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的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我能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我能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自学提示
(四个明确)
1.学习《看海》
2.自学为主,小组合作、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3.能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会拼读会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4.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生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预设
1.“隙”“澎”易写错
2.“卷”“号”易读错
3.文章的结构方式
解决办法预设
1.“兵教兵”的方法,反复教读,或者教师适当引导
2.借用工具书
3.读课文,找关键语句,小组交流
教学流程集体备课个人二次备课
一揭示课题
大海有时平静,有时波浪翻滚。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大海,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印象,也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联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海》这篇课文。看看作者徐蔚南给我们展示的大海具有怎样的特点。
生齐读课文题目
二出示学习目标:小黑板(见上)
生默记目标。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一)自由读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用横线勾画生字,有不认识的字词借用工具书或请教同学。
(二)同桌互读,把语句读通顺,比谁读得流利。
(三)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在什么地方看海?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心情又是怎样的?
(12分钟后比谁会写、会读、会说,抓住机会哟,看谁最棒)
四先学
1.学生自学,读书思考问题
教学流程集体备课流程个人二次备课
2.教师巡视,监督每位学生都投入学习。
五后教
(一)比读生字词语。师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后进生)
奔赴间隙澎湃潮汐遐想前仆后继……
1.不会认读的兵教兵
2.齐读
(二)比写生字
1.交流怎样记住它们
2.随机抽取易错字词进行听写,如有错在组长处再听写
(三)比读课文
小组赛读,生评价读的情况
(四)比谁能说
1.指明反馈,其他可补充
2.齐读板书
五当堂训练
1.写小字,比谁写得又准确又规范
2.评价书写
板书设计
1.看海
奔赴间隙澎湃潮汐遐想前仆后继
山上
山下(沙滩上)
高潮
教学反思
语文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对话描写和景物描写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顺母亲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概括王冕的人物形象特点,学习他的美好品质和刻苦精神。
2.学习人物刻画和景物描写的方法,体会文本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通读了课文《少年王冕》,学习了第一、二大段,知道了王冕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生:勤奋刻苦),另一个是——生:孝顺母亲)。
师: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少年王冕》这一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近王冕,看看王冕在三四年之后、七八年之后,是否还那么勤奋刻苦、孝顺母亲。(板书课题)
二、简单朗读
1.生自由朗读五、六自然段。
师:从这两段的描写中,你知道了有关王冕的哪些事?
2.提读第五自然段。
师:在这一段,哪些句子写得特别美?(“一阵大雨过后……晶莹透亮”一段)
三、读中感悟第五自然段(重点)
1.关于第五自然段的“所见”。
(1)描述景象,指导朗读。师:这是王冕见到的一幅景象。谁能看着大屏幕大声地朗读中间这部分很美的文字?
(2)生圈画有关字词,思考王冕的观察顺序。
(3)生概括顺序。从远到近:先是远处的天空,接着是近处的山和树木,然后又写最近的荷花。
从上到下:先写天上的黑云、白云、阳光,接着写山上的颜色和山下的树木,然后写湖里的荷花。
(4)指导朗读、个性体验。(师注意要及时有效地评价)
师:王冕的慧眼看到了美景,你看到了吗?谁能朗读出雨后景色的美丽?
师:谁见到的景象比他感受到的更美?
师:你已经把自己当作王冕,把内心的感受都放进去了,所以才读得这么投入,就请你带领大家一起把这段话朗读一遍。
(5)想象声音。
师:作者将黄梅时节一天雨后的山色、湖景描写得多么富有诗意、多么美啊!这样的美景中似乎还应该有一些声音,肯定有,会有哪些声音呢?
师:这幅大自然的图画真是有声有色,有静有动,令人陶醉。在这样的美景中,王冕又觉得什么最美?
(6)图片欣赏,配乐朗读。
师: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心情怎样?
师:夏季雨后的景色实在美丽,尤其是湖中姿态娇美的荷花,在露珠的'装扮下,显得更加美丽动人,大家想不想美美地朗读一下?
(7)片段填空。
师:如果我是作家,我会用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赞美它。
生:如果我是……我会……
2.关于第五自然段中的“所想”。
(1)师:好一幅迷人的画卷,此情此景,王冕想到了什么?
(2)男生齐读“所想”的文字。
师:美丽的大自然景色使王冕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他为没有画工把这景象画下来而可惜,于是决定自己来画荷花。他有信心画好荷花吗?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3)师:你能把这两个反问句改成另一种句式吗?
可是仅仅有了想法就能画好荷花吗?有了决心还得有行动。
【设计意图:在阅读的过程中,重在用心体验、用情感悟;优美的图片、动听的音乐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并从中明白是大自然的美景拨动了王冕的心弦,并激发了他画画的欲望,同时也为后来王冕的学画埋下伏笔。】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1.生默读第六自然段。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2.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请大家一起来读标有横线的这句话。(起初画得不好……)
师:其实我们刚才看到的画面都是摄影家们从拍摄的几百张图片中选出来的,可是王冕那个时候可没有照相机、录像机,不可能看相片、录像。大家想想看,在这三个月里,王冕怎样做才会大有长进?
3.小组讨论后师生交流。
①他会经常去观察荷花的各种状态,比如阳光下的荷花、雨后的荷花、月光下的荷花、雾中的荷花。
②从经济上来说,王冕攒下钱买颜料,也说明他很想画好荷花,因为他原来是攒下钱来买旧书看的,现在还要攒钱买颜料。
③当他遇到困难时,比如他一开始画不像时,还有当他生病的时候又会怎样?
④当他看到小伙伴玩耍时,他会怎样?
⑤他会自己拿着画到湖边比较,还会向别人请教吗?
