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以“我”的心理变化“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为主线,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体会。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剪枝的学问,揭示“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懂得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
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明白剪枝的学问,揭示“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出桃园之谜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剪枝的学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王大伯是一位——种桃能手,他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奥秘呢?所以,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满怀好奇地走进了桃园想探个究竟。[板书:满怀好奇]
二、初探桃园之疑
1、在王大伯的桃园中“我”究竟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产生了什么想法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第2、3小节,边读边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体会。
2、指导学生交流:
(1)看到的:“……只见王大伯和几位叔叔正忙着剪枝。‘咔嚓、咔嚓’,随着剪刀挥舞,一根根枝条被剪了下来。”
看到这情景你感受到了什么?(从“挥舞”中体会到剪枝技术的熟练,从“一根根”中体会枝条剪掉得很多)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此时你心中有什么疑惑?(生:王大伯为什么要将好好的枝条剪掉呢?剪掉了枝条还能结出那么多又大又甜的桃子吗?……)
3、是呀,文中的“我”也感到很疑惑,听,“我”正着急地问王大伯呢!指名学生读“我”问王大伯的`话,读出“我”当时的疑惑,从语气(着急)、表情(一脸疑惑)等方面进行指导评价。[板书:一脸疑惑]
4、看到“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王大伯是怎么回答我的呢?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5、指名交流,出示王大伯的话。
6、引导学生理解:
(剪去的是只吸收营养,不结果实的枝条;如果不剪去这种枝条,就会影响其他枝条开花结果。)
(抓住“笑了笑”、“充满信心”体会王大伯的自信)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且配上动作,模仿王大伯语气读一读。
7、王大伯充满自信,可是“我”呢?(将信将疑)[板书:将信将疑]
8、“将信将疑”就是说——(生: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不是肯定)有个词也是这个意思,那就是——(生:半信半疑)
9、“我”究竟相信的是什么?怀疑的又是什么呢?指名学生交流
(相信的是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他决不可能做不利于桃树丰产的事,再说他的话也确实很有道理)
(怀疑的是:按照一般的推理,枝少了,桃子就少了,况且他剪掉的都是“好好的枝条“)
10、指导学生读出“我”的将信将疑。
11、指导学生分角色读2、3自然段。
三、享受桃园之乐
1、时间过得飞快,春天到了,王大伯的桃园里又一幅怎样的景象呢?咱们一起去看看。
2、播放课件配乐(桃园美景欣赏)
3、指名学生说说自己都看到了什么?
4、出示第四小节1、2两句,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抓住“红云片片”“浓郁的花香”“无数的蜜蜂”“欢天喜地”体会桃花的多、美,以及桃树的生机。
5、来到这样的桃园中你都在想些什么?又想做些什么呢?指名学生交流。
6、文中的“我”也和大家一样呢!出示第四小节3、4两句,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抓住“奔跑着”“嬉戏着”体会作者与小伙伴嬉戏的欢乐,抓住“盼望”、“早日”体会“我”盼望桃园丰收的急切心情。
四、感受桃多之喜
1、暑假里,我又一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又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呢?学生自读课文第五小节,划出相关的句子,细细体会。
2、出示第五自然段,指名学生交流,谈感受。
(“一棵棵”、“挂满”:桃子多;“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体会果实的丰美)
3、此时的“我”真是——又惊又喜,你知道文中的“我”“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呢?指名学生交流。
(“惊”:大伯的话居然一点没错,预料变成了现实;“喜”的是:桃园丰收,结出了那么多光鲜红润的大桃子)
4、指导学生朗读1-3句,读出“又惊又喜”的心情,特别指导读好语气词“啊”。
5、此时“我”不禁想起了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出示第三自然段王大伯的话,齐读。
这其中到底蕴涵着什么道理呢?播放剪枝录象,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奥秘。
看过录象后,现在你明白了什么?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减少”是为了“增加”。(板书:“减少”是为了“增加”)
王大伯的话还真有道理,剪枝也是有学问的。(再读课题)
五、领悟生活之理
1、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现还有哪些事例也包含着“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呢?
(给月季花剪枝,来年长出更多的枝条,结出更多的花蕾。)
(考试的时候不能想得太多,要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
2、“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规律,发现奥秘,更好地生活。
六、作业设计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现象、哪些事情中也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请将你的发现写下来。
板书:
26、剪枝的学问
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
“减少”是为了“增加”
《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通过学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同学们了解一件事情。谁看过别人培养花草树木?看过的或家中有人养花的请举手。
2、 他们是不是经常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
3、 你知道为什么吗?
4、 修剪枝条还有这么多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跟修剪枝条有关的文章,题目就是“剪枝的学问”。
5、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指导
1、 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剪枝减少影响远近闻名疯长增加挥舞仿佛又惊又喜
2、 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略)
(2)指明逐行读。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词语的意思。
(4)齐读生字词。
(5)理解脉络。
三、精读训练
1、 直奔中心,引发前文。“我”认为什么里面还真有道理?“减少”是为了“增加”是从哪件事情中得知的?
2、 齐读第5自然段。
3、 牵动导读第1、2自然段。
(1)“我”是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认识?一开始“我”的心情怎样?“不解”(板书?
