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我想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想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想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注意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
2.写父母对自己的爱要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
教学重难点:能选择一件典型的事例,通过细节描写,表达出真情实感。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指导习作,真情诉说; 第二课时:引导交流,赏析修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起情感
1播放课件(当你还小的时候,他们??) 2他们指谁,从这组漫画你想到了什么?
3生命中,爸爸、妈妈是我们最亲的人,他们教会了我什么?请按这样的句式说一说:爸爸、妈妈,您教会我-------(板书:您)
4生活中,爸爸妈妈是我们最真的人,看见这字眼,你的脑海中想起了赞美的“爸爸妈妈” 哪首诗,哪曲歌,哪段文字?
5生说
6母亲的浓浓深情都含在那一针一线中,让我们诵读《游子吟》
7母爱就像一条彩色的长河,永远流淌。部分女声诵读《母爱如水》 8父爱是一座大山,坚韧挺拔。部分男声诵读《父爱如山》
9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父爱与母爱,面对着爸爸妈妈,你一定有话说。可是,有些话说不出口,或者不方便说,怎么办呢?可以写下来。(师板书:心里话)
二、心事谁能解
1小调查:平时与父母交流的同学有多少?
2老师列举生活中事例:深入体会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
三、回忆生活,体验真情 1课件出示导语:
爸爸妈妈,那天我真的很伤心。?? 2学生读导语
3选择自己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
3选择具体事例说清楚(板书:说事例,要具体)
刚刚说了一句话,如果就这句话让爸爸妈妈看到了,爸爸妈妈明白你为什么伤心,为什么感到有趣吗?所以,交流应该要把具体事例说清楚。
四、明确要求,疏导倾吐 1出示习作要求
2四人小组说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话
3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说事例,讲具体)
五、写法指导,懂得表达
(一)抓细节,打动人
1教师设置情境,出示例文
2文章什么地方打动了你?(板书:抓细节,打动人)
(二)写真事,露真情
1对比品读,明确写真事,露真情
每次放学回家,妈妈都很烦。(生读)
2老师再加一句子,请一个同学读,想想加这句话跟没加这几句话有没有区别?区别在哪里?
3师:你真是小小文学评论家。把感受写进作文叙述中(板书:写真事,露真情)
4片段练习,请同学们在后面补上你的感受,补上你的看法。
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在给我扇扇子,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到学校接我,一把雨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打在妈妈身上。啊;有一回我病了,妈妈抱着我去医院,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她着急地哭了。啊, 。我在妈妈的爱里一天天长大。
六、个性习作,彰显自我
七板书设计
说事例 要具体 您
抓细节 打动人
心写真事 露真情里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引导交流,赏析修改。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1.大家都看到了自己的习作了吗?发现了什么?
2.你们知道老师在你们习作稿上标注的.这些符号各代表什么意思吗?
3.小结:对,符号也是一种语言。今天我们就要学会用这些符号来修改自己的习作,让你习作中的语
二、提出目标,明确任务
1.回顾习作要求:我们先回忆一下,老师在布置习作时,给大家提出了哪些要求?
2.揭示、板书课题:很好,大家都记得这些要求。在你们的习作中,同学们都把自己想对父母说的事情写了下来,而且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真改一改自己的习作,让自己的习作内容更具体,语句更通顺。
三、分享语段,感悟写法
1.同桌分享精彩语段:很多同学的作文里都出现了波浪线。赶快把你们写的精彩句子读给你的小伙伴们听吧!让他们也能分享你的快乐!
2.全班交流精彩语段:优秀的习作是全班的财富,应该让大家来共同分享。现在我们也一起来分享我们班的同学写的精彩段落。
3.自由读,评议:大家再小声读一读这段话,然后告诉大家你喜欢哪些词语或句子,再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样说就有理有据了。(学生自由汇报、评改,教师点拨)
4.小结:是呀,这位同学写了一件事,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结合在一起
写,因而内容写得很具体。希望大家学习她的这种表达方法。
四、读中修改、掌握修改方法
1.过渡:老师这里还有两处语段想让大家来评一评、改一改。
2.出示一处有错别字,且语意重复罗嗦的句子,引导学生修改:你觉得这段话写得怎样?你们尝试着把这段话修改好。
3.出示一处写得不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修改:你能把这个内容说具体吗?
五、修改习作、交流评议
1.师:下面请大家按照刚才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把你们观察到的和感受到的内容写准确、写具体。
2.引导同伴互改互评:如果你在修改习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可以向你组内的小伙伴请教。如果你已经修改完了,请把你修改后的内容读给小伙伴听,请他为你评一评。
3.交流汇报:谁愿意把自己修改后的内容和我们一同来分享?
4.引导再评:听了自己同学修改后的习作,请你再来评一评,或者说一说你的感受。听了同学的意见,你们自己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六、回顾整体、体验成功
1.畅谈学习收获:同学们,上节课老师指导大家怎样完成习作,这节课我们又一起学习了怎样修改自己的习作,分享了自己的习作成果。大家有什么收获吗?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是的,其实写作文并不难,写出好的作文也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样遥不可及。只要你们平时认真观察,注意积累,然后在学习中不断修改、推敲,你的作文就会大有长进。
3.作业:将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家人听,还可以大胆地投寄到你们平时喜欢阅读的刊物上,让更多的人都来分享你们的习作。
我想教学设计 篇2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我知道你们都喜欢看《大风车》中的“奇思妙想”的节目,其中,有一句最响亮的口号是什么呀?(指名说)让我们一起喊(预备起):让想像飞起来!声音还挺响亮的,你们想不想也放飞自己的想像呀?这节课让我们再次去感受冬冬那美好而又神奇的想象吧!
二、情景欣赏整体感知
(播放课文录音)
刚才,小朋友们看得非常入神,听得也十分认真,谁来告诉我们冬冬有哪些神奇而有趣的想象呢?
1、学生交流感受。
你觉得冬冬的哪一个想象最神奇,最有趣呢?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85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儿歌。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儿歌。
三、细读诗歌体味情感
你觉得冬冬的哪一个想象最神奇、最有趣呢?(指名说出自己不同的感受。根据情况学法指导)
(一)指导学习第三节
这么多小朋友都喜欢这一节,读读吧,希望通过你们的朗读使其它的小朋友也喜欢上这一节。
1、指名读文,学生评价。
师:读得真好,文中“柔软”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柔和,不坚硬)
2、理解“柔软”一词。
谁来说一说这个“柔”字怎样写?(上面是一个矛字,下面是一个木字)
3、学生书写“柔”字。
师:长了眼睛的风筝在蓝天上自由地飞翔,它看到了什么呢?