4.师:现在谁再来读这句话?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句话吗?为什么王冕画的荷花越来越好?
5.横线填空。
“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_____________。”
师:请在这横线上填入一个四字词语。
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神兼备……
6.生齐读第六自然段。
语文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重点掌握“食、见、策、尽”的词义和“之、其、以”的用法。
2.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理解短文阐明的道理;背诵并默写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会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
2.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从斯皮尔伯格的最新力作《战马》导入
学生结合预习及已有知识储备简介作者,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古代仁人志士的作品,找出他们身上的相似之处。
预设:这些在中国古代文学星空中璀璨夺目的诗文大家们竟有着如此多的相似之处呢?
韩愈究竟在马儿们的嘶鸣声中听出了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
三、“四读”感知,涵咏生味
学生活动:
一读:读准字音(判断、标注生字词);
二读:读出节奏(区别句子主干,准确句读);
三读:读懂文意(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梳理文章内容);
四读:读出感情(抓住关键句,读出感情、韵味)。
四、质疑启思,释疑解惑
在了解文章大意之后,你产生了怎样的疑问,再读一遍,把问题或困惑之处和你的同桌交流。
师巡视、参与。
预设:韩愈是不是食马者?
韩愈为什么能听懂马语?
他听出了千里马们怎样的心声?
引导:1,借物喻人
韩愈和千里马有着类似的遭遇:
千里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里之间
韩愈:失意被贬,沉沦下僚
共同的.心境:
千里马:“鸣之”,发胸中愁苦
韩愈:为文,抒士子心声
2,托物寓意
谁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何以见得?
谁决定了韩愈们的命运?何以见得?
共识:对封建社会人才选拔、任用制度的有力抨击;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摧残人才的不满;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五、畅谈感悟,关注人生
读完本文后,对你有哪些启发?你准备如何做现代的千里马?
六、作业设计: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以练笔形式完成第五环节,并在接下来的学习实践中以实际行动来做出改变,完善自己,为未来积学储宝。
板书设计:
马说
韩愈
伯乐(能发现、赏识、重用人才的人)
千里马(人才)
食马者(埋没、摧残人才之人)
语文的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会i、u、ü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掌握i、u、ü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声调。学会yi、Wu、yu三个整体认读。
3、学会使用四线格。
重点
教会学生读准iuü三个单韵母的音。
难点
学会iuü的四声,读好二、三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i、u、ü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掌握i、u、ü的四个声调。
一、指导复习单韵母a、o、e
出示卡片,齐读
今天我们来学习汉语拼音第2课
二、学习i、u、ü的读音及四声
1、 教学单韵母i
(l)(出示第一幅图)问:你发现了什么?(一件衣服)
(出示i的卡片)问:你会读吗?正音、指名读。
(2)掌握i的四声
出示i的四声,问:谁想试着读一读?正音,指名读,齐读。
2、教学单韵母u
(1)(出示第二幅图)问:你知道了什么?(一只乌鸦,u和乌鸦的乌发音一样)
指导读,指名读。
(2)学习u的四声
分小组试读,指读。
3、教学单韵母v
( 出示第三幅图及{的四声 }问:你想到了什么?
范读、齐读、领读。
三、复习iuv的四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齐读iuv的卡片,指读iuv的四声。
二、指导学习iu{的笔顺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四线格中的'i u v
问:它们各占在什么格?(i、{占中格和上格,u占中格}
2、教师示范书写:i u v
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三遍。注意{的笔顺:先写u,再对着两个竖右弯的竖写两点。
3、让学生再练习三遍i、u、v
三、学习yi、wu、yu三个整体认读音节。
四、总结
我们学习了汉语拼音的第二课,掌握了iuv三个单韵母的音、形及书写。
五、布置作业
1、将iuv的四声在家庭作业本书写一遍
2、朗读课后短文
六、板书设计
语文的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会读“旋、逝、尘、拳、雹、劈、卷、辽、阔、眺、潭”等生字,理解“狂风翻卷、沙尘滚滚、劈头盖脸”等词语。
2、理解2、3两段,知道草原上的鹰能为人们做些什么事。
3、体会草原上的鹰是人们的好朋友。
(二)教学重难点:
知道草原上的鹰能为人们报告天气、指明方向,从而体会鹰是人们的好朋友。
(三)教法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读读悟悟、自主学习
(四)课前准备:课件、课文重点句板贴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提示课题
1、播放课件:大草原和鹰,配上音乐《牧民新歌》。
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大草原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吧!
教师一边操作课件一边引叙第一段:当你来到辽阔的大草原,首先见到的往往是鹰……
2、这节课,就让我们和草原上的鹰交个朋友吧!齐读课题:草原上的鹰
师激读:草原上的鹰是多么勇猛呀!再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你想进一步了解草原上的鹰吗?打开书本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碰到不会读的字做一个记号,也可以先问问同桌或老师。
老师巡视,把课文给学生圈出不认识的字。(做到生字让学生确定)
2、老师出示课文,让学生读不认识的字。(学生能读的让学生读,不能读的老师注拼音让学生读。)
3、分节读课文。
①你觉得你能读好哪段?指名读一节。
②谁最想锻炼一下?再指名读。(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4、你们很会读书,还想读吗?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哪一句话最能看出人们对草原上的鹰有着深厚的感情,边读边划出一个句子。
5、指名说,并板贴句子: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指导朗读好这个句子,教师随机评点:老师感觉有点像好朋友了,再读。
三、读读悟悟,体会情感
学习第二段
1、(导)为什么说草原上的鹰是人们的好朋友吗?自由朗读第二段,想一想: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鹰是人们的好朋友?