(3)什么原因使我不解?(4)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4)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过渡:一个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为什么要剪掉那么多的枝条,还能结桃子吗?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布置作业。
用钢笔描红,并在田字格上仿写两遍。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词二、继续精读训练
1、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 从王大伯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条?为什么要剪掉它?留下的`什么枝条?对留下的枝条是怎么做的,怎么想
(3) 王大伯对不能结桃子的枝条“ 喀嚓喀嚓”地剪去,对能结桃子的枝条“ 抚摩着”“充满信心的说”,这是为了什么?(4) “我”听 王大伯的解释,有什么表现? 什么叫“将信将疑”?我还有怀疑什么?(5) 知道朗读第3自然段。
2、 导读第四自然段。
(1) 指名读。
(2) 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3) 齐读“春天到了……飞舞“这三句话。
(4) 在桃园里和小伙伴嬉戏的“我”盼望什么?
(5) 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3、 导读第五自然段。
(1) 指名读。
(2) 王大伯的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 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喜的是什么?惊的是什么?
(4) 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
(5) 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 总结全文
1、 分组分段朗读全文,说说剪枝的学问是什么?
2、 教师小结: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规律,更好的生活。
教学要求:
1、 能读懂例文,了解这个童话是怎么编出来的!
2、 能编写一个帮助小朋友挑实害处的童话。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上学期已经练习过组合玩具来编写童话故事了!今天我们再来编童话故事,虽然比上一次难了一些,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编写有趣的童话故事。
二、 阅读例文,了解写法。1、 学生轻声自读例文。
思考:
(1)这个故事主要说了什么?
(2)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学生再读例文,想一想:不讲卫生的小朋友听了这个童话故事后会改正吗?
三、 根据要求,自编童话
1、 引导学生明确要求帮助挑食的小朋友。
2、 引导学生根据要求想象故事的主体情节---挑食的结果是不能健康的成长,体质差,甚至畸形。
3、 指导学生将故事说的具体一些。
4、 同桌互听,相互帮助修改。
四、 交流评议,动笔协作。
1、各组推选教好的向全班编讲童话故事。
2、边集体评议、修改。
3、 学生动笔将童话故事写下来,教师巡回指导。
《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剪枝是为了来年收获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通过课文对话,理解课文所蕴含的知识和哲理。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向家人或其他人了解果树剪枝的知识,与同学交流。
二、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1、自由读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子多读几遍。
2、朗读下列词语,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剪枝 挥舞 盼望 疯长 夺走 靠 红润 仿佛 胖娃娃
脸蛋 不禁 远近闻名 充满信心 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
三、二读课文,理清层次,读懂课文
1、尝试理清课文层次。(友情提示:找到季节变化的关键词,按事情发展顺序读懂课文!)
2、完成下面两个练习,再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①去年冬季的一天,“我”走进桃园,看到 ;春天到了,“我”又到桃园,看到了 ;暑假里,“我”再到桃园,看到了 。
②王大伯家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这让“我” ;王大伯忙着剪枝,又让“我” ;听了王大伯的介绍,“我” ;看到王大伯家的桃子光鲜红润,“我” 。
四、学习生字
1、分析字型,说识记方法。
2、书写提示:“剪、夺、蛋、禁、靠”注意上紧下松,“挥、仿、佛、娃”左窄右宽,“疯”注意两笔竖撇要写好,不能过于倾斜。
3、描红,临写。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精读课文,感受“我”的心理变化。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
一、 复习
1、听写词语: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
2、尝试用上这些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第一段
1、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从哪里可以看出?( )
换词理解能手( )、远近闻名( )。
2、读好这一段,应该读出( )的语气。
三、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一读第二段。体会满怀好奇,带表情读好这个词语。
2、走进桃园,我看到了什么?
用一个词语概括这番情景。
3、再读,说说还从这些内容中读懂了什么?
4、好好的枝条被剪掉,我看到后的心情或者说表情是什么样的呢?读好作者他问王大伯的话。
温馨提示:注意读好“怎么、干吗、啦、呢”等语气词,读出两个问号表达的当时的心情、神情:( )
5、我听了王大伯的话,不再一脸疑惑,出现了什么变化?
结合课文理解并读好“将信将疑” 。
6、分角色朗读对话。
四、学习第三段
1、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2、此时的我最盼望什么?
3、读一读,体会语气。( )
五、学习第四段
1、 暑假里,“我”就来到了王大伯的桃园。这时的我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读读相应语句。
2、王大伯桃园里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看到这些桃子的我心情怎样?( )
4、读好“啊”这个语气词中代表的感情,再读我看到的景象。
5、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
6、此时的“我”不禁想起什么? 读好最后一句话。
7、现在的“我”还“将信将疑”吗?“我”明白了什么?
【总结延伸】
1、朗读全文,说说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
2、小结:“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留心周围事物,并且善于思考,就能发现生活中的规律。
【作业设计】
1、你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减少”是为了“增加”的典型事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4
设计理念:
1、以剪枝的学问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体现倡简,强化减法思维,本课抓住文中的“点”(人物的动作、对话)加以突破。
2、体现大语文观,让语文根植于生活,让语文课开放而富有活力。
3、教学时披文入境,入情悟理,着眼文本,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转换角色,体验情感,领悟道理
学情分析:
古镇东山上下几千年,纵横几百里,是一个底蕴深厚的文化古镇。东山风景秀丽,种植果树已成为东山人主要的产业。同学们对剪枝可以说是耳濡目染,比较熟悉,这是我们学好本篇课文的优势所在。但由于课文蕴含的道理深刻,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这是我们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紧扣课文中的人物对话,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反复朗读体会,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难点:生活中处处是学问,要引导学生不仅要从书本上学知识,还要从生活中学习。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事先要搜集一点有关于剪枝的知识,做好多媒体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中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朗读的能力。
3、提高学生质疑问难能力。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教师启发谈话:
我们东山被誉为“天堂中的天堂,花园中的`花园”,我们周围有许多花果,农民伯伯视它们为珍宝,但小明有一天却看到了这样一幕。
2、视频展示(农民伯伯剪枝的情景)
3、教师引导启发:农民伯伯是在破坏吗,那他们在做什么呢?