4、学生自由说看到的景象。
师:冬冬的想象是这样的神奇,我们也随着冬冬一起飞上蓝天,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什么?(板书:飞上蓝天)(我们看到了雄伟的万里长城,看到了浩瀚的大海,望到了金色的稻田——)
5、学生想象在蓝天上看到的情景。
师:小朋友们的想象跟冬冬一样神奇、美妙,那课文中为什么说“蓝天是我们的课堂”呢?
4、指名回答。(因为作者可以在天空中学习。因为作者可以在天空中认识世界。)
(是的,飞上蓝天,更加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认识了世界。这是多么美好的一种感受啊!谁能读出。
5、指名再读这一节。
师:美丽的风筝载着我们美好的理想飞向蓝天,我多想和你们一起走进神奇的蓝天课堂。
6、小结学法。
请小朋友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这一节的?请小朋友们按照这种方法自学其它三节,也可以重点学习你最感兴趣的那一节。看我试范:先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找出能表现神奇、有趣的词句,然后展开丰富的想像,读了这一节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最后通过朗读把你的'感情表达出来。下面开始读书吧!
(二)汇报第一节
过渡语:谁来汇报冬冬的第一个幻想?
学生读文。
请小朋友们看这个“悠”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呀?
学生写“悠”。
(悠哇,悠——此时,我们仿佛在干什么?)
(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2、指名学生读文。
(三)汇报第二小节
过渡语:多善多美的桃花呀!我真的被陶醉了!冬冬想变成桃花,去装扮美丽的大自然,我也想变成花朵去点缀大自然呢!冬冬还有哪些愿望呢?谁来汇报冬冬的第二个幻想?(板书:变成柳树)
指名读。
(“绿色的篷帐”指的是什么呀?由绿色的篷帐你想到了什么?)湿软的土地上,绿柳成荫的美景。
2、学生想像。
(课件展示)孩子们,你们看,春雨过后,你会发现柳树又有什么变化呢?(叶子更绿了,更繁茂了,在不知不觉中,柳树一点点地长大了。)(指导朗读“长啊,长—长成一座绿色的蓬帐”)
3、女生读第二节
(四)学生汇报第四节
冬冬的想法可真多,(对照板书总结)他还有什么想法呢?谁来接着汇报第四节。
1、指名说冬冬的第四个幻想。
师:冬冬的幻想如此神奇,我也想来来读读儿歌了,小朋友们你们给我这个机会吗?
2、学生听老师范读第四节儿歌。
师:你们觉得我读的怎样?谁想象老师这样也来读这节儿歌呢?
3、指名学生读第四节儿歌。
师:这位小朋友读得比老师还要好,我真得很佩服你们,那其他的小朋友也想不想来读这节儿歌呢?好吧,我们来男女生合作读这一节,好吗?“变小草,变小花”女生读,“绿得生辉,开得漂亮”男生读,其他的语句男、女生一起读,明白吗?
4、男生合作读第四节。
四、拓展训练升华主题
小朋友们带着美好的梦想飞向远方时,千万不要忘了哟,还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我们会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呢?请小朋友们在小组中说一说。(学生讨论)
讨论: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交流讨论的内容。
过渡语:是啊!小朋友们都长大了,想出去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但是,不管去哪里,一定要先家人商量商量,记住了吗?冬冬的想象真有趣,谁愿意美美的读一读这首儿歌?(找四位小朋友各读一节,全班齐读最后一句。)
3、美读儿歌。
五、自由练笔续编诗歌
今天,我们一起分享了冬冬神奇而有趣的想象,你们的心中一定也有许多有趣的想像吧。那么你能不能仿照儿歌前三节的格式也来编写一节儿歌呢?看谁写得最好。(学生练笔)
六、课堂小结情感熏陶
孩子们,我们梦想是那样的有趣、那样的神奇、那样的美好,为了实现美好的梦想,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一起飞翔吧!
我想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我"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小朋友。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孩子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
二、教学重点:
1、通过读,了解词句的意思。
2、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7课《我想弄明白》(板书)
(二)新授
1、齐读课题。
2、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3、过渡: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到文中看看吧!(这是一篇诗歌)
4、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这首诗歌一共有几小节
5、文中的"我"想弄明白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一遍课文,边读边用括号画出来。(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然后请你在同桌之间或小组内交流,告诉大家。
6、他想怎样弄明白它们呢你从第几小节的哪名看出来的(指导朗读)
7、这样做会把玩具都弄坏了,他家长能让吗从哪句看出来的(指导朗读)
8、如果是你,你怎么办文中的"我"的态席什么样的从哪句看出来的(指导朗读)
9、他为什么这样做
10、过渡:我想有些同学在家里也拆过玩具吧!你有哪些想弄明白的问题(发散回答)
11、即然想要弄明白,那么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比如玩具拆坏了,装不上就往那一扔。应该想尽各种办法,把它们弄明白,如果你遇到困难解决不了,你怎么办(发散回答)
12、文中的"我"也是一个非常有志气的孩子,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指导朗读)
13、文章最后两句说的是小作者的`远大理想,你觉得他会实现吗为什么(读出坚定的语气)
14、小结:看到文中的"我"都有这么远大的理想,要造出什么你有什么理想吗怎样能实现呢老师也有坚定的信心想信你们能实现。
15、让我们再来读一遍这首诗歌来结束这节课。
我想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背诵这首诗,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会写本课9个生字,识记8个生字,继续渗透和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3、培养学生大胆的幻想和想象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
1、识记生字,感情朗读。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3、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拓展习题
1、比一比,组成词语。
摇()营()谷()汲()
遥()管()容()吸()
2、仿照第三段编写一段诗歌,
教学准备:
字卡,课件(根据诗歌内容制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悄悄长大。随着年龄增长,你们心中肯定有许多美好的愿望。谁想说一说自己美好的愿望是什么?(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的愿望可真不少,我们的小朋友冬冬也有自己的愿望,并且希望大家和她一起分享。同学们愿意吗?板书课题:我想
二、初读诗歌、随文识字
1、师: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把这首诗读两遍,你愿意用什么方式读都可以。(自己利用一切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如:查字典、问别人、查找字条等)
2、自由朗读诗歌,自学不认识的字。(师巡视参与。表扬查字典的学生、小组合作识字的学生)
3、交流识字方法。
师:通过学习,你们认识了哪些字?能把你认识字的方法推荐给大家吗?
