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优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优秀1
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惊恐、恶劣、深邃、迎风迎吭、肃然起敬、形态各异、酷热、铺天盖地、美不胜收、载歌载舞、豁达开朗、随风摇曳”等词语和生动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特点,感受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3、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另外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和田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人以苦为乐的民族风情
教学难点: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动漫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图片、学生搜集有关维吾尔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习惯风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回顾引入:
1、回忆:同学们,第二单元课文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个专题,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请大家回顾一下,通过前三篇课文的学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小结导入:是啊,“面是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些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令我们耳目一新。现在,我们一起走进最能代表维吾尔族风俗特点的和田维吾尔。
3、欣赏动漫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看后说说维吾尔人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刚才我们通过风光片对维吾尔风情有所了解。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通过文字来更多的了解维吾尔族。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文:做到正确、流利,说说你从文中了解到了维吾尔族哪些风俗习惯?
2、快速浏览:这些习惯表现了维吾尔人的哪些特点?画出能够反映和田维吾尔人性格特点的语句。
课件出示:读一读:
▲六年前的一个夜晚,我感受了和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
▲和田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
▲和田地处大漠边缘,那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扼杀维吾尔人爱美的天性。
▲没有歌舞,维吾尔人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3、讨论:最能集中反映和田维吾尔人性格的是哪一句?
三、重点探究,品味赏析:
1、出示结尾句:齐读“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2、默读课文:结合所画句子与课文中的具体描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随机引导。
(一)豪气与乐观:
(1)在铺天盖地的沙尘暴袭击的黑夜,一个汉子迎风印吭,热烈激昂的歌声饱含着对黑暗与沙尘暴的蔑视,表现了和田维吾尔人的豪气与乐观。
(2)作者是怎样使我们体会到这一点的?(对比)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酷爱土地
(1)“民以食为天”,和田维吾尔人吃几乎都离不开土地。
(课件出示:饮食图片)
(2)把衣服铺在沙漠上晾晒。
(3)有感情的朗读:和田维吾尔族人的吃穿都离不土地,他们对土地爱地多么深沉啊!
(三)爱美
(1)读一读:为什么说手爱美是他们的`“天性”?
(2)画出打比方的句子,体会“美不胜收”。
(3)小结:维吾尔人爱花、种花、雕花、绣花、衣着如花,他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依然爱花、爱美、美好的生活着,这是多么坚强的民族呀!
(四)能歌善舞:
(1)不受任何限制,想跳就跳
(2)聚餐目的不在于吃,而在于载歌载舞。
(课件出示:载歌载舞的图片)
(3)学生表演(新疆小姑娘才艺展示)
四、提升认识,体会写法:
1、齐读最后一句
2、浏览全文: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地域风情和民族风俗的?
(1)全文和每段都有中心句,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2)前后照应,总结强调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3)描写生动形象,语言优美。
五、拓展延伸:
1、小结:除了这些,对于和田维吾尔族,你还有哪些了解?
(课件出示:有关和田维吾尔的图片)
2、这样的民族你想用什么形式来表达你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3、对于其他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你了解多少呢?
作业超市:
1、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
2、“小导游”:为和田维吾尔编写导游词。
3、设计广告:为和田维吾尔设计一条广告语。
4、手抄小报:办一份小报展示各少数民族的民风习俗。
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优秀2
【说教材】
《和田的维吾尔》一课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中的第九课,本组课文的单元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表现出来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
【说目标】
新疆的和田地区和维吾尔少数民族对于我们常年生活在上海的学生在感性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空白,因此很有必要使用一些感性直观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很好地进入教学情境中。对于文中关键性的词句的品读、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小标题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用小标题的方式来组织文章的众多材料是本文的写作特色,因此理解小标题的内涵与文章主旨的关系及其在材料组织上的作用是在教学中解决“长文短教”的有效突破点。
说重难点:
1、学习并积累“酷热、铺天盖地、美不胜收”等词语和生动的句子。
2.了解“和田的维吾尔”的特点,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维吾尔乡村风情及他们虽苦犹乐的精神风貌。教学重难点通过独立阅读和交流探讨,感受和田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人的以苦为乐的民族风情。
【说教学准备】本课的学习需要一些图片并搜集课外资料。让学生视野开阔。了解更多。
1.维吾尔风情图片和民歌
2.学生朗读课文两遍。制作小报。
【说策略】
处于高年级的'学生就应该学会自学,学会质疑,因此,本课的学习要通过诵读、品读、体悟、讨论来完成。
【说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说说对维吾尔族的了解。
(如能歌善舞、热情、漂亮等。)
2、对维吾尔族除了我们所知道的这些,还有着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现在,我们就走进和田的维吾尔。(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说一说你了解到了维吾尔族哪些风俗习惯。
(如,日常食品馕、烤肉和“库乃其”都是在沙土坑中烤制成的;把衣服铺在沙漠上晒干;天生爱花;能歌善舞等。)
2、快速浏览,画出能够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或精神的语句。
3、讨论:最能集中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的是哪一句?
(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三、深读品悟,感受地域与民族风情
1、默读课文,结合画出的句子,与小组同学交流:和田维吾尔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大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随机指导:
⑴豪气与乐观的维吾尔族:
①轻声读第1自然段,想像这段话所描写的情景:黑夜,铺天盖地的沙尘暴中传来热烈激昂的歌声。这歌声饱含着对黑暗与沙尘暴的蔑视,以豪气与乐观超越了可怕的黑暗与自然。
②找一找文中的对比:被沙尘暴统治与破坏的夜──热烈激昂的歌声;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倾听──驾着马车迎风引吭高歌。这样的对比中不由得让人对和田维吾尔民族的豪气与乐观肃然起敬。
③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⑵酷爱土地的维吾尔族:
读一读2、3自然段,和田维吾尔人的生活中,哪些与土息息相关?① “民以食为天”,维吾尔族人的吃几乎离不开土。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作者的惊叹。
②把衣服铺在沙漠上晾晒。想象那样的情景:在寂静广阔而又单调的沙漠上,各色的衣服犹如巨幅抽象画。而能够在这样的背景下画出如此有创造力的画家,只能是热爱生活、热爱土地的维吾尔人。
③和田维吾尔人的吃和穿,都离不开他们深深热爱的土地。
⑶爱美的维吾尔族:
读一读第5自然段,为什么说爱美是他们的“天性”?
①画出作者打比方的句子,体会“美不胜收”。
②爱花、种花、绣花,衣着如花,姑娘似花,维吾尔族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美丽地生活着,正像坚强的花朵,在最贫瘠的土地上仍然尽情地吐露芬芳。
⑷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
“没有歌舞,维吾尔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经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提升认识,体会写法
1、结合全文,说说对句子的理解,“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2、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地域风情和民族风俗的?
(全文和每段都有中心句子,使文章脉络清晰,易于把握;描写细腻,语言优美。)
3、选择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或语段抄写下来。
【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06-02
和田的维吾尔语文教学反思04-12
六年级语文《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03-09
六年级语文《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3篇03-09
飞扬——《和田的维吾尔人》读后感07-03
养花优秀教学设计优秀01-20
《养花》教学设计优秀02-26
白杨优秀教学设计05-26
《江南》优秀教学设计05-27
《掌声》教学设计优秀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