学生介绍。(结合课前同学搜集的剪枝知识谈话)
4、教师板书课题,启发引导:剪枝方面还有好多知识,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必然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自读课文,了解概意
1、教师提出自读要求:字字入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己尝试解决。
2、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部分词语让学生认读,帮助学生正音。
(注意:“剪、减、番”是前鼻音;“疯、仿”是后鼻音;“嚓”是翘舌音。)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纠正读错的字词,读破的句子。
(注意指导好“好奇、养分、干吗、好好的”几个词的读音。)
3、分小组通读课文,交流一下已经理解或不理解的词语,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4、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三、选读课文,交流感受
1、教师启发引导:这篇课文对人物的描写生动形象,对景物的描写又非常细致,请你选择喜爱的自然段读一读,评一评,交流一下自己朗读后的感受。
2、学生自读。当学生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时,教师出示视频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让学生欣赏,让学生谈体会,再让学生朗读。
3、学生交流朗读,相互评点,并且谈谈自己的体会。
四、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识字,并且交流自己识字的方法。
2、教师重点指导“舞”。
3、学生描红,教师作个别指导。
《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以“我”的心理变化“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为主线,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体会。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剪枝的学问,揭示“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懂得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
教学重点:明白剪枝的学问,揭示“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6课《剪枝的学问》,生齐读课题。
2、师:老师先检查一下上节课同学们的生字掌握情况:【一组一组出示,分别请三位学生读】
远近闻名 挥舞 抚摸 充满信心
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
指名读,评价:两个层次(读正确,读出意思)
【评价:
①字音读得多准啊!
②你不但读准了字音,而且还读出了词语的意思!
③原来读词语我们不但能读准字音,而且能读出意思来。一起读】
师:聪明的你有没有发现第二行这四个词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这四个词语都和心理活动有关】
3、师:你能用上面的词语填空吗?(练说。指名说)
王大伯是()的种桃能手,有一天,我()地走进桃园,看见王大伯和几位叔叔()着剪刀,剪下了一根根枝条,我(),王大伯()着那些留下的枝条,()。对此,我()。暑假里,我看到桃园丰收的景象,()。
4、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随着小作者走进桃园,走近王大伯,体会剪枝的学问。(指黑板)
(三)、对课文第一段进行复习:
师过渡:课文中同学们多次提到王大伯,王大伯是谁呀?你能用书上的话来告诉我吗?
【幻灯片出示第一段】
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他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
【生: 王大伯是是种桃能手】
1、师接着说:对,而且他的名气可大了,所以他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我们一起把第一段读一读:
2、师过渡:这是什么原因呢?老师和同学们一样也是满怀好奇,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王大伯的院子去看个究竟吧。
二、精读课文2—5自然段:
(一)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感悟王大伯剪枝动作的熟练,进一步理解“能手”:
A、师:走进桃园,你看到了什么?直接把你看到的读出来。
只见王大伯和几位叔叔正忙着剪枝。 “咔嚓、咔嚓”,随着剪刀挥舞,一根根枝条被剪了下来。
B、师: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自信、经验非常丰富、动作熟练、剪下的枝条多】
①生:我读出王大伯剪枝剪得特别快。
②生:我读出了被剪掉的枝条很多。“一根根的”。
C、师小结:哟,他动作真快,不愧是个能手,请同学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一读句子。
2、研究“一脸疑惑”,明白王大伯为什么要剪枝:
A、师过渡:哎呀,我看见这么多枝条剪下来,说了什么?请同学们读一读我说的话:我着急地问:“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嘛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指导朗读,体会着急、疑惑的`心理。指名读。评价指导:读出着急、读出疑惑。
(评价:①好象不怎么着急!②有点着急了!③老师听出来你真的是十分着急!④你不光读出了着急,还读出了疑惑!⑤老师看到了你一脸的疑惑!)
5、看到我一脸疑惑,王大伯又是怎么说的呢?【出示王大伯说的话,指导朗读】
(1)什么是“疯长” ?(疯狂地长、不停地长、拼命地长,只长枝条。)
(2)枝条疯长了,会产生什么后果?
⑶⑶你能用上出示“因为这些枝条……所以……”来说说王大伯剪枝的原因吗?
6、王大伯真不愧是一一种桃能手,一眼就能判断出这些枝条哪些该留,哪些该剪,又该怎么剪,谁再来当一当王大伯的话,指名读,这可是他的经验之谈啊! 一起读!