生可能:“谷”就是“八”加“人”加“口”。
“丫”就是一棵树上两个杈。
“软”由“车”加“欠”组成;“汲”是“吸”去掉“口”加三点水;“堂”是“尚”下面加“土”;铃声一响进课堂。
(师要适时鼓励,表扬孩子的这些创新、发明,总结更好识字法)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小组内互读课文,说说冬冬都有哪些愿望?分别是什么?
2、交流诗歌内容,理解冬冬的愿望。
一小节:我想变做美丽的桃花,引来欢唱的布谷鸟。
二小节:我想变做扎根土地的柳树,长成“绿色帐篷”。
三小节:我想变做长着眼睛的风筝,在蓝天上学习。
并引导学生想象“都望到了什么”?为什么说蓝天上是我的课堂呢?
四小节:我变做小花、小草,变做柳絮和蒲公英,飞到“遥远的地方”。
发散思维: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飞到那里干什么?
五小节: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飞到遥远的地方,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3、指导朗读诗歌。
尤其是前四小节,每小节的倒数第二行,如“悠哇,悠哇”、“长啊,长啊”、“望啊,望啊”、“飞呀,飞呀”,要读的悠远、遐想。
4、默读课文、想象画面
(1)师:冬冬的愿望多么美妙。你能边默读边想,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吗?
(2)学生活动:边读边想。
(3)指名说说都想到了什么?(如鸟语花香、蓝天白云……)
师:看来同学们都读懂了课文。让我们带着美好的愿望,再一起感受一下吧。(播放课件:与诗歌内容相应的情景)
5、美读课文、练习背诵
(1)选好自己喜欢的小节,大声地、美美地读几遍,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2)指名美读,师生评价。
(3)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指导难字、练习书写。
师:这节课,先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法斋。
(1)指导难字。(出示要写的.字)
师:哪位书法家愿意为我们指点几个难字的写法?
学生可能指出:“悠”别忘了中间的竖;“营”要与“管”区分开。
(2)练习书写。
(3)组织评价。
二、思维发散、拓展延伸。
师:我们一起分享了冬冬的愿望。同学们是不是也有许多想法要说呀?那就展开你的想象,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吧。
(1)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2)班内交流,师生互相评价。
师:同学们的想法也很新奇,如果写下来,也会是一篇好的诗歌。你们能仿照课文第三小节把自己的想法编成诗歌吗?
(3)学生练笔。
(4)交流点评。
三、布置作业。(下面三项作业你可以任选两项来做)
1、把这首诗中你喜欢的词语抄一抄。
2、把这首诗歌有感情的读或者背给家长听。
3、向你的爸爸妈妈说说你的愿望。
我想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我想》是一首清新悠畅的小诗,全诗以"我想"为主线,以独特的视角,亲切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好,道出了孩子们置身春天的遐想,勾勒出一个纯真的精神世界与想象世界……字里行间充满了童心,童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想自悟,来拓展课文内容,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能续写课文,培养想象力。 2,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1,读中感悟
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之一,新课标提倡学生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对教材理解把握的深度,并不是学生理解课文的标准和尺度,教学时要始终坚持"浅化理解"的原则,要给学生的读书体会留出余地。不需要教师作无意义的"深刻剖析",要重视学生读的训练,朗读与理解相结合,体会到什么程度就读出什么水平,读出自己对文章的独特体验。
2,读写结合
读的过程就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过程,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对故事的情趣有了更深的体验,完成从语言到思维再到语言的完整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检查学生对文中词语的掌握情况
花苞 悠荡 湿软 汲取 篷帐 柔软 明亮
营养 风筝 柳絮 遥远 蒲公英 布谷鸟
大屏幕出示,学生领读,开火车读,抢读
二、读课文,感悟情感
1、自由读课文,相信大家一定会把课文读的更好,请你再来美美的读一遍。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心去体会小女孩的愿望,注意读出诗歌的'感觉。
(学生读课文)
2谁、来说一说小女孩有哪些美好的愿望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3、指名分段读,讨论:你觉得小女孩想的怎么样
4、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入以下教学。
分段学习儿歌。
第一小节。
(1)出示内容,指名读,说自己的感受。
(2)讨论,质疑,重点理解:悠荡(动作演示),"悠出布谷鸟的声声歌唱"
(3)组内互读,表演读。
(4)指名读,评议。重点指导朗读"悠哇,悠——
悠出布谷鸟的声声歌唱。"
a、出示句子,指名读。
b、 师范读。注意"——"(破折号)的语气。
c、 生练读,齐读。
d、 出示第二,三,四小节中相同的句式:
"长啊,长——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望啊,望——蓝天是我的课堂。"
"我会飞呀,飞——飞到遥远的地方。"
5、自由学习第二,三,四小节。
过渡:课文的后几个小节还向我们介绍了小姑娘的各种想法。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的二,三,四小节,喜欢哪一节就多读几遍,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有什么不懂的 和你周围的小伙伴交流交流。
(1) 自由读课文,交流。
(2) 全班讨论,交流。
6、指名读二,三,四小节,边看图画教师边引导读。
7、请全班同学一起来朗读,带着最饱满的热情,伴随着音乐,放飞小女孩的美好愿望。
三、开放练习,续编诗歌
1、同学们,这画面美吗 是呀!在无垠的宇宙中,在广阔的大自然中,美好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你们想不想当一回小诗人,也来创作一首诗歌,表达你的美好愿望。
2、出示句式:
我 想 把 眼 睛
装在_____________
看______________
瞧________________
___啊,_____——
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
3、指名创编。
我想教学设计 篇6
本课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充满幻想和想象的诗歌,谢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接在桃枝上,把脚丫连载刘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重在土地上。作者携着一颗童心,在春天的阳光里尽情地想象。全文用结构基本相同的四小节描绘了四幅画面,表现了美好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愿望,最后两句巧妙结尾,浓浓童趣跃然纸上。设计意图:
童年是充满纯真和情趣的时光,也是令人留恋的时光。孩子从咿呀学语就听着妈妈的故事长大,其中也不乏儿童诗。上学后,孩子也接触到了很多的充满神奇色彩、语言优美凝练的儿童诗。这些优美的诗作,带给孩子们无限遐想的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的语言。特别是描写儿童生活中童真童趣的诗,学生更是喜爱。教学中紧扣“想”为诗眼,抓住诗文的重点词句,结合多媒体手段,创设优美的“境”,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反复地朗读,理解诗的内容,并启发学生用优美的诗意语言,抒发自己的情,达到充分地体会、理解、创设诗句的意境的目的,从而调动学生以丰富的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创新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本课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结合诗歌的写作特点,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语言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多种形式朗读,理解诗人的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大胆想象,仿照课文前三节再编一段。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会认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重点指导“谷、柳、英、商”4个字的书写。
2、理解“汲取、篷帐”“悠荡”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整体感知诗歌的音韵美。
3.结合本诗的写作特点,大胆想象,仿照诗歌的前三节再编写一节。从而感受大自然的 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看美丽景色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师:当同学们看到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蓝天白云这些美丽的景色时,肯定是浮想联翩吧,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想象的世界。
3、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翻到86页,听老师读一读这首优美的诗歌(配乐范读),请大家认真听,也可小声跟读。注意生字的读音,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完成这个填空。出示填空:我想变成。(生听完范读后完成)预设: 生1:我想变成美丽的桃花。
生2:我想变成扎根土地的柳树。生3:我想变成长着眼睛的.风筝。
生4:我想变成大自然的小花、小草、柳絮、蒲公英 过渡:小作者的想法可真有意思。接下来,老师来当导游,领着同学们进入作者的想象世界,开始一段神奇之旅,看看谁的收获最大。三.快乐品读,理解诗境,感悟诗情。
(一).品读第一节诗: 1女生读
我们的第一个景点是桃树林,下面请女孩子带着我们走进这片美丽的桃树林,女孩子,准备。我想,起——师接读:“声声歌唱”,好)
师评:多美的桃树林啊,我仿佛看到了含苞欲放的花苞。(出示图片)
2、“我”的手儿接在桃树枝上,可以做什么呢?——可以带着一串花苞,随着风儿悠荡。屏幕出示“带着一串花苞,随着风儿悠荡”板书:手儿——接 3.谁知道“悠荡”是什么意思?