2、指名说,随机重点训练以下句子:
(1)出示句子:
果然,()在朝霞消逝的地方,出现了一片黄云,()狂风翻卷,沙尘滚滚,拳手大的冰雹就劈头盖脸地打下来。
A、天气有怎样的变化?学生说,老师出示以上句子。
B、其实天气变化是有一定先后顺序的。请你给这两个句子加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过不了多久、接着)
读一读这两个词语,你有什么感觉?(体会天气变化之快。)
C、天气的变化不仅快,而且越变越恶劣。
先看图(配音)感受
看了图,你有什么感受?请你用书上的一两个词语来说一说这时候的天气情况。(如:狂风翻卷,沙尘滚滚,劈头盖脸)教师马上指导读好这几个词。
你能通过读把这恶劣的天气展现出来吗?自由练读整句子→指名读→评议→全班男同学读、女同学读(师点:女同学要是能通过朗读,把这恶劣的天气展现出来,那真的很了不起)→齐读。
---------------------------
D、第一次激情引读重点句:鹰为人们预告了这么恶劣的.天气,可以让人们早做准备,怪不得草原上的人们见到在草原上空飞翔的鹰会说—学生齐读句子: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2)你还从哪里体会出鹰是人们的好朋友?
指名说,再师生共同学习句子。
A、先看图,教师激情:瞧,月亮高高地挂在空中,清风阵阵地吹着,多美丽的草原夜色,多宁静的草原之夜呀!学生齐读句子:晚上,月亮高高地挂在空中,清风阵阵地吹着,草原上空不时传来鹰的长鸣,这是它在预告,明天天气一定晴朗。
(要是学生读不出来,老师再点拨:要是能再轻一点,老师会感觉草原之夜更宁静更美)。
B、指导朗读全段:男女同学分读“早晨”“晚上”两部分,特别要注意读好这两种不同的意境。
&
语文的教学设计6
教学要求:
1、认识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感情,从而爱护小动物。
2、学习生字,理解生词,要求掌握:古怪、无忧无虑、尽职、闭息凝视、变化多端、生气勃勃,会用"任凭"、"生气勃勃"造句。
3、懂得本课抓住猫的性格特点,有层次地叙述方法。
4、能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一、导入(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对新课产生亲切感)。
谈话:哪些小朋友家里养过猫?你们仔细观察过猫吗?猫给你们什么印象?
叙述: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他的名字叫老舍(板书),他非常喜欢猫,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猫》。
二、自学课文。
△自由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不懂的做上记号。
△检查字词学习情况,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尽职、变化多端、闭息凝视。
△这篇课文中,写了哪些猫?(大猫和小猫),哪些小节写大猫的,哪些小节写小猫的作为?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大猫的什么特点?又写了小猫的什么特点?把能概括它们这一特点的句子划下来。
(猫的.性格实在古怪。)
(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三、学习课文。
第一部分——大猫(1、2节)
1.课文开头第一句就说:"猫的性格实在古怪",当你读到这一句时,你是怎么想的?
2.下面就写它怎么古怪,它古怪在哪儿呢?(自己读课文,找找有关的语句)
3.现在我们先来看第一小节,边读边想:从这一节的内容里,我们看到了猫的几种不同的形象。
结合放幻灯,以及平日观察,具体描绘一下猫的这些形象。每叙述一个形象,要求概括一下自己对猫的印象。
△(放幻灯①:猫在睡觉)学生叙述:猫很老实。(释:无忧无虑)
△(放幻灯②:猫出去玩)学生叙述:猫很贪玩。
△(放幻灯③:猫等老鼠)学生叙述:猫很尽职。(释:尽职)(突出:"非┉┉不可┉┉")
4.点拨:猫又是老实,又是贪玩,又是尽职,那么课文上是怎么把这些不同的特点联起来的呢?你们再读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连接的词语和句子。
("说老实吧,它的确┉┉";"可是┉┉";"说这贪玩吧,的确是呀┉┉""可是┉┉")
6.根据板书指点:
说它老实(可是)贪玩
贪玩(可是)尽职
指点:说它老实,它是乖,可是,它又贪玩;说它贪玩吧,它是贪玩的,可是,它又尽职的。所以课文开头第一句就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启发: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大觉,晚上捉老鼠,没事东跑西跑,根本谈不上什么古怪呀,老实呀,乖呀,贪玩呀,尽职呀。但是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作者爱猫,觉得猫像顽皮可爱的小孩似的,所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这样就把作者爱猫的感情表达出来了)
7.指导朗读。现在我们看,谁能把作者对猫的爱表达出来。
8.猫的古怪还表现在哪儿呢?再读课文,把有关的语句划下来读一读。
(可划的词语: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它若是不高兴,一声不响。)
这一小节请小朋友自己读读、想想、讲讲。
自己讲书要点:
(1)"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后面用了冒号,表示下面写猫的温柔可亲。
(2)高兴时的温柔可亲是详写的,不高兴时一声不响,写得简略。
四、巩固词语
1、同桌检查读词语
2、(出示:任凭、无忧无虑、温柔可亲、尽职、变化多端、闭息凝视、古怪),从中挑出两到三个,写出猫给你的印象。
五、作业
1、《课堂作业》中相关题目。
2、各自练习背诵一、二两节。
一、讲读课文。
第一部分——大猫(3小节)
1.读第三小节:这一节进一步写出猫的古怪。你们能用一对反义词把这一节的内容概括一下吗?(板书:怕、勇猛)
2.用上关联词语把它们联接起来。"既┉┉又┉┉""虽┉┉但更多的是┉┉"
3.现在我们来看1——3段,概括一下,课文是从几个方面写了猫的古怪,
说它老实(可是)贪玩
__贪玩__尽职
古怪__温柔可亲__一声不响
__怕__勇猛
4.指导:这一段主要写的什么?我们还可以用书上哪一句概括?(猫的性格实在古怪。)这一句写在这一段的第一句,这叫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人一看就明白,而且印象深刻)
第二部分——小猫
1你们再看第二段的第一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
2、课文上说"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这个"更"字告诉我们,作者爱猫,更爱小猫。读第二部分:从课文里找找,哪些词语本来是用在小朋友身上,现在却用到小猫身上去了。("好玩具;不哭、打秋千、生气勃勃、天真可爱"以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2.小猫的可爱,你们感觉了吗?谁能根据照课文内容,然后补充自己所观察的,说出小猫的天真可爱。
3.指名朗读。
二、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说话练习:过去我们写动物,只懂写出动物的形状、生活习性,这篇课文却着重写出了猫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爱。谁能选自己所喜爱的一种小动物,说出它的特点,表达出你对它的感情。
语文的教学设计7
《只有一个地球》微课教案
一、教案背景
1.教案设计面向小学五年级学生。
2.教材使用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十单元《家园的呼唤》第一篇课文。
3.课前准备:①教师准备:利用百度搜索相关的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②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利用信息网络手段查找介绍地球的资料。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弄明白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
2.能力目标:理解课文条理,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中悟。
3.情感目标:使学生受到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教育,懂得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多么可爱,同时又多么脆弱。
三、教材及学习者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第一篇。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从地球上可供人类生存的范围、资源已遭到严重破坏、破坏了地球人类将别无去处等角度说明不能再破坏地球上的生态环境了,呼吁人们保护地球,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经过几年的语文学习和实践,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利用网络查阅资料、提问题、探究阅读、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课前,学生已经通过网络等手段查阅的了有关资料。对本课的内容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这些,我特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地球上人类生活的范围很小,我们不能再破坏资源,一旦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将别无去处。