(2)对那些留下的枝条王大伯又是什么态度,他是怎么认为的呢?【围绕“抚摸”“充满信心”进行理解感悟,指导朗读。】【评价:信心还不够!真是信心十足!】
8、过渡:而小作者呢?他由一脸疑惑,变成了一【板书:将信将疑】
“将信将疑”的意思是:(用我们学过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半信半疑)
A、他相信什么?【回想一下,王大伯可是种桃能手,他不会做不利于桃子丰收的事】【王大伯是种桃能手,经验丰富,他的话不会错的;
B、怀疑的是什么?〔剪掉了粗壮的枝条,桃子不就少了吗?】
C、你能读出将信将疑的语气来吗?出示句子,指读,齐读。
9、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作者第一次进桃园的经历,我请女同学读“我”的话,男同学读王大伯的话,其余的一起读。让我们再来感受“我”的心情。
(二)、学习第四段,欣赏春天桃园美景:
1、读第四段,知道“我”看到了什么。
师过渡:这是冬天发生的事情。到了第二年春天,我再次来到王大伯家,你看见了什么【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交流看到的景色:【生:看到了满眼的桃花,蜜蜂嗡嗡地叫着在花上采蜜,还有小伙伴们在桃园里奔跑、玩耍。】
3、指导朗读:
师指导:呀!真是热闹【或真是很美!】请你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听听从他的朗读,你还感受到了什么?说说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看出来?【抓住“红云片片”“满树”体会桃花很多很美,抓住“欢天喜地”、“奔跑、嬉戏”等体会“欢” 】
4、出示图片,深入感悟:
[图片出示桃园美景]
A师:我们还可以用那些词语来形容春天的桃园美景?【花团锦簇、花满枝头、美不胜收、春意盎然…】
B看到这么美的情景,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师朗读]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想说些什么?【我也真想现在就去桃园看看,桃园真美呀;桃花开的这么美,桃子肯定很好吃,我真想马上能品尝到又大又甜的桃子呀。]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明白剪枝的学问:
盼望着,盼望着,夏天终于到了,桃园里的桃子到底怎样了呢?让我们赶快去瞧一瞧!出示第五段,自由朗读。
⑴用一个词来说说你此时的心情!板书:又惊又喜
(2)指导朗读:谁能用朗读的方式把这份丰收的惊喜表达出来?先自己读读。(出示文字)
啊,只见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桃子。桃子成熟了,一个个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
(3)王大伯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啊”惊讶;“挂满”桃子多;“光鲜红润”颜色鲜艳,红而滋润,长得好;“胖娃娃的脸”长的好饱满、水淋、鲜嫩、可爱〕
谁来读?读好“啊”这个语气词中代表的感情,再读我看到的景象。
指名读 (评价:①桃子真多呀!②“光鲜红润”多么可爱,多么诱人!③真的是又惊又喜呀)
师:此时,“我”惊得是什么,喜欢的又是什么呢?【惊的是王大伯的话真的有道理;喜的是看到这么大这么甜的桃子,作者特别高兴。】
C、如果你见到王大伯,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出示屏幕
(1)学生动笔练写(2)指名回答
三、小结 :生活就是一本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处处留心生活,善于观察思考,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就能成为生活中有学问的人。
四、 作业:在生活中,你通过观察、探索学到了哪些学问,请把它写下来和同学们交流。
五、板书设计:
26、 剪 枝 的 学 问
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
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挥、舞、夺、熟、娃、蛋、禁、番、靠”,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王大伯说的那番话。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关键词语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理解课文内容。
4.去品读文中人物的对话,细细感悟: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个哲理。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关键词语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理解课文内容。
2. 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个哲理,并融会贯通领会生活中的许多小事例中蕴涵哲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
板书设计: 剪枝的学问
剪枝 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
花开 热切盼望
结桃 又惊又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回忆以前学过的描写孙中山的课文《不懂就要问》,板书:学问说说自己的理解。
2. 总结:刚才我们说的'是学习中的“学问”,现在谁来说说生活中的学问?(生自由发言)
3.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 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2)大声读课文,不理解的词语下作个记号,并尝试联系上下文想想它的意思。
(3)边读边思考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2. 检查自学效果
(1)检查词语朗读情况:盼望剪枝充满信心夺走不禁远近闻名红润胖娃娃
仿佛靠挥舞将信将疑又惊又喜满怀好奇
(2)指名读词,注意前后鼻音及多音字的字音,相互问问、说说词语的意思。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1)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比比谁读得最棒?
(2)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想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3)交流:王大伯是个种桃能手;三次进园看到的景象不同;初步了解剪枝的学问。
三、学习部分生字
1. 学习生字“夺、蛋、禁、靠”字,学生分析字形,并说说记忆的方法。
2. 指导学生描红、仿影、临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剪枝的学问》。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一共几次进桃园?各在什么季节?(“我”一共三次进桃园,分别在“冬季”、“春天”、“夏天”)
二、感知课文
1.师提问让生思考:“我”三次进桃园,心情各有不同,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出表示“我”心理活动的词语,用横线画下来并把整个句子好好读读。
2.讨论交流:
(1)第一次比较复杂,课文中哪些词语表示“我”的心情?(板书: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
(2)第二次进桃园呢?(盼望)
(3)老师启发:如果我们也跟上面一致,该在“盼望”前边加上一个什么词?(板书:热切盼望)
(4)我第三次进讨园呢?(板书:又惊又喜)
三、细读课文,品味重点词句
1. 师生共同探究“满怀好奇”。
(1)“我”进桃园为什么好奇呢?结合词语理解“远近闻名”
(2)还能从哪里也能看出王大伯是个种桃能手?
2.把这一段的意思说给大家听听。
3.共同探究“一脸疑惑”。
(1)“我”满怀好奇地进入桃园,为什么转眼间“一脸疑惑”了呢?谁来做一做“一脸疑惑”的样子?请学生表演,帮助理解词义。
(2)指导朗读。谁来把“我”的一脸疑惑读出来?试一试,读出来。(齐读)
4.探究讨论“将信将疑”。
(1)对于“我”的一脸疑惑,着急发问:王大伯是怎么做的?(王大伯给我讲了剪枝的学问)
(2)出示王大伯的话,指导理解:从王大伯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剪掉了什么样的枝条?为什么剪掉它?