评价:哦。像这样,在空中来回地,慢悠悠地随着风儿飘动。就叫做悠荡。(“悠荡”一词红字突显)4.你看!轻柔的春风又把桃花吹得悠过来又荡过去,你愿意带着动作美美地把这句话读一读吗? 5.读完后,师赶紧接上“悠啊,悠——”板书:“悠”。
悠荡的桃树枝引来了谁呢?请同学们抬头看屏幕,读。屏幕出示。
6、悠的轻,悠的柔,才能引来布谷鸟,一起再读读这三个字。(悠啊,悠——)
7、,创设情景,配乐范读第一节。
这下热闹啦,娇嫩的桃花,清脆的布谷鸟鸣叫声,组成了一副鸟语花香的美景图,同学们,你们想身临其境地去欣赏这片好景致么?——生:想。
配乐引言:好,那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你的眼前是一片桃树,树上挂满了花苞,羞羞答答地互相簇拥着,仿佛是一群胆怯羞涩的小姑娘,是那么娇嫩,那么水灵,布谷鸟正在枝头上欢快地歌唱呢。师范读第一节。(配乐)
8、同学们请睁开眼睛,(停顿2秒)说说刚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预设:生答:蝴蝶。(请你把话说完整)
追问: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蝴蝶。生——美丽的蝴蝶。再追问:你还看到了什么样的什么?生—— 能把你看到的连起来说说么? 评价:你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谁再来说说?你还看到了什么?
9、师总结:如此美丽的大自然真让我们陶醉啊。同学们,把你的这些感受融入到你的朗读中去吧。赞美这明媚的春天,赞美这充满生机的大自然。谁想读?
10、指导读第一节,指名读。(配乐)生A读,谁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生B评后,生B读。
11、全班齐读:
读得太好了。全班同学像生B那样,带着你的感受一起来读第一节。
12、加动作齐读第一节。
读的多好啊,老师也忍不住想和你们一起来读读,同学们,请起立,让我们加上自己的动作,把这种愉快的心情告诉给所有人吧!
13、背第一节。
读得真棒,咱们来试着背一背。我想——手指黑板。瞧,这幅美景图都装进你们的心里了呢。
(二).品读第二节诗:
过渡:穿过鸟语花香的桃树林,迎接我们的是第二个景点。
1.下面请男孩子带着我们一起去瞧一瞧在这节诗歌中,小作者想干什么?(作者想把脚丫连在柳树根上)板书:脚丫——连 2.引导理解“汲取”。
作者把脚丫连在柳树根上,是想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谁知道“汲取”是什么意思?(生——吸取。)
评价:你真聪明,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汲取”的意思。
3.我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汲取甜美的营养,长啊,长——,后来长成什么了? 生:长出一座绿色的篷帐。——板书:长。
4、你们见过“篷帐”吗?它是做什么用的?
帐篷的意思。撑在地上可以临时居住的棚子,能够遮风挡雨。5能遮风挡雨的篷帐,一定非常——大,还非常——高。6那像绿色篷帐一样又高又大的柳树会是什么样的呢?
像篷帐一样的柳树它的枝叶一定非常——茂盛、多,树干一定非常——壮、粗。那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呢?生——茂密、茂盛、生机勃勃。
7.谁想当当这棵又高又大的柳树?给我们读读第二节。(指名2-3人)评价:我觉得长啊,长——这几个字,你读的特别好。谁还想读? 从你的朗读声中,我听出了快快长大的愿望。
8还有想读的么?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吧,我们齐读第二节。你们朗读的本领一次次地在进步呢。(三.)品读第三、四、五节诗:
过渡:小作者还有好多奇妙的想法,下面还有更多精彩的旅程等着我们呢!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四节。
1.小作者的想象越来越神奇,他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板书:眼睛——装
2、作者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干什么呢? ——板书:望。
3、长了眼睛的风筝在蓝天上自由地飞翔,它看到太阳,白云,它还会看到什么?展开翅膀想一想,说一说。
预设:生1:我望到了万里长城;
生2:我望到了金色的稻田; 生3:我望到了海潮的大海; …………
师小结:你们的想像太美了,在蓝天上我们看到了这么多,这么美的事难怪小作者说“蓝天是我的课堂”。谁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一节。
4.、师导言引趣:紧接着,小作者还有哪些奇妙的幻想呢?板书:自己——种 他想变成什么呢?
生——小作者想变小草、小花、柳絮和蒲公英。
5、在这些愿望中,小作者最大的愿望是——变成柳絮和蒲公英。
出示:成为柳絮和蒲公英是小作者最大的愿望。你能读出强烈的愿望来吗?
