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二下语文《春天来到深山里》教学设计

时间:2024-01-17 09:09:0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下语文《春天来到深山里》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下语文《春天来到深山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二下语文《春天来到深山里》教学设计

  一、资源整合,体会地位(板块内容解读)

  《春天来到深山里》是二年级下第二版块中的第三篇讲读课文,长春版语文教材都设计了关于春天的版块,这样就形成了知识的连贯性,本版块编写延续了教材编写的意图,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魅力无穷。选文中充满了热爱自然、关爱生命、自主自信、珍惜时间、等人文教育因素,使学生在学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是遵循语文教学功能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更全面的发挥语文本身的使用价值,和特有的感染魅力。

  从板块整合的角度来看,《春天来到深山里》是长春版二年级下第二板块《春天来了》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一板块以春天为题编排了4篇课文,1个综合学习活动。4篇课文通过不同的体裁和作者不同的视觉感受,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不同特点,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认识春天。篇篇容情与文,把春天的美好贯穿全文,全文无处不洋溢着春的美妙,对春的赞美。学习本版块课文,我们要带领学生,走近作者,走近春天,巧设情境,真挚解读。

  本篇课文是第三篇讲读课文,再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春风带我去散步》和《春天的小雨》两篇课文,这两篇课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春天的景物,一个是“春风“一个是“春雨”,通过学习学生对春天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而本课是要更深层的发掘春天对人类意味着深么,是在学习前两篇课文的基础上的一个提升,更是对学习下一篇课文《春天的诗词》的铺垫,本课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春天的认识由简单的,美丽的景色,动听的声音,这些直接的感官感受,上升到渴望春天,追求春天,珍惜春天意识的感受。

  另外,讲授本课时应该结合生活体会文本,这也是我们新课标中所倡导的语文的工具性,为了跟好的体现语文的工具性,我认为应该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读的方式,辅以必要的演示资料,通过读、看、听、想等多种教学方法,理解词语、读懂课文,积累语言,完成教学目标。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解读)

  《春天来到深山里》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版块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原创作的,一篇童话式的散文。本文讲的是一只生长在深山中的小鹿,因为没有看见过春天,从而对春天充满了疑问,又因为在山下村庄找到了春天,而无比快乐的故事。

  文本呈现特点:

  文本以图文并茂的的方式呈现给我们,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文中配有三副小图,分别展现了小鹿的疑问——小鹿找春天——小鹿找到春天。文本的呈现方式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三副小图也为教师提供了教学资料,有效的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枯燥、单调的读文变得丰满,鲜活。

  初读小文一股,质朴、清新的春意迎面扑来,让我不禁会心一笑,心中翻滚着,读文带来的丝丝春意。文中质朴的描写,在无形间把我带入了那童话般美丽的春天。本文作者通过对“小鹿”质朴、简洁的描写,为读者刻画了一个是活泼、善良的春的使者的形象,让我们在读文时,不自觉的与作者产生共鸣,读罢此文,口有余香,却很自然地想到人类,曾几何时我们拥有春光,可不知春光的宝贵。然而,一旦失去春天,人类将会怎样……于是,这篇质朴的小文,不由得发人深醒,引人沉思,这样,我们就更能体会春天的美好,对于这美好的春天我们也会倍加珍惜。

  同时,文中老爷爷这个看似不经意出现的角色,更隐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作者巧妙的把这个深奥的道理,蕴含在文章中,看似无心,实则有意,设计巧妙,他默默的传递着“幸福就是赠予”。只有把快乐带给别人的人,才是最幸福、快乐的人的道理。

  基于本课的训练内容和课标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分为两课时,并在讲授中按以下两条线来展开:

  第一条线是识字线。低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教学为主,而且新的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的生字倡导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识字兴趣,所以,本节课我对于生字的学习采取认读为主,从对字音的感知到对字义的理解,从词语的运用到句子的朗读,多次复现生字,进行识记,以达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恰当运用生字的目的,提高学生对生字的识记能力。

  第二条线是感知课文内容线。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了解小鹿对春天的疑问,感受小鹿找到春天的快乐,从而初步理解小鹿对春天的渴望与向往之情,进而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唤起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结合实际,分析学情(解读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二年级的学生注意较短,对游戏、图片等一些外界刺激,易产生无意注意。同时,他们对于简单的生字有所掌握,对熟悉的自然知识有所感悟,在识字方面突破识记的难关,孩子们记字的速度加快,但由于识字量加大,同音字混淆有时会出现。孩子们主动识字的愿望非常强烈,已基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孩子们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他们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大部分孩子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语句较连贯。

  四、深掘文本,体味精髓(解读教育价值)

  《语文课程标准》很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认为,语文首先是一种工具,是帮助孩子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基于以上的认识和本课识字任务中大多都源于我们的生活,是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字,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教学时采用联系生活法学习生字。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更简单容易,对词语的掌握跟准确,运用起来更灵活、适当。

  《春天来到深山里》一文所讲述的故事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也因为春天就在他们身边他们触手可及,然而他们不明白小鹿为什么那么渴望春天,急于找到春天。其实从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角度来看,这就是文本的情感教育价值所在。即通过创设情境,体会文本,品读文本,体会小鹿对春天的渴望,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学会珍惜美好的春天。