(3)体会“疯长”的意思。思考:枝条疯长了会有什么后果?这些粗壮的枝条该不该剪?
(4)王大伯的话有几层意思?一点一点来描述。
(5)再读王大伯的话,体会我的“将信将疑”。
(6)练习朗读王大伯的话,要让我们听了之后都相信你剪枝剪得有学问。
5.探究学习“热切盼望、又惊又喜”。
(1)学生朗读段落,并思考:第二次进桃园,我的怀疑还存在吗?“我”看到了什么?
(2)小组朗读,其余思考、想象:听了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什么?(听朗读,交流、评议)
(3)播放课件,让学生观看春天的美丽。
(4)播放美妙的音乐,放松身心,闭上眼睛,思考:你们好象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当“我”第三次走进桃园时,看到王大伯的桃园有什么特色?(提示:桃子又多又大,桃园丰收了)借此理解“又惊又喜”。问:“惊”什么?“喜”什么?
(7)思考、与小组讨论交流:这时我对王大伯剪掉疯长的枝条的做法还将信将疑吗?得出结论:看来王大伯剪枝剪得确实有道理啊!
6.问:通过理解,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用自己或书上的话来说一说。
四、拓展,深化认识
1. 拓展:下面的事件是不是也隐含这样的道理呢?用心去品析一下。
2. 例:兵不在多,而在精。
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五.拓展作业
老师总结:在我们生活中你还发现有哪些现象,哪些事物中隐含着这样的道理?请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做到资源的共享。
《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启示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简介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第二、三自然段写我在果园看到王大伯等人在剪枝,非常奇怪,经询问,了解了剪枝的原因。第四自然段写春天来了,桃花盛开,我盼望花儿早日结果。第五自然段写桃子丰收了,我在惊喜的同时真正的理解了王大伯的话。课文的重难点是把握我的心理变化,了解剪枝给人的启示。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网络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生字。
一、导入新课
1、板书:剪枝。你知道什么是剪枝吗?(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
2、如果见到种果树的农民伯伯剪枝,你有什么问题问问他吗?
3、劳动中的知识也不少,我们今天就来了解剪枝的学问。揭示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后自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子多读几遍。
(2)大声读课文,不理解的词语下打个问号,并尝试联系上下文想想它的意思。
(3)边读边思考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剪枝 挥舞 盼望 疯长 夺走 靠 红润 仿佛 胖娃娃 脸蛋 不禁 远近闻名 充满信心 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 指名读词,注意前后鼻音及多音字的字音,相互问问说说词语的意思。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教师抽查,比一比,谁读得最棒。
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并选择段落赛读。思考每个自然段的大致意思。
(3)尝试理清课文层次。友情提示:找到季节变化的关键词,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一(1)简介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
二(2、3)写我在果园看到王大伯等人在剪枝,非常奇怪,经询问,了解了剪枝的原因。
三(4)写春天来了,桃花盛开,我盼望花儿早日结果。
四(5)写桃子丰收了,我在惊喜的同时真正的理解了王大伯的话。
3、朗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生字
1、分析字型,说识记方法。
2、指导书写:剪、夺、蛋、禁、靠注意上紧下松,挥、仿、佛、娃左窄右宽,疯注意两笔竖撇要写好,不能过于倾斜。
3、学生描红,仿影,临写。完成习字册。
4、教师矫正学生握笔姿势、写字姿势。
四、作业设计
1、组词:仿访 佛扶 枝技 挥辉。
2、读熟课文。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精读课文,感受我的心理变化。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字组词。
2、听写词语: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
(尝试用上这些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从哪里可以看出?(远近闻名、总是、大、甜)
换词理解能手(能人)、远近闻名(人尽皆知、家喻户晓)。
(2)读好这一段,在评议中明白该读出敬佩的'语气。
过渡:如果此时王大伯出现在你眼前,你有什么问题问他吗?
2、学习第二段
(1)我跟你一样好奇,板书:满怀好奇,带表情读好这个词语,略皱眉。
(2)怎么他的桃子就能结得那么大,那么甜呢?跟着我一起去看一看,问个究竟。
(3)自由读一读第二段。
(4)我看到了什么?(读出相应句子)只见后面都是我看到的情景。
用个词语概括这番情景。(我看到王大伯他们在剪枝。)
(5)再读,说说还从这写内容中读懂了什么?
(剪枝动作熟练、潇洒;慧眼识枝能一眼分辨出有用枝和无用枝,经验丰富;剪掉了许多的枝条)
(6)好好的枝条被剪掉,我看到后的心情或者说表情是什么样的呢?读他问王大伯的话,你可以理解当时的他。
出示: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指导朗读,注意读好怎么、干吗、啦、呢等语气词,读出两个问号表达的当时的心情、神情:着急、不理解、一脸疑惑等。板书:一脸疑惑
(7)看到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王大伯把剪枝的原因告诉了我。同桌一问一答,说清原因。
(8)指名直接对话表演。
(9)从王大伯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条?为什么剪掉它?他留下的是什么枝条?对留下的枝条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
(10)王大伯对不能结桃子的枝条咔嚓咔嚓地剪去,对能结桃子的枝条抚摸,充满信心的说,真不愧是个种桃能手啊!分角色朗读对话。
(11)我听了王大伯的话,不再一脸疑惑,出现了什么变化?板书:将信将疑
结合课文理解将信将疑:半信半疑,一半相信,一半怀疑。
为什么我会将信将疑呢?(种桃能手不会做不利于桃子丰收的事,但剪掉了枝条,桃子不就少了吗?)