6、“柳絮和蒲公英”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柳絮和蒲公英的图片,认识、感受特点:轻,可以随风飘摇。除了这些,柳絮和蒲公英还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先要在妈妈的呵护下逐渐成长,等它们成熟后,就要离开妈妈的怀抱,随风飘落到新的地方 安家落户,开始新的生活了)
师:是啊,作者想象着自己就像柳絮和蒲公英一样,飞啊飞,飞到了遥远的地方,这遥远的地方会是哪儿呢?我们飞到那儿去干什么呢?请你展开想像的翅膀,大胆地想一想,说一说。板书:飞到遥远的地方
生1:可能是飞到南极,与企鹅对话; 生2:可能是飞到宇宙,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师: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虽然年纪小,但梦想却如此远大,老师为有你们这样的学生感到骄傲,那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美好的梦想,再来读一读这一节吧!(齐读)
9、不过,飞到“遥远的地方”还要注意什么?出示句子,指名读一读。板书:商量商量
10、商量些什么呢?谁来说说。从这里可以看出诗句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爱父母,不让父母担心。)你们也是这样的孩子吗?那就一起来读一读。四.配乐朗读,体味情感。
1、这个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孩子,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多么清新可爱的诗歌呀,让我们配上音乐美美地读一读,好好的回顾这段旅程。
2、师点拨(配乐)引读:在那桃花盛开的春天,鸟语花香的日子里,我想……(生读);在哪旭日和风,垂柳拂岸的季节里,我想……(生读);在那春风吹拂,白云朵朵的蓝天上,我想……(生读);在哪绿草成茵,春意盎然的大地上,我想……(生读);我是个向往自由的孩子,也是听话的孩子……(生读)。五.拓展延伸,仿写诗歌。
1、师导:读了这首有趣可爱的儿童诗后,同学们的思想大概已经像小鸟一样,飞呀飞,飞进那奇异的想象世界了。那就让我们也来模仿课文一、二、三节的写法,也试着编一编。
只要找到窍门,你也可以当小诗人。作者的小窍门是什么?大家看看每一节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想象——春天
自己身体哪个部位的变化,——有什么变化呢?
我们来看看,小作者把自己的手儿接在桃树枝上,脚丫连在柳树根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土地上。
3.作者写的多有意思啊,老师也忍不住,写了一节。同学们来看看。我想把眼睛 安在小草叶上。观察蚂蚁搬家,欣赏蝴蝶跳舞,看啊——看 看不够神奇的景象。
4.小诗人们,下面该你们露一手了。请你也仿照诗歌前三节的写法,编一节。给同学们一点时间,先认真思考一下。5.指名汇报。
评价:你的思维真是敏捷。简直是出口成章嘛!
比小作者写的还要好,真能干。改成。是不是更好些呢。
没关系,看来是思考的时间不够,再想一想。
老师想看看你们每个人写的诗歌,请把你想到的写在写话本上。课后完成。六.总结全文。
在同学们精彩的诗歌创作中,我们结束了 这段神奇之旅。但是同学们会发现,自己的想象大门已经悄悄地开启了,在今后的学习中,老师希望你们能好好发挥自己无穷的想象力。好,下课!七.板书:
手儿—接—悠
我想
脚丫—连—长
眼睛—装—望
自己—种—飞
遥远的地方
商量商量
教学反思 在诗歌教学中体现“情” 人们常说“诗情画意”,那么我们带着孩子们在诗歌中徜徉时,是否让他们感到“情”了呢?那如何去体会呢,所以这节课我着重研究了这个话题。
这是一首充满了纯真幻想的儿童诗,语言纯净优美,富于韵律美。全诗以:“我想”为主线,以独特的视角,亲切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好,道出孩子们置身春天的遐想,勾勒出一个纯真的精神世界与想象世界……字里行间充满了童心、童趣。诗中的“我”热爱春天,热爱自然,对生机勃勃的春天充满了热切的向往。于是“我”的愿望在春天萌发了:身体的一部分与自然景物相接,共同感受春天的美妙,最后自己融进春天的大地……诗歌教学最好的方法是朗读。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朗读是尤为重要的。
首先我们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导语的精心设计,力求与文本、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
其次引导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孩子把自己的感受与文本结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知世界、感受生活,发掘心灵中的真、善、美,并把自己的感受充分地表达出来,深入进去感悟诗歌的美、生活的美。在这个过程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们,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让自己的情感进一步被激活、被净化、被升华。
整个教学过程,各种不同方式在课堂上所呈现:一句句优美的小诗,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声声饱含激情的朗诵……使学生不仅在阅读中学到了知识,更得到了美的享受……在这种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孩子的思维和想象被激活了,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使课堂成为他们自我表现的舞台。
另外这首诗极富韵律美,每一节的结构基本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用词也非常讲究,“安、接、装、种”说明了“我”想怎么做,“悠、长、望、飞”是对“我”变化做什么的想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觉得主要有两点做得比较好。
一是诵读。诗歌教学最好的方法是读,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充分注意到课文的体裁特点,边读边想象,重视形象感悟、整体把握,读出幻想的意味,边读边想象,才能入境。通过这种读的教学,让学生在读中质疑,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来内化文章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的情感得以深化升华,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另一点是积累,对于这样语言清新、意境优美的儿童诗,鼓励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诵下来;结合《我想》,让学生模仿写出自己美妙的想象。如上所说写得比较成功。
本节课教学从始至终都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教师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听、说、读、写、演等一系列活动,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一个自由、宽松的课堂气氛围中学习,使学生真切的受到课文的熏陶,“情”就自然流露在孩子们的心田中了。
我想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并能大胆创新。
2、通过演想自悟,来拓展课文内容,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检查学生识字、读诗的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能续写课文,培养想象力。
2、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策略与方法:
1、读中感悟
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之一,新课标提倡学生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对教材理解把握的深度,并不是学生理解课文的标准和尺度,教学时要始终坚持“浅化理解”的原则,要给学生的读书体会留出余地。不需要教师作无意义的“深刻剖析”,要重视学生读的训练,朗读与理解相结合,体会到什么程度就读出什么水平,读出自己对文章的独特体验。
2、读演结合
表演的过程就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过程,学生在入情入境的表演中,对故事的情趣有了更深的体验, 在表演之后,让学生带着表演的感受再读课文,完成从语言到思维再到语言的完整的思维过程。
3、童话故事激趣导入,通过自读、我写你猜、看拼音等认识本课的生字,在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中巩固生字。
教学准备:
童话故事或童话故事光盘、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再设计及随笔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光盘或讲故事《神笔马良》。问:“你觉得马良这个人怎么样呀?