教学难点:如何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地球的现状,地球目前正面临的'危机,教育学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珍爱地球,善待地球。
四、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法:利用百度强大的搜索功能,搜索介绍地球视频资料,为学生创设情境,变想象为形象,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美丽又渺小”。
2.活动探究法:利用百度搜索大量生动、逼真的影像,把“地球的美丽”、“人类生活范围很小”、“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以及“无法移居别的星球”等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引导学生对各种搜集资料开展讨论来获取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语文的教学设计8
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要求:
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3、会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具:山水画一幅,小鸟。
教学过程: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由学生已知的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课文,同时又为本课猜出谜底作了铺垫。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多媒体课件映出山水画,引导学生引导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教师播放优雅的古典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
2、方法多样,学习生字。首先,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用同位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最后来一个拼字游戏,四人小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这首诗,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既巩固了生字的认读,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三、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感情
这一步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及动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感受画的美,语言文字的美。
1、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位听,这里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诗。
2、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导读方法如下:
“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3、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好。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此时,让学生猜出谜底:画。引导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多媒体课件展示整幅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还可请学生上台来当小诗人表演这首诗。最后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四、趣味练习,书写生字,课外延伸
1、找朋友游戏,把“我会说”中的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了朋友就用头饰上的词说一两句话。
2、指导书写“人、义、火、文”。
3、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谜语,课间玩谜语竟猜游戏。
语文的教学设计9
教材简介
《我家住在大海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1单元第一篇主体课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使学生感受到海之美、海之富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因为我们地处内陆,见过大海的孩子不多,对大海不熟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精心做好课前准备、巧妙设计教学各环节,使学生了解了大海,初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和自己动手搜集材料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1、熟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体会大海的美丽、富饶和渔民生活的愉悦,培养热爱大海的感情。
2、复习汉语拼音,能借助拼音及其它方法识字,学习动+不+(补)短语,积累语言材料。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初步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
二、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1、熟读至背诵诗歌《我家住在大海边》,认读1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学习短语:动+不+(补)。
2、了解大海,培养热爱大海的感情。
3、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及搜集材料的能力。
三、精心做好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大海的图片、照片,其他文字资料。(可让家长帮忙)
2、多媒体课件。
3、发下生字检查卡。
四、巧妙设计教学步骤。
(一)利用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因为离大海较远,见过大海的学生不多,但我了解到学生在幼儿园时学过一首和大海有关的歌《小螺号》,所以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歌曲并提示会唱的学生一起唱,从而缩小大海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到的大海是什么样的,自然导入新课《我家住在大海边》。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自学课文。
因为学前教育的不同,学生的识字水平也不一样,充分发挥优秀生的作用,让识字较多的学生在学习课文中起到带头作用,既能给优秀生以成功的`体验,又能激发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学习课文时我先利用优秀生范读课文,然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自学课文。从范读课文到自读课文,教师只起推波助澜、积极引导的作用。
1、指名优秀生读题目“我家住在大海边”,其余学生把题目中不认识的字画出来,想想读什么?(如不认识可提示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认识生字:利用拼音拼一拼;问同桌或其他同学;问老师;前后文连起来猜一猜。)然后将“我家”和“在大海”舍弃,反复读“住、边”,增强记忆。
2、自读课文,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
3、能读课文的同学齐读课文,其余同学用手指着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4、学生尝试自己指读课文。(鼓励学生大声读)
5、同桌合作,检查课文。
(1)同桌齐读,订正读不准的字。
(2)同桌互相检查课文读得是否正确。
(3)同桌合作读课文。(可以接读、齐读、轮流读)