(12)指导读好将信将疑时心里想的话。
3、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一读
(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播放图片欣赏美景。(蜂在花中舞,人在树下戏)随机说上几句古诗赞赞眼前景象。
(3)此时的我最盼望什么?
(4)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语气轻松、愉快。
4、学习第四段
(1)桃树春天开花,夏天结果。所以暑假一到,我就来到了王大伯的桃园。这时的我看到了什么景象呢?指名读相应语句。只见后面都是我看到的情景。
(2)王大伯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看到这些桃子的我心情怎样?(惊讶、高兴,即又惊又喜)
(4)读好啊这个语气词中代表的感情,再读我看到的景象。
(5)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
惊的是:大伯的预料成了现实,剪枝果真实现了丰产;喜的是:桃园丰收了,结了那么多光鲜红润的大桃子。
(6)此时的我不禁想起什么?指导读好最后一句话。
(7)现在的我还将信将疑吗?我明白了什么?
(小结:看来减少是为了增加啊。这劳动中也藏着丰富的学问,我们可得好好向生活学习,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呀。
(8)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说说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
学完课文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怎样判断无用枝?怎样剪才合适?等等)
2、小结: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留心周围事物,并且善于思考,就能发现生活中的规律。
四、作业设计
1、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减少是为了增加的典型事例。
2、语气词练习,填一填,读一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附板书:
26、剪枝的学问
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
《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8
一、抓住题眼,引导学生初读课文
文题是课文的眼睛,一般来说,它不是揭示文章的主旨,就是概括全文的内容,或者是文章的线索。教学《剪枝的学问》,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我们可抓住题眼设计问题,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1、什么叫剪枝?2、王大伯剪掉了什么样的树枝?3、剪掉了一些枝条后桃子长得怎么样?这样三问,学生粗读课文,便能从课文中准确地找到答案。
二、扣住字眼,引导学生熟读课文
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这话用在语文课上也很恰当。所谓“石”,就是课文中一些关键的词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理解、咀嚼和回味,从中读懂其涵义。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你别看这根枝条长得粗壮,其实它只吸收营养,不结果实。这种枝条不剪掉,到了春天就会疯长起来,把许多养分夺走。”
学生反复读这段话后,讨论:
1、什么叫“疯长”?
2、枝条疯长了,会产生什么后果?
3、这些粗壮的枝条该不该剪?
扣准了“疯长”这个字眼,学生对“剪枝的学问”就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咬住课眼,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设计课堂教学必须有一个着眼点,这个“点”我们姑且称为“课眼”。这一课的行文是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的.,课文中用了这样四个词语“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教学时,我们可以先把这四个词语板书出来,然后一个一个地引导学生读文理解,内化感悟,在随着“我”的情感变化起伏中,共鸣共振,使之懂得“学问学问,一学二问”的道理,在学文中加厚生活的积累,增强了解生活的情趣。
四、点拨文眼,引导学生精读课文
课文结尾写道:“我又惊又喜,不禁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噢,‘减少’是为了‘增加’,还真是这么个道理!”这句话中,“‘减少’是为了‘增加”’便是课文的文眼,它在课文中常常起着点明题旨、深化主题的作用。
为了加深对这句话的顿悟,我们可以让孩子回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讨论这样四个问题:
1、课文中哪些语句描写王大伯家桃园的?
2、王大伯家桃子长得好吗?你从哪些地方知道的?
3、人们为什么称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
4、假如不剪掉那些闲枝,王大伯家桃子还会长得好吗?要求学生反复咀嚼“‘减少’是为了‘增加”’这句话,从中悟出“只有去除闲枝废叶,才能留住精华;只有卸去沉重的负担,才能快捷行走”的内涵。
《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9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准备]
投影片、教学挂图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指名读。
2.上节课,我们围绕课题提了许多问题,还记得吗?(学生回忆问题)(谁剪枝?为什么剪枝?怎样剪枝?剪枝后结果怎样?)
3.今天,我们就围绕这几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1-2自然段
放声自读这两个自然段,看看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1.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1)出示能手,齐读,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能手?(指导说话)
(2)从哪儿可以看出王大伯是种桃能手?
2.出示句子:
(1)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
(2)他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
指名读、男女生分组读、齐读
3.王大伯和几位叔叔是怎样剪枝的?(指名做手势)
4.过渡:看着一根根枝条被剪下,作者产生了什么疑问?
出示句子:我着急地问: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指名朗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王大伯看我有疑惑,怎样对我说?
1.自读第三自然段,划出王大伯说的话。圈出你以为与剪枝有关的词句。
2.谁来读一下王大伯说的话。
3.用因为……所以……来介绍为什么剪枝?(指名练说)
4.齐读王大伯的话。
5.作者对王大伯的'话是相信还是怀疑?(书上哪个词语是这个意思?)
(1)出示将信将疑,作者怀疑什么呢?
(2)指名交流,板书:
减少--枝条增加--产量?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春天到了,桃园里很美,也很热闹,想不想去看一下。好,老师这就带你们去。
1.教师范读,学生闭眼,边听边想象。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交流)
3.自己读,挑最喜欢的句子有滋有味地读。
4.指名读最喜欢的句子,谈谈体会。
5.试背,评议。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暑假里,作者又一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他看见了什么?
1.口头填空: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的桃子。
一个个桃子仿佛()。
2.怎样写的,我们一起读一下。(齐读)
3.此时,作者心里又惊又喜,他明白了什么?