(学生可能回答:
(1)马良一心一意地帮助别人;
(2)马良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而不怕危险;
(3)马良真勇敢……
2、如果你是马良,你会用神笔做什么呢?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畅所欲言)
3、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相信你们的这枝笔会有所作为的!孩子们, 今天,有一位大姐姐,她把自己交给了大自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你们想知道吗?(板书:我想)
兴趣是学生积极求知的诱因,由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导入,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课一开始就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了,而且还设计了贴近孩子内心的谈话话题,让他们很快进入了情境。
用激励、神秘的语言调动孩子学习课文的热情,同时初步开启他们想象的空间
二、检查预习,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1、老师给大家5分钟,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这首诗,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谁先读熟了,告诉老师。
(学生自己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和读不好的地方想办法解决。)
2、指名读。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师及时表扬读的好的同学和认真听的同学。
(请同学们一边注意仔细听准你不认识的字的读音,一边体会诗歌的韵味。)
教师在评价表上评分。(正确、流利、奖个“小麦克风”)
3、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花苞、牵'万缕、湿软、汲取、营养、帐篷、风筝、柔软、生辉、
柳絮
(学生自由读词语,同桌互读)
(指名学生认读、开火车读。)
4、对于个别容易认错的生字,教师可利用与形近字对比的形式,来记忆字形。
汲——吸 缕——楼
(学生认读形近字,给形近字组词。)
5、这些词语,有无不懂的?共同研讨解决。
(学生思考、质疑:(解决策略)
(1)“汲取、柔软、湿软、”读书中的'句子,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2)“柳絮、帐篷”一词试着说一句话。
(其他的词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
6、再自由读一遍课文。
7、师问:“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整体感知后表达自己的见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识记生字,把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不仅降低了难度,也使学生容易理解字义,体现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通过形近字对比区分,达到识记巩固、准确运用的目的。
词语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本环节教师先引领学生扫清生词的障碍,在解决生词的过程中,体现语文学习实践性的特点,运用找一找、读一读、做一做、说一说等方法来解词,丰富了课堂内容。
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大致思路,为更好的学习课文打基础。
三、精读课文,感悟情感(第二课时)
1、指名读课文,自由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
2、师:你喜欢哪个小节,就去读哪个小节?读后和小组同学交流你为什么喜欢它?
(小组内交流、讨论,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3、全班交流:你喜欢哪一小节?先读一读,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教师可提示:抓住重点词句来说)
注:学生围绕着课文内容说,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说。(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补充,也可以提问题)
(教师要抓住亮点给予及时的评价)
(1)如果学生说到喜欢第三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望到了什么?”也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
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第3小节再编一段。
学生各抒己见,不必拘于一格。
(学生说自己编好的那段,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提意见。)
(2)有的学生可能说喜欢第一节。教师问:“你觉得和桃树一起悠来悠去,心情怎样呀?
师:“喜欢第一节的同学请你们读一读吧!读出你的心情、读出你的情感!”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
(3)有的学生可能喜欢第二节。教师可以追问:“绿色的篷帐是什么呀?作者为什么会用这个词呢?”
(学生齐读。)
(4)有的同学可能会喜欢最后一小节。教师可以问:“你想把自己种在哪里呀?变成什么呀?
(小组讨论后发言。
学生各抒己见。)
4、最后听课文录音。
(学生闭着眼睛倾听并想象课文所表达的内容。)
5、师小结:“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以后觉得心情好舒畅呀!你知道诗歌中小朋友的愿望是什么吗?你有自己的愿望吗?”(学生畅所欲言)
语文学习中,理解内容,体验情感,都要以学生的充分阅读为前提,因此,各种形式的反复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歌内容及在听读中识记生字。培养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自主识字的能力。
给学生自由、主动发挥的空间,由整体向局部递进,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就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学生只要理解大概意思即可,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就行)
通过学生的交流,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思想,学生愿意学哪就学哪,尊重孩子的主观愿望,把握尺度,以学定教。使学生在生生、师生的交流与互动中理解课文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富有个性的语言、动作和神态。
培养学生想象力
提高学生的作文和写作的能力。
孩子能够感觉到此时此刻的心情。
再一次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体会到柳树在我的帮助和合作下快速地长大。
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想象的空间里自由飞翔,通过充分的想象帮助孩子们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通过听,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意境。把诗的意境内化成学生自己的感情。
让学生在意犹未尽中深化课文主题,达到充实文本的作用。
四、实践活动,课外延伸
师:《我想》这首诗歌所描绘的景色是美丽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的,你能为这首诗歌配上画吗?再写上你创作的诗歌?
(学生可以画画,也可以贴图片,还可以是学生自己想象的,只要是学生喜欢的都可以。)
课外拓展体现了开放性,使学生走出课本,融入生活,学会积累和运用想象,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使每节课都回味无穷。
五、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问:“你有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谁愿意当小老师教教大家?”
(指名教大家记字,学生在教大家记字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相机指导学生组词和造句)
2、学生独立写字。
应视需要而定抓住有利的时机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并不一定非得安排独立的识字环节,此环节设计的目的主要在于反馈学生的识字情况。
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记忆也不管方法是否巧妙都应鼓励,因为这些都是经过孩子们思考的个性化的结论。
书写应重视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我想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的写法,用书信的形式围绕主题进行写作。
2.联系生活实际,用充满感情的语言表达对父母的情感,培养爱父母的情感。
3.学习第一人称来写作,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的写法,用书信的形式围绕主题进行写作。
2.联系生活实际,用充满感情的语言表达对父母的情感,培养爱父母的.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第一人称来写作,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出示课件2)同学们,在今天的课堂上有培育你的老师,有与你相处了整整四年多的小伙伴,可唯独缺少了每一位同学生命中至亲至爱的人,他们是谁呢?
(爸爸妈妈)
尽管爸爸妈妈未能来到我们今天的课堂,但老师知道他们深深地装在你的心中。假如你朝夕相处的父母此刻就在你眼前,渴望与你沟通,你最想对他们倾诉什么呢?
(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畅所欲言,述说心里话)
板书:我想对您说
二、心事谁能解
1.小调查:平时与父母交流的同学有多少?