6、全班交流,比一比哪两个同学合作读得好。(因为是两个同学齐读,所以学生在练习中必须合作才能读好)
(三)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针对性地学习生字。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内容做铺垫,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识字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本课要求认识12个生字,其中有的生字一部分学生已经认识,所以把学生都不认识的字作为识字重点,这样有的放矢,能提高识字的效率。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自己读一遍,说说哪些字是认识的,想一想不认识的字用什么办法认识?(提示学生:可以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用记偏旁的方法,用记笔画的方法,用组词语的方法等)
2、指名读生字,无论能认识几个,都可以来读,并说说是怎么记住的,这样反复认读。
3、结合生字学习,进行语文综合活动,巩固生字,发展学生的思维。(生字组词、照样子说词语、句子:“说不完”“我家住在大海边”“船上有位老爷爷”)
4、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能读下来的在检查卡上涂红大苹果。
(四)交流搜集的材料,体会大海的美丽、富饶。
课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动手动脑寻找和大海有关的图片、文字资料等,既能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参与的乐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大海的美丽、富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课堂上交流,旨在让学生体会自己动手动脑获得成功后的快乐,并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出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大海的图片和资料,对同桌说一说自己搜集到的资料的主要内容。
2、指名在实物投影下展示,并说说自己的图片或资料的内容。(要求不能太高,不能去考虑语言的连贯性,概括的准确性。)
3、说说你知道大海里还有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珊瑚、海螺、鱼类、海藻等”。
4、指导观察课文中插图,说说面对这样美丽富饶的大海,你想说什么?(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5、带着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再读课文。(鼓励学生发挥想像,愿意怎么读都可以)
6、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尝试背诵课文,想像课文描绘的美丽景色。
(五)动情时结束新课,留给学生无穷的回味。
在学生朗朗的读书声中,课件再展示出:海水、海浪、海产、白帆、海边的渔民,加深学生对大海的了解,使学生热爱大海的情感得到升华,达到教学高潮。此时,教师宣布下课,会产生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良好效果。
总之,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加强师生、生生互动,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效进行自学,同时逐步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搜集所需的材料,扩展视野,让学生逐步养成勤学、好问、多思、善疑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语文的教学设计10
教学目的:
1、熟练朗读文言文,把握正确的语气、语调,并进而读通文句;
2、感受物外之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
重点:准确朗读,读通文句,感受物外之趣。
难点:背诵课文,读懂文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课文序言导入课文讲述,板书课题及作者姓名,简介之:
1、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工诗画、散文。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与妻陈芸感情甚笃,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多年,历尽坎坷。妻死后,他去四川充任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2、《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三分钟。
三、一生读课文,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难读字音:
zhì miǎo nǐ jiāng lì yí lì hè páng
童稚 藐小 拟 强 唳 怡 砾 壑 庞
四、齐读课文,教师指出注意点(句读、字音等)。
五、学生自读课文五分钟,要求读通课文。
六、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并说出理由):
1、请简要描述这张插图的内容。
2、画中的少年是谁?画中的白鹤是真的吗?这些白鹤实际上是什么?
3、蚊子为什么会变成白鹤? 4、“飞蚊成鹤”,表现了少年时期的“我”的什么特点?
5、用文中的`语言概括“我”这样做的好处?
6、“我”为什么能获得“物外之趣”(自身具备什么条件)?
7、文中除了“飞蚊成鹤”之处,还写到了什么“物外之趣”(即把什么看作什么)?
8、为什么“我”“呀然一惊”?文中的庞然大物指什么?
9、“我”为什么要打癞蛤蟆并“驱之别院”?
七、师生共同合作,解答上述问题,了解全文大意。
八、集体朗读课文,请一学生简述故事内容。
九、小结本堂课所学内容,布置作业:
1、在自己的本子上翻译全文;
2、熟读全文,背诵全文。
语文的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熟练、流利的背诵课文。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的注注释理解文意。能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把“义”的说清楚。
3、积累名言警句,了解文化常识如“万钟”“心之四端”
教学准备:
名家诵读音频嗟来之食、辞禄万钟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背诵引入导入新课
1.背诵------《大学修身为本》。
2.板书:舍生取义
齐读课题。
义是什么意思?它在字典中有以下义项。
具有这个意思的词语还有很多:义不容辞、大义凛然、义无反顾、义正词严、义愤填膺、义薄云天、侠肝义胆。请同学们认真的读一读。
让我们再齐读课题。
二、范读课文、认真听读
认真听读,注意字音,语气节奏、句子停顿。
三、自读课文读通读顺
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好句子的节奏和停顿,要读的流畅,朗朗上口。
3.检查反馈:课文有几句话,指名学生读,纠正字音。注意断句,不读破句子。
4.齐读课文。
四、熟读读文理解文意
1.认真阅读译文,句句对照理解。
2.出示译文,说原句。
3.思考:为什么要舍鱼而取熊掌呢?为什么要舍生而取义呢?
指名回答。
出示句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齐读1、2句。
4.同学们,舍生取义舍生就意味着牺牲生命啊。我们都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难道孟子真的不重视生命么,很看轻生命么?
出示句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讲解“兼”字,出示图片。拓展词语:德才兼备、兼容并包、兼容并蓄、兼听则明。】
再读句子。
5. 小结拓展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一言,警醒了几千年来多少仁人志士追随着取义之路,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准则。
五、探析义理明辨是非
同学们,孟子是主张性善的。他认为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他包括四种本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由此产生。为了说明这一点出示视频:嗟来之食
1.对于一个有骨气、有正气的人,面对嗟来之食该怎么做?
出示句子: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指名读句子。
2.然而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人?
读句子: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
这样的人是怎样的人?
3.面对万钟,孟子又是什么态度呢?
