
下面短文的大意仅供参考:
贾岛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住在京城。一天,他骑在驴子上吟出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要把“敲”字改成“推”字,反复琢磨但定不下来。于是他骑在驴子上边吟诵边思考,伸出手做出“推门”和“敲门”的动作,看到的人都感到很奇怪。这时,代理京兆尹官职的韩愈带着仪仗队走过来,贾岛不知不觉走到了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着“推门”“敲门”的手势。不一会儿,贾岛被韩愈的随从拉下驴子,带到韩愈面前。贾岛说:“我吟得两句诗,正在琢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更合适,还没有定下来,精神都集中到诗句上了,没有来得及回避大人的仪仗队。”韩愈勒住马,站了很久,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好。”说完,就和贾岛并骑而行,谈论作诗之事,在他的家里连续住了很多天。
4、活动提示
(1)朗读
这里练习是针对文言文的朗读而设定的,教师重点强调停顿恰当即可。
(2)思考与交流
结合注释读懂这篇课文,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这个练习是引导学生关注对短文内容的了解,复述故事大意。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一定要用自己的话,鼓励学生适当地展开想象,丰富故事的内容。
如果感兴趣,小组分角色表演文中的情境,体会“推敲”的含义。这一练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再创作的过程,鼓励学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研究,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表现出人物的特点。鼓励学生去表演,但不要强行规定学生的表演内容,可以通过大家评价的方式来关注表演的内容。讨论。此题是请学生辨析“敲”为什么比“推”字好。文中对为什么选这个字没有加以说明,请学生展开讨论,正是进一步体会恰当运用词语的好机会。所以,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观点。
(3)拓展与运用
“选出一篇自己的习作,推敲词句,把推敲前后的内容加以比较,说说自己的体会。”这是一次练习修改的实践。教师先讲清如何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然后指出修改的重点是推敲词语。修改之后进行比较的时候,一定要安排交流的时间,否则,就失去了这次修改实践的意义了。
(4)积累
本次积累安排的是查找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读一读。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贾岛对“僧敲月下门”一句中用“敲”字还是用“推”字,苦心斟酌良久,举棋不定,最后是韩愈一锤定音。然而,“敲”和“推”字孰优孰劣,历来是见仁见智,因人而异,分歧有,争议也有。学生进入六年级以后,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大胆的体验或理解。当他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以后,对“敲”或“推”的选择会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许是与贾岛和韩愈完全不同的看法,因此,本着新课标第三学段关于阅读的阶段目标中明确提出的“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用“敲”好在哪里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据理力争,自圆其说。在学生思维碰撞、交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用词的妙处,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推敲文字的优秀文化传统,养成严谨、认真的写作态度。
相关资料
1、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视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唐会昌三年(843),朝廷升贾岛为普州司户参军,未受命而身先卒,终年64岁。遗体安葬在安岳县城南安岳山麓。他的朋友苏绛为他写了“贾司仓墓志铭”,记述贾岛生平、死、葬日期和地点等甚详。清乾隆年间(1736~1795),安岳县令徐观海(浙江钱塘人)在墓前建造“瘦诗亭”。后来的县令斐显忠又进行重建,并立牌坊,至今尚存。
2、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人。祖籍昌黎(今辽宁省凌源县),唐代散文家兼诗人,韩愈在文中多次自称“昌黎韩愈”,人们也称他韩昌黎。贞元八年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阳山令、潮州刺史、吏部侍郎等职。韩愈性秉直,居官仍不改其性,故屡被贬。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提倡三代两汉散文,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在文学形式上力主创新,对后世散文影响深远。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险怪,讲究用奇字,造奇句,人们评为“以文为诗”。与孟郊、贾岛等人自成一派,史称“韩孟诗派”。诗文被门人辑为《昌黎先生集》。
【《推敲》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推敲》的教学设计优秀11-14
《贾岛“推敲”》教学设计12-22
推敲教学设计(通用15篇)10-28
五年级语文《推敲》教学设计优秀02-27
《推敲》阅读理解09-20
推敲的典故内容04-20
推敲原文及翻译01-09
反复推敲的故事09-17
推敲文言文翻译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