2.老师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深入体会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
三、回忆生活,体验真情(出示课件3)
1.读下面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爸爸妈妈,那天我真的很开心……
2.选择自己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
3.选择具体事例说清楚
板书:说事例,要具体
师总结:刚刚说了一句话,如果只有这句话让爸爸妈妈听见了,他们能明白你为什么会开心吗?所以交流应该要把具体事例说清楚。
四、明确要求,疏导倾吐(出示课件4)
1.出示习作要求。
2.小组活动,互相说说心里话。
3.学生汇报
引导学生把事例说清楚,要讲具体。
语气要委婉。
五、写法指导,懂得表达。(出示课件5)
1.抓细节打动人
A展示例文。
B这篇文章什么地方打动了你?
板书:抓细节,打动人心
2.写真情,露真情
对比品读,明确写真事,露真情。
板书:写真事,露真情
3.明确书信的形式。
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和日期
板书设计:
我想对您说
说事例,要具体
抓细节,打动人心
写真事,露真情
教学反思:
1.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引导他们从选材入手,以具体事例为载体,融入作者的情感。同时,还引导学生注重细节描写,这样更能打动人。
2.在教学中,我还引导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们在听了别人作品后,对自己的作品做出修改,不断完善。
美中不足的是对书信的格式没有做出细致地讲述。今后一定要有所改进。
我想教学设计 篇9
一、教材分析
《我想》是(北师大教材)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以儿童的口吻,作者充分发挥幻想和想象,写出了“我”的小小的愿望,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
二、设计理念
以学定教,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创设情趣,以读代讲,引导学生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独特体验解读文本,实现心灵与文本的碰撞。引导学生在找中思,读中学,品中悟,说中创,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能大胆想象,仿照课文前三节再编写一段。
4、抄写自己喜欢词句,积累语言。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闭上眼睛,听一段大自然的乐曲,边听边想,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高洪波伯伯也和你们一样,是一个拥有想象的富有者,他热爱美妙的大自然,热爱美好的生活,他还把自己的手、眼睛、脚,甚至整个身体都和大自然融合了在一起,写成了一首非常美妙的儿童诗《我想》。齐读课题。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异彩纷呈的想象世界,共同体味一下这变身的快乐和新奇吧!
(二)读文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开火车方式检查课文朗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读懂课文,说一说你能读懂了什么?(随机板书、板画)
重点理解:不过,飞到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飞到那里干什么呢?他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3、鼓励质疑。
(三)品读课文
1、指导朗读。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根据自己的理解,发音规范响亮地读出来,读的时候可以借用你的身体语言,你手中的画笔。
采用示范读、对读、指名读、情境体会读、竞赛激励读等多种形式,力求在朗读中激发情感,感悟课文。注意知道“悠哇,悠——”等词要读得慢一些,给人以遐想的空间。
3、播放课件,听老师背诵。
4、学生尝试背诵。
(四)发展想象,拓展延伸
1、说说你的愿望。并模仿课文前三节做填空练习。
我想______, _____,_____, ____啊,______——,________。
2、学生交流。
(五)教师总结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神舟六号是新世纪中国的骄傲,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以他们丰富的想象才勾画出了祖国一幅幅美丽的蓝图。他们精心研究、探讨、实践,创造出了我们美丽丰富的大千世界。同学们,想象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而你们,是拥有想象的富有者,你们最敢想象,也最会想象。愿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放飞想象的翅膀,相信你们一定会在神奇的想象中创造出更多的精彩。
我想教学设计 篇10
《我想》教学设计之一设计思路:
这是一首充满了纯真幻想的儿童诗,语言纯净优美,富于韵律美。诗中的“我”热爱春天,热爱自然,对生机勃勃的春天充满了热切的向往。“我”的愿望在春天萌发了:身体的一部分与自然景物相接,共同感受春天的美妙,最后自己融进春天的大地??
春季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个季节,诗歌真实地反映出孩子的心境、童真、童趣。他们乐于接受春天的第一声清脆的鸟鸣;乐于接受春天第一缕和煦的阳光;乐于感受春天第一丝柔和的春风。优美的旋律和清新的文字会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春天,走进他们的想象天地。因此在教学中,朗读是尤为重要的,首先教师要深入进去感受诗歌,发现它的美,才能引导学生结合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的美、生活的美;其次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结合生活实际、想像、评读、赛读等),使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感受与文本结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知世界、感受生活,发掘心灵中的真、善、美。第三,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我手写我心”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小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达到听说读写相结合的训练目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背诵这首诗,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会写本课9个生字,识记8个生字,继续渗透和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3、培养学生大胆的幻想和想象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音韵美。
2、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做到熟读能诵。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悄悄长大。随着年龄增长,你们心中肯定有许多美好的愿望。谁想说一说自己美好的愿望是什么?(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的愿望可真不少,我们的小朋友冬冬也有自己的愿望,并且希望大家和她一起分享。同学们愿意吗?板书课题:我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想:我的愿望是什么?(学生自由读文)
2、读后反馈,教师板书:
手儿
桃树枝
脚丫
柳树根
眼睛
风筝
自己小草、小花、柳絮、蒲公英
三、细读课文,体味情感
1、小组内互读课文,说说冬冬都有哪些愿望?分别是什么?
2、交流诗歌内容,理解冬冬的愿望。
一小节:我想变做美丽的桃花,引来欢唱的布谷鸟。二小节:我想变做扎根土地的柳树,长成“绿色帐篷”。三小节:我想变做长着眼睛的风筝,在蓝天上学习。
并引导学生想象“都望到了什么”?为什么说蓝天上是我的课堂呢? 四小节:我变做小花、小草,变做柳絮和蒲公英,飞到“遥远的地方”。发散思维: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飞到那里干什么?
五小节: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飞到遥远的地方,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3、指导朗读诗歌。
尤其是前四小节,每小节的倒数第二行,如“悠哇,悠哇”、“长啊,长啊”、“望啊,望啊”、“飞呀,飞呀”,要读的悠远、遐想。
4、默读课文、想象画面
(1)师:冬冬的愿望多么美妙。你能边默读边想,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吗?(2)学生活动:边读边想。
(3)指名说说都想到了什么?(如鸟语花香、蓝天白云??)