出示视频:辞禄万钟
读句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六、总结、背诵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孟子,聆听了他意味深长的教诲,从而感受了孟子人格的伟岸,思想的深邃。让我们再一次诵读《舍生取义》。
语文的教学设计12
教学方法
朗读法、品味探究
教具准备
课型
教读课
教学内容及分析
《背影》,一篇娓娓道来的文字,何以在文坛不朽?正在于它是一记情感的重锤,重重地敲击在人的心灵共鸣点上。父子亲情,罄竹难书。但在这里,背影的一瞬化作了永恒,一个背影力敌万语千言的倾诉。背影,恰似一道情感的闪电,照彻千千万万颗赤子之心。
预习检测
1、了解作者
作者 (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 、 、学者、 。《背影》是 散文。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交卸( ) 奔丧( ) 橘子( )
晶莹( ) 迂腐( ) 琐屑( )
栅栏( ) 差使( ) 照看行李( )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狼藉: 踌躇:
触目伤怀: 蹒跚:
不能自己: 颓唐: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掌握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思路。
3、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语言质朴、动人的特点。
4、深入体会文章表现的父子间的深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珍爱亲情。
教学重点
1、深入体会文章表现的父子间的深情
2、理解文章质朴、动人的语言
达标检 测
第一课时,见练习册23页1-6题
第二课时,见练习册 25页1-6题
教学难点
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呈现目标、设疑 质疑、启发引领、适时点评、激励评价、总结反馈)及为突破难点所作的知识储备(备用题)
学生活动(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展示提高、能力形成)
同组教师建议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掌握字词。
2、整 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思路。
三、预习检测。
四、读课文。
播放《背影》朗读录音,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父子之情。
五、整体感知。
自读 课文,回答下面问题(1— 4为抢答题)
1、 “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明确: (二年前的冬天,徐州)
2. “我”与父亲见面的背景如何?
明确:a、祖母死了
b、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3. 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写的主要事件?
明确:浦口车站送别儿子
4. 找出本文的行文线索?
明确: 背 影
5. 全文共写了父亲的几次背影?每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并依次划分课
文结构层次。
开篇设疑 惦记背影(思念父亲) 1
回忆往事 悲凉气氛(别时家境) 2-3
铺垫背影(细心关照) 4-5
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6
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6
别后思念 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7
6. 体会作者用“背影”做题目好在哪里?
a.具有代表性。
b.是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和凝聚点
c.角度新颖,给作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d .符合当时人物所处的特殊位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课前检测
二、导入
三、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语言质朴、动人的特点。
2、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珍爱亲情。
四、精读赏析
在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许多事,比如:亲自送行,照看行李,讲定价钱,
拣定座位…….其中哪一件事最让你感动?为什么?齐读这一部分,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明确:望父买橘最让人感动。
1、 请找出描写父亲外貌神态及动作的句子读一读,并体会其中的含义。
明确:父亲的穿戴: 黑、深青 (沉重的背影)
走路的姿势: 蹒跚 (蹒跚的背影)
爬月台的动作:攀、缩、倾 (艰难的背影)
2、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所含的意思。
明确: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
进去吧,里边没人。
(这些话含有着许多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意思)
6、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抒情散文贵在以情感人。文中有几次作者的泪在悄悄地流,为什么?请找出来读一读
明确: a、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b、感动之泪:望亲买橘
c 、惜别之泪: 父子离别
d、伤心之泪:再现背影,泪光莹莹
五、、拓展延伸(写作指导)
过渡:本文之所以脍炙人口,流传至今,除却作者洗练的文笔,细心的观察,用心的感悟,还缘于作者独特 的的选材构思——截取法
1〉截取法:在记叙文中,截取事物最精彩、最动人、最能反映其闪光瞬间而加以表现的选材方法,称之为截取法。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投影)
八、板书
语文的教学设计13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人文系面向非中文专业大一年级开设的一门人文素质类必修公共基础课。课程以文学鉴赏为着眼点,撷取古今中外文学史上的若干“点”,编为若干专题,每个专题由简要的知识概要和一组文选构成。其目的是补充完善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养成儒雅修养,从而完善大学生的文化修养,辅助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工程。具体包括:
1、掌握一定的文史基础知识,提高语文水平,能通畅、准确地阅读一般文章、学术论著和文学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具有较强的把握主题、辨析文路,或感受形象的能力。
2、掌握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具有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3、领会汉文字之美、汉语言之雅、汉文学之丰富和汉语言文化之博大;了解经典的古今中外作品中所承载的文化,感受到文字、文学作品传达丰富复杂世界的巨大魅力;养成热爱祖国语言的自豪感和追求祖国语言纯洁的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水平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文学数千年来的基本发展线索,掌握各时期、各文体的代表作家作品,认识中国文学的基本特点和优秀传统。
2、了解文学鉴赏的基本原理,掌握阅读、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2、能力培养目标
1、进一步提高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2、进一步提高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能力,着重培养对作品的审美感悟和鉴赏能力。
3、培养丰富的想象、类比、直觉、感悟等形象思维能力,触发创造性思维。
3、素质培养目标
1、了解中国语言文学及其蕴含的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经典作品的解读、赏析,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品位。
3、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解优美而丰富的人性,培养爱心,追求真善美,关怀生命的终极价值,全面提升人文精神。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由文史知识和经典名篇组成。选材范围一般在专家学者公认的传统篇目中,主要有:
1、先秦
文史知识:希腊神话、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作品作家:荷马与《史诗》、《圣经》、柏拉图《理想国》、但丁与《神曲》、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歌德与《浮士德》、雨果与《悲惨世界》、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托尔斯泰与《安娜卡列尼娜》、海明威与《老人与海》、奥斯特洛夫斯基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泰戈尔与《飞鸟集》等。
建议讲读篇目:《左传.隐公元年》
《论语》
《庄子秋水》
《史记伯夷列传》
《影的告别》
《苦雨》
《理想国》
《蒹葭》
《山鬼》
《行行重行行》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秋兴八首》
《长恨歌》
《定风波》
《永遇乐》
《水龙吟》
《等你,在雨中》 《世说新语》
《惊梦》
《刘姥姥进大观园》
《伤逝》
《金锁记》
《许三观卖血记》
各任课老师可依据学期实际周数及学生基础适当调节,在建议篇目中选择经典讲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2、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文学美与自然美的关系。关怀生命的终极价值。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用人文精神指导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大力弘扬人文精神。
2、在教学中,提倡教学安排、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和教学个性。