4.出示句子:噢,减少是为了增加,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板书:减少--增加
5.减少什么?增加什么?我们再来读一下王大伯说的话。(齐读)
6.指名回答,板书:(擦掉?)(减少的那些枝条对桃树来说是不利的因素)
7.你能举一些生活学习中常见的减少是为了增加的例子吗?(指名举例)
如:(1)小明背英语单词,每天背100个,十天下来,他只记住了50个。后来他改变方法啊,每天背10个,10天后,他记住了100个。
六、布置作业
1.挑选喜欢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减少--枝条——不利因素
剪枝的学问
增加--产量——进步和成功
《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10
设计理念:
1、以情为基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语文的重要特点是“情”,注重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教学从情入手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师全情感染下,学生切己体察、感同身受地与文本对话。
2、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本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知道“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悟为强音,加深学生认知的深度。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感悟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课堂行为,并影响和改变学习的质量。因此,教学中我通过文字信息“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等让学生从材料中去接收、挖掘、内化,在感悟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出文字的含义,品味出字里行间的意境。
文本解读:
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启示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
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我”“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的心理变化为线索,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娓娓到来。最后,“我”的感悟写得含蓄蔚籍,虽未一语道破,但读者心中自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剪枝是为了来年能收获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学会取舍,向有经验的人学习。
教学重点:
从三次进桃园的所见所感中领悟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民乐《苗岭的早晨》。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读课题
1、同学们,有句俗话说得好:生活处处皆学问。学问的意思就是——知识。你的学问都从哪儿来?(书本、老师、生活、父母……)其实获得学问的途径有很多,只要留心观察,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的各个行业都有它的学问。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桃园,看看果农能教给我们什么学问。
2、师指板书,谁来读一读课题?
3、剪枝究竟有什么的学问呢?我们不明白,小作者一开始也不明白,后来他三进桃园,经过王大伯的介绍,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终于弄明白了。
4、出示: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
(1)、老师带来了四个词语,你会读吗?这四个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
(2)、这四个词就是小作者三进桃园,弄明白“剪枝的学问”的过程中发生的心理变化。
(3)、同学们,读词和读课文一样也要读出感情,比如(师范读)会读吗?(指名读)
(4)、带着你的感受一起读一读,好吗?
二、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1、早就耳闻王大伯家种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我很好奇,他是用什么办法让桃子年年丰收的呢?于是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满怀好奇地走进了桃园,可眼前的一幕让我一脸疑惑。
(1)、“我”看到了什么?小声地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①、指名说。怎么剪的?接着往下读。
②、“咔嚓、咔嚓”、“剪刀挥舞”说明了什么?读出你的理解。如果是你,也能剪得如此娴熟吗?这正说明了王大伯经验丰富。
(2)、而“我”的疑惑是什么?(指名说)此时是什么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来问问王大伯吧。
是呀,这么好的枝条剪下来,能不让人心疼吗?(再指名读)
(3)、体会的好就一定能读好,让我们一起读第二自然段。
2、看到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王大伯又是怎样解开“我”心中的疑团的呢?
(1)、指名读王大伯的话。(出示)
①、王大伯剪掉的是什么枝条?(“只吸收营养,不结果实”、“疯长”、“夺走养分”)
②、王大伯一眼就能识别出这些枝条,如果是你能识别出吗?这不正说明了王大伯经验丰富,不愧为种桃能手吗?
③、同桌分好角色,一人读“我”的问,一人读王大伯的答,来练一练两人的对话,马上老师请人上前表演。(1—2组表演)
(2)、接着,王大伯又是怎么做的?
①、指名读后出示。
②、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抓住“抚摸”、“充满信心”去理解)
正因为王大伯经验丰富,他才充满信心地说——(引读句子)
③、王大伯通过他的语言、动作向我解释了剪枝的原因,我们再一起来读读他的话。(齐读王大伯的话)
(3)、听了王大伯的话,你信吗?
①、信。为什么?(王大伯是种桃能手、总是那么大,那么甜)看来你是王大伯忠实的“粉丝”,对他的话深信不疑,那你就用敬佩的语气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吧。
②、不信。为什么?(尊重学生的观点,不要急于否认)老师和你一样也不相信,正所谓“眼见为实”,我的怀疑是什么?(指名读)小作者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半相信,一半怀疑,这就叫将信将疑。(分男、女生读句子)
3、真的能象往年一样结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吗?为了揭开心中的谜团。春天,小作者再次走进桃园,这次他又有什么见闻和感受呢?让我们一起随小作者去看看吧。
(1)、边欣赏边听老师读。
(2)、你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3)、此时你最想说什么?能读出来吗?(齐读第四自然段)
(4)、春华秋实,桃花谢了,就要结桃子了,这似红云片片的桃林该结出多少桃子呀,我站在树下入神地凝视着盛开的`桃花会想什么?(指名2人读“盼望”的句子)
4、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桃子成熟的夏季,“我”第三次走进桃园,看到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课文最后一段。
(2)、指名读看到的情景,再次走进桃园你有什么感受?(指名3—4人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句子,体会桃子的“大、多、甜”)
(3)、小作者的心情是什么?他“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这又多又好的桃子是怎么得来的?
小结:也就是减少了桃树上无用的枝条,而增加了桃子的产量。(相机板书:减少枝条,增加产量)
(4)、不仅是种桃树,其他果树也需要剪枝,剪什么枝,留什么枝,怎么剪可都是学问,农业生产中的学问可真不少呀!