师:看来同学们都读懂了课文。让我们带着美好的愿望,再一起感受一下吧。(播放课件:与诗歌内容相应的情景)
5、美读课文、练习背诵
(1)选好自己喜欢的小节,大声地、美美地读几遍,并说说喜欢的原因。(2)指名美读,师生评价。(3)练习背诵。
四、思维发散、拓展延伸。
师:我们一起分享了冬冬的愿望。同学们是不是也有许多想法要说呀?那就展开你的想象,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吧。
(1)小组内互相说一说。(2)班内交流,师生互相评价。
师:同学们的想法也很新奇,如果写下来,也会是一篇好的诗歌。你们能仿照课文第三小节把自己的想法编成诗歌吗?(3)学生练笔。(4)交流点评。
我想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喜欢的儿童诗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1.(将导读前三句改成一行行诗一样的排列形式)。投影出示这三句,指名读,师生配乐读这三句。让学生谈谈读后感受。师:这短短一组排比句就像一首诗,描绘了童年生活的美好与快乐。这节课我们一起读几首描写童年的诗。
二、学习《我想》
1.自读感知。师:初读诗歌,不仅要读正确,还要用心去感受。请自由把课文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把诗读流利,读完想一想: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提示:可以从诗中的某个字、词、句中去体会,可以从整首诗的内容上去体会,可以从诗的形式上去感受,也可以从思想上去感受。)
2.点拨感悟:
(1)指名分小节读,正音,认识生字:“丫”(这个字形像什么?怎么记住它?)“汲”(给这个字换个偏旁,比较“汲”和“吸”)。
(2)从这首诗中我们知道了在美好的春天里,作者有哪些愿望呢?你觉得“我”的想法美吗?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指导学生抓住“安在、带着、牵着、悠;接、伸进、汲取、长等词及带有这些词的句子边读边想像感悟。)
(3)感情朗读
师:从这首简短的小诗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孩子神奇的幻想和美好的向往,感受到了儿童诗语言的美妙,怎样才能读出我们的感受呢?我们也要边读边想像,才能入情入境,请同学们自由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作者美好的愿望,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赛读时老师读最后一节。师:读了这两句诗,我有一种疑惑,你们看这首诗的前几节都写想像,而且句式也基本一致,这两句却写回了现实,写法上也与前面不同,放在这里好像与整首诗显得不和谐,你们觉得呢?
3.领悟写法:默读诗歌,看看这首诗在形式及写法上有哪些特点或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生谈自己的发现,师引导小结:(1)每一小结的结构基本相同,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读起来琅琅上口。(结构一致)(2)每一小结里都有一个双音词,如“悠呀,悠――”“长呀,长――”这样的语句。(句式相同)(3)用词讲究,动词用得很准确,“安、接、装、种”说明了“我”想怎么做,“悠、长、望、飞”是对“我”变化做什么的想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所以我们要学会用词,同一个意思可用不同的词来表达,这样就不显得单调和重复。
4.尝试创写: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师:是春天的桃花、柳树、风筝,还有充满绿意的大地启发了作者的想象。春天的细雨、燕子,夏天的小溪、鸣蝉,秋天的桂花飘香,冬天的雪,都可以启发我们想象。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事物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写一节小诗,可以不严格遵照课文的写法,提倡创造哦!)
三、学习《童年水墨画》
1.自读提示:(1)边读边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借助文后注释或互相讨论解决。用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
(2)边读边想像:读《童年的水墨画》这组诗,你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个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
2.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自悟。
3.交流点拔:
(1)指名读并概括主要内容(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等);学生提出疑问,讨论解决;指名说说:如果这首诗是一幅画,你在画上都看到了什么?这幅画给你怎样的感觉?(根据学生讲的画面,抓住一些有特色的句子进行引导,让学生发现语言里的画面: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水战‘浪里白条’”。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虎牙。”
(2)师:同学们用心去读书、体会了,把这样的体会融入我们的朗读中,一定会读出情趣,我们一起读一读。
四、比较鉴赏,尝试创写
(一)这两首诗的比较
1.比较本课中的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2.生探究、发现。
3.交流小结。
(1)《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组诗围绕一个主题写的一组内容不尽相同的小诗,组诗根据内容可以有独立的小标题。)
(2)《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引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体会押韵和不押韵的区别,了解儿童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3)《我想》描写的是幻想,《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是童年生活的真实情景。(儿童诗在内容上可以是想像也可以是真实的,非常广泛)
(二)扩展鉴赏:读下面两首小诗,读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我是一条比目鱼
作业本下/藏着一本书/我悄悄地看/轻轻地翻/老师走过来/我赶紧提起笔//我是一条比目鱼/一只眼睛看老师/一只眼睛看书。
长和短
星期一很长/星期天很短/上课很长/看动画片很短/家里吃饭很长/吃肯德基很短/奇怪/为什么时间也有长有短?
(三)尝试写诗:
读了这些诗,你有没有想写首诗的冲动呢?那就写一写吧。
学
案
教
案
学习提纲
1.以自己的认识说说什么是儿童诗?
2.用“3”和“O”说一首儿童诗?
3.用“小手十桃树枝”、“脚丫十柳树根”、“眼睛十风筝”“我+春天的土地”学说儿童诗?
4.自读《我想》,这首儿童诗表达了( )思想感情。
5.用“马路边+阳光+《水浒传》”“垂柳+山溪+钓竿+渔童”、“小河+刚出水的‘鸭子’”学写儿童诗。
6.自读《童年的水墨画》,《街头》《溪边》《江上》各写出了儿童的( )特点。
7.选背《街头》《溪边》《江上》。
一、以儿童诗《湖》为例,告诉学生什么是儿童诗?什么是儿童诗的“意”和“境”。
1.大人或儿童写的适合儿童阅读的诗叫儿童诗。
2.儿童诗的“意境”中的“意”指诗中的感情、道理、想法;“境”指诗中的“画面”。
二、抓住“3”和“O”的形态特点,启发学生想象意境,学写数字儿童诗。
三、指导学生以“小手、桃树枝,眼睛、风筝,我、春天的土地”为依据,想象《我想》这首诗的意境,学写儿童诗。
四、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我想》,与学生诗作比较,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启发学生以“马路、阳光、《水浒传》,垂柳、钓竿、渔童,小河、小孩”为凭借,想象《童年的水墨画》意境,学写儿童诗。
六、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童年的水墨画》,与学生诗作比较,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练习提纲
8.以《青蛙=蝌蚪》、《W=飞行的雁群》。《田园-收获=大地睡了》为题,学写一首儿童诗。
七、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附:《湖》
好大的一面镜子╱蝴蝶飞过来╱照一照╱看看衣服美不美╱看看身材好不好╱一只青蛙跳过来╱打破了镜子╱蝴蝶急得大叫╱我的衣服破了╱我的衣服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