3、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努力改革语文教学的传统模式,大力调动与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讲解、演示、讨论并重,努力开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创新,给学生提供读书报告、登台演讲的机会,将课堂学习情况与课外学习效果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成绩评价。
六、课程的学识和学分
本课程的周学时数为2学时,共2学分,一个学期开设。
七、使用教材:
《大学语文》 席嘉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06年第一版
八、作业练习
作文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全学期布置2至4篇。要重视对学生课外写作的指导,提倡学生写日记、读书笔记。
九、考试
本课程为考察课,由各任课老师在学期的考前一周自行安排。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人文系大学语文教研室 20xx-09-24
语文的教学设计14
教研专题:
以情促读,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
教学理念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因此,在教学中,关注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情感体验、人格的养成等;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注重学生的阅读反思,引导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力求“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通过品读--评议--感悟的方式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达到阅读反思,拓展思维的目的。
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第11册第六单元教材的安排是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认识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是本课所属单元的训练项目,培养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提高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鸟的天堂》是精读课文,属于第六单元的开篇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一篇写景名作。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所闻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充分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的真实情感。
在表达上很有特色,动静结合,层次清晰,语言准确、生动,使用标点也极其讲究,是一篇值得赏析的写景典范。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与动态的描写,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间接抒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
教学对象分析
依据课文的特点,针对学生已初步学会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疏通文 章叙述事件的条理,对课题、关键词句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也有一定的能力的实际情况。学生在《草原》一课中对动静态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有所接触,但在写作上未能较好运用,因此本节课力图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教学目标
教养方面:
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育方面: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发展方面: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
1、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标点理解)
准备 CAI课件、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
教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解疑、存疑。
2、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4、学习第1-4节内容。
一、从“天堂”入手,激趣导入
1、 你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
2、 你想象中,鸟的天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地方?
3、 展示、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可以边读边思考:
(1)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什么时间?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2)每次看后“我”分别有什么感受?请用“ ”画出有关语句。
(3)鸟的天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哪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3、把反复读书后仍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
1、在小组内交流读书的收获,讨论不懂的问题。
2、全班交流(可以小组推荐,也可以自由发言交流)
3、解疑,保留学生提出的有关第二课时的问题:(第二课时完成)
四、学习第一段
1、这段讲“我们”在去鸟的天堂的路上,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你从对天气和景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我们”又怎样的心情?
3、感情朗读1-4节。
(设计意图:从题目的关键词语入手,设疑激趣,直奔文章重点。文章较长,第一课时从整体入手,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围绕学习问题进行讨论,将学习活动化难为易。)
五、师导语:巴金先生用他清新流畅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愿意再仔细读课文么?重点读自己最感兴趣或最喜欢的段落。并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读书的体会或感想。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余下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选自己喜欢语句背诵。
一、问题探究,自读自悟
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巴金先生两次游览了鸟的天堂,发出这样的感叹……,因为第一次他看到的是榕树,并没有看到鸟,榕树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设计意图:由两次游览鸟的天堂的感受谈起,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了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抓住重点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引导学生去探索。)
二、重点感悟。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一)榕树给你的这些印象,你是怎样感受到的?先默读课文,有喜欢的句子就勾出来多读几遍,写上批注;有不太理解的地方就在旁边作上记号。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品词析句,感受到了榕树的大、绿、茂盛,进而感受到了榕树的美。在这一过程中,给每一个学生都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展示自己的空间,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意识。)
(二)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课件
1、大榕树的美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解决质疑问题)
2、配乐再读第7-8节文段,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 小结过渡:这段文字抓住了榕树的根、干、枝、叶的特点写出了它独特的静态美。
(设计意图:教师恰当地指导“美读”课文,培养语感能力。让学生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一边展开联想和想象,就像在学生头脑中“放电影”。通过多种感官使文字符号、语音、意义、表象等有机结合,使语言文字所表述的内容,融合成完整、连续的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活动起来,使他们有了主体的、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
3、鸟多而欢
(1)导语:让我们走近榕树,看看有没有群鸟纷飞的场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
文12-13节,尽情地感受这部分所描绘的美。
(2)你有什么体会?从哪些语句中有这些收获呢?
(3)学生汇报。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4、配上欢快的音乐,再读课文这一部分,想像热闹欢快的场面。
5、小结:小鸟出现后的热闹场面与大榕树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把这种描写活动状态的写法叫做动态描写。
三、了解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1、看到这么一株奇特的榕树,领略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1)解决第一节课的质疑问题
<1>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不加引号?大榕树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
<3>为什么“我”对鸟的天堂有一点留恋?
<5>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2、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树成为了“鸟的天堂”呢?