(5)、除了桃子大丰收让小作者喜悦之外,还有一喜,想知道吗?齐读最后一句。
①、原来他还收获了一个道理呢,再读读去年王大伯剪枝时说的话。(学生自由读)
②、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是呀,这就是剪枝的学问,也正是王大伯在众多种桃者中成为能手的原因。现在你对王大伯的话还怀疑吗?而是深信不疑,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三、总结
王大伯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深深地明白了减少无用的枝条,是为增加桃子产量的道理。因此他必须舍弃那些看上去粗壮的枝条,所以我们也要象王大伯一样学会取舍,其实这个道理还藏在我们生活的许多地方。比如小红想学舞蹈、又想学美术、还想学音乐,可是她发现这三门都学得平平,因此第二年她舍弃了其中的两门,花更多的时间学其中的一门,结果这门成绩突飞猛进,这不正验证了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吗?
同学们,我们生活中的各行各业都有它的学问,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多向王大伯这样经验丰富的人学习,就一定会获得更多的学问。
《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以“我”的心理变化为主线,抓住带有“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这四个词语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剪枝的学问,揭示“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懂得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
教学重点:朗读感悟,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明白剪枝的学问,揭示“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准备:制作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引领导入,直奔心理变化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剪枝的学问》。
2.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自然段,知道王大伯是一位——种桃能手,他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
3.为了探寻其中的秘密,“我”三进桃园,第一次是在——去年冬季的一天,第二次是在——春天,第三次是在——暑假。每次去,我的心理都在发生着变化。
4.请大家读读课文,把带有“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这四个词语的句子划出来,再读一读,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5.交流划出的句子,相机板书: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
6.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心理变化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桃园体验一下吧!
二、学习二、三自然段,探寻桃子又多又大之疑
1.请大家读读第2自然段,把你到桃园看到的情景告诉大家。
2.学生自读后交流。
师随机引导:△“我”是带着怎样的好奇心理走进桃园的?
△从“挥舞” 中体会到剪枝技术的熟练,从“一根根”中体会枝条剪掉得很多。
3.换作是你,看到这情景,会怎么想呢?(很着急、很疑惑……)
4.出示“我”的问话,指导朗读,体会着急、疑惑的心理。指名表演“一脸疑惑”的样子。
5.出示王大伯说的话,指导朗读,理解意思。(剪去的是只吸收营养,不结果实的枝条;如果不剪去这种枝条,就会影响其他枝条开花结果。)
6.分角色练习对话。
7.对那些留下的枝条王大伯又是什么态度,他是怎么认为的呢?(围绕“抚摸”“充满信心”进行理解感悟,指导朗读。)
8.听了王大伯的话,我是怎么想的呢?
理解“将信将疑”,指导读出语气,指导学生把“这些”说具体,让句子更加具体明白。
9.体会着“我”“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这些心理变化,读读第2、3自然段,再看看插图,图文对照,你能发现图文有什么不吻合的地方吗?
10.鼓励学生说说插图与课文不相吻合的地方,并告诉学生学习要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这样才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感受桃花又多又美之乐 (出示课文,配乐)
1.春天到了,桃树上的桃花开得怎样呢?请大家读读第四自然段。
2.读后交流:你感受到了什么?说说你是从哪些词语、句子中体会到的?
结合学生交流,指导朗读句子,抓住“红云片片”“满树”体会桃花很多很美,抓住“欢天喜地”、“奔跑、嬉戏”等体会“欢”。
3.课件出示“满园的桃花”“满树的桃花”,感受桃花的旺盛,指导学生带着满心的期盼,读好最后一句话。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领悟桃子又多又大之喜
1.桃子究竟长得如何呢?自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2.读后交流,感受到桃子的“多”“大”,照应前文的“那么大,那么甜”“更多更大”。
3.体会作者的“又惊又喜”。
4.哪个字最能表达出作者“又惊又喜”的心理?
5.这惊,这喜,哪个字最能体现?请你大声地表达出心中的惊喜。(指导读好“啊”,由衷地发出感叹,指导读好描写桃子的`句子。)
6.我又惊又喜,不禁想起——那番话——哪番话?谁来读一读。(出示句子)
7.现在还怀疑吗?
出示句子:我将信将疑:剪去这些枝条,来年真的能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吗?
谁来把这句句子改一改,表达心中的确信无疑。
五、揭示道理,拓展知延伸
1.学习了课文,你一定明白了剪枝的学问是什么,请同桌先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相机板书:减少 增加
3.种桃的秘诀不仅仅是剪枝,老师给大家看一段录像(录像内容:果农摘去桃花、摘去小桃子),你一定又发现了什么。(减少为了增加)
4.赠言:只要你留心观察,做个有心人,你会发现生活处处有学问。(出示句子: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
5.师生对话: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现还有哪些事例也包含着“减少为了增加”的道理?
例:农民给棉花剥去雄枝,让其他的枝条结出更多的棉桃。
例:给月季花剪枝,来年长出更多的枝条,结出更多的花蕾。
例:比如我们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三项规定后,我们不再整班留下来补课了,我们的书包轻了,我们重复机械的作业少了,但我们的校园生活更丰富了,同学们参加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得更有兴趣,发展更加全面了。
板书: 26 剪枝的学问
减少( )
种桃能手
增加( )
【《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剪枝的学问》语文教学反思(精选10篇)11-02
《剪枝的学问》教后反思(通用11篇)10-28
学与问教学设计搭配的学问教学设计11-19
语文《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范文01-16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剪枝的学问》听课心得体会(通用10篇)11-17
小学问04-26
小学问04-26
学问老爸06-18
鸡蛋的学问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