  五、整体体会,明确目标(解读教学目标)

  鉴于本课重要的教育价值与地位,根据个人解读教材的情况,结合二年级大部分学生的实际能力,设计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一)、总的教学目标:

  1、用字理识字、联系生活、部件识字、形近字区别等方法学会写8个生字:美、丽、根、束、耍、广、位、孩;认识8个生字:盛、竖、浓、郁、聆、哪、束。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概括文章大意。能照样子说话,写出简单的描写春天的句子。

  3、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唤起保护环境的意识。体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含义。

  本文清丽质朴,童话式的散文很受学生欢迎,学生理解起来也很容易。因此文中的生字学习和书写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而体会“小鹿”对春天的渴望与向往便是本课着重要攻破的难点。

  (一)第一课时目标

  1、用字理识字、联系生活、部件识字、形近字区别等方法学会写8个生字:美、丽、根、束、耍、广、位、孩;认识8个生字:盛、竖、浓、郁、聆、哪、束。掌握一个多音字,并书写束和耍。

  2、能在文中读准生字,并能在实际中运用。流利的读熟课文,做到不丢字,不落字。

  3、分角色读课文,初步体验小鹿对春天的渴望。

  (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分角色读课文,能准确读出疑问、欣喜、赞美、欢快、亲切等语气。

  2、概括文章大意,能体会小鹿的内心变化,理解小鹿对春天的渴望。并能根据课后习题照样子写话,和同学交流。

  3、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唤起保护环境的意识。体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含义。

  六、通篇分析,巧设策略(解读教学策略和习题)

  (一)、激发兴趣,情境导入。

  童话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也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阅读题材,我就利用二年级学生对于童话的兴趣引出课题《春天来到深山里》我是这样做的:

  师: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今天老师就带来一篇关于春天的故事,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原创作的童话故事《春天来到深山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春天来到深山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板书课题)请同学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好吗?注意生字的笔画呦(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课题)兴趣是学生的最好的老师,是获得知识的第一扇大门,只有开启兴趣之门,才能够步入知识的殿堂。而且小朋友们对童话又有着极大的好奇与喜爱的心理,所以,我选择引出问题,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本节课接下来的有效奠定基础。

  (二)、多种方法,认知生字

  本课生字中,“盛、竖、浓、哪”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在学习与巩固中采用联系生活法学习,帮助学生识记。而“郁、聆”可采用“部件识字法”来识记。“束”字可以通过字理识字的方法学习并进行书写强化记忆。“耍”字采用形近字区分法。要与“要”字区分开来认知和书写。掌握一个多音字“盛”并能在句子中运用。新课标中提出生字还原于文本,所以我设计在句子中认生字,文章中找生字,让学生在文本中认知生字,同时也是把文本还原于生活进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这样做主要是从对字音的感知到对字义的理解,从对字形的识记到对词语的运用,逐渐提高难度,结合多种方法识字,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学到更多的与生字有关的知识,充实孩子的头脑,加深对生字的识记。而且这其中,培养了孩子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口语表达的能力。

  (三)、精度文本,感知春天

  新课标中提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让孩子亲近文本,所以我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还原了文本,同时也给了学生最直观的文本感受。而人物对话是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鹿与爸爸妈妈的对话、与老爷爷的对话,都是课文的重点内容。如何通过朗读来表现人物(即小鹿)的特点,以及他对于春天的好奇和看到春天的景色之后的快乐,是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过程中所要实现的。

  本文的呈现方式图文并茂,所以在指导朗读时,我根据课文所配的图片,结合人物的身份、个性特点进行指导,如:同学们,大家看一下图片上“小鹿”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哪我们应该怎么读呢?学生:小鹿的话要读得天真、可爱。老师再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前边的话充满疑问,后边的话充满喜悦。富有感染力的句子和充满童趣的表达等。这样朗读可以准确的表达了“小鹿”的内心感受,有利于是学生感受语言的表达的丰富性。我引领学生边读边思考,划出文中最能表达“小鹿”心情和感受的句子,尝试体会“小鹿”对春天的渴望。带领学生有感情的读文,画出描写春天的句子,并照样子说一说,描写春天的句子。加深学生对春天的理解。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渴望和珍惜美好春天的共鸣。

  (四)活用习题,点滴积累

  本课课后配有,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给出了充足的习题资料,我放弃了增加其他的课后练习,而是充分的利用教材中所给的积累资料,引导积累这些描写春天的词语。充分的利用书上的“泡泡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春天的美好,并根据写一写,照样子写句子,学生通过扩句,加深了对春天的理解,同时也掌握了对关于春天的词语的运用,利用背一背,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词语积累量,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这样学生通过自己说,自己写,对春天的渴望,由“小鹿”的渴望,变成“我”也就是学生自己对春天的渴望,近而更能体会春天的美好,更加珍惜春天。这就是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实现。

【二下语文《春天来到深山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姗姗来到的春天07-01

春天的来到作文03-07

二下语文《雷雨》优质教学设计(精选10篇)04-27

小学语文北京的春天教学设计03-01

小学语文《触摸春天》教学设计03-12

语文春天在哪里教学设计04-30

小学语文触摸春天教学设计12-07

小学语文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优秀12-16

春天来到校园作文03-05

二下语文《葡萄沟》教学设计(通用11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