3、小结: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繁茂。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五、综合实践作业:
1、综合本,美文我读我悟。
2、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以下任选一题)
1、如果你是生活在鸟的天堂里的小鸟或居民,为使鸟的天堂更美丽,你会怎样做?试将你的做法写下来。
2、写一篇解说词,要求运用动静态描写的表达方法,介绍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
板书
鸟的天堂
榕树 茂盛 翠绿 美 (静态)
鸟 到处、到处 (动态)
多而欢
语文的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学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
2、感悟汉字的形象美,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音节卡片、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寻找规律
1、今天,学校来了一位客人,他是一个考古学家,他送给我一块大石头的照片,上面刻着许多很久以前的文字,这些就是甲骨文,其中有这样一个字,想请小朋友帮我认认。(出示象形字 鱼)这是什么字?你们是怎么想的?
2、(出示图片)呀,真的很像呀,看的出来,古时候的人就是看着东西的形状来造出字的,我们把这些字就叫做象形字。过了许多年以后,这个鱼字就成了这个样子。(出示 鱼) 看着这个字,哪些笔画像鱼的哪个部位?
(二)创设情境学习口耳目
1、过渡:看了这么可口的鱼,看,谁来了(出示小猫图)。猫妈妈让小猫送三封信,你能根据象形字的特点告诉小猫这三封信是送给谁的吗?(出示 口耳目的甲骨文)
2、请小朋友帮忙贴图
采访:你是怎么想的?
师:是啊,口字和嘴巴长得多像啊!很久以前,人们要说嘴巴,就画一张嘴巴表示,后来画越来越简单,就变成了古代的字。后来,为了把字写漂亮,口就变成了(出示 口) 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
小结:谁来联系实物形状想想另外两封信送给谁?学生说依据。
3、那我们现代用什么字表示耳和目呢?( 出示:耳目)根据拼音来读读这些象形字。
4、开火车读口耳目:现在3封信都送到他们的家了,让我们和他们打打招呼吧!耳,舌头卷起来,第3声读到位。
5、这三封信里都藏着这些生字宝宝组成的词语。猜一猜信封里有哪些词语。
学生猜,你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最后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6、(去拼音)做游戏:指五官”:真棒,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吧。如果老师点到“耳”字,那你们就大声的读出来,还要马上用手指着耳朵,好吗?看看哪个小朋友反应快。
小结: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很快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我们根据汉字和实物的联系可以很快记住生字,我们还可以给汉字宝宝组词来记住汉字。记住汉字的方法很多,以后还要小朋友多想办法哦。
(三)自主学习 羊 鸟 兔
过渡:送完了信,小花猫来到了动物园。小猫遇到了三个好朋友,看这三个象形字你知道他们是谁吗?(课件出示古代鸟 羊 兔)
1、 随学生回答出示实物。
2、见了这三个小朋友,小猫很高兴,想把这三个气球送给他们,气球上都写上了他们的名字,你能帮小猫送吗? 你为什么这样送?(借助拼音)
3、你能说说这些汉字哪些笔画长得像他们的样子?
预设:兔——上面像他的耳朵,一点是他的尾巴。
羊——上面像羊的两只角
鸟——一点像他的眼睛,一撇是他头上的羽毛。
4、拼一拼你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名字。去掉拼音你还认识他们吗?
(四)巩固生字
1、太阳要下山了,生字宝宝要回家了,这里有两辆车,谁和谁同车比较好?说理由。(人体 器官 动物)
2、跟他们打招呼告别吧。齐读
3、小花猫也要回家了,临别前小花猫送给小朋友一首儿歌,现在我们全体起立,把椅子轻轻放进桌子,我来读黑色的'字,你们来读红色的字,边读边做动作。
出示:点点头,扭扭腰,我们来做生字操。口口口,指指嘴巴口口口,耳耳耳,拉拉耳朵耳耳耳,目目目,眨眨眼睛目目目。羊羊羊,我学小羊咩咩叫;鸟鸟鸟,我学小鸟飞得高;兔兔兔,我学小兔蹦蹦跳;
(五)写“十”字(作业纸上放十字)
1、过渡:(课件出示十)我们这里这么热闹,引来了我们的老朋友,你们看,一起叫叫它的名字。仔细观察,十由什么笔画组成?(横竖)(1)指导笔画竖:竖的尾巴尖尖的,像一根针,这样的竖叫(悬针竖)(板书),竖要竖得直。
2、指导规则: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笔画?(横)横和竖都很好胜,碰在一起老为谁先写谁后写吵架,怎么办呢?(先横后竖,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是啊,我们给它们定个规则:先横后竖。
3、提问:仔细观察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写十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横在横线上,竖在横中线上。
4、范写十字。
(1)范写,书空:小朋友们拿出手指,跟着书空,它是由一横一竖组成的,横在横线上,竖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是竖要直,下面是尖尖的。
(2)生练习写“+”字:书上整排写好。写字姿势漂亮的孙老师给他一个小红星
5、出示学生写的字,引导学生评议。
(1)选一般的:他哪里写得好?哪里不好?
(2)一本好的:他写得怎么样?
(3)同桌交流:同桌互相看一看,哪里不好给他指出来,请他改一改。
(六)读书
小朋友们个个是写字小能手!看看谁是朗读小明星,把课本翻到47页,读一读今天学的6个生字宝宝。人坐正,背挺直,口,预备起。
(七)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和小花猫一起认识了六个生字宝宝,下节课我们继续跟着小花猫认识更多的象形字。
【语文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劝学》教学设计01-15
语文优秀教学设计09-28
语文教学设计08-04
语文教学设计[精选]07-04
【精选】语文跳水教学设计07-05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07-20
语文习作教学设计08-21
语文《爬山》教学设计05-02
语文跳水教学设计04-08
语文挑山工的教学